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靈恩運動與地方基督教:一種生活史的考察(cat no a53tw1512)

Page 1



歷史文化叢書 學術委員會 主編 吳昶興 WU CHANG SHING

中原大學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Taiwan

學術委員 古偉瀛 GU WEI YING

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邢福增 YING FUK TSANG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李天綱 LI TIAN GANG

復旦大學 Fudan University, China

林金水 LIN JIN SHUI

福建師範大學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徐以驊 XU YI HUA

復旦大學 Fudan University, China

陶飛亞 TAO FEI YA

上海大學 Shanghai University, China

曾慶豹 CHIN KEN PA

輔仁大學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Taiwan

蔡彥仁 TSAI YEN ZEN

政治大學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

張先清 ZHANG XIAN QING

廈門大學 Xiamen University, China iii



歷史文化叢書 總 序

在上個世紀的七○年代,美國新歷史學會會長費正清 (John Fairbank) 在學會年會上號召美國年輕一代學者研究影響中國 社會進程與中外關係的課題,成立了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 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出版了一大批關於中國基督教史地論文 與著作。在稍晚的時期,大陸、臺灣、香港也不約而同地開 始出版大批的中國基督教史相關的論文與專著。中國基督教史 研究在早年兩岸三地的學術圈中,仍屬邊緣性的題目,未能形 成獨立的學科,有關的研究附屬在中外關係史、社會史、文化 史、宗教學或思想史這類課題底下。然而,經過數十年的耕耘 之下,已經逐步建構出基督教在華人社會及文化發展的種種現 象,故此,基督教史研究如今已然具備獨立學科的雛形,相關 的研究機構、隊伍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而治史的方法,也跳 脫傳統的研究方法,結合了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文化理 論等不同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並且,過去不易取得的材料,如 今越來越公開,流通更迅速,使得基督教史的研究有了更大的 突破,避免過去的某些意識形態或某種壟斷「史觀」的權威, 使得詮釋上更能趨近歷史的真相。並且,這種發展態勢,使得 中國基督教史在華夏作為一門獨立自存的人文學科,可說已是 既存的事實。 回顧研究基督教在中國的歷史始於十九世紀,早期多半出 自傳教士或是海外教會史家的手筆,華人最早的一本教會史, v


全球靈恩運動與地方基督教

是「福漢會」成員王元深的《聖教東來考》(1899),成為華人 最早記錄基督教入華的一部史著。此後,這類作品逐漸多了 起來,如《庚子教會華人流血史》(1911)、 《中國耶穌教會小 史》(1918)、 《中國佈道近史初編》(1918)、 《中國基督教史綱》 (1940) 等。除通史性的論著之外,個人傳記、群傳、基督教與 中國文化、中西文化交流、反教運動、宗派史、堂會史等各種 類型的著述也增多了起來。將基督教史研究上及唐、元、明 有關景教及天主教的研究,則不能不提陳垣,他的〈元代也里 可溫考〉(1917)、 〈基督教入華史略〉(1924)、 〈基督教入華史〉 (1927) 擴大了研究範圍,兼容了各基督教派在中國的發展。 1949 年後,這類中國基督教史的著述陷入了一個沉寂的時 期,主要的研究以北美的學人為主,例如 Paul Varg、Suzanne Barnett、費正清、魯珍晞 (Jessie Lutz)、柯文 (Paul Cohen)、 Philip West、Sidney Forsythe、Ellsworth Carlson、Irwin Hyatt 等 人對於早期傳教士、地區史、非基運動、傳教士報刊、中國基 督教大學史等做了傑出的貢獻,將中國基督教史的研究再往前 推進了一大步。如今仍活躍在這個領域並與中國學者積極交流 的有裴士丹 (Daniel Bays)、德裔旅英學者狄德滿 (Rolf Gerhard Tiedemann)。 臺灣與香港是研究基督教史的重要學術圈。臺灣中央研 究院近史所可謂推動中國基督史研究的重鎮,早期的主要成員 有張貴永、呂實強、王爾敏、王樹槐、李恩涵,整理了清代 總理衙門檔案有關教案的史料《教務教案檔》七輯二十三巨冊 (1974–81)。主持基督教機構宇宙光及任教中原大學的林治平, 在 1970 年代開始出版基督教與近代中國的有關著作,並積極 推動研討會,廣邀兩岸三地及西方學者參與,成果頗豐。前臺 灣大學歷史系教授查時傑的《中國基督教人物小傳》(1983) 結 vi


