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聚礁2012年秋季號(繁體版)

Page 1




專題文章

6

吃魚的腦珊瑚

DMITRY TUMANOV,AQUATICLOG.COM創辦 人,正好撞破腦珊瑚用觸手纏繞著他的小熱帶 魚,於是解開了小熱帶魚失蹤之謎。

8

2012 年 秋 季 號 Copyright© 2012 Reef Hobbyist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告示板

• 夢 幻 海 洋 已 更 換 全 新 伺 服 器 , 以 提 高 整 體 速 度 及 穩 定 性! • 現 在 大 家 也 可 透 過 Magv 或 首 尚 文 化 訂 閱 海 洋 聚 礁 雜 誌。

當 N A N O 水族箱太 大 時:迷 你 水族箱 LED計劃

Christian Huang,這位電子專家和新手珊 瑚玩家,在市面上找不到合用的器材,於是自 行製作迷你LED燈照明系統,還在此公開組裝 方法。

12

• 我 們 的 iPad/iPhone app 已 正 式 登 場, 歡 迎 大 家 到 Apple App Store 免 費 下 載 。

雙裂珊瑚:會自行繁殖的珊瑚

Bryan Dinh Do,資深珊瑚玩家,對 蘑菇珊瑚、蜂巢珊瑚(Faviids)及和飛碟珊瑚情 有獨鍾,為我們介紹一種鮮為人知且色彩豐富、 生長迅速,甚至可以自行分裂繁殖的飛碟珊瑚!

18

珊瑚礁十年演義

Richard Ross是三藩巿斯坦哈特 水族館(Steinhart Aquarium)的生物學家, 分享了他逾十年來如何在150加侖水族箱內培 育珊瑚礁,他那套珊瑚繁衍哲學更令其水族箱 生機盎然。

28

32 封 面 故 事 精彩十年:公主海葵的成功 JOSEPH PECK,這名小水螅硬體珊瑚 (SPS)狂熱分子,養殖公主海葵 (HETERACTIS MAGNIFICA)超過十 年,敍述了養殖期間的各種嘗試和 失敗經驗。 封面照片由作者提供

第二屆MASC科學展

JUAN MURO是科羅拉多州海洋水 族館協會(MASC)董事會成員,文中介紹了今 屆科學展的新亮點,及列出待評審的議題。

42

網上資源

www.reefhobbyistmagazine.com.hk 瀏 覽 本 雜 誌 最 新 消 息 網上免費閱讀各期精彩內容及提供PDF下載

現在就要多種多樣!

Shayne Ballou,密歇根州立大學 動物學學士,主修海洋生物,熱愛珊瑚,在文中 解釋了為何「多樣化」對珊瑚水族箱非常重要。

40

Search for 海 洋 聚 礁...

www.reef.hk 網 上 討 論 區 海洋生物資料庫 世界魚店地圖 www.facebook.com/reefhkfans www.twitter.com/reefhk www.youtube.com/reefhongkong

海洋聚礁團隊 Master Publisher President Harry Tung Executive Editor Jim Adelberg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Greg Rothschild www.reefhobbyistmagazine.com

中文版 不明物體

Jim Adelberg,本雜誌執行編 輯,他其中一個獨家發現的寄生珊瑚(coral hitchhiker),正在三藩巿斯坦哈特水族館的珊 瑚水族箱內展出。

Art Director & Graphic Designer Tamara Sue Graphic Designer II David Tran

(Powered by ReefHK)

主 編 : Rios Tam 翻 譯 : Selene Kwan , Ada Li 編 輯 : Ricky Lee , Man 廣 告 : Frankie Tsang www.reefhobbyistmagazine.com.hk

程 式 開 發 : Peter Law 文 字 校 對 : Wing Chow

如 對 本 雜 誌 有 任 何 意 見 , 歡 迎 提 出 info@reef.hk



CORAL

吃魚的腦珊瑚 Dmitry Tumanov 一切都在那一晚開始……

我在一家水族店內觀看各種珊瑚時,這個紅色大花腦珊瑚( 八字腦珊瑚Trachyphyllia geoffroyi)攫住了我的目光。我 立即把牠買下,放進我的10加侖微型珊瑚水族箱內。但這個 看似體型適中、散發著健康螢光色澤的鮮紅色珊瑚,竟在第 二天中午膨脹了兩倍,實在太令人驚訝了!之後牠更迅速擴 張至整個水族箱,使我不得不改用28加侖的JBJ Nanocube水 族箱。然而,這珊瑚在10加侖水族箱生活期間,有一條美國 鬼王(美國草莓Gramma loreto)消失了。那條魚本來已經不 太健康,我便以為是那些蟹把牠的屍體啃得一乾二淨。 腦珊瑚成功移到較大的水族箱後,再次成為水族箱的焦 點。牠會在晚上縮小,第二天則在充足的LED燈下暴脹8至 10吋。牠又對不定時的直接餵食反應良好,而且生命力旺 盛。不過,我的魚還是會定期消失——首先是新水族箱 裡另一條美國鬼王,接著便是公子小丑魚(眼斑海葵魚 Amphiprion ocellaris)。這兩條魚都非常健康,消失前 也毫無異樣,於是我再次認為那些蟹就是罪魁禍首。 數星期後,謎團終於解開。有一晚,我關上所有光照, 向珊瑚直接餵食後,便決定去睡覺。湊巧我折返去檢查 一下,卻看見一些奇特現象:一條天藍魔(黃肚藍魔 Chrysiptera hemicyanea)奄奄一息地躺在腦珊瑚上,似 乎已被捉住。牠在出事前幾分鐘還活躍得很,在水族箱內 游來游去呢。這證明我心裡的大膽假設沒有錯,魚兒都被 這珊瑚逐漸吞噬,而這條天藍魔看來已被螫至重傷,呼吸 困難。我的即時反應就是拯救牠,但轉念一想,牠的部份 身軀早已沒入珊瑚體內,已是難逃一死了。 我不清楚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於是趕緊拍下幾張照片和 短片,張貼到一些珊瑚礁討論區內。未料討論區上的反應 非常熱烈,因為這現象實在很罕見,而且每個人都想知道 6

28加侖nano內的八字腦珊瑚特寫。

接下來會怎樣。 之後我定時亮起日光燈,拍下新照片或短片後再關燈,以 免嚇到水族箱內的居民。「凶案」發生約15分鐘後,海葵 蟹(花紋細螯蟹Lybia tessellata)和火焰蝦(白襪蝦 Lysmata debelius)加入行動,從假山走出,圍著天藍魔 轉。火焰蝦想趕走海葵蟹,不過海葵蟹不斷逃跑又折返,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眾所周知,很多種海葵都能輕易捕獲因壓力或受傷而變得 脆弱的小魚和其他生物,但沒想到珊瑚亦能如此。我認為 這種狀況的成因有以下幾種:一件特別嘴饞和健壯的珊 瑚、一個相對較小的水族箱,以及非經常餵飼珊瑚。這狀 況也與我在事發前餵飼珊瑚大有關係,魚兒必定是為了吃 些珊瑚飼料而游近珊瑚,從而被螫傷。 魚兒被珊瑚吃掉,我深感不安,但我始終慶幸可以目睹如 此罕見且難忘的畫面。而這就是牠們在野生環境下的生命 循環,亦是珊瑚愛好者不時遇見的其中一個難以致信的例 子。

​珊瑚已捕獲我的天藍魔,並正咽下牠。

想更了解我的水族箱或其他魚友的水族箱,可以瀏覽www. aquaticlog.com,這是我的珊瑚水族箱免費網上日誌。你 還可以利用智能手機掃瞄這個二維碼,看 看我的天藍魔如何被腦珊瑚吃掉:

