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閱誌 No6

Page 1



編者肥皂箱 擔任編輯的這段日子,看著一篇篇滿載理想的文章,我時常感受到腦中的世界 如同宇宙,廣闊得搜尋不到歷史的萌芽處,身處其中的人物都顯得渺小脆弱, 已知的部分總是太少,在黑暗中朝著星光前行,不知年月、不知蒼老的走著, 前方卻仍然只有永恆的微光,空有期待,卻走不到終點。在有限的時間裡,個 人不能完成的,就交給群體智慧和制度來完成吧!但群眾首先需要知道我們的 周遭出了什麼問題、自己可以幫上什麼忙,我想這就是跨閱誌特刊誕生時的初 衷。 近年來,資訊傳播速度飛快,社會議題的曝光度大幅增加,其實這才是我們所生 存的世界,千瘡百孔,每個人都是被鎖在雲霄飛車上的遊客,一同高速爬升或 驚險滑下,難以置身事外或是故作和平。在跨科際意涵裡,如何有效溝通、傳播, 會是面對社會議題時極為重要的環節,但觀察臺灣的報紙、新聞,不難發現我 們的主流媒體已經陷入困境,內容缺乏深度、失去第四權的公眾價值、勞動條 件低落、只為點閱率 / 收視率而活……,自然環境破壞了、物種滅絕了,可能再 也沒有復原的機會,那媒體呢?我們所在乎的公平正義呢?近期臺灣出現越來 越多的獨立媒體、自媒體,嘗試用不同的視角或經營方式,打破傳統媒體單向、 獨佔的傳播市場,傳統媒體也在試著改變自己。 新媒體帶來的雙向溝通,讓網路如同戰場,隨時都有不同立場的民眾在筆戰,看 似混亂,甚至有諸多不盡完美之處,例如:論述方式不夠細緻、多有情緒化發 言、意見不夠具體客觀等等,但這突顯了不同立場的人能有更廣闊的交流機會, 無須顧慮平日外顯的身份地位、人情壓力,平等對話。未來還不到悲觀的時候, 更重要的是,閱聽大眾不再把關心社會的責任外包給另一個「救世主」或是「強 人」。 最後,是跟大家說再見的時候了,SHS 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計畫,已經依 原訂計畫走完四年的旅程,這也是最後一期跨閱誌特刊,一路走來,有不少摸 索、困惑的時期,但這些都是必經的過程,如同民主社會、科技發展,甚至個 人的職涯規劃,無法以尺規畫線,保證一切平順、無須妥協,直達目標。我們 期盼,未來的重要議題都能落實跨科際意涵,納入各方關係者,充份、開放的 討論,以成就更尊重、包容的幸福社會。

1


跨科際視角下的科學傳播三階段論

跨科際視角下的 科學傳播三階段論 (節錄) 文字︱黃俊儒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我們還在「科普」嗎?

背後,也開始有輿論反省臺灣的科學教育

眾可以因此對科學多些瞭解,進一步尊敬、

是否出了問題,所以導致社會的理盲與泛

不論是論述觀點或是成員背景的改變,均

支持,甚至是崇拜。但從內涵層次觀察,能

政治化,讓民眾不願用科學的證據去思考

可以發現科學傳播領域的成長其實是基於

將科學當成文化現象來思考、反省的觀點,

事情。究竟臺灣的科學普及工作出了什麼問

一些新社會問題及現象的觀察,並以跨科

仍顯得十分有限。近幾年,臺灣的氣象預

題?細數這四十年來,科學普及教育的推動

際的多元觀點交織出來,涵蓋面且深且廣。

報、美國牛肉、疫苗施打、食品安全、核能

方法漸趨進步及多樣化,但不諱言地,我們

相較於臺灣目前的情境脈絡,我們仍普遍

發電等科技爭議,似乎都反映出:民眾的科

習慣以「科普」的概念作為對大眾進行科學

習慣使用「科普」這個詞,人員配置上,也多

學素養,已然成為牽動國家科技政策、經濟

傳播的想像。我們所熟悉的「科普」用語,

停留在認定科學普及的工作就是由「科學

與社會安定的重要關鍵。這些紛紛擾擾的

仍是針對科學所進行的「大眾化」及「普及

Photo credit:Robert Adams @ flickr,CC license

2

家」將科學理論講得淺顯而通俗,以便讓民

SHS


跨理論 Trans-Theory

Trans-Theory 化」過程,背後微妙地隱含了「科學」尊崇

現代社會中科學交雜著正向及負向效果,

呈現出保守與裹足不前的樣貌。如果僅單

與居高臨下的地位。相較於西方所發展的

全世界均普遍出現反省科技發展的聲浪。

一地 採取 某 種簡化 及 線性的 科 學 傳播 途

諸多科學傳播觀點,我們是不是有進一步

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是否仍然將「通俗

徑,必然無法適用於現今科學傳播的複雜

調整的空間?近代科學及科技急速發展下

化」、「簡單化」的科學當作是介入科技社

處境。對於臺灣公眾科學傳播的「教育者」

所展現的驚人影響力,確實大大地改變了人

會的主要或唯一傳播路徑?

及「傳播者」而言,除了應該吸納各種不同

類社會的樣貌,任何想要富國強兵者,無不 需要搭上科技發展的列車。因此將科學知 識對一般民眾「推廣」、「宣導」、「教化」, 是某個時代片段下合情合理的選擇。但是 隨著歷史的演進,這樣的觀點也需要與時 俱進,尤其是二十世紀後期,科學繼續展現 威力的同時,卻伴隨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 副作用、侷限性,甚 至是反作用與破壞性 (例如大氣污染、環境惡化、核能威脅、基 因操控、新流行病、武器擴散……等)。西 方科學的發源地歐美國家,跟科學打交道 的日子較久,民眾明顯因為科學在不同面向 上的衝擊,導致信任、支持程度有所變化。 所以英國在八零年代透過大規模「公眾理 解科學」(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的調查,試圖從中找回民眾對科學的信心。 美國國家科學會或是英國皇家科學會都曾 經在正式的發表中,鼓勵科學家應該主動 將其所進行的相關科學計畫向民眾說明、 溝通。因為當權威觀點與生活經驗無法接 軌,或 是專家的 宣稱偶爾失 效時,溝通科 學就不再是簡單的一句「根據」科學原理或 「尊重」科學證據就能輕易搪塞的。科學主 管單位必須尋求更多與民眾互動、說服民 眾的機會,很難只是要求民眾儘管放心地 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科學專家」即可。 相較而言,或許臺灣也需要開始學習或接 受這種溝通科學、與科學協商的過程。隨著

科學傳播三階段論 Bauer, A llum & Miller(2007)等人曾經 從 比 較 宏 觀 及 時序演 進 的 角 度,將 國 際 間 科 學 傳播工作 的 推 動區 分成 三個 不同 的階段,包括1960 到1980 年代中期的「科 學素養」(scientif ic literacy)階段,1985 至 199 0 中期 的「公眾理 解 科 學」(publ 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階段,以及1990年 代中期之後的「科學及社會」階段。這些不 同階段的產生,源於不同時代脈絡下,社會 文化背景轉變,因而發展出不同的科學傳 播策略。過程中,科學從原本實驗室中個 別科學家的事務,慢慢轉化成與民眾息息 相關的事件,變化的關鍵就是現代科學從

