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nccu news 1021 no7

Page 1

1021 第七期

政大學生自製帽 T 盜用校徽引發討論 【記者洪與成採訪報導】政 治大學 IMBA 學生發起「政大 帽 T 計 畫 」, 日 前 被 檢 舉 未 取得校方正式授權、擅自使用 校徽,引起學生熱烈討論。

「 政 大 帽 T 計 畫 」 受 到 許 多政大學生歡迎,去年他們成 立正式社團「Oath Club」,以 義賣名義,於十二月中再次販 售印有政大校徽的帽 T,卻遭

學生檢舉違法盜用政大校徽。 檢舉學生邱奕承說,前年向 校方檢舉後,明確懲處結果遲 遲未公布。他也質疑,政大尚 未通過校徽授權辦法,卻核准 Oath Club 的 授 權 申 請, 有 圖 利部分社團嫌疑。 計畫負責人甘亞柏表示,今 年已經行文秘書處並取得授 權。政大主任秘書李蔡彥也回

應, 政 大 帽 T 計 畫 盜 用 校 徽 一事,已交付商學院進行懲 處;而去年核可 Oath Club 申 請的原因,李蔡彥說:「希望 能告訴他們什麼才是正確的做 法。包括他們賣帽 T 的收入, 也必須真正投入到公益。」 至於校徽授權辦法,李蔡彥 表示還在擬定中,最快下次校 務會議就會提出討論。

政大性別平等工作坊

教授拍片出聲挺同志

政大學生首創貓咪地圖與導覽手冊,記錄其活動範圍與性 格,盼引起師生對校園貓咪關心。 圖/政大青年工作坊提供

首創貓咪地圖 關心流浪動物 【記者王悅安採訪報導】 「政治大學青年行動工作坊」 首創貓咪地圖,以地圖記錄貓 咪的足跡,去年十二月底於中 正圖書館大廳展出。 政大青年行動工作坊有感於 校內流浪動物多,比起狗,師 生卻較不關心貓咪的處境。負 責人吳沅諭說:「希望大家去 發現他們,再去了解他們的處 境,因為貓咪比起狗狗是更難 發現。」 團隊花費幾個月的時間,藉 由餵飼料觀察校內貓咪,將成

果製成地圖。他們還製作導覽 手冊,收錄每隻貓咪性格特色 和常見問題。 李姓學生平時就有餵食流 浪貓狗的習慣,她表示,看過 手冊後更了解每隻貓咪的個 性,也更加堅定她為流浪動物 付出一份心力的想法。

★政大之聲開播時間★ HeyV DJ 秀:2/24~28 正式開播:3/3

【記者邱奕頎採訪報導】繼 政治大學陸仁賈社快閃舞蹈、 學生會發布婚姻平權問卷調 查,現在更有一群學生在臉書 上籌組「政大性別平等工作 坊」,第一波活動透過訪談教 授,支持民法 972 條修正案。 政大性別平等工作坊拍攝多 位教授表達對同性婚姻支持的 影片,工作坊負責人張乃其提 到:「我們是想說採訪老師讓 大家更有共鳴性,所以我們採 訪不同學院的老師,看到自己 的老師在影片上,會覺得很新

鮮,你就自然會去轉發那個東 西,影響學系風氣。」 政治系主任楊婉瑩在訪談影 片中提到,此議題觸碰文化核 心,也就是人們是否能接受同 志的存在。社會系教授陳人豪 也表示:「社會要達到完全沒 有任何歧視,有很長的路要 走,從法律層面先去保障,對 我來講是第一步。」 團隊卻也面臨草創時期人力 窘迫的問題,張乃其希望能有 更多同學透過臉書與他聯繫, 為打破歧視共盡一份心力。 學生在網路 上籌組「政大 性別平等工作 坊」,拍攝教 授談話影片, 支持同志,左 圖為政治系主 任楊婉瑩。  圖/政大性別 平等工作坊提 供


