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走路節活動手冊

Page 1


來去橫溪

走讀成 大寮地.

福茶鄉趣


三鶯走路節- 用走路來認識自己的家鄉 三鶯社大 / 張光驊 走路是認識一個城市最好的方法,街道是 檢視一個城市對行人或人文的尊重程度。「三 鶯走路節」計畫發想的動機,是為連結河川流 域社區,規劃以文化地景、生態環境、特色產 業串聯成步行(走路)路線。希望推展「走路 健身法」,鼓勵民眾用走路去愛護環境、用走 路凝聚人們。 走路能看見不同的城鄉風貌,希望引發民 眾對生活能思考與想像,家長也能用走路去陪 伴孩子,一起感受四季的更迭、體會環境的變 化、感受不同的生活。透過課程的帶領,培力 志工與師資夥伴一同探索溪流河岸的發展歷程 及人文歷史故事,經討論與整理形成走路節行 經的路線。 以社區營造概念帶領居民認識河岸的歷史 及沿岸的產業、生活故事,豐富在地的生活記 憶,希望串連民眾對於水資源的保護、低碳生 活等公共議題、經由走路節活動增加民眾對於 河川景物的認知了解,增進居民對水岸城市發 展的新觀念,進而有知識能力來關心河岸未來 發展 ! " 走路 " 也是證明人類生存最基本能力的 展現,推廣走路健身來迎向高齡化社會 ! 創造推廣水岸漫步、親身體驗人生滋味、 城市風景、慢活、樂活價值 ! 在歐洲,「走路節」由來已久,為的就是 提醒人們這與生俱來的能力。每年 7 月第 3 個 星期,全球最大的荷蘭 奈梅亨 「走路節」, 至今超過百年,每年數萬人參加這場國際性健 走活動 ! 世界衛生組織( WHO )也直接提醒 3


世人:多走路! 用走路來凝聚人們、用走路陪伴孩子、用 走路啟發心靈、用走路認識環境 ! 當你的身體、心靈放慢下來,便可以發現 自己和所處環境的感受 ! 走 路 的 速 度 慢, 常 引 發 人 們 對 自 我 的 反 思。 走路可做為一種與內在自我的對話,可以 讓人放下煩憂,做為人生態度重整起點。慢慢 走才會發現好風景,試著用走路來放慢你的生 活節奏,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穫。許多哲學思人 都 愛 走 路。 法 國 思 想 家 盧 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 曾 說:「 我 只 有 在 走 路 時 才 能 思 考。我們期許帶領民眾 ~ 用 * 走路 ~ 親身體會溪流源頭的原始水資源之美

來去橫溪

讀成福 寮地.走

茶鄉趣

活 動 簡 章 活動緣起:大漢溪的支流橫溪流經三峽區東北隅, 上源竹坑溪,發源於與烏來區為界的竹崙里南腳 山。清道光初年,先民溯河而上來此拓墾,開發 產業,留下豐富的史蹟與故事。此區自古即為三

* 走路 ~ 才能近距離與生態對話

峽重要的茶業產區,是全臺特有的青心柑種茶樹

* 走路 ~ 感受連結土地融入大自然芬華

的分布地,也曾是三峽重要的煤礦產區。我們將

* 走過從前與漫步現在

帶領大家循著漢移民的腳步,沿溪東行,走訪溪

* 走過繁華落盡 ~ 走出風華再起

南四姓古厝、溪北老街、名聞全國的成福水草塘

* 走過藝術場景 ~ 走出懷古風情

濕地、成福煤礦舊址以及榮盛一時的農林公司大

* 走盡水岸美景 ~ 走經新興城市風景

寮茶場等,遊賞橫溪流域自然環境與人文采風,

* 走出社區情誼 ~ 放慢腳步走出人生滋味

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

* 走出低碳環保、也走出健康生活新觀念 !

指導單位:教育部、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 走出生命活力新泉源 !

主辦單位:三鶯社區大學-「未來想像與創意人

十幾年前和林炯任老師創辦了三峽藍染 節,如今我們以同樣真誠的動機,再次來為我 們社區創造共同生活價值,感謝志工及種子講 師的熱情參與,也希望歡心參加的民眾,能將 我們對未來家園的想像與理念,經由你們曾親 身 " 路過 " 的幸福感受,傳達分享給更多人, 或許幾年以後就會有成千上萬人,大家一起來 走一走 !

才培育計畫」專案

4

協辦單位:三峽成福國小、三峽溪南里、溪北 里、溪東里、成福里、竹崙里、龍恩里辦公室、 溪東巡守隊、成 福煤礦、天芳茶行、正全茶行、 皇后鎮森林、大寮茶文館 活動時間:民國 103 年 5 月 24 日 ( 六 ) 7:00 ~ 17:00。 5


活動方式:

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 2014 年 5 月 18 日止。

全程約 8 公里,以徒步方式探訪橫溪流域,沿途

報名對象:年齡 10 歲以上,歡迎親子報名,限 額 300 位民眾。

解說溪畔景觀、人文地景及產業發展,帶領民眾 關心流域水資源與環境保護,蓋紀念戳章。

報名方式:(1) 利用網路表單填寫報名表,請註

活動內容:

明姓名、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

全程設有 7 處蓋章點,由導覽志工帶領學員認識

日 ( 以利辦理保險 )、聯絡電話、

河岸環境與故事。

電子信箱。 (2) 活動諮詢:週一至週五

7:00

14:00 ~ 21:00

至三峽國中門口報到集合,領取名牌與路線圖, 15 人一組由導覽志工帶領出發,搭乘接駁專車。

7:30

02-26725107

◎活動注意事項: (1) 路程 8 公里全程以徒步方式進行,報名請考 量自身身體狀況,5/24 當天除非遇大雨,否

準時發車,逾時不候。

則活動仍將如期舉行。( 若因天候因素改期

8:00 抵達溪南集合點 ( 介壽路 2 段 6 巷路口 )。

8:00 ~ 12:00

時,於 5/22 上午 9:00 於三鶯社大網站、FB 粉絲團發布訊息通知並以簡訊通知。) (2) 活動前會以簡訊、電子信箱提醒參加者,請

走訪溪南四姓古厝、鵠尾山考古遺址、溪北老街、 成福國小水草塘(第一休息站)、經金光明寺、 福安宮(第二休息站)、成福煤礦、九鬮老街。

注意是否接到通知。 (3) 請把握網路報名時間,當天報名者恕無法辨 理保險。 (4) 必備物品:請著輕便服裝、軟底鞋、遮陽帽、

12:00 ~ 13:00 抵達成福茶菁集貨交易中心,午餐(請自備環保

簡易雨具,並自備原子筆 ( 填寫問卷用 )、 飲用水、環保餐具 ( 杯、碗、筷 / 中午用餐

餐具)、休息。

使用 )、個人藥品、小點心等。

13:00 ~ 16:00

(5) 請依近期天候狀況,注意遮陽防曬或攜帶雨

出發前往竹崙福興宮、正全茶行、皇后鎮森林,

具。

至終點 大寮茶文館。

17:00 抵達三峽國中,解散。

6

7


目 次

20.福安宮............................................ p.46

三鶯走路節- 用走路來認識自己的家鄉 張光驊.. p.3 三鶯走路節-活動簡章.......................... p.5 我們發現了一條河................................. p.10 茶鄉地名探源....................................... p.11 耆老話溪南- 懷念茶馨梓里時(節錄) 林宗冷 p.13 成福詩文之美 蘇大興............................ p.16 溪南文人 蘇大興................................... p.17 青心柑仔、綠茶保健功效

文 張清寬

圖 賴正南

p.18

1.橫溪四姓宗祠.................................... p.24 2.鵠尾山考古遺址................................. p.25 3.天南寺.............................................. p.26 4.溪南大尖........................................... p.27 5.八角湖.............................................. p.28 6.橫溪橋.............................................. p.29 7.橫溪戲院........................................... p.30 8.溪北老街........................................... p.31 9.南里茶園........................................... p.33 10.蘇延壽中醫診所............................... p.34

21.三峽的輕便車.................................. p.47 22.天芳茶行........................................ p.48 23.鐘元興竹器木桶.............................. p.50 24.成福煤礦........................................ p.51 25.大成國小........................................ p.53 26.竹崙橋........................................... p.54 27.九鬮老街........................................ p.55 28.正全茶行........................................ p.57 29.紫微天后宮..................................... p.58 30.靈隱寺........................................... p.59 31.林正發的雕刻藝術........................... p.60 32.統一茗茶........................................ p.62 33.翁振書先生..................................... p.63 34.皇后鎮森林..................................... p.64 35.正統茗茶........................................ p.65 36.萬善同歸........................................ p.66 37.普賢寺........................................... p.67 38.大寮茶文館..................................... p.68 39.長城溪遊樂區.................................

p.69

11.劉復興米商...................................... p.35

40.鹿母潭溪...........................................p.70

12.恆育森林幼兒園................................ p.36

41.春谷餐廳.......................................

13.西蓮淨苑......................................... p.38

42.大厝坑........................................... p.72

14.成福國小......................................... p.39

43.建安國小........................................ p.74

15.辭修高中......................................... p.40

44.建安茶行........................................ p.75

16.黃欉墓園......................................... p.41

活動手冊景點介紹 寫手分工表.............. p.78

17.海山一坑煤礦.................................. p.43

活動紀念章設計................................... p.84

18.金光明寺......................................... p.44

三峽第一............................................. p.86

19.福隆宮............................................ p.45

銘謝與後記.......................................... p.94

8

9

p.71


我們發現了一條河

茶鄉地名探源 作曲 : 王昭文 作詞 : 陳木城

三峽自古以「三角湧銘茶」聞名全臺。以 三峽特有種茶樹「青心柑仔」製作的龍井與碧 螺春兩種頂級綠茶,有綠豆香味,湯色碧綠鮮

我們 發 現 了 一 條 河

一條 美 麗

的 河

我們

明,保有茶中最多的「兒茶素」。常飲綠茶能 防老、防癌、抗氧化、養顏美容……,被茶業 界讚譽為「臺灣綠茶的故鄉」。

愛 上 了一 條 河

一條

溫 柔

的河

我們

橫溪流域的成福、竹崙、紫微、安坑等地 是三峽生產綠茶與紅茶的主要產地,瀰漫著茶 鄉風情,歡迎闔家前來遊賞。

擁 抱 一條 河

一條 美麗 溫柔 的 河

橫溪 今溪南里及溪北、溪東二里之一部分。在 像

母親

一樣

唱 著 溫柔慈祥

我們

三峽鎮正北,橫溪下游及其注入三峽溪沿岸。 此地有一條溪流自東貫西,至獅頭口轉北合三 峽溪然後再與大嵙崁溪匯流而注淡水河,以該 溪東西橫流,故名「橫溪」。

走進溪

我們 走進河

她像 媽媽一樣

成福 今成福里及安坑、竹崙二里之一部分。位 於大漢溪北緣,橫溪中上游山地區。道光二年 緊緊 地 抱 著

緊緊地抱 著

( 1822 ),福建泉州安溪縣人翁添攜眷來臺,居 艋舺經營商業,行號曰頂郊。旋其親族同鄉多 人,陸續渡海前來投靠,由於人丁日增,為使 眾人生活不致發生困難,乃組織金聚成公司,

