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minute read

槍林彈雨中的蒙福之人 桃園全福會會長杜光明

槍林彈雨中的蒙福之人 桃園全福會會長杜光明

你讀過作家柏楊的「 異域 」或是朱延平導演 的電影「孤軍 」嗎 ?

Advertisement

桃園全福會會長、叡昌國際公司 ( 外籍勞工 人力仲介公司 ) 負責人杜光明弟兄 , 一名泰 北孤軍的遺孤 , 他的童年與少年時期正是作 家柏楊在「異域 」筆下的寫照。

槍林彈雨的童年

故事往往是最動人的。杜光明弟兄是泰北孤軍遺孤 , 在緬甸出生 , 成長於槍林彈雨、 顛沛流離的歲月裡。但是一家人在患難中因 著虔誠的信仰 , 渡過許多困難。最終杜會 長回到台灣打拼、並成家立業 , 這一路走 來主的恩典更是數算不盡。

杜光明弟兄是遺腹子 , 呱呱落地後就沒見過 父親。回想起童年時光 , 這一刻是還與同伴玩耍的巷弄 , 下一刻因著突如其來的槍戰 而成了喋血街頭。每當這時刻 , 大家總得搶 緊時間奔回家中的防空洞避難 , 杜光明弟兄 的童年就在這種人命如蟻的槍林彈雨中度過 。

除了戰亂 , 杜會長一家也曾經歷嚴重的飢荒 , 記得當時家中的米吃完了 , 所以改吃玉米 , 「當時兄長還要到山上砍樹皮, 因為樹皮水分 多又嫩 , 切丁後和著玉米煮來吃又是一頓。」 杜會長笑著說 , 彷彿所敘述的是別人的故事。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 是杜會長不斷掛在嘴 上的「 感謝神 , 感謝神 」因為他深知在這一切 艱難的背後 , 若不是因著上帝的恩典使他們 一息尚存 , 如今的杜會長也不可能在此分享 見證 。

顛沛流離依然是恩典

在父親過世前 , 一位世交的本族兄弟對杜會長一家很有負擔 , 經常花上兩三天的路程從 自己的村莊來找杜會長一家傳福音。後來父 親過世後 , 母親因著傳統的包袱還是沒能信 主 , 直到見了自己孩子信主後的喜樂與平安 , 才因此跟著信了耶穌。因此 , 母親常對杜會 長說 , 是杜會長的哥哥帶著全家信主的。

信主後的母親 , 失去了丈夫的倚靠 , 獨力扶 養著九個孩子。自幼杜會長常常看著母親早 晚都會跪在床前虔誠的禱告、親近主 , 有時 候也會拉著杜會長禱告。就在這樣的耳濡目 染與潛移默化間 , 信仰成了杜會長生命的中 心 , 這位孤兒寡母的主也成為了杜會長一生 的倚靠。

在杜會長六歲時因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控告國 軍留了一批軍隊在緬甸國內 , 因此 , 國民政 府進行撤離 , 小小的杜會長便隨著軍隊從緬 甸遷徙至泰國北部的金三角。一路上杜會長 與最小的姊姊左一個右一個的駝在馬馱上 , 隨著路途一會兒上坡 , 一會兒下坡的顛簸前 行。在遷徙過程中 , 有時馬匹因槍砲聲的驚 嚇而亂跑亂竄 , 導致馬馱翻覆 , 很多小孩就 在這過程中喪生 , 當時也因為醫療資源缺乏 , 很多孩子也因而喪命。但是因著 神的恩典 , 使杜會長一家雖在顛沛中 , 卻仍靠著 神的恩 典抵達泰北 , 進而在那裡展開新生活。

到了泰北金三角一帶 , 由於當時候是居住在 泰國的領土 , 所以部隊還是需要組織自己的 軍力才不會遭受別人的欺負 , 杜會長也因此 被徵召入伍。

拒絕誘惑的部隊人生

當時金三角是全球毒品產量最高的所在地 ,面對沒有未來與盼望 , 只能過一天算一天的 日子 , 許多同袍藉著毒品逃避。但在部隊 裡 , 只有一本聖經始終放在杜會長枕頭的旁 邊 , 一把老兵留下的破吉用來彈奏歌唱讚美 神。也許毒品對世人來說是最難抗拒的誘 惑 , 但杜會長卻因為倚靠神 , 始終沒有掉入 毒品的罪惡淵藪 。

