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9577325006

Page 1


168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Ⅱ

 三、森林小學:人本辦校

(一)森林小學的理念 人本在 1989 年為「創設森林小學」召開記者說明會,席間一位記者 一連問了三題:「教育部宣稱,如果你們招生就要取締,請問你們的看 法?」「如果教育部一定要取締呢?」「我再問一次,如果教育部不理會 什麼正常化的要求,真的開始取締呢?」這是當時創設森小的處境。國家 自己辦的學校全都在違反國家政策,諸如體罰、補習和能力分班,但民眾 要辦一所正常的學校,竟然要被取締。 人本在 1988 年,想在大直國中設立教學實驗班,因為宣稱要符合 「教育正常化政策」,被台北市教育局緊急喊停——如果實驗班是要實驗 教學正常化,不就明白指出所有教育其實都不正常。教學實驗班喊停後, 人本便轉而籌設森林小學。 說起來,人本籌辦學校不是為了自己可以玩玩,主要是為了改革體 制。森林小學的設立,走過一段坎坷之路,詳細的紀錄都在《森小綠皮 書》中。當時學界有三百人連署支持森林小學,連署書中表示「任何自由 民主的社會都應該鼓勵各種教育理想的實踐。唯有當各種教育理想都能充 分發揮的時候,國家的教育才能通過改革而進步。」、「義務教育是指成 人有保障孩童受教育之義務,而非指孩童有義務接受某種特定的、統一 的、官辦的教育。所以,請立即開放私人興學,而且將其設立條件降至最 低,以保障各種形態學校之出現」、「在法令未盡趨合理前,請立即以教 育研究計畫名義核准人本教育基金會繼續籌備森林小學」。當時政府凍結 私人興學,以便掌控教育;人本辦學除了實踐理想、樹立典範,同時要求 教育回歸專業,不應成為統治者的工具。人民要有辦教育的自由,選擇教 育的權利。教育多元化不是指入學管道或考試方法,而是教育理念的型態 不應一統。沒有多元,就沒有選擇權。 森小的建立,除了有人捐錢找地,最重要的是有一群「捐小孩」的家 長。當時面對教育部的打壓,這些家長還發表了公開信,信中可以清楚看 出他們對於教育的期待。


6 教改的春雷:人本教育基金會

家長會給教育部的一封公開信 我們二十八位家長,願意讓一群五至十二歲的稚齡孩子參加這個計 畫,是基於非常贊同且願意盡全力支持這種教育理念,不僅為了自己的小 孩,也為了促進社會教育品質之提昇,詳細的說,就是: (1) 孩子必須擁有較大彈性的時間與空間,以供內省與思考 (2) 孩子必須真正受到尊重、關愛、瞭解、鼓勵,以獲得自信、自 重、自愛,進一步具備關懷社會、奉獻大我的恢宏胸襟。 (3) 必須啟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習變成一件活潑、快樂且 完全由自發意願激勵而去投注的事。 (4) 孩子必須學習獨立自主,並擴展生活經驗。 (5) 在教學型態上必須突破傳統流於教條與機械的背誦、抄寫等僵硬 的方式。 (6) 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素質與人格特質,而且發展尊重人的教育方 法。 因此,我們呼籲教育部能夠以「樂觀其成」的開放胸襟,來坦然面對 這一研究計畫,並希望社會大眾及教育界能給予支持。 籌設森林小學期前教育研究計畫家長會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日 目前,台灣已經通過實驗教育三法,法令漸趨完備;然而,政府單位 仍習慣將實驗教育視為「體制外」,顯然政府仍以自己為辦學標準,但就 是政府掌控了幾十年的國民教育和師範體系,才腐壞了教育。因此,不只 需要法令更完備,還需要鬆動「標準體制」,使台灣走向真正的多元教育 體制。