科學傳播模式的精神,並積極發展相對應 的推動策略之外,更應該依據臺灣的社會 文化背景來制定階段性目標。此外,溝通科 學的工作不能再停留於「上而下」的單向權 威授與,而需更積極地與民眾的生活結合, 甚至更深入到文化的裡層。綜合這些考量, 本文進一步提出「能正確」、「能普及」及 「能反思」,三個臺灣未來推動科學傳播的 階段性目標,論述如下:

(一)、能正確 在傳播科學的過程中維持「正確性」,理應 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過去臺灣在科學普及 化的各種推動工作上,多強調民眾對科學 的瞭解,能夠提升國家的競爭力,甚至是改 善民眾的生活,因此十分注重科學知識在

「小科學」朝向「大科學」演進(Price, 1963;

傳遞過程中的正確性。但是隨著媒體的開

Galison,1992)1。一方面是科技應用全面

放,傳播管道的普及,參與的人員越來越多

化,從食衣住行育樂等各種向度進入民眾 的生活;另一方面是科學研究規模逐漸龐 大,導致科學家需要透過更多「民意」的說 服,確保能被挹注研究經費,因此讓科學 與民眾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成為十分重 要的任務。對於臺灣社會的底層文化而言, 「科學與科技」幾乎是西方世界的舶來品。 因此在面對科學時,我們容易夾雜著影響 科學傳播成效的複雜因素,包含文化及民 族自信心等,因此相較於西方學術界所發

元,相對地科學被書寫錯誤的比例也越來 越高。這樣的情形當然不是臺灣所獨有,許 多西方科學家、評論者及媒體研究人員也 常常詬病媒體中所呈現的科學訊息品質不 佳(Bucchi & Mazzolini, 2003)。單就「科 學新聞」這一個項目而言,臺灣媒體就普遍 地會發生包括「理論錯誤」、「戲劇效果」、 「名不符實」、「便宜行事」、「多重災難」、 「關係錯置」、「忽冷忽熱」、「不懂保留」、 「官商互惠」及「忽略過程」等不同類型的

展出來的各種科學傳播模式,臺灣相對地

3


跨科際視角下的科學傳播三階段論

科學傳播三階段的跨科際結構

錯誤(黃俊儒,2014)。這些錯誤可能源於

中,「科學家」或廣義的科學工作者(可能

的平易性及趣味性,又要確保其正確性,必

媒體自身的「生產系統」,例如媒體大環境

是工程師、醫生、技術人員等)需要為科學

然需要科學家以外的專業人士投入。例如

的惡性競爭,或是教育體制太早分流,導致

知識的正確性把關,而這些人也幾乎是這

要讓科學與庶民的流行文化融合在一起,就

媒體人員普遍欠缺科學涵養。有些錯誤也

個面向下,最重要的科學傳播參與者。

需要讓科學不僅僅出現在新聞、報紙或是

可能源自於「知識特質衝突」,例如科學與 媒體原本就是兩個屬性十分衝突的文化實

(二)、能普及

博物館,戲劇、小說、電影、電玩、動畫都是 可以合作的場域,甚至是更為抽象的藝術

體,如同科學傳播的一句名言:「科學是一

由於科 學知 識所具備的典範特質(Ku hn,

展演、音樂、舞臺劇等。但是這樣的融合一

個很長的故事,但是媒體在乎的只是快門

1962),讓它有著比其他知識體系更高的

點都不輕鬆,我們不能貪心地希望一位科

的一瞬間」,報導科學有著許多待克服的困

認識門檻,若要縮短這個門檻,最普 遍的

學家既能夠專精於嚴謹的科學研究,又能

難。科學新聞只是其中的一種,若再將這些

作法就是以生活化或是趣味化的題材作為

夠把這些科學元素塑造成一個吸引人的藝

媒體的文本擴及到其他更為廣泛的書籍、

媒介,用以吸引一般民眾的關注。因此「能

術作品。因此這個過程需要不同領域的跨

雜誌、戲劇、影集、廣告、電影、網路論壇

普及」意味著能夠將科學知識「簡單化」、

界合作,例如科學家與藝術家、教育學者、

等,就會發覺錯誤的比例更高。如果科學的

「有趣化」,「科普」這個用詞本身,就隱含

傳播學者、社區工作者等,能夠在各種科技

教育者或傳播者所肩負的工作是為科學講

了能夠以簡單、有趣、吸引人的方式來傳達

元素的融合中,清楚地掌握閱聽人的習性

一個故事的話,前提應該是要能說一個「沒

科學知識。把一個嚴謹甚至是嚴肅的事情

及喜好。過去臺灣這方面的努力成果,已經

有誤解科學」的故事,先要能夠如實地反

說得淺顯易懂,其實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僅

展現在科學博物館、科學展覽、科學節目、

應科學家的想法及觀點,才有機會再談其

以「能正確」的角度來推動「科普」,很難讓

科學季、科學遊戲設計等方面,透過營造

他的。因此在這一個面向的科學傳播作法

科學知識平易近人,如果要顧及科學知識

情境,提供給民眾接觸、瞭解科學的管道。

Lemke(1990)曾經指出,學習科學其實就 是學習「談科學」,也就是能夠在讀、寫、解 題時以科學語言進行表達。相對於在「學校 中」談科學,談論的是有標準答案及標準條 件的科學,「日常生活中」的科學可能沒有 確切的答案及邊界,但因為貼近生活經驗, 所以更有機會讓民眾自然而然地談科學,這 也是「能普及」的科學傳播階段中相當重要 的部分。

(三)、 能反思 科 學及科 技 的發 展 對人 類 社會 的 衝 擊 很 大,細數近 五十年來的科 技發展,現今 最 困擾人類社會的問題可能不再是科技發展 Photo credit:Xenja Santarelli @ flickr,CC license

4

SHS

得不夠快,而是我們需要開始面對許多科


跨理論 Trans-Theory

學發展帶來的爭議(Millar, 1997; Sadler &

Zeidler, 2004)。尤其是臺灣,小小的島嶼, 卻乘載著許多高耗能的產業,包括核電廠興 建、電磁波基地臺風險、工業廢水排放等。科 學傳播工作不能再只是歌頌科學的美好與神 奇,而是帶領民眾反思科技發展產生的副作 用或是負面衝擊。評估科學的效果和侷限, 及其產生的影響,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 勢必要整合更大的跨領域級距。以一個正反 意見都有的科技公共建設議題為例,可能需 要同時納入社會學、經濟學、人文、歷史、哲

界定跨科際 Framing Trans-disciplinarity

學的觀點來分析事件的科技本質。這樣的跨 領域級距,已經超越了「能普及」的範圍,它 需要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評估利弊得失,如 果僅是獨厚一方的考量,反而容易造成恆久 難以化解的衝突。

