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ership Talk Series

Page 1

推動香港社會發展 需要一個怎樣的領袖 ?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2


#2

#1

青年 人道 范寧

領袖 發展 李慧琼

page 4

& 何秀蘭

page 12

#3

#4

青年 領袖 創意

青年 領袖 發展

賴恩慈

& 姚家豪

page 22

羅玉玲

& 羅淑君

page 32

3


青年領袖對談

#1

青年

人道

無國界醫生香港董事會主席范寧醫生,同時亦是第二屆香港人道年獎 得獎人,從 2005 年開始展開戰地義務工作,並立志為落後地區服務。 透過嘉賓分享,可以讓年青人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理解「人道」的意義。 圖片來源: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

范寧醫生 無國界醫生香港董事會主席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1

4


社會告訴你的事 大家即將進入社會,在追求夢想過程,是否一定要像剛才的影片宣傳般,要透過 競爭、跑嬴身邊的人才能生存?社會上又有多少人曾在競爭中做過非理性、違背 良心的事?例如很多醫生、律師及會計師,他們真正關心的是你有沒有錢,而不 是你的健康或社會公義。當全世界在搶奶粉的時候,為何沒有一個問責官員根本 地與父母親們一起探討解決方法?如果小孩是未來的棟樑,為甚麼沒有相關制度 幫助他們?

這些現象表示,一個市場,有兩種狀態: 第一,恐嚇你,令任何形式的生活都有危機; 第二,哄騙你,教你要如何度過美好的人生。

在大家心目中都有自己認為重要的人和事,通常可以根據我們的恐懼而決定所需 要的東西。例如害怕自己無足輕重,就需要尊重;害怕未來,就需要清楚;害怕 混亂,就需要權威;害怕死亡,就需要家庭及擁有;害怕非我族類,就需要社群。 市場上就有很多人利用我們的恐懼,謀取利益。

Reference 中國人才熱線廣告篇 30s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yOTQyNjg0.html

青年 范寧醫生

+

人道

5


在意自己才懂得在意別人 “Me” 只是面具,“I” 才是自己 現在資訊好像可以被我們控制,透過很小的屏幕便掌控整個世界,但這個是否真

I Black

實世界?很多人有玩網上遊戲和 war game,打完 game over 可以從頭再來,但 是索馬里有些童兵海盜,拿著真正的 AK47,為生存而掙扎,而你看到的現實,可

When I born, I black

能只是一篇新聞報導海盜圍攻船隻或已被擊斃,新聞就完畢。索馬里因為沒有鑽

When I grow up, I black

石、沒有石油,被國際社會遺忘四十多年――無論發生甚麼事,只要不影響其他

When I go in Sun, I black

國家,就不會有人理會。可是,如果你不懂得在意自己,又怎會懂得在意別人呢?

When I scared, I black When I sick, I black

首先要問,我是誰?當接收太多外間資訊,你慢慢就會失去自己。因為外間社會

And when I die, I still black

告訴你如何才會快樂,例如購買或穿著某些東西,但當丟棄這一切以後,你就會 認不出自己,這就會很危險。就像剛才播放的短片一樣,告訴我們只要向前跑就

And you white fellow

好,假如有一日要我們突然停下來,就會很危險。我們在固定的模式成長,很多

When you born, you pink

東西都看不到,所以要找一些超越常規的事去做,例如做義工等。

When you grow up, you white When you go in sun, you red

“I"是真正的我,每一個人都在成長中學習如何與人及社會接觸,然後反思自己。

When you cold, you blue

反之,如果只是接收資訊,缺乏思考就會變成“Me" ,到最後會迷失自己。當社會

When you scared, you yellow

有甚麼變動或不測,你就會崩潰,因為“Me"是緊接社會,戴上了「別人」的面

When you sick, you green

具審視自己。要保持自己“I " ,你要問自己真正需要甚麼。你有沒有於鏡前觀照

And when you die, you gray

自己?有沒有寫下對自己的感覺? And you calling me colored? 以下這首詩,是來自聯合國的徵文比賽,由一個非洲的小孩所寫。內容意指自己 成長過程都是黑色的,顏色變化最多的反而是白人,但自己才被視為有色人種。

Nominated by United Nation as

這例子就是問我們有否觀照過自己?

“The best poem of 2006”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1

6


很多醫生、律師及會計師, 他們真正關心的是 你有沒有錢,

而不是你的健康或社會公義。 青年 范寧醫生

+

人道

7


人道要在生活中實踐 人道並不是高大空、說幾句就可以收工的東西,入面有問號、有感嘆號,可能都 會有錢的成份,可以是很現實的東西。不同人對人道都有不同講法,你聽完別人 的說法也可能會有自己的想法。第一次跟紅十字會合作就去了肯亞,然後加入無 國界醫生,中間亦有繼續到紅十字會工作,包括零八年四川地震的時候。後來我 成立了一個 NGO,於菲律賓辦貧民窟以及賑災。最重要是你去實踐,才能真正了 解人道是什麼一回事。我對舊區很有感情,年青人可能未必喜歡去,因為舊區並 不吸引,又沒有連鎖店。但是舊區會有活雞市場等地方,不像超市賣冰鮮雞,這 才是生活。

關於人道,要問大家一個問題,甚麼是關心?

