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rchist Gardener Issue Two HK special 安那其建築園丁港深建築雙城雙年展特別版

Page 36

36 Anarchist Gardener

Ruin Academy · Hong Kong & Shenzhen 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 \ Architecture

觀望對角交叉 引火線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李彥良 X 馬可.卡 薩格蘭對話錄

提問|巫祈麟.吳牧青 記錄|Nikita Wu ·Frank Chen 人對談的時間是暴雨後的夏日下午,離廢

李:我第一次碰到 Marco 是去朋友家,我與

M:通常經營地產開發較與人的敏感性相對。

兩墟建築學院開幕日僅剩兩天。園丁們還在

另一友人開車,半路就碰到阮慶岳跟 Marco

上下來回的在五樓各層間進行改裝工程,芬蘭

拿著啤酒走在路上。我跟那時候同行的友人也

成而已,他仍然保有對人事物可貴而直接敏

三溫暖才用紅磚疊好了基礎。Marco 火力全開的

在車上喝著啤酒,正同往相同朋友家。那時就

感度。我很難知道這樣特出的特質,會不會

勞 動 全 身 髒 臭, 李 彥 良 亦 是 在 忙 碌 的 公 務

覺得 Marco 這個人是可以當朋友的,大家都

因為長期在商場打滾後而漸失。他成立基金

間,單身抽空前來探訪學院。兩人皆有些疲

愛邊走路邊喝啤酒嘛(笑),不知道他還記不

會,好像就是想維繫著某種敏感的厚度,我

憊,坐定剛剛釘好可在房間各處自由滑動的木

記得?到那位共同朋友家後,我們就還是聊天

覺得這很有意思。基金會可能不像本體事業

床,對談前相視而笑,先開瓶台啤再說!兩位

喝酒,便聊到 Marco 的作品。

一樣會賺錢,有點像繁葉茂盛的粗枝上附生 依存的藤蔓一般,兩者間和諧共生互補有無。

皆生於 1971 年各成長於東西兩洲,似乎都在作 與自己既定的建築專業角色上跨界與跨領域的 事,用更人性的角度貼緊世界,反轉建築界裡

但我感覺,彥良他不是守舊的墨守成規坐享其

第一個作品便是《大地的逃脫》 ( Land(e)

scape),三個穀倉往城市的方向走之後被燒

的常規和因襲。正都向著未來跨出自己的路

掉的東西。我有很深的感受,我覺得 Marco

數,窮盡氣力往下一代的建築走去。

的 東 西 都 很 簡 單 清 楚。 在 他 的 感 情 思 惟 也 好,力量也好,都很大。即使我第一次接觸

基金會也許不是賺錢機器,但輪轉運作間卻 照料人的潛意識和敏感性。我想,在他眼底 看來,我是一株菟絲。 李: 其 實 透 過 像 跟 Marco 這 樣 的 有 才 華 和

■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和國家你們兩位怎麼

他或第一次了解他做 Land(e)scape 的原因跟

看待彼此?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理由,除了單純了解,還能領受到作品背後

事情的感受力,我從小是一個感受力比較強

的真意。Marco 往後的其他作品也一樣,有

的人,但透過教育歷程和工作鍛鍊,我常覺

種直指人心的單純力道。

得這種感受力越見遲鈍退化。面對工作大小

( 以下馬可.卡薩格蘭簡稱 M ,李彥良簡稱李)

性格的人合作,是可以讓自己一直去保持對

空間,老是周旋於跟人接觸往來或是商業條 M: 我覺得他是個充滿正面驚奇的人。一直以

這 給 我 很 大 的 刺 激, 住 在 都 市 或 做 建

件能否賺錢這些事情上面,亦發覺我越來越

來我對地產開發商很有成見,從一個建築師

築,其實很少有如此難得的感動存在。若能

遲鈍,漸失對世界的感受性。和 Marco 在一

的角度點來看,地產開發某種程度,腐化收

把 對 於 空 間 和 建 築, 這 般 簡 單 深 遠 地 感

起,可以找回自己那種比較…我覺得與其說

買建築,使建築看來很糟。最理想的狀況是

動,傳遞到住在建築物裡的人也能同等深刻

因為認識 Marco 而去開發很多新面向,不如

每個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需要蓋自己的屋舍,使

感 受。 那 麼 就 會 補 強 現 今 建 築 所 缺 少 的 元

說是時刻提點著自己保持一種赤子純真。在

建築隨人永續發展。但現況是,地產開發就是

素。我很想試著去把這些令人體味感動的分

快要被木化的境況中,保持吸收力柔軟度。

要從你身上賺錢。所以我們之間現在的合作是

子,融入都市水泥建築中。

並期許自己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不要變成別 人眼中既定的角色。

蠻難得,好像身處另一個世界般。我知道他的 本業是地產開發,但我不覺得他僅在作地產開

因此聽完他的分享,心裡就想我一定要跟

發,或者我們之間跟房產有什麼關係。像他主

這個人合作。也許他有刺激的人生經歷,或

但這也極有可能是對於未來可能性的潛

持的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就是一例,我覺

許多看來瘋狂想法,但他似乎都不畏困難有

望,其實世代轉變,很多東西在我們小時候

得基金會是他某種個人理想性的意志延伸。又

勇氣去追逐。我覺得這會激勵我自己,能夠

跟現在已經都不一樣。對建築或是空間的概

看到基金會的成員們如何對待工作,他們正在

在當下的環境去做更多事,還有很多未境之

念也應該跟著時代前進不斷改變,所以我想

發酵著新思惟且頗具水準,我亦見證到認識他

地等著我去發掘。我想不管用各種方式來跟

保持彈性,保持面對改變活力。以一種有信

的短短時間之中,他的轉變。

這有點狂的人合作。

心又自在從容姿態,面對新的未來。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