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經使者》2014冬季

Page 1


顧 問:周永健牧師、羅曼華博士 總 幹 事:劉雪 董 事 會:梁甄陶、王基農、何偉文牧師、 赦繼勇牧師、林俊牧師、 李永健、蘇英榮 審 稿:林佩鈴、梁靜怡、陳佩儀

今期《譯經使者》的主題是「關懷宣教

編 輯:黃佩思

士」。編者在思想這主題的時候,想起了神對人

出版發行:香港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

的關懷,心裏很感動。因着神的愛,許多生命經

地 址:香港九龍旺角基隆街2-16號華寶大廈1D

歷翻天覆地的轉變。

通訊地址:香港英皇道郵箱34757號 電 郵:admin@wycliffe.org.hk 網 址:www.wycliffe.org.hk 電 話:(852) 2856 0463

2014 冬季

編者話

傳 真:(852) 2516 6957 承 印:當代發展公司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印或轉載。

威克理夫的宣教士渴望把神的愛傳給福音未 及之民,藉着聖經翻譯,讓他們認識神的話語, 生命得着轉化。宣教士去到前線服侍,要面對巨 大的壓力和挑戰,實在需要一支穩健的團隊,在 背後為他們守望,提供支援和關懷。 今期《譯經使者》嘗試在差會、宣教士和教會 的角度淺談關懷宣教士,藉此給讀者一點參考,

歡迎向下列分區辦事處索閱:

學習如何支援宣教士,承托他們在工場的服侍。

中華威克理夫翻譯會

談到關懷他人,編者總感到這是既容易又難

電 郵:wycliffe_taiwan@wycliffe.org

去做的事。易在於這源於一顆單純關懷的心,而

網 址:www.wycliffe.org.tw

表達的方法也多不勝數。可是,這又是困難的,

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 Singapore

因為有時我們要付出很多時間和心機,才能夠與

電 郵:singapore.wycliffe@wycliffe.org

另一個人建立互信的關係,從而了解對方心裏的

網 址:www.wycliffe.org.sg

需要。當我們關心對方的時候,可能又需要智慧

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 Malaysia

和恰當的表達,那份關懷之情才能觸碰對方的心

電 郵:wycliffe_malaysia@wycliffe.org

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神把我們放置

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 Thailand

其中,要模造和建立我們的生命。願我們在關懷

電 郵:wycliffe_thailand@wycliffe.org

宣教士的過程中學去與他們同行,也學習如何愛

網 址:www.wycliffethailand.com

己、愛人和愛我們的父神。

目 錄 專題 我們的異象 與世界各地的伙伴同心合力,在2025年以前, 為每個需要聖經翻譯的族群開展工作。 我們的使命 透過傳遞母語聖經翻譯的異象,和提供有關的訓練, 推動香港基督徒藉着禱告、奉獻和投身服侍, 參與聖經翻譯。

關懷宣教士

3

關懷宣教士經驗之談

5

由心靈耗盡到關顧他人

7

教會的角色:差遣與關懷

9

信心的根基

雲彩片片

11 憑信前行

一本聖經的誕生

12 中文聖經的翻譯歷史

薈萃

14

重要情報

15

封底

16 全神貫注


專題 . . . . . .

關懷宣教士 經驗之談 受訪:陳麗儀 撰文:黃佩思

本會關懷宣教士主任陳麗儀

你認為關懷宣教士的工作 有何重要?

工、朋友,這有助我更了解他們,知

開那個環境。我和幾位朋友很關心這

道怎樣關心他們。

個宣教士,也了解她的狀況和需要,

關懷宣教士這工作讓宣教士知道

此外,我會視乎他們所在國家的

他們並不是孤身宣教,是很有價值

情況,看看能否寄物資給他們。有些

的。雖然實際上我們不能與他們一起

國家的郵遞服務不可靠,郵件經常失

在工場上服侍,但我們能長期在他們

竊;有些宣教士則在村裏生活,不會

背後支援,關心他們,呈現基督關懷

有郵遞服務。

的愛,讓他們感到有同路人。透過持 續的關懷,與他們建立關係,讓他們 有個表達自己需要的平台,我們可以 在情緒、心靈和很多實際的事務上援 助他們。如宣教士能得到充足的支援 和關懷,帶着愛上路,就能以較健康 的心理狀況面對事奉,減輕在工場上 耗損的程度。

請分享一下你如何關懷宣 教士。 首先,當他們給我代禱信或消 息,我一定會閱讀和回覆,讓他們知 道有人在意他們,關心他們。我也 會主動聯絡他們,透過電郵、網絡 電話等了解他們的近況。在他們生 日、夫婦結婚周年紀念日或孩子生日 的日子,我會送上祝賀的話。當我知 道他們的需要,包括靈性和實際生活 方面,我會嘗試回應,竭力幫忙。我

當宣教士在工場遇到困難 時,我們可以怎樣支援?

我們不約而同有份感動,希望實在地 給她一點支援。神滿有恩典,透過不 同途徑供應我們,讓我們可以奉獻一 筆金錢給她購買機票和支付住宿的費 用,離開工場一段時間。我們也親身 去她休息的地方,與她傾談和禱告, 一起去遊玩。談到玩樂,聽起來好像 很不屬靈,但其實不然,我們要明白 宣教士當時的心靈狀況,她確實要抽

我們要先了解宣教士在工場遇到 甚麼困難。因着地理的限制,有些事 情我們確實難以提供即時支援,要處 理即時的困難,或要想辦法運用當地 的資源。有時候,我們可能要親身到 工場協助宣教士,看看是否需有合適 的專業人士同行,如醫護人員。 在差會裏,曾有一個宣教士家庭 要緊急撤離工場,我於是為他們尋找 回港的居所。感恩,他們的教會很快 便有肢體願意提供住宿。在他們回港 前,我們先為他們檢查房子,準備基 本的日常用品,如床舖、梳洗用品, 好給他們休息的空間。我們也派同工 去接機,安排交通工具,送他們到住 所;並關心他們的情緒。

離,放鬆自己。她經過那次休息後, 整個人放鬆多了。當然,她回到工場 後仍然要面對相同的難題,但她恢復 了一點力量,也感到有人為她打氣。 這對我來說也是很深刻的經歷,讓我 體會到原來我們不一定要為宣教做大 事,即使只是一點支援,也能夠祝福 他們的生命。

宣教士身處不同階段,所 需的關顧也不相同,可否 談談你怎樣關懷他們呢? 準備出發到工場的宣教士通常有 比較多的顧慮,如怎樣建立伙伴、 家人能否接受、怎樣與教會分享需 要等等。我會跟他們傾談,了解他們