觀眾回答

1) 要將心比心,把自己也感覺良好的做法於別人身上貫徹實行。 2) 令對方感覺到你對他的愛。 3) 涉及兩個人或以上,無私的關心。 4) 未必有回報。 5) 關心有兩種:一種是想關心別人;另一種是想別人關心自己 6) 關心要認識清楚對方,要行出第一步。

對於結果,我們不能控制。 剛剛的討論,我們能看到主題是以你們自己作為出發點,而對象不一定是人。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1

8


work environment

in

s or

agriculture and food production

ks

so

education

unemployment

mmunity n d co etw an l or a i e s f i t l y c le f ual ac d i v t di

ns tio di

ge ne ra l

ral and env , cultu iron mic me o n o nt c al oe living and working i co c conditions n so water and sanitation

health care services housing

age, sex and constitutional factors

圖中圓圈內所示的元素,是固有的;向外圍看,上圖正在表達你是否處於一個健康 的生活。紅十字會、無國界醫生等機構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當你生活的社會, 成份有變或缺少時,例如食物、教育等問題,這些福利機構、國際救援就會出 現。正如菲律賓發生風災之後,當地缺乏 Health Care Services,樓宇倒塌則變成

Housing 問題。

然而,通常災民第一時間都會先搶奪物資。一個百無國家,就只剩中間這個圓圈。 我們世界是否有這類人?正如之前所述的海盜,連社交網絡也沒有,自然在此刻看 見甚麼就搶甚麼。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歐洲的人民連皮鞋都要食。

在大學,環保也是一個科目。有環保技術設備公司,賣車公司亦有環保車,又有環 保博覽等,這些公司關注環保,因為是未來世界的發展趨勢,他們又如何賺錢呢?

Source Dahlgren G, Whitehead M. Tackling inequalities in health: what can we learn from what has been tried? Background paper for “The King’s Fund International Seminaron Tackling Health Inequalities”. Ditchely Park, Oxford: King’s Fund; (WHO 05.111 - Figur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青年 范寧醫生

+

人道

9


人道並不是高大空、 說幾句就可以收工的東西, 入面有問號、有感嘆號, 可能都會有錢的成份, 可以是很現實的東西。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1

10


以下是台灣一家公司的年報:

以下想跟大家分享一首詩:

所以,在環保永續上,產業工程漸改

《鳥》 淮遠

變,一方面避免為企業帶來負面的影

我看見沒翅膀的鳥在天空中翱翔

響,一方面滿足客戶對綠色產品的需

有翼的人們垂著腦袋和生殖器

求。不論動機為何,調查顯示它們無疑

走在地面上

都正朝「環保至上」邁進。為了邁向此 目標,企業必須了解環保市場,客戶需

其實人類並不是詩中描述般空洞,人需

求,找出主要負責推動環保目標的事業

要一直學習,才不會把自己當成專家,

群及其綠色產品,訂定企業的環保策

眼界才會一直擴闊。在人道工作上,我

略,以使得企業本身「環保至上」的最

們不能像專家一樣關上自己的大門。人

高宗旨能夠由內而外地,更有效地傳達

道工作沒有終結的一日,除非你失去了

給所有利害關係人。

熱誠。

可是,我們是否連時代進步的速度也

所謂「關心」,如果到最後只是自己獲

追不上?你能夠肯定 iphone 出到第幾

得了一些知識,而沒能改變什麼東西,

代?以前的電視機用十年也不會壞,現

沒有改善別人的生活,這不叫做關心。

在輕輕一碰就壞,究竟我們為了甚麼而

有人會說,可能對方接收不到或沒有回

追求?以前生產公司所考慮的,是為消

應給你,這情況的確是光榮的,因為你

費者提供有質素保證、耐用的電視;但

不為求任何結果。但是要做到真正的關

現今是希望市民大眾覺得產品能夠領導

心,必須擁有科學般的知識,不然只是

潮流,如是者,怎談環保?

空口說白話。關心,準確來說是一種生 活態度。最後,希望大家要有追求真相 的心,積極參與義工活動。

主持 /

人道其實可以從我們的生活中

找到。很多時,我們以為很多事物與我 們無關,但是假如你想達到心目中的理 想構圖及顏色,其實是要依靠自己去實 踐,努力帶來轉變。希望大家可以都反 思,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可以帶來怎樣 的轉變。

青年 范寧醫生

+

人道

11


青年領袖對談

#2

領袖

發展

兩位議員平日在議會形象硬朗鮮明,在香港社會和政治進程中擔任重 要角色,掌握領導權並能夠影響他人。作為一位領袖,要帶領團隊, 要於議會上發聲,要保持民望高企,要與香港市民一同追尋並實現理 想的社會。藉著兩位嘉賓的分享,紅十字青少年有機會反思青年領袖 與社會事務的關係,提昇領袖發展的能力,並在不同場合及會議中向 更多紅十字會會員及外界人士分享經驗。

李慧琼議員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2

&

何秀蘭議員

12


從政的原因 何秀蘭 /

七十年代中期,我到加拿大讀書。當地的社會秩序很好,是一個很文明

的國家,居民來自法國、德國、香港、越南等不同國家,但是相處得非常融洽。 當地甚至容許魁北克的法國人舉行公投決定是否脫離加拿大,即使法國人輸了, 仍然與加拿大人相安無事,不會出現批鬥。

不過,我尚未畢業就已經趕著回港。第一,我覺得不可收割別人的成果,不能像 住酒店般 check in、check out,應該要回來自己的地方做更多事,我們都是有家 的。第二,政治是要有人搞的。八十年代我上大陸,從廣州坐火車到北京,看到 華中的人住山洞,看過侍應和隔離枱的食客搶我吃剩的食物。我深深領悟到在壞 的制度裡,好人也會成為幫凶――好人只要不出聲或覺得逼於無奈要出聲都會成 為壞人。我不想香港變成這樣,因此我想從政。做議員只是偶然,即使我不做議員, 也會參與很多社會運動。

李慧琼 /

成為議員,我會用兩個詞語總結:「勤力」和「緣份」。我願意嘗試新

事物,認識民建聯的緣份是從義工開始,協助土瓜灣區的議員工作。當時我本以 為自己年紀輕、經驗少,幫不上很大忙,後來卻在機緣巧合之下,由朋友邀請參 選區議員。當時我二十五歲,有機會嘗試參選是很好的體驗,勝出就能在區議會 的平台服務市民。當時的心態是一定輸,因為我沒有經驗和人脈;但是在努力和 幸運的幫助下,加上街坊給我機會,讓我順利當選而開始從政。我鼓勵年輕人多 嘗試,了解不同的組織,持開放的態度,勇敢踏出不同的步伐。

