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聚礁2013年春季號(繁體版)

Page 1




2013 年 春 季 號

專題文章

6

Copyright© 2013 Reef Hobbyist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巧妙設計: Alligood的375加侖珊瑚水族箱

Sandy與Ed Alligood是資深魚友,現 正繁殖海馬、巴里天使魚及小丑魚。我們來看 看經他們精心佈置、佈滿各項巧妙設計的375 加侖珊瑚水族箱。

14

正斗八爪魚!

16

尋找珊瑚顏色的故事: 了解珊瑚白化

Richard Ross是任職於三藩市 Steinhart Aquarium一名生物學 家。雖然頭足類生物的人工繁殖仍在起步階 段,但各種新進展與新發現令我們對未來充 滿期望。

告示板

• 海 洋 聚 礁 一 週 年 了 !

• 現 在 大 家 也 可 透 過 Magv 或 首 尚 文 化 訂 閱 海 洋 聚 礁 雜 誌。

• 我 們 的 iPad/iPhone app 已 正 式 登 場, 歡 迎 大 家 到 Apple App Store 免 費 下 載 。

Tessa Page是舊金山州立大學 Romberg Tiburon Center之Dr. Stillman研 究室碩士生,專門研究海洋環境生物學。了解 珊瑚白化成因及過程,對保護人工飼養珊瑚 的斑斕色彩非常重要。就讓我們在這裡展開多姿多彩的旅程!

22 on the cover 特寫:甜美的維珍妮亞珊瑚 Mike and Terry Lauderdale飼養珊 瑚已逾15年,並在位於維弗吉尼亞州 里士滿的家裡建設一個300加侖夢幻 珊瑚礁。文中他們分享了水族箱中各 種生物的特寫,還有在建立這座展 品般的水族箱時選用的設備與飼養 珊瑚的理念。

Search for 海 洋 聚 礁...

網上資源

www.reefhobbyistmagazine.com.hk 瀏 覽 本 雜 誌 最 新 消 息 網上免費閱讀各期精彩內容及提供PDF下載

www.reef.hk 網 上 討 論 區 海洋生物資料庫 世界魚店地圖

封面圖片由TERRY LAUDERDALE提供

32

www.facebook.com/reefhkfans

如何建立「無一來自海洋」 的水族箱

Patrick Bareiss是來自三藩 市的魚友,擁有超過15年經驗。在其他人努 力搜羅各種人工培殖/自行繁殖品種的同 時,Patrick更進一步,發展出全人工培殖/自 行繁殖生物系統,並娓娓道出他的理念、計劃和實踐過程。

39

Masna頒發學生獎學金

Kevin Erickson是來自澳洲CQ University的候選人,是海洋觀 賞生物安全性專家,亦是MASNA副主席。文中 介紹MASNA學生獎學金與最新獲獎人士。

40

www.twitter.com/reefhk www.youtube.com/reefhongkong

海洋聚礁團隊 Master Publisher

President Harry Tung Executive Editor Jim Adelberg www.reefhobbyistmagazine.com

中文版 貴族之子藍倒吊 part 2

Darren Nancarrow為一位魚 類繁殖家,為澳洲市場供應十 種小丑魚。在這篇最終回,Darren分享了奇 妙的藍倒吊繁殖項目的最新進展和路上多重 難關。

Art Director & Graphic Designer Tamara Sue Graphic Designer II David Tran

(Powered by ReefHK)

主 編 : Rios Tam 翻 譯 : Selene Kwan , Ada Li 編 輯 : Ricky Lee , Man 廣 告 : Frankie Tsang www.reefhobbyistmagazine.com.hk

程 式 開 發 : Peter Law 文 字 校 對 : Wing Chow

如 對 本 雜 誌 有 任 何 意 見 , 歡 迎 提 出 info@reef.hk



sandy Alligood 攝影:Michael chiapputo

巧妙設計: Alligood的 375加侖珊瑚水族箱

們的故事由我丈夫那135加侖、有精力充沛魚兒和活石的水族箱展開。多 次到巴哈馬、夏威夷、墨西哥和佛羅里達群島的珊瑚礁上浮潛和潛水後, 我漸漸渴望擁有一個珊瑚水族箱,並決定從一個29加侖微型水族箱開始;

但我很快就用不著它了,而且在6個月後升級至120加侖的混合珊瑚水族箱,直到兩年 後我說服丈夫升級,把他的135加侖和我的120加侖的水族箱合併為一個更大的水族 箱。

我們最終決定選用375加侖的入牆式珊瑚水族箱,並 以8呎 x 18呎的魚室來存放整個系統。這項工程耗時 4個月,我們四出尋找材料,以求萬無一失;還有能 力加些特別裝置,以節省時間及解決許多我們這些魚 友普遍遇到的問題。以下是用於建造上的一些概念: 加添控制器——控制器是用來管理水泵、餵飼周期、 燈光、反滲透/去離子(RO/DI) 純水器、滴定、化氮 器自動清潔頭、化氮器沖洗、恆溫器、風扇和水族箱 參數,另外還加了遙控和鬧鐘。 伸縮燈─—我們的燈光設置在以兩個支架組成的路軌 系統上,那些支架可以伸來縮去,輕易伸展至水族箱 上面;我們用的是全鋁架和鋁釘,電箱則是塑膠。兩 個支架由不鏽鋼鍊吊起,並以Teflon分隔器隔離以消 除電解。我們在每個支架內安裝SO柔性電源線,讓支 架能完全離開水族箱。電源可從任何一端切斷來方便 保養。每個支架都裝有三個風扇,一組風扇抽入空 氣,另一組則抽出,以改善氣流,而它們已設定只在 金屬鹵素燈亮起時運作。我們為金屬鹵素燈鎮流器和 DC4製作了兩個以玻璃纖維強化膠(FRP)板製成的箱 子,用來藏起電線使外觀整潔。 6

多重抽水排水管道─—在設計階段,我們決定加入 一個附有自動清潔頭的化氮器和一個自動排水系 統。RO/DI機和化氮器的廢水管被連繫到同一條排水 管,而RO/DI機的廢水可保持排水管乾淨,免卻人手 棄置廢物的過程。這條排水管被蓋著,RO/DI機和化 氮器的廢水管則插進排水管大小剛好的孔內,臭氣盡 消。第二條排水管設於水族箱另一端,作換水之用; 第三條排水管則加在地板中間,整個魚室比主房屋低 4吋,地板微微向地面排水溝傾斜,這樣便無地板積 水之憂。 多重水源供應─—為多用途水槽、RO/DI系統和展示 缸的化氮器添加水源。控制器每日打開電磁閥數次, 向化氮器收集杯注水,與此同時,自動清潔頭亦會啟 動,這可減少對化氮器的保養兼消除所有臭味。 多重電力區域─—由於有大量電力裝置,故使用了三 個電力區。安裝好後,我們要測試每個電力區,以確 保各區負荷平衡,並在每幅牆以及天花裝了多個電源 插座。 帶有小平台的水族箱架,方便使用─—水族箱架嵌入


現有牆壁,藉以卸力。我們在架後留有8吋空間,以 製作小平台,方便接觸水族箱上方部分,讓你可從一 端走至另一端,幹活時不必再站在摺梯上。 畫框式入牆─—水族箱被以鉸鏈拼接的外框框起,方 便在前方餵食及進行保養。框頂有個11吋以不鏽鋼鉸 連接的門,兩邊都各自裝有門鉸。 兩個隔離缸─—在我們計劃之時,我們希望盡可能萬 無一失,把兩個隔離缸連繫在一起,而每個隔離缸都 有自己的回水泵;當其中一個回水泵需要運作時,隔 離缸仍可透過另一個回水泵維持水流,除機械式過濾 器外,每個隔離缸還有三個過濾網。 使用FRP板─—我們知道室內溫度和濕度的控制是個 問題,所以用了建造浴室所用的環保材料,再以玻璃 纖維強化膠板(FRP)覆蓋。FRP板能防潮及抵抗衝 擊,所以我們在每道牆和天花上都會使用,而且它容 易安裝並極易清潔。

