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遊屯 @【藝述】導賞員培訓工作坊

Page 1

屯 遊 . 自 南大學 河畔 嶺 → 富泰邨 地站 → 屯門 鳳 → 輕鐵


EMPOWERING CREATIVES WITH CUTTING-EDGE TOOLS OUR END-TO-END CREATIVE PLATFORM, ENABLING YOU TO CREATE (ECHOES CREATOR WEB APP), PUBLISH AND DISCOVER (EXPLORER MOBILE APP) GEOLOCATED AUDIO WALKS

到達起點--富泰的方法: 閣下可駕車、乘的士或使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 如欲乘搭巴士,途經富泰邨的巴士包括 53、67M、67X、261 、960 (於屯門市中心下車轉乘46號小巴)、K51、K58。 或, LINK: https://explore.echoes.xyz/collections/ wL11CZV2ksSWB10Y

閣下亦可乘搭西鐵至兆康站,再轉乘K51 (往富泰); 或由 F 出口徒步約10-15分鐘至富泰邨。


checkpoint One:

永不落下的太陽

Artist Tutor:Chan Ying-fat 陳英發 + Alpha Mural 創作時間:2014年2月

陳英發 ( 畫家、壁畫家 ) 香港出生,14歲少年時期隻身赴國內學習西方油畫; 1997年起全職繪畫; 2002年舉行《轍》個人油畫展; 亦參與其他地區藝術聯展

公共藝術的歷史 在香港,最早有意識地藉著在公共空間展示藝術品以傳達訊息的,乃是以「紀 念像」的形式在1880年代出現:如現在位於維園的維多利亞女皇銅像及於動植物 公園的佐治六世像等。 「紀念像」或「紀念碑」(monument) 一般是在一套特定價值觀及道德框架下製成 的,是有助建構國家歷史的一種元素。統治及資產階級運用文化為維繫當下特定 的社會秩序,鞏固其所擁有的。在公共空間以藝術形式,把支持他們的價值觀, 滲入民眾生活當中,以避免或減少人們對權力及金錢的影響力的質疑。 壁畫的重要藝術特徵之一,是它的審美價值。這不是通過畫廊或美術館的牆壁 來體現的,而是依附於建築物體的內外環境之中,它不能左右周圍建築的風格, 並受制於周圍景物的色彩、形式等因素的影響。


尋找K58的車站, 左轉繼續向前走

繼續向前走, 直到迴旋處

在迴旋處沿著 左邊的路一直走

到達橋底後左轉, checkpoint 2就在前方


你認為...公共藝術的公共性 和前衛性之間有無衝突?

Checkpoint Two 嶺南大學


GO TO HOW

3 CHECKPOINT


好多屯門人成日用既移動工具有3樣:

checkpoint Three:

1.自己對腳 1.自己對 腳 由嶺南大學行過去兆康(大約15分鐘路程)就基本消費 2.單車

鳳地輕鐵站

3.輕鐵

入得黎屯門,緊係要睇埋元屯天既特色——輕鐵 輕鐵先走啦~

點解咁日式FEEL既? 原因係以前九鐵(九廣鐵路公司)為了配合香港輕鐵--天水圍直線於1992年通車,係1991年向 日本川崎重工業購買30輛輕鐵車輛,供輕鐵系統使用。 當中包括了附設駕駛室既1071-1090和作拖卡使用而無駕駛室既1201-1210. 輕鐵最初投入服務個陣,車身主要都係橙灰為主,唔同於宜家車身以白色為主既新款輕鐵。

第四期輕鐵 生產地:中國 投入服務年:2009年

第一期輕鐵 生產地:澳洲 投入服務年:1988年

第二期輕鐵 生產地:日本 投入服務年:1992年

第三期輕鐵 生產地:澳洲 投入服務年:1997年

第五期輕鐵 生產地:中國 投入服務年:2020年




《水果樂園》 前人果核掉路邊 今成果樹果肉甜 杯渡若然再出現 定邀他嚐水果宴

《屯門 藝術團 無限傳說》 隊:耳 製涼房

《青山花塔餅》 神醫特製花塔餅 貌似青山好出名 揾日約齊成班FRIEND 邊行邊食除百病

《我是一隻跑得很快的龜》 屯門以前塞到爆 公路一塞瞓幾覺 現有西鐵轉乘站 烏龜快過兔仔跑

《飛天葡萄豬肉乾》 山景葡萄甜到漏 農場豬食唔停口 食飽沙灘睡個夠 曬成肉乾更正斗

《神奇大洞牆》

(詩作由耳製涼房提供)