領袖

+

發展

李慧琼議員

&

何秀蘭議員

13


你我他都在推動社會發展 保持謙卑 求新求變 何秀蘭 /

議員不是甚麼領袖,只是工作崗位。我希望你們的目標不是做議員,拿

到權力不是最終的目標,因為權利會令人腐化――你們的目標應是改變社會,改 變社會不公平的地方。這種感覺必須來自人的關懷,無論是小到幫別人看一封信, 或者大到想要改變整個政府,用一個新的制度令所有人都獲得公平、公義的對待。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解除對權威的崇拜,解除對某些位置的迷思。可能議員的薪 酬較高,可能有較多機會於主流媒體發表意見――這些只是一個過程,最終目標 是要令社會互愛、公義。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崗位做好本份,時時刻刻抱著人本關 懷,我相信你在每一個位置都可以找到方法改變世界。改變世界不是靠一個領袖, 一群立法會議員,而是靠一群人去做。

李慧琼 /

推動社會發展,每個成員都有責任,我們要先關懷身邊的人。建設制度

最重要的是大家要發聲,一起討論制度最終想達成的目標。

何秀蘭 /

每個人的心裡最重要有一份謙卑。謙卑不是低聲下氣,服從權威;謙卑

是把自己放在大世界中間,看到自己的微小之後仍然努力去做,抱著服務他人, 關懷他人的心。例如在紅十字會做義工時,需要照顧老人家、肢體殘缺病人,大 家從中觀察到一切不是必然的時候,也能幫助大家體會甚麼是謙卑。當大家看到 有事情需要有人去做,而你願意站出來,負起這個責任,你就自然而然會成為一 個領袖,即使面對危機,也不要逃走。

李慧琼 /

我鼓勵大家持開放的態度,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有機會可以多認識

其他國家的朋友,了解他們的思考方式。每個人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大家的想 法未必一樣。多認識不同的人有助擴闊思維,希望大家發掘多些新事物,不斷求 新、求變,令大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2

14


拿到權力不是最終的目標, 因為權利會令人腐化 ── 你們的目標應是 改變社會, 改變社會不公平的地方。

領袖

+

發展

李慧琼議員

&

何秀蘭議員

15


若我們痛恨劣質文化, 首先自己不要惡劣。 排外與歧視 ── 顯示文明也需要勇氣 李慧琼 /

確實,香港的排外心態有加

重的趨勢,例如抗拒新移民和遊客,主 要是因為市民擔心資源被剝削。我認為 首先要從自己做起,了解自己的位置。 香港人有大香港心態,現在國內發展 迅速,香港人變成「港燦」,我們是否 可以接受呢?當然,這些情緒是有其背 景,資源爭奪是事實,內地人的確有來 港搶床位、搶奶粉。但是香港是一個移 民城市。我們或許是土生土長的香港 人,但我們的父輩,只有很少是香港原 居民。

我們看到有人在地鐵喧嘩、插隊時會不 開心,但要明白他們可能因為文化背景 差異或教育水平才發生這些現象。我們 應該了解這些矛盾的主要成因,不要帶 歧視的目光,應該多諒解,然後把這些 訊息傳給身邊的人。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2

16


何秀蘭 /

香港確實是一個很小的城

共產黨執政後,令中國失去很多溫文儒

歧視源自於不了解,當我們說不要歧視

市。在我小時候,香港只有三百萬人,

雅的文化,內地人現在都財大氣粗。我

的時候,也要反省自己會否有意無意之

也沒有排外問題。民革的時候,有很多

曾經在廣州見過,一位踏單車的人快要

間曾歧視他人。「鬼佬」其實也是歧視,

五花大綁的人由珠江漂流到香港,以往

撞倒途人,我正為途人擔心之際,行人

只不過我們習慣了。香港的社會法制優

的人都是以政治難民的身份來到香港,

竟然推倒單車,受傷的反倒是踏單車的

越,才會吸引這麼多人前來。我重申,

因此對偷渡的人很友善。英國當時也曾

那位。這是一個只為求存的社會,我們

香港的人口應該有上限,優才專才、投

認為香港未能接收如此多人,曾實施抵

不懂得這些社會文化,有幸,我們不懂

資移民都可以有限額,但不要阻止家庭

壘政策。非法入境者如果成功抵達市區

得,也不想變成這類人。

團聚,因為那些都是香港人的家人。社

於入境處登記,就能夠在香港合法居

會不應該因為百分之十的人冒認家庭團

留。假如在中途被警方截獲,則會即捕

若我們痛恨劣質文化,首先自己不要惡

聚就剝奪其餘九成人的權利。我們可以

即解。偷渡者進入新界的時候,很多時

劣。我曾見過隨地大小便的內地人,地

做的是拿回審批權,嚴謹地查核。內地

會拍門入屋,大家都會很樂意讓偷渡者

鐵職員叫那位媽媽親自撿起來,告訴她

人來港搶貨是因為品質有保證,要令市

打電話找回家人,甚至招呼一頓晚飯。

不要掉進垃圾箱,要放回自己的背包帶

民可以有地方購買必需品,商舖可用合

警察在晚上十二時在灣仔運動場拉繩攔

回家。假如沒有執法的人,你又會怎樣

理的租金去營運,政府要有補救措施,

截人龍時,也會酌情等待從遠處跑來的

做?你也可以走過去,跟她說這樣做會

例如回購領匯的屋邨商場、把屋邨停車

偷渡者。這些事情現在不會發生。在街

傳播病菌,在香港不可以這樣做。不要

場改建為商場――而不是把管治失誤推

上,無論是對偷渡來的人,還是來旅遊

怕別人惡,你要有堅定的心,有禮貌地

到新移民身上。

的人,大家都可能很側目。

去顯示甚麼是文明,所以說一個領袖是 要有勇氣的。

領袖

+

發展

李慧琼議員

&

何秀蘭議員

17


第一次做 不一定會成功, 但必須有人做第一次。 多數 vs. 少數 要有更多的權力、 更高的位置才可改變社會 ? 何秀蘭 / 在立法會裡,泛民是少數;但在外面,我們是多數。我從來不覺泛民在立法會上因為不夠人手投票而要被照顧,反 而覺得要得到平等對待的是外面的大多數。現時因為制度被扭曲而令立法會未能反映多數人的意見,大家更應該很小心去看 政改,要多元、要了解其他不同制度的人的想法。在不理想的制度下,無論有多大的權力壓下來也好,面對不公義的事情也 千萬不可就範。假如有其他制度可以令社會更加公義、公平,多艱難也要堅持。

