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ing

Page 1

2

0

1

4

WA LKING 12.22-01.07 2014

2015


整個過程是這樣的: 你會獨自走過熟悉的日常風景 走在熟悉的石子路上,視覺讓你探索細微的變化 聽覺帶你走進一段故事 短短20分鐘,已經足 一 一個人的小旅行。 而你要做的是: 打開感覺,接收訊息, 貼你的體驗、你的故事。



WALKING


《WALKING》意圖將作品場景納入創作本身,經過聽覺 與視覺時空的疊合、錯置, 混淆現實與創作的邊界,讓參 與者遊走在經過改造後的日常場景之中。這樣的安排,讓 視、聽覺裝置本身並不是全然完整的創作,而是媒介,用 以營造出習慣與陌生並存的曖昧氛圍,以期完成一種「喚 起」。期待參與者在過程中,透過慣有與異常交雜的刺 激,覺知感受何謂「日常」,並在活動結束後,帶著這樣 的感覺,繼續關注日常。 直白的說, 如果每天經過同一條路,寫下紀錄,這些紀錄等同非常、 非常多的場景故事,其中無從區分比重與優劣,僅僅是堆 疊,交織為種種曾在已逝。 有趣的是,這次的準備過程中,反覆的試走與修改,因為 專注地看著「故事」兩字,「故事」也就複雜起來了。


參與者介紹 Participants Introduction

計劃創作者 王詩琪

Q

政治大學新聞系、台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組畢業 。 編劇作品擅長以細瑣語句堆疊隱晦的日常暗面;文字作品 外,亦摸索創作型態的種種可能。過往作品:《熱島效 應》獲第三屆新北市文學獎劇本組首獎、《老莫時間》參 與華山藝術生活節「新嚎作家讀劇夜」、 〈A Total of These Days〉為再拒劇團《接下來,是一些些消亡(包括我自己 的)》聯展作品之一,曾受邀參與2012澳門藝穗節,並入 選 2 0 1 3 年 世 界 劇 場 設 計 展( W S D)「 劇 場 藝 術 節 」 (Scenofest) 演出節目。

聲響設計 許雁婷

WW

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 所。關注聲音蘊涵的文化脈絡,探索聲音與生活、環境、 族群文化的連結關係。與田野錄音的緣份起於「嘉義聲 音計劃」,而後以田野錄音素材從事聲音紀錄片及音景創 作等,作品多富敘事性,亦以聲音設計與舞蹈多有合 作。曾獲選於2012年成龍國際環境藝術節駐地創作;2014 年獲文化部遴選補助至法國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駐村; 獲臺北國際藝術村遴選為2015年澳洲亞洲聯網交換計劃 (Asialink)出訪藝術家。


視覺創作 曾彥婷 人稱河童,偽理組藝術家。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及英國溫布頓藝術 學院MA Visual Language of Performance,近年來在劇場內 外嘗試不同面向的創作形式,涵括燈光設計/空間裝置/ 攝影/偶戲及物件表演,作品多以空間及日常物件碰觸描 繪人的內在狀態。

節目單設計 林育全

S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研究所主修舞台設計,現 任牯嶺街小劇場技術助理。劇場舞台/燈光設計,目前主 力於自由接案設計、攝影及影像剪接。 平面設計-牯嶺街小劇場文化報、台北小花劇團《馬賽克 日常》、自然而然劇團《沙地》、身體氣象館《【手作】 電音發表會》、飛人集社劇團《長大的那一天》、《消 失—神木下的夢》巡演版、台南人劇團《春天戲水》。舞 台設計—SCOT日本利賀藝術節—亞洲導演競賽《二十七 台分の棉 27 Wagons Full of Cotton》、綠光劇團世界劇場 十週年系列《求證 Proof》。舞台技術—身體氣象館年度 公演—劉守曜獨舞《Shapde 5.5》導演助理、技術統籌。


Week 懸 疑路

10 Start / 羅馬廣場

行經路線的氛圍迥異,十分 能拉起參與者對於環境中種 種優微變化的感知。此路線 的玄奇迷離,透過路線上的 種種視、聽覺線索,層層揭 露離奇事件,或許是個推理 故事、或許是種私小說。

2014 12/22 12/23 12/24


聲音演員 黃思農 黃緣文 陳雅柔 劇場與音樂雙棲的創作者,歷年在各大小劇團、藝術節擔 任劇場編導、策展、作曲、錄像、現場樂手和音效設計, 亦曾任台北與澳門藝穗節駐節藝評人,破報與每週看戲俱 樂部的特約撰稿。20歲時與友人共同創立再拒劇團,透過 劇場創作探索在全球化影響下,台灣性別、身份認同與階 級問題。近年導演作品:《沈默的左手》 、《美國夢工廠》, 策展作品:《接下來,是一些些消亡(包括我自己的)》。

