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議題參考資料 個人編輯(僅供學術用)

Page 1

以下資料擷取出處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媒體/新聞/出版 僅供學術參考資料,請勿做為不法之使用 !

12 月 25 日 《華爾街日報》獨家新聞,美國官員曾與「敘利亞政府官員」秘密溝通,以尋 求限制敘利亞的暴力活動,而且也曾在 2011 年兩手策略鼓勵在敘利亞政府內部 進行軍事政變。 敘利亞自 2010 年三月以來爆發內戰,全國 2400 萬人共一半成為難民,形成二 戰以來最大難民潮。 《華爾街日報》援引包括美國現任及前任官員在內的二十幾人的採訪得到獨家 新聞,美國情報官員本來已經打算發動政變的軍方官員來自敘利亞少數派阿拉 維派也是阿塞德政權的核心人物,但美方發現這些人鮮有弱點可以利用。 報導稱,當時敘利亞政府開始鎮壓抗議活動且有士兵逃離軍隊。 「2011 年,白宮的政策是尋找顚覆敘利亞政權內部的機會,促使民眾背棄阿薩 德,使敘利亞權力結構改變。」報導援引一位前政府高官的話。 敍利亞內戰進入第三年時歐巴馬政府在 2012 年調整政策,終止試圖影響阿薩德 政府的努力,轉而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力量。 在此之前,美國和敘利亞的高官曾經直接對話,還通過包括俄羅斯和伊朗在內 的第三方傳遞信息。 美國官員對該報稱,美國前副國務卿伯恩斯(William Burns)曾與敘利亞外長 穆阿利姆(Walid al-Moallem)兩次通電話,以警告阿薩德政府勿大規模使用化 學武器。伯恩斯去年離任。 一位美國高官稱,美國舆敘利亞的秘密溝通與同古巴或伊朗進行的溝通不同, 而是更多地聚焦具體問題。 「我們曾多次表示:如果你們停止使用炸彈桶,就能為停火創造更好的條 件。」一位美國高官對該報稱。


<文茜的世界周報>記者白倩瑜、汪彥超、彭智宏.土耳其採訪 逃離只是生命苦難音符的第一篇章開始,敘利亞難民飄零土耳其異鄉之苦。 從第一個敘利亞難民入境那天開始,土耳其在難民問題上至今已經花了 45 億美 元:成為政府沉痾的財政負擔。 土耳其呼籲外界幫忙舒緩這股壓力,但聯合國的援助進度卻遠遠不及難民湧入 的速度。敍利亞的難民只好中年的當廉價黑工,小的做乞丐,女人在家手工賺 錢、穿一千個標籤賺三塊錢過日子。住地下室,房東逃稅不肯給租約,於是無 法申請難民居住補助。 在土耳其的慈濟人,看到如此狀況,就這樣挨家挨戶的開始拜訪,進而掌握在 土耳其蘇丹家濟市六千多戶敘利亞家庭狀況,再給予適當的補貼。 但是愛心畢竟有限,戰爭結束遙遙無期:更多敘利亞人還是希望未來有工作權, 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

<IS 改寫的人類歷史>天下雜誌陳文茜專欄 二○○一年美國在 911 之後發動阿富汗戰爭,二○○三年發動伊拉克戰爭。後 者被歐洲及多數國際政治專家界定為侵略戰爭。這場仗整整打了八年,二○一 一年底美國總統 Obama 宣佈︰「伊拉克從此可以自我治理;這將是一個具有包 容性且擁有巨大潛力的『新』伊拉克。」 於是,當最後一名美軍離開伊拉克後不久,一名重要的蓋達組織領袖巴格達迪 自監獄被釋放。他的腳步幾乎與美國撤離的大兵同行,不同的是一個回到美國 本土,一個前往敘利亞。巴格達迪看到「阿拉伯之春」後敘利亞的內戰局勢, 「那等於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Thomas Freedman 曾以深入角度報導敘利亞內戰的起源。 在二○一○年之前兩年,當地因氣候變遷已陷入百年最嚴重的乾旱,物價上漲 數倍、通膨數字接近 35%.。而同一時間,美國聯準會為挽救經濟量化寬鬆政策 QE1、QE2 紛紛出爐,把國際商品市場中的食品價格推上史上少見的高價;平均 上漲 30%。而其中最嚴重者,為沙漠子民傳統賴以為生的主食:小麥。 敘利亞是此波因小麥通膨導致「阿拉伯之春」的第七個國家,前幾個有的獨裁 者出亡(突尼西亞),有的宣佈下台後總統被逮捕(埃及),有的領袖活活被打死(利 比亞),有的透過全面的政策收買灑錢堵住革命狂潮(沙烏地阿拉伯),有的靠他 國軍隊成功鎮壓革命抗爭(巴林王室)。敘利亞國內與前述其他國家最大的差異, 其執政權為少數族裔,國內近半人口為遜尼派。長期在阿薩徳政權下,他們早 已不滿。乾旱、通膨、飢餓、宗教衝突…所有足以導致革命叛變的火種,萬事 俱全。