也會探望宣教士在港的父母,與他們

另外,我有一位宣教士朋友曾經

的難處和壓力,與他們同行。如合適

傾談,表達關心。有些時候,我也會

歷一段非常艱難的日子。她很需要休

的話,我也會給他們一些實際意見,

到工場探訪宣教士,了解他們在工場

息,但她身在一個比較落後的地方,

鼓勵他們透過新聞和相關書籍等多了

的生活情況,認識他們在工場上的同

如要有較理想的休息空間,就必須離

解工場所在的國家,提醒他們可能會

3


4 專題 . . . . . . 遇到的情況,如很多落後地方沒有甚 麼娛樂,或會令人很孤單的處境,在 某些工場也可能不便參與教會聚會或 根本沒有教會,宣教士要自行預備靈 修研經資料,幫助自己時刻親近神, 我希望藉着這些提醒幫助他們準備 心理。 對於已出發到工場一段日子的宣 教士,我會關心是否適應,能否在當 地結識朋友,建立友誼,也會了解他 們的屬靈生活,與團隊合作和語言學 習等情況。此外,他們可能也會記掛 在港的家人,我也會在這些方面跟他 們傾談。 至於資深宣教士,需要就很不同 了。他們在工場日久,已能夠適應當 地生活,也跟在港的弟兄姊妹和家人 建立了穩定的溝通模式。我通常會較 關心他們的事奉和健康,了解他們有 沒有特別的需要,為他們祈禱和提供 實際的支援,如在港協助他們處理一 些事務或購買東西等。

你認為在關懷宣教士上有 可以談談你怎樣關懷宣教 甚 麼 困 難 ? 你 會 如 何 面 士的靈性嗎? 對? 我會透過發問了解他們在工場或 最明顯的是地域阻隔。我和宣教 士分隔異地,有時真的不容易表達關 心,即使我們可以透過互聯網聯繫, 彼此也需要有穩定可靠的網絡系統。

至於述職回港的宣教士,我首先

有些工場較落後,科技水平不高,通

會了解他們回港有沒有住宿的地方,

訊不容易。另一方面,關係的建立是

沒有的話就幫助他們尋找居所,也會 了解他們回港的期望。宣教士回港往 往要應付頻繁的聚會,我會提醒他們 要給自己休息的空間,平衡身心。有

需要時間的,我們和宣教士見面和接 觸的機會少,因此需要較長的時間和 較大的耐性,彼此才可以建立關係。

在港聚會的狀況,對方可能適應很 好,感到得着餵養,也有可能很缺 乏,那麼我就會看看怎樣提供幫助。 如果他所住的區域容許收包裹,我會 嘗試寄一些屬靈書籍、材料;也會透 過電郵給他一些資料。有一次,一位 身在比較開放地區的宣教士向我查詢 有沒有一些靈修的材料,我便按着對 她的認識,為她找尋退修用的材料。 過後,我們再次傾談,她便跟我分享 其中的體驗。在這些情況,有時我也 會分享一下自己屬靈成長裏的掙扎, 以及令我感到激勵的經歷。我覺得這 也是實際的支援,透過彼此分享,神 讓我們進入一個彼此牧養、關懷的層 面,神有時又會透過這些分享向我們 各自說話,很奇妙。

些宣教士離港多年,一方面知道香港

事實上,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

是自己的家,另一方面又對這個城市

樣,彼此互動的情況也不相同。我們

感到很陌生,內心很矛盾。我會跟他

與某些人會較容易產生共鳴,與某

們談談香港的情況,給他們更新的資

些人卻總是格格不入。面對這樣的情

料,幫助他們適應,減輕壓力。

況,我們要學會接受。當我們與某些

有時候,我也會鼓勵他們去遊玩

人談得來,神又開路,我們便可以多

一下,放鬆自己。如我知道某些場

些關心對方;但當我們與某些人相處

所或活動有特別優惠,也會給他們

比較困難,便要接受自己並不適合擔

介紹。如果宣教士有子女,特別是在

當關懷對方的角色,也許其他人更適

暑假回港的宣教士家庭,我會了解他

合。如果我們知道有甚麼合適的人

們有沒有為孩子安排活動,他們的

選,甚至可以邀請或鼓勵他們去關心

孩子可能需要一些暑期活動、課程

這些宣教士。我覺得這也是一種關

和聖經班,我也會幫忙留意有沒有合

懷,只是沒有以我的面貌去呈現這份

按着我的崗位,我會概略知道各 個宣教士的述職時間表,當知道有 較多宣教士回港述職或放假,我便 會藉此機會舉辦退修日或營會,邀請 他們一同參與。此外我也會給他們一 些退修聚會的資料以作參考,讓他們 就着自己的需要而作出選擇。我希望 可以透過這些有用的資源關懷他們的

適的。

關心。

靈命。


專題 . . . . . .

由心靈耗盡 到關顧他人 受訪:歐陽佩玲師母 撰文:黃佩思

與世隔絕的孤島生活 當我們談關顧宣教士,往往會把 焦點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上,如 我們怎樣關心和支援宣教士,鮮有想 起整全的宣教士關顧也包括宣教士本 人與神的關係,以及宣教士如何關顧 自己。本會資深會員歐陽佩玲師母在 工場服侍多年,體會到宣教士關顧不 只是宣教士被動地接受來自他人的關 懷,他也要認識和關顧自己,倚靠神 去面對任何處境。 約二十年前,羅兆泉牧師與歐陽 佩玲師母(下稱「羅師母」)前往菲 律賓中部倫布島(Romblon Island) 開展聖經翻譯工作。在那個年代,要 在島上跟外界聯繫,便要到電話公司 使用電話服務,可是輪候需時最少半 個小時,非常不便。如果使用當地的 郵遞服務,則時間更長,可能要花上 整整一個月,也未能順利收寄信件或 包裹。因此,羅牧師夫婦在島上過着 近乎與外界隔絕的生活。雖然位於馬 尼拉的差會中心能提供支援,包括關 懷宣教士的資源,但由倫布島到馬尼 拉的路途遙遠,船程要十多個小時, 如要獲得子女教育的支援,更要多乘 八至十小時的巴士,到北部的差會中 心求助,因此他們每年只能去兩三 次,不能善用那裏的資源。 另一方面,倫布島上物資匱乏, 居民生活簡樸,停水停電,司空見 慣。停電有時長達兩星期,自來水 在旱季時每天只供應兩小時。羅牧

羅師母與羅兆泉牧師、大女兒凱恩(左一)、小女兒凱晴(右一)。

師夫婦要在島上生活已不容易,還要 照顧兩個年幼的女兒。初抵倫布,小 女兒才是兩個月大的嬰孩。夫婦倆更 要學習沒有文字的倫布語,實在百上 加斤。由於缺乏醫療設施,故此當孩 子生病時,羅牧師夫婦便要自行想辦 法治理,即使她們感染肺炎,他們也 因那裏的醫院衞生條件惡劣和缺乏設 備,而不敢讓她們留醫。加上他們仍 在學習語言的階段,很難與人清楚溝 通和表達需要;在島上不單沒有知 交,也欠缺教會生活,他們只能在 家敬拜神,和透過一些屬靈書籍自我 餵養。