最後更爬上了腦珊瑚頂部,開始一點一點地吃那條魚。 再過半小時,魚身只得三分之一還露在珊瑚外,其餘的早 已被牠吞噬。夜已漸深,我再拍下幾張照片,便倒頭大 睡,第二天早上卻看到一座豐滿、高大而肥美的珊瑚,閃 耀著滿足的光芒。由於之前已見過牠與此相同的外貌,其 他失蹤魚兒的下落已不難推斷。這珊瑚還在該晚吐出魚 骨,魚骨迅即被螃蟹啃掉。

CORAL

7


TANK TIPS & TRICKS

當Nano水族箱太大時: 迷你水族箱LED計劃

Ch

r

H n i st i a

g n a u

計迷你珊瑚水族箱時,我首要考慮的 是器材方面。當初我手頭上只得一個 在學校課堂用剩的美國AGA 2.5加侖水 族箱,但它體積細小,很難為它找到合適的現成 器材。不過,我也有一些如何完成配置的例子。 照明裝置是其中一個重要原素,但市面上只得很少照明設 備適合這個體積的水族箱,而且在今次計劃中也不合用。 鹵素燈對這個2.5加侖的水族箱來說有點太過了,PC燈沒有 冷凍裝置,LED燈雖有許多不同裝置任君選擇,但還是不夠 完美。DIY照明裝置似乎才是最佳的解決辦法。雖然DIY花 費與現成照明設備價格相近甚至略貴,不過由於可以自由 組合,所以非常適用於空間有限的水族箱。 DIY照明裝置須裝嵌在度身訂造的樺木或白楊木製燈架上。 這次適用的LED燈有很多,但我最終用了CREE 1-Up Indus StarTM LED燈。我光顧的LED燈店幾乎有齊我需要的配件, 包括CREE 6500K冷白XP-G LED燈及寶藍與藍混合的XP-E LED燈,而這些燈都帶有必要的導熱膠、散熱器、光暗調節 器和電源裝置。

由於LED燈輸出功率高,製造出大量熱能,溫度控制對它的 壽命和功效至關重要。所以,我必須設計如何散熱。我裝 了幾塊散熱槽,用來調節LED燈間的氣流,但這稍嫌不足, 於是我決定把LED燈和散熱槽都安裝在鋁製底板上。 首先,我量度了木塔架內圍尺寸,然後到五金店買一塊1/4 吋厚的鋁板,切割成所需大小。

我選用了五盞冷白、三盞藍及兩盞寶藍的CREE牌LED燈。白 色和藍色LED燈各有獨立電源裝置及光暗調節器,能更有效 控制光暗和色燈的變換。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8


之後,我用電腦繪圖程式繪製出LED燈和散熱槽的佈置圖, 打印出來貼在鋁板上,再用筆刀按圖樣在鋁板上刻劃標 記。

把散熱槽安裝上鋁板之前,我在它們中間塗了一層薄薄的 散熱膏,以助熱力經由鋁板傳至散熱槽。隨後我以1/8吋鑽 頭鑽出十二個小孔,以鋁製柳釘將散熱槽固定(因為臨時 改變了散熱器的方向,所以小孔有點歪)。

完成所有步驟並經過測試後,我把整組裝置暫時架在水族 箱上。

鋁板背面便以六邊型導 熱絕緣貼(HexaTherm tape)安裝LED燈。 安裝妥當後,每五盞 LED燈接合一條20AWG電 線;再經由恆流驅動器 (BuckPuck)連接上20W 的供電裝置,整組裝置須 加以焊接並作熱縮處理。

TANK TIPS & TRICKS

9


最後把所有組件裝嵌到木塔架內。

由於水面與LED燈僅相隔3吋,水份可能會影響LED燈功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從家得寶買來一塊玻璃,切割成適當大 小後安裝在水族箱裡。

10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把所有裝置都安裝到 木架後,整個系統大 致上被密封起來,導 致熱力積存在木架之 內,所以我又在風扇 對上的木架鑽了兩個 孔,以降低溫度。現 在,這個系統會將木 架外較為涼快的空氣 帶到散熱器上方。 這就是我的製成品 了。假如你找不到合 用的照明設備,希望

你也來自製一個,亦希望這篇文章令你了解到自製照明設 備的基本技巧。雖然這篇文章可幫助你安裝設備,你還是 必須測試你的LED燈效果,以確保適合你的魚和珊瑚所需的 光譜與亮度。

TANK TIPS & TRICKS

11


CORAL

雙裂珊瑚

: 會自行繁殖的珊瑚

Bryan Dinh Do

一直很想要一株飛碟珊瑚,可是牠們價 格高昂、體積龐大,而且生長緩慢, 所以從來都「買唔落手」。就像蕈珊 瑚(Fungia)與圓珊瑚(Cycloseris)這兩個品 種,牠們形態優美,但會在細小水族箱裡佔據很 大空間。還有,越色彩豔麗的品種便越昂貴,生 長速度也越慢,實在令人興致盡失。珊瑚愛好者 在切割這種又貴又長得慢的珊瑚前,亦總要再三 思量──優美的飛碟珊瑚一經切割,會有很長的 一段時間看來像塊吃掉一半的比薩喔。 與其他飛碟珊瑚相似,雙裂珊瑚適應力也很強。而牠們與 眾不同之處,就是驚人的繁殖力,這是名符其實懂得自行

12

分割的珊瑚! 雙裂珊瑚並不是什麼新事物,牠們早在珊瑚玩家圈子中流 傳,只是較為低調,未打入主流而已。Reef Builders最 近在Julian Sprung的紅樹缸(mangrove refugium)一角 展示了多株優美的雙裂珊瑚,但總體而言,這品種還是 鮮為人識。一如牠們的近親蕈珊瑚(Fungia)與圓珊瑚 (Cycloseris),雙裂珊瑚為單體(未固著)大水螅硬體 珊瑚。我聽一位珊瑚商說過,牠們採自印尼海域水深70呎 之處,所以我以為那一定是弱光型珊瑚。不過,我水族箱 裡的雙裂珊瑚似乎不介意被LED燈暴照,因為不喜歡燈照 的在我見過的品種之中,綠色和綠紫夾雜的顏色最為常 見,不過也有純橙色及紫藍色的變種。大多數雙裂珊瑚擁 有四分一吋長的觸手,但純橙色變種的觸手很短,像個疙 瘩,與菇珊瑚差不多。觸手較長而帶黏性的雙裂珊瑚會很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雙裂珊瑚的各色變種。

口部及環均呈橙色的藍色飛碟珊瑚。

完全伸展的觸手。

新分裂的雙裂珊瑚。

積極地覓食,在快速捕獲食物後狼吞虎嚥,那速度簡直與 Duncan珊瑚和地毯海葵不相伯仲。成年雙裂珊瑚可能長有 幾個口部,並且自然分裂成多株各有一個口部的小雙裂珊 瑚,或者在分裂後極速多長出一個口,如此一來,這些小 傢伙很快便可以進食。牠們更絕不揀飲擇食,北極紅蝦、 薄片飼料和糠蝦都很合牠們胃口。所以,照料雙裂珊瑚並 不費勁,珊瑚玩家毫無壓力且樂在其中。 雖然雙裂珊瑚的骨骼只能長到兩吋左右,但牠們外表蓬 鬆,而且長得挺快。牠們的骨骼會自然分解,形成一些裂 痕,令骨骼組織變得脆弱,稍為碰撞一下便可能徹底裂 開,可能還剩些外皮連接著,又或許外皮最終都溶解掉。 我聽說牠們常常在運送途中「自行分裂」。起初,我以為

CORAL

13


不同形態的雙裂珊瑚。(正面)

牠們的骨骼生長都不同。(背面)

只有成年(兩吋)珊瑚才能透過分解骨骼來繁殖,然而, 我卻見過一株50分硬幣大小的珊瑚在中間長了一個洞,還 在洞中看到沙底!最後這株珊瑚自行一分為二。大家還可 以徒手分割這種珊瑚,無須使用什麼電磨、鋸刀或者剪 刀,而且可以把牠們分割成任何大小,那管只得豆這麼小 也沒問題。要是整個沙底都佈滿如豆大的飛碟珊瑚,其他 珊瑚會安全嗎?