魚室和水族箱背面一覽。

使用雙由令止逆閥─—根據過往經驗,我們實在無法 接受因強差人意的管道而難以進行定期保養,現在每 個水泵都接駁著一個雙由令止逆閥,讓我們不消一分 鐘便能移除任何水泵。 獨立溫度控制─—我們在魚室安裝了獨立冷暖系統, 與屋內的主機分開設定。系統在維持水族箱溫度上大 有作為,使我們毋須使用水冷機。我們在隔離缸安裝 了恆溫器,並為防要排氣而安裝了控制溫度的天花抽 氣扇。 更大、更有效的RO設計─—我們之前的RO系統在更新 更大的設置上不合用,所以便在新魚室裡安裝了兩個

水族箱下面的兩個隔離缸。

Reef Hobbyist Magazine

7


65加侖水族箱及6階段的RO/DI系統。一個水族箱用來 蓄新鮮水,另一個用來換水,我們每星期更換65加侖 水,新RO/DI系統在設計上亦使用了雙由令止逆閥, 這樣我們便可以逐一將水族箱混合,讓水在65加侖水 族箱內隨意流動,將任何一個或兩個水族箱裡的水輸 往主缸,以及移走任何一個水族箱以方便清潔。混流 泵裝上了控制器,並且設定每天將水循環數次,另一 條接駁著軟管接頭的水管,則能讓水在數分鐘內換 好。 我們使用ATO(自動補水)系統,輸水管接上溢流 盒,讓水在接觸生物前混合得更好,ATO系統僅接駁 至其中一個65加侖水族箱;我們從不百分百相信浮球 開關,當RO/DI水族箱已滿,我們便拔去RO/DI系統電 源,以免浮球開關失靈。RO/DI系統安裝在一個以FRP 板製作的盒子裡,所有線路和水管均藏在裡面,不但 外觀整潔,還可整個從牆壁移走。

換水系統和RO/DI機。

水族箱資料 主缸尺吋:96”長 x 36”闊 x 24”高 主缸容量:375加侖 隔離缸:(2) 50加侖 控制器:Neptune Systems Aqua Controller III Pro, (2) HD DC4’s, (2) DC8’s 刺葉珊瑚。

8


化氮器: -Deltec AP902(2)給水泵(800 gph),附經改良Eheim 1260針輪(33w 120v 附有自動清潔頭) 尺吋:19.3” x 19.3” x 38.6” 水流: (2) 1/3 hp Snapper水泵 (4) 6105 Tunze’s 配備 6095控制器 (2) 1” 搖擺頭 反應器: -GEO 8x18鈣反應器,備專用第二反應器 -由American Pinpoint pH控制器控制,附流量計

曲紋珊瑚。

東非火焰龍。

花斑金花鮨。

Reef Hobbyist Magazine

9


-Jumbo BRS GFO反應器 RO: 6-階段 RO/DI單位 照明: (4) Lumen Bright大反射燈罩 (4) 400w CoralVue可調光鎮流器 (4) Ushio 20,000k燈泡 (4) ReefBrite LED燈 水族箱保養 -使用Reef Crystals珊瑚鹽,每星期更換60加侖水 -每月調校準確所有測量器 -需要時為鈣反應器添置新配件 生物 -花斑金花鮨(Borbonius Anthias) 海金魚 -(1)雄性及(3)雌性藍眼寶石(Lyretail Anthias) -北斗阿南魚(Yellowtail Wrasse) -東非火焰龍(Radiant Wrasse) -陶藝龍(Potter’s Wrasse) -日本吊(Naso Tang) -黃三角吊(Yellow Tang) -(6) 灰光鰓魚(Green Chromis) -美國鬼王(Royal Gramma) -(4)海參

Deltec AP902.

-一支龐大清潔隊伍 配種魚: -公子小丑(Ocellaris Clownfish) -黑冰雪印(Black Ice Clownfish)

反射燈罩內的Ushio燈泡。

10


Choose the best for your fish ! 选择最适合你的鱼

- The best way to start and maintain biological filtration -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your water - For your fresh or salt water tank

more information on www.prodibio.com

french products


Sanjay混血小丑 。

小花腦珊瑚(Acanthastrea bowerbanki)。

金黃鳚(Ecsenius midas) (金較剪(Midas Blenny)。

薊珊瑚。

12


- Sanjay混血小丑(Sanjay Photon Clownfish) - Sanjay午夜混血小丑(Sanjay Midnight Photon Clownfish) -(3)對峇里天使(Banggai Cardinal Fish) 我們支持水族箱或人工繁殖生物, 現時正在繁殖峇里天使,以助減 低牠們在野生環境中被撈捕的機 會。下次我們將會挑戰火焰仙 (Flame Angels)和美國草莓(Orchid Dottybacks)。 我們的珊瑚水族箱以小水螅 體硬珊瑚(SPS)為主,有軸孔 珊瑚屬(Acropora)、表孔珊 瑚屬(Montipora)、柱珊瑚屬 (Stylophora)、列孔珊瑚屬

水族箱右邊部分。

(Seriatopora)、刺葉珊瑚屬(Echinophyllia)、曲紋 珊瑚屬(Trachyphyllia)、筒星珊瑚屬(Tubastrea) 、瓣葉珊瑚屬(Lobophyllia)、刺星珊瑚屬 (Acanthastrea)、刺菊珊瑚屬(Blastomussa)、真葉 珊瑚屬(Euphyllia)和薊珊瑚屬(Scolymia)。

(特別鳴謝本地珊瑚同好會Aquatic Pro Solutions、 東北佛羅里達州海洋水族協會(Northeast Florida Marine Aquarium Society),以及Michael Chiapputo為我們拍攝相片。)

我們還有藍和金的長硨磲!

薊珊瑚。

波形表孔珊瑚。

Reef Hobbyist Magazine

13


Richard ross

正斗

八 爪 魚!

斑馬八爪魚

金山灣區今年會迎來大批小小八爪魚!加州科學館的斯坦哈特水族館、柏克萊加 州大學的Roy Caldwell研究所及加州阿拉米達縣的Ross室驗室,一直致力研究不 同品種的八爪魚,還成功誘導各品種多隻雌性八爪魚孵卵。在水族箱中迎接新生命向 來是喜事,沒有什麼比在玻璃箱裡繁殖小動物來得刺激,尤其是八爪魚,因為所有品 種的孵化過程截然不同。舉幾種八爪魚為例,斑馬八爪魚(Wunderpus photogenicus)( 上圖為其幼蟲)會在幾天內分批孵化,不仔細察看還發現不了;其他八爪魚(例如真蛸 (Octopus vulgaris))的小八爪魚則成千上萬地破卵而出,一股腦兒從卵堆往上漂向水 面。然而,在驚喜過後,在水族箱裡發現八爪魚卵卻令人悲喜交集。

大部分八爪魚終生只產一次卵,雌性八爪魚誕下許多 小卵後,會照料牠們直至成熟和孵化,然後便走到生 命盡頭。八爪魚卵的出現,往往意味著養殖者與八爪 魚生離死別的時刻將至,而且過程慘不忍睹。八爪魚 (及其他頭足動物)自然死亡前,多數會經歷衰老, 這時牠不能再控制肢體,而且會失去求生意志,肉體 亦開始腐化。有時,清道夫動物如寄居蟹等,會在八 爪魚垂死時開始啃食,而八爪魚卻對此無動於衷。如 果這情況是因雌性八爪魚產卵所致,至少那些小寶寶 的誕生能減輕失去牠們母親的打擊吧;但不幸的是, 這只是發現八爪魚卵後的悲傷首部曲。 由於大部分八爪魚一生只產一次卵,而且產的是很細 小的卵,從卵中孵化出的小八爪魚,就如許多海水稚 14