權力是一個工具,要謹慎運用,如果放在壞人的手上,只會延誤蒼生――毛澤東正正是一個例子。當有權力的時候,更需要 不斷自省和聆聽大多數人對你的看法,不能做一個獨裁者。大家要知道權力的來源是人民,人民想你做的事你才去做。所以, 每隔一段時間有一個民主的選舉才可以制衡權力,讓政權可以每四年就和平演變一次。

民主只是用一個文明的方法把大家的意見放出來,然後尋求共識。當大家知道即使今年落敗,但四年後可以再試的時候,大 家就會互相尊重,為自己的言論自由,而去保障別人的言論自由,才能有一個公平的遊戲,不然政府也要付上代價。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2

18


領袖

+

發展

李慧琼議員

&

何秀蘭議員

19


制度不公, 無可作為 ? 香港人何去何從 ? 何秀蘭 / 說回八九年,付出血的代價,但沒有收成。收成反而在東歐,捷克和平演 變,是因為政府有人幫助,加上蘇聯自己放手,一百萬人佔領布拉格二十一天。終 於政府要和人民和談。大家要在自己的崗位繼續努力。記憶是最大的武器,不能被 抹去;而執著又是另一樣最大的武器,你執著一些原則,銘記不公的事,將之傳播 開去,集結力量。我們不能說單靠這些力量就可以改變政府、改變制度,但是到達 歷史的某一刻,集結多時的能量就可以改變政府。

我不想離開是因為有回憶。當我坐了十多個小時飛機到加拿大,我感覺像是立刻與 香港割離,我只能吸收,不能發揮,人生好像有一段時間是浪費的。人是有根的, 你切斷根源到另一地方重頭來過,即使運作得再好,也只是一個生還者。如果有難 就離開,其他國家也會排華。香港要影響十多億人口是十分困難,所以我們能夠做 到對中國最好的事,就是保存自己的文化,對法治、社會秩序的看法。如果我們都 易變的話,就很難去改變社會。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2

20


不要怕第一次走出來, 更不要怕 第一次走出來沒有結果。

好奇、勇氣、屢敗屢戰 ── 走出 comfort zone 李慧琼 /

走出自己的 comfort zone 是要勇氣。人有習慣性的行事作風,尤其當你出來工作後,或許你讀完大學,可能日復

日年復年。我希望大家要勇敢,走出去,認識不同的社會,多角度思考是非常重要。我希望各位成為領袖,發揮你的影響力, 改變社會,改變世界。

何秀蘭 / 行出自己的 comfort zone 要有好奇心。當你在 comfort zone 內覺得沒趣,就自然會走出去,好奇心是推動社會進 步的動力。其實工作最大的回報是工作過程。你做完後,覺得自己做過,不會因沒有做而後悔,這是最大的得益。當然,有 些事在第一次做的時候,你會得到很大的回響,例如同志平權、全民投票。你每播一顆種子,他日都會結果的。即使你的種 子放在石頭上會枯死,但總有人會看到你播種,也有作用。第一次做不一定會成功,但必須有人做第一次。不要怕第一次走 出來,更不要怕第一次走出來沒有結果。

領袖

+

發展

李慧琼議員

&

何秀蘭議員

21


青年領袖對談

#3

青年

領袖

創意

一位 80 後年青人,創辦了《黑紙》和《100 毛》,以獨特的方式和 角度分析香港社會現況;另一位是電影戲劇藝術家和教育工作者、十 大傑出青年,熱心推動香港的戲劇工作。兩位嘉賓分享最初想要改變 自己和社會的原因,創意如何影響社會,與青年人探討如何將平凡的 媒介變得不平凡。他們鼓勵青年人跳出框框,學習如何堅持以創新的 意念去行動、改變、影響身邊的人,踏出關心社會的第一步。

賴恩慈 / 阿MO 「好戲量」主席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3

&

姚家豪 / 阿BU 《黑紙》、《100毛》創辦人

22


Question 01

你在商台 903 的工作甚有名氣, 是甚麼原因令你跳出這個領域, 全職製作《黑紙》及《100毛》? 阿 BU /

今天剛好離開商台一週年,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後悔。因為離開也是為

了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如果沒有離開,年紀再大的時候便會後悔。別人說離開

comfort zone 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我認為這是可計算的。當想到未來因為未曾嘗 試而後悔,我可沒勇氣接受。所以我覺得應該先嘗試,以免後悔莫及。

作出這個轉變主要有四大原因:家庭、金錢、朋友、夢想

家庭成員現在其實不太清楚我的工作。以前只知道我凌晨二時才回家,下午五時 去上班。他們知道我在電台工作,但不會知道工作的流程或細節,有時候會在一 些媒體看見我的蹤跡。在香港做傳媒,收入比較低。雖然我父母也有工作,但是 我再於電台工作下去,並不會令他們有更好的生活。在金錢上,我認為自己承擔 自己的風險比較好。

當初與朋友成立《黑紙》的時候,並沒有想過全職,只是幾個朋友臭味相投,但 後來反應很好,工作開始多,我們在開會的時候,經常會探討是否全職製作黑紙。 最後,兩位朋友雙雙辭去自己本來的職位,我也就豁出去。

說到夢想,是我與朋友們都覺得香港很悶,雜誌來來去去只有幾本,希望創造多 款給別人選擇。我們覺得香港需要多點新事物,堅持不要重複製作別人做過的東 西。我們相信有些人只是未找到他們心目中的雜誌,所以從另類派系的理念入手, 嘗試新事物――我們視之為改變香港。

當天出黑紙的時候,有一位前輩叫我放棄,他認為沒有成效。當時固然有點不開 心,但我心想他可能只是不明白。最近發現《黑紙》真的在影響一些人,有些公 司也在抄我們的設計,反映著有些人也會認同一張紙的雜誌也是可行。 嘗試,了解不同的組織,持開放的態度,勇敢踏出不同的步伐。

青年

+

領袖

賴恩慈

&

姚家豪

+

創意

23


Question 02

你在 2003 年開始做街頭表演時,風氣還未普及。 但是你們即使被趕也堅持下去,背後有甚麼理念 ?