總 序

集了四十位傑出的華人基督徒領袖的生平及有關史跡,開拓了 研究華人基督徒的方向,成為這類研究的歷史前輩。而天主教 研究,方豪則是佼佼者,他的《中西交通史》(1959) 及《中國 天主教史人物傳》(1970) 極有代表性,帶動了研究天主教的風 潮。輔大、臺大、清大的歷史系,以及中研院的天主教研究都 相當深入,值得一提的是,中研院院士暨清大教授黃一農的 《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 (2008 年第二版)在觀 點、研究方法及材料皆具創新,他所提出的「e 考據」儼然成 為未來研究的重要路徑;中研院的李奭學以其精湛的比較文學 功力追溯耶穌會翻譯文學的發展與變異,更加擴大了文本研究 的方法與視野。 香港佔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是基督教入華的重要基 地,也是最早意識到當地教會史重要性的發源地之一,劉粵 聲牧師的《香港基督教史》(1941) 是一本標誌性的著作。簡又 文的《中國基督教的開山事業》(1956) 則是研究太平天國相當 權威的一本著作,旅港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的施其樂 (Carl Smith) 則專治香港基督教史,為研究早期的中西教士、信徒、 宣教事業、逼迫事蹟等都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繼之者有李志 剛牧師,其《基督教早期來華傳教史》(1985)、 《香港基督教史 研究》(1987) 皆有代表性。此後,香港研究基督教史可謂百花 齊放,在幾位為首的學者的帶領下,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梁元 生、吳梓明、邢福增,浸會大學有李金強、黃文江,建道神學 院梁家麟,他們投入極大的熱情推展基督教史的研究,不僅成 果斐然,也培育了不少下一代的年輕學者。 改革開放後,大陸在天主教或基督新教的研究,無論在 數量、質量上,成果都相當豐碩,並在各地形成研究基督教史 的學術群體,茲舉幾個有代表性的學術機構及其為首的學者: vii


全球靈恩運動與地方基督教

北京大學的孫尚揚、中國社科院的趙曉陽、社科院宗教所的 段琦、王美秀、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張西平;山東大學的路遙、 劉家峰;復旦大學的李天綱、徐以驊;上海大學的陶飛亞;華 中師範大學的章開沅、馬敏;福建師範大學的林金水;廈門大 學的張先清;中山大學的吳義雄;澳門大學(原暨南大學)的 湯開建等。此外,四川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澳門 利氏學社、上海社科院宗教所也都人才輩出,研究數量日見蓬 勃,帶動中國基督教史研究成為主流,所涉及的課題幾乎無所 不包,例如:傳教士及其宣教、中國教會學校、區域及個案、 教案、基督教本色化、華人信徒及領袖、女傳教士及信徒、少 數族群、外交、文學、藝術等,方法論也結合了其他學科,史 料的挖掘屢有創新,使研究又邁向另一個新階段。 來到二十一世紀,中國基督教史的研究已進入了關鍵性的 階段,探討基督教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係,研究其在中國不 同階段的歷史的發展、演變,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尤其在今日 現代世俗化及多元化的華人社會中,基督教將具有怎麼樣的特 性,這類的研究課題將帶來更深遠的意義。基督教在中國過去 以來一直處於社會的少數,在文化上相當的弱勢,處於外緣的 地位,自唐入華以來,經過千餘年的努力,從被忽視、拒斥、 逼壓到如今的生根、茁壯、發展,經過一條相當艱辛的路,中 國基督教的前輩謝扶雅先生曾云:「基督教在中國的成功,端 賴中國教會之必須自養、自理、及自傳;而此三者之得圓滿達 成,又必恃乎基督教與中國思想的相與會通。」由此看來,研 究基督教史的意義也在此,為基督教提供了一個客觀的背景, 指出可能的會通之路。 這套叢書期盼能做到「入乎其內」與「出乎其外」 ,繼續前 人探討基督教在中國歷史的各種面向,但更多從社會、文化的 viii