魚一樣既細小又脆弱,很難在離岸養殖缸裡有限的空 間覓食。這些新生兒又叫做幼體(paralarvae);在野 外,八爪魚幼體是眾多浮游生物中一員,可以隨牠心 所欲大吃特吃,直至演化為成年形態,方能在此水層 外安定下來。可是,在水族養殖,我們還未在普遍成 功培育這些小動物方面取得突破。 有一點很重要,也令人很高興的是,並非所有八爪魚 都是終生一胎的。斯坦哈特水族館、柏克萊加州大學 及Ross室驗室最新研究顯示,一些品種如太平洋條紋 蛸 (Octopus chierchiae),屬多次繁殖生物,即是 說牠們生產、孵育及孵化多窩卵都不會死掉;更加令 人興奮的是,斑馬八爪魚的卵比較大,小八爪魚出生 時,遠比終生一胎那些小卵新生兒發育得好,養育牠


們也比較容易成功。希望這些細小又美麗的動物在未 來幾年可供人工繁殖吧。 在終生一胎八爪魚的領域,其實也初現曙光,已經有 一兩個成功透過演化培育出八爪魚幼體的案例。對於 了解如何成功維持小八爪魚的生命和健康,我們亦有 顯著進展,而且加入研究八爪魚的人員亦不斷增加。 最令人興奮的是,在培養主要供稚魚食用的小活飼料 方面的種種突破,或可直接套用在培育八爪魚上。有 了這些進展,還有各界對八爪魚的熱誠,期望在不 久將來,發現八爪魚卵意味八爪魚媽媽大限將至的悲 痛,將會隨著知道牠們的寶寶可長大成「魚」的喜悅 而得以舒解。

品種未明的八爪魚幼體,從卵中破殼而出。

在一角美元硬幣上的斑馬八爪魚幼體。(留意硬幣並非在水中與牠在一起,而是在容 器下)。

太平洋條紋蛸媽媽的眼睛注視著從卵中孵化出來的小寶寶。

不同成熟階段的太平洋條紋蛸卵,一些在卵裡面已出現變化,意味即將孵化。

Reef Hobbyist Magazine

15


Tessa Page & JONATHON stillman

尋找珊瑚顏色的故事: 了解珊瑚白化

圖片由Jason Sanders提供。

桃紅、螢青綠,還有其他源自珊瑚的瑰麗色彩,使珊瑚礁群美輪美奐,但珊瑚那 毫不起眼的啡褐色部分,對牠的健康可謂更加重要。珊瑚失去啡褐色並轉白的 現象稱為「珊瑚白化」,白化了的珊瑚並未死去;但已變得虛弱,因為牠們失去了一 個重要的能量泉源:進行光合作用的共生藻。虛弱的白化珊瑚長得較慢,難以爭取空 間、抵禦疾病及對抗其他壓力。有時候,白化珊瑚會重獲共生藻並回復色彩,但通常 這些脆弱的白化珊瑚都劫數難逃。珊瑚白化被視為全球珊瑚礁群的共同威脅,亦是水 族箱珊瑚健康轉差的警示;了解珊瑚白化的過程及成因,對珊瑚愛好者及從事珊瑚保 育的生物學家有莫大裨益,因此亦為熱門研究範疇之一。本文為讀者講解珊瑚白化的 基本背景,以及若干科學研究,讓大家了解更多,好更細心照料水族箱裡的珊瑚。

16


珊瑚與共生藻 珊瑚礁由上千組獨立個體(水螅體)組成,每個個 體均被碳酸鈣骨骼包圍。珊瑚進食時,會利用牠們 的刺細胞(刺胞細胞)令小動物麻痺,以捕食細小 獵物。然而,生於食物短缺水域的珊瑚會透過長於 其細胞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微藻吸收所需大部分能 量。這些微藻稱為內共生渦鞭毛藻(endosymbiotic dinoflagellates),一般稱為蟲黃藻,分類學上界 定為共生藻屬;蟲黃藻經歷多元進化,構成共生藻屬 之下許多不同分支(系)。一株珊瑚可能有數以百萬 計的共生藻,牠們可能屬同一個或多個分支。珊瑚與 共生藻之間的互惠共生關係,既關鍵又密不可分;說 互惠共生,是因為兩者均從交換養分之中受惠(Stat, Morris et al. 2008)。共生藻居於珊瑚的細胞內, 為其供應光合作用的產物,即是珊瑚大部分所需能 量;而珊瑚除了為共生藻提供有陽光的居所外,亦為 其供應二氧化碳及氨等複合物,兩者均為藻類進行光 合作用及生長的必要元素。珊瑚礁一般生長在貧養水 域,即是說牠們周遭的水營養很低。由於珊瑚礁的生 長環境一直缺少營養,珊瑚與共生藻之間的互惠共生 關係極其重要,也是這些生態系統背後的主要生產力 量。 蟲黃藻居於珊瑚細胞之中,故被稱為內共生體。雖然 透過珊瑚母體向後代傳播蟲黃藻,存在一定的垂直傳 播,但大多數證據顯示,幼年珊瑚經過浮游沉積下來 後,會自行吸收共生藻。珊瑚幼蟲(將長成珊瑚群落 的第一株珊瑚蟲)附著後不久,便會透過吞噬作用將 周遭的蟲黃藻吸進細胞。簡單來說,珊瑚的細胞膜包 圍並吸收共生藻,使用其光合作用的產物。共生藻一 般會長留於珊瑚細胞內,除非珊瑚受到壓力,則可能 出現不同反應,最常見的是珊瑚隨著排出或消化共生 藻而轉白或出現白化。 白化結果可能涉及珊瑚寄主和共生藻的細胞反應。 白化現象 珊瑚白化最早見於一九四零年代,並自一九八零年代

這株角菊珊瑚的柔和色彩,很容易在暴照下白化。圖片由Tessa Page提供。

菇珊瑚(例如這株虎耳)很易出現白化。圖片由Ian Iwane提供。

雖然石珊瑚白化現象較為明顯,但軟珊瑚亦不能免疫。圖片由Tessa Page提供。

Reef Hobbyist Magazine

17


健康珊瑚的鮮豔色彩是這門興趣的部分誘人之處。 圖片由Ian Iwane提供。

起頻頻出現。不過,全球性珊瑚白化現象在二十年前 才急劇增加;過去二十年間的大規模珊瑚白化現象, 一般認為是與海水溫度上升有關。海水溫度在每個世 紀上升約2°C(Meehl 2007),被視為基本是珊瑚白化 加劇的原因之一。珊瑚生理上很敏感,野生珊瑚的生 長環境,已瀕臨牠們適應環境轉變能力的極限,所以 大家認為,即使海水溫度只有些微變化,也會導致大 量珊瑚白化。而水中化學物質的細小變化,亦可能令 水族箱裡的珊瑚白化;幸而水族箱珊瑚處於封閉環 境,我們可以控制當中的可變因素,積極預防珊瑚白 化。 其中一個令人振奮的研究範疇,涉及蟲黃藻的多樣性 及適應較極端環境的能力。曾經有人推斷,蟲黃藻某 些分支能抵禦較大的氣溫變化及較暖水溫,並期望此 支系的蟲黃藻將進佔大片珊瑚群,從而令白化減少。 然而,抵禦力的提高可能連帶其他不利條件產生,例 如較低的光合作用率,意味著珊瑚的適應力加強但生 長速度較慢。

