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電影展十年周年特專刊

Page 1


目 次

前言

P.2

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簡介

P.3

十年有成 歷屆參展影片 歷屆映演城市 歷屆活動回顧

P.4 P.8 P.10

十年對話 兩岸電影交流的拓荒者—李行訪談

P.20

以人為本,從故事出發: 張一白、林孝謙及段存馨訪談

P.26

十年回顧 兩岸電影展的十年: 大陸電影市場蓬勃發展的脈絡

P.30 文

吳文智

面向大陸市場的多元可能: 台灣電影十年闖蕩 文 編輯部

P.33

兩岸影視大事紀

P.36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前言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展十歲了。影迷朋友們暱稱的「兩岸」於 2009 年正式誕生, 十年來懷抱著促進兩岸電影交流的願景一路成長,每年精選台灣 及大陸的優質電影作品,與海峽對岸的觀眾、影人分享交流。十年 來共選映了 71 部大陸電影來台放映,並帶了 64 部台灣電影至對 岸亮相。放映足跡踏遍大江南北 16 個大陸城市及台灣的 10 個都 市鄉鎮,近百位兩岸影人透過參展機會互相造訪,不僅增進對彼此 作品的瞭解,也更認識孕育彼此創作的環境。一路走來,兩岸很驕 傲能作為電影配額制度外的展演與溝通平台,在雙邊政策限制下, 另闢大陸作品來台放映途徑;並成功引薦優秀台灣電影至陸放映, 作為台灣新銳創作者前進大陸市場的試金石。

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 簡介 台灣電影自 2008 年展現驚人爆發力之後,逐漸重視台灣 電影需要更大的空間來擴展格局,於是「兩岸電影交流委 員會」(下稱兩岸委員會)在電影同業與新聞局共同支持下 於 2009 年 4 月 10 日應運而生,並推舉李行導演擔任第一 屆兩岸委員會主任委員。兩岸委員會致力推動籌劃辦理兩 岸電影展活動、兩岸電影交流合作、兩岸電影政策意見溝 通與舉辦論壇活動、有助於台灣電影發展大陸市場事項及 有助於大陸電影發展台灣市場等相關事宜。

兩岸十年,與影迷們一起見證了政經環境及影視產業的變化及起

兩岸委員會自 2009 年起舉辦「兩岸電影展」,並推薦台灣

落。在十歲的此刻稍微駐足,回頭一望,發現兩岸不僅透過映演、

影片參加大陸各大影展及電影節並與大陸電影單位合辦主

座談等活動留下深刻軌跡,透過有系統的解讀,這些足跡也充分反

題影展等活動,將台灣電影成功的帶入大陸市場,讓大陸

映出兩岸電影產業各自的方向變化及彼此合作互動的關係消長。

觀眾從不熟悉進展為欣賞台灣電影,其目的均為協助台灣

因此,在這本專刊中,我們除了呈現影展十年有成的各項成績,更

電影從業人員了解大陸電影市場之方向及政策之動向,以

期盼透過具體的數字及事例,延伸整理出我們對兩岸影視發展趨

進而合作,為台灣電影從業人員提供更多的機會,發揮長

勢的觀察。

才完成夢想,共同為台灣電影努力。

我們邀請到熟知兩岸產業現況的資深影評人吳文智,為我們寫作大 陸類型電影的深度分析。根據兩岸歷年選映之陸片,勾勒出大陸電 影市場蓬勃發展的脈絡,並整理十年來大陸票房節節上升的趨勢; 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也從主辦單位視角出發,提供這十年來對台灣 電影及大陸市場的第一線觀察;導演張一白及林孝謙本著各自的創 作經驗,進行趣味橫生又發人深省的兩岸導演對話;影展大家長李 行則娓娓道來兩岸電影展的前世今生,展現有志者事竟成的泱泱 大度。我們更透過不同的圖表設計,讓十年足跡一目瞭然。 十歲的我們依舊年輕,在這華語電影勢如破竹的時代,我們期許 兩岸電影展能發揮謙虛、實踐的「拾穗」精神,持續為電影人及影 迷們開拓更廣袤多元的交流空間。讓我們從交流到合作,邁向兩 岸電影產業共存共榮的下個十年。

P.2

P.3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2009 參展台片—

導演—

非誠勿擾

馮小剛

冏男孩

楊雅喆

瘋狂的賽車

寧 浩

練習曲

陳懷恩

江北好人

劉 新

六號出口

林育賢

致命追擊

來 赫

對不起,我愛你

林育賢

香巴拉信使

俞 鐘

沉睡的青春

鄭芬芬

塔鋪

王 威

態度

林家緯

隱形的翅膀

馮振志

2011

廖人帥

導演—

參展台片—

導演—

日照重慶

王小帥

台北星期天

何蔚庭

西風烈

高群書

茱麗葉

侯季然

我們天上見

蔣雯麗

將愛情進行到底

張一白

鋼的琴

張 猛

與愛別離

林孝謙

觀音山

李 玉

當愛來的時候

張作驥

第 36 個故事

蕭雅全

酷馬

王小棣

沈可尚 陳玉勳

《酷馬》編劇黃黎明於 2014 年 5 月 27 日因病逝世,謹此紀念。

參展陸片—

導演—

參展台片—

導演—

鬥牛

管 虎

聽說

鄭芬芬

走著瞧

李大為

一席之地

樓一安

2012

額吉

寧 才

不能沒有你

戴立忍

參展陸片—

導演—

參展台片—

導演—

鐵人

尹 力

一頁台北

陳駿霖

星海

李前寬

爸…你好嗎?

張作驥

殺生

管 虎

阿爸

洪榮良

肖桂雲

有一天

侯季然

轉山

杜家毅

帶一片風景走

澎恰恰

郎在對門唱山歌

章 明

寶島漫波

王啟在

我願意

孫 周

熊熊愛上你

鄭芬芬

盲人電影院

路 陽

皮克青春

陳大璞

雙人床條約

吳衛東

下一個奇蹟

卓 立

匹夫

楊樹鵬

神探亨特張

高群書

彭家煌 彭 臣

李大為導演曾偕作品《走著瞧》參與第二屆兩岸電影展, 於 2018 年 4 月 10 日因病逝世,謹此紀念。

P.4

參展陸片—

導演—

十年有成。歷屆參展影片 ▎

十年有成。歷屆參展影片 ▎

參展陸片—

2010

走路上學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P.5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參展陸片—