阿 MO /

我們的劇團「好戲量」認為

閒使用,行人唯有不停消費,所以我們

記得我們第三年在街頭表演,有一位

自己都是充滿夢想的年青人。當時正

選擇在該處開始街頭表演,希望改變該

前輩走上前跟我握手,說是很欣賞我

在演一齣名為「駒歌」的音樂劇,以

處的生態。初時有很多顧慮,沒有燈

們這群年青人,見到我們持久地進行

Beyond 的黃家駒的理念為基礎。大家

光,沒有舞台,又要擔心被警察盤問,

街 頭 表 演, 覺 得 很 感 動。 他 說, 在

都在思考理想為何物,覺得應該踏出一

沒有前車可鑑,有很多未知因素。

很 久 之 前, 他 也 很 熱 愛 街 頭 表 演,

步來改變,而不是由封閉的議會開始,

經歷過無數的盤問,更曾經被警察拉

在 2003 年就一起參與七一大遊行。可

走。當時他問警察,究竟要怎樣做才

是,我們認識的只有戲劇,於是就嘗試

除了準備練戲外,我們亦溫習了很多法

可以將街頭表演變成職業,怎樣才不

構思我們能夠在這方面做些甚麼。套用

律。有趣的是警察並不清楚那些條例,

會再被煩擾?警察這樣回答:「下一

之前想法,我們認為不應該封閉在劇院

當我們在對質時宣稱有表演的自由,第

次盤問的時候,你要跟我們說,你在

裡做戲,所以就走出了公共、公開的空

一個改變的是警察對法律的認知。我們

行乞,那就行了。」這正正是對街頭

間表演,由戲院踏出街頭。

所做的,是慢慢地從人與人之間的改

表演很大的誤解,亦不尊重行乞者,

變,例如與警察的溝通,他們在下班的

反而推動我們繼續下去,令更多人知

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只是一條電器街,

時候甚至會不穿制服觀賞表演,回應投

道街頭表演是甚麼,更要反映出香港

行人只能於此街走動,沒有椅子給人悠

訴的市民。

是個民主社會,能夠接受街頭表演。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3

24


Question 03

你們如何看待創意 ?

阿 BU /

創意來自觀察這個社會,回應社會上的問題。雜誌娛樂新聞總是塑造藝

人很多負面的形象,其實藝人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只是沒有渠道表達。《黑紙》 的出現正是想將藝人的形象立體化,我認為這舉動也是創意。創意並不只是某句 對白寫得好;創造一個平台、設計上的創意、《100 毛》玩二次創作、惡搞文化 都是創意。

阿 MO /

寫舞台劇劇本時,有一句說話叫「情理之內,意料之外」,我覺得最重

要是如何將創意放回生活當中。在香港做舞台劇的空間很少,預約場地要提早一 年,預約不到場地就不能表演。很多小劇團沒有大財團支持,很快就會消失。我 們認為空間是可以自己創造,所以在街上創造一個平台。表演藝術只要有演員和 觀眾就可以成為一個表演,與其在劇院等觀眾,我們可以主動接觸群眾。

創意就是在既定的環境要找出不同的可能。香港的法例規定,在街上不可有任何 商業活動,於是我們在表演時就在紙上寫明不要入錢,入錢會唱歌,由觀眾決定。 警察來到也不能說我們在進行商業活動,這是創意思考。

另外就是隱形劇場,觀眾不知道演員是在做戲。我們要將表演生活化,例如在情 人節的時候飾演一對情侶,在街上忽然吵架,就會有很多人圍觀。圍觀的人沒有 看戲的意識,便會很想參與。這樣可以拉闊戲劇的空間,令觀眾變成參與者,引 起思考及討論,這也是表演的創意。

青年

+

領袖

賴恩慈

&

姚家豪

+

創意

25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3

26


當想到未來 因為未曾嘗試而後悔,

我可沒勇氣接受。

青年

+

領袖

賴恩慈

&

姚家豪

+

創意

27


Question 04

「好戲量」的戲劇以社會議題為主, 《100 毛》的精神是「短、港、笑」。 為甚麼會這樣定位 ?

阿 MO /

劇團的人並非全都是修讀表演藝術出身的人,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團內

有牧師、老師、社工,醫生等等,大家的共通點都是很喜歡戲劇。所以聚焦點不 是純粹做戲,反而希望對社會有影響,故此取向會跟其他戲團不同。我們認為戲 劇是民眾的,社會性的,因此我們的作品都與社會議題有關。

例如《陰質教育》這套劇,聚集了一群會考 0 至 30 分的人創作,其中一個人沒有 考會考,另一人是會考 30 分,高考 5A。兩個看似極端的人,走在一起的時候, 對香港教育制度都抱有同一個看法,都是很沮喪。制度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程度 的壓迫,成績好的一方甚至覺得自己有點被歧視,因為很多人認為 30 分、有多少 個 A,就一定要做某一類的工作,不停的探討就令我們的表演有這種風格。

阿 BU / 《100 毛》的前身叫《嘿嘿嘿》,本想出版政治笑話,但後來覺得不成功, 便於一日之間,推翻一切並完成《100 毛》的構思。「短、港、笑」是看這個年 代的需要。互聯網發達,令很多人投放很多時間於 facebook 和討論區等等,很少 人會抽時間閱讀文字。