道光十四年 ( 1834 ) 在此地種植藍、茶輸出大 10

焦妮娜提供

11


陸,並輸入布疋供給該地住民,經胼手胝足奮 力經營,墾事大興,頗獲佳績,因而稱此地為 成福庄,以資承遠紀念。另說:地名成福是拓

耆老話溪南- 懷念茶馨梓里時(節錄)

墾時遭遇泰雅族之反抗,常被侵擊,乃在與溪

林宗冷 2008 年撰

東里交界處(俗稱城仔)築土墻以防禦,寓意

茶 馨 梓 里 之 由 來 也, 距 今 二 百 四 十 五 年

終成福地,大正九年 ( 1920 ) 十月一日地方制

之前,西元一七六三年,我先祖林理完自唐山

度改正時,即稱三峽庄成福。

來美麗三角湧,橫溪之溪南,大尖山山麓,拓 荒作茶,建立林信記堂號。長女適配劉仕祿,

大寮

堂稱劉成記,毗鄰相處,溪橫庭前,門映東日

今安坑里之一部。在橫溪上游的山區。昔

光輝。蘇萬利堂又與劉成記以一埒竹木之隔,

日先住民經常出而殺人,住民頗受其害,為防

牆鄰省三號公路,此段公路聽說古早是三峽河

止及減少『番害』,經住民協商,在該地建一

流,而今堂前有源遠之三峽河,再前面並有大

大茅屋,稱之為大寮地。一可嚇阻蕃民,再則

漢溪,由左而右,向東悠悠而流。

可壯墾民之膽。一說拓墾時搭寮成村故名。日

陳氏祖先來之其後,即在大尖山下建居,

治初仍屬蕃地,大正十一年 ( 1922 ) 一月十三

以陳振記為堂號,溪流右側於堂前轉橫向西匯

日改稱為三峽庄大寮。並置警察官吏派出所。

合三峽河,而於溪北獅頭山下結成深潭,陳振

本區的入墾者為翁寬,現居民仍以翁姓為主。

記堂址之美,我讀成福公學校之時,我老師陳

境內居民多務農,產茶,橘及水稻。

君泉先生是陳厝人士說,時人稱為浮水蓮花,

《三峽鎮志》頁 91。

因溪轉橫,即以橫溪為地號名,而成橫溪之溪 南、溪北、頂寮、坪林。 溪南劉厝與林厝之間,後來王姓一家,陳 厝左鄰也來一家呂姓,陳厝分居於頂厝,陳之 後面又添一家王姓,王、呂之人丁較為少數, 林、劉、蘇、陳四字姓之族親,或千餘,或近 二千,或超二千之多,日夕炊煙連界,各自繁 榮,各有千秋之發展。而今雖分居在外者多, 四字姓之人丁仍佔全里百分之七十,六十二年 前改稱行政區為三峽鎮溪南里,而於前年間, 位於竹崙里紫微路上的靈隱寺

12

13


建設中興社區名馳全台第一名,真是適其時,

呂厝、林厝、劉厝之厝面前,順滿溪湄至橫溪

得其利,人人歡欣和樂,堪稱美麗三角湧。

橋 頭, 另 於 蘇 厝 面 前 與 礁 溪 里 境 界 之 圓 潭 仔

庄內之福祉部落,依據我林信記族譜,我

溝,順沿三峽河與公路之間一帶之田園,概是

先祖林理完於乾隆己亥年長女誕生後,生育三

溪南人耕營所有,那時候山坡上手工採茶之景

大房,世代相傳,第五世堂親兄弟五十七人,

況,田園農忙時之情景,於今雖成往昔之美夢,

第六世一百三十四人,人丁興旺,茶業興盛,

令人思念不已。

堂前堂後茶園相接,沿滿山崙,竟越嶺墾耕山

至於我「溪南茶」是頂好品質,產量並有

背之八角湖、中坑、大生坑一帶之山坡,自推

些成數,頗為茶行珍重並稱為「南平茶」,…

想,我族親可能耕作近百甲之茶園,於是有部

茶好評風聞,真是讓我溪南做茶人誇耀。民國

分族親向外發展,在厝作茶約有四十口灶,大

五十年,附和台北縣長謝文程先生振興農牧政

家互勉耕耘,互勵精求製茶技術,每於參加優

策,將祖業舊茶園更新水土保持,新栽茶苗耕

良茶比賽,每得等上獎狀。那時候不只我林厝

耘,取名「南里茶園」,於愛茶敬業忙理中,

人丁興旺,劉成記於第一世就生育七大房,經

歷經幾十星霜,我也成為作茶老人,是以自稱

未久分於坪林建居。或作山、或耕田,稱內田

南里茶翁,今八十五歲習草,懷念茶馨梓里時,

寮,慨然於斯,人丁繁榮,可知不後人。

概述昔日茶鄉……。

說至蘇萬利堂之先祖,育有七子均成年壯 漢,落居於中庄,而後入來三角湧,於礁溪開 墾稻田之時,與一位單身老人商量讓渡,買下 老人所居住之柴寮而改建蘇萬利堂,關於此項 事情,是請教蘇厝人氏蘇撓先生口述得知。蘇 氏人丁當然興旺。 陳振記先祖有兄弟二人同齊來開基,得到 地利上便宜,更有開墾之智能,住宅周圍均為 稻田,大尖山之腹連及附近山坡,很多是他們 拓耕所有,於今尚在陳厝居住者是里內最多。 筆至於茲,想起農業發展,茶葉興於盛世 之時,溪南一帶之山坡是茶園滿滿是,大尖山 下之稻田,自粗坑口相連,經頂厝陳、陳厝、

(本文作者林宗冷老先生,今年高齡九十一, 每日毛筆揮毫,神采奕奕。)

14

15


成福詩文之美

溪南文人 蘇大興

蘇大興 撰

村居詠 家住溪南嶺下村。巒峰曲水護柴門。檳榔修竹高 於屋。供與群禽伴子孫。 竹枝詞:橫 溪 潺湲曲水貫東西。翠谷青山好詠題。成福辭修培 雅士。民風淳厚我橫溪。 竹枝詞:溪南里 一水隔成北與東。宗祠四所古時風。大尖山下溪 南里。鳥囀青城綠野中。 竹枝詞:溪北里 街分新舊路雙條。市井繁榮則富饒。北馬南船須 過地。前途似錦指堪翹。 竹枝詞:溪東里 橫溪轄內處於東。龐大工場有大同。若待山坡開 發後。繁榮茁壯勢無窮。 竹枝詞:成福里 交通發達反蕭條。昔日繁榮顯已凋。幸有九鬮新 市肆。經年不斷湧人潮。 竹枝詞:竹崙里 竹崙古稱為竹坑。層峰疊嶂競崢嶸。四方八達環 山路。樹影長涵水自清。 16

蘇大興,字常青,臺北縣三峽鎮人,祖籍 福建安溪,生於大正九年 ( 1920 ) 二月二十二 日,少而岐嶷,抱志不凡。就讀成福公學校時, 除修日語課程外,則另從師兼習蒙經四書,稍 有餘暇,更攻古詩文,歷代詩家詩集,多所披 誦。 年 及 弱 冠, 中 日 戰 起, 應 日 本 軍 翻 譯 官 考試及格,旋即派赴神州,從日軍遍歷上海、 南京、蘇州、湖北、湖南、武昌各地,參與宜 昌、豫南、長沙等地戰役,迨終戰後,於民國 三十五年 ( 1946 ) 五月,始返家門,時經八年 又兩月。歸來後,銳意經商,兼從稼穡,收獲 頗豐。 君喜鄉村之恬靜,乃營菟裘於本鎮溪南, 名之曰「恒莊」,輒邀二三好友嘯嗷其中,猶 不知人之將老矣。秉性忠厚,剛毅好友,氣度 恢宏,才華橫溢,博古通今,酷愛詩章。 樂 善 好 施, 膺 任 諸 多 公 職, 以 服 務 桑 梓 為職志,榮膺蘇敦仁及蘇萬利公祭祀公業管理 人,臺北縣蘇氏宗親會常務理事,三峽鎮老人 會理事,中興社區理事,義警橫溪小隊顧問, 擔任三峽鎮歷年元宵燈謎命題,並受聘為三峽 鎮公所漢文研習班教席,三峽鎮志編纂委員會 委員兼總編纂。且對成福國小及明德國中之教 育推廣,不遺餘力。至於發揚我國固有文化, 則迭參加臺灣省東北六縣市暨全國詩人聯吟會 掄元,撰著《粗枝大葉話三峽》文獻,足窺其 國學造詣之深。惜以夙志未竟,逝於民國八十 年十二月,時七十二歲。 《三峽鎮志》頁 1599。 17


茶鄉遊賞—青心柑仔、綠茶保健功效

有之青心柑仔品種仿製大陸浙江杭州龍井茶,

適製「碧螺春」茶樹品種青心柑仔之特性與推廣

不 但 品 質 佳、 售 價 也 不 錯; 從 此 三 峽 成 為 台

文 / 張清寬

圖 / 賴正南

灣地區唯一產製龍井茶的地方。推算距今應有 200 多年歷史,對台茶發展深具歷史意義。 惟好景不常,迨至七十代以後,由於產製 成本直線上升,外銷利潤降低,內銷又面臨包 種茶衝擊競爭。茶農無利可圖紛紛棄耕,因此 栽 培 面 積 逐 漸 滅 少, 目 前 大 約 僅 剩 100 多 公 頃,由於面積少粗製工廠在原料不足,成本又 高的情況下大都關廠停工,茶農生產之茶菁無 人收購,當地農會、公所為解決茶農困境乃要

青心柑仔為台灣特有之茶樹地方品種,俗

求茶業改良場協助解決,本場有鑒及此,改採

稱「柑仔種」。屬小葉種灌木型、早生、葉芽

輔導農產製「碧螺春」茶,經多年之努力,目

肥大、茸毛多、根系深、有明顯之主幹,樹型

前碧螺春茶已普獲國內消費者肯定與喜好,零

直立、開花量少、葉基角度七十、葉尖鈍、葉

零售價每台斤高達 1,200 元,正逐漸穩定成長

型 長 橢 圓 型、 內 折 度 大, 有 七 對 側 脈; 茶 茶 菁

中。

質地柔嫩、色澤碧綠、春茶生化成分含較高之 多元酚、咖啡因、胺基酸、可溶分,故茶葉品 質香高味醇。製成之茶葉外型纖細捲曲適製綠 茶,主要栽植在台北縣三峽鎮竹崙、安坑附近, 面積最多時高達 600 公頃,因品質優異名列台 灣特色茶之一,甚獲消費者喜愛。

碧螺春茶或稱碧蘿春茶茶,原產於江蘇省 吳 縣 太 湖 洞 庭 山, 是 一 種 具 有 歷 史 意 義 的 茶 葉,歷史上常被文人騷客評為中國之珍品,由 於「形美」、「色艷」、「香濃」、「味醇」 四絕而聞名於世。據清代「野史大觀」記載, 相 傳 係 康 熙 皇 帝 遊 江 南 時 偶 遇 此 茶 觀 其 色、