可能吧... 14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生長了超過一年的新分裂雙裂珊瑚。

骨骼上的的板塊與坑紋。

輕力一壓,那些板塊就斷開了。

剛剛徒手分裂的珊瑚。

CORAL

15


珊瑚玩家們都深深明白,我們心目中 的珊瑚多不勝數,實在沒有可能一 一囊括。珊瑚之間是否相容至為重 要。尤其是在我那20加侖、又長又狹 (30”x12”x12”)的水族箱裡,珊 瑚就像滿座巴士一樣擠得密密麻麻。 黃古B(Yellow Watchman Goby)與 黑天缐古B(Black Hi-fin Goby)棲 息在飛碟珊瑚上面時沒甚顧慮,槍蝦 (pistol shrimp)卻會偶爾撒些沙 在飛碟珊瑚上,飛碟便鼓脹自己的身 體,把沙抖落。我那蜂巢珊瑚則與飛 碟相處融洽,但雙裂珊瑚與菇珊瑚卻 是在某程度上互相忍讓,不過菇珊瑚 最終佔了上風。 我會向擁有各種大小水族箱的珊瑚玩 家推介這種生命力強、適應力強、融 合度高,又容易繁殖的雙裂珊瑚,而 且這傢伙小巧可愛,還可用作珊瑚水 族箱造景呢。

雙裂珊瑚與蜂巢珊瑚似乎對對方的刺免疫。

16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珊瑚礁十年演義 Richard Ross

18


家裡的珊瑚礁已經養殖了十年,牠們還比我女兒 更早出現一年,已成為我起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而兩者也是我心中所愛。多年來,我的 珊瑚礁都帶給我無窮樂趣、娛樂、苦惱,可謂我的良師益 友。

存/海水混合水池。據 我經驗所得,在短時間 內大量換水的能力相當 重要,這種獨特的「消 災」方法更救了我的珊 瑚水族箱好幾次。

-背景和基本資料我在八十年代初開始養殖珊瑚,那個時代,長滿水藻的岩 石被認為很酷,捲髮器是終極生物過濾儀器。大學畢業 後,我有一陣子沒有養珊瑚,但在九十年代後期又重拾這 項興趣。由於我不斷嘗試和採用新養殖方法,我的50加侖 水族箱逐漸佔據客廳,就像傳染病一樣蔓延——蓄水、測 量、餵食和監測的工具無處不在。我妻子雖然很喜歡那水 族箱,但這樣亂七八糟,不用說我也知道她有點不滿,這 我是理解的。但如果可以隱藏起那些維生裝置,把注意力 集中到珊瑚礁之上,豈不是更好? 在二零零二年,為了迎接女兒誕生,我們搬到更大的房子 去。相信所有魚友都知道搬大屋代表著甚麼——一個更 新、更大、更好的水族箱!我最後決定換個二手的150加侖 水族箱,主要因為它剛好適合放在客廳其中一面牆前面。 我在家時,大部分時間都在客廳消磨,所以我堅持要把水 族箱安放在客廳。不過,設置水族箱並不是一件易事,我 們還需改動浴室的門。我妻子雖然首肯,但條件是我要確 保水族箱的「魔爪」不會伸向其他地方。裝好新的浴室門 後,我在最後一刻決定保留原有的浴室門,這樣我就可以 無障礙地走到水族箱背面,實在太棒了。

-執拾整齊:演變雖然我很愛那度身訂造 的底櫃和頂蓬,但我們 還是在重新鋪設地板 只須按一個掣,所有雜質便自動排到 去水渠。水桶滿時,浮球開關便會自 時,趁機把水族箱弄成 動關閉化氮器。 「半入牆」模樣。稱為 「半入牆」的原因是, 因為我並無把原來的底櫃(剛塗好漆)和2x2邊框固定到水 族箱下的地板或旁邊的書架,這樣我們便可以在搬家或決 定不再要水族箱(這真夠震驚的)時輕鬆拆下水族箱和「 牆壁」。這東西看起來很像我喜歡的入牆水族箱,但事實 上它只是做個樣子而已。 水族箱上方與天花板之間的空間相當大(30吋x5尺),我 整個人都可以輕易鑽進去。燈具現時都吊在天花板了,工 作時可以把它們推高拉低,換燈泡也十分方便。水族箱一 旁有個儲物架,儲物架另一旁黏了磁條,用來吸著些剪

-哲學這套系統的主要理念,是把看著珊瑚礁長大與繁盛的樂趣 擴至極致,同時讓無數日常護理苦差減至最少。換水只需 打開閥門及按下開關,無須再用水桶和水喉。凡可以弄成 自動化的,我都弄妥了。此時,甚至化氮器把水排到水 桶,化氮器也會在水滿時自動關掉,之後我再按下開關, 把排出的水抽到水渠。自動化系統當然有它不足之處,但 它讓我可以了無牽掛地工幹或渡假三個星期,又或者悠閒 地過週末,簡直是大大増加了我養珊瑚的樂趣。 -執拾整齊養殖珊瑚會產生許多雜物,若不留神,測試劑組合、磁 刷、膠水管、毛巾、備用配件、餵飼杯,以及很多其他小 工具,一不留神就會攻佔屋內每個角落。為免情況在新屋 裡蔓延,我們訂造了一個櫻桃木底櫃和頂蓬,這樣就可以 把東西藏在水族箱的上下空間。 而要應付有可能出現的亂狀,最佳方法就是在客廳地面挖 一個洞,把所有設備,即蓄水糟、化氮器、補水機、反應 器等,放在這40吋深的地下空間。所有噪音、濕氣和雜物 便在那兒自生自滅,不會滋擾任何人。我安裝了一個180 加侖蓄水槽和150加侖的Rubbermaid儲水槽,作為淡水儲

RETROSPECTIVE

19


原裝蓄水槽、石灰反應器、補水機水池及雜質收集箱。留意這堆雜物 和鹽沉澱物無人理會,因為都在屋底下。

「半入牆」水族箱接近完工。

刀、鑷子和剪鉗等工具;房子的側壁裝了個連接到屋外的 抽氣扇,以保持低濕度和防止燈光在熱天時把水族箱照得 過熱。 -水族箱造景這對我來說很重要,水族箱造景並非只是在沙床上放置一 塊「岩壁」,那樣子不單看起來毫無吸引力,還有礙珊瑚 生長和水的流動。更糟的是,雜質會在岩壁下面和後面積 聚,萬一有珊瑚不小心掉到岩壁後面,除非你肯把水族箱 所有東西翻出來救牠,否則你可以跟牠說再見了。 為避免弄出「岩壁」來,我買來若干塊形狀漂亮、體積龐 大,且重逾50磅的活石,擱在小一點的活石上,以架離水 族箱底。我還在溢流缸和水族箱後方黏了些膠紙,以固定 岩群。大活石上面有些拱洞,形狀也很趣致,我把牠們疊 起來時,盡量讓水流受阻面積減至最少,並盡量騰出空間 擺放珊瑚,以突顯主水族箱的層次感。這一來,我便有一 座重「珊」疊影,像真度極高的珊瑚礁了。

細心佈置各色各形的珊瑚營造層次感。紫色的dig’和黃色的陀螺珊瑚是 水族箱裡年紀最大的珊瑚。

在MVT上的大型潛水泵則負責在主水族箱水面造浪。要做的 事情似乎有很多吧,但在2002年,我們真的對「很多」水 流沒啥概念。

-水族造景:演變自我裝設這水族箱的整整十年間,我的造景也維持原狀, 我只移走了底部的厚沙床,除了因為可能影響安全(詳見 下文),還有一大好處,就是騰出了寶貴空間。 -水流水流是根據當年最普遍的方案來設計,目的是把循環水流 效果發揮到極致。Ampmaster 3000水泵是主要的回流泵, 把蓄水糟的水經水族箱前方兩個角落的1吋搖擺頭(Sea Swirls)抽回水族箱。封閉迴路內有個SQWD(俗稱:子宮)分 流器,連接著的Danner Mag 9.5水泵把水抽進水族箱後下 角,防止雜質積聚。我還有個Danner Mag 7水泵控制著一 個SQWD,其中一個輸出口通往上面的隔離缸,另一個輸出 口則可任意調節到我認為需要更大水流的位置。接著,MVT 造浪盒上有兩個可以減少水流盲點的潛水泵,另一個也設 20

