障礙研究:理論與政策應用

Page 1


導論:從研究障礙到障礙研究

導論:從研究障礙到障礙研究

障礙研究是近二、三十年來,隨著障礙者權利的倡議以及各專業學門 發展面臨瓶頸與轉向所逐漸形成的跨學科研究領域。過去,障礙者通常 被認為是醫療體制、社會福利、特殊教育等領域中接受服務的客體或是被 研究的對象,相關的研究也分散在不同領域中。隨著不同領域的擴張與 轉向,如批判社會工作(Critical social work)的興起、社會福利體制對福 利使用者的主體性或所謂福利消費者運動的重視、醫療社會學(Medical sociology)中對長期疾病與障礙的研究的進一步發展、特教領域的融合 教育的轉向、以及新社會運動理論(New social movement)與文化研究 (Cultural Studies)對認同政治與多元文化的重視,致使過去學術研究中 缺乏障礙者主體性與聲音,以及缺乏跨領域整合等等問題開始被質疑。障 礙研究的興起,強調的是障礙者的貢獻、經驗、歷史與文化。障礙研究學 會(Society for Disability Studies)更強調:「障礙研究認為障礙是人類重 要的普同經驗。研究障礙對整個社會(包括障礙者和非障礙者)有重要的 政治上、社會上、與經濟上的影響」。這樣的立場與跨領域對話的嘗試, 這幾年來在歐美國家得到許多關注。相關的研究中心與學位也紛紛成立。 從英國的里茲(Leeds)大學設立障礙研究中心與碩士班開始,美國的各 大學也紛紛成立障礙研究中心、學程、或是碩士班。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 校與雪城大學更成立跨領域的障礙研究博士班。北歐,如在瑞典Umea大 學的社會工作系,也設有障礙研究中心,試圖形成一個連結障礙領域中的

7


8

障礙研究:理論與政策應用

教師、學生與實務工作者的跨領域網絡。換言之,障礙研究可以說是近幾 年來在歐美蓬勃發展的學門。 本書以障礙者為主體出發,探討障礙者權利的建構與實踐、反省社會 結構造成的「障礙」,以及社會政策層面上不同理論架構下對障礙者權 益實質保障的爭議。本書的結構與內容安排分為兩個部分:第一章到第 四章為處理障礙研究的理論發展、分類方式與歷史脈絡,第五章到第十 章為探討不同層面的障礙議題與政策。首先,張恆豪與蘇峰山撰寫的第一 章,簡介西方社會的障礙建制的歷史與障礙文化的爭議,並進一步指出即 便是西方以障礙為主體的歷史研究仍然非常不足,而臺灣幾乎沒有相關的 本土研究。王國羽在第二章中介紹西方福利國家體制對障礙界定的轉變與 爭論。同時,藉由國家體制對障礙分類與認定的爭辯引介障礙研究理論發 展歷程。第三章,王國羽介紹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人口統計上對障礙測量方式的演進。並詳細介紹最新版的障礙 界定模式,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最後,檢討臺灣過去在身心 障礙認定上的缺失以及未來實行ICF制度可能面臨的問題。第四章由林昭 吟、張恆豪與蘇峰山共同撰寫,探討國內外障礙立法的發展以及與障礙者 有關的法律議題,例如特殊教育法與精神衛生法。 本書第五章到第十章為探討不同層面的障礙議題與政策。林昭吟在第 五章中從普同主義、生命歷程與健康不平等觀點出發,探討障礙者的健康 問題與需求,在健康照顧體系所面臨的障礙,以及相關的健康照顧服務。 第六章,吳秀照與陳美智以醫療模式與社會模式觀點探討障礙者的勞動與 就業議題,介紹主要的障礙者就業政策與措施,並特別針對職業重建服務 體系的理想與現實進行深入分析。第七章,王育瑜以去機構化、正常化與 自立生活觀點,探討障礙者的照顧與社區生活,對於目前大家所關心的障 礙者自立生活運動之緣起、措施與困境有精闢的論述。第八章,陳南潔由 身心障礙研究與特殊教育的發展脈絡進行對特殊教育體制的思辨與對教育


導論:從研究障礙到障礙研究

權利的反思,並進而運用知覺現象學的理論,由存在論、知識論與倫理學 三層面探討特殊教育,以促成特殊教育之「教育再回歸」。第九章,邱大 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無障礙環境與輔具議題,以及主要的設計概念和 原則,例如通用設計、和合設計與社會模式的設計,讓讀者瞭解障礙者亦 可藉由技術物而非純然依靠他人來克服障礙問題。第十章,邱連枝討論到 障礙者的性別與性慾問題,例如障礙者的身體意識、性教育、性權利、家 暴受虐等相關議題及其概念與內涵。這是在國內討論較少但卻是非常重要 的研究問題。 由於篇幅限制,本書在此次內容中並沒有專章處理障礙者的貧窮問題 與所得保障問題,由於這部分的研究需要動用串聯不同資料庫以確認障礙 者的所得來源與給付狀態,目前國內幾乎沒有任何的實證研究。臺灣不同 族群與文化下對障礙的不同認定與處置方式也缺乏實證研究的探討,臺灣 社會其實不清楚臺灣原住民或是新移民對障礙者的文化詮釋與對待方式為 何。障礙者的參政與政治權利也是在政治學理領域比較被忽略一塊。如果 以少數族群的政治代表性來看,臺灣五十幾萬的原住民族人口可以有六個 立法委員代表,為什麼一百多萬的身心障礙者族群沒有特定的發聲管道? 障礙者投票行為的特殊性為何?是否面臨投票過程中的障礙?精神障礙者 的相關研究在心理衛生領域已經發展很久了,跟障礙研究的交集又會是如 何?而過去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的研究長期關注障礙者家庭與家庭照顧 者,從障礙研究的角度,在障礙者家庭所承受的汙名與照顧壓力之外,我 們又如何用不同的思維去理解障礙者的家庭對障礙者的規訓與限制以及家 庭照顧者與障礙者複雜的照顧關係?障礙者本身所組成的家庭狀況又是如 何?無障礙的環境已經開始受到關注,但是障礙者「行」的問題,特別是 障礙者面臨交通以及使用各種資源在空間分布與可及性障礙值得進一步探 討。再者,在目前社會住宅炒得沸沸揚揚之際,又有多少人注意到障礙者 的住宅問題?障礙者是否能獲得平價、合宜的住宅?被房東或鄰居排斥的 情形是否仍然存在?最後,障礙者的藝術與文化更是亟待開發的領域。

9


10

障礙研究:理論與政策應用

這本書是開啟對話的一個開始。我們希望從基礎的教科書寫作出發, 深入淺出的引介障礙研究進入臺灣的學術界與實務界。並在保障障礙者的 權利、厚植本土學術研究、深化障礙研究的理論以及臺灣的身心障礙政策 實務中找到對話的可能。

王國羽、林昭吟、張恆豪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