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玟貽_profolio

Page 1


‧About me‧

2


‧ 個人檔案 ‧ 基本資料 姓名:王玟貽 性別:女 出生日期:1993/6/18 聯絡電話:0928-278-372 E-mail:sheri04010@gmail.com 通訊地址: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一段 151 巷 6 號 4 樓 學歷:銘傳大學廣告學系、台北市立南湖高中

經歷 青年日報實習編輯(2013) 工作內容:新聞下標、排版 2014 台北電視節會刊編輯(2014) 工作內容:會場新聞排版 自由時報即時新聞編輯(2014-2015) 工作內容:搜尋、改寫新聞、下標以及上稿 沃傑文化編輯助理(2015) 工作內容:文章撰寫、版面規劃、校稿

歐森股份有限公司美編(2016) 工作內容:平面商業設計、輸出品設計、文案撰寫 得獎經歷 : 第 23 屆時報金犢獎平面設計類首獎 技能專長 語言能力:中文(精通)、英文(中等) 擅 長 工 具:Word、Power Point、InDesign、Photoshop 、Illustrator 專長:排版編輯、素描、水彩、文案發想撰寫 證照:TQC-Word、TQC- Power Point、Adobe Photoshop CS5 3


自傳 我是王玟貽 ,畢業於銘傳大學廣告學系。喜 愛繪圖、美術,以及能發揮創意構想的事物,尤其 對創意構想、排版、平面設計、文案設計等方面擁 有極大的興趣。 ⊙創意滿點,擅於溝通與團隊合作 我對於平面設計擁有極大的興趣,在大學時期 積極參與活動與各項競賽,曾加入校慶啦啦表演競 賽的道具組、第八屆台灣廣告節道具策劃人員,也 曾參加第 23屆時報金犢獎並且獲得大專組國際愛 護動物基金會平面設計類首獎,我享受討論企劃構 想時全心投入的感覺,也喜歡與組員一起腦力激盪 並克服挑戰的過程。相信這些基礎與經驗將有助於 我在企劃構想、平面設計、排版,以及團隊合作上 的表現。 ⊙實務經驗豐富 因就讀廣告傳播相關學系,在在學期間也累積 了不少媒體相關的實務經驗。我曾參與校內實習媒

4

體《銘報新聞》擔任副總編輯、記者等職務,採訪 與撰寫新聞、排版編輯、專題企畫在此時期有了扎 實的訓練,對媒體圈亦更進一步的瞭解與認識。此 外,我也在「青年日報」擔任實習編輯、「2014 台北電視節」會刊編輯,對於排版概念與軟體 Indesign的操作技巧也更熟練,而在自由時報即 時新聞的工作則是讓我學習到網路新聞的撰寫、下 標等新媒體的新聞模式。 ⊙進入職場,不斷精進與學習 從未離家就學的我在大四下學期去廈門大學 當交換生,在交換期間不僅讓我更加獨立、開闊了 視野,對於當地的文化的積極態度有深刻的體悟。 而我也不放棄對於美術與設計的熱愛,額外進修了 電腦軟體以及設計課程,讓能力能更扎實與精進, 畢業後曾擔任雜誌社文字編輯、美編助理等職,累 積許多實務經驗及作品,以及向上溝通以及與客戶 應對等技巧。最後感謝您撥空閱讀我的自傳,希望 能有機會與您面談。


‧EDM ‧

5


‧ 網站 Banner‧

6


7


8


9


‧ 商業輸出品 ‧

跳跳卡、橫幅 ‧

10


11


‧ 文案撰寫與設計 ‧

12


13


14


15


‧ 排版作品 ‧

2014 台北電視節 海內外廠家共襄盛舉

2014 台 北 電 視 節 17 日 盛 大 開 幕 ( 見 上 圖, 攝 / 吳 隆 浩 ), 今 年 電 視 節 邁 入 第 11 年, 持 續 在 世 貿 三 館 舉 行 連 3 天的展期。今年超過一百 家廠商參展,包含海外 25 家 電 視 業 者 參 展, 其 中 HBO、 CNN、Disney、Discovery、 AXN 等 5 家 國 際 知 名 電 視 台 都是首次參展,國內外電視業