他們惟一欠缺的只有革命領袖,及「強而有力」的意識論述。 巴格達迪,一名西方歷史及政治經濟研讀者,或許正如希特勒,是「天才型」 的群眾宣傳家。他進入敘利亞,從沒沒無名至變成當地最有組織的反對勢力領 袖,只花了十二個月的時間。巴格達迪初期將其組織取名為 ISIL,他揭竿阿拉伯 人曾經引以為傲的光榮記憶,誓言恢復肥沃月灣古老王國的榮耀;阿拉伯世界 在東西各種不同列強的分割、屠殺、踐踏之下,該是「復興」伊斯蘭的時刻了。 他發明了「斬首行動」策略,這是一種心理戰,比「核武」更簡易更直接且 「有效地」震懾人心的殘酷手段;大刀一揮,頭滾落、血濺、哀嚎聲尚未中斷, 一切已成塵埃之血。斬首的頭顱堆疊城市主要廣場,以「恐懼」讓 ISIL 的士兵, 進攻時往往只要一千名,政府上萬軍隊即落荒而逃。 巴格達迪曾經短暫留學英國,他錄製一段影片置於 Youtube 上號召歐洲及美國 「伊斯蘭」甚至「非伊斯蘭」失落的青年。影片中他告訴西方青年:「我從那 裡來,我知道你們的徬徨。…丟掉那些曾經讓你迷茫的體制,在沙漠中,加入 我們,你們會找到自我,找到存在的價值。」於是,巴格達迪複製「阿拉伯之 春」相同的社群網站手法,傳播恨、傳播極端主義,傳播人性中脆弱時極容易 被召喚的奇特瘋狂力量…一群來自西方的青年加入 ISIL;以好萊塢的剪接手法, 下載 APP、iMovie,製作一支又一支「出色」廣告片。 就在 ISIL 於二○一二年一整年席捲敘利亞半壁江山時;同時間美國扶植的伊拉 克馬利基政權,正在屠殺 ISIL 最重要的宗派力量:伊拉克遜尼派人士。 根據美國公共電視台 PBS 調查,當歐巴馬二○一一年底邀請伊拉克總統馬利基 飛至華府共同宣佈美軍撤軍伊拉克時,一通來自巴格達的電話告訴馬利基,他 的副總統遜尼派領袖哈希米正在進行恐怖計謀,可能準備政變。馬利基立即將 此事告知歐巴馬,美國國務院給他的回應是:「做你該做的。」 於是,當最後一名美軍離開伊拉克的隔天,馬利基下令逮捕副總統哈希米及他 的護衛軍。他們被指控涉入叛變,在獄中拷打虐待;接著上千名遜尼派具社會 聲望的人士也因涉嫌叛變,未經審判直接長期監禁,許多頑強抵抗的知識份子, 連監獄也到不了,橫屍街頭。 二○一二年,美國正忙著總統大選,倫敦忙著辦奧運,哼唱 Abide With Me(神 與我同在)。而整個阿拉伯世界的領袖,內心皆充滿了恐懼。他們目睹海珊吊死 的下場,格達費被民兵私刑至死的慘狀…每一個在位者皆恐懼自己的未來。二 ○一二年不管是美國反對的敘利亞阿薩德,還是美國人支持的伊拉克馬利基, 橫亙他們心中的只有兩個字「恐懼」;而回應恐懼的政治行動,便是沒有止境 毫不猶豫地殺。殺,殺掉所有可能的政敵。 這場內部戰爭已經證明,它非關民主,非關政革,而是: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的死亡比賽。 伊拉克馬利基政權對遜尼派的殘酷鎮壓,在二○一二年十二月達到分水嶺;他 將遜尼派最溫和也最專業形象的財政部長艾沙維的護衛正式逮捕。那一刻,每 個伊拉克遜尼派的人都開始相信這不僅僅是一場高層的政治鬥爭,「馬利基和