1 「 大科學」指的是團隊式、大經濟規模的科學發 展型態,「小科學」指的則是個體式、小經濟規模的 科學。此一說法是由科學史家Price於1960年代初 期提出,他從大量統計歷史之科學家人數、科學雜 誌數量及科學論文數量等變化歸納發現,大約在 200年左右的光景,科學產業規模已然有了指數性 的成長,每15 年左右就增加一倍。也就是說,科學 已然從「小科學」型態轉變「大科學」型態。

蔡明燁、王驥懋、唐功培 編

Isamar Carrillo Masso、王驥懋、唐功培、許晃雄、許書銘、 黃昱珽、黃俊儒、喻 溟、陳政宏、陳貽照、蔡宗翰、蔡振家、 蔡明燁、蔡瑞明 著 (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In this book 01 臺灣與國際的接軌 : 跨科際思維與科學傳播 02 跨科際研究 : 文獻回顧以及研究議題 03 跨科際思維與範例教學原則 04 跨科際課程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05 心理疾病在威爾斯的社區照護 06 跨科際視角下的科學傳播三階段論 07 中國科學紀錄片發展歷程 08 氣候變遷的理與盲 09 最低度開發國家的氣候變遷調適因應 10 音樂與科學的當代邂逅 11 穿領域合作時專家溝通之困難 欲了解詳情,請來信 shs.trans.100@gmail.com

閱讀全文,請見《界定跨科際 Faming Transdisciplinarity》

5


媒體資本的三個向度

媒體資本的三個向度 講者︱ 曾柏文 udn Debate 相對論 總召集人暨主編 編輯︱黃群皓、歐陽巽

Photo credit:Stuart Richards @ flickr,CC license

6

SHS


跨實踐 Trans-Practice

Trans-Practice 近年來,資本影響媒體的問題備受關注。談

是美國的報業集團,或是英國BBC併購臺

到資本,多數人會直觀的想到具體的金錢

灣的某個媒體,我們的態度會跟親中的旺

和財務資本,抽象資本時常被忽略,但其影

旺來併購完全一樣嗎?所以在旺旺的爭議

響力不容小覷。抽象資本泛指任何能夠幫

中,牽涉到兩個層次。其一是外部資本:相

助你做事的資源,它不見得是錢,很可能以

對於本土資本,外部資本會不會使得媒體

其他的型態出現。傳統上的媒體則是指報

本身的自主性受到侵蝕?如果是一個跨國

紙和電視等平台,但現在它的意義擴及網

的大型媒體集團來併購呢?我相信臺灣反

路,甚至是「自媒體」-個人即是媒體,媒

而會認為,這樣似乎能引入一些想像中的

體的古典意義已經無法適用於現況。

國際專業。所以事實上,這是兩種不同價

資本與媒體看似有著截然不同的定位,但 進一步思考,資本本身就是人與人之間互 動的媒體,而媒體本身也具有資本的特性, 當媒體取得了足夠的認可與影響力時,它本 身就是資本。梳理這兩者的關係時,容易讓

值的交易,一個是媒體自主性,另一個是 能否引進國際專業。今天討論臺商旺旺, 或者反服貿的問題時,大家擔心的是有政 治圖謀、有敵意的中資進入臺灣媒體,而 不只是因為它是外來的資本。

我聯想到馬克思闡述的意識形態-底層建

換言之,資本本身是沒有意圖的,真正有

築的經濟生產關係會決定上層建築。在經

意圖的是掌握資本的人。所以當我們要談

濟生產關係中,你是資本家,還是勞工、勞

論資本對任何東西產生影響時,要切割兩

動者,在經濟生產關係中所具備的地位、擁

件事情:第一,資本的擁有者,真的有權

有的資本,會決定你思考的方式,也就是說

力掌握經營者的意圖嗎?經營者的目標是

經濟跟社會的結構會形塑你的知識,這就

什麼?二,資本運作的政治過程是什麼?

是所謂的意識形態。所以談論資本或經濟

有任何人能夠獨斷的下決定嗎?還是它需

關係是如何影響知識生產時,我將以此為

要經過某些機制或是民主的過程?資本

根基,並提出三個向度來討論。

真正的擁有者,跟使用資本發揮影響力的

第一個向度: 資本擁有者?

兩者,理論上是可以稍微拉開來的。

2012 年,我在立法院工作時,認為中國時 報是臺灣品質最好的報紙,它是一份少數

我們經常關注的某些媒體,是不是被外部

能夠兼顧從左到右不同立場的報紙,比起

或是中國、親中資本所持有?因為近年來的

其他媒體,也較有明星級的記者。此外,

媒體抗爭運動,主要是圍繞著旺旺中時開

它的民意論 壇 知 識密度是最高的。那時

始。但這裡混淆了兩個概念。

香港中文大學前副校長金耀基曾感慨地 跟我說:「中國時報是一個真正有知識分

首先,是本土資本跟純粹的外資。假設今天

7


媒體資本的三個向度

Trans-Practice 子品格的報紙,而這樣的報紙在香港是無

當時臺灣社會並沒有意識到自由主義可能

法生存的」。但幾年後,曾是精神指標的報

帶來的危害,特別是在經濟上。此外,長

會,如公視,0 6 年才成 立公廣集團。這 些

紙,只因為換了老闆便漸次崩壞,裡面有指

年的國共內戰,讓臺灣的左派思維飽受打

年,臺灣媒體的整體狀況就是從國家掌握

標性的人開始往外跑,例如:黃哲斌寫了一

壓,所以大家都認為以市場化、自由化對

快速滑到私人資本掌握,但是比較服務於

篇〈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就

抗威權主義就是解決的方法。因此從開放

公共價值的,到今天都還是相對弱勢。

此離開曾經引以為傲的工作;郭崇倫改到

報禁、媒體自由化等運動以來,直到 90 年

udn 主持國際瞭望節目;夏珍進入風傳媒,

代黨政軍退出三台,我們成功的把國家逐

還有無 數具有知名度的記者都離開了,之

出了媒體。但是把國家逐出媒體之後,誰

後甚至還發生許多針對中時的抗議示威。

進來了?就是資本,來自私人媒體集團的

我想談談集權,就是組織的程度,資本是集

中國時報是個很值得警惕的案例,它讓大

資本。

中式的制度,還是分散的廣闊結構?大約

家開始思考,僅是更換資本主,資本主的品 味、其所在的利益結構會如何牽動媒體的 表現。

第二個向度: 媒體為誰服務? 當大家的注意力只關注在所謂的外部資本 跟敵意資本時,似乎過度假設了只要是臺灣 人自己擁有的媒體就是好。黑格爾把社會 切割成國家、市場跟公民社會這三塊,若以 此架構思考,到底是誰該擁有媒體?媒體服 務於誰? 臺灣在 70 年代之前,黨政軍的媒體就有三 台,台視、中視、華視。台視是省政府的、中 視是國民黨的、華視是軍方的。1988年解除 報禁,當時臺灣受到自由主義的影響,社會 運動氛圍將威權體制視為敵人,再加上後 來一波波的媒體改革,終於使得黨政軍退出 三台。但弔詭的是,今天我們發現社會最大 的敵人是自由主義。