1021 政大之聲雙週精選第七期

中華民國一〇三年 一月 八日

古早味 古早心系列專題報導─ ●

傳統手工製鼓社 鼓聲繚繞廟口六十載 【記者/陳蘊凌、高婉瑜、洪與成專題報導】追尋著若有似無 的鼓聲,穿越彰化線西鄉溝內村的田間小徑,坐落在廟宇旁的傳 統低矮房映入眼簾,牆圍上鮮豔的製鼓流程圖,刻畫出永安製鼓 社六十年來的朝朝暮暮。稻埕裡擺放著大大小小的鼓,村裡的孩 子們敲打著,傳遞出最純粹的美妙。永安製鼓社的第二代傳人黃 呈豐,佇立在一旁,靜靜地注視,溫柔的眼神當中,透露出堅定, 正如同他對傳統製鼓業的執著,他說:「我現在最大的障礙就是 沒有原料,但沒有關係我會繼續做。」 永安製鼓社,是現今台灣僅存的傳統製鼓行之一。傳統的製鼓 方法十分繁雜,必須先處理還帶有血腥味的生牛皮,削去脂肪, 接著曝曬、浸水後,才能穿繩定型、調音、上色…經過二十多道 手續後,才能夠完成一面鼓。過程雖然艱辛,但黃呈豐多年的經 驗獲得不少顧客的信任,中華民國金聲武藝協會教練吳正旭說: 「他能配合我們的需求去製造我們所需要的東西,然後老闆也比 較熟悉,什麼場合用什麼東西這樣子。」遠在澎湖的天后宮也肯 定永安製鼓的品質,天后宮委員吳先生說:「啊其實他的鼓很好 啊,以前這個鼓打得很響啊,洪亮、洪亮、比較洪亮。」 黃呈豐投入傳統製鼓業,已經二十多個年頭,他坦誠,從小看 著父親製鼓時辛苦的樣子,自己也曾猶豫過是否要繼承,但是父 親黃秀安給他很大的力量,黃呈豐回憶:「他都說我很棒,都用 鼓勵勝於責備。他說天塌下來,他會扛著啊。」踩鼓是影響大鼓 音色的重要步驟,黃呈豐回憶起兒時協助父親製鼓的時刻,臉上 漾著懷念:「我爸爸比較胖,那個鼓要上去踩啊,他都會起個爐 火哦,有香腸烤就不錯啊。他去買兩三節香腸烤給我吃,然後叫 我上去踩鼓。」感受到父親對家庭的付出,黃呈豐下定決心承接 父業,他說:「啊我現在最大的動力吼,就是我每次在製鼓的時

政大之聲週一至週五新聞播出時間: 政大文山新聞:下午一點、晚上七點 國內外重要新聞:下午兩點、晚上八點 除此之外,政大之聲也參與政大校園盛事 5/20 政大87校慶 政大之聲全程即時轉播 各位聽眾要準時收聽喔!

候,都會想到我爸爸,因為我覺得他很偉大,我不能讓他丟臉, 所以我會好好繼續做下去。」 妻子謝素貞在工作上的協助,則是黃呈豐一路上最溫暖的支 柱。許多年過去,謝素貞無怨無悔,她說:「做我們這個還蠻辛 苦的啦,不過大部分(製鼓業)都這樣,還可以啦。」 近年來,傳統製鼓業逐漸沒落,除了原物料的不足,與中國大 陸進口的產品相互競爭,也是一大因素。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 研究所教授呂錘寬提到:「中國大陸的樂器便宜嘛,大家就貪便 宜,便宜沒有好貨。像永安或者是台北市做鼓的,一顆鼓基本上 可以用四、五十年。」深知傳統製鼓業未來將面臨更艱鉅的困境, 黃呈豐夫婦並未要求孩子繼承永安製鼓,澎湖天后宮委員吳先生 表示:「沒有繼續做,這麼好的功夫,很可憐耶。」 傳統鼓業的衰微,黃呈豐心裡相當明白,但他仍然堅持以古法 製鼓,他說:「除非是我沒有那種體力了,我五十幾歲了啦, 現在物料也很缺乏,( 這種一定會沒落 ),但沒有關係我會繼續 做。」對於黃呈豐而言,永安製鼓社所承載的,不僅僅是文化的 最後根基之一,更是他與家人的回憶、他生命歲月的點點滴滴: 「啊我也漸漸從中年步入老年了,現在才會體會我老爸那時候的 苦心。」 面臨環境變遷的挑戰,黃呈豐的堅持與努力,讓每一面出產自 永安製鼓社的鼓,成就無數精彩的表演,讓一陣陣的鼓聲,在台 灣各個角落響起,撼動無數人的心。

更多古早味●古早心系列專題報導: ‧ 傀儡木偶親手製 傳統技藝展風華 ‧ 元寶造型討吉利麥寮土仁包飄香三百年 ‧ 傳承古早技藝春仔花 施麗梅繞出手中情 ‧ 碩果僅存天然漆 傳承使命放眼未來

想要訂閱彩色電子版雙週新聞精選, 歡迎上 政大之聲 FM88.7 粉絲專頁查詢! 更多政大之聲深度報導, 也可上 PeoPo 公民新聞平台瀏覽喔!

更多詳細新聞內容 請上政大之聲網站 http://www.vnccu.nccu.edu.tw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