總 序

視野予以關注。 「入乎其內」就是深入地瞭解基督教各教派在 中國的歷史,無論是其信仰立場、神學語言、思想特徵、代表 人物、組織結構等,能夠確實地掌握與瞭解;「出乎其外」則 是跳出某一教派或神學立場的限制與偏見,在學術研究上保持 客觀與公正追求嚴謹的研究成果和學術結論。 在此特別感謝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及臺灣基督教文藝出版 社的全力支持,宗研所長期致力於基督教在華人文化的扎根, 將兩千年基督教文化遺產,積極轉化成當代華人文化及臺灣社 會的思想資源,雙方的合作希望可以在中華文化脈絡與臺灣本 土社會底下從事相關的基督教研究,也期盼這套叢書能發揮基 督教的普世性、公共性、社會性的精神,具體地檢視基督教在 華人文化社會所呈現的底蘊及種種意義。

ix



陶 序

研究中國基督教的學者都意識到基督教既是世界的也是地 方的,既是歷史上書本裡也是生活中帶著鮮活氣息的宗教。但 在實際的研究中,往往很少能夠關照到這種縱橫交織的關係, 因為在選題、視野、知識結構和方法上確實不易。不過,本書 作者在全球靈恩運動的視角下看中國地方基督教,在歷史和當 下的貫通中考察生活中的基督教,在這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 本書的視角有點特殊。作者在導論中就指出,政教關係是 研究當代中國基督教一個最重要的分析視角,這顯然是有道理 的。但許多研究太過於關注宏觀敘事而對個體組織和行動者的 關注不夠,同時也太過於強調國家與宗教之間的對立性,而忽 視其協調的一面。因此,作者提出要從綜合的視角分析當代中 國基督教徒的生活,突出其「地方的差異性和複雜性」 。但是怎 麼能夠做到以往被大家忽視的這點呢?作者強調要特別關注歷 史與實證的結合,以及要超越已經較為多見的孤立的地方個案 的研究,而進入到同時期幾個地區個案的比較研究。在具體的 研究中,則借鑒「堂會研究」的模式,同時又要根據中國教會 的特點,關注以「堂」帶「點」和兩者之間的互動對整個宗教 社區的影響。 由於在這個視角下本書要處理不是單一線索的主題而是多 元合一的主題,在這個主題下的敘事時間上雖然有先後,但在 空間和人物上,並沒有直接的邏輯聯繫,作者可能也頗費斟酌 xi


全球靈恩運動與地方基督教

地設計了一個綜論、地方和附錄等總共三篇的結構來展開自己 的論述。 綜論篇的第一章的重點是理論探討,主要在全球視野下鳥 瞰了世界五旬節-靈恩運動在美國的起源及其在亞非拉地區的 發展,並且分析了五旬節-靈恩運動的基本特徵。這裡有幾點 值得注意,第一,作者指出了這一運動在 20 世紀的價值,不 在於其神學上的獨創性或豐富性,而是基於方言、治病等特徵 在大眾社會中的廣為流傳,這一運動更多的是實踐性的,可以 說是一種反智傳統的宗教行為或運動。第二,對於這一運動對 信徒的功能,作者借用了布朗 (Candy G. Brown) 的看法:「全 球五旬節運動的首要吸引力在於其是一種治病的宗教」 。這個 觀點在本書後面考察的中國幾個地區個案中,將不斷地得到強 調和證實。第三,作者也討論了這場運動的社會意義,他認為 這是在全球化時代急劇的社會變遷和社會分化中,這場運動為 其追隨者提供了一種擺脫貧困疾苦的救贖途徑。他們組成的社 群在這裡既通過宗教儀式在精神上擺脫現實中的困難與困擾, 也通過宗教想像中的「精神革命」來適應這個與自己日漸疏離 的社會。當然,作者也指出了五旬節運動不是靜態的,而是隨 著時空環境而變化的。這也為考察這一運動在中國的不同形態 提供了可能。 綜論的後兩章切換到中國場景,作者交代了新中國之前中 國教會和神學思想發展的脈絡,討論了五旬節派傳教士與中國 本土教派的興起與特點,為進一步討論當代的五旬節運動做了 鋪墊,也就是說,歷史的因素和過去神學思想和教會形式的多 樣性,對後來的情況即使沒有直接聯繫,教會運動的各種形似 或者神似的現象還會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作者贊同邢福增提 出的海內外華人教會領袖更為「屬靈」而非「靈恩」的特點。 xii


