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aming Lyrics 043

Page 1

Streaming Lyrics 第四十三號 2013 年 4 月 5 日 發行人:胡又天

劉劭希〈青鳥詞〉MV,此曲和 MV 將客語歌拓展到古典文學、神話與科幻 的領域,可惜沒有細加發展下去。 本刊網頁:https://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Home/liu-xing-ci-hua 線上閱讀:http://issuu.com/streaming_lyrics 電郵:youtien@gmail.com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youtien 微博:http://weibo.com/u/1374223475


清明節快樂 吐嘈鬼祝大家清明節快樂,之後端午節、中元節也當比 照辦理。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在新遊戲上, 《星海爭霸 II》資料片《蟲 族之心,單人劇情三天玩完,對這個伴我們成長十幾年的遊 戲還是要跟進一下的。也玩了臉書和 APP 界當紅的《Candy Crush Saga》,雖然這種寶石方塊類的遊戲早在十幾二十年前 就差不多被做到爛了,但他們把已知的、可行的種種吸引人 而不太增加複雜度的機制整合得很好,你又可以在上面看到 你朋友打了幾分(如果排行榜不限朋友,而是全世界規模, 那很多人就會絕望於不知誰打的荒謬的高分而退卻),這樣 就會帶起競爭心理,宛然讓我們回到小時候和同學比高分的 情境。不過,要是你看到榜上哪個朋友每關都打很高分,再 想想你自己耗了多少時間在這上面,你就可以合理懷疑這傢 伙平常都在幹嘛。以前去澳門賭場時朋友問我賭不賭,我說 「不賭。不賭就贏了。」前日王希文學長發文「實在不該再 浪費時間在 xxx 上面」 ,不知道他指的是不是這些遊戲,隱其 名也是個不錯的反廣告方式,總之我認為他贏了。 如果要把這期想寫的東西寫完,又要花好幾小時,也不 知幾日才能出,這裡就先把現有已經完成的東西抽一部份, 先出一期,也不下一萬多字。客語歌曲研究第五節寫得多了 一些,宜再分兩、三期刊出,本期刊載劉劭希、拷秋勤的部 份。漫畫與訪談記錄暫停一期!

1


本期目錄 【前言】 【論文】

【詩作】 【轉載】 【資料】

【雜文】

清明節快樂

1

目錄 2001 年至今的客語詞風流變(1) 孤獨的開拓者:劉劭希 站定草根台派立場的混合語嘻哈樂團:拷秋勤 附錄:歌曲網址連結

2 3 4 16 25

挖出鼻屎 黃志華:《粵語歌曲解讀》讀後 讀書筆記 張洪量《黃書》 《歌謠與臺灣文化》 隨筆雜記

26 27

《搖滾芭比》觀後雜記 愛的起源 注音符號的台語讀法 「孤鳥」釋 I dreamed the world as it was

35 36 42 43 44

31 32

過刊下載連結 以下連結須有新浪微博帳號方能下載,牆外網友可至 Google 頁面。 一至四期 二十一期

五至八期 二十二期

九至十二期 二十三期

二十五期 二十九期 三十三期 三十七期 四十一期

二十六期 三十期 三十四期 三十八期 四十二期

二十七期 三十一期 三十五期 三十九期

十三至十六期 二十四期 二十八期 三十二期 三十六期 四十期

2

十七至二十期


2001 年至今的客語詞風流變(1) 進入本世紀,客家音樂環境有了兩項改善:網路普及、獨立樂壇興起,使小 眾的客語歌曲不再必須依靠主流通路,而得以自力發行,依靠口碑相傳;1998 年公共電視開播、2003 年客家電視台開播、相關音樂獎項及政府到民間種種推 廣客家文化的活動,也讓客家界有了一個「主流」的舞台,但此「主流」的樣貌, 並非民間自然形成,也非經市場淘汰,而是相當大程度取決於主事者對客家文化 的想像和企圖,而此等想像與企圖總難免被官僚理性、政治正確的顧忌和傳統人 情所限,於是「主流」初時即多將目標觀眾設在老人、設在客家庄等客家文化的 固有地盤,而少向年輕人與非客家族群發展;1歌曲則仍以缺乏當代性的傳統山 歌為主,新派的作品與主張仍未得大用,僅偶有點綴性質的表演機會,直到 2007 年後方有由新派同仁主持的常態音樂節目《哈客音樂瘋》 (劉劭希主持,2008 年 播畢) 、 《客家新樂園》 (謝宇威、彭佳霓主持,2009 年開播至今)及每集十分鐘 的歌曲記錄片節目《十分客家》,但收視率也不高;台方有主動將歌曲表演片段 上傳到 YouTube 網站,點閱率也不高。2故可謂,環境雖有改善,但離理想的局 面還很遠。時至今日,除了一些客語歌同好會在網上轉載音樂節目片段,客家台 尚未有任何一個節目曾將影響擴及客家界外的大眾,成為主流社會中的話題過。 是故我們引用台方與官方的相關資料時,亦須如對待教育界的文獻般有所保留。 然而,大眾市場局面不開,「主流」流布不開,也相對的讓堅持文化理想或 純任自然的客家音樂人,在客語歌壇中保有了很高比例;於是,對秉持文化理想 或自然趣味的聽眾、樂評與學者來說,客語歌曲也就比愈趨僵化的主流國、閩、 粵語歌更值得期望。這些觀眾的口碑,包括本論文的評述,也就完全可能將其中 佳品帶往大眾以及海外;這也便能鼓勵客家音樂人繼續唱自己的歌、走自己的 路。

1

參見劉劭希網誌,〈從夏客風演唱會談當今台灣客家流行音樂〉,2002 年 7 月 3 日: 「目前各縣市舉辦的客家活動,不管是文化節或者某某祭典,針對老年人的多,針對客家庄的多, 針對出問題的年輕人卻很少,針對大量隱性都市客家人的也少。我並非主張不必照顧中老年人或 客家庄,而是認為,如果真的是想要阻止客家人口的滅亡,都市和年輕人就不能忽視……無疑的, 眾多客家歌手的知名度與市場銷售量,遠遠不及許多國語歌手或閩南語歌手,這正是客家文化急 速流逝的一個表現。不幸的是,這也成為許多主辦單位的心理障礙,明明是客家活動,又怕客家 歌手沒票房,只好打著族群融合的口號,邀請一些主流歌手,或客籍(但非客語)歌手助陣,或 者客家與原住民對話,與福佬人對話之類的,看起來是族群團結,其樂融融,其實多少透露著客 家人的自卑感。何況別的族群辦音樂會,也從來沒有人說為了族群融合,而來邀請客家歌手。這 種單方面的禮尚往來,使許多客家歌手即使站在自家人裡頭,感覺還像是個客人而非主人。」 (http://www.liushaoxi.com/liu_shao_xi_de_yin_le%26tu_ya/liu_shao_xi_de_bu_luo_ge/Entries/2002 /7/3_cong_xia_ke_feng_yan_chang_hui_tan_dang_jin_tai_wan_ke_jia_liu_xing_yin_le.html) 2 客家電視台在 YouTube 的帳號為 hakkatv;截至本文寫作的 2013 年 2 月為止,來自上述節目歌 曲片段的觀看人次,最高者不到四萬,低者只有數百甚至數十次。 3


本節討論 2001 年至今客語歌壇的三種新發展:一是注入現代感與都會題材 的努力,以劉劭希、拷秋勤為代表;二是公共電視與客家電視台的客語影劇歌曲 所展現的「主流」;三是女性作者與女性意識的出現,以羅思容、溫尹嫦、官靈 芝為代表。

孤獨的開拓者:劉劭希

劉劭希(1964-),台中東勢人,母親是音樂教師,但他幼時並未完成鋼琴課程; 中學時罹患精神疾病,經常苦於夢魘,3他撐到考上台大,至 19 歲時大病一場, 然後腦海開始充滿音樂;他發現音樂能紓解其不適,至大三遂決定放棄學業,從 頭學起樂理、樂器,並率先學習電腦作曲。1988 年退伍後,他投入流行樂壇, 有感於家鄉的大埔腔客語漸趨消亡,而決心以母語創作;41992 年寫出了第一首 客語歌曲〈三藩市的 Coffee Shop〉 ,但因無唱片公司願意出版客語專輯,所以他 只能先為其他藝人從事編曲與製作,包括 1996 年至北京幫搖滾歌手鄭鈞製作專 輯,至 2001 年方發行了首張專輯《嬉哈客》 ,2002 年又自組「傳響樂坊」 ,出版 續作《野放客》(2002)、《八方來客》(2003)、《無知者的理想」(2004)、《21 世紀 病發症候群》(2004)及《果果台客》(2006),《唬客船長》(2008),皆獲金曲獎提 名或獎項。

3

目前資料中未有說明是何種精神疾病,劉劭希本人則名之曰「睡魔」 : 「為什麼叫睡魔我其實也 不知道,就很自然地在心裡這樣稱呼他了。這玩意兒折磨了我幾十年,別人看我只是打個瞌睡而 己,我的感受卻是刀刀入骨地真實,有時侯還要在裏面一待好多年,掙扎掉半條命才能醒過來。」 (劉劭希網誌,〈睡魔圖鑒〉第一話,2012 年 12 月 3 日, http://www.liushaoxi.com/liu_shao_xi_de_yin_le%26tu_ya/shui_mo_tu_jian/shui_mo_tu_jian.html) 4 〈劉劭希小傳〉,客委會網站,2007 年 6 月 21 日。 4


劉劭希特別之處有二:一是他使用較罕見的東勢大埔腔客語,5此為客家新 音樂運動迄今僅見;二是他有意大量以現代都市、社會的情事為題,以「創造符 合時代的客語文化內涵」,6迥異於專注農村、鄉土的同仁,曲風也融冶了爵士、 搖滾、放客(funk)、Bossa Nova 等各種流行的西洋曲風,不拘一格。但就如本章 緒論所說,在都市客家人仍不說客家話,客家話也遲遲未能多補充現代語彙的情 形下,創作者要勉強帶頭,其志雖可嘉,其作亦總難免生澀,而或不得情感共鳴, 只得到些許出於文化理念的稱讚與報導,或太過簡單的「好聽」。劉劭希自己也 明白這一點,但仍出於理念而去努力突破,且還自學 Flash 動畫製作 MV,補上 「演」的方面,使他一人能夠包辦詞、曲、編、演、唱,甚且自力經營公司。可 惜,劉劭希作品雖亦關注社會現實,有連結議題,也在尋求對話,但始終回音杳 杳,至今沒有得到過深入討論。研判原因,除了語言與市場的不利因素,他切入 議題的方式、他作品本身的表現,大概也還較為欠缺吸引迴響的可能。下面就從 〈三藩市的 Coffee Shop〉看起: 三藩市的 Coffee Shop 詞曲:劉劭希 A1