三峽除產茶外,且係北部地區重要茶葉集

形、香、味一時興起命名為「碧螺春茶」。碧

散地,植茶地區分布在海拔僅 200 多公尺丘陵

螺春茶之特色,主要在於原因茶菁原料及製造

台地上,早期生產之包種茶品質受氣候影響,

技藝,在茶菁方面通常必須在穀雨 ( 四月廿日 )

不及台北縣如坪林、石碇、新店、深坑等茶區;

前採製,且採時要嫩採,僅採一心一葉,一般

價格較低,缺乏競爭力。茶農為求生計,在老

在三月中旬 ( 春分 ) 即可開採,每隔七至十天

茶人不斷研究、創新之下,結果發現以當地特

採一次,採回之茶菁必須當天採製完畢,以保

18

19


持茶菁之新鮮,至於製造技藝,因為無須大型 機械,茶農可自產自製,剛好解決龍井茶 ( 須 要大型機械 ) 產製之困擾,其製造之要領為手 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帶揉,炒 揉結合,連續操作,起鍋烘乾而成。 碧螺春茶因屬炒菁綠茶,維生素 C 含高, 且質地柔嫩、清香味甘、水甜,除可做為高級

來去橫溪

粉茶之原料外,大都直接沖泡飲用。飲用時應 準備透明玻璃杯以 70 ~ 80 ℃的熱開水置於杯 中,再將茶葉投入,其沖泡比率為取 3 公克茶 葉,加 150cc 的水沖泡五分鐘後,即可倒出飲 用。此茶沖泡時可先觀察茶葉在杯中沉浮之情 形,再品其香味時,自然別有一番風味,但願 愛茶仁人君子,有緣何不親口一試,當知台灣 三峽碧螺春絕不亞於太湖碧螺春也。

資料出處:本文刊載於《茶業專訊》38 期 (2001)。 感謝茶改場 賴正南博士提供。

20

林麗華 繪

讀成福 寮地.走

茶鄉趣


劉永豐 繪製


1. 橫溪四姓宗祠

2. 鵠尾山考古遺址

王新發先生 提供

遺址位於本鎮溪南里,土名橫溪溪南之鵠 漢人初入三峽開墾時,先向原住民平埔族

尾山。適在溪南里公路南側村後。溪南里當大

贌 耕; 贌 耕通常是由漢人出價承買,再依議繳

嵙崁溪與橫溪匯流之三角形地帶,匯口南約二

納『番大租』。 贌 耕有由平埔族社番主動招墾

公里即為「鵠尾山」。山之北側山麓,皆斜坡

者,亦有立賣契,實則僅承認漢人之租佃權,

弛緩,或形成為沖積地。北向有二山嘴突入大

漢人仍須依例向其繳租。

嵙崁溪南岸之狹形平地。以西部山嘴盡端為起

橫溪的開闢始於泉州人林姓者於乾隆初年

點,北距大嵙崁溪約三百公尺;由東部山澳為

開闢溪南莊,當開闢之時,常有『生蕃』出擾,

起點,東北距橫溪河約四百公尺。本遺址地形

嗣有陳、劉、及蘇三姓來此,合力以禦,並共

完整,範圍廣大,從西部山嘴沿村內之蘇姓家

同開墾。乾隆中期,有林理完、陳淑夜、陳有

廟後五百公尺之內,似為本遺址之中心區域。

餘兩兄弟、劉文好(仕祿)、蘇季星等繼續移

本 遺 址 共 發 現 石 器 標 本 二 百 零 七 件, 及 陶 片

入開墾。在共同防禦先住民的侵擾下,開墾溪

十三件。為鎮內最大之遺址分佈區域。《三峽

南平地及山區。移民勢力擴張,住民乃得擴大

鎮志》頁 65 。

其開墾範圍,而使溪北、頂寮、坪林方面亦漸

服務於三峽國中的陳得仁老師,多年來用

發展。橫溪庄在光緒年間、日治之前已分為溪

心於鵠尾山遺址的研究,亦整理出版專書,作

南、溪北二庄,惟迄大正 2 年 ( 1913 ) 成福區

為教學與研究之用,為三峽留下珍貴的文化資

內( 含 橫 溪、 成 福、 挖 仔 三 庄 ) 尚 無 人 口 在

產。近年來更帶領學生與社大學員,實地進入

五百人以上之市街。《三峽鎮志》頁 130。

遺址區考察學習,並模擬史前人類打石磨器的 作法,體驗石鋤、石斧的功用,了解史前文化 保存的重要性。

24

25


3. 天南寺

4. 溪南大尖

法鼓山天南寺位於半山之嶺,形勢獨立而 視野廣闊。建築風格現代,銅黑的瓦片屋頂, 灰白與磚紅相間的主體,方塊線條展現樸實大 方的氣度,故享有「小法鼓山」之美名。 進 入天南寺前,會先經過一座三門,樣式屬傳統 於寺廟風格。三門又稱作山門,是禪宗寺院的 正門。象徵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脫門,又代 表信、解、行的意義。 三門的上方的題字為「天南寺」,左側則 寫著「邱春木奉獻」。原來,有位「樂善好施, 勤儉持家」的邱春木老菩薩,歷經十多年的籌 建,修路整地,為的是建設教化人心的道場, 希望對社會有所助益。在老菩薩往生後,邱家 子女-邱仁賢菩薩等,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 捐出三千坪土地,籌措了資金來興建道場。故 道場就以「天南寺」為名,紀念邱老菩薩的菩 提願心。

俗 名「 大 尖 」 之「 溪 南 山 」, 位 於 溪 南 里,海拔三O一公尺,有三角點。從遠處觀望, 酷似觀音疊坐。鵠立巔峰,視野之寬,比起鳶 山有過之而無不及。對岸之客山,由溪北里獅 頭口起呈彎弓形拱衛銜接成福山尖,儼若一座 城墻圍繞橫溪南北之小平洋。從背後觀看,頗 似一條蜿蜒蜷曲之生龍,朝北昂首,俯視萬沛 歸東,時而綠油油、時而金黃色的柑園(石頭 溪)、龍埔、公館後,礁溪大平原的田疇,在 解慍、金風季節,好像大江後浪推前浪無止之

聖嚴師父對邱家菩薩表示讚許,還期勉眾 人學習他們的孝心和善心。師父表示,天南寺 日後兼具禪修、教育、慈善與淨化人心的功能, 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期許「天南寺」是修行 成佛的最佳道場。(節錄自天南寺網站介紹)

景。當天氣晴朗的時候,還可清晰的看到一支 獨伸於空、美麗壯觀的插天山。轉身向下俯瞰, 有數不盡南來北往、東奔西馳的車輛,接二連 三穿梭不停,宛然如鐵甲龜之行列,更是令人 嘆為觀止。《三峽鎮志》頁 21 。

新北市三峽區介壽路二段 138 巷 168 號 電話 :(02)8676-2556 26

27


5. 八角湖

6. 橫溪橋

「 清 嘉 慶 年 間 ( 約 1805 年 ), 福 建 安 溪 有十八位來臺灣移民的單身漢,帶了一批福建 武夷種烏龍茶苗來到三峽,並在阿四坑附近, 選擇了地形類似,狀呈八角形的「八角湖」的 山坡地,將茶苗定植下來,發現該地採製的茶 葉,氣味芬芳,確實是種茶的好地方。當時三 峽鎮八角湖仍是一片墾荒的原野地帶,生蕃經

橫 溪 橋 建 於 昭 和 六 年 ( 1931 年 ), 原 先

常出沒,這十八位引進三峽茶苗的功臣,卻在

是一座木造橋,早期還有雙軌輕便車道平行在

與生番爭地時,全部被殺害。而這十八位無名

側,一直是三峽到大台北城的必經橋樑。後因

的男士,被埋葬在八角湖,現仍保存有當年埋

行經車輛日益增多 , 且每逢颱風暴雨水位快

葬他們的石堆。」有五十年種茶經驗的三峽農

速高漲,幾至淹沒橋面,舊時代的木造橋身已

會前理事長林新諒說著這段血淚拓墾闢茶園的

不堪負荷,遂於民國四十二年動工改建為水泥

故事。

橋。這座堅固的水泥橋,承載無數過往車輛,

乾 隆 28 年( 1763 ) 福 州 人 林 理 完 , 獨 自來到橫溪拓墾,種植茶葉,以其在家鄉植茶

也 歷 經 多 次 的 風 災 豪 雨, 其 中 曾 幾 度 搶 修 補 強,至今仍然屹立不搖。

經 驗, 將 林 厝 屋 前 屋 後 之 淺 山 地 區 盡 闢 為 茶

因橋面車道不夠寬闊,無法容納較大車輛

園。由於環境非常適宜,茶葉品質高,經營十

行駛,民國六十七年二度改建拓寬,又繼續負

年有成。回鄉帶來妻兒,繼續從事茶作,至今

擔 三 十 多 年 的 運 輸 工 作。 到 了 民 國 102 年 五

已 250 年,家族繁衍千人,已傳至第七代子孫。

月,因橋齡過久,為能符合交通流量的安全性,

為橫溪四姓聚落中,最早到達此地之家族。與

開始了橫溪橋第三次的改建工程。

隨後到達之劉、蘇、陳姓合力拓墾溪南地區,

此次將以先進的橋樑工法,為橫溪橋換上

直達大尖山及其南向八角湖地區,是為三峽地

新裝 , 長久以來,地方居民的期許也將實現,

區最早植茶產茶之區域。

人們可以安心走在橋上的人行道,聽著潺潺的 流水聲,眺望橫溪流域的青翠山林,懷想先人 拓墾的腳步…,這座橫溪橋正訴說著橫溪發展 的故事 !

28

29


7. 橫溪戲院

8. 溪北老街

「戲院」是早期地方繁榮的產物,橫溪在

溪北老街因位

六十幾年前就有一家戲院,座落於橫溪橋頭附

於橫溪與三峽溪交會

近 ( 現今橫溪農會後方 ),它的斜對面就是溪

之處,早年是船運與

北老街口。以前的戲院會有新劇團、歌仔戲或

輕便車的轉運點,也

歌舞團現場演出,有時候放映電影會有中場休

是成福內山山區的產

息,讓劇中主角登台現場表演,非常有趣!曾

業輸出必經要站,因

聽一位大姐說,六十幾年前,成福公學校的遊

此形成熱鬧的溪北聚

藝會,老師帶著學生一路從學校走到橫溪,就

落,各行各業在此經

在戲院的舞台表演跳舞呢 !

營,街況繁榮。起初

橫溪戲院的存在,訴說著早期溪北街的風

原 都 是「 土 埆 厝 」, 後隨時勢發展,到昭

光年代!

