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聚礁2013年春季号(简体版)

Page 1




专 题 文 章

6

巧妙设计: Alligood的375加仑珊瑚水族箱

Sandy与Ed Alligood是资深鱼友,现 正繁殖海马、巴里天使鱼及小丑鱼。我们来看 看经他们精心布置、布满各项巧妙设计的375 加仑珊瑚水族箱。

14

Copyright© 2013 Reef Hobbyist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告示板

• 海 洋 聚 礁 一 周 年 了 • 现 在 大 家 也 可 透 过 Magv 或 首 尚 文 化 订 阅 海 洋 聚 礁 杂 志。

正斗八爪鱼!

Richard Ross是任职于旧金山 Steinhart Aquarium一名生物学 家。虽然头足类生物的人工繁殖仍在起步阶 段,但各种新进展与新发现令我们对未来充 满期望。

16

2013 年 春 季 号

• 我 们 的 iPad/iPhone app 已 正 式 登 场, 欢 迎 大 家 到 Apple App Store 免 费 下 载 。

寻找珊瑚颜色的故事: 了解珊瑚白化

Tessa Page是旧金山州立大学 Romberg Tiburon Center之Dr. Stillman研 究室硕士生,专门研究海洋环境生物学。了解 珊瑚白化成因及过程,对保护人工饲养珊瑚 的斑斓色彩非常重要。就让我们在这里展开多姿多彩的旅程!

22 封面故事

Search for 海 洋 聚 礁...

网 上 资 源 www.reefhobbyistmagazine.com.hk

特写:甜美的维珍妮亚珊瑚 Mike and Terry Lauderdale饲养珊 瑚已逾15年,并在位于维弗吉尼亚州 里士满的家里建设一个300加仑梦幻 珊瑚礁。文中他们分享了水族箱中各 种生物的特写,还有在建立这座展 品般的水族箱时选用的设备与饲养 珊瑚的理念。

浏 览 本 杂 志 最 新 消 息 网 上 免 费 阅 读 各 期 精 彩 内 容 及 提 供 P D F 下 载

www.reef.hk 网 上 讨 论 区 海 洋 生 物 资 料 库 世 界 鱼 店 地 图

封面图片由TERRY LAUDERDALE提供

32

www.facebook.com/reefhkfans

如何建立「无一来自海洋」 的水族箱

Patrick Bareiss是来自旧金 山的鱼友,拥有超过15年经验。在其他人努 力搜罗各种人工培殖/自行繁殖品种的同 时,Patrick更进一步,发展出全人工培殖/自 行繁殖生物系统,并娓娓道出他的理念、计划和实践过程。

39

Masna颁发学生奖学金

Kevin Erickson是来自澳洲CQ University的候选人,是海洋观 赏生物安全性专家,亦是MASNA副主席。文中 介绍MASNA学生奖学金与最新获奖人士。

40

www.twitter.com/reefhk www.youtube.com/reefhongkong

海 洋 聚 礁 团 队 Master Publisher

President Harry Tung Executive Editor Jim Adelberg www.reefhobbyistmagazine.com

中文版 贵族之子蓝倒吊 part 2

Darren Nancarrow为一位鱼 类繁殖家,为澳洲市场供应十 种小丑鱼。在这篇最终回???,Darren分享了 奇妙的蓝倒吊繁殖项目的最新进展和路上多 重难关。

Art Director & Graphic Designer Tamara Sue Graphic Designer II David Tran

(Powered by ReefHK)

主 編 : Rios Tam 翻 譯 : Selene Kwan , Ada Li 編 輯 : Ricky Lee , Man 廣 告 : Frankie Tsang www.reefhobbyistmagazine.com.hk

程 式 開 發 : Peter Law 文 字 校 對 : Wing Chow

如 对 本 杂 志 有 任 何 意 见 , 欢 迎 提 出 info@reef.hk



sandy Alligood 摄影:Michael chiapputo

巧妙设计: Alligood的375加仑珊瑚水族箱

们的故事由我丈夫那135加仑、有精力充沛鱼儿和活石的水族箱展开。多 次到巴哈马、夏威夷、墨西哥和佛罗里达群岛的珊瑚礁上浮潜和潜水后, 我渐渐渴望拥有一个珊瑚水族箱,并决定从一个29加仑微型水族箱开始;

但我很快就用不着它了,而且在6个月后升级至120加仑的混合珊瑚水族箱,直到两年 后我说服丈夫升级,把他的135加仑和我的120加仑的水族箱合并为一个更大的水族 箱。

我们最终决定选用375加仑的入墙式珊瑚水族箱,并 以8英尺 x 18英尺的鱼室来存放整个系统。这项工程 耗时4个月,我们四处寻找材料,以求万无一失;还 有能力加些特别装置,以节省时间及解决许多我们这 些鱼友普遍遇到的问题。以下是用于建造上的一些概 念: 加添控制器——控制器是用来管理水泵、喂饲周期、 灯光、反渗透/去离子(RO/DI) 纯水器、滴定、化氮 器自动清洁头、化氮器冲洗、恒温器、风扇和水族箱 参数,另外还加了遥控和闹钟。 伸缩灯─—我们的灯光设置在以两个支架组成的路轨 系统上,那些支架可以伸来缩去,轻易伸展至水族箱 上面;我们用的是全铝架和铝钉,电箱则是塑料。两 个支架由不锈钢炼吊起,并以Teflon分隔器隔离以消 除电解。我们在每个支架内安装SO柔性电源线,让支 架能完全离开水族箱。电源可从任何一端切断来方便 保养。每个支架都装有三个风扇,一组风扇抽入空 气,另一组则抽出,以改善气流,而它们已设定只在 金属卤素灯亮起时运作。我们为金属卤素灯镇流器和 DC4制作了两个以玻璃纤维强化胶(FRP)板制成的箱 6

子,用来藏起电线使外观整洁。 多重抽水排水管道─—在设计时间,我们决定加入 一个附有自动清洁头的化氮器和一个自动排水系 统。RO/DI机和化氮器的废水管被连系到同一条排水 管,而RO/DI机的废水可保持排水管干净,免去人手 弃置废物的过程。这条排水管被盖着,RO/DI机和化 氮器的废水管则插进排水管大小刚好的孔内,臭气尽 消。第二条排水管设于水族箱另一端,作换水之用; 第三条排水管则加在地板中间,整个鱼室比主房屋低 4英寸,地板微微向地面排水沟倾斜,这样便无地板 积水之忧。 多重抽水排水管道─—在设计时间,我们决定加入 一个附有自动清洁头的化氮器和一个自动排水系 统。RO/DI机和化氮器的废水管被连系到同一条排水 管,而RO/DI机的废水可保持排水管干净,免去人手 弃置废物的过程。这条排水管被盖着,RO/DI机和化 氮器的废水管则插进排水管大小刚好的孔内,臭气尽 消。第二条排水管设于水族箱另一端,作换水之用; 第三条排水管则加在地板中间,整个鱼室比主房屋低 4英寸,地板微微向地面排水沟倾斜,这样便无地板


积水之忧。 多重水源供应─—为多用途水槽、RO/DI系统和展示 缸的化氮器添加水源。控制器每日打开电磁阀数次, 向化氮器收集杯注水,与此同时,自动清洁头亦会启 动,这可减少对化氮器的保养兼消除所有臭味。 多重电力区域─—由于有大量电力装置,故使用了三 个电力区。安装好后,我们要测试每个电力区,以确 保各区负荷平衡,并在每幅墙以及天花装了多个电源 插座。带有小平台的水族箱架,方便使用─— 水族 箱架嵌入现有墙壁,借以卸力。我们在架后留有8英 寸空间,以制作小平台,方便接触水族箱上方部分, 让你可从一端走至另一端,干活时不必再站在折梯 上。