大型軸孔珊瑚群一旦白化,場面驚心動魄。圖片由Tessa Page提供。

18


這株珊瑚顯出健康的色彩,但一遇到壓力便會急速白化。 圖片由Ian Iwane提供

其中一項假說「適應白化說」指出,珊瑚會在環境轉 變期間有目的地白化,以清除組織裡的共生藻,再以 較適合新環境的另一個分支的共生藻取代。雖然有充 分證據說明多種珊瑚(例如軸孔珊瑚(Acroporids)) 的共生藻基因型變化與環境轉變息息相關,但亦不能 直接驗證「適應白化說」。儘管「適應白化說」看起 來很有道理,實際並無實驗理據支撐,所以我們只能 推斷,珊瑚僅能靠來自浮游生物沉積的共生藻相依為 命。白化後,珊瑚的共生藻數量仍有可能回復,但通 常是透過珊瑚組織中的藻類細胞重新繁殖,而非引入 外界環境的新藻類細胞。 珊瑚白化原理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正設法了解珊瑚為何白化,而珊瑚 白化原理正是他們熱中研究的範疇,他們都希望有 朝一日能藉此預防或減少白化。珊瑚白化成因的線 索是來自細胞與次細胞層面。比如說,研究發現白 化中的珊瑚會釋放出含有蟲黃藻的內胚層細胞(動物 的初級組織層之一)。內胚層細胞脫離珊瑚蟲,然後 在水中分解,釋放出蟲黃藻(Gates, Baghdasarian

白化窒礙石珊瑚骨骼生長。 圖片由Tessa Page提供。

Reef Hobbyist Magazine

19


等,1992)。細胞反應的第一步,就是特定基因被激 活。Desalvo 等人在2008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科學 家觀察在珊瑚礁出現部分及全部白化時的基因表達差 異,從而識別出賦予珊瑚抗壓及防禦白化能力的基 因,並描述了這類基因表達的關鍵在於珊瑚本身的健 康狀況。因白化而出現變異的基因例子,包括有關蛋 白質合成、離子傳輸及分子伴護蛋白(包括熱休克蛋 白質)的基因。熱休克蛋白質對於遇壓後修補受損及

無褶疊蛋白質攸關重要,這些蛋白質在生物組織遇壓 時特別明顯;珊瑚或會釋放大量能量以抵補壓力,而 這種過激反應被認為會導致白化。 微生物學為科學家建立細胞生理學模式及總結珊瑚白 化的成因與過程提供所需資料,微生物層面的數據亦 讓保育生物學家能夠識別出現基因變異的珊瑚,這類 基因對抵禦白化非常重要;有關數據也是有助在氣候 變化中保育珊瑚的寶貴資訊。 珊瑚白化的成因 許多環境因素都可導致珊瑚白化,包括溫度及酸鹼度 變化、氧化壓力(低氧或氧氣過度飽和),以及光抑 制現象(導致光合作用減慢)。此等及其他因素,在 珊瑚礁的天然生態系統中差異很大,在家居飼養的珊 瑚水族箱中更可能形成有害的極端情況,但我們會設 法控制家庭珊瑚水族箱的環境參數,然而,在大自然 中控制環境變數的唯一途徑,是靜待地球系統經過千 年演變重新回復平衡。

這株棘杯珊瑚的啡褐色素對牠可謂性命攸關。 圖片由Tessa Page提供。

導致白化的環境因素,可對珊瑚造成不同的生理影 響。海洋酸化及因吸收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所致的海 水酸鹼度下降,均是對珊瑚的重大威脅。海水酸鹼度 下降,令珊瑚碳酸鈣骨骼難以生長;珊瑚使用更多能 量來調節離子,亦可能導致白化。珊瑚礁生態系統內 的溫度提高,會增加細胞壓力,加劇蟲黃藻流失,還 可能令珊瑚更易感染疾病。含氧量降低也可能對珊瑚 有害,一如其他生物,珊瑚需要大量氧氣方能存活。 當地球海洋環境惡化,相信透光度亦將會因養分增加 或浮游植物繁衍而減少,從而令珊瑚自蟲黃藻處獲得 的光合作用產物份量降低。 你應該要在你的珊瑚水族箱裡採取些措施以防止珊瑚 白化,如監控水中的化學成分、保持鹼度穩定,並確 保酸鹼度不會跌至過酸水平。你還應該監察水溫,確 保珊瑚及其他生物而言會否過熱或過冷。保持有力的 水流能將帶氧水輸遍整個水族箱,這對你的珊瑚健康 非常重要。如果能夠妥善管理,確保這些環境參數維 持穩定,你那水族箱裡的珊瑚定必能健康生長,綻放 耀目色彩。 參考資料及補充閱讀: Gates, R. D., G. Baghdasarian, et al. (1992). “Temperature Stress Causes Host Cell Detachment in Symbiotic Cnidarians: Implications for Coral Bleaching.” The Biological Bulletin182(3): 324-332. Hoegh-Guldberg, O. (1999). “Climate change, coral bleaching and the future of the world’s coral reefs.” Marine and Freshwater

20


Research50(8): 839-866. Meehl, G. A., et al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in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Stat, M., E. Morris, et al. (2008).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coral,dinoflagellate symbiosi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05(27): 9256-9261. 飼養中的葉形表孔珊瑚色彩斑斕。 圖片由Ian Iwane提供。

Reef Hobbyist Magazine

21


mike lauderdale 攝影:Terry Lauderdale

特寫: 甜美的維珍妮亞珊瑚 年以來,水族箱都是我們生活的一 部份;當Terry和我在八十年代中剛 認識的時候,我們各自都擁有鹹水和淡水 的水族箱。

房間裡裝置了一個180加侖的SPS-dominated珊瑚水族 箱,自此之後,我們的興趣便融入了生活的一部份。 大概五年後,我們再次想把水族箱的功能提升,所以 便開始籌備我們現在的裝置──一個300加侖的珊瑚 水族箱。

今時今日,很多東西固然已經改變了,但有些東西依 然能夠為我們帶來動力和啟發:學習更多關於捕獲系 統和種類的知識,提升我們的技術及管理技巧,以及 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九十年代末,我們的兒子 Chris差不多完成學業,同時互聯網已變得越來越普 及。

我們這條路充滿高低起伏,正是最狂熱的水族愛好者 的寫照。2003年,我們的設計並沒有後備裝置,結果 (當然是我們不在家的時候!)經歷了停電和小型的 淹浸。2007年,我們疏於進行QT程序,結果惹來了鹿 角珊瑚扁蟲(Acropora-Eating Flat Worms, AEFW) ,還吃掉了很大塊的SPS珊瑚呢!

種種原因驅使我們決定嘗試建造一個珊瑚水族箱,我 們做了大量的資料蒐集,又看了很多書;幫助我們避 開錯誤,更讓我們自己動手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我 們以一個125加侖、完全適合珊瑚系統的水族箱,成 功地把不同種類的珊瑚養在裡面好幾年。

多年來我們幸運地沒有經歷過大型的漏水事件,但到 了2010年,我們新的300加侖水族箱底部的密封部分 穿了;那時候我們都是處於嘗試的階段──那時我們 甚至有一刻想過放棄,並一同摒棄這種興趣。可幸在 最困難的幾個月,我們的家人、本地珊瑚俱樂部的朋 友,以及在世界各地的同道中人都透過網絡討論區, 為我們提供了繼續堅持下去的支持和鼓勵。

