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柴寮報_創刊號

Page 1


小柴屋與柴寮仔故事 找出逐漸遺忘的社區故事—創立柴寮報

02

小柴屋一群人做了什麼?

06

小柴屋是誰?

柴寮仔社區故事

水牛,越操越勇—乾峰木材行黃聖聰老闆

12

出師木匠的訓練基地—三共木器行周元愷老闆

18

彫出傳統也彫出創新—立祥彫刻社王澤蒼老闆 擁有歷史的柴寮產業街區地圖

15 20 22

社區生活趣味據點 飄香百年堅持最道地的好茶—林華泰茶行

24

延續老臺北的記憶─西城 Taipei West Town

27

專屬台北的老派文化─樓梯好陡

妖怪插畫的超現實體驗─角斯角斯

08

職人故事 如同木材般穩健踏實的木業職人—錦松木材行陳水鼎老闆

04

特別專欄

26 28

營造關心長者的社區醫療網─民權里林美菊里長

29

大稻埕的指路兵小亨旅

31

柴寮仔探險隊活動側記 特別感謝

30 32

01


小柴屋與柴寮仔故事

找出逐漸遺忘的社區故事─創立柴寮報 文字:詹育芳 ( 菲菲 ) 攝影:潘欣宜

柴寮仔探險隊們進行柴寮報的編輯討論

2014 年間,有一群人跟幾位社區居民,

象中的台北很不一樣!從師父們口中才

在寧夏路上的家樂福對面,悄悄地整理

得知這裡過去曾是木材產業集散地,帶

了一塊閒置老屋,打造成「小柴屋」這

動了台北的加工業發展,也影響了台北

個秘密基地。小柴屋邀請木材店家老闆

工業設計學生,柴寮仔是他們孵化作品

在這裡教做木作、偶爾開門跟鄰居聊

的地方。但隨著時代變遷,從日治時期

天,邀請居民一起做艾灸條,一起居

50 多家的木材店家,到現在僅剩 10 幾

民、小朋友編織杯墊、製做陶笛,共同

家,木材產業逐漸沒落消失,有一天,

創作柴寮仔小攤車。

可能大家都會忘了有柴寮仔這塊寶地。

後來經過幾次跟社區鄰居的交流,發現

由於這些種種原因,「小柴屋」一群人

每個鄰居各個身懷絕技,會彫刻、榫

們,想把柴寮仔有關的故事記錄下來,

接、泡咖啡、做陶笛,還有群人會 DIY

也想把木材店家、社區裡各個達人的故

自製東西。走在路上也會看見好多特殊

事展現出來,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這個逐

地點,具有歷史的木材街、打鐵街、柴

漸被遺忘的地方,因此計畫出一個關於

寮媽祖會、特色咖啡店和藝文工作室等

柴寮仔社區專屬的刊物!

等,每次都覺得柴寮仔社區的味道跟印 02


〈柴寮仔探險隊〉編輯群的話

詹菲菲│

克里歐蔡│

常民生活的故事,就是這個社區的特色!希望透過

如果美好的事物可以留下,

社區報,一點一滴記錄柴寮仔的角落故事,讓人更

其實付出的時間都會是值得的。

記得這有味道的所在。

希望藉社區報可以讓更多人了解老社區。

潘欣宜│

徐肥肥│

或許我們無法阻止社區改變,但希望能創造延續的

木材街是潛藏在城市血液內的創意基因庫,

機會,「柴寮仔」不止是一個名稱,更是代表著社

你我與職人將無限可能!

區的文化與歷史,同時承載著你我的故事及回憶。

一塊踏入觸發新的化學變化!

吳燕華│

謝杏旻│

藉由參與製作此社區報的機會,

柴寮仔裡木材師傅的職人精神,

讓我對於「柴寮仔」有了更多認識,也讓我更加了

以及為文化保留默默耕耘的人們,

解木材產業的背後故事。

這些都是我們想傳達的社區故事。

温建吉│

鄭婷文│

從小小夢想開始起頭,從兩三個人到一群夥伴,

謝謝曾經為刊物說一段好故事的所有人。

一起努力讓「柴寮仔」再現,讓木工職人精神能被

因為有你們,下一代得以有所依的指認自己在這場

看見。回想與職人相處時光都是溫熱的。

流動狀態中居於何在。

鍾臻│

李律昇│

「這份報導是屬於大家的」因著對社區有著共同情

如果這個世界真的黑白又無趣,

感,來自各領域專長的人,一同完成了這份社區

那我們就一起來讓他變得彩色又有趣。

報,太有紀念價值。

03


小柴屋與柴寮仔故事

小柴屋是誰? 文字:詹菲菲 攝影:施汎昀、陳柏蓁

2

1

3

1. 改造過後的小柴屋  2. 為義消據點的空間,閒置多年成為治安死角 3. 社區打樣工坊的雛型─在停車格上舉辦「Parking Day」

04

昔日的閒置空地

交流技藝的「社區打樣空間」

「小柴屋」前身原為在地社區的義消據

2014 年,在一次的地方願景討論中,

點,後來附近新建消防局後,此處因此

身為在地柴寮仔的立祥彫刻社第三代接

閒置多年,形成髒亂的治安死角,常有

班人王澤蒼老闆,提出希望尋找一處社

吸毒犯在此出沒,或是成爲垃圾堆置地

區閒置用地,營造成「社區打樣空間」,

點,以至於居民們都將此處視為避之唯

作為社區師傅與設計師可以交流技藝的

恐不及之地點。2014 年經過社區居民

所在。在未找到適合的地點之時,在政

們向里辦公處反映,透過臺北市都市更

府計畫的協助下,於木材店的門前的停

新處社區計畫與社區居民的協助下,向

車格上舉辦「Parking Day」1,一起實現

土地產權關係人協商,認養並整理了這

了這個打樣空間的夢想,讓木材師傅擔

塊空間。

任起講師,教孩子們製作小木作。


延續「社區打樣空間」的構想,將此原

與居民互動的場域、對木作興趣的人練

本閒置的地點定位成這樣的空間,並進

習的地方,也可以是小朋友遊戲和藝術

一步改造出來。由於小屋位於「柴寮

策展的妙妙場所!小柴屋也非常歡迎各

仔」社區中,因此和居民們一起將它命

界創意夥伴持續加入,一起來這裡分享

名為「小柴屋」。

技藝,在這裡當自造者 (Maker)2、辦活 動、辦讀書會、製做手作物品,讓這裡

晉升為多元技藝的「社區教室」

成為一起發揮創意創作或分享各種技術 的空間。目前開放的時段為每周三下午

隨著參與的夥伴增加,小柴屋能發揮的

3:30-5:30,會有夥伴開著門跟大家一起

技藝也愈來愈多元,後續以「社區教

聊聊天,並且不定期舉辦小活動。

室」的概念經營空間,成為社區達人們

小柴屋一群人有誰 ?