我們的理念是以「短」為本,因為短,別人才會覺得玄;而且看得完,完整。不 少人看雜誌時都是不停翻頁,沒有仔細看,一頁紙就剛剛好。以前,雜誌帶給大 家很多國際資訊,但現在可以很方便地在互聯網搜尋到即時資訊,所以生態變為 關注本土事件為主,挑選每星期必須要知的事件,也就是「港」。「笑」是以輕 鬆為主,避免太沉重。《黑紙》是以黑為主,較為正經,這也反映了我們三位創 辦人的性格,有關心社會的時候,亦有很多無聊事幹的時候。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3

28


作品被批評是 因為得不到別人的信任, 但最重要是先要相信自己。

Question 05

作品總會被人批評, 你會如何說服、吸引他人, 跟隨你的工作 ? 阿 BU /

記得看過一本書,書的最後

有一次,《黑紙》訪問鄭丹瑞先生,他

阿 MO / 以戲劇來說,我們堅持行動,

附送了一個故事。我覺得那故事很有意

提到以前做編劇的一次經歷。當時電視

引起迴響,慢慢一步步,自然會建立起

思,看到最底才發現原來是徵文比賽未

台每擬定一套新戲,都會有一個「踢橋

欣賞我們的人。「踢橋」情況我們也經

能入圍的故事,但是在今天出版的時候

會」,但是上司每一次也對著他「踢

常出現,記得有一次,一位團員跟香港

卻很受歡迎。這代表甚麼?原來人是很

橋」。後來他有點不忿,覺得自己的

一名電影大師學習,有機會寫劇本,但

現實,當你做出一個很好的作品,然後

想法應該不錯,便想到一個辦法去「賣

是反覆寫了三年才能開拍,到最後還是

做一個很劣質的作品,別人也能接受,

橋」。鄭丹瑞先向上司說自己參加了法

採用劇本的初稿。當中的不同在於經歷

只是程度上有分別。

國電影會,看過很多不同的電影,其後

三年的磨練後,改變的是編劇的表達能

就乘機表示有些電影的想法很吸引,上

力,而不是劇本。

司聽完也十分同意。其實法國電影會和 那齣電影都是虛構的,全都是他的創作。 有時候,作品被批評是因為得不到別人 的信任,但最重要是先要相信自己。

青年

+

領袖

賴恩慈

&

姚家豪

+

創意

29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3

30


Question 06

你怎樣看香港的情況 ? 青年人可以有甚麼作為 ? 阿 BU /

岌岌可危、悲觀,甚至有點想放棄,不知何去何從。從互聯網見到很多憤青,政治體系上難以再踏前,移民亦不是

好去向,所以我仍然留在香港,希望能影響多少就多少。

阿 MO /

我感到害怕。我不是社運人士,但我害怕這些前線的人會疲倦。現今社會,發聲的人很多,行動的人很少。單單在

香港,行動的人是趕不上發生的事情。以菜園村事件為例,黃之鋒就在那些時候走出來,慢慢走到今天,但菜園村還未告一 段落,之後又發生新界東北事件――事件多,但很少人關心。無論對象是否與你有血緣關係,將來的人一定要繼續做,希望 大家可以在不同領域,以不同方式參與,影響和改變社會。

現今社會,發聲的人很多, 行動的人很少。

Question 07

給年青人的一句話 ? 阿 MO / 大家會經歷很多成功、失敗,最重要是不要放棄。 阿 BU / 要知道自己喜歡甚麼,不要為了型就去創作,喜歡才是動力。

青年

+

領袖

賴恩慈

&

姚家豪

+

創意

31


青年領袖對談

#4

青年

領袖

發展

社會發展的節奏越發急促,今天適用的能力或技巧,明天可能已經被 淘汰。要成為青年領袖,應該如何裝備自己,才可以發揮最大的潛 能?踏入職場,沒有導師、沒有課程指引,年青人該如何自處?慈善 團體及商業機構同樣面對人才管理的問題時,又會有何對策,吸引義 工和員工?講座請來羅玉玲女士,具有超過二十年的跨國企業及國際 人力資源管理的經驗,以及羅淑君太平紳士,具有超過 30 多年豐富 的社會服務經驗,與青少年分享她們在職場上的觀察和感受,從機構 的角度分析對年青人的期望,解構何謂 5** 人才。

羅玉玲 / Elaine 天祥公證行集團區域人力資源總監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4

&

羅淑君 / Lillian 香港小童群益會總幹事

32


Question 01

Lillian 當初由社福界轉向商界工作,幾 年後重回社福界,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 ? Lillian / 最開始想做社福界是因為在中學時曾做過義工,也在年輕時受到一套劇 集《北斗星》影響。在大學時修讀社會科學,當時並未有分商界或社福界,我跟 很多人一樣選一些較易的科目,因此選了社工。當時也有掙扎選修什麼學科,但 是為人還是有點天真,認為社會上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最終選了社會心理學。

畢業後當上社工,抱著一腔熱誠選擇比較難的工種――外展社工。當時外展社工負 責黑社會的年青人,有些年青人肯到我們的社區中心時,其實已經是變乖了;有 一些還未轉變的還在街上,而我要怎樣才可以認識他們呢?就是去一些販賣毒品 的地方把他們找出來。當時我跟現時的年青人一樣,認為每一個人都是平等,可 能因為我比較幸運,可以讀上大學。不久之後才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做前線,就回 到大學讀碩士課程,轉做政策的工作。

後來因為一個生命的轉變,我去了外國。剛好遇上一個機會,在師姐介紹下加入了 商界,卻從此發現這個世界不公平。當時的商界工作量比我做社工的少一半,但薪 金卻多一倍。一次機緣巧合下,我到馬尼拉公幹,遇上水災,見到很多無書讀的小 朋友在玩水,當時心裡一沉,同時亦向自己承諾,有機會的話要幫助小朋友。

