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树林保护区通讯(2014 01 第一期)

Page 1

China Mangrove Newsletter

Reserve

中国红树林保护区通讯 第一期

2014 年 01 月


CONTENT 目录 中国红树林保护区网络

秋茄花 ©CMCN

红树林保护区人才培养计划 / 张云龙 2

中国红树林保护区名录

中国红树林保护区名录(按各省份排列)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深圳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珠海淇澳 -担杆岛自然保护区 广东茂名市水东湾红树林自然保区 广东惠州市惠东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广东恩平市镇海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南清澜港省级自然保护区 海南儋州新英港红树林保护区 海南澄迈花场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海南儋州东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海南临高彩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三亚市铁炉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海南三亚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海南三亚河红树林保护区 浙江乐清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 秋茄胚轴 ©CMCN

香港米埔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中国红树林保护区概况 / 王文卿 广东深圳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浙江乐清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 香港米埔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广东珠海淇澳 - 担杆岛自然保护区 海南清澜港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惠州市惠东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广东恩平市镇海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广东茂名市水东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三亚市铁炉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海南三亚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海南三亚河红树林保护区 海南澄迈花场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海南儋州新英港红树林保护区 海南临高彩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福鼎红树林

保护区资讯

2013 漳江口宣教资讯 / 黄冠闽 湛江三则 / 张苇 梓君等 九龙江口南溪段溪山红树林恢复工程 福田保护区管理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淇澳岛两则 洛阳江口红树林绿地图 东寨港学校教师环境教育培训 / 左异琪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 18 20 21 22 23 24 25 25 25 26 28 30 31 32 34 36

保护区管理

中澳红树林保护区管理之比较 37

保护者的故事

红树林之恋:志愿者活动侧记 / 邹顺荣 40

瞰见红树林

广西、广东、海南红树林航拍图 42 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

湿地公约与国际重要湿地 43

湛江高桥红树林步道

©CMCN


中国红树林保护区人才培 养计划 张云龙 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 根据 2013 年通过验收的 “我国近海海 洋综合调查与评价 ”显示,与 20 世纪 50 年代相比,我国红树林面积就已丧失 了 73%,由 55 万公顷减至 15 万公顷。 我国现存的红树林还是面临诸多问题: 一是珍稀濒危种类比例高,将近 50% 的 真红树处于濒危状态,二是 90% 的红 树 林 不 超 过 4m, 三 是 80% 的 堤 前 红 树林面临着海平面上升的威胁(王瑁, 2013)[1], 在 人 类 活 动 和 全 球 变 化 的 双重干扰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 到中国的红树林保护。自 20 世纪 80 年 代起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成立至今,共 有至少 20 个红树林保护区相继建立, 80% 的红树林如今处于保护区的管辖之 内,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一直处于红树 林保护的最前线,是最需要提升对红树 林保护能力的人群。 CMCN 自 2001 年成立以来一直关注保 护区的发展,并于 2013 年推出中国红 树林保护区人才培养计划,希望具体推 动保护区管理职能部门的完善,推动平 台中国红树林保护区网络的建设。根据 CMCN 现有的资源和优势,保护区人

目前有收录 23 个保护区的基本信息

2

才培养计划主要关注环境宣教,社区共 建和政策法规三个方面的内容。 2013 年, CMCN 已与三个国家级保护区合 作开展 4 个试点项目。 交流展示网络——CMCN 收集并制作 中国红树林保护区网上绿地图( www. china-mangrove.org),提供一个实 时更新的具有互动型的多媒体平台,用 以展示保护区的资料,希望新的技术和 平台,可以促进公众对保护区工作的了 解,也为相关的保护和科研人员提供查 询信息的渠道,目前已收录 20 个红树 林保护区的信息。 湿 地 可 持 续 管 理 培 训 ——CMCN 在 2013 年 4 月与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 院、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生态学研究 学组合作召开第 I 期湿地资源可持续管 理培训会 暨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仪式 , 共有来自全国十个红树林保护区的领导 及学员合计 15 人参与,培训的内容为 社区发展与湿地资源管理主题报告、保 护区学员项目展示与研讨、保护项目管 理培训等,并以此契机启动人才培养计 划,参与的学员不仅能学习社区发展工 作手法和项目管理方法,还能与其他学 员互动交流。培训结束后,CMCN 评 估此次培训认为还面临许多挑战:(一) 持续性,对一线工作人员持续的培训可 以促进保护工作持续性的开展;(二)

四位学员(左起邹顺荣、左异琪、黄冠闽、陈河)

[1] 王瑁,中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之比较 [J].《湿地管理与科学》,2013 年,02:45-48

针对性和全面性,更为明确和具体的培训内容更符合现有的工作内容; (三)科学性, 很多科学家更新科学知识技术可以利用培训服务于一线保护工作;(四)衡量培 训的有效性,持续的跟进一线工作者在培训结束后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开展保护工 作;(五)需要一线工作人员持续的参与,CMCN 希望也欢迎更多的一线工作者 提出培训需求,并参与到湿地可持续管理的培训中来。 人才培养计划——CMCN 希望推动行动网络建设,并推出通过“人——项目—— 资金”配套的方式,以小额资助启动项目,并通过导师、培训等方式持续辅助学 员项目,希望借此撬动更多的资源支持项目的持续性开展。 一、与学校合作推广可持续环境教育(东寨港左异琪):社区学校目前面临的教 师对红树林不了解、没有固定的课程时间、缺乏教育经费等问题,已通过前期走 访的方式寻找到试点学校,并在 2013 年 8 月开展第一期 20 名教师的培训。现已 与 8 所学校签订协议,提供部分经费支持并持续跟进教师在学校开展的环境教育; 二、红树林社区养蜂替代生计推广(东寨港冯尔辉):计划于保护区内推广红树 林养蜂的替代生计,从而转变保护区里存在的对红树林有害的生计模式。已通过 前期了解和踏查寻找到合适的养蜂点并将有两位社区村民率先尝试红树林养蜂; 三、探索保护区环境宣教模式(漳江口黄冠闽):学员本身隶属于科研科,却也 对参与保护区红树林的公众教育很有热情,希望探索一套完整的环境教育脉络, 吸取更多的经验来确定自身的工作方法和途径,以解决保护区尚未设置相关科室 活动较少的问题。目前已经跟当地的中小学分别开展相关参观、夏令营等活动, 2014 年 3~4 月份将会将公众参与红树林生态修复放入到工作中; 四、保护区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福田邹顺荣):邹老师做为保护区的资深志愿者, 希望协助保护区管理局探索一套志愿者服务和管理体系,为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工 作提供稳定持续的志愿力量,保护区本身亦有计划开展相关项目,学员项目将作 为前期探索活动。目前已组织 30 名固定志愿者开展 5 次知识培训,并有志愿者到 米埔保护区学习宣教技能,从 2014 年 1 月开始正式在社区、学校和保护区由志愿 者分批次开展丰富的宣教活动。 CMCN 将作为支持性平台持续开展红树林保护交流、行动与展示网络的建设, 结合 CMCN 公众参与项目,从而呼吁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保护区共建工作中。 CMCN 也将一路同行!