困境中反思譯經使命 羅師母除照顧丈夫和兩個孩子 外,也兼擔令她疲憊不堪的老師角 色,在島上進行家庭教育(Home Schooling)。一次,她實在太疲倦 了,就跟羅牧師說要午睡一會,着他 看管孩子。可是,當她睡着不久,大

女兒凱恩就喚醒她,說妹妹凱晴在 哭。羅師母便着她去找爸爸處理,怎 料原來爸爸已睡着,才知道原來一直 忙於工作的羅牧師也累透了。 孤單且艱苦的生活逼使羅師母不 斷反思,尋索其中的意義,也不禁對 自己質疑:「如果我來到這個島只在 照顧孩子,為何我不在香港比較好的 生活條件下照顧她們呢?每天要筋疲 力盡地應付基本生活,怎可能達成聖 經翻譯的目標呢?」於是,她向神禱 告,一次又一次,神讓她逐漸明白到 神的工作並不視乎人的貢獻和表現, 而是要憑信心仰望等候祂,即使此刻 看不到事工的果效,也要學習信靠神 和脫離功利心態,追求神國度的價值 觀;她也漸漸體會神讓她在那裏照顧 孩子的價值和意義。其中一次的經歷 讓羅師母感到尤其深刻:一位在山區 工作的同工透過差會的無線電向她查 詢有關鼻敏感的問題,她也得知對方 懷孕的喜訊。怎料幾天之後,她收到

5


6 專題 . . . . . . 16:6),這話堅定她的信心,讓她知 道神已把佳美的東西賜給她。又有一

到他們建立良好的支援系統才回到島

次,當她看到服侍神的利未人雖沒

上。羅師母也在差會的學校那裏學習

北部差會中心,與同工建立關係,直

份得地,但「耶和華是他們的產業」

如何實踐家庭教育,校長也讓她到場

(申18:2),明白利未人所得的就是

觀課和給予意見,幫助她掌握其中的

神自己,她心裏大大觸動,感到神所

技巧。

賜的滿足和安慰。

建立支援自己的系統

島上的生活令羅師母深深體會神

羅師母透過禱告服侍倫布島的牧師和傳 道人。

這位同工去世的消息,令她十分震驚 和難過。後來,她才得悉這位同工因 宮外孕流血不止,同工駕駛直升機把 她從山區接出來,可惜送到醫院後因 缺乏可輸的血漿而死亡。這事件給她 很大啟發,她明白到自己在孤島上照 顧孩子雖困苦,但神仍然給她生命的 氣息,只要她仍能呼吸,她和丈夫就 可以繼續努力學習倫布語,始終有一 天可以完成倫布語聖經翻譯的工作。

父神是最好的關顧者 羅師母遇到的另一難題是文化衝 擊。她在菲律賓的同工多是美國人, 而服侍的對象則是菲律賓人,活在美 國與菲律賓兩種文化之中,她開始感 到難以調適,對自己的中國人身份感 到迷失。於是,她向神傾訴和尋問, 沒想到神竟以彼得前書2章9節回應 她:「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 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 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神沒有 回答她有關中國人身份的提問,卻解 決了她身份迷失的核心問題,讓她再 次確定自己是屬神子民、蒙神揀選的 身份。神又讓她看到亞伯拉罕的見 證,提醒她要學像亞伯拉罕,嚮往永 恆的家鄉。當她想到自己身在孤島, 心生埋怨,神又告訴她:「用繩量給 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詩

是她最大的倚靠,如孩子生病,沒醫

羅師母經歷心靈的耗盡,過後卻

生可問,神就成為她唯一尋問和倚靠

體會這是個寶貴的經驗,讓她更認識

的對象。她知道神透過那些日子鍛鍊

自己,了解自己一些問題根源。她發

她的信心,較正她的思想和價值觀,

現自己在成長路上,一直擔當照顧他

除掉她生命中很多的雜質;神也成了

人的角色,習慣為別人付出,忽略自

她最好的輔導員,給她最大的關懷,

己的需要。神藉着這個經驗教她重新

與她一起度過艱苦的歲月。

學習照顧自己,為自己建立支援網 絡。她感謝神讓她能夠透過自身的經

醫治心靈 重新上路 然而,長期在孤立無援、物資 貧乏的處境中照顧家人,羅師母終

驗,鼓勵正在經歷相似處境的同工, 給他們盼望,並服侍需要心靈支援的 宣教士。

究也筋疲力竭了。在完成第一期宣

不是每個跨文化工作者都會落入

教工作後回港述職期間,她感到異

耗盡的狀態。然而,每個宣教士都要

常疲累,患上感冒後更一直未能痊

學會關懷自己,建立足夠的支援系

癒,甚至不能起床為家人做飯。後

統,避免自己掉進身心衰竭的陷阱,

來,他們在差傳事工聯會接受述職

才能有效地服侍他人。曾經過這段艱

評估,心理學家邱堤鴒博士發現她已

苦的日子,羅牧師夫婦深深感受到認

跌入「耗盡」(burn out)的狀態,

識自我對宣教士非常重要,因此他們

按一般情況須接受半年藥物治療及兩

認為宣教士出工場前的性向測試是個

年的心理輔導。由於身為宣教士既無

重要的心理探索工具,讓宣教士了解

時間,也沒能力支付漫長的輔導療程

自己的強處、弱點和有可能遇到的危

費用,邱博士決定透過「內在醫治禱

機,如某些人的性格是傾向容易忽略

告」(Inner Healing Prayer)幫助

自己,就須學習多留意自己,讓他人

她。這方法竟然對羅師母十分見效,

支持。羅師母認為許多差會已汲取經

藉着禱告,神醫治的大能進入她心靈

驗,在關顧宣教士方面的發展漸趨成

最深處,處理她核心的問題。奇妙

熟,為了預防問題出現,提高宣教士

地,經過三次禱告後,她身體的疲憊

的自我意識和警覺性,而在職前培訓

及情緒抑鬱的主要徵狀都消失了!述

期間向他們提供許多相關的資源,讓

職期間,差會也容許羅師母免去辦事

他們知道在不同處境下的求助方向,

處的工作,專心休養,並在香港禱告

以及得到適切支援的途徑。

中心接受心靈治療訓練課程。她逐漸 康復,更在差傳事工聯會的協助下, 學習一些有助家庭教育的方法。 述職完畢,他們重返菲律賓工 場,但差會不容許他們立刻回到島 上那個隔離的環境。他們首先留在

羅牧師夫婦於1995年開展菲律賓倫布語聖經 翻譯工作,新約翻譯已大致完成,現正進行覆 核。羅師母現時是倫布語譯經項目的聖經運用 (Scripture Use)統籌主任。此外,她對宣教士 關顧方面的工作特別感負擔,願意以禱告支援 和關懷宣教士。她接受相關訓練,籌辦禱告服 侍訓練課程,以亞洲地區不同差會的宣教士為 主要服侍對象。


專題 . . . . . .

