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災釀禍的自我耽溺:對「任憑感覺作主」的反省(蕭戎,2011,獨者:台灣基督徒思想論刊,第22期)

Page 1



第二 十二期

2011 年

秋 冬

致災釀禍的自我耽溺 對「任憑感覺作主」的反省

前言 「感覺」是人們普遍進行判斷的憑據。就現象來看,當 一個人在做判斷時說他是憑著感覺而如此決定的,這或許意 味著幾種可能:有一種可能是關乎表達的,即是他無法很清 楚地用言語說明、表達他究竟為何會做這樣的判斷。在許多 時候與此相關的另一種可能是關乎理由的,即這判斷是出於 一種奧妙難解的理由、或甚至是無理由。此外,還有一種可 能是關乎權力的,即說話者是在向人展示──哪怕他的語氣 是非常地溫和──他有權力憑著自身的意思來做決定,表示 「反正就是這樣了」 。而又有一種可能是以其作為一種遮掩, 而也就是因為這種可能,所以我們或許會認為許多女明星口 中「感覺對了」的對象多半都是富商,這背後應該還有別的 原因。 這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習慣聽到的「憑感覺」 ,其實

225


獨者

臺灣基督徒 思想論刊

就常常綜合了上述的多種可能。以人們在購買衣服的現象為 例:當「感覺不錯」被用來作為購買那客觀來說根本不適合 自己的衣服的理由時,在權力的意義上,它意味著「反正我 就是喜歡啊」 ;在遮掩的意義上,它常常是要掩飾自己根本沒 有計畫該如何搭配、又衣櫃裡早已有類似衣服的事實。與此 相關的是,有時候在理由的意義上,說「憑感覺」就正好證 明了他其實是沒有理由──僅僅是出於內心難以遏止的購物 慾望──購買,卻仍要購買的──簡言之則是愛買。於是, 「憑 感覺」就成為了一個具有多重意義╱功能的托詞。 這樣我們應該就能夠約略地知道,人們在購物時其實常 常是期待著一種模糊的。因為倘若人們在購物時,身邊還能 有某種資料庫來顯示出他已經擁有的各種相關產品,或是能 有十分冷靜的人在一旁幫忙進行好壞或需要與否的分析,那 麼他購物的興奮心情必定是會受到挫折的。而或許這就是我 們在電視購物頻道很難看到真正的數位產品達人、服裝設計 師、營養師的原因,因為經營購物頻道的公司與觀眾所喜愛 的都是「勸敗(buy) 」達人。而透過這些勸敗達人所強力烘 托的、那模糊但又強烈的非買不可的「感覺」 ,正是人們花錢 購物時所企盼的好幫手。 「任憑感覺作主」在現代社會裡其實是令人著迷的一種 姿態。就因為「任憑感覺作主」 ,所以我可以不受干預地伸張 我的意志;就因為「任憑感覺作主」 ,所以我可以不必費神思 想反省或與人溝通討論;就因為「任憑感覺作主」 ,所以我可

226


致災 釀禍的自我耽 溺

以在眾人面前隱藏我那說不出口的惡念或慾望。我們或許要 承認,這種「任憑感覺作主」的姿態正與這強調個人主義的 社會一拍即合、並十分有效地運作著;它是以看似漫不經心 的鬆散形式,建立起了護衛「自我」的銅牆鐵壁。 「道德」該如何感覺? 但這慣於倚賴「感覺」的社會其實正顯露出一個更大的 問題,也就是,即便當人們的判斷是關乎道德的時候,人們 卻還是習慣以感覺來作為憑據。舉例來說,臺灣社會可以群 情激憤地對阻擋救護車的博士生大加撻伐,但卻明顯地冷落 那土地遭受不合理的強制徵收、從而鼓起勇氣走上街頭的農 民。臺灣社會可以貌似極為關心生命安全地追蹤毒害民眾的 塑化劑,但對於運轉了二十餘年的科學園區究竟是把什麼樣 的物質排放到灌溉溝渠或溪流海洋裡,卻總是興趣缺缺。而 如此差別對待究竟是為什麼呢?對此,要給出個答案或許一 點也不困難:因為為此去思考太多、煩惱太多總是會讓人「感 覺不舒服」 ,所以,關心道德與否這種事,偶一為之就好啦! 「人生嘛,怎樣說都還是要輕輕鬆鬆快快樂樂的,我不想要 有那麼多不愉快!」1。