8

SHS

Photo credit:tenz1225 @ flickr,CC license

晚近,我們才意識到媒體服務的是公民社

第三個向度:集權


跨實踐 Trans-Practice 新興媒體

表一、其他新興媒體 成立之初即有明確目 標,關注特定議題, 並與時事緊密連結。 ( 此外尚有其他媒 體,本圖僅列出部分 資訊供參考 )

簡述

苦勞網

偏左派立場、為勞權發聲

想想論壇

評論時事

女人迷

強調女性的自覺與解放

泛科學

科普、科學的公共溝通

NPOst

提供公益訊息及省思

沃草

推動民主深化

上下游

關心農業,推廣在地農產品

十五年來,媒體集團私有化之後的表現令人

們拿出自己微薄的存款,並透過We Report

不滿意,因此許多人努力讓媒體朝向權力分

群眾募資平台募款,但這只夠他們買機票。

網、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換日線 Crossing、轉

散的方向,其中一個重要的媒介就是網路

後來經過許多人的小額捐助,終於募到足

角國際也陸續出現。傳統媒體的包袱不易打

崛起。明日報是臺灣媒體發展史上很重要

夠 的款項,並 能 架設「遙 遠 人聲 Dist a nt

破,但報業集團的網路部門已經在嘗試做一

的里程碑,社群媒體興起後才打開更多的可

Echoes」網站,以影片、聲音等多媒體的形

些自由內容,獨立於原本報系編輯體系,試

能,像是年輕的一代越來越常以社群媒體

式呈現白俄羅斯的故事。

圖在新媒體時代的戰爭裡找出新契機。

另一個例子是近期剛成立的sound of silence

從獨立媒體、自媒體的例子可以發現,新興

(S O S ),它 的 運作 概 念,我 稱之 為 r e a d e r

平台之所以能和財大氣粗、高資本密集的傳

sponsor write。在平台上提出多個企劃案,

統媒體抗衡,是因為我們還有其他形式的資

做為訊息的主要來源,它讓很多分散的媒 體有發展空間,其中包含了許多自媒體、新 興的獨立媒體。自媒體是我們每一個人,像 九把刀、朱學恆都有經營自己的facebook,

本,也就是社會資本。特別是在社群媒體,大

成功的自媒體,被閱讀、轉發擴散的量,比

改變自己。

巷仔口 社會學

此外,也出現了自媒體的串聯,例如 Global

Voices,它串連了很多不同的國家、語言,以

故事

對傳統中規中矩、四平八穩的東西越來越無

芭樂 人類學

洞見

獨立媒體的部分,也已經有非常多樣的形 態,他們 設 定 不同 的目標、訴 求,吸引認 同者贊助。以「遙遠人聲 Distant Echoes」 為例,今年正好是白俄羅斯車諾比事件的 二十九周年,臺灣一對二十七歲的情侶從

訊息擴散上較有優勢。這些媒體普遍獨立且 的編輯流程,經過三關後,改出來的東西都

菜市場 政治學

自願者分散式的網絡翻譯,讓我們能看到

感,大家比較喜歡有角度的東西,所以它在 分散,因為它的編輯流程較為簡潔,不像報紙

學科

及在各地生產出來的內容,再經過一個個的 來自世界各地的聲音。

量的訊息轟炸已經讓人疲乏,年輕世代的人

地理眼

起許多傳統媒體的報導都還要大,某些傳 統媒體集團也看到了這樣的趨勢,並嘗試

立 評 論 @ 天下。接著 ud n 名人 堂、自由評 論

圖一、以學科為中心的公共書寫平台 惡化的高等教育與學術稽核文化,使得許多學者找不到 研究的意義。 公共書寫平台,不僅提供靈魂的出口,也成就了學科的 公共價值。( 此外尚有其他平台,本圖僅列出部分資訊供 參考 )

面目全非或中規中矩的。另一個資本則是符 號資本,傳統媒體給人嚴謹與正派的形象, 甚至有不可動搖的特定立場,但這種形象在 這個年代顯得越來越笨重。 整體來說,資本有很多種類型,如果我們的 目光只聚焦在經濟資本,將無法完整看清資 本在媒體使用上的相對影響力,亦即所謂的 影響不能由單一資本決定。

國際資料發現,車諾比事件百分之七十以上

讀者每個月只需要提供149 元,就可以贊助

經濟資本的分配是否合乎正義,仍然是很重

的輻射塵都落在白俄羅斯境內,但是外界

一個作者或一個專案。另外有一本「眉角」

要的問題,特別是對許多從事獨立媒體、自

很少討論到,官方也封鎖言論,他們想真實

雜誌,也是透過這種方式集資。相對於We

媒體的人,因為這關乎他的勞動處境,只有當

了解車諾比事件對白俄羅斯造成什麼樣的

Report 純粹做集資,SOS本身還兼具媒體與

整個社會的貧富差距趨向合理,並且不再如

影響,因此以觀光等名義潛入災區,並嘗試

通路的功能。

此拮据,公民社會才有足夠的資源捐助獨立

至於傳統媒體新嘗試的部分,最早應該是

媒體,或者透過群眾募資平台支持有理想的

公視集團的 PNN,以及具有指標意義的獨

媒體工作者。

接觸裡面的受難者,進行調查、採訪。但這 是很花錢的事,他們怎麼做到的?起初,他

9


編譯新聞的「多重災難」現象

編譯新聞的「多重災難」現象 一個微觀的觀察案例 講者︱黃俊儒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編輯︱黃群皓、歐陽巽