56789 自學家庭│ 對自學有興趣,一起組成共學團的家庭主婦們。

小小空間規劃師│ 因執行政府計畫,與柴寮仔結緣,從城市發展、社

蔡宅工作室│

區營造觀點看社區,計畫結束後仍遊走於小柴屋。

社會觀察家,並用咖啡串起人與人的橋樑。

小小建築師│

未來實驗室│

台大城鄉所畢,住於社區中,關注木材產業文化並

一群遊走木材街、打鐵街、太原路採購材料並化腐

研究撰寫成論文,畢業後仍希望對社區有所貢獻。

朽為神奇的自造者們(Maker)。

柴寮仔探險隊│

小社工們│

社區報培力工作坊的青年軍,對社區故事和文字編

曾任於社工組織,關懷著柴寮仔的孩童們,因長期

輯相當有興趣,成為現今柴寮報的編輯群。

在社區工作對柴寮仔文化及社區發展很有興趣。

小亨旅│

三個小木榫│

有感於繁華的大稻埕成為熱門景點的同時,旅客走

關注城市發展、社區規劃,想讓「自己動手做」的

在迪化街上卻找不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因此這群年

樂趣重回每個人的身體。喜愛木作、持續在木作之

輕人一到假日,拿起路牌指引需要幫助的旅客們。

路學習的年輕木作設計師暨景觀設計師。

註 1. Parking Day,活動源自於美國舊金山,將停車格轉化成任何你想要它變成的樣子,舉辦為期一天的活動。讓市 民們能自由表現對於公共空間、環境的看法。 註 2. 自造者(Maker):名詞源自美國,中文又譯為「創客」,現泛指喜歡動手做東西、與他人分享作品的 DIY 族群。

05


小柴屋與柴寮仔故事

小柴屋一群人做了什麼? 文字:詹育芳

56789 自學家庭舉辦的戶外綠化空間工作坊

營造環保共學的綠生活小屋

2

2014 年底,小柴屋空間悄悄成立後,與在地的木作師傅─立祥彫刻社王老闆,不定 期舉辦木作工作坊。隔年初,舉辦了一次「小屋經營」的活動,當時一手抱著才出生 幾個月的嬰兒,一手帶著三歲女兒的媽媽─妍伶來參與活動。身為「56789 自學家庭」 社團一員,希望社區內可以有一處公共環境讓孩子學習成長,也可更貼近的認識社區 環境,因此來到小柴屋。期盼在小柴屋當中營造著有趣的親子共學環境,讓孩子與社 區的居民、孩童一起共學成長。 同 時,一直在木材街、打鐵街、太原一帶出沒的一群自造者(Maker)─「未來實驗 室」,也認為小柴屋潛力無窮,因地緣關係和取材方便,可以成為 Maker 們實踐製 作產品的夢想基地。在種種機緣下,自學家庭、未來實驗室共組團隊,一起克服房屋 沒水沒電的問題,捲起衣袖改善戶外空間,打造綠色生活環境、風力發電器。在營造 空間環境過程中,也舉辦對外開放的工作坊,讓社區居民共同參與,一起認識竹編, 種種植物,營造戶外的綠色空間,也認識發電原理,一起參與風力發電的製作過程, 逐漸讓小柴屋成為一個「共學的社區教室」。 06


與社區夥伴共創柴寮仔小攤車

發現臥虎藏龍的社區

2015~2016 年間,小柴屋認識了社區的

歷經幾年經營小柴屋空間的過程,逐漸

社工組織─「中華牧人關懷協會」,社

發現社區內有趣的達人們:彫刻師傅、

工長期關懷社區裡有需要的孩子,並帶

木材師傅、陶笛老師、Maker 周爸爸、

領著他們認識社區環境、不定期舉辦一

鐘錶師傅,還有幾處有趣的據點,發現

些關懷活動、帶著孩子到公園辦活動、

這社區臥虎藏龍,另外也有感於木材產

做社區奉茶,端著茶跟老人家們聊聊

業逐漸沒落,希望趁這個機會好好記錄

天、關懷對方,培養孩子對人處事及關

柴寮仔的社區故事,因此企劃了「柴寮

懷的能力。在幾次的聊天當中,發現這

仔探險隊」社區報培力工作坊,希望找

樣的活動需要台攤車載著茶水和道具到

到更多在地青年一同認識社區環境、企

戶外空間當中,讓孩子更能方便走出戶

劃編報紙。並且延續著「共創攤車街頭

外更多機會與社區居民互動,也因此,

教室」的構想,讓整個社區都是街頭教

小柴屋大夥產生了「共創攤車」的構

室,採訪行動也是一種「街頭教室」,

想,以木材的元素,找幾位木材達人、

透過行動號召青年編報,也將成果彙集

設計師帶著一群小孩們一起製作攤車,

出版發送給社區的居民,一同認識柴寮

完成後推出去舉辦「街頭教室」活動,

仔社區、推廣社區文化。

認識社區環境。

1

2

1. 立祥雕刻社王老闆在小柴屋教大家彫刻技藝 2. 中華牧人關懷協會推攤車到公園舉辦春聯活動 3. 共創攤車活動

3

07


小柴屋與柴寮仔故事

柴寮仔社區故事 文字:温建吉 攝影:温建吉

1935 年臺灣博覽會紀念臺北市街圖

柴寮仔木材街歷史 日 治時期台北市木材聚集的第一個區域在昆明街、西寧南路上,當時木材產業 聚集在此區的原因和淡水河河運或及鐵道有關係。1937 年 ( 昭和 12 年 ),大稻 埕驛作為貨運站功能被廢止而轉往樺山貨運驛,而同時雙連車站貨運重要性也慢 08


慢提升,造就木材產業聚集慢慢轉往寧 夏路。正明松建材行江老闆指出:木材 和煤礦運輸都聚集在華山車站,1950 年代用人力拖板車運送木材,後來到 1970 年代後,則利用卡車將木材從華 山車站載到寧夏路。而關於淡水線雙連 車站的木材運輸,隆盛李老闆於 1963 年就讀北投十信高中時,都是坐淡水線 通勤,有看過鐵路運輸木材的場景,並 配合拖板車運送。

寧夏路為產業中心往外擴展 後來木材產業以寧夏路為中心,在地人 稱作為「柴寮仔」,並擴及到錦西街、 涼州街、承德路等,興盛時先後有四家 大型製材廠,包括東昇製材廠、慶峰木 材行、大剖製材廠、阿材師傅的製材 廠,供應柴寮仔木頭原料的需求。錦松 木材行陳老闆說:「寧夏路為最早聚集 木材區域,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原本為 公園預定地的錦西公園被居民占據,後 來木材行開始擴散到錦西公園,在錦西

大班小班的搬運模式 因應木材運輸而在寧夏路出現大班小班 的制度,大班小班就是利用人力拖板車 運送木頭,之後慢慢轉為利用發財車運 輸木材。人力拖板車為一人在前面拉一 人在後面推,大班為較大型人力拖板 車,其工作為將木材從車站運輸到木材 店,而小班為小型拖板車,將木材從木 材店家運往需求場所。前小班業者陳老 闆 1934 年出生,他提及之前台北橋還 是鐵橋時,要過橋前因是上坡,所以仍 需再請人幫忙推,較大型的木材在華山 車站下貨,小型木材在雙連車站下貨。