導演—

廚子.戲子.痞子

管 虎

參展台片—

陣頭

2016

2013

參展陸片—

導演—

參展台片—

導演—

導演—

老炮兒

管 虎

百日告別

林書宇

馮 凱

夏洛特煩惱

閆 非

西城童話

葉天倫

彭大魔

愛情算不算

林君陽

陳凱歌

野蓮香

鄭有傑

狗 13

曹保平

候鳥來的季節

蔡銀娟

基隆

喬 梁

五星級魚干女

林孝謙

傅天余

少年班

肖 洋

失控謊言

樓一安

瞿友寧

一切都好

張 猛

234 說愛你

張瑋真

周旭薇

解救吾先生

丁 晟

來得及說再見

陳芯宜

喜馬拉雅天梯

蕭 寒

沈可尚

梁君健

黃嘉俊

楊亞洲 薛曉路

北京遇上西雅圖 記憶望著我

宋 方

童年的稻田

朱小玲

黛比的幸福生活 親愛的奶奶 金孫

參展陸片—

導演—

參展台片—

導演—

林正盛

不成問題的問題

梅 峰

我的蛋男情人

傅天余

李 鼎

28 歲未成年

張 末

心靈時鐘

蔡銀娟

張作驥

少年

楊樹鵬

只要我長大

陳潔瑤

夏 鋼

再見女兒

陳宇詰

參展陸片—

導演—

參展台片—

導演—

北京愛情故事

陳思誠

世界第一麥方

寧 瀛 盧庚戍

到不了的地方 暑假作業

騰華濤

原來你還在

楊南倩

前任攻略

田羽生

加油!男孩

手 合

清水裡的刀子

王學博

林北小舞

陳玫君

張永昌

誰的青春不迷茫

姚婷婷

音樂家周藍萍

黃敬峯

德布西森林

郭承衢

房間裡的舞蹈 爸爸去哪兒

彭 磊

夢見

謝滌葵

特別放映—

導演—

林 妍

百鳥朝鳳

吳天明

等風來

夜色撩人

十年有成。歷屆參展影片 ▎

十年有成。歷屆參展影片 ▎

2017

2014

怒放之青春再見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搜索 哺乳期的女人

警察日記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2018 2015

導演—

參展台片—

導演—

無問西東

李芳芳

有一種喜歡

王郁惠

唐人街探案 2

陳思誠

花甲大人轉男孩

瞿友寧

參展陸片—

導演—

參展台片—

導演—

妖貓傳

陳凱歌

痴情男子漢

連奕琦

匆匆那年

張一白

極光之愛

李思源

暴雪將至

董 越

盜命師

李啟源

易智言

羞羞的鐵拳

宋 陽

上岸的魚

賴國安

張吃魚

乒乓

簡學彬

一步之遙 微愛之漸入佳境

P.6

參展陸片—

姜 文 顧長衛

行動代號:孫中山 迴光奏鳴曲

錢 翔

諜.蓮花

青 陽

活路:妒忌私家偵探社

張 世

松太加

缺角一族

江豐宏

十二公民

徐 昂

相愛的七種設計

陳宏一

狼圖騰

尚賈克阿諾

寒蟬效應

王維明

二十二

郭 柯

特別放映—

導演—

盜馬賊

田壯壯

透析

劉 杰

尋槍

陸 川

P.7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屆 映演城市 太原 晉中

保定

十年有成。歷屆映演城市 ▎

十年有成。歷屆映演城市 ▎

西安

北京 天津

寶雞

重慶

大足

泰州

興化

上海 太倉

蘇州

新竹

台北

新北

廈門

桃園 苗栗

泉州

花蓮

台中 彰化 台南

高雄

P.8

P.9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歷屆活動回顧

十年有成。歷屆活動回顧 ▎

十年有成。歷屆活動回顧 ▎

1 2009 第一屆兩岸電影展台北開幕式,右起開幕片《非誠勿擾》導演馮 小剛、主演舒淇、中國電影基金會會長李前寬、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 任委員李行。

1

2 3

2 2009 第一屆兩岸電影展台中開幕。 3 2009 第一屆兩岸電影展「兩岸導演對談講座」,參與來賓左起馮小剛 導演、侯孝賢導演,李行導演、陳國富導演、中國電影基金會會長李前 寬、大陸代表團成員王中磊。

P.10

P.11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十年有成。歷屆活動回顧 ▎

十年有成。歷屆活動回顧 ▎

右頁 1 2014 第六屆兩岸電影展台北開幕式,與會來賓右起潘粵明、劉雅瑟、盧庚戌、王景 春、陳思誠、歐陽娜娜、佟麗婭。 2 2014 第六屆兩岸電影展於廈門舉辦閩南語電影週,參展影片《鐵獅玉玲瓏》主演許 效舜、彭恰恰。

2013 第五屆兩岸電影展台中開幕式,與會來賓右起演員吳敏、臺中市政府新聞局局長石靜文、片 商代表吳高雄、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行、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朱延平、 臺中市長胡志強、《搜索》男主角趙又廷。

1 2

3 4

3 2014 第六屆兩岸電影節「溫故知新─如何讓歷史成為兩岸電影的新活水」座談,參 與來賓於台南藝術大學合影。 4 2014 第六屆兩岸電影展「我的跨界導演夢」座談。與來賓右起《媽祖迺台灣》導演 任賢齊、《怒放之青春再見》導演盧庚戌、《房間裡的舞蹈》導演彭磊。

P.12

P.13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06 十年有成。歷屆活動回顧 ▎

十年有成。歷屆活動回顧 ▎

1 2 3 1 2015 第七屆兩岸電影展台灣 代表團合影,左起東明相、 林柏宏、林妍柔、楊丞琳、 莫子儀。 2 2015 第七屆兩岸電影展台灣 代表團合影,左起東明相、 莫子儀、李思源、林妍柔、 王月、江豐宏、林柏宏。 3 2015 第七屆兩岸電影展「兩 岸電影沙龍 - 聊聊大陸電影 的二三事」,與談人右起膝 關節、劉凱西、張士達。

P.14

1 2

1 2016 第八屆兩岸電影展台北開幕式大陸代表團合影。 2 2016 第八屆兩岸電影展開幕片《老炮兒》映後見面會。右起主持人趙婷、 導演管虎、主演梁靜、主演馮小剛、主持人楊達敬。

P.15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十年有成。歷屆活動回顧 ▎

十年有成。歷屆活動回顧 ▎

1 2 3

1/2 2017 第九屆兩岸電影展台北開幕式。 3

P.16

2017 第九屆兩岸電影沙龍「實感的 追尋─武俠電影的新風景」,與談 嘉賓徐浩峰、王文華。

1

1 2017 第九屆兩岸電影展北京開幕台灣代表團合照。

2

2 2017 第九屆兩岸電影展北京開幕,右起管萌、林子熙、李李仁、蔡銀娟、花柏容、陳玫君。

P.17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十年有成。歷屆活動回顧 ▎ ▎

對話 回顧 ╳

1 2

P.18

1 2018 第十屆兩岸電影展山西開幕,右起王宇兒、李玉璽、朱延平導演、 李行導演、畢書盡、嚴正嵐、王郁惠導演。 2 2018 第十屆兩岸電影展山西開幕式台灣代表團合影。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 交流的拓荒者 李行訪談

鄉土寫實作品,李行導演著作等身,逾 50 部作品不僅 創造票房口碑,更演繹了台灣電影史的脈絡流變。然而

在為人熟知的創作者身分之外,自謙為「永遠的電影義

工」的李導演,更是促進兩岸電影圈對話互動的重要旗

十年對話。兩岸電影交流的拓荒者 ▎

十年有成。歷屆活動回顧 ▎

從台語片熱潮到健康寫實電影;從瓊瑤愛情電影再回歸

手。在 1986 年執導《唐山過台灣》後,他放下導演筒, 在電影生涯的下半場,推動無數交流活動,在他爭取遊 說下,海峽雙邊得以產生更多互惠利多的影視政策,兩 岸電影展也是其於華語電影圈耕耘多年的成果。在影展 邁向十歲之際,透過訪談,得以一窺影展的前世今生, 更於漫談回憶間,看兩地電影人如何透過共通的電影語 言,以習於創作的赤手空拳在政治環境中開山拓荒,開 創日漸開闊的對話空間。 李行導演比約定時間更早抵達訪問現場,先與即將退休 的同仁閒話家常。在他習於批閱公文、參與會議的辦公 空間,書櫃整齊擺放著各種結案報告及相關文獻,是兩 岸電影展十年來的點滴軌跡。緩緩入座的李導演有備而 來,從手提袋中仔細取出書籍資料及隨身攜帶的放大

P.20

P.21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鏡,近 90 歲的他憶起過往種種,仍是歷歷在目、

