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三峽「梅樹月」手冊【線上版】

Page 1

繪筆下的風土紀行 [英國] 柯靈烏(Cuthbert Collingwood).克里(Edward H. Cree) [日本] 石川寅治.南薰造 [臺灣] 陳英聲.李梅樹.楊三郎.陳清汾.楊造化.廖德政

李梅樹紀念館

旅人的視野 近代畫家的風景謳歌

探險家的寫生簿 十九世紀臺灣風貌 國立臺北大學(北大草原)

大地的彩顏 調色盤裡的風土民情




緣起 十九世紀臺灣正式開埠前後,遠渡重洋來到「福爾摩沙」的外邦人士,始終不絕於途。其中,來自英 國的自然學者柯靈烏(Cuthbert Collingwood,1826-1908),及英國皇家海軍軍醫克里(Edward H. Cree,1814-1901),在以文字紀錄他們探索臺灣的行腳之餘,也各自將旅途中的見聞,化為一張張的 彩圖。 1895年日本統領臺灣後,隨著「內臺航路」的開闢,及島內交通建設日趨步上軌道,來自東瀛的訪客 亦接踵而至。這當中,也有不少畫家陸續造訪臺灣,透過畫筆的揮灑,將南國的風土記憶,一一留存 在畫紙上。 日籍畫家石川寅治(1875-1964),在1910-1920年代之間,有多次訪問臺灣的紀錄,除了旅行寫生之 外,也數度接受官方委託繪製壁畫或奉贊畫。而石川於1917年首度來臺旅行寫生時所留下的作品,很 可能是現存日治時期年代最早、且依然可見的油繪臺灣創作。 南薰造(1883-1950)則是在1930年秋季,受邀來臺擔任官辦美展「臺灣美術展覽會」西洋畫部審查 員。在臺停留一個月餘的期間,他也到各地旅行寫生,因而留下不少相關作品。 石川寅治與南薰造的臺灣旅行,除了繪畫創作之外,也各自以遊記或日記等文字紀錄,寫下了兩人對 於旅行所見,及南國風土人情的親身感受。後人可從字裡行間,對照其作品,體會兩位畫伯當年的遊 蹤與繪畫心境。 兩位畫伯對於臺灣畫壇的影響,並不僅止於此。身兼美術教育者的石川寅治與南薰造,日後分別在 「太平洋美術學校」及「東京美術學校」任教時,指導過楊造化(1916-2007)、廖德政(19202015)等臺籍學生,對這兩位臺籍西畫家的畫業養成過程,必然產生一定的正向作用。 李梅樹(1902-1983)亦曾在1933年春、就讀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科第四學年之際,參加了由美校舉辦、 南薰造率隊的「奈良京都古美術實地見學旅行」。此行令李梅樹大開眼界,也對他在戰後擔綱故鄉三 峽祖師廟重建計畫時,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日治時期的臺籍西畫家,此階段紛紛透過留學或旅行,拓展自身視野,攜著畫筆,逐步走向世界。 1927年,仍在京都「關西美術學院」洋畫科就讀的楊三郎(1907-1995),利用暑假自日本赴滿洲哈爾 濱寫生;1928年,水彩畫家陳英聲(1898-1961)也借道日本,前往滿洲與朝鮮進行寫生之旅。二者咸 信是臺灣畫家赴滿洲及朝鮮旅行寫生的先驅。


也在同一時間(1928年),18歲的青年畫家陳清汾(1910-1987),跟隨其師有島生馬(1882-1974) 前往歐洲遊學,成為第一位留法研習藝術的臺灣人,稍後也成為第一位作品入選法國沙龍美展的臺籍 畫家。 無論是就地取材或遊走異域,彼時的繪者,有如是以畫筆寫歷史,為時代風景刻劃面容。他們的作 品,牽絆著過往,跨越時空的藩籬,留下歷史的見證,也體現在特定時空背景下的時代氛圍與色彩。 2022「梅樹月」展覽,邀集了19世紀來臺旅行的英國探險者柯靈烏、克里,日治時期先後到訪臺灣的 日籍洋畫家石川寅治、南薰造,及臺灣第一代西畫家陳英聲、李梅樹、楊三郎、陳清汾、楊造化、廖 德政的相關作品,欲呈現作者各自透過本身的藝術語彙,描繪在地觀察或跨域行旅所見的傑作。 日籍和臺籍畫家們的作品,將以「旅人的視野——近代畫家的風景謳歌」主題展覽呈現。 英籍的柯靈烏、克里手繪的臺灣風土彩圖,則以「探險家的寫生簿——19世紀臺灣風貌」子題特展形 式展現。 此外,國立臺北大學校園「北大草原」上,亦有「戶外美術館」同步登場,以「大地的彩顏——調色 盤裡的風土民情」單元,展示南薰造、楊三郎與李梅樹等畫家的相關作品。 今年的邀展對象,有不少是國人較為陌生的名字。然而,他們的作品,可說皆是這座島嶼在過往時空 裡,從土壤裡長出來的美術花蕊。期待藉由本展覽,重新認識這塊土地所孕育的藝術之美。 囿於covid-19疫情不歇,跨國借展更顯困難重重,所幸在各方協助之下,本屆的參展作品中,仍有不 少珍稀作品的重現。 不可諱言的,外來者不免會帶有帝國視角或殖民觀點。但這也是時代嬗遞下,無可迴避的歷史樣態。 事實上,臺灣本土的歷史脈動,原本即是先來或後到者與本地住民不斷衝突與融合的歷程。 歷史的篇章,由顏彩譜成。這些作品,不只是旅人的畫跡,繪者的紀錄,也是風土的寫照,時代的映 影;既是臺灣近代發展史上,視覺藝術的碩果,更是多元光譜投射下的歷史紋理。 期待透過本展覽,讓觀者得以跟隨前人的足跡,穿越時空,放眼世界,進而回顧自身立足的土地上, 久經遺忘、甚或已不復存在的地域風光與人文風貌,重溫旅人與畫家們留給後人的歷史想望與文化啟 迪。


石川寅治

1875-1964

曾任日本「太平洋美術學校」校長、在日治前期多次來臺旅行寫生的石川寅治,是日治時期首位以大 量油畫描繪臺灣風土,將南國風景人文有系統地介紹給日本內地的日籍洋畫家,因而有「臺灣的石 川」稱譽。 石川寅治於1917年1月首度渡臺寫生兩個半月,並在臺北、臺南兩地分別舉辦畫展推廣油畫。同年7 月,他受日本文部省委託,為立太子禮奉獻作品再度來臺取景寫生,翌年發表逾兩萬字圖文並茂的長 文〈臺灣旅行〉,文中詳細敘述了旅行臺灣各地的見聞及寫生心得。 身為當時日本中央畫壇巨匠、長時間活躍於日本官展的石川寅治,亦曾在1918年受臺灣總督府委託, 為新完工的總督府廳舍(今總統府)會議室繪製兩幅壁畫〈日出〉、〈夕陽〉。 而石川寅治最為國人所熟知的事蹟,應屬 由其所繪、迄今依然高懸於明治神宮外苑 「聖德記念繪畫館」內展示的巨型壁畫 〈臺灣鎮定〉。 〈臺灣鎮定〉是由臺灣總督府於1923年委 託石川寅治繪製奉納,描繪1895年日軍進 入臺北城的歷史畫面。石川為此特地在同 年8月渡臺,親身到臺北北門一帶,實地考 察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揮軍進入臺北城的路 線。