1.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這重視自我感覺的脆弱世代,某些社會運動逐漸也「體貼地」要降低 標準來迎合他們。對此,我曾經在〈你漂綠了沒?──記 2010 年的世界地球日與廉價的環 保運動〉一文裡批評過這種現象:「世界地球日堪稱是熱熱鬧鬧地過了,我們會看到在這幾 年裡,它要走出那種環保運動的悲情與激昂,而試著擁抱向來無感的社會大眾。它企圖透過 一種生活化的方式來向人們展現環保的親和,但卻很可能走進了迎合狹隘心靈的死胡同。它 形塑了一個讓大家都能夠扶轎、鑽轎腳、藉此展示╱催眠自己對於環保的關心的機會;它也 要盡量地降低門檻以使得那些嫌麻煩的人也願意參與進來。它要廣泛分送一種『只要……就 可以……』的環保恩典,來安慰與鼓勵那些整天只掛念著自己的人們──它不知道這其實正

227


獨者

臺灣基督徒 思想論刊

但或許還有些人要對上述的差別對待判斷表示反對,因 為他們相信臺灣民眾其實是很富有正義感的。而我們若更精 確地將這相信換句話說,則他們是指「臺灣民眾其實對關乎 正義與否的問題、是十分敏感而且勇於採取積極行動的」 。所 以啦,你沒見到隔海之遙的日本發生核災,臺灣人的捐款金 額竟是世界第一嗎?這想來真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即那曾 經被日本殖民過的臺灣,其民眾的愛心竟然是如此地大!但 更奇怪的是,如此關心日本核災的臺灣民眾對於身處於三座 運轉中的──以及未來將運轉的一座──核電廠周遭的自己 與他人,卻是鮮少表露擔憂、憐憫與同情的。他們看似一點 也不擔心倘若某天核電廠發生意外,那影響範圍會有多廣、 國家該如何因應、以及民眾的安全與利益該如何得到保護。 其實,與此類似的情況早已經頻繁地表現在長久以來國 內外的各種災難事件裡、而幾乎教人麻木了。以致於我們似 乎很可以說,在某個意義上,臺灣人其實是在等待著另一場 大火、另一個颱風、另一次土石流、另一次洪水、另一次地 震,另一種毒性物質,然後用以作為無聊生活的調劑罷了。 調劑什麼呢?反正就是製造一些聊天的話題嘍。反正就是藉 由這些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悲慘到不行的故事,讓我們也能為 那被自己嫌棄到不行的平平淡淡的日子感到安慰嘍。反正就 是讓我們也有機會用少少的伍佰一千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愛心

支持著政府從過去以來的『舉手之勞做環保』口號背後欲模糊焦點的陰謀;它不知道熱臉選 擇降溫來將就冷屁股的結果是組織的壞死;它不知道迎合大眾的結果其實是更加地孤立自 己」 。參見:小地方臺灣社區新聞網(http://www.dfun.com.tw/?p=26420)。

228


致災 釀禍的自我耽 溺

嘍。反正就是讓我們在平日過慣了的個人主義式生活換換口 味,感受一下與家人朋友好似同舟共濟的親密感嘍。反正就 是讓我們也有機會付出一些什麼,好裝飾我們的正義感與善 心嘍。至於對大部分的政治人物來說,反正災難就是用來對 政敵發動口水戰並佯裝自身正義形象的最好的工具嘍,但在 口水噴完之後事情究竟能不能得到解決,它其實就不再重要 了。 哇,如此想來,這些(發生在別人身上的)苦難其實也 沒有這麼不好嘛!因為它們就常常能夠──弔詭地──為我 們帶來上述的這些好感覺,而或許這也就是臺灣這塊土地上 的災難總是反覆重演的深層原因之一。換言之,當人們的道 德是建立在感覺之上時,道德本身其實就不再那樣重要了, 最重要的總是人們的感覺。任何道德判斷都不具有高過感覺 的優先性,或更貼切地說,道德的內容總得取決於我的「感 覺」如何。 作為一種「感覺」的正義感 即便如此,像這樣的批評可能還是很難說服這社會裡的 某些人,因為他們就是親身地見識過周遭有許多勇於替朋友 「出頭」 、抱不平、或勇於面對不公正而挺身主持正義的人, 甚至他們自己就是給予別人這種印象的人。而這些印象實在 太深刻了,以致於他們還要抱怨:你怎麼能夠輕易地抹黑這 些真真實實的正義感呢?