和十二年 ( 1937 年 ) 才興建完成溪北新街。 一走進溪北舊街道,好像從塵囂中走入 寧靜的老巷弄,迎面看到的是昭和四年 ( 1929 年 ) 建造的紅磚洋樓,這是這條老街上第一棟 磚造的兩層樓房。磚紅的色彩歷久彌新,彷彿 在訴說著老街昔日的風華,狹小的街道兩旁矗 立著一棟棟新舊相間的房舍,大部分還保留著 橫溪岸邊的步道

窄窄的騎樓,有幾間門面上還清晰可見日治時 期的顯赫店號,因是磨石子的建材,商號字跡 仍清晰可見,如:林合發、蘇延壽、劉復興米 商……。漫步其中,彷彿進入時光隧道,走入 當年的繁榮街景,思想起輕便車聲隆隆經過, 熙來攘往的人潮在這裡交貨採買,一聲聲響亮 的吆喝,忙碌的身影穿梭著……,令人發思古

30

31


9. 南里茶園

幽情。 走在老街,若是看見騎樓下三五個人悠閒 話家常,不彷加入他們的話題,在地人的親切 與風趣,會讓路過的你對溪北老街的感覺更加 溫馨!

笑口常開的的溪北里 林宗冷先生堪稱是國寶級耆 老! 由 於 家 裡 是 經 營「 茶 販」的生意,宗冷先生從幼 年時期就得跑遍整個橫溪流 域,翻山越嶺到各茶農家收 購粗製茶葉,再轉售給迪化街茶場,加工成 精製茶外銷。老先生自年少時即開始深入學 習製茶功夫,開設「南里茶園」茶行,從茶 園栽種、手工炒茶及銷售管道經營,一貫作 業,運作熟練,經驗豐富足以成章。 宗冷先生對鄉里間的大小事宜總是熱心 參與,曾任溪北里四任里長,平時喜好舞文 弄墨,勤習書畫,尤其樂於與人分享他的字 畫作品! 雖然已逾九十高齡,每天仍然神 采奕奕、談笑風生,只要有客人來訪,他是 有問必答,絕無藏私,是一位可敬又可愛的 長者。

新北市三峽區溪北街 13 號 電話 :(02)8676-2539 製茶師 : 林頌清 32

33


10. 蘇延壽中醫診所

11. 劉復興米商

老牌老字號的 蘇 延 壽 中 醫 診 所, 已經有百年以上的 歷史。在日治年代, 是整個橫溪流域唯 一 的 中 醫 院 所, 求 診的病患除了從四 面八方來的在地 人, 還 有 遠 從 媽 祖 田、 山 仔 腳 慕 名 而 來 的。 年 輕 時 的 蘇 卿甫中醫師經常不辭勞苦的親自出診,到各山

劉復興米商是溪北老街第二家改建樓房的

區聚落為鄉民看診,現在雖然已年屆九十,依

雙店面商家,外牆圖飾華麗耀眼,在整條老街

然 每 天 固 守 著 中 醫 藥 舖, 其 敬 業 精 神 著 實 可

中非常引人注目。第一代主人劉金泮先生,曾

佳!

經擔任日治時期溪北里的第一任「保正」,當 走進中藥舖,抬頭可見一百年木匾「蘇延

時家世之顯赫由此可見。早年橫溪水稻田面積

壽」,店內古意盎然的藥櫃,几淨明亮,讓人

廣闊,產量豐富,劉家眼光獨到,開設碾米場,

頓生感應,彷彿走入百年前的場景呢!

並經營稻米收購買賣,方便農戶之稻米出售, 也算是造福農戶。光復後因時事變遷,遂改作 百貨生意,是老街繁華景象的重要代表。

34

35


12. 恆育森林幼兒園

鼓勵孩子觀察和思考的實驗室。園區的師長們 對環境保持一種探索、尊重的友善態度,經常 帶領孩子動手做,體驗探索學習的樂趣,希望 能幫助每個孩子長成自己最好的樣子,成為社 會未來的好人才。

恆育森林幼兒園 新北市三峽區橫溪路 99 巷 80 號 電話 :(02)8676-3857

給孩子一張探索生命的地圖 ─關於恆育

張佩筠

恆育森林幼兒園位於三峽橫溪流域的山谷 之 中, 開 園 至 今 已 有 三 十 餘 年。 民 國 72 年, 創立初期,原址設在三峽區溪南社區(陳厝) 內。全體同仁在創辦人及老園長的帶領下,堅 持「恆育」的理念與風格,園務逐年穩健成長, 深獲家長支持及好評。為了給孩子一個更開 濶 幽靜的學習環境,77 年遷園於溪東社區現址, 期望在綠草如茵、林木蓊鬱的校園中,與孩子 們一同成長,繼續實踐恆育的教育理想。 本園區內外環境優雅,空氣好,自然生態 豐富。我們配合不同的季節天氣進行多元的教 學活動,給孩子一張探索生命的地圖,讓孩子 們清楚的感受到四季的更替與氣候的變化,成 為生活和學習的一部份。我們相信:孩子天生

成福橋兩岸 - 九鬮地區是茶場聚集所在

的好奇心是一切學習的最佳動機。一個有樹、 有花草、有泥土、有小蟲…的戶外環境,就是 36

37


13. 西蓮淨苑

14. 成福國小

位 於 成 福 國 小 旁 的 西 蓮 淨 苑, 建 於 民 國

成 福 國 小 成 立 於 日 治 大 正 7 年 (1918) ,

61 年,為智諭老和尚 ( 民國 13-89 年 ) 創立。

當時稱為「成福公學校」,光復之後改名「成

以「護法安僧,弘化利生」為宗旨。草創之初,

福國民小學」,至今建校已 96 年。近年來學

舉辦「大專青年念佛會」以培養青年成為佛教

校教學特色以推動在地生態教育為重點,並著

人才。74-79 年,陸續成立三峽、板橋、樹林、

重「動手做」的體驗式教學,教學成效卓著。

土城、桃園五個講堂。

民國 98 年,該校溼地工作坊榮獲教育部教師

淨苑的特色為致力於佛教人物音像記錄、

教學卓越金質獎。

弘法數位化,對外積極弘揚佛法、各項活動包

「成福濕地工作坊」是由校內多位具有共

括:清明、中元法會,佛七、佛一共修,社區

同理想與理念的老師共同組成,他們的理想是

推廣教育、大專青年念佛會、兒童夏令營、兒

將校內的濕地水草塘視為一個「動態的夢想教

童讀經班、西蓮童軍團、親子藝文班,及講堂

室」,規劃設計「成福生態週」、「成福生態

共修、皈依、受戒等。

夏令營」等教學活動,或安排校外溼地教學等,

現任住持惠敏法師,民國 81 年取得日本

直接提供學生們認識水草植物的教學環境。

東 京 大 學 博 士 ( 文 學 ) 學 位, 87 年 接 任 第 二

此 外, 該 校 另 一 教 學 重 點 是 培 養 學 生 的

代住持。因應社區化的趨勢,惠敏法師積極推

生態攝影能力,所需專業攝影器材,全由學校

展「社區淨土」、「三願六行」、身心健康「五

老師捐出得獎獎金購買。校方除鼓勵學生參加

戒」、終身學習「五戒」等各項弘法利生的工

攝影比賽之外,還將學生們的作品做成文創產

作,廣受地方民眾的尊崇,是為橫溪流域的一

品,是三峽多所小學中,經營頗具特色的典範

方淨土。

學校。 38

39


15. 辭修高中

16. 黃欉墓園

黃欉先生是台北行天宮創立者,海山二坑 前監察院長陳履安先生為實踐父親陳誠副

煤礦經營者,現今行天宮志業奉為精神導師。

總統作育英才的心願,於民國 60 年創立辭修

黃欉,道號玄空,三角湧柑園人,祖籍福建省

高中,創校基金來自陳誠先生基金會及各界捐

泉 州 府, 生 於 1911 年 4 月 12 日。 20 歲 時,

輸。 最 初 只 有 高 中 部, 85 年, 為 加 強 與 當 地

跟隨哥哥到臺北經商,逐漸在商界嶄露頭角,

社區的關係,成立國中部。現任董事長為陳履 安先生,教職員工 184 人,學生高中部 21 班, 國中部 24 班。

34 歲時在白雞開採煤礦 ( 海山二坑煤礦 ),經 營得有聲有色,經數年努力,就成為礦業鉅子。

高 中 部 自 創 校 以 來, 即 以「 全 體 學 生 住

黃 欉 先 生 在 32 歲 時, 研 讀 了 一 本 書, 才

校」做為學校特色,希望透過團體規律的生活,

突然領悟,踏入了宣揚聖教的事業。47 歲時,

培養學生獨立自主、自尊自愛的品格。學生可

在師兄弟的推崇下,他當上了行天宮的住持。

透過參加基北區高中職入學考試、基北區高中

一心替天宣揚道德,將教導人心當作一個神聖

職入學申請、基北區高中職入學聯合登記分發

的使命。

等方式入學。 國 中 部 目 前 每 年 招 收 8 班, 包 含 六 年 一 貫的英語實驗班、數學實驗班,國中部學生有 1000 多 人, 約 有 4 成 的 學 生 住 校。 在 課 程 規 劃上強調培養學生與世界接軌的能力,強調英 語與資訊教育。成立多元社團,啟發學生的潛

此 後, 他 也 提 供 基 金, 開 始 建 造 三 個 宮 ( 行 天 宮、 北 投 分 宮、 三 峽 分 宮 - 行 修 宮 ), 還幫忙造橋、舖路、賑災、濟貧、助學,致力 於回饋鄉里及社會公益。演講是玄空師父的最 愛,他相信教化的力量會替大家帶來幸福、平 安。民國 59 年 12 月 18 日逝世,享年 60 歲。

能,表現多元智能。 40

41


17. 海山一坑煤礦

墓園設於成福國小旁的山徑上。 其子黃忠臣先生為繼承黃叢先生志業,發 揚恩主公濟世救人的精神,自民國 81 年 11 月 開始籌建恩主公醫院, 83 年 11 月正式開工興 建, 87 年 3 月 3 日開幕。本著「以人為本, 視 病 猶 親 」 之 服 務 理 念, 服 務 民 眾。 88 年 3 月獲評升格為區域教學醫院。民國 100 年 7 月 正式啟用斥資三億元興建的「中山醫療大樓」 於, 新 成 立 中 醫 部, 並 擴 充 既 有 的 牙 科、 早 期療育中心和精神科日間照護中心。以提供三 峽、鶯歌、土城、樹林和桃園地區民眾更多元 的醫療服務。

海山一坑煤礦位於溪南里,為五O年代三 峽十二礦場之一。民國 49 年 6 月由陳天賜承 受礦權,開設新斜坑。在煤礦業極盛時期,由 於眾多礦工來自各地,建有礦工宿舍,往來日 常消費頻繁,為地方帶來繁榮景象。 民國 73 年 12 月 5 日,海一礦區突然發出 劇烈的爆炸聲響,災變的發生奪走了數十條人 命。令人不可思議的,災變後的第 5 天,搜救 隊在地下 2 千公尺的右斜頭與水平坑道附近, 遍佈烈火和毒氣的 40 度高溫坑道中,奇蹟似 的發現唯一的生還者…,成為當時頭條新聞。 海山一坑煤礦自民國 74 年起停止開採。 原礦區的經營者陳天賜先生因籌措救災資金, 將礦場售予黃忠臣先生。目前礦場內的土地為