San Francisco 暗晡夜的路上 剩沒幾多人行路 𠊎在路邊一間沒人的 coffee shop 裡面 一個人佇昏昏暗暗燈光下 慢慢欣賞 jazz music 清冷的空氣中散發孤單的香味

A2

十幾年的歲月 作麼該恁快 從𠊎等兩人身邊走過 好像沒多久以前 我正同你熟識 當時台中暗夜同樣飄著這種醉人的咖啡香 沒想到沒一久多久 我們就分隔一個海洋

B

又想到𠊎等兩人以前共同約定的事情 作麼該剩𠊎一個人行得這麼遠 從沒想過事情未知以前 你卻作你負心來變 𠊎想毋透 𠊎想毋透 飄洋過海也無位可哭 (重覆 A1)

5

劉邵希不同意將東勢客語歸為「大埔腔」,他認為東釋的已和大陸的大埔腔客語頗有差距,仍 被歸為大埔腔是政治因素,而此腔調「現在估計不到三萬人能使用,這三萬人有一大部份是即將 凋零的老人。」(劉劭希與筆者通信,) 6 劉劭希,〈請給客家音樂人公平的舞台吧!〉,《大墩文化》41 期,2007 年 5 月。 5


從歌詞可見〈三藩市的 Coffee Shop〉是典型的傷別離、怨負心的都市情歌, 其場景放在外國的都市,夾雜幾句英文,和其爵士鋼琴的配樂一起營造出了時尚 感(或可用大陸流行語稱之「小資情調」),在 1992 年尚算新潮,在客語歌裡也 是創舉,然而到 2002 年才收錄於首張專輯《嬉哈客》 ,聽來就不甚稀罕了。歌詞 為不對仗的散文體──A1、A2 段曲調相同,但文句不重覆、不對仗,只是接著 敘述下去,劉劭希爾後大部份作品也採此筆法;唱腔低、輕而微帶氣聲,和諧地 配合了編曲,而在閒適的情調中抒發了哀傷,可惜音樂上的和諧也削弱了詞句的 表現力,全曲中聲韻最突出的歌詞是倒數第二句「𠊎想毋透 𠊎想毋透」 ,但末句 的旋律又輕輕將其醞釀的糾結放掉了,予人草草收尾之感。撇開內容的不盡完善, 此曲在風格上的率先嘗試應記上一筆,只是其創新的程度尚止於搬用爵士曲風, 在「客語與西樂的融合與創新」這個客家新音樂運動的核心問題上,未能作出更 多值得繼續研究的答案。 首張專輯《嬉哈客》也多有不徹底、或許還有些自相矛盾的嘗試。劉劭希自 謂此專輯名稱不是指嘻哈(Hip-Hop)曲風,而是想用輕鬆、嬉戲的風格,來顛覆客 語歌曲以往沉重、保守、悲情的印象。7但其實這張專輯中大多數作品的底蘊仍 是悲哀的,如第一首〈姣細妹(騷女孩)〉 ,寫他看到隔壁老師的女兒,以前「生 得普普通通嘛曉讀書」,來台北第二年就去酒廊作了公關(小姐的代稱): 姣細妹(騷女孩) 詞曲:劉劭希 A1

𠊎去年看到隔壁老師的女兒 佢正高中畢業想要來台北 佢細人到大從來不會欠不足、不好 生得普普通通嘛曉讀書 𠊎同佢講這下壞人依多 你要小心騙人的東西 莫不記得我同𠊎講的事情 兩三八下凊凊采采隨隨便便被人騙騙去

B1

變 姣細妹 姣細妹 (Don't be a bitch,Don't be a bi-bi-bitch) 姣細妹 姣細妹 (Don't be a bitch,Don't be a bi-bi-bitch)

A2

前日𠊎進去一間 HOTEL 𠊎看到一個細妹行過來 著貂皮大衣還有小短褲

7

聽說那邊很多蓋靚的小姐 面上的粉擦有兩三斤 好像很久以前同𠊎就熟識

劉劭希網站:「2001 年還沒開始流行把 Hip Hop 翻譯成嘻哈。當時取這個名字,是指快樂玩耍 的客家人,主旨是顛覆。這張專輯一點也不 Hip Hop。不幸地,這個名字讓很多人產生誤解。」 (http://www.liushaoxi.com/liu_shao_xi_de_yin_le%26tu_ya/xi_ha_ke/xi_ha_ke.html) 6


仔細看原來佢是那老師的女兒

還未一年走去酒廊做公關賺錢

B2

(重覆 B1)

C

自從𠊎一個人在食頭路 不知看過幾多細妹很愛錢 雖然𠊎看到這些細妹也很心動 不管怎樣𠊎較懷念從前 (重覆 B1) 此曲前奏是頗具氣勢的古典弦樂,到主歌轉為放客(funk)的唸歌曲風,節奏

張揚,但這張揚的音樂和感慨的歌詞其實並不相配,聽起來就不知道作者對此事 的感想到底是不是歌詞字面上那樣。或許作者在此是執著於將腦中的樂章展現出 來,忽略了編曲是否真適合歌詞所要表達的意思;末句「不管怎樣𠊎較懷念從前」 的文氣也略嫌微弱了。 第二首〈大家來畜鳥〉以「鳥」「屌」同音,諷刺台灣亂賣、亂吃壯陽藥的 風氣,題材應是最能符合作者所提的主旨了,然而實際的表現亦不徹底,編曲的 完整限制了大肆嘻笑怒罵的可能,歌詞也不如許多國、台、粵語歪歌之能滑稽突 梯引人發笑: 大家來畜鳥 詞曲:劉劭希 A1

B A2

B A3

有人好畜豬 有人好畜鼠 有人好畜狗 𠊎最好畜鳥 媽媽阿姨姊姊妹妹總下好玩鳥 老師教人大家愛認真愛護鳥 畜鳥 大家來畜鳥 畜鳥 大家來畜鳥 有人說𠊎个鳥畜得真好看 一日到晚不肯歇睏實在真好玩 拚命參加比賽大家來比姣 盲到不到三日吹到寒風馬上死翹翹 畜鳥 大家來畜鳥 畜鳥 大家來畜鳥 人參鹿茸蛇膽虎鞭食了全無效 拜神求佛耶穌阿拉救也救不了 氣功師父腳底推拿催眠同電療 7


B

同樣每日𠊎看到的係一支死鳥 畜鳥 大家來畜鳥 畜鳥 大家來畜鳥

性話題向來具有超越時空的吸引力,雖或被斥低俗,但實在容易引人興趣。 只是這裡歌詞將諷刺對象設為「我」而不編一個第三者出來調侃,是一失著,會 讓心懷忌諱的人不願學唱;失著之二是沒有明確表現社會脈絡與對話的意向, 亦即自己唱自己的,不接地氣。如果作者自己沒說明,大家頂多能聽出他在諷刺 亂吃補藥的風氣,而不知他有針對地下電台賣藥的文化。如果作者能適當採擷那 些賣藥的說詞,編一個聽信廣告而吃壞身體的故事,當能更易引人入勝,也接上 「勸世歌」的傳統讓人易於接受。要再延伸,還可加入許多客語和閩南語針對此 事鬧糾紛的對話,甚至從此等性話題來作客家意識的文章,皆大可助長客語的普 及與現代化。可惜劉劭希在此淺嘗輒止,放得也不夠開。 輯中其他歌曲如〈頭擺頭擺〉講一位子女事業有成而都移民國外的老人,留 在家鄉沒事幹,只好成日食補、賭博、喝花酒;〈尋無停車位〉在舊車中想起分 手的舊情人,而將「尋無停車位」聯想到自己年過三十仍未成家; 〈當久以前(很 久以前)〉寫半夜兩點多失眠,想到自己在台北成天不知忙些什麼,再想到很久 以前「大圳後背的老屋家」「熱天玩水的大河壩」,竟「全都不記得了」,這些都 和「嬉哈」的主旨頗有差距,也多少有編曲和詞意不甚相配的問題。 第二張專輯《野放客》延續了之前的創作主旨,而有改編東勢客家童謠〈懶 惰妹〉,又有將多種傳統曲調編成搖滾加放客加各種曲風的〈山歌 Party〉,得到 了金曲獎的肯定,然而其中音樂語彙的創新仍有跨步太大、不接地氣而難以動人 的問題,其餘創作曲的歌詞也仍有之前的種種不足。 第三張《八方來客》跨步比先前更大,可謂客語歌壇在《菊花夜行軍》後最 富野心的一張概念專輯。音樂上,劉邵希這回遠赴北京與中國愛樂樂團合作,在 已甚多樣的曲風中又添加了古典風格的管絃樂;文意上,他也從紀錄其二十年音 樂生涯「由逆境,滄桑,終於豁達」8之心路歷程的主旨出發,同時構思八首歌。 他說,「首先我寫了一首七言律詩,用來代表我要表達的思想……然後我分別用 不同的曲子,來詮釋每一句詩,這就是為什麼它是八首歌曲的《八方來客》專輯。」 該詩與相對應的歌名如下: 1. 萬相成空歷劫來─〈地獄浮沉錄〉

8

劉劭希, 〈《八方來客》所欲表達的人生觀─逆境 滄桑 而豁達〉 , 「劉劭希的音樂&塗鴉」網站 (http://www.liushaoxi.com/liu_shao_xi_de_yin_le%26tu_ya/liu_shao_xi_de_bu_luo_ge/Entries/2004 /3/2_ba_fang_lai_ke%22suo_yu_biao_da_de_ren_sheng_guan.html),2004 年 3 月 2 日。 8