第 I 期湿地资源可持续管理培训暨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仪式

3


中国红树林保护区概况 加强红树林保护与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自从 1975 年香港米 埔红树林湿地被指定为自然保护区,1980 年建立东寨港省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以来, 中国对红树林的保护工作逐渐重视。至今,我国建立了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 自然保护区 20 个(不包括台湾淡水河口、关渡和香港米埔的红树林保护区),其中 国家级 6 个(海南 1 个、广西 2 个、广东 2 个、福建 1 个),省级 5 个(海南、广东、 广西各 1 个、福建 2 个),县市级 9 个(海南 5 个、广东 4 个)。保护区总面积约 6.50 万 hm2,其中红树林面积约 1.67 万 hm2,占中国现有红树林 75.9%,为我国红树 林湿地的有效保护提供了重要基础。此外,还有一批红树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

4

地名录,如海南东寨港、广东湛江、香港米埔、广西山口等红树林湿地。按照中国 海洋功能区划的要求,今后还将增设一批新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 这些保护区的建立,有效地保护了中国的红树林资源。目前,我国所有的真红树植 物和半红树植物均在保护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保护区为大量的珍稀鸟类提供越冬 和栖息地,是我国红树林资源保护的主体。此外,保护区还是开展科学研究、进行 宣传教育的良好场所。香港米埔红树林保护区受 WWF 的资助,已发展成为一个国 际性的红树林保护和教育基地。[1] [1] 王文卿,《中国红树林》[M]. 科学出版社 ,2006。

5


广东省 广东省 1

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州

广东省 广东省 福田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 群落

秋茄+桐花树+白骨壤群落、秋茄+白骨壤 群落、桐花树+白骨壤群落、桐花树群 落。

主要 群落

白骨壤群落、桐花树群落、红海榄+木榄 群落、秋茄+桐花树群落、海漆+桐花树群 落。

保护 区简 介

广东内伶仃岛福田自然保护区建于1984年10月,1988年5月晋升 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921.64公顷。2006年10月被国家 林业局列为国家级示范保护区。保护区主要由内伶仃岛和福田红 树林两个区域组成,与香港米埔保护区同在深圳湾。

保护 区简 介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1990年建立省级保护区,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 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2002年1月被列入"拉姆萨公约" 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保护总面积20278.8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 7256公顷。

特色

主要由内伶仃岛和福田红树林两个区域组成,其中福田红树林区 域是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 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特色

保护 成果

植被保存完好,目前植被覆盖率高达90%,生物多样性保存完 好;主要保护动物猕猴由建立保护区时的200只增加到目前的 1200多只。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呈带状 散式分布在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沿海滩涂上,约占全国红树 林总面积33%,是我国大陆沿海红树林面积最大、种类最多、分 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 成果

面临 威胁

城市化及由此带来的水、气、光等环境污染问题。

2005年建立五个基层管理站;2006年建立湛江红树林宣教中心并 向公众开放;2006年出版红树林教育资料包并向学校免费派送; 2006年建立保护区网站;2006年被列入全国首批示范保护区之 一;2009年厦门大学在保护区建立我国第一个红树林生态系统定 位研究站;现在每年保护区红树林面积呈现增长态势。

正开 展工 作

面临 威胁

病虫害、大吨位船航行对红树林底泥的侵蚀、周边区人口增长对 资源的压力。

数字化保护区管护平台的建设;保护区总体规划的编制。

正开 展工 作

保护区总体规划修编、保护候鸟百日行动、网站改版等。

城市腹地的红树林/王文卿

6

广州

2

湛江

湛江港沿岸红树林航拍/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供图

7


广东省 海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口 东寨港

3 主要 群落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骨壤+桐花树群落、桐花树群落、木榄 群落、白骨壤群落、海莲群落、角果木群 落、红海榄群落、海漆群落,此外还有小 面积的海桑群落和榄李群落。

保护 区简 介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海南省东北部,主要保护对象 有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以水禽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及区内生 物多样性。保护总面积3337.6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1578.2公 顷。1980年1月建立的,1986年7月晋升为国家级,是1992年被列 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示范保护区。

特色

国内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保护区,第一个列 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红树林湿地。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 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8大海岸之一。国内红树植物种类最多最齐全 的保护区,并从国外成功引种红树植物10多种。

保护 成果 面临 威胁 正开 展工 作

东寨港红树林航拍/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供图

红树林景观/王文卿

8

4

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主要 群落

红海榄群落、木榄群落、秋茄群落、海漆群 落、桐花树群落和白骨壤群落。

保护 区简 介

保护区地处广西合浦县沙田半岛的沿海滩涂地带,面积8000公顷,海岸 线总长50千米。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国家 级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保护区1993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MAB), 1994年成为中国重要保护湿地,并于2000年1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生物圈,2002年1月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特色

连片的红海榄纯林和高大通直的木榄在我国尤为罕见。保护区附近还有 大面积的海草和盐沼,在有限的区域内同时出现3类海洋高等植物群 落,这在我国不多见。附近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美人鱼”儒艮、 中华白海豚、文昌鱼和中国鲎等珍稀海洋动物出没之处,也是“南珠” 的合浦珠母贝的繁殖区。

保护 成果

2013年被媒体评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之一。

面临 威胁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外来物种入侵,近年来互花米草加速扩张。在开 展第二次国际重要湿地生态评价工作调查中互花米草面积占全部湿地植 被面积高达40%;二是周边居民活动影响,保护区主要人为胁迫是挖底 栖生物、海水养殖、拉网捕鸟等活动,林内挖泥丁挖螺现象剧增,破坏 了植物的根系,影响了群落的生长发育;三是保护区周边大面积的桉树 种植与水土流失,造成陆岸流失的沙泥有相当部分在红树林中沉积,使 红树林潮滩硬化,红树林胚芽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

正开 展工 作

1、实施湿地能力建设工程;2、实施应对区域和全球胁迫的生态建设项 目;3、生物多样性恢复示范区建设;4、全面治理无瓣海桑;5、分区 治理互花米草。

南宁 山口

山口连片的红树林 CMCN

9


广西省

福建省 广东省 福州

5

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宁 北仑河口

主要 群落

白骨壤群落、桐花树群落、秋茄群落、木榄群 落,老鼠簕群落,海漆群落、红海榄群落,银 叶树群落。

保护 区简 介

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海洋类型自然 保护区,主管部门为国家海洋局。总面积3000公倾。2008年2月被列入" 拉姆萨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特色

1、在珍珠湾的交东、石角和马兰基有近百公顷的红树林生长在平均海 面以下的低海拔滩涂;2、拥有河口海岸、开阔海岸和海湾等多种地貌 类型;3、连片木榄纯林和大面积老鼠簕纯林为国内罕见;4、国内最 大、最典型的海湾红树林和最大的城市红树林,也是我国唯一的边境红 树林。对防止国土流失、保护领土和领海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珍珠湾又是我国海水珍珠繁殖和人工养殖的重要基地;6、周边民族 最多的红树林保护区,有6个民族。

保护 成果

为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是成功的GEF红树林国际示范区;建有总面积 为770m2的红树林生态教育客访中心;成立了防城港市红树林保护社区 共管委员会,组织成立防城港市红树林保护友好协会;组织超过3000多 人次的志愿者参与红树林种植;维护我国领土的生态安全和海洋权益。

面临 威胁

保护区目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设备不齐全,野外巡护工具不完 备,生态监测体系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也尚未建立;缺乏高素质的科研人 员,保护区尚未开展高水平的红树林生态系统项目研究,物种丰富的滨 海过渡带生态系统目前研究得更少,这阻碍了保护区与国内外同行开展 进一步合作和交流;另外,保护与社区对资源利用的矛盾仍很突出。

正开展工作

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社区共管

连片的红树林 北仑河口保护区供图

10

6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漳江口

主要 群落

白骨壤群落、桐花树群落、白骨壤+桐花 树群落、秋茄+桐花树群落。

保护 区简 介

位于东山湾西北部,云霄县漳江入海口,是漳江及其支流的交汇 处。保护区于1992年元月成立,1997年7月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 区,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 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2360公顷,其中核心区 700公顷。