再拒劇團副團長,娛樂工廠表演指導。北藝大劇場所畢, 藝術碩士,主修導演。主要導演作品為再拒劇團《自由時 代》,《宛如幼蟲》及「前叛逆男子」《新社員》;在校期 間發表《春醒》,《1:24混和發作》;其他作品見於銀河谷音 劇團(日本飛行船兒童音樂劇團授權) ,兩廳院,藍聆詩 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大愛電視台等單位。表演方面, 迄今演出50多部劇場及影視作品。

1987年生,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劇場製作行政、編導 及演員。近期作品有伊聖詩氣味劇場《在想起來之前》編 導;黑眼睛跨劇團《女武神》演員、 《胖節/體脂家庭代 工》導演、《換屋計畫》製作人;再拒劇團《公寓聯展 2013》 、《我在這》宣傳統籌、慢島劇團《鐵工廠》編劇及 公休劇場斷尾求生術系列創作與統籌等。


2

Start // 渡賢橋近風 走廊一側

S

Week 不

2014 12/29 12/30 12/31

思 徑 這條路徑是最簡單的,就是 橋下一段筆直的路,沿途有 著奇異視角的天際線、蔓生 的植株、醉夢溪,十分容易 勾起思古情懷與歷史記憶。 敘事著眼在平凡日常的片 段,以溫馨基調夾雜些許奇 想的小念頭 。


聲音演員 鄭尹真 周佳吟 王上頡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所畢業。曾任《破週報》記 者。2007年,加入江之翠劇場,習梨園科步及南管音樂。 2008年起,與馬來西亞劇場人高俊耀合作,將研究所個人 獨奏會《忿怒》改編為雙人戲,於台灣、澳門兩地公演, 備受肯定,繼而合作《饕餮》等作,並於2014年成立的「窮 劇場」,作為全新展望。近年也曾演出動見体劇團、澳門足 跡、身體氣象館、再拒劇團、演摩莎劇團等重要製作。 劇照拍攝:許斌

劇場、影像演員。三缺一劇團團員。自幼習舞音樂,精通 日文、英文。喜愛嘗試跨領域、跨國交流演出。 近年主要 演出作品為三缺一劇團《土地計劃首部曲—還魂記》、偶 戲《The Little Child 男孩》、耀演劇團中文原創音樂劇 《林克的冒險》、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歌舞偶戲《最美麗 的花》、電影短片《520慧蘭》。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 跨足電影、電視、舞台 劇等大小演出。同時,也在海邊卡夫卡、河岸留言等Live House發表音樂創作。持續累積作品中。


3

Start /// 渡賢橋近體育館側

R

Week 愛情

2015 01/05 01/06 01/07

友情、愛情是校園生活中,不能錯 過的必修學分,無論甜美、苦澀, 無論現在進行或過去回憶,無論是 曾經經歷或是旁觀他人故事,都是 沉澱在心中的記憶片段。本路線企 圖以抒情的敘事佐以對情感的辯證 ,召喚參與者個人記憶與觀點,透 由聲音的引導,與心中觸發的事件 進行對話。


聲音演員

1984年生,台北,劇場人。以表演為底,演員為靶,時時 走走停停,來到三十。近年合作於勇氣即興劇場任即興演 員,於小劇場學校創作發表《吾們》、《沉默的行動─致二 九》,並參與各大小劇團演出《測量》、《非要住院》、《饕 餮》,凝鍊創作能量迸發出個人的Solo演出《19841023》。 期許自己以演員為志業,輔導演之視野以創作叩問生命, 在藝術上精益求精,為台灣劇場盡份心力。

黃煒翔 朱倩儀 江寶琳

劇場工作者,多擔製作宣傳及演員。 黑眼睛跨劇團【華格納革命指環】《女武神》演員、【換屋 計劃】演員、《パン(音同胖)節》製作人;集體獨立製作 《二樓的聲音》製作人;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做臉不 輸-小美容藝術節 I am Beautiful Facetival》演員;第五屆女 節《妳變了於是我》製作人兼演員;女書公休計劃【斷尾 求生系列作品】演員;創劇團《讀聚會-是不是有些劇評 比戲還更像戲》讀劇演員;再拒劇團《2013公寓聯展-事 情是這樣的》製作人、《新社員》宣傳;風格涉《Rest in Peace》製作暨宣傳統籌;飛人集社《2012超親密小戲節》 執行製作、外表坊時驗團《春眠》三地巡演執行製作;台 北藝術節《夾子小應-快樂孤獨秀》執行製作;新點子劇 展《瑪莉瑪蓮.強尼強納森》導演助理;臺灣藝人館《慾 望佐耽奴》執行製作…等。

三缺一劇團團員。北藝大劇場創作研究所(表演組)在學 生。長年練習瑜珈,做身體自我的探索。除了演員外,也 擔任表演老師與瑜珈老師。近年主要演出作品為三缺一劇 團《土地計畫首部曲》《大宅門月光光》及《Wifi-lovers》 對外發表過兩齣聯合編導的獨角戲作品《江寶琳的獨奏會 ──等燈》《國運娼隆》。


Week 愛情 道

3


Week 不 思 徑

2

Week 懸 疑路

1


W A L K

ING

指導單位///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 執行單位///

graphic design by Lin, Yu-Quan 201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