鱼室和水族箱背面一览。

画框式入墙─—水族箱被以铰链拼接的外框框起,方 便在前方喂食及进行保养。框顶有个11¼英寸以不锈 钢铰连接的门,两边都各自装有门铰。 两个隔离缸─—在我们计划之时,我们希望尽可能万 无一失,把两个隔离缸连系在一起,而每个隔离缸都 有自己的回水泵;当其中一个回水泵需要运作时,隔 离缸仍可透过另一个回水泵维持水流,除机械式过滤 器外,每个隔离缸还有三个过滤网。 使用FRP板─—我们知道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是个 问题,所以用了建造浴室所用的环保材料,再以玻璃 纤维强化胶板(FRP)覆盖。FRP板能防潮及抵抗冲 击,所以我们在每道墙和天花上都会使用,而且它容 易安装并极易清洁。 水族箱下面的两个隔离缸。

使用双由令止逆阀─—根据过往经验,我们实在无法 Reef Hobbyist Magazine

7


接受因强差人意的管道而难以进行定期保养,现在每 个水泵都接驳着一个双由令止逆阀,让我们不需要一 分钟便能移除任何水泵。 独立温度控制─—我们在鱼室安装了独立冷暖系统, 与屋内的主机分开设定。系统在维持水族箱温度上大 有作为,使我们毋须使用水冷机。我们在隔离缸安装 了恒温器,并为防要排气而安装了控制温度的天花抽 气扇。 更大、更有效的RO设计─—我们之前的RO系统在更新 更大的设置上不合用,所以便在新鱼室里安装了两个 65加仑水族箱及6阶段的RO/DI系统。一个水族箱用来 蓄新鲜水,另一个用来换水,我们每星期更换65加仑 水,新RO/DI系统在设计上亦使用了双由令止逆阀, 这样我们便可以逐一将水族箱混合,让水在65加仑水 族箱内随意流动,将任何一个或两个水族箱里的水输 往主缸,以及移走任何一个水族箱以方便清洁。混流 泵装上了控制器,并且设定每天将水循环数次,另一 条接驳着软管接头的水管,则能让水在数分钟内换 好。 我们使用ATO(自动补水)系统,输水管接上溢流 盒,让水在接触生物前混合得更好,ATO系统仅接驳 至其中一个65加仑水族箱;我们从不百分百相信浮球 开关,当RO/DI水族箱已满,我们便拔去RO/DI系统电 源,以免浮球开关失灵。RO/DI系统安装在一个以FRP 8

换水系统和RO/DI机。

刺叶珊瑚。


板制作的盒子里,所有线路和水管均藏在里面,不但 外观整洁,还可整个从墙壁移走。

水族箱资料 主缸尺吋:96”长 x 36”宽 x 24”高 主缸容量:375加仑 隔离缸:(2) 50加仑 控制器:Neptune Systems Aqua Controller III Pro, (2) HD DC4’s, (2) DC8’s 化氮器: -Deltec AP902 (2)给水泵(800 gph),附经改良

曲纹珊瑚。

东非火焰龙。

花斑金花鮨。

Reef Hobbyist Magazine

9


Eheim 1260针轮(33w 120v 附有自动清洁头) 尺英寸:19.3” x 19.3” x 38.6” 水流: (2) 1/3 hp Snapper水泵 (4) 6105 Tunze’s 配备 6095控制器 (2) 1” 摇摆头 反应器: -GEO 8x18钙反应器,备专用第二反应器 -由American Pinpoint pH控制器控制,附流量计 -Jumbo BRS GFO反应器 RO: -6-阶段 RO/DI单位 照明: -(4) Lumen Bright大反射灯罩 (4) 400w CoralVue可调光镇流器 (4) Ushio 20,000k灯泡 (4) ReefBrite LED灯 水族箱保养 -使用Reef Crystals珊瑚盐,每星期更换60加仑水 -每月调校准确所有测量器 -需要时为钙反应器添置新配件

Deltec AP902.

生物 -花斑金花鮨(Borbonius Anthias) 海金鱼 -(1)雄性及(3)雌性蓝眼宝石(Lyretail Anthias) -北斗阿南鱼(Yellowtail Wrasse) -东非火焰龙(Radiant Wrasse)

反射灯罩内的Ushio灯泡。

10


Choose the best for your fish ! 选择最适合你的鱼

- The best way to start and maintain biological filtration -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your water - For your fresh or salt water tank

more information on www.prodibio.com

french products


Sanjay混血小丑 。

小花脑珊瑚(Acanthastrea bowerbanki)。

金黄鳚(Ecsenius midas) (金较剪(Midas Blenny))。

蓟珊瑚。

12


-陶艺龙(Potter’s Wrasse) -日本吊(Naso Tang) -黄三角吊(Yellow Tang) -(6) 灰光鳃鱼(Green Chromis) -美国鬼王(Royal Gramma) -(4)海参 -一支庞大清洁队伍 配种鱼: -公子小丑(Ocellaris Clownfish) -黑冰雪印(Black Ice Clownfish) - Sanjay混血小丑(Sanjay Midnight Photon Clownfish) - Sanjay午夜混血小丑(Sanjay Photon Clownfish) -(3)对峇里天使(Banggai Cardinal Fish) 我们支持水族箱或人工繁殖生物, 现时正在繁殖峇里天使,以助减

水族箱右边部分。

低它们在野生环境中被捞捕的机会。下次我们将 会挑战火焰仙(Flame Angels)和美国草莓(Orchid Dottybacks)。 我们的珊瑚水族箱以小水螅体硬珊瑚(SPS)为主,有 轴孔珊瑚属(Acropora)、表孔珊瑚属(Montipora)、 柱珊瑚属(Stylophora)、列孔珊瑚属(Seriatopora) 、刺叶珊瑚属(Echinophyllia)、曲纹珊瑚属

(Trachyphyllia)、筒星珊瑚属(Tubastrea)、瓣叶珊 瑚属(Lobophyllia)、刺星珊瑚属(Acanthastrea)、 刺菊珊瑚属(Blastomussa)、真叶珊瑚属(Euphyllia) 和蓟珊瑚属(Scolymia)。我们还有蓝和金的长砗磲。 (特别鸣谢本地珊瑚同好会Aquatic Pro Solutions、东北佛罗里达州海洋水族协会 (Northeast Florida Marine Aquarium Society), 以及Michael Chiapputo为我们拍摄相片。)

蓟珊瑚。

波形表孔珊瑚。

Reef Hobbyist Magazine

13


Richard ross

正斗

八 爪 鱼!

斑马八爪鱼

金山湾区今年会迎来大批小小八爪鱼!加州科学馆的斯坦哈特水族馆、柏克莱加 州大学的Roy Caldwell研究所及加州阿拉米达县的Ross室验室,一直致力研究不 同品种的八爪鱼,还成功诱导各品种多只雌性八爪鱼孵卵。在水族箱中迎接新生命向 来是喜事,没有什么比在玻璃箱里繁殖小动物来得刺激,尤其是八爪鱼,因为所有品 种的孵化过程截然不同。举几种八爪鱼为例,斑马八爪鱼(Wunderpus photogenicus)( 上图为其幼虫)会在几天内分批孵化,不仔细察看还发现不了;其他八爪鱼(例如真蛸 (Octopus vulgaris))的小八爪鱼则成千上万地破卵而出,一股脑儿从卵堆往上漂向水 面。然而,在惊喜过后,在水族箱里发现八爪鱼卵却令人悲喜交集。