陶 序

為此,作者在本部分專辟一章討論了倪柝聲的地方教會與「屬 靈」神學。儘管都在引用其他學者的看法,但作者認為以倪柝 聲為代表的中國本土神學家的觀點,在未來中國基督教的體制 建設中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 「『屬靈』本身即是對傳統教會體 制的一個挑戰。這最終將增加在地方層面上教會的自主性和多 樣性問題」 。相比海外學術界,中國大陸對倪柝聲和地方教會 學術研究很少,作者的這些可能會引起商榷的看法或許有助於 學者對這一問題的關注。 地方篇實際上是本書的重點和最吸引人的部分。作者分 三章考察了山西臨汾、河南南陽和安徽蕪湖三地教會的狀況。 每章都會交代這些地區基督教的歷史背景,讓讀者對當地教會 的前世今生有個清晰的概念。然後在很吸引人的標題「走進田 野」下,開始對這些教會考察。相同之處是每個教會尋訪的第 一個問題都與「治病」有關,可見無論是「禱告與治病」還是 「靈恩與治病」 ,因病而接近和入教被作者看成是這些教會存在 和發展的最重要的原因。其次家庭問題以及影響到個人的社會 問題,如喝酒、賭博、外遇以及人生價值的問題。當然,三地 的情況各有不同。山西臨汾的案例調查的是真耶穌教會,作者 發現在這個案例中有兩個融合:一個是中國內地會和真耶穌教 會的傳統在實踐層面體現了融合;另一個是基督教與地方社會 的融合,這是源自於教會與地方社會共同的社會關係和習俗的 結構以及兩者之間類似的實際需求。河南南陽的教會狀況比較 複雜,這不僅在教會自身的身份上有合法登記註冊的,也有沒 有登記的及兩者之間的。作者認為已經成為一種「產業」 ,成 為當地民眾生活中重要內容,而且有市場化、社區化機制。在 教會身份上和在政教關係上也既有張力也有互動。另外在城市 化進程中,河南廣大農村的教會正在衰退,大批信徒正向城市 xiii


全球靈恩運動與地方基督教

轉移,作者強調了這個新的現象值得注意。安徽蕪湖教會的考 察,更多的是作為一個中等城市教會的類型來著眼的。在這個 地區除了治病是大部分信徒入教原因的普遍現象外,年輕一代 的信徒也受到類似「豐盛福音」的影響,這些人當中尤其是牧 者在知識和靈性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追求。 最後的附錄篇收錄了作者組織實地調研經歷和個人感受。 這個三篇論的設計巧妙地處理這種並非直接承上啟下場景造成 的彼此疏離問題,把這種所謂並非有整體組織的運動本質和面 相,比較真實的呈現出來。 作者的結論(其實應該放在附錄之後)中再次強調了本研 究意在結合全球背景與中國處境,連結歷史中和現實中的中國 教會,發現中國教會的地方特色和一般特徵的目標。聚焦於五 旬節-靈恩運動從歷史向現實的移動,同時又超越這一運動, 要從實踐中的個人、家庭和信仰群體的生活中,來發現和建構 中國基督教徒的生活史,而不是僅僅看到政教關係和神學差異 的某些方面。在筆者看來,這個目標如果不是全部也至少是部 分地實現了。作者對世界和中國基督教史的熟悉,對宗教研究 理論和方法的掌握,特別是前後三年跨越三省的調查,對這些 地區基督教第一手資料的掌握,終於使得本書在「通」古今中 外的基礎上,提供了「專」和「新」的知識,這將使我們對五 旬節-靈恩運動與中國當代教會的理解提升一步。 本書論述內容的豐富和純熟的運用各種方法,也與作者本 人的經歷分不開的。作者本科和碩士的專業是歷史學,後來到 香港中文大學修讀的是宗教學,博士後在美國喬治城大學伯克 利宗教、和平與世界事務中心研究宗教與國際關係,在上海大 學工作以來一直是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參與和 組織了許多有關宗教研究的國際學術活動,2013 年起還擔任土 xiv