教會的角色: 差遣與關懷 工場上的支援

編輯室

教會藉差派宣教士到各地,把福

出發前的階段──確認身份

音帶給未得之民。故此,宣教士就是

與人分享異象

得到教會/機構的接納

教會的延伸。他們代表教會接觸福音 未及之民,在工場上並非孤身一人, 而是有教會在背後支持。教會與宣教

在靈性和情緒上準備自己

上擔當着重要的角色。教會要與差派

家人的認知或家庭方面的配合與

出去的宣教士保持聯絡,同時發展全

兩點值得注意:(一)教會要認識宣

教士事奉的不同階段;(二)教會要

教會成立支援小組,學習如何支

工場探索 ●

跨文化訓練

探訪工場

確定事奉的工場

申請工場

申請及出發前的階段:*

在工場的階段:

這個階段包括確認宣教士身份、 宣教士個人準備、教會成立支援小組

當宣教士到達工場之後,他們須

和工場探索這四方面,每個方面又包

要適應新生活,接受迎新訓練,學習

含下列項目:

語言和文化。我們可以在屬靈上、情

等,差會和教會藉此了解候選人

在職或技能的裝備

教會支援小姐 教會支援小組持續發展 回鄉的階段:

重新適應家鄉的文化

更新、鞏固支援系統(包括向支 持者匯報)

休息和屬靈更新

援宣教士及發展小組。

士、深入認識宣教士及其事工的人。

填寫問卷或申請表、心理評估

述職

成立支援小組

宣教士候選人要接受評估,透過

事工

職業或技能上的裝備

教會要給宣教士足夠的支持,有

共識 ●

申請的階段──確認身份

個人生活

這個階段可以指述職,或結束工 場事奉回國。

面的方式持續關心和支援他們。

(一)宣教士的事奉階段

組,小組中要包括願意委身服侍宣教

靈性與情緒

個人準備

士既然關係密切,自然在關懷宣教士

在宣教士出發到工場前成立支援小

緒上、事工上和在職或技能方面關懷 他們的需要,教會支援小組則繼續發 展,以支援宣教士的需要。 文化適應

的能力和性格,從而分辨他是否

適合當宣教士。

適應與迎新 學習語言和文化

結束工場的事奉 ●

重新適應家鄉的文化

整合過去的經歷

尋找新角色和方向

(二)成立支援小組 宣教士在跨文化的處境下工作, 身心面對巨大的壓力,也會遇到許多 屬靈的攻擊。教會要在宣教士出發前 的階段成立支援小組,為他們提供有 效的支援,讓他們可以持續面對工場 的挑戰,專心工作。教會的支援小組 可就宣教士事奉的階段,分配人手關 顧宣教士不同方面的需要,這些需要 大致可分為以下範疇,各項範疇列舉 例子如下:

7


8 專題 . . . . . .

精神/情緒的支援

回國的支援

事工/在職的支援

- 透過不同的通訊方式,與宣教 士傾談和鼓勵他。 - 為宣教士禱告。 - 定期與宣教士分享教會和家鄉 的情況,讓他感到自己是教會 的一份子。 - 到工場探訪宣教士。 - 給他一些喜愛的物品、資訊。

- 住宿、交通、子女教育和基本 生活設備的安排。 - 體諒宣教士需要休息,不要急 於為他安排聚會,可揀選一、 兩個合適的人選與他保持聯 絡,免得他們要應付太多人 事。 - 安排解說(debriefing),讓他 可以談談工場的狀況和經歷, 協助他自我重整和檢討。

- 提供有關事工的資料和資源, 幫助宣教士得到有關的培訓。 - 介紹宣教士認識一些在相同範 疇事奉的同路人,讓他們彼此 分享經驗。 - 組成專業小組,為宣教士提供 諮詢。 - 透過短期行程,實地了解宣教 士的工作。

牧養的支援

保持通訊

- 分享屬靈經驗、屬靈資源。 - 鼓勵宣教士與工場上其他宣教 士建立關係,分享生命。

- 恆常與宣教士保持聯絡,了解 近況,互相交流。 - 協助宣教士分發消息和代禱 信。

宣教士

經濟的支援

禱告的支援

物流的支援

- 以經濟支持宣教士,也鼓勵弟 兄姊妹按感動支持他。 - 了解宣教士的財政狀況。

-舉辦祈禱會。 -恆常為宣教士及其家人禱告 -每年定一個月或星期特別為宣 教士禱告。 -每當想起宣教士時,就為他禱 告。

-收集或寄送物資給宣教士。 -幫忙儲存或變賣宣教士個人物 品。

當教會能成立有效的宣教士支援 小組,不單能為宣教士提供持續穩定

《愛你的宣教士》小冊子

的支援網絡,鞏固他在工場的服侍, 更能讓教會的弟兄姊妹感受到自己也 是宣教事工的一部分,有份參與神國 的工作。宣教士也需要與肢體間的情 誼,特別在他們回鄉的時候,真誠的 團契和互相了解,能為彼此帶來莫大 的激勵。宣教士支援小組的成立正為 此提供良好的基礎,讓宣教士與教會

本會出版的小冊子《愛你的宣教 士》從十多方面,包括「為宣教 士禱告」、「探訪宣教士」、「關 心宣教士的子女」等,提供六十 個貼士,幫助你以更具體、更貼 心的方法,表達你對宣教士的支 持和關愛。如欲訂購,歡迎與本 會聯絡。

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成為穩固的宣教 團隊,互相守望,並肩作戰,一同實 踐使命和經歷神的作為。

作者:斯派爾夫婦 ( Edward L. & Linda A.Speyers)) 售價:HK$10

撮譯自:"Sending and Caring: The Role of the Local Church" www.chinamembercare.com

*原文是 "The Pre-field Phase",編者按其內容仔細劃分為「申請及出發前的階段」


雲彩片片. . . . . .