特色

中国纬度最北的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海漆、木榄和卤蕨等红树 植物天然分布的北界;历史上曾经有100公顷以上的木榄纯林(现 已被毁);富含东南沿海重要的水产优良种质资源。

保护 成果

保护区的红树林面积逐年增加,环境日趋完善,发现了中华白海 豚来漳江口游玩嬉戏;连年有全球濒危种黑脸琵鹭到保护区停 歇;科研上也有一定的成果:红树林病虫害研究荣获省科技二等 奖,文章《Interactions between mangroves and exotic Spartina in an anthropogenically disturbed estuary in southern China》在Ecology上发表,获得较高荣誉。

面临 威胁

互花米草及三叶鱼藤的入侵;上游河道采砂;急需探讨生态养殖 模式。

正开 展工 作

互花米草及三叶鱼藤的除治,滩涂的生态修复;红树林的病虫害 防治;保护区的科普宣教工作;协助各高校进行红树林相关科 研。

红树林码头天然的港湾 CMCN

11


香港 广东省

浙江省 广东省

米埔

杭州

7

浙江乐清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

主要 群落

林业部门1957年从福建引种造林,种类只 有秋茄1种,呈灌木状,0.2公顷。

保护 区简 介

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是浙江省首个海洋特别保护区,保护区总 面积308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红树林群落 和黑嘴鸥、中白鹭等湿地鸟类。保护区内有红树林面积约13.3公 顷,其中成年林约0.2公顷,幼年林13.1公顷。

特色

中国分布最北的红树林,中国大陆红树林人工引种的北界。对于 高纬度地区红树林引种造林有指示意义,同时也是秋茄北移扩种 的主要种源地。

长势良好的秋茄 CMCN

西门岛

8

香港米铺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主要 群落

以秋茄群落为主,桐花树群落、白骨壤群落。

保护 区简 介

保护区位于香港西北部深圳河河口地区。保护区于1984年成立,占地 380公顷。由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渔农自然 护理署联合管理。1995年米埔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特色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往返于西伯利亚和澳大利亚的长途候鸟的重要驿 站,也是一些水鸟的重要越冬地,包括黑嘴鸥和黑脸琵鹭等濒危鸟类; 基围鱼塘是将红树林内部分地区用泥造堤坝围起来的养殖浅塘;中国红 树林环境教育的主要基地。

保护 成果

自1984年WWF香港分会逐步接手管理所有传统基围虾塘,并建立了教 育中心和野外研习中心两项设施,更增设了15间观鸟屋及多条木桥,让 访客可探索各主要生境及观赏野生生物。

湿地 管理 规划

●核心区 – 提供不受干扰并让拉姆萨尔湿地的生物集中的参考地区。 ●生物多样性管理区 – 进行管理以保育生物多样性及作为水鸟的栖所。 ●公众使用区 – 在管理措施下,让游人可自由进入部分拉姆萨尔湿地, 进行与湿地价值相关的公众教育、提升公众意识及静态的休闲活动。 ●善用区 –配合拉姆萨尔湿地管理目标,以生态上可持续的方法利用湿 地及其他天然资源。 ●私人土地区 – 确定土地状况,谋求取得及维持与有关业主的合作,配 合周边及相邻管理区的目标,以生态上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土地管理。

保护区标牌 CMCN

胚轴和幼林 CMCN

管理区 核心区 生物多样性管理区 公众使用区 善用区 私人土地区

米埔及内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的管理区划分 红树林与广阔的滩涂/王文卿

12

13


海南省

广东省 广东省 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 群落

保护对象为红树林湿地、猕猴、鸟类及海 岛生态环境,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候鸟以 及猕猴原生地和发展史的重要基地。

保护 区简 介

1989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珠海担杆岛猕猴省级自 然保护区。2004年11月珠海担杆岛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珠海淇 澳岛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合并,建立“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 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7373.77公顷。

特色

我国为数不多的集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生态系统于一体的综 合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 成果

红树林人工恢复面积已由1998年的32公顷发展到现在的700公 顷;猕猴数量从1982年的不足300只,如今发展到已有1300多 只。

面临 威胁

本地渔民红树林林内捕捞;外来入侵物种薇甘菊的威胁;海岛罗 汉松、黄杨等野生植物盗挖现象严重。

正开 展工 作

保护区基础建设,如红树林的林分改造。

淇澳岛红树林航拍/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供图

14

广州 珠海

9

海口 清澜港

10

海南清澜港省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 群落

玉蕊+卤蕨群落、银叶树+海漆群落、海漆 群落、秋茄+桐花树群落、角果木群落、 海莲群落、海桑群落、白骨壤+秋茄+桐花 树群落、红树群落和白骨壤群落。

保护 区简 介

保护区位于文昌县境内,海南岛东北侧,地处文昌市的清澜港沿 岸一带。管辖范围包括冯家港、铺前港等。于1981年建立省级红 树林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000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1223.3公 顷。保护区设管理站,位于头宛村。

特色

我国红树植物天然分布种类最多的地区,除红榄李外,国内所有 的红树植物都可以在本保护区找到。

濒危物种海南海桑/王文卿

海南海桑的花/王文卿

红树林景观/王文卿 红树林景观/王文卿

15


广西省

福建省 广东省 福州

11

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南宁 钦州

主要 群落

桐花树群落、秋茄+桐花树群落、白骨壤+ 桐花树群落和白骨壤群落。

保护 区简 介

茅尾海自治区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钦州市的钦南区和钦州港 区,面向北部湾,总面积2784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1892.7公 顷,于2005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特色

我国面积最大最典型的岛群红树林和特有的岩滩红树林;北部湾 最北端的红树林分布区,具有典型的区域生态特征;沙井大蚝 (近江牡蛎)养殖区是广西沿海最大养殖区,品质堪称世界之 最,同时又是广西沿海唯一的大蚝苗种培育区。

保护 成果

保护区内的主要保护对象得到较好保护,通过红树林封滩育林和 人工造林,红树林面积逐步增加,保护区范围内的鸟类、底栖生 物及其它野生动物资源也得到较好保护。在社区共建、宣传教育 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面临 威胁

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保护区的保护、管理 和建设,海水养殖和渔业生产与红树林发展争夺滩涂的矛盾依然 比较突出。

正开 展工 作

完善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中央湿地保护项目实施。

保护区标牌 CMCN

16

12

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 九龙江口

主要 群落

秋茄群落、秋茄+白骨壤群落、秋茄+桐花 树群落、秋茄+老鼠簕群落。

保护 区简 介

保护区位于福建省龙海市九龙江入海口。1988年建立龙海县红树 林保护区,总面积200公顷。2001年成立龙海九龙江口红树林省 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12月综合考虑红树林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 发展的现实需要,保护区进行了范围调整,并重新确定界限和功 能区划分,保护区面积扩大到420.2公顷,由甘文片、大涂洲片和 浮宫片三个部分组成。

特色

1、世界秋茄分布中心,是秋茄生长最繁茂的地区之一,曾经记录 到高度达10m的秋茄植株;2、老鼠簕天然分布的北界;3、国内 最早开展红树植物引种的地区,早在1882年就有华侨从南洋引种 红树林。自20世纪80年代从海南东寨港引种的木榄、红海榄、海 莲等种类目前生长良好,能够正常开花结果。同时也是目前国内 引种的无瓣海桑分布最北地区。