陶 序

耳其海峽大學孔子學院的中方院長,這些跨學科的經歷對其知 識結構的豐富和學術視野的開闊自然大有裨益。作者從小生活 在山西農村,對基督教的瞭解是先有經驗性知識的基礎後有學 理的瞭解。他做這個題目有世界視野也有鄉土經驗,還有一種 「同情的理解」 ,因此他在做田野調查時能與信教群眾的深入交 流也就不足為奇了。當然,還要一說的是作者對批評性研究立 場的執著。本書對中外學術成果的批評和突破值得讀者關注。 不過,本書仍然有些值得注意的不足。比如地方篇最精彩 的「走進田野」篇幅太少了。在顯然是利用調查資料寫就的部 分,地點、人物、事件往往語焉不詳,而且缺少資料的出處。 對涉及的教會全部缺乏統計性的資料,對所調查區域也沒有地 圖的標示。在最後的附錄中的資料,作者的主觀感受抒發的太 多。在一些敘事中似乎缺乏學者的超脫和客觀的立場。這些都 希望在未來的研究中能得到重視,使這個研究能做到更高的品 質。

陶飛亞 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 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學術總監

xv



吳 序

多謝劉義教授的邀請,讓我可以率先細讀這份書稿,令我 感到榮幸、也更興奮的是,這的確是一份具有創意、和突破性 的學術研究報告,值得向讀者們推薦。 首先,這項研究有比較清淅的學術基礎。在宗教研究的進 路上,它是從傳統的文、史、哲等人文學科轉移到社會科學的 研究方法、亦即是「從書齋到田野」 、 「從抽象意識形態到具體 落地生活」的研究;也是從普世基督教研究中的「全球化」 ,推 廣至「全球地域化」的理論探究。五旬節-靈恩運動的確是基 督教的一種「全球化」的運動,而這項研究計劃中的「生活史」 探究,正是地方基督教的一種「地域化」的研究。研究者不僅 是具有全球化的視野與關懷,更也能兼顧中國本土化的視角、 尋覓具地域性的中國靈恩派運動的特色來,正好是兼備「全球 地域化」的實證研究。 「全球地域化」的理念是將「全球化」與 「地域化」兩者結合起來,成為相輔相承、相得益彰的研究進 路,並且必須是在這種雙向互動的過程中,才能夠找出屬於中 國基督教的本土化、地域化的特性來。1 這項研究確實是具有學 術性理論的基礎,此其一。

1

參 Peter Tze Ming Ng, Chinese Christianity: An Interplay between Global and Local Perspectives (Leiden/ Boston: Brill, 2012);具體個案的研究亦可參閱:吳梓明、李向 平、黃劍波、何心平等著,《邊際的共融:全球地域化視角下的中國城市基督教研 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xvii