2. 年華早逝落痴呆─〈開張大吉〉 3. 欲化飛仙乘風去─〈那年秋天〉 4. 碌碌終生不明白─〈走相逐〉 5. 千里遙望故鄉河─〈青鳥詞〉 6. 地動山搖淚成海─〈大地渡亡經〉 7. 手執金戈唸童詩─〈羊咩咩 十八歲〉 8. 八方來客盡開懷─〈八方來客〉

稍加檢視可知,這八句並不合七言律詩的格律,文意也不通順,頂多能以古 典小說所用的「回目」稱之,而他仍稱之「七言律詩」,即可見其古典文學功底 和筆力尚有不足。以下且舉〈地獄浮沉錄〉和〈青鳥詞〉二曲作分析: 地獄浮沉錄 詞曲:劉劭希 A1

像𠊎 跌落來 萬輪 萬迴 茫茫渺渺 浮游千百里 盡重的步履 一直行 一直沉 孤魂野鬼 冰冷的空氣

A2

喔 愛人 我猶記起 異次元的月光裡 葫蘆 鮮花 梧桐葉黃雨 神明 若保庇 聽我來唱詩 八方苦靈 和應

B

𠊎相信

汝還在故里

收藏好 𠊎相信

𠊎斷掉的雙翼 星河會轉移

轉到我

本份的命運

A3

像𠊎

這個人

忘情

忘理

是否 有機會 做得爬上去 𠊎看到 在夢裡 說唱者 皆得不死 千年之後 再相聚 (間奏,吟唱) A4

像𠊎

跌落來

萬輪萬迴 9


茫茫渺渺 浮游千百里 神明若保庇 聽我來唱詩 八方苦靈 和應

此曲表達作者 19 歲為精神疾病所苦時的景況,題材特殊,前所未見,能讓 人稍稍認識病者的心象,也或許能對相關病理的研究有些貢獻;音樂上,曲風採 古典搖滾詩,幽闇的音色、頓挫的節奏、低沉的吟唱皆與奇崛詭異的歌詞相配, 表露了一種夢魘中的掙扎。 然而就文意來看,歌詞有甚多突兀不明處。從大處講,仍有樂章先行,讓結 構限制了言辭,使之不能盡意的問題;從小處舉例,如對「愛人」的呼告,只顯 示夢魘中的主人公還有一份寄託在「還在故里」的某人,此外別無對這位愛人的 刻劃,我們甚至不知道是不是真有這樣一個人,也就不知道他這首歌是唱給自己 聽的,唱給那個人聽的,還是唱給我們大眾聽的。又 A3 段雖先交代了他的個性 與疑懼,接著「𠊎看到 在夢裡 說唱者 皆得不死/千年之後 再相聚」也大 約表示了他後來投入音樂的原因,但這兩句本身太單薄,缺乏進一步的刻劃和論 理,而須輔以周邊的說明文才好明白。以上是歌詞本身命意謀篇的問題。 而在我等觀者的視聽方面,雖然我們可以調用理智和補充資料,去瞭解他的 意念,但就很難直觀地感知到他所對話的脈絡,只能以揣測去接近它,而不易有 不假思索的感動。有過類似病況的人,或亦能有同感、共鳴;如果此曲能在某齣 戲劇或紀錄片中得到和現實議題的連結,也當能得到更多關注與討論,然而這裡 它的起點與終點仍止於孤獨個體的情感紓發,也就難免止於和眾多不得迴響的現 代詩、現代藝術作品相同的命運;如果它不是用客語,或沒在樂風上有率先跟進 之處,今後大概也很難進入論者的視野。 又,在語言方面,劉劭希說:「這整張專輯有許多客語的發音為了配合詩詞 的感覺,都唱成了古文讀音,也算是在客語歌詞創作上的一種嘗試。為了配合旋 律的走向,部分發音也借用了四縣腔或海陸腔。希望經由這樣的嘗試,能更豐富 客語創作的素材。」9查〈地獄浮沉錄〉有幾處用「𠊎」 ,有幾處用較少見於客語 歌的「我」,可見作者應是有意識的分別選用,但這裡我看不清他用「我」的理 由,是比較順口呢?還是想要比較文言的感覺?抓不準用意,也不知該如何評估 成效,我們也就很難將他的嘗試納入技法討論之中。

9

劉劭希網誌,2012 年 5 月 29 日, http://www.liushaoxi.com/liu_shao_xi_de_yin_le%26tu_ya/ba_fang_lai_ke/Entries/2012/5/29_1._de _yu_fu_chen_lu.html。 10


下面再看〈青鳥詞〉,此曲可謂客語歌對文人傳統古典詩詞的嘗試: 青鳥詞 詞曲:劉劭希 A1(起)

青山流水何處尋 千里眺望故鄉河

松風蘭雨久不吟 遙遠的影 初戀的愛人

A2(承)

長月撫琴夜漸深 清泉石畔白鶴花

猶思故人水樣情 你的笑聲 忽遠又忽近

B1(轉)

欲化青鳥飛上天 往事隱隱再重現 山歌一曲能唱多少年 能多少遍 伴我忘記妳的誓言

B2(合)

欲化長風到從前

輕輕梳過妳的面

流浪恁久不知多少年 萬水千山越尋越遠

有多少遍

間奏

【山歌子】山歌啊不唱心毋開

A3

青山流水何處尋

松風蘭雨久不吟

千里眺望故鄉河

遙遠的影

尾聲

初戀的愛人

(重覆 B1,B2) 欲化青鳥飛上天

青鳥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是為西王母取食傳信的使者,象徵吉祥幸福,在古詩 裡也是信使的代稱;西方亦有青鳥傳說,但此處用的應是中國典故。歌詞乍看之 下只是另一首「懷念初戀的情歌」 , 「也描繪了游子的心境……情節發生在一條緩 緩流動的大河旁邊。其實我們家的大甲河早就因為過度砍伐森林而乾枯了,除了 颱風天根本看不到水滿的時候。老一輩的人說,清朝的時候,大甲河還能走船。 所以我想像的應該是那個時候的故鄉大河吧。」10較有新意處是不消極期待青鳥 給自己還來幸福,而是自己「欲化青鳥飛上天」。 然而,在劉劭希的自製 MV 中,出現了神話裝扮的女子,主唱則一會彈鋼琴 10

劉劭希網誌,2012 年 5 月 26 日, http://www.liushaoxi.com/liu_shao_xi_de_yin_le%26tu_ya/ba_fang_lai_ke/Entries/2012/5/26_5._qin g_niao_ci.html。 11


(雖然「撫琴」的琴應該是古琴),一會化作青鳥,飛上太空又變回穿太空裝的 人;至間奏提示字幕「很久以前……」後,出現了承載古典亭台樓閣、航行在宇 宙中的飛船,似乎在暗示主人公是神話時代的青鳥,曾與西王母(「妳」)相愛, 因故被貶謫、遺落人間,做了幾千年唱山歌的客家人,生生世世不忘追尋舊日, 但諸神艦隊已經遠去,他也只能越尋越遠。如果能在這個構想上繼續發展,應該 可以編出很精彩的故事,讓青鳥傳說添一個科幻版,也讓客家文學與上古神話再 加一道連結,劉劭希也就可用「青鳥轉世」與這宿世情孽來解釋其精神病史,更 在其音樂作品上添加引人遐思的神秘氛圍,這樣,吸引大眾、吸引年輕人、為客 語歌在古典及現代文學中爭取地位等目的皆有望達成。可惜他這裡只模模糊糊開 拓了一些端倪,沒有繼續營造想像空間。

圖:〈青鳥詞〉MV 言歸文辭,我們可以用典型的「起、承、轉、合」結構來看這首歌:每段的 四句都組成一個起承轉合,四段又組成一個大的起承轉合。如此看來,不難發現 它在「合」的部份較為乏力,如 A1 段「遙遠的影 初戀的愛人」雖交代了他的 感慨緣由,但缺乏畫面──前三句的文言好容易從遠(青山流水)到近(松風蘭 雨)再收縮到我(千里眺望),至此似宜對「我」的心境和形象作更進一步的刻 劃,再讓 A2 段承接,從眼下(長月撫琴)漸漸發散(猶思故人、清泉石畔) ,然 後以頓挫小結,再轉到 B1 段第一個高潮「欲化青鳥飛上天」 ,完成一個「放─收 ─放」的節奏。可是 A1、A2 的結句都跑開了,散失了前句和旋律所積聚的能量。

12


B2 段則雖進一步揭曉主人公「流浪恁久」 「越尋越遠」的處境,但意猶未盡, 幸有間奏的〈山歌子〉補充了一部份其未盡之意,使這古調與今之此曲互相涵攝, 拓展了想像空間;尾聲應該可以繼續善用這個結構的可能,用某種古調、古詞或 其他處理方式,將意境引伸到作者希望的地方,例如上段所提的新版神話構想。 可惜,這裡輕輕重覆一句「欲化青鳥飛上天」就結了,止於情歌常見的仍舊渴望 而求之不得,也就容易被等閒視之。 還可討論,「遙遠的影 初戀的愛人」這樣以白話承接文言適不適當?我認 為,最重要的是能與上下文的運鏡及音樂的節奏(即這裡的「放─收─放」)同 步,合於全篇的結構;語言風格的選用,主要的考量應在交代時空背景,這裡的 問題反倒是「松風蘭雨」等通泛的古詩句型不易讓人聯想到作者想像的故鄉(現 代台灣的大甲河),也就是不接地氣。人只能從其轉用白話略知是今人思古,而 現代人學古詩是很少能精通化用的,劉劭希的筆力在此也只作出了「猶思故人水 樣情」幾個略具唐詩形神的單句,而未逮於貫通一氣。此不宜苛責,但既然他挑 戰了這樣的文體,研究者也就應以古典詩詞的高標準指出其不足處。 察《八方來客》以精神病中的〈地獄浮沉錄〉開幕,而投身現實唱出社會病 況,八首歌曲也可視為兩組起承轉合:〈開張大吉〉唱他欲不同凡響、又不太清 楚該如何進行的忐忑野心,轉到〈那年秋天〉柔性的思鄉,似因某種挫折而引發, 接著又是 Drum’N Bass 風格的狂放繞舌〈走相逐〉將煩惱發抒到忙碌的現實中; 這顯然不足以自解,於是下半片〈青鳥詞〉回歸到故鄉、舊愛以至神話傳說般的 遙想,哀悼九二一大地震的〈大地渡亡經〉進一步探究生與死等諸般業障的終極 問題,旋又轉到放客曲風改編童謠〈羊咩咩十八歲〉,看見當今小孩的童年、未 來希望之所在亦已浸染消費主義,難再純真,再到終曲〈八方來客〉刻意樂觀作 結,請大家將一切不如意都在此音樂派對中消怨了之。11如此不知算不算得「豁 達」的不了了之,在道德上或許並不優越,在藝術上也或可說他「合」得不太夠 勁,但這是人家真實的心路歷程,其缺憾也就甚能引人深思和回味。如此看來, 劉劭希這張專輯實可稱得上「體大思精」,只可惜,就如上面兩首歌詞的分析, 他筆力未能貫徹其構思,命意與編曲又一次在太多方面作革新嘗試,難以接上地 氣和吸引討論,所以也就像大多數沒能為作品找到適切用場而擴大影響的創作者 一般,回音杳杳了。 劉劭希「客系列」第四張專輯《果果台客》 、第五張《唬客船長》仍有得獎, 也仍有之前力不從心、際會不到時運等等問題,唯其中〈亂唱歌〉12和〈末代客