229


獨者

臺灣基督徒 思想論刊

但其實像這樣的反駁很快地就會滑落到一個根本的問題 上,即:什麼是正義呢?你相信正義具有普世意義──也就 是說,這世界上存在著絕對的正確與錯誤──嗎?還是面對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對象與人際關係時,正義 原則也可以做出相應的調整、或甚至可以採納一種截然不同 的內容呢?當我們習慣性地在口語上使用「正義感」一詞時, 往往都不曾考慮過該如何回答上述的問題。而倘若真要試著 回答,則依照這個時代所流行的,人們多是會為正義感保留 其作為一種「感覺」的模糊與任意性2。舉例來說,我們很可 能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偷別人的東西是種明白的錯誤,但卻從 不會指責一個政黨把人民與國家的財產轉為黨產是種邪惡。 我們也很可能會認為在感情上不忠貞是無庸置疑的背叛,但 卻從不會批評那些愛情與婚姻關係混亂的國家領導者或富商 名流的扭曲。還有一種更熟悉的情況是,我們很可能會因為 別人對我們的欺騙而為之氣結,但卻經常不以為自己撒謊有 什麼過錯、甚至還習慣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其錯誤本質; 與此相關的是,我們通常也不喜歡別人對我們所做的真確的 評價,我們總是喜歡聽好聽的話──總是歡迎「適度」的謊 言,並且還錯謬地認為「懂得在各種情況下拿捏謊言尺度」 是在這社會上生存必備的「做人」能力。 這樣,倘若正義等同於這種以感覺為本質的正義感,那

2. 此處對於「正義感」的反省,主要來自於柯志明老師 2008 年在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之「環 境正義論」課程裡的講解。

230


致災 釀禍的自我耽 溺

麼談論這樣的正義是什麼就已經失去意義了,或更真確地 說,正義將因此而算不得什麼了。談論它還有什麼意思呢? 想嘗試為臺灣人的正義感辯駁還有什麼意思呢?正義、道德 在此不過只是一種極易被扭曲、總是隨著各人的嘴巴改換內 容的鬆散主張罷了。如此一來,誰能夠說誰的不是呢?你有 你的倫理觀、他有他的道德標準,希特勒與毛澤東不也是如 此嗎?在他們主政之下的社會,不也曾讓許多人「感覺不錯」 又甚至熱血沸騰嗎? 而一個與此相關的有趣現象是,當今臺灣政治人物的道 歉,也都深深地融入到這種以感覺為主的思維底下了,所以 他們總習慣說: 「如果我的做法讓某些人感覺不舒服,我願意 為此表示歉意」 ,而從不肯說: 「我做錯了,我要為此表示歉 意」 。換言之,面對其所犯下的錯誤,當事人其實打從心底都 不認為其中存在著對錯與否的問題,而只存在感覺好壞的問 題3。 朝四暮三與「可持續性」 人們依循著這種模糊與不一致所會衍生出來的另一種典 型症狀就是「朝四暮三」 。這道理其實並不困難,因為感覺總 是發生在當下的,於是若要我們去設想未來我們會怎樣感

3. 與此相關的事實是,當臺灣政府熱衷宣傳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而發想出羞辱南 部人的「一哥」與「發嫂」廣告角色時,當時的經濟部長尹啟銘便認為「如果這會讓臺南鄉 親感覺不舒服」 ,他將願意表達歉意。同樣的,當時任臺北市長的馬英九對溪洲部落的原住 民說出「我把你們當人看」的言論時,他也同樣聲明「假如有人因此感覺不快,我願意表達 歉意」 。但非常可以想見的是,在此列舉的兩個例子它必然會引起許多人的感覺不舒服,但 這樣的不舒服往往與事實本身的對錯無關。