他那幫民兵,可以逮捕任何人。有一天,我們都會被他趕走,殺死,一個接一 個。」 美國白宮遲了近一年,才驚覺他們所扶持的馬利基正在進行一場分裂伊拉克的 追殺。即便如此,二○一二年底依據國務院後來在國會的證詞,白宮僅僅選擇 私下警告,並未公開譴責。 年曆翻過至二○一三年,伊拉克各主要城市已出現大規模示威,狀況不可收時。 抗議人群在聯結首府巴格達和約旦的道路上搭起帳篷,阻斷交通、商業活動, 準備長期抗爭。 二○一三年四月,馬利基決定動用坦克及美國人提供的重裝備武器鎮壓以遜尼 派為主的反對勢力。當地血流成河,逃出的人最後紛跨越邊界進入敘利亞,他 們聽說那裡有一個以黑色旗幟為主的組織,可以保護遜尼派。 如果追溯那幾年混亂的沙漠情勢,黑色旗幟第一次出現於抗爭場合,約略於伊 拉克這場血腥鎮壓前一個月,二○一三年三月。伊拉克馬利基的鎮壓行動後, 黑色旗幟立刻佈滿伊拉克西部沙漠至敘利亞, ISIL 正式轉身為 ISIS,橫跨敘伊 兩國,串起古老的肥沃月灣;從此攻城掠地,搶奪銀行、油田、綁架人質敲詐 勒索,他們也接獲遜尼派海外人士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聯酋…所有 海灣國家富人對他們的捐款。 這些海外遜尼派富人並不知道他們捐款的對象是殘酷的極端組織,他們只「聽 說」自己的族人在敘利亞被阿薩德政權追殺,在伊拉克被什葉派的馬利基政府 曝屍街頭。 於焉,一個廿一世紀最難纏的恐怖組織轟然崛起。他們比賓拉登殘暴,比海珊 還大規模殺戮,比基地組織更懂得運用西方傳播科技,比柯梅尼更政教合一, 比格達費更具歷史觀…;過往所有曾被美國視為「恐怖」的所有極端代表,相 形之下,瞬間皆變「溫和」了。 ISIS 是「伊拉克戰爭」和「阿拉伯之春」及「歐洲失落一代」三種黏合劑加起 來的產品。巴格達迪本人還曾是伊拉克當地大學政治經濟學的知識份子…他合 理化所有的斬首,所有的「殘忍」,不是殘忍,那是不得已的「心理戰」。 二○一四年初,巴格達迪向 ISIS 成員宣告:「我們勝利在望,這是阿拉的旨 意。」ISIS 的戰士們站在卡車上,耀武揚威叫喊著,當他們進入某些地區時, 情況似乎真的如此。政府防衛軍早已丟下美國人交付的重裝備武器,落荒而逃; 當地民眾熱烈夾道歡迎。一個最驚人的例子,二○一四年六月十號,只不過八 百名的 ISIS 民兵竟然奪下一百八十萬人口的海珊的故鄉城市;當 ISIS 進入原政 府軍辦公室時,看到的是那些膽怯的「政府肥貓」留下喝了一半上好的酒瓶, 以及散落滿地的上等香菸。 二○一四年六月二十九日,ISIS 宣佈成立代表全世界穆斯林的「哈里發國」。 七月四日,ISIS 再選擇美國建國獨立日,領導人巴格達迪走上摩蘇爾大清真寺 的講道壇:「榮耀歸於阿拉…」巴格達迪登上大清真寺,他稱這是過往蓋達組 織一號二號人物,均未曾完成的了不起舉動;他還說這是「先知命令的聖戰成