當時的邀請單位為中國電影家協會,台灣一行人

娓娓道來。

參訪了北京、西安及上海,協會秘書長張思濤盛 情接待、全程陪同,居間穿針引線,使李行感念

兩岸電影最早的交流活動,始於 1989 年我方開

在心。而此行與影壇前輩謝添及張駿祥的相遇對

放赴大陸拍片,隔年對岸也以相關法令的鬆綁釋

話,更令他深感直接交流的可貴與重要。所謂交

出善意,兩岸文化就此趨向開放交流。1990 年,

流必是有來有往,回台後,李導演便決心於隔年

時任中華民國導演協會理事長及金馬執委會主席

邀請陸方影人來台,並開始思考如何使兩岸電影

的李行受邀訪陸,同行者尚有宋存壽、蔡揚名、

的溝通更為順暢,只是起步開創往往特別艱難。

林清介及萬仁導演,為台灣影人首次正式造訪大 陸。「其實當初我接到邀約時,非常猶豫要不要 去。」彼時政治氣氛今非昔比,兩岸交流也不如

「三地導演會」:由人際交流,邁向兩地對話

今日頻繁,往來兩岸是大事,難免深思熟慮。「後 陸。我父親聽了就把我叫去,跟我說大陸市場如

電影導演協會一聚。席間李行提議,港台導演多

此龐大,怎能不去瞭解,叫我別猶豫了,我才答

年來互動頻繁,如今兩岸已漸進開放,應將聚會

應下來。」李行父親當時的一句話,似預言了今

擴展為「兩岸三地導演會」,促進華語圈創作者

真要實行起來卻困難重重。九零年代初的兩岸互

由謝晉導演領軍,除了謝鐵驪等導演成員,也有

日大陸市場令全球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龐大吸

充分交流。此提議隨即獲全場鼓掌同意,並決定

動仍處試探階段,雙方一舉一動都是小心翼翼、

台辦及廣電部(廣電總局前身)代表,港台導演

引力,也成為日後李行為兩岸影壇搭橋鋪路的第

由香港的吳思遠導演與李導演一同推動,邀請三

嚴陣以待。大陸官方最初對交流目的抱持諸多懷

與大陸電影主管機關在此首度面對面接觸。也因

一塊磚。

地導演於香港聚會。然而這博得滿堂彩的建議,

疑與為難。「我跟吳思遠為了這事跑了好幾趟北

這活動,讓陸方看見港台電影導演協會的積極團

京,我對他們說,我們都已幾十年不在一起,但

結,促成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於來年成立。

1991 年新春,香港電影導演協會如常來台與台灣

十年對話。兩岸電影交流的拓荒者 ▎

十年對話。兩岸電影交流的拓荒者 ▎

來我哥跑去跟我父親說,李行正猶豫要不要去大

還是講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現在只想單就創 作面上交流……就這麼說翻了天,花了一年才辦

致力於兩岸影人交流之初,除了得面對大陸官方

成。後來發現大陸其實也有相當開明的人事,明

的重重考驗,也曾面臨台灣當局的嚴加審查。原

白我們純粹是為了電影交流,是很正向的活動,

訂於台灣舉辦的第三屆聚會,因大陸具官方色彩

也就積極促成。」

的成員來台申請被拒,全團索性取消來台。「我 在這裡費盡心思,打點交涉,四處化緣募捐,也

來年 1 月 11 日,第一屆「兩岸三地導演會」在

只能付諸流水。」面對不友善的政治風向,三地

香港熱鬧開幕。「開幕前一天的歡迎晚宴,三地

導演仍鍥而不捨,隔年終於成功在台灣一會。活

代表本來各自坐一桌,各聊各的,後來吳思遠起

動自此也改為雙年會,避免導演們疲於奔走。李

身一吆喝,大家這才紛紛起身互動交談。」在兩

導演笑談明年將至花蓮舉辦第 15 次聚會,「除

岸政治煙硝味仍濃的時代,由壁壘分明到混雜融

了我們,也有不少兩岸三地交流活動,但能像我

合,這宴會一景彷彿某種政治現實縮影,也從這

們一樣持續至今的,可說少之又少。」

場歡迎宴開始,正式開啟了「三地導演會」至今

P.22

不輟的定期相聚。當時的三地代表團成員各超過

從籌辦導演聚會時面對的行政挑戰,彼時兩岸互

20 人,是電影界史無前例的盛大交流。大陸團

動的謹慎程度可見一斑,進退之間在在考驗主辦

P.23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希望讓台灣了解大陸,大陸了解台灣。大陸市場

(CEPA),港片在大陸市場享等同大陸本土電

龐大,機會多,若能開拓大陸市場則大有作為,

影的待遇,合拍條件更是大幅開放。相較於香港,

大陸資金也相對充足許多,相較於倚賴輔導金制

台灣與大陸的合拍片則長年沿用中外電影合拍辦

度的台灣環境,籌資也容易。若能打進大陸,一

法。有感於此,李導演從 2010 年起便積極遊說

旦賣座都是幾億、幾十億人民幣,應該去了解這

當局研擬相關辦法,期間數次前往大陸造訪相關

市場的趨勢。」一番話說出了兩岸電影展十年有

人士。2012 年耳聞合作條款只缺臨門一腳,李

成的宗旨及期許。

導演更不惜在癌症化療中,與醫生請了一次假, 於華語青年影像論壇期間親至北京拜訪。也就在 那次抱病造訪中,廣電總局張丕民部長親將剛通

新片展,13 年間,兩岸電影人們不只趁影展期

過的《關於加強海峽兩岸電影合作管理的現行方

間一聚,私下也延續良好關係,於公於私的好交

法》面交給李行,兩岸合拍的諸多限制就此鬆綁,

情也為兩岸電影展的誕生推波助瀾。彼時中華民

正式為兩岸電影合拍舖了一條坦途。

灣電影,持續與大陸影壇密切聯繫,並趁新人新 片展期間,大批台灣影人登陸的契機,積極促成

永遠的電影義工

更全面的交流。「我們一落地就與廣電總局電影

君表妹》、《啞女情深》、《吾土吾民》、《秋

對望到對話,更替台灣電影在大陸的能見度打下

決》、《原鄉人》及《海韻》,是為金雞百花史

基礎。多年積累的互動能量也於日後一舉迸放,

上個人回顧展的第一人。同年並舉辦「香港電影

進而催生了兩岸電影展。

回顧展」,為日後年年舉辦的港台特展立下先例。

從「台灣新人新片展」的單向輸出,到「兩岸電

要總是放映我們這些老人的電影,就提議他們辦

影展」的雙向互動

「台灣電影新人新片展」,算是兩岸電影展的前 身。那次放了《練習曲》、《沉睡的青春》、《態

1991 年,張思濤再邀李行參與中國金雞百花電影

度》、《一年之初》及《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節。當時片單中,香港及台灣作品是以「港台電