信心 的根基

沙里伐一家──莎莎與沙里伐 抱着他們的女兒妮歌。俄羅斯 威克理夫會員沙里伐夫婦在內 納族聖經翻譯項目,參與「與 聖經聯繫」團隊的事奉。

庫姆斯(Craig Combs) 翻譯:本會義工

「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 (林前3:11) 服侍西伯利亞內納族(Nenets) 的 沙 里 伐 與 莎 莎 夫 婦(T i m u r a n d Sasha Saliev)是俄羅斯威克理夫的會 員;兩人曾走過一段漫長的信心之路 ──這信心建基在耶穌基督,和忍受 了數十載靈性壓迫的先祖的肩頭上。

尋找人生意義 沙里伐出生於烏茲別克斯 坦(U z b e k i s t a n)近 首 都 塔 什 干 (Ta s h k e n t)附 近 的 一 個 小 城 市 ; 自小已開始深入思考人生的意義。 可是對當年的他來說,宗教並不是 影響的因素。他相信沒有甚麼是理 所當然的,或只因別人說說接受便 接受。

即使如此,沙里伐的基督徒祖 母沒有氣餒;她本住在俄羅斯的薩 馬拉州(Samara),直至被逐離開 蘇聯。 沙里伐憶述:「她知道所有關於 我這方面的事情,嘗試想辦法提起我 上教會的興趣。」 她其中一個策略是送沙里伐一張 基督教夏令營的入場券。他心想: 「為何不?反正是免費的!」就在那 裏,他加入了當地一間教會有份主辦 的劇團,且樂在其中。 對沙里伐來說,「在制度以外」 是個重要的價值,要跟其他人認為正 常的想法對着幹。可是,當他與劇團

看過和討論過電影《廿二世紀殺人網 絡》後*,他便認知到自己尋找個人 主義,實際上是追尋屬靈的意義,以 及掙脫一種人類共有、內在的綑綁。 他說:「我明白只有一個方法離 開這世界的制度:基督教。如果你是 基督徒,你便與其他仍活在體制裏 ——罪的體制——的人不同。這是我 相信基督的第一步。」 莎 莎(A l e x a n d r a [ S a s h a ] Kuznetsova)生於烏克蘭尼科波爾市 (Nikopol)一個家庭,其家庭最少有 一方面與沙里伐家族相似——她的祖 母是俄羅斯東正教徒。雖然在莎莎的 成長過程中,從沒想過神是否真實或 與她何干等問題,但在屬靈上,她很 受祖母影響。 莎莎高中畢業後升上大學。在那 裏,她認識了一些新朋友,她們關懷 的態度很吸引。莎莎接受她們的邀請 參與一個營會,當中聽到一篇講道, 清晰地闡述神拯救和徹底改變世人的 計劃。 即便如此,莎莎心中仍有疑問: 「我明白所 有原 則和規條都出於聖 經。但我仍質疑,為何是聖經?為何 不是其他書籍?為何他們決定聖經是 獨一的?」

莎莎在好消息教會的主日崇拜後,了解其他婦女生活上面對的事情。

然而,隨着莎莎繼續向其他在營 會裏認識的基督徒同學學習,問題都 一一解答了。

9


10 雲彩片片. . . . . . 她憶述:「其實我沒有花很長時 間,大概六個月吧,便明白到聖經與 其他書籍不同,真的很奇妙。從第一 卷至最後一卷書,它就像一幅完整的 圖畫。我知道我需要在何時作出選 擇。」

內納語聖經翻譯和 「與聖經聯結」項 目在多個機構的共 同努力下,已進行 多年。

婚姻和使命 委身基督後,莎莎馬上很想要 參與神的使命。大學畢業後,她移 居烏克蘭城巿赫爾松(Kherson), 並報名入讀塔里斯基基督教研究所 (Tavriski Christian Institute)。至第 三個課程時,她遇上為了透過俄羅斯 威克理夫(Wycliffe Russia)事奉而 接受訓練的沙里伐。 沙里伐和莎莎很快便知道彼此想 一同事奉神;結婚後,兩人在研究所 裏繼續學業。 沙里伐的原意是參加聖經翻譯事 工,原因是他覺得可以運用自己在那 方面的所有恩賜。在烏克蘭進修時, 當地的語言跟他的母語不同,讓他了 解到母語對人有多重要 ──「他們對 自己的母語真正有多熱愛。」 莎莎所以被威克理夫吸引,是因 着聖經在她個人靈命成長中的角色。 她分享說:「在尋求成為基督徒 的道路上,我明白聖經對我來說非常 重要,因此,我更明白它對其他人有 多麼重要。」 當這對夫婦細想神要他們怎樣事 奉時,「與聖經聯結」這方面的事工

沙里伐與坎迪族人在後者的“choom” (圓錐狀的帳篷)內談天。

—— 鼓勵人以適切文化的方式應用神 的話語,特別吸引他們。 莎莎對參與這事工的興趣,源自 它與傳福音的密切關係。 她分享說:「我內心喜歡與人談 論關於神、衪的旨意和愛的事。而這 正是『與聖經聯結』事工的內容。」

為了一個目的被差遣 參與宣教的呼召帶領沙里伐與 莎莎走上一條令他們驚訝和困難的 道路。 莎莎回憶說:「我討厭寒冷天 氣,所以當決定要到本國以外的國家 宣教時,我決意不去北方的國家。」 同樣,沙里伐時常禱告:「神 呀,如果你想我作宣教士的事奉,那 懇求你,可否到一個比較暖和的地 方?」 沙里伐說神很幽默:祂把他們差 到一個被形容為極度寒冷和黑暗的地 方 —— 西伯利亞的城市薩列哈爾德 (Salekhard)。

「與聖經聯結」事 工需要更多的支援。 沙 里 伐 和 莎 莎(與 他 們的初生女兒妮歌

[Nicole])前來襄助, 並在過程中學習。雖然在工場還不到 一年,他們的貢獻在同事之間卻有目 共睹。 與鄰近的坎迪族社區(Khanty) 合作的釋經顧問恩尼斯(Kevin Ennis)說:「的確,看見操俄羅斯語 的人到來,像……沙里伐﹝和莎莎﹞ 真叫人受激勵。一個俄羅斯人真的踏 出一步,把生命獻上,作那樣的事 情——進到少數族群裏牧養他們,實 在難得。這對許多當地民族來說,別 具深厚意義,再者,他們是用俄語 ──他們的母語來事奉。」

在根基上建造 沙里伐和莎莎看見在他們所作 的一切上與神的教會聯繫,是很重 要的。 在薩列哈爾德,好消息教會 (Good News Church)是所有與聖經 翻譯有關的工作的樞紐,支援接觸內 納族和坎迪族社區的事工,包括提供 辦公室空間和住屋給聖經翻譯團隊。 沙里伐、莎莎和他們的同事在當地團 體中積極工作,並且尋求竭盡所能的 來幫助它成長。

然而,神差 派他們自有其 目的——顯明祂 沙里伐和莎莎靠着神恩手的帶 的 愛 , 與 遊 牧 領,一步步回應,以最簡單卻實用的 民 族 內 納 族 分 「建築材料」—— 他們的恩賜與願意 享 祂 的 話 語 。 事奉的心,在其他人留下屬靈的根基 內 納 族 牧 養 馴 上建造。他們的工作像「金、銀、寶 鹿,住在圓椎狀 石」般發亮發光(林前3:12)。 稱為“chooms” * The Matrix,台譯《駭客任務》; 的 帳 蓬 裏 。 中國大陸譯《黑客帝國》。 雖然莎莎和沙里伐時常禱告,祈求神送他們往一個溫暖的地 方,但祂仍把他們送到一個出名極度寒冷的城市薩列哈爾德。

本文選自 wycliffe.net


雲彩片片. . . . . .