數年後,因為要搬家的關係,我們有機會在新居中添 置一個更大的水族箱!我們在一個闢作獨立養魚的 22


系統簡介 展示箱 - 300加侖Marineland 牌Deep Dimension系列玻璃 水缸 (72吋長X36吋闊X27吋高) - 後放置中28吋溢水盒(14吋X7吋X26吋)連(4 )1吋底轉式防水壁 - Euro-bracing玻璃底座(3吋闊X0.5吋厚) - 底抽式閉環系統(2吋入水閥,(4)1吋出水閥) 底座 - 自製36吋2X6松樹枝支架 - 混合硬木家具及同系列頂蓋 底缸 - 70加侖自製塑膠淺污水坑(48吋X24吋X14吋) - 150加侖Rubbermaid牌現貨污水坑連活石 庇護區/繁殖槽 - AGA牌50加侖 蛋白質分離器 - Super Reef Octopus 6000 sss Internal型號 - Deltec AP851型號 碳/磷酸過濾 - TLF Phosban 550 Rx (粒狀活性碳) - TLF Phosban 550 Rx (粒狀氧化鐵) 排水/造流 - (2)1吋Herbie款式水中虹吸濾池排水 - 1.5吋Durso款式緊急排水溝 - 2吋連接養魚房間的主要排水渠 - 1.5吋連接養魚房間的後備排水渠 - Iwaki MD70RLT型號的主造流泵 - 1吋連接展示箱的主要造流渠 展示箱流循環 - 閉環系統:(1)2吋入水閥、(4)1吋出水閥 - OceanMotion 4-way型號造流器 - Reeflo Dart系列馬達(每小時3600加侖) - Tunze 7095型號控制器 - (4)Tunze 6095系列Turbelle 納米水流泵 - (1)Tunze 6105系列Turbelle 引流器 燈光 - 特製鋁質活動燈糟 - (3)琉明斯牌Elite 系列龜殼燈罩 - (3)Lumatek牌400瓦電子式可調光安定器

- (2)VHO牌超光化性燈泡 - (6)12.5吋Ecoxotic Royal 系列藍色燈帶連燈 罩(黎明/黃昏用) 鈣/鹼濃度/鎂調配 - Geo牌818鈣反應器材連PanWorld 40PX泵 - Geo牌Kalkwasser 反應器材連Maxi-Jet 600馬達 - 每星期使用BRS 2-part 鎂 其他調配 - 每天使用:鍶 - 每星期使用:碘 - 需要時使用:臭氧(Milwaukee 氧化還原電位控 制器) 自動加水/換水 - Air, Water & Ice 牌Typhoon III RO/DI 裝置 - Reef Fanatic 牌自動加水水平控制器 - 自製100加侖淡水混合台及100加侖鹹水混合盤 加熱/冷卻 - (3)300瓦鈦金屬暖管連外置溫度計及探熱針 - Panworld 50px-x 泵提供的1/2高性能Tradewind 牌同軸對流冷卻器 - 以Neptune Apex控制及監察水中溫度 系統控制 - Neptune牌系統Apex控制器連(2)EB8的溫度及酸 鹼度探測器 燈效總結及目的 多年來,我們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曬燈程序。我們現在 每天讓珊瑚強烈曝光(在金屬鹵素下)的時間相對較 短,這與很多人認為是成功養殖SPS珊瑚的必要曬燈 時間背道而馳。我們發現可以在珊瑚適度地生長和節 省能源中取得平衡,其實這比較適合我們的需要。長 時間曝曬於燈光下會加速新陳代謝,而且更會同時滋 長讓人討喜和討厭的微生物;開燈又要繳交電費,之 後又要把熱力減退,其實非常浪費。我們現在的曝光 週期其實很簡單:我們對於黎明/黃昏的時間調節到 大概是五個小時的「早上」,然後便是「陽光充沛」 的各六小時;我們偏向把時間表調整至傍晚的時候, 那麼我們下班便可加以觀賞了。

Reef Hobbyist Magazine

23


曝光週期: 上午10時 上午11時 下午4時 下午4時15分 下午4時30分 晚上10時

開LED燈 開光化燈,關掉LED燈 開一號鹵素燈 開二號鹵素燈 開三號鹵素燈,關掉光化燈 開光化燈,關掉一號鹵素燈

晚上10時15分 晚上10時30分 晚上10時45分 晚上11時 晚上11時30分

關掉二號鹵素燈 關掉三號鹵素燈 開LED燈 關掉光化燈 關掉LED燈

目的總結 這或許是珊瑚水族箱最困難和最關鍵的一環,要保持 水質絕對的可靠性是成功養殖SPS類珊瑚的關鍵,而 我們嘗試不去依賴複雜的營養補充劑或非天然的添加 劑以達目標。故此不難發覺我們用了很多舊式和很簡 單的方法去維持優良的水質。例如我們採用隔濾網、 建立庇護區、強化蛋白分離,以及勤清潔和換水。曾 經很多年,我們嘗試避免使用粒狀氧化鐵,但隨著 魚兒的數目增加,有必要把磷酸鹽的濃度減低。我 們利用Two Little Fishies Phosban 550過濾器的 RowaPhos,每兩個月更換一次, 同時我們也選用該 過濾器以粒狀活性碳不時過濾水質。

馬島雀屏珊瑚

24


水質參數 溫度:透過測試器-華氏74.5至74.4度 酸鹼度:透過測試器-8.1至8.3度 比重:折射計顯示1.025 硝酸鹽:Salifert測試劑不應顯示 鈣:Salifert 測試劑顯示450 鹼:哈納試劑顯示9.5 鎂:Salifert 測試劑顯示1350 磷酸:哈納光度計顯示0.02 氨及亞硝酸鹽:Salifert測試劑不應顯示 電力設計及消耗總結 很多珊瑚因為電力問題或欠缺後備方案而倒下,避 免單一部份故障同時提升電能效益是我們設計整套 系統中的重要環節。珊瑚愛好者可以利用一些簡單 而且低成本的方法去保護他們的摯愛。開始的時 候,我們會準備幾個用蓄電池發電的氣泵在手;同 時我們也會為主造流泵和分離器準備蓄電池。這能 在遇上幾小時的停電,或在準備煤油發電機中的時 間可以保持系統運作,是一項不錯的保險之計。我 們會定時檢查系統的用電情況,及嘗試在各個關鍵 組件中的多極斷路器和電線中取得平衡。時常檢查 電路然後仔細想想「最壞的情況是甚麼?」,其實 非常值得。 充分利用能源 連續用電大概消耗825瓦,每天開燈六小時(鹵素燈 開啟時)約用掉1300瓦,其餘六小時每天用掉大約 200瓦。當需要加熱或冷卻時,便分別約需要額外 700及560瓦電力。所以我們每月花在系統運作上的 電費(相對比其他地方已經挺經濟了,尤其是加州! )大概是100元。

鼻形鹿角珊瑚

Reef Hobbyist Magazine

25


箱中物種

土耳其仙

展示箱中的魚兒 (1)雙棘刺鰈魚 – 帝王神仙魚 (2)美麗月鰈魚 – 土耳其仙(1雄、1雌) (1)橫帶高鰭刺尾魚 – 橫帶高鰭刺尾鯛 (1)黃眼吊 – 橙眼吊 (3)金花鱸 - 絲鰭擬花鮨(1雄、2雌) (2)花鱸 - 黃斑齒花鮨 (2)公子小丑 - 眼斑雙鋸魚 (1)剝皮魚 - 白線鬃尾單棘魨 (1)藍線鸚鵡 (2)菱體絲隆頭魚 - 菱體絲鰭鸚鯛(2雌) (3)八帶擬唇魚(3雌) (2)頰帶大咽齒魚(1雄、1雌) (1)基氏大咽齒魚 (1)裂唇魚 (1)絲鰭鯛 (1)麥氏副唇魚 (1)藍燈蝦虎 (3)水銀燈 - 藍綠光鰓魚

帝王神仙魚

在50加侖庇護區/繁殖槽中的魚兒 (1)貝拉氏副唇魚 (1)眼斑海葵魚 (1)單斑籃子魚

紅色鹿角珊瑚群 (ORA Red Planet)

短小軸孔珊瑚

26



珊瑚 丫义鹿角珊瑚 Acropora abrolhosensis 顆粒鹿角珊瑚 丫义鹿角珊瑚 Acropora hoeksemai 桌形軸孔珊瑚 軸孔珊瑚類的 Acropora macrostoma 多孔軸孔珊瑚 鼻形軸孔珊瑚 軸孔珊瑚類的 Acropora prostrata 軸孔珊瑚類的 Acropora rosaria 短小軸孔珊瑚 穗枝軸孔珊瑚 單獨軸孔珊瑚 軸孔珊瑚類的 Acropora spathulata 柔枝軸孔珊瑚 丫义鹿角珊瑚 Acropora tortuosa 小叢軸孔珊瑚 楊氏軸孔珊瑚 萼柱珊瑚 表孔珊瑚類的 Montipora setosa 波形表孔珊瑚 蔷薇珊瑚(帶有各種結殼) 鹿角杯形珊瑚 尖枝列孔珊瑚 列孔珊瑚類的 Seriatopora guttatus