大部分八爪鱼终生只产一次卵,雌性八爪鱼诞下许多 小卵后,会照料它们直至成熟和孵化,然后便走到生 命尽头。八爪鱼卵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养殖者与八爪 鱼生离死别的时刻将至,而且过程惨不忍睹。八爪鱼 (及其他头足动物)自然死亡前,多数会经历衰老, 这时它不能再控制肢体,而且会失去求生意志,肉体 亦开始腐化。有时,清道夫动物如寄居蟹等,会在八 爪鱼垂死时开始啃食,而八爪鱼却对此无动于衷。如 果这情况是因雌性八爪鱼产卵所致,至少那些小宝宝 的诞生能减轻失去它们母亲的打击吧;但不幸的是, 这只是发现八爪鱼卵后的悲伤首部曲。 由于大部分八爪鱼一生只产一次卵,而且产的是很细 小的卵,从卵中孵化出的小八爪鱼,就如许多海水稚 14

鱼一样既细小又脆弱,很难在离岸养殖缸里有限的空 间觅食。这些新生儿又叫做幼体(paralarvae);在野 外,八爪鱼幼体是众多浮游生物中一员,可以随心所 欲大吃特吃,直至演化为成年形态,方能在此水层外 安定下来。可是,在水族养殖,我们还未在普遍成功 培育这些小动物方面取得突破。 有一点很重要,也令人很高兴的是,并非所有八爪鱼 都是终生一胎的。斯坦哈特水族馆、柏克莱加州大学 及Ross室验室最新研究显示,一些品种如太平洋条纹 蛸 (Octopus chierchiae),属多次繁殖生物,即是 说它们生产、孵育及孵化多窝卵都不会死掉;更加令 人兴奋的是,斑马八爪鱼的卵比较大,小八爪鱼出生 时,远比终生一胎那些小卵新生儿发育得好,养育它


们也比较容易成功。希望这些细小又美丽的动物在未 来几年可供人工繁殖吧。 在终生一胎八爪鱼的领域,其实也初现曙光,已经有 一两个成功透过演化培育出八爪鱼幼体的案例。对于 了解如何成功维持小八爪鱼的生命和健康,我们亦有 显著进展,而且加入研究八爪鱼的人员亦不断增加。 最令人兴奋的是,在培养主要供稚鱼食用的小活饲料 方面的种种突破,或可直接套用在培育八爪鱼上。有 了这些进展,还有各界对八爪鱼的热诚,期望在不 久将来,发现八爪鱼卵意味八爪鱼妈妈大限将至的悲 痛,将会随着知道它们的宝宝可长大成「鱼」的喜悦 而得以舒解。

品种未明的八爪鱼幼体,从卵中破壳而出。

在一角美元硬币上的斑马八爪鱼幼体。(留意硬币并非在水中与它在一起,而是在容 器下)。

太平洋条纹蛸妈妈的眼睛注视着从卵中孵化出来的小宝宝。

不同成熟阶段的太平洋条纹蛸卵,一些在卵里面已出现变化,意味即将孵化。

Reef Hobbyist Magazine

15


Tessa Page & JONATHON stillman

寻找珊瑚颜色的故事: 了解珊瑚白化

图片由Jason Sanders提供。

桃红、萤青绿,还有其他源自珊瑚的瑰丽色彩,使珊瑚礁群美轮美奂,但珊瑚 那毫不起眼的啡褐色部分,对它的健康可谓更加重要。珊瑚失去啡褐色并转白的 现象称为「珊瑚白化」,白化了的珊瑚并未死去;但已变得虚弱,因为它们失去了一 个重要的能量泉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共生藻。虚弱的白化珊瑚长得较慢,难以争取空 间、抵御疾病及对抗其他压力。有时候,白化珊瑚会重获共生藻并恢复色彩,但通常 这些脆弱的白化珊瑚都劫数难逃。珊瑚白化被视为全球珊瑚礁群的共同威胁,亦是水 族箱珊瑚健康转差的警示;了解珊瑚白化的过程及成因,对珊瑚爱好者及从事珊瑚保 育的生物学家有莫大裨益,因此亦为热门研究范畴之一。本文为读者讲解珊瑚白化的 基本背景,以及若干科学研究,让大家了解更多,好更细心照料水族箱里的珊瑚。

16


珊瑚与共生藻 珊瑚礁由上千组独立个体(水螅体)组成,每个个 体均被碳酸钙骨骼包围。珊瑚进食时,会利用它们 的刺细胞(刺胞细胞)令小动物麻痹,以捕食细小 猎物。然而,生于食物短缺水域的珊瑚会透过长于 其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藻吸收所需大部分能 量。这些微藻称为内共生涡鞭毛藻(endosymbiotic dinoflagellates),一般称为虫黄藻,分类学上界 定为共生藻属;虫黄藻经历多元进化,构成共生藻属 之下许多不同分支(系)。一株珊瑚可能有数以百万 计的共生藻,它们可能属同一个或多个分支。 珊瑚与共生藻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既关键又密不可 分;说互惠共生,是因为两者均从交换养分之中受惠 (Stat, Morris et al. 2008)。共生藻居于珊瑚的细 胞内,为其供应光合作用的产物,即是珊瑚大部分所 需能量;而珊瑚除了为共生藻提供有阳光的居所外, 亦为其供应二氧化碳及氨等复合物,两者均为藻类进 行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必要元素。珊瑚礁一般生长在贫 养水域,即是说它们周遭的水营养很低。由于珊瑚礁 的生长环境一直缺少营养,珊瑚与共生藻之间的互惠 共生关系极其重要,也是这些生态系统背后的主要生 产力量。 虫黄藻居于珊瑚细胞之中,故被称为内共生体。虽然 透过珊瑚母体向后代传播虫黄藻,存在一定的垂直传 播,但大多数证据显示,幼年珊瑚经过浮游沉积下来 后,会自行吸收共生藻。珊瑚幼虫(将长成珊瑚群落 的第一株珊瑚虫)附着后不久,便会透过吞噬作用将 周遭的虫黄藻吸进细胞。简单来说,珊瑚的细胞膜包 围并吸收共生藻,使用其光合作用的产物。共生藻一 般会长留于珊瑚细胞内,除非珊瑚受到压力,则可能 出现不同反应,最常见的是珊瑚随着排出或消化共生 藻而转白或出现白化。 白化结果可能涉及珊瑚寄主和共生藻的细胞反应。 白化现象 珊瑚白化最早见于一九四零年代,并自一九八零年代

这株角菊珊瑚的柔和色彩,很容易在暴照下白化。图片由Tessa Page提供。

菇珊瑚(例如这株虎耳)很易出现白化。图片由Ian Iwane提供。

虽然石珊瑚白化现象较为明显,但软珊瑚亦不能免疫。图片由Tessa Page提供。

Reef Hobbyist Magazine

17


健康珊瑚的鲜艳色彩是这门兴趣的部分诱人之处。图片由Ian Iwane提供。

起频频出现。不过,全球性珊瑚白化现象在二十年前 才急剧增加;过去二十年间的大规模珊瑚白化现象, 一般认为是与海水温度上升有关。海水温度在每个世 纪上升约2°C(Meehl 2007),被视为基本是珊瑚白化 加剧的原因之一。珊瑚生理上很敏感,野生珊瑚的生 长环境,已濒临它们适应环境转变能力的极限,所以 大家认为,即使海水温度只有些微变化,也会导致大 量珊瑚白化。而水中化学物质的细小变化,亦可能令 水族箱里的珊瑚白化;幸而水族箱珊瑚处于封闭环 境,我们可以控制当中的可变因素,积极预防珊瑚白 化。 其中一个令人振奋的研究范畴,涉及虫黄藻的多样性 及适应较极端环境的能力。曾经有人推断,虫黄藻某 些分支能抵御较大的气温变化及较暖水温,并期望此 支系的虫黄藻将进占大片珊瑚群,从而令白化减少。 然而,抵御力的提高可能连带其他不利条件产生,例 如较低的光合作用率,意味着珊瑚的适应力加强但生 长速度较慢。 其中一项假说「适应白化说」指出,珊瑚会在环境转