1 2

1 日出 石川寅治/1918/水彩/紙 /39.5×77.2cm/私人收藏/高知縣立美術館寄存作品 2 夕陽 石川寅治/1918/水彩/紙 /39.3×77.0cm/私人收藏/高知縣立美術館寄存作品


1 2 3

1 臺南關帝廟 石川寅治∕1917∕油彩∕畫布∕52×45cm∕秋惠文庫典藏 2 鄉間戲劇 石川寅治/1917/油彩/畫布/72.0x96.0cm/高知縣立美術館典藏 3 臺南風景 石川寅治/《新日本百景》/1925.7.15/朝日新聞社/私人收藏


多次來臺的石川寅治,對於充滿南國色彩的臺灣,始終印象深刻。在終其一生的畫業之中,留下了為 數不少以臺灣為畫題的作品。 依當年的《臺灣日日新報》記述,石川寅治在1917年1月首度來臺寫生時,即鎖定以「未經人工化的自 然地景」、「本島的常民生活」與「瀕臨破壞消失的人文歷史風物」等三項題材為主,有系統地將臺 灣各地的風土民情,透過油繪的形式,介紹給日本內地的社會大眾。

1 2 3 4

1 臺灣美人 石川寅治∕1918∕木版畫∕紙∕14.6×10.4cm∕私人收藏 2 煮賣店 石川寅治∕1918∕木版畫∕紙∕14.6×10.4cm∕私人收藏 3《石川寅治畫集》∕1931∕美術研究社∕私人收藏 4 城門之月 石川寅治∕1918∕木版畫∕紙/14.6×10.4cm∕私人收藏


1 2

1 打狗港 石川寅治∕約1934∕水彩∕紙∕47×61cm∕秋惠文庫典藏

2 新領土みやげ 石川寅治、安田稔、中川八郎、中澤弘光 1917∕木版畫∕紙 40×27.5cm(封套) 28×19.5cm(版畫×4張)∕私人收藏


1 2

1 高雄港 石川寅治∕1922∕油彩∕畫布∕90×123cm∕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2 戎克船 石川寅治∕陳澄波收藏之雜誌剪貼圖片∕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典藏

爾後石川多次來臺,畫題仍不脫於此範疇,因而畫了不少城門、廟 宇、藝妲、原住民、民俗活動等作品。 喜愛「船」與「港」的石川寅治,在1917年首度來到打狗(高雄舊 稱),就對旗後一帶風雲變幻的港灣風光十分著迷,尤其是有著特 殊造型及豐富色彩的「戎克船」,石川畫伯似乎是情有獨鍾。 自1917年以降,帆檣林立的打狗港(1920年代後稱高雄港),及別 具特色的戎克船,便屢屢出現在石川的畫布上。他還以此為畫題,在1917-1934年間,五度參加「文 展」、「帝展」等日本官展,並在1934年製作了富有浮世繪風格的高雄港風光版畫。 本展覽共展出六件石川寅治油畫及水彩原作,另有兩幅不同時期創作、風格各異的「戎克船」版畫。 參展作品中,〈臺南大南門〉、〈臺南關帝廟〉都是1917年初春,石川第一次來臺旅行時,南下寫生 於臺南當地所繪的油畫。 其中,〈臺南大南門〉描繪日治前期舊臺灣府城大南門(寧南門)破敗景象,融合了自然地景與人文 風光,將1910年代有如廢墟般的頹圮城門及周遭景緻如實呈現。該畫原本僅見於1918年出版的日文舊 籍《新日本見物》書中插圖,原畫在此前不久被重新發現,並於本展覽中首度公諸於眾。


1 2 3

1 臺南大南門 石川寅治∕1917∕油彩∕畫布∕45.6×61cm∕私人收藏

2 蕃界的鐵線橋 石川寅治∕1917∕油彩∕畫布∕45×33.3cm 順益台灣美術館典藏 3《新日本見物》書中的「臺南大南門」 /私人收藏


〈臺南關帝廟〉描繪祀典武廟廟埕廣場上熙來攘往的常民生活樣態,此畫也意外地將百餘年前,廟埕 前方道路尚未拓寬,廟旁民宅未拆除前的原貌保留了下來。 石川寅治認為,蕃人的原始部落,是「臺灣美術最精華的地方」。參展作品〈蕃界的鐵線橋〉即是 1917年夏天,石川第二次來臺時,深入新店烏來原住民部落繪製的油繪作品。 距今正好一百年的〈高雄港〉,是1922年石川寅治以審查員身份,出品於第四回日本「帝展」的油繪 大作。此畫於2021年底甫入藏「國立臺灣美術館」,這次於梅樹月展出,是百年來頭一次在臺灣公開 展覽。 借展自日本的〈臺北門〉水彩畫,很可能是石川當年受託繪製〈臺灣鎮定〉壁畫,來臺考察當下,於 現地寫生所繪的臺北北門風光。畫伯即興揮灑彩筆,留下了近百年前的北門身影及周邊人文意象,也 成為現存年代最早、且依然可見的舊臺北城北門畫作。

驟雨一過 石川寅治∕1934∕木版畫∕紙∕30×38cm(版畫+校合摺)∕私人收藏


臺北門 石川寅治∕1920年代∕水彩∕木炭∕紙∕47.0cm×33.8cm∕私人收藏


南薰造

1883-1950

出身廣島吳市的南薰造,1907年自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畢業後,隨即前往英國及歐陸進修美術,歸 國後活躍於日本官辦美展,曾擔任文展審查員,並於1932年起,執教於母校東美西畫科,1944年受命 為帝室技藝員。 1930年秋,南薰造受聘為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西洋畫部審查員,因而來臺並滯留了一個月餘, 赴島上各地旅行寫生。 南薰造雖然只來過臺灣一次,但這趟33天的旅程,顯然讓他印象深刻。在甫抵臺灣之際,南薰造即讚 嘆本地風光獨具的「南國之美」。即便在旅行結束離臺之後,於1931-33的三年間,南薰造仍不斷以各 種臺灣畫題,參加「光風會展」及「日本水彩展」等日本畫展 。 在臺期間,南薰造每天寫日記。熱愛水岸情景的畫家,在完成「臺展」審查工作後,流連於依山傍 水、饒富歷史情懷的淡水古鎮風光。這裡是他在臺灣逗留最久的地方 ,不只盡情揮灑畫筆,也在此地 認識了楊三郎、杜添勝等臺籍畫家。 南薰造也去了高雄、臺南、鹿港等地寫 生。與南薰造同為「日本水彩畫會」發 起人的石川欽一郎(與南薰造同時擔任 該屆臺展西畫審查員),還邀他去訪問 了古色古香的中式園林建築「林本源園 邸」。在這些地方,南薰造畫了許多以 水彩為主的風景及人文景觀作品。