全球靈恩運動與地方基督教

這項研究也確實是具創新性的。它能夠跨越學者們在「政 教關係」問題的探究。事實上,政教關係的研究較偏重於宏觀 層面和意識形態的探究,忽略了個別宗教群體或信徒生活的靈 活性、甚至是群體與群體之間的差異性和信徒生活的複雜性 等。這項研究計劃卻是從實證研究中尋覓一個可以結合歷史文 獻與田野調查、全球化與地域化的互動關係、並宗教與生活的 多元性及複雜性等現象,提出了一個關乎「生活史」的研究進 路來。 「生活史」的研究不僅是表達出宗教就是一種生活的方 式、也是信仰者的生活故事, 「生活史」更是歷史中的真實故 事、也是能夠改變信仰者生活的故事。2 這委實是一項具創新性 的研究,此其二。 這項研究亦確實是具有突破性的發現的,此其三。綜合整 個研究報告,至少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發現:(一)全球化的研 究不僅是關乎宏觀的現象探究,也應是兼有地域性的關懷。正 如五旬節運動是基督宗教內極具全球性影響的運動,但在不同 的地區中—即或是中國山西的臨汾、河南的南陽、安徽的蕪 湖等,亦出現有不同形式的靈恩派特性來;(二)原來宏觀的 研究容易偏重於單一與簡約的理論框架,忽略了個別宗教群體 在不同地方、不同的時空、及不同政治社會環境中可有其多樣 性和複雜性的表現,尤其是在研究當代中國的基督宗教時,也 必須要先了解這些多樣性和複雜性的因素才是,中國五旬節靈 恩運動便是個好例子;(三)這項研究計劃更讓我們發現原來 宗教是離不開信徒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尤其是關乎五旬節的靈 恩運動,它是與信徒的生活經歷和體驗息息相關的。因著信徒

2

另一具體個案研究可參閱:吳梓明等著,《聖山腳下的十字架:宗教與社會互動個 案研究》(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

xviii


吳 序

在不同地域、處於不同的政治社會環境中有不同的生活經驗, 因此他們對甚麼是「靈恩」 、 「靈性」會有不同的看法、或有不 同的表達方式、甚至是有不同信仰的表達來。3 《全球靈恩運動與地方基督教:一種生活史的考察》也是 與近代西方的「普世基督教」(World Christianity) 研究接得上 軌的一項學術探究。自 20 世紀下半葉以來,西方學者開始談 論「普世基督教」的概念,目的是要擺脫以西方為中心的研究 進路,嘗試從普世、全球化的視角,以較全面、客觀的、平等 的態度對待不同地區的基督教。4 踏進 21 世紀,亦有不少學者提 出「普世基督教」的中心已經逐漸從北方移向南方、也是從西 方逐漸朝向東方來了;5 甚至亦有學者指出「普世基督教」已不 再是單元文化的基督教、卻應是多元中心、包含著多元文化的 基督教,因而有學者提出一個「多元中心的普世基督教」的理 論來。6 本書的研究報告正好提供了一些十分具體的個案,引證 出「普世基督教」委實是具有多元中心、多元文化的特性來。 這項屬於「生活史」的考察研究也是符合中國國情與國家

3

4

5

6

譬如參:黃劍波,《鄉村社區的信仰、政治與生活:吳莊基督教的人類學研究》(香 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2012);及曹南來,《建設中 國的耶路撒冷:基督教與城市現代性變遷》(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3)。 譬如參 : Lamin Sanneh, Whose Religion is Christianity? The Gospel beyond the West (Grand Rapids, Michigan: W.B. Eerdmans, 2003); idem, Disciples of All Nations: Pillars of World Christian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譬如參 : Philip Jenkins, The Next Christendom: The Coming of Global Christian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idem, The New Faces of Christianity: Believing the Bible in the Global Sout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參 Richard Friedli, Klaus Korschorke et al., ed., Intercultural Perceptions and Prospects of World Christianity (Wiesbaden, Germany: Harrassowitz Verlag GmbH & Co., 2010); Klaus Koschorke, ed., Phases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Wiesbaden, Germany: Harrassowitz Verlag GmbH & Co., 2012); Klaus Koschorke et al, ed., Polycentric Structures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Christianity (Wiesbaden, Germany: Harrassowitz Verlag GmbH & Co., 2014). xix