公園內密密麻麻,空間狹小到三輪車無 法過去,只有人與摩托車能通過。」

大火導致產業分布重組 1974 年,承德路完成南京西路至錦西 街、民族西路至庫倫街拓寬,而使得承 德路上木材店家作了遷移。前小班業者 陳老闆說:「承德路有三、四間木材行, 後來因為道路擴寬而搬遷。」錦松木材 行陳老闆也提及許多店家後來轉往承德 路北部,也有部分轉至庫倫街。1975 年 8 月 24 日,錦西公園一木材行發生 大火,計 80 間木材行遭焚毀。此大火 造成錦西公園原來聚集的木材店家,轉 往其他位置發展。合成木材行曾老闆的 哥哥,即於錦西公園開設富豐木材行, 後來因為錦西公園大火,搬遷到錦西街 上並改名為錦成木材行。

全成木材行現況圖

09


在地宗教組織「柴寮仔媽祖會」 五賀木業陳大哥說:「『柴寮仔媽祖會』

寧夏路三共木器行設立柴寮仔媽祖會祭

就是柴寮仔文化的傳承。」他本身從

壇,活動期間為為農曆 3 月 13 日到農

2002 年開始擔任「柴寮仔媽祖會」副

曆 3 月 24 日。

主委及總幹事的職務,對於媽祖會的運 作很熟稔。柴寮仔屬於木材集散地,因

「柴寮仔媽祖會」南下接神的日期在農

為一些木材與木屑所以容易引起火災,

曆 3 月 13 日,當天從早上四點南下到

故一名木材商人胡老先生,結合當地店

下午四點多回到台北,並在重慶北路林

家居民尊請各地的媽祖到柴寮仔駐駕並

華泰店家前下車,象徵性地走一段路,

祭拜,於 1947 年,正式成立「柴寮仔

八尊神明與媽祖會成員一同下車,由七

媽祖會」。媽祖會可以為地方祈福免於

爺、八爺帶領,鞭炮和鑼鼓聲中大隊人

火災,是台北城內歷史最悠久的迎神駐

馬緩慢前進,途中經過涼州街,回到寧

駕媽祖會。

夏路上,最後到達媽祖會神壇位置。

媽祖會南部迎神傳統 曾任會長的張大哥說:「『在柴寮仔媽 祖會』成立前,曾經有去松山地區拜媽 祖。」張大哥結束任期後,由泰山木材 劉老闆接手會長。媽祖會一開始八間廟 宇包括:嘉義溪北六興宮、雲林北港朝 天宮、嘉義新港奉天宮、斗六新興宮、 彰化南瑤宮、竹南中港慈裕宮、雲林番 薯厝順天宮、新竹紅毛港新豐池府王 爺,後來並加上台北近郊的 14 尊神明 一同駐駕。

名氣響亮或家鄉信仰?

祖會」活動後,由原屬第一代木工職人

下南部請這八尊神明的原因可分為兩 種,第一種因爲名氣響亮,因當時交通

組織的泰山木材行劉大哥交棒給第二代

不便,故將廟宇的媽祖與神明,定期請

木工職人組織的乾峰木業黃大哥,象徵

上台北來祭拜並設有祭壇,如新港奉天

著媽祖會進入世代交替的時期。每年於

宮、北港朝天宮、溪北六興宮、彰化南

媽祖生日為農曆 3 月 23 日前兩周,於

瑤宮。第二種原因與寧夏路店家有關

2016 年舉辦完每年一度的「柴寮仔媽

10

雲林番薯厝迎媽祖圖


老時光 柴寮仔媽祖會三十周年,於三共木器行設立祭壇。照片中穿著短褲的小女孩,如今已長大成人。 ( 圖片來源:柴寮仔媽祖會 )

係:部份來台北發展的木工師傅並不是 本地人,木工師傅發跡後,將師傅將家 鄉廟宇的神明,定期請上台北。如雲林 蕃薯厝則為原在錦西街上的旭晉木材行 的洪大哥家鄉媽祖,後一起請來「柴寮 仔媽祖會」;錦松木材陳老闆的家鄉為 新竹新豐鄉,由同鄉前輩請來新豐鄉的 池府王爺,這也是最早八尊神明中,唯 一非媽祖的神明。 此外,「柴寮仔媽祖會」在活動期間會 聯合保安宮一起熱鬧遶境,媽祖會遶境 所通過的路線與木材商家位置有關係, 各個店家也因為媽祖會而緊密地連繫在 一起。志穎建材李老闆就提及:「大家 會因媽祖會,一年聚集在一起一次,也 會知道彼此的近況而不會斷了聯繫。」

在地師傅聯誼組織 星五會與柴英會 像其他行業一樣,木材街也有自己的工 會,隆盛木材行李老闆曾提及星五會成 立的原因:師傅愛喝酒才會聚在一起。 或許這是他的幽默,但不可否認星五會 聚集每一個店家的情感,李老闆 1948 年出生,而星五會成立於 1976 年,由 三共周大哥父親成立的,固定於每個月 第二周星期五聚餐,取名就是由此而來 的。木材店家第二代師傅也於 2001 年 成立屬於自己的聯誼組織,取名為柴英 會,意思為柴寮仔的英才們,也道出他 們對於自己的期待,即使面對現實環境 的考驗。柴英會是由乾峰黃老闆與東昇 製材場陳老闆共同成立的,於每個月第 三周星期五聚餐。 11


職人故事

水牛,越操越勇 乾峰木材行黃聖聰老闆專訪 文字:鄭婷文、潘欣宜 攝影:鄭婷文

黃聖聰老闆與作業區

架子完成了,他讓木架立在地上,供訂製者仔細檢查。走過木材買賣的燦爛 時光,現在的黃大哥,專注於他的木工事業,找不到春風洋溢或睥睨的臉部 表情,對他來說,這一直都是場再平實不過的練習。

來是偶然,去是必然,盡其當然,順其自然 在「台北市建材裝潢網」上鍵入乾峰木業的營業項目,「代客裁版」四字清 淡的被安放在最後一列。儘管實務處理早已積累出豐厚的經驗,黃大哥仍認 為自己不過是在執行別人的構思,而非為成就個人作品,把身為「匠師」的 角色退居二位。