者交流,氣氛熱絡。 文化部長龍應台今天親自 為 2014 台北電視節揭開序幕, 她以雙語歡迎國內外廠商參 展,並呼籲海外各家廠商不僅 是來台參展,更要走進台灣的 巷弄間,感受台灣的文化,因 為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龍應台也指出,文化部已 經向行政院申請 2000 萬元的

科技革新 電視媒體邁向「內容」產業 2014 台 北 電 視 節 17 日 開幕儀式後,文化部長龍應 台 受 訪 指 出,4G 傳 輸 率 高 能夠加速下載,與觀眾間的 互動也會徹底改變,因為科 技的更新,未來電視產業將 不只是電視產業,而是「內 容產業」,未來文化部政策 將會朝向內容與科技間的整 合,擴大電視產業影響力。 龍應台指出,因為科技 推陳出新,將影響消費者的 行為,未來文化部將積極推 動新政策,可能會將電視節 目內容做出改變,不排除讓 原本每集半小時長的戲劇, 走 向 每 集 15 分 鐘 的 製 作 方 式,因應閱聽者在不同收視 習慣、載體下,能有更適合 的收看方式。 相較於韓劇近年來的成 功,台劇仍有進步空間。龍

應台對此強調,目前台灣不 是要急著和韓國比較,而是 先全盤檢討自己的缺失、優 勢 等, 因 為 韓 劇 早 在 90 年 代就發展,台劇相較下起步 晚,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如 何留住人才,讓編劇等人才 能夠源源不絕,否則過 5 年 後台劇可能會面臨沒水喝的 窘境。 此外,龍應台表示,今 年影視局也首次針對國內綜 藝節目進行補助,因為國內 電視環境相對困難,因此製 作單位都以最低成本來製作 節目,可能會讓內容貧乏等 問題,文化部透過補助,讓 國內綜藝節目不只有創意, 還能運用新科技,讓觀眾與 節目間有互動,不過目前仍 在實驗性補助階段。 (文/巫其倫)

預算,將用於鼓勵國內電視業 者將本土戲劇外銷到國際,若 本土戲劇成功行銷海外,文化 部將給予獎金補助。 龍應台提到,目前的 4G 未來邁向 5G,傳速速率提升 將改變載體間的關係,閱聽眾 對於影像、畫質需求也會再提 高,影視業者未來應發展多元 平台,把內容與科技做結合。 龍應台同時也勉勵各家廠 商,台灣的文化基底深厚,比 起國外戲劇絕對不差,因為台 灣 獨 特 的 文 化 背 景, 加 上 自 由、寬鬆、民主的社會環境, 讓本土戲劇的內容更具靈魂 性,不用害怕會輸給外國。 此外,龍應台也透露,自 己在立院總質詢結束後,回家 仍會收看《16 個夏天》等節

目。她更預祝《16 個夏天》、 《妹妹》等本土戲劇收視可以 破 5,並且外銷到海外市場。 今年台北電視節邁入第 11 年,去年移師世貿三館舉行後 各家電視廠商踴躍參展,今年 也吸引多達 101 家廠商,其中 更有 5 家海外知名電視台首次 參展,各廠商交流頻繁。 開幕儀式由金曲獎加持的 「無限融合樂團」擔任開場表 演,以《精神力量》做為開場 曲目;主持人則再次由知名主 播陳瑩擔任,她以雙語介紹各 國嘉賓,今年也是她連續第 5 年擔任台北電視節主持人。 最後,龍應台與國內外業 者 舉 杯 致 敬, 預 祝 2014 年 台 北電視節圓滿順利。 (文/巫其倫)