果」。 二○一五年末,世界上最強的國家美國已在敘利亞、伊拉克空襲超過八千次, 而 ISIS 的黑色旗幟仍在敘利亞峽谷中四處飄揚。許多受其訓練的「聖戰士」已 滲透回到英、法、美、俄、突尼西亞、利比亞、埃及、澳洲...等西方國家。 一個情資顯示美國中情局曾經以水刑、掃帚性侵、電鑽威脅、一百八十小時疲 勞審訊蓋達基地組織成員,但中情局的情報都未曾顯示巴格達迪的名字;於是 一頁美國的反恐史尚未結束,新的恐怖組織已擴散超過當年基地組織十倍以上 的規模。他們大到足以「建國」,小到「二十個人」恐攻巴黎可以震撼全歐洲。 黑色之旗,跨越二○一五,繼續揮舞。它每一次的飄揚,都是壓垮人性不可承 受的恐懼與錯愕。 西方的黑夜還沒有過去。 而敘利亞人呢?《文茜的世界周報》至土耳其採訪的記者沈正彥從 Izmir 難民渡 海 Cesme 岸邊,黃昏傳回來一段文字: 今天共目擊 9 艘船出海,海浪還算平靜,應該都能安全抵達吧。每天這樣來來 去去,留在 Cesme 岸邊廢墟「紮營」的,等待渡海的還有近千人左右。這裡已 成了一個沒有人管的「難民自救營」,靠的只有當地慈善團體一天來「一次」 發放食物。 孩童純真,看到我們,不知世事無常更無情,一臉笑容。他們個個善良、美麗, 出生之地已註定了他們的命運,如草芥、如塵灰,過去無人搭理,現在被烙上 「不歡迎」「恐怖分子」滲透的印記。 他們仍然選擇微笑,選擇相信。 我們目睹了人間悲劇,卻無力做什麼。孩子,夕陽已西下,一天過去。平安在 此已是福,祝福你們,好好地活下去,勇敢地活著,珍重再見。

金融時報 12/19 新聞標題 俄羅斯新聞 普丁年終講話,盛讚川普痛罵土耳其

12 月 7 號 川普在南卡造勢場合上 作出角逐共和黨總統初選至今 最讓人刺耳的發言 "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美國" 巴黎恐攻兩周後 加州發生槍擊案 14 死 21 傷 大開殺戒的是對穆斯林夫婦


共和黨 2016 總統大選最熱門候選人 應對恐怖主義的提議是否太極端了呢

歐洲恐怖主義溫床? 文茜周報探莫倫貝克 一河之隔 就是惡名昭彰的莫倫貝克 一個國際媒體眼中 歐洲恐怖主義的溫床 巴黎恐攻主嫌的誕生之地 法國媒體報更報導 這裡每半小時 就賣出一把 AK47 當比利時礦業蕭條後 這些移民的第二代 第三代 沒了過去依賴的煤礦場 許多人因此沒了固定工作 不是偶爾兼差 就是失業

12 月 14 日 11:00 敘利亞內戰迫使他們逃離 回家是他們唯一的願望 我叫滿罕穆德 我來自敘利亞霍姆斯 三年前我來到土耳其伊斯坦堡 我未來的夢想就是想回到敘利亞 但是在土耳其的話 我想成為這兒最好的數學老師 我叫胡塞賀德 我來自敘利亞的霍姆斯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回到敘利亞 雖然我在敘利亞的夢想都被毀了 還被迫離開 但最終我還是想回到敘利亞定居

12 月 14 日 9:00 戰爭毀童年 敘利亞兒童失學危及一世代 逃離到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 失去一切 孩子更是失去了童年