231


獨者

臺灣基督徒 思想論刊

覺,這往往是件困難又或是件令人厭煩的事情。於是,一切 都交由當下的感覺來決定吧!所以啦,想當年經濟效益被吹 捧得老高的、由大財主設立的石化工廠,不就曾吸引著大批 民眾與地方首長夾道歡迎它嗎?除了少數擁有先見的人士以 外,誰曉得它之後會造成污染與爆炸呢4?不過,就算造成污 染與爆炸,只要工廠願意給予相當的金錢作為賠償與安撫, 這也就足以滋養人們「當下的感覺」 、並且讓風波得以平息 了。至於毒物一天天地在居民身體裡累積,又或者是經由農 產品而累積在消費者體內,那畢竟都是太遙遠、太麻煩去思 考的問題了。 與此類似的例子可說是不勝枚舉。在這種習性底下,只 要地方首長帶著一些民眾、搶佔媒體版面恐嚇個幾天,我們 的政府就能夠快速地決定了必須切割與改變臺灣古老自然生 態環境的交通方案,而不見其有對所謂「可持續性」的、更 為細緻與深刻的考量。事實上,我們怎麼可能一邊任憑感覺 作主、又一邊講「可持續性」呢?因為感覺本身就充滿著不 可持續性!在沒有一種標準作為引導、並相信我們總是應當 依循標準的情況下,我今日喜歡這個、明日又喜歡那個,這 豈不十分平常嗎?我今日可以貌似熱血地站在街頭、為人權

4. 對此,時任臺塑企業總經理的王永在曾表示「建六輕的目的,是要繁榮地方,他強調,他 已經七十多歲了,建六輕不是為了賺錢,除了負起對三十多萬股東應有的投資報酬責任外, 真正的目的是要以工業繁榮地方。王永在並指出,臺塑企業一定會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九百 億元的投資中,將有二百二十六億元用於廢氣、廢水、固廢處理及噪音防治等汙染防治設備 投資,必能符合國家環保標準」 (于趾琴,1991b) 。對此,時任經濟部長並相信、肯定興建 六輕能夠「促進經濟發展」的蕭萬長也曾為這種企業期望回饋社會的熱切心願而表達了感動 之意(于趾琴,1991a) 。

232


致災 釀禍的自我耽 溺

公義吶喊,但往後我也可以因著生活壓力與消費需求、從而 選擇成為共犯結構的一員,這不也很可以想像嗎? 這種「朝四暮三」的現象或許正是對「那想保存自己生 命的,反要喪失生命」 (太 10:39)這句話最表面的一種解釋。 我們的感覺太不準確了,以致於我們原本想要保有的,卻會 在之後盡都失去。從核災事件裡我們看到,那原本企盼得到 便利的,卻竟招致數個世代都難以消除的傷害。從六輕設廠 我們看到,那原本企盼得到繁榮的,卻竟招致對健康、生命 與財產的揮之不去的恐懼。試想,那「置他人死生於度外」 的黑心起雲劑廠商不也是按著同樣短視且總是緊緊抓住自我 感覺的思考、如此經營了數十年嗎?有趣的是,那不知不覺 地吃下了許許多多塑化劑的臺灣人,也紛紛地用「反正吃到 現在也沒事」的相同思考方式來安慰自己──是的,從這裡 你就知道大家為此所生出的緊張總是聚焦在自己,而不是他 人──並認定「反正未來還是很久以後的事情」 。 綜而言之, 「朝四暮三」除了包含著先前提到的不一致的 問題外,它還會常常帶來讓人後悔莫及的惡果。對此,其實 只要稍微敏感一點的人都會知道,臺灣社會正深陷在這種悲 哀的氛圍裡,若以機器作為比喻,那麼小到螺絲釘、大至整 體,我們幾乎都能夠見到這種流行:臺灣人是那麼樣地容易 被眼前的微小利益──甚至是假造的利益──給引誘,而待 日後面臨災禍時,則總以「沉默的內傷」或「裝傻」或「怪 東怪西」來面對。所以啦,你以為在民進黨首次執政之前,