11

節錄〈八方來客〉歌詞如下: 「春去春又回 滿室桃花香/我有一個地方 請你來歡唱/電視 每日冤家沒什麼好看/還是來這裡較滋養……太上老君發出了急急如律令/諸天神佛天龍八部 全部要降臨/人間已經受苦受難幾千幾百年/開一次 Party 給他們消消怨」 12 《果果台客》第 10/15 首。 13


的最後一場戲〉13特別近人而可納入客語歌史的討論;前者講的是劉劭希作品被 冷落、譏評的情況以及他的抗辯,後者則是感到他們最後一代能流利掌握客語的 「末代客」保育母語的努力終難免落空,只好盡力把這「最後一場戲」唱好以完 使命的感言,曲風也歸於平淡率真,不再刻意求新求變,有了杜牧「長空澹澹孤 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的意境。14以下照錄兩曲的歌詞,至於將來有沒有人能 突破詞中所述的困境、劉劭希若再多些什麼當可不至落空如斯,則有待我輩的持 續研究與創作。 亂唱歌 詞曲:劉劭希 白

我有十幾年前 人說你係客人

一日食飽閒閒 係不係唱山歌

想來唱新歌 講我的心聲 好比如果唱山歌 快快尋我報名

山歌其實我不曉 我知當多音樂很好玩 該山歌自小就沒練過 請你一定對我要體諒 結果我唱出來 卻有人嚇一跳 分人聽到卻罵這是麼該屁蛋洨15 不是三大調 不是改編小調 一對乒乒乓乓吵吵鬧鬧亂七八糟 上港人16聽到直直笑 說你對客話發音全不曉 不知可憐東勢大埔腔 我的鄉音卻變作不對了 副歌

係麼該人佇該位唱山歌 係麼該人佇該位唱山歌 係麼該人佇該位唱山歌 係麼該人佇該位唱山歌

也有後生人 屁股翹翹 說阿伯你真無聊 你唱的聽攏無 可是英文日文歌 他一樣聽不懂 老外唱的就屌 啊客家比較聳17

13

係麼該人佇該位唱新歌 係麼該人佇該位唱新歌 係麼該人佇該位唱新歌

《唬客船長》第 10/10 首, 劉劭希網誌,2012 年 5 月 1 日, http://www.liushaoxi.com/liu_shao_xi_de_yin_le%26tu_ya/hu_ke_chuan_zhang/Entries/2012/5/1_1 0._mo_dai_ke_de_zui_hou_yi_chang_xi.html: 「儘管我們很多人在做一些事情,企圖阻止自己成為 末代客,但是有時候真的覺的很灰心。畢竟我們沒錢沒勢,力量太薄弱……(政府)把客家文化 搞成老農文化,就算一年花一百億,仍然無法讓年輕人回來……有一次我看客家大戲,台上的六 十歲的老阿嬤扮做十六歲的少女,儘管她演出賣力,可是我看得很心酸……不管了,該唱戲的唱 戲,該唱歌的唱歌,把力氣用完,然後下台一鞠躬,就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15 原註:罵人的髒話。洨栺精液。 16 原註:東勢人對苗栗新竹一帶講四縣、海陸腔客家人的總稱。 17 大約興起於 1998 年台灣的流行語,音ㄙㄨㄥˊ(song2),宜歸類於「台灣國語」,有老土、沒 勁、軟弱、俗不可耐的意思,音義通北方漢語方言「慫」,但不知是否源出自此。 14 14


也有學者專家 說客家樂定要古色古香 才有客家味道 要採茶 耕山 唱山歌 才是正統客家調 (國) 一樣做音樂 還要分語言 國語可以 R &B 客家就要耕田 我也生在農家 生活卻已改變 唱歌卻一定要 回到一百年前 But Music it make me high 幹嘛一定要分那個東西中外 我也聽過老外英文唱大戲 為啥客家就不能夠 Jazz Funky 副歌

係麼該人佇該位唱山歌 係麼該人佇該位唱新歌 系麼該人佇該位唱山歌 系麼該人佇該位唱新歌 系麼該人佇該位唱山歌 系麼該人佇該位唱新歌 系麼該人佇該位唱山歌 末代客的最後一場戲 詞曲:劉劭希

A1

麼該樣的理由來說明 這種事係無奈的命運 歲月慢慢累積 年華會老去 這係上天無情的定理

A2

舞台上的準備正開始 太家共樣歡樂的表情 未來可能記起 今天的回憶 我想這也算過得有意義

B

末代客的最後一場戲 不管還有幾多人會知 一聲一句用掉最後的勇氣 管佢面前是風還是雨(我要做完最後一場戲)

A3

戲棚下的掌聲又響起 雖然𠊎知剩沒幾多人 共樣打扮舒適 好戲要開始 𠊎要帶大家共下天上飛 (重覆 B) 15


站定草根台派立場的混合語嘻哈樂團:拷秋勤

左起:范姜、魚仔林、J-CHEN、尤寶、阿雞(來源:拷秋勤網站18) 2003 年,在台北一場街頭繞舌音樂活動「Lyricist Park」19認識的范姜(1981-, 本名范姜峻宏,桃園新屋人,父親客籍,母親閩籍)與魚仔林(1981-,網名 fishLIN, 本名林家鴻)成立了雙主唱的嘻哈樂團「拷秋勤」,范姜負責客語,魚仔林負責 閩南語20。團名有兩種解釋,一為秋收時辛勤收割,向農家致敬的意思,他們在 網站和舞台上都煞有其事地持此說法;但其實這三字就是「打手槍」(手淫)的 諧音,很容易聽出來,他們私下也坦承這樣取名就是為了諷刺「河洛語客語或其 他原住民語言被定位為方言,是粗俗不高雅,拿不上檯面」的社會偏見。21 范姜與 fishLIN 開始合作後,從〈丟丟銅〉、〈思想起〉等傳統歌謠找到創作 靈感,遂走上了大量取樣、混搭各種傳統音樂的創作路線,也決定要善用各自母 語的音韻特色,來發展新時代的本土文化。2004 年 8 月貢寮海洋音樂祭上,拷 秋勤登台表演第一首,便運用了嗩吶等本土的樂器與曲調,由 fishLIN 開始自報 家門,然後范姜也以客語自報家門,fishLIN 從旁插科稱讚這客語唱起來也頗好聽, 18

http://www.kou.com.tw/music/。 陳秋雯,〈新潮又古典,正港台灣味唸歌-拷秋勤〉,2007 年 12 月 26 日, http://www.youthwant.com.tw/column/index.php?d=0712264: 「當時因為阿姆《街頭痞子》這部電 影,帶起喜歡 Hiphop、Rap 的年輕人群聚『互尬』Rap 的風潮,『當時在林森北路、市民大道口 的籃球場,曾經辦過一場「Lyricist Park」街頭活動,年輕人就到那裡報隊、互相比拼誰的 Rap 念 得好,通常就是互相吐槽、挑剔對方,用 Rap 的方式嘲笑對方,誰的詞與節奏比較強就勝出』。 而 Fish 就是在那場活動中認識了當時還在輔仁大學念企管系,同樣對 rap 有興趣的范姜。」按「互 尬」為源自閩南語的台灣國語流行語,意為互相較勁、衝突。 20 拷秋勤選擇「河洛語」之稱,亦不稱「國語」而稱「華語」。 21 范姜網路發言,2010 年 4 月 27 日,http://www.taiwangoodlife.org/gallery/aboutfish/1854,說 是為了反抗台灣「不成文的語言階級制度」 。魚仔林亦謂, 「取這個難登大雅之堂的團名,其實是 因為不願輕易被主流文化收編,而且要讓創作來顛覆語言權力結構、刺激大眾反思許多已被視為 理所當然的社會現象。」 (洪綾襄, 〈拷秋勤 非主流也要唱到全世界〉 , 《遠見雜誌》2010 年 8 月 號)不過,取一個諧音「拷手槍」的團名,用「向辛勤農家致敬」這樣一本正經而明顯牽強的解 釋承載顛覆意味,雖也可以說是諷刺「方言是粗俗」的刻板印象,若有不明就裡者(最好是主流 媒體)採信而照樣報導之,還能讓明白內情者看個笑話,暴露那傳播者的語言素養也不高,但這 樣的「反抗」與「諷刺」是否真有助於溝通不同語言,或者建設本土語言的地位,就見仁見智了。 16 19