白雞行修宮

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所有,將改建為恩主公醫 院附設之護理之家,工程已在興建中。

42

43


18. 金光明寺

19. 福隆宮 福隆宮屬土地 公 廟, 土 地 公 廟 主 祀福德正神 ( 土地 公 ),配祀土地婆。 土地公乃農業社會 中廣受信奉的守護

金光明寺為佛光山北區道場總本山,建築

神, 先 民 們 冒 著 生

宏 偉, 全 寺 採 中 國 式 宮 殿 建 築, 面 積 達 5000

命 危 險 來 到 臺 灣,

餘坪。內部設施現代化,有大雄寶殿、大會堂、

要在一處全然陌生、

大齋堂、會議室、禪堂、抄經堂、圖書館、電

百無倚賴的土地上

腦教室、展覽館、滴水坊以及提供兩百人住宿

安身立命,只好祈求土地公的保佑,助其開墾

的寮房區,是佛光山在台灣北部推動人間佛教

有成,並賞賜五穀豐收。 福隆宮的節慶儀式,主要在農曆正月初 4

的重鎮。 金 光 明 寺 是 一 座 現 代 化 並 融 合 人 文、 藝 術、佛學、理論與實用性的「佛光信徒大學」, 除了規劃各種佛學課程外,並經常舉辦各類型 社會性專題講座、佛學講座及座談會、讀書會 等。

與 8 月 26 日。農曆正月初 4 的祭典儀式為一 大早先到三峽迎神,迎接祖師爺 ( 祖師廟 ) 與 媽祖 ( 興隆宮 ) 的神像來到福安宮,接著出巡 繞境,遊街的陣仗有神將 ( 大神 )、神尊 ( 神 像 )、獅團、牌枳 ( 北管樂社 ) 等;遊街完畢 之 後, 接 著 演 平 安 戲 酬 神。 8 月 26 日 的 祭 典

大雄寶殿內供奉一座由緬甸請來的玉佛,

活動大致相同,只是迎神的對象不是祖師爺與

重 50 公噸,號稱東南亞第一大玉佛。2002 年,

媽祖,而是從汐止或木柵請來的與保儀儀尊王

千載一時,因緣難得,大陸陝西法門寺珍藏千

與保儀大夫。舉行慶典期間居民則於住家門前

餘 年 的 佛 指 舍 利 恭 迎 來 台 時, 曾 經 在 本 寺 供

擺流水席,並邀請親朋好友來遊,異常熱鬧。 守護溪東里的土地宮廟,除福隆宮之外,

養,萬人瞻仰禮拜。

還有另一座土地公廟,分別守護上溪東與下溪 東。上述祭典舉行時,二廟同時辦理。 44

45


20. 福安宮

21. 三峽的輕便車

福安宮屬土地公 廟, 土 地 公 乃 農 業 社 會中廣受信奉的守護 神, 先 民 們 冒 著 生 命 危 險 來 到 臺 灣, 要 在 一 處 全 然 陌 生、 百 無 倚賴的土地上安身立 命, 只 好 祈 求 土 地 公

輕便車是臺灣日治時代的重要交通工具,

的 保 佑, 助 其 開 墾 有

輕便車鐵道多由地方望族或富商經營,最盛期

成,並賞賜五穀豐收。

是 1920 年 代 中 期 至 1930 年 代 中 期, 但 在 公

福安宮的節慶儀

路運輸發達之後沒落,路線也陸續廢止。成福

式, 主 要 在 元 宵 節 與

至安坑線輕便車道,經過溪北老街通往鶯歌,

中 秋 節。 元 宵 節 的 祭

為當年載客運貨重要的交通工具,須靠人力推

典儀式為一大 早先到

送,現已拆除改為公路。

三 峽 迎 神, 迎 接 祖 師 爺 ( 祖師廟 ) 與媽祖 ( 興隆宮 ) 的神像來到福安宮,接著出巡繞境, 遊 街 的 陣 仗 有 神 將 ( 大 神 )、 神 尊 ( 神 像 )、 獅團、牌枳 ( 北管樂社 ) 等;遊街完畢之後, 接著演平安戲酬神。中秋節的祭典活動大致相 同,只是迎神的對象不是祖師爺與媽祖,而是 從汐止或木柵請來的與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 福安宮守護區域是成福里,對面的茄冬樹 是約 10 多年前,附近的一位企業家以 10 萬元 購買栽種的。 白雞行修宮正殿

46

47


22. 天芳茶行

淡的蜜香,因而得名! 另外 , 老闆還有特製的柚香茶,也是風味 一級棒,值得細細品味一番哦!老闆堅持經營 三峽在地的特有茶種-青心柑仔,做出三峽才 有的特有茶品,可以說是三峽人的驕傲!每年 都有得到非常卓越的獎項呢!歡迎鄉親多多支 持 ~ 支持 ~^_^~

三峽山區的氣候,是非常適合 < 青心柑種

三峽區成福路 163 號 電話 :(02)2672-6808、2672-6885 製茶師:黃正忠

> 的生長,做出來的茶品特別的甘醇好喝。三 峽在地最有名的茶特產是碧螺春和蜜香紅茶, 而茶種就是三峽特有的青心柑種。 天芳茶行有佔地 200 公頃的茶園,老闆黃 正忠先生是臺灣製茶界的常勝軍,從小跟隨祖 父及父親採茶製茶,習得製茶基本工夫,歷經 三十多年的揣摩研究,成為北臺灣綠茶與紅茶 的製茶高手。他以青心柑種茶菁為原料,堅持 手採一心二葉,加以精製成為高品質的精緻綠 茶、紅茶茶品,經常獲得國內外製茶賽的大獎。

黃正忠先生獲 95 年度碧螺春 - 特等獎

茶行設有專屬茶園與製茶工廠,也可以讓民眾 體驗採茶、製茶的樂趣。 碧螺春是綠茶,製作過程不經發酵,外型 像翡翠一般翠綠,茶芽像田螺般微小彎曲,在 春天採收,故名「碧螺春」;「蜜香紅茶」的 製作,是因為茶葉受到小綠葉蟬吸吮嫩葉,臺 語俗稱「著涎」,在這個過程之後,茶嫩芽產 生了變化,再經過精心的烘焙之後,竟產生淡 綠茶教學體驗活動 天芳茶行提供

48

49


23. 鐘元興竹器木桶

24. 成福煤礦

百 年 老 店 的 手 工 木 桶 達 人, 在 三 峽 擁 有 兩間店面,現在已經是第六代了!純手工製木 桶,一片一片卡榫固定接製而成。張鐘祺老闆 和老闆娘各管理一家店,老闆的店在三峽介壽 路上,喜愛吹奏小號的老闆,若是遇到知音的 話,可是會非常樂分享自己所學的哦!老闆娘 的店是本店,從日治時代就有的招牌,本來門 口還有一塊大的招牌,但卻不慎被偷走了,相 當的遺憾!

民 國 六 年( 1917 ), 三 峽 煤 礦 業 開 始 興 起!早期三峽本地工作機會不多,大部份家裡 的男主人都去從事採礦的工作,而且還一直請 求「連番」,就是加班的意思。礦工的職業是 「用一個人的出生入死,換來一家人的溫飽」。 經常可見採礦工人一身濕黑搭著台車,從坑道

店內除了竹器木器之外,老闆娘還有收集 很多古董哦!有清朝妃子睡的古床,古代藥舖 使用的藥櫃,每一格抽屜都有編號哦!因為是 手工製的,所以每一格的尺寸一定都會有差異 性,抽屜打開還有淡淡的木材香味呢!最特殊 的是超過百年的華麗

中 上 來, 從 他 們 欣 慰 的 笑 容 中, 露 出 了 沾 滿 煤灰粒的牙齒,而全身上下,只剩下眼球是白 的……。 民國 50 年以前,也有婦女為了幫忙分擔 家計,跟著進入礦坑工作,但因風險太大,一 旦發生事故,家裡的孩子將頓時成為孤兒,所

瓷 磚, 是 造 訪 者 必 看

以,後來政府發佈禁令,女人不得入坑工作!

的 珍 品! 老 闆 娘 是 個 性 情 中 人, 若 有 緣 遇

成福煤礦最興盛的時期是在民國 40 年到

到 她, 肯 定 會 聊 得 很

民國 60 年之間,除了本坑道之外,再設二坑 道,員工多達三百餘人。當時採出來的煤礦,

盡興的!

先由輕便車送到鶯歌火車站,再由火車運送到 50

51


25. 大成國小

台中,供給火力發電。 民 國 60 年 以 後, 隨 著 瓦 斯、 石 油 等 漸 漸 興起,又加上國外進口煤炭比較便宜,採礦事 業漸趨下坡,到了民國六十七年,成福煤礦正 式停止開採! 停工後的成福煤礦舊址保存十 分完整,園區環境清靜幽雅,辦公區與花園、 倉庫仍留存著五O年代的風情,經常成為偶像 劇及電視節目採訪的場景。

位 在 半 山 腰 的 大 成 國 小, 校 長 相 當 的 親 切,她細心的介紹著校園裡的每一個充滿用心 的快樂角落!茶藝教室的建築擺設,已有二十 多年了,目前正在籌劃改建,看要如何著手, 才能保有特色,又能有效的運用小小的空間, 讓茶藝教室更具有代表性!另外,廁所也是一 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地方,除了景觀好,可以看 到青翠的山脈之外,廁所的門竟然畫著一隻又 一隻可愛的小動物呢!在這裡讀書的小朋友, 真是幸福! 成福茶香自然秘境

大成國小的圖書館,小而美、小而巧的貼 心設計,是能讓小朋友流連忘返的地方呢!角 落裡…竟然還有孩子最愛的「秘密基地」耶! 那是一個個人的小空間,是個可以讓人天馬行 空,好好發揮想像力的地方!你知道嗎!大成 國 小 的 圖 書 館, 名 字 叫 做「 來 博 理 」, 猜 猜 看,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啊?歡迎來找答 案哦!相關資訊請上大成國小網站查詢,歡迎

成福炭礦事務所

52

你! 53


26. 竹崙橋

27. 九鬮老街

竹 崙 橋 於 民 國 60 年 ( 1971 ) 興 建, 為 鋼

九鬮老街本來是 ( 輕便 ) 鐵道,後來拆掉

筋 混 凝 土 橋, 長 50 公 尺, 寬 7.5 公 尺。 是 竹

改成大馬路,路寬 3 公尺,是三峽往新店的主

崙 通 往 成 福 重 要 的 橋 梁。 從 九 鬮 走 竹 崙 橋 到

要道路,早期車子很少,現在則是車水馬龍繁

底,左轉直行會到達皇后鎮森林以及早期是農

榮景況。九鬮是早期三峽茶菁的交易場所,以

林公司的製茶場。製茶廠前分為兩條路,左側

前很多茶商都到這裡買茶菁,當時也有許多茶

是往三層坪,附近有一家咖啡別墅,成排的龍

販來買粗製茶,交給茶公司,整條路買茶交易

椅及骨董桌,牆上掛滿名人書畫墨寶,雕梁畫

十分熱絡。至 1949 年以後,三峽茶轉變為「產

棟,古色古香。這棟建築裝潢獨特,踏進大廳,

銷分離」形式生產,茶農只管種植與採收,製

讓人彷彿穿越時空回到古代……。愛好骨董書

茶則全部交由茶場處理,三峽成福路(九鬮)

畫的遊客可以到此一遊。製茶廠右側直走是往

因此形成了全臺唯一的「茶菁交易市場」。

熊空及熊空休閒農場,沿路有很多豐富的生態

每 年 從 2 月 春 茶 收 成 至 10 月 秋 茶 結 束 期

可踏查,愛好生態的人士可來趟生態之旅唷,

間,每天都有茶農背著布袋,裝滿茶菁前往成

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而這兩條路線都是

福路,讓各地趕來的各茶廠負責人就地議價交

單車族的最愛呢!