龍應台參觀各展間 鼓勵作品銷海外 17 日 開 幕 儀 式 結 束,龍應台部長到各家 電視業者展區參觀(見 右圖,攝/吳隆浩), 並不斷強調國內廠商一 定要把本土戲劇外銷國 外,喊出「文化反攻」, 要把台劇賣到拉丁美 洲、俄羅斯等地,各家 電視台也對國內戲劇充 滿信心。 龍 部 長 首 先 到 TVBS 展 間參觀,TVBS 總經理楊鳴表 示, 目 前 熱 播 中 的《16 個 夏 天》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同步 首播,網路上點閱率很高,將 行銷到東南亞的越南等 12 國。 另 外,《16 個 夏 天 》 主 要 演 員之一的謝佳見也和龍應台合 影,龍應台看到謝佳見後直呼 「本人比電視還帥!」 龍應台也在八大展間與國 內知名編劇徐譽庭相見歡,並 鼓勵《妹妹》的收視可以破紀

錄;徐譽庭認為,台灣有很多 相關人才,加上文化部 HD 高 畫質等補助,台灣的戲劇絕對 可以更加出色。 龍應台參觀公視等電視台 展間,期許公視不僅保持戲劇 品質,還要提供舞台,把作品 賣到拉丁美洲、俄羅斯等地。 龍應台除了鼓勵國內業者 把優質戲劇行銷國際,也希望 台灣能以文化進軍國際,台灣 土地雖然小,但擁有豐富文化 背景,期許台灣可以成為「文 化母國」。 (文/巫其倫)

(編輯 Editor /王玟貽 Wang Wen-Yi)

16


主編/王玟貽

中華民國102年10月1日 星期二

1

中華民國102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發行人/李銓

發行人/李銓

社長/倪炎元

http://www.mol.mcu.edu.tw 第1800號 http://www.mol.mcu.edu.tw

走過30年

總號第2000號

發行所/銘報新聞

採訪中心/28824564轉2356 採訪中心/28824564轉2356

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創辦

社長/倪炎元

發行所/銘報新聞

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創辦

1982年11月1日校內創刊 1989年11月1日登記出版 1982年11月1日校內創刊 1989年11月1日登記出版

銘報新聞編輯部

承先啟後

走過30個年頭,身為「新聞中的新聞,媒介中的媒 介」銘報發行正式進入第2000期。在數位匯流與媒體 整合的大趨勢中,銘報與傳播同業都面臨「紙媒的明 天在哪裡?」的迫切挑戰,在不斷追求報導品質的理 念下,尋求永續發展的新契機。

讓優質報紙永續發行

見證報業轉型 銘報一直還在

任。而一直以來身為媒體主管機關的新聞局,配合行 政院組織改造,在2012年5月20日邁入歷史,由文化 部接手,整合管理文建會、新聞局、教育部、研考會 等文化業務,開啟傳媒文化產業發展新頁。重要轉變 時刻,銘報一直都在。

見證傳媒爭議 銘報一定會在 2001年5月壹週刊來台創刊,2003年5月蘋果日報創 刊,狗仔文化及跟監採訪方式引發各界爭議,2009年 11月推出動新聞的「類戲劇式」新聞報導型態,更讓 台北市政府與公民團體抨擊與抗議,2011年7月壹電 視新聞台在黎智英提出七承諾後獲得執照開播,但 2012年11月卻傳出壹傳媒將出售,爭議不斷,為傳播 產業帶來許多衝擊,也引發旺中與蘋果兩大集團一場 另類的對抗。而旺旺集團入主中時集團後,2011年9 月旺中併購中嘉案質疑聲浪不斷,有許多學者專家也 擔憂併購後,所有權集中不利於言論多元化,恐失控 成為「跨媒體巨獸」,也將改變媒體的經營生態。所 以2012年9月1日由記協結合學者與學生,在發動反旺 中與反媒體壟斷的大遊行,因應反壟斷的呼聲,「廣 播電視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在2013年春節前倉促 提出,但其中許多條文也引來各方爭議及不同看法。 這些重大傳媒議題事件中,銘報編採團隊一定會在, 深入分析整理報導,捕捉台灣媒體發展歷史鏡頭。