南薰造繪日記「四月十九日(水)」 南薰造∕1933∕水彩∕墨∕紙∕28.3×20.8cm∕私人收藏∕廣島縣立美術館授權


1 2 3

1 淡水風景 南薰造∕1930∕油彩∕畫布 22.5×31.5cm∕私人收藏

2 南國風景 南薰造/《みづゑ》第358號/1934.12 私人收藏

3 廟門 南薰造/《みづゑ》第316號/1931.6 私人收藏


南薰造在臺期間,並未舉辦作品個展,也未以審查員資格出品臺展。或許也因此,畫家當年在臺灣的 寫生之作,迄今臺灣本地仍緣慳一面。 本展覽共展出兩幅南薰造原作,一為油畫〈淡水風景〉,一為水彩畫〈霞浦小景〉。 其中,〈淡水風景〉雖屬小品油繪之作,但此畫是南薰造滯臺期間,饋贈給他的廣島同鄉及中學同窗 石黑英彥(1884-1945,曾任首屆臺展時的總督府文教局長及審查委員長,時任總督府內務局長)的紀 念之作。畫中南薰造運用較為粗獷的筆觸及豔麗色澤,捕捉了在彩霞映照下,停泊於淡水河畔的戎克 船身影,呈現出具南國風光的淡水景色。 〈霞浦小景〉水彩畫的創作時期約為1915年,是南薰造甫自歐洲學成歸國不久之作。平和的筆法,與 柔和的色調,頗有英倫之風。 本展覽另由日本廣島縣立美術館及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共提供了9件南薰造作品的數位圖檔,以數位 輸出型態,分別在李梅樹紀念館及國立臺北大學校園展示。

霞浦小景 南薰造∕約1915∕水彩∕紙∕22×29cm∕私人收藏


1 1 臺灣風景(淡水) 南薰造∕約 1930 ∕水彩∕紙∕ 32.5×48.8cm ∕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典藏|授權 2 2 臺灣風景(淡水) 南薰造∕約 1930 ∕水彩∕木炭∕紙∕ 33.0×49.0cm ∕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典藏|授權


陳英聲

1898-1961

陳英聲是臺灣第一代西畫家,也是日治時期臺灣新美術的開路先鋒,尤以在水彩畫的推廣著力甚深, 早期亦積極參與臺灣的畫會活動。不過,戰後幾近消聲匿跡的陳英聲,一度被誤傳為「英年早逝」, 加上其留世作品十分罕見,故長久以來呈現「只聞其名,未見其作」的現象。 19世紀尾聲出生於大稻埕的陳英聲,1914年進入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就讀時,受教於有「臺灣 洋畫之父」稱譽的石川欽一郎,開始學習西洋水彩畫。日後並步上其師後塵,在教學之餘,以旅行寫 生、推廣美術、譜曲作樂為志業。 陳英聲參與早期臺灣美術運動,多半是受石川老師鼓勵,並與水彩畫同好倪蔣懷及藍蔭鼎攜手同行, 如1926年第一個由臺籍畫家組成的畫會組織「七星畫壇」,及1927年以推廣水彩畫為宗旨成立的「臺 灣水彩畫會」,陳英聲、倪蔣懷及藍蔭鼎三人,皆為其中要角。 不過,以油畫為主流的「臺展」於1927年開辦之後,在官方推波助瀾下,臺灣的水彩畫風潮漸褪,即 便有「臺灣水彩畫會」力挽狂瀾,仍不敵外在形勢,在歷經十年苦心撐持後,臺灣水彩畫會終於在 1936年辦完第十屆展覽會 後劃上休止符。 受水彩畫式微影響,加上 石川老師離臺、與陳英聲 交好的倪蔣懷於1943年病 逝,及戰後目睹二二八事 件慘案等,似乎都是讓陳 英聲逐漸淡出臺灣畫壇, 終至隱身於世的因素。

1 2

1 陳英聲(左)與藍蔭鼎合影∕約1934-1935∕家屬收藏 2 陳英聲在屏東原住民部落∕約1934-1935∕家屬收藏


1 2 3 4

1 2 3 4

山地風景 陳英聲∕約1934-1935∕水彩∕紙∕69.1×51.4cm∕家屬收藏 大武的初春 陳英聲致陳澄波之明信片∕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典藏 遼陽十二層塔 陳英聲致陳澄波之明信片∕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典藏 原始之村 陳英聲∕明信片∕1936∕家屬收藏


如今,隨著後代家屬的出面,並整理出數件陳英聲的戰前舊作,始讓世人得以一窺陳英聲作品之貌, 從而重新認識這位水彩畫家的一生。 本展覽共展出陳英聲六幅水彩畫,皆由後代家屬提供。其中,〈金州斜陽〉、〈平壤大同江〉、〈平 壤練光亭〉、〈朝鮮金剛山九龍淵〉、〈大連老虎灘〉等五件作品,是陳英聲於1928年仲夏與藍蔭鼎 同赴滿洲、朝鮮旅行寫生時的創作。 陳英聲與藍蔭鼎同行的滿鮮寫生之旅,當年可謂是臺灣畫家的創舉。兩人足跡遍及東北亞異域名勝風 光,已消失的遼東金州古城、有「天下第一江山」美譽的平壤練光亭、「朝鮮第一名山」金剛山等, 盡收陳英聲筆下。 回臺之後,在同年九月舉行的「七星畫展」,及11月於大稻埕「蓬萊閣」舉辦的陳英聲滿鮮內地旅行 作品個展,皆相繼展出相關創作成果。本次參展梅樹月的五件滿鮮風光作品,很可能也曾參與當年展 覽,在相隔94年之後,重新公諸於世。 另一幅參展作品〈山地風景〉,則是1930年代,陳英聲與藍蔭鼎連袂前往屏東泰武排灣族「佳平部 落」寫生之作。兩人繼壯遊東北亞之後,將目光重新投注於島嶼偏鄉,深入山地描繪原始部落之美, 體現出彼時代臺灣畫家放眼海外並不忘關懷在地的多元視角。