大興牆洞很神奇 穿這邊可變長你 相反變短似漏氣 穿洞方向別忘記

《九座牛》 別笑我們屯門友 住得太遠似郊遊 看看這輛九座牛 去邊兩秒鐘就夠


《與貓為畔》 藝術團隊:La B

elle Époque

點解以貓做主題? 因為創作者發現屯門的貓很多 貓很多~ 究竟呢件作品係點架? 創作者先是用陶瓷做了幾隻貓,每一隻貓都畫了些屯門的元素,

如果係你, 你又會幫啲貓著咩衫呢? 又點解呢?

但最有趣的是她們會幫貓 幫貓著衫 著衫,仲唔係著死一件,會隔一段時 間,大概3個月幫那些貓換一次衣服,例如在萬聖節會幫他們 著啲設計比較詭異的衣服,聖誕節會幫他們帶翻頂聖誕帽。

創作者會舉辦啲編織工作坊 編織工作坊,然後請參加者將編織既成果 留翻比佢地,佢地再用呢啲成果去裝飾屯門。

NEWS MAGAZINE

11


蔡耳橋?蔡意橋? 過左紅橋,前面個條望落平平既蔡意橋其實都有段故架~ 蔡意橋,原名係蔡耳橋,傳說百幾年前屯門河附近的農田曾經一度 失收,個陣有一個姓蔡的農夫打算釣魚充飢,佢等咗3日3夜之後 居然掉到一條怪魚,身上有住好似耳仔咁既魚鰭,個農夫當然嚇 左一條,可能係個陣既人對神靈既尊敬,佢無講條魚殺左佢黎食, 反而係魚的耳邊講左幾句話就放生左條魚。 自此以來,河邊一帶的農田年年豐收,啲人都話係河神聽到農夫既 祈求,並將農夫調到怪魚的橋稱為蔡耳橋。 可惜是呢條蔡耳橋係多年之後被洪水衝毀左,但一直以爛橋既姿 態存在,直到60年代,有一位姓蔡的富商想自資起一條可以橫跨 屯門河的橋,係政府收翻農地及橋樑作新市鎮發展個陣,先將呢 條橋重新命名做“蔡意橋”。

試 寫下 你的所見所聞 的所見所聞和 和感想...

NEWS MAGAZINE

12


《河樹山家族

藝術家:陳韻

《河樹山家族》是為蔡意橋花園所設計的作品, 形式則是比較少見的故事形式 創作者將屯門的三大要素——河、樹、山融入係佢既 作品裡面,存在係公共空間的作品,加上公園專屬 的繪本,希望公園在提供基本既休憩作用既同時, 可以作為一個教小朋友學習社交及場地而存在~

作品講述那3大元素河、樹和山的精靈植根係屯門去 守護屯門不同既大自然景物。 創作者同本地既木工師傅一齊到學校教學生製作積 下載: 《河樹山家族》故事繪本 (2.8MB)

木,讓他們聯想,他們做出來的積木應該是什麼,積 木可以變成簡單一張椅子,也可以造成一個拱門或者 涼亭,鼓勵學生去思考在設計一個公共空間的時候要 點樣先可以符合不同使用者使用? 加入左環境保育等教育要素仲係唔係公共藝術呀? 公共藝術最重要的部分或是“喚醒民眾 公共藝術最重要的部分或是“喚醒民 眾的公共意識”, 而這樣的可能性不只是來自藝術家、創作者在個人方 面的創作,更多是來自民眾 面的創作,更多是來自民 眾參與的公共性。 因此,公共藝術亦可以話係民眾 因此,公共藝術亦可以話係民 眾既休息區,更是時段 性既文化遺址,同時都係讓平時不可見既、共同參與 既民眾 既民 眾的聲音變得可見。 NEWS MAGAZINE

13


《團門》

藝術家:羅曉騰 KEITH HARING係邊個? 凱斯.哈林(KEITH HARING)被譽為係新普普藝術家 HARING) 新普普藝術家,活躍係80年代既紐 約,佢作品通常係以塗鴉既形式 以塗鴉既形式出現係街頭。 據說哈林的畫收到佢所成長的高科技同電視卡通世界的強烈影響,所以 畫也具有中國書法式的書寫特質-有中國書法式的書寫特質--粗線條的書寫