許多人上街乞討或淪為童工 就為了替家人賺取微薄的生活費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估計 敘利亞學童在國內外的失學人數 就有將近三百萬 事實上 土耳其政府在 2014 年 9 月曾宣布 允許敘利亞兒童就讀該國的公立學校 但受限於語言障礙 融合困難及經濟困境 這項政策宛如空中樓閣

12 月 13 日 23:00 · 走入在土耳其、敘利亞邊境的難民營,目睹難民們為何不顧一切排除萬難前往 歐洲,因為他們在此等待的是一個沒有希望、沒有期限的人生。 過去當敘利亞難民進到土耳其後,官方都會給一個身份, 然後依照個人意願,可以選擇自己想辦法到歐洲去、或者留在土耳其的難民營 裡。 敘利亞自 2011 年 3 月爆發內戰後,大批難民出逃,和敘利亞接壤的土耳其,首 當其衝。 官方的災難與緊急事故管理局 AFAD,就在與敘利亞邊境的 10 個省,設立超過 25 座的難民營,收容近 30 萬名敘利亞人。 世界周報記者沈正彥、彭智宏來自土耳其、敘利亞邊境報導:

巴黎恐攻陰霾 163 年傳統里昂燈節取消 以燭光取代 法國中部的里昂 人稱燈光的城市 每年 12 月 8 日 數百萬觀光客會慕名湧入 沈醉在斑斕絢麗 五光十色的燈海當中 但 2015 年 11 月 13 日星期五 那場突如其來的巴黎恐攻 讓醞釀中的燈節歡樂氣氛瞬間急凍 里昂市政府以安全為考量 宣布暫停所有大型活動 延續 163 年的宗教和民俗傳統


12 月 7 日 14:00 經過幾個月的猶豫不決 加上德國的施壓不懈 11 月 29 號 歐盟和土耳其總理峰會 終於在布魯塞爾達成協議 歐盟將提供土耳其 30 億歐元 以交換難民留在土耳其 遏止難民 流入歐洲 一個醜陋的真實 敘利亞人逃離了戰火 現實生活 仍然成為一輩子的鬼魅 絕望 逼得他們奔向歐洲

12 月 7 日 11:08 · 戰爭阻斷求學路 台灣之愛讓敘國孩子敢作夢了 敘利亞內戰爆發四年以來,估計有超過 400 萬人逃離到鄰近的國家,其中有 180 萬人逃到土耳其。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據說至少有 10 多萬的敘利 亞難民。 在這當中有為數不少是學齡兒童,他們的童年毀於戰爭,更被迫提早面臨經濟 壓力。這些孩子被迫去當車縫工,或是為了生活上街乞討。他們每天睜開眼就 是工作,不敢奢想未來,更可以說是沒有未來。 來自台灣的慈濟志工很早就注意到敘利亞難民問題,去年因緣際會地與當地蘇 丹家濟市的敘利亞教授結緣,在蘇丹家濟市政府,教育局,以及台灣慈濟基金 會協助下,在今年初成立了"滿納海中小學",讓一千多位敘利亞孩童重返校園。 而這些孩子也從一開始對外界的冷漠懼怕,到現在變得活潑開朗;知識給了他 們力量,更賦予他們作夢的能量。

12 月 3 日 22:11 · 《世界周報》土耳其採訪 B 組沈正彥、彭智宏採訪日記: 在土耳其敍利亞邊境採訪。碰到來自敘利亞的老板 Abumecid 說,他可以帶我去 ISIS 的領地,他説全世界都誤會了 ISIS,最壞的是過去統治敘利亞的阿蕯德政權, 只有他下台,戰爭才能停止。 Abumecid 向我保證,他能帶我安全進 ISIS 的佔領地,並安全回來!我問他認真 的嗎,他説要相信阿拉!此時我脖子已發麻!知道以前為何有國際記者會誤入


