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峰山上的園丁們

Page 1

︻吳厝國小教師日誌︼

山上有群默默耕耘的教師們。 ﹁為什麼留在吳厝?﹂

……

問了他們這個問題, 而,他們說

方禹 / 羅幼娟 / 謝昀庭



鰲峰山上的 園丁們 —吳厝國小的教師日誌

2017.06


其他

後進

先進

1

7

11

17

10

16

24


後記

活動 25

29

28

32

2


帶有童趣的城堡外觀 -- 吳厝國小

吳厝國小位於台中市清水區鰲峰山

穫。多方面發展與經費申請都是為孩子們

上。前身是大楊國小分校,於 2000 年時

提升競爭力,倡導「主動學習代替補習」

獨立為「台中市吳厝國民小學」。此後學

以打破只有市區學校才有發展機會的迷

生人數突破百人的機會鮮少,是一所迷你

思。

又充滿人情味的小學。 除了早期傳統技藝課程(如:花燈、

四 年 以 來, 各 班 人 數 皆 維 持 十 位 左

舞龍、繪畫。),現在也增加許多特色課

右,而這人數也是最適合精緻教育和提升

程(如:直笛、弦樂。)。學生和老師們

競爭力。但由於生育率下降和鄉下學校沒

傾心學習,各自成立了直笛團、弦樂團。

競爭力的觀念,近來有些班級人數少於十

而鄰近廠商、學校熱心援助硬體和軟體設

位數。雖然每年教職員皆探訪吳厝里裡適

備,如:太陽能發電、英文電子教材與線

齡就學學生的家庭、大力宣傳國小硬軟體

上學習、多功能機器人教學、牛罵頭樹屋

的提升,可惜成效並不顯著。縱然質疑不

計畫等。教職員也努力不懈申請多項設施

少,身處吳厝大家庭的每位成員都堅信不

與活動,多功能教室、藝文教育展覽、器

移,而教職員最具體表示認同的行動便

材設備更新與新建校舍都是其爭取的收

是——將孩子也送到吳厝讀書。

3


吳厝國小學生近四成是較弱勢的學 生。公益團體、政府和學校為這些孩子提 供經濟上的協助,基本上就學不須繳交額 外費用,另外還有課後照顧的福利。實質 上的幫助外,教職員也時時關懷家庭出現 問題的學生,撫慰已受創的幼小心靈。不 以成績取向,吳厝給予每個孩子表現的機 會。小提琴發表、舞龍表演等讓孩子提升 自信,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展現自我。

4


編號第六號的 「吳厝牛罵頭小樹屋」於 2017 年 5 月 11 日開工

Equipment 透過爭取經費和廠商的贊助,吳 厝提升了科技相關設備。資訊科 技融入教學計畫,在多功能智慧 教 室 中, 學 習 增 添 趣 味 性。 電 子 白 板、 觸 控 面 板 和 新 型 投 影 機, 皆是鰲峰山上的園丁們努力爭取 而來。而這樣的精神總會有人賞 識,大學系所和多家廠商正是伯 樂。逢甲大學建築系選定吳厝國 小 實 行「 牛 罵 頭 小 樹 屋 」 計 畫, 協助廠商出錢出力推動這項計畫, 使吳厝的閱讀環境將更加提升。 科 技 設 備 方 面, 不 能 不 提 到「 波 提 學 園 」。 字 卡、 點 讀 書、 大 富 翁桌遊和智慧機器人阿波,使英 文教育增添許多可能性。

5


吳厝 地圖

HOW TO GO TO THERE

中 航

清泉崗空軍基地

往圳堵

和睦路三段

往清水

往清水

吳厝路 清水公園

吳厝國小

吳厝國小

6


先進

7


吳厝國小校長—黃朝恭(在吳厝耕耘十四年)

對我而言, 不只是工作場域

(黃朝恭校長 = 黃) Q:校長本身對吳厝國小的看法與展望? 黃:學校近幾年在課程的規劃與安排上有 極大的轉變,我們致力於孩子的「適性發 展」,提供學生充分的師資與資源,讓孩 子在快樂中成長,並讓學習有所成效。我 希望吳厝國小能永續發展,也希望政府能 盡力協助。幸運的是教育當局認為只要有

的對待。私心也算是為了孩子,不希望將 來他們的「母校」被廢除(笑)。當然我 們也致力於學校的相關建設,像是樹屋、 防洪池等,也想要建造一個小型的宿舍兼 警衛室。 Q:在吳厝印象最深刻的事?