12


黃大哥大方與上門客人交換施作建議

其實,大哥的木工副業哪是這四個字道 得盡,除了不怕苦、耳朵能忍加工器械

不是 沒有差錯, 而是謙遜的步步修正差錯

的長期低吼外,腦筋還必須轉得快。當 客人捏著手掌大的紙片走進店裡,按鉛

「不會就請教別人啊。」他低頭笑稱很

筆繪成的「設計圖」向黃大哥提出訂

多都還沒有學會,話像是對著捏在手心

製,除再三確認尺寸,黃大哥並不藏私

裡的木塊說的。

的提供諮詢,在不影響機能的前提下, 協助簡化多餘的設計,為客人的荷包及

右手持釘槍,左手固定木材,空氣被器

製作時間把關。

械高速推進的馬達聲十分乾脆,在間隔 固定的乾脆之後,黃大哥把即將告成的

大哥笑說,原本一心想跑船成為「行船

木架子翻面,發覺其中一個釘子尾巴岔

人」,在父親反對下踏入木材業,恰好

出了滑嫩的木頭表面。他沒有中斷講到

遇上檜木禁採 60 年的政策於是轉開自

半路的句子,只稍微用力,無聲的掙扎

己的建材店。延續父親的名聲信用讓賒

著把釘子拉出,不慌不忙的打入新的。

帳這件事顯得容易,但黃大哥驕傲的表

這面對差錯並且氣定神閒地修正的動

示自己堅持現金付清,而折扣價更成為

作,恰好成為黃大哥之所以靈活的「一

進貨成本比同業低的競爭力。動態的隨

直在學」的具體體現。

著環境調整腳步,或許就是黃大哥經營 上的訣竅。 13


沒辦法,就想辦法

作為一個合時宜的人

談到木材生涯的巔峰,黃大哥稍微拉高

相較於過去一天 7、8 輛卡車的貨量,

分貝,以便在馬達運轉聲中讓我們聽得

現在整天送不到一卡車。

清楚。早上 5 點,必須搶在木工師傅上 工前拉開鐵門方便拿貨,再晚些時候,

「早就該消失了。」以量制價的時代趨

也就是中午 12 點到 2 點─木工師傅的

勢,黃大哥很清楚,列舉外觀、價錢、

中場休息時刻,師傅們會利用各自的休

五金用料及強調環保分解的新式材質

息時間向黃大哥補足一天的下半場所需

等,老闆客觀解釋過去訂製產業與當代

要的耗材。

系統傢俱間的差異,倒像是在描述日復 一日的自然現象。至於店的下一步,黃

「『啊現在是在吃哪一餐的?』當時常

大哥則幽默的比喻:追求轉型不過是

常被店老闆問啊,人家覺得你很奇怪,

「借屍還魂」罷了。 現階段並無此打

怎麼這時間吃飯。」黃大哥將這段日子

算,不過,年輕人若有他能幫忙的地

簡單定位為「機會好的時候」,尤其逢

方,他一定盡量。

百貨公司裝修期間,隱身在封館拍賣嘉 年華後的,便是裝潢人員分秒必較的大

坐看木材業的起落,對三代傳承的乾峰

型舞台,為了讓賣場在最短的時間內用

木材行來說,像海岸線上的木屋子靜等

重回市場,木工師傅們幾乎說是 24 小

日暈入海,不帶悲喜。現在的乾峰,開

時賣命在賺。而身為上游供應商的黃老

放式的店面可以是巡邏員警停下來補充

闆當然沒能閒著,半夜 2 點接到師傅的

一碗水的所在,壞掉卻捨不得扔的抽屜

電話說板材用完了,他照樣出門支援。

在此獲得重生─串連起過去,迎接必要 的修正,這是他們所生活的時代。

「累了就去施工到一半的隔間層裡躺, 木板一塊一塊密封完,裡面的人醒了才 發現出不來!很好玩啦,都是聽他們 講。」、「早早放消息說要放假一週, 一通電話還是得回來。」黃大哥咧嘴笑 談平凡往事,感到自己有義務在這場戰 役中幫忙。 14

乾峰木材行│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涼州街 6 號 電話: 02-2557-2266 營業時間:每周一至周六,7:00-18:00


職人故事

如同木材般穩健踏實的木業職人 錦松木材行陳水鼎老闆專訪 採訪:李律昇 文字:吳燕華 攝影:陳君威

錦松木材行陳水鼎老闆

說到「木材行」,第一個浮現在大家腦海裡的是什麼畫面呢?是開放式店面、 堆疊著玲瑯滿目的木材?亦是滿布木製家具的空間和正專注於裁切木料的師 傅?此篇訪談將帶大家了解「錦松木材行」背後的故事。

15


從學徒到擁有自己的店面 錦松木材行由陳水鼎老闆一手開創,已

板則是另一家店。不過現在因為整體經

有四十多年的歷史,未來將由兒子陳志

濟環境的改變,生意不如以往,因此不

遠接手。老闆的故鄉在新竹縣新豐鄉,

能像以前只單做一種項目,而是要提供

當時那裡並沒有良好的工作機會,因此

各種服務,才能突破困難繼續生存。

在約民國五十年時,父母便讓他們到較 有工作機會的台北。到達台北後,陳老

匠師的手與傳承

闆到親戚家開設的「義成木材行」工

即使是十分專注的老闆,也有失誤的時

作,當時對木工還不熟悉的老闆當然不

候。在訪談時觀察到老闆的手指頭少了

可能一開始就成為「木業職人」,最初

一截,詢問之下才知道是做木工時不小

他也是從學徒當起,從專做粗工慢慢成

心受傷。陳老闆說做木工這行的人難免

為能獨當一面進行製材的職人。

都會傷到手,因此他也會提醒兒子工作 時要特別注意安全。

後來陳老闆到另一家製作三輪車夾板的 店裡工作,這時老闆已經累積了相當多

畢業於台北工專 ( 現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

的製材經驗。過了幾年,成家後向當時

化工系的兒子,曾受學長邀約到工業園

的老闆提出創業的想法,也獲得首肯。

區工作,但孝順的兒子,卻選擇了另一

陳老闆回憶當時木材業環境較好,但還

條路—留在店裡幫忙。長期觀察兒子在

是要從小資本開始慢慢做起。

家勤奮幫忙的舉動,產生了將店面傳承 給兒子的想法。兒子也答應在退伍後繼

民國七十五年,老闆買了房子並且搬到

承家業。因此老闆決定退休後就將店面

了錦西街。提到以前的時光,老闆覺得

讓兒子繼承。

木材行所販售的項目隨著時間一直演變 得愈來愈多,「但是你沒有跟著演變也 會被淘汰」老闆說道,因此他也一直跟 著改變。

木材產業的變化 陳老闆親身經歷了台灣木材產業的變 化,對於木材產業的今昔變化感受許 多。當時的木材行大多「專做一種生 意」,比如賣檜木的是一家店,販賣夾 16

師傅每天在騎樓下使用鋸台工作


1

2

1. 師傅細心地與我們解釋各種木材、木板之間細微的差異 2. 客人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樣式與材質