169


170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Ⅱ (二)辦教育變成教育犯 1994 年,士林地檢署王安明檢察官認為,森小的課程安排,已超出 所謂實驗教學研究的觀念與範圍,所以森小招生違反私立學校法第四十三 條,將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提起公訴。提告辦學者,是森小設立以來,一 連串反撲動作的最高潮。之前有汐止鎮代,控告當時的台北縣長尤清和汐 止鎮長廖學廣圖利他人,只因他們協助民間興學;還聲稱森小涉嫌歛財。 後經朱敬一教授檢視財務狀況,提出報告,認定無歛財嫌疑。事實上,當 時森小收到的學費,僅能支付支出的三分之二,額外的費用還得向社會募 款。 更早之前,森小在林口創立時,也有民代說要拆除森小校舍,教育部 也發公文說要解散人本教育基金會。當時陳定南、林正杰、李勝峯等立 委,協助到教育部交涉,各大院校教授也連署聲援森小設立,還有許多立 委主動在立法院提出質詢。這些力量讓森小砍斷荊棘,得以昂立。雖然風 波很多,但也因此帶動社會覺醒,開始訴求台灣要有不同的教育。 然而,打壓的手段竟然用到了司法起訴。森小校長被訴的消息一傳 開,許多聲援的力量出現了,包括各界連署聲援森林小學;家長到教育部 門口拉布條抗議;立法院舉辦公聽會等。而歷經士林法院三個多月的審 理,法官在 1994 年 8 月 8 日宣布無罪。這個判例對台灣民間興學影響重 大,從此以後,各種興學力量奔放,台灣教育邁入另一個里程碑。

(三)森林小學的影響 森林小學成為進步教育的代名詞,許多體制內的學校甚至自稱「體制 內的森林小學」。這說明辦一所理念學校,確實會衝擊與影響原有的學 校,舉凡「開放教育」、「田園教育」、「現代教育實驗班」等,在體制 內推行過的政策,都是衝擊下的產品。這些說起來都是好事,表示教育體 制願意往好的方向走,但落實過程還是缺乏價值的突破與建立。 人本就曾接到教師的電話,說他們的校長在參觀森小之後,回校宣稱 開放教育就是要使用小黑板,所以下令將所有黑板換成小黑板,還跟教師 們說森小就是這樣做的。人本工作人員不禁莞爾,森小用小黑板,是因為 空間不夠大。我們借來的校舍還要分出住宿空間,為了有足夠的教室,只


6 教改的春雷:人本教育基金會

能將原教室一分為二,才能變出六間教室。這麼一來,教室變小了,當然 得用小黑板。這是不得已的事,怎麼會成為開放教育的代表?這種形式化 的思維,在後來政府推動九年一貫時也可以看見。有校長得意洋洋地說: 「我們全校的學生都必須學吹直笛。他們都會吹直笛,因為直笛是可以帶 著走的能力。」照這麼說,鋼琴可就帶不走了。培養「可以帶著走的能 力」,是九年一貫的政策口號與目標,其實是還不錯,只是透過學校就變 了調。 然而,改變本來就會歷經這種過程,只要能開始就是突破,其他的都 有調整發展的空間。森小剛開始的課程安排,就有領域教學和合科教學, 教師團隊也是一起討論、研發教學。這些都是政府在 2001 年實施九年一 貫課程用的名詞,但森小從 1990 年開始就是這麼做,不是來自什麼綱 領,而是對於教育和知識學習歷程的體會。 森小帶動了民間興學的力量,也迫使教育體制正視理念學校的存在, 然而森小的任務不限於制度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教育理想的實踐。森林 小學的教學、生活和教育哲學等,都記錄在校長朱台翔所著的《森林日 記》和《森林紀事》中,更多的文章則散見於《人本教育札記》。新竹師 院在 2000 年主辦「學校教育實驗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森林小學發表的 報告為〈自由與教育——從森小與夏山談起〉,文中對比夏山,談森小對 於自由、知識與愛的看法和實踐。森小不將「自由」與「知識」對立,反 而認為「知識是使人獲得自由的手段」,無論在教學、生活或內容呈現方 式上,我們絕不把兒童局限在「童話世界」裡;也不將經典改編成兒童 版;絕不以保護的名義,把兒童隔離在自發的人際衝突或內心掙扎之外; 兒童有權充分體驗人生,並常有機會處於富含挑戰的困境中;兒童應該有 嘗試錯誤的機會;兒童有「要求被拒」與「接受挫敗」的權利,這是一種 權利而非義務,這是基於他應該要有認識並參與這個世界的機會;在「保 護兒童免於身心傷害」和「提供探索冒險的機會」之間,應該取得適度的 平衡。 既然教育為兒童所辦,這樣就不可能迴避與兒童斷不了關係的父母, 以及在這種關係下的各種問題。森小相信父母的愛不能替代,學校有責任 協助父母培養「愛的能力」,因此開辦各種大大小小的「懇親會」和「父

