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聚礁2012年冬季號(繁體版)

Page 1




2012 年 冬 季 號

專題文章

6

Copyright© 2012 Reef Hobbyist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軸孔珊瑚群

Leonardo den Breejen是荷蘭及中 國深圳訂製水族箱生產商Leonardo’s Reef 的老闆。他也是自家網站leonardosreef.com 的活躍博客。Leonardo的最新出品──軸孔 珊瑚群的美麗鮮為人知,讓我們與他一起探討這個夢幻珊瑚群的 發展經過和成果。

14

一頭栽進來! 海水魚人工繁殖入門

告示板

• 夢 幻 海 洋 已 更 換 全 新 伺 服 器 , 以 提 高 整 體 速 度 及 穩 定 性! • 現 在 大 家 也 可 透 過 Magv 或 首 尚 文 化 訂 閱 海 洋 聚 礁 雜 誌。

• 我 們 的 iPad/iPhone app 已 正 式 登 場, 歡 迎 大 家 到 Apple App Store 免 費 下 載 。

Kelan Larson蒙大拿州密蘇拉的魚類繁殖新 手,他相信只要提供清晰指引,就是新手也能 成功繁殖海水魚!你有想過自行繁殖和養大 小丑魚嗎?這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困難的!在本文中,Kelan會詳細說 明繁殖小丑魚所需基本設備和每個步驟,包括如何設置繁殖缸和飼 養魚苗等。

18 封面故事

Search for 海 洋 聚 礁...

CHINGCHAI的極品珊瑚缸 Chingchai Uekrongtham是Siam珊 瑚同好會的創辦人兼司庫,在他周詳 策劃下,發展出的珊瑚水族箱足令全 球各地的珊瑚愛好者讚嘆。海洋聚 礁雜誌職員近期曾到訪泰國,有幸 參觀這個極品水族箱,並與設置這珊瑚群的負責人對話。在本文 中,我們將與讀者分享這美麗珊瑚群的其中一面。

28

隔離與環境適應 魚類藥櫥

Mindy van Leur養殖珊瑚近二十年,現時擁 有一個以小水螅體硬珊瑚為主的珊瑚群。很 多魚友都不了解妥善隔離的重要性,到最後 卻後悔莫及。在本文中,Mindy詳細介紹了如何設置隔離缸,並討論 她魚類藥櫥的常備藥物,以防止或控制疾病爆發。

34

貴族之子 - 藍倒吊

Darren Nancarrow是一位澳洲 魚類養殖員,在澳洲市場提供逾十種小丑魚。 在這篇分為上下兩集的專題中,Darren描述 他在發現如何繁殖倒吊魚的經過。過去,倒吊 魚被認為不能在家用水族箱中成功繁殖,但Darren成功繁殖出倒吊 魚,足證我們的知識不斷向前邁進,同時不斷打破傳統觀念。

40

非凡箭狐

Adam Mullins是一位來自南加 州的專業水族管理員,並為加州河濱縣The Mystic Reef的老闆。濕鸚鯛屬的隆頭魚類別 俗稱箭狐魚,Adam Mullins為我們介紹這種 神秘又美麗的魚類,並就牠的飼養條件提供建議。

網上資源

www.reefhobbyistmagazine.com.hk 瀏 覽 本 雜 誌 最 新 消 息 網上免費閱讀各期精彩內容及提供PDF下載

www.reef.hk 網 上 討 論 區 海洋生物資料庫 世界魚店地圖 www.facebook.com/reefhkfans www.twitter.com/reefhk www.youtube.com/reefhongkong

海洋聚礁團隊 Master Publisher President Harry Tung Executive Editor Jim Adelberg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Greg Rothschild www.reefhobbyistmagazine.com

中文版

Art Director & Graphic Designer Tamara Sue Graphic Designer II David Tran

(Powered by ReefHK)

主 編 : Rios Tam 翻 譯 : Selene Kwan , Ada Li 編 輯 : Ricky Lee , Man 廣 告 : Frankie Tsang www.reefhobbyistmagazine.com.hk

程 式 開 發 : Peter Law 文 字 校 對 : Wing Chow

如 對 本 雜 誌 有 任 何 意 見 , 歡 迎 提 出 info@reef.hk



leonardo den breejen

軸孔珊瑚水族箱

很小就開始熱愛海洋生物,大約是在4歲那年吧。我家花園裡有幾個舊水族箱,裡面放滿我從 附近池塘和湖泊收集得來的動植物。5歲時,我著手設置第一個熱帶淡水水族箱,之後便不斷 升級至更大的水族箱,直至16歲時擁有我第一個海水水族箱。那水族箱裡有幾株皮革珊瑚(Leather Corals)、星花珊瑚 (Star Polyps)、鈕扣珊瑚(Zoanthus sp.)、一尾黑三角倒吊(Scopas Tang)及一 些隆頭魚(Wrasses)。

然而,在擁有海水水族箱兩年後,我卻因為其他事情,放棄了這個愛好。直至21歲時,我認為是時候弄個新的 珊瑚水族箱了,那才重投它的懷抱。我喜愛養殖珊瑚的原因之一,是可以不斷從中吸收經驗;因從自己和其他 人的成敗當中得來的知識是相當寶貴。我花了超過一年半時間鑽研和翻書,確保下一個水族箱能夠稱心如意, 最終建立起我的第一個軸孔珊瑚(Acropora)水族箱——「美麗森林」(the Formosa Forest)。 擁有「美麗森林」兩年後,我試驗了幾個水族箱和配套裝置,結果發展出天竺鯛(Apogon)珊瑚水族箱。那時候 的意念是要設置一個珊瑚水族箱,裡面要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天竺鯛,躲藏在龐大的軸孔珊瑚群之間。我花了一 整年時間去收集軸孔珊瑚群和分株,為水族箱造景,以達到我心目中的效果。 就珊瑚的色澤和成長來說,我認為燈照時間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考慮。依我看來,許多魚友都把他們的珊瑚照 得太久了,太多光會延緩生長,甚至令珊瑚顏色減淡。 6


水族箱資料

第一批天竺鯛。將會越來越多。

尺寸:43”x 34”x 22”高 水族箱容量:135加侖 蓄水糟:20加侖 化氮器:Bubble King Super Marine 250 回水泵:Eheim 1262 水流:裝在多向控制器上的兩個 Tunze Turbelle Stream 6301 流量:每小時2,377至7,925加侖 燈光:10 x 39瓦特T5光管,採用 ATI Sunpower吊燈 鈣/鹼度:使用Fauna Marin Balling-Light 的Grotech TEC III 電腦滴定主機 水:RO/DI 25GPD膜、正負樹脂 (dual DI resin)、TDS少於0.2 照明: 5x ATI Blue Plus藍燈 2x ATI Purple Plus 紫紅燈 2x Arcadia Actinic 藍燈管 1x ATI Aquablue Special 白藍燈

我那水族箱裡的珊瑚都是從分株長成的,每天以T5燈 光照6個小時。如此安排下,我發現珊瑚持續快速成 長,足以讓我經常從珊瑚中取出分株。我選擇更多地 使用T5藍燈管,因為我所養殖的眾多深水盤枝軸孔珊 瑚 (Acropora table corals)都很適應這種光線,而 T5燈光有個優點,就是影子比較少,讓更多珊瑚組織 獲得燈照,從而令珊瑚更「出色」。由於那些燈具產 生較少熱力,這個系統毋須使用水冷機。自從我看見 客人的水族箱在使用LED燈後效果不錯,便一直想把燈 光換成LED的吧。我相信兩三支多晶片寬譜LED射燈可 為我的水族箱提供充足光線,而那將會是我下一步的 10 x T5 in ATI Sunpower吊燈,非常接近水面。