光臨錦松木材行的客人

門簾背後的用心與體貼

錦松木材行的客群以家庭和學生為主,

如果站在錦松木材行的店外觀察,便可

大約佔了來客數的一半。舉凡國立台北

以發現有一個門簾安裝在外面。這並不

科技大學、銘傳大學等學校都有許多因

是為了裝飾店面而擺設,而是對於鄰居

為展覽需求而來的客人。而針對需要材

的體貼。

料的師傅,木材行會再了解需求並準備 好後就會將材料運送過去。

陳老闆是一位相當在意木材行與街坊鄰 居關係的人,因此他在工作時都會拉起

講到這裡,陳老闆不禁感嘆生意不像以

門簾防止木屑飛到鄰居家。「把它做

前一樣興盛,過往常會有大工程請他們

好,不要造成人家的困擾」師傅道出自

備料,現在這樣的案子少了許多。老闆

己的堅持的地方。

感嘆現在的環境就是如此,因此各種類 型的客人他們都會接,可以看出老闆想

不管是木材行的工作或者與周邊鄰居的

要將這間木材行營運下去的決心與實踐

關係,陳老闆都有著自己的堅持,正如

的行動力。

同他所接觸的木材一般─穩健且踏實。

錦松木材行│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寧夏路 142 號 電話: 02-2557-2349 營業時間:每周一至周六,7:30-18:00

17


職人故事

出師木匠的訓練基地 三共木器行周元愷老闆專訪 文字:詹育芳、温建吉  攝影:施汎昀、詹育芳

1

2

1. 三共木器行周元愷老闆 2. 周老闆在柴寮仔探險隊採訪課中教授大家榫接技巧

以茶會客及細膩的木材老闆 來 到三共木器行先聞到的並非木材香 味,反倒是茶香,周大哥不疾不徐地泡 著茶,與幾位老闆及師傅寒暄,以茶 開啟一天的日常。我們帶著製作「黑 板框」的構想,來請周大哥施作。周 大哥安靜地倒了兩杯純香熱茶,讓我

18

法並解說著,光是邊框的製作就講解 了各種榫接技術,讓我們彷彿上了一 個木作課程。因為細心個性,周大哥 還成了柴寮媽祖會重要的財務幹部。

從木梯做起, 百位匠人的訓練基地

們一開始的畏怯害羞感,稍縱即逝。

三 共木器行的工廠有 40 坪大,是寧夏

「榫接有很多種,像這個還有這種……

路上少數較大的工廠。每個木作機器都

等等」周大哥指著幾個有年紀的小盒

是照著工序放置,整直、刨平、裁切、

子這麼說著,耐心且細膩地拆解著做

圓盤鋸、工作平台、鑽孔和鉋光,讓生


產動線更流暢。50 年前,這裡可是有 不少師傅來回穿梭,三共木器行曾孕育 超過百位的木工師傅,可說是寧夏路的 木工師傅訓練基地,寧夏路現存店家: 五賀木業、益興木業行和合慶木業的第 一代老闆皆曾是三共木器行的學徒。 「在過去,要成為木匠師傅之前,學徒 要從製作木梯做起。」周大哥這麼說 著,擺放在店裡的木梯是生意淡季時所 製作的產品,沒有生意的時候就做木梯 放著賣。木梯裡盡是 學問,有著各種 技術,譬如包含整直、榫接、鉋光…… 等,這是當時木匠學徒最佳訓練手工技 術的產品。

從大木作匠師到開店廠房 周大哥是第三代接班人,祖父為第一代 的老闆,年輕時候從浙江來台發展,曾 經在寧夏路附近當過大木作師傅及製作

是店面、祭壇, 也可以是木作手工坊 「 柴寮仔媽祖會已經七十年!」周大 哥這麼說著。每年三月,木材店家都興 奮著籌備著柴寮媽祖會,過往由不同的 大型製材廠輪流作為祭壇。然而,隨著 製材廠關閉、遷移,有較大空間能作為 祭壇的店家愈來愈少,種種原因下,三 共木器行成了年年舉辦媽祖會的場所。 有著九十多年的歷史的三共木器行,時 而是喝茶聊天的聚所,時而是木材販 售、加工的店面,時而可是媽祖坐鎮的 祭壇,也曾是醞釀眾多木匠師傅的孵化 場。今年,「柴寮仔探險隊」來到此處 採訪周大哥,採訪中也從周大哥製作木 器過程學習木作技巧,瞬間變成了木作 手工坊,在這木材店家一一歇業的寧夏 路,三共木器行的下一步,是否有機會 再成為什麼呢?

家俱、裝修和製作手提箱等,有些產品 還曾銷售到上海去,1927 年 ( 昭和 2 年 ) 和兩名友人合開三共木器行,後來拆夥 獨自經營。 不識字的祖父母不諳會計理財,總讓店 面虧損,後來傳到周大哥的父親經營, 才開始轉虧為盈,相繼買了店面及廠房

文創積木商品也是出自周老闆的手

經營至今。畢業於復興商工的周大哥退 伍後即承接店面的業務,現在一個人身 兼老闆及木工師傅。

三共木器行│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寧夏路 120 號 電話: 02-2557-6283 營業時間:每周一至周六,9:00-18:00

19


職人故事

彫出傳統也彫出創新 立祥彫刻社王澤蒼老闆專訪 文字:鍾臻、詹育芳、吳燕華

攝影:詹育芳

王澤蒼老闆與店內累積多年的彫刻作品

手作的藝術—立祥彫刻工藝社第三代當家 「叩叩叩—」響起規律的木柴敲打聲,「這個聲音是我們家裡人共同的記 憶。」從爺爺那一輩開始,家裡就做起了彫刻這一行,每個早晨都是在這敲 打聲中被喚醒,民國 81 年退伍後當家的王澤蒼師傅(王大哥)如此說道。 回憶著過往,王大哥描述著自己的童年,由於身在木柴包圍且充滿敲打聲的 家庭環境中耳濡目染之下才漸漸學會彫刻的工藝。「小時候的玩心比較重, 總是在想辦法找機會逃跑。如果被抓住才會乖乖跟著學、照著做,但也還是 一直在找機會逃跑。」就在這一追一跑的童年中,王大哥終究還是被木彫工 藝的魅力所折服,成為「立祥彫刻工藝社」的第三代當家。 20


1

2

1. 王老闆製作的《不能說的秘密》電影劇景「亞當與夏娃伊甸園」彫刻作品,左為原作,右為仿生機複製品 2. 店內玲瑯滿目的彫刻作品

每件作品都出自雙倍的彫刻細工 王大哥與客人溝通時,客人提供許多照 片素材表達故事情境,王大哥再進一步 思考彫刻呈現的力道與技法。拿著兩幅 「亞當與夏娃伊甸園」的彫刻作品,這 幅作品曾出現在電影《不能說的秘密》 電影場景中,一幅是原創,一幅是仿生 機製作的複製品。「每樣作品都要刻兩 次,完成 90% 後跟客人確認,再透過 仿生機複製更進一步地將複製品彫刻完 成交給客人。」 過去沒有仿生機,都是師傅的手工彫 刻,王大哥說曾有客人付電影票請爺爺 去看電影,就為了彫刻電影內的某個物 品。日新月異下,現在則有了機器的輔 助,讓王大哥做得更快、更好。現在店 內還買了雷射彫刻機,除了讓客源更多 元,也讓自己的作品有更多樣的創作!