銘傳大學校長、銘報新聞發行人李銓 歷經30年的耕耘與發展,銘報新聞的發行出 刊已正式邁向2000期了,對一份原本只擔負實 習功能的報紙而言,這不僅是一項可喜的成 就,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身為這份報紙的 發行人,我除了向所有獻身編採的師長同學致 賀外,也十分樂意與大家分享這榮耀與喜悅。 猶記得30年前,在編輯設備還未建制完成 前,憑著鉛字、油墨的簡陋編排,一份標榜著 「媒介中的媒介、新聞中的新聞」的銘報新 聞,就這樣誕生了。三十年下來,如今的銘 報新聞,不僅持續發行紙本媒體,更進一步邁 向數位化的線上新聞,成為一個結合影音、圖 像、文字、動畫等要素的超文本媒體,更是一 個跨平台的新媒體,更成為傳媒業界了解傳播 生態與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料庫。 我清楚記得,歷年來不少曾經參與銘報編 採的傳院同學,如今皆已在各大傳播媒體位居 要職,成為傳播業界的尖兵,我時常與他們相 聚,他們都相當感念昔日在銘報實習的經驗, 為他們日後在業界的發展,打下深厚的基礎, 如今他們都以曾經身為銘報人為榮, 我也告訴他們,銘報新聞也會 永遠以他們為榮! 在銘報新聞發行正式突破2000 期的此刻,我想勉勵所有同學, 務必承續這份優良的傳統,讓 這份優質的報紙能夠永續發 行下去,持續茁壯成為一 份更有影響力的報紙。同時 更要提醒同學在實 習編採的過程中,努 力堅實自己的專業能 力,培養自己成為未來 傳播人的尖兵。最後,我 願與銘報新聞所有的師長同仁 共勉之,讓我們一起為銘報 新聞邁向3000期,共同努力!

http://www.mol.mcu.edu.tw 第1805號

總號第2005號

採訪中心/28824564轉2356

30個年頭過去了,銘報除堅持做新聞與媒介的橋 樑與客觀公正的報導外,一貫教學方式就是讓學生 進到業界中實地採訪,回校後立即發稿、修改、查 證與編版,迄未改變。然而媒體環境變愈科技化與 數位化,銘報這10年來,不僅發展電子報及Medianews On Line(MOL)銘報即時新聞網站,特別是數 位匯流當道,銘報雖在預算上備受限制,但仍堅持 出紙本,只減少每學年出刊次數;另一方面則強化 MOL線上即時新聞與影音新聞的開發,在臉書上經營 粉絲團,同時也在2013年7月率先推出銘報電子書《 台灣傳媒在大陸系列報導》與《新媒體崛起,傳統 媒體式微?》上架,以策展的概念,整理系列的銘 報專題及調查報導重新加值編輯成書,並以「三螢 一雲」的概念,上線在行動裝置及App等新媒體,服 務更廣大的讀者群,全面與數位匯流接軌,這些銘 報一直接受挑戰! 銘報在傳統媒體尋求精進,也在新媒體中尋求邁 向第3000期的發展契機。這也是銘報對貝佐斯「平 面媒體將在20年內消失」說法做出的行動回應!

隨著傳播科技進步及媒體環境巨變,主管傳媒產業 發展的政府機關也隨著電信及數位匯流的加入而產生 變革,但銘報仍一直堅持身負「監督」者角色,長期 追蹤報導重要傳播政策及法規。2003年7月國家通訊傳 播委員會(NCC)成立,成為單一獨立機構,交通部電信 總局與新聞局廣電處人員納入這個新組織,重新制定 並掌管電信、資訊和傳播三大產業的相關發展及新秩 序,背負廣電三法修法及廣電頻道執照審查等重責大 銘報電子報網址 http://www.mol.mcu.edu.tw

沒有任何一棵樹,因為您手中的銘報而倒下

中華郵政台北雜字第1928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行政中心/28824564轉2356