233


獨者

臺灣基督徒 思想論刊

真的有那麼多人怨恨國民黨嗎?而你又以為在民進黨執政之 後,真的有那麼多人怨恨陳水扁嗎?其實不是的,那其中有 許多部分只是臺灣人想要為自己總是短線操作所報應得來的 內傷,尋找一個發洩的出口罷了5。而這種假裝正義但實際上 是尋求發洩的膚淺性格,在臺灣已然成為一種難以擺脫的遺 傳。 倘若我們願意,我們其實很可以回想,怎麼這個社會都 是在面臨困境時,才會突然地冒出一些外國是如何有遠見地 在經營他們國家的方方面面的訊息呢?怎麼長久以來,我們 都仍只是停留在羨慕、或驚訝別的國家是以十年、百年為尺 度來看待他們的政策規劃的位置上呢?臺灣不是常常自我吹 噓是東亞的先進國家嗎?但我們對教育的投注、人文的看 重、人權的維護、又或者是對科學的反省──這些西方世界 早已經陸陸續續經歷洗禮的重要議題──卻常常仍是有待發 展的、或扭曲的、或裝裝樣子的。而這背後不也都和「朝四 暮三」的性格息息相關嗎? 當然,從社會現象來看,這「朝四暮三」的病態之所以 能夠長久存在,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那未來的苦果很可 能不是這些憑感覺作主的人所要承擔的。事實上,從時間與 社會條件差異的角度來看,大部分的人在許多議題上都能夠 做出某種程度的逃避,但那些作為議題主角的弱勢者卻常常

5. 事實上這種發洩方式也非常地符合以感覺為主的思考模式,也就是藉由「錯不在我,錯都 在別人」的自我催眠,則能夠間歇性地為自己換取一些好感覺。

234


致災 釀禍的自我耽 溺

是無能逃避的。舉例來說,那些與維護「可持續性」相關的 環境議題,它們根本來說並不是在重視自己的利益,而更是 他者的利益,因為那些被認為應當努力維護、從而使其持續 存在的事物,它們就常常不是當下的我們所能夠獲得與享受 的──那能夠獲得與享受的往往是他者,並且很可能是與我 們毫無血緣關係、又在時間上距離遙遠的他者。這樣,我們 如何能夠憑著自己的感覺來為他者著想呢?我們連這些他者 是誰、長得什麼樣子、是男是女、是人類或非人類都不知道 了,我們要如何對此進行感覺呢?與之相比,在當下活生生 的自己不才是最具體真實的嗎?誰管它石油用盡了、環境污 染了、物種滅絕了,後代子孫該怎麼辦,反正我又不想生小 孩!這些麻煩事就交給那些陌生的或未來的人自己去操心 吧!它們究竟與我何干呢? 難以抗拒的感覺主義 這種讓感覺凌駕於一切的狀況,早已成為了臺灣文化的 潛規則。儘管人們多少都知道「感覺」其實是很不可靠的一 種判斷依據,但為什麼大家都傾向於支持它呢?這道理其實 也不困難,因為當你要起來反對一個以感覺為主流的環境 時,那環境常常就會讓你「感覺不舒服」 。譬如說:當你要質 疑長輩對你所做的種種指示到底有什麼道理時,你得到的答 案就常常會是從另一個思緒脈絡蹦跳出來的: 「你不愛爸爸媽 媽啦」 、 「你不孝順啦」 、 「我養了你這麼久,要你聽話還這麼