22

如此轉「互尬」為「相褒」,即演出了不同族群跨越歷史隔閡,開始互相欣賞 的善意,也即在現場八萬觀眾前表露了其新一代台灣人的文化主張,頗令人印象 深刻。 獨立發行 EP《復刻》(2005)與專輯《拷!!出來了!!!》(2007)後,拷秋 勤入圍第十九屆金曲獎最佳樂團以及最佳台語專輯,並獲得美國全球獨立音樂大 獎「JPF Music Awards」23最佳混音、最佳團體等獎,開始每年赴各國巡演。 拷秋勤歌詞緊扣社會、環保等議題,處處以庶民立場反對資本主義金權結構, 如〈軸線翻轉翻一跤〉24反對濫拆古蹟與舊屋, 〈傳承,第七小組〉向交工與《菊 花夜行軍》致敬;另一方面,則大聲宣示台派25的政治與文化主張,如〈汝個名 叫做台灣人〉表現「新台灣人」的立場,〈世界放風聲〉26以自身為表率,要世 界看見台灣,〈官逼民反〉簡述清代台灣民變而「泉州漳州客家各據一方/一邊 起義/另外兩邊幫滿清對抗」的故事,並稱之為「革命」。27然而,他們文辭直 白,宣揚自身時也多止於「我們有什麼」、「我要怎樣」,而缺乏深一層的闡發與 思辯;處理衝突也仍多止於口號,沒有從人性或理想、現實等層面再作探討。這 樣,比起其他敢於深挖自身以及己群矛盾的繞舌與各類詞曲作者,他們就不免在 內涵上遜色許多;其並不特出的政論部份,也就較難令人感動、信服。 如〈傳承,第七小組〉,除了致敬,唱交工對兩人的啟發,宣示要延續其路 線的決心外,並沒有作出什麼新意: 傳承,第七小組 詞曲:拷秋勤

22

此段的根據是我當日在場親聞的記憶,或有不確,當日曲目及歌詞也尚待考證,祈諒。當日 他們自我介紹時便以「農家辛勤秋收」中解釋團名,並帶有心照不宣的戲謔意味。 23 JPF 為「Just Plain Folks」縮寫,由美國人 Brian Austin Whitney 創辦,據稱為集合超過 51500 各 國音樂人的社群與全球對大獨立音樂獎項,靠捐款運作,網址:http://www.jpfolks.com/。JPF 從 1999 年開始頒獎,其最佳專輯、最佳歌曲獎項以曲風或地域分為上百類,每類取前四名,拷秋 勤以《拷!!出來了!!!》得到「最佳專輯─亞洲專輯 (Asian album)」第二名, 〈逆天〉得「最 佳歌曲─亞洲歌曲(Asian song)」第五名, 〈大紅燈籠高高掛〉得「最佳歌曲─混音歌曲(remix song)」 首獎,又得到年度團體(group of the year)。不過,JPF 網站在 2009 年後即停止更新,獎項亦未再 舉辦,創辦人也只偶在論壇上發網誌。過去的報導與評論並未詳細介紹該獎的機制,希望有心細 究者能多加留意。 24 《拷!!出來了!!!》,曲目 10。 25 泛指支持台灣獨立、本土利益優先、建立去中國中心化的台灣族群與文化認同,反對國民黨 與中共的陣營,約等於「綠營」或「泛綠」但此名在字面上無特定政黨的指涉,故可免於和民進 黨綑在一起,也比「台獨」或「獨派」寬泛,故有許多人自稱「台派」。 26 《拷!!出來了!!!》,曲目 6,歌詞為國、閩語混合,不含客語,此從略。 27 《拷!!出來了!!!》,曲目 4。歌詞提到的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等事,史學界通常稱 為「民變」或「起義」,不至以「革命」稱,而拷秋勤稱之,可以理解為他們希望革命,而不那 麼在乎歷史敘述之精準。 17


(客)

捱細人个時 毋好講客家話 麼該客家个精神淵遠流長捱毋知半儕 到捱大學讀書 已經幾多歲 客家話共講毋出來 實在毋知見笑 抵該當時 朋友紹介捱交工个歌 聽到驚到 樣會有八音做个 ROCK 有塔仔 月琴 還有鑼鼓喧天 樣會有人講客話只做得唱山歌 與眾不同个歌 交工分捱聽到 反抗興建水庫 反應个 WTO 毋怕麼个就係客家个硬頸精神 關心社會寫歌幫助地方出聲音 雖然交工無在 交工个精神無變 傳統毋係毋好 係大家無看到 舊个東西新个聲音做出台灣个歌 交工个精神毋會無忒 捱會煞猛作好

副歌(客) 還有幾多事無講 (還有幾多事無講) 還有幾多个阿成 (還有幾多个阿成) 耕田做事人个聲 (耕田做事人个聲) 菊花還要夜行軍 (菊花還要夜行軍) (閩)

伊講伊是一支麥克

為農民工人出聲

對庄腳 到台北 按河壩 到廟埕 上有氣力兮聲 唱出既塊土地兮歌 跟鄉親作伙拍拼 街頭遊行來鬥陣行 佇勒今吧既勒這個資本主義 抬頭兮社會 逐家攏佇計較 自己會當趁外濟大家都在計較自己能賺多少 擱剩歸隻貓仔會去探討世界兮不公平 為弱勢 反壓迫 是伊關心兮議題 按 反水庫 唱到 WTO 予阮看著 底層人民兮願望跟痛苦 佇沉重兮歌聲內底

我開始思考 18


社會運動

音樂創作

兩條無同款兮路

結合起來兮力量 是按怎使人會感動 乎阮明確方向 來繼續向前 衝 藝術 音樂

毋只是提供好額人富貴之人欣賞 嘛毋是自己佇彼勒嘩爽

(重覆副歌) (唱〈菊花夜行軍〉答數部份) 交工,加油、加油、加油 詞中問「還有幾多個阿成」,如果拷秋勤不只是問,而能就找一些類似的人 事來編在歌詞裡,呼應阿成的故事,則其層次當能豐富一些;即便不在這首歌裡 寫,也可以在別首歌裡寫。另一方面,兩人所述的對交工的感動,也不免有偏重 理念而忽略了審美的問題。再看〈汝个名叫作台灣人〉: 汝个名叫作台灣人 詞曲:拷秋勤 (閩)

神祖牌啊有寫

阮來自福建兮長泰

但嘛有聽講台南兮故鄉卡早是番社 到底我是河洛抑是西拉雅28 霧煞煞 不過會當確定 阮兮名 叫做台灣人 漢人

原住民兮文化

參參鬥陣 29

這呢豐富 這呢啊媠 是別位無底比 客家八音 北方京劇 阿美斯的豐年祭 FORMOSA 的精神就在這裡 毋愛分芋仔番薯 彼是阿公阿嬤留落 汝愛好好啊珍惜 無是阿斗仔外國人兮就是好 咱兮物件就粗俗 伊為這塊土地打拼兮艱苦 汝 敢有看著 未當 請請裁裁 就甲寶貝 當做是糞埽垃圾 28

西拉雅族,在清代被稱為「平埔熟番」 ,今或稱平埔族,是台灣西部平原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 族,早年頗多與漢人通婚,漢化程度高,19 世紀因漢人爭地,逐漸東遷,近年族內有爭取官方 正名的運動,族外亦頗有人喜道清代移民與西拉雅族通婚的歷史,來強調現代台灣人的血統並不 純是漢人。 29 美。俗寫作「水」或意譯為「美」。 19


鴨霸土匪甲咱嚇驚 毋愛驚 甲伊拼 若是惦惦無出聲 會去乎當做龜仔兒 甲咱上好一面展現 予全世界看 只要講出

我是台灣人

是無人不識

副歌(客) 𠊎講麼該 汝清楚聽 毋可毋知 自己个名 若毋知影 真無彩工 𠊎个名 叫做台灣人 (閩)

真濟白目 頭殼一空 請請裁裁 乎人駛弄 𠊎共一擺 汝清楚聽 汝个名 叫做台灣人

白(客)

若係奈片人(奈片人) 𠊎係台灣人(台灣人) 𠊎係台灣土生土長个台灣个客家人 毋好毋知自己係食台灣米 勾哈麼个日本韓國 做麼个外國子 講嘛啊哩啊雜 ABCDE 自己个話 沒半隻(聽攏聽毋識) 若做得賣車 若做得賣田 毋過 汝做不得賣祖公言 30

恁係老祖先 煞猛打拼耕山耕田 正有今晡日个台灣 𠊎有台灣个魂 台灣心 毋驚戰(毋驚戰) 毋驚死(毋驚死) 毋驚麼沖天炮31

毋驚麼共產恐嚇

𠊎相信草肚草叢毋會餓死蛇 台灣 有兩千 有三百零萬儕 驚麼个 毋好自己得看毋起

30 31

此句顯然取自涂敏恆〈客家本色〉 ,但不知范姜是否曉得該曲被使用、被吹捧與被厭惡的情形? 指中共於沿海部署的導彈。 20


(重覆副歌) 雖然呼籲大家要有文化自尊的用心不錯,但這詞寫的都是武斷之言,硬以一 個答案蓋過了種種認同的問題,未免太過粗糙。「客家八音 北方京劇 阿美斯 的豐年祭/FORMOSA 的精神就在這裡 毋愛分芋仔番薯」也不合理:戲曲、節 慶雖能承載許多文化,但離一個國家的立國精神、國民共同的信念與價值還是頗 有差距;他們在此不處理現實中的種種矛盾,也不進一步提出政治、文教的想像 或意見,只逕行叫大家不要再分外省本省,這就未免被譏為「和稀泥」或打模糊 仗,難以感人、服人。然而,打模糊仗的不只是拷秋勤,大凡欲站在政治正確立 場上和諧眾人的,都不得不打模糊仗,談問題也不能不膚淺,因為只要稍稍深入, 內部矛盾就突顯出來了。歌曲本就不是最適當的論說文體,如果作者不多在藝術 性上發展,又不敢正視己群的內部矛盾,那麼作品就很難不流於虛誆。政治、社 會學研究者或可將此曲作為某種心理分析的文本,這裡且不再繼續展開,回到本 節的主題。 在語言使用上,大概是基於對平等、多元等價值的服膺,拷秋勤也有意識地 在講求平衡,不但國、閩、客語兼用,偶爾還加入原住民語言,32比重上也不明 顯讓一種語言蓋過其他語言,而是輪番主導。如這首抨擊黑心商品的〈黑心肝〉: 黑心肝 詞曲:拷秋勤 白(客,范 汝毋知 汝食過用過著過个東西 姜) 看來當好 毋過不過當夠毛按啐過33 變食个頭家 佢當無良心 佢想个 全部係 Money (Money) Money (Money) 做个料理 無半點个心肝 食落肚絞腸絞肚 同捱無相關 汝毋知个事情捱講分汝聽看看 看看汝个電視係毋係來自量販店 品質保證 砰忒爆忒毋使驚 快快來尋著个電視機个保證書 唉唷 樣會有恁怪恁衰小34个事情 32 33 34