───本報使用再生紙───

1982年11月1日校內創刊 1989年11月1日登記出版

第17屆兩岸新聞報導獎頒獎

王郁琦:大陸應提升兩岸資訊對等交流 記者巫其倫/報導 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辦、銘傳大學傳播 學院承辦的「第17屆兩岸新聞報導獎」,13 日在台北晶華酒店揭曉12個獎項,由聯合 報、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臺、中廣新聞 網(慈濟基金會)、今周刊、經典雜誌、TVBS 電視臺、中天電視臺等媒體榮獲優勝,各得 12萬元獎金。公民新聞獎由PeoPo公民新聞與 銘報新聞獲得優勝,各得5萬元獎金。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致詞中 提到,大陸在新聞自由上還有很長的路要 走,且問題不只在於媒體派駐的長短與派駐 人數,新聞資訊自由流通才是重點,期盼大 陸體認到資訊對等流通的重要性。 他表示,兩岸新聞交流目前最大的問題在 於資訊的不對等,台灣可透過各種管道接收 多元豐富的訊息,但大陸方面卻遭到限制, 因此他呼籲大陸官方應提升資訊對等交流, 解除台灣新聞訊息在大陸被封鎖的限制。 王郁琦指出,兩岸新聞報導獎從第一屆最 初的64件參賽作品激增到今年276件,顯示出 兩岸新聞報導獎已建立口碑及專業的傳統, 另外他特別提到大陸地區暨港澳公民新聞報

導特別獎,參賽作品數量相較第一屆成長四 倍,已成為中台港澳重要的交流管道。 王郁琦說,近年媒體生態有了重大轉變, 以前受地理環境及通訊限制,使得閱聽人只 能被動接收訊息,隨著科技的進步,透過手 機、平板與世界接軌,可以即時發表看法, 打破單向的傳播模式,演變成雙向互動,讓 更多不同報導的角度與議題多元化,讓民眾 的視野更加開闊,每個人都可以是媒體。 此外,他提到,自第13屆起增設的大陸地 區暨港澳公民新聞報導特別獎,能透過不同 報導角度讓議題呈現更具多元性,新媒體與 公民新聞報導的相輔相成,為兩岸新聞交流 增加途徑,也讓彼此視野更加開闊。 評審團代表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 所教授趙建民表示,在今年參賽作品中,小 眾媒體踴躍參與,內容豐富度不輸給其他媒 體,內容也比以往更具深度與廣度。他也建 議,未來兩岸新聞報導獎可以擴大讓對岸媒 體一同參與,並以金馬獎為例,盼兩岸新聞 報導獎能再跨進一步,讓這個獎項更具有代 表性。

因應數位匯流 銘報接受挑戰

見證歷史轉變 銘報一直都在

1

中華郵政台北雜字第1928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行政中心/28824564轉2356 行政中心/28824564轉2356

突破2000期 因為有你 銘報一直在

出刊1000期的銘報需要超過10年的師生共同努力, 銘報做到了!並始終堅持面向著傳播業界,做詳實的 觀察與報導。其中銘報也記錄了台灣報業的興衰,包 括1999年6月象山集傳創辦「勁報」進攻晚報市場,讓 國內的晚報市場有了第四種選擇。2000年2月電腦家庭 與新新聞周刊推出「明日報」創刊,首創網路原生報 紙,但最後也因財務危機在2003年2月停刊。2001年10 月創刊54年的自立晚報也停刊走入歷史。2003年5月「 蘋果日報」創刊,國內報社紛紛改版迎戰,爆料文化 與八卦新聞引發許多爭議。面對報業經營環境日益艱 困,創刊17年的「中時晚報」2005年10月31日頭版以 「燦爛17年 獻給台灣」做為告別作,宣布停刊,正 式退出台灣報業市場。以民生娛樂專業新聞為訴求、 隸屬聯合報系的「民生報」2006年11月29日對外宣布 停刊。同年5月底中央日報則停止發行紙本報紙,改 以電子報型態經營。就連成立一甲子的中時集團也在 2008年11月以204億元出售給旺旺集團蔡衍明。在報業 不景氣的同時,聯合報在2011年9月60周年社慶酒會 上,已充分展現發展數位匯流及新科技媒體的決心, 董事長王文杉並表示,聯合報不再只是報紙,而是能 藉由不同載具提供優質內容的媒體平台。就在報業面 臨轉型之際,2012年9月壹傳媒集團公告將出售台灣蘋 果、爽報、壹週刊,在幾經波折黎智英最後只出售壹 電視,2013年6月1日由年代練台生入主壹電視。台灣 報業史上,銘報客觀扮演記錄者角色,追蹤報導報紙 創刊、停刊、經營易主等重大事件及後續發展,也見 證台灣報業數位化的轉型,銘報一直還在。