回港後,我就再回到社福界直到現在。遇上一個機會,來到香港小童群益會,能 夠開心地做一份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生命中有很多時候都不清楚知道自己的想法, 但當你誠實面對自己時,就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做社福界其實沒有想像中 容易,為何仍然繼續做下去呢?因為當中有些事是我們認為很有意義,才能一直 支撐到現在。

Elaine / 我本身讀行政及商業管理,畢業後看哪裡有招聘就去面試。起初做行政 工作覺得很瑣碎,不太適合自己,但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後來由於性格健談做 了人力資源工作,當時公司亦給予很多訓練。到今天,你問我為何可以做那麼久? 我也不知道。人生就是你看見這條路就跟著路走,不用想太多,但要盡力去做。 這就是大家所講,用心去做,用一個好的態度從心出發,令別人看見你所做的事 情,就是最好的辦法。

青年

+

領袖

羅玉玲

&

羅淑君

+

發展

33


Question 02

機構要聘請一個合適態度的人作為職員, 而人力資源最重要的價值是在於維繫一個機構的文化。 兩位怎樣看現時工作機構的人力資源的心態、能力, 以及在招聘時要留意的地方 ?

Lillian / 社福界大多數都是做「人」的工作,「有心」很重要。何謂有心 ? 舉個例, 誰試過見到公司地板骯髒會主動掃乾淨?有心其實是夠主動,遇到問題會自動自 覺去處理。例如我們機構服務小朋友,招聘的時候首先會問應徵者喜不喜歡小朋 友。如果應徵者不喜歡小朋友,服務不可能做得好。

第二,能力。面試時很難知道應徵者的能力,要透過一些觀察得知應徵者待人接 物的技巧。正如社福界會較重視與人聯繫的能力,因為社工需要主動與服務對象 溝通。道德操守與批判思考亦很重要,尤其是做人的工作,不能像造蛋糕般準確 量度份量,不能依書直說,一切都是不可預測的。當遇到突發情況時,例如有小 朋友跟你說媽媽要自殺,你不能死板地處理,需要當機立斷。分析能力是必須的, 所以面試時我們都會發問難題,但問題沒有對錯,只想大家分析、面對。除了態 度外,還有宗旨、熱誠。其實不單止於社福界行業,其他行業都需要同樣的特質。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4

34


Elaine / 應徵商界的工作,要注意三點︰學歷、經驗、溝通能力都是招聘時看重 的地方。現在大公司流行請 management trainee,佐丹奴是最先請 trainee 的公 司。一開始請 100 名 trainee,他們要先到店鋪做銷售,訓練笑容及待客技巧,捱 過一年就升做 merchandiser,三年後就升做 senior executive,人工升一倍。如 果你是其中一個 trainee,大家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你有什麼特質跟別人不同?

主動,有膽主動表達自己;笑容、對工作的熱情;以及“can do"的態度。“Can

do"就是你什麼都可以做。外國有新聞報導指,有位男生把八條內褲寄回給媽媽 清洗。其實他可以自己解決,正如你工作時一定要自己找方法去解決問題,不要 經常依賴阿媽。溝通也非常重要,你有心工作,要做出來;有意見,要講出來。 平時我在公司見到暑期工,很多都低下頭,鮮有跟人打招呼,更別說溝通交流了。 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怕被人閒話跟上司說話是「擦鞋」,但我會認為這個人將來不 想留在此工作。

找工作要先認識自己,性格主宰生命,要先明白自己是什麼性格,才會知道你將 來的路會怎樣走,了解自己的強弱項再去發揮。記住一點,不要怕蝕底,不要斤 斤計較,你所做、所學都是屬於自己的,行出來才有自信心。

青年

+

領袖

羅玉玲

&

羅淑君

+

發展

35


Question 03

你們所招募的人才有沒有剛才所提及的質素 ? 假如員工的表現與機構的期望有落差,兩位會怎樣提升員工 ?

Lillian / Yes man 並非良好的態度,

工的話,外向的會比較有利,就算是自

不同的意見需要找一個適當的方法表

己埋頭寫報告、年報都需要向同事收集

達,適當的語言去說明。表達的時候

意見,做服務更要了解外面環境,故此

Elaine / 現在我們給管理層最多的培訓

需要有價值基礎,尊重朋友及上司。

需要認識自己是內向或外向,重視什麼

是溝通,學習跟年青人溝通,怎樣推動

有時上司可能比你看得全面,有時上

價值都很重要。到面試時可以把自己想

年青人工作。我怎樣看現在的年青人呢?

司也有錯。你能夠發現問題而勇於反

法、要求說出來,再看看大家能否互相

我見過很多勤力,願意投入工作的年青

映,上司就會發現你並非盲目去做,也

配合。如果機構覺得應徵者有潛質,適

人,現在這輩的人比我們那輩的人思考

度主動,有心學習,機構都會給予機會。

會對你刮目相

更加創新。現

看,這也是我

時最大的問題

其中一個晉升 同事的準則。

時下年青人大 致有兩類︰第 一,年青人跟 著上司的指示 做 事, 做 不 到就是上司的 責任,這樣上 司會不服。第

我喜歡年青人挑戰我 的看法,這表示你有 思考過才去做,懂得 提出問題是很難的。

二,用禮貌的

在於我們溝通 的渠道及態 度。我喜歡年 青人挑戰我的 看法,這表示 你有思考過才 去做,懂得提 出問題是很難 的。溝通是雙 向的,除了表 達之外,亦需 懂得聆聽,這

態度去表達不同的意見。當招聘一個同

合這份工作,通常技巧及知識都沒有問

才算良好的溝通。同時,多觀察別人做

事時,一個人的行為態度不能一朝一夕

題,機構會再培訓相關技巧。專業要與

得好的地方,應該多嘗試去聽、去說,

就訓練到,反而知識或技巧還可以訓練

時並進,香港都著重訓練,所以不需要

去看。在商業世界裡,不是所有人都有

出來。所以,如果請了你,就表示你已

懂得所有技巧,只要面試時顯示到溝通

機會去訓練,都是被揀選去受訓的,是

掌握一定的態度及溝通能力。做前線社

能力,思考清晰,有 common sense,態

很現實,要爭取的。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4

36


Question 04

隨著時代的改變, 兩位怎樣看待員工的培訓發展 ?