171


174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Ⅱ 表 6.1 歷年國中小體罰問卷調查結果 IJııįııĦ ĹıįııĦ ķıįııĦ ĵıįııĦ ijıįııĦ ıįııĦ

IJĺĺĺ⸜

ijııIJ⸜

ijııĶ⸜

ijııĸ⸜

ijııĹ⸜

ijııĺ⸜

ijıIJı⸜

ijıIJIJ⸜

ijıIJij⸜

⚳ᷕ ĹĸįIJıĦ

ĸĵįĶıĦ

ķĺįķıĦ

ĶĺĦ

ĴIJįĴıĦ

ĵĶįIJıĦ

ĵijįĸıĦ

ijĺįĵıĦ

ĴıįķıĦ

ĶķįijıĦ

ĵĺįķıĦ

IJĺįĸıĦ

ijĵįIJıĦ

⚳⮷

ĹıĦ

體罰申訴案從沒斷過,桃園青溪國中案、台北光復國小案、連台北市 安置機構「愛之旅學園」也被申訴。人本在 2004 年舉辦記者會,主張教 師聘約準則應納入「不體罰」,違反者解聘;同年 8 月發起「以啟發取代 懲罰,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運動,〈建國宣言〉如下: 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 凡人皆生而平等,不因血統、性別、年齡、階級等等而有差別待遇; 凡人身皆受保護,應免於傷害與侵犯;凡心靈皆得自由,應免於威脅與恐 懼! 這些撼動人心的詞句,應該是某一部憲法的宣言;但對於未來的公 民,也就是現今的小孩,這樣的國家尚未建立,這些夢想,也從來不曾得 到普遍的承認!仍然有人以為,是成人手中的棍棒,在兒童之間建立了規 範;而從未想過,秩序也可以出自小孩內心自然的需要。仍然有人相信, 隨時揮出巴掌,可以促使兒童學習;而從未想過,好奇是小孩的天賦,認 識這個世界,是小孩生而為人的本能。仍然有那為人父母的,寧可放棄親 子之間的天性,卻不明白唯有愛與疼惜,才能陪伴小孩成長,帶領小孩走 出他自己的人生! 疼痛可以帶來理解,這是謊言!証據就是,過往疼痛的童年,並未使 我們更知道怎麼解決問題,若其不然,我們就不會為教養小孩而苦惱不 堪。畏懼可以造就德行,這是謊言!証據就是,充滿畏懼的童年,並未使


