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構築季刊 03 -地面的空間The Space of Ground-試讀版

Page 1


03

002

關於《實構築》季刊| About a+tec

作品| Works

作品 訪談 • 評論 文章 綠場所 a+tec works 4

018

若山 III | The Urban Mountain III

034

訪談|在城中蓋一座水綠森林|江文淵 × 王俊雄

036

焦點人物|蔡文松

040

水庭| Botanical Farm Garden Art Biotop. Water Garden, Tochigi

056

評論|堀口徹|虛構的地景:被編輯的自然

060

會安阿特拉斯酒店| Atlas Hotel Hoian

072

訪談|舊城中闢一處靜謐|武重義 × 王俊雄

074

隆恩圳親水廊帶| Lon-En Canal Park

084

丟丟噹高架橋下運動場| Public Promenade Under the Lifted Railway

094

訪談|一條線性的「留白」|黃聲遠 × 王俊雄

096

評論|蔣美喬|與隆恩圳的對話:一位建築人的類評論短文

098

捷運中山雙連線形公園| Xinzhongshan Linear Park

Works Interview•Review Articles The Green Place

半畝塘建築整合 × 半畝塘生態開發| BMT Architects × BMT Eco-Housing

Interview | A Forest of Water and Green in the City | Wen-Yuan Chiang × Chun-Hsiung Wang

Focus Person | Wen-Song Tsai

石上純也建築師事務所| Junya.Ishigami + Associates

Review | Tohru Horiguchi | Fictional Landscape:Choreographed Nature

武重義| VTN Architects

Interview | Peace in the Old City | VTN Architects × Chun-Hsiung Wang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Fieldoffice Architects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Fieldoffice Architects

Interview | Linear Void | Sheng-Yuan Huang × Chun-Hsiung Wang

Review | Mikyo Sho | Conversations with Lon-En Irrigation Channel

一口規劃設計顧問| Ecoscope


114

Articles | Manolo Ufer | Notes on a [Future] Linear Park for Taipei and on The Signification of Free Form

124 126

214

Interview | Street.Open and Fluid | Angela C. Soong × Manolo Ufer × ChunHsiung Wang

228

評論|亞歷馬諦|一切都是關於這座城市,此時此刻.中山線

134 150

訪談|復甦古鎮中的文化廣場|弗朗西斯科.德.科拉爾 × 王

WaterScales arquitectos

三井廣場 • 台北西區門戶計畫| Mitsui Plaza-Taipei Western Dist.

244

2019 MAS 微建築創作計畫:中都濕地作為一個生態博物 館|張懷文

Interview | Elegant Wilderness in the Modern City | Shu-Yuan Wu × Chun-

250

190

幸福廣場及其周邊| Happiness Square and Its Surroundings 嶼山工房| Atelier Or

254

200

訪談|抽象的形狀.結構的力量|林聖峰 × 王俊雄

204

評論|梁豫漳|城市紋身.「嶼山工房新竹市幸福廣場及其周

Interview | Abstract Form.Structural Force | Sheng-Feng Lin × Chun-Hsiung Wang

邊設計」

Listening to The Stories of The City Where Thestrange Houses Were Born | Chen-Yu Lei

老台灣的生活印記|合院改造 Reused Historical Courtyard House

林美慧| Olivia Lin

255

譜寫家族記憶的新章 陳氏家屋 C House |原典建築 YD Architects 李佳璇| Jia-Shiuan Li

新竹轉運站風雨走廊| Pavilion for Hsinchu Bus Station Plaza 嶼山工房| Atelier Or

台北怪房子俱樂部,在怪房子裡說城市裡的故事|雷震宇

綠場所| The Green Place

Hsiung Wang

168

Infrastructure as a Crossing-scale Reading of Public Life in the Open City | Shao-Yu Huang

2019 MAS Microarchitectural Project:Zhongdu Wetland as an EcoMuseum | Huai-Wen Chang

太研規劃設計顧問| Motif Planning & Design Consultants

166

黃奕智

以支持設施作為跨尺度閱讀開放城市的公共生活|黃少妤

Gateway Project

訪談|現代都市中的優雅野放|吳書原 × 王俊雄

逐(築)一個美國夢:美國現代主義論述下的台灣認同|

238

俊雄 Interview | Reviving a Cultural Square in a Ten-Thousand-Year Town | Francisco del Corral × Chun-Hsiung Wang

帕拉斯瑪

Dreaming an American Dream:Taiwan in the American Modernist Discourses | Yi-Chih Huang

形公園改造計畫

阿羅拉廣場| Square in Álora. Compás de las Ánimas y del Nazareno

阿爾瓦.阿爾托的合成理性.形式與影像的邏輯|尤哈尼. Alvar Aalto's Synthetic Rationality. The Logic of Form and Image | Juhani Pallasmaa

訪談|打開街道.讓流動發生|宋鎮邁 ×Manolo Ufer× 王俊雄

Review | Alessandro Martinelli | It is all About the City, Here and Now. Zhongshan Linear Park Renovation Project

154

文章| Articles

文章| Manolo Ufer |談台北(未來)線形公園及自由形體的

意義

260

復刻老時光的重生之屋

266

延續山居的暖暖歲月

大厝護龍 The Living Lab | HAO Design 蘇瑞卿| Ruei-Ching Su

重力築旅 Archinn |重力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沈如瑩| Ru-Ying Shen

Review | Yu-Chang Liang | Urban Tattoo.Atelier Or's Happiness Square and Surroundings

206

颱風過後| The Day After Typhoon

212

訪談|誕於狂亂的純粹|邱文傑 × 王俊雄

大涵建築師事務所| Jay Chiu Architects & Associates

Interview | Pureness Born of Chaos | Wen-Chieh Chiu × Chun-Hsiung Wang

a+tec works 5


English 中文標題字 English 次標公司 English 次標地點 中文次標 - 人名公司 中文次標 - 地點

a+tec works 18


The Urban Mountain III 若山 III BMT Architects X BMT Eco-Housing Hsinchu County, Taiwan 半畝塘建築整合 X 半畝塘生態開發 新竹縣,台灣

a+tec works 19


Botanical Farm Garden Art Biotop. Water Garden, Tochigi 水庭 Junya.Ishigami+Associates Tochigi, Japan 石上純也建築設計事務所 櫪木縣,日本