Elaine / 學歷、經驗、態度都好重要,最重要的是運氣,際遇是很重要的一環, 而且不由你控制。我唯有可以控制的是什麼?就是自己。如果你真的想要一個機 會,其實就是需要好好的裝備自己,再等機會的到來。

Lillian / 在社福界當中,培訓發展是大力支持的,我們都會派同事去參加一些訓 練,會議等等。在香港,社福界是在於一個很優越的位置,希望大家加入社福團 隊的時候,大家可以繼續發展,幫助香港保持在一個領先的位置是非常重要。我 很看重香港未來的前途,在座的每一位的成功,其實就是香港的成功,香港的成 功,不能沒有你們每一位的成功。你們的努力、用心,不單是個人成就,也是社 會將來的成就。如果你認為金錢是很重要的話,在社會服務行業可以能夠滿足的 機會不算太大。首先,必須真的要認識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青年

+

領袖

羅玉玲

&

羅淑君

+

發展

37


Question 05

機構如何決定是否放棄一個員工 ? Elaine / 在商界,被選中就是被選中。所以為什麼要一直讀書,這才可以增加自 己的籌碼。這個社會轉變很快,今日你有的強項,可能明天就無。有一些職業在 當下可能很賺錢,但是亦都很快會被淘汰。千萬別要行人止步,以為讀完書工作 就可以過下半世,無人會讓你這樣平安地過下半世。正如以前 100 人只有 3 個大 學生,現在滿街都是大學生。你一定要有特別技能,否則你一定是被選中、被炒 去的人。

Lillian / 在商界的耐挫能力要很高,因為錯不在你,但你可能很快就找到另一份 工。我不會用「放棄」,我用「放開」、「放走」。有些人可能很勤力,但就怎 樣也教不來。有一些就是很有能力,想出去闖,機構怎樣都留不到。但是他們見 識過後,可能才再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實有些同事出走再回來,都是 think out of

the box。在外打滾過再回來,眼界開闊了,反而帶來更多好處。有時機構放開你, 不等如放棄你,也許都是一個給你的機會。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4

38


社會轉變很快, 今日你有的強項, 可能明天就無。

Question 06

有指人才不應留在 NGO, 如果有些優秀的人才在你的機構, 會如何留住他們 ? Lillian / 這關乎價值,這個世代都在談意義。我最近請到三位在商界做得很出色 的人,不過他們已經決定不會再從商,可能是價值觀的問題,尤其是雷曼事件後。 所以我問你怎樣看錢,他們的人工只有以前的百分之二十。錢不是萬能,很多商 界都做公益事業,為社會做好事,令同事會為公司驕傲。為什麼 NGO 始終都吸納 到人才?因為我們代表一些價值。良好的商業機構其實會跟 NGO 愈來愈似,因為 機構一定會有其道德價值的規範,如果兩者的價值能合併,成為社會企業,就是 好好的事。NGO 要請人和留人的確是難,尤其是小的 NGO,可以動用的資源較 少。如果員工覺得無意義,都惟有放開。

青年

+

領袖

羅玉玲

&

羅淑君

+

發展

39


Question 07

我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想做這份工作 ? Elaine / 大家在工作時都要繼續進修,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喜愛的工作。希望大家 看以下三點來決定是否要離開目前的工作。第一,開心。無論跟上司或同事的關 係或是公司的文化,滿足感就是開心的來源。第二,薪酬。沒有人覺得公司有出 夠糧,亦都無一份工是有人覺得自己賺很多,薪金只是 market price,只講求相 對。每人的家庭背景不同,有些人的家庭負擔可能很大,即使工作很開心,但人 工不足以維持需要。第三,職業道路。這條路是否你想走的。你要知道自己什麼 性格,正如有同事曾要求我不要給他升職,只求安安穩穩準時放工;又有人可能 不是想升職,但是想見識更多不同範疇,horizontally 發展,而非 vertically 向上 爬。如果大家找到三點的其中兩點,我會勸大家可以繼續留下來。不然,就真的 需要思考是否要離開?下一份工作你想做些什麼?

Question 08

你們給現時年青人的忠告 ? Elaine / 今天我很高興看到我們的將來很精彩,因為我從你們身上看到香港的將 來,你們的將來等於香港的將來,繼續努力。希望你們能夠多點主動,做多一點 就是行多一步。香港將會面對很大的困難,經濟方面、發展方面,香港只是一個 很細小的地方,沒有天然資源,希望大家能夠想多一點、主動多一點、做多一點, 令香港有一個光明的將來。

Lillian / 取之有道。選一條對的道路,盡力去做而能夠有適當的回報,找出一個 價值去圍繞著我們。在你們未來的生命中,或是將來工作的世界裡,你們喜歡做 什麼就做什麼,但請記住一個價值觀:不傷害其他人,不傷害這個世界。大家共 勉之。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4

40


你們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 但請記住一個價值觀:

不傷害其他人, 不傷害這個世界。

青年

+

領袖

羅玉玲

&

羅淑君

+

發展

41


Special thanks to...

活動贊助 / 天祥公證行集團 合作單位 / 香港公開大學、傳訊及資源發展部 活動籌劃及推行 / 陳浩輝、陳漢澤、鄭綺君、鄭換星、鍾珮媛、何雋然、戴皓文、譚嘉希、鄧博鏗、董怡昌、黃雅怡

Credit

編輯 / 梁世傑、伍詠欣 設計 / Riz Yung rizyung@gmail.com 文稿 / 陳德慧、李孟菁、文銘駿

青年領袖對談系列

42


43


活動贊助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