學生,就不能廢校。這對小學校而言是一

黃:前幾年,有一對小姊妹的家庭發生一

種保障,當然我們也不願看到一班只有

些狀況。他們的父親病危,身為新住民的

一、兩位學生,希望班級學生最少能有十

母親為了家境時常加班,所以孩子只能獨

幾位,期許社區家長能看到學校教學上的

自在家。學校希望透過募資,讓他們延長

成果,並能同意將孩子續留吳厝。

待在安親班的時間。令人感動的是——那 時還未宣傳,就有企業捐助一筆經費在學

Q:對吳厝的展望?

校的儲蓄專戶,而這筆錢正好能資助姊妹 一年的安親班費用。我們都相信「有願就

黃:吳厝國小對我而言不只是工作場域,

有力」。當然學校的立場是「救急不救

也是我兩個孩子的畢業母校,我希望將吳

窮」,我們希望盡己所能的幫助學童,也

厝國小做為一個可行目標,並且認真努力

希望他們能在安心的環境下成長。 8


教務組長—楊美真(在吳厝耕耘十六年) 輔導主任—薛建成(在吳厝耕耘十七年)

老師的目標就是不讓 」 孩子成為「 520

( 楊美真老師 = 楊 薛建成主任 = 薛 ) Q:聽說老師跟吳厝國小很有緣? 楊:大學時期慈幼社來吳厝帶領孩童暑期 活動,因此結緣。那也是第一次遇見周主 任,但他應該不記得當時的我了(笑)。

缺點是:少子化加上偏鄉因素,讓學生逐 年減少。因為對這裡有深厚的情感,我並 不希望吳厝國小被廢校。

Q:您認為吳厝的優、缺點?

Q:您認為吳厝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楊:優點是:吳厝是最不偏遠的偏鄉學校。 楊:教學課程變得更多元。像之前有舞龍、 小校的優點是教學能面面俱到,也因為學 繪畫,隨後引進弦樂、打擊樂等音樂課程, 生人數少,可以確實掌握每位學生的狀 讓藝術深耕校園。 況,並能適時調整課程。 此外,在軟、硬體設備升級下,每間教室 薛:優點是:人情味濃厚,因為是小校, 也設有電子白板,讓吳厝成為全海線設備 教職員人數少,相較於大學校的教師,感 最先進的小學。 情較密切。老師學生就像一家人,就算意 見不合也能透過徹底的協調達成共識,十 分融洽。 9

薛:校舍變大、資源也更充足。不適任的 人走了,環境也變多了(笑)。


( 左 ) 愉快的教師書法課 ( 吳厝國小提供照片 ) ( 右 ) 愛心跳蚤義賣 ( 吳厝國小提供照片 )

Q:資源豐富可是許多居民不會將小孩送 到吳厝就讀的原因?

Q:學生身心因素對學習的影響?

楊:家長對學校的不認同心態影響著是否 願意將孩子送來。親子教育與社區風氣有 很大的關係,大部分的家長仍重視智育成 績,以學業為第一目標,認為小校競爭力 低,無法讓孩子有所成長。

楊:目前沒有身心障礙的學生,近期只有 妥瑞氏症的孩童。但也因為吳厝是小班 制,比起一般大學校而言更能照看學生, 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上台發表,展現自我的 機會變多,也讓孩童更有自信。

薛:也有些家長不希望孩子與社區玩樂的 孩子在同一個環境下學習,因此將其送往 清水、沙鹿等鄰近區域就讀。但小學教育 應該著重於生活教育與探索學習的多元發 展,而不是一昧地注重學業,阻擋孩子去 發現自己的任何「可能」。

薛:學生來自問題家庭的比例偏高,各種 家庭因素充斥。除了老師校內的教導,回 家後的「家庭教育」更加重要。老師的目 標就是不讓孩子成為「520」。

Q:您對吳厝國小的展望? 薛:希望學校能長長久久,畢竟這裡的環 境不錯,不希望就此消失;此外,吳厝國 小算是這個社區學習文化的中心,若是 廢校,那麼社區就失去一個文化交流的地 方。如此一來,無論是對社區居民或是孩 童,都是不好的。

「520」就是孩子上課五天,接受充分的 教育,周休二日在家卻不做任何學習,甚 至沉迷於惡嗜好,到了星期一就忘了上周 所學,大腦呈現空空如也。

家教是重要的,而家長是否願意將心思、 金錢花在孩子的教育呢?弱勢的孩子不一 定不成功,一切由教育決定。 10


後進

11


Ms.Qian

Ms.Xiao

12


幼兒園主任—錢玟妤(在吳厝耕耘三年)

公幼的孩子, 並不是沒有學習

(錢玟妤主任 = 錢)

Q:您認為吳厝的優缺點 ? 錢:優點就是在教育及課程規劃上,家長

Q:資源豐富可是許多居民不會將小孩送 到吳厝就讀的原因 ?