保护 成果

建区以来,共接待前来考察、研究、教学实习的专家、学者、大 中专学生及青少年夏令营近5000人次,并成为厦门大学重要的教 学基地。

面临 威胁

人为活动的影响比较大,环境污染影响加剧,快艇和挖沙造成水 土流失;红树林的外围互花米草已形成入侵,在互花米草入侵区 域红树群落的生长呈退化的趋势。

正开 展工 作

开展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 水平;与厦门大学、海洋三所等有关院校、科研单位合作,推动 保护区科研监测工作。

核心区甘文农场片区 CMCN

17


福建省 广东省 福州

13

福建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泉州湾

主要 群落

桐花树群落、秋茄群落、桐花树+秋茄群落、 白骨壤群落(少数)。

保护 区简 介

泉州湾河口湿地位于晋江和洛阳江出海口,是亚热带河口湿地的典型代 表,先后被列入“亚洲重要湿地”、“中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中 国重要湿地”名录。2003年9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泉州湾河 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有湿地、红树林、珍稀鸟类、中 华白海豚、中华鲟等,总面积7008.84公顷。其中,包含洛阳红树林、 桃花山海滨水禽和蟳埔枪城河口湿地生态3个核心区,核心区、缓冲区 和实验区,面积分别为1305.21、626.11和5077.52公顷。

特色

现存白骨壤和桐花树是西太平洋沿岸天然分布的北界。

保护 成果

200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林业、海 洋与渔业等部门不断加大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力度,有力推动湿地红 树林的发展。据统计,目前泉州湾河口湿地的红树林面积已由建区前的 17.1公顷原生林增加到近466.7公顷,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现存面积最大的 连片乡土树种人工红树林,形成了优美独特的洛阳桥红树林湿地文化景 观。红树林保护建设成效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和专家领导的肯定。2003 年、2004年、2012年泉州湾洛阳江河口红树林先后被确立为市级、省级 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05年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将该区定为红树 林湿地恢复与变化的动态监测点,2012年又设立国家级湿地生态系统定 位观测研究站。

面临 威胁

泉州湾20世纪70年代引进大米草,20世纪80年代引进互花米草,因生长 蔓延迅速,已占据滩涂贝类养殖地,阻止水流畅通,严重影响蛏苗养 殖,也覆盖原生红树植物,不断侵蚀破坏湿地环境和湿地功能。目前互 花米草和大米草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高潮区,洛阳江、晋江均有大面 积分布,面积约350多公顷。

核心区甘文农场片区 CMCN 保护区育苗基地/王文卿

18

正开展工作 (一)强化保护管理。要加强保护管理体系建设,配足人员,完善二级管理体 系,健全巡护员队伍,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保护区管理技术水平。要完善 管理制度,加强联合执法,重点打击破坏红树林养蛏、张网捕鸟、河道采堆沙、 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二)强化交流协作。一方面,有序推进资源监测工作,重点推进植物资源、水 生动物资源监测,建立完善动植物资源数据库。另一方面,加强院校合作,特别 是与台湾湿地研究机构的合作,提升科研监测能力。 (三)强化教育引导。要进一步完善宣教设施,重点加强保护区主要道路和交叉 路口宣传牌制作、介绍湿地保护区的VCD光盘、宣传网站等,逐步扩大宣传教育 作用。要加强与协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协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教育 引导群众关爱红树林、保护红树林、建设红树林。与市科协合作编制印刷生态科 普系列丛书。 (四)强化项目带动。要发挥泉州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合作交流前沿的地位和 作用,加快推进湿地文化交流科研展示中心项目建设,使之成为泉州仍至全国对 台湿地文化交流的窗口。同时,积极申报国家湿地项目,大力推进湿地红树林恢 复工程建设。 (五)强化社区共管。要改进工作方法,依托联合保护委员会做好与社区签订联 合保护协议工作、制定联保章程和联保公约、调研编制《规范管理湿地保护区实 验区内的限制性宅基地和社区居民生产用地的管理办法》,推动社区共管工作开 展,实现社区群众自觉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千年古桥洛阳桥、红树林与城市 CMCN

19


广东省 广东省 14

广东惠州市惠东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主要分布在稔山镇的蟹洲湾、铁冲镇的好招楼及沙桥 考洲洋海堤、盐洲镇的白沙村。保护区总面积为533.3 公顷,其中现有红树林80公顷,种植发展红树林453.3 公顷,1999年12月建立为县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12 月成立市级自然保护区。

15

广州

海南省 惠

17

三亚市铁炉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广东恩平市镇海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2004年,恩平市设立了镇海湾红树林县级自然区。区内有连片面积134.4公 顷,林相茂密整齐、平均高达4米的白骨壤、秋茄等天然红树林,是广东目 前保存最好的红树林之一。

16

海口

广东茂名市水东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1999年设立茂名市水东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001年,经省政府核准其规 划建设面积为1996.2公顷,其中水东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1200公顷。 2004年,保护区开始种植海桑、无瓣海桑、拉关木、白骨壤、水黄皮、黄 花楝、秋茄等10多个红树林品种,种植面积为200多公顷。

镇海湾红树林航拍 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供图

铁炉港

主要 群落

白骨壤群落、正红树群落,榄李群落、木果 楝群落。

保护 区简 介

位 于 海 南 省 三 亚 市 林 旺 镇 , 北 纬 18°15′—18°17′, 东 经 109°42′—109°44′。地貌上属沙坝—泻湖型港湾。不规则半日 潮。土壤泥沙质。1992年成立县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面积不超 过4公顷。

特色

其突出特征是古树特别多。国内榄李、红榄李、木果楝、海莲、 木榄最大个体均分布在这块面积不超过4公顷的滩涂内,可以说是 国内最古老的红树林。全世界榄李和红海榄唯一生长在一起的地 点。

保护 成果

保护区已设有界桩、界碑等。

面临 威胁

该红树林目前处于衰退状态,亟需保护;濒危植物红榄李仅存9 株,处于老龄或接近老龄林阶段,正常开花结果,林下无幼苗。

正开 展工 作

区内有围网的育苗地 ,主要种植种类为本地种;下一步计划开展 保护区规划。

死亡的白骨壤古树 CMCN

水东港红树林航拍 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供图

20

红树林景观/王文卿 濒危的红榄李/王文卿 国内濒危物种红榄李/王文卿

21


海南省

海南省

海口

18

海南三亚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主要 群落

正红树群落,榄李群落。

保护 区简 介

海口

19

海南三亚河红树林保护区

主要 群落

白骨壤群落、正红树群落、木榄群落。

保护区建于1989年1月,位于三亚市田独镇亚龙湾国家级旅游度假 区内,面积155.67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约63.3公顷。区内红树 林生长茂盛,共有红树植物11科16种,占世界红树林植物种数86 种的18.6%,是三亚市保存最好的区域。

保护 区简 介

属于河岸红树林,三亚河是流经市区的主要河流。三亚河红树林 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9年1月,保护区面积为476公顷,红树林面 积14公顷。

特色

在三亚市政府和林业局的要求下,由亚龙湾公司投资建立了亚龙 湾青梅港红树林保护站,并配备专职人员配合林业部门对亚龙湾 红树林保护区进行维护和管理。

特色

市区河岸边生长着较茂密的红树林,这一景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 热带旅游城市均属罕见。

保护 成果

1、2012年—2013已分别开展保护区的红树林补植工作,补植面 积达到26.7公顷,长势良好;2、加强保护区的基础建设,已在保 护区四周围建2000多米的铁丝护栏;3、保护区已埋设界桩、界碑 并树立10块宣传牌、保护区简介碑等。