a+tec works 40


a+tec works 41


Atlas Hotel Hoian 會安阿特拉斯酒店 VTN Architects Quang Nam, Viet Nam 武重義建築師事務所 廣南,越南

a+tec works 60


a+tec works 61


English Canal Park Lon-En 中文標題字 隆恩圳親水廊帶 Fieldoffice Architects English 次標公司 English 次標地點 Yilan City, Taiwan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中文次標 - 人名公司 中文次標 - 地點 新竹市,台灣

a+tec works 74


a+tec works 75

1


Public Promenade Under the English 中文標題字 Lifted Railway English 次標公司 丟丟噹高架橋下運動場 English 次標地點 中文次標 - 人名公司 Fieldoffice Architects 中文次標 - 地點 Yilan City, Taiwan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宜蘭市,台灣

a+tec works 84


a+tec works 85


English Xinzhongshan Linear Park 中文標題字 捷運中山雙連線形公園 Ecoscope English 次標公司 English 次標地點 Taipei City, Taiwan 一口規劃設計顧問 中文次標 - 人名公司 中文次標 - 地點 台北市,台灣

a+tec works 98


a+tec works 99


Square in Álora. Compás de las Ánimas y del Nazareno 阿羅拉廣場 WaterScales arquitectos Málaga, Spain WaterScales 建築師事務所 馬拉加,西班牙

a+tec works 134


a+tec works 135


English 中文標題字 English 次標公司 English 次標地點 中文次標 - 人名公司 中文次標 - 地點

Mitsui Plaza-Taipei Western Dist. Gateway Project 三井廣場 ‧ 台北西區門戶計畫 Motif Planning & Design Consultants Taipei City, Taiwan 太研規劃設計顧問 台北市,台灣 a+tec works 154


a+tec works 155


Happiness Square and Its Surroundings 幸福廣場及其周邊 Atelier Or Hsinchu City, Taiwan 嶼山工房 新竹市,台灣



Pavilion for Hsinchu Bus Station Plaza 新竹轉運站風雨走廊 Atelier Or Hsinchu City, Taiwan 嶼山工房 新竹市,台灣

a+tec works 190


a+tec works 191


The Day After Typhoon 颱風過後 Jay Chiu Architects & Associates Taipei City, Taiwan 大涵建築師事務所 台北市,台灣

a+tec works 206


a+tec works 207


阿爾瓦.阿爾托的合成理性.形式與影像的邏輯

Juhani Pallasmaa 翻譯:謝孟璇

Alvar Aalto's Synthetic Rationality.The Logic of Form and Image

現代建築重量級人物。他經常被視作國際風格的另類代表、 今日全球主義的「另一種傳統」(The Other Tradition);後者 用詞是擷自科林.聖約翰.威爾遜爵士(Sir Colin St. John Wilson)的著作書名,該書旨在重新評價現代主義運動②之價 值及期許。另外,雖在阿爾托去世後,相關的研究與書籍始 ①

終源源不絕地出現,然而其作品裡的人道精神與價值、還有 設計策略,卻從未被充分理解。

把「小人物」視作建築真正的客戶 阿爾瓦.阿爾托與當前的建築實況

在世界各地的城市,都以重視技術經濟與全球化風格的 建築為主要導向,希望透過強力的形式、技術與美學

創新來尋求外界關注。我們這時代中,建築受到兩種對立勢 力的威脅,一方是追求工具化與功能化,另一方則是追求美 學。如果從現今建築的主要潮流去思考,例如展現奇異的形 狀、建築結構上的變化、使用新材料與技術,藉數位之力生 成影像,還有環遊世界各地的國際明星建築師們,那麼談阿 爾瓦.阿爾托(1898-1976)一生作品的演講或許會顯得過 時。

(the little man),亦即使用空間與場所的那些無名氏們放在中 心位置③。現今主流的文化崇尚享樂而且自戀,總為青春、權 力與財富癡迷,但在阿爾托的觀點中,建築師應永遠為「最 脆弱的人」設計④,並顧及生活中所有使人脆弱的心理因素, 以及進入建築後的實際體驗。他將此觀點表現在前衛的帕伊 米奧療養院(Paimio Sanatorium,1929-1933)(圖一),稱呼 這間病院的主體是「躺臥的人」(the horizontal man),也就 是因疾病虛弱且喪失行動能力的病人⑤。設計療養院之前,阿 爾托也曾臥病不起一段時間,因此明白躺在床上的病人由於 姿勢的不同,看見和感受環境的方式也會和一般人不一樣,

阿 爾 瓦. 阿 爾 托 這 位 芬 蘭 建 築 與 設 計 大 師 已 辭 世 近 四 十

而病房的設計應該考慮到這點。他把療養院的房間設計成當

年。他的作品從未被視為前衛建築的一部分。他一直被當成

病 人 躺 著 看 向 天 花 板 時, 能 獲 得 視 覺 上 的 刺 激、 適 當 的 光

建築界的異類。他去世的時候,家鄉的建築因短視的技術觀

線,暖氣還可以從天花板吹到他

點與近利的粗暴態度,評價已步入最低谷,他也普遍被認為

物大多崇拜工業技術,但在阿爾托的想法裡,建築應保護我

是過氣的建築家。此外,他選擇在偏遠的家鄉工作,作品總

們免於遭受工業技術的暴力⑥。

被看作表達芬蘭獨有的景觀、特殊的光線、北歐的文化以及 社會狀態,因而難與外界產生更廣泛的關聯。當主流的現代 主義渴求一種國際共通的語言時,他卻致力說著追本溯源的 區域方言。

她腳邊。訴諸現代性的事

建 築 可 根 據 其 特 性 帶 來 的 體 驗 而 分 成 兩 種 取 向: 一 種 是 以令人驚艷的、猶如攝影作品般的方式呈現出來,實際相遇 時卻無法進一步喚起任何人的生命經驗;另一種在照片上可 能看起來令人困惑而且十分神祕,不過一旦完整體會到空間