如批判台灣海岸被消波塊包圍的〈灰色海岸線〉一曲即邀請達悟族樂手 Alilis 以達悟語作副歌。 此句費解,待考。 或作「衰洨」,由閩南語開始流遍台灣各族群的髒話之一。 21


係 Made in China

毋過保證書寫日本字

樣般撕 佢寫麼該看毋識 電話尋來尋去也尋無該製造商 衰小 注意 便宜無好貨 買到黑忒个東西 想噭 你也無法度 副歌【江湖 各位鄉親 你著愛注意 調】 黑心兮物件 是滿滿是 嘜看伊表面 是生做媠媠 若毋咖注意 (閩, fishLIN)

就等人來收屍

喔讚 這粒素兮貢丸 氣味真正未歹 未輸真勒同款 喂 若兮抑佇佇阿食完為何才剛剛吃完 就腹肚怪怪 真害 想欲落屎 卡緊去便所爽快爽快

聽著電視機傳來

講一掛人做著黑心生理 趁著黑心錢 阿撒不魯兮動物屍體 提來參素食 無良心 無衛生 無彩我歸十年兮修行白費我整整十年的修行 敢無驚中著報應 後世人變做畜生 毋過道德跟宗教 對伊來講攏是嚎洨 想錢想嘎起肖 貓鼠肉嗎刷會當做肉包 乎掠包 上鏡頭 擱想講自己上嗷最聰明 未見未曉 伯母兮面子去予汝卸了了 奧爛梨仔 假蘋果 分攏 未清楚 正當頭路 毋做 盡想掛奧臭步數 人心 是愈來愈毒 一勒比一勒黑 汝兮良心到底佇叨 我真正看無 (重覆副歌) (閩) (客)

黑色兮目鏡 蓋不著我兮黑心肝 啥物攏敢 我就是沒良心的咖 無驚 汝想該麼个東西汝全知 食落肚个東西好呀毋好

汝毋知 22


(客) (閩)

路邊攤 大飯店 東西全部捱準備 一擺兩擺愈吃愈讚 人客頭家攏歡喜 乎我 Money Money 有錢上好辦代誌 擱有一勒憨頭來食我做兮料理

(客) (閩)

(客) (閩)

汝想欲食齋 準備假个分你食 欲食牛肉 絕對乎你食嘎飽飽 欲食啥就予啥 恁爸上有辦法 一勒兩勒人客 就把伊當作乞食 看到愈來愈多 全部烏忒个社會 問題 尋來尋去 良心抵勒奈位 嘿 敎汝一掛小小兮撇步 若是欲賺 你就愛趁早 (重覆副歌)

(國語,范 有什麼可以吃 姜) 有什麼可以用

有什麼可以穿 怎麼全都是黑心肝

(閩)

有什物倘乎食 有什物倘乎用

有什物倘乎穿 奈兮攏總是黑心肝

(客)

有麼該做得食 有麼該做得用

有麼該做得著 樣會全部係烏心肝

(國語齊 唸)

有什麼可以吃 有什麼可以用

有什麼可以穿 怎麼全都是黑

國語出現在末段齊唱時,作為普通話向最大多數的公眾發聲,故雖戲份較少 也不至有被貶之嫌。如此,拷秋勤在其歌曲裡面建立而實行了「母語優先,不排 斥普通話」的秩序,以而團結台灣一致對外。有敏感的大陸網友在歌詞提到的 「Made in China」中感到反中意識而很不是滋味,但大陸黑心商品之氾濫是無法 否認的,為拷秋勤辯護者也可說之後的歌詞也可以說不是專指中國大陸的出產, 台灣也有黑心商人,況你即便反感此曲之能助長反中意識,也不能否認這是真實 的民怨。由此可見,拷秋勤在政治正確上立於不敗之地,又能引用〈江湖調〉35 35

拷秋勤網誌:「本曲採用最常被使用的勸世歌曲牌〈江湖調〉,關於〈江湖調〉,它是 23


等傳統曲牌與「鄉親」等詞加強本土氣味,聽眾也就能在語言、音樂的親切享受 之外,更能想見中國人/統派/藍營對此的彆屈,而生發一種心照不宣的樂趣。 與拷秋勤同一時期出道、標榜本土性的搖滾或嘻哈樂團有很多,但只有拷秋 勤採閩、客語混合的模式,所以我輩可以觀察客語和客家文化在其意識型態脈絡 中是何等地位、有何種表現,來思考本土論述的得失與歌詞寫作的問題。有一個 通用於理論、藝術等各種文教的道理:引導人去思考、去想像,比直接給他一套 標準答案好。按理講,拷秋勤應該很贊同這個合乎多元主義的反填鴨的道理,但 他們的作品卻多是直塞標準答案。反觀較早新寶島康樂隊的黃連煜就無此執著, 黃連煜〈憲公勿語〉的苦悶與范姜在〈汝个名叫作台灣人〉等曲的張揚相比,是 前者承載了更多客家的歷史情結與反思性,而後者雖說要傳承祖宗的語言、文化, 實際作出的姿態卻是放掉以往,一意做「新台灣人」,以口號作戰鬥姿態,也不 細究祖先曾有的種種糾結了。應該問:這樣的話,客家在「新台灣人」的模糊概 念中還剩得多少特色?他們基於「新台灣人」意識所篩選、演繹的客家性,和原 生(老一輩)的、過渡時期(劉劭希所謂「末代客」)的客家性相比,是不是少 了一些讓文學來闡幽發微的可能?他們在取樣傳統曲調的時候,是否也可超越 「加入某某元素」等拼貼的層次,而能如鍾永豐學祭文那般神入歷史而重現祖先 的音容,以免有名無實?這也當是所有已離傳統較遠的新一輩創作者應該深思的 問題。

幾百年來,賣藝跑江湖的人經常唱的曲牌,在歌仔戲稱之為〈江湖調〉 ,也有人稱〈賣藥仔哭〉; 在數十年前生意人把詞譜固定錄製唱片叫〈勸世歌〉,是目前最廣為人知的格式。」(2006 年 2 月 23 日,http://blog.roodo.com/kou/archives/1162957.html) 24


附錄:歌曲網址連結 劉劭希〈三藩市的 Coffee Shop〉 http://mymedia.yam.com/m/2034391 劉劭希〈姣細妹〉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xNjIxNjQ=.html 劉劭希〈大家來畜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RHkKTTpoAw 劉劭希〈青鳥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bJhgD5WGjI 劉劭希〈亂唱歌〉 http://www.indievox.com/song/48597 劉劭希〈末代客的最後一場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j04XGnpGRc 拷秋勤 〈傳承,第七小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D3xekW-lGo 拷秋勤 〈汝介名,叫做台灣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osD95PG4-I 拷秋勤 〈黑心肝〉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DL1qo1SzwY

25


挖出鼻屎 作於 4 月 2 日靈機一動時。標題可以加個括弧「feat. 羅 大佑」──近年很多和其他樂手合作的歌曲都愛加個 feat., 或縮寫作 ft.,我覺得有些礙眼,想了一下才知道是 featuring 的縮寫。Feat 也是一個單字,指功績、技藝,或可謂 feature 的原形,但看起來還是不順眼。只是這確實也是一種簡要的 表示法,只好由他了。

挖出鼻屎 不明白的是 為何人世間 總不能溶解你的樣子

26


黃志華:《粵語歌曲解讀》讀後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4575377.html 2013-03-19 09:44:20 本文於昨天發表在《信報》「影音地帶」版「詞話詞說」專欄,見報標題是 「音樂學者寫粵語歌通史」。

看着手上的書:《粵語歌曲解讀:蛻變中的香港聲音》 (楊漢倫、余少華合著) ,首先想到的是近期引起爭議的 ADC 藝評獎。 「引子用小調色彩的弦樂及鋼琴(分解和弦)奏了八小 節,停在長長的導音上……」這是余少華在該書中對李克勤 《大會堂音樂廳》作音樂賞析的開始部份。 ADC 藝評獎的徵文要求謂:「避免使用太多深奧的專業 詞彙及予人艱澀難懂的印象。」「分解和弦」、「導音」都是 很基本的樂理用語,卻恐怕一般人已經不懂,如果一篇參加 ADC 藝評獎的樂評用到這種詞彙,是次獎項的評審如林沛理、 邱立本、麥成輝、黃子程、潘麗瓊等會看得明白嗎?為何評 審中一個音樂界人士都沒有? 很好奇,這次藝評賽,會否有參賽者選擇評論某首流行 曲的音樂部份(當然,「有」的機會實在微小)?如果有, 上述的評審會怎麼辦?假設還假設,已不大願想像下去,只 能感慨:休怪香港的流行音樂評論總是「詞大過曲」。 話說回來,見到兩位音樂學者放下正業,來書寫香港粵 27


語歌的通史、相關的樂理及作品選析,是極難得的。從前言 可知,書中的內容,往往都是經過多次推敲修訂的,乃是成 如容易卻艱辛。不過,其中仍有不足之處。但這只是顯示粵 語歌雖是流行文化,其實博大精深,一點不能小覷,要研究 起來,絕對需要來自不同階層的學者專家集思廣益、互補長 短的。 且舉二例。其一,書中談及許冠傑的《天才與白痴》, 那三段清單式歌詞,首段羅列的詞彙俱以「仔」綴尾,次段 為「鬼」,末段為「嘢」,「嘢」字明顯比「仔」和「鬼」低 大二度或大三度,但書中把它們記成唱同一個音高,便欠妥。 以某相應位置的三組字來說,「戇居仔」、「鹹濕鬼」自是可 以依書唱 la mi re,但「大鑊嘢」就不可能這樣唱,只宜唱成 「la la do」 (按:上述的 la 全是低音) 。筆者總感到,這第三 段因為所有的「嘢」唱來都明顯低了些音,有轉調的意味, 又或者是營造音調上的變化對比。 其二,書中談到《黎明不要來》,謂「由於旋律亦由他 (黃霑)作主,是先曲後詞或先詞後曲已很難界定」。其實 要是有機會多參考些黃霑的資料,便知道《黎明不要來》不 是專為電影《倩女幽魂》寫的,乃是為嘉禾時裝片《先生貴 姓》寫好了卻沒有用上的東西,因此肯定是先曲後詞的。 兩個例都只是小瑕疵,書中有許多論述,俱富於啟發。 比如其中說到:「自八十年代開始粵語流行曲所追求的『原 創精神』……是一個源於西方文化價值觀的概念。新曲、新 詞才被視為『原創』,在某程度上,是對傳統中國文化的無 知。」是的,這方面大家應該醒一醒。又如書中的歷史書寫, 28