憑信 前行 紫蘭花

宣教地的籌備 1994年的某天,主給了我一個 啟 示 ── 祂將呼召我到個落後的陌

被家庭成員(公公、婆婆和丈夫)禁

生地事奉。我不曉得何時何地,也不

止接受新信仰。這讓我們發現必須與

知道何去何從。我決定聽取教牧的

整個家庭成員分享好消息,那麼即使

建議,在等待的同時接受神學院的

有些成員還未準備接受或相信,他們

培訓。

也不至於阻止婦女。

三一神學院畢業後,我在花菲衞

感謝主給我們智慧,採用其他平

理公會事奉,負責管理宣教事工。

台接觸年輕人、成年人和老年人。

同時,我也在確定主的呼召。在事奉 期間,我繼續尋求祂的旨意。終於在

回首

2004年,祂向我肯定祂要我去服侍

我感謝天父給我在異鄉事奉祂的

東亞西南部的Y 族。經過好幾年的籌

機會,在離家的這些年裏成長了許

備,我終於在2008年踏入事奉地。

多。我在1971年底接受主,在教會

從祂召我至今已有十四年了。

事奉期間,從青少組開始,逐漸參與

踏入事奉地與事工

各項事工,包括宣教事工。 初當信徒時,我對宣教事工甚感

當我到達 K 城時,我不知道主要

興趣,但知道自己年紀小,也不成

我在 Y 族的哪群人中事奉,也不曉得

熟。我決定在等待期間在教會事奉,

那群人在哪裏。我在K 城逗留一年,

雖然等待的年日很漫長。

也探訪了幾個地區,最終那在山區中 的 Y 族人吸引了我來到D 城。我在 D 城至今六年,也打算長期留下。 起初,山上的 Y 族人曾經懷疑 我和同工定期探訪的目的。至2010 年,貿易平台給了我們足夠的理由探 訪那些與我們有生意接洽的人。就這 樣,一段能讓 Y 族接受和信任的關係 就開始建立了。

面對挑戰與克服 我在現在的事奉裏,仍不斷地面 對種種挑戰。 1. 當年紀逐漸增長,偶爾希望自己 能早點來到,那麼便不至於常常 感身體酸痛,而且健忘。即使如 此,我仍不時的感謝神讓我繼續 事奉祂。祂讓我領悟到身體雖不

雖然過程緩慢,但2013年我終

強壯,我卻可在價值觀與靈命上

於可以跟一些熟悉的婦女分享好消

成長了。這對我在處理困難時更

息。由於婦女在家的地位低微,往往

鎮定,對神的信心也更堅固。

2. 做任何事不能像在家鄉那麼公開 自由,項目的進展比想像中更緩 慢。好的方面是我學會怎樣依靠 聖靈的帶領,學會在適當的時候 採取行動,學會耐心的讓神按着 他的方法解決事情。 3. 由於性格內向顧家,我本來是不 太願意考慮在異鄉生活的。我在 建立關係的過程中面對許多壓 力。可是,神的呼召是那麼清 楚,使我無法抗拒,而且我知道 祂會繼續給予我力量去面對困難 時刻,所以我下定決心以神的恩 典和力量去面對挑戰。 4. 耕種和收割豐收的季節也帶來困 擾 —— 因人太忙碌便無法聽進我 們所講的。然而靠着神的智慧和 指引,我們便趁他們休息的片刻 跟他們分享。 5. 我 不 能 直 接 用 華 語 與 更 多 人 溝 通,所以語言實在是個挑戰。我 得依賴當地人幫助,這也使過程 更緩慢。但我很感恩我不是自己 一個人,而是有一組人。我的同 事很努力的把聖經和聖經故事 翻譯成當地人的母語。雖然過程 緩慢,但我們仍在前進。我很期 待看到在不久未來,當地同事能 以母語向他們的同胞述說聖經的 故事。 作者為新加坡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會員。

11


12 一本聖經的誕生. . .

中文聖經的翻譯歷史 譯思聆

最早期的嘗試 關於中文聖經的翻譯歷史,最 早的記載可追溯至唐朝,即主後7 世紀中葉的景教時期。根據大秦景 教流行中國碑,唐太宗時(主後635 年),大秦(敘利亞)傳教士阿羅本 抵達中土長安。阿羅本為首位來華 的基督教傳教士,屬涅斯多流派。

第一本中文新約聖經是由馬禮遜於1814年翻譯的新遺詔書。圖中所見是為紀念馬禮遜 來華二百年的複印本。

阿羅本得太宗厚待,不但獲准「翻 經建寺」(翻譯經典,興建教堂), 太宗更「問道禁闈」(於禁宮內問 道);碑文又提到「舊法」(舊約) 和「經留二十七部」(新約二十七卷 書),顯明阿羅本的確曾經嘗試翻譯 一些聖經書卷章節,惟通通失傳。

中文新舊約全書。馬禮遜來華的首

小冊子等,不但以中文表達基督教

要任務就是學好中文,翻譯中文聖

的全部教導,也幫助當時到中國傳

經。他於1807年抵達澳門。當時清

教的西方宣教士學習中文,成為他

廷對基督教並不友善,馬禮遜必須

們的重要資源。再者,後來翻譯中

秘密工作,但他不怠慢,每天工作

文聖經的人,也視馬禮遜所作的為

十多小時。1811年,使徒行傳率先

根基。

此後,元、明、清諸朝皆有

譯好出版。其後米憐牧師(William

翻譯聖經之舉。元朝有方濟會的

Milne)加入,在兩人的努力下,第

值得留意,在馬禮遜同期,其

翻譯,但不是譯成中文,卻是蒙古

一本中文新約聖經於1814年完成並

實還有一個中文聖經的翻譯計劃在

文。明朝有耶穌會的利瑪竇(Matteo

出版;至1819年,整本聖經也翻譯

印度進行。這個計劃由英國宣教士

Ricci)來華傳道,據悉他也曾翻譯

成中文,並於1823年送馬六甲出

馬殊曼(Joshua Marshman)帶領,

聖經。至清朝,先有巴黎外方傳教

版了。

全書於1822年完成並出版。就出版

會的白日昇(Jean Basset)翻譯「大 英博物館稿本」,此譯本差不多包 括整部新約,現存於大英博物館; 後來又有耶穌會的賀清泰(Louis De Poirot)翻譯「古新聖經」,現存在北 京北堂圖書館。二者雖未對當代帶 來大影響,但於後進者,包括馬禮 遜,卻具相當的參考價值。