最近我採訪了公共電視《麻醉風暴》的導

過去科學研究的傳播狀況,有清楚的統計資

演和編劇,採訪的理由很簡單,因為臺灣這

料指出:「科學家所做的研究,若有一般的媒

幾年的戲劇產出,少有以科學或科技相關

體轉載,在科學家內部的流通,都會比沒有被

內容為主題的。以國外為例,日本有《破案

轉載的要高很多」。也就是說,如果某位化學

天才伽利略》、《醫龍》;韓國電影-《舉報

家要了解其他化學小領域的驚人發現,透過

者》,談的是生物科技專家黃禹錫的醜聞,

學術社群或是期刊的流通即可,只要這個訊

他們的影視文化敢探觸這個議題,甚至進

息曾經被媒體披露過,其他的化學家很快就

一步反省科學與科技。更遑論英美,有更豐

會知道,甚至物理學家也會知道化學家做了什

富的產出。

麼。換言之,大眾媒體在科學圈裡也扮演著非

綜觀臺灣的電視、影集,自從侯文詠的《白 色巨塔》完結後,這樣的題材已經空窗好

提它對普羅大眾的影響。

一陣子了,這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媒體與

當時聯合報的外星人新聞放在頭版,所以這

科學都不在我們的文化思考脈絡裡?是什

則訊息會直接在 7-11 的報架上被看到。新聞

麼樣的媒體環境,造就了現今的訊息?訊

的主要內容在談:FBI 的一個資料庫網 --the

息絕大多數會被詮釋成什麼樣的內容?編

vault,將過去的一些機密文件解碼,過去的機

劇在構思一個想法或是劇本時,常會不斷

密已經不再是機密,所以用一個資料庫把它公

翻閱各種新聞,但是我們的新聞媒體,又是

諸於世。裡頭披露了一份1947年的飛碟報告,

如何呈現科學的?這當中有非常多問題,

政府似乎隱瞞飛碟與外星人登陸的事實。這

我想先 聚焦 在 跟資本比較 有關連性的部

份新聞報導的是美國FBI,消息來源卻是英國

分:我們是如何引介最新的科技知識?也

的八卦小報--每日郵報(Daily Mail),在邏輯上

就是編譯新聞是怎麼一回事。

就有非常大的衝突。每日郵報的網站甚至已

2011年,聯合報的頭版標題寫道:「外星人 訪地球,FBI 備忘錄證實為真」,並放上兩 張照片說是外星人。當天所有看到新聞的 人,應該都認為外星人就是長這樣子吧? 因為新聞說已經被證實了,即便現在新媒 體蓬勃發展,還是有很多人只能透過這種 方式接受新知,這樣的平面報導,甚至會 讓當天的電子媒體發佈更多相關的訊息, 影響更多人。

10

常重要的角色-促成科學圈內的發展,更不用

SHS

經告訴我們,這是一張惡作劇的圖片,但聯合 報卻寫外星人已經被證實為真了。當天有很多 地方轉載了這則消息,當晚臺灣都在討論外 星人,但幾天後證實這是烏龍報導,聯合報的 更正寫道:「全球媒體都上當了」,事實上只有 部分媒體不經查證上當而已,而這個更正報導 出現在第15版。以上的案例,其實隱含著媒體 內部人員與新聞生產流程的問題,導致報導 品質備受影響。


跨實踐 Trans-Practice

外星人圖片取自 Daily Mail 網站,已證實是一則惡作劇新聞。

Photo credit:sunrisesoup @ flickr,CC license

11


編譯新聞的「多重災難」現象

Photo credit : Jonathan Emmanuel Flores Tarello @ flickr,CC license

新聞生產方式對科學編譯 新聞的影響 一、內容農場般的選材

所以對大眾而言他的言論非常有權威性,

原始的研究報告可能很長,報導時必須精

但是他都找最容易講述、最聳動的內容,和

簡,記者的錯誤在於省略掉重要的結果,

我們的媒體呈現一致的狀態。

例如研究者原本做出三個結果,但是報導 可能只取其中一個比較能夠說服一般讀者

二、缺乏科學專業

最新的科學,需要媒體報導才能讓大眾得 知最新發展,但媒體選材時,卻又處處受

未定論的科學研究報導,常被稱為舶來品

限,例如:要 有一定 的收 視 率、有 業 績 壓

科學新聞。這類新聞,記者往往需要有專業

力,所以記者都會盡量找和生活相關、聳

知識基礎才能順利編譯,但受限於經費,

動、具有爭議性、話題性的消息,因此國外

媒體不願意花那麼多錢去養資深、有經驗,

的八卦小報成了此類新聞最主要的來源,

甚至能夠反思科學的記者,所以比較資深

如同上述的外星人。假設外星人是真的,那

的科學記者難以留下,一展長才。此外,大

會是非常重要的新聞,但是紐約時報、英國

部分的舶來品新聞是交給國際新聞中心處

衛報,或是BBC 都沒有報導的話題,卻出現

理,而國際新聞中心的人已經負責編譯各

在聯合報。

式各樣的新聞了,科學新聞又是另一個沈重

後來我們更細緻地分析科學編譯新聞選材 方式,發現一整年的資料,只有112 篇文章 能夠追蹤到來源。例如:聯合報說引自每日 郵報,每日郵報說引自哪一個科學期刊,讀 者可以在每一個環節都看到它是引自哪一 個地方,這樣的報導只有112篇。 此外,臺灣受美國影響很大,科學新聞選材

的負擔,他們需要去翻譯一則自己看得懂 的科學新聞,還要考量市場的賣點。再者, 我們的記者幾乎不會把原始研究調出來研 讀,因為這背後有很多編譯成本的考量,時 間也不容許,於是就造成剛才提的很多問 題。

編譯的多重災難

上,美國佔的比例卻很低,只有11.6%,最高 的是英國,這個時候就印證了為什麼很多

編譯記者關注國外的八卦小報,接著平面

研究都叫英國研究。英國所有的報紙裡,我

媒體會針對八卦小報的報導第二次加工,而

們又特別喜歡引用每日郵報。

電子媒體又會針對平面媒體再加工一次,所

某位民意代表,同時也是陽明大學的教授, 每次上節目都會講科技醫療新知,很多次 都拿每日郵報的案例,讓我不禁擔憂,讓這 樣的人繼續講下去,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因 為他是藥理學博士,又是陽明大學的教授,

12

SHS

以當讀者看到平面報導時,新聞已經被扭 曲了兩次,電子報導大概扭曲了三次。這看 起來只是一個媒體現象,但是對整個科學 的發展,包括內部交流與外部普及,都有嚴 重的影響。

的,或者是省略掉研究方法。多數人不喜歡 看研究報告,認為科學只要看到最後的產 出即可,所以就省略了研究的過程。 另一個常見的錯誤,是媒體重新下一個混


跨實踐 Trans-Practice

Trans-Practice 淆的標題,等於重新改造了它,讓報導內 容更加不精確,例如:「女性理想的腰臀 比例,會活化男性的回饋中樞」,這是專 業期刊上的原始標題,但之後它在每日郵 報上變成了:「觀看曲線優美的女性,可 以帶給男性如同美酒或藥物的興奮感」, 它演化了;到了聯合報成了:「看豐滿女 人,男人會如同喝酒嗑藥」,這是同一篇

報導整個的演進過程。 最終我們會得到這樣的新聞過程:有人做了 一個很好的科學研究,接著有很多不同的 媒體會報導原始研究,例如紐約時報、華盛 頓郵報、BBC 等等,當然也會有太陽報或是 每日郵報。這時,我們的平面媒體不會找紐 時、華郵或是 BBC,卻會找每日郵報;我們

的電子媒體更忙,因為他們被壓縮的時間更 多,所以更不會找上面這些有信譽的大報, 這時就會形成一條訊息遭扭曲的新聞供應 鏈。被扭曲的新聞非常多,若我們能嘗試拆 解它的結構,討論它在媒體上、科學上發生 了什麼問題,並且去評價它,或許就能讓我 們的閱聽人更加耳聰目明,扭轉大環境。