235


獨者

臺灣基督徒 思想論刊

不情願、還要頂嘴」 。同樣的,當你要質疑朋友的想法與作為 並不正確時,你得到的答案也很可能是: 「你就是不挺我啦」 、 「你就是故意要惹我生氣是不是?」 、 「你為什麼要跟我唱反 調?」 、 「我們這麼久的友情到底算什麼?」 。唉,有誰會想要 承受這種負面情緒的轟炸呢?所以大家就都按著「感覺的規 則」來行事吧,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這看起來似乎是一種最 能夠讓彼此相安無事、和和氣氣的生活方式了。 當然,人與人之間總是難免會產生衝突,但那些重視感 覺的人面對這些衝突的態度卻也是相當地一致的,因為他們 總是會去尋找另一些好感覺來填補這些壞感覺。所以,面對 不講道理的老闆與長官,許多員工從來就不打算進行溝通、 說出真話以尋求改善,他們若不是會訴諸純粹發洩情緒的抱 怨,就是會訴諸純粹發洩情緒的消費。同樣,面對不講道理 的長輩與情人,許多人在表面上所採取的、看似的包容態度, 其實根本上是經過偽裝的逃避。以致於他們自以為自由開明 而常掛在嘴邊的「其實我們都不應該想要去改變另一個人」 就正好成為了他們無膽、無能又無愛心的證明──關於 後 者,即是他們總會以自己的感覺為優先,而毫無意願改變他 人而任憑其繼續活在一種可悲的生活狀態裡,任憑其繼續愚 昧無理、任性專斷、凡事只以自我為中心。 換言之,對許多人來說,解決「感覺不佳」的根本方式 並不是嘗試去把事情的對錯弄清楚,而是去尋找其他「好感 覺」來取而代之。也就是說,在這樣的相信與實踐底下,那

236


致災 釀禍的自我耽 溺

製造出壞感覺的爭議裡的對錯究竟有沒有得到釐清,其實是 一點也不重要的,因為只有繼續或重新得到好感覺才是最重 要的,不是嗎?通常在這種氛圍裡堅持對錯只會讓自己像個 傻子。對此,用「國王的新衣」這個經典故事作為對照應是 適當的,不過略有不同的是,在臺灣社會裡,幾乎每個人都 是國王。 「任憑感覺作主」背後的驕傲 從表面上來看似乎很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些習慣於任 憑感覺作主的人的內心,其實都躲著一個極度驕傲的自我。 哪怕他們所慣用的「感覺」 ,常常將他們的形象裝飾得看似十 分有彈性、十分隨和、十分鬆散隨性,但其實他們骨子裡是 驕傲的──這就如同一開始所說明的,任憑感覺作主其實是 保護他們那驕傲自我的銅牆鐵壁。但這該如何分辨得出來 呢?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的人,他們不也都是常常順從多數 人的想法而看似沒有太多的主見嗎?他們不也都挺隨和好相 處的嗎?怎麼會說他們是驕傲呢? 其實,這原因在前面也已經說明了,即他們之所以看似 隨和,是因為他們喜愛在這樣的隨和裡享受一種安定的感 覺。對此最明顯的例子是,即便有一群人嘴裡充滿了誇張詭 詐的言論、或者起意要去幹些不道德的壞事,或者他們長期 以來就走在錯謬邪惡的道路上,但這其中總是會有某些「隨 和」的人參與在裡頭,他們不會質疑什麼、也不會抗拒什麼,

237


獨者

臺灣基督徒 思想論刊

於是我們就更清楚地看到了他們的隨和與無主見背後所圖的 是什麼了──那不就是一種好感覺嗎?是的,在那柔順的外 表底下,他們其實正貪婪地在吸吮、吞食他們喜愛的那種感 覺。 就此,其實我們 就可以逐漸地認識到拆 穿那驕傲的 方 式:即這些任憑感覺作主的人們的驕傲,是無法在道德真理 的光照下隱藏的。其實,任憑感覺作主的人最最害怕的就是 絕對的、固定不變的真理,因為真理會限制他們自由地憑感 覺思想、憑感覺行事,真理會限制那躲在他們感覺背後的「自 我中心」 。而其中特別有趣的是,這些任憑感覺作主的人非常 可以因著大眾而扭曲自己,但總不能忍受自己受到真理的限 制;他們非常可以隨著大眾來改換自己的主張,但就是不能 相信真理只有一個。而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才能夠辨 認出他是驕傲的、是自我中心的;而這也正是人們之所以困 難抗拒以感覺為主的更深層原因。當然,這種隱藏的驕傲只 有承認存在絕對真理的人才能夠看得出來,而也就是因為這 樣,所以我們能夠理解為什麼這個社會對於這種驕傲是如此 地無感了。 信不信,通常當我們講到這裡的時候,就開始會有人「感 覺」不耐煩了,他們會問:那你又知道所謂真正的道德是什 麼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會做出這種反應的大多數人,他 們其實壓根就不期待得到一個答案。例如,倘若你回答他們 說那真正的道德必須回歸到對宗教信仰的思考,那麼他們就