全球靈恩運動與地方基督教

宗教政策的發展的。1949 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的宗教政策 曾經從意識形態上一度是與宗教對立的位置、轉變成為採取以 「實用主義」為主導的宗教政策。7 在全面改革開放的政策下, 宗教獲允許在中國社會得以存在及發展、並與中國社會主義社 會相適應。事實上,從僵硬化的意識形態走向以「實用主義」 為主導的宗教政策,就是一種從宏觀的現象探究,轉向實事求 是、以信徒正常宗教生活為重、及達至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 適應的宗教政策。8 這項地方基督教信徒「生活史」的考察研究 所具的價值正是在此。 最後,本書的研究課題及方法不僅是具有相當的學術基 礎、亦是富有創新性、突破性的考察研究,這種研究的嘗試, 更是符合「普世基督教」的研究路向、及對應了國家宗教政策 的大方向。調研者採取了「生活史」的研究方法,並嘗試為基 督教研究尋找一種新的研究進路—「建構中國基督徒的生活 史」 。從宗教信徒最個人、最基本的層面開始,包括信徒的禱 告生活、家庭生活、群體生活等,進一步體會到由宗教信仰產 生出來的人生價值和群體文化、是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被具體 化、生活化。研究者不單發現了不同地區的基督教靈恩運動各 有其自身的特色、更在不同的宗教群體中發掘出甚麼是「活 的宗教」(religion in everyday life) 和「實踐中的宗教」(lived religion)。9 事實上,這項研究的嘗試已經是為未來的宗教研究指 7

8

9

參 Peter Tze Ming Ng. “From Ideological Marxism to Moderate Pragmatism – Religious Policy in China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n China Review 2000, ed. Chung Ming Lau & Jian-fa Shen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0), 405–22. 譬如參閱:范麗珠,《當代中國人宗教信仰的變遷 : 深圳民間宗教信徒的田野研究》 (台北:韋伯文化,2005)。 讀者亦可參閱 Meredith B. McGuire, Lived Religion: Faith and Practice in Everyday Lif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Nancy Tatom Ammerman, Sacred Stories, Spiritual Tribes: Finding Religion in Everyday Lif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xx


吳 序

出了一個「研究信徒生活史」的新趨向,因而這本書更是值得 為讀者們鄭重推薦的!

吳梓明 香港中文大學退休教授 上海大學客座教授

xxi



自 序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全球五旬節運動與當代中 國基督教」 (項目號:11CZJ009)的最終成果。項目的完成基 於多位研究人員的一手田野資料。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 宗教研究所段琦研究員負責在河南的調研;時在金陵協和神學 院學習的汪恩樂牧師負責在安徽的調研;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 宗教研究系博士候選人李煇先生協助了在河南和山西的大量調 研工作;時在上海大學讀書的劉璐、董飛飛、齊磊等也有不同 程度的參與。作為課題的總負責人,筆者主要負責在山西的調 研,並兼及考察了安徽和河南的情況。理論框架的建構、資料 的後期整理和內容寫作,則均由筆者獨立完成。 項目拿到時,筆者適逢在美國喬治城大學伯克利宗教、 和平及世界事務中心做博士後研究,從而得以利用當時的便利 條件搜集相關的理論書籍和研究成果。特別感謝中心主任托馬 斯•班科夫 (Thomas Banchoff) 教授給予的機會,以及著名社會 學家侯賽•卡薩諾瓦 (José Casanova) 教授在思想上的啟發。後 期的寫作和修改則大多發生於自己在土耳其海峽大學孔子學院 的任期內。感謝秘書努爾丹•查塔伊 (Nurdan Çağatay) 在工作 上的積極配合與支持,使自己得以抽身繁雜的行政事務,從事 專門的學術研究。項目完成後,自己還有幸接觸到斯坦福大學 的相關項目;感謝伍家怡博士在其中的聯絡。 在項目執行的過程中,筆者得以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華東 xxiii