金州斜陽 陳英聲 1928.7.29∕水彩∕紙∕50.6×34cm∕家屬收藏


1 平壤大同江 陳英聲∕1928.8.5∕水彩∕紙∕51×34.6cm∕家屬收藏

2 平壤練光亭 1 2 4 3

陳英聲∕1928.8.6∕水彩∕紙∕50.5×34.5cm∕家屬收藏

3 大連老虎灘 陳英聲∕1928.8.15∕水彩∕紙∕51.2×34.7cm∕家屬收藏

4 朝鮮金剛山九龍淵 陳英聲∕1928.8.13∕水彩∕紙∕51.4×31.5cm∕家屬收藏


李梅樹

1902-1983

李梅樹的繪畫之始,受啟蒙於就讀公學校時期的日籍教師遠山巖。初次接觸油畫,則是在國語學校一 年級遇見安東豐作老師。1924年他參加石川欽一郎開設的暑期美術研習班,正式接受這位堪稱是臺灣 西畫啟蒙一代宗師的指導。 1928年底,李梅樹攜著石川老師親筆寫的三封推薦信赴日求學。這三封推薦信的對象,分別是岡田三 郎助(東京美術學校教授)、石井柏亭(文化學院美術部長),及石川寅治(東京高等師範學校講 師)。 其中,石川寅治曾極力表態,歡迎李梅樹來其任教的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就讀。然而,李梅樹最終仍選 擇了東京美術學校,於翌年春天考上該校西畫科,並在第三學年如願進入岡田三郎助教室,接受岡田 老師指導油畫。 李梅樹與石川寅治擦身而過,成了一段無緣成就的師生情。儘管如此,日後李梅樹仍與石川寅治在官 展上「不期而遇」。李梅樹於1939、1940年,兩度入選日本新文展及奉祝展,石川寅治正好都擔任畫 展的審查員及委員。 事實上,石川寅治長期擔任日本官展的審查員,1926年陳澄波第一次入選帝展,石川也是當屆審查 員。因此,石川肯定對於臺籍畫家們的作品並不陌生。 李梅樹在東京美術學校求學期間(1929-1934),南薰造也在1932年受聘為東美教授。1933年四月, 李梅樹參加了由校方舉辦、並由南薰造率隊的「奈良京都古美術實地見學旅行」。這趟將近兩週的旅 程,令李梅樹大開眼界,也對他在戰後擔綱故鄉三峽祖師廟重建計畫時,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誠然,對李梅樹的畫業影響最大者,當屬岡田三郎助。岡田以典雅、細膩的外光寫實風格著稱,李梅 樹終其一生也堅持外光寫實的路線,即便有階段性的風格轉化,但始終未偏離本質。


太魯閣(一) 李梅樹∕1968∕油彩∕畫布∕117×72cm


李梅樹於1934年自東美畢業後,即束裝返回故鄉三峽,繼續從事繪畫,同時亦熱心參與地方公共事 務,戰後除任教於多所大專院校,更一肩擔起三峽祖師廟重建計畫,戮力為故鄉打造一座「東方藝術 殿堂」。忙碌的李梅樹,除了日本之外甚少出國遠行,因而其風景繪畫,多半是呈現故鄉三峽及臺灣 各地的風土民情。 李梅樹曾說,「明朗而強烈的大自然,正可以做為吾師」。在其最為人稱道的人物畫之外,也展現了 他對大自然氛圍及光線色調的純熟掌握,呈現出多元筆觸且別具風格的風景繪畫觀。 本展覽共展出李梅樹不同時期的13幅風景油畫,除了有三峽景色,也有他描繪淡水、觀音山、太魯 閣、龜山島、東北海岸、蘇澳漁港、臺南孔廟文昌閣……等地風光的多件作品,觀者可從中體會李梅 樹繪畫風格的不同面貌。而從幾幅小品的風景油繪中,尚可窺見李梅樹在穩健的筆調之外,亦勇於嘗 試不同的表現手法。

秋景 李梅樹∕約1950年代∕油彩∕畫布∕45.5×53cm


1 2 3

1 淡水 李梅樹∕1930∕油彩∕畫布∕65×80cm 2 觀音山 李梅樹∕1940∕油彩∕木板∕ 24×33cm 3 庭院 李梅樹∕日治時期∕油彩∕畫布∕24×33cm∕天美藝術基金會贊助修復


李梅樹當年參加南薰造率隊的奈良京都古美術見學旅行時,一路上以 速寫本描繪參訪寺廟的古佛像及沿途風光,也於本展覽展出其中部分 作品。 此外,不久前甫從李梅樹晚年位於板橋的畫室中,重新整理出數冊塵 封已久的速寫本手稿,內有幾幅罕見的李梅樹早期即興風景水彩作 品,及粉彩畫「溪邊浣衣」,還有1960年代鳥瞰臺北圓環素描作品 等,亦首度在本展覽中公諸於眾。

廣目天王像 李梅樹∕1933∕速寫本

東大寺二月堂 李梅樹∕1933∕速寫本

佛像素描 李梅樹∕1933∕速寫本

臺北圓環 李梅樹∕1960年代∕速寫本


1 2 3

1 黎明 李梅樹∕1968∕油彩∕畫布∕65×91cm 2 溪邊浣衣 李梅樹∕粉彩∕速寫本 3 夜景 李梅樹∕水彩∕速寫本


楊三郎

1907-1995

1907年出生於永和的楊三郎,從小就非常熱愛繪畫,十六歲私自離家搭船前往日本時,就立志將來要 做一位「著名畫家」,而他日後也確實做到了。 楊三郎於1923年到日本後,先考入京都美術工藝學校,一年後轉學至關西美術學院洋畫科,從此一腳 踏入了油畫的繽紛世界。 1927年夏季,仍在關西美校就讀的楊三郎,利用 暑假從日本前往滿洲哈爾濱寫生,並以一幅在當 地所繪〈復活節的時候〉畫作寄回臺灣,參加首 次在臺灣舉辦的第一屆「臺灣美術展覽會」並獲 入選。而此趟行程,也讓楊三郎成為臺灣畫家赴 滿洲旅行寫生的先驅。 從關西美校畢業後,楊三郎在1929年返回臺灣, 開始投入本島的畫會活動,並參與倪蔣懷在大稻 埕創辦的「臺灣繪畫研究所」教學工作。 1930年秋,南薰造受邀來臺擔任第四回臺展西洋 畫部審查員,並順道赴各地旅行寫生,楊三郎也 因此在淡水與南薰造結緣。根據南薰造當年的日記所載,他還曾到楊三郎臺北的家裡作客。 結識南薰造的兩年後,1932年楊三郎亦跟隨包含南薰造在內曾留歐的日本藝術家們的腳步,搭船赴法 國進修美術,成了日治時期少數留法習畫的臺籍畫家之一。 楊三郎在法國時,一面到著名博物館研究觀摩大師作品,一面也前往歐洲各地旅行寫生,因而在作品 表現上,深受法國印象派畫風影響,並揉合浪漫的自然風情與光影寫實,逐漸形成自有的獨特風格。