易,買賣雙方依茶菁色澤與老嫩程度細心評比 檢視,最興盛的時期約在 1976~1981 年之間, 每每造成嚴重塞車的熱絡場景。 說 到 九 鬮 老 街, 大 家 第 一 印 象 就 是 想 到

54

55


多汁鮮嫩的高粱酒香腸,有一家「陳記九鬮香

28. 正全茶行

腸 」, 特 別 的 Q 彈 ( 聽 說 非 凡 電 台 來 採 訪 過 呢 )。 關 於 店 名 的「 九 鬮 」( 鬮 音 同 揪 ) 其 來 有自,老一輩的當地人說,是因於清代分配田 墾地時以抽籤決定,九鬮代表第九支籤,因而 得名。

三峽一年四季都可 以 採 茶, 綠 茶 以 春 茶 和 冬 茶 品 質 最 佳; 夏 茶 則 做 為 白 毫 烏 龍。 由 於 茶 樹 的 生 長 速 度 很 快, 同 一 季 每 隔

來到九鬮,還有一家看起來很有意思的老

一 周 都 可 以 採 茶, 因 此 每

鐵店,裡面的鐵器都是本地人務農或做山使用

年從清明後就進入採茶季

的工具。另外,要是光吃香腸不夠的話… 如 果是全家大小出遊,這裡有道地的總舖師古早

節, 一 直 要 忙 碌 九 個 月 後 才 能 休 息, 而 香 片 所 需 的 茉 莉 花 則 來 自 彰 化 花 壇。

味,可去品嚐一下五十年梅香老店阿忠師的手

近年來,三峽以本地獨有的「青心柑種」茶菁,

路菜,包你稱心滿意,飽足而歸。

製作與中國龍井(本地俗稱扁茶)與碧螺春同 名的綠茶而大受歡迎,盛行至今。 三代製茶的「正全製茶廠」,第三代掌門 李謀全先生是現任老闆,現在慢慢移轉給第四 代李宥陞承接。目前年產約 22 萬斤綠茶,包 括碧螺春、龍井、蜜香紅茶與東方美人茶,約 占公司總產量的八成,另兩成則生產白毫烏龍 或包種茶,內銷與外銷的比例各占一半。 正全製茶廠在 99 年度榮獲冬季優良綠茶 (三峽碧螺春)比賽頭等獎及三峽區冬季優良 綠茶(三峽碧螺春)比賽貳等獎、 叁 等獎以及

九鬮老街是茶行聚集地

99 年第八屆國際茶評比紅茶組優良獎和銀獎, 更 是 在 102 年 榮 獲 臺 灣 新 聞 日 報 評 鑑 年 度 全 國百大名店。產品供應星巴克咖啡等國際連鎖 店,並外銷歐洲、美、日、烏克蘭、中國大陸 等地,屢獲讚譽。 三峽區竹崙路 16 號 電話 :(02)2668-2161、2672-6725 製茶師 : 李謀全、李宥陞

56

57


29. 紫微天后宮

30. 靈隱寺

紫微天后宮

位 於 新 北 市 三 峽 區 紫 微 南 路 11 號 的 靈 隱

的主祀神明是黑

寺,為一貫道道場,於民國 66 年 ( 1977 ) 落成。

面紫微三媽。三十 幾年前由虎尾天 后 宮 分 靈 而 來。 並於永和成立「永

當初前人建設靈隱寺是為了紀念一代名師-濟 公活佛。濟公( 1130 年- 1209 年)是傳說中 的佛教僧人,起源於南宋末期,曾於杭州西湖

和 天 后 宮 」, 之

靈隱寺出家,乃因名思義,不忘根本,故以「靈

後聖母屢示神威

隱寺」為名,名揚四海。

救世萬人,未久因濟世、慶典不克容納,乃將 天后宮遷到中和,改為「中和天后宮」。 民國 70 年,得到三峽鎮竹崙里,鄧慶雲、 鄧忠明、曾榮杉、曾榮儀、張新生、李阿仁和 李添丁等七位虔誠的媽祖信徒,捐獻七千餘坪 充為建廟用地。於是,前主委曾清合先生及中、

民 國 63 年 ( 1974 ) 左 右, 因 道 場 慢 慢 宏 展,一般佛堂已不敷法會大班的需要,開始覓 地建大廟。恰好竹崙簡老先生願意奉獻土地, 經老師親點廟地後,開始鳩工興建,時因財務 拮 据, 官 考 連 連, 乃 以 別 墅 造 形, 又 在 屋 頂

永和地區等信眾,極力奔走,籌措建廟基金,

加建活佛聖像,成為舊殿的規模。民國 75 年

並結合三峽鎮紫微山當地居民出錢輸力,於民

( 1986 ) 另 建 新 殿 落 成, 一 樓 為 祖 師 祠, 供 奉

國 72 年終於將中和天后宮遷於紫微山,正式

白陽三位祖師銅像及二樓無極宮供奉明明上帝

成立「紫微天后宮」,成為北臺灣最大的媽祖

二 十 字 聖 名。 民 國 85 年 ( 1996 ) 懷 恩 樓 是 感

廟。

懷老前人 ( 慈語 ) 而設的,是提供前賢道親的 紫微三媽的慈悲愛民,救世醫人無數,本

地人深感靈驗。曾經有信眾請求祂醫治回天乏 術的早產兒。當神明降乩後,三媽說祂不求信 眾回報什麼,只要獻上三條淨香,後來這位信 眾與被救活的小女娃長大也變成媽祖的腳力之

安靈所在。並新建環山步道與停車場。 又經過多年的努力,民國 86 年 ( 1997 ) 10 月 10 日「集賢樓」落成,呈現出雄偉的外觀 與修士的風雅。「靈隱寺」以「化人心為良善,

一。神明救世本無所求,反而更能因此感化信

冀世界為大同」為宗旨,建設靈隱道場成為世

眾,發願擔任祂的千萬分身,救濟億萬需要幫

界性的道場,發展靈隱道務為國際性的道務。

助的人。受到媽祖雨露點滴的人,更應日日薰

一貫慧命,萬古長新!

習媽祖無所求的心量,才不愧媽祖救苦救難的

錄自《丁丑年靈隱寺—集賢樓落成特刊》感謝

心願。

道光出版社李憲昌先生提供。 58

59


31. 輪椅上的勇者 - 林正發的雕刻藝術

入石雕、玉雕的創作,期間也為顧客們設計製 作木石雕的台座,成為大台北地區木雕台座的 達人。因此,設在竹崙的工作室,遠近訪遊的 愛好者不斷。也歡迎有興趣的鄉親,前來泡茶、 觀賞他的作品。

現年 47 歲,土生土長的本地木雕師林正 發,出生於成福,中學畢業後,因於對木石雕 的興趣,前往“木雕之鄉”苗栗三義學習木雕 技藝,師承木雕名師曾國燦、曾國章先生,學 藝長達十年。民國 77 年首次參加台灣木雕評 選比賽,即以《苦瓜》獲得第二名及榮譽獎。 民 國 81 年 時( 24 歲 ) 由 於 經 歷 一 場 車 禍,導致須坐上輪椅,人生的意外轉折,讓他 從三義回到三峽成福老家休養。但意志堅強的

林正發 0935-200-466 木雕 / 石雕 / 玉雕 / 創作 / 設計 工作室:三峽區竹崙路 21 號旁 電話:(02)2668-2257

林正發,並不因此灰心,除了一邊復健養傷, 仍再接再厲,努力創作,終於又在民國 84 年 ( 1995 )時,坐著輪椅參加全國技能競技賽, 獲得木雕金牌獎榮譽,代表國家赴澳洲參加比 賽,再獲銅牌獎,載譽歸國後,持續創作至今。 林正發年少時就喜愛觀察動物的生活習 性,也培養出敏銳的動物雕刻功力,雕馬更是 他的拿手長項。二、三十年來,他以馬喻志, 奮發努力。民國 82 年( 1993 )時,還邀集地 方同好,發起「三峽成立雅石協會」,開始投 皇后鎮森林園區

60

61


32. 統一茗茶

33. 翁振書先生

在 地 出 生, 土 生土長的統一茶行 第三代的年輕老闆 顏 松 柏 先 生, 於 民 國 96 年間,一年當 中 獲 得 春 茶、 冬 茶

茶香「甘醇味」,翁振書先生從八歲開始

比 賽, 三 峽 區 條 型

就與父親學習製茶的技術。父親告訴他說:茶

包 種 茶 特 等 獎。 目

的滋味是菁、苦、澀,如何去菁換香、去苦換

前製茶方式採與茶

甘、去澀換潤,所謂「慣者為師」,需要花時

農分工交流,後製、 烘茶地點是借用茶菁交易所場地。 顏老闆說茶行賣茶以多元化銷售是時勢所

間以經驗去體會,自然可歷練出製茶的功力。 除 從 小 跟 隨 父 親 做 茶 外, 他 也 從 民 國 65 年開始參加農改場推廣青年茶農製茶技術的交 流,讓製茶技術更精進。兒子翁銘鴻先也承襲