Reef Hobbyist Magazine

7


軸孔珊瑚側影。

計劃。 水流 水流是一個珊瑚水族箱要考慮的另一重要因素。適量 的水流為所有生物提供氧份,還讓雜質持續懸浮在水 柱中,為海綿動物(Sponges)、被囊動物(Tunicates) 、羽毛管蟲(Feather dusters),當然還有珊瑚,製造 寶貴的食物來源。我有一個裸缸,不設底床,讓我得 以在水族箱裡實現更大水流。水流由兩個每8秒出水 30-50%的Tunze 6301造流泵負責,在整個水族箱裡產 生強勁而隨意的水流,回水泵同樣製造出理想流量。 過濾與水質 我發現,成功養殖小水螅體硬珊瑚(SPS)的一個關鍵 元素,就是保持鹼度穩定。假如你對這項嗜好還是很 生疏,又正考慮養些小水螅體硬珊瑚,那我更不得不 強調它的重要性。時刻留意鹼度,對我來說非常重 要,而事實上我每天都測試鹼度,以確保它穩定。 有一次,我的滴定劑量儀(Balling doser)斷線5小 時,鹼度便由3.5毫克當量(meq/l) 跌至3.0毫克當量 (meq/l) 。

8

我每小時都會把鈣及鹼度補充劑滴進水族箱,我認為 兩者的滴定率參數十分容易確定,只需量度水質參數 去決定珊瑚每天對鈣和鹼度補充劑的需要,然後按此 校準滴定泵而已。這個方法保證百分百穩定,最重要 的是無後顧之憂,當要轉變時,亦可即時作出調整。 預備滴定溶液(Balling solution)也很簡單,只需用 10公升容器來裝載而不用時刻記掛著,每隔兩星期才 去補充那些滴定貯存器(Balling reservoir)。


我採用了一種重要的化學過濾,那就是溢流盒裡的碳(兩袋半公升)。我每月更換其中一個袋裡的碳,這對我 來說是絕對必要的,因為碳能淨化令水變色的有毒及有機物質。使用活性碳更能增加光照穿透度,同時改善氧 化還原電位(ORP)水平。 我還會放500克Seachem的除磷珠放進Phosban的多功能過濾器,並每月定時更換,因為一旦超過一個月,缸裡 的磷酸鹽便會開始增加。至於蓄水槽,我採用Bubble King Super Marine 250化氮器去除有機物質,效果十分 理想。 從這套裝置運作的第一天,我便開始用D-D H20cean Pro+海鹽,而由於它效果很好,我再沒試用其他海鹽。我 相信「從一而終」是令珊瑚繁盛的重要因素,因此,如非必要,我盡量不會改變這系統的甚麼東西。可能你們 會覺得我養殖珊瑚的方式頗為老派吧,我不會往缸裡加許多補充劑或化學劑,寧可一直堅持經嘗試後的可行方 法,另外我一般會每星期更換10%的水。 水質參數 鹽度:1.026 鹼度:7-8 dKH

酸鹼度:7.9 - 8.1 硝酸鹽:< 0.5 ppm

鈣:430 ppm 鎂:1,350 ppm 磷酸鹽:0.02 ppm 溫度:華氏79至81度

水族箱保養 日常保養包括檢查器材、溫度和餵飼/檢查水族箱裡的住客,確保所有生物安然無恙,無異常行為。當污水儲 存杯滿了,我便會清潔化氮器,通常每3至4天便要做一遍,而我每天都以Mag Float磁力刷清潔玻璃,這可縮 短刮擦時間,也能避免那些珊瑚碰到玻璃。 兩個Tunze 6301製造出必要的水流,保持雜質懸浮。

Reef Hobbyist Magazine

9


Unique Simple Efficient

An easy and natural way to ensure the well-being of your fish & corals

Become ou fan on Facebook 10

www.prodibio.com


生物

深水鹿角珊瑚。

軸孔珊瑚的造型,源自我對小水螅 體硬珊瑚的熱愛。打從一開始,我 便愛上牠們多變的型態、形狀和顏 色,這些特色為水族箱造景帶來無 限可能。儘管成熟的小水螅體硬珊 瑚體積龐大,我還是無時無刻地想 擁有一個足以烘托出牠們美貌的水 族箱。對我來說,最佳造景就是結 構少而平均,因此我用少量活石來 營造出空間感,頗為類似盆景藝術 和天野尚式的淡水造景。 要確切地分辨出珊瑚品種,實在 非常困難,所以我只提及小水螅 體硬珊瑚的屬名。在軸孔珊瑚科 中,我擁有軸孔珊瑚屬、薔薇 珊瑚屬(Montipora)、萼柱珊瑚 屬(Stylophora)、鹿角珊瑚屬 (Pocillopora)和尖枝列孔珊瑚屬 (Pocillopora)的珊瑚,牠們全都 由分株長成。我以深水盤枝軸孔珊 瑚作為焦點,而水族箱裡較低的部 分,就讓給一些色彩繽紛的大水螅 體硬珊瑚(LPS)了。 我希望在日後多加一些小鹿角珊瑚 (staghorn corals),為整個珊瑚造 景「增高」,也會加入一些管孔珊 瑚(Goniopora)來增添動感。在以 小水螅體硬珊瑚為主的水族箱中, 大部份管孔珊瑚的品種都長得不大 好,但也有少數是例外的。

軸孔珊瑚屬。

軸孔珊瑚屬。

這個水族箱內主要的魚類是主教魚 (Cardinal fish)(天竺鯛屬)。 主教魚屬夜間活動的肉食性魚類, 但在水族箱居住時,牠們在日間也 會變得比較活躍,而那對大眼睛就 是牠們夜間活動的特徵。由於牠 們是肉食性魚類,所以要用豐年蝦 (Artemia)、糠蝦(Mysis)甚至磷蝦 (Krill)等肉食來餵飼。每天我會餵 牠們兩次OSI的螺旋藻顆粒飼料和PE 的糠蝦,但每次不到3分鐘便吃光 了。牠們適應水族箱生活後,還會 Reef Hobbyist Magazine

11


接受薄片和粒狀飼料;我認為「少吃多餐」 對魚兒比較好,在自然界裡,牠們一天也就 只吃一點點東西,所以可以的話,你也應該 營造類似環境的。 主教魚很嬌小(或許也很美味),於是成 為珊瑚礁上許多較大的肉食魚類的獵物,所 以牠們總是很害羞的,每隔一小段距離就要 隱藏一下自己。體積龐大且分枝多的小水螅 體硬珊瑚群或石塊間的裂隙和角落,都足以 提供庇護而讓牠們怡然自得。在水族箱住了 一段時間後,主教魚會開始多點在開揚處游 弋,少些躲藏。主教魚群較其他魚群優勝的 是,即使牠們在水族箱居住多年,仍然很有 顧忌地一直組成緊密魚群,因此相對雀鯛等 其他魚兒,我比較喜歡這些魚。 水族箱裡還有些清潔蝦和薄荷蝦,以及大約 20隻蠑螺,用來保持活石乾淨無藻。 謝謝您閱讀有關軸孔珊瑚的文章;如欲了解 更多Leonardo的水族箱、軸孔珊瑚或我的博 客,請到www.Leonardosreef.com。