1 2

1 噴水池 楊三郎∕1937∕油彩∕畫布∕32×41cm∕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2 臺北舊街 楊三郎∕1954∕油彩∕畫布∕72.7×90.9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返臺後,楊三郎與陳澄波、李梅樹、廖繼春、顏水龍、李石樵、陳清汾、立石鐵臣等畫友,共同成立 「臺陽美術協會」,並籌辦臺陽展,積極推動臺灣新美術運動,並持續到東亞各地旅行寫生。 戰後的楊三郎,在推動省展及畫會活動之餘,仍經常透過旅行,到世界各國寫生。即便在年過六十之 後,大約每隔三年,楊三郎就會前往巴黎一趟,往往就直接在城市街頭就地寫生,用繪筆將當地人文 及自然景觀轉化為一幅畫。 本展覽共展出楊三郎四幅油繪風景原作,包括早期歐遊期間所繪、帶有野獸派表現手法的〈噴水 池〉;及描繪戰後初期大稻埕一帶市井街頭景象的〈臺北舊街〉;晚期的〈玉山瑞雪〉,則是以寫意 粗獷筆觸,描繪遠方籠罩在雲霧中,被積雪覆蓋的玉山。另小品油畫〈淡水風景〉,運用明暗對比及 紅藍色彩,堆疊出層次分明的小鎮風光。

玉山瑞雪 楊三郎∕約1960-1980∕油彩∕畫布∕43.5×53cm∕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1 2

1 淡水風景 楊三郎∕年代待考∕油彩∕畫布∕22×27.5cm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2 淡水 楊三郎∕1936∕日治時期明信片∕私人收藏


陳清汾

1910-1987

昔日被媒體讚譽為「天才畫家」及「臺灣之榮」的陳清汾,年僅18歲,作品即入選法國巴黎秋季沙龍 展及日本「二科會展」,年紀輕輕即嶄露頭角,又是臺灣留法習畫第一人,備受各界矚目。可惜後來 因承擔家族事業漸淡出畫壇,目前的留世作品並不多見。所幸後代家屬邇來陸續整理出所藏舊作,得 以讓世人親炙其作品。 陳清汾為大稻埕茶業大亨「錦記茶行」創辦人陳天來四子,公學校畢業後負笈日本,先後進入「關西 美術學院」及東京的私立「日本美術學校」。 留日期間,陳清汾受旅日臺灣金融界先驅李延禧引介,進入在野畫會「二科會」龍頭之一有島生馬 (1882-1974)門下習畫。遊歐返日的有島老師對陳清汾十分提攜,陳清汾畫風也深受其師及二科會畫 家們的影響。 1928年春,18歲的陳清汾跟隨有島生馬前往法國遊學,接受歐陸新風潮的洗禮,並在同年入選巴黎秋 季沙龍,成為第一位作品入選法國沙龍美展的臺籍畫家。其後,陳清汾又兩度入選法國沙龍展。 陳清汾首度入選巴黎秋季沙龍之際,臺灣媒體曾大加讚譽,指參展作 品達四萬件,僅一千件中選,故陳氏的入選,「不獨一家之譽,實我 臺灣之榮也」。 此外,在陳清汾的繪畫生涯中,其作品多次入選日本二科會展、一水 會,也連年入選臺府展,並屢獲特選、臺展賞、朝日賞等殊榮。 1934年,陳清汾與李梅樹、楊三郎等8位畫友,共組「臺陽美術協 會」,陳清汾成為最年輕的發起人。 爾後,陳清汾因父、兄相繼離世,一肩扛起家族事業。戰後除忙於商 場,還擔任省府委員、泰北中學董事長等,因而對於畫業漸疏。

《萬里孤行》 陳清汾∕1956∕長風出版社∕家屬收藏


1 2 3

1 歸帆 陳清汾∕1955∕油彩∕畫布∕50.0×60.5cm∕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2 榕園 陳清汾∕日治時期明信片∕私人收藏 3 街道 陳清汾∕1925∕油彩∕木板∕24×32.9cm∕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


陳清汾的作品,以風景畫居多。入選臺府展的13件作品中有10件是風景畫。臺展日籍審查員小澤秋成 (1886-1954)曾評論陳清汾的作品,指其風景畫有兩個類別,一為寫實性,一為以詩情為基調的象徵 性表現手法,小澤說自己偏愛後者的幽遠。陳清汾的老師有島則評論其畫構圖平穩,筆調悠長輕鬆。 本展覽共展出陳清汾五幅風景油畫原作,包括戰前的〈街道〉、〈北京三座門街景〉,及戰後的〈歸 帆〉、〈野渡無人舟自橫〉、〈水岸風光(暫名)〉。 其中,繪於二戰終戰前夕1945年5月的〈北京三座門街景〉,與陳清汾1941年入選第四回府展作品〈北 京好日〉,在構圖及取景角度上頗為近似,應屬相同地點、不同時期之作。畫中「三座門」實景現已 不存,陳清汾在因緣際會下,以畫筆留下了它的身影。 描繪淡江暮色之作〈歸帆〉,是陳清汾以審查委員身份參展1955年第10屆省展的作品。繪寫北海岸風 情的〈野渡無人舟自橫〉,則是出品1962年第25屆臺陽美展之 作。畫家分別以歸帆與孤舟點景,營造出怡然恬靜的詩意情 境。 1967年80號油畫〈水岸風光(暫名)〉,應是現存陳清汾畫作 中,尺幅最大的作品,過去一直隱身於泰北高中校園裡,陳清 汾生前長期擔任該校董事長(1951-1987),但因年代久遠,該 校對於畫作由來查無可考,此回藉由本展覽首度公諸於眾。

1 2

1 陳清汾入選1941第四屆府展作品〈北京好日〉∕臺展資料庫 2 北京三座門街景 陳清汾∕1945.5.25∕油彩∕畫布∕90×64cm∕家屬收藏


1 1 水岸風光(暫名) 陳清汾∕1967∕油彩∕畫布∕146×94cm∕臺北市私立泰北高級中學典藏 2 2 野渡無人舟自橫 陳清汾∕1962∕油彩∕麻布∕60×72.5cm∕家屬收藏