李導演將資料移近眼前,一一點名。手上是中國

影」名義一同參展,以示影展廣納三地優秀作品。

電影資料館仍未出版的李行回顧專書,為了此次

「張思濤還主辦金雞百花時,好幾次提議要辦我

訪談,他特別將校稿中的打樣帶來現場。

的回顧展,我都沒有同意,因為我涉入影展太深 了,不該自私地把我個人作品拿來推廣。」而回

隨著五部台灣電影的展映,李導演也帶著各片導

顧展的念頭,一延就延了 16 年。直至 2007 年,

演、演員前往參展,讓大陸影人和觀眾更認識台

在主辦單位堅持下,終於舉辦「李行作品專題展」

灣新銳創作,同時也讓台灣新生代創作者面向大

及研討會,選映七部影片:《養鴨人家》、《婉

陸市場,瞭解未來可能面對的生態變化。「就是

李行導演回顧開疆闢土的來時路,謙虛表示自己

中國電影基金會會長李前寬導演與我們共同舉辦

並不考慮個人得失,只希望持續透過舉辦兩岸電

影展,也就是第一屆兩岸電影展,那次回台後我

影展,促進大陸、台灣彼此瞭解,也讓台灣影人

們就增設了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廖董雖是戲院

發掘華語電影的廣大市場。「未來市場在大陸,

業者,但一直對拓展台灣電影的產業版圖很有想

拿我自身舉例,我年輕時拍片也只為滿足自己,

法,與我不謀而合。」輕描淡寫間,兩岸電影展

並不考慮觀眾。而今想法已經改變,我現在認為

似乎在一次餐敘上就翩然而生,但假若沒有李行

要能迎合市場,才能生存。為了產業運作,不得

等前輩始於九零年代的深耕,兩岸電影展勢必無

不顧及市場,所以我未來還要不斷地帶年輕創作

法順利開花結果,三言兩語的背後,其實是十多

者去大陸。」李導演的「電影義工之路」,從父

年的交涉奔走。

親的耳提面命開始,迎來兩岸電影展的斐然十

人的能耐。努力不輟下,兩岸電影工作者成功由

局長童剛會面,就在那次會面中,決定隔年交由

十年對話。兩岸電影交流的拓荒者 ▎

十年對話。兩岸電影交流的拓荒者 ▎

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廖治德熱心推廣台

「2008 年他們想延續台灣特展的傳統,我就說不

P.24

1992 年的兩岸三地導演會,直到 2008 年的新人

年。一轉眼近 30 個年頭已過,他仍堅定信念, 期許透過影展,持續領著更多台灣創作者發掘市 斡旋三年,兩岸合拍終成規章

場,獲得創作的動力與能量。「或許這就是我與 生俱來的使命,我的天命吧!」簡單總結一路的

除了影人交流與影片放映,李導演更早在合拍熱

披荊斬棘,他又從同事手中取過公文,以一筆一

潮延燒前,便多次為更健全的合拍制度而奔走兩

劃迎向下一次的交流對話。

岸。「我多年來就想推動一件事,就是讓兩岸合 拍能有明文規定。」2003 年,大陸與香港簽署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攝影

蔣壽安

P.25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秘書長是兩岸電影展的主要推手之一,因影展與

慣的差別,但其實這些都是既定印象,真正合作

兩位導演結緣為友,也在此次對談中穿針引線,

時發現,工作方式還是跟個人成長背景有關,畢

在屬於創作者的對話中加入策展觀點。

竟創作說穿了還是跟「人」有關,個人經驗或天

可否先聊聊與兩岸電影展的淵源? 張一白(下稱為張):我參加過兩屆影展,分別 是 2015 年的《匆匆那年》及 2011 年的《將愛情 進行到底》,跟台灣電影的互動是從「交流」變 成「合作」。其實電影放映只是一個部分、一座 橋樑、一個引子,更重要是要帶著學習、交流、 交朋友的態度。透過影展認識了很多看著他們電 影長大的導演,也認識了許多像林孝謙這樣比較 到兩岸電影人交流,從交朋友到一起共事,是很 有意義的過程。

以人為本,從故事出發:

沒有這麼大差別。如同我們會因戲需要,去到 其他城市取景,每次去到不同地方,必然也得跟 當地電影工作者合作、學習。所有創作的過程都 是學習的過程,都是再出發的過程。所謂與台灣 導演合作,在我看來就是和這個「人」的合作。 我一直滿希望跟台灣電影工作者一起工作,不僅 跟許多台灣導演碰過面,也介紹不少大陸影人給 他們認識,希望大家能找到合作機會或是某種默 契。例如我跟台灣導演合作拍攝北京的故事,剛 開始導演當然也會惶恐,覺得不熟悉。但就像我

林孝謙(下稱為林):我也覺得跟影人的交流是

們也不瞭解古代,但怎麼那麼多人都愛拍古代?

最不可取代之處。2011 年《與愛別離》去重慶

其實說穿了都是拍一個「故事」,只要喜歡這個

放映,現場有許多大陸的資深導演前來看片。由

故事就去拍,再多花點功夫做功課就好。不管跟

於故事背景剛好是八零年代,他們也很有共鳴,

誰拍、不管在哪拍都一樣。我也始終鼓勵台灣導

映後也針對如何刻劃時代氛圍,給予我許多創作

演多去大陸創作,不用劃地自限,電影語言有其

建議,獲益良多,後也透過論壇講座有更多深度

普世性。籬笆都是人為的,不用太緊張,就當成

交流。很感謝李行導演等台灣前輩帶著大家去大

大家一起來做一件事。

張一白、林孝謙及段存馨訪談

張:其實不管怎麼合作,都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

十年對話。以人為本,從故事出發 ▎

十年對話。以人為本,從故事出發 ▎

年輕的導演。放電影只是一個開始,在過程中看

生敏銳度等條件都因人而異,不該用地域來劃分。

陸,否則早期交流的確較少。除此之外,2016 年 億人民幣票房佳績,Netflix 更買下版權,預計於

優秀作品的華語電影盛會;而從創作者角度看來,

全球上線。製作團隊中亦包括多位台灣影人,是

兩岸電影展像一座橋樑,連接不同背景的觀眾及

兩岸優秀創作者合作的最佳範例。而同樣兩次參

影人,讓對話、交流與合作得以發生。在兩岸電

展的林孝謙導演,甫完成台版《比悲傷更悲傷的

段存馨(下稱為段):2016 年是第八屆,也是我

影展邁入十週年的此刻,邀請到兩位與影展淵源

故事》拍攝,是台灣少見以都會愛情商業類型見

們第一次與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合作,試圖往更廣

深厚的導演:張一白及林孝謙,談談他們透過影

長的創作者。他曾赴大陸拍攝《回到愛開始的地

的層面去推廣紮根。

展與雙邊觀眾及影人交流的經驗,並分享彼此的

方》等片,與陸方合作經驗豐富。前作《與愛別

創作思想。

離》及《五星級魚干女》皆是兩岸電影展的台灣

張一白導演作品多次打破大陸票房紀錄,在傳達 創作意旨之餘,也能全方面地設想宣發細節,創

P.26

《五星級魚干女》在北京放映時,與現場大學生

從觀眾立場看來,兩岸電影展是難得能一窺對岸

觀眾的互動就很直接,他們也對影片中的語言及

兩位都擅長拍攝商業電影,這幾年的台灣電影似

風俗深感興趣。

乎也一直想往這方向趨近,在宣發上也越來越積 極,兩位能就自己的經驗或觀察談談嗎? 張:作品跟宣發就像皮和毛,「皮之不存,毛將 焉覆。」終究還是要看電影好不好,不該本末倒 置。其實還是我剛剛提到的兩點:「為什麼要拍 這部片?」「要拍給誰看?」我希望我的電影能

代表,導演也隨片赴陸放映、交流,是兩岸電影

與大陸及台灣的工作人員合作,或是在兩岸拍

影響更多觀眾,感染更多人,想把我對世界的看

展的老朋友。

片,有什麼相同及相異之處?