年因為中國、東南亞人力成本較為低廉 且擁有更多天然資源,讓台灣的木材加 工業面臨了需求不如以往的困境。種種 因素之下,台灣的木材產業已不像以往 那麼活絡。 隨著時代轉變,王大哥不受時代屈服且 戰且走,循序漸進地挑戰各種可能性。 比如與「小柴屋」合作的「打樣工坊活 動」,師傅擔任起講師,在木材行前方 空地教授大家製作袖珍版小學生座椅, 讓民眾能更了解木材產業的樂趣。在活 動結束後也將小學生座椅製作成材料包 販售。並且不斷發揮創意,製作小動物 造型的文創小物擺在店裡販售,吸引更 多不同族群的客人!對於未來,師傅決 定先以本職彫刻業為優先,同時繼續尋 找更多樣轉型的可能性,希望能夠讓更 多人了解木材彫刻業的專業。

台灣木材業的困境與轉型 對於木材行所面臨的挑戰與時代的變

立祥彫刻工藝社│

化,師傅非常了解且有自己的觀點。許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寧夏路 107 號

多木材產業因沒落改做別的功用,原本

電話: 02-2553-7668

是木製的門窗,隨著時間轉變成鋁或鐵 製,這促使木材材料需求的減少。近幾

營業時間:每周一至周六,9:00-18:00 FB:立祥藝術農場

21


職人故事

擁有歷史的柴寮產業街區地圖 文字:温建吉、詹育芳、鄭婷文、徐肥肥 繪圖:温建吉、黃思靜 攝影:陳君威

我有訂製需求, 該如何向師傅訂製 專屬的木製品呢?

Step1: 提供示意繪圖或照片,與師 傅確認是否能夠執行施作。 Step2: 進一步討論材質,包含厚薄 度(視有無承重或組合需求 而定)、外觀顏色、觸感等, 由師傅估算製作時間和價 錢,再開始製作。 Step3: 顧客確認訂製,由師傅完成 製作。

柴寮仔的木作店家 寧夏路木材店家各自有不同專長技術與機器,過去木材店家可分為加工類、彫刻類、 材料類。加工類包括三共木器行、益興木業、五賀木業、合慶木業和裕泰木材門窗行; 彫刻類包括立祥彫刻;材料類包括:正明松建材行、乾峰木業、錦松木材行、東峰木 材行、隆盛木材行、泰山木材行、永誠建材行。但現今的狀況為材料類店家也會兼作 加工業務,來增加自身店家營收,當然在寧夏路上也有與木材店家相應而生的材料店 家,包括油漆行與五金行。 22


整個街區幫你完成作品:小柴屋攤車履歷 一個物品的完成需要各店家的技藝專才,來到「柴寮仔」社區,可依需求找到專業的 木作店家幫你製作產品,再走不到 500 公尺又有「打鐵街 ( 興城街 )」,想結合五金 鐵件,這裡應有盡有,整個街區都是你的材料與技術庫!圖為小柴屋與社區夥伴和孩 童一起製作的攤車,許多材料與製作都來自柴寮仔和打鐵街社區。

木材小知識 1.

原木木材:將自然生長的樹木砍伐後鋸剖成材,木材又可分為針葉樹及闊葉樹,常見如南方松,經過防 腐處理多用於公園景觀使用,台灣絕大部份為進口木材。

2.

木心板:以上下兩片合板為表板,中間夾層以等厚的木條並列為心版,膠合加壓後即為木心板。

3.

夾板(合板):由原木或其製品削切而成的單板,以 3 或 5 張以上之奇數層將纖維方向垂交、黏合加壓而成, 用途多樣。如櫥櫃、盒子。

23


社區生活趣味小據點

飄香百年堅持最道地的好茶─林華泰茶行 文字:潘欣宜、鍾臻 攝影:潘欣宜 繪圖:鍾臻

走進創立於 1883 年的百年茶行,聽著 店裡夾雜著日語的交談聲此起彼落,鐵 桶中的茶葉香四溢撲鼻而來,店員邊介 紹邊舀起桶裡的茶葉,茶葉的色澤、形 狀、香氣,甚至於不同價格的茶葉差異 均詳細講解,也因為對自家茶葉的自信 心,有別於其他茶行沒有提供試茶的服 務,而是以茶葉的品質擄獲顧客的心。 製茶是直接在茶行完成,從最早三十個 焙籠需要製茶師傅輪值,到現在用烘焙 林華泰茶行的廠長廖先生(左一),正認真的和客人 介紹茶葉

茶香歲月

但使用傳統工藝製茶的堅持卻是始終如 一,以「口碑、誠信」,這就是林華泰 茶行能經營百年的不二法門,除了來茶

「Formosa Tea」、「東方美人」這是當

行購買茶葉外,店裡僅剩的兩個焙籠遺

年台灣茶享譽國際的美名,說到「茶」

跡還有其他製茶的器具,都是很值得參

不得不提大稻埕的茶香歲月,隨著大稻

觀的景點。

埕碼頭運輸茶葉而造就的茶街,林華泰 茶行也位於其中,並且走過茶街興衰屹

24

機烘茶,隨著時代變遷技術持續進步,

與茶一同發酵的熱情—廖廠長

立不搖傳承到第五代,多元的茶種及日

廖明宗先生,民國 70 年入「林華泰茶

益增進的烘茶技術,以「傳承」的心走

行」當學徒,做為一位待滿 37 年的資

過 134 個年頭,堅持「原片、原味、道

深員工,對於茶行內的大小事是再熟悉

地」的手工製茶,創造出老字號誠信,

不過的了!每當話題一轉到「茶」,他

累積出良好口碑,遠近馳名讓國內外觀

的眼神微微一亮,滔滔不絕的跟我們講

光客慕名而來,這是屬於台灣人的好

述了許多關於茶的秘密,充分的展現出

茶—林華泰茶行。

了他與茶之間的深厚情感。說著一口流


利的國語、台語和日語,不管是接待台灣本島的客人或是國外來的觀光客,在語言溝 通上完全沒有問題。如今作為林華泰茶行的廠長,他謙虛的說「還有很多地方是需要 進修和學習的。」

身體來找「茶」—喝茶的好處 喝茶除了能讓我們提神醒腦外,不少科學研究證實發現,喝茶確實有「抗老化、防失 智及去油解膩等功效,且根據最新的中國醫學研究指出,茶中的抗癌成份,特別是對 子宮癌、皮膚癌、肺癌等有獨特療效。而抗癌效果排名第一的就是台灣高山烏龍茶、 鐵觀音,喝了能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不同發酵程度的茶,其咖啡鹼含量及提神效果 也不同(如圖 1);不同時段喝茶,也有不同作用喔(如圖 2)!難怪廖廠長會說:「多 多喝茶,好處多多。」 本著放鬆和享受的心態去喝茶。一口接著一口的慢慢酌飲,讓茶湯在口中化開,讓茶 香在鼻間生香,讓醇厚甘甜的茶在喉中慢慢流過,品出其中的寧靜和甘甜。你,喝茶 嗎?不妨到林華泰茶行逛一逛,喝杯茶 再走吧!