主編/王玟貽

「第17屆兩岸新聞報導獎」中,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王郁琦 盼兩岸消息能對等交流,解除台灣訊息被大陸封鎖的限制。 (圖/銘傳整合行銷傳播中心、文/王玟貽)

兩岸新聞報導獎優勝名單 專業新聞類 獎項

得獎者

刊出媒體

作品名稱

報紙新聞 報導獎

林庭瑤、程嘉文 陳言喬、林克倫 賴錦宏

聯合報

南方周末新年特刊 事件報導

報紙專題 報導獎

蔡素蓉

中央通訊社

世紀工程-大陸城 鎮化的挑戰

廣播新聞 報導獎

歐陽夢萍 沈雅雯

財團法人中央 廣播電臺

從廢墟站起-雅安 震災系列報導

廣播專題 報導獎

張嘉玲

中廣新聞網 (慈濟基金會製 作)

伴震而行 川愛不 息-從汶川到雅安

電視新聞 報導獎

許 甫、余信翰

TVBS電視臺

兩岸新一代挑戰與 困局

電視專題 報導獎

李怡靜、何子碩

中天新聞臺

【開放新中國˙秀 芳點題】帶他們回 家—高秉涵的故事

雜誌報導獎

方德琳、辛曉昀

今周刊

誰能在中國生存?

平面新聞 攝影獎

黃世澤

經典雜誌

尋找最後的媽姐

公民新聞類 「第17屆兩岸新聞報導獎」,13日在台北晶華酒店揭曉12個獎項,圖為行政院大 陸委員會主委王郁琦(前排中)與副主委張顯耀(前排左四)與評審、貴賓們合影留念。

影音新聞 報導獎

陳柏濡

PeoPo 公民新聞

大陸俏佳麗 成臺 灣巧媳婦

非影音新聞 報導獎

白如寶、繆宗翰 林品如、翁性證 郭伊欣、謝賀潔 黃若瑜、李孟真 黃媺涵、曹君翊 黃嫺齡、李光芸

銘報新聞

<臺灣傳媒在大陸 >專題系列報導

(圖、文/吳隆浩)

到場採訪及報導媒體 Bravo廣播電臺

中央通訊社

台灣立報

新唐人亞太電視

TaiwanNews

中央廣播電臺

台灣電視

經典雜誌

TVBS udn tv

中華新聞記者協會

台灣中評通訊社

鳳凰衛視

天下雜誌

旺報

聯合報

大愛電視

今周刊

青年日報

環宇廣播電臺

工商時報

世紀新聞社

商業周刊

蘋果日報

中天電視

公共電視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大陸地區暨港澳公民新聞報導特別獎

(依筆劃順序上至下排列)

大陸地區暨 港澳公民- 影音新聞 報導獎

齊發鵬

優酷網

《海峽情,你我心 ─你問我答看兩 岸》

大陸地區暨 港澳公民- 非影音新聞 報導獎

蔡博藝

兩岸公評網

像公民一樣參與 (製表/洪德諭)

銘報電子報網址 http://www.mol.mcu.edu.tw

沒有任何一棵樹,因為您手中的銘報而倒下

―――本報使用再生紙―――

17


‧ 雜誌寫作 ‧ LUXURY TALKS 談精品

天花板吊架(左) 天花板配置吊架的設計,讓店內的佈置有更多可發 揮的空間。

柔和的線條(右上) 店內擺設上有許多柔和的線條,讓空間更有趣也更 舒適自在,一改傳統眼鏡行的拘謹氛圍。

自由移動的接待台(右下) 配合業者不定期舉辦 Party 的習慣,可自由移動的 接待台大大減低了動線安排上的困難度。

突破風格定義的框架

行家觀點

費者心中。有別於一般連鎖眼鏡行,三代傳承的必久戴以精品店的模 式來經營,業者期望新的裝潢除了要滿足現有的高端消費者,同時也

讓空間 定義風格 有別於以「裝修」為出發點的室內設計觀點,對朱柏仰而言,空間的運 用總是擺在第一位。每種風格都有其定義,也因此朱柏仰從不刻意朝 某種風格作設計,他相信,當景觀、動線等都擁有妥善安排,適合空間 的風格便油然而生。 文/Sheri Wang.攝影/Rand Lee(人物).資料提供/暄品設計 - 朱柏仰