-水流:演變以不規則水流作為珊瑚生長關鍵的念頭似乎不成功,取而 代之的是讓整缸水流動的構想。我提倡在一天之內改變水 流方向,模仿野生珊瑚礁一天之內面對的水流變化和潮汐 漲退。我希望我水族箱裡的水流,一天內有幾小時層流, 幾小時不規則流動,幾小時平靜無波,幾小時反方向流 動。如今我的水流系統中,幾乎所有水泵都裝有定時器, 如此一來,水族箱裡每個角落的水流便可不時改變。 Ampmaster 3000水泵仍然是主要的回流泵,幾乎連接著所 有潛水泵、SQWD和搖擺灰喉,還連接著屋下的Sequence 5800水泵。Sequence 5800水泵裝有大型定時器,每天開關 六次,將水引至設於水族箱兩端、每端各有兩個的5接口 3/4吋分水器。那些儀器至今仍在使用,它們的靈活性是水 流系統成功的關鍵之一。珊瑚的生長會影響水流,但只要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調節一下出水口, 便可以改變水流方 向,這實在是我打 理水底花園的好幫 手。我還把由水流 驅動的旋轉頭裝在 部份的出水口,讓 水流有更多的變 化。 裝置妥當後,我在 水族箱兩邊底端裝 上Vortech MP40s。 兩組原裝五接口分水器(5-port 如果我最初的水流 manifolds)的其中之一,以Sequence 5800引水。 系統已有它們在, 我的活石群設計定 必大為不同。然而,不論那些螺旋槳水泵現在有多難看, 它們的功效卻令人相當滿意——幾種自動變化的遠大水 流,還無須有電池作後備!這的確有助整缸水流動。 現時岩石群後面裝有兩個水流加速器,正面貼著水族箱後 中部分,並由Poseidon titanium水泵推動,以防雜質堆 積。MVT造浪盒仍在運作,控制Hydor Koralia水泵循環往 復地每開動六分鐘便關閉八分鐘。此外,Hagen 801是其

22

中一個把溢流抽回水族箱的水泵,可以讓主水族箱的水位 升降1/4吋左右,真是相當刺激。 -照明我建立這個系統時,雙端金屬鹵素燈(double-ended metal halide bulbs)剛剛面世,外型小巧,深得我心。 我安裝了四個250瓦特的PFO固定裝置,但很快又追加第五 個,把燈泡排列成20,000K/10,000K/20,000K/10,000K/20, 000K,構成了一組不錯的色溫組合。此外,我還加入兩枝 48吋VHO燈管。 -照明:演變更換頂蓬時,我以兩個由Lumenarc固定的400瓦特MH燈泡, 取締所有雙端燈組。更大的燈泡當然更好,樂趣也更多, 整體上耗電也少了。但過了一陣子,我卻非常懷念那些在 配置和顏色上都有更多變化的燈光,而且我覺得,燈泡多 的時候,珊瑚會長得更好;不過我沒有再用雙端燈泡,除 了是因我在安裝時弄壞了太多,另外是它所標榜的節約能 源亦不見得有效。於是,我請了Lumenarc一位親切的員工 為我度身訂造一個可裝兩個燈泡的燈罩。如果把那些燈泡 移離燈罩中央,折射出的光芒便稍為減弱,但應該仍然比 安裝額外燈泡來得光亮。我曾經在那些燈罩上裝上不同瓦 特的照明組合,其中我最喜歡的是400瓦特20,000K金屬鹵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9


素膽組合,並 配上了250瓦特 10,000K XM燈 泡。而為了省 電,現時每個 照明裝置都採 用配以250瓦特 14,000K Ushio 燈泡的250瓦特 訂製的Lumenarc燈罩,各配有兩個燈泡。亦 20,000K金屬鹵素 可見到Loc-Line導流管的演變。 膽,且我未曾發 現珊瑚的生長或顏色有任何重大改變。照明定時器則設定 為整套燈泡每天只啟動三小時,金屬鹵素燈總共照射八小 時,兩者相互交替進行。 此外,我又用了兩個48吋藍色Reef Brite LED燈條取代兩 枝48吋VHO燈管。LED燈似乎是很奇妙的補充裝置,不過我 還未非不得不以LED燈作為主要照明的地步。 -維生系統我一直不喜歡在珊瑚水族箱內長期使用機械式過濾器,所 以我在裝置水族箱時,加入了可因應需要轉用過濾網或折 疊濾芯的功能。水流可防止雜質在水族箱裡積聚,並讓它 在房子底下長長的蓄水糟內沉澱,以便用網隔走,而我主 要用活石和沙石進行生物過濾。

我在2002年初設水族箱之時,厚沙床是很流行,而且普遍 認為越厚越好,最終我的厚沙床厚達三、四吋。我又加了 個隔離缸,主要用來培植水草,以釋放更多養分,又加了 一個在針輪上設有臭氧機的EuroReef CS-3化氮器,以及 一個自製的逆流鈣反應器。 -維生系統:演變家裡的水族箱運作起來後,我開始覺得厚沙床不太合意。 我不喜歡它霸佔主水族箱的空間,限制了水的流動,而且 沙床面還開始積聚雜質。更重要的是,其中一個水泵意外 掉下捲起砂石,令很多生物喪命。我不太肯定沙床就是致 命原因,但在發生第二次同類事件並導致相同結果時,我 決定撤掉沙床。我請了幾個朋友來幫忙,挪走水族箱內所 有東西,撤掉沙床,再把所有東西放回原位。其實我挺喜 歡用厚沙床來作天然硝酸鹽減除過濾,所以我把一個注滿 砂的20加侖水族箱放在蓄水槽內,作為外置厚沙床,而效 果似乎還不錯。 撤掉沙床後,我不太喜歡看到空蕩蕩的玻璃箱底,於是我 在水族箱「半入牆」後;切了幾塊板,用膠水黏些砂上 去,製成假沙床,我很喜歡這個有形無實的沙床。 我還撤掉了水草隔離缸和臭氧機。在它們先後因不同原因 壞掉後,水質和生物的健康都沒有變差,實在再沒有在它 們身上浪費時間和金錢的道理。EuroReef CS-3化氮器仍然

RETROSPECTIVE

23


把砂石用膠水黏在板上,製成假 沙床。

運作良好,我還在自動補 水機上加入石灰反應器。 去年,我更以蠕動泵取 代抽水到鈣反應器的葉輪 泵,這個新水泵實在物超 所值,在這次升級裝備之 後,我不用再調較反應器 的抽水系統了。 -預防災難-

由於珊瑚水族箱太容易出 現問題,我認為必須盡我 所能去控制局面。我額外安裝了幾組電路,把幾個水泵、 恆溫器和燈具連接上多個斷路器,蓄水槽和主水族箱裡都 設有恆溫器。在主水族箱內,近水平線上的單一水泵備有 不斷電後備電池,多個以電池驅動的氣泵則可在斷電時自 動運作。主水族箱還裝有兩組溢流管,以防其中一組突然 堵塞。主回水泵則連接著主水族箱內的浮球開關,一旦 兩組溢流管都塞住了,回水泵也會自動關上,防止客廳水 浸。 -預防災難:演變-