基氏大咽齒魚

貝拉氏副唇魚

絲鰭鯛

頰帶大咽齒魚

麥氏副唇魚

28



大棘菊珊瑚 小棘菊珊瑚 峇里腦珊瑚 蜂巢珊瑚屬 刺葉珊瑚屬 腦珊瑚 軟體珊瑚、紐扣及 軟珊瑚群Cleaner Shrimp 軟體動物 (3)海參(玉足 海參) (3)清潔蝦(白 背鞭藻蝦) (1)黃美人

30

蝦(Stenopus scutellatus) (3)駝背鳳凰螺( 赤拳鳳凰螺) 陽遂足海星(脆蛇 尾) 織紋螺 斑背螺 蜒螺 星螺 紅腳寄居蟹 翡翠蟹


餵飼 我們餵養魚兒時用混合的Hikari冷凍飼料(糠蝦、巨型糠蝦、血 紅蟲、螺旋藻豐年虾和大神仙魚),PE糠蝦、Rogger’s Reef珊 瑚魚飼料、Cyclopeeze軟體飼料、NLS粒狀飼料(1毫米和3號米 大小),還有不同類型的藻類。

我們一天餵飼魚兒三次,隔天也會用 Veggie-Mag夾子餵海藻片。因為我們餵飼 的次數和魚兒的數量,並不會再加入珊瑚 飼料。 這些年來,我們的興趣和計劃轉移了。從 淡水到鹹水,混合珊瑚到SPS,再到現在 打理大水族箱,當中都充滿挑戰但也獲益 良多。我非常鍾愛珊瑚,而Terry則熱衷 養魚;我倆是一對很好的水族箱管理組 合-我們共同分擔清潔雜務和維修工作, 更讓可以共同分享光榮的成果。我們的親 朋戚友也很欣賞我們的水族箱-不論是小 姨甥、姪兒們,還是朋友的小孩,都很愛 坐著細看水底的生物!就是從小孩眼中看 到的興奮,回答了「幹這麼多活,值得 嗎?」那條問題。當然啦!

Reef Hobbyist Magazine

31


Patrick Bareiss

如何建立「無一來自海洋」的水族箱 攝影:Anthony Young

友愛上珊瑚礁的原因很多,有些人欣賞 海洋生物的美態─珊瑚、魚類和無脊椎 動物一系列令人驚艷的色澤及形態。有些人 則享受設計和組裝維持奇妙海洋生態所需的 設備和配件。亦有人喜歡收集各樣物種,享 受搜羅和照顧若干種類珊瑚或魚類所帶來的 挑戰。我愛上這項玩意已有十年光景,發現 最享受的就是飼養及照顧水族箱內的生物、 魚兒和珊瑚的增長,這能足以證明我的技術 和努力。我常與非魚友開玩笑,說我根本就 是個農夫,只是農作物長在水中而非泥土。

對於看見微小的分株長成有如展品一般的珊瑚以及羞 澀小魚長大成美麗魚兒的熱愛,就是我過去七年挑戰 創造一個不是來自海洋,只使用人工水產養殖物的水 族箱之原因。在本文中,我會講述以前面對的挑戰和 32

軟珊瑚如綠色和橙色丁香珊瑚是容易截枝和生長的珊瑚。圖片由Anthony Young提供。

經驗,以及向希望建立類似水族箱的魚友分享資訊。 計劃和限制 這項嗜好的可貴之處,就是需要無限耐心,不論我們 投放多少時間或精力在水族箱,自然法則是無法改變


的,開始設立這類水族箱時足以證明這一點。我知道 要是嚴格遵守「無一來自海洋」的格言,將要多年計 劃和等待方可達成目標。魚兒需要時間成熟、珊瑚需 要時間生長、光秃枯燥的石頭也需要時間讓藻類、海 綿和微生物在那裡建立家園。 「無一來自海洋」這個構思有其限制。如果你回到過 去,所有東西都是來自海洋:文石沙和採自史前礁石 的石塊曾在水底,而取自親魚或母株的人工養殖魚苗 和分株以前也是野生的;在這些限制之下,當我設計 水族箱時,決定嘗試盡可能使用離開海洋已久的材料 和生物,我將會討論實踐這個計劃的步驟,以及可以 有效達成相同目標並較為簡易的方法。 活砂和活石 我的第一個挑戰是尋找不是挖自海底的底砂,發現其 實很容易將非來自海洋的底砂弄到手,寫上「文石」 的底砂產品實際上取自史前礁化石,現在一般藏在距 離最近海洋數百哩的地方。礁石使用推土工具進行開 採,而底砂通常透過機器將岩石磨成細粒而製成。岩 石其後裝袋並運送至全國的批發商和當地的水族店。 就我的水族箱而言,我只買了數包文石底砂,並使用

四年後,作者「無一來自海洋」的水族箱與其他水族箱一樣呈現多元化和健全的狀態。圖片由Anthony Young提供。

Reef Hobbyist Magazine

33


三個擁有水族箱的朋友所給的幾杯底砂,在文石底砂 播下海洋生物的種子。我不知道他們的底砂是否來自 海洋,但我確實知道將他們的底砂倒進水族箱的角 落,經過兩至三個月在我的文石底砂「播種」後,便 可將他們的底砂挖走。 為了尋找不是來自海洋的碳酸鈣岩,我在互聯網搜尋 並發現幾個令人驚訝的解決方案。第一個解決方案就 是使用近期珊瑚飼養專家Leroy Headlee和他的妻子 Sally Jo首創的方法(詳見他們的網站Garf.org)自 製石頭,方法是將混凝土和文石砂混合製成「混凝文 石砂(aragacrete)」,然後將那些石弄成圓形、拱 形和挖洞。由於混凝土的鹼性和腐蝕性甚高,我需要 將自製石放在我家水槽下的一個大桶內過濾六個月 後,才可以放入水族箱。 第二個解決方案,就是使用採自埋在地底的史前礁石 的碳酸鈣岩,這與我得到的文石砂相若,我可以在水 族店訂購佛羅里達州南部露天礦場生產的馬可孛岩石 (Marco Rocks)。 此外,我發現原來在二萬年前,猶他州大部分地方是 海底,在現時沙漠中央可以找到史前礁石和由碳酸鈣 組成的沙丘。收集足夠的自製石頭和來自佛羅里達州 和猶他州的石頭後,下一個挑戰就是在所有石頭上妥 善「播種」,令將來的水族箱可以有如傳統活石一樣 擁有海藻、海綿和其他生物。 我曾向所屬礁石俱樂部(Bay Area Reefers)成員和水 族店求助,他們讓我將部分石頭放在他們的展缸和隔 離缸長達六個月。我本希望那些石頭在他們的缸中待 更久,但我已不能再等,急不及待把石頭和底砂進行 最後組合工作,並開始將魚兒和珊瑚放入水族箱。 將活石和活砂組合是非常耗時,又需要無比耐性和毅 力。如果魚友希望用較少時間取得類似成果,也有其 他辦法的。首先,很多公司出售的合成活石與我自製