設計,源自於生活經驗的累積,雖與藝術息息相關,但又不若藝

能夠吸引年輕一輩的消費族群。考量到業者的需求,朱柏仰為店面天

術能隨心所欲,在美學之外,「服務」也占了一定的重量,包括委任

花板配置了吊架,這樣的設計更易於更換店內的佈置,也配合年輕人

者需求、商業市場中達成的效果等,都需經過重重考量,不管是何

新鮮多變的喜好,讓顧客每次光臨都能有耳目一新的感受。除此之

種設計,都會涉及到同平台的專業整合,並且需各個層面都相互配

外,因應店家不定期舉辦派對的習慣,能夠自由移動的接待台可以更

合才能成就。本刊這次很榮幸地訪問到暄品設計專案主持人(Project

方便地安排空間,如此的規劃與概念,正是回歸到朱柏仰以空間為本

Manager)朱柏仰,暢談在業界的經驗與設計的意義。

位來思考的設計理念。如今走入必久戴,將使你對眼鏡行的印象改

一路從國內的建築系攻讀到英國的 AA 建築聯盟研究所、AAGDG 國

觀,舒適自在取代了拘謹,明亮而時尚的空間為商品更添價值。

際建築及都市設計聯暄品設計聯盟成員,朱柏仰在進行室內設計時, Speaker's Data

朱柏仰 知名室內設計師,曾獲得不少國際間的 設計獎項。除了室內設計外,建築研究 所畢業的他也為建築設計,其作品多元 且橫跨兩岸三地。 ◆暄品設計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專案主持 ◆太一國際設計事務所專案主持 ◆ AAGDG 國際建築及都市設計聯盟成員