238


致災 釀禍的自我耽 溺

會「感覺」到這是一種迷信,並旋而像是看到噁心的穢物那 樣,匆匆地要打發你離開了。不然,他們就會像彷彿突然清 楚了事情的真相那樣,用一種鄙夷的微笑為你貼上「信徒」 的標籤,然後同樣匆匆地要打發你離開了。但其實他們有什 麼正當的理由拒絕呢?不,他們其實是沒有什麼理由拒絕進 行這樣的思考的。歸根究柢地說,他們之所以拒絕,其實是 害怕會在某種終極答案面前失去自己「任憑感覺作主」的權 力。而這種反應在越是具備嚴格教義的宗教上、看得越是明 顯;至於那些容許人們盡情延伸扭曲、發揮創意製造奇異內 容的「極具有包容力」的宗教,則就是人們較容易、或樂於 接受的了。 這樣,當實際用生命為祂所給出的愛的倫理做見證的耶 穌基督毫不留下任何餘地地說出「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約 14:6)時,我們其實很可以想像那些打從心底就喜好任 憑感覺作主的臺灣人、會有多麼地不屑和厭惡了。比起這限 制多多的基督信仰,他們更喜歡可以像堆疊積木那樣地、任 意堆砌偶像與加乘神力:在同一棟樓房裡,一樓拜孔子、二 樓拜關公、三樓拜佛陀。東拼西湊,全憑己意,毫不衝突6! 同樣的,當耶穌基督在登山寶訓裡給出了「人間最高最完美 但也是人最難達成的倫理教導」 (柯志明,2011:242)後毫不 留下任何餘地地說出: 「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6. 可悲又可嘆的是,像這樣的地方竟還會成為了彰化的最具代表性景點。如此一來,2009 年 所發生的八卦山大佛「分靈」到印尼(簡慧珍,2009)的這種宗教雜交事件又有什麼教人稀 奇的呢?事實上與此類似的荒謬情況在臺灣比比皆是。

239


獨者

臺灣基督徒 思想論刊

(太 5:48)時,我們其實也很可以想像臺灣人普遍會有的極 度陌生感與反感了。因為這「完全」對總愛體貼自己感覺、 總愛存留模糊與不一致空間的他們來說,既是不可思議也是 不可相信的。因為他們的倫理學──如果真有這種東西的話 ──不可能提出超越人性的要求7,他們的道德主張的範圍就 是「自我」能夠畫出的狹窄圈圈。對此,甚至連那些相信自 己是基督徒的人也要在這句話前遲疑半晌、倒退幾步,因為 他們要驚訝那頻常被基督徒──其實是廉價地──披戴上慈 愛形象的耶穌,竟然向祂的門徒提出了這麼「不近人情」的 要求8! 沒錯,這的確是教人仆倒的教訓,而這也是叫我們得以 進行分別的經文,因為「所有被這教訓觸怒以及自以為有能 力踐行最高道德的人都將離耶穌基督而去,唯有願意領受並 承認自己無能者才會進一步向耶穌基督尋求遵行的辦法與能 力」 (柯志明,2011:243) 。於是我們就要在這裡見到了一道 裂隙,它標示著又區別出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種不倚賴自己 感覺、承認憑著自身感覺的有限與作為何其渺小之人的無能 與軟弱、而願意謙卑地向全能者求助的奇特生活方式與相 信。事實上,當我們願意平靜、客觀地思考時,我們將會發