這個橙色的虎耳是間中在水族店或分株交換得到的稀有珊瑚。圖片由Anthony Young提 供。

34

的活石相似,那些替代品有如我收集的石頭,需要播 下海洋生物的種子才可真正變「活」。 第二個解決方法是購買水產養殖活石,這是採自露天 礦場的石頭,放在海中吸引多種海洋物在石上寄居, 經過一段時間後便可以「收成」。這些石頭通常產自 佛羅里達州。嚴格來說,這類石頭是來自海洋,是非 常吸引的折衷方法,亦可輕易取代透過魚友和水族店 在石上「播種」。 人工繁殖魚 在活石和活砂「播種」及水族箱作充分循環後,最後 我將魚兒、珊瑚和無脊椎動物放進水族箱。我可證明 這是一個可行愉快的努力過程,但是又出現難題和挑 戰了。首先,我決定堅守「無一來自海洋」的格言, 我的水族箱只有人工繁殖魚而非人工飼養魚。 人工繁殖魚是指從未在海洋生活的魚,牠們的祖先在 野外捕獲,但在人工環境下出生和飼養;人工飼養魚 就是幼魚期在野外捕獲,經過人工飼養一段時間才售 予魚友。人工飼養魚對於出售那些動物的公司而言各 有不同定義,那些魚越早被捕獲和人工飼養時間越 長,便越為理想。 有人以哪一種魚的優點較多和哪一種較好進行激烈的 辯論(已超出本文的討論範圍),其實每種魚均具備 獨有優點。一般而言,與野生魚比較,人工繁殖魚幾 乎不會對野生礁石造成直接影響,而且牠們彼此攻擊 的可能性較低,亦不太可能會咬傷水族箱內的珊瑚和 無脊椎動物。人工飼養魚的行為變化較人工繁殖魚為 大,海洋生物收藏家可能需要更多資金去保護和妥善 處理礁石。購買人工飼養魚的方法很多,最簡單便是 經水族店向飼養者訂購。以我的水族箱而言,透過這 種方式可以快捷又容易得到人工飼養的小丑魚、粘 魚、准雀鯛、鰕虎魚、dragonettes、神仙魚和燕尾 魚。我尋找人工繁殖魚的另一途徑,就是與其他在地

圈養繁殖的龍魚(Mandarin Dragonet)。圖片由Anthony Young提 供。

黃企鵝(Yellow Watchman Goby)在精 細的底砂上表現較好。圖片由Anthony Young提供。



這個purple chalice sponge容易截枝,並在多種照明狀況下生長。圖片由Anthony Young提供。

作者水族箱內繁殖了四年的Tridacna derasa clams。圖片由Kimberly Irish提供。

庫和車房繁殖魚類和其他礁石生物的魚友聯繫。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很多飼養者都會將繁殖成果送給我,而 我只需付出運費! 無脊椎動物和珊瑚 尋找各式各樣的無脊椎動物在水族箱內飼養是較尋找魚類困難得多,純粹因為人工繁殖的無脊椎動物較少。 此外,很多無脊椎動物是以海水養殖而非人工養殖,即是牠們是在天然環境下養殖。養蠔業就是海水養殖的 例子─將幼蠔放置在蠔床、架、或網箱並在海中養殖,這與人工養殖概念是存在矛盾。 正如上文所述,在水族店最容易得到的人工養殖無脊椎動物就是五爪貝。不少公司具備設施,在長型戶外水 槽飼養ornamental derasa、maxima、squamosa和其他五爪貝,即使經常不斷將鄰近海水抽進水箱,但畢竟 那些貝類始終是在水箱內生產及生長,而不是直接在海中養殖。 我發現商業養殖的其他無脊椎動物有薄荷蝦、海膽、鮑魚、海葵和蝸牛。另外,由於兼容性的問題,我並無

36


將任何一種放在水族箱內,而只有數量有限的頭足類 動物如烏賊。 尋找圈養繁殖珊瑚較無脊椎動物容易,主要是因為分 株的來源廣泛。追溯過去,由於這項愛好的所有東西 都是來自海洋,所以我決定只用繁殖至第二代或之後 的分株。第二代分株就是採自本身由分株生長而成的 母株,我認為如果並無設下這項規定,就可以使用水 族店的任何野生母株的分株,但這會破壞我的水族箱 的宗旨。

在適當的飼養和照顧下,生長緩慢的Mystic Grape Favia可以由單一分株生長成體型龐 大的珊瑚。圖片由Anthony Young提供。

我擁有的珊瑚分株,其中約四分之一在相熟的水族店購買,那些水族店亦有出售其他魚友帶來的分株。然而, 我的珊瑚大部分來自朋友和所屬礁石俱樂部的成員。透過買賣、分株交換和所屬礁石俱樂部的「不破壞生物 鏈」這項革命性的計劃,我可以得到所有想要的珊瑚了! 困難和好處 正如我上文所解釋,創造「無一來自海洋」的水族箱需要面對獨有的障礙和挑戰。其中一個主要障礙,就是無 論我多努力尋找或嘗試,有些東西現在是不能放在水族箱內。不少動物(如倒吊科魚、隆頭魚和清潔蝦)尚未 進行商業養殖。尋找足夠的食藻動物向來都是個難題,同樣地,我喜歡但是無法擁有一些不能輕易截枝和繁殖 的珊瑚,如腦珊瑚和玫瑰腦珊瑚。在水族店出售的淡水觀賞魚,超過95%是人工養殖,海水養殖業只佔一小部 分。隨著海水養殖的研究和技術逐年進步,在繁殖和飼養方面經常有所突破(在魚友不時協助下)。我希望在 不久的將來,人工養殖海洋生物將會趕上淡水養殖業的步伐,又希望複製我的水族箱的魚友,可以更容易達成 目標。

Reef Hobbyist Magazine

37


在創造我那獨一無二的水族箱 的過程中,其中一項最珍貴的 是魚友們都非常友善、無私和 樂於助人。由送我珊瑚和魚兒 以至容許我將石頭放在他們的 水族箱內「播種」,幫助我創 造這個美麗的水族箱的人實在 太多。事實上,我發現創造這 個水族箱,讓我有機會與很多 魚友見面、交流和聯繫,如果 我沒有展開這項計劃,就得不 到這些寶貴經驗了。

這個鹿角珊瑚由第二代分株開始生長。圖片由 Kimberly Irish提供。

這個美麗的尼羅河珊瑚在魚友之間繁殖、交易和出售超過二十五年。圖片由Anthony Young提供。

WINNERS

Photo Contest Current Topic:

“Fish Cleaned

by Shrimp” 1

2

Tomas Diaz

3

Luis Gonzalez

Eshopps

David Gardynik

Reef Nutrition

Two Little Fishes

2 3

3

Next Topic:

PRIZES

“Coral Feeding” Submit original photographs of your CORAL FEEDING for a chance to win awesome prizes!

1

Nano Skimmer

For rules, details, and entry, go to www.reefhobbyistmagazine.com.

38

Roti Feast, Arcti Pods & Phyto Feast Live

Julian’s Thing, replacement tips & ZoPlan

To sponsor a RHM Photo Contest, email an inquiry to info@rhmag.com

.


kevin erickson

Masna頒發學生獎學金

Bobby Ortiz與夏威夷海洋公園(Sea Life Park, Hawaii)的一尾成年夏威夷棕刺魟 (Hawaiian Brown Ray)。

「水族同好讓我們懂得 欣賞海洋環境和海洋生 物,不論在家、在網上 還是在學會聚會,我 們都會向別人學習、互 相交換心得,從而將我 們對這個嗜好的熱愛感 染他人。」──2012年 至2013年度MASNA大專 畢業生獎學金勝出者是 Zachary Ostroff。