軸孔珊瑚礁 。

12

小藍苺草苺。

長刺玫瑰。



kelan larson

一頭栽進來! 海水魚人工繁殖入門

們這種嗜好的重大挑戰之一,是人工繁殖 成功並養活海水魚。雖然很多人對繁殖過 程感到興趣,但只有很少魚友嘗試動手。 接下來我會以經典的繁殖新手魚——小丑魚,從頭到 尾為你們示範繁殖魚兒是多麼容易。請留意,本文所 述只是繁殖法門之一,正如珊瑚養殖一樣,很多方法 皆可達致同樣效果。 小丑魚屬「雄性先熟雌雄同體」,即牠們一開始都是 無性功能的雄性,直至當中出現具明顯支配地位的魚 兒。那魚兒就會變成雌性,而另一尾魚則會轉化成有 性功能的雄性。在確定支配地位期間,魚兒有種有趣 的互動,一般來說都是展示牠們的侵略性,例如輕咬 魚鯺和追逐,直至其中一尾魚投降並接受對方為支配 者。這時,投降者會轉向與攻擊者垂直,並如痙攣一 樣顫抖,最後雌魚還會長得比雄性大數倍。這個時 候,你就擁有一對珠聯壁合的魚兒了。 對於準備好實踐的新手而言,所需的設備比較少。繁 殖缸會用來安置一對繁殖中的成年魚,我就用了一個 24加侖的水族箱,而在裡面加入瓷磚或瓦砵,會更容 易移走魚卵。接著,你需要一個育苗缸來孵化轉移過 來的魚卵,最常見的育苗缸是標準10加侖水族箱,備 有培菌海綿過濾器、暖管及適量光源。有些人愛把育 苗缸缸底塗成白色,兩側塗上黑色,以助魚苗清楚看 到魚糧。而在下一批魚苗來臨前,弄個養殖缸(一般

14

我繁殖的魚在珊瑚水族箱裡。 育苗缸的基本設備:一個小水族箱、培菌海綿過濾 器、暖管及適量光源。


為20加侖以上)來安置第一批魚苗也很不錯,雖然這 不是必須的。 你可以做些東西來鼓勵你那對新婚魚兒產卵。首要的 是確保牠們身處無壓力環境(沒有具攻擊性的房客! ),每天以優質飼料餵食三次或以上,以縮短踏入繁 殖期的時間。把繁殖缸溫度調高至華氏80度左右,似 乎也有些幫助。除此以外,就是伺機而動。讓你的魚 兒保持愉快和飽足,那牠們一成熟便應該會開始產卵 的了。 要是你的小丑魚不斷地清理瓷磚或瓦砵,那就是牠們 在挑選最佳位置來產卵的好現象。然後,雌魚會開始 懷有魚卵,並在數天內產卵。而在產卵前一天,雌魚 臀鰭前方會垂下一條小管,即產卵管,魚卵將經此管 落在選定的產卵地點。雌魚會不斷前後來回產卵,雄 魚則尾隨授精。牠們不斷重複這個步驟,直至產下所 有卵,而整個產卵過程歷時可長達三小時。 雄魚和雌魚在魚卵孵化過程中擔當著不同卻一樣重要 的角色。雄魚負責照料魚卵,在魚卵周圍製造水流, 以免水藻及細菌滋生;雌魚則通常負責守護巢穴。 大部分小丑魚的孵化期為六至八天,視乎水溫和品種 而定。謹記,水族箱溫度越高,新陳代謝便越快。魚 卵初時呈鮮橙色,隨著牠們日漸成熟,顏色便大為轉 暗。在最後幾天,魚卵會因為魚眼開始發育而變成亮 銀色,這時就是把魚卵轉移到育苗缸的最佳時刻。把 繁殖缸的水注入育苗缸至半滿,而且要確保育苗缸的 水溫與養殖缸相同。放一塊氣石在魚卵下,慢慢冒出 雄魚照料魚卵時,雌魚在旁守衛。

小氣泡,讓魚卵剛好能稍為郁動。在接下來數晚中的 某一晚,育苗缸熄燈後約一小時左右,魚卵便開始孵 化,而你就擁有小丑魚寶寶了! 當你的小丑魚開始產卵,你便少不得要為魚苗準備食 物。一般來說,輪蟲是繁殖過程中常用的食糧,因為

一對小丑魚與剛產下的鮮橙色魚卵。

這些魚卵已差不多要孵化,已可見到裡面的銀色魚眼。

Reef Hobbyist Magazine

15


牠們相對較易培育。假如本地的 水族用品店沒有出售,APBreed 賣的輪蟲養殖入門套裝是我蠻喜 歡用的。一套基本輪蟲養殖設 備,需要有一個5加侖食物安全 桶、一塊氣石及一些微藻。打入 空氣且含鹽量為20至25ppt的室 溫鹽水,就足以養活這些輪蟲。 一旦你養的輪蟲適應了新鮮鹽水 水溫,便可放入水桶,再加入充 足的微藻,使水色帶點淡淡的綠 色。自行培殖浮游生物來餵飼輪 蟲很是普遍,不過也有越來越多 養殖者開始轉用優質又便宜的急 凍及冷藏微藻產品。前面所述的 入門套裝包括有一瓶RGComplete 的濃縮藻和以微藻為主的輪蟲糧 食,每天放一些來維持水色,可 讓你的輪蟲持續繁衍又健康。收 穫輪蟲很容易,關掉氣泡石數分 鐘,讓輪蟲浮上水面,雜質沉在 水底,撈起你所需份量,再補充 新鮮鹽水便成。輪蟲只在魚卵孵

16

簡單的輪蟲培殖設備。


滿佈小丑魚寶寶的養殖缸!

正在照料新一批魚卵的小丑魚。

化後約十天有用,之後魚苗便需要轉吃其他食物。我 大力推薦APBreed TDO Hobbyist Breeder Pack,它 內含不同大小的Top Dressed Otohime,你可隨著魚 兒成長來增加食物份量。 最初幾天魚苗仍然依靠牠們的卵黄囊維生,這時至關 重要的是要開始把「新鮮出爐」的輪蟲放進育苗缸, 以鼓勵魚苗自行覓食。此時小丑魚的眼睛還在發育, 而且牠們的深度視覺非常有限,為了增加牠們找到食 物的機會,你須要在育苗缸裡加入頗多的輪蟲。輪蟲 密度太低,魚苗便會捱餓;然而輪蟲密度太高,則會 導致缺氧。可能要多試幾次或出幾次錯,才能摸索恰 到好處的份量。而在育苗缸裡加入RotiGreen Omega 來保持淡綠水色,可令那些輪蟲保持生猛,也更易讓 魚苗看見。

圖中是眼睛發育前的魚卵。

第五天之後,增加輪蟲時可開始注入些Otohime A, 讓魚苗習慣吃加工食物。 在大約第七至第九天,魚苗會開始脫變,即是說牠們 會開始現出一些橙色,標誌般的白色帶紋亦會日漸明 顯,而頭部的白帶紋通常最先出現。 所有魚苗都在吃Otohime A時,你便可以停止加入輪 蟲,並裝上培菌海綿過濾器;隨著小丑魚寶寶成長, 你可以漸漸增加食物量。 就是這樣簡單!這活兒初時或許像會難倒人,但千萬 別因此氣餒;我已盡力分開敍述每個步驟,且極盡簡 潔地說明。海水魚繁殖仍處於起步階段,不時還會出 現新突破;現在就是與社區融合的時刻,超越繁殖魚 類的界限,成為舉足輕重的一員。人工繁殖魚兒是邁 向一個更健康的可持續業餘嗜好的重要一步,好好享 受繁殖魚兒的樂趣吧! Reef Hobbyist Magazine