法感情跟更多人分享,那就是要讓更多人能看得

造驚人票房。他最新監製作品為劉若英導演的

除了兩位導演代表,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秘書長

《後來的我們》,該片於大陸上映六天,即獲 10

段存馨也以影展代表身分加入這場好友對談。段

懂。當然我也看藝術片,但我自己在創作時,是 林:去大陸拍片前,會聽到很多關於兩岸工作習

這麼選擇的。當我們做商業片時,票房的確是一

P.27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種標準,當你選擇這條路時,當然期待越多觀眾

能原封不動地移植這些規則,還是需要根據題材

看到。不過倘若票房不好,其實也不用自卑,相

進行變化。

信也有些觀眾會因你的電影,對生活、對世界改 變想法。 所以對台灣商業電影的未來還是樂觀的嗎? 林:我一直認為商業電影是更難的藝術,如何用 電影語言向大眾溝通,其實需要大量練習,而練

林:我還是樂觀,畢竟商業電影有很多類型,大

習機會還是跟資金有關。這十年間,大陸營銷規

商業之外,還是有小商業。

模越來越細緻跟直接,因為他們有這樣的市場做 段:我還是抱著希望,但還是會有點隱憂。像七、

出這樣的效果,頗值得思考。台灣電影其實不只

八年前,台灣好的演員或偶像很迅速就前往大陸

跟大陸電影競爭,也跟好萊塢電影、全世界電影

發展,這兩年台灣有了出色的商業片、類型片導

競爭。同樣一張電影票錢,台灣能看到世界各國

演也很快就會被大陸網羅,這點會比較擔心。

的電影。我認為台灣只能找更精巧的路數去走,

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顧全大眾的倫理規範,是去

路。但當然也可以選擇別的方向,畢竟創作者本

張:我認為你應該是要放在華語電影的思維去想,

例如喜劇就是個方向,畢竟喜劇較能落實本土

謀求看一部電影時,最大範圍觀眾的接受度。比

來就是自由的,沒有人可以限制他們的選擇。

我們作為同一平台,一起去抗衡好萊塢。

如說為了怕被小孩看到,電影裡就不能有髒字。

化,是好萊塢辦不到的。不過喜劇路線也有其侷 限,因此最近又有許多犯罪、驚悚類型的操作, 我認為會選擇這些類型也跟在地性有關,但專注

雖然已經有許多台灣創作者到大陸拍片,但提到

在特定類型,久了多少還是會遇到限制,大家還

審查制度,不少創作者似乎會有所忌憚?

是得去打破那個天花板,我們都還在嘗試努力。 林:其實我一直覺得對創作者而言,觀眾才是最 那會覺得台灣市場應該要再多拍一點商業電影

情風俗的考量,所以必須設下一些框架。可能我

嗎?和大陸的合作是否有幫助?

個人沒有特別喜歡太強烈的題材,所以並不覺得

還是藝術家間的交流。我們都是抱持著對藝術、 對電影,對人類情感的熱愛來拍電影。在這樣的 立足點上,台灣電影工作者也不要被嚇到,其實 每年也有這麼多電影(在陸)上映,這些創作無 論創造了商業或藝術成功,都是在相同制度下拍 出來的,所以不要一開始就帶著敵意,否則會影 響創作。

張:其實如同你們驚恐於審批,台灣的配額制度 對我們來說也是很大的障礙,或是你們對於合拍 片的種種限制也是一種阻礙,但這些制度也不能 夠阻擋電影人之間的交流。我們不會因此就不找 台灣導演,遇上合適的題材也還是會來台灣拍 片。不管是審查制或是配額制,還是要看大家有 沒有心一起來做一部好電影,其他都不是障礙, 拍不拍得好才是創作者最焦慮的地方。畢竟電影 若拍得不好,抽到籤又如何、可以上映又如何?

跟制度有太多衝突。我反而是得去思考:有這麼

段:首先我想再強調,其實不管是大陸導演、台

核心問題還是電影好看與否,這是所有電影人共

林:其實會選擇什麼創作題材,和創作者的天性

多創作者做類似題材,我該怎麼創新?對我而

灣導演,或任何地方的創作者,要在大陸拍片創

同的阻礙,而不是制度在阻礙。

及特質有關,這是無法騙人的。我相信這世界很

言,面對觀眾才是比較大的挑戰。其實目前資金

作,都得面對一樣的制度。例如我們在選片過程

大,各種創作者都該有一席之地,只是有時你的

來源跟發行渠道相較於過去已更加多元,例如有

中,會發現大陸也有許多較反骨的題材,但既然

時間還沒到。如果一個市場只有一種選擇,其實

越來越多的網路平台,抑或東南亞也成為新興的

你選擇了這個市場,就得跟隨這市場的遊戲規則

不是這麼健康,應該是百花齊放,只是看什麼時

投資市場。如果說某個特定市場有類似審批的要

走。當然你也可以不選擇這市場,或是捨棄這裡

候陽光會照到哪朵花。台灣要開發商業電影,跟

求,而你選擇做這市場不能接受的作品,那也許

的資金,像某些創作者就堅持小成本製作,只以

大陸合作絕對有幫助,本來電影就是一種溝通的

你就要去試著拓展其他市場。

影展為目標,不做商業放映,大家也很尊重這樣

的藝術。所以我覺得跟誰合作不是最大的問題, 而是要去學習共通的溝通語言,其實電影語言本 來就是普世的,只是在同樣的電影語言之下,我 們要去找到屬於我們語言跟文化的某種規則,就 像大家都知道好萊塢三幕劇的規則,但我們不可

張:一談到制度,大家很容易談虎色變。但其實 我每做一部電影,至少我本人,只去思考兩個問 題:「為什麼要拍?」跟「拍給誰看?」看你要 拍什麼樣的電影,是想去影展,或是想讓更多觀 眾看到,創作者必須去選擇。其實審查制度的存

的追求。我們邀片時,偶爾會有台灣導演表現得 較為難,會預設自己的片子可能有問題,但其實 不用先入為主。另一個觀察是,我認識了許多大 陸創作者後,會發現大家也是在必須的限制中找

強力的審查。其他制度面的規範,可能是因應民

藝術,只是看跟不同的人合作,去創造各種溝通

P.28

不要把審批當成特別強烈的意識型態來看,重點

十年對話。以人為本,從故事出發 ▎

十年對話。以人為本,從故事出發 ▎

練習。反觀台灣要如何在有限投資金額下,創造

兩位導演在工作空檔前來受訪,原猜想匆匆一聚 間,針對政策或市場的提問,或許不免將帶著評 論大局的嚴肅氣氛。不料三人聚首後卻如老友相 見般笑語頻頻,在爆笑間侃侃道來始終如一的創 作初衷及對創作環境的觀察。來自大陸及台灣的 兩位導演在訪問當下有著同樣的身分:他們都是 「說故事的人」,而說出好故事的意念能跨越地 域及制度的框架,繼續為更多觀眾帶來好作品。

到創作之道。如果台灣創作者想去大陸發展,或 對大陸市場有所期待,其實終究是得找到一條

攝影

林凡恩

P.29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展的十年:

大陸電影市場蓬勃 發展的脈絡 文

吳文智

俱樂部」的第九位導演會員。本片也剛好與曾在

的《爸爸去哪兒》於 2014 年一月底上映,林志

台上映的另部當年度賣座都會愛情電影《失戀 33

穎與小小志魅力從電視延燒大銀幕,以 6.9 億人

天》做對照;李玉導演《觀音山》在 2011 年三

民幣拿下年度第八;而同期上映的商業愛情片《前

月於大陸上映,憑著張艾嘉入圍金馬獎、范冰冰

任攻略》,由田羽生執導,靠韓團「SJ」前成員

加陳柏霖的偶像魅力,這部具藝術片本質、都會

韓庚加鄭愷的人氣魅力,拿下 1.3 億。誰能想像,

偶像劇包裝的影片也創下 7000 萬人民幣佳績;

隔年(2015)《前任2:備胎反擊戰》竟創下加

至於第四屆(2012 年)由孫周執導的都會愛情片

倍佳績,獲 2.5 億人民幣票房;而 2017 年《前任 3:

《我願意》,改編自陳彤同名小說,憑藉主角孫

再見前任》更暴增至 19.4 億人民幣,登上年度第

紅雷及李冰冰的銀幕魅力,在 2012 年二月上映,

四;2014 年情人節檔的《北京愛情故事》,由陳

也帶來近 8500 萬人民幣的票房。

思誠執導,以類似《愛是您,愛是我》的都會愛 情多線敘事,加上梁家輝、劉嘉玲巨星加持,獲

隨著 2012 年《人在囧途之泰囧》、2013 年《西遊:

得 4 億人民幣票房,還挖掘出歐陽娜娜,成為年

進入第十屆的兩岸電影展,正好對照呼應全球矚

班》;也包括大陸新銳導演作品,其中也包含了

降魔篇》紛紛於大陸市場突破十億人民幣票房關

度第 25 名。

目大陸市場從 2008 年度總票房 40 多億人民幣,

女星蔣雯麗自編自導之作《我們天上見》等片。

卡,大陸年度總票房也突破了兩百億人民幣大關。

激增至 2017 年度總票房五百多億人民幣的爆發

但是在趨近商業的可能性上,每年兩岸電影展的

兩岸電影展從第五屆(2013 年)起,也讓台灣觀

就連第七屆兩岸影展(2015 年),片單也有多部

歷程;原來,相較於台灣其他影展可能僅以藝術

節目內容更讓台灣影迷或電影從業人員感受到大

眾開始見證各種大陸類型電影的票房大爆發。例

大陸重量級導演在 2014 年的商業賣座代表作。

成就或作者論傾向做為邀選條件,兩岸電影展在

陸電影在類型領域的大膽挑戰。影展首屆(2009

如管虎導演以《廚子.戲子.痞子》拍出黑色抗

例如:導演張一白改編知名作家九夜茴同名小說

台灣與大陸電影界幕前與幕後廣泛交流的理念

年)可說見證了大陸電影蓬勃發展的起點,例如

日戰爭喜劇,加上劉燁、張涵予、黃渤堅強三巨

《匆匆那年》,12 月檔期靠著彭于晏與倪妮這對

下,明顯加重了大陸市場面貌與通俗觀眾喜好考

邀來 2008 年底上映,由馮小剛執導的賀歲片《非

頭飆戲,以及原班人馬抗日劇《火線三兄弟》的

銀幕情侶,拿下近 6 億人民幣,年度第 14 名;

量等因素,也更著重邀請優質商業作品做為彼此

誠勿擾》,以當時實境節目正興起的婚友約會題

預熱炒作,果然在 2013 年三月拿下 2.7 億人民幣;

姜文導演繼《讓子彈飛》成為當年度影壇話題後,

借鏡;因此,兩岸電影展不僅為台灣影壇與影迷

材為藍本,憑藉男主角葛優遊走舒淇、徐若瑄等

陳凱歌導演《搜索》改編自女作家文雨的網路小

由他自導自演,葛優、舒淇主演的《一步之遙》,

開拓了不一樣的觀賞視野,更成為貼近大陸影壇

女星間的深情喜感,在大陸創下 3 億多人民幣票

說《網逝》,高圓圓、姚晨、趙又廷詮釋都會網

在 2014 年聖誕節前一檔拿下近 5.2 億人民幣,年

與市場脈絡的一扇門戶。

房,登上當年度大陸電影總冠軍;同屆還邀請到

路肉搜亂象,不僅在 2012 年六月拿下 1.7 億成績,

度第 17 名;曾獲柏林銀熊獎的名攝影師╱導演

寧浩導演 2009 年一月的新作《瘋狂的賽車》,

更促成高圓圓與趙又廷這對佳偶兩岸聯姻;最強

顧長衛執導都會愛情片《微愛之漸入佳境》,靠

對文青型影迷而言,兩岸電影展歷年所呈現大陸

繼 2006 年黑色瘋狂喜劇《瘋狂的石頭》後,正

是薛曉路導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圖》, 2013 年 3

著俊男美女陳赫、Angelababy 也在聖誕檔拿下 2.8

獨立製片面貌,首推作者風格電影。例如管虎導

式以破億人民幣票房奠定男星黃渤成為 50 億巨

月以 5.2 億人民幣票房登上年度第九,不僅紅了

億人民幣。

演《鬥牛》與《殺生》、張猛導演《鋼的琴》與

星影帝的基礎。

吳曉波與湯唯,更創下都會愛情電影新紀錄,熱 騰騰見證大陸電影票房進入爆炸潮。

《一切都好》、入圍坎城影展競賽的王小帥導演

P.30

製、杜家毅導演的《轉山》、肖揚執導的《少年

十年回顧。兩岸電影展的十年 ▎

十年回顧。兩岸電影展的十年 ▎

是巧合,也是必然,從 2009 年首屆至今年堂堂

隨著《捉妖記》以近 24 億人民幣登上 2015 年的 票房新高,該年度大陸總票房激增,最終突破

《日照重慶》、曾執導《風聲》的導演高群書

除了第二屆(2010 年)邀請的片單普遍趨近獨

《西風烈》與《神探亨特張》、導演曹保平《狗

立創作,接下來每屆都有台灣少見的大陸商業作

2014《心花路放》憑著近 12 億人民幣票房,成

440 億人民幣。2016 年所舉辦第八屆兩岸電影展,

13》……等;還有講求藝術視野的文藝之作,如

品來台交流。例如第三屆(2011 年)有改編自

為當年最賣座陸片,雖未受邀,但導演寧浩早就

也放映了多部 2015 年的商業大作。其中,由丁

王學博導演《清水裡的刀子》、徐昂導演改編好

1998 年同名偶像劇的續篇電影《將愛情進行到

是兩岸影展首屆貴客;同時第六屆(2014 年)片

晟執導的《解救吾先生》是大陸少見由真實綁架

萊塢《十二怒漢》的作品《十二公民》、獲金馬

底》,原班人馬徐靜蕾、李亞鵬在 12 年後再續

單的票房實力更繼續攀升,影展也首度由「免費

案改編的警匪片,九月上映後創下近 2 億人民幣

獎影帝的梅峰導演《不成問題的問題》……;亦

前緣,於 2011 年二月在大陸奪下近十億台幣票

索票制」轉為「售票制」,表示在觀眾養成及節

的好成績,除了主角劉德華與劉燁大受矚目,更

包括兩岸直接或間接合作的作品,如陳國富監

房,讓導演張一白藉此成為內地「兩億(人民幣)

目內容上都已趨成熟。由真人實境秀跨足電影圈

捧紅男星王千源;兩岸影展常客管虎導演的作品

P.31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老炮兒》,靠著馮小剛與小鮮肉吳亦凡、李易

的優質商業新作。第十屆兩岸電影展片單可說淋

峰魅力,在耶誕檔輕鬆過 9 億人民幣,但排名僅

漓展現大陸電影近兩年的蓬勃生機:舉例而言,

能上年度第 15;而本屆最重要影片代表絕對是

自 2017 年七月,吳京以《戰狼 2》成功激盪民族

《夏洛特煩惱》,九月底上映後,以 14.5 億登上

意識氣氛下,慰安婦題材《二十二》竟在八月創

年度第五。該片為舞台喜劇團體「開心麻花」出

下 1.7 億人民幣成績,刷新大陸紀錄片票房紀錄;

品的電影處女作,不僅一鳴驚人創下驚人紀錄,

「開心麻花」第三部作品《羞羞的鐵拳》再度驗

也讓台灣影壇好好認識了他們,同時預告了爾後

證舞台喜劇瘋狂魅力,男女交換靈魂奇幻題材在

其他作品《驢得水》與《羞羞的鐵拳》的創紀錄

10 月長假檔期橫掃 22 億人民幣;古裝《妖貓傳》

佳績,引發「開心麻花現象」。

改編日本作家夢枕獏小說《沙門空海》,展現張

面向大陸市場的多元可能:

台灣電影十年闖蕩

編輯部

榕容異國風情楊貴妃魅力,一月以 5.2 億人民幣 成為陳凱歌導演票房最高之作;陳思誠導演《唐

執導、改編自大陸作家姜戎自傳性小說的《狼圖

人街探案》於 2015 年底的跨年檔異軍突起,一

十年回顧。兩岸電影展的十年 ▎

騰》,其實早在第六屆(2014 年),兩岸電影展

舉拿下 8 億人民幣。原班人馬王寶強、劉昊然《唐

就「慧眼」邀請放映,讓台灣影壇先睹為快。而

人街探案 2》在二月橫掃 34 億人民幣;章子怡、

2009 年,是兩岸電影展誕生的年份;也是台灣電

2009 年是承先啟後的一年,台灣影壇新銳輩出、

大陸則直到 2015 年才正式上映,票房高達近 7

黃曉明、王力宏、張震主演《無問西東》歌頌清

影新紀元的起點。在前一年(2008 年)《海角七

質量兼備,包括《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囧

億人民幣,創下主流藝術片的最佳成績,年度排

華大學四個時代的校園青春,口碑逆勢上揚,在

號》締造 5.3 億台幣票房後,低迷多年的台片市

男孩》、《九降風》、《流浪神狗人》等長片處

名第 16。

二月底飆出 7.5 億人民幣。總票房超過 70 億人民

場似乎漸露樂觀曙光。兩岸電影展的開端,也無

女作讓台灣影壇響起平地一聲雷,單是當年就有

幣的黃金片單,第十屆兩岸影展的盛大陣容確實

巧不巧地於台片起飛之際,為台灣新銳作品在華

27 部台灣電影躍上院線。但相對《海角七號》的

令人引領期待。

語電影圈的能見度推波助瀾。然而在近乎奇蹟的

奇蹟數字,這年也像是回歸現實的一年,年度票

2016 年票房紀錄,但普遍公認當年大陸商業電影

「海角現象」後的十年間,整體台灣電影成績似

房最佳為鄭芬芬導演的《聽說》,共計全台 2800

雖然周星馳《美人魚》以近 34 億人民幣,再創

回顧這十年來兩岸電影展的大陸電影片單,可見

乎未如預期般扶搖直上。期間雖有開創票房後繼

萬台幣。雖然同樣是藉由口碑效應發酵而開出好

該年度台灣映演名額,第九屆(2017 年)兩岸電

隨大陸票房整體蓬勃發展,影展節目內容也隨之

者如《艋舺》、《賽德克 巴萊》系列、《大尾鱸

成績,但漲幅顯然相對有限。同年行政院新聞局

影展因而尋找有特殊意義的成功商業小品。例如

豐富堅強,不只兼具藝術價值及商業可看性,充

鰻》;或青春懷舊校園題材《那些年,我們一起

核定通過「電視內容、電影及流行音樂三產業發

張末導演的《28 歲未成年》,本片在 12 月獲得 1.3

分展現大陸市場面貌,也成為台灣影迷在配額抽

追的女孩》及《我的少女時代》等。

展旗艦計畫」,將電影產業納入發展重點計畫之

億人民幣票房,除了因為主角是倪妮與霍建華,

籤制外,能觀賞年度話題佳作的難得機會。期待

也可能因為導演是張藝謀女兒的身分加持;姚婷

在大陸市場百花齊放的此刻,兩岸電影展能持續

整體而言,創作者們仍得面對現實中有限的市場

兩岸合拍片的目標,希望能創造更多如《不能說

婷執導青春成長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改編

茁壯,讓台灣觀眾面對大陸優秀商業作品,不是

及資金,試圖在意旨題材、類型風格上有所突破,

的秘密》、《功夫灌籃》般成功的兩岸合拍片。

作家劉同的同名小說,沒卡司卻能僅靠題材與口

只能苦等抽籤結果,而能更即時跟上脈動。

延伸市場、擴大票房利基,而「前進大陸」便成

然而該計劃除了給予資金補助,卻缺少相對應的

為許多台灣製片方有志一同的目標。兩岸電影展

實際產業扶植配套,而今看來,當初目標似過於

開創至今,與台灣電影市場一起走過了有起有落

宏大且流於好高騖遠。

碑行銷,在四月拿下 1.8 億票房;《百鳥朝鳳》 是第四代名導演吳天明遺作,雖然延宕兩年才勉 強上映,卻靠著悲情牌與真情口碑在五月獲得近 九千萬人民幣票房。 2017 年大陸影壇突破前一年的低潮,總票房突破 550 億人民幣,2018 年至今更不斷有叫好又叫座

P.32

大陸電影年度總票房(人民幣) 年 度

總票房

年 度

總票房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43 億 62 億 100 億 130 億 170 億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17 億 294 億 440 億 454 億 550 億

的整體品質陷入瓶頸,再加上部分大陸作品獲得

十年回顧。面向大陸市場的多元可能 ▎

更值得一提的是,特地請來法國大導尚賈克阿諾

一,不只欲扶植本地製作,更訂下一年輔導十部

的十年,而作為與陸方合辦的常設影展,兩岸電 影展也像是雙邊影視圈的橋樑,見證了兩岸電影

同一時期的對岸,隨著製作到放映的全面數位

產業或合作或角力的關係消長。在十周年的此

化,越來越多人投入電影產業,大陸院線也因而

刻,希望透過幾個關鍵時刻,回顧台灣電影在闖

迅速擴張。據大陸廣電總局資料顯示,2009 年,

蕩大陸市場上的起伏跌宕。

中國平均每天增長銀幕 1.5 張,漲幅為全球之最;

P.33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灣片則是在這 30 部中與其他國產影片共同競爭,

靶,影響作品成敗。說不準的審查時間,也可能

乏合作的成功範例。

張快速增長至 6200 張,可見市場需求之快速膨

ECFA 則鬆綁了這樣的競爭,似為台灣電影在陸

造成上映檔期延滯,讓原為話題之作的影片失去

今年五月甫於大陸上映《後來的我們》是劉若英

脹。同樣在 2010 年,大陸電影年度總票房首次

上映打開大門。在 ECFA 簽署前,以台灣名義進

討論熱度,或觀眾已從其他管道先行觀賞,錯過

的導演處女作,不但邀集了攝影李屏賓,剪輯廖

超過 100 億人民幣。而大陸觀眾對電影娛樂的飢

入大陸市場的影片僅有《海角七號》(2009)、

在陸商業映演的好時機。

慶松,編曲陳建騏等台灣優秀電影人參與製作拍

渴,除了從銀幕總數及票房總額中可見一斑,亦

《運轉手之戀》(2000)及《聖石傳說》(2001)。

可從外片票房的驚人成長窺知一二。2009 年《變

而在 ECFA 生效一年後,2012 年就有五部國片登

另外,文化隔閡也是不得不考量的因素。從過往

娛樂策劃執行,從前期宣傳成功吸引觀眾關注,

形金剛 2》以 4.98 億人民幣,居該年年度票房亞

陸,包括《雞排英雄》(2011)、《那些年,我

票房觀察到,台灣電影在大陸奪得破億票房之

到上映後票房與口碑雙收,似乎也為兩岸電影合

軍,到了 2011 年七月《變形金剛 3》於大陸開畫,

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翻滾吧!阿信》

作,仍以校園懷舊、清新偶像路線為主,包括

作提出了一種成功的可行之道。

氣貫長虹,成為大陸首部突破 10 億人民幣票房

(2011)、《殺手歐陽盆栽》(2011)與《愛到底》

2011 年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以 1.78

的電影,在外片年度配額與拆帳劣勢的限制下,

(2009)。登陸總票房約新台幣 5 億元。其中《那

億人民幣票房創下當時紀錄;2015 年在陸上映的

台灣是否能由較偏執行面的人際合作,提昇至合

仍締造此歷史佳績,可見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電影

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更以 2 千 7 百萬人民

《我的少女時代》,僅四天即創下破億人民幣票

拍片的投資合拍,仍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就

市場已是指日可待。

幣成績,締造當時台灣電影在陸的票房紀錄。同

房,最終以逾 3 億人民幣票房,至今穩坐台灣電

在今年二月,國台辦宣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

樣地,在 ECFA 簽署後,尚有九部登陸映演的兩

影登陸票房的冠軍寶座。

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其中電影相關變更

攝,本片宣傳也由台灣資深行銷人黃一平的微觀

岸合拍電影,總票房近人民幣 4 億元,其中包

隨著市場擴大而百花齊放。《建國大業》與《十

括了創造近 2 億人民幣票房紀錄的《愛 LOVE》

台灣電影要在大陸市場大放異彩,固然得面對上

大陸電影發行機構引進台灣電影不做數量限制;