1

1. 喝茶的時機 1

2. 不同發酵程度的茶,有不同的提神效果

林華泰茶行│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二段 193 號 電話: 02-2557-3506 營業時間:每周一至周日,7:30-21:00 FB:林華泰茶行 網站:http://linhuatai.okgo.tw/

註 1. 一般咖啡鹼在進入人體後,1 小時 內就開始發揮作用了,接著在 3~4 小時 內,其作用會漸漸消失。因此在睡前 3~4 小時內不要喝太濃的茶。

25


社區生活趣味小據點

專屬台北的老派文化─樓梯好陡 文字:謝杏旻、克里歐蔡   攝影:謝杏旻

從小在外公日據時期所建的南投三合院 長大,對她來說,保留這個地方的同時 也延續了童年回憶;Fion 則是位熱愛旅 行的冒險家,因此店內有許多旅遊照片, 她說:「旅行的目的,是為了期待回家 的那份心情。」兩人也希望透過老屋咖 啡廳將老派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由左依序為店長 Fion、Will,中間為可愛店犬陳英俊

保留百年的老屋咖啡廳

財富不能帶來文化, 文化卻可以流傳下去 兩位老闆除了稍微粉刷整理之外,完整 保留了屋子的原貌,店內就像博物館般

你 認為的台北是怎樣的一個城市呢?

到處充斥著許多早已消失於現代社會的

大家的印象大多是人來人往的繁華都會

文物,像是幫浦式水壓、拉桿式燈座以

區。但你知道台北也有專屬的老派文化

及中式窗花等等,讓所有來到這裡的旅

嗎?柴寮仔社區內有間百年老屋咖啡

人直接感受當時人們在屋內生活的場

廳,入口只有一座神秘的木造階梯,和

景,有時間的話不彷到這裡喝杯咖啡,

這裡的木材街文化不謀而合,門框上所

來場舊時代的時光之旅。咖啡感受一下

寫的「樓梯好陡」便是在提醒每個人注

過往人們簡單又富足的生活。

意上樓的步伐。

如果說溫度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那房子也會帶來不同的溫度 老闆 Fion 和 Will 是我們這次採訪的對 象,對她們來說這裡不僅是一間咖啡廳, 也是屬於老屋的古早年代回憶錄。Will 26

樓梯好陡│ 地址:103 台北市大同區寧夏路 92 號 2 樓 電話: 02-2553-7668 營業時間:12:00-18:00 ( 週二公休 ) FB:樓梯好陡 SteepStairs。老屋 咖啡 空間 領養代替購買


社區生活趣味小據點

延續老台北的記憶─西城 Taipei West Town 文字:謝杏旻 攝影:謝杏旻

用臉書紀錄傳統的說書人 柴寮仔社區裡不僅有「樓梯好陡」保存 百年老屋,也有人藉由文字記錄著正面 臨消失的無形寶藏,以不同的方式為文 化努力著。李政道,他是臉書粉專「西 城 Taipei West Town」主理人,剛開 始,他和另一位夥伴一起在粉專記錄著 台北西區的故事,範圍從萬華開始,沿 著淡水河往北一直到大龍峒。起初,兩

「西城 Taipei West Town」主理人李政道

人因緣際會地駐足於此,意外發現了原 來台 北竟然還有保留這麼多的老味道。

台北老城區的文化博物館

以人生寫故事, 為台北人找記憶的路

「想要了解台灣的原型,就要先了解信

「 歸綏街巷子裡有間稀飯店,很像是 個平凡的小店家,卻出現在《台北小吃 札記》裡。店裡的瓜仔肉和蒸蛋非常好 吃,他們的白粥更是一絕,把米香味煮 到了粥湯裡面,簡單東西才能夠吃出真 味道!」後來兩人逐漸開始發現一家一 家的老店,為了讓更多人顛覆原本對台 北的印象,便開始記錄下這裡的故事,

仰圈。」原先只是想單純地記錄西區的 故事,越是深入就發現越多故事蘊藏在 這個地區之中,如同早期促成大稻埕 繁榮發展的「頂下交拼」便是因信仰 不同而起的分類械鬥的典故。「西城 Taipei West Town」用心講述老台北 在地故事,期望藉由西城推動在地文化 的傳承,而這裡也還有更多的故事藏身 在各個巷弄裡,等你一起來探索。

李政道起初到鑄字行找了兩個喜歡的字 型,由老鉛字在白紙上印下了故事的開 端,於是「西城」就這麼誕生了。

西城 Taipei West Town │ FB:西城 Taipei West Town

27


社區生活趣味小據點

妖怪插畫的超現實體驗 角斯角斯 文字:潘欣宜 圖片提供:角斯角斯 1

拾起想像力 發揮圖畫的可能 「 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全世 界的人都怕鬼,恐怖哦!恐怖到了極點 哦!」耳熟能詳的台詞讓你想起了哪些 鬼故事 ? 除了鬼故事,有想起像「虎姑 婆」、「蛇郎君」這類妖怪故事嗎?

2 1. 插畫家角斯 2.《巨人怪說》原稿繪圖狀

「台北獅豹雨」、「玉山黃色小飛俠」、

續通路行銷,維持一年一書的創作,商

「花蓮巨人卡卡」,都是妖怪插畫家角

品以繡片 1 為主,秉持著做好一件事的

斯筆下的妖怪,遍佈台灣各地有著不同

態度,以創意為優先,並兼顧品質,

的故事及個性,將傳說透過生動的插畫

往後也會繼續在圖文領域努力耕耘。

及文言文的故事重新詮釋,讓人彷彿置

言談之中也提到對柴寮仔的喜愛,繪圖

身在傳說,要讓這些遺忘已久的台灣故

需要安靜的環境,而木材街及打鐵街的

事及文化,與這群台灣妖怪一起甦醒。

店家營業時間 ,還有附近居民的生活

圖畫經營作品 插畫創作出發

作息,正好帶給他們靜謐的創作空間。 訪談間問了之後的作品規劃,角斯角斯

或許是題材的獨特性,提到妖怪插畫就

透露《台灣妖怪地理誌 2》與「神佛」

會想起「角斯角斯」,今年 9 月更躍

系列都在籌備中,妖怪迷們敬請期待!