馬禮遜與《神天聖書》 由倫敦傳道會傳教士馬禮遜

年份來看,馬殊曼的譯本較早,但 《神 天 聖 書》的 出 版 , 不 但 是 中國教會發展的里程碑,也實際在 國人生命中帶來改變。最明顯的兩 個例子是幫忙印刷這聖經的工人 蔡高,以及梁發,兩人都因着與馬 禮遜和米憐關係密切,加上在工作 期間接觸到聖經而信主,並接受水 禮。後來 ,梁發從馬六甲回廣州, 更受馬禮遜按立為第一名中國人 牧師。

是馬禮遜的譯本其實在1819年便譯 好,而且是在中國境內進行,所以 一般仍以馬禮遜的譯本為第一本基 督教中文聖經。

和合本的孕育與誕生 在《神天聖書》翻譯好的整整 一百年後,有另一個中文聖經譯本 面世。這個譯本對普世華人教會發 揮了鋪天蓋地式的影響力,其中多

(Robert Morrison)等翻譯的《神天

《神天聖書》連同馬禮遜其他出

少經文金句,讓歷代華人基督徒背

聖 書》,普 遍 被 視 為 第 一 本 真 正 的

版如《華英字典》、文法研究、福音

誦得朗朗上口,使華人基督徒的屬


一本聖經的誕生. . . 13 靈生命能通過母語得着神話語的餵 養。這個譯本,就是幾乎每個華人 基督徒都讀過的和合本。 原來鴉片戰爭爆發後,中國宣 教之門大開。各宗派本意一同重修 聖經譯本,惟他們因神學問題而分 歧,加上中國各省方言用語有異, 結果不同的中文譯本湧現。及至 1890年,英國聖經公會、美國聖

從馬禮遜到和合 本,華人早早便有 自己的母語聖經, 是蒙福的一群。

經公會、蘇格蘭聖經公會,及多個 宗派和差會,決定以「和衷合作」 的精神,共同翻譯和出版一個譯 本。經過近三十年的努力,至1919

只是,和合本畢竟是百年前的

當年西方傳教士來華翻譯聖經,實

成品。隨着時代轉變,語文不斷變

在是極其艱辛的任務。然而,先賢

化,加上近幾十年聖經古抄本的發

定睛神的使命,即使排除萬難,也

與之前翻譯的文言文聖經不

現 ( 如 《 死 海 古 卷》)和 研 究 , 而

誓要把神的話語翻譯成中國人民看

同,和合本是中國第一個白話文譯

且和合本並不是按原文翻譯的,故

得明白的文字,他們對神的信心,

本,相對淺白,推出之時剛好配合

此,聯合聖經公會與各華人教會領

對使命的忠心,對中國人的愛心,

白話文運動,故廣受歡迎。

袖商討後,決定修訂和合本。

的確配受每個華人致敬與尊崇。今

和合本的修訂

修訂工作於1983年展開,修訂

年,這個稱為「和合本」的譯本終於 面世。

和合本出版後沒多久,中國局 勢越發嚴峻。二次大戰後,即1950 年,聖經公會在香港成立辦事處, 香港漸漸成為全球中文聖經的供應

原則是要忠於原文、盡量少改和保 持原來風格,以及符合今天中文的 用法。「和合本修訂版」的新約於

就和合本作出的修訂,其實還

個中文譯本,主要的有呂振中譯本

有一次在1988年,當時推出的「新

(1970)、當代聖經(1979)、現代

標點和合本」按現代中文的標點修

中文譯本(1979)、新譯本(1993)

正,解決了舊版本只使用頓號和句

仍然是最有影響力的一個。

號的毛病。除標點外,這版本也修 正了分段和名詞的翻譯。

繼往開來 翻譯聖經本來就

不少起來參與聖經翻譯工作者,薪 火相傳,先賢功不可沒。

參考資料: 1. 彭國瑋著,聖經的傳遞九之中文聖經的翻 譯(一),http://www.biblesociety-tw.org/ bmag/bmag13/bcome13.htm 2. B i o g r a p h i c a l D i c t i o n a r y o f C h i n e s e Christianity,http://www.bdcconline.net/zhhant/ 3. 中 文 聖 經 的 重 要 歷 程 , 香 港 聖 經 公

不是容易的事,要把

會網站,http://www.hkbs.org.hk/tw/

它翻譯成一種源遠流

c o n t e n t / 1 2 - re v i s e d - c h i n e s e - u n i o n -

長而艱深的語文,融 入一個成熟而深邃的

version1 4.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American Bible Society's Website,http://news.

文化,進入一個封建

americanbible.org/article/history-of-

又封閉的社會,就更

translation-in-china

是艱鉅。可想而知, 一名姊妹正在閱讀中文和合本聖經。

仰,明白聖經教導,以至華人也有

2006年出版,全書於2010年出版。

中心。1970年代開始,又出現了多

等。這些譯本各有特色,但和合本

天普世華人能藉母語認識基督信

本文選自wycliffe.net


14 薈粹

怎可能在 磐石上蓋房子

清潔與神聖

當我們開始翻譯聰明人在磐石上建房屋,而 無知的人在沙土上蓋房子的比喻時(編按:馬太福 音7章24至27節),我們的卡內拉語(Canela)翻譯 助手感到糊塗了。卡內拉人會用堆實的沙土或紅 黏土與沙土的混合物來蓋房子。火山是當地惟一 的石頭,表面很尖銳,走在其上會感到很痛。他 們從沒想過要在石上建房屋,也感到沒可能鑿石 頭來蓋房子。 於是,我們要棄用沙土和磐石的比喻,取其 概念翻譯為:「聰明人遠離河流,在安全的地方 建房子,以避水淹;無知的人則在洪水流經之處 建屋。」 又或者我們可以把比喻改為含卡內拉文化的 比喻:「聰明人會把房子附近的大樹砍下來,但 無知的人則任由大樹立在屋旁。當風吹襲時,雖 然好些樹給吹倒了,卻沒有一棵樹危及聰明人的 房子。然而,有些倒下來的樹卻摧毀了無知的人 的房子。」 (到最後,我們採用了堅實紅黏土與鬆散乾旱 沙地的比喻。)

