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ficial / State

Page 1

2022 年 6 月 24 日至 7 月 17 日

開幕:2022 年 6 月 24 日 , 星期五 下午 3 時至晚上 9 時 Para Site 天台工作室 Jeff Cheng Tsz Fung, Li Hiuwa: ʻArtificial / Stateʼ 24 Jun‒17 Jul 2022

Opening: Fri, 24 Jun 2022 3‒9pm Para Site Rooftop Studio 封面及版面設計 Cover&Layout Design 許韻瑜 Cami Hui CONTACT 聯絡我們 22/F, Wing Wah Industrial Building

香港鰂魚涌英皇道 677 號

677 Kingʼ s Road

榮華工業大廈 22 樓

Quarry Bay, Hong Kong Wednesday to Sunday,

星期三至星期日

12:00 ‒ 19:00 hrs

下午 12 時至晚上 7 時

Closed on Monday, Tuesday,

星期一,星期二與公共假期休息

and Public Holidays t. +852 25174620 e. info@para-site.art Website: www.para-site.art Facebook/Instagram: @parasite.hk Wechat: @parasitehongkong

Para Site 天台工作室 + 文獻庫計劃Studio + Archive Project

鄭子峰、李曉華:「人為/狀態」

24 Jun − 17 Jul

2022

人為 Artificial

狀態

State

策展人 高穎琳 Curator Kobe Ko

鄭子峰及李曉華雙人展 Jeff Cheng Tsz Fung, Li Hiuwa duo exhibition


作為「工作室 + 文獻庫計劃」的一部分,展覽「人為/狀態」以藏在 Para Site 的檔案資料作為起點,邀請鄭子峰及李曉華在駐場期間回顧廿五年來的檔 案資料,讓兩位以攝影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家重新詮釋歷史記憶及探討時間性。 是次展覽由高穎琳策劃。 鄭子峰以微距攝影的方法重新拍攝檔案影像,試圖在不斷再製的過程中剝離影 像的原有內容和脈絡,並對新生影像進行加工,刻意留下人為的痕跡,然後再 將之拍攝成新的照片。在藝術家介入影像、往復循環的過程中,原有的意義被 瓦解和重構,放大了歷史記憶的印象與真實的差距。 李 曉 華 從 承 載 影 像 的 物 料 思 考 攝 影 紀 錄。他 製 作 具 感 光 功 能 的 銀 鏡 (Daguerreotype),但刻意消除顯像及定影的過程,使該攝影裝置停留於一 種持續曝光的紀錄狀態。銀鏡在展覽其間持續曝光,在觀眾進入曝光顯像範圍 的時候,鏡面映現當下環境及觀眾自身,銀鹽卻隨時間變暗並遮掩鏡面。在這 漫長的消逝過程中,每刻都處於已被紀錄,又不斷被覆蓋的曖昧狀態。藝術家 實驗以「記錄」作為創作形式,觀眾的在場亦對應作品的存在,成為一段共時 的經歷。 廿五年累積的檔案經歷了時間,實體物質受環境影響而衰落,形而上的精神及 理念亦經歷了轉折,或產生出多元性和複雜性。兩人在駐場期間對攝影作為創 作媒介及文獻庫的性質有深入的反思:人們為何需要記錄?影像作品是否必須 存在指涉物?攝影有限的截取能否有效地紀實?文獻庫之於時間的意義為何?

02

李曉華 《緩慢瀏覽》,2022 鍍銀銅版、 鹵化銀 Li Hiuwa Long Scan, 2022 Silver-plated copper, exposing silver halide

是次展覽以「非直接截取主體的方式」構成攝影作品的經驗,或許能實驗其中

暫時無法抗衡環境帶來的任何改變。

的一些觀點。

For the time being, there is no way to counteract any changes caused by the environment.

07 07


李曉華 《天台》, 2022 達蓋爾銀版 Li Hiuwa Rooftop,2022 Daguerreotype 記錄一個大家可能不會再使用的空間。 Documenting a space that people may not use anymore. 06

03


鄭子峰 《地景》, 2022 一組三件收藏級噴墨打印 Jeff Cheng Tze Fung Landscape, 2022 A set of three archival inkjet prints

鄭子峰 Jeff Cheng Tsz Fung 《剝離》,2022 一組五件數碼打印、磁磚 Delamination, 2022 A set of five digital prints, tiles

《地景》順應着作品《剝離》,重新拍攝 依附於影像平面上的細屑與塵埃。原 先的成像再次以印刷物的姿態,隱身 於新的景觀之下,並等待下一次的衰

《剝離》通過微距鏡頭,捕捉原先屬於印刷品的影像,擺脫其原有脈絡,並將之重

亡和拯救。

新印刷。經反覆磨壓,成品被黏貼於凸凹不平的表面之上,過程中破損、撕裂的

Landscape is a continuation of

痕跡強調影像抵禦複製,建立其主體敘事的可能。

Delamination, where dust parti-

Through macro photography, Delamination captures images of printed matter and displace them from their original context in a process of reprinting. The final product is plