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的新視野---「符號學」的觀點

Page 1


初版序

初版序 凡具有 腋象徵夜 、 腋隱喻夜 以表情達意之制約反應意義功能者, 不論其為有形、無形或直接、間接,亦不論其為有聲、無聲或自然、 人為者皆屬 腋符號夜 (symbol)之範疇。人類社會宛若是一個充滿符 號的世界, 腋人夜 不但 腋本身夜 是一種異於其他動物的 腋符號夜 ,而 且是具高度創造與熱衷使用符號的 腋特殊動物夜 ,也是人類之所以異 於禽獸的主要特性之一。 從符號的意義及其來源和塑造過程觀之,一個人一開始似即被拋 落在一個符號網路系統中,其後開始數十年無休無止的各類符號互動 與塑造發展歷程,冀期能實現自我,開展自我的潛能與命運。如果人 類的軀殼肉體成長是源自於自然物種的演化,那麼人類的心靈思考就 是其獨特符號文化交互統整的過程。人類社會現象可謂是各種 腋符號 互動夜 的總體展現,足見 腋符號夜 自有人類以來,即與人類關係極為 密切。 腋符號夜 之本質,促使人類能以獨特的人類方式來行動;尤其, 由於有符號,使人類個體與外在人事物等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不再 僅被動地回應加諸於其本身的各種行為,而且可以主動地創造、再創 造人類多采多姿的世界。人類社會現象的發展,似乎就是人類先天與 生俱存及後天發明創造符號,其一連串交互活動的歷程。 人類對於所使用之符號,往往透由 腋約定化夜 、 腋俗成化夜 、 腋公眾化夜 、 腋客觀化夜 、甚至 腋標準化夜 的過程後,始得具有穩定 性,歷經此過程後的符號系統,不管是 腋天然符號夜 或 腋人 為符 號夜 ,皆直接、間接影響人類認知的方式與知識的建構,整個人類的 腋文明夜 ,似乎就是人類 腋符號行為夜 的產物。而有關研究 腋符號夜


教育研究的新視野 ── 腋符號學夜 的觀點

相關問題之學問── 腋符號學夜 ,歷經許多世紀之發展, 腋現代符號 學夜 之鼻祖由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與皮爾斯

(C. S. Peirce, 1839-1914)為濫觴,經過百餘年來之演進,於語言 文字、藝術、政治、法律、文學、宗教、服飾、媒體廣告、社會階級 等領域之相關研究,皆見蓬勃發展,成果豐碩,而於 腋教育夜 領域, 卻尚屬萌芽階段; 腋符號夜 有許多特性與功能,面對當前複雜多元且 變遷迅速的社會,學校如何善用校園符號以提升教育成效,成為當前 極重要的課題。 回顧作者自民國 70 年代,開始接觸 腋符號互動論夜 ,途經民國

80 年代初期負笈英倫,正式汲取 腋符號學夜 相關文獻,乃進而思索 腋符號夜 與 腋學校教育夜 之關係,然由於 腋校園符號夜 有動靜態、室

內外之別,而室內與動態校園符號之探索頗為複雜,爰以靜態室外校 園符號為對象,自民國 80 年代中期起,進行一系列相關研究,且指

導學生自行探究、發表,漸激發相關領域研究者之興趣、關注與肯 定,歷經二十幾年之觀察、思索、探究與體悟,發現從 腋符號學夜 之 觀點切入,可為教育領域相關學術研究,開拓新的視野,是以先後發 表〈符號互動論初探〉(民 86)、〈 腋校園符號夜 之探索── 腋潛

在課程夜 的另類思維〉(民 93)、〈校園符號之探究──以 腋國民 中學夜 為例〉(民 94a)、〈校園符號與社會變遷關係之研究〉(民 94b)、《 腋符號夜 與 腋學校教育夜 關係之研究》(民 94c)、〈教 育研究的新領域── 腋教育符號學夜 〉(民 96)、〈 腋校園符號夜

之探索── 腋校園文化夜 的另類思維〉(民 97)、《符號與教育場 Ⅱ

域關係之研究》(民 101)等拙作。

然而,審思作者昔日探索 腋校園符號夜 對象,多以 腋國小夜 或

腋國中夜 為樣本,且 腋國中夜 樣本屬個案研究,後適逢民國 101 學年

度主客觀環境合理配合,乃決心以工作服務所在地── 腋嘉義市夜 各

層級學校教育階段為樣本,且以多年既有研究成果為基礎,擴及國


初版序

中、高中職與大專院校為研究對象;然而,因研究期程緊迫,故有關 腋國小夜 樣本學校之室外靜態校園符號,除距上次(民 92 年)田野

調查研究後,迄今付梓(民 104 年)前夕,該期間新設立的文雅、港

坪兩所國小與一些國小校舍整建有明顯之校園符號變遷者,予以重新 探索外,其餘嘉義市國小之校園符號概況皆以上次(民 92 年)研究 所得《 腋符號夜 與 腋學校教育夜 關係之研究》(民 94c)為基礎,未

重新田野調查,故也未另外徵詢其現任校長之意見;至於國中、高中 職與大專院校則屬新樣本,乃深入進行田野調查以探索其校園符號全 貌,俾以成為論述本書文本之重要依據。 古訓: 腋天道酬勤夜 ,欣逢本書付梓前夕,首先需感謝研究樣本 學校嘉義大學邱義源校長、大同技術學院簡宣博校長、崇仁醫護管理 專科學校周立勳校長、嘉義高中黃義春校長、嘉義女中鄭勝文校長、 華南高商柯朝塗校長、嘉義高商郭義騰校長、天主教輔仁中學張日亮 校長、東吳工家賴建源校長、宏仁女中鄭峰銘校長、嘉華中學周承淑 校長、民生國中邱坤龍校長、大業國中張金龍校長、北興國中張金龍 校長(原校長未回函,於研究期程內,後來張金龍校長調至該校,爰 徵詢得其同意)、南興國中張瑛儒校長、嘉義國中范貴玉校長、北園 國中鍾信宏代理校長、嘉大附小張哲彰校長、民族國小查顯良校長、 精忠國小盧淑娟校長、文雅國小黃金木校長、港坪國小吳秋鋒校長、 志航國小陳畇蓁校長、僑平國小翁崇文校長等認同本研究之價值與意 義,同意將該校 腋校園符號夜 以 腋真實校名夜 呈現,俾饗讀者;惟對 於因 腋故夜 未能同意將該校 腋校園符號夜 以 腋真實校名夜 呈現者,雖 有進行田野調查,但原則上其校園符號未列入文本中,以表尊重,除 非研究過程,特殊情況說明所需,乃以 腋匿名學校夜 稱之。 同時,衷心感激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楊麗源董事長、李麗 娟經理與其相關同仁不吝熱心慨允協助,銘感肺腑!另外,對父母養 育之恩與許多師長曾提攜之情,畢生感激;尤其,妻兒逢 腋家庭多事


教育研究的新視野 ── 腋符號學夜 的觀點

之秋夜 ,仍然多方深度支持,容忍我疏於照顧家庭以專心鑽研此主 題,完成多年來之心願;惟由於 腋符號學夜 與 腋教育學夜 科際整合之 相關研究,尚屬萌芽時期,且個人才學淺陋,雖歷經多次校對,但仍 可能難免疏漏舛誤,故尚祈請學界先進不吝雅正,乃屬至幸矣!

姜得勝 謹誌於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 中華民國一○四年七月七日


目 次

Contents 0 0 1

初版序 玉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符號與符號學之探討 002 第二節 校園符號探索之意義 017 第三節

名詞界定

02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029

第二章 校園符號探索之鑰 033 第一節 研究樣本

036

第二節

研究方法

039

第三節

研究步驟

041

第四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之驗證

047

第三章 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國小校園符號 057 第一節

勵志性的國小校園符號

061

第二節 感恩性的國小校園符號

066

第三節 藝術性的國小校園符號

069

第四節 民族傳統性的國小校園符號 071 第五節 純學術性的國小校園符號 075


教育研究的新視野 ── 腋符號學夜 的觀點

第四章 展現傳承又創新的國中校園符號 081 第一節 勵志性的國中校園符號

083

第二節 感恩性的國中校園符號

084

第三節 藝術性的國中校園符號

085

第四節 民族傳統性的國中校園符號 087 第五節 純學術性的國中校園符號 088

第五章 蘊含深層豐富意涵的高中職校園符號 091 第一節 勵志性的高中職校園符號 093 第二節 感恩性的高中職校園符號 096 第三節 藝術性的高中職校園符號 099 第四節 民族傳統性的高中職校園符號

100

第五節 純學術性的高中職校園符號 102

第六章 呈現自由多元特色的大專院校校園符號

105

第一節 勵志性的大專院校校園符號 107 第二節 感恩性的大專院校校園符號 110 第三節 藝術性的大專院校校園符號 113 第四節 民族傳統性的大專院校校園符號 0 0 2

第五節 純學術性的大專院校校園符號

115 118

第七章 校園符號的變遷與當前規劃的主要問題 第一節 校園符號生命的蛻變與不變 125 第二節 當前校園符號規劃的特色 142 第三節 當前校園符號規劃的省思 148

123


目 次

第八章 教育研究的新領域:教育符號學 151 第一節 符號學的跨領域發展 152 第二節 教育符號學存在之事實

155

第三節 教育符號學的未來發展

160

參考文獻

0 0 3

167

一、中文部分 168 二、英文部分 173

附 錄 177 附錄一、校園符號觀察記錄表 附錄二、檔案資料蒐集函 179 附錄三、校園符號同意徵求函

178 180

附錄四、博愛國小的 腋進德修業門夜

181

附錄五、博愛國小的 腋出將門夜

182

附錄六、博愛國小的 腋入相門夜

附錄七、嘉北國小的 腋三人行夜 石雕

181

182

附錄八、民族國小的 腋根夜 藝術創作木雕 183

附錄九、世賢國小的 腋『展望』:迎向未來光明遠景夜 浮雕 183 附錄十、精忠國小的 腋校徽夜

184

附錄十一、志航國小的 腋領航樓夜 附錄十二、志航國小的 腋飛翔樓夜 附錄十三、文雅國小的 腋涵雅樓夜 附錄十四、博愛國小的 腋思源池夜

184

185 185 186

附錄十五、博愛國小的 腋博愛街頭美術館夜

186

附錄十六、文雅國小的公共藝術: 腋人文儲思、文雅之姿夜

187


教育研究的新視野 ── 腋符號學夜 的觀點

187

附錄十七、志航國小的公共藝術: 腋飛芽夜

附錄十八、志航國小世賢校區的 腋高志航夜 烈士雕像(喬遷至世賢 路新校區時的樣貌)

188

附錄十九、精忠國小的 腋岳母教子夜 雕像 附錄二十、民族國小的 腋博學樓夜

189

188

附錄二十一、嘉大附小群英樓內的 腋彩蝶夜 創作

189

附錄二十二、嘉大附小群英樓內之 腋彩色的樹夜 創作 190 附錄二十三、世賢國小的 腋生生不息,藝術圓球夜 附錄二十四、港坪國小的 腋精神象徵夜 附錄二十五、文雅國小的 腋校徽夜

191

附錄二十六、嘉義國中的 腋飛翔之翼夜

192

192

附錄二十七、民生國中的 腋明志樓夜

193

附錄二十八、民生國中的 腋願景牆夜

193

附錄二十九、大業國中的 腋涵德樓夜 附錄三十、南興國中的 腋人之島夜

191

190

194

附錄三十一、北興國中的 腋祈舞:舞向新世紀夜 的公共藝術 194 附錄三十二、北興國中的 腋希望夜 公共藝術

195

附錄三十三、北興國中的 腋希望夜 公共藝術之意涵

195

附錄三十四、北興國中的 腋希望工程:航向新星夜 公共藝術 196

附錄三十五、北興國中的 腋希望工程:航向新星夜 公共藝術之意涵 196 附錄三十六、北興國中的 腋揚舞夜 公共藝術 附錄三十七、大業國中的 腋校徽夜

197

附錄三十八、國立嘉義高中的 腋校徽夜 0 0 4

197

198

附錄三十九、國立嘉義高商的 腋生命,就該如此美好夜 公共藝術 附錄四十、私立輔仁中學的 腋貝特匝達夜 公共藝術

199

附錄四十一、私立東吳工家的 腋三羊開泰夜 雕像公共藝術

199

附錄四十二、國立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的 腋水牛與牧童夜 公共藝術 附錄四十三、私立大同技術學院的 腋校徽夜

200

附錄四十四、國立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的 腋飲水思源池夜 造景 201

198

200


目 次

附錄四十五、國立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的 腋嘉農亭夜 景觀 201 附錄四十六、國立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的 腋嘉農鐘樓夜 景觀

202

附錄四十七、國立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的 腋榮光之徽『準優勝盾』夜 景觀 202

附錄四十八、國立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的 腋天下嘉農

嘉農榮耀夜 景

觀 203

附錄四十九、國立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的 腋天人記夜 石雕像景觀 203 附錄五十、國立嘉義大學的 腋第一校徽夜

附錄五十一、國立嘉義大學的 腋第二校徽夜

204

204

附錄五十二、國立嘉義大學民雄校區的 腋鵝湖夜 景觀 205

附錄五十三、國立嘉義大學新民校區的 腋鏡、觀、思夜 管理藝術的 景觀 205

附錄五十四、國立嘉義大學林森校區的 腋樂育堂夜 附錄五十五、私立崇仁護專的 腋校訓──正心誠意夜 附錄五十六、私立崇仁護專的 腋校徽夜

207

206

206

附錄五十七、志航國小民生校區的 腋高志航夜 烈士雕像(位處民生 南路舊校區時的樣貌) 208

附錄五十八、國立嘉義高中台灣光復前的 腋舊校徽夜

208

附錄五十九、國立嘉義高中不同階段的 腋校旗夜 演變 209

0 0 5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符號與符號學之探討

第二節

校園符號探索之意義

第三節

名詞界定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教育研究的新視野 ── 腋符號學夜 的觀點

第一節 符號與符號學之探討 人類社會宛若是一個充滿符號的世界, 腋人夜不但 腋本身夜是一 種異於其他動物的 腋符號夜,且是具高度創造與熱衷使用符號,俾以 相互溝通、傳達訊息與表情達意的 腋特殊動物夜。如果人類的軀殼肉 體是源自於自然物種的進化,那麼人類的心靈思考就是其獨特符號文 化交互統整的過程。人類社會現象可謂是各種 腋符號互動夜的總體展 現,足見 腋符號夜自有人類以來,即與人類關係極為密切(姜得勝, 民 94c、民 101)。

腋符號夜的本質,促使人類能以獨特的方式來行動;也因有符

號,使人類個體與外在人事物等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不再僅被動地 回應加諸於其本身的各種行為,而且可以主動地再創造人類多采多姿 的世界。除 腋肖像夜與 腋標誌夜之 腋施指夜與 腋所指夜間,具有相當 程度的相似性外,其它一般符號本身及其所表徵之連結意義,可謂頗 具任意相對性與約定俗成普遍性,且極可能隨著時空變遷,或有改 變、或有新義。人類社會現象的發展,似乎就是人類先天與生俱存及 後天發明創造符號,一連串交互活動的歷程。尤其,以今日交通之發 達、科技之創新、資訊之普及、教育程度之提升、人際溝通之頻繁且 複雜,益使符號的巧妙運用更具活力與創造力。亦即 腋符號夜不但沒 有因社會變遷而失去其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意義,反而使我輩更珍惜此 0 0 2

人類寶貴文化,且不斷靈巧運用與創新(張振成,民 85;姜得勝, 民 94c、民 101)。

Hyland & Bateman(2011)於《符號》(

)該書中,雖未

對 腋校園符號夜有深入探討,但其根據符號的基本元素──形狀、外 觀,探究符號的視覺語言,蒐集世界各國不同時代、不同目的之各類 符號及其象徵意涵,充分驗證人類是 腋符號性夜的動物,而人類社會


第一章 緒論

其實就是 腋符號的社會夜。惟有些符號之施指與所指的關係,淺顯易 懂且傳情達意極為傳神,頗令人 腋讚嘆夜;反之,有些則艱澀難解且 傳情達意極為牽強,頗令人 腋嘆息夜! 腋符號夜的規劃、設計、意 涵、結構與應用等頗值得深入思索與探究。 回顧何秀煌(民 88)之著作後,吾輩可深知凡是符號往往有其

內涵,不同者是,有時其內涵比較清晰,有時比較模糊;有時其內涵

與符號之連結是有根據的,有時卻似乎毫無關係;同時,有些符號的 內涵較具有穩定性,有些較具有變化性;亦即有些符號的內涵深受知 識成長影響而會產生變化,有些則深植於文化價值系統而較具穩定 性。唯其共同點則是: 腋無內涵夜則 腋符號夜即無法成立。人類藉由 符號化的過程,致使人類的經驗傳遞與溝通成為可能;反之,人類基 於交流與溝通之需要,將人類的經驗內容寄存託付於符號,如此良性 循環、日積月累,益加充實人類與符號的相互依賴關係。人類於符號 的創作與使用層面,超越一般動物的自然條件與生理反應侷限,逐漸 發展成人類特有的符號模式,成就人類特有的文明與文化;符號文 化,不僅是人類競存持續發展演化之成果,且反過來規範指導人類的 演化歷程,足見 腋符號夜探索之重要性(姜得勝,民 94c)。

至於有關 腋符號夜的基本命題,首先,需對其 腋意涵夜予以明確

合理界定,俾利於深度探索與全方位理解;其次,需洞察其 腋特性夜 以適切合理運用;同時需了解其合理 腋功能夜;進而探究 腋符號學夜 之意涵。俾以資為探究校園符號之基礎,茲分別敘述如下。

一、 符號的意涵 腋符號夜意涵著其具有傳播或傳意或表情之性質(祝基瀅,民 75;費斯克,民 84),儘管同一個符號對不同的個體或族群可能有 不同的詮釋與解讀,即使同一個符號對同一個體或族群,在不同時空 也可能有不同的意義與理解。洞察人際互動歷程中,符號若被合乎法 理情的多元詮釋,尚不致於引起溝通上的衝突;唯若被誤用、妄用、

0 0 3


教育研究的新視野 ── 腋符號學夜 的觀點

濫用,則將滋生許多困擾。然而,符號之被 腋獨自夜誤用、妄用、濫 用似乎也有一定限度,因符號的 腋共同普遍夜規則,似乎仍為某特定 族群、社會上大多數人所共同遵守著,否則,人類就無法進行良好的 溝通,而只有 腋噪音夜、 腋亂行夜與 腋衝突夜。亦即人類是符號的使 用者、詮釋者、傳播者、變更者、扭曲者與創造者,雖凸顯人類異於 其它動物與物質世界的基本特質,但 腋符號夜之 腋施指夜與 腋 所指夜 間的關係,似乎只有在應用它們的人類社會中,獲得多數共同、甚至 一致的認同始具有意義(姜得勝,民 94c、民 101)。人類之所以對 同一 腋符號夜做出各種不同的詮釋,乃因符號所代表之事物,有時對

不同族群、甚至不同個體,由於歷史、地理、風俗習慣等文化背景之 差異,往往具有不同的意義;符號只是一個名詞,非經由詮釋過程是 無意義的、無效用的,如圖 1-1 所示(祝基瀅,民 75)。 詮釋

(直接關係)

(直接關係)

符號

符號所代表之事物 (間接關係)

圖 1-1 符號、符號所代表之事物與詮釋間之關係 0 0 4

註:引自祝基瀅(民 75)。《政治傳播學》(再版)(12 頁)。台 北:三民。 至於什麼是 腋符號夜? 腋符號夜的共通本質為何?實為探索 腋符 號夜相關研究之首需釐清者。自民國 70 幾年,作者開始探索、鑽研

腋符號夜相關課題,指出 腋符號夜是一個極為難以完全絕對界定且多


第一章 緒論

元的名詞;復加中西文化差異、字義詞涵文意之難完全相符應表達、 譯者與讀者認知本質之紛歧,導致使原本已頗為複雜紛歧的中外 腋母 國文義夜本身及其譯文,益添複雜性與難解度。概言之,一般日常 腋符號夜的範疇極為廣泛,舉凡語言、文字、氣味、標(號)誌、年 齡、性別、聲音、配件、髮型、顏色、線條、財產、學歷、經歷、旗 幟、紀念日、禮物贈品、典禮儀式、住家類型、獎狀徽章、音樂曲 調、藝術流派、物體形狀大小、職位頭銜角色、人際互動方式、姿勢 儀態行為、休閒運動類型、座位與方位、交通工具、植物、動物、建 築景觀造型與結構……等等具有 腋傳播夜深層意涵功能者皆屬之。 冀期對 腋符號夜之探究,有全方位合理之認知、理解、應用、分 析、綜合、批判與創造,界定 腋符號夜之共通核心義,似為首要之 務。鑑此,作者於昔日研究中(姜得勝,民 94c、民 101),皆將中 文 腋符號夜、 腋記號夜、 腋象徵夜、 腋肖像夜、 腋標誌夜、 腋號

‘icon’ 誌夜、 腋符碼夜、 腋圖騰夜與西文‘symbol’、‘sign’、‘signal’ 、 、‘index’ 、‘code’ 、‘totem’等,取其 腋核心共通本質夜之概括性定 義,綜合界定為:凡具有 腋象徵夜、 腋隱喻夜以表情達意之制約反應 意義功能者,不論其為有形、無形或直接、間接,亦不論其為有聲、 無聲或自然、人為者皆屬之。為具體 腋襯托展現夜本書之 腋校園符 號夜核心本質義,中文以 腋符號夜、英文以‘symbol’稱之,俾以對 腋校園符號夜進行較廣度普遍合理認知與了解,且避免名詞雷同、意 義類似、詮釋龐雜繁瑣之弊;惟數理、生物、化學、邏輯等自然科學 領域之符號系統暫不論及,俾使本書主題益加具體明確。

二、 符號的特性 探究多人論點(如柯恩,民 75;甘宗源,民 79;高宣揚,民

87)後,發現所有社會行為似乎皆可用象徵符號或其它類型符號來表 達,展現與發揮各類符號的特性,俾以建構一個龐大的複雜關係網 路,所有這些關係皆用特定形式、象徵行為以表現出來,形成多采多

0 0 5


教育研究的新視野 ── 腋符號學夜 的觀點

姿的人類社會,如 腋權力關係夜可謂是所有社會關係所展現出來的主 要 腋符號容貌夜之一。一個符號所能表達的意義越多,其往往也變得 更有彈性,定義也越模糊;相對地,其能喚起的情緒作用也就越強, 能發揮的功效也相對地就越多。 腋符號夜不但是人類社會文化活動的 媒介,而且是各種複雜社會文化關係網的產物;同時,也是社會文化 不斷運作與再生產的基本條件。鑑此,符號體系與其運作,於本質上 是人本的、社會性的、且是文化性的(姜得勝,民 94c)。

誠如何秀煌(民 88)所主張,認為人類透由 腋符號夜以代表或

傳達某些事物,是個體表達、傳遞情意與心思的工具;唯符號既經創 制沿用,歷經俗成化過程後,其現實使用與內在運作,即自有公眾化 的規範與客觀化的內涵;符號系統既成了 腋公器夜後,不論在運作或 內涵層面,即再也不能由個人任意改變或取捨,即使個人有所創意、 發明或精進更新,也皆必須築基於既有的符號運作規範與內涵基礎 上,始具有社會意義。在人類不斷進行概念化、意義化等符號化過程 中,個體生命已不再僅是生物個別細胞的統合與只會機械式的生理反 應;而是由感覺層次提升到概念境界、知性層次提升到理性境界、情 緒提升到感情層次、他律規範提升到自律道德層次、實用滿足提升到 內在價值層次、被動順應環境提升到主動操控環境層次、現實偏安提 升到夢想願望層次;在人類自我意識如此開展的過程中,人類逐漸自 省自覺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同時也開創出人類存在的終極自由與 生命的重建。 0 0 6

進一步研究後,作者發現(姜得勝,民 94c、民 101),雖各領

域研究者從不同角度切入,致使對 腋符號夜的界定不盡相同,甚或有 重大歧異者,唯普遍共同的認知,則認為 腋符號夜具有以下特性: (一) 腋符號夜 是動物界的專屬工具 腋符號夜是動物界特有表情達意的極重要媒介。


第一章 緒論

(二)人類是最善於使用與創造符號的動物 亦即由於人類使用及創造符號,使符號應用更加多采多姿。 (三) 腋符號夜 需經詮釋始具意義 許多符號與其所代表事物間往往本無任何關連,需經人類的 腋詮 釋夜,始得到意義。意義之決定,往往根據 腋符號本身夜及其 腋傳播 者夜、 腋接收者夜三者間之情境與關係而定;亦即許多符號本身原本 無任何意義,其本身只是一種刺激,它必須與其所代表事物間,建立 自然的或人為的關係後,透由人類之詮釋始具有意義。 (四) 腋符號夜 的意涵有時會改變 符號與其所代表事物間建立關係後,就可用該 腋符號夜以指稱其 所代表之意義;當 腋符號夜與人類行為的互動過程中,如果人類(或 某族群)大多數人,對於此 腋符號夜所符應的原有象徵概念或行為表 現不再認同時,該符號往往就會漸漸消失或被賦與新義。因此,符號 的象徵意義,來自於它所代表之事物,但其彼此間之關係,有時會隨 時空變遷而改變。 (五) 腋符號夜 往往具兩層意涵 腋符 號 夜 之 意 涵 包 括 兩 層 , 一 為 腋外 延 意 義 夜 ( denotative

meaning),另一為 腋內涵意義夜(connotative meaning);前者是指 示性的(referential),有一定明確的意義,是屬顯義,較具客觀性; 後者是表現性的(expressive),其含意屬隱義,較具情感作用。 (六) 腋符號夜 具傳播作用 由於符號能傳達意義,故而具有傳播性質,亦即 腋符號作用夜即 是一種 腋傳播作用夜。 (七) 腋符號夜 的發展是具社會性的 人類社會互動的過程,常藉由符號以代表意念、情感、價值與思 想。

0 0 7


教育研究的新視野 ── 腋符號學夜 的觀點

(八) 腋符號夜 意涵的表達往往有一定的歷程 腋符號夜之 腋施指夜與 腋所指夜間的連結關係,往往歷經約定 化、俗成化、公眾化、客觀化與標準化等過程,始具有穩定性的溝通 意義。

三、 符號的功能 統合一些研究者(如陳恆明,民 75;彭俊亨,民 84;何秀煌,

民 88;Gillan, 1982; Avis, 1999; Hyland & Bateman, 2011)的論點 後,作者發現 腋人夜是 腋符號夜的動物,人類社會宛若是一個充滿符 號的世界, 腋人夜不但本身是一種 腋符號夜,且是具高度創造與熱衷 使用符號的 腋特殊動物夜,這也是人類之所以異於禽獸的主要特性之 一。從符號意義及其來源和塑造過程觀之,一個人一開始即被投落在 一個符號網路系統中,其後開始數十年無休無止的各類符號互動與塑 造發展歷程,冀期能實現自我、開展自我的潛能與命運。如果人類的 軀殼肉體成長是源自於自然物種的演化,那麼人類的心靈思考就是其 獨特符號文化交互統整的過程。人類個體在思想尚未發展成熟前,由 於無法充分以語言文字來表達需藉由 腋其他符號夜以傳情達意;即使 人類個體在思想發展逐漸成熟後,語言文字雖漸能充分表達,但也由 於生活日趨複雜,而需更多符號以資因應。換言之,個體的人生其實 就是自己的符號人生,也是他人的符號人生;是主動開發的符號人 生,也是被動塑造的符號人生。在人際互動過程中的許多情境,一方 面由於人類心思情意有時飄忽不定,另方面由於語言文字有時顯得拘 0 0 8

謹有限,再加上由於言談議論有時顯得空泛抽象,且又因人類行為動 作有時稍顯笨拙侷限,鑑此,人類社會在互動過程中,常需藉由各類 符號相互配合,始得以釐清、相得益彰,終以適切地傳達個體意旨。 探討多位學者(如艾柯,民 79;柯恩,民 75;陳恆明,民 75;

鄭肇楨,民 78;詹宏志,民 78;趙達瑜,民 81;卡勒,民 81;巴爾 特,民 82;季恩,民 83;吳曉,民 84;張振成,民 85;何秀煌,民


第一章 緒論

88;周慶華,民 89;鄧景衡,民 91;陳明珠,民 99;Saussure, 1959; Kearney, 1987; McArthur, 1992; Cooke & Macy, 2005; Mugglestone,

2007; Sadowski, 2009; Chari & Mhiripiri, 2014; Shelby, 2014; Danesi, 2013)的論點後,作者進一步發現 腋符號夜具有下列功能: (一)象徵表意 所有代表抽象、具體事物的抽象或具體符號,皆往往有 腋象徵夜 作用存在;而符號的 腋象徵夜意涵,可謂是符號展現與發揮作用之核 心功能。 (二)記錄分類 人類藉由符號以命名、描述與記載他們所接觸之外在人事物,做 為處理人類心靈世界與外在物理世界、社會世界等之基礎。 (三)增進思考 透由符號可增進人類抽象思維能力。 (四)強化認知 經由符號可改善人類對環境的認知能力。 (五)凌駕時空限制 符號運用,可超越人類實體的時空限制。 (六)超越環境限制 符號巧妙應用,可使人類免於受各種環境所宰制。 (七)協助解決問題 各種不同符號交互運用,有助於人類解決各種問題。 (八)擴展想像力 藉由符號,可擴展人類形而上的思維廣度與深度。

0 0 9


教育研究的新視野 ── 腋符號學夜 的觀點

(九)產生信仰以崇拜 腋信仰夜是個體對某種特殊對象或符號做情緒上的感性接受與意 願的服從,而成為個體行為原則之一部分。 (十)促進溝通 腋溝通夜可謂是個體與週遭環境之間,藉由 腋符號夜以交替互換 其彼此意義的歷程,運用適當符號是人類 腋良性溝通夜與維持組織正 常運作的基礎。 (十一)激發群眾情緒 除了激發個體的認知、情感與行為外, 腋符號夜有時亦可助長群 眾的情緒,凝聚群眾的力量;尤其, 腋宗教符號夜、 腋族群符號夜與 腋政治符號夜常具有此效用。 (十二)支配行為 腋行為夜是個體在與外界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個體受內在驅力 或外在環境刺激,所引發的各種動作或身心變化;而個體對於內在驅 力或外在刺激的反應,往往藉助 腋符號夜以做為反應的媒介。 (十三)形成態度 腋態度夜是指個體對某 一個特定 腋對象夜所持有的評價感覺 (evaluative feeling), 腋對象夜涵蓋人、事、時、地、物、制度、

觀念、行為等;個體在面對對自己有意義的外界符號刺激時,往往會 產生特定的認知、感情與行為等反應。 0 1 0

(十四)引起認同 腋認同夜是 腋個體夜對某一特定學習、模仿對象的部分或整個人 格,所產生片面性的或全面性的、持久性的模仿學習;而個體對於本 身所歸屬團體的象徵或有意義的符號,往往不但會表面認同其象徵意 義,同時也往往會認同其精神本質且具體實踐之。


第一章 緒論

(十五)引發知覺 所謂 腋知覺夜即個體在與外界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個體對環境 事物的認知; 腋知覺夜是以 腋感覺夜為基礎,透過 腋詮釋夜的歷程以 認知外在刺激對個體的意義。換言之,由於外界環境的刺激使個體感 覺器官感到 腋特別感受夜,此種 腋特別感受夜傳到大腦中樞神經便產 生 腋知覺夜,知覺的集中稱為 腋注意夜,任何對當事者有意義的象徵 符號出現時,往往會引發其注意。 然而,作者(民 94c、民 101)也發現並非所有的符號皆同時具

有前述各項功能,尤其,符號的意義往往是人類歷經長久過程互動學 習而來,同樣的社會符號、問題情境,對同樣社會文化背景者,往往 較有可能具有同樣的認知與理解;但對不同社會文化背景者,則很有 可能產生意義的歧異性。至於對同一個人,由於時空的差異,對同一 個社會符號或情境也可能有不同的詮釋與認知。不過,雖 腋符號夜具 有任意相對性與約定俗成普遍性,但其存在之功能,卻由前述可略窺 一斑,實不容輕忽。

四、符號學的意涵 正如前面所述,本書將 腋符號夜界定為凡具有 腋象徵夜、 腋隱 喻夜以表情達意之制約反應意義功能者,不論其為有形、無形或直 接、間接,亦不論其為有聲、無聲或自然、人為者皆屬之。人類除具 備一般動植物特性外,更擁有卓越的智慧;而人類卓越智慧之運用, 主要乃是藉由 腋符號化夜的歷程,以傳遞、溝通人類之各種經驗。人 類基於交流與溝通之需要,將人類經驗內容寄存託付於符號,如此良 性循環、日積月累,益加充實人類與符號的相互依存關係。人類於符 號的創作與使用層面,超越一般動物的自然條件與生理反應之侷限, 逐漸發展成人類特有的符號模式,成就人類特有的文明與文化,人類 之符號文化,不僅是人類競存持續發展演化之成果,而且也反過來規 範導引人類的演化歷程(何秀煌,民 88)。

0 1 1


教育研究的新視野 ── 腋符號學夜 的觀點

人類對於所使用之符號,往往透由約定化、俗成化、公眾化、客 觀化、甚至標準化的過程後,始得具有穩定性,歷經此過程後的符號 系統,不管是 腋天然符號夜或 腋人為符號夜,皆直接、間接影響人類 認知方式的形成與知識的建構,整個人類的 腋文明夜,似乎就是人類 腋符號行為夜的產物。人類雖不是唯一會使用符號的動物,但卻是最 擅長創造符號、靈活使用符號的動物;進而言之,人類不僅運用符號 強化處理人類生存、競存、適存與續存之問題,而且更運用符號以演 化人類生命的過程與生存的文明(卡勒,民 81;何秀煌,民 88)。

人類常見的符號化過程,在歷經人類察覺、釐清與確認後,同時

將其相符應事件透由約定化、俗成化、公眾化、客觀化、甚至 腋標準 化夜的歷程,予以整型修飾和典型化,俾使符號內涵具有意義。洞察 人類的符號與人類的知識,相互激發增長,而其中關鍵,不僅天然符 號始於肇端,人為符號亦同步、甚至進而推波助瀾,人類知識於焉日 趨複雜多元。至於符號內涵意義之形成過程,何秀煌(民 88,15-16 頁)亦明確地指出 :

記號世界的基本特徵本來就在於它蘊涵連帶著一個意義 世界,這樣的意義世界不是外在於人類意識生命的物理世 界,它是內在於人心,或至少寄存於人心,或倚存於人心的 精神世界。人類個體生命所表現的聰明才智,通過記號的經 營,經由記號的俗成化、客觀化和大眾化歷程,由 腋個人語 言夜 轉化成為 腋公眾語言夜 ,而將內存於個人意識之中的意 0 1 2

義世界,轉化成為集體意識裡的公眾的意義世界。公眾的意 義世界是一種集體擁有,大家分享的精神世界。 進而言之,人類個體除了由外在器官與內在心靈所展現於外的思 想、精神、態度、臉色、情緒與言談舉止等先天俱存,且深具內涵之 象徵符號外,也隨著社會變遷與人際關係日趨多元複雜,藉由多數人


第一章 緒論

約定俗成化、公眾化與客觀化等等歷程而創造深具意義的人為符號。 亦即,從 腋人夜一出生就是一種 腋符號夜的象徵,象徵著此 腋生物個 體夜是異於其它禽獸的動物──人類;同時,每個人類 腋個體夜,也 代表著為宇宙間獨一無二之異於其它萬物的 腋符號夜。隨著人類社會 的逐漸發展與互動的頻繁、複雜與多元化之所需,人類不但善用與生 俱存的各種符號表達能力,同時,也不斷創造各種符號,藉以幫助人 類相互溝通、傳達訊息與表達情意, 腋符號互動夜遂居於完成 腋人類 社會活動夜之關鍵地位。個體與社會具有不可分離的關係,唯有在社 會情境中,個體的存在往往才有真正的意義,而在社會情境中,個體 間如果沒有相互地藉由符號的溝通、意義的分享,社會情境的存在往 往也是虛無的;人類的社會發展過程,似乎就是一連串符號互動的歷 程。人類似乎是高度創造和靈巧運用符號的唯一動物,亦即透由符 號,人類不只活在 腋真實世界夜裡,同時也活在 腋符號世界夜裡。社 會現象其實是個體在整合自己和別人可能觀點後,怎麼樣解釋就用怎 麼樣的符號去互動的一個開放歷程。因此,個體對於其本身情境和其 對外在大社會情境符號之界定,影響了個體與目前、未來情境的互動 方式。鑑此,人類社會互動過程中,許多有關人類外在表面俱存意 義,與偉大之內在創造後天意涵,其根存於文化深層結構裡,可透由 腋符號學夜以進一步深入地探索與解析,由此觀之,以 腋符號夜為研 究核心之 腋符號學夜,可謂是探索社會現象之鑰(姜得勝,民 86、 民 94c、民 101)。

冀期研究人類行為,就須承認 腋社會夜本身為一社會實體,因忽

略了人類行為與其行為主體所賴以寄存的社會本體,似乎等同於將 腋社會現象夜視為 腋物理現象夜,如此往往無法探索得社會現象之本 質意義。 腋意義夜是社會的產物,也因此須從 腋社會夜的角度予以詮 釋,足見社會制度不但是由人類所構成的,而且也是探索人類經驗的 關鍵;要了解人類的經驗,就須探索人類經驗所寄存的社會制度,亦 即,片面地描述人類 腋個體夜的純粹行為,並不等於真正描述社會現

0 1 3


教育研究的新視野 ── 腋符號學夜 的觀點

象,因這樣的描述忽略了賦與行為以意義的 腋社會制度夜(卡勒,民 81)。

質言之,人類的行為,只有和相關的特定社會制度聯繫起來始有

意義,與個人攸關重要的實體,往往不是實質的 腋物理環境夜,而是 代表該社會集體表徵的社會規範與制度系統之 腋社會環境夜,由此觀 之,人類 行為 似為人類當 下之 社會 潛在 系統 之體 現。索 緒爾 (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 著重於探索 腋語言系統夜與 腋概念系統夜的一致性,主張 腋語言夜是一個由 腋關係夜所構成,以

表達思想的符號系統,其進一步指出 腋符號夜的本質是 腋任意的夜 (arbitrary),亦即表示意義的形式 腋施指夜(signifier)與被 腋施 指夜所表示的概念 腋所指夜(signified)間,沒有天然的或必然的關 係,而是暫時性的、可以改變的,兩者的關係是各自獨立實體的 腋純 關係性的夜組合。唯作者發現, 腋符號夜雖具有 腋任意性夜的特質, 但並非所有的符號皆是任意的,因人類行為本身的限制,行為所能表 達的意義是很有限的;同理,適於表達某種特殊意涵的行為亦是很有 限的。足見,在人類社會可選擇的範圍內,符號的表達不但往往具有 任意的特性,而且也往往是約定俗成的(張世豫,民 85;Saussure, 1959)。

索緒爾主張語言研究,不應僅根據語言的個別部分,也不應僅慮

及符號 腋施指夜與 腋所指夜關係隨時空而變遷的 腋歷時性研究夜 (diachronic study),且也需不考慮時空因素之某一特定時空狀態的 腋共時性研究夜(synchronic study),以將語言視為一統整的系統來

0 1 4

研究,透由前者研究觀點,可了解符號之任意性、暫時性與約定俗成

特性,進而以驗證符號的 腋變遷性夜;而由後者研究觀點則可發現符 號結構內涵與 腋系統性夜,他冀期建立一門 腋符號學夜,俾使語言系 統在其中獲得科學性的描述。語言學只是符號學的一部分,在符號學 中所發現的規律原則,亦適用於語言學,此種對人類行為所進行的結 構性另類解析,擺脫歷史性的因果詮釋,主張詮釋社會事實,並不是


第一章 緒論

要找出其先前狀態,然後用因果鏈將前後的事件聯繫起來,而是冀期 確定當前這些現象在社會系統中的作用與地位,足見索緒爾較偏重於 腋共時性研究夜層面,也因此遭來許多異議。但其 腋歷時觀夜(歷時 性研究)與 腋共時觀夜(共時性研究)的論點,卻是啟發筆者探索 腋校園符號夜的核心理論基礎;同時,有鑑於索緒爾偏於 腋共時性研 究夜引發爭議,筆者乃深切地認為對社會行為的詮釋,不僅應思及 腋歷時觀夜,也當慮及 腋共時觀夜。亦即,不只從歷史的模式中尋找 原因,將社會現象的產生歸因於歷史變遷的發展;而且也將歷史上的 行為結果,從時間概念中抽離出來,僅將其視為一種狀態(state)、 一種條件(condition),以探索其系統性。尤其,身處人類思想自由 開放的 腋學術春秋戰國夜時代,從包容、視野與發展角度思考,無論 從社會現象 腋共時觀夜或 腋歷時觀夜切入,皆可提供人類更寬廣的理 論思考與實務應用價值,實皆深具研究意義(王銘鴻,民 74;陳恆 明,民 75;柯恩,民 75;伍曉明,民 78;甘宗源,民 79;鄭翼雲,

民 80;卡勒,民 81;俞建章與葉舒憲,民 81;雷光夏,民 82;張建 富,民 83;王家慶,民 84;彭俊亨,民 84;劉平君,民 85;李幼 蒸,民 85;朴庸鎮,民 85;張世豫,民 85;史坦姆、布爾哥耶、 佛利特曼 - 路易斯,民 86;巴特,87;何秀煌,民 88;姜得勝,民 94c;吳韻儀,民101;Saussure, 1959; Barthes, 1972, 1974; Champagne, 1978; Jakobson, 1978; Eco, 1979, 1990, 1995; Kearney, 1987; Thomas, 1993; Conte, 1999)。

索緒爾與皮爾斯(C. S. Peirce, 1839-1914)雖分列被尊稱為歐

洲與美洲 腋符號學夜鼻祖與創始者,兩人在彼此對對方研究可謂毫無 所悉之情況下,卻大約在同一時間關心此主題,但他們兩人對 腋符號 學夜之界定似有不同角度的詮釋。索緒爾主張 腋符號學夜是 腋探究社 會中符號生命夜的學科,也是探討符號是由什麼構成,受什麼規律所 支配的一門學問,採用‘semiology’此字以代表之;而皮爾斯則傾向 主張 腋 符號學夜是屬於 腋邏輯學夜的範疇,是一門關於 腋記號的一般

0 1 5


教育研究的新視野 ── 腋符號學夜 的觀點

法則的科學夜,採用‘semiotics’此字以為其意,其關注人們對自身 經驗與其週遭環境符號的理解。惟若就字源意義而論,與 腋符號學夜 相 關 之 西 文 為‘semiotics’ 、‘semeiotics’ 、‘semiotic’ , ‘ semiology’ 、

‘semeiology’ 、 ‘semiologie’ ,原意指關於 腋記號夜(sign)與 腋象徵符 號夜(symbol)研究的一門科學,旨於探索符號的構成要素、支配規 律等法則;亦即,探究符號、指示會意和指示會意系統的一門科學 (伍曉明,民 78;鄭翼雲,民 80;卡勒,民 81;李幼蒸,民 85;劉

平君,民 85;張世豫,民 85;史坦姆、布爾哥耶、佛利特曼 - 路易

斯,民 86;Saussure, 1959; Kearney, 1987)。巴特(Roland Barthes) 延續索緒爾的思想,並進一步擴展其應用範圍,主張符號學是探究我 們社會生活中,各種符號與其生命的一門科學(巴特,民 87;高宣

揚,民 87);薛備奧(Thomas Sebeok)明指 腋符號學夜為研究諸種 可能的符號,探索控制符號的衍生、製造、傳遞、交換、接受、解釋 等法則(伍曉明,民 78);而對 腋符號夜頗有研究的李幼蒸(民

85)則指出,有辭典將 腋符號學夜視為有關記號或有關記號過程或有 關記號功能的研究,但他卻也坦承不易明確予以界定。

質言之, 腋符號學夜隨時空長期不斷推演發展,在研究內涵、方 法、過程等等面向也同步不斷演變發展,由於諸子百家對 腋符號夜的 切入點不同、認知詮釋不一,導致對 腋符號學夜的界定意涵或有異。 概言之,取其核心本質共通義,乃統合將 腋符號學夜界定為探究 腋符 號夜的緣起、意涵、應用、結構、類型、認知理解、詮釋解讀、形成 規則、用法功能與變遷轉換等內外在相互關係的一門學問(姜得勝, 0 1 6

民 94c、民 101)。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