IS 區域,最終成為人質而被斬首。在一個叢林法則的地帶,人性非常赤祼裸。

12 月 1 日 9:08 《世界周報》土耳其採訪 A 組白倩瑜、汪彥超 伊斯坦堡工作日記: 敘利亞的未來靠敘利亞人! 一群敘利亞商人出資成立了 Zeyd bin sabit 基金會,並與土耳其教育局合作,去 年在伊斯坦堡創辦了兩所學校;不過,與其說是學校,不如說像是補習班,因 為學校隱身在窄小的巷弄內,當然沒有扶疏花木,沒有寬敞操場。 我們拜訪位在 Bagcliar 規模較大的一所,這裡有 660 位敘利亞學生。由於教室窄 小,為了讓更多孩子都能來上學,基金會只好分白班跟晚班上課,在善心捐助 下教育免費。星期一,這群一年級的孩子正在上數學課,他們開心的唱了一首 阿拉伯文的數字歌(1-10)給我們聽。 雖然孩子可以免費入學,但仍有許多家庭不願意讓孩子上學,畢竟現實是殘酷 的。與在敘利亞生活相比,在伊斯坦堡生活費相當昂貴,以滿罕穆德家為例, 一家五口住的房子一個月房租就要 4 千里拉(相當台幣四萬四),家中的 3 個男人 都必須出外工作才能勉強持平。逃亡到伊斯坦堡的許多敘利亞家庭,單靠父親 一人打工根本無法支撐一個家,孩子無可避免地必須分擔家計。 台灣的慈濟因為有台灣人善款,經費充裕,能夠以發放打工補助金的方式,幫 助家庭收入也才讓孩子不用打工,家長才能送孩子到校園;相形之下,Zeyd bin sabit 基金會只靠早期移民土耳其的敘利亞人,在這方面顯得比較無能為力了…. 對於國際批評土耳其打算犧牲難民以換取進入歐盟的門票時,基金會負責人 Almadani 心平氣和地說,這件事情不能這樣看。他非常感謝土耳其政府從四年 前就收留敘利亞人,而且所有經費都是由土耳其政府買單。但過去這四年,國 際上可有聽到土耳其政府痛批歐盟或是美國等強國不肯伸出援手?現在是歐洲國 家受不了大批難民湧入,才打算把燙手山芋丟給土耳其,究竟現實的是土耳其 還是那些高喊人道主義至上的歐洲國家呢?

12 月 1 日 0:29 《世界周報》巴黎採訪 A 組李瑞玉、陸念勤 COP21 場外日記: 來自巴林的老先生,有感於自己居住城市,工廠林立,越來越多當地人罹癌, 做了一張專輯"searching for clean air" 。 帶著吉他,花了一大筆錢趕赴巴黎,選在 COP21 開幕準當天 在場外演唱。被 全面戒備森嚴的警方制止。 但拗不過我們記者的苦求 冒險(警方環伺)替周報觀眾輕聲唱了一小段。


11 月 30 日 12:00 · 巴黎恐攻 2 週後 歐洲各國 反難民手段更大 巴黎恐攻兩周後 歐洲更冷了 敘利亞難民還是來 踏上不到 10 度的歐洲大陸 但等待著難民的 是前所未有的冷淡和排斥 希臘政府 11 月開始 加速驅散大批島上難民 同時巴黎恐攻後 在希臘北部和馬其頓邊境 採取更嚴格的緊縮控管 而歐洲內部的反難民浪潮 更從東歐 吹到西歐和北歐 單單十月 蜂擁而來的難民達 20 萬人 讓歐盟 11 月召開的緊急會議中決議 2015 年底前 將改革實行了 30 年 讓 26 個成員國自由移動的<申根公約> 換句話說歐盟各國自由出入的時代 可能面臨結束 願你能記得 他們害怕 冰凍 而且悲傷的臉龐 伸出手 做你能做到的關懷和行動

11 月 30 日 11:39 · 《世界周報》土耳其採訪團隊 B 組沈正彥、彭智宏 Izmir 每日下午,惟一一次,夕陽西下前,會有一個慈善團體 Nations Bridge 到難民蝸 居的渡海邊,為尚未渡海的難民發放簡易食物,一根巧克力棒,一盒餅乾、飲 料⋯⋯那是敘利亞的難民每天惟一的「太陽」。 Nations Bridge 並非什麼國際大組織,由當地居民自己發起,資源有限。他們在 此目睹太多悲劇,早在 Alan Kurdi 躺在海灘之前,也持續於世界已然冷漠之後。