配合度高,校長也給予教師極大的自由可

錢:我認為應該是家長對公、私幼的既定

以決定事項。至於缺點部分,是希望教室

迷思。私幼部分強調讀寫,而家長便是看

的空間可以增大。若學生人數更多,可能

上這一點。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不能輸

肢體碰撞的機率也會大。現階段學校無任

在起跑點,希望從小就給予充分的教育資

何閒置空間,因此每間教室都是採多功能

源。其實公幼的孩子並不是沒有學習,雖

使用。此外,這裡的有些家長較不在乎孩

基礎部分了解不比私幼多,但上了小學

子,造成親子教育缺乏。可能因為隔代教

後,兩者的學習程度並不會有明顯的落

養、弱勢和單親等問題,讓孩子在家庭上

差。反而公幼提倡的多方探索,使孩子更

缺少溫暖。

能適性發展。

13


(上)幼兒園快樂的體育課 (右)小朋友享用美味的午餐

Q:如果你是這邊的居民,您會將小孩送

支援處理行政事務的主任。

到吳厝國小就讀嗎 ? 錢:如果我有孩子,當然會希望送到公托。

Q:吳厝算是偏鄉,教師流動率不高嗎 ?

與孩子待在同一間學校,這樣不僅能就近

錢:教師流動率當然高。像之前有一位同

照看,也較了解課程的進行。畢竟私立幼

事,因為要顧及家庭與小孩而申請調職。

兒園環境較為封閉,家長無法確實地看到

而教保員也需要考試,教保員與一般教師

教學情形。

不同,教保員是領勞保,不算是真正的軍

公幼師資是由教徵所選拔,在專業上也相

公教人員,因此每年都會參與教師徵試,

對有保障。而且公托的營養午餐在政府的

考上就會離開。不完全是偏鄉因素,許多

嚴密追蹤下也有一定的把關,食材會上傳

是因為人生規劃、家庭生活而離去。

登入平台,因此食安的方面相對放心。至 於受傷醫護方面,除了校護,公托老師也 有基礎的處理方式。

Q:您對吳厝國小的展望 ? 錢:因為校長十分支持學校,並給予充分

小學校雖然只有一班,但是有幼兒園主

的資源。像是近期開始建造的「樹屋」會

任、教保員、教師,總共三位教師,可以

在裡面放大量的故事書,以後就能經常帶

給予孩子更多的照顧。如果去兩班以上的

孩子前去。希望不同的閱讀環境能帶給孩

幼兒園,每班學生所能分配到的教師就會

子不同的閱讀感受。至於展望,希望老師

少一人,通常教保員是搭配主任那一班,

都能有固定的搭檔,流動率不要太高。 14


三甲導師 / 英文老師—蕭伊雯(在吳厝耕耘二年)

吳厝 —是 我 待 過 最棒的學校

(蕭伊雯老師 = 蕭) Q:您認為吳厝國小的優缺點 ? 異於其他

識字、工作或隔代教養等原因,造成孩子

國小的地方?

寫完作業後,家長沒有額外的時間陪伴他

蕭: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學校會爭取一些 經費,包含:教學用的小機器人、多功能 教室等。這些課程不需要小朋友額外付 費,可以享受到跟其他學校不一樣的課 程。 缺點就是這邊的家長跟都市型的學校比起 來,普遍對孩子的教育沒有那麼在乎。因

們。少了親子間的互動,這一類的孩子普 遍會比較低落。所以我認為家庭教育非常 重要。如果小孩回家都是放輕鬆,尤其是 過了暑假或寒假。等到放假後回來學校, 孩子都需要重新調整。 Q:學生的學習狀況如何?