大型轴孔珊瑚群一旦白化,场面惊心动魄。图片由Tessa Page提供。

18


这株珊瑚显出健康的色彩,但一遇到压力便会急速白化。图片由Ian Iwane提供

变期间有目的地白化,以清除组织里的共生藻,再以 较适合新环境的另一个分支的共生藻取代。虽然有充 分证据说明多种珊瑚(例如轴孔珊瑚(Acroporids)) 的共生藻基因型变化与环境转变息息相关,但亦不能 直接验证「适应白化说」。尽管「适应白化说」看起 来很有道理,实际并无实验理据支撑,所以我们只能 推断,珊瑚仅能靠来自浮游生物沉积的共生藻相依为 命。白化后,珊瑚的共生藻数量仍有可能恢复,但通 常是透过珊瑚组织中的藻类细胞重新繁殖,而非引入 外界环境的新藻类细胞。 珊瑚白化原理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正设法了解珊瑚为何白化,而珊瑚 白化原理正是他们热中研究的范畴,他们都希望有 朝一日能藉此预防或减少白化。珊瑚白化成因的线 索是来自细胞与次细胞层面。比如说,研究发现白 化中的珊瑚会释放出含有虫黄藻的内胚层细胞(动物 的初级组织层之一)。内胚层细胞脱离珊瑚虫,然后 在水中分解,释放出虫黄藻(Gates, Baghdasarian 等,1992)。细胞反应的第一步,就是特定基因被激

白化窒碍石珊瑚骨骼生长 。图片由Tessa Page提供。

Reef Hobbyist Magazine

19


活。Desalvo 等人在2008年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科学 家观察在珊瑚礁出现部分及全部白化时的基因表达差 异,从而识别出赋予珊瑚抗压及防御白化能力的基 因,并描述了这类基因表达的关键在于珊瑚本身的健 康状况。因白化而出现变异的基因例子,包括有关蛋 白质合成、离子传输及分子伴护蛋白(包括热休克蛋 白质)的基因。热休克蛋白质对于遇压后修补受损及 无褶迭蛋白质攸关重要,这些蛋白质在生物组织遇压

时特别明显;珊瑚或会释放大量能量以抵抗压力,而 这种过激反应被认为会导致白化。 微生物学为科学家建立细胞生理学模式及总结珊瑚白 化的成因与过程提供所需数据,微生物层面的数据亦 让保育生物学家能够识别出现基因变异的珊瑚,这类 基因对抵御白化非常重要;有关数据也是有助在气候 变化中保育珊瑚的宝贵信息。 珊瑚白化的成因 许多环境因素都可导致珊瑚白化,包括温度及酸碱度 变化、氧化压力(低氧或氧气过度饱和),以及光抑 制现象(导致光合作用减慢)。此等及其他因素,在 珊瑚礁的天然生态系统中差异很大,在家居饲养的珊 瑚水族箱中更可能形成有害的极端情况,但我们会设 法控制家庭珊瑚水族箱的环境参数,然而,在大自然 中控制环境变量的唯一途径,是静待地球系统经过千 年演变重新恢复平衡。

这株棘杯珊瑚的啡褐色素对它可谓性命攸关。图片由Tessa Page提供。

导致白化的环境因素,可对珊瑚造成不同的生理影 响。海洋酸化及因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致的海 水酸碱度下降,均是对珊瑚的重大威胁。海水酸碱度 下降,令珊瑚碳酸钙骨骼难以生长;珊瑚使用更多能 量来调节离子,亦可能导致白化。珊瑚礁生态系统内 的温度提高,会增加细胞压力,加剧虫黄藻流失,还 可能令珊瑚更易感染疾病。含氧量降低也可能对珊瑚 有害,一如其他生物,珊瑚需要大量氧气方能存活。 当地球海洋环境恶化,相信透光度亦将会因养分增加 或浮游植物繁衍而减少,从而令珊瑚自虫黄藻处获得 的光合作用产物份量降低。 你应该要在你的珊瑚水族箱里采取些措施以防止珊瑚 白化,如监控水中的化学成分、保持碱度稳定,并确 保酸碱度不会跌至过酸水平。你还应该监察水温,确 保珊瑚及其他生物而言会否过热或过冷。保持有力的 水流能将带氧水输遍整个水族箱,这对你的珊瑚健康 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妥善管理,确保这些环境参数维 持稳定,你那水族箱里的珊瑚定必能健康生长,绽放 耀目色彩。 参考数据及补充阅读: Gates, R. D., G. Baghdasarian, et al. (1992). “Temperature Stress Causes Host Cell Detachment in Symbiotic Cnidarians: Implications for Coral Bleaching.” The Biological Bulletin182(3): 324-332. Hoegh-Guldberg, O. (1999). “Climate change, coral bleaching and the future of the world’s coral reefs.”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50(8): 839-866.

20


Meehl, G. A., et al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in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Stat, M., E. Morris, et al. (2008).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coral,dinoflagellate symbiosi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05(27): 9256-9261.

饲养中的叶形表孔珊瑚色彩斑斓。图片由Ian Iwane提供

Reef Hobbyist Magazine

21


mike lauderdale 摄影:Terry Lauderdale

特写: 甜美的维珍妮亚珊瑚 年以来,水族箱都是我们生活的一 部份;当Terry和我在八十年代中刚 认识的时候,我们各自都拥有咸水和淡水 的水族箱。

房间里装置了一个180加仑的SPS-dominated珊瑚水族 箱,自此之后,我们的兴趣便融入了生活的一部份。 大概五年后,我们再次想把水族箱的功能提升,所以 便开始筹备我们现在的装置──一个300加仑的珊瑚 水族箱。

今时今日,很多东西固然已经改变了,但有些东西依 然能够为我们带来动力和启发:学习更多关于捕获系 统和种类的知识,提升我们的技术及管理技巧,以及 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九十年代末,我们的儿子 Chris差不多完成学业,同时互联网已变得越来越普 及。

我们这条路充满高低起伏,正是最狂热的水族爱好者 的写照。2003年,我们的设计并没有后备装置,结果 (当然是我们不在家的时候!)经历了停电和小型的 淹浸。2007年,我们疏于进行QT程序,结果惹来了鹿 角珊瑚扁虫(Acropora-Eating Flat Worms, AEFW) ,还吃掉了很大块的SPS珊瑚呢!

种种原因驱使我们决定尝试建造一个珊瑚水族箱,我 们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又看了很多书;帮助我们避 开错误,更让我们自己动手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我 们以一个125加仑、完全适合珊瑚系统的水族箱,成 功地把不同种类的珊瑚养在里面好几年。

多年来我们幸运地没有经历过大型的漏水事件,但到 了2010年,我们新的300加仑水族箱底部的密封部分 穿了;那时候我们都是处于尝试的阶段──那时我们 甚至有一刻想过放弃,并一同摒弃这种兴趣。可幸在 最困难的几个月,我们的家人、本地珊瑚俱乐部的朋 友,以及在世界各地的同道中人都透过网络讨论区, 为我们提供了继续坚持下去的支持和鼓励。