面临 威胁

红树林位于闹市区,面临人类活动干扰,主要有垃圾污染、城市 排污口排污、工程建设等问题。

面临 威胁

1、保护区人员编制不足、经费较少、基础设施较差,造成管理不 是很到位;2、周边农村的群众、渔船、牛羊等仍然经常闯入保护 区,对红树林的生境地造成破坏和威胁;3、周边的酒店及楼盘等 排放的污水有可能对保护区红树林造成威胁。

正开 展工 作

1、推进保住区的制度建设,完善保护区的各种保护与管理工作规 程;2、落实护林员的工作责任制,做好保护区的日常工作管护; 3、拟推进保护区管理站房的建设,完善基础建设,改善工作环 境;4、加大执法力度和宣传力度。

正红树 CMCN

22

青梅港

红树林景观/王文卿 濒危的红榄李/王文卿 保护区标牌 CMCN

三亚河

市区沿河岸红树林 CMCN

城市里的木栈道 CMCN

23


海南省 20

海南澄迈花场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澄迈县境内,于1995年12月由澄迈县人民 政府批准建立,面积共约150公顷。主管部门是澄迈县 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21

临 澄 儋 高 迈 州

福建省 广东省 海口

海南临高彩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福建福鼎红树林

23

特色

鹅湾

我国天然分布最北的红树林。种类只有秋茄 1种,呈灌木状,高1.5~2.0m,生长良 好,天然更新良好。

福鼎 福州

鹅湾红树林保护区,约13.3公顷原生红树林。

保护区成立于1986年,保护区范围为彩桥村至头东村盐田约7公里海岸线, 向水域延伸500米,保护区面积为350公顷。区内有红树林植物26种,以红 海榄群落为主,是许多国际性迁徙水禽的重要停歇地。

22

海南儋州新英港红树林保护区

1992年4月建立,保护区红树林主要集中在新英湾西海岸靠近洋浦一侧和盐 丁岸段。新英湾是北部湾伸入洋浦半岛构成的半封闭内湾,以红海榄群落 为主,保护区面积为115.4公顷。业务主管部门为儋州市林业局。 湾乌乡红树林/周胜利 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

湾乌乡 临高红海榄纯林 CMCN

儋州大片红海榄 CMCN

澄迈红树林 CMCN

24

福安市(县级)红树林保护区,总面积约33.3公顷,其中13.3 公顷为原生,20公顷为人工种植。

湾乌乡红树林/周胜利 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

25


2013 年漳江口宣教简讯 黄冠闽 / 科研科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

返乡大学生活动 2 月 17 日举行,主要 由云霄到外地读书的 大学生(25 人)利用 假期组织的一次骑自 行车的低碳活动。

联合竹塔小学与边防 4 月 16 日,举办活动 “同在地球上,共享 大自然,呵护红树林” 的环境保护活动,参 加 人 数 20 人, 活 动 包括集体签名以及红 树林保护区环境清洁 等。

保护区工作动态 全国高校生物学基地野外实习

7 月 12 日,由厦门大 学发起的高校生物学 相关专业的师生的一 次暑期生物学基地野 外实习,参加人数 45 人。

海峡两岸青少年夏令营 7 月 31 日,由两岸青 少 年 共 70 人 组 成, 主要活动是到保护区 参观了解红树林。

向竹塔小学捐赠多媒体设备

云霄一中暑期夏令营 7 月 7 日 举 行, 夏 令 营包括今年已连续三 年举办,今年人数 46 人,主要是湿地体验, 观鸟及认识接触红树 林。

26

11 月 12 日,管理局购 买多媒体教室设备一套 赠送竹塔小学,支持该 村小学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更多的人才。东厦 镇竹塔村属我保护区挂 钩村,该村竹塔小学基 础设施较为简陋,师资 力量较为薄弱。

27


东寨港

湛江三则 保护区执法人员在特呈岛开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新版 展清除鸟网行动 网站正式上线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区徽 正式发布

梓君 / 资源保护科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近日,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联合 湛江红树林派出所、特呈岛村委治安 队,开展对特呈岛上的捕鸟网清除行 动,此次行动是续上个月保护区执法 人员多次赴雷州半岛东西海岸清除鸟 网行动之后的再一次亮剑。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塑造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形象, 锤炼湛江红树林文化内涵,提高湛江 红树林知名度,湛江红树林国家级级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 2012 年下半年 向社会公开征集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区 徽设计。经过近一年筛选、商讨、修改,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区徽正式发布。

在清鸟网行动中,执法人员用剪刀等 工具将一张张捕鸟网具全部剪破,将 竖鸟网的竹杆全部砍断。据统计,当 天共清除捕鸟网具 14 张(红树林区 域 5 张,红树林周边农田 9 张)。 此外,保护区执法人员在行动中还对 社区居民开展了“爱鸟、护鸟、不吃 鸟”的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宣传了保 护野生鸟类、保护红树林等有关法律 法规知识。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八日

28

张苇 / 宣传教育科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3 年 11 月,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 区全新设计的新版网站正式上线。 新版保护区网站在域名设计、页面风 格、版块内容与较早前网站有了明显 的改变。域名改为更容易记忆的“湛 江 红 树 林” 拼 音 首 字 母 www.zjhsl. org;页面以海洋蓝为底、生态绿为 框架;内容上增加了数字博物馆、职 工园地等新版块。新版网站设计新颖、 条理清楚、内容充实、通俗易懂,特 别是图片使用了高清版,更加清晰悦 目,有许多是第一次刊登使用的摄影 获奖作品。广大网友轻击鼠标即可探 密神奇红树林。 网站还在不断的完善与补充,我们诚 挚地邀请广大网友投稿(文字与图片 均可)。

区徽以湛江典型红树林植物红海榄为 设计蓝本。深浅相间的绿色树冠里有 鸟儿飞翔,象征红树林是湿地鸟类赖 以生存的家园;黑色树干部分穿插错 落有致,既体现了红树林独特的生理 特征,也隐喻了湛江红树林的地域特 点(ZM,Zhanjiang-Mangrove 英 文 缩写);底部看似雷州半岛地图形状 的波浪水纹,体现了红树林是雷州半 岛重要生态屏障,六条横线也代表了 保护区一局五站的管理架构。 区徽简单大方,既容易记忆辨识,又 有丰富内涵。

保护区常用区徽一览

福田

各保护区网站一览 广东深圳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区 www.szmangrove.com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www.zjhsl.org 广东珠海淇澳 - 担杆岛自然保护区 www.zhmangrove.com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http://www.mangroves.org.cn 香港米埔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www.wwf.org.hk/whatwedo/con- servation/wetlands/managemaipo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 www.forestry.gov.cn (国家林业局 - 自然保护区网站群)

29


九龙江口溪山红树林生 态恢复工程 福建龙海市九龙江口省级红树林自然 保护区

我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广 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工程概况

龙海市浮宫镇溪山村九龙江口南溪段 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还是一片郁 郁葱葱的红树林林带,七十年代这里 的红树林才遭到砍伐,被编草席的咸 草所替代。太古飞机工程公司与厦门 大学在浮宫镇及溪山村的支持下,携 手开展的九龙江口红树林生态修复工 作。从 2009 年第一次联手在九龙江 口浮宫镇溪山村南溪滩涂种上一片速 生丰产的红树植物拉贡木后,每年进 行四次扩种、补植和抚育。如今,林 木最高的达 4 米,全部林带约 1.5 公 里,林相基本良好,海岸景观和生态 环境明显得到改善。

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 2009 年溪山村的滩涂状况

2013 年初林带的情景

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再 次到我区开展红树林保育活动

2013 年 10 月 13 日,厦门太古飞机 工程有限公司再次到我区开展红树林 保育活动,这是 2013 年该公司第四 次到九龙江口开展红树林保育活动。 本次活动新种植红树林速生树种拉贡 木 1000 株,并对上次种植的红树林 进行踩草抚育。本次活动共有 90 名 太古的员工参加。