月圍城》是 2009 年最賣座的國產影片,兩片皆

(2012)。

述多重門檻,然而大陸自 2012 年總票房超越日

放寬兩岸合拍電影人才及資金比例限制等等。牽

本,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起,其快速攀升的

涉幅度之大,引起台灣影視圈的正面討論,後續 發展值得各界拭目以待。

子彈飛》和歷史寫實《唐山大地震》在 2010 年

進口政策的鬆綁,可說為台灣電影在大陸市場開

票房實力,讓全世界都對這市場躍躍欲試。今年

分佔年度票房亞、季軍,宣告了華語電影類型多

了一扇門戶,然在政策改變至今的八年間,可觀

大陸第一季電影票房總額甚至首度超越北美。

樣化的無限可能。

察到台灣電影要在陸發行,仍須面對許多限額以

大陸電影市場多變、競爭者眾,挾語言優勢的台

外的挑戰。不僅需要適應、熟悉其特有的分帳發

台灣創作者挾語言優勢,當然也希望能在重重限

灣電影,放眼大陸市場時仍需面對種種變因;而

就在大陸市場勢不可擋的 2010 年,兩岸《經濟

行制度,也得面對審批制度下的刪改需求。如

制中突圍而出,除了在發行層面上,希望順利推

欲與大陸合拍合作的台灣主創或劇組人員,也莫

合作架構協議》(ECFA)完成簽署,大陸取消台

2014 年《軍中樂園》因內容觸及國共對立,最終

動作品登陸發行;從製作面而言,更有越來越多

不在謀求適當的位置。然而回到創作本身,任何

灣影片進口配額限制,並於 2011 年初生效。在

無法在陸映演;又如全台票房破三億台幣的《總

台灣的創作人才或劇組菁英,選擇接受大陸公司

作品都是為了與觀眾溝通而生,溝通過程中最重

大陸市場正蓬勃發展之際,政策變化來得似乎正

舖師》,也因片中烹飪比賽名為全國大賽,而叩

委託的拍攝案,或是離鄉背井,於對岸劇組中擔

要的莫過於保持正面態度,正向地面對觀眾、面

是時候,台灣電影工作者們均摩拳擦掌、躍躍欲

關失敗。

任要角,為這市場及產業服務。無論幕前幕後人

對市場。不帶太多預設立場,謹慎但友善地在不

員,能前進龐大市場當然是美事,然也讓台灣電

同的創作與發行環境中嘗試闖蕩,相信好作品終

影圈面臨人才持續西進的隱憂,但其中當然也不

能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

試。在 ECFA 簽署前,大陸每年有 50 部進口片 的配額限制,其中 20 部保留給好萊塢影片,台

尤有甚者,主創的意識形態也可能成為政治箭

包括:台灣參與大陸電影製作可不受數量限制;

快速飆漲的不只是戲院及發行數量,風格類型亦

十年回顧。面向大陸市場的多元可能 ▎

十年回顧。面向大陸市場的多元可能 ▎

從 2009 年底至 2010 年底,大陸銀幕總數從 4500

為主旋律類型電影,時隔一年,寓言體喜劇《讓

P.34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P.35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 協議》(ECFA)完成 簽署,大陸取消台灣 影片進口配額限制。

10 月

11 月

2011 5月

李行首度率台灣影人 團至北京參與華語青 年影像論壇。 首屆兩岸電影展於 兩岸四地隆重舉行。

P.36

6月

10 月

協助金雞百花電影 節舉辦「台灣導演 白景瑞電影回顧 展」,此後每年推 薦協辦台灣單元。

2012 1月

6月

《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正式生效。

2010 6月

大陸電影票房總額 27 億 美 元, 超 越 日 本(24 億 美元),僅次於北美(108 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 大電影市場。

第三屆 兩岸電影展

十年回顧。兩岸影視大事紀 ▎

十年回顧。兩岸影視大事紀 ▎

於南昌舉辦台灣 主題影展。

2009 4月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首度合辦華語青年 影像論壇,於台北 開幕,北京閉幕。

第二屆 兩岸電影展

兩岸電影交流 委員會成立。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1月

6月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 的女孩》以 2 千 7 百萬 人民幣成績,締造台灣 電影在陸票房紀錄。 第四屆 兩岸電影展

P.37


拾穗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拾穗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2013

入場方式首度由索 票制更為售票制。 第五屆 兩岸電影展

2014

1月

6月

舉辦「大陸電影通路 市場現況」座談會。

2015

2016 5月

於福建舉辦閩南語電影週。

大陸國台辦宣布《關於促進 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 干措施》:放寬多項兩岸合 作電影製作限制。

第八屆 兩岸電影展

6月

第七屆 兩岸電影展

4月 《我的少女時代》在陸上 映,僅四天即創下破億人 民幣票房,為大陸史上票 房最高台灣電影。

首度與北京大學生電 影節合作,台灣作品 前進校園放映。

大陸電影銀幕 達 4.5 萬張, 超越北美。 5月

6月

台 灣 依 ECFA 簽 署 服 貿 協議,擬將陸片配額增 至 15 部,因服貿未過而 維持原制。

首度舉辦影人回顧放 映,以《百鳥朝鳳》 紀念吳天明導演。

第九屆 兩岸電影展

P.38

5月

台灣文化部頒布於世 界三大影展、美國奧 斯卡獲獎者,及金馬 獎最佳劇情片、導演 得主之陸片可不受配 額限制上映。

十年回顧。兩岸影視大事紀 ▎

十年回顧。兩岸影視大事紀 ▎

台灣陸片配額 由送件順序制 更為抽籤制。

4月

兩岸電影展十周年專刊

第六屆 兩岸電影展

經兩岸電影交流 委員會三年爭取 協商,大陸廣電 總局公佈《關於 加強海峽兩岸電 影合作管理的現 行方法》。

2017

ANNUAL CROSS-STRAIT FILM EXHIBITION 2009-2018

大陸第一季票房總額(31 億 7 千萬美元)首度超越 北美(28 億 5 千萬美元), 其中大陸本土電影票房占 近 20 億。

2018 2月

4月 第十屆 兩岸電影展

P.39


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 主任委員

李 行

委 員

王淑芳 王 童 焦雄屏 侯孝賢 廖治德 李 烈 吳高雄 孫慧嫥 陳俊榮 李天

第十屆兩岸電影展工作人員 秘書長

段存馨

行銷宣傳統籌

馬國駿

行銷宣傳專員

葉芳林

影展統籌

蘇蔚婧

影展專員

林品秀

行政統籌

吳欣怡

行政專員

洪銘坊

會 計

朱維 嫤 嫤

專刊編輯

鍾佩樺

專刊視覺設計

馬 戲

印 刷

晶華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感謝名單

依姓氏筆畫排序

十周年專刊協力

由緒如 吳文智 李建璋 林凡恩 林孝謙 翁煌德 張一白 曾詠霓 蔣壽安 藍漢光 小食糖 Sugar Bistro 王童工作室 真心人工作室 影展歷屆工作同仁

王佳宜 由緒如 朱卿鋒 吳翊瑄 吳聲玟 呂彤暄 李建璋 周育德 周佳璇 林宜萱 林采熹 林倫伃 林嘉安 林慕貞 施婉婷 唐明珠 徐筱筠 翁婉屏 張慧盈 陳怡君 曾俐瑋 曾詠霓 游雅鈞 湯瑞伶 馮澤洋 黃麗如 端木芸珊 劉小琴 劉妍伶 劉姵瑩 鄭安婷 嚴美玲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