趨,市場上目前是以球形茶(烏龍茶)為主流,

父親的製茶技術,獲 2011 年「百年茶傳育新

條形茶(北部的包種茶和綠茶等)因不易保存、

機」-建國百年全國青年製茶技術競賽的冠軍

氧化快,且產量較少。統一茶行生產的產品也

獎,家業喜有傳人。

外銷至大陸,茶品種類齊全,各有特色。

翁振書先生說自己小時候,竹崙里當地盛

顏松柏先生提起自己顏姓家族在日治時代

產柑橘,家裡雖是茶農,茶園工作空檔也兼做

曾擔任 50 年的保正,服務鄉親的故事。還提

輕便車運送柑橘的工作,當時輕便車可通達到

起當初的竹崙橋與成福橋還是吊橋,家門前的 竹崙路是輕便車的便道。輕便鐵道後面是鹿母

鶯歌。拜訪當天,是翁先生父親的忌日拜拜, 正好遇到遠從淡水來的三姊,高齡 80 歲的她 自己搭車來到大成國小,再以步行到達竹崙老

潭溪,早期伐木業便是以水運方式運送木柴,

家,精神和體力,令人肅然起敬。好客熱情的

可以想像出當時水位是應該是很高的。

翁先生除了教授茶雞湯料理的做法,還邀請與 他們家人吃午餐,讓我們深深感動。

三峽區竹崙路 23 號 電話 :(02)2672-7197 製茶師:顏松柏先生 62

三峽區竹崙路 87 號 電話 :(02)2668-2600 製茶師:翁振書、翁銘鴻先生 63


34. 皇后鎮森林

35. 正統茗茶

皇后鎮森林 座落於新北市三峽區竹崙里

有 70 年 歷 史 的「 正 統 茗 茶 」 茶 行, 老 闆

山區,擁有得天獨厚的森林自然環境,四周有

李明正先生是北港口湖鄉人,從小隨著父親來

群山美景圍繞,清澈的竹坑溪流經園區,佔地

到竹崙做茶,以代工、採茶維生,之後買地定

約六甲。園區內環境優雅,規劃有游泳池、烘

居於竹崙。

培坊、餐廳、露營區,提供法式料理美食、庭 園景觀座位區、溪邊座位區、游泳池設施等。 寬敞的園區裡,放眼四周盡是綠意盎 然,群山、草地、森林步道、溪流等自然景觀。 豐富的原始地景和完善的休憩設施,也吸引不 少偶像劇到這裡取景拍攝。來到皇后鎮森林, 可以徜徉在青山綠水之中,讓您放鬆心情,享 受怡然自得的休閒度假氣氛。 當 地 社 區 理 事 長 翁 振 書 先 生 說, 皇 后 鎮森林於民國 94 年開始營業,經營者是竹崎 出身,先是從事檳榔業起家,之後轉行經營休 旅服務業。「皇后鎮」多年來營運成效良好, 聲名遠播,每逢假日遊客如織,成功地帶領了

正 統 茶 行 販 售 的 茶, 主 要 以 南 部 的 茶 為 主 ( 南投、嘉義一帶 ),李老闆也親至南部製 茶。並以烏龍茶、金萱茶、四季茶為主推的行 銷產品。正統茗茶外觀看似單純的茶行,但受 邀進入參觀時,在其屋後的茶室,卻有著如人 間仙境般的迷人氣氛。坐飲其間,享用一壺好 茶,聽著潺潺的溪水聲,面對著皇后鎮森林的 山景,呼吸著來自大自然的芬多精,真是人生 一大享受。茶行第三代李華倫先生說,這場所 當初是為了讓來買茶的客人與茶農交流而設置 的,可以放鬆心情,舒適地談天。當然,李老 闆也歡迎路過的遊客地此一遊。

竹崙地區的觀光業,目前正在擴展營運點於金 山。 三峽區竹崙路 95 巷 1 號 電話 :(02)2668-2591-2 64

三峽區竹崙路 97 號 製茶師:李明正先生 電話 :(02)2668-1596 65


36. 萬善同歸

37. 普賢寺

從竹崙路 109 號旁的三和橋進入,往左轉 以步行的話,腳程約 30 分鐘可到達普賢寺。 早期臺灣的移民開墾期時,漢移民由於天

沿路都有小溪流水,往高處行走時,可欣賞寧

災、民變、械鬥、出草因故死亡,或遇客死異

靜優美的山景,順著往普賢寺道路旁,有著勸

鄉無人收埋、祭拜等情況,為了讓這些先人不

善的思語錄,別有朝山訪賢的意味!

要成了孤魂野鬼,後人便將這些無名的屍骨集

普賢寺源起於民國 76 年,宗道法師發願,

葬祭祀,命名為「萬善堂」、「萬善同」或「萬

靠著義賣山水繪畫創作及友人支助,開始在三

善同歸」等等。早期多以萬善、大眾廟為名。

峽的竹崙里山坡地闢建清修道場普賢寺。寺內

日治以後多稱「有應公」、「萬應公」為名。

供奉釋迦摩尼、大智文珠菩薩、及大行普賢菩

位在竹崙路上的「萬善同歸」祠,據翁振書先

薩,開始弘法利生志業。

生說,在小時候就有這座萬善堂了,雖無可考 究其來源,但是和本地的開發以及原住民出草 有關,而且至少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

參訪時,寺內的師父說,宗道法師的誓願 是:義務照顧身心障礙兒童,最多人數也曾高 達近百人。但礙於政府法規,原本在山坡地的 普賢寺,接受照顧的身心障礙兒童多移住於平 地了。目前在板橋、三峽北大設有兩處的中道 淨院照顧這些孩子。板橋的淨院是日間型,三 峽北大的淨院是住宿型,假日時家長必須接回 的。 三峽區竹崙里頭寮坑路 13 號

66

67


38. 大寮茶文館

臺灣農林公司的前身為日本的「三井合名 會社」, 1899 年來臺拓展茶園。於 1924 年在 三峽竹崙地區設立「大寮茶場」。因當地氣候 環境適合,曾大量契作阿薩姆茶樹,產製聞名 遐邇的「日東紅茶」,成為當時臺灣紅茶的先

39. 長城溪遊樂區

長城溪遊樂區建於民國 77 年,位於竹崙 溪溪畔,以其遊樂區四周的圍牆仿萬里長城及 重要之關塞而建,故名「長城溪」。園區內溪 谷環境為其最大特色,加上依山而建的步道,

驅,舊址即為現在臺灣農林北區精製廠的所在

地形景觀豐富,全長約 3 公里。曾經風光一時

地。

的「長城溪」,目前雖已因故歇業,但是周邊 一旁於 1944 年興建的傳統日式木造土牆

環境、建築物依然存在,後繼的經營者轉型以

建 築, 為 昔 日 三 井 的 場 長 宿 舍。 2013 年 時 臺

高品質的冷凍雞肉供應市場,備受歡迎,銷售

灣農林公司投入「新北市鼓勵產業觀光發展計

暢旺,歡迎訂購。

畫」,重新整修之後,保留黑簷木瓦、日式基 座通風口及圓窗設計,重現了日治昭和時期茶 場風華,成了融合茶文化與茶飲的休閒場所, 也是在新北市首座茶業文化館。 「大寮茶文館」周邊的環境經過適當地維 護整理,也栽植許多的茶樹;前方的小山坡, 更是以自然農法,不灑農藥化肥,栽植各種品 種的茶樹,可做為將來環境教學與製茶體驗的 場域。山區裡空氣清新,在無汙染的環境下, 這季節正是欣賞螢火蟲的好時機。 長城溪遊樂區 舊售票口

三峽區竹崙路 140 號 電話 :(02)2668-1928 68

69


40. 鹿母潭溪

41. 春谷餐廳

春谷餐廳位於三峽往新店的北 110 縣上, 下方為生態豐富的竹崙溪。因交通便利,每逢 假日座無虛席,餐廳右側邊有許多兒童遊樂設 施,可供兒童遊憩。春谷餐廳的「台味」料理 鹿母潭溪是竹崙溪的俗稱,發源於三峽與 新店市交界之安坑里獅頭山腰,水源清澈未受 汙染、水質甘甜,與發源於鳥來鄉為界竹崙里 南腳山之竹坑溪,於成福里九圇相會後稱為橫 溪,經成福、溪東坪林、溪南而達溪北,轉北

有十足的地方特色,經常開發新菜色佳餚以饗 饕客,還有主廚手作的拿手小菜,更是老主顧 的最愛。推薦菜色有:紅糟肉、 葱 爆軟絲、春 谷豆腐煲、什錦海鮮盅、塩 焗雞、天長地久 ( 拔 絲地瓜 + 拔絲芋頭 )。

於溪北里匯入三峽溪。竹崙溪溪流山川景觀特 殊,溪水潺潺水聲不絕,生態非常豐富,是典 型的綠林野溪風光,目前新北市正實施「封溪 護魚」,守護溪流生態環境。經融

三峽區安坑里 13 之 8 號 電話 :(02)2668-1277、2668-1508 11 0 縣 道 - 3 4 . 5 公 里 處 到 達 70

71


42. 大厝坑 下令日軍強力突攻小暗坑,直將翁家大厝三面 包圍,機關大炮,強大火力猛力攻擊,大厝全 部 付 之 一 炬, 燒 毀 殆 盡, 翁 家 最 繁 華 風 光 的 年代也隨之煙消雲散,景新父子也壯烈犧牲了 (景新父子烈士合葬在翁家大厝廢墟前)。 今 日 大 厝 坑 已 是 一 片 茶 園, 環 境 優 雅 宜 人,有如山間桃花源。 清道光元年 ( 1821 年 ),閩南泉州人翁儕 寬移居小暗坑,以當地多雲霧,經常陰暗罩霧, 故以「小暗坑」名之。小暗坑因著氣候適宜, 地形多山,居民們也開始種茶與樟樹、煉製樟 腦。 翁家見小暗坑地區像袋形的狹谷地區形, 叢山腹水,產物豐饒,南北兩側為竹崙、成福 兩座山峭壁絕崖,於 1880 年代間,在小暗坑 現名「大厝坑」的地方,建置了美輪美奐的「大 厝間」三十六大房,佔地極廣,翁家經營茶和

小暗坑 - 大厝坑茶園

樟腦事業,也因此躍居為臺灣北部之巨富,官 職為四品朝議大夫。 1895 年, 清 朝 政 府 依 馬 關 條 約, 將 臺 灣 割 讓 給 日 本, 臺 灣 各 處 有 志 之 士 紛 紛 興 起 抗 日,儕寬六子景新及其次子國材率鄉親戚姪千 餘人,組成「翁家軍」加入三角湧義勇軍起而 抗日,重創日軍於三角湧。 1896 年 1 月, 日 本 駐 臺 灣 總 督 樺 山 資 紀 72

成福校園內 -- 謝基煌 攝

73


43. 建安國小

44. 建安茶行 位於小暗坑的 建安茶行,是製茶技 藝傳承四代的百年製 茶廠。所製茶品,均 以本地特有的青心柑 種茶菁,遵循古法製 作,講究品種香氣與喉韻,生產知名的碧螺春、 龍井綠茶、東方美人茶、白茶、壽眉茶及蜜香

前身為大成國小建安分校,地處新店與三 峽交界的偏遠山區,校園綠意盈庭,如詩如畫, 擁有清靜純樸的環境及多樣豐富的自然生態環 境。

紅茶,遠近馳名,廣受消費者喜愛,更是臺灣 茶類比賽常勝軍。 建 安 茶 行 在 南 投 的「 2006 年 天 下 名 茶 」 大賽中,於 16 個參賽國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獲得紅茶組金牌獎。「建安紅茶」以琥珀茶色

為讓學生更貼近大自然,保護在地難得的

和芳香如蜜的氣味,加上口感溫潤甘醇,讓賞

自然資源及讓兒時記憶中最美麗的夢境在這裡

茶愛好者讚賞不已,奠定了名氣。第四代傳人

重現,學校利用當地特有的鹿母潭溪流環境設

王維誠先生,青出於藍,接著又在 2007 年獲

計了「溪流教室」的特色課程,讓學生們認識

得中國大陸第二屆「凱捷杯」紅茶類銀獎,為

溪流地形與生態之外,還有戲水、打水漂、溯

三峽製作紅茶實力再添佳績。

溪和垂降等活動。假日也開放許多社區居民來

製茶之外,建安茶行也擁有自家照顧的苦

參與活動,並藉此課程進行淨溪的環境保護行

茶樹園,每年秋冬之際,限量產製優質的純正

動,共同維護三峽的生態資源。

苦茶油 一年約有數百台斤的產量,多年來,

師生努力建構建安國小為生態特色學校, 還有螢火蟲來點燈、獨角仙的家、新建安蝴蝶 夢、青蛙共合嘓、鳴蟲音樂國、民俗植物區、 綠色水精靈、香草天空、走在山村小路等有趣 的 活 動, 2014 年 還 獲 得 美 國 環 保 署 綠 色 學 校 的認證。相關資訊,可上建安國小網站查詢。 74

一直頗受消費者信任,供不應求。歡迎愛喝好 茶的朋友,在遊賞小暗坑風光之餘,來此品茗 小坐。 三峽區安坑里建安路 79 號 電話:(02)2672-6556 製茶師 : 王考廷、王維誠 75


橫溪茶鄉風情

白雞行修宮

橫溪流域

成福天芳茶園

成福煤礦 -- 坑口

成福國小 藍鵲 -- 吳明賢 攝 成福 藍鵲 -- 吳明賢 攝

76

77


2014 三鶯走路節《茶鄉采風》 活動手冊景點介紹 寫手分工表

來去橫溪

讀成福 寮地.走

茶鄉趣

林麗華 繪

78


來去橫溪

大寮地.