然而現在,隨著越來越多人感覺建築太常立基於無謂且倏

裡的材料本質與情境脈絡,就能揭示出意想不到的深度與內

忽即變的價值觀,阿爾瓦.阿爾托多面向的設計作品與人性

涵。阿爾托的建築肯定屬於後面這一類。他的建築與所在的

的哲學觀,逐漸在建築界中成為焦點。在建築的教學現場,

環境、氣候、傳統及功能都進行著對話,且唯有在它們的情

受教者渴望擁有的,是一種更寬容、更人性、更感性且以經

境脈絡下才能被充分理解。它們從自然地景與建築文化的脈

驗為本的建築,設計思想也應該以人類的現實生活為基礎,

絡中,確立該有的尺度與主題,而這種深富開創性的情境對

而非短暫的理論、風格或潮流。

話,幾乎不可能透過攝影居間表達。此外,有意義的建築總

阿爾托是唯一一位從未受到建築學者與批評家仔細評論的

a+tec Articles 214

在阿爾托自己的作品中,他明確提及建築應把「小人物」

是指向外界並且超越自身。一如法國哲學家莫里斯.梅洛-


圖二

圖三

圖一

龐 蒂(Maurice Merleau-Ponty) 所 說:「 我 們 不 是 來 看 作 品 的,而是想看作品所表達的世界。」真正的建築永遠是關切著 這個世界與人類的生活,而非設計師的乖僻想法或個人的表

圖四

意義的堆疊 乍看之下,阿爾托的建築顯得相當放鬆與不費吹灰之力,

達形式⑦。

事實上也經常是這樣,但慢慢地,它們會透露出多層次的意

阿爾托的設計之謎

他的建築必須由人們親身體驗,以身歷其中的方式,接觸作

義與神祕感。其箇中微妙往往無法單憑攝影照片展現出來; 品中的現實情境、尺度與物質。無論你走訪多少次或鑽研得

阿爾瓦.阿爾托兼容並蓄的建築作品既邀請人們來解讀,

多縝密,那些作品總是顯得新鮮而雋永。我個人親自走訪了

卻也抗拒著被解讀。他使用的歷史資料、與眾不同的類型學

阿爾托最著名的住宅設計:位於諾瑪庫(Noormarkku)的瑪

與幾何的複雜性、豐富的主題形式、運用光線的手法、細節

麗亞別墅(Villa Mairea)(圖二),且自 1960 年晚期起以房客

的描繪、即興發揮與直率的奇想,再加上脈絡及自然的交互

的身分入住十多次。但每一次入住,這間別墅總以不變的新

影響,都為分析及解讀其作品的人們提供了充分的線索。但

鮮感和新奇感迎接我,就像六十年前第一次到訪時那樣。每

是,儘管經歷過去幾十年來的刻苦研究,他的傑作卻依然維

一次心裡都充滿了興奮與好奇。我相信這種永恆的新鮮感,

持著一股神祕及詩意的新鮮感。當然,同時具有解讀的開放

是所有偉大藝術作品的特色,建築也是。事實上,二萬五千

性 與 挖 掘 不 盡 的 意 義 層 次, 乃 所 有 偉 大 藝 術 作 品 的 內 在 特

年前的洞穴壁畫仍與當前的繪畫作品一樣生氣勃勃,五千年

質。 偉 大 的 藝 術 作 品 無 論 其 形 式 為 何, 都 是 意 義、 詮 釋 與

來埃及盧克索(Luxor)的卡奈克神廟(Karnak temple),也

情感的神祕發源物。法國詩人保羅.瓦勒里(Paul Valéry,

與路易斯.康(Louis Kahn)在孟加拉達卡設計的國民議會

1871-1945)曾在他的恢宏聲明中描述藝術家的遠見:「一位

大廈(Parliament Buildings)一樣,持續帶給我們強烈的共

藝術家價值,足以流傳長達一千個世紀 ⑧。」一千個世紀,是

鳴。在所有公認的現代與當代建築大師中,阿爾托的作品因

多麼讓人眼花撩亂的漫長時間啊,但歐洲與澳洲最遠古的岩

其複雜的語法與融合自然的能力,始終顯得最晦澀難解。其

畫已接近詩人預測時間的一半了,如今對我們而言,那卻彷

作品裡常見的隱密性與綜合多重主題的特質,也為後代的設

彿還像是剛被畫出來的一樣。

計師與學者提供了挑戰與靈感。

阿爾托建築作品中豐富的主題與聯想,似乎都在創作過程

阿爾托建築中神秘及與眾不同的本質,誤導了許多評論家

中融合為化學合成物,彷彿它絕不會暴露出真實的源頭;法國

及仰慕者,紛紛認為他的作品非常主觀而「非理性」;即便是

科學與詩歌意象哲學家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

地位崇高的現代建築歷史學家西格佛萊德 基提恩(Sigfried

一詞,來指稱化學

Giedion,1888-1968)也抱著這種想法。在 1920 年代期間

過程裡,最終結果往往出人意表,截然不同於最初給定的材

沈浸於北歐古典主義之後,阿爾托突然轉向功能主義,變成

1884-1962)事實上就用了「詩意化學」

料;這種魔術也能用來形容所有創意工作。人們想都想不到,

一位正統的理性主義者 ─甚至在 1930 年時還有意寫一本

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結合在一起就是水分子,詩意的作品

關 於「 非 合 成 建 築 」(non-synthetic architecture) 的 書 ⑩。

也是如此,結晶無不遠遠超越它的原有成分。

圖一:帕伊米奧療養院(吳耀庭拍攝) 圖二:瑪麗亞別墅(on Flickr by Ninara) 圖三:卡雷住宅(泉理佐子拍攝) 圖四:義大利里奧拉教堂

a+tec Articles 215


逐(築)一個美國夢:美國現代主義論述下的台灣認同 Dreaming an American Dream: Taiwan in the American Modernist Discourses

I

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Cold War confrontation, Taiwan had become the front line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contain the expansion of the Communism. From 1951 to 1965, the United States provided a large amount of military, economic, technica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supports to Taiwan, and led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modernization after World War Two. The modernity presented in the US aid had become a source of Taiwan's pursuit of modern nation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order to theorize "American aid modernity" as a practical method and reveal Chinese cultural position, early architectural modernists in Taiwan resorted to Chinese

黃奕智 Yi-Chih Hua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hilosophy to explain the idea and theory of architectural modernism. However, because the modernity presented in the US aid is highly selective and political, it is highly problematic and controversial to equal it with Western modernity and then interpreted and applied by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Nevertheless, the US aid that lasted for 15 years made the "American aid modernity" become the main paradigm for building a powerful modern country. As the result, it formed a unique approach that combined American modernism and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to pursue "modern Chinese identity" in the 1950s and the 1960s in Taiwan.