有箱外電子設備都安放在水族箱後上方的電線架內,幾乎 不可能被濺濕。 150加侖的淡水缸/海水混合缸已經很不錯,但我還加裝了 一座240加侖的水缸,僅供混合和貯存海水之用。現在,我 隨時都有150加侖淡水及超過200加侖海水在手。 -危機Sanjay Joshi曾說過,珊瑚礁系統裡最有可能出錯的一 環,正是珊瑚養殖者本人,而我的經歷令我不得不贊同。 我家水族箱的最大災難往往是因我冒失而起,例如忘記關 上淡水閥、沒有裝好水泵等;這些失誤令我家不少魚兒和 珊瑚一命嗚呼,我實在難辭其咎,尤幸大多數災難都因為 我儲備了大量混合海水而得以化解。 -疾病我的系統總能險勝珊瑚蟲害,有趣的是大部分蟲害來時有 如末世浩劫,但結果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壞。阿克爾扁形蟲 只是樣子醜惡,用虹吸管和市面上的杜蟲藥便能輕易控 制。Red Bugs卻不太能以杜蟲藥對付,但稍查一下資料就 可找到有效方法。專吃表孔珊瑚的海蛞蝓(Montipora-

不斷電系統上的水泵已換成造流泵(Koralia),萬一停 電,可製造比原本水泵更多的水流。我還在水族箱兩側裝 上Vortech MP40造流泵,其中一個備有後備電池。現時所

二零零八年發生石灰超標的人為意外,導致酸鹼值大升,九成小水螅 體硬珊瑚死亡,但水族生態在兩年內回復意外前的水平。

eating nudibranchs)很是棘手,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 而我是以人手清除牠的成蟲和蟲卵、分割有問題的珊瑚, 以及飼養幾條我一直想要的清潔魚(不過我不太清楚牠們 是否真的有助控制蟲害)來抗衡的。對付吃鹿角珊瑚的扁 蟲(Acro-eating Flatworms),則只需按著牠的生命周 期先發制「蟲」。除此以外,我水族箱的生物從未染過嚴 重疾病,這得歸功於我嚴選所養生物和實行嚴格的隔離檢 疫。 -我的水族生物珊瑚:我的珊瑚群以小水螅體硬珊瑚(SPS)為主,各品種 混雜,且大部分珊瑚是由Frag仔開始飼養。我以「水果攤 佈置法(fruit stand method)」佈置Frag仔,當「水果 攤」成熟了,就把整座珊瑚移開或移除,除了為了美觀, 也是為珊瑚的健康著想。我喜歡讓不同的珊瑚融為一體, 24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9



希望有朝一日水族箱裡佈滿活珊瑚,且有魚兒穿插其中。 珊瑚群裡有多株珊瑚是自我在舊屋用50加侖水族箱起, 一直飼養至今。我還不斷加入大水螅體珊瑚和非光合作用 (NPS)珊瑚,而這些年來牠們的狀態都不錯。 魚類:總體來說,魚兒數目一直都沒大改變,只有在發生 「悲劇」時,才有所損失。當中年紀最大的包括一尾從來 不肯交配的雌性黑腹海龍 (Doryrhamphus excisus)、一 尾橙尾瑞士狐(Liopropoma swalesi)、一對深水寶石魚 (Holanthias borbonius)、一尾東非火焰龍 (Halichoeres iridis),以及一對花斑連鰭䲗(麒麟魚)(Synchiropus splendidus)。對上一場災難在三年前發生,之後我新增了 一尾有助控制垃圾葵(鬼手)的緣鑽嘴魚(二間火箭蝶) (Chelmon marginalis),以及一對紫羅蘭(美國草莓) (Pseudochromis fridmani)。 -餵飼我經常餵飼水族箱裡的生物,餵的多是Reef Nutrition 產品,也有餵北極浮游紅蝦、糠蝦,以及有時可找到的 魚卵。珊瑚方面,我一直採用潮水式(flood feeding method)餵食,令水族箱充滿食物,方便讓水族箱內各種 大小生物進食。我還最少每三天餵食一次,讓水箱滿佈食 物,然後任由生物和化氮器把它們處理乾淨。 -水質水族箱每兩個月換水20%。我盡力維持鹽度於34千分率 (ppt)、水溫介乎華氏76至80度之間、阿摩尼亞零含量、硝 酸鹽低於20ppm、碳酸鹽硬度高於3毫克當量(meq/l)(約 8 dkh)、鈣含量高於400ppm、鎂含量於1,300ppm,以及酸 鹼度在8以上。奇怪的是,不論我在系統中加入多少鐵鏽粉 (GFO (granular ferric oxide)),或者減少飼料及勤加 換水,磷酸鹽含量仍然維持在.1至.3 ppm之間。不過,由 於珊瑚生長速度和健康質素並無受影響,也沒有出現煩人 的水藻,我便不再為「高」磷酸鹽水平憂心忡忡。 -展望將來我打算為石灰反應器/補水機添置一組碳源裝置,可是還 未找到藉口。我相信,穩定的生活環境是珊瑚礁健康的關 鍵,而且,在合適而穩定的環境下,珊瑚也能適應相對較 極瑞的環境。 除此之外,我只會繼續定期維護水族箱,不打算再作任何 變動,因為這正是我最為陶醉於珊瑚養殖的時刻:抱著 手,任它長! 特此感謝多年來一直協助我建立這個水族箱系統的人士, 特別是我妻子Libby和女兒Kalin。所有有關我這個系統的 文章,都可在網站www.packedhead.net觀看。 26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9


只要佈置得宜,大水螅體珊瑚、非光化作用 珊瑚皆可為小水螅體珊瑚水族箱增添光彩。

成年蓮珊瑚族群,原為寄生珊瑚,詳見第 42頁。

從頂部拍攝的珊瑚群,可見它們開始形成密 集珊瑚群,並生長至接近水面。

珊瑚向各方生長,互相融合。

RETROSPECTIVE

27


MAINTENANCE

現在就要多種多樣!

Shayne Ballou

照片由Totophoto提供。

「多

樣化」可見於音樂、文化以至你附 近的百貨商場,然而,它對你的海 水水族箱到底有何意義?多樣性既 是維繫生命的系統,亦是生命本身的副產品,更可 謂生命巨輪的潤滑劑,在許多生物過程中是不可或 缺的一部份。要是以為多樣性對於我們致力在家居 或商舖中,複製並維繫生態系統是無關重要的話, 那便太天真了。以下我會從四個特定範疇剖析海水 水族箱與多樣性的關係:隔離缸、水族箱基質及其 表面面積、水流和石塊移動。 隔離缸 在生物層面上,多樣性是指環境狀況或事物的多元化、多

28

類型,或某些差異。大家應該有聽說或接觸過隔離缸的概 念吧:隔離缸對水族箱有莫大好處,裡面養殖的動植物所 促進的化學作用,以及流過其底層的水流,均為整個水族 箱系統帶來多樣性。一般而言,隔離缸裡的水流都跟主缸 不一樣,而且可以調節至適合小寵物生活的環境。裝有燈 光以培殖大型水藻的隔離缸,是無脊椎動物棲身之所,也 能利用光合作用維持酸鹼度和碳酸鹽水平的穩定。光合作 用製造的氧氣,在不同的生物過程中作用良多,例如去除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在水中分解時會產生碳酸,當 水中的酸性或氫離子越少,整個系統的鹼度則越高(或酸 度減少)。因此,裝設一個不斷進行光合作用的隔離缸, 關燈後也能保持水族箱系統在酸度變化中緩衝的能力。 水族箱關燈後,ATP(三磷酸腺苷)主要透過呼吸作用產 生。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恰恰相反,在進行呼吸作用時,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隔離缸對維持整個系統的酸鹼度至關重要。 照片由Luis Gonzalez提供。

基質及其表面面積

多孔活石有更大表面面積,生物過濾作用更高。

構建基質的材料越多,越能促進生物過濾。 照片由Jim Adelberg提供。

許多大型無脊椎動物都能促進珊瑚水族箱(RT)的生長,當 然也對海水魚水族箱(FOT)非常有利,既可清除雜質,亦有 助食物鏈管理。這些處於食物鏈底層的小動物,會把食物 鏈上層剩下的廢物除掉。隔離缸內的基質(包括活石)則 擴大了表面面積,以提升生物過濾效能,同時為無脊椎動 物(例如存活在砂粒間的動物)提供各式棲身之所。 如果生物過濾有所窒礙或效能減弱,在隔離缸設置大大小 小的基質是個不錯的辦法。流經基質表面的水流可以公式 計算:某一水流量流過某一大小的表面時,能去除一定數 量的廢物。現在,如何運用這個概念以獲取最佳效益已是 輕而易舉:將最大的水流流過大小恰當的表面面積,即可 大大提高營養輸出量。 水流