為重心會放在生活上的需求,對於教育這

蕭:我覺得這邊的孩子普遍學習動機比較

方面較無能為力。孩子在學校呈現讀書的

不足。因為家庭因素占孩子人格﹑態度和

乖寶寶樣,但一回到家沒人管的話,就會

行為養成很重要的部分。像我們有一些孩

一直看電視。心完全沒有放在學習課業

子平常行為有問題,大多來自問題家庭。

上。

但是不能說問題家庭就一定有問題兒童,

家庭方面也可能會因為家長是外籍配偶不

只是問題兒童來自問題家庭占大多數。

15


(上)教師專業社群 ( 吳厝國小提供照片 ) (左)餅乾戶外教學 ( 吳厝國小提供照片 )

我帶的班就有明顯的區別:有家長陪伴學

蘋果等於兩顆蘋果,這個叫作具體。類似

習的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高。

這種練習的題目,只要稍微變換一下,有

家庭文化刺激著孩子,沒有帶他主動學

的孩子就難以理解。這些孩子可能就需要

習、閱讀或跟孩子聊天,孩子在各方面的

參加一些課後的補救教學。

學習會比較緩慢。 Q:資源豐富,有些家長卻不願意把小孩 Q:學生身心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響?

送來這裡讀書的原因?

蕭:以「學小提琴」這件事來講,每個孩

蕭:有些家長覺得這邊競爭力不足。生活

子都是輪流使用,沒辦法回家練習。除非

在都市和重心學校附近的家長,為了讓小

家長有經濟能力幫孩子準備小提琴。自己

孩考國中資優班,從小就讓小孩補習。我

擁有小提琴的孩子,練習機會當然較高;

覺得不管哪一邊的方式沒有什麼對或錯,

自然在這方面會學的比較好。沒有琴的小

因為每個人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想法。

孩只有團練時間可以學習。

如果我有小孩的話,我會讓他讀吳厝國 小。因為我自己是老師,所以在學校覺得

也是有家庭具備能力讓孩子學習,但是只

不足的部分,回去還可以再補強。可是如

把錢用在生理需求部分,教育這一方面比

果是這邊的居民,他們大多是上班族,考

較薄弱。有些小孩其實擁有天分或有心學

量的因素就不同了。

習。但即便如此,有些家長還是覺得這些 是多餘的。 學習能力方面,教育有一個理論就是皮亞 傑理論,裡面講到兒童的認知發展階段: 感覺動作期、前運思期、具體運思期和形 式運思期。那麼正常來說七到十一歲的小 朋友已經在具體運思期,他可以做一些抽 象概念的思考。 比如說:一加一等於二像一顆蘋果加一顆

Q:您對吳厝國小未來的展望 ? 蕭:我覺得吳厝國小很好。如果不是家庭 生活的計畫,真的想繼續留在吳厝國小教 書。因為同事間相處非常融洽,而且我覺 得學校很支持老師想做的事情。再來的原 因就是學生很純真,家長也不會干涉老師 太多。但是有時候會覺得家長好像都不會 關心,也是會有點小失望。總結來說,吳 厝是我待過最棒的學校。 16


其他

17


Ms.Chen Mr.Zhou Ms.Zhang

18


小提琴老師—陳雅薇(在吳厝耕耘六年)

不只是演奏技巧, 省思能力 更多的是 —

(陳雅薇老師 = 陳) Q:在吳厝工作 / 教學的原因? 陳:在東明國小任教時,東明國小的楊富 全主任大力推動弦樂教育。而後楊富全主 任榮調為吳厝國小校長,也因此開啟吳厝 國小弦樂教育的可能性。因緣際會下,我 來到吳厝國小教導已六年了。興趣使然,

以在壓力下較有自信。之前教導過的學生 就曾回憶:「還好國小有學過小提琴。」 這項長才使眾多學生在課業外表現傑出的 一面。 Q:您認為吳厝異於其他國小的地方?

我在東明國小、青年高中和彰化藝術高中

陳:我想是「分享和挫折容忍度」。寒暑

都有任課。國中是我接觸偏鄉教育的開

假時帶都市學生來到吳厝國小交流,他們

始,但我發覺最根本的自信應是由最初的

覺得自己和吳厝學生最大不同就是「分

教育培養。小學校競爭力相對薄弱,學生

享」— 團隊練習時,如有同學落後,城市

進入國中後若有著小提琴的專長,或許可

的學生會感到不耐煩。

19


但是在吳厝卻能看到同學間的互助和鼓勵

行弦樂教育是不可能的。但在吳厝,我看

(只要發現同學出現錯誤,就會轉頭指正

到了可能性。」。因此,大多外界覺得「不

避免錯誤。)因為小提琴老師很兇(笑), 可能」而不去做。而我認為「只要目標明 渡過這些的學生比較不會成為媽寶。罵完

確,都有可能。」— 這也是我想傳達給這

他們,他們會流眼淚,但在課程結束後還

邊孩子的理念。表演邀約的增加代表努力

是會說聲「老師謝謝」。就算在挫折中,

成果,不過在成果還不明確的開始,除了

吳厝學生依然帶著「感恩」的心繼續努力。 學校的支持,鄰近的企業家也不吝嗇地給 予鼓勵。多年參與表演,小朋友不免有些 Q:您對吳厝學生的未來展望? 陳:起初家長們探討度呈現持平,因為他