17


海洋聚礁雜誌成員

chingchai’s 的極品珊瑚礁

洋聚礁雜誌(RHM)在七月初到訪曼谷,那是泰國 的大雨及雷暴季節,在熱帶氣候下,瞬間橫越 城市的短暫暴風雨,經常帶來突如其來的洪水。就在 我們打算參觀當地的珊瑚水族箱當日,我們的朋友兼 魚友Chanakarn Phinichka在百忙中抽空過來,開車載 我們在曼谷出名「停多行少」的交通裡穿梭,當地大 部分水族箱屬Siam Reef Club會員所有。 在城內駕駛了大約45分鐘後,我們轉進一條開滿店屋 的小巷;這小巷窄得只夠一輛中型車勉強擠進來,而 且幾乎刮掉兩側的倒後鏡。我們在小巷拐了幾個彎, 差點撞上泊在巷子兩旁的每一輛車,最後Chanakarn 把車子停下並泊在一家店屋面前。我們下了車,避過 地上的水坑泥濘,一路走到大門去;一踏進門內,水 族箱照燈的光芒便映入眼簾。辦公室裡有幾個小型 珊瑚水族箱,展示著色彩繽紛的軸孔珊瑚(Acropora spp)、美麗的蚌及各式各樣的硬珊瑚和軟珊瑚。我們 進屋後不久,Chingchai便上前歡迎我們,並自我介 紹一番;聊了一會他辦公室裡的小型珊瑚水族箱,大 家便被領到對面街另一家店屋,想到那裡放著的正是 我們聞名已久的展示缸。 甫一進屋,我們便恍如踏進一個現代邁阿密風格居 庭——晶光潔白的石地板與白色塗漆牆身,門檻內外 氛圍的轉變實在巧妙。這條街上的其他店舖都是小

18

工廠和電單車維修店一類,但是,這道店門內卻有一 個璀璨奪目、絕對令人驚豔的展示缸放置在走廊盡頭 的房間。入口兩旁是落地壁櫃門,沿著走廊一直延伸 至主廳。我們走進主廳,左邊是特意擺放的一張長沙 發,讓人可舒適地觀賞這巨大的展示缸和繞樑的柔揚 歌劇音樂,使這經歷更添情趣。我肅然凝視着這個展 示缸足足五分鐘而說不出話來——不止是水族箱的體 積大得驚人,裡面各種生物也非常健康,而且魚兒及 珊瑚的品種之多,令人感到難以致信。 精美絕倫的珊瑚礁 複製地球上其中一個最複雜且變化多端的生態環境, 可謂艱巨至極。未有明確計劃便貿然動手,很快便會

暴風雨中的曼谷市中心。


遭遇挫折、出現超 支,以致很快就放棄 這門愛好。妥善的規 劃應該包括全面的水 族箱系統設計、設 置、所養生物的品種 和保養,而絕非僅僅 弄個開支預算就成。 訂立清晰明確的終極 目標也是關鍵,它將 會在過程中指引你作 出明智決定。許多工 具也能助你盡一切可 水族箱側影。 能地規劃你的系統, 當中包括流量計算器和3D圖形繪製程式等,而且它們 大部分都可在網上免費下載。此外,本地珊瑚同好會 的魚友「集思廣益」,也是可供利用的強大資源。 常聽說有周詳計劃,成功機會便大增,但值得仿效的 計劃卻鮮有記錄。在最近的泰國之行,RHM有幸獲邀 參觀Chingchai的水族箱,親身見證一個引人入勝的 展示缸是如何透過精密規劃實現眼前。 Chingchai說,天野尚(Takashi Amano)是其中一個啟 發他的人物。他們的手法是非常相似,看著天野的水 族箱,你會發現他很能運用細節來呈現簡單美,不論 是佈置方法還是技巧,都絕不隨意;而這份對細節的 執著,也能從Chingchai的手法中得見。 這個大師級傑作足以說明一切,以下就簡單介紹一下

珊瑚群像是從其他珊瑚群裡長出來,這就是精心設計和謹慎處理的藝術效果。

Reef Hobbyist Magazine

19


這個項目的規模及其背後的浩大規劃吧。 先看看主缸,這個強化亞加力膠水族箱長10呎、闊 4呎、深4呎,亞加力膠板厚度為1.94吋,生產商估 計整個缸淨重2,200磅。這缸使用最優質的亞加力膠 板,因此它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這個角度可以看見亞加力膠板的厚度。

眾所周知,水循環系統對珊瑚水族箱至為重 要,Chingchai的展缸當然不會忽略這一點。展缸 的循環泵由六個德國Tunze 6305潛水泵及六個德 國 Tunze 6212造浪盒組成,而這個循環泵組合則由 Profilux 2控制器操控;此外,還有一股穩定的水流 由放置在特製蓄水糟內的回水泵產生。 展缸的照明設備則安裝在一組特製的不銹鋼輕軌上, 軌道是垂吊式並由機器操作,可以升起至主缸(拍下 本文結尾的QR碼,即可觀看機動輕軌的影片)。輕 軌上有八個Lumen Bright反射燈罩,全部配備Ushio 20,000K 400瓦特燈泡,整組燈是由IceCap鎮流器驅 動。除此以外,還有四枝60吋VHO燈管和六枝48吋VHO

特製的不銹鋼輕軌。

特別設計的隔離缸和蓄水槽。

20


Reef Hobbyist Magazine

21



這個系統採用的一些反應器。

重型濾水系統。

業用化氮器外,水質也透過使用Schuran Jetstream 2 鈣反應器、大型磷酸鹽去除器、碳反應器、石灰反應 器及由Sanders 500 臭氧機所驅動的大型臭氧反應器 來維持。儘管過濾設備表現優秀,這個設計還是要每 星期換200加侖的水,當然是全自動啦!為要完成換 水,便要將蓄水槽的水排走,再重新注入取自320加侖

巨大的亞加力膠儲水缸。

混合缸的新鮮海水。系統裡有些很漂亮的採集活石, 基質則由魔術泥(Miracle Mud)和活沙(Bio-Activ live aragonite)構成。不過,這個系統不會自動散 熱,須靠鈦管溫度控制器調節;而該溫度控制器是由 具備四匹馬力水泵的52,000BTU壓縮機驅動,這些裝置 對於總容量達1,295加侖的系統來說是必要的。

Reef Hobbyist Magazine

23


這些腦珊瑚(Scolymia)是Chingchai的水族箱寵兒之一。

一些美麗的太陽花珊瑚。

這個系統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我們不得不 叫Chingchai贈魚友幾句「智慧語錄」。 以下就是他的三大建議: 1.越簡單越好。 2.花點時間和精力。 3.慢工出細貨。 Chingchai看重世界各地珊瑚礁組織,特別 是當地組織Siam Reef Club的建議。正如 他所說:「Siam Reef Club是我在這項興 趣中最投入的一環。」 海洋聚礁雜誌一向相信,本地珊瑚礁組織 都是些最佳的資訊來源,Siam Reef Club 卻更進一步,以其名義開設並經營著一家 咖啡店,作為魚友的聚腳點,讓他們喝杯 咖啡,交換心得,或者取些魚糧,而店舖 收益均用於組織。他們已經成為一個傑出 的社群了,還擁有一系列遠大目標。 以下就是從他們網站裡列明的目標:

各式各樣的小水螅體硬珊瑚分支和瓦片。

24

1.交換飼養海洋生物的心得及經驗。 2.支持水族箱養殖或人工培殖海洋生物, 以減少捕捉野生海水魚及破壞珊瑚礁。



3.舉行講座,傳授有關大自然和人工養殖系統的知識。 4.服務社區,幫助並資助兒童中心及老人院。 5.呼籲公眾關注生態破壞及保育珊瑚礁。 6.助人了解飼養及繁殖海洋生物的正確方法。 7.提供如何培育和繁殖魚兒及珊瑚的資料。 我們絕對欣賞這群令珊瑚同好會超越其本身界限的有心 人。我們讚賞Siam Reef Club的高尚目標及其所樹立 的「敢想」榜樣,這些都是Chingchai也具備的性格特 點! 最後,希望各位讀者謹記,水族箱的規模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規劃。萬全計劃能保證你在 這樂趣無窮的嗜好中無往不利,而照顧那些生物是你 的責任。萬分感激Chingchai Uekrongtham先生全情 投入,向RHM及全球珊瑚礁組織分享他的願景,亦感謝 Chanakarn Phinichka先生在這趟旅程中為我們帶路, 以及Mod Punnakanta先生讓我們參觀他的魚兒及珊瑚養 殖室。

水族箱內兩條大珍珠吊之一。

26

金背神仙魚叫這做礁石之家。

立即觀看餵食短片 ! www.youtu.be/JCsVxPD0kxY


Reef Hobbyist Magazine

27


Mindy van leur

隔離與環境適應 魚類藥櫥

場足以殺光你所有魚兒的疾病一旦爆發, 穩當的隔離是最有效的措施,因為只要有 一條病魚在你的水族箱裡游弋(而那條魚 可能根本毫無病徵),便會殃及池魚!因此,良好的 隔離程序就是確保魚兒活得長久安康的第一步。 隔離缸用途廣泛,不但大大減低病菌走進你那寶貴水 族箱的機會,還能幫助魚兒適應從大海移居到水族箱 的新生活;有些魚兒一轉眼便能適應,有些還沒來得 及習慣便一命嗚呼。 買魚前,請念及魚兒在過去數星期一直生活艱苦,從 大海移居到家庭水族箱的旅途,可能很漫長也很緊 張,魚兒的身體多數會轉弱,變得容易生病。牠更可 能在大海裡已經染上一兩種病菌,但那時牠身體強 壯,免疫系統強勁,現在牠餓了,也飽受壓力,所以 渴望有人能夠幫助牠,讓牠不致病發。那些牠曾經能 夠抵抗的疾病,現成已成為牠的致命傷。 帶著新魚兒回家時,想必你跟我們一樣,都是十分興 奮,希望立刻看見牠在自己的水族箱裡暢泳。但是, 別急忙把牠放進去,因這是最差勁的做法!第一,許

28

一群年輕的峇里天使(Bangaii Cardinalfish)(考氏鰭竺鯛Pterapogon kauderni)在Actinic T5白光燈泡微弱燈照下的55加侖隔離缸裡。

多野生魚兒最初都抗拒吃魚糧;牠們離開大海之後, 可能甚麼都沒再吃。魚兒餓久了,一般會有其中一種 情況出現:一看見食物便狼吞虎嚥,或者給牠甚麼食 物都勾不起牠的食慾。當中差別在於魚兒的品種和獲 提供的食物類型,而更重要的是牠所身處的環境。已 經構建好的水族箱通常有幾條精力充沛的貪吃魚,因 此新來的膽小魚甚少機會吃到食物——除了很少餵 食,新魚也有可能不習慣加工食物。第二,新魚或會


為你的水族箱帶來各種疾病和寄生蟲;卵圓鞭毛蟲病 (又稱細白點)可一星期內殲滅整缸魚,布魯克原蟲 則是另一種特別討厭的病菌,它極速殺死魚兒,而且 出名針對小丑魚(clownfish),不過其他品種亦受 其威脅。而對於珊瑚水族箱來說,許多魚病的療法都 會禍及珊瑚! 設置水族箱 一個用作隔離及過渡期的水族箱,其大小應該取決於 將要隔離的魚兒有多大和多活躍。小型水族箱裡的小 魚比較容易作直接餵食,但大魚需要空間游動,否則 牠們會感到焦慮不安。古B(gobies)等小魚在10加侖 水族箱便怡然自得,活躍的大魚如倒吊,則需要較寬 敞的隔離環境。 在這些臨時的水族箱,你必須定時檢查阿摩尼亞水

幫助。 藥物 在簡單快速建成的10侖隔離缸裡,有一對新繁殖的峇里天使。還有Seachem阿摩尼亞長 期監測標誌、氣泡石、恆溫器和作為安樂窩的瓷磚洞穴。

平,因為它是經常導致隔離缸失敗的罪魁禍首。我個 人喜歡在水族箱內的玻璃貼上Seachem 阿摩尼亞長期 監測器(Ammonia Alert),雖然它們不大精確,但也 能達到廣告所說的效果,作為一項提示。阿摩尼亞水 平控制在隔離過程中不可或缺,尤是我認為永久隔離 缸是最容易維持的,因為它們能一直「循環再用」, 而且準備就緒。我的永久隔離缸裡放有幾件活石和 一兩支PVC管,假如有疾病爆發而需要使用危害珊瑚 的藥物時,我便可輕鬆調置活石至暫存容器,魚兒則 仍然習慣PVC管的存在,大大減低牠們的焦躁不安。 除了有生物過濾和屏障作用的活石外,這些水族箱也 備有氣石或製造水流的潛水泵、恆溫器、提供適度 燈照的小型夾燈、防止魚兒跳出來的蓋,當然還有 Seachem阿摩尼亞長期監測標誌。我喜歡使用夾燈( 大部分水族用品店稱之為夾式反射板),因為它們能 調較角度,為新來的魚兒提供昏暗燈照。我還發現, 昏暗的燈照在協助野生魚兒適應飼養環境上有很大的

以下是我那魚類藥櫥裡一些我喜歡使用的常備藥物: - 磷酸氯喹和福爾馬林,對付細白點、布魯克原蟲 和白點病。 呋喃西林,是一種抗生素,抵抗革蘭氏陰性及革蘭氏 陽性細菌,同時不會影響硝化細菌。根據紀錄,對海 水魚有影響的細菌感染,大都是弧菌屬或假單胞菌屬 等革蘭氏陰性細菌。 - 吡喹酮,一種有效的驅蟲藥物,治吸蟲效果甚佳。 其藥性溫和,但亦能導致暫時厭食。請確保魚兒在開 始療程前約一星期食欲良好。 - 甲基藍,淡水浴用,具溫和抗菌及鎮靜效果。 在展開另一個療程前,淡水浴能初步清除寄生蟲, 還可在不確定魚兒是否已被感染時檢查有沒有寄生 蟲——在淡水浴後檢查箱底是否有蟲。 Reef Hobbyist Magazine