植物會吸入氧氣並釋放二氧化碳,並提高水中的二氧化碳 含量。為了減低呼吸作用的影響,「相反白晝光合周期 (RDP)」隔離缸應運而生。在養殖大型水藻的隔離缸實施 與主水族箱完全相反的光照周期(即在主水族箱關燈時開 燈),便可減少溶解氧含量及酸鹼度的波動。

水族箱裡的水流應隨著所養品種數量提升而增加,而且不 能有任何角落的水靜止不動。就上述的水流概念而言,活 石和沙床是水族箱生物過濾的主軸,因此,在水族箱裡製 造各種水流絕對有利於輸出養分。河流中湍急流域𥚃的可 溶性有機物含量總低於緩慢流域,正正是因為水流較頻所 致。

MAINTENANCE

29


石塊背後的水流較弱,容易積聚雜質。

我喜歡把出水口置 於水族箱的前方, 這樣可形成較多的 漣漪,以防缸壁反 光,還可清除上面 的薄膜。很多時 候,魚友都忽略了 看不見的角落,特 別是活石以下的水 族箱底部,水流大 為減弱。在這些難 以觸及的角落裡, 我發現小水泵有助

回水流向水族箱前方,有助去除玻璃內壁的薄膜。

沙床上方的水流沿著缸底推進,防止養分積聚,還可為各 種浮游生物提供更多棲身空間,以及進行生物過濾。水花 和翻動的水流為好氧分解提供大量氧氣,相反,缺氧分解 則能源效益較低。所以,整個水族箱的水必須充分流動。 石頭的移動 總的來說,每加侖水加入1至2磅活石,一般已有足夠表面 面積,但假如可以提高至每加侖水2至3磅活石,水族箱的 環境會更加健康,也更有利於輸出養分。專家在接近潮間 帶區域(波浪撞擊區)進行了多項關於海浪帶動石頭移動 對生物多樣性有何影響的研究,結論是,在海浪不足以帶 動大石和石塊移動的區域,生物品種一般較少,而中至高 石頭移動頻率的區域,則有較多生物品種。這說明我們可 透過不時翻動水族箱裡「鬆動」的石頭,培養更多無脊椎 動物和細菌品種。以我自己的水族箱為例,我盡量每個月 都翻動一下石頭,通常是重新佈置面層或座落在沙床表面 的石塊,但已固定在沙床裡的最好不要去碰。加入活石也 是增加細菌及無脊椎動物品種的妙法,使水族箱的生物種 類更為豐富。而在加入活石前,必須詳細計劃,並仔細檢 查活石上有沒有寄生物;只要水流暢通無阻,而且沒有分 解中的微小及大型動物,你隨時都可以對水族箱加添更多 活石。 總結 現在,你應該明白水族系統運作與生物多樣性的微妙關 係,而多樣性更是促進化學作用及平衡的不二法門。 「甲之熊掌,乙之砒霜」正正是生物多樣性的基調。生物 多樣性一旦被削弱,整個系統便會變得脆弱,繼而崩潰; 遺憾的是,喪失多樣性導致整個系統崩潰的臨界點難以預 測。至於本文提及的自然系統,則遠比文中概述的複雜, 因為我們只可大慨知道各組元素之間的主要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剛發表的報告上指出, 全球生物品種數目在過去四十年減少了30%。我希望各位 讀者理解到水族箱裡各種生物的共生關係與奇妙的多樣性 後,也能明白到全球生物品種日漸消失所代表的意義。

30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ANEMONES

精彩十年:

公主海葵成功記

Joseph Peck 在

眾多海洋生物當中,海葵最令人著迷,也較為有挑戰性。就像其他魚友一樣,沖著對海葵的 迷戀,我嘗試弄平生第一個海水魚水族箱。可惜我這個新手把事情都搞砸了,但當我知道這 並非全然是我的錯時,我頓感一絲安慰:那個無良店主賣我兩條小丑魚、一個棒球大小的公主海葵 (Magnificent Anemone,又名公主海葵Ritteri或壯麗雙輻海葵Heteractis magnifica)和一隻清潔 蝦,之後他告訴我用7加侖水族箱加一個慳電膽來照明,便確保牠們生活愉快,結果海葵和其中一條 小丑魚在一個星期內便相繼死亡。如果說這場悲劇裡還存在一線曙光的話,那就是這次徹底失敗令我 退回原點,放慢步伐,在嘗試飼養另一個海葵前,盡我所能做好一切準備。幾個月後,我再買來一個 海葵。如今十年過去,這個海葵已繁殖出六個個體,其中有的直徑幾乎長達半米!以下故事就是我十 年來養殖海葵的心得,也給無數打算養殖海葵的珊瑚玩家一些建議。 甚麼是海葵?在科學層面上,牠們屬於刺胞動物門和珊瑚蟲綱,而在生物學家眼中,牠們與其他珊瑚別無二致。然而,牠 們有其獨立綱目海葵目,屬六放珊瑚亞綱。一般來說,牠們的特徵就是巨身大口的單一水螅蟲,不呈傘狀,也不像牠們的 近親水母一樣行動自如。最為大家熟識的海葵通常有個底盤(又名足盤)、體柱和口部。口部亦即是口盤,口盤周圍長

32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小丑魚與海葵分裂體共處。

,生物學家的花俏說法是會移動;牠們被人帶回家後,往 往會在水族箱裡游來蕩去,最終或被捲入潛水泵,或堵塞 著溢流管,或擠進了又深又暗的裂縫裡,半點光照和食物 都得不到。有時,牠們好幾個月生機勃勃,卻突然在一夜 間四分五裂,以腐壞的身軀殺死水族箱內大部分生物;那 麼要如何避免這情況出現呢?

這是迷人的公主海葵的第6個分裂體。

滿觸手,大多數帶有可蟄人的微小刺細胞,名為刺胞細胞 (nematocysts)。體柱有時並不明顯,例如地毯海葵吧, 但生理特徵都是大同小異。有趣的是,不少海葵已發展出 一套生存技倆,使共生現象提升至全新境界。牠們不但吸 納蟲黃藻,得以如植物一樣在陽光下生存,還學會了利用 帶刺的觸手保護不少魚蝦蟹。海葵為那些動物提供了安樂 窩,作為回報,牠們便帶來食物碎屑,又保護海葵軟綿綿 的肉身。對我來說,這些足以令海葵成為世界上最神奇的 生物之一,即使如此,對於這種迷人生物的研究實在不 多,珊瑚玩家們是時候出一分力了。現時養殖海葵的成功 率相對較低,甚至可以說是非常低。至於有多低,則無確 實數據,但我所認識曾經嘗試養殖海葵的珊瑚玩家當中, 大多以失敗告終,而我所認識的珊瑚玩家實在不少,這便 足以說明成功率之低。其實主要問題還是海葵會「漫游」