「藝術應該解放你的靈魂, 觸發你的想像並激勵人們向前走。」 ——凱斯.哈林(KEITH HARING)

NEWS MAGAZINE

14


飲茶是香港地道的飲食文化,香港人喜愛到茶樓, 飲茶 不僅是為了喝茶、吃點心, 更重要是與親朋好友團聚談天。 《屯門孖住座》 《屯門孖住座》的兩件藝術座椅裝置啓發自「蒸籠」 「蒸籠」的造型, 同時給予公眾一個休憩、交流或發揮創意的平台。 藝術家黃卓健希望透過作品解讀飲茶文化的核心價 解讀飲茶文化的核心價值 值, 藉孖住座開放出兩個「吹水座位」, 藝術家黃卓健分享

寓意一個與別不同的社區空間 寓意一個與別不同的社區空間,讓兩三代人創意互動, 重建社區互信故事。飲茶寒暄一下,一句我一句「茶督撐」 帶樂趣。

《屯門孖住座》 藝術家:黃卓健

NEWS MAGAZINE

15


《回彈的迴響》 藝術家:陳濬人

《回彈的迴響》 《回彈的迴響》是一張由兩個圓形結合而成且外觀新穎的乒 乓球桌,圓形的獨特設計可同時容納多人參與 可同時容納多人參與,寓意各方 共融,突破二元對立的想像。 球桌設計亦糅合了音樂元素 音樂元素,將桌面製作成鋼片琴,使乒乓 球回彈到球桌時便會產生隨機的音符, 衍生共奏音樂的旋律。

藝術家陳濬人分享

NEWS MAGAZINE

16


思考問題: 1. 你有留意一路上在橋底等地方的石頭嗎? 2. 你猜它們為什麼會在這裡? 3. 它們的存在又代表著什麼呢?


同場加映 后角天后廟 X 花炮展覽館

屯門是一個沿海地區,三面環山,屬優良的避風港,自古以來也在航運貿易上擔當重要 的角色。故此,屯門歷來是漁民的聚泊之處,由於大多數漁民均信奉天后,故此漁 民創建了天后古廟以保平安,后角天后廟便是其中一個

后角天后廟,據碑志所載,已經有超過六百年歷史,是香 港境內最古老的天后廟之一。 天后廟旁更設有花炮展覽館,花炮展覽館內設有天后誕和 大型實物花炮等相關的資訊予各位了解這些非物質寶藏。 由於天后廟有超過六百年的歷史,在這數百年間亦進行過 多次修茸。而天后廟廣場則於2013年完成美化工程。 后角天后廟是由經營鹽業的陶氏族人於明初(1368年)所創 建,1970年代政府發展屯門新市鎮,清拆墟市,興建大型 工業區。廟宇變成位處低窪之地,每到雨季,善信進香不 便,因此漸受冷落。 2002年重鋪廟前廣場,2013年進行擴建,設有花炮展覽 館。今天的天后古廟毗鄰西鐵屯門站,不再靠近海邊,雖 然建築物曾多次重修,但位置始終未變,見證了舊墟的發 展。 旁邊的是花炮展覽館是免費入場的,內裏有不同的資料介 紹,例如天后的傳說、屯門后角天后廟的背景、廟宇特色 和花炮特色等。 所謂的花炮是每年到了天后誕,香港原居民每條鄉村、以 及各花炮會都會獻上花炮,拜祭了天后,就會「搶花炮」。 奪得第一號花炮是「好意頭」,代表拿到好運氣! 而且館內還有三個大型的花炮作展覽之用,大家可以近距 離觀賞!

NEWS MAGAZINE

18


帶備物品 1.足夠的食水 2.少量食物 3.少量文具(鉛筆、橡皮檫) 4.防蚊、防曬、晴雨工具 5.乒乓 乒乓球+球拍(選項) 6.手機充電器 7.硬皮薄(建議帶備!) 由於要進行較長時間步行,建議穿著方便出行的衣物和運 動鞋! 由於限聚令關係,此導賞團不會由導賞員領團。為免群眾

聚集,導賞團會以CHECK POINT形式進行!

你的得著?

NEWS MAGAZINE

19


主辦機構

NEWS MAGAZINE

2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