29


低比重療法是在隔離時專門對付海水白點蟲(白點 病)的有效預防方法,這療法可干擾白點蟲的生命週 期。干擾時間夠長,便能逐步清除白點蟲。然而,我 不建議使用低比重療法去醫治受白點蟲感染的魚兒, 因為這種療法一般不快見效,難以拯救魚兒。 其中一種我最不喜歡使用的藥物是銅,銅藥的致死份 量與治療份量只差一線,而且需每天進行兩次銅藥測 試和滴定,加上以業餘測試工具來測定達到藥效但又 非致命的準確劑量極不可靠,這處方真是一場災難, 而且銅藥還會破壞魚兒的肝和腎。在上述藥物中,許 多都可醫治相同疾病,但卻比銅安全得多。故此,我 的魚類藥櫥裡不會包括銅藥。 必須強調的是,福爾馬林可致癌,使用時應作出適當 預防措施,以免經你的皮膚吸收或者吸入其刺鼻氣 味。基於這個緣故,請緊記這些處方都是藥物,處理 時務必小心。而在選擇每種藥物和療程前,請全面翻 查資料,以找出甚麼才是最適合該病症。坊間有許多 文章關於各種疾病的特定療法,恕我無法在這裡一一 細列。 餵飼 一家好的零售魚店會在你買魚前告訴你魚兒開口了沒 有,儘管你很可能要開口詢問這些資訊。你還可以要 求觀察魚兒進食,然後帶一條肚滿腸肥的新魚兒回 家,這通常是一種好方法﹙除非你的歸家旅程長達數 小時,魚兒會在袋中拉屎﹚。有幾類魚在賣出前食欲 不振甚至完全不進食,牠們一般都是害羞鬼或有特定 餵食要求,當中較為常見的有龍魚(Dragonets)、蝶 魚(Butterflyfish)、寶石魚(Anthias)和大型神仙魚 等。這些魚需要特別呵護,因為牠們真的會在隔離和 適應期後變好;其他特別容易受各種疾病和寄生蟲感 染的品種有小丑魚、倒吊(Surgeonfish)、大神仙魚 和金頭仙及古B等,當然,這類例子還有很多。 挑剔的魚兒可能會喜歡魚子、活黑蚯蚓(帶絲蚓)、 白蚯蚓、活或急凍豐年蝦或糠蝦、帶殼蜆肉,甚至是 急凍紅蟲。上述部分食物如豐年蝦和各種蚯蚓都不宜 作為長期魚糧,但在初期而言,有得吃總勝過沒得 吃,因為日後你還可以讓牠們戒掉,轉吃更有營養的 食物。有時候,一個餵食浮環或在缸底擺放一隻餵飼 碟或瓶,可把食物和餵食地點集中起來。我曾經用一 個只裝著一點點急凍豐年蝦的小玻璃瓶,極成功地讓 麒麟(Green Mandarins)改吃急凍食物。魚子是麒麟 30

的另一至愛,蝶魚則似乎很喜歡活蚯蚓和帶殼蜆肉。 警惕例子 我有一位養珊瑚的朋友Brad Morgan,他在今年一月下 旬,不慎把細白點帶進了他的180加侖、住滿小水螅 體硬珊瑚﹙還很美麗!﹚的珊瑚水族箱,他受了很大 教訓才學懂隔離的重要。在十二年養殖珊瑚生涯中, 他一直對隔離沒啥信心,所以一直沒有實行這一步。 疾病來襲時,他很辛苦地把水臨時抽出,再重新注水 進那龐大的水族箱,以撈起魚兒轉移至隔離缸。Brad 並無預備好合適的藥物,也對「隔離缸救魚」毫無經 驗,這使他幾乎痛失全部愛魚,其中有些魚他更已細 心照料了超過十年!在憶述愛魚日本吊Cowgirl臨終 前的一刻時,Brad悲痛萬分地說:「我花了一小時去 讓水流過牠的鰓,﹙那一刻﹚難過得要命。」如果 他有良好的隔離習慣,也許這場災難不會發生。數個 月後,Brad的傷痛已經淡去,他還實施了新的隔離程 序。雖然他日後的魚兒會在更安全的家裡健康成長, 但對於這事件中的受害者來說為時已晚。Brad如今的 想法?「作為一名反對隔離達十二年的魚友,在細白 點這類疾病來襲後,我已完全改觀。現在,若不先隔 離一個月,並實施磷酸氯喹﹙預防﹚療法,任何東西 都不得進入我的水族箱。」 我建議讓魚兒最少隔離及適應三個星期,雖然六至八 個星期才最為理想,我認為許多魚友都不會願意如此 長時間隔離(如有例外,我會大力讚揚並且佩服得五 體投地!)。一旦疾病爆發,一切就要重新開始計 時,在最後一項病徵消失後重啟隔離程序。我絕對建 議你最少等待新魚養胖了,在牠健康強壯時,才把牠 介紹給現有魚群認識,不過那魚群可能會排擠牠一陣 子呢。

數條年幼的小丑魚在泥製花盆裡玩捉迷藏,牠們受到白點蟲輕度感染,正接受低比重 療法。


Reef Hobbyist Magazine

31


另一對峇里天使在搭建好的隔離缸裡舒適地休養。沙是用來培養益菌,但會在有需要時限制了可使用藥物類別。

在這篇文章裡,我只淺淡了基本隔離方法,若要涵蓋 全部細節,我應該要寫一本書!如欲深入了解具體的 疾病、療法及隔離缸設置,我建議你多加研究。大部 分商店應該都有好些有用的參考書,網上也有由知名 作者撰寫的文章。當你為海水水族箱增添新成員時, 只要你花上時間和心思,你的魚兒必定能長伴你多 年,甚至可能是數十年!

由於我無法確定當時處理 的是甚麼疾病,我選擇 了「福爾馬林浴」這種 用途廣泛的療法,魚兒 正等待我加入非常重要 的氣泡石和福爾馬林。

兩條年幼的美國草莓(Orchid Dottybacks)(弗氏擬雀鯛Pseudochromis fridmani)曾 經在隔離時出現不知名皮膚病。

32

兩條美國草莓接受治療後已經痊癒,現在已是一對三歲大的繁殖魚。



darren nancarrow

貴族之子 藍倒吊

(產卵後1個小時)

的飼養海水魚生涯,從二零零九年十月買下第 一個180加侖(6吋x2吋x2吋)水族箱開始。當 年年中,我和女友到泰國旅遊,在那裡看到珊瑚礁和 魚兒後,便怦然心動。我相信許多魚友都像我一樣, 從一些較平凡的魚兒入手,如小丑魚和倒吊魚(在澳 洲這裡叫藍倒吊)等。第三和第四條加進水族箱的魚 兒,均為年幼的倒吊魚,牠們都在我這水族箱裡長 大。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在二零一零年底至二零一一年初左右,我的一對倒吊 魚在水族箱關燈後似乎開始玩起遊戲來,而遊戲目的 像是在鬥誰能在小圈子內暢泳,兩條魚就在水族箱的 一端互相追逐。

在幾個星期裡,這個行為出現得更頻密,我們稱之為 魚兒的「鬼抓人」遊戲。「戲肉」往往是魚兒在水面 激起大量水花,排出一團像是小氣泡的魚卵,然後兩 條魚如做錯事般迅速躲開魚卵。 我略略研究了一下,很快便得出結論:不值得收集和 試圖培育魚卵。根據我看過的資料,在一個窄小的水 族箱裡,魚卵是沒有可能正常受精的。我找到的所有 資料都說,魚卵要成功受精,需要有大量的水,以進 行「產卵上升」過程。很明顯我現在知道這是不正確 的了,我的魚兒干脆改變了自然產卵過程,以配合飼 養環境。

遊戲開始時,這對魚兒在約半個水族箱範圍裡大刺刺 地隨意游動。幾分鐘後,牠們便開始加速轉急彎,最 終在直徑約八吋的區域裡繞圈游泳,而這動作通常在 貼近水面地方進行。 過了一段時間,我的女友指出,魚兒在遊戲結束時會 放出一團雲霧,伴著一堆水花,我們這才恍然大悟 ──牠們是在產卵! 34