全球靈恩運動與地方基督教

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臺灣真理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 加坡國立大學、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韓國慶熙大學、德國漢堡 大學等地報告自己的成果。特別是,自己有幸參加了美國歷史 學會第 128 屆年會和 2015 年美國宗教人類學會雙年會。研究 的部分先期成果曾在《世界宗教文化》 、 《宗教社會學》 、 《國學 與西學》(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no-Western Studies)、 《華人 宗教與社會》(Review of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亞洲神 學誌》(Asia Journal of Theology)、 《博睿中國神學年鑒》(Brill Year Book of Chinese Theology) 等學術期刊發表。作者特別感謝 鄭筱筠研究員、李向平教授、楊鳳崗教授、曾廣海教授、渡邊 佑子教授、黃保儸博士、孫小平博士、李華偉博士、郭榮剛博 士、溫爽博士等人的邀請和幫助。 陶飛亞教授和吳梓明教授作為我的兩位重要業師,他們教 給我歷史學和宗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多年來亦師亦友,在 學術的道路上多有提攜和幫助。此次更是欣然作序,再次給學 生以支持。筆者實在受惠良多,難報厚恩。上海大學宗教與中 國社會研究中心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各位同仁在共同工作中也 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感謝中原大學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 中心主任吳昶興博士,也是我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學長,將拙著 收錄在這一出版計劃中。也感謝編輯柯冠宇、葉先秦先生的具 體工作,使本書的出版得以最終實現。 最後,這一研究對自己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學術命題,而且 是跟個人的成長經歷密切相關的生命問題。在研究的過程中, 自己有幸得到了諸多教會人士的幫助,因各種原因這裡不方便 直接透露他們的名字。研究的歷程也是自己在學術和生命中成 長的過程。雖難免挫折困難,卻也有幾份幸運。學海無涯,吾 當繼續努力求索。此書出版之際,個人的生活也在悄然發生變 xxiv


自 序

化。因此,我希望將此書獻給我的家庭和教會的朋友們。

劉 義 2017 年 6 月於滬上

xxv



目 錄

陶 序

xi

吳 序

xvii

自 序

xxiii

導 論

1

第一節 政教關係的視角 第二節 實證研究 第三節 活的宗教與生活史 第四節 內容綱要

2 6 10 14

綜論篇 第一章 五旬節-靈恩運動:一項全球議題 第一節 五旬節-靈恩運動的三波浪潮 第二節 五旬節-靈恩運動的世界擴張 第三節 五旬節-靈恩運動的特徵分析 第四節 五旬節-靈恩運動的研究先驅 小 結

第二章 本色教會與中國的五旬節-靈恩運動 第一節 1949 年前中國基督徒的政治處境

17 19 25 33 41 47 49 51 xxvii


全球靈恩運動與地方基督教

第二節 本色化:中國基督教的建構 第三節 自由派與基要派的爭論 第四節 五旬節傳教士與本土教派的興起 第五節 三自運動與當代中國基督教 小 結

第三章 屬靈神學與地方教會:個案分析 第一節 倪柝聲與地方教會運動 第二節 屬靈神學:人的三元論 第三節 地方教會的立場 第四節 對倪柝聲的批評 小 結

58 65 69 76 80 83 84 91 97 111 117

地方篇 第四章 席勝魔的遺產:山西臨汾 第一節 歷史背景 第二節 走進田野 一、禱告與治病 二、祭祀與祖先 三、女性與家庭 四、喝酒與賭博 小 結

第五章 中國的加利利:河南南陽 第一節 歷史背景 第二節 走進田野 一、靈恩與治病 二、認罪與重生 xxviii

121 123 132 136 139 142 145 147 149 151 158 159 164


目 錄

170

三、教會與政治 四、靈歌與生命 小 結

174 181

第六章 聖雅各的榮光:安徽蕪湖

183 185

第一節 歷史背景 第二節 走進田野 一、禱告與治病 二、性別與家庭 三、人生與價值 四、教會與社會 小 結

190 193 197 201 204 208

結 論

211

第一節 全球化、歷史及政教關係 第二節 福音派傳統與五旬節-靈恩運動 第三節 建構中國基督徒的生活史

211 215 218

附錄篇 附錄:調研筆記摘錄

223

參考文獻

327

xxix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