上大銀幕,在伍佰的演唱會激出不同火 花,加上去年桌遊群眾募資計劃成功推 廣台灣妖怪插畫,也讓品牌更大眾化。

角斯角斯│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歸綏街 83 巷 7 號

工作室屬獨立出版,除了創作外,角 斯也與太太要包辦所有出版作業及後 28

電話: 02-2552-0852 FB:角斯角斯、角斯的画布店

註 1. 繡片:用刺繡和不織布做成的裝飾品,可黏貼於衣服或物品上。


特別報導

營造關心長者的社區醫療網 民權里林美菊里長專訪 文字:詹育芳 攝影:詹育芳

透過活動牽起社區關懷網 如何讓長者走出社區呢?里辦公處與台 北市聯合醫院合作,邀請長者參與益智 遊戲,結束遊戲後,彼此聯誼共進午 餐。久而久之,鄰居間也會相約一起參 與,有時一些老人沒來,還有鄰居會主 動告知:「某某某沒來,是因為他去看 醫生了!」社區間彼此開始主動關心, 期待著在活動中結交朋友!藉由簡單的 民權里林美菊里長

護理專長出發,建構社區醫療網

遊戲與聚餐逐漸拉近社區間的距離。 除了關懷社區照護,里長對於柴寮仔的 木材產業也念茲在茲,認為各店家皆有

曾是護理師的民權里林美菊里長,關注

自己特殊的技藝,應好好推廣!

老人照護議題。里長過去在協助護理師

在 2017 世大運亞洲國際日活動中,里

同事建構一個「老人護理之家」,看著

長結合店家技藝,推出伐木造型道具,

老人護理之家,辦理老人參加的活動,

里長與居民們帶著道具一同踩街,推廣

有唱歌、跳舞及社區小旅行等,逐漸讓

木材產業文化。

長者走出社區!心中便有了在自己的社 區內推動「社區醫療」的構想。於是, 在擔任里長期間與台北市聯合醫院、馬 偕醫院合作推出「社區醫療照護網」, 以社區觀點出發,關懷長者健康,讓長 者走出社區參與活動,讓老人更快樂! 29


特別報導

柴寮仔探險隊活動側記 文字:楊婷雁、詹育芳 攝影:楊婷雁

這次小柴屋主辦「柴寮仔探險隊系列活 動」,召集了大同區當地的居民及遠道 而來的各方有興趣的人們,藉著三堂有 關編輯採訪的課程,讓學員們在循序漸 進的過程中,一點點地發現自己做為社 區小編的潛能! 第一堂,楊豫揚老師指導拍照與採訪的 技巧。當晚就讓大家初試身手,在鄰近 報紙

的重慶北路和延平北路的街區附近拍下 自己感興趣的照片、訪問周遭店家、蒐

以文字記錄下人類生活的種種。 一份屬於社區的報紙, 是地方生活點滴的紀錄, 一棟歷史久遠的洋樓、 一段膾炙人口的記憶、 一個無法被取代的技藝, 留下地方生活百態的剪影, 只是往往獨缺了記錄下這些的一個人。 而其實,人人都可以是這樣的角色。

集社區的小故事,作為這一系列活動的 熱身。 第二、三堂的課程為實習課,採訪社區 陶笛老師(吳惠霖)及三共木器行周老 闆。大家自由提問,隨著對話的進行順 著話題的軌跡提出下個問題,有許多緊 張的時刻,也有發笑的時候,學員們也 實際體驗,製作哨子及捏製陶笛。最後 一堂課裡則聽著三共木器行周師傅述說 過往的歷史、看職人展現專業的技術。 學員在採訪和體驗技藝後寫出不同的報 導。課堂後,幾位小編還主動參與社區 報編輯,一同完成本期刊物,期待之後 有更多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加入我們!

30


特別報導

大稻埕的指路兵小亨旅 文字:李律昇

攝影:唐子舜

漸漸的,我們想要試著記錄下來, 記錄下在這裡生活、旅行、工作的 面孔及人生故事。於是我們拿起手 機充作錄音筆跟相機,一邊指路一 邊詢問是否能向我們分享一些故 事。有些人高興地向我們分享,不 論是旅行上的見聞、人生的開心難 小亨旅第一次上迪化街為大家指路的時候

過都無私地告訴了我們。有些人拒 絕了,他們覺得自己的故事沒什麼

大家好,我是小亨旅的召集人律昇。

有趣的,但其實每個人的故事都是 有趣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任何

小亨旅是一個在大稻埕週邊的小小學生團隊,

人都無法複製別人生活。

在我們沒課、假日的日子,有時候會拿著寫有 各國語言的指路牌,從捷運大橋頭站出發,沿

小亨旅,源自易經的旅卦,指一個

著迪化街到到永樂市場,一路上幫助迷路、看

旅人到了外地,身邊沒有任何認識

起來有些無助的旅客們,告訴他們我們是誰,

的人,感到慌張且惴惴不安的一個

你們該往哪裡去。

卦。對於迷路,我們都有著不一樣 的經驗與想像,可能會覺得有趣,

我曾經在外語不流利的時候獨自在國外住過一

也會覺得害怕,可以告訴我們你的

段時日,或許是我方向感並不好,真的很常迷

想像嗎?

路,那時朝著疑惑的我伸出援手的人們,那溫 暖熱情的心至今仍無法忘懷。我們也想成為這

我們是小亨旅,歡迎來找我們。

樣的人,成為旅途的路燈。於是我們拿著土製 的牌子就這樣在大稻埕走了起來,開始認識人 群,帶了幾組旅客走到目的地,在路上被好奇 的民眾搭訕,認識更多的人事物與故事。

小亨旅│ FB:小亨旅 The Little Henry

31


特別感謝

柴英會聚餐實況

民權里辦公處 立祥工藝彫刻社 三共木器行 正明松建材行 志穎建材行 乾峰木材行 錦松木材行 五賀木材行 裕泰木材行 益興木材行 隆盛木材行 柴寮仔媽祖會 柴英會

32

林華泰茶行 樓梯好陡咖啡店 西城 Taipei West Town 角斯創意有限公司 Funique VR Studio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陶笛講師吳惠霖老師 紀錄片、多媒體製作人楊豫揚老師

依分類及筆劃順序排列


小柴屋與柴寮仔 小柴屋因柴寮仔而創立 跟著社區的技藝職人們一起成長 從一個社區居民 希望改善髒亂環境的夢想開始 一個人、兩個人 捲起衣袖整理環境 敲敲打打、製作風力發電 做起雨水回收 無水無電 轉眼變成可以使用的環境 再變成一群人 素人們發起柴寮報 一起把社區的故事 傳達給更多人知道! 社區, 需要眾人手牽著手的力量,一同往前推進! 持續滾動柴寮仔,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

歡迎加入「小柴屋」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timberhouse3/


柴寮報 Chai Liao Newspaper 柴寮仔探險隊共同創作 本報申請「文化部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補助作業要點」經費印製

指導單位│文化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小柴屋 發行人│小柴屋 主編│詹育芳 校對│謝杏旻 編輯群│吳燕華、謝杏旻、李律昇、徐苑斐、温建吉、詹育芳、 潘欣宜、蔡艾芸、鄭婷文、鍾臻 專欄│詹育芳、楊婷雁、李律昇 美編設計│吳燕華、詹育芳 封面設計│莊宛純、詹育芳 印刷│華展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17 年 11 月

廣告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