成年擬刺尾鯛,又名倒吊魚或藍倒吊。


最初,魚兒每一至兩個星期便產卵,之後情況越加頻 密,到現在隔晚就來;照明似乎是產卵過程的關鍵, 魚兒幾乎百分之一百是在水族箱燈照最久的範圍內產 卵(水族箱的燈在半小時內從左至右熄滅)。 嘗試孵化魚卵 其後幾個月,我都專注於繁殖小丑魚。二零一一年十 月,我在一個網上論壇提及我的倒吊魚正頗定期地產 卵;網民對此大感興趣,他們的回應驅使我去收集魚 卵,並為它們拍照。 這個簡單的動作,令我對繁殖熱帶魚的態度由玩票性 質變得認真起來。有機會成為首個繁殖出倒吊魚的業 餘魚友,確實意義重大,我欣然接受這個挑戰。 我仍然記得在收集第一批魚卵時,我還得嚇走水族箱 裡的其他魚兒,以免牠們吃光魚卵。我用了非常「高 科技」的打撈方法,就是直接將一個大塑料容器放進 水族箱,連水帶卵一併撈起。那時正值澳洲的夏天, 所以在水族箱外的魚卵和水無須使用恆溫器來維持溫 度。我把容器上的燈亮著,每隔幾個小時便替魚卵拍 照,記錄孵化進度。透過相機和優質微距鏡頭得見的 驚人細節,著實激勵我去緊追魚卵孵化過程,盡我所 能詳細記錄。 第一個難題很快便浮現,我只能找到很少關於魚卵孵 化過程的資料,這使我誤以為那些浮起的透明魚卵並

盛著一批魚卵的孵化容器。

原先一對配種倒吊魚(前面的是雄性)

產卵後約30分鐘的魚卵。

Reef Hobbyist Magazine

35


未受精,而逐漸變成乳白色並沉到水底的魚卵則可以孵 化。但原來事實完全相反,好的魚卵肉眼看來是透明 的,中間還有些綠色或黃色的油囊。

產卵後約1小時的魚卵。

這些魚卵直徑約有半毫米,渾身通透,看似浮在水面的 小氣泡。除非你用電筒以鈍角入射,兼且知道要找的是 甚麼,不然幾乎無法看見牠們。在接下來的兩天半裡, 我每隔四至六小時便從容器中取出魚卵,放到一塊墊著 黑色背景的玻璃上拍照。產卵後大約三十小時,圖中魚 卵(右方)可見魚苗開始成形,這項令人興奮的發現改 變了我對魚卵好壞的看法。 以下資料是經過我親身觀察和研究得來,有的與網上的 資料有所出入:

產卵後約21小時的魚卵。

36

1.透明的魚卵是好卵 2.混濁的魚卵是壞卵(通常被纖毛蟲叮過或卵中有蟲) 3.藍倒吊魚無須進行「產卵上升」(可能其他品種的倒 吊魚也不需要) 4.倒吊魚產卵不需要很大的水族箱(我的是6吋x2吋x2 吋的180加侖水族箱) 5.收集魚卵不需要任何專業儀器


幾個小時後,我替另一顆魚卵拍照時,魚卵裡的胚胎 竟開始蠕動。看著牠扭來扭去,簡直難以置信!這是 最令我興奮的體驗,時至今日仍然難以筆墨形容。 我所見到的東西,是世上鮮有人見過的,更不用說業 餘魚友了——一個活生生的倒吊魚胚胎!我就這樣站 著來看了牠好幾分鐘,不大肯定我應該做甚麼。那時 候是深夜,我記得我在哆嗦著,手臂和脖子上的汗毛 全部豎了起來。我很想與世界各地一直支持我、鼓勵 我的人分享這一刻。

碼,你便能看到這些影片。 請與我們一起在下期的《海洋聚礁雜誌》見證本文的 精彩結局!

編者的話: 我們很高興能為你報導一些初步分辨倒吊魚性別的資 料,這些資料是由直接觀察一對養在水族箱的魚兒所 得,請參閱第38頁。 倒吊魚的性別鑑定和同種二形

問題是,我的相機不能拍片,於是我用手機攝錄相機 顯示屏的影像,以展示魚卵的孵化過程。我還攝錄了 魚卵裡胚胎脈搏跳動的情景,用你的智能手機掃瞄QR

我開始時只是買了兩條小的倒吊魚來飼養,剛巧牠們 一條是雄性,一條是雌性。在加入第三條倒吊魚時, 正 在 動 的 魚 卵 ! www.youtu.be/A8qAj_49Ntg

看 到 心 跳 喔 ! www.youtu.be/PV2ZbJ2OacE 產卵後30小時的魚卵,可以看見1顆好卵和14顆壞卵。

Reef Hobbyist Magazine

37


我想要確保那是一條雌魚,希望在嘗試形成配種三角 組合時避免破壞原來的一對。為此,我花了大量時間 觀察我那對倒吊魚的互動,發覺牠們在行為上的差異 與性別有莫大關係。 加入第三條魚後,頗明顯的是第一個星期便知道那新 成員是雌魚了。雄魚會在水族箱裡為她護航,又鼓勵 她跟他一起暢泳。假如她走神了,他會游回去引她注 意並再領著她游來游去,很快她便開始與雄魚產卵。 要判斷這些倒吊魚的性別,可能有更好的方法,但我 相信可透過觀察以下行為來找出「線索」。 行為 雄性倒吊魚蠻活躍的,而且他的游動都像帶有目的, 經常快速又突然地改變方向,還不斷擺動魚尾。他亦 會積極探索水族箱內外的動態,也常常引領著其中一 條雌性倒吊魚在水族箱裡游來游去,並鼓勵她們跟著 隊形游。 雄性倒吊魚很容易動怒,假如水族箱外有他討厭的東 西出現,他便會前後來回游動,並用鼻子撞向玻璃。 如果那塊玻璃剛剛洗刷乾淨,使他能清楚看到自己的 倒影時,他也會有這個反應。這種行為可謂之狂躁甚 至具威脅性,通常只持續數秒。 相比之下,雌性倒吊魚較為被動,亦不大參與水族箱 裡的活動。她們通常利用一對側鰭來游泳,而不是只 用魚尾,動作幅度亦較小。假如水族箱內外發生了一 些她們不喜歡的事情,她們多數會躲起來。

色調 與雌性倒吊魚相比,雄性倒吊魚身體頂部的顏色較 深,在他準備吸引異性時,該部分更會變成很深的藍 色,腹部則為一抹淺色。雄魚成熟後,他的色彩變化 更為明顯,當他感到沮喪或是在求偶和交配時,他身 體中心的大點便會轉為白色,幾乎一點藍色也不剩; 這部分會在交配後幾乎即時變回深藍色。 雌性倒吊魚身上的顏色,則不會在求偶或產卵時有太 大改變。她在沮喪時會微微變淺,但仍然是藍色的。 身型 我發現魚兒的體型有些微變化,而在產卵那天,變化 更為明顯——雌魚看起來比雄魚更豐腴。雄魚的腹 部/腹鰭後面呈「V」型,雌魚的腹部/腹鰭後面則 呈「U」型。 我希望這些資料有助大家分辨倒吊魚的性別。 如有任何疑問,你可以透過facebook (www. facebook.com/RegalTangBreeding) 或CaptCrash (www.mbisite.org) 聯絡本人。

38



adam mullins

非凡箭狐

世上有甚麼奇怪的哺乳類動物,那便非負鼠 (possum)莫屬了。負鼠是北美洲唯一的有袋 動物,蠻天生天養的,只要有食物、有水和有瓦遮頭 便能存活。牠們行踪隱秘,通常於夜間活動,眼大鼻 尖,難免令人聯想起與牠們相似的隆頭魚裡一個獨特 小屬。隆頭魚科(Labridae)是珊瑚礁上最大群的魚 兒之一,擁有一些體型最龐大、最愛湊熱鬧,也很「 八卦」的魚兒。 這些珊瑚礁破壞王俗稱拿破崙(Napoleon)、娘仔魚 (Rock Mover)、龍魚(Dragon)或聽起來威風凜凜 的番王(Harlequin Tusk),牠們會搞破壞,尤其是 在家居水族箱裡。蘇眉(又名拿破崙)體長可超過七 尺,在其出沒的世界沿岸地區,都視之為佳餚。然 而,本文的焦點是隆頭魚裡最細小、身長最多只得3 寸的箭狐(possum)。 箭狐是一群很有趣的魚兒,極適合在微型珊瑚水族 箱裡居住。我實在太喜歡牠們了,以致我那些從24 到300加侖的水族箱,都幾乎最少養了一條。與許 多家族成員不同,箭狐不會在珊瑚礁造境的開放水 域裡出風頭,也不會如麗雀(fairy)和快閃光龍 40