数年后,因为要搬家的关系,我们有机会在新居中添 置一个更大的水族箱!我们在一个辟作独立养鱼的 22


系统简介 展示箱 - 300加仑Marineland 牌Deep Dimension系列玻璃 水缸 (72英寸长X36英寸宽X27英寸高) - 后放置中28英寸溢水盒(14英寸X7英寸X26英 寸)连(4)1英寸底转式防水壁 - Euro-bracing玻璃底座(3英寸宽X0.5英寸厚) - 底抽式死循环系统(2英寸入水阀,(4)1英寸出 水阀) 底座 - 自制36英寸2X6松树枝支架 - 混合硬木家具及同系列顶盖 污水坑 - 70加仑自制塑料浅污水坑(48英寸X24英寸X14 英寸) - 150加仑Rubbermaid牌现货污水坑连活石 庇护区/繁殖槽 - AGA牌50加仑 蛋白质分离器 - Super Reef Octopus 6000 sss Internal型号 - Deltec AP851型号 碳/磷酸过滤 - TLF Phosban 550 Rx (粒状活性碳) - TLF Phosban 550 Rx (粒状氧化铁) 排水/造流 - (2)1英寸Herbie款式水中虹吸滤池排水 - 1.5英寸Durso款式紧急排水沟 - 2英寸连接养鱼房间的主要排水渠 - 1.5英寸连接养鱼房间的后备排水渠 - Iwaki MD70RLT型号的主造流泵 - 1英寸连接展示箱的主要造流渠 展示箱流循环 - 死循环系统:(1)2英寸入水阀、(4)1英寸出 水阀 - OceanMotion 4-way型号造流器 - Reeflo Dart系列马达(每小时3600加仑) - Tunze 7095型号控制器 - (4)Tunze 6095系列Turbelle 纳米水流泵 - (1)Tunze 6105系列Turbelle 引流器

燈光 - 特制铝质活动灯糟 - (3)琉明斯牌Elite 系列龟壳灯罩 - (3)Lumatek牌400瓦电子式可调光安定器 - (2)VHO牌超光化性灯泡 - (6)12.5英寸Ecoxotic Royal 系列蓝色灯带连 灯罩(黎明/黄昏用) 鈣/鹼濃度/鎂調配 - Geo牌818钙反应器材连PanWorld 40PX泵 - Geo牌Kalkwasser 反应器材连Maxi-Jet 600马达 - 每星期使用BRS 2-part 镁 其他调配 - 每天使用:锶 - 每星期使用:碘 - 需要时使用:臭氧(Milwaukee 氧化还原电位控 制器) 自動加水/換水 - Air, Water & Ice 牌Typhoon III RO/DI 装置 - Reef Fanatic 牌自动加水水平控制器 - 自制100加仑淡水混合台及100加仑咸水混合盘 加熱/冷卻 - (3)300瓦钛金属暖管连外置温度计及体温计 - Panworld 50px-x 泵提供的1/2高性能Tradewind 牌同轴对流冷却器 - 以Neptune Apex控制及监察水中温度 系統控制 - Neptune牌系统Apex控制器连(2)EB8的温度及酸 碱度探测器 灯效总结及目的 多年来,我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晒灯程序。我们现在 每天让珊瑚强烈曝光(在金属卤素下)的时间相对较 短,这与很多人认为是成功养殖SPS珊瑚的必要晒灯 时间背道而驰。我们发现可以在珊瑚适度地生长和节 省能源中取得平衡,其实这比较适合我们的需要。长 时间曝晒于灯光下会加速新陈代谢,而且更会同时滋 长让人讨喜和讨厌的微生物;开灯又要缴交电费,之 后又要把热力减退,其实非常浪费。我们现在的曝光 周期其实很简单:我们对于黎明/黄昏的时间调节到 大概是五个小时的「早上」,然后便是「阳光充沛」

Reef Hobbyist Magazine

23


曝光周期: 上午10时 上午11时 下午4时 下午4时15分 下午4时30分 晚上10时

开LED灯 开光化灯,关掉LED灯 开一号卤素灯 开二号卤素灯 开三号卤素灯,关掉光化灯 开光化灯,关掉一号卤素灯

晚上10时15分 晚上10时30分 晚上10时45分 晚上11时 晚上11时30分

关掉二号卤素灯 关掉三号卤素灯 开LED灯 关掉光化灯 关掉LED灯

目的总结 这或许是珊瑚水族箱最困难和最关键的一环,要保持 水质绝对的可靠性是成功养殖SPS类珊瑚的关键,而 我们尝试不去依赖复杂的营养补充剂或非天然的添加 剂以达目标。故此不难发觉我们用了很多旧式和很简 单的方法去维持优良的水质。例如我们采用隔滤网、 建立庇护区、强化蛋白分离,以及勤清洁和换水。曾 经很多年,我们尝试避免使用粒状氧化铁,但随着 鱼儿的数目增加,有必要把磷酸盐的浓度减低。我 们利用Two Little Fishies Phosban 550过滤器的 RowaPhos,每两个月更换一次, 同时我们也选用该 过滤器以粒状活性碳不时过滤水质。

马岛雀屏珊瑚

24


水质参数 温度:透过测试器-华氏74.5至74.4度 酸碱度:透过测试器-8.1至8.3度 比重:折射计显示1.025 硝酸盐:Salifert测试剂不应显示 钙:Salifert 测试剂显示450 碱:哈纳试剂显示9.5 镁:Salifert 测试剂显示1350 磷酸:哈纳亮度计显示0.02 氨及亚硝酸盐:Salifert测试剂不应显示 电力设计及消耗总结 很多珊瑚因为电力问题或欠缺后备方案而倒下,避 免单一部份故障同时提升电能效益是我们设计整套 系统中的重要环节。珊瑚爱好者可以利用一些简单 而且低成本的方法去保护他们的挚爱。开始的时 候,我们会准备几个用蓄电池发电的气泵在手;同 时我们也会为主造流泵和分离器准备蓄电池。这能 在遇上几小时的停电,或在准备煤油发电机中的时 间可以保持系统运作,是一项不错的保险之计。我 们会定时检查系统的用电情况,及尝试在各个关键 组件中的多极断路器和电线中取得平衡。时常检查 电路然后仔细想想「最坏的情况是甚么?」,其实 非常值得。 充分利用能源 连续用电大概消耗825瓦,每天开灯六小时(卤素 灯开启时)约用掉1300瓦,其余六小时每天用掉大 约200瓦。当需要加热或冷却时,便分别约需要额 外700及560瓦电力。所以我们每月花在系统运作上 的电费(相对比其他地方已经挺经济了,尤其是加

鼻形鹿角珊瑚

Reef Hobbyist Magazine

25


州!)大概是100元。 箱中物种

土耳其仙

展示箱中的鱼儿 (1)双棘刺鲽鱼 – 帝王神仙鱼 (2)美丽月鲽鱼 – 土耳其仙(1雄、1雌) (1)横带高鳍刺尾鱼 – 横带高鳍刺尾鲷 (1)黄眼吊 – 橙眼吊 (3)金花鲈 - 丝鳍拟花鮨(1雄、2雌) (2)花鲈 - 黄斑齿花鮨 (2)公子小丑 - 眼斑双锯鱼 (1)剥皮鱼 - 白线鬃尾单棘鲀 (1)蓝线鹦鹉 (2)菱体丝隆头鱼 - 菱体丝鳍鹦鲷(2雌) (3)八带拟唇鱼(3雌) (2)颊带大咽齿鱼(1雄、1雌) (1)基氏大咽齿鱼 (1)裂唇鱼 (1)丝鳍鲷 (1)麦氏副唇鱼 (1)蓝灯虾虎 (3)水银灯 - 蓝绿光鳃鱼

帝王神仙鱼

在50加仑庇护区/繁殖槽中的鱼儿 (1)贝拉氏副唇鱼 (1)眼斑海葵鱼

红色鹿角珊瑚群 (ORA Red Planet)