已能較公正地敘說 1974 年以前的時期,再不是「粗製濫造 原創全無」那一套,這亦是很可喜的。期待相關的這幾方面 的書寫者會更多!說起來,筆者將主持一個「粵語歌曲:旋 律創作分析及歷史」課程,用意也是期待能引領個別朋友走 這條路。 說歷史,書中仍如一般習慣的把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 事件混合在同一章節中敘說。以前,因為大家都輕視,這兩 個年代的粵語歌知得很少,故此籠統地混雜在一起。現在, 是開始有條件把這兩個年代分開來說,說出各自的特點了。 這是最新的期許。 (更正:上周本欄提到的《佛跳牆》,實在是舊曲新詞,並 非原創。)

29


30


讀書筆記

張洪量,《黃書》,台北:大塊文化,2013 年 1 月 剛出時在誠品看到,翻了一翻,覺得這以後有成為某種 邪派(cult)史料的潛力,就買了。 這是一本很可悲的奇書,號稱「黃種人自尊復建 靈魂 覺醒/音樂才子張洪量首部思想鉅作」,內容是反帝、反白 種人霸權,呼籲建立黃種人的史觀與政治哲學……這種東西 前些年在網上滿多的,低段者只能自爽,高段者還可在大陸 登上講壇講講民族主義、現實政治與地緣戰略,而張洪量此 書就是低段的。他甚至沒有吸收網上類似戰文的精華,各種 以偏概全、選擇事實等低級的史學、哲學錯誤似乎都犯了。 張洪量早年在情歌之外也寫了一些希望百家爭鳴盛況 重現的歌曲,可他光是呼籲,自己卻沒有下去紮紮實實地做 一些築基工作,很可惜沉潛了這麼些年還是沒改進。書中附 贈 CD,錄有他幾首電子樂新歌,展望用電腦作樂、直接打出 31


特殊音波影響人腦反應的時代,我覺得他走火入魔了。就算 那種事情真有可能,也不是我們文人、藝人該做的事。 書中最有趣的是他哥哥和段老闆的序,隱約表示了「他 這麼堅持要出這本書,我們基於親情、交情,也就只好捨命 陪君子吧」的意思。書店現在大概已找不到此書了,各位如 果想看可能得從網上買,但別怪我沒警告你。

《歌謠與臺灣文化》,台北:文津,2013 年 2 月 另一本可悲的雜燴式學術專書,作者是個老師,封面裡 歷數了其學歷與洋洋灑灑的得獎經歷,這裡我想給人家留點 面子,姑隱其名。 此書研究範圍有兒歌與流行歌曲,行文秉承了教育界種 種陋習,一言以蔽之曰「狀況外」,一字曰「笨」。如三、四 章「臺灣兒歌的修辭藝術與教育功能」,我看到「修辭」 「教 育」兩個關鍵詞就知道情況不妙了,再一讀,果然照例是基 本學理講了好幾頁,說這裡有擬人法,那裡誇飾法有什麼功 能,這些內容能啟發怎樣的心智,「建立樂觀人生觀的生命 教育」……總之,這種東西是結論先行的命題作文,搬搬套 套就成一篇可以交差的了。 流行歌曲部份談了三章台灣與日本歌謠的歷史交流情 況,大概之前是專文,水準高一些,但仍然是把別人講過的 東西拼湊一下。第十章〈臺灣流行歌謠家〉只講了呂泉生、 涂敏恆、許石、郭英男、陸森寶、鄧雨賢六位,可見教育界 認知的「流行」和一般大眾認知的「流行」不太一樣。十一 章〈客家歌謠文獻〉也只是羅列,然後作些大家都會作的評 32


述。 最寶的是十二章〈國語 2000 年的流行歌曲〉了。2000 年那麼多歌,作者怎麼挑呢?挑《錢櫃雜誌》每月國語歌曲 點播排行榜前十名,共挑了 17 首。還說找不到二月號,電 洽雜誌社也無備份,真是可惜。我說老師啊,您電話都打到 人家雜誌社了,為什麼不問一問當年主編或者 KTV 經理的聯 絡方式,甚至再設法訪問幾位歌手或詞曲作者,看他們行內 人怎麼看這些歌曲,再下筆做你的研究呢?你光作這些目前 沒什麼人作過的訪談,就夠撐起一篇論文了。可惜,結果這 篇又是請出修辭學,搬一搬套一套,說出這首歌用了哪些修 辭,印證了該種修辭具有的某種功能……再對其中情感作些 泛泛的評述,就完了。 「修辭學」這門學問,我們在小學國語課學到的已經很 夠用,你不需要記下每一種修辭格的定義,你會用就好了。 學界同仁要繼續發展修辭學,在經典修辭學上繼續把文本分 析做得更好是一路,援引「現代修辭學」作文化研究,與政 治、社會學結合是另一路,然而台灣有很多論文兩路都不走, 只就停留在中小學水準疊床架屋,一件三言兩語能講清楚, 或者根本不必講清楚的事情也碼個幾百幾千字,總之寫到像 有個學術論文的樣子就交差了。 此書原不值得評論,但想到你我納稅供養的老師與研究 生有好多都在用這種水準的產物混學位、混升等,還敢出版, 也不怕此書的水準污了你那些「教學核心能力優質獎」 「第 x 屆臺灣人文研究學術獎」的名堂,我就覺得還是應該在這裡 砍個兩刀。 33


34


隨筆雜記 《搖滾芭比》觀後雜記

35


日前去看了《搖滾芭比》,捧王希文學長的場。華語音 樂劇還有很多語言、文化的鴻溝要跨,翻譯也從來不是易事, 但他們已經掌握正確的觀念,越做越好了。戲演完後的交流 會,觀眾皆最稱讚〈愛的起源〉一曲,一位還特別讚賞搭配 的手繪動畫,劇組回答說這是他們自己做的,真不錯。 我也很讚賞〈愛的起源〉的意念、布局與翻譯,然而印 象最深刻的,卻是後段另外一曲,節目單上沒錄歌詞,主角 唱: 「我們都是搖滾歌手/唱著自己的 Rock and Roll」我突然 發現「Rock and Roll」有諧音「軟跟弱」,這和劇情主題、搖 滾精神搭配得極好!不知劇組有沒有發現?散戲後我跟學 長講,他也覺得很有意思。此戲還會演到四月中,每晚八點, 之後去看的朋友,說不定就會聽到他們用上這一點。 附〈愛的起源〉(The Origin of Love)歌詞如下,其構想是 依據柏拉圖著作對「愛」的由來的猜想。學長說他們將之中 譯花了很大功夫,講究聲韻配合,三易其稿,成品出來果然 非凡。網上還能找到以前網友的翻譯,兩相比對,即可知差 距。 以前的翻譯如下,僅限於意譯,譯者不詳:(來源)

愛的起源 When the earth was still flat,

當地球還是扁的時代

And the clouds made of fire,

雲是火造的

And mountains stretched up to the sky,

山高得直抵雲霄

Sometimes higher,

有時比天還要高

Folks roamed the earth

地上出現的人

Like big rolling kegs.

像個大桶

They had two sets of arms. They had two sets of legs. 有 兩 對 臂 兩 對 腿 36


They had two faces peering out of one giant head

從一個大頭凸出兩張面孔

So they could watch all around them

於是他們可以四處張望

As they talked; while they read.

可以一面閱讀一面談話

And they never knew nothing of love.

他們不知道什麼是愛

It was before the origin of love.

當時還沒出現

The origin of love

愛的根源

And there were three sexes then,

當時有三種性別

One that looked like two men

一種像兩個男人

Glued up back to back,

背對背黏在一起

Called the children of the sun.

他們叫太陽之子

And similar in shape and girth

跟他們外型差不多的

Were the children of the earth.

是大地之女

They looked like two girls rolled up in one.

他們像兩個女子合而為一

And the children of the moon

然後是月亮的子女

Were like a fork shoved on a spoon.

像叉和羹的合體

They were part sun, part earth

他們一半是太陽一半是大地

Part daughter, part son.

半男 半女

The origin of love

這是愛的根源

Now the gods grew quite scared

諸神對我們的力量與不羈

Of our strength and defiance

越來越忌憚

And Thor said,

雷神說

"I'm gonna kill them all with my hammer,

我要用錘頭捶死他們

Like I killed the giants."

像我捶死巨人一樣

And Zeus said, "No,

不過電神說

You better let me

讓我出手吧

Use my lightening, like scissors,

我要用剪刀似的電光剪下去

Like I cut the legs off the whales

像我剪斷鯨魚的腿一樣

And dinosaurs into lizards."

像我把恐龍剪成蜥蜴一樣

Then he grabbed up some bolts

然後他抓起電光

And he let out a laugh,

笑著說

Said, "I'll split them right down the middle.

我要從正中

Gonna cut them right up in half."

把他們一分為二

And then storm clouds gathered abov e

於是天上烏雲遍佈

Into great balls of fire

雲團變成火球

And then fire shot down

火球化為電光 37


From the sky in bolts

從天上劈下來

Like shining blades of a knife.

像閃亮的刀鋒一插

And it ripped Right through the flesh

插入

Of the children of the sun

太陽之子肉體中

And the moon and the earth.

然後是月亮

And some Indian god

是大地

Sewed the wound up into a hole,

某位印度神祇

Pulled it round to our belly

把傷口縫合成一個洞

To remind us of the price we pay.

拉入我們的肚中 用來提醒我們付出的代價

And Osiris and the gods of the Nile Gathered up a big storm to blow a hurricane,

奧西里斯與尼羅河諸神

To scatter us away,

大施法力招來颶風

In a flood of wind and rain, and a sea of tidal waves,

吹散我們

To wash us all away,

呼風喚雨捲起巨浪

And if we don't behave

沖走我們

They'll cut us down again

如果我們不聽話

And we'll be hopping round on one foot

他們會再將我們分成兩半

And looking through one eye.