冷戰對抗的國際政治結構中,台灣成為美國圍堵共黨擴 張的前線。1951-65 年間,美國對台提供大量的軍事、

經濟、技術和教育文化援助,主導戰後台灣現代化的發展。美 援中所呈現出的現代性,遂成為台灣追求現代國族文化認同的 來源。為了要理論化「美援現代性」為一種實踐方法,並體 現「中國」的文化立場,早期現代主義者訴諸中國傳統文化和 哲學,來解釋現代主義的思想。然而,由於美援中所呈現出的 現代性是高度選擇性和政治性,因此,把美援等同於西方現代 性,再以中國傳統哲學來加以詮釋與應用,其合宜性與正當性 是有爭議的。然而,持續了十五年的美援,讓「美援現代性」 成為建設強大現代國家的主要範式,進而形成台灣在 1950-60 年代間,一種結合美國現代主義與中國文化傳統,來追求「現 代中國」身份認同的獨特進路。

1947 年,根據美國駐蘇聯外交官 George Kennan 的建議, 美國應當要試圖防堵蘇聯共產主義在歐亞的勢力擴張①。1950 年 1 月 12 日,美國國務卿 Dean Acheson 宣佈在西太平洋沿 岸組織一條封鎖線來遏制共產主義的擴張。從最北邊的阿留申 群島、日本群島、琉球群島到菲律賓群島,形成一條串連的東 亞島鏈②。韓戰爆發後,美台簽署了「共同安全法」,旨在維護 台灣政治、經濟與軍事上的穩定,免受中共的威脅③。對美國 而言,「援助」實際上是一種比較便宜的方式,來保持美國在 遠東的軍事優勢。當時維持一名美國士兵駐台的費用,每年為 3,666 美元,然而維持一名台灣士兵,僅需要 185 美元而已④。 因此,援助是將台灣納入美國國家安全體系的一種手段,是美 國組織盟國形成共同戰線的有力工具。 美國對台援助十五年,每年平均一億美元。其中包括提供 現代武器、後勤供應和軍事基地建設的軍事援助;培養必要的 技術人員和行政官員的技術援助;以及提供經濟和工業投資, 穩定台灣經濟發展並提高生產力的國防援助。美援的最終目標 是使台灣在經濟上能夠獨立,得以負擔龐大的軍備支出來維持 其反共立場。為了確保美援的執行效益,美國政府建立一套嚴

a+tec Articles 228

① George F. Kennan, '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 Foreign Affairs, 25: 4 (1947). pp. 566-582. ② U.S.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 January 23, 1950, Vol. 22, pp. 111-118。另見林正義,〈韓戰對中美關係的影響〉,《美國研究》,19:4(1989)。頁83。③ Mutual Security Agency to the U.S. Congress, 1953. quotes in Neil H. Jacoby, U.S. Aid to Taiwan (New York & London: Frederick A. Prager, 1966)p. 31。 ④ 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濟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90)。頁70。


密的審查機制來監督其執行。這也導致美國政府得以引導、控 制台灣軍事、經濟、文化政策的發展方向。正如國際開發總 署(AID)特別助理 Bartlett Harvey 所指出,主導美援的意識 形態,是「幫助其他國家模仿我們 ⑤。」因此美援不僅僅是軍 事和經濟上的協助,它還包含了一種推廣美國生活方式與價值 的文化宣傳活動。透過美援中遍及社會各層面的計畫與商品, 一種美式的「現代」生活意識形態,得以滲透散佈到整個台灣 社會。美援中所隱含的「現代性」,便在這樣的一個「進步者」 的論述情境底下,被台灣人民所接受且採用,逐漸成為他們追 求國族文化認同的一部分。

美國人來了!美援中的現代建構 自 1951 年美援實施以來,大量武器裝備、經濟投資和消費 性商品湧入台灣,同時也為台灣人民帶來了現代主義意識形態

圖一

和美國生活方式的夢想。台灣受此美援現代化的影響,主要表 現在軍事合作、經濟援助、文化交流和教育計劃這四個領域 ⑥

。其中經濟援助在「幫助台灣實現經濟自立的主要目標已經

實現」後,於 1965 年停止。軍事合作則是持續到 1979 年美 國承認北京後,才正式關閉美國台灣防務司令部(USTDC)的 運作。文化交流和教育計劃持續的時間較長。即便 1965 年後

「當時《Graphic Standards》 ⑬ 和《Time Saver》 ⑭ 兩本 書是重要的參考書籍。[…] 完成圖幾乎成為其他事務所取經 的『聖經』。⑮」 建築作為一種文化表徵,美國政府自 1946 年以來,便

不再資助技術人員赴美學習,但文化與教育交流的活動轉向以

開始將美國現代主義當成其新的文化身份進行宣傳 ⑯。正

民間模式繼續推動。這些擴及各方面的援助引進了美國現代主

如《Architectural Forum》所指出:「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在

義的意識形態,也主導了台灣城鄉景觀的轉變。

沒有一定文化領導力的情況下行使政治領導力。無論是否 有意識,美國政府現在已經將美國建築作為我們文化領導

(1) 樸素、標準化與郊區住宅的美國夢:美國軍事援助中的現代建構

力的載體。 ⑰ 」美國於 1960 年代初期在台灣建立軍事基地

主導設計美國軍事設施的單位,是成立於 1802 年的美國

時,雖然「樸素」仍然是軍營的設計指導原則,但已包含

陸軍工程兵團(USACE)。自 1940 年代以來,USACE 便

一些現代主義建築的表現形式。在台北中山北路上美軍總

開始在國內外營建各種標準化的軍工建築 ⑦,一方面是為了

部勤管司令部東營區內的美軍宿舍,雖然其平面仍然遵循

搭配美軍設備使用,另一方面亦強化美國建築對外的影響

USACE 所擬定的「樸素」原則,然而,其立面上的水平帶

力 ⑧。為了確保其經濟性與效益,USACE 先繪製了不同建

窗、以素樸空心板框形成入口門廊意象等手法,在在顯示

築類型的標準草圖,作為各地建築師後續執行的參考藍本

了建築現代主義的影響。(圖一)

。「樸素」(austerity)乃是五角大廈裡描述此類軍工建築

除軍營外,MAAG 還建造了美軍眷村,統稱為 BOT(Bank

設計所使用的詞彙⑩,而「標準化」則是主要手段。這樣的

of Taiwan)房屋。其平面基本上遵循美國郊區平房的傳統,

觀念與建築生產模式也影響了美援軍事工程的台灣執行建

在房子的正面和背面各帶有一個門廊。車庫則通常會配置

築師,成為他們認知「美援現代性」的一個來源。1950 年

在房子的側面。大部分房屋在起居室都有壁爐,並在斜屋

代,台灣建築界缺乏有經驗的專業人士,也缺乏適當的培

頂上配有煙囪,儘管身處亞熱帶的台灣並沒有使用壁爐的

訓和再教育渠道 。美援工程為台灣年輕建築師提供學習的

需求。但由於壁爐是美國人之「家園」意識的關鍵要素,

機會。通過與美軍顧問團(MAAG)的合作,他們學習了現

在起居間帶壁爐的設計,可以讓外派的美軍稍稍紓解思鄉

代的建築觀念和技術,引進了美式施工圖的標準規範。例

之情。直到 1960 年代,美國現代主義建築的潮流也影響了

如,1954-57 年間在台的 Adrian Wilson & Associates 事務

BOT 房屋的新發展。(圖二) 基本平面和壁爐煙囪的關鍵特

所 ,以及承接許多美援工程的沈祖海事務所,均大力推動

徵仍然保留,而平屋頂和白色的量體組合則取代了過去的

美式施工圖的畫法。據其資深合夥人黃景芳建築師的回憶,

屋瓦加雨淋板牆面,呈現出美國現代生活的明亮形象。

⑤ Bartlett Harvey, 'The World Impact of American Technology',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366:1 (1966). pp. 43, 48-50. ⑥ U.S. Department of States Statement, 28 May 1964。參見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經濟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90)。頁101-102。 ⑦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The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A Brief History’, www.usace.army.mil/History/Pages/Brief/08-construction/construct.html, (accessed at 25 05 2009). ⑧ Jeffrey W. Cody, Exporting American Architecture 1870-2000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pp. 123-124 ⑨ Anonymous,'Air Force Building',Architectural Record ,no: 182 (1952)。頁95。 ⑩ nonymous,'Air Force Building',Architectural Record ,no: 182(1952)。頁95。 ⑪ Kwang-ting Wu,'Haigo Shen&Partners, The Pioneers of Modern Taiwanese Architecture',Haigo Shen&Partners- Selected and Current Works (Mulgrave,Victoria:Images Publishing,2002)。p. 7。 ⑫ 傅朝卿,〈伸向台灣建築的美國援手〉,《中國時 報》,1994 4 18。 ⑬ 這本書應該是Charles George Ramsey and Harold Reeve Sleeper, Architectural Graphic Standards: for Architects, Engineers, Decorators, Builders, Draftsmen and Students (NY & London: Wiley). ⑭ 這本書應該是Time-saver Standards: a Manual of Essential Architectural Data for Architects, Engineers, designers, Builders, Draftsmen, and other Technicians (NY: F. W. Dodge). ⑮ 黃景芳,〈Haigo沈與我〉,《建築師》,no:369(2005)頁76。 ⑯ Jane C. Loeffler, The Architecture of Diplomacy: Building America's Embassies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8). P. 5. ⑰ Anonymous, 'U.S. Architecture Abroad', Architectural Forum, no: 98 (1953). p. 101.

a+tec Articles 229


以支持設施作為跨尺度閱讀開放城市的公共生活

黃少妤 Shao-Yu Huang

Infrastructure as a Crossing-Scale Reading of Public Life in the Open City

L

andscape, infra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e are considered to be three difference spatial disciplines and scales. Over the past decades, Stan Allen (1999, 2010) focused on develop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dialectic into a theoretical discourse and practice. The emergence of diverse terminologies in studies of current urbanization situations not becoming sluggish yet blooms more than ever.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idea of infrastructure claims an appropriate proposition to synergize those discourses, which may respond to issues of 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 that manifest in contemporary urban conditions. The paper, therefore, proposes that social urban infrastructure where sociality and publicity are imbedded provides a crossing-scale platform to engage multidimensional urban life in cities. The premise of this proposal is based on Richard Sennett’s idea of open city (2017) which gives the legitimacy of conducting incomplete experiments. Accordingly, this paper is structured in three parts;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shifting terminologies in the study of current urbanization. Secondly, the concept of open city sets up an enabled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connections between infrastructure and social publicness. Finally, we concentrate on how social urban infrastructure can be understood as a crossing-scale approach to porous and dynamic cities. In short, social urban infrastructure is not only associated with matters of public life, but to a certain degree demonstrates the material content of open city by crossing different scales of practices.

“[Architects] can begin to redirect their own imaginative and technical efforts toward the questions of infrastructure.” ─ Stan Allen, 1999.p.51 “Increasingly, landscape is emerging as a model for urbanism……. By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se surface conditionsnot only configuration, but also materiality and performance.” ─ Stan Allen, 2001.p.124

築、 地 景、 支 持 設 施 三 種 學 門, 三 種 不 同 尺 度 的 狀

在當代都市化與都市主義下扮演角色。第二部分則帶入開放

態, 從 Stan Allen 跨 越 十 年 間 的 討 論、 關 注 與 實 踐

城市的架構,以為進入都市公共性與公共生活的討論。最後

中,開始展開跨界對位的辯證。同時,新的知識體語彙不斷

則回到支持設施作為連結物質性與社會性的跨尺度閱讀─

增展,雖彼此互惠卻又彼此漠然獨行,正反映出各空間學門

社會都市支持設施(Social Urban Infrastructure)之於建築公

面對後全球都市化中城市與環境超驗的不確定性。本文基於

共與地景生活。

此脈絡,試提出一觀點─支持設施可被視為一綜體概念, 作為一跨越與轉換尺度來理解當代城市公共性生活的閱讀媒

a+tec Articles 238

跨領域修辭轉換

介。 此 觀 點 前 提 建 立 於 Richard Sennett(2017) 闡 述 的 開

城市,更確切地說,現代都市生活,是由龐大的基礎設施

放城(Open City)架構中,其不但提供一適當的理論與實踐

所支持運作。為顯明其供給支撐的本質,以下內文將以「支

背 景, 亦 滿 足 了 跨 越 尺 度 概 念(The Concept of Crossing-

持 設 施 」 表 譯 Infrastructure。 支 持 設 施 這 個 詞 被 運 用 在 廣

Scale)的特質與本體。期待透過本文的闡述,提供讀者它樣

泛的現象中,從傳統的下水道、電力系統、快速道路到經濟

的視角,再次品視本期作品,進而有所新味與反思。以下將

基礎與社會網絡等。從物質性來看,這些設施物多半以巨大

從三個向度勾畫此觀點:首先以詞彙的重新理解和其對位組

尺寸呈現,卻無法以單一構體如物件(Object)的形式來理

構,來說明建築、地景與支持設施三領域如何以混體姿態,

解。 以 連 續 性(Continuity) 的 方 式 看 待, 則 較 能 體 現 它 本


身存在之意義與實體顯現的姿態。由於其本身物質上擁有的

成為系統發展的核心,Allen仍強調地景作為提供建築新模

相對巨大性(Bigness),支持設施多位於地面下或都市邊陲

式,來思考建築計畫與基地之間關係的重要性。支持設施創

處,換句話說,在都市正常運作時,它們的存在(Presence)

造聚集的密度,其本身與周邊也匯集了可預期或非預期的活

不 易 被 看 見。 以 詞 彙 來 談, 最 早 的 當 代 用 法, 可 追 溯 到 戰

動,尤其是公共性的活動;換句話說,地景的意義,也同時

後西方聯軍為建立軍事防衛計畫,稱之為「基礎設施計畫」

被疊加和轉譯於其上。因此,基地場域的特質與潛能,許多

(Infrastructure Program)(Cuff 2011, p.19),其代表跨國益

時候藉由支持設施與建築計畫間的擾動交疊,組構成多重集

處與共同防衛。支持設施一詞則開始與公共利益的必然性有

體編織的生活地景。長時間的生態性(ecology)要素,也能

關,甚至對於地理界線以外者亦如此。這樣的內容含括策略

適當與此多重尺度的綜合性系統有效的連結。拓展於這些概

性、回應環境狀態、超越地理並提供協商的場域特質。

念,在Allen十年間的設計案中,不難發現以大尺度的地景建

當代支持設施論述無可避免地與都市主義、城市擴張現象

築,作為實踐這些概念的主場域 ② 。基於先前支持設施都市

等緊密連結,大尺度的物質介入與非物質性的服務,為其核

主義的論述,從後續地景都市主義與地景生態實驗中學習,

心主軸。Steven Graham and Simon Marvin(2001)提及,

進而延伸提出景觀支持設施之概念。身為建築師,Allen也指

不同尺度的支持設施,皆衍伸出特有的社會經濟文化結果,

出當前的景觀支持設施策略,能被理解為一種深化的建築實

因此更需要以特有條件的動態關係來驗整與理解,並非以一

踐;透過不同世代的技術與設計工具,將期待提出具有時代

致性的論述能夠全面探究。同樣地,Stan Allen(2010)指

意義的實踐方式。若我們更進一步將支持設施以社會都市的

出 支 持 設 施 的 設 計, 需 回 應 其 特 有 的 環 境 情 況 ─ 本 質 上

範疇來識別,這些概念就有機會以更跨越不同尺度的生活模

的 複 雜 性 與 尺 度 差 異, 因 此 不 會 有 一 致 性 的 解 決 策 略 或 方

式進入公眾實驗場,或許能濾過出更豐富的差異空間對話。

案。Katrina Stoll and Scott Lloyd(2010) 指 出, 探 討 具 收

從 景 觀 建 築 學 門 角 度 來 看 支 持 設 施 論 述, 例 如 Pierre

集性的多重支持設施系統(Collecting Multiple Infrastructure

Bélanger 在《Landscape as Infrastructure》(2017) 書 中 強

Systems),更有機會發展具有韌性特質的都市生活,能夠貼

調,在近二十年的全球經濟重整與生態擾動下,正是重新檢

近且回應在地社會、美學與經濟狀態。

視支持設施本體論的契機─新的提案、新的詞彙,皆是反

在當代的城市設計生產中,抵抗與改變是兩股共存並不斷

思與再創造的凝塑。其於 Redefining Infrastructure 一文所探

拉扯的作用力。過程中產生的議題,不僅是設計問題,還是

討的主題,專注於北美城市因應經濟政策力轉變與氣候變遷

極 度 複 雜 的 社 會 與 文 化 生 成 中 的 疊 層 作 用。 基 於 此,Stan

之環境生態影響,對於水、電、交通、與能源支持設施的衝

Allen(2010)指出,建築師越將無法控制這般複雜生成的城

擊現象。在這部分,仍是以熟悉的既有方式理解支持設施之

市 型 態 ①。 從 Gregory Bateson(1972) 的 生 態 論 述 指 出,

於 城 市 的 意 義。 不 過 Bélanger(2017, p.149) 仍 指 出 支 持

如此複雜的系統,是無法被設計的。我們不禁提問,該如何

設施的重新整合與再定義,可透過一複雜且含有工具性的地

提供設計,來面對無法清楚預知與超量?有效率地跨越不同

景,來服務並共同支撐不斷演化的都市化過程;一種正在各

學門交換資訊,在 Allen 來看,是一種面對複雜挑戰的提案,

地進行的全球行動。

也是地景都市主義的核心前提:地域生態、支持設施、開放

Dana Cuff 於《Infrastructure as Architecture》(2011) 所

空間、到建築設計之間的交叉點。由於地景都市主義並沒有

發 表 的 文 章〈Architecture as Public Work〉, 開 頭 即 主 張,

如 其 它 學 門 般 的 深 厚 發 展 歷 史, 反 而 能 成 為 具 能 動 性 的 學

支持設施是一種建築形式,而基於共同理性的默契下,建築

門,跨越不同領域邊境,進行多方連結的工作。他議論在真

亦為一種公共實踐工作(Public Work)。基於此,Dana Cuff

實的執行案中,仍僅落在景觀學門的範疇內。因此,擴張性

與 Roger Sherman 創立 cityLAB ③,開始透過 WPA(Working

的定義需要被重新省思:一種從地景都市主義(Landscape

Public Architecture)競圖方式,帶出一系列當代城市與建築

Urbanism)到地景支持設施(Landscape Infrastructure)的

的公共議題討論 ④。對於 Allen 則強調建築師需要重新宣告介

轉 換 過 程, 其 指 向 了 能 開 拓 地 連 結 系 統、 與 支 持 設 施 的 設

入都市設計的角色與方式,因建築師具有實質介入地景且跨

計。(2010, p.38)