在巴布亞新畿內亞,不是每個曼達拉族人 (Mandara)都會這樣說:「曼達拉語新約聖經 使我能清楚明白神的話語,神的話語不再是外國 語言。」因為在進行曼達拉語聖經翻譯的首十 年,譯經團隊並沒有用當地人的傳統觀念翻譯 聖經。可是,譯經員史蒂文和霍利(Steven and Holly)發現當地文化裏一些重要的用字和活動很 適用於闡釋聖經中的概念。 例如:他們翻譯「神聖」一詞的時候, 用了曼達拉語中的" melemelen "一字。但其實 " melemelen "的意思只是清潔,如用布抹乾淨那 樣,與奉獻給神或神聖毫無關係。霍利經過深入 了解後,發現另一個字 "tamat"。在曼達拉族的 文化裏,有一個地方叫作 "tamat",只有地位崇 高的傳統領袖在特別節日才可以進入,意思是分 別、神聖。當他們採用"tamat"一字,就能向族人

作者波傑克(Jack Popjes)早年為巴西的卡內拉族翻譯聖經。 本文節錄及譯自他的文章"How do you know if the translation is understood by the readers?",蒙允許使用。

清晰表達聖潔的觀念。 (資料來源:thepngexperience.wordpress.com)

印度薩古吉亞語 在印度恰替斯加爾(Chhattisgarh)

禱告:

北部蘇古賈區域與其鄰近地區,超過十

願這些地區的信徒得到牧 養,信心不斷增長,屬靈 生命在主裏茁壯成長。

求神幫助這些族群改善生 活,經驗祂的看顧。

求神幫助譯經團隊在語言和文化研究的工作上取得理想的進 度。

願說薩古吉亞語的人能夠獲得母語聖經和基督教資源,以心底 最熟悉的語言認識神。

個族群說薩古吉亞語(Surguja),人口 約二百萬。他們在平原和茂密的樹林裏 以農耕、畜牧和售賣樹林出產為生。大 部分人信奉萬物有靈教或印度教,少數 人為穆斯林或基督徒。很多基督教組織 和教會已在蘇古賈地區開展工作。印度 威克理夫聖經翻譯團隊仍在學習他們的 語言和發展聖經翻譯的初期階段。


重要情報. . . . . .

威克理夫月禱會

香港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 2014年7月至10月收支報告

歡迎蒞臨本會月禱會,齊來為聖經翻譯及

支出

普世宣教的需要禱告。

事工 訓練及會議 薪金 樓宇 行政

日期: 2014年12月1日、2015年1月5日、 2月2日、3月2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

收入

3,592 4,072 497,812 39,221 85,845 630,542

地點: 光道浸信會(旺角基隆街2-16號 華寶大廈1A,本會辦事處鄰座)

HK$

個人奉獻 教會奉獻 其他 本期不敷

HK$ 94,800 207,225 237,199 91,318 630,542

奉獻方法 1. 請用劃線支票郵寄本會,抬頭請寫「香港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 2. 如欲採用自動轉賬方式定期奉獻,請與本會聯絡。

領會講道預約 希望讓教會或小組進一步認識聖經翻譯的需要嗎?不妨考慮聯絡我們,我們樂意安排同工到 貴會主領各式聚 會,如崇拜講道、團契周會、差關祈禱會等,歡迎致電 2856 0463 與本會事工主任梁淑芬小姐聯絡,或於本 會網頁下載預約表格(見「下載區」>「各式表格」>「領會 / 講道預約」)。

同工動向

宣教士模擬之旅 The Journey

新總幹事就任 蔣偉堂先生自2006年7月1日起擔任 本會總幹事,一直帶領本會辦事處 的運作和推動本會事工。蔣先生的 事奉任期將至2014年12月31日屆 滿。經本會董事會商討和通過,由 2014年10月16日起,委任劉雪女 士接任為署理總幹事。劉雪女士於 1992年加入本會,在東南亞從事少 數民族識字教育工作至今,為工場 識字教育顧問。

新同工加入團隊 本會已正式聘請梁淑芬姊妹出任「事 工主任」一職,於10月3日到任。

2015肯尼亞歷奇訪宣之旅 日期 主辦 協辦 目的 探訪事工 團費分擔預算 各國查詢及報名 香港查詢電話 截止報名日期

這個模擬活動將宣教士從被召至 踏上工場的人生階段,濃縮為五 個小時的體驗活動。過程中,我 們可以具體地體驗到宣教士在工 場上遇到的種種困難,如申請簽 證、學習語言、適應文化等。此 活動雖要投放大量人力物力,但 過程有趣,適合男女老幼,能吸 引不少過去從不參與宣教聚會的 弟兄姊妹參加,提升會眾的宣教 意識。教會和機構如欲認識或與 威克理夫合辦此活動,歡迎致 電2856 0463與本會事工主任梁淑 芬小姐聯絡。 (下載報名表及詳情,請到本會網頁:www.wycliffe.org.hk)

2015年7月18日(六)至27日(一) 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澳洲、香港、台灣辦事處) 大使命中心 提高信徒認識和關心肯尼亞宣教事工,建立伙伴關係。(代禱、關懷、支援或投身宣教) 貧民窟兒童事工、少數民族聖經翻譯及識字教育、扶貧、學童教育、社區建設、宣教士子女教 育、領袖訓練和神學教育等。(歡迎建議) 當地交通及膳宿約 HK$6400,在肯尼亞繳交。 總領隊賴顯光宣教士 ── 澳洲電話:(+61 450)546628 電郵:daniel_lai@sil.org Angel Leung - 2856 0463(星期一至四,9:00am-5:30pm;星期五,9:00am-5:00pm) Cynthia Cheung - 9648 0983 2015年3月28日(或額滿即止)

15


香港英皇道郵箱三四七五七號 King's Road P.O. Box 34757 Hong Kong 香港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是以有限責任形式成立為法團的公司 Wycliffe Bible Translators (Hong Kong) is incorporated with limited liability

Printed Matter

如無法投遞,敬請退回。If undeliverable, please return to sender.

全神貫注

圖/文:Elyse Patten

你可曾見過如此乖乖安坐的小孩

子?在澳洲北端(Top End)舉

行的一個戶外聚會上,在那微弱

的燈光中,我得用1/8秒的超慢

快門才能拍下這張照片。每年的

五朔節周末,都會有幾百名基督

徒在北端的內陸小鎮——嘉芙蓮

鎮聚集。他們在蔭下築起營幕,

白天研讀聖經,晚上唱歌跳舞。

我有幸在這個五朔節周末參與其

中,與許多土著基督徒傾談,聆

聽他們分享鼓舞人心的故事——

有酗酒的人戒除酒癮,婦女決心

在社群中見證基督,少年人每天

閱讀他們的母語聖經,就是克里

羅語(Kriol)聖經。我為神的工

作滿心歡欣!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