斬得我們剩下一條腿拐著走 用一隻眼去看世界

Last time I saw you We had just split in two.

上次見到你的時候

You were looking at me.

我們剛剛一分為二

I was looking at you.

你在望著我

You had a way so familiar,

我在望著你

But I could not recognize,

你對我來說好熟悉

Cause you had blood on your face;

但 我 認 不 出 ..

I had blood in my eyes.

因為你臉上有血

But I could swear by your expression

而我眼中有血

That the pain down in your soul

不過從你的神情 我確信

Was the same as the one down in mine.

你靈魂深處的苦楚

That's the pain,

跟我靈魂深處受的一樣

Cuts a straight line down through the heart;

那種痛苦

We called it love.

割破貫穿了心臟

So we wrapped our arms around each other,

我們稱之為愛

Trying to shove ourselves back together.

我們相互擁抱

We were making love,

設法合二為一 我們在做愛 38


Making love.

結合

It was a cold dark evening,

那是個又冷又黑的晚上

Such a long time ago,

是許久以前的事了

When by the mighty hand of Jove,

是朱比特強壯的手

It was the sad story

朔造的悲劇

How we became lonely two-legged creatures,

我們這樣就變成孤獨的兩腳動物

It's the story of

那就是

The origin of love.

愛的故事

That's the origin of love.

那就是愛的根源

今譯如下,譯者 Kiwi: And the clouds made of fire,

盤古開天之前 雲火燃燒著天

And mountains stretched up to the sky, Sometimes higher, Folks roamed the earth Like big rolling kegs. They had two sets of arms. They had two sets of legs.

海與天之間只呈現 筆直一線 地上的人 像滾動的甜甜圈 有兩雙手臂 還有雙腳兩對

They had two faces peering out of one giant head So they could watch all around them As they talked; while they read. And they never knew nothing of love.

每一個巨大的頭上 有兩張不同 的臉 他們能眼觀四面 邊看書邊聊天 當時愛 不存在字典

It was before the origin of love. The origin of love

沒人知道 什麼是愛

And there were three sexes then, One that looked like two men Glued up back to back,

當時存在三種性別 一種像兩個男人 背對背相連

Called the children of the sun. And similar in shape and girth Were the children of the earth. They looked like two girls rolled up in one.

是 太陽的孩子 另一種像兩個女人 相似的形狀 面對面擁抱 是 地球的孩子 還有那月亮的孩子 是叉子也是湯匙

When the earth was still flat,

And the children of the moon Were like a fork shoved on a spoon. 39


They were part sun, part earth Part daughter, part son. The origin of love

是太陽地球合體的樣子

Now the gods grew quite scared Of our strength and defiance And Thor said, "I'm gonna kill them all with my hammer, Like I killed the giants." And Zeus said, "No,

我們日漸強大 天神開始擔心 索爾說 用我的鐵鎚 將他們都消滅 但是宙斯說

You better let me Use my lightening, like scissors, Like I cut the legs off the whales And dinosaurs into lizards." Then he grabbed up some bolts

還是讓我 用閃電雷霆來剪 像我剪斷鯨魚的腿 把 恐龍切成了蜥蜴 接著他舉起閃電

And he let out a laugh, Said, "I'll split them right down the middle. Gonna cut them right up in half." And then storm clouds gathered above Into great balls of fire

大聲笑對著天 說 把他們從 正中間 一刀切成兩半邊 狂風暴雨一瞬間 烈火淹蓋藍天

And then fire shot down From the sky in bolts Like shining blades of a knife. And it ripped

接著出現 一道閃電 劃過了天邊 猶如一把 鋒利的劍 從中間

Right through the flesh Of the children of the sun And the moon and the earth. And some Indian god Sewed the wound up into a hole, Pulled it round to our belly

無情的劃開 太陽和地球 與月亮的孩子 印度的神 把傷口縫成了洞 拉到腹部的中間

To remind us of the price we pay. And Osiris and the gods of the Nile Gathered up a big storm to blow a

作為慘痛代價的紀念 埃及冥王還有尼羅河神 招喚巨大的烏雲 又刮起了風雨 吹散了我和你

那就是 愛的起源

hurricane, To scatter us away,

潮落又潮起

In a flood of wind and rain, and a sea of 40


They'll cut us down again

毀滅的暴風雨 洗滌了這一切 你再不守規矩 懲罰就等著你

And we'll be hopping round on one foot And looking through one eye.

最後只剩下一條腿 還有一隻眼

Last time I saw you We had just split in two. You were looking at me.

第一次遇見你 我們才剛被切成兩邊 你看著我

I was looking at you. You had a way so familiar, But I could not recognize, Cause you had blood on your face;

我也看著你 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卻想不起是誰 因為你滿臉是血 我眼裡也是血

tidal waves, To wash us all away, And if we don't behave

I had blood in my eyes. But I could swear by your expression That the pain down in your soul Was the same as the one down in mine. That's the pain, Cuts a straight line down through the heart;

你模糊的表情裡面 有和我相同的撕裂 痛苦穿過靈魂在蔓延 那撕裂 劃成一線 在心上面

We called it love. So we wrapped our arms around each other, Trying to shove ourselves back together. We were making love,

這就是愛 我們張開了雙臂環繞著對方 做著愛 合而為一

Making love. It was a cold dark evening, Such a long time ago, When by the mighty hand of Jove, It was the sad story

那是個寒冷的夜晚 在很久以前 看見了愛神的出現 這故事如此淒美

How we became lonely two-legged creatures, It's the story of

我們變成孤單的兩條腿 這就是愛的起源 愛的起源 愛的起源 喔愛的起源

The origin of love. That's the origin of love.

41


注音符號的台語讀法 網上有人轉錄台南某幼稚園的注音符號教學,全文如 下: 笑到肚子痛啦~ 一定要用台語發音, 台南某幼稚園教的ㄅㄆㄇ~真的是 我忍不住要 forward 這封給你們. 希望你們的台語夠溜. 超經典的,一定要 用 台語發音, 可以這樣教小孩喔,增進台語能力. ⋯⋯ 來!示範ㄧ次,大家注意囉! ㄅ是什麼ㄅ,玻璃門的ㄅ ㄆ是什麼ㄆ,肥皂泡的ㄆ ㄇ是什麼ㄇ,Q頭毛的ㄇ ㄈ是什麼ㄈ,福州伯的ㄈ ㄉ是什麼ㄉ,磨菜刀的ㄉ ㄊ是什麼ㄊ,七桃人的ㄊ ㄋ是什麼ㄋ,李挪吒的ㄋ ㄌ是什麼ㄌ,落落長的ㄌ ㄍ是什麼ㄍ,雞蛋糕的ㄍ ㄎ是什麼ㄎ,考駕照的ㄎ ㄏ是什麼ㄏ,好嘴斗的ㄏ ㄐ是什麼ㄐ,夭壽ㄐ的ㄐ(就是比三八ㄐ還嚴重的人叫做夭壽ㄐ) ㄑ是什麼ㄑ,逛夜市的ㄑ ㄒ是什麼ㄒ,十八啦的ㄒ(世風日下) ㄓ是什麼ㄓ,柳橙汁的ㄓ(這裡應該是國語發音吧?) ㄔ是什! 麼ㄔ,舖棉被的ㄔ(怪怪的國語?台語?) (鋪的台語是ㄔㄨ) ㄕ是什麼ㄕ,你老師的ㄕ(這樣教小朋友不好吧) ㄖ是什麼ㄖ,日蒼蒼的ㄖ ㄚ是什麼ㄚ,阿那答的ㄚ ㄛ是什麼ㄛ,ㄛㄛ叫的ㄛ ㄜ是什麼ㄜ,蚵仔煎的ㄜ ㄞ是什麼ㄞ,哀哀叫的ㄞ ㄟ是什麼ㄟ,矮仔才的ㄟ 42


ㄡ是什麼ㄡ,ㄡ腳川的ㄡ(挖屁股) ㄢ是什麼ㄢ,安太歲的ㄢ ㄣ是什麼ㄣ,真緣投的ㄣ ㄤ是什麼ㄤ,嫁好尪的ㄤ ㄧ是什麼ㄧ,無藥醫的ㄧ

眾人說這好笑,我倒是看出一個很可認真的問題,就是: 漢語那麼多方言,每種方言用起我們這套注音符號,應該都 可以有它獨特的發音,而且不難普及或傳授到外界,就像英 文、法文對同樣 26 個字母的讀法就有不同。南方漢語無卷 舌音,所以ㄓㄔㄕㄖ不好讀。當年還有為南方漢語特製一個 寫得像「兀」的,然而是官話所無,所以最後只保留在「二 式」裡,而閩、客語人士也採拼音不採注音符號,這樣就讓 注音符號仍然只有一種讀法,實可惜也。

「孤鳥」釋 論文注釋之一,暫時用不到,先放在這裡。

台語常以此詞形容不合群者,或者是不自主的被孤立, 或者是自主的不茍同於人,常見於台語歌,如陳進興詞曲〈孤 鳥〉 : 「風無情 雨無情 放阮孤鳥飛無停」 (無印良品,《三 人行》 ,台北:滾石,1998 年) 、伍佰〈樹枝孤鳥〉 (伍佰, 《樹 枝孤鳥》 ,台北:滾石,1998 年) 。此詞意蘊淺顯,故亦普遍 見用於國語及大眾報刊;在古文則有漢・焦赣《易林・涣之 睽》:「折若蔽目,不見稚叔,三足孤鳥,遠去家室。」唐・ 杜牧〈登樂遊原〉詩: 「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43


I dreamed the world as it was 又夢回高中教室,和陳柏宏打了一局魔法牌後,劉金燁 跑來問我一句英文歌詞: 「I dreamed the world as it was it was, 什麼意思?怎麼兩個 it was?」我想了一下,怎麼又是 as 又 是 was?稍後我答: 「逗點。」兩個 it was 之間應有逗點,這 句意思是:我夢想這世界就像以前那樣,以前也確實是那樣。 然後醒了。醒來查無此歌,夢裡還記得怎麼唱,像是 Louis Armstrong 唱的那種爵士歌曲。 是啊,夢見世界就像那舊時模樣,大家都還在教室裡混 得那樣自在,然而我們畢竟回不去了。 (本期完)

44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