Zach Ostroff和Bobby Ortiz與2012年至2013年MASNA獎學金委員會。

Zach Ostroff在加勒比石珊瑚「延繩」養 殖場。

北美洲海洋水族館協會(Marine Aquarium Societies of North America,「MASNA」)學生獎學金計劃成立五年, 至今已為大專生和大專畢業生提供15,000美元,資助他們 攻讀海洋科學學位。從數年前寥寥可數的申請者,到2012 年至2013年度超過100名申請人,MASNA學生獎學金已成為 競爭激烈、赫赫有名的獎學金。 獎學金申請者須就讀海洋科學大專本科生/畢業生學位課 程、G.P.A.分數2.5或以上,且能夠證明他們為海洋水族嗜 好作出貢獻及有所承諾。 今年,隨著獲得LiveAquaria的Foster博士與EcoTech Marine的Smith博士贊助,MASNA得以同時頒發各值2,500美 元的大專生獎學金和畢業生獎學金,並為兩名勝出者支付 所有費用,赴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出席2012年度MACNA年會, 兩人還可各獲一副EcoTech Marine的VorTech MP10水泵。 MASNA欣然宣布,本年MASNA學生獎學金得獎者如下: 2012年至2013年度 MASNA大專學生獎學金勝出者為Roberto (Bobby) Ortiz。Bobby是夏威夷太平洋大學(Hawaii Pacific University)的全職海洋生物學大學生,主修海洋 脊椎動物學,現時打理著400加侖的養魚系統,並建立了一 個戶外隔離缸,飼養本地夏威夷魚。他計劃深造,專注熱 帶水栽或海洋脊椎動物獸醫學。 2012年至2013年度MASNA大專畢業生獎學金勝出者為 Zachary Ostroff。Zach是佛羅里達州諾瓦東南大學(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海洋學中心(Oceanographic Center)的全職海洋生物學碩士生,研究受威脅的加

勒比石珊瑚 (Caribbean staghorn coral) 丫叉(Acropora cervicornis) 的「延繩」養殖 法(suspended Bobby Ortiz和Zach Ostroff與2012年度MACNA宴會主要演講 ‘line’ nursery 嘉賓Jean-Michel Cousteau。 farming)。他現時 打理一個29加侖 混合珊瑚水族箱和一個120加侖軟體珊瑚/大水螅體硬珊瑚 (LPS)系統。 2012年度MACNA年會的晚宴會議在星期六晚於德克薩斯州 達拉斯舉行,兩名得獎者均有出席,並獲頒2,500元獎學 金。晚宴和頒獎儀式結束後,Bobby和Zach與MACNA晚宴主 要演講嘉賓Jean-Michel 2012年至2013年度MASNA獎 Cousteau會面,談談他們 學金評選委員會 的獎項。 MASNA、MASNA獎學金委員 會LiveAquaria的Foster 博士與EcoTech Marine的 Smith博士謹此恭喜Bobby 和Zach得獎,大家對於他 們成為MASNA學生獎學金得 獎者而深感驕傲,祝願他 們的努力獲得豐碩成果。 有關MASNA及其計劃的更多 資料,請瀏覽MASNA.org

Steven Pro,MASNA會長 Kevin Erickson,MASNA副會長 Adam Blundell,MASNA總監 Amanda Cox,MASNA秘書 Sanjay Joshi博士,賓夕法尼亞州立 大學(Penn State University)工 業及製造業工程系教授 Matt Wittenrich博士,佛羅里達大 學(University of Florida)熱帶水 栽實驗室(Tropical Aquaculture Laboratory)海洋生物學家 Paula Branshaw Carlson,The Dallas World Aquarium畜牧總監 Kevin Kohen,LiveAquaria董事 Patrick Clasen,EcoTech Marine 財務總監

Reef Hobbyist Magazine

39


Darren nancarrow

貴族之子 藍倒吊

Part 2

產卵後約40小時的魚苗

編者按:讀者應該記得在第一部分,Darren敘述了他 得到一對藍倒吊,並發現牠們已適應了他的120加侖 水族箱,還透過自然「產卵上升」成功產卵。最後, 他成功收集了受精卵,並在第一部分末段提供了產卵 後30小時的魚卵裡活生生的藍倒吊魚苗的照片及錄影 片段。 產卵後50小時 在產卵後大約50小時,魚苗破卵而出,孵出15至20條 長約2毫米的魚苗,在水族箱裡活躍地游來游去。

產卵後約37小時的魚苗

由於牠們的身體細小而透明,要捕捉魚苗頗為困難, 甚至難以看到牠們。魚苗在頭三至四日會長出眼睛、 嘴巴、消化管道及排泄腔,這些在牠們孵化時都尚未 長成。 與此同時,我開始供應混合初始飼料。我用一道緩慢 的氣泡製造少量水流,以確保初始飼料得以存活。這 包括野生浮游生物、SS輪蟲、橈足類無節幼蟲、以及 多種藻類,為浮游生物持續提供食品。隨著魚兒成 長,牠們的脊椎漸漸清晰可見,看來就像一串三至四 環的白色組織。脊椎發育完成後,牠們便由魚苗長成 幼魚。可惜,幼魚在完成這首個階段後不久便一命嗚 呼了。

產卵後約45小時的魚苗

成功育成幼魚的道路漫長,到目前為止,我仍未掌握 到長期培育幼魚的合適初始飼料。我曾嘗試以不同配 搭混合野生浮游生物和上述食物,但最長只能維持幼 魚生命至孵化後37日。然而,隨著孵化後時間越長, 幼魚在第七日後的發展及生長不大明顯,而且對刺激 非常敏感,僅是嘗試以吸管捕捉牠們來拍照便足以致 命。我認為牠們生長緩慢的原因,是由於初始飼料雖 然足以維持幼魚的生命,但其養分未及供應牠們發展 及生長所需。

產卵後約70小時的魚苗

40

產卵後約96小時的魚苗


收集浮游生物 收集浮游生物的進展不錯,但過程頗為費勁。我得每 隔兩至三日到海邊一次,在黑夜手持電筒涉水收集40 至60公升海水,以收集這種組成飼料的主要原料。 收集得來的海水會經由50微米及20微米的篩子過濾, 生物可通過50微米的篩子,但會被20微米的篩子隔 起,並反流回到儲水器,然後便可帶回家中餵飼幼 魚。 憑藉目前為止的經驗,我認為在夏季(澳洲夏季)捕 捉浮游生物是非常重要一環。我將在今年稍後以野生 浮游生物重新試驗,務求在識別出可用飼料方面取得 進展。一旦成功,我將嘗試培養並豐富這種飼料,以 供幼魚健康成長。過去數月間,我借來一架顯微鏡, 幫助辨別可能成為飼料的原素,此舉對我的進展實有 莫大禆益。 進展里程 我認為這方面的工作目前進展理想,兩尾雌魚與一尾 雄魚幾乎每日產下受精卵。增添第二尾雌魚加入產 卵,是個令人振奮的進展,說明了在食物、居所等等 條件合適情況下,這些魚兒便會產卵,而一般魚友毋 需在水族箱裡營造特定環境。

我亦確定了50小時的孵化時間會隨著溫度與光線而改 變,維持溫度穩定對魚卵妥善發育是非常重要:水 溫太低則幼魚孵化時會變型,水溫太高則魚卵會被纖 毛蟲侵入噬食。開始時,我所收集的魚卵受精比率不 高,但這亦有可能是由於未受精魚卵較受精卵易於識 別所致。後來,兩尾雌魚的情況均有所改善,但體型 較小的一尾雌魚所產魚卵成功孵化的比率較低,牠的 魚卵亦較大的一尾為小。 收集魚卵的方法亦對成功孵化與否有影響,如果我以 75微米的篩子將水過濾,或用它作為魚網收集魚卵, 則很多魚卵不能成功孵化。可是,簡單地用容器連水 帶卵一併收集,則成功孵化率大大提高至95%。 何去何從 來年,我希望加緊進行繁殖試驗,目標為在以下各方 面取得進展: l l l

購入更多配種魚及繁殖缸 實行更良好的(自動)收集魚卵程序 物色初始飼料及飼料添加劑

如欲跟進我的藍倒吊繁殖計劃進展、發表意見或提 供協助,請瀏覽這項目的面書網頁,或到訪刊登在 Marine Breeding Initiative的繁殖日記。

Reef Hobbyist Magazine

41


42



4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