走讀成福

茶鄉趣

80

81


來去橫溪

大寮地.

走讀成福

茶鄉趣

82

83


來去橫溪

大寮地.

走讀成福

茶鄉趣

4. 成福水草塘 設計人:趙翊卉。

1. 橫溪四姓宗祠 設計人:王敏雄。

5. 成福 福安宮 設計人:趙翊卉。

2. 鵠尾山考古遺址 設計人:柯秀玲、 林本益。

6. 成福橋 設計人:劉秀惟。

3. 成福煤礦 設計人:王麗晶。

7. 大寮茶文館 設計人:楊美連。

84

85


‧ 日治時期,三峽大豹製茶工場,號稱東亞第

三峽第一

一大茶場,生產日東紅茶。 林炯任 2012.02.21 整理

‧ 戰後五○年代三峽柑橘產量約 1500 公噸, 佔全國 1/2 ,居全臺之冠。

‧ 漢移民未到本地之前,平原上的土地權屬霄 裡、龜崙、武 朥 灣、擺接、坑仔、南崁社平 埔人。山區則屬泰雅族大嵙崁群大豹社的活 動區域。 ‧ 乾隆 20 年( 1755 )安溪人董日旭來到本地 拓墾,為最早來到三角湧的漢移民。 ‧ 乾隆 29 年( 1764 )隆恩庄(今臺北大學範 圍)已形成,為三角湧最早建莊之地。 ‧ 三角湧祖師廟建於清乾隆 34 年( 1769 ), 為北臺灣首座祖師廟。 ‧ 清代三角湧地區,漢移民中以來自泉州府安 溪縣的移民人數最多。 ‧ 晚清時期的三角湧,山區樟腦產量曾一度居

‧ 三峽綠茶-碧螺春、龍井茶,至今仍為全臺 品質最好的綠茶產地。 ‧ 三峽五寮地區為新北市綠竹筍最大產區。 ‧ 北插天山的臺灣山毛櫸純林為全臺灣最大 區。 ‧ 三 峽 虹 橋 建 於 日 治 昭 和 8 年( 1933 ), 為 北臺灣僅存的三拱橋。 ‧ 三峽是臺灣唯一出產塔狀玄武岩的鄉鎮。 ‧ 三峽是臺灣唯一出產聖眼文石的鄉鎮。 ‧ 三峽大豹溪上游中坑溪被譽為北臺灣溯溪聖 地。 ‧ 三峽插角副熱帶雨林為北臺灣最大的板根園 區。

全臺之冠。 ‧ 清光緒 17 年( 1891 ),大稻埕德記洋行自 美國舊金山輸入咖啡幼苗級種子,種植於三 角湧。是咖啡在臺灣種植的開端。 ‧ 1895 年, 三 角 湧 發 生 北 臺 灣 最 大 戰 役, 抗 日義軍及民眾死傷最多的鄉鎮。 ‧ 三角湧鎮農會成立於明治 33 年( 1900 ), 為全臺首創的農會組織。 ‧ 日治初期,三角湧染布業最盛,「三角湧染」 名聞全臺。

‧ 三峽祖師廟建築藝術之美,被譽為東方藝術 殿堂。 ‧ 三峽民權老街為全臺最長的老街, 2007 年 整修完工,榮獲世界建築金獎。 ‧ 2000 年 三 峽 中 元 祭 傳 統 人 力 水 燈 牌, 為 目 前全臺僅見之民俗活動。 ‧ 2000 年 2 月 1 日,國立臺北大學改制成立; 於三峽校區舉行成立大會。 ‧ 臺北大學城特區以高綠覆率及藝術造鎮計

‧ 日治中期,三角湧茶業鼎盛,以「三角湧銘 茶」馳名全臺。

畫,被譽為「亞洲最適合居住城市」之一。 ‧ 北大區內的學勤路,沿途建置了國內外知名

‧ 日治時期,三峽煤礦產量曾居全台之冠。

藝術家的創作及光雕藝術景觀,為全國最具 特色的藝術大道。

86

87


水水小確幸踏查班 -- 上課選粹

青心柑種茶園

小組結論分享

天芳茶廠製茶解說 正全茶行

88

大成國小茶藝教室

89

天芳茶行


在天南寺遠眺

南里茶園耆老講古

悠遊成福水草塘 成福青蛙窯 - 窯烤披薩

90

成福生態教育

91

走路節路線討論會


建安茶行 - 製茶解說

橫溪流域 鵠尾山遺址考察

建安茶行 - 茶葉萎凋 大寮茶文館 學員心得分享

92

建安茶行品茗

三峽之寶 考古活字典 陳得仁老師

93


銘謝與後記

里長、溪東里劉錦煌里長、成福里張首都里長、 竹崙里張博勇里長、龍恩里林富子里長、溪東 巡守隊、皇后鎮森林及大寮茶文館提供的協助

「 我 的 工 作 室 開 到 現 在, 從 沒 這 麼 多 人

與指導,讓此次行程順利進行。

來 ..」木雕師林正發驚訝地說著;正全茶行李

兩個多月來,我們追尋橫溪的文史與生態

老闆則擔心 ..「一次有三百多人來工廠參觀,

故事,得到許多鄉親長輩的協助。感謝在田野

這還是頭一次…」;「我們溪南里四塊公厝很

訪問中,橫溪流域的耆老與製茶達人林宗冷、

久沒有這麼多人來了…」溪南蘇里長也打算發

林宗振、翁振書、蘇明中、王考廷、李謀全、

動 里 民 進 行 大 掃 除 來 迎 接 我 們;「 這 麼 多 人

黃正忠、李明正、翁銘鴻、王維誠、顏伯松等

走在溪東路上,我會請我們溪東巡守隊幫忙指

前輩,提供許多茶事趣聞和鄉野傳說,豐富了

揮交通…」溪東劉里長熱心的安排著;恆育張

學 員 的 寫 作 內 容 與 考 證, 才 能 有 本 手 冊 的 完

園長也準備了四百份的手工餅乾為我們打氣;

成,特此一併致謝。

九十高齡的老里長林宗冷先生,則興奮地每天

感 謝 學 員 劉 秀 惟、 林 信 惠、 王 麗 晶、 丁

揮毫書寫茶詩,準備送給來(路過)溪北老街

麗娟、楊美連、謝秀蓮勇敢地承諾自己,為此

的走路夥伴……。

次橫溪景點的介紹擔任寫手;敏雄大哥和永豐

這是三鶯社大辦理的第三次走路節活動,

費心繪製流域地圖與電子地圖。在短促的時間

不但規模擴大,參與人數倍增,對承辦單位的

內,看著大家那麼認真求好,不計時間,多次

挑戰也最大。感謝成福國小林朝枝校長、謝基

奔走採訪拍照,然後整理出這些景點的故事。

煌主任及黃同峰老師、大成國小朱玉環校長、

這樣勇於任事、負責任的志工精神,是三鶯社

建安國小焦妮娜主任(退休)、三峽國中陳得

大最寶貴的資產,讓我十分感佩!謝謝我們一

仁老師(退休)、紫微天后宮劉文斌前主委、

等一的好夥伴,有你們真好!

成福煤礦李天富、李素珠賢伉儷、恆育幼兒園

幸福的是,在一次次的訪談中,不但學習

張佩筠園長的熱心參與及協助,提供相關資料

了長輩們的人生智慧,也喝到許多不同風味的

與 圖 片, 讓 我 們 對 橫 溪 流 域 社 區 有 更 多 的 認

好茶。這樣真實生活中的小小確幸,讓我們滿

識。此外,也特別感謝鄭演郁主任的全力支持,

心喜悅,回味無窮!

三峽分局、溪南里蘇伯聰里長、溪北里林清明 張光驊、林炯任 謹識 94

95

2014.5.11


指導單位:教育部、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主辦單位:三鶯社區大學-「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 計畫」專案 協辦單位:三峽成福國小、三峽溪南里、溪北里、溪東 里、成福里、竹崙里、龍恩里辦公室、溪東巡 守隊、成福煤礦、恆育森林幼兒園、天芳茶行、 正全茶行、永續三峽環境文化工作室、皇后鎮 森林、大寮茶文館。 發 行 人:新北市三鶯社區大學 策畫執行:張光驊 專案執行:黃珮茹、王敏雄 主

編:林炯任

田調採訪及圖文稿提供:劉秀惟、林信惠、王麗晶、 丁麗娟、楊美連、謝秀蓮。 攝影提供:謝基煌、吳明賢。 紀念章設計:橫溪四姓 - 王敏雄。 鵠尾山考古遺址 - 柯秀玲、林本益。 成福煤礦 - 王麗晶。 成福水草塘及福安宮 - 趙翊卉。 成福橋 - 劉秀惟。 大寮茶文館 - 楊美連。 橫溪流域地圖繪製:王敏雄、劉秀惟、劉永豐。 竹崙茶鄉情 ( 背面 ):簡經修。 成福風光畫作提供:林麗華。 編輯印刷:驢子行銷企劃廣告社 帶隊解說員:林炯任、陳彩洵、陳秀君、劉永豐、陳淑慧、 林信惠、柯秀玲、周玉麟、王裕瑩、林麗華、 謝秀蓮、蔣美玲、王碧雲、劉秀惟、丁麗娟、 王麗晶、何瑞瓊、楊美連、王瑞齡、王素香 等二十名。 新北市三鶯社區大學 ShanYing Community College 上班時間:週一~五 14:00~21:00 三峽辦公室 ( 三峽國中 ) :(02)2672-5106、2672-5107 鶯歌辦公室 ( 鶯歌舊農會 ) :(02)2670-0818、8678-0022 三鶯社大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hanYing.2010 出版日期 : 中華民國 103 年 5 月 24 日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