太古公司志愿者活动合影

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审 定,我局和香港城市大学、深圳大学、 中山大学合作完成的《红树林湿地生 态系统安全响应机制》获得 2012 年 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该项目是谭凤仪教授领军的红树林研 究团队及相关合作研究单位近 20 年 来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在深圳湾红树 林湿地进行的长期、全面、深入、系 统的安全响应机制的研究成果,主要 研究成果有:深、港城市化和经济社 会高速发展带的污染、外来种、虫害 等干扰的影响研究;城市污水排入对 红树林群落动态、底栖生物分布、优 势种群演变机制的研究;红树林湿地 生态系统纳污、抗污、净污的机制机 理,以及从红树林湿地中分离出的丰 富的去污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 微藻)去污机理及其利用的研究;外 来引入红树种的生态评估,大面积红 树林虫害爆发原因、危害机理及防治 技术的研究。该成果为红树林生态系 统的安全管理提供全面科学指导,并 将获得的大量基础性本底数据提供给 深圳湾红树林保育管理机构和香港米 埔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作为未来科 学管理的依据。 2013 年 5 月 20 日

卢昌义老师亲自带志愿者活动

30

踩草抚育

福田保护区内的木栈道 ©CMCN

31


保护红树林 共建美丽珠海——百名外企义工志愿者 清理海洋垃圾 30 多吨

“清海”行动首战告捷,清理被占红树林湿地近 2 万 平方米

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 为进一步加强红树林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珠海市关于整治“两违”行 动精神,8 月中旬以来,淇澳担杆保护区组织开展“清海”行动,打击 违法占用红树林湿地捕捞养殖行为,首战清除红树林林中鱼笼鱼网一批, 清理被违规占用红树林湿地近 2 万平方米。

10 月 23 日,近百名来自添柏岚香港贸易有限公司珠海代表处的义工志 愿者来到淇澳红树林保护区,进入淇澳岛二斜湾和大围湾开展海洋滩涂 垃圾清理活动。他们从上午 9:30 分开始,经过 5 个多小时的努力, 清理红树林滩涂垃圾 30 多吨,保育红树林湿地 1000 多平方米,以实 际行动为“保护红树林,共建美丽珠海”贡献正能量。 淇澳岛位于珠江口内西侧,与中山相邻,东距内伶仃岛,北与虎门相对, 是珠江出海口的主要通道,来往船只频繁。由于受珠江上游垃圾飘浮物、 白色垃圾、树枝木块和过往船只丢弃物等影响,位于淇澳岛二斜湾鹤咀 一带红树林湿地滩涂上,滞留了厚厚的一层与淤泥混杂的垃圾,有塑料 泡沫制品、破碎的渔箱渔网、日常生活用品等,给沿岸滩涂 的生态环 境及生态景观造成了极大破坏。参加这次活动的添柏岚公司负责人表示, 作为一个环保户外品牌企业,对户外环 境有一种本能的关爱,公司始终坚持绿 色环保的理念,并一直致力于推广环保 公益事业。他们认为用实际行动保护自 然环境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 公民的责任。组织“保护红树林,共建 美丽珠海”清理海洋垃圾活动可以倡导 更多的人成为地球的守护者和生态文明 的践行者。

图片和文字来源:www.zhmangrove.com/news_view.asp?newsid=704

32

近年来,一股疑似恶势力团伙,将淇澳岛周围浅海湿地包括红树林保护 区红线范围内的滩涂发包给外地的渔民放置鱼笼鱼网和蚝排,违法开展 捕捞和养殖活动,谋取利益,严重破坏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甚至对淇 澳保护区在滩涂上开展红树林种植的施工人员进行人身威胁,对淇澳红 树林保护区的资源保护管理工作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淇澳担杆保护区 8 月中旬开展了摸底调查,对保护区红线范围内的违章建筑、鱼笼鱼网、 蚝排、船只进行摸底调查和统计,对在保护区范围内从事违法活动的人 员进行规劝和宣传教育,并于 8 月 26 日发出了《关于清理保护区滩涂 鱼笼鱼网的公告》,要求 8 月底前自行清理完毕保护区范围内的临时 住所、船只和鱼笼鱼网、蚝排等。 9 月 6 日至 10 日,淇澳担杆保护区联合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和市海上边 防派出所三部门,出动执法人员 20 多人,执法船只 3 艘,首期对淇澳 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中的的非法捕捞养殖等活动开展清理整治行动,清 除鱼笼鱼网一批,清理整治被占用红树林湿地滩涂面积近 2 万平方米。 下一阶段,保护区将配合高新区一起行动,将“清海”行动的重点转向 清理整治淇澳红树林外围的大面积的蚝排蚝桩,恢复外围浅海湿地生态。 预计 10 月底前全面完成“清海”行动,确保淇澳岛红树林湿地资源得 到更有效的保护、恢复和发展。 图片和文字来源:www.zhmangrove.com/news_view.asp?newsid=698

33


绿地图背面,展示红树林的 知识与洛阳江的风土文化

洛阳江口红树林绿地图

绿地图的故事

绿地图在红树林的应用

2013 年 8 月,厦门大学绿野学生协 会协助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 理局勘测并绘制一张泉州湾河口湿地 自然保护区绿地图,绿地图展示了洛 阳江两岸的生态景观和人文气息,作 为宣传保护红树林的一部分。

用世界通用的图示,以普通的地图为 基础,同时具有教育、自然生态、人 文史迹等标志的多功能地图。这一概 念起源于 1992 年,首份绿地图在美 国纽约创作而成。如今绿地图的概念 已扩大到世界上 51 个国家和地区。

2006 年底,CMCN 获得 Green Map System 的授权,在中国东南沿海的 红树林区开展绿地图推广和使用工作。目前已有湛江、漳江口、淇澳岛、九 龙江口、泉州湾等多个保护区绘制有红树林绿地图,可以促进本地市民通过 绘制地图了解红树林,同时借由绿地图向其他市民和游客介绍红树林。红树 林绿地图绘制的口号是“绘制一张绿地图,保护一片红树林”。

34

35


保护区管理

中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之比较 王瑁 /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红树林知识普及暨教师环境教育基础培训在圆满召开 左异琪 / 环境宣教科 海南东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3 年 8 月 26 日上午,东寨港红树林周边 10 所中小学校 20 多名老师兴匆匆 来到了海南东寨港红树林研究所,参加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 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联合举办的为期 2 天的“红树林知识普及暨教师环境教育 基础培训”。此次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保护区管理局周边学校科普老师对红 树林有关知识的认识水平,将保护红树林意识在中小学校学生中进行广泛宣传, 提高学生从小关爱红树林,保护红树林的意识。出人意外的是保护区周边的部 分村民也积极踊跃参加。 培训分为两天,第一天上午由厦门大学知名专家王文卿教授现在室内讲解,王 老师图文并茂,由浅入深为学员讲解红树林的基本知识。下午两点,学员们乘 船观看了红树林后,大家又下船走近红树林,在树林里王教授教学员辨认红树 种类,讲解红树各种类的特征,通过室内室外一天紧张的学习,学员都感慨, 今天虽然又累又热,但收获很大,对自己生活区域的红树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27 日上午,荣获 2012 年“深圳市民环保奖” 的深圳鹏兴实验学校老师邹顺荣 与学员一起分享了她热衷于社会公益活动,义务为市民讲解鸟、红树与湿地的 生态环境,致力于宣传讲解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让学员深受启发。27 日下午, 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驻海南保育主任卢刚老师为学员讲授红树林区域常见的鸟 类以及怎样观鸟的常识。 结束培训后教师所在的学校将陆续与管理局签订协议,由保护区提供支持,培 训教师回到学校开设红树林课程。