(flasher)般炫耀其霓虹色彩。牠們偏向沉靜隱 秘,有如牠們的陸上同名(英文)朋友,明明就在你 面前的陰影裡,卻完全無法得見。最近市場上有三個 稍有不同的箭狐品種經常出現,也許你從未考慮過在 你的水族箱裡飼養,但牠們是理想的珊瑚魚選擇。 雖然箭狐並非魚店、甚至批發魚商的常客,但至少 有三種已知是來自濕鸚鯛屬(Wetmorella)的箭狐進 駐店舖,牠們是白條濕鸚鯛(W. albofasciata)、 西太平洋狐(W. tanakai/triocelleta)和黑鰭濕 鸚鯛(W. nigropinnata)。這三種箭狐種通常稱 為側星紫胸魚(Starry-eyed)或亞非加狐(White Banded)(白條濕鸚鯛),因為那白色條紋打交叉劃 過眼睛,有如星光四射;西太平洋狐(W. tanakai/ triocellata)和橫帶龍(Yellow Banded)(黑鰭濕 鸚鯛)箭狐,牠們的外表相對較如其名。此外,亞非 加狐通常成雙成對地出現,橫帶龍則多數成群結隊。 除了外觀上的條紋或顏色圖案,三個品種之間只有些 微、甚至毫無差別。牠們的原居地包括許多常見的水 族出口國,如印尼、新加勒多尼亞、澳洲和紅海等沿 岸地區。即使不是全部,但大部分用來買賣的箭狐, 都源自印度─太平洋海域約六十米深的小型珊瑚礁及


西太平洋狐。

亞非加狐。

落腳處之上。

橫帶龍(Yellow Banded)。

側星紫胸魚 (或亞非加狐)。

俯衝到基質覓食。

若要標籤哪一類魚兒對珊瑚安全確是困難,尤其是每 個珊瑚水族箱都混合了來自不同海域、從多個熱帶國 家出口的生物。許多以「對珊瑚安全」聞名的魚兒, 經常都有種挑剔珊瑚、無脊椎動物或其他珊瑚生物的 習慣。箭狐似乎對珊瑚水族箱環境是絕對安全﹙除非 你剛好是牠的小獵物,那可以包括小小的裝飾用雞毛 掃﹚,比牠的對手們更像是被欺負的受害者。 這些體型較小且行藏較為隱秘的魚兒,確實在精心布 置的水族箱佔有一席之地,以展示出牠們神秘而有趣 的行為。這些隆頭魚也適合置於微型水族箱內,在那 裡幾乎沒有較狂暴室友能打擾牠們的天然習性;沒有 了掠奪者和惡霸,這些小魚兒變得比住在天然珊瑚礁 時更為大膽。即使是最小型的微型水族箱,在設置妥 當並養滿微生物後,便能提供豐富食物,讓箭狐有如 回到野外的家一樣,整天匆忙地游來游去。雖然微型 水族箱裡的常駐獵物未必能夠完全滿足牠們的營養需 求,但應該也不會造成問題,因大部分隆頭魚隨時都 能接受多款常用魚糧。 餵飼和照料其實十分簡單,Scott Michael曾就這個 屬而撰寫了一篇影響深遠的文章,當中提到這些魚兒 Reef Hobbyist Magazine

41


不大容易受到細菌感染,但那些細菌卻能危害許多其 他魚兒。此外,只要餵得飽足,這群魚都能很快適應 許多珊瑚水族箱,而根據我的經驗,牠們很能吃苦, 還較眾多其他常見品種更能抵抗白點病。 這些小伙子時常在珊瑚礁中尋覓微小無脊椎動物如 橈腳類和糠蝦等,以滿足口腹之欲。論體型和合適 度,微型水族箱都是理想之選,不過在較大型且設 備齊全的珊瑚水族箱裡,只要有大量微小無脊椎動 物,箭狐也能夠自在地生活。然而,在較小的水族箱 裡必須補充餵食,因為飢餓的掠食者會迅速消耗獵 物。幸好箭狐在適應環境一段時間後,能接受多種肉 食,而且吃得津津有味。牠們會狼吞虎嚥地吃光北極 紅蝦(Cyclopeeze)、糠蝦、Reef-Nutrition’s的 Arcti-pods魚糧,以及多款在大部分魚店有售的雜食 製品。看著一吋長的側星紫胸魚在24加侖的Aquapod 裡追逐大PE糠蝦,實在有趣得很。 我喜愛觀看這些魚兒在水族箱裡徘徊,牠們不是飛 魚,亦非長游好手,但就如高官大臣一樣,只要不被 欺侮便獨善其身。牠們喜歡在岩石間穿梭、俯衝和狩 獵,但也隨時準備好遇到危險即逃。我注意到與一對 小丑(ocellaris)和其他一些古B(gobies)在24加 侖Aquapod同居的那條側星紫胸魚,似乎對於身處開 放水域感到很自在,還在整個水族箱上下暢泳。然 而,在我那較大的150及300加侖水族箱裡,箭狐的行 為卻截然不同,牠們偏向匿藏於水底、依付著假山, 然後探出身子,想必是較為寬敞的環境令牠們感到自 己暴露在外,易受攻擊吧。牠們絕對不是40加侖以上 水族箱的主角,但這並不代表牠們應被摒除在大型水 族箱外,因為大水族箱才更能夠欣賞到牠們行為上神 秘的一面啊!

數條西太平洋狐。

從主觀上說,側星紫胸魚和橫帶龍稍稍比西太平洋狐 強壯和大膽,但這純粹是依據我在不同水族箱環境裡 飼養的每條魚兒而言。除了欣賞我的愛魚在水族箱裡 活動外,還有好些事情令我感覺輕鬆,尤其是發生在 這四壁內的。這些細小隆頭魚的緩慢步伐,比起那些 發狂似的倒吊魚或其他出名好戰的水族箱魚兒,某程 度上會顯示出牠們的從容態度。若你已經完成水族箱 打理人的工作,那希望你的水族箱盡可能給牠們一個 自然環境,讓牠們盡顯獨特個性。 你要一如既往地留意水族商的水族箱(有沒有這些箭 狐和其他有趣或與眾不同的魚兒,因為你驟眼望去可 能會忽略了的。許多時候,有趣行為令魚兒更值得擁 有,只是你可能因為牠們顏色暗淡而置之不理。很多 魚兒銷情欠佳,皆因一般零售店四四方方的水族箱未 能充分展示魚兒那獨一無二的個性所致。 如有任何疑問,或者發現了一條心頭好,歡迎電郵給 我:themysticreef@hotmail.com。

亞非加狐箭狐可能是最色彩繽紛的箭狐,也是最為罕見的,牠們常以其他箭狐品種的身份 出現。

42

參考資料 Michaels, Scott, 2004. Aquarium Fish: Possum Wrasses, Genus Wetmorella. Advanced Aquarist (10) Randall, J.E., 1983. Revision of the IndoPacific labrid fish genus Wetmorella. Copeia 1983(4):875-883.



44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