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編劇基礎教程》:序(汪明荃、鄒燦林、謝錫金)

Page 1

香港八和會館屬下的八和粵劇學院,舉辦不同類型的粵劇專業課程, 旨在培訓粵劇專業人才,如︰有志投身粵劇藝術的青少年演員、粵劇器樂 的伴奏人才、鑼鼓掌板等。至於在職演員方面,學院亦提供不同主題的技 能提升課程,如:「戲曲傳統程式進階」、「粵劇戲曲武打班」等,讓從 業人員進修,不斷提升水平,進而推動粵劇的傳承與發展。 劇本為一劇之本,沒有劇本便無戲可演,足見編劇的重要性。鑑於香 港粵劇的編劇人才匱乏,八和希望可以在這方面加把勁。與此同時,名編 劇家葉紹德先生亦有開設粵劇編劇課程的心願,希望將他對編劇的知識和 心得傳承下去,與有志於編劇發展的後輩分享其寶貴的經驗。2008 年 10

》 程 教 礎 基 開課了。八和會館考慮到如果能夠將課堂的內容,系統性地整理下來,便 劇 編 劇 平 編著 粵 鳳 《 吳 可以成為其他有志學習或認識粵劇編劇人士的寶貴資料。因此,香港八和 輝、 、阮兆 月,在香港八和會館一眾理事和葉紹德先生的努力下,粵劇編劇課程終於

劇學 葉紹德 會館與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吳鳳平博士的研究團隊首度合 八和粵 及 究中心 館 研 會 育 和 作,由他們來紀錄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方法。在課程推行期間,德叔與一眾 中文教 香港八 院 學 名伶導師親自授課,學員獲益良多。2009 年 4 月,粵劇界痛失良才,葉紹 © 香港大學 教育 德先生因病辭世,編劇班亦失去了一位良師。編劇班課程由其他導師繼續 授業,至 2009 年 6 月完成。 2008-2009 年的編劇課程完結以後,八和會館對課程進行檢討,同意 可以進一步整理課程內容,更有系統地處理不同的課題,因此有意開辦第 二次編劇課程。2010 年,八和會館繼續與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吳鳳平博士的 研究團隊繼續合作,續辦粵劇編劇課程,由八和的名伶導師訂定教學內容 和提供教材,研究團隊進一步整理、發展及完善教材,並評估學習成果。 八和會館除了承擔課程的部份開支外,更捐款港幣 10 萬予香港大學教育學 院研究團隊,聘用兼職統籌跟進計劃。與此同時,吳博士亦向粵劇發展基 金申請了港幣 16 萬元,同步推行「粵劇劇本編寫教學的行動研究」,詳細 記錄和分析教學過程,深化粵劇編寫的教學研究。

6


新一屆的課程於 2010 年 1 月 23 日開始,至 2010 年 10 月 2 日完成, 逢星期六下午於八和會館上課,合共 32 課,每節 1.5 小時,總課時 48 小時。 授課導師包括阮兆輝、李奇峰、呂洪廣、高潤權、高潤鴻、新劍郎,畢業 學員共有 27 人。最近,先後有幾位畢業學員,接受深化指導後,撰成新劇, 並已公演,展現了課程的成果,令人欣喜。 《粵劇編劇基礎教程》是上述課程和研究的成果結集,有系統地闡釋 粵劇編劇的基本學習內容,既可讓初學者了解粵劇編劇是甚麼一回事,更 可作為粵劇編劇課程的藍本,讓導師作依據及調適施教,對推動粵劇編劇 的發展,貢獻重大。《粵劇編劇基礎教程》是香港第一本粵劇編劇教程的

》 程 教 礎 基 始於足下」,香港八和會館將繼續完善粵劇編劇的教學工作,希望在可見 劇 編 劇 平 編著 粵 鳳 《 吳 的未來能夠培育更多新一代的粵劇編劇,並有更多的出色劇本陸續面世。 輝、 、阮兆

專書,是培育編劇人才的第一步,也是粵劇傳承的重要一步。「千里之行,

劇學院 葉紹德 粵 和 八 究中心 館 及 研 會 育 和 中文教 香港八 院 學 香港八和會館主席 © 香港大學 教育

汪明荃

2011 年 9 月 12 日

7


粵劇是香港重要的傳統文化藝術,並於 2009 年 9 月 30 日獲聯合國教 育、科學和文化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香港 首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多年來,除了業界一直努力不懈把這項藝術發揚光大外,政府亦透過 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致力促進粵劇的承傳、保存、研究、推廣和發展,其 中包括培育粵劇專業人才、鼓勵創作及繼承傳統。 粵劇發展基金於 2009 年撥款港幣 16 萬元,資助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 文教育研究中心,由吳鳳平博士帶領研究團隊,與香港八和會館及八和粵

》 程 教 學的行動研究」,深入研究粵劇編劇的教學過程。 礎 基 劇 編 劇 平 編著 粵 鳳 《 是項粵劇編劇課程,有系統地教授編劇知識和技巧,並培養出編劇接 吳 輝、 、阮兆

劇學院合作,在八和舉辦粵劇編劇課程期間,同步推行「粵劇劇本編寫教

劇學 葉紹德 班人,而研究成果亦編纂成《粵劇編劇基礎教程》,公開發表,以供參考。 八和粵

及 中心 究 館 研 會 育 和 這次業界團體與學術機構的合作,各展所長,協同並進,值得鼓勵和支持。 中文教 香港八 院 學 © 香港大學 教育 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主席

鄒燦林

8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致力推動中文教育的發展,一 直推行創新的計劃和研究。讀寫聽說是中文教育的主導學習範疇。在寫作 教學方面,本中心曾推行多項計劃和研究,成績斐然,尤以傳意理論和實 用寫作見稱。 吳鳳平博士完成「粵劇小豆苗──粵劇融合中國語文科新高中課程及 評估計劃」後,繼續推動粵劇教育,其中與香港八和會館及八和粵劇學院 合作,推行「粵劇劇本編寫教學的行動研究」,詳細記錄和分析教學過程, 深化粵劇編寫的教學研究。

》 程 教 教案教材和學習成果,編成《粵劇編劇基礎教程》,既拓展寫作教學的領 礎 基 劇 編 域,又推動粵劇編劇的傳承! 劇 平 編著 粵 鳳 《 吳 輝、 、阮兆

本人喜見,吳鳳平博士的研究團隊,把粵劇編劇課程系統化,並整理

劇學院 葉紹德 粵 和 八 究中心 館 及 研 會 育 和 中文教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香港八 院 學 © 香港大學 教育 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

謝錫金教授

9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