7. 他們總要抱怨「沒有人能做到……這還能算有意義的道德教訓嗎?做不到的要求對我們有 什麼意義呢?」,但這卻是「典型人性對上帝命令的反應」 (柯志明,2011:241)。 8. 潘霍華循著保羅的教導、對耶穌基督賜給人的「重價的恩典」相對於被世俗化的基督教進 行的反省,在此時此刻依舊是有效的,他認為我們其實曲解了「因信稱義」的道理並使其廉 價化、膚淺化,從而忘記了耶穌基督要我們擔的擔子、負的軛、背起的十字架(Bonhoeffer, 2008:14; 18; 20) 。

240


致災 釀禍的自我耽 溺

現這──願意用全善的超我來取代自我 9 ──正是擺脫前述 那些任憑感覺作主所會產生的種種弊病的根本解答。對此, 當我們的周遭還有許多人仍是非常天真樂觀地以為人能夠從 那種任憑感覺作主的習慣裡、逐漸開展出一種能夠做出正確 的道德判斷、願意尊重他者、甚至是願意為他者犧牲的美好 世界時,這道──惟它有能力──劃清「絕對、完全」與「非 絕對、非完全」的裂隙就正明白地否定了這種可能性,它明 白地駁斥了人們期望能以一種模糊、相對、散漫的方式來打 造美善的天堂的妄想。不,那是不可能的,按著前面的檢視 與反省,我們根本無法從這種流行裡得出一點點樂觀的盼望。 然而, 「各人任意而行」在現今這個世界裡卻意味著自由 與解放,對此我們不但嗅不出一絲舊約聖經裡的那種恐懼與 哀嘆,我們甚至還被鼓勵與教導要尊重、包容這樣的任意。 啊,這是一個多麼悲慘又蒙昧的世界呢?但相信大多數人並 不會想要深究這其中存在著什麼樣的問題,他們慣常會以一 種不清不楚的、裝瘋賣傻的生活方式繼續唬弄下去,彼此促 擁著去崇拜那成為了偶像的感覺──即那致災釀禍的自我耽 溺。 作者按:本文首先是以「致災釀禍的自我耽溺:對『憑感覺

9. 柯志明如此申論: 「愛上帝使虛己可能,不愛上帝則虛己不可能。人不可能有『無我』這種 生命狀態,除非他愛上帝。……人如何可能無我?不可能,只要人活著,人就不可能無我, 除非人失去生命,即成為一個死了的人,否則不可能無我。死人才無我。一個有高度意識的 人,尤其有強烈實踐意識的人不可能無我。任何一個宣稱處在無我的人要不是說謊者就是無 知者。基督徒相信只有全心全意愛上帝才可能使一個人無我,亦即一個完全被上帝所充滿或 佔滿的人才是無我的人」 (2011:409)。

241


獨者

臺灣基督徒 思想論刊

關心自然』的反省」為題,發表在靜宜大學生態學系「聖方 濟生態神學與環境倫理研究室」之方濟電影院活動部落格 (http://porziuncola-cinema.blogspot.com)上,之後又做了進 一步的修改。寫作之前與期間約有七個多月的時間、每週聆 聽柯志明老師以耶穌基督的登山寶訓為主題所進行的證道, 對於基督信仰的核心教導上,獲益甚多,為此要特別地表示 感謝之意。

參考文獻 柯志明,2011, 《愛的倫理:十誡、登山寶訓與基督信仰的倫理 精神》 ,臺北市:臺灣基督徒學會。 于趾琴,1991a, 〈六輕等投資案可望推動 經長認下半年景氣會 好 六輕 設廠協 調溝通 不順 利 經 長為臺 塑企業 難過 〉, 《經濟日報》 ,2 月 10 日。 于趾琴,1991b, 〈臺塑:六輕鐵定建在臺灣〉 ,《經濟日報》,3 月 5 日。 簡慧珍,2009, 〈鑄金身贈送 八卦山大佛 分靈印尼民丹省〉 , 《聯 合報》 ,8 月 29 日。 Bonhoeffer, Dietrich,2008, 《追隨基督》 ,鄧肇明譯,臺北市: 道聲。

242


致災 釀禍的自我耽 溺

243


獨者

244

臺灣基督徒 思想論刊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