楊造化

1916-2007

楊造化,一個陌生的名字。他是日治時期少數自日本「太平洋美術學校」畢業的臺籍前輩畫家之一。 或許由於生性靦腆,淡泊名利,且長居南臺灣,遠離臺北畫壇,加上1970年代全家移居日本,而其戰 前作品大多因戰亂佚失,國內能見到的作品不多等因素,因而幾乎成為被遺忘的畫家。 出身屏東望族的楊造化,在1930年代赴日求學,先入「本鄉繪畫研究所」隨中村研一習畫,後於1937 年考入日本在野畫派「太平洋畫會」在東京谷中地區創辦的「太平洋美術學校」洋畫科,接受中村不 折、石川寅治等畫家的指導,畢業後續入該校研究科修習。 在校五年期間,楊造化初試啼聲,兩度榮獲校際系展優秀賞及學術優秀賞,並以〈街頭〉一作入選第 三屆「臺灣總督府美術展」(府展),另以〈八百屋〉等兩件作品入選日本第一美術展。 1943年研究科研習結束後,楊造化委託友人將其畫作運回臺灣,但友人所乘「高千穗丸號」於中途卻 遭美軍擊沉,全部畫作葬身海底。 戰後,楊造化於1946年返臺,先後在屏東及高雄地區學校任教,直至1972年自教職退休,於翌年舉家 遷居日本。 楊造化在臺期間,長期參與「臺灣南部美術協會」 及全省美展,作品共入選省展23次,也曾入選臺陽 美展。旅居日本後,作品相繼入選「太平洋美術展 覽會」及「示現會展」,〈阿里山麓〉一作更榮獲 太平洋美術展「文房堂賞」,並經推舉成為該會正 式會員,亦為該會唯一外籍人士。

楊造化入選1940第三屆府展作品〈街頭〉∕臺展資料庫


阿里山麓 楊造化∕1972∕油彩∕畫布∕160.2×130.3cm∕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旅日期間,楊造化從1981至1991年,年年赴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地旅行寫生。1997至2004年,每 年均參加法國米勒展,並屢獲「巴黎市長賞」、「凱旋門賞」、「現代藝術賞」…等獎項。 可惜的是,遠離故鄉的楊造化,在日本與歐洲的藝術成就,卻甚少被其家鄉的人們所知悉。 綜觀楊造化的繪畫觀,在題材上,他特別喜愛古老建築及街景,臺灣鄉土氣息與歐洲異國情調,經常 躍然紙上,對於自然風光亦情有獨鍾。而其風格隨著年代推移而逐步演化,從早期的印象派、野獸派 交融,旅日期間自立體派過渡到表現派,再到晚期融入東方墨法寫意的呈現。 本展覽共展出楊造化五件油畫原作,包含當年獲得太平洋美展獎項的100號大作〈阿里山麓〉。此畫乃 楊造化扛著畫布三上三下阿里山寫生,在現場繪製完成。此作以阿里山地標「塔山」為景,以色塊分 割及幾何造型的表現方式,帶有立體派風格,分明的層次,讓畫面無限延伸。 戰後不久所繪的〈迪化街〉,畫家將街上櫛比鱗次的老厝簡化造型,運用色彩的變化,展現出別具古 拙趣味的老街風情。移居日本前繪製的〈觀音山〉,亦是本土題材的表現。〈瑞士鐘樓〉則是晚期前 往歐洲寫生旅行時所繪。 值得一提的是, 楊造化1974年〈舊廟〉,與其師石川寅治1917年來臺所繪〈臺南關帝廟〉,皆同是描 繪臺南祀典武廟的作品。兩件創作年代相隔57年的畫作,首度同臺展出,也串起了一段跨越時空的師 生情誼。

舊廟 楊造化∕1974∕油彩∕畫布∕41×31.5cm∕私人收藏


1 2 3

1 觀音山 楊造化∕1973∕油彩∕畫布∕31×40cm∕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2 迪化街 楊造化∕1955∕油彩∕畫布∕60×73cm∕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3 瑞士鐘樓 楊造化∕1985∕油彩∕畫布∕52×45cm∕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廖德政

1920-2015

廖德政,是最後一位從「東京美術學校」畢業的臺灣畫家。而他在東美本科一年級時,就是選擇進入 南薰造教室,接受其指導。 說起廖德政和南薰造的結緣,可上推至1933年。這一年,適逢日本水彩畫會成立20週年,特別舉辦了 紀念展,身為水彩畫會發起人之一的南薰造,也出品了幾件作品,其中一件,正是南薰造1930年來臺 擔任第四回臺展審查員之際,到臺南寫生的水彩畫〈孔子廟〉。 當時還在臺中第一中學就讀的廖德政,在雜誌上看見南薰造的作品圖片,感到很親切,覺得「那就是 臺灣!」便依照雜誌上的圖片,臨摹了南薰造的〈臺南孔子廟〉和〈上海碼頭〉風景畫,沒想到日後 他會在東美和南薰造成為師生。 廖德政是在1938年前往日本求學,1940年考取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科,1941年由預科升上本科一年,即 進入南薰造教室上課,並和同教室六位同學組成「六描會」,相互切磋畫藝。 而為人處世如同其畫般溫潤平和的南薰造,對待自己的學生,也相當平易近人。南薰造不但會和學生 一起畫畫,也不只一次稱讚廖德政的素描功力,對形體的掌握和表現十分正確。 原本東美的四年本科,由學生自選老師,四年不變。但好景不常,二戰的戰火,讓廖德政學業一度中 斷,等到復學時,南薰造已經離校返回故鄉廣島。廖德政因而選擇進入安井曾太郎教室,繼續完成學 業。 戰後,廖德政於1946年畢業之後返回臺灣,任教於臺北師範,但翌年春天爆發的二二八事件,卻讓他 的父親受難失蹤。 1948年,廖德政辭去臺北師範教職,1949年任教於開南商工迄1989年長達四十年。此期間,擔任國立 藝專美術科主任的李梅樹,也曾延攬廖德政至藝專兼任副教授。 廖德政在1954年與張萬傳、陳德旺、洪瑞麟、金潤作、張義雄共組「紀元美術會」,這也是他唯一較 積極參與的畫會活動。


1 2

初夏 廖德政∕1975-1985∕油彩∕畫布∕80×65cm∕呂雲麟紀念美術館典藏 相思樹花開 廖德政∕1976-1980∕油彩∕畫布∕45×53cm∕呂雲麟紀念美術館典藏