36

1、澳大利亚红树林及其管理 澳大利亚的红树林面积仅次于巴西和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红树林面积的第三大 国,有 116 万公顷的红树林,红树林生态系统覆盖全国 18% 的海岸线,除塔斯 马尼亚州外,全国其它各州均有红树林分布。在分布上,约 75% 的红树林分布 于北部的热带地区,向南直到维多利亚州科纳湾(南纬 38°)都有红树林分布, 这也是世界红树林分布的最南端和纬度最高的地方。澳大利亚共有红树植物 19 科 22 属 41 种,占世界红树植物种类的 57%(Duke,2006)。澳大利亚还是 拥有大面积未过度采伐红树林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由于红树植物种类多,面 积大,且相当部分的红树林处于原生状态,著名红树林专家 Duke 称澳大利亚 为红树林的天堂。 与丰富的红树林资源相对应,澳大利亚的红树林研究与管理一直处于国际领 先水平。澳大利亚地广人稀,部分地区(尤其是北领地)的红树林堪称是世 界上受人类影响最小的红树林,这给红树林的研究与管理带来了不少方便。 澳大利亚从事红树林研究的单位主要有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Griffith University、AustralianI I n s t i t u t e o f M a r i n e S c i e n c e 等, 管理由渔业保护与 水产局(Fisheries Conservation and Aquaculture)负责,具有属地管理的 性质。澳大利亚对海洋资源的管理策略是:管护、探究与合理利用(caring, understanding,wiseusing),强调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管理和利用红树林, 将大部分的红树林纳入了国家公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的范畴,对红树林的管理 采取封闭兼开放的方式。所谓封闭管理是指在红树林内除旅游和钓鱼外的一切 活动(新南威尔士洲钓鱼也需要许可证)都需要审批,即使是采集一片树叶也 需要审批,部分地段的红树林则需要经事先申请方可进入。开放管理即所有的 红树林均对游客开放(北领地的部分红树林除外),许多国家公园都建有方便 游客的步行道、宣传和警示牌,平时很少见到管理人员。

37


2、中国红树林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全球开放程度最高的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产力和生物 多样性。红树林是森林,但是它是海边的森林,红树林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潮 汐和蟹类等动物的活动。中国的红树林是东亚鸟类迁徙的重要“加油站”, 红树林生态系统对鸟类有很强的吸引力,但红树林鸟类的主要觅食场所不是 生长红树植物的有林地,而是林外滩涂和附近的鱼塘虾池。越来越多的研究 表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高生产力和高生物多样性是建立在与周边环境(陆 地森林、红树林林缘滩涂、潮沟、海草场、珊瑚礁)紧密联系基础上的,也 只有与周边的亚系统紧密联系,红树林的生态功能才能得以体现,这就要求 对红树林的管理必须采取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模式。现在包括澳大利亚在内 的许多国家对红树林保护的普遍做法是将红树林边的陆地森林、潮沟、滩涂、 海草场和珊瑚礁与红树林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管理。 中国的红树林管理属于典型的属物管理,涉及红树林的管理部门有林业、海 洋、环保、水产、水利、农业、旅游、城建、国土资源甚至城管等,即各部 门根据自己的特点管理红树林。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山口国家 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将红树林作为一种海洋生物资源由海洋部门负责管理; 大部分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将红树林作为一种湿地资源和林业资源由林业部门 负责管理,其资源保护、人工造林等归林业部门;红树林区的渔业资源由水 产与海洋部门负责管理;海岸、海堤的管理由水利部门负责;旅游部门分管 红树林的旅游;城市周边的红树林由城建、园林甚至城管负责管理。这种分 块式的管理体制不能体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存在许多弊端,例如林业 部门在管理红树植物群落和鸟类方面有优势,但对于其他生物类群,如蟹类、 鱼类、软体动物等就缺乏相应的技术力量,这就造成对红树林保护区的规划 和管理机械地套用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方式,如仅注重有林地的管理, 对于无林的潮间带滩涂、浅水水域则缺乏应有的关注。

图 1 我国红树林保护区管 理人员学历及职称构成 其次,中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技术力量普遍薄弱,这已成为制约我 国红树林保护水平发展的瓶颈之一。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是保护区生存与 发展的基础,培养一支懂科学、有技术、善管理、会宣传的队伍,是红树林 自然保护区所必须的。我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已有 30 余年的历史,但

38

保护区的管理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保护区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目前 我国已建立起一支约 200 人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队伍,但有相当一部分 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下,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只占约 1/3(图 1),人员组成 远远不能满足红树林保护区管理的实际需要,大多数保护区的管理还处于“看 林子”的水平。科学研究是保护区的灵魂,保护什么、利用什么以及如何保 护与合理利用等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研究。只有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建立并完 善生态监测体系,不断加强保护区的能力建设,才能使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和 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才能充分发挥保护区的多种功能和效益,从而实 现保护区的可持续利用及发展。 3、澳大利亚红树林管理经验及借鉴 澳大利亚在红树林管理方面有许多可借鉴的经验。笔者于 2010 年参加了一项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洲南部 Terranora 村的红树林鱼类调查项目。该红树林 为典型的河口海湾红树林,由于周边农牧开发活动的加剧,导致沉积环境和 地貌发生改变,红树林衰退明显,红树林内还形成大量积水洼地,成为蚊虫 滋生场所,相关部门拟采用开沟排水、再造潮汐的方式灭蚊。我们的工作主 要是跟踪监测工程前后红树林区鱼类的种类组成、行为和食物来源等。在澳 大利亚进入红树林区做任何研究,如需采集样品都需要有政府签发的批文才 能进行。按照新南威尔士地方政府的要求,我们向相关部门递交了进入红树 林进行调查研究的申请。申请书的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目的、人员、单位、 起止日期、渔具种类、数量等。申请书递交约 30 天后拿到了批文。政府针对 该项调查工作签发的批文除对进入红树林区捕鱼的人员、所用的网具名称和 规格、渔获物的使用等有详细的说明外,还对有效期、相关人员的通讯方式 等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批文还列举了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其中的两 条尤其值得关注:①列举了发生 QX 病(一种双壳贝类的疾病)的 6 个河口 名单(包括我们工作所在的河口),要求批文持有者不能将这些河口的双壳 类或沉积物样品转移至任何非发病河口,而且网具使用后必须消毒,并提供 了详细的消毒方法;②不得捕捞 Fisheries Management Act 1994 所列的 濒危鱼类或受保护鱼类,并提供了所有鱼类的英文名称和拉丁名。这个批文 具有以下特点:从行文看,整个批文结构紧凑,用词严谨,可视为一个法律 文书,甚至连批文的法律依据都一一列出;可操作性强,详细列出了什么事 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情况下该怎么办,找谁办;管理部门对 自然资源有非常详细的了解;综合考虑了整个海岸带,我们申请做的工作仅 仅是某一地点的红树林鱼类资源及生态研究,但批文却对研究工作可能导致 的某一种养殖动物的病害扩散都有考虑并进行了详细说明。 红树林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程度的标 志之一。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有好的管理体制,更对管理者的 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红树林的退化现状迫切需要在红树林的管 理体制、管理水平上做足文章。 转载至《湿地管理与科学》2013 年第 2 期。

39


保护者的故事

红树林之恋 红树林志愿者活动侧记 邹顺荣 深圳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 “爱红鸟”是深圳市福田区一群普通 的红树林志愿工作者团队的名称,这 是一支年轻、充满活力的队伍,有来 自各行各业的人士。我们奉行“奉献、 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原则,通 过网络招聘,层层筛选,学历专业达 要求,成员的综合素质较高。我们的 服务宗旨是让更多的市民了解红树, 只有了解,才会关心,只有关心,才 会爱护。我们的志愿口号是:我志愿, 我奉献,我快乐!