短小轴孔珊瑚

26



(1)单斑篮子鱼 珊瑚 丫义鹿角珊瑚 Acropora abrolhosensis 颗粒鹿角珊瑚 丫义鹿角珊瑚 Acropora hoeksemai 桌形轴孔珊瑚 轴孔珊瑚类的 Acropora macrostoma 多孔轴孔珊瑚 鼻形轴孔珊瑚 轴孔珊瑚类的 Acropora prostrata 轴孔珊瑚类的 Acropora rosaria 短小轴孔珊瑚 穗枝轴孔珊瑚 单独轴孔珊瑚 轴孔珊瑚类的 Acropora spathulata 柔枝轴孔珊瑚 丫义鹿角珊瑚 Acropora tortuosa 小丛轴孔珊瑚 杨氏轴孔珊瑚 萼柱珊瑚 表孔珊瑚类的 Montipora setosa 波形表孔珊瑚 蔷薇珊瑚(带有各种结壳) 鹿角杯形珊瑚 尖枝列孔珊瑚

基氏大咽齿鱼

贝拉氏副唇鱼

丝鳍鲷

颊带大咽齿鱼

麦氏副唇鱼

28



大棘菊珊瑚 小棘菊珊瑚 峇里脑珊瑚 蜂巢珊瑚属 刺叶珊瑚属 脑珊瑚 软件珊瑚、纽扣及 软珊瑚群 软件动物 (3)海参(玉足 海参) (3)清洁虾(白 背鞭藻虾) (1)黄美人 虾(Stenopus

30

scutellatus) (3)驼背凤凰螺( 赤拳凤凰螺) 阳遂足海星(脆蛇 尾) 织纹螺 斑背螺 蜒螺 星螺 红脚寄居蟹 翡翠蟹


喂饲 我们喂养鱼儿时用混合的Hikari冷冻饲料(糠虾、巨型糠虾、血 红虫、螺旋藻丰年虾和大神仙鱼),PE糠虾、Rogger’s Reef珊 瑚鱼饲料、Cyclopeeze软件饲料、NLS粒状饲料(1毫米和3号米 大小),还有不同类型的藻类。

我们一天喂饲鱼儿三次,隔天也会用 Veggie-Mag夹子喂海藻片。因为我们喂饲 的次数和鱼儿的数量,并不会再加入珊瑚 饲料。 这些年来,我们的兴趣和计划转移了。从 淡水到咸水,混合珊瑚到SPS,再到现在 打理大水族箱,当中都充满挑战但也获益 良多。我非常钟爱珊瑚,而Terry则热衷 养鱼;我俩是一对很好的水族箱管理组 合-我们共同分担清洁杂务和维修工作, 更可以共同分享光荣的成果。我们的亲朋 好友也很欣赏我们的水族箱-不论是小姨 甥、侄儿们,还是朋友的小孩,都很爱坐 着细看水底的生物!就是从小孩眼中看到 的兴奋,回答了「干这么多活,值得吗? 」那条(那个)问题。当然啦!

Reef Hobbyist Magazine

31


Patrick Bareiss

如何建立「无一来自海洋」的水族箱 摄 影:Anthony Young

友爱上珊瑚礁的原因很多,有些人欣赏 海洋生物的美态─珊瑚、鱼类和无脊椎 动物一系列令人惊艳的色泽及形态。有些人 则享受设计和组装维持奇妙海洋生态所需的 设备和配件。亦有人喜欢收集各样物种,享 受搜罗和照顾若干种类珊瑚或鱼类所带来的 挑战。我爱上这项玩意已有十年光景,发现 最享受的就是饲养及照顾水族箱内的生物、 鱼儿和珊瑚的增长,这能足以证明我的技术 和努力。我常与非鱼友开玩笑,说我根本就 是个农夫,只是农作物长在水中而非泥土。 对于看见微小的分株长成有如展品一般的珊瑚以及羞 涩小鱼长大成美丽鱼儿的热爱,就是我过去七年挑战 创造一个不是来自海洋,只使用人工水产养殖物的水 族箱之原因。在本文中,我会讲述以前面对的挑战和 32

软珊瑚如绿色和橙色丁香珊瑚是容易截枝和生长的珊瑚。图片由Anthony Young提供。

经验,以及向希望建立类似水族箱的鱼友分享信息。 计划和限制 这项嗜好的可贵之处,就是需要无限耐心,不论我们 投放多少时间或精力在水族箱,自然法则是无法改变


的,开始设立这类水族箱时足以证明这一点。我知道 要是严格遵守「无一来自海洋」的格言,将要多年计 划和等待方可达成目标。鱼儿需要时间成熟、珊瑚需 要时间生长、光秃枯燥的石头也需要时间让藻类、海 绵和微生物在那里建立家园。 「无一来自海洋」这个构思有其限制。如果你回到过 去,所有东西都是来自海洋:文石沙和采自史前礁石 的石块曾在水底,而取自亲鱼或母株的人工养殖鱼苗 和分株以前也是野生的;在这些限制之下,当我设计 水族箱时,决定尝试尽可能使用离开海洋已久的材料 和生物,我将会讨论实践这个计划的步骤,以及可以 有效达成相同目标并较为简易的方法。 活砂和活石 我的第一个挑战是寻找不是挖自海底的底砂,发现其 实很容易将非来自海洋的底砂弄到手,写上「文石」 的底砂产品实际上取自史前礁化石,现在一般藏在距 离最近海洋数百哩的地方。礁石使用推土工具进行开 采,而底砂通常透过机器将岩石磨成细粒而制成。岩 石其后装袋并运送至全国的批发商和当地的水族店。 就我的水族箱而言,我只买了数包文石底砂,并使用

四年后,作者「无一来自海洋」的水族箱与其他水族箱一样呈现多元化和健全的状态。图片由Anthony Young提供。

Reef Hobbyist Magazine

33


三个拥有水族箱的朋友所给的几杯底砂,在文石底砂 播下海洋生物的种子。我不知道他们的底砂是否来自 海洋,但我确实知道将他们的底砂倒进水族箱的角 落,经过两至三个月在我的文石底砂「播种」后,便 可将他们的底砂挖走。 为了寻找不是来自海洋的碳酸钙岩,我在互联网搜寻 并发现几个令人惊讶的解决方案。第一个解决方案就 是使用近期珊瑚饲养专家Leroy Headlee和他的妻子 Sally Jo首创的方法(详见他们的网站Garf.org)自 制石头,方法是将混凝土和文石砂混合制成「混凝文 石砂(aragacrete)」,然后将那些石弄成圆形、拱 形和挖洞。由于混凝土的碱性和腐蚀性甚高,我需要 将自制石放在我家水槽下的一个大桶内过滤六个月 后,才可以放入水族箱。 第二个解决方案,就是使用采自埋在地底的史前礁石 的碳酸钙岩,这与我得到的文石砂相若,我可以在水 族店订购佛罗里达州南部露天矿场生产的马可孛岩石 (Marco Rocks)。此外,我发现原来在二万年前, 犹他州大部分地方是海底,在现时沙漠中央可以找到 史前礁石和由碳酸钙组成的沙丘。 收集足够的自制石头和来自佛罗里达州和犹他州的石 头后,下一个挑战就是在所有石头上妥善「播种」, 令将来的水族箱可以有如传统活石一样拥有海藻、 海绵和其他生物。我曾向所属礁石俱乐部(Bay Area Reefers)成员和水族店求助,他们让我将部分石头放 在他们的展缸和隔离缸长达六个月。我本希望那些石 头在他们的缸中待更久,但我已不能再等,急不可待 把石头和底砂进行最后组合工作,并开始将鱼儿和珊 瑚放入水族箱。 将活石和活砂组合是非常耗时,又需要无比耐性和毅 力。如果鱼友希望用较少时间取得类似成果,也有其 他办法的。首先,很多公司出售的合成活石与我自制 的活石相似,那些替代品有如我收集的石头,需要播