媒體為什麼喜歡引用每 日郵報? 為了釐清原因,我特別訪談了國際新聞 中心的記者。他們表示,每日郵報其實 只 是英國的小 報,但因為它網站 裡頭 的畫面、照片容易吸引目光,也因此容 易被使用。任何一位編譯記者,只要上 去Daily Mail 的網站,把那則新聞從頭 到尾翻譯,並且直接下載它的照片,不 必經過其他繁瑣的流程,馬上就是一篇 新聞了。此外,每日郵報的題材,可說是 最聳動、最與生活相關,也最容易見報 的,總編輯甚至會跟記者說:「假如你 漏掉了紐約時報的報導,你不會被K。 但是假如你那一天漏掉了每日郵報,你 就會被K」。 這種情況的影響有多大?例如現在很多 人會透過 line 群組,塞各式各樣的健康 訊息,裡面有很多文章可能就是來自這 樣的地方,就跟內容農場一樣,持續轉 Photo credit:Mr.TinDC @ flickr,CC license

載不確實的消息,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13


跨閱誌 Trans-Reading

臺灣媒改之亂──

新自由主義大纛下的去威權迷思 講者︱魏玓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 編輯︱黃群皓、歐陽巽

80 年代到 90 年代,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與在地 化。這是以市場為優先考量來運作社會的思維

-- 國家的角色盡量降低,資本主義漫延全球, 打破國與國的疆界和保護措施。可是它在每一 個地方發生的過程與結果都有所不同,不能忽 視世界各地的新自由主義差異性。臺灣的新自 由主義樣貌,必須跟本地歷史及特殊的社會 條件結合,才能有較為適當的理解,例如在新 自由主義的思維下,政府應該不會有太大型的 公共介入,或是社會事務的介入,可是臺灣至少 有兩個例子跟這個趨勢是不大一樣的:一個是 公共電視,大部分有老牌公共電視的國家,各

Photo credit:中岑 范姜 @ flickr,CC license

14

SHS


Trans-Reading 80 年代到90 年代,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與在地化。這是以市場為 優先考量來運作社會的思維--國家的角色盡量降低,資本主義 漫延全球,打破國與國的疆界和保護措施。可是它在每一個地 方發生的過程與結果都有所不同,不能忽視世界各地的新自由 主義差異性。臺灣的新自由主義樣貌,必須跟本地歷史及特殊 的社會條件結合,才能有較為適當的理解,例如在新自由主義 的思維下,政府應該不會有太大型的公共介入,或是社會事務 的介入,可是臺灣至少有兩個例子跟這個趨勢是不大一樣的: 一個是公共電視,大部分有老牌公共電視的國家,各方力量都 想盡辦法要削弱公共電視,可是臺灣的公共電視卻是新成立 的。另一個是全民健保,各國都在削弱,我們卻逆勢發展。每 個國家的特殊狀況都是需要納入考量的。 媒體的部分也是如此,傳統美式的自由主義認為新聞媒體是看 門狗的角色,要負責監督政府,或是像西歐將媒體視為公共平 台,但觀察全球媒體可發現,走向數位化、市場化、減少媒體的 公共性質,成為營利單位,高度商業化發展已經成為趨勢,這 種情況下,媒體大都往集團、整合平台發展。換言之,現在它們 受到商業化的嚴重挑戰,媒體已經不再是民主政治的監督機 制,過去的功能已經弱化了。

臺灣的狀況要綜合全球的政經脈絡 和媒體的脈絡來看,其中有幾個特 別之處尤其重要: 第一,臺灣1987年後解嚴,從威權到後威權的過程,讓臺灣對 於國家在社會裡所處的位置、角色會特別的敏感。我們的新自 由主義邏輯,跟其他國家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國家的角色更曖 昧,很多時候,我們非常希望國家不要介入,可是國家和社會的 關係又是長期非常密切的。這是結構與歷史的影響,不是短期 能消失的,所以我們的市場與國家不容易切割,而這又會衍伸 出其他特殊的樣貌。 第二,媒體跟公民社會之間的關係。國家、媒體、公民社會三 者在西方有相對均衡的關係,或是它們可以各自扮演自己的 15


跨閱誌 Trans-Reading

Photo credit:Dave & Lorelle @ flickr,CC license

角色。可是在臺灣,彼此的關係沒那麼容易劃

有線電視,一百多個頻道全部送給你,全世界沒

限則是用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去判斷什麼是好,什

分,國家與公民社會之間的關係網絡極為複

有看過這種營運模式。過去二十年間,有線電視

麼是壞。因為它必須提出一套標準,才知道要怎

雜,再加上臺灣的公民社會概念有待討論,成

的影響力逐漸降低,年輕世代以後也許連電視

麼監督,但這套標準通常是由社會主流價值所生

熟度不足。臺灣的公民社會要朝向單一方向、

機都不需要了,但至少在過去的二十年間,它對

產的,不一定是更進步的價值。

西方的模式發展嗎?這個問題尚未有答案。

臺灣的媒體有著關鍵的影響力,這也是從黨政

第三,統獨問題。包含省籍問題、認同問題, 還有中國因素。所謂的中國因素,媒體或政治 人物的解釋多半是認為中國崛起了,所以在政 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對臺灣產生了一些威 脅或影響,但這樣的解釋過於狹隘,我們要更 廣泛的理解中國因素,包括文化、歷史上的糾 結、繼承關係等等,當然這會讓臺灣的問題變 得更加複雜。此外,還包括我們後殖民情境的 社會,日本的殖民,還有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 後與臺灣持續到現在的帝國主義式關係。你 可以觀察現今的政局,臺灣如果有任何人要 選總統,第一件事就是去訪問美國,想想很奇

16

軍控制的三台,快速過渡到國家鬆綁對媒體的 控制所產生的情形。

第三,阻止進一步的市場化。這跟上面的自由化 其實是有些許矛盾的,但這些矛盾同時存在臺灣 社會裡,甚至可能出現在同一群人的口號或是訴

結合上述的大 趨勢和臺灣 的威權背景,社會面對媒體 問題,大致有幾個作法:

求裡。例如最近這幾年,財團介入了媒體,或是因

第一,持續要求自由化。每年的特定期間,大家

第四,媒體資源的公共化。這是從1990 年代就持

都會特別留意臺灣的新聞自由或言論自由的世

續在進行的,只是到最近比較無法有進一步的發

界排名,但民主發展時間比較久的國家卻不會

展。其中一個具體訴求就是建立公共電視,但顯

特別在乎,這是後進民主國家的特殊發展狀況--

然不是很成功,原因有待釐清,因為我們期望的

非常擔心自己在這條道路上的成績不如預期。

公共電視是像 BBC 那種具有指標性意義的。此

為媒體變得太巨大,大家擔心媒體會控制所有的 話語權,所以希望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最著名 的就是反旺中事件。