廖德政創作題材以田園、山景與靜物居多,他觀察到臺灣的綠很特別,跟外國不一樣,曾說:「我一 生要追求臺灣的綠色」,企圖藉由色彩,來表現臺灣的鄉土與自然風光。而窗邊的靜物,也是他經常 發揮的畫題。 1970年,廖德政遷居天母山上,從畫室可遠眺觀音山,「觀音山」遂成為其風景繪畫的主要題材,創 作出一系列以四季或晨昏時分為主題的作品。觀音山下的八里,正是他父親受難失蹤處,廖德政似乎 也是藉由創作以畫思親。 本展覽共展出廖德政的五幅油畫原作,包含〈初夏〉、〈相思樹花開〉、〈觀音山遠眺〉、〈立 夏〉、〈秋郊〉。 前三者屬觀音山系列作品,〈初夏〉是以溫暖的黃綠色調描繪觀音山腳綿延的景致,以長達10年的時 間不斷醞釀、調整,才完成了薰風吹拂的夏日原野。〈相思樹花開〉是歷時4年完成的作品,運用色彩 及光線的表現,營造五、六月相思樹花開的季節來臨。〈觀音山遠眺〉以遠近層分次分明的手法,以 及由濃而淡的黃綠色調,表現夏末秋初北臺灣郊山的季節特色。 窗邊靜物〈立夏〉,歷經了20年間的四度修改而成,以窗邊時令水果表現節氣,窗外遠山綠野的夏日 黃昏之景一覽無遺。另一幅〈秋郊〉,取景自華岡藝校後方一帶田園風景,坡地蜿蜒起伏,稜線交 錯,黃綠草地披覆其上顯得秋意盎然,空氣中彷彿飄浮著泥土氣息,平實中透露著清秋的枯索與愁 緒。

觀音山遠眺 廖德政∕1985∕油彩∕畫布∕49×59.5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1 2

立夏 廖德政∕1950-1970∕油彩∕畫布∕66.5×42cm∕呂雲麟紀念美術館典藏 秋郊 廖德政∕1986∕油彩∕畫布∕43.5×59cm∕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梅樹月特展

探險家的寫生簿——19世紀臺灣風貌

作品來源: 1 柯靈烏臺灣風土手繪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授權 2 克里手繪圖: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典藏|授權 3 19世紀打狗港油畫:美國碧波地博物館(Peabody Essex Museum)典藏|授權

十九世紀期間,臺灣港口正式對外開放前後,有許多西方人士,透過航行來到臺灣。這些人,有 些是商人,也有軍人、學者、牧師或探險家。他們有的在臺灣一待就是數十年,甚至埋骨臺灣, 有人就只是短暫的過客。 無論停留臺灣時間長短,不少人在探索這座未知島嶼之際,也留下了雪泥鴻爪或吉光片羽。 其中,執教於英國利物浦皇家醫學院的自然學者柯靈烏(Cuthbert Collingwood,1826-1908), 在1866-1867年間參加英國海軍艦艇「海蛇號(Serpent)」的亞洲探險之旅。他在1866年5月初抵 達打狗(高雄),接著前往澎湖、臺南、淡水,再上溯基隆河,行經八芝蘭(士林)、錫口(松 山)、水返腳(汐止)到雞籠(基隆),再到蘇澳及棉花嶼等北方三小島探勘。 柯靈烏來臺旅行一個多月,沿途觀察島上自然景觀及動植物,並以文字詳加紀錄,收錄在他於 1868年出版的《一位自然學者在中國海岸與水域之雜記》(Rambles of a Naturalist on the Shores and Waters of the China Sea)一書中。 19世紀打狗港 佚名∕約1857∕油彩∕畫布∕56×91.5cm


福爾摩沙西南端大港 柯靈烏∕1866∕水彩∕紙∕43.7×32.9cm

福爾摩沙東部海岸龜山島 柯靈烏∕1866∕水彩∕紙∕41.2×21.8cm

福爾摩沙西北部淡水附近觀音山 柯靈烏/1866/水彩/紙/48.3×25cm


福爾摩沙淡水苦力 柯靈烏∕1866∕水彩∕紙∕27.9×38cm

福爾摩沙北部淡水硫磺 柯靈烏/1866/水彩/紙/24.8×19.9cm

福爾摩沙雞籠港南側砂岩柱 柯靈烏∕1866∕水彩∕紙∕31.9×16cm

福爾摩沙西南端打狗港潟湖 柯靈烏∕1866∕水彩∕紙/42.4×32.5cm

福爾摩沙淡水中國婦女 柯靈烏∕1866∕水彩∕紙∕27.7×37.7cm

俯視福爾摩沙北部淡水河八芝林景觀(朝東望)柯靈烏∕1866∕水彩∕紙∕43.2×20.7cm


在文字紀錄之餘,柯靈烏同時也將旅行所見風土民情,用繪筆一一畫了下來,因而留下了許多珍 貴的手繪圖稿。目前可見的,包括打狗港、澎湖桶盤嶼、熱蘭遮城、雞籠港、基隆嶼、龜山島、 觀音山、北部硫磺礦區、淡水河沿岸景觀及婦女、苦力等圖像。其中有幾張還被製作成版畫,作 為他書中的插圖。 這批156年前的水彩畫,或許在構圖及創作技巧上未臻純熟,但在彼時尚未有彩色相機問世的年 代,卻如實映照出時代的彩顏。臺灣風土在柯靈烏的繪筆下,凝聚成永恆。

福爾摩沙熱蘭遮城 柯靈烏∕1866∕水彩∕紙∕22.2×17.7cm

從領事館望見打狗港入口(福爾摩沙西南端) 柯靈烏∕1866∕水彩∕紙∕43.5×32.6cm


而在更早之前,另一位也來自英國的皇家海軍軍醫愛德華.克里(Edward H. Cree,18141901),他在1846年1月上旬,搭乘皇家海軍「雌狐號(H.M.S. Vixen)抵達雞籠(基隆),艦上 還有科克倫(Thomas Cochrane)少將。 一行人上了岸,沿著一條小運河(田寮河)前行,深入三英里外的丘陵地煤礦區(深澳坑),進 行實地開挖調查。 曾經隨軍參與1840年鴉片戰爭的克里,是位外科醫生,他在隨艦行醫之際,也將20餘年海上服役 期間,航行異國的經歷,用文字與圖畫,一一 記錄在他個人的日記本裡。 克里等人的雞籠煤礦探勘之旅,僅有短短的兩 天(1846.1.9-1.10),隨即離開臺灣。但在 探訪過程中,克里總共畫了10張水彩畫,黏貼 在日記本裡,作為文字記載的輔助插圖,內容 包含從外海眺望雞籠港灣、停泊在埠頭的戎克 船、岸邊的民宅與婦女、划著小舟的清國人、 煤礦場與礦工、工寮、田中耕作的農人與水 牛、雞籠嶼等,成了見證19世紀北臺灣人文地 理風貌的第一手紀錄。 基隆港入口 克里∕1846.1∕水彩∕紙∕24×15cm

基隆港 克里∕1846.1.10∕水彩∕紙∕49.5×15.5cm


本展覽以特展形式,共展出柯靈烏、克里共 27張手繪圖,其中包含9張珍貴手稿原作展 出,其餘則以1:1數位輸出方式展示。另有 一幅佚名的19世紀打狗港油畫,亦藉由數位 輸出模式一同展示。