这个橙色的虎耳是间中在水族店或分株交换得到的稀有珊瑚。图片由Anthony Young提 供。

34

下海洋生物的种子才可真正变「活」。 第二个解决方法是购买水产养殖活石,这是采自露天 矿场的石头,放在海中吸引多种海洋物在石上寄居, 经过一段时间后便可以「收成」。这些石头通常产自 佛罗里达州。严格来说,这类石头是来自海洋,是非 常吸引的折衷方法,亦可轻易取代透过鱼友和水族店 在石上「播种」。 人工繁殖鱼 在活石和活砂「播种」及水族箱作充分循环后,最后 我将鱼儿、珊瑚和无脊椎动物放进水族箱。我可证明 这是一个可行愉快的努力过程,但是又出现难题和挑 战了。首先,我决定坚守「无一来自海洋」的格言, 我的水族箱只有人工繁殖鱼而非人工饲养鱼。人工繁 殖鱼是指从未在海洋生活的鱼,它们的祖先在野外捕 获,但在人工环境下出生和饲养;人工饲养鱼就是幼 鱼期在野外捕获,经过人工饲养一段时间才售予鱼 友。人工饲养鱼对于出售那些动物的公司而言,各有 不同定义,那些鱼越早被捕获和人工饲养时间越长, 便越为理想。 有人以哪一种鱼的优点较多和哪一种较好进行激烈的 辩论(已超出本文的讨论范围),其实每种鱼均具备 独有优点。一般而言,与野生鱼比较,人工繁殖鱼几 乎不会对野生礁石造成直接影响,而且它们彼此攻击 的可能性较低,亦不太可能会咬伤水族箱内的珊瑚和 无脊椎动物。人工饲养鱼的行为变化较人工繁殖鱼为 大,海洋生物收藏家可能需要更多资金去保护和妥善 处理礁石。 购买人工饲养鱼的方法很多,最简单便是经水族店向 饲养者订购。以我的水族箱而言,透过这种方式可以 快捷又容易得到人工饲养的小丑鱼、粘鱼、准雀鲷、 鰕虎鱼、dragonettes、神仙鱼和燕尾鱼。

圈养繁殖的龙鱼(Mandarin Dragonet)。图片由Anthony Young提 供。

黄企鹅(Yellow Watchman Goby)在精 细的底砂上表现较好。图片由Anthony Young提供。



这个purple chalice sponge容易截枝,并在多种照明状况下生长。图片由Anthony Young提供。

作者水族箱内繁殖了四年的Tridacna derasa clams。图片由Kimberly Irish提供。

我寻找人工繁殖鱼的另一途径,就是与其他在地库和车房繁殖鱼类和其他礁石生物的鱼友联系。令人难以置 信的是,很多饲养者都会将繁殖成果送给我,而我只需付出运费! 无脊椎动物和珊瑚 寻找各式各样的无脊椎动物在水族箱内饲养是较寻找鱼类困难得多,纯粹因为人工繁殖的无脊椎动物较少。 此外,很多无脊椎动物是以海水养殖而非人工养殖,即是它们是在天然环境下养殖。养蚝业就是海水养殖的 例子─将幼蚝放置在蚝床、架、或网箱并在海中养殖,这与人工养殖概念是存在矛盾。 正如上文所述,在水族店最容易得到的人工养殖无脊椎动物就是五爪贝。不少公司具备设施,在长型户外水 槽饲养ornamental derasa、maxima、squamosa和其他五爪贝,即使经常不断将邻近海水抽进水箱,但毕竟 那些贝类始终是在水箱内生产及生长,而不是直接在海中养殖。 我发现商业养殖的其他无脊椎动物有薄荷虾、海胆、鲍鱼、海葵和蜗牛。另外,由于兼容性的问题,我并无

36


将任何一种放在水族箱内,而只有数量有限的头足类 动物如乌贼。 寻找圈养繁殖珊瑚较无脊椎动物容易,主要是因为分 株的来源广泛。追溯过去,由于这项爱好的所有东西 都是来自海洋,所以我决定只用繁殖至第二代或之后 的分株。第二代分株就是采自本身由分株生长而成的 母株,我认为如果并无设下这项规定,就可以使用水 族店的任何野生母株的分株,但这会破坏我的水族箱 的宗旨。

在适当的饲养和照顾下,生长缓慢的Mystic Grape Favia可以由单一分株生长成体型庞 大的珊瑚。图片由Anthony Young提供。

我拥有的珊瑚分株,其中约四分之一在相熟的水族店购买,那些水族店亦有出售其他鱼友带来的分株。然而, 我的珊瑚大部分来自朋友和所属礁石俱乐部的成员。透过买卖、分株交换和所属礁石俱乐部的「不破坏生物 链」这项革命性的计划,我可以得到所有想要的珊瑚了! 困难和好处 正如我上文所解释,创造「无一来自海洋」的水族箱需要面对独有的障碍和挑战。其中一个主要障碍,就是无 论我多努力寻找或尝试,有些东西现在是不能放在水族箱内。不少动物(如倒吊科鱼、隆头鱼和清洁虾)尚未 进行商业养殖。寻找足够的食藻动物向来都是个难题,同样地,我喜欢但是无法拥有一些不能轻易截枝和繁殖 的珊瑚,如脑珊瑚和玫瑰脑珊瑚。在水族店出售的淡水观赏鱼,超过95%是人工养殖,海水养殖业只占一小部 分。随着海水养殖的研究和技术逐年进步,在繁殖和饲养方面经常有所突破(在鱼友不时协助下)。我希望在 不久的将来,人工养殖海洋生物将会赶上淡水养殖业的步伐,又希望复制我的水族箱的鱼友,可以更容易达成 目标。

Reef Hobbyist Magazine

37


在创造我那独一无二的水族箱 的过程中,其中一项最珍贵的 是鱼友们都非常友善、无私和 乐于助人。由送我珊瑚和鱼儿 以至容许我将石头放在他们的 水族箱内「播种」,帮助我创 造这个美丽的水族箱的人实在 太多。事实上,我发现创造这 个水族箱,让我有机会与很多 鱼友见面、交流和联系,如果 我没有展开这项计划,就得不 到这些宝贵经验了。

这个鹿角珊瑚由第二代分株开始生长。图片由 Kimberly Irish提供。

这个美丽的尼罗河珊瑚在鱼友之间繁殖、交易和出售超过二十五年。图片由Anthony Young提供。

WINNERS

Photo Contest Current Topic:

“Fish Cleaned

by Shrimp” 1

2

Tomas Diaz

3

Luis Gonzalez

Eshopps

David Gardynik

Reef Nutrition

Two Little Fishes

2 3

3

Next Topic:

PRIZES

“Coral Feeding” Submit original photographs of your CORAL FEEDING for a chance to win awesome prizes!

1

Nano Skimmer

For rules, details, and entry, go to www.reefhobbyistmagazine.com.

38

Roti Feast, Arcti Pods & Phyto Feast Live

Julian’s Thing, replacement tips & ZoPlan

To sponsor a RHM Photo Contest, email an inquiry to info@rhmag.com

.


kevin erickson

Masna颁发学生奖学金

Bobby Ortiz與夏威夷海洋公園(Sea Life Park, Hawaii)的一尾成年夏威夷棕刺魟 (Hawaiian Brown Ray)。

「水族同好让我们懂得 欣赏海洋环境和海洋生 物,不论在家、在网上 还是在学会聚会,我 们都会向别人学习、互 相交换心得,从而将我 们对这个嗜好的热爱感 染他人。」──2012年 至2013年度MASNA大专 毕业生奖学金胜出者是 Zachary Ostroff。