外,因為網路及各種科技的進步,民間也出現了

怪,這跟被殖民國家又有什麼不同?我們的新

對臺灣而言,自由化的「方針」是絕對的嗎?例

聞、電視節目、電影,明顯在相當程度上受到

如,哪些東西是開放的?是不是還有太多的限

美國的影響。如果我在課堂上問同學最近看了

制?例如新的網路服務、不同電信業跟媒體業

哪一部電影,應該有九成都是去看侏儸紀,但

之間的跨業服務,甚至包括中國大陸來的節目,

只有一成的人是看臺灣的電影愛琳娜,那一成

以及合作上是不是有開放等等,這些都會是臺

的人可能是因為我鼓勵他們去看,或是我送票

灣的議題。雖然從世界各國的發展可得知完全

給他們。這個情境是受歷史影響的,這就是臺

的自由化跟市場化,並不是很好的道路,但大家

2006 年 NCC 的成立,感覺像是臺灣的媒體環境

灣特殊的脈絡。

似乎會覺得自由化是全然正確的事情。

進入新的紀元,但我把它理解成解嚴後媒體改革

此外,臺灣尚有其他迥異於全世界之處,這幾

第二,成立監督媒體的團體。對現況的不滿,促

年有線電視的普及率已經在下降了,但在1980

使學界、民間自發籌備監督團體,最早成立的是

年代晚期到 90 年代間,普及率都是持續上升

「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往後各種媒體改革、

的,官方數據大約是百分之六十,業界則是百

媒體觀察的組織也陸續出現。可是它仍有侷限,

分之八十幾,這樣的普及率是全世界僅見的。

例如比較限縮在內容上,或是媒體的識讀,教大

不只如此,用吃到飽的方式供應節目,只要訂

家怎麼看這些東西,教大家認識媒體。另一個侷

SHS

自力救濟的方法,也就是公民媒體和自媒體。這 是臺灣社會面對特定媒體趨勢所發展出來的回 應方式。

媒體改革運動的趨勢與重心

運動暫時的休止符,好像任務已經完成了,但實 際上 NCC 並沒有完成大家當初期望的事情,所 以 2008 年之後獨立媒體跟公民新聞更快速的發 展,並且在 2012年出現反媒體壟斷運動。我們也 許暫時還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改革媒體,但至少要 嘗試分析為什麼沒有成功,亦即臺灣的媒體環境 有什麼樣的問題?


Trans-Reading 首先是 新聞自由與新自由主義、自由化之間

聞自由是不可變動的。但社會的發展不該是如

第三,言論自由跟新聞倫理之間的交錯。前面

的曖昧。如同前面談 的,我們不希望它太市

此,不斷變動就是它的內涵,可是在臺灣的脈

兩個問題,應用到媒體上就出現了第三個問

場化,但又覺得臺灣好像有很多東西備受限

絡下這就變得難解。

題。我們崇尚言論自由,不允許任何的威脅,

制,反媒體壟斷時也都有這樣的論述。新聞自 由從來就不是一個固定的概念,它在社會的 發展 狀況,都帶有特殊的歷史 脈 絡,在傳播 媒體研究裡,大家已經體認到這件事,可是在 臺灣,似乎沒有辦法好好的檢討。所以可以發 現,每次我們要對媒體進行什麼樣的改革、提 出什麼樣的意見,或是我們要併入什麼樣的政 策時,大部分媒體的反應是:這會干預新聞自 由。只要把這個概念提出來,大家就無話可說 了,因為有誰敢反駁呢?這是我們從威權過渡

第二,去威權與去國家概念的混淆。去威權當 然是對的,因為它顯然不符合民主。但去威權 跟去國家被畫上等號後,國家可以扮演的角 色就顯得非常狹隘,而且它的操作方式也會變 得動輒得咎。即使在最自由的地方,也需要國

可是我們又希望媒體有新聞倫理,所以對媒體 有很多的要求。許多國家都需要經過非常複雜 的過程,來調和這兩件事情,包括美國在內。 臺灣似乎沒有這個過程,但卻期待這兩件事情 會同時發生,事實上並不會。

家介入很多事情,去威權與去國家的意義混淆

第四,難解的中國因素,國際關係的結構與歷

了之後,問題會變得非常難談,需要探討的是

史的結構。我們有很多東西跟中國切不開,切

兩者之間該如何找到平衡點,而不是一談到國

不開的時候,如果沒有辦法理性的面對這個因

家的介入就很緊張。在臺灣談這個問題,甚至

素的縱面與橫面,只是採取各自解讀的方式,

還會牽扯到統獨、藍綠,使得討論更為困難。

便會干擾各種公共政策跟社會改革的進行。

到後威權,不可動搖的神主牌。言論自由跟新 第五,公共領域的理念跟公民社會時程的疑 問。我們會預設公共領域的存在,因為這是理 想中民主運作的模式。期待公民社會逐漸成 熟,期待每一代閱聽人將比上一代更像一位理 想中的公民,但這恐怕仍然是個疑問,因為所 謂的公共領域,本來就是歷史性的概念,它不 會一模一樣地發生在每一個社會。即使我們暫 時接受公民這個概念,臺灣公民社會的某些特 徵,透露出其實仍然有很多部分要去瞭解。 最後,我們還是需要大媒體。現在臺灣出現非 常多的獨立媒體、小媒體、自媒體,百花齊放, V 怪客裡的蓋伊福克斯面具, 是近年來由歐美擴散到世界各 國的群體與文化現象。其形象 廣泛出現在社會運動中,以面 具 匿名的 方 式 凝 聚 群 體 認 同 感,模糊個人及群體的界線, 沒有明確的組 織,自發行動, 共 同 實 踐 理 念。Photo credit: Pierre (Rennes) @ flickr,CC license

但不能忘記,民主社會的運作,很多時候需要 一定的資本與規模,才能符合社會的需要。發 展小媒體也許是階段性的方法,但它畢竟不是 終極目標。因為如果它是一個好媒體,為什麼 不讓它做更大一點?讓它發揮更大的,或是更 正面的功能,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17


談活動

從代溝到媒體: 回應「年輕人不愛吃苦?」 文字︱孫語辰 編輯︱黃群皓

搭橋過河 在第二屆跨科際短講總決賽裡,脫穎而出的 冠 軍 - - 成大 劉彥廷同學,以「年 輕 人不愛吃 苦?」為題,分析「數位移民」對「數位 原住 民」的誤解。「數位原住民」指的是出生在網 路已問世時代的人,習慣使用科技產品,在這 場短講裡,「數位原住民」等同「年輕人」;而 「數位移民」則是「上個世代見證網路發展的 年輕人」,生命軌道橫跨「有網路」與「沒網 路」兩種時代,比起「數位原住民」,他們更習 慣沒有網路的生活模式。 透過這種分野,劉同學意圖與大眾媒體分庭 抗禮,指出年輕世代的數位原住民並非如大 眾媒體所呈現的不愛吃苦,或是一壓就碎的 草莓族,而是與「數位移民」相較之下擁有不 同的價值觀,對未來規劃有不一樣的想像。短 講最後,劉同學提到:「今天這個短講,很大 的目的是要翻轉(聽眾的)價值觀,藉由相互 了解的基礎上,透過了解數位原住民、數位移 民之間發生了什麼問題,才能夠去解決(代溝 的問題)。」 解決代溝問題,劉同學採取的解法是創造一 個媒介(也就是這場十分鐘的短講),在深溝 上搭起橋樑,好讓 原本分隔、無法溝通的兩 地能開始互通有無(雖然在這場短講裡,「溝 通」只是一方單向更正另一方的錯誤),過去 困於一方的想法,可以走入誤解的另一端。這 確實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但藉著「媒體」 這個字眼,我想提出另一條思索的道路。