首先要審視這些基本事項:你的水族箱是否設備完善?你 想買的海葵是否健康?你設置的環境是否適合你打算養殖 的海葵?一般來說,水族箱發展「成熟」之前,別養甚麼 高難度的生物。那何謂「成熟」的水族箱呢?嗯,答案可 能可以在「珊瑚養殖指南」某大章節裡找到,但就我個人 經驗所得,飼養這種生物之前,水族箱都應先運作最少三 個月,最好是最少一年。接下來便要想那海葵健康嗎?切 記,那些海葵來自地球的另一端,舟車勞頓期間飽受壓 力。假如海葵看起來太過灰白、口部張開、對碰觸沒有反 應,或者在水族箱裡翻來滾去無所依附,你便應該在購買 前反覆思量。最後,你要考慮你的水族箱是否就是你心儀 海葵的「絕配」?現時可供珊瑚玩家選擇的海葵種類多不 勝數,由迷你地毯(Maxi-minis)、奶嘴(Bubble Tips) 到地毯,當然還有我最愛的公主海葵,但要留意,牠們都 有不同需要。公主海葵需要大量光線,奶嘴海葵需要大規 模岩群以便覓得合適的縫隙,地毯海葵則需要一個鋪上沙 的缸底。但其實最主要就是你這個珊瑚玩家要在接受海葵

ANEMONES

33


挑戰前做足準備功夫。對於絕大多數水族箱問題,我建議 你拿你喜歡的成功例子來依樣畫葫蘆,千萬別另辟蹊徑。 大家都知道公主海葵在400瓦特鹵素燈照明下長得蠻好,卻 不確定是否所有類型的LED燈均提供夠寬的光譜,所以,如 果你準備養公主海葵,何不按已知可行的方法去做?這道 理同樣適用於所有品種的海葵。不論你所選的是哪一種海 葵,你都不是第一個擁有那品種的人,所以只需找出可行 方法,照辦煮碗就成。 達成所有基本條件後,還有一些細節可能需要考慮。首 先,你打算養多久?正如我在前面提及,有關海葵的研究 並不多,但有一點大家都知道的是,一些品種可以存活幾 百年……沒錯,是幾百年。鑒於有些海葵可作無性繁殖, 就是說,直接把自己一分為二,然後兩個複製體繼續存 活,幾年後又再分裂成兩個複製體,哪個是新哪個是舊難 以分辨。「老化」是「衰老」這個科學名詞的美稱,由於 出芽的海葵會發育出完美的基因複製品,所以理論上現時 在印尼珊瑚礁發現的海葵族群可能已有數千歲,只是我們 未能確定而已。 這裡的相關問題就是,把海葵帶回家後,假設你有興趣把 牠養到壽終正寢,這便可能成為你的終身事業!其次,假 如海葵佔領了你的珊瑚水族箱,你有何感受?海葵是刺胞 動物世界裡的支配者,牠們經常殺死鄰近的石珊瑚,間

奶嘴海葵需要大規模岩群以長久生存。 令人驚艷的紅地毯海葵需要一個鋪上沙的缸底。

34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成熟的水族箱給予海葵最佳的長久生存條件。

ANEMONES

35


中以四處遊蕩的小魚作為零食。若果你不願意失去偶爾與 牠們為鄰的珊瑚或小魚,海葵應該不是你的理想寵物。最 後,你準備付出多少努力去養殖海葵呢? 儘管已證實了有些海葵生命力強韌,養殖大原則還是要為 牠們準備理想的水質:硝酸鹽少於1 ppm,磷酸鹽為零或接 近零,鹽度穩定於大約35ppt,溫度永不高於或低於適合這 生物生存的範圍,以及有絕佳氧份。此外,若你外出數星 期,任由這段期間的水質下降,那麼,你可能不適合養殖 海葵了。不過,若你已做好一切準備,承諾致力飼養這種 美麗的海洋生物,以下就是我養殖公主海葵的小小心得。 正如我在文章開始時提及,我在初養海葵失敗後約四個月 買下第二株公主海葵。那株海葵現在已經分裂成總共七個 海葵,其中三個在格林威治水族店(Greenwich Aquaria) ,兩個在我的水族箱,另外兩個在附近朋友的水族箱。 順帶一提,我水族箱裡那個海葵與格林威治水族店內其中 一個海葵,在今年5月同一時間分裂,相當神奇。不論這是 由異常溫暖的4月或月球接近地球所觸發,抑或純屬巧合, 我想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但必定會帶來大量提問。每次 我買下海葵,我都會放在一個60加侖的亞加力水族箱,配 以兩個150瓦特鹵素燈。 最初,我把海葵放在離缸底約8吋的一塊平滑石塊上,牠便 立即開始沿水族箱側壁和前方玻璃向上「漫游」,然後被 堵在溢流缸格柵,最終塞進了Maxi-jet潛水泵的進水口, 令我要切去潛水泵的格柵,牠一部分足盤亦完全損傷變 形。 大家都好奇為甚麼公主海葵會如此移動,有些人猜想牠在 游向帶氧水域,其他人則認為牠在尋找光源。為了嘗試並 制止海葵游來游去,我把岩石堆成金字塔狀,可將海葵帶 到離水面數吋的鹵素燈正下方。接著,我裝上第二個潛水

36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泵,以增加水流。海葵自此不再游來游去,我徒手移動海 葵和牠的基石數次,那海葵卻自2002年1月第一個星期開 始,不再挪動超過兩吋。 這些年來,有些朋友決定不再養海葵了,我便從他們手中 取得一些公主海葵。最初犯了點錯誤後,剩下來的兩個海 葵客人,自從我把牠們放在樓下的180加侖儲水箱後便靜止 不動。我認為養殖公主海葵的秘訣,就是強烈光照、急速 而洶湧的水流,以及頂尖上有球狀或碟狀石塊的金字塔形 石頭。頂石須讓海葵覺得自己身在懸崖峭壁,假設光照和 水流也充足的話,這大可令牠不再在水中「漫游」。 如果你決定嘗試養殖公主海葵,最理想就是在開始放入珊 瑚之前,先安置海葵在水族箱內。如此一來,要是海葵不 滿意你所設計的家,你也可以按著牠的需要調節石頭佈 置。而同樣重要的是,你必須除去潛水泵,或者裝一個網 板組成的盒子包裹潛水泵,以防海葵被吸進去。還有,新 的海葵很有可能會失去大部分蟲黃藻,無法在燈光下單獨 生存,在這情況下,你將要一直餵飼海葵吃牠願意吃的肉 食。 根據我的第一個海葵,我把整磚急凍食物放在觸手上,牠 吞了下並在吐出來之前只分解了半磚,自此我只需要一小 片新鮮無急凍的三文魚就行了。此外,對我而言,小丑魚 的入住似乎有助公主海葵更快適應水族箱。最後,關於餵 食有一點要注意:海葵重獲蟲黃藻時,我建議你停止餵飼 肉食。我不餵飼我的海葵,讓牠們一直保持容易打理的大 小,而其他備受我照料的複製體則獲得豐富飼料,並迅速 長至野生公主海葵著名的一米直徑。 相當有趣的是,野生的公主海葵要不是龐大的個體,便是 一叢微小複製體,所以,我們不直接餵食,不是要牠們餓 肚子,而是希望重塑天然珊瑚礁上食物較為短缺的環境。 對於許多珊瑚玩家來說,他們夢想中的水族箱都有一個美

海葵分裂時的特寫。

ANEMONES

37


麗且隨水搖曳的海葵。毫無疑問,某些海葵挺適合家庭珊 瑚水族箱的環境,特別是來自珊瑚玩家的海葵複製體,但 這並不代表牠們容易養殖。 所以,假如你正打算養殖海葵,切記野生生物是有限的天 然資源,購買一個在水族箱裡養大的海葵,將對保育工作 大有幫助。 最後,請謹記,海葵比其餘大部分海洋小生物更需要你做 足功課,以及學習用最大耐心去養殖! 其中一條小丑魚在牠的家裡棲息。