Zach Ostroff和Bobby Ortiz與2012年至2013年MASNA獎學金委員會。

Zach Ostroff在加勒比石珊瑚「延繩」養 殖場。

北美洲海洋水族馆协会(Marine Aquarium Societies of North America,「MASNA」)学生奖学金计划成立五年, 至今已为大专生和大专毕业生提供15,000美元,资助他们 攻读海洋科学学位。从数年前寥寥可数的申请者,到2012 年至2013年度超过100名申请人,MASNA学生奖学金已成为 竞争激烈、赫赫有名的奖学金。 奖学金申请者须就读海洋科学大专本科生/毕业生学位课 程、G.P.A.分数2.5或以上,且能够证明他们为海洋水族嗜 好作出贡献及有所承诺。 今年,随着获得LiveAquaria的Foster博士与EcoTech Marine的Smith博士赞助,MASNA得以同时颁发各值2,500美 元的大专生奖学金和毕业生奖学金,并为两名胜出者支付 所有费用,赴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出席2012年度MACNA年会, 两人还可各获一副EcoTech Marine的VorTech MP10水泵。 MASNA欣然宣布,本年MASNA学生奖学金得奖者如下: 2012年至2013年度 MASNA大专学生奖学金胜出者为Roberto (Bobby) Ortiz。Bobby是夏威夷太平洋大学(Hawaii Pacific University)的全职海洋生物学大学生,主修海洋 脊椎动物学,现时打理着400加仑的养鱼系统,并建立了一 个户外隔离缸,饲养本地夏威夷鱼。他计划深造,专注热 带水栽或海洋脊椎动物兽医学。 2012年至2013年度MASNA大专毕业生奖学金胜出者为 Zachary Ostroff。Zach是佛罗里达州诺瓦东南大学(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海洋学中心(Oceanographic Center)的全职海洋生物学硕士生,研究受威胁的加

勒比石珊瑚 (Caribbean staghorn coral) 丫叉(Acropora cervicornis) 的「延绳」养殖 法(suspended Bobby Ortiz和Zach Ostroff與2012年度MACNA宴會主要演講 ‘line’ nursery 嘉賓Jean-Michel Cousteau。 farming)。他现时 打理一个29加仑 混合珊瑚水族箱和一个120加仑软件珊瑚/大水螅体硬珊瑚 (LPS)系统。 2012年度MACNA年会的晚宴会议在星期六晚于得克萨斯州 达拉斯举行,两名得奖者均有出席,并获颁2,500元奖学 金。晚宴和颁奖仪式结束后,Bobby和Zach与MACNA晚宴主 要演讲嘉宾Jean-Michel 2012年至2013年度MASNA奖学金评 Cousteau会面,谈谈他们 选委员会 的奖项。 MASNA、MASNA奖学金委员 会LiveAquaria的Foster 博士与EcoTech Marine的 Smith博士谨此恭喜Bobby 和Zach得奖,大家对于他 们成为MASNA学生奖学金得 奖者而深感骄傲,祝愿他 们的努力获得丰硕成果。 有关MASNA及其计划的更多 资料,请浏览MASNA.org

Steven Pro,MASNA会长 Kevin Erickson,MASNA副会长 Adam Blundell,MASNA总监 Amanda Cox,MASNA秘书 Sanjay Joshi博士,宾夕法 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 University)工业及制造业工程 系教授 Matt Wittenrich博士,佛罗里达 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 热带水栽实验室(Tropical Aquaculture Laboratory)海洋 生物学家 Paula Branshaw Carlson,The Dallas World Aquarium畜牧总监 Kevin Kohen,LiveAquaria董事 Patrick Clasen,EcoTech Marine财务总监

Reef Hobbyist Magazine

39


Darren nancarrow

贵族之子 蓝倒吊

Part 2

产卵后约40小时的鱼苗

编者按:读者应该记得在第一部分,Darren叙述了他 得到一对蓝倒吊,并发现它们已适应了他的120加仑 水族箱,还透过自然「产卵上升」成功产卵。最后, 他成功收集了受精卵,并在第一部分末段提供了产卵 后30小时的鱼卵里活生生的蓝倒吊鱼苗的照片及录像 片段。 产卵后50小时 在产卵后大约50小时,鱼苗破卵而出,孵出15至20条 长约2毫米的鱼苗,在水族箱里活跃地游来游去。

产卵后约37小时的鱼苗

由于它们的身体细小而透明,要捕捉鱼苗颇为困难, 甚至难以看到它们。鱼苗在头三至四日会长出眼睛、 嘴巴、消化管道及排泄腔,这些在它们孵化时都尚未 长成。 与此同时,我开始供应混合初始饲料。我用一道缓慢 的气泡制造少量水流,以确保初始饲料得以存活。这 包括野生浮游生物、SS轮虫、桡足类无节幼虫、以及 多种藻类,为浮游生物持续提供食品。随着鱼儿成 长,它们的脊椎渐渐清晰可见,看来就像一串三至四 环的白色组织。脊椎发育完成后,它们便由鱼苗长成 幼鱼。可惜,幼鱼在完成这首个阶段后不久便一命呜 呼了。

产卵后约45小时的鱼苗

成功育成幼鱼的道路漫长,到目前为止,我仍未掌握 到长期培育幼鱼的合适初始饲料。我曾尝试以不同配 搭混合野生浮游生物和上述食物,但最长只能维持幼 鱼生命至孵化后37日。然而,随着孵化后时间越长, 幼鱼在第七日后的发展及生长不大明显,而且对刺激 非常敏感,仅是尝试以吸管捕捉它们来拍照便足以致 命。我认为它们生长缓慢的原因,是由于初始饲料虽 然足以维持幼鱼的生命,但其养分未及供应它们发展 及生长所需。

产卵后约70小时的鱼苗

40

产卵后约96小时的鱼苗


收集浮游生物 收集浮游生物的进展不错,但过程颇为费劲。我得每 隔两至三日到海边一次,在黑夜手持电筒涉水收集40 至60公升海水,以收集这种组成饲料的主要原料。 收集得来的海水会经由50微米及20微米的筛子过滤, 生物可通过50微米的筛子,但会被20微米的筛子隔 起,并反流回到储水器,然后便可带回家中喂饲幼 鱼。 凭借目前为止的经验,我认为在夏季(澳洲夏季)捕 捉浮游生物是非常重要一环。我将在今年稍后以野生 浮游生物重新试验,务求在识别出可用饲料方面取得 进展。一旦成功,我将尝试培养并丰富这种饲料,以 供幼鱼健康成长。过去数月间,我借来一架显微镜, 帮助辨别可能成为饲料的原素,此举对我的进展实有 莫大禆益。 进展里程 我认为这方面的工作目前进展理想,两尾雌鱼与一尾 雄鱼几乎每日产下受精卵。增添第二尾雌鱼加入产 卵,是个令人振奋的进展,说明了在食物、居所等等 条件合适情况下,这些鱼儿便会产卵,而一般鱼友毋 需在水族箱里营造特定环境。

我亦确定了50小时的孵化时间会随着温度与光线而改 变,维持温度稳定对鱼卵妥善发育是非常重要:水 温太低则幼鱼孵化时会变型,水温太高则鱼卵会被纤 毛虫侵入噬食。开始时,我所收集的鱼卵受精比率不 高,但这亦有可能是由于未受精鱼卵较受精卵易于识 别所致。后来,两尾雌鱼的情况均有所改善,但体型 较小的一尾雌鱼所产鱼卵成功孵化的比率较低,它的 鱼卵亦较大的一尾为小。 收集鱼卵的方法亦对成功孵化与否有影响,如果我以 75微米的筛子将水过滤,或用它作为鱼网收集鱼卵, 则很多鱼卵不能成功孵化。可是,简单地用容器连水 带卵一并收集,则成功孵化率大大提高至95%。 何去何从 来年,我希望加紧进行繁殖试验,目标为在以下各方 面取得进展: l 购入更多配种鱼及繁殖缸 l 实行更良好的(自动)收集鱼卵程序 l 物色初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如欲跟进我的蓝倒吊繁殖计划进展、发表意见或提 供协助,请浏览这项目的面书网页,或到访刊登在 Marine Breeding Initiative的繁殖日记。

Reef Hobbyist Magazine

41


42



4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