18

SHS


Generation gap Photo credit:Quinn Dombrowski @ flickr,CC license

19


談活動

過河「拆」橋

這下子,問題就從「沒有橋?」變成「為什麼

一個印象,不可能包含世界的所有,否則

橋過不去?」或「為什麼從橋另一端送過來

它就和這個世界不可分別。所以媒體最終

在劉同學的短講裡,媒體不只是解決問題

的是這個東西?」;問題不僅僅是雙方無法

的結果必然與世界或生命現場有某種程

的方法,也是問題的根源,他在短講的最一

溝通,而是「年輕人不愛吃苦」這個印象,

度的脫離,必然有某些東西沒辦法被包含

開始點出「大部分報章雜誌、電視、廣播、

究竟是怎麼被生產出來的;解決問題的旅

進去媒體的生產結果裡。這種永遠無法脫

網路傳媒…… 都呈現年輕人不愛吃苦」的

程不只在於辨識數位移民與數位原住民之

離瑕疵宿命的產品可以作為其他同類的補

印象。這裡埋藏著一個待解的問題:「為什

間的鴻溝有哪些特徵,兩者差異為何,而是

充,一起朝拼貼出世界的全貌努力邁進;

麼大眾媒體要把年輕人的形象描繪成這個

要跟蹤「年輕人不愛吃苦」這個人造物從無

但是也可能在不同產品被不同立場的人利

樣子?」但 是 劉同學的短講內容大多著重

到有的誕生歷程。「拆解」這座橋的組件成

用時,成為壓制其他聲音的武器。

在「數位原住民」與「數位移民」兩者間對

份,探究其中每個齒輪是如何交互運作,造

「吃苦」的認知差距,並沒有特別處理這個

就了現今的年輕人印象。

問題;而這個沒有被短講涵蓋到的問題,即

我認 為媒體有其 解放的潛 能,也有成 為 宰制者的潛能。媒體不只是空心無形、中

我認為這是短講後續可以補充的空白。短

立的導管,橋接現實與人的認知。當爬梳

講中,「年輕人不愛吃苦」這個議題裡的利

媒體由誰或什麼組成、他們的立場動機為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此篇文章的初衷並非

害關係者,看似只有數位移民與數位原住

何、媒體如何生產知識與資訊時,我們就

正面回答這個沒有被解決的問題,而是著

民兩者之間的二元對立,以及劉同學透過

可以知道這中間添加了什麼,又刪減了什

重在「問題意識的轉向」。數位原住民與數

短講欲扮演的調適中介者,但如果我們過

麼,可以知道我們距離真實世界的距離多

位移民間之所以產生代溝,原因可能是短

河「拆」橋走一遭,媒體就不再是摩西過紅

寡、座標,進而策劃適當的回應方式,找到

講裡隱約透露的「缺乏橋樑」,以致於缺乏

海,事件結束後就消失的無形介質,除了能

真正的敵人跟盟友。

資訊,兩地的物種猶如分隔演化般,日久差

發現「問題是什麼」,還能瞭解是什麼「創

異日漸加深。但是,有沒有可能鴻溝的兩端

造」或「攔阻」的過程產生了這個問題。

是我所認為另一條道路的思索起點。

早已有人牽線,只是這座橋樑起了篩選作 用,只有特定的事物、資訊得以通過?問題

媒體的兩面

或許不在於沒有橋,而是有橋,但「年輕人 想的不一樣」這句話,卻在橋中央被攔阻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媒體既能解決問題,

下來?

也可能製造問題。麻煩在於,一個印象就是

回到劉同學的短講,為什麼我們需要把問 題意識從「代溝」換成「媒體」呢?除了評 估究竟哪些解法能最直接的回應到真正 問題(例如究竟是不是沒有橋、修壞橋跟 造新橋何者為佳等問題)外,另外一個值 得注意的作用是藉此思考抵抗的策略。 劉同學的解法與問題的起源一致,同樣是 媒體,是這場十分鐘、在對等互信角度上 進行溝通的短講。如果接受前述媒體雙重 性的想法,那麼劉同學的解法也同樣無法 脫離這個困境。有沒有可能,在創造一個 新媒介以抵抗既有媒介的宰制時,同時也 創造出另一條新的宰制線?有沒有可能解 放的當下,同時也是壓迫的形成?劉同學 的短講結尾舉了「理念型創業家」為例, 說明年輕人「吃苦」的樣子只是跟上個世 代的年輕人不同。這毋寧是對「吃苦」定 義的補充,並沒有挑戰「吃苦」這個概念 本身。有沒有可能劉同學所形構當今年輕 人「吃苦」的形象,哪一天也成為限定何為

短講冠軍 -- 劉彥廷

20

SHS

「數位原住民」的框框,容不下其他橫出 的枝枒,壓迫到其他也「想得不一樣」,但


不是「理念型創業家」的年輕人,與「吃

裂,台上的講者與台下的觀眾或許可以聯

盡可能貼近真實、盡可能不宰制其他聲

苦」這個印象相容的機會?或是「吃苦」

手修復橫亙兩者間的阻礙。

音的責任。

被反用來限縮人的生命選項? 另外,在這次短講競賽的提問中,評審李 佩蓉老師問及是否有把聽眾當成盟友的 可能性,如果問題意識能夠跳脫二元對 立與缺乏媒介,就能重新定義台下身為數 位移民的聽眾在問題裡所扮演的角色。數 位移民可能確實缺少某些數位原住民所 擁有的特質,也可能不願意接收某些不符 合他們認知框架的訊息,但也有可能只是 橋的通透性不夠、篩選力道太強,導致數 位原住民與數位移民之間的認知出現斷

結語 談到這裡,並不是說解決方法就是學習 劉同學,創造一個新媒界來補充既有媒 介,這條路萬萬走不通。依據前述,媒體

能像劉同學般擁有介入問題的能力,並 且在短講比賽中侃侃而談,實屬不易,身 為一般民眾,我們可以做的,除了也給予 自己分析、介入問題的信心外,也要時時 懷疑與反省。

必然脫離生命現場的天性,不同的管道 對世界會有不同角度的描繪,讀者們可 欲觀 看 短講 競賽

以多方比較,從中裁減、拼湊出世界的全

影片,請掃描 QR

貌,相較於一家之言的媒體,這是比較能

code

完整認識世界的方法。多樣的聲音並不 代表媒體可以忘卻己身的限制,可以免除

數位原住民

數位移民

海族

陸族

生在網路世代

見證網路的發展 更習慣紙本

同時多工型 直覺性使用科技產品

文獻: (1)數位併發症 專文推薦 林之晨 (2)Digital natives and immigrant (2000) Dr. Marc Prensky Photo credit:劉彥廷

21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