我的公主海葵在迎接黑夜來臨。

其中一個複製體分裂開來後。

新分裂的複製體仍是個安樂窩。

38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MASNA CLUBS

MASC

2012 年 科 學 展 A

Club Spotlight

Juan Muro

羅拉多州海洋水族館協會(MASC)於2007年成立,為非牟利珊瑚協會,宗旨是增加珊瑚愛好者的知識,使珊瑚 在細心照料下更長壽和健康。本會致力於支援、教育及團結海洋水族愛好者,透過人工繁殖喚起對海洋生態系 統及相關保育工作的關注。我們每月會在成員住所或贊助商店舖內召開會議,以逐步實踐上述所有事項;我們 也會舉辦特別教學活動、清倉大特賣、「養成保育習慣」會議及科學展。 去年成功舉辦科學展後,我們決定再次一展身手。今年,MASC董事會加強評審程序,為原有兩人的評審團增添三名成員。 由這五名評審選出的優勝者,將可參與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巿舉行的2012年北美海洋水族館會議(MACNA 2012)。而新評 審成員包括Reef Addicts的Marc Levenson、BASF海洋培植研究實驗室(Mariponics Marine Research Laboratory)主 管Christine Williams及斯坦哈特水族館(Steinhart Aquarium)的海洋生物學家Richard Ross。評審團當然少不了去 年的骨幹成員:閃電透紅小丑魚項目(Lightning Maroon Project)和梳蘿拯救項目(Bangaii Rescue Project ) 的Matt Pedersen,以及知名講者兼Wet Web Media合作 人Bob Fenner。除了增強評審團陣容,我們還會在MACNA 這項目探討厚沙床深度與脫氮作用速度的關係。現時普遍認為越 2012免費旅程之外向優勝者額外頒發美金$500現金奬。這 深的沙床更有助脫氮作用。 $500美金由一位不欲透露身份支持者捐出,他認為這個比 賽是鼓勵未來珊瑚愛好者和科學家的推動力。

#1較厚的沙床會影響脫氮作用嗎? ──MARY PETERSON

自去年十二月起,參賽者便為他們的2012年項目努力不 懈。除了加入新評審外,比賽其中一個重大改變就是加入 「指導階段」。去年評審們回饋的最寶貴意見是希能能多 點參與項目的前期階段,好讓他們為參賽者提供意見、提 出疑問,以及指引參賽者取得最大科學成果。新階段在項 目首三個月進行,期間評審團提供了許多有用的建議,有 些項目藉著寶貴的意見而作少許改動。我們欣喜若狂的 是,董事會認為評審團與參賽者之間的一點互動,就是從 去年到今年的最佳轉變,而我們亦相信,參賽者現時有更 充足的準備去展示有說服力的項目。 目前所有參賽者都處於「實驗階段」,此階段將會持續一 段時間,以收集適用的數據。整個過程需時六個月,即在 MASC八月例會上展示各個項目時告終。在該六個月內,參 賽者將提出假設、進行研究、完成實驗、拍下作品照片和 影片,最後集合並展示他們的成果。 本年度科學展項目如下:

40

#2雜食VS.豐年蝦──HANNAH TURNER 這項目會對比豐年蝦和雜食的營養價值,探討以豐年蝦作為魚兒 單一食糧的效果。

#3 可否以過氧化氫作為添加劑? ──AARON MOSS 這項目嘗試了解一般作為漂白或清潔劑的過氧化氫,能否用作珊 瑚水族箱的超級添加劑。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4 斜坡能增加生長速度嗎? ──AMBER HOOVER

#6 甚麼東西影響千手珊瑚(PULSING XENIA)開合?──BRIAN JACKSON

這項目將探討長在斜坡上的鈕釦珊瑚(zoanthids)和軟體珊瑚 (palythoas)是否會加速生長。生長速率將以重量及水螅體數量 計算。

這項目將測試各品種開合與否的原理。開合是全有或全無的極端 現象嗎?在不同環境下,開合速度會否有異?

#5 如何安全使用珊瑚藥物? ──STEVE P.

#7 方解石電解作用 ──AARON EDIGER

這項目將探討不同藥物及療法對珊瑚系統的影響。

這項目將嘗試重現水族箱在電解作用下的驕人生長速度。

我要在此感謝丹佛水族店的Elite Reef提供機票,以及Fathom Aquatics的Jon Garnett提供酒店住宿!同時還要特別鳴 謝MACNA團隊為我們的優勝者提供所有東西,包括MACNA免費入場券,還有餐宴和揚聲器!如果沒有各位鼎力相助,以及 各位評審落力參與,這場MASC的盛會根本無法完成。 永遠懷念Don Volak,1978-2012

WINNERS

Photo Contest Current Topic:

“Wrasses” 1

2

Ed Bonyai

3

Andrew & Erika Brown

Eshopps

Brandon O'Meal

Reef Nutrition

Two Little Fishies

2 3

3

Next Topic: PRIZES

“Blennies & Gobies” Submit original photographs of your Blennies and Gobies for a chance to win awesome prizes!

1

Nano Skimmer

For rules, details, and entry, go to www.reefhobbyistmagazine.com.

Roti Feast, Arcti Pods & Phyto Feast Live

Julian’s Thing, replacement tips & ZoPlan

To sponsor a RHM Photo Contest, email an inquiry to info@rhmag.com.

MASNA CLUBS

41


CORAL

不明生物 我第一次見到這種「不明生物」,已經是大約十年前的 事,然而一切仍然恍如昨日。當時我正在區內一間水族 店閒逛,店裡選擇不多,沒有甚麼很吸引人的品種,而 且我已看遍店內比較有趣的幾株珊瑚,牠們都不值那個 標價吧。於是,我在這天花了點時間看看自己平日不大 會買的生物。蛤蜊──顏色豐富,但不大活躍;蝦蛄 ──夠活躍了,可那吃相多難看啊!旋鰓管蟲(Feather Dusters)──非常酷,但要靠大量的浮游生物等東西來 養活。在那排架子末端的最後一個水族箱裡,養著一小群 紅色「叢生管蟲」(Bispira brunnea)。我一向喜歡這 種生物,但牠在我的水族箱裡總是長不好,經常被水藻纏 至窒息,最後一命嗚呼,所以我當時並無意欲買牠,仔細 地看一看已經心滿意足了。就在我正在看第三株叢生管蟲 時,我發現牠底下有一處呈淺螢光綠色,大小只有尾指指 甲的一半,看來沒有任何結構。起初,我以為那只是黏在 叢生管蟲上的團扇藻(Padina algae)碎片,但湊近去看 清楚,原來那上面有三個細小的亮綠色的口部。這時我開 始興奮起來了。

Jim Adelberg

斯坦哈特水族館裡展出的「不明生物」

這是一株呈美麗螢光綠色的表覆形大西洋珊瑚分枝,應

該沒有可能循合法途徑來到加州的,但牠現在就在我眼 前!當然,我把牠帶回家了,這才是故事的開端呢。我做 的第一件事,就是小心翼翼地割去牠身上所有叢生管蟲的 吸管,然後把牠安插在frag仔插座上。我希望萬無一失, 不讓任何附連的有機物影響到牠。數月後,這frag仔已長 遍整個插座,還開始現出漩渦與折疊形態。這種珊瑚另一 有趣之處,就是牠長有柔軟的邊,在水流裡伸捲。現在, 這株珊瑚大小已足夠與其他人分享了。第一株frag仔給了 Rich Ross,他爽快地為我這株珊瑚留個備份。珊瑚群不斷 生長,後來我還經Bay Area Reefers’的DBTC計劃,以「 不明物體」名義分發了幾株frag仔出去。在這珊瑚到手約 一年之後,我偶然翻閱Corals of the World,看到其中所 載的蓮珊瑚(Agaricia)類目,便姑且把這株珊瑚識別為 Agaricia agaricites吧。後來,我又分了一株frag仔給我 朋友Jake Adams後,他認出了這株珊瑚的品種。雖然我原 有的水族箱和珊瑚都早已分了給其他珊瑚同好,但原來為 這珊瑚留個備份的決定是明智的。Rick Ross手中的frag 仔長成了幾個美麗的珊瑚個體,其中最大的一群正在我當 義工的斯坦哈特水族館(Steinhart Aquarium)內展示。 每星期我望著這一大群珊瑚時,都不禁回想起牠早期的卑 微…… 42

歡 迎 瀏 覽 夢 幻 海 洋 討 論 區 作 更 深 入 的 討 論 :http://www.reef.hk/forum/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