自滿。經過調適後,小朋友慢慢地可以培 養「台上自信,台下謙虛。」的態度。

們認為弦樂教育不是短時間就能有成效。

所以我認為弦樂帶給他們的不只是演奏技

也曾有大提琴老師首次觀看吳厝弦樂團練

巧,更多的是省思能力。我想就算學生未

習時,認為在小學校難推行弦樂。但一個

來不是在這塊發展,弦樂的學習也能使他

月後,他對我說:「原本以為在小學校推

們面臨挫折時有另一種選擇。 20


退休主任 / 技藝老師—周知正(在吳厝耕耘十七年)

「知行合一」, 就是我教導學生的理念

(周知正主任 = 周) Q:您沒有離開吳厝的原因? 周:沒有離開的原因就是「感情」兩字。 吳厝國小從分校時期到獨立,我皆參與在 內。因此,服務五年退休後,我還是會回 來教課。

不足。吳厝培養很多家庭花燈技藝,但在 小孩子長大出外發展後,出現人才的斷 層。已習得者沒有回流,技藝難傳授下去。 假使有經費補助這部分,學習的效率想必 會大大提升。特殊教育和專業技能如要加 強,聘請適任教師教導是很重要的一環。

Q:您認為吳厝的優 / 缺點? 周:土地面積小雖然是缺點。但也因為不

Q:您所教導的範疇?

大的空間,人們感情較為緊密,環境也呈

周:主要分為思想和技藝兩方面。而「知

現精緻的小而美。目前硬體資源充足,但

行合一」就是我教導學生的理念。

在軟體——師資和活動方面,我認為較為

「知」——透過閱讀和學習,每個人都可

21


繪畫課教學&學生作品 ( 吳厝國小提供照片 )

以得知道理。但「行」尤為困難——學生

下午,渾然忘我到午飯沒吃。所以重點不

偏差行為出現後,須由家庭和學校協心努

是教導者,而是學生對於課程的熱愛。

力,才能改善問題。為何我覺得分數取向 的教育有缺失,而這又與「行」有何關係? 教學只知空談理論,忽視或者遺忘「實踐」 的重要性。就如同製作花燈,我不刁鑽理 論與做法,放手讓學生思考,使其有所成 長。但我也以身作則,大多數的花燈比賽 我們幾乎每年都參與。不過近年較少參加 比賽,主要原因是為培養下一代與把機會 留給更多人(笑)。

小朋友每次的成長皆讓我欣喜,「我快樂 地教,他們快樂地學。」這不是很好嗎? 我要求不多,只求達成課前訂下的標準。 每堂課設一個小目標,循序漸進地學習, 這過程也較快樂。至於舞龍,我講求的是 「靈魂」。龍頭至龍尾的搭配要靈活,每 個位置缺一不可。整條龍皆有生命力,那 麼這條龍才算「活著」。鼓的教學上呈現 多元性。原因是怕偏頗某一種演奏,學生

Q:您對於授課的堅持?

會被特定團體挖腳,此後可能會行為偏差 或身體受損。而目前新研發的教學是編寫

周:我熱愛自己所教導的東西。最近對花

鼓譜,傳授孩童能編寫鼓譜的知識,使他

燈技藝頗有心得,像是前幾天我從早做到

們以後演奏其他鼓樂得心應手。 22


工友阿姨—張美雪(在吳厝耕耘十七年)

不會因為身分不一樣 就有差別

(張美雪 = 張)

Q:您認為吳厝國小的優缺點 ? 張:優點是:吳厝是一個新的學校,所以 師資比較年輕化。同時,吳厝國小較偏遠, 學生數不多,比較能發展特色。最近幾任 的校長都做得不錯,很認真地推廣教育以