在部隊中有六年一替的制度 , 也就是若服役 滿六年 , 可與家中其他男丁替換 。當時杜會 長會已服役滿六年 , 但因為家中兩位兄長 , 一位到別的城市讀神學院 , 另一位則回到台 灣 , 並沒有人可以替換 。當時的長官為了貫 徹六年一替的制度 , 特別允准杜會長返鄉務 農 , 也因此杜會長順利離開部隊 。

在杜會長 23 歲那年 , 藉由母親一位同家的 姊妹的幫忙 , 辦了些手續使的杜會長順利回到台灣 。

初回到台灣 , 為了生存 , 杜會長到中壢工業 區的紡織廠大夜班工作 , 每天過著晨昏顛倒 的日子。直到民國 80 年 , 政府開放外籍移 工 , 原本就會泰文的杜會長在民國 83 年到 一家人力仲介公司應徵翻譯 , 投入客戶服務 的工作中 。

神所預備的另一半

直到民國 88 年 , 神開始在杜會長的心中點 燃創業的想法。一開始杜會長的妻子文蘭姊 妹秉持理性的分析 , 並不看好杜會長想創業 的想法 。但是因著共同的信仰 , 兩人決定禱 告仰望神 , 若是神開路 , 那他們就順服 。

提到文蘭姊妹 , 這位讓杜會長一見傾心的姊 妹坦言不諱的表示 : 第一眼 , 杜會長的外型並不吸引她。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與 更深認識後 , 文蘭姊妹才發現杜會長的品格 很好。也因此兩人在交往一年左右就步入禮 堂。

由於兩人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 , 加上當一個 不修邊幅的慢郎中遇上周全嚴謹的急驚風 , 相處上自然需要很多的磨合。特別在第一年 常常有較強烈的爭執 , 有時候甚至會鬧到要 離婚。杜會長很有智慧的尋找牧師的幫助來 調解 , 然而「 神所配合的 , 人不能分開 」, 所以真正用愛調解小倆口的 , 是配合兩人的 神 , 使兩人能在相處過程透過不斷地接納 , 如今也走過數十載。

始終微笑的創業之路

創業過程面臨最大的挑戰 , 是從過去受雇的 狀態 , 成了盈虧自負的老闆。而文蘭姊妹顧 慮著杜會長的性格 , 一開始並不贊同。且公 司成立所面臨的第一項也是最大的挑戰就是 客源。杜會長在原本老東家是做客戶服務 , 而不是業務工作 , 所以對開發業務這塊並不 熟悉。加上當時公司每個月的管銷費用就要 20 幾萬 , 若是毫無收入 , 一年就要虧損兩百 多萬。但是因著杜會長與夫人堅心倚靠 神 , 雖然公司連續虧損五六年 , 但是每一年還是 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案子進來。

所以艱難雖大 , 但是杜會長兄堅心倚靠的這 位神更大。杜會長夫婦一直有一個信念 , 就 是 神才是這家公司真正的老闆 , 自己只是管 家的身分。所以 , 透過不斷的禱告 , 將難處 帶到神的面前 , 就看到神不斷在這當中為他 們開路。

幾年後 , 杜會長接到一個鋼構製造業的工廠 的案子 , 這家公司是專門替其他工廠建構鋼 骨 , 而透過這家鋼構工廠熱心的引薦 , 又 介紹他們自己的客戶給杜弟兄 , 帶來更多的 業務機會 , 也使得叡昌國際公司逐漸站穩腳 步。

在創業的過程中 , 雖然仍然面臨各種困境 — 公司的連年虧損、遭遇同行黑道的威脅 , 杜會長夫婦亦步亦趨的緊緊抓住上帝 , 跟隨 上帝 , 因著幼年經歷所塑造出的堅軔性格 , 他們不輕言放棄 。

虛心的人有福了 , 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有福了 , 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溫柔的人有福了 , 因為他們必承受土地。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 , 因為他們必得飽 足。 憐憫人的人有福了 , 因為他們必蒙憐憫。 清心的人有福了 , 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 因為他們必稱為神 的兒子。 為義受迫害的人有福了 , 因為天國是他們 的。

看著杜會長帶著靦腆的笑靨分享著過去所經 歷的艱苦歲月 , 沒有抱怨 , 卻是滿滿的感 恩 , 看著他眼中閃爍的光芒 , 那個曾經在泰北光著腳ㄚ跑過槍林彈雨的孩子 , 卻是上 帝眼中最蒙祝福的人 !

文 : 孔慶 本文整理自魏德瑜主持的「佳音會客室」 節目內容 , 每週日 22:00-23:00 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