基隆本地人 克里∕1846.1.10∕水彩∕18×15cm

基隆煤礦(工寮) 克里∕1846.1.10∕水彩/紙/23.5×16cm

基隆煤礦 克里/1846.1.10∕水彩∕紙∕19×15.5cm


國立臺北大學(北大草原)

※本展區皆為數位輸出作品

大地的彩顏——調色盤裡的風土民情

圖片授權: 日本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 日本廣島縣立美術館 國立臺灣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 李梅樹紀念館

本展覽展出日籍近代畫家南薰造(1883-1950)於1930年受邀來臺擔任第四回「臺灣美術展覽會」西 洋畫部審查員時,到臺灣各地寫生的作品,及臺灣前輩畫家楊三郎(1907-1995)、李梅樹(19021983)於各時期赴國內外各地寫生的風景人文畫作,包含高山、海景、鄉野風情及都會風光等共40 幅。藉此呈現彼時代畫家透過旅行所繪的 各地風土民情,以「戶外美術館」零距離 親近作品的展出型態,在國立臺北大學校 園進行作品展示。透過作品之窗的回溯, 探索近代畫家繪筆下風景人文之美。

2 1 3

1 臺灣風景(淡水) 南薰造∕ 1930 ∕油彩∕木板∕ 40.8x31.8cm ∕廣島縣立美術館典藏|授權 2 廟門(淡水) 南薰造∕ 1930 ∕水彩∕紙∕ 33.0×49.4cm ∕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典藏|授權 3 南國風景(臺灣) 南薰造∕ 1930 年頃∕水彩∕紙∕ 23.8×32.5cm ∕廣島縣立美術館典藏|授權


1 2 3

1 林本源庭園 南薰造∕約 1930 ∕水彩∕紙∕ 24.0×32.2cm ∕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典藏|授權 2 淡水古厝 南薰造∕ 1930 ∕水彩∕紙∕ 32.0×48.2cm ∕廣島縣立美術館典藏|授權 3 港(臺灣) 南薰造∕ 1930 ∕水彩∕紙∕ 31.5×47.6cm ∕廣島縣立美術館典藏|授權


1 4 2 5 3 6

1 2 3 4 5 6

巷內 楊三郎∕年代未詳∕油彩∕畫布∕ 27.7×35.5cm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授權 玉山 楊三郎∕ 1991 ∕油彩∕畫布∕ 91.0×116.7cm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授權 日本海景 楊三郎∕年代未詳∕油彩∕木板∕ 27.7×35.5cm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授權 廟景 楊三郎∕年代未詳∕油彩∕畫布∕ 53.4×45.1cm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授權 山與海(九份風光 )楊三郎∕年代未詳∕油彩∕畫布∕ 31.9×40.7cm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授權 都會風光 楊三郎∕年代未詳∕油彩∕畫布∕ 61×72.5cm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授權


1 5 2 6 3 4

1 晚照 李梅樹∕1959∕油彩∕畫布∕53.0×64.5cm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授權

2 春秋閣 李梅樹∕1941∕油彩∕實木板∕21.2×27.3cm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授權

3 春潮 李梅樹∕1967∕油彩∕畫布∕61.0×81.0cm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授權

4 曙光 李梅樹∕1970∕油彩∕畫布∕80×116.5cm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授權

5 青海秋曉 李梅樹∕1966∕油彩∕畫布∕80.0×60.5cm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授權

6 墾丁初春 李梅樹∕1976∕油彩∕畫布∕80×116.5cm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授權


梅樹月開幕活動 時間:04/23(週六)14:00-15:00

節目:《開場曲目》聲波×肢體×繪畫

地點:李梅樹紀念館

《畫框裡的繪筆行腳》舞蹈

主持:顧承穎

《臨摹》聲波×肢體

演出:許嫚烜(聲波演奏)

《對畫×對話》聲波x肢體×吟唱

陳沛元(聲波演奏)

參展作品導覽

顧承穎(舞蹈) (聲波樂器:水晶琴、水晶缽、手碟、頌缽、手豉)

梅樹月講堂

畫家筆下的淡水與觀音山

藝術家的摩登城市之旅

講師:蕭文杰

講師:蔡家丘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時間:05/21(週六)14:00-16:00

時間:05/01(週日)14:00-16:00

地點:李梅樹紀念館

地點:李梅樹紀念館

備註:自由參加

備註:自由參加

以畫家之眼看世界 旅行的意義

談旅日前輩畫家楊造化的繪畫人生與風景

陳英聲與藍蔭鼎的東北亞寫生之旅

講師:周天龍(畫家,日本示現會臺灣代表人)

講師:劉錡豫

周怡君(教師,楊造化碩士論文撰寫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

時間:05/28(週六)14:00-16:00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地點:李梅樹紀念館

時間:05/07(週六)14:00-16:00 地點:李梅樹紀念館 備註:自由參加

臺灣風景畫的誕生與解讀策略 講師:廖新田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 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時間:05/14(週六)14:00-16:00 地點:李梅樹紀念館 備註:自由參加

備註:自由參加


展點│李梅樹紀念館

旅人的視野——近代畫家的風景謳歌 探險家的寫生簿——十九世紀臺灣風貌 新北市三峽區中華路43巷10號 TEL:02-26732333 OPEN:10:00-17:00 (週一休館,梅樹月期間免費參觀)

展點│國立臺北大學(北大草原)

大地的彩顏——調色盤裡的風土民情 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 TEL:02-86742095 OPEN:24H(免費參觀) ※本展區皆為數位輸出作品

李梅樹紀念館

新北市三峽區中華路43巷10號 TEL:02-26732333 FAX:02-2673-6077 Email:limeishu@gmail.com https://limeishu.org.tw/ facebook 搜尋「李梅樹紀念館」 請支持民間自主辦理藝術活動,歡迎小額捐款 ※捐款帳戶: 財團法人李梅樹文教基金會 板信商業銀行文化分行(銀行代碼118) 帳號:00932013508833 (如有捐款請告知相關資料將開立收據)


主辦: 李梅樹紀念館(財團法人李梅樹文教基金會) 國立臺北大學 指導 文化部 教育部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協力: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Peabody Essex Museum 日本高知縣台灣聯絡辦事處 佐野博三 香美市立美術館 高知縣立美術館 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 廣島縣立美術館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呂雲麟紀念美術館 周天龍 秋惠文庫 高雄市立美術館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國立臺灣美術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 郭江宋 順益台灣美術館 鈴木惠可 新北市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私立泰北高級中學 潘仲良 賴仁淵 顏娟英 (依國別及筆劃排序)

贊助: 天美藝術基金會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新北市三峽區長福平面停車場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