進老師,大部分都是來自外縣市 , 所以只 要到了時間,幾乎都會調離這裡。 Q:您認為吳厝國小異於其他國小的地方? 張:吳厝國小的人文特色豐富。因為位於

及音樂。還有幾個比較資深的老師,像是: 鄉下地方,較有機會跟大自然親近。我們 美真老師、薛主任和退休的周主任,都願

會發展導覽解說和社區在地結合,而這也

意持續為學校投入,我認為這是最大的優

是都市地區較缺乏的部分。

點。

像是「退休主任回來學校做義工」也是很

至於缺點的話:吳厝國小因為較偏遠,所

少見的事,其它學校的退休教師通常只是

以老師流動率很高。而考上吳厝國小的新

回校交流而已。

23


(上)校園的清潔打掃 ( 吳厝國小提供兩張照片 ) (右)母親節與宋代文化展後的合照

Q:身為工友和老師之間的相處,您覺得 如何 ? 張:我個人覺得身為工友和老師的相處沒 有很大的差別,至於其他學校就不一定 了。因為吳厝是一個友善的校園,大家的 感情都很綿密。不會因為身分不一樣就有 差別,所以這也是蠻特殊的部分。 Q:您認為吳厝國小改變最大的地方 ?

(上)婦女節與職員的合照 ( 吳厝國小提供照片 ) (下)採訪活動的側拍

張:硬體和軟體雖進步了。但其實吳厝國 小正面臨最大的挑戰—老師流動率很高, 因為來自各地的新進老師幾乎都會回歸家 庭,不可能長久待在這個偏遠的地區。不 像是市區學校考進去之後,就不太會流動 了。我們就有老師每日舟車勞頓。騎機車 後搭火車,然後再騎機車到學校。單趟就 要花費一個多小時了,十分辛苦。 24


活動

25


String music Dragon dance Lantern

26


弦樂教學(小提琴 & 中提琴 & 大提琴)

圖片為弦樂課程的教學。校長憂心生活在偏遠校區的吳 厝學童缺乏音樂素養,於是聘請雅薇老師指導學童小提 琴。提琴課成立六年多,這段期間,他們參與許多比賽 及表演,讓孩子們累積信心與自信,笑容也更多了。 此外,學校也成立教師弦樂團,並且於每週三中午練習, 讓老師們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音樂 27


舞龍 & 花燈 & 繪畫

(上)學童的舞龍練習過程 (吳厝國小提供照片) (右)楊美真老師、薛建成主 任和周知正主任製作的花燈 (吳厝國小提供照片)

(上)羊年全國花燈比賽優勝 (吳厝國小提供照片) (左)學童使用的繪畫用具

28


後記

29


感想 方禹 知道要製作專題時,我馬上想到訪問「吳厝國小」堅 守崗位的教職員。身為校友的我好奇他們是懷抱怎樣 的理念在這小小的國小耕耘。經歷長途的車程和接連 大雨,我得到了答案。縱然過程匆忙,也稱不上順利, 這群耕耘者的幫助(熱心的事前聯絡、美味的營養午 餐、大雨下的接送……)還是使我深深感動。

羅幼娟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團體性拍攝,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 就是師長對學校的熱忱與用心。受訪者親切的在各項 事務上給予我們幫助,甚至提供餐點,讓大家十分感 動。當然拍攝過程不全然順利,無論是雷雨攪局、亦 或是雙方的溝通認同 .... 等,種種的困難也帶領我反 思。經過這次採訪,我收穫許多,希望以後有機會, 也能參與類似拍攝計畫。

謝昀庭 採訪當天下著大雨,大家一早就出發前往吳厝國小。 我們在採訪時,發現大多受訪者面對鏡頭會顯得有些 不自在。所以我們試著用敘述或者攝影時保持距離, 來讓受訪者放輕鬆一點,才能捕捉到較自然的鏡頭。 把「吳厝國小」的紀實攝影編輯成一本刊物,也讓我 學習到刊物的內容呈現都需要經過討論。最後,希望 能帶給讀者對於偏鄉教育有不同的想法與啟發。

30



特別感謝(依照採訪順序) 黃朝恭校長

陳雅薇老師

薛建成主任

周知正主任

楊美真組長

張美雪工友

錢玟妤主任

吳厝國小全體人員

蕭伊雯老師

台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

工作分配 事前作業 – 方禹 攝影 – 羅幼娟、謝昀庭 訪問 – 方禹 插畫 – 謝昀庭 內容排版 – 羅幼娟 封面、活動頁設計 – 方禹 撰稿 – 方禹、羅幼娟、謝昀庭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