越尺度的力量與策略。此部分正呼應支持設施的設計,強調

回到Allen在1999年提到的支持設施都市主義(Infrastructure

建立在不同尺度範疇設施間的一種回饋性關係,好能展現其

Urbanism)概念,在於重新思考如何進行支持設施的設計,

特有的安置性。這正是建築師可介入的方式:連結抽象結構

不再只限於工程標準的表現,而是更能反應、甚至激起複雜

與邏輯組織,在涵構中給予物質形式,建議具有空間、時間

與未能預測的都市抗力。這成為建築師開始探觸大尺度系統

質感的構體與系統設施─建築與支持設施的聯席。換句話

與結構設計,作為介入複雜都市體系的通道。雖然支持設施

說,建築師能協助發展支持設施其綜合系統的潛力與新的空

① 若以Richard Sennett的角度來看,線性的封閉式城市邏輯,已經不足夠面對超越過去將身體代謝作為比喻的城市演化狀態,個體生物代謝系統不論之於隱喻或是實質系統實踐,都以 不足夠面對這般狀態。 ② 以其台中機場公園的提案說明,團隊置入第三間元素,來嫁接並豐富看似對向的虛體與實體區塊—以支持設施的尺度部署建築群體於北側基地,來連接公園與 都市肌理。從這個動作來看,建築的自明性,創造出多層次的公共與私有活動發生於都市開放場域中,從個體機能的轉運中心、運動場到商場等,以公共施設平台做為尺度框架,統整設 計於地景、支持設施與建築的綜合組織中,回應了支持設施都市主義以地景╱建築為體現的概念。 ③ 設立於2006,UCLA建築與都市設計學系,以設計與研究當代建築與都市主義為主的 智庫。http://wpa2.aud.ucla.edu/info/index.php?/about/about ④ WPA 2.0聚焦四個核心前提:第一,支持設施是為下個世代公共場域的主軸。第二,支持設施不應該有限定的議程討論。 這部分提及,單一使用模式應被調整為具有混合與多重計畫框架,這將延伸支持設施的公共性與創造性,更能符合社會與經濟策略。這同時呼應也滿足,Sennett在開放城市中,建議的 非完整性與未定論都市發展的論述。而在此更清楚指出,支持設施能夠作為開放城市特質的物質表現性回應。第三,這般新式、健康的支持設施,應該成為在地的便利設施,提供更生活 化、永續性、能動性社區的觸媒。第四,必須透過系統性的提案,做為政策決定與公共性反思。

a+tec Articles 239


M

AS’ current project is an extension of the 2018 Taipei Biennial-MAS TFAM MicroArchitecture Project. We proposed then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with our micro-architecture into an extended ecosystem. In our current proposal, members of MAS transported the concept of micro-architecture into nature. Five architectural works were created to capture the appearance of the Zhongdu Wetland, addressing issues confronting this urban wetland. 圖一

The scale of the works reflects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from harmonious coexistence to reckless human intervention. The works propose a conversation with nature where visitors ar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They bring to light the story of humans and nature while raising awareness of the ecology and challenges facing the Zhongdu Wetland. MAS Curatorial Editor:Yu-Hsuan Chang、Ching-Wen Yeh

Photographer:Mu-Xin Luo

圖二

2019 MAS 微建築創作計畫:中都濕地作為一個生態博物館

張懷文 Huai-Wen Chang

2019 MAS Microarchitectural Project:Zhongdu Wetland as an Eco-Museum

「中都濕地作為一個生態博物館」展演計畫 延續 2018 台北雙年展 —MAS 北美館微建築創作計畫, 以微建築連結美術館作為生態系統的延伸。此次 MAS 的成員 走出戶外,將微建築理念帶入自然環境進行創作,對應中都

的風景。此次與奧地利 Linz 大學的老師與學生,以及來自世 界各地的參展者交流真是非常難得的經驗,期待後續二地持 續進行的交流計劃! MAS 策展編輯:張祐瑄、葉靜文

攝影:羅慕昕

濕地的環境問題發展出五件作品,於 2019 / 6 / 28-12/15 進行 「中都濕地作為一個生態博物館」室內與戶外展演計畫,來描 繪中都濕地的樣貌。(圖一) 此 次 的 展 演 計 畫, 由 高 師 大 跨 領 域 藝 術 研 究 所 吳 瑪 悧 所 長,與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張懷文老師帶領十位 MAS 研究 室成員與顧問團隊,從生態、藝術、建築等議題進行跨域合 作,期望以中都濕地作為長期探索自然生態與文化創意計畫 的實驗場域,並以藝術實踐與建築行動,發展濕地公園成為 台灣新型態生態博物館的潛力。

MAS / UFG(Universität für künstlerische und industrielle Gestaltung Linz,林茲藝術暨工業設計大學) ─「Urban Metabolism-Approaches on the Ecology of Cities」交流計畫 「中都濕地作為一個生態博物館」在台灣高雄中都濕 地 展 覽 的 同 時,2019 /10 /4-10 /26 亦 受 邀 在 奧 地 利 Linz Kulturtankstelle 同 步 展 出。( 圖 二 ) 當 期 展 覽 主 題「Urban Metabolism-Approaches on the Ecology of Cities」試圖找尋 一種城市生態學的方法,探討人的行為如何影響城市成為有 機的生長狀態。MAS 由建築角度切入,從一個人造物如何回 應當地的微氣候,成為生態系的一部份並同時成為城市中新

a+tec Articles 244

關於 MAS 微建築研究室 MAS 微建築研究室,由張懷文老師成立於 2014 年,成員為淡江大學建 築系、實踐大學建築系與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的學生,以及包括建 築、景觀、環境工程、生態、水資源、智控、照明、互動裝置等跨領域 顧問團隊。 MAS 希望藉由微建築與大環境密切的互動關係,透過微小的力量、實際 的行動力、創新的思考與樂觀的態度,積極面對大環境的問題。從周遭 環境著手改造,創造未來生活的實驗場,扭轉當代氣候劣勢,由此發展 與自然共生的生存之道。 About MAS(Micro Architecture Studio) The Micro Architecture Studio(MAS)was founded in 2014 by Prof. Huai-Wen Chang. Its members comprise students from the Departments of Architecture at Tamkang University and Shih Chien University and from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disciplinary Art at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It further includes an interdisciplinary team of consultants in the fields of architecture, landscape desig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cology, water resources, smart control, lighting, and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Members of MAS hope to proactively address far reach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through the 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micro-archite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utilizing humble resources, practical action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optimism. We start by changing our immediate surroundings with the creation of a laboratory for future living to revers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Through this we hope to develop ways of coexisting with nature.