观察红树林 / 邹顺荣 理局开设专题讲座进行室内培训,到 会的有保护区领导、边防六支队负责 人约 40 多人,徐主任主讲,以此让 志愿者们了解红树林保护区的基本情 况。课后,我们组织志愿者进入红树 林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让志愿 者加深对红树林的整体感知。

2013 年 9 月 28 日,我与保护区管理 局组织了 30 多名志愿者进行第二次 专业知识培训。通过讲座与实地考察 相结合的形式,让志愿者了解红树林 我们这个团队热爱红树林,热衷并习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及整个湿地的生态 惯于投身一些生态环保的公益活动。 系统,鸟类的观察及辨识方法等,每 工作之余,我们一直在参与红树林的 个志愿者都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求 保育与宣教工作,都很留恋这样一种 知精神,学员们勤学好问,老师传授 工作,乐此不疲。2013 年 4 月 22 日, 知识也津津乐道。 在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的推荐下,作为志愿团队的主要发起 2013 年 10 月 20 日, 我 们 带 领 30 人和负责人,我有幸被派遣到厦门参 多名志愿者到保护区进行实地研习。 加了中国红树林保护区人才培训计划 热情高涨的志愿者们认真考察,勤于 笔记,细心地拿出《红树林植物多样 学员项目,受益匪浅。 性手册》认真探究,对照《野生鸟类 2013 年 9 月 8 日,在广东内伶仃福 图鉴》识别鸟类。虽然户外天气炎热、 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红 蚊叮虫咬,他们却毫不介意,以此为 树林保育联盟的支持下,我们组建了 乐。为了更好地辨识红树林湿地的生 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的 物多样性,不少志愿者们居然给自己 志愿者团队。当天,我们在保护区管 取了鸟名、树名作为自己的 ID 和网

40

志愿者在保护区石碑前合影 / 邹顺荣 名,他们孜孜以求的活动身影成了红树林的另一道风景。 不少志愿者感言说,我们走进红树林,不仅是一件有意义的公益事业, 更是提升自己增长见升自己增长见识的良好契机,亦是工作消遣怡情冶 性的快乐之道。我个人在培训活动中也深有感触。的确,作为一名红树 林志愿者,我们要的不仅是热情、无私的奉献,更需要加强对专业知识 的了解,讲解的技巧,让更多的人了解红树的神奇。 当然,作为一名红树林的志愿者,我也为能有机会参加这样有义意的活 动而感到特别的快乐、充实。

志愿者聚精会神的聆听和交流 / 邹顺荣

41


瞰见红树林

广东茂名 水东湾 海南儋州 广西北海 新英港 铁山港 广西北海 南流江

42

瞰见红树林

感谢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提供所有航拍图

广东湛江 湛江港

海南海口 东寨港

广西北仑河 广西湛江 口珍珠湾 五里山港 海南文昌 清澜港

广西北海 山口

广东台州 白鹤州

广东钦州 大田匡

43


&

湿地公约 国际重要湿地

Ramsar Convention 湿地公约(也称为:拉姆萨尔公约),是为了保护湿地而签署的全 球性政府间保护公约,全称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 重 要 湿 地 公 约, 英 文:Convention of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s》 。 湿地公约的任务是: 公约的任务是通过地方、区域、国家的保护措施及国际合作以保护及合 理利用湿地,为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湿地公约于 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当时有 18 个发起缔约国。湿地公 约于 1975 年 12 月 21 日正式生效,直至 2014 年 1 月,拉姆萨尔公约 总共有 168 个缔约成员,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覆盖著 2170 片总面积超过 207 万平方公里的重要湿地。中国于 1992 年加入湿地公约。 为纪念湿地公约的签署,故将每年的 2 月 2 日列为世界湿地日。

2170

36

国际 重要湿地数量

中国 湿地名录数量

7 中国红树林 保护区湿地名录数量

20

红榄李是热带红树林演替后期的 种类,对光照、温度和生境的要 求非常高,分布区十分狭窄。现 场调查发现,红榄李 2007 年在 我 国 存 有 359 株 左 右, 全 部 分 布 在 海 南 三 亚 和 陵 水, 极 度 濒 危。2010 年, 在 三 亚 铁 炉 港 的 9 株红榄李,处于老龄或接近老 龄 林 阶。2012 年, 调 查 表 明, 陵水大墩村仅剩下 11 株,表现 为能正常开花结果,林下无幼苗 发育。(张颖、钟才荣,2013 年) 关于《中国红树林保护区通讯》:

中国红树林 保护区数量

怎样才符合拉姆塞尔公约的条件? 以香港米埔保护区为例 湿地须符合特定的生态条件,方可被纳入为拉姆萨尔湿地。米埔及内后 海湾于 1995 年 9 月 4 日被正式列为拉姆萨尔湿地,其符合资格的条件 包括: ● 扶养 16 个全球受威胁鸟类物种,及逾 20 个全球首次发现的无脊 椎动物物种; ● 扶养 13 个无脊椎动物物种,包括一个只于珠江三角洲出现的蟹类 物种; ● 定期 逾 2 万只越冬水鸟(1999 至 2005 年间,每年隆冬平均有 5 万 8 千只水鸟在后海湾渡冬); ● 共 9 个水鸟物种,全球数量逾 1% 在米埔定期出现。其中 1999 至 2005 年间,每年约有全球渡冬种群 20% 的黑脸琵鹭 Platalea minor 在此越冬。

资料来源:http://assets.wwfhk.panda.org/downloads/ramsar_chi.pdf

44

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 ( Lumnitzera littore ) ,使君子科 ( Combretaceae) 榄李属 ( Lumnitzera Wild. ) 红 树 植物,是嗜热窄分布种,在世界 范围内都是稀少种类,在我国仅 见于海南岛海岸边的少数残存分 布,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亦为 《国际湿地公约》濒危物种。

由 CMCN 设计编辑的一本面向保护区和 公 众 的 刊 物, 希 望 借 由 刊 发 保 护 区 最 新 的 红 树 林 资 料、 活 动 与 项 目 开 展 情 况、 工 作 经 验、 护 林 故 事 等 文 章, 促 进 保 护 区交流,提高社会公众对保护区的认知。 本 通 讯 提 供 电 子 版 下 载, 如 需 纸 质 版 请 联系 CMCN。 为了红树林,我们一直在努力! We are all about mangrove! 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 / 莆田绿萌滨海湿地 研究中心 China Mangrove Conservation Network

更多信息,请联系: E-mail:cmcn_office@126.com 电话:0592-2086211 网址:http:// w w w.china-mangrove.org 微博:http://weibo.com/chinamangrove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西 路 6 4 号 民 主 大厦 203 室(邮编 361000)

三亚铁炉港红榄李 / 王文卿 43


版权声明 Copyright Clarify 本手册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归中国红树 林保育联盟及原作者所有。珍惜自然资 源,如果您不需要保留本手册,请转送 至所需之人。

主 办: 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 / 莆田 绿萌滨海湿地研究中心 资 助: SEE 基金会 设 计: 张云龙(CMCN) 封 面: 山口保护区供图 封 底: 三亚铁炉港白骨壤 / 王文卿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