6 教改的春雷:人本教育基金會

我們更能守護善而抵抗惡,恰恰相反,我們總是懷疑自己而不敢勇往直 前! 體罰,是一種惡性循環!我們身上的疤痕,正透過我們的雙手,慢慢 移轉到小孩的身上;當我們動手打小孩的時候,在某種意義上,是潛意識 裡的自我治療,治療至今未曾平復的小時的傷口。當我們隨口說出「我小 時……你現在……」,這就代表著,報復不一定要加諸於原來的對象! 體罰,是無止境的複製!我們小孩的思想,正經由我們的雙手,在扭 曲中逐漸成形;每當身上承受一記責打,在潛意識裡就烙下一個印記,這 個印記將終生提示他:強者對付弱者的手段,就是透過人身控制,以遂行 其個人意志。任何人都可以預見,他將來面對自己孩子的時候,也絕不耐 煩理性說服,或感性召喚的過程! 是時候了,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來斬斷這一循環與複製;是時候 了,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榮耀,來徹底消除這種「人可以打人」的邏輯!我 們於是將為現在和以後的兒童,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 2005 年 6 月,聯合國秘書長兒童受暴研究計畫,舉辦「東亞太平洋 區域會議」,人本組團參加並加入「全面終止體罰全球連線」,反體罰運 動接軌國際。8 月,人本與兒童代表共同拜會行政院長謝長廷,傳達聯合 國最新兒童人權標準。謝院長承諾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為台灣史上 最高行政首長首度零體罰宣示。9 月,人本邀請「國際拯救兒童協會聯 盟」代表來台,共同拜會陳水扁總統。陳總統承諾於《教育基本法》中納 入禁止體罰的條文。10 月,《教育基本法》禁止體罰的修法連署成案, 並通過一讀。12 月,委員會通過條文審查進入院會,國民黨團提議朝野 協商。 2006 年 3 月,人本出席國際拯救兒童協會聯盟東南亞太區域反體罰 工作坊.台灣進入區域反體罰網絡。4 月,王金平院長承諾支持零體罰修 法;人本則聯繫一百個民間團體共同發起活動,響應「430 國際不打小孩 日」。2006 年 5 月朝野完成協商;與此同時,高雄縣長楊秋興卻主張鞭 刑,人本於是召開「旁門左道是無能者的法寶——楊縣長,鞭子是不行 的」記者會。

175


176

書寫台灣第三部門史Ⅱ 2006 年 6 月,西湖國中體罰案請求國賠勝訴,台灣史上首次確認 「教師體罰,國家有責」。7 月,人本舉辦「台灣孩子的聲音,聯合國想 聽到」兒童座談會,帶領台灣兒童加入聯合國反兒童受暴的全球行動。10 月,兩位人本工作人員與兩位台灣學生正式受邀,赴曼谷出席「聯合國兒 童受暴研究報告東亞太平洋區域發表會」。 2006 年 11 月,舉辦「終止體罰國際研討會暨聯合國兒童受暴報告台 灣發表會」,邀請聯合國相關研究計畫委員和顧問來台。12 月,立法院 三讀通過《教育基本法》禁止體罰的條文,台灣成為世界第一百零九個明 文禁止校園體罰的國家。立法通過的隔天,爆發花蓮中城國小教師虐童 案,本會受理申訴。 在修法的過程中,看似朝野都有意修法,但檯面下卻狀況頻傳。全國 教師會一邊宣稱反對體罰,一邊卻以體罰界線不明為由,阻撓修法。在某 次對談中,人本工作人員忍不住,問全教會理事長與副理事長:「請說明 你們反對的體罰定義為何?我們就以你們說的為範圍來修法吧!」但仍未 得到清楚的答案。協商過程中,各黨團都已簽字通過,就等國民黨團,人 本董事長史英還屢次到立法院拜訪。然而五月完成的協商,硬是拖到年底 才通過,同時附帶決議,要求教育部提配套措施。教育部修訂了「學校訂 定學生輔導與管教辦法注意事項」,其中列舉何為體罰。在各方角力下, 罰站以「站立反省」之名列入管教方法,而非體罰,參與會議的人本教育 基金會出具不同意見書。 2007 年 4 月,人本因應零體罰立法,翻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 《正面管教手冊》,供教育界參考,並舉辦「正面管教教師營」。另外, 也與台北縣教育局合作零體罰工作坊,與建功高中合辦「專業 VS 挑 戰——教師工作坊」。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