1 2 3 5 8 9

1 竹子 Ø12-16mm 2 牙棒 Ø4.76mm、端子 8mm、M 5 墊

4

片、M 5 螺帽、R型端子 10mm 3 不鏽鋼環 Ø350mm 4 壓克力容器 5 不鏽鋼漏斗 Ø25mm 6 20 公升水袋 7 四分水管 8 鋼索 1.5mm 9 S 型勾 20mm

6

7

生態點滴立面圖 ( 葉靜文 / 張祐瑄 )

a+tec works 245


台北怪房子俱樂部 在怪房子裡聽城市裡的故事 Listening to The Stories of The City Where The Strange Houses Were Born FLYING HOUSE 殺手的小孩 基地:台北市 暫停使時間變得更永恆,我們都記不起自己在子宮裡的面貌。最初的自己,晃動著 手與腳,肚皮不僅是隔閡,亦是讓「痛」具體的載具。新生的自由細胞,隨之連結 的二十三個染色體,剪不斷、理還亂。 1983 年初,從母親的喜泣中誕生、血盤裡的小嬰兒脫離了臍帶管;無意識地來到 這世界。在成長過程中,世界對於他來說是殺手之淚般血腥,沉默寡言的行逆於世 上挾著家庭複雜扭曲的關係,讓他知道生存是困難的!也因此造成他對社會價值極 端產生自我認定的系統。 逃出這社會!他認為他是「殺手」,殺手可以除掉所有想接近他的人及事。他厭惡 跟陌生人交談,前來與他交談的人,眼神猶如殺手般凶狠,狡猾。總想以「殺了再 說」的眼神掩飾膽小如鼠的意識。 遊走於城市間,腦中充斥著恐懼感;不時觀察四周其他人的眼神,他想知道母親是 否存在其中,母親的存在令他備感壓力。過去曾將他禁閉在狹小空間的記憶緊緊跟 隨著他。小空間的擁擠,讓他有「綠巨人浩克」般的憤怒產生,赤裸的身子在小空 間裡跟牆壁摩擦著,既冷,又孤獨。 母親為他所流的淚已乾枯,身體疲累卻無法自拔……他趁母親夜晚休息時,再度遊 走於街上,日復一日,已經成為他的生活模式。然而,他也不是極端、不可理喻的 角色,順應環境產生的敏感,能夠透過瞭解他的聲音而變得有跡可循。正面樂觀的 角色與陰暗沈默的另一面在拔河,那是無法自知的潛在意識在作怪。 他原本是一位狂熱藝術家且蒐集各式各樣的人型玩偶,時常期待著每件美好的事件 出現。但卻不幸地在某一天前往工作途中發生車禍遭受腦部重擊後,他成為一位披 著一層變色保護皮層中、獨自逆行於城市中的遊俠。

雷震宇 Casper Lei

a+tec Articles 250


a+tec Articles 251


T

h

e

G r e e n P l a c e 綠


253

老台灣的生活印記

R e u s e d H i s t o r i c a l C o u r t y a r d Ho u s e 合 院 改 造 文字:林美慧

合院之於台灣,是一個難以割捨的存在。當年輕人離 開、老年人留下,再加上產權複雜難以脫手等背景之下, 台灣許多鄉鎮中的合院就彷彿凍結在 50、60 年代被縮進 了時空膠囊,靜靜地停留在那。在這些合院的建築中仍體 現了傳統倫理觀念,正身的神明廳、左右護龍的長幼有 序,還能看到過去以農立國的台灣,曬穀、曬菜乾、婚喪 喜慶、也是孩子遊樂空間的「埕」,承載所有家庭成員滿 滿的記憶。 原典建築陳俊言說,台灣的三合院空間其實蠻有意思 的,又開放又有領域感。過往崇尚現代建築手法的他,在 這次改建父親與叔叔合院廂房的過程中,反而回頭反思傳 統合院建築倫理的莊重感,而這層體會也加深了他認為台 灣合院應當想辦法保存的思考。我們也在基隆的重力築旅 看到年輕的建築師莊鎮戎、莊鎮陽,在父子三人自建自蓋 的過程中,想辦法找出最經濟卻又是三個人可以做到的工 法去保存這棟合院,其鋼構大面玻璃窗某程度也解放了合 院原本的體制。而好室設計的陳鴻文面對父親買下的南國 巷弄傳統合院,直接選擇修復並還原三合院的原本樣貌, 意圖是重現老台灣的生活印記,老厝之美。他說:

超過半世紀的三合院,對他們三個建築人而言,是家、 是生活、也是一場實驗。三個截然不同的案例,有趣的 是,都有建築師自己與父親之間如何在斷垣殘壁間思考 順應設計出符合當代的生活方式,而這面對記憶、面對傳 統,並與其對話的過程,或許也就是一種難得的傳承!


254 合院改造

台南

陳氏家屋

設計團隊

C House

原典建築 YD Architects

譜寫 家 族 記 憶 的 新 章 文字:李佳璇|圖片提供:原典建築 YD Architects

1

位於台南學甲、約 70 年歷史的陳宅三合院 單側廂房改建案,業主是本案建築師陳俊言 的父親與叔叔,合院的正身仍擔負著宗族祭祀 的功能,另一邊護龍則是另一房親戚的居住空 間。陳俊言指著模型,回憶起小時候逢年過節 在合院的「埕」嘻笑玩鬧的景象,以及他騎著

1 此一合院廂房的改建案, 既不是完全復舊也不採 全 新 形 式, 企 圖 以 傳 統

三合院的建築倫理與莊重感 這種充滿家族生活流動、隱微著公私界線

與現代的結合延續情感

的空間感,不僅是陳俊言深刻的記憶,也成為

和記憶。

長輩對老家改建保留合院形式的決定因素,因

2 天井的設計讓客廳有了

為「長輩情感上很想要、也喜歡過去那種老家

大 面 的 採 光, 既 可 以 敞

的氛圍,情感上的連結,希望是回去一個『老

腳踏車在老家村子鑽巷弄的記憶─「以前路

開 大 門 歡 迎 鄰 居, 也 可

家』,不要回去一個新家。」陳俊言說。整個

都是彎彎曲曲,小巷弄很多,每彎一條巷子就

以關上門成為室內銜接

看到一個院子。但不是說這是開放空間,想要 進去就進去,因為你一進去大家就看著你啊! 台灣的三合院空間其實蠻有意思的,又開放又

室外的祕境。 3 天井的設計既對外開放 又保有私領域的隱私感。

有領域感。」

基地:台南 修復尺度:單側廂房重建 課題:採光、防水、隱私 用途:家族公共空間

溝通過程,讓陳俊言和同為建築師的太太陳瑞 笛看見長輩對「家族倫理」的看重。例如,重 建初期為了解決老屋室內高度不足,考量過較 具現代感的平屋頂,但是「長輩堅持護龍不能 高過正身」,且顧慮對側護龍的所有者,也不


255

2

3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