總會帶入建築的思維與觀點。體察到近年來中國室內設計的模式大部

實現自我價值

份著重於「裝修」,朱柏仰則傾向以空間觀點來思考,「事先設定風格 不是我的作風,如何為空間做最合宜的規劃才是我的優先考量」。在

不願被風格定義所框架,這也許與朱柏仰熱愛新鮮與挑戰有關。暄

設計這一行,要思考的層面實在很多,一個成功的設計案,除了要滿

品設計的類型多元,囊括住宅、商業空間、飯店,多樣化的設計範圍

足使用需求外,在設計商業空間時就需思考要如何幫助業者達到商業

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執行時固然辛苦,但也正因如此更能突破創

成功,事前的溝通協調不可或缺,對朱伯仰而言,清晰的概念遠比定

新。設計不簡單,但卻有不少人依然在這條路上孜孜前行,該如何常

義風格更為重要。

保熱情,朱柏仰認為達成自我期許非常重要,當創造出一個令自己自

近期朱柏仰為必久戴眼鏡行進行店面設計,業者給予朱柏仰充分的 時間進行概念的整合與釐清。走進傳統連鎖的眼鏡行,商品簡單有序

豪的作品時,那股成就感宛如在身體裡注入能量,「其實回歸設計的 本質,除了創造商業價值,也是自我價值的實現。」

的排列,卻無意間形成一股拘謹的氛圍,這樣的印象似乎已深刻在消

188

18

Watcher

Watcher

189


LUXURY TALKS 談精品

流光滿溢 得愜意 文/Sheri Wang.攝影/Rand Lee 資料提供/晶點流行燈飾(02)2718-2878

柔美優雅的女性意象

豐收的幸福感

玄關處的 PATRIZIAGARGANTI 的吊燈與檯燈,曲線纖 細蜿蜒,宛如枝枒、藤蔓,為空間塑造古典氣息。

餐廳中的水晶吊燈是 SCHONBEK 的經典款,閃亮的 施華洛世奇水晶與粉嫩的色系相當浪漫優雅。

賴豐奇將 ITALAMP 吊燈結實累累的造型添加上葉子 的裝飾,使其看起來更生機盎然。

點亮心靈棲所

行家觀點

家是居所,也是心靈的避風港, 點一盞燈,流洩而下溫暖的光暈照亮整室, 光與影的共舞,譜出空間的韻律, 每時每刻都是不一樣的風景。

浪漫古典氣息

「居家的佈置帶來心靈上的想像,如何讓傢俱在同一空間相得益彰,

從商業性十足的廣告到質樸人文的紀錄片都有涉獵,賴豐奇往往能

不會互搶風采,就如同家人間應該彼此互補,才能讓生命更加圓滿。」

在這兩個極端的領域中碰撞出靈感與火花,而他也將這樣的見解落實

對於家,導演賴豐奇自有一套定義,而他也親手打造自己夢想中的心

於生活之中。

靈棲所。

Speaker's Data

賴豐奇 知名影像工作者,畢業於國立藝專美工 科應用美術組、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電 影研究所、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電影研 究所碩士,從事過美術動畫、攝影、導 演等職,遊走在商業和創作之間,拍攝 廣告和各類影片。 ◆ 作品《蜉蝣》獲得第十五屆金穗獎最佳

16mm 實驗片、年度最佳作品特別獎; 《浮 萍》獲得第十六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短片

女性柔美與花果意象

從小在鄉下長大的賴豐奇特別喜愛大自然的事物,因此在他選擇的

若燈的功能只是用來照明,那麼只需要一盞炙烈的日光燈就能滿足

燈具中可以看到許多藤蔓、花朵、果實等意象,而 PATRIZIAGARGANTI

需求,但是走進賴豐奇導演的家,你會發現有許多的燈具分布於各

的燈具就相當符合他的喜好,該品牌的設計經常從大自然的景物中汲

處,散發著並不強烈的光芒,卻能因獨特的氣質與造型點亮每個角

取靈感,並採用獨家研發的特殊材質以及金銀箔等閃亮元素,呈現古

落,讓處處都成為一道風景, 「大地的美透過空氣跟光顯現」十分重視

典高貴的氣質。賴豐奇在玄關就採用了 PATRIZIAGARGANTI 的吊燈與檯

光線的賴豐奇如此說道。由於位處於高樓層,賴豐奇的新家擁有絕佳

燈,纖細迷人的曲線宛如枝枒、藤蔓;而吧檯上另一品牌 ITALAMP 的

的視野,大片大片的落地窗除了將窗外美景盡收眼底,也能讓光線充

吊燈由飽滿晶瑩的透明玻璃球、金屬球構成,結實累累的形象也令賴

足的灑入室內,家中的每個房間都擁有露台空間,採光極佳,除了由

豐奇愛不釋手,甚至還親自為這盞吊燈加工增添了葉子裝飾,優雅中

窗外灑入的自然光,賴豐奇更運用許多造形感十足的燈具來營造各個

又展現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果實怎麼能少了葉子呢?」賴豐奇笑說。

空間的氛圍,水晶吊燈的華美、立燈的知性、建構出心目中家的模

除了大自然的豐收美景令他著迷,賴豐奇也十分喜愛女性化的形

樣,而晶點燈飾旗下所代理的品牌擁有各種風格與樣式,問到賴豐奇

象,餐廳中那盞 SCHONBEK 經典的水晶吊燈便擁有這樣的氣質,金黃

又是如何選擇的呢?他笑道:「看到覺得喜歡就是它囉!」話雖這麼

骨架綴以施華洛世奇水晶,相當細膩優雅,花朵的嬌媚性感圖騰以及

說,但還是可從他選擇的燈具中看出ㄧ些端倪。

清新粉嫩的顏色將優雅的特質展露無疑。

◆ 知名廣告作品:維娜斯推推指塑身

衣、澎澎沐浴乳

192

Watcher

Watcher

193

19


‧ 素描 ‧

20


21


22


23


‧ 水彩 ‧

24


25


26


金犢獎首獎作品︽原罪︾

27


‧ 人物速寫 ‧

‧ 自畫像 ‧

28


29


‧Thank you‧

30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