11 月 16 日 巴黎恐攻後,國際政治氣氛大幅改變。反難民聲浪歐洲四起,世界周報分析梅 克爾是否可能因為勇敢接納難民,爆發黨內政變,2017 年提早結束任期? 2015 年歲末


已經不只是讓歐洲難民命運更加悲慘的寒冬 英國金融時報 近來反覆討論著 湧向德國的難民危機 可能成為瓦解梅克爾十年執政的政治危機

11 月 16 日 · 《文茜的世界周報》持續製作難民日記。巴黎恐攻之後,難民幾乎陷入絕境。 在敘利亞,當地進入嚴冬 砲彈仍然穿梭 敘利亞和伊拉克人 只能繼續逃 繼續冒死進入 越來越不歡迎他們的歐洲 聯合國難民署統計 今年以來 已破 70 萬難民進入歐洲 2015 全年 歐洲新難民恐怕將達 100 萬人 歐盟預測 明年年底前 進入歐洲的難民總數 更將達 300 萬人 如何控管 如何接納 難民問題 正醞釀一個分裂的歐洲

11 月 20 日 · 巴黎香榭麗舍大道為慶祝聖誕節終於點上燈火,原本一些慶祝活動因恐攻事件 已被取消。巴黎人說,儘管心中恐懼未除,但我們不能被恐怖分子打敗,我們 的生活必須勇敢地回歸常態。

11 月 25 日 · Russia Today 報導,一名女子只因為自己名叫"ISIS ANCHALEE",與恐怖組織 ISIS 同名,就被臉書停權,即便是寄去護照影本,臉書依然認定她是恐怖份子。而 同樣叫 ISIS 名稱的,還有搖滾樂團、漫畫書等等,還有 BOB DYLAN 的一張專輯。

11 月 25 日 Russia Today 電視台整理梅克爾十年報導,她是二戰後任期最長的德國總理,讓 德國 GDP 大增、失業率劇降,達到 1990 年以來的最低水準。但她的撙節措施也 讓希臘人恨透了她,西班牙、愛爾蘭到處都有反梅克爾情節。 塞浦路斯人上街


抗議,還把她比為希特勒。如今她則是因為擁抱難民政策,讓她聲望受到極大 挑戰,支持率從 2015 年四月的 75% 跌至 2015 年 11 月 49%。一起來看俄羅斯今 日梅克爾所製作的影 MV, 從她的暱稱為"媽媽"講起,說她超愛看足球,還有 她的手勢、服裝(永遠是同款不同顏色)。她十年任期身邊已經換掉了 94 個歐盟 領袖。

11 月 27 日 20:59 · <文茜世界周報>採訪團隊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2015 年 12 月,絕冬決定敘利亞難民的生與死: 2015 年 12 月法比德英義瑞典聯手反恐,極端主義決定歐洲未來是否繼續活在 恐攻陰影下。 文茜的世界周報派出十年最大採訪團, 分別至土耳其、巴黎、比利時、里昂、邊境難民營、地中海最悲傷的渡海角落, 為觀眾見証歷史性的一刻。

11 月 29 日 20:04 · 《世界周報》採訪 B 組 沈正彥、彭智宏 土耳其 Izmir 難民渡海直播之四 海上一段距離後,兩個人分別跳入海中。 他們就是專門做難民蛇頭的土耳其人,送一段距離,教難民如何控制皮筏方向, 即跳水游回來。 但記者沈正彥在岸邊觀看,人太多,看多了近日地中海海難新聞,忍不住用中 文喊「人太多了」「引擎很難推得動」,人蛇當然不理,加上風勢和洋流,另 一頭海灘也剛剛才出去一艘船,即被海浪打了回來了,船體只是皮筏,那麼輕, 根本控制不了方向,才出了海又被浪帶回來,現在又出去了。 沈正彥忍不住留言於平台:「我,又流淚了,別笑我,但看到這場景,我真的 很難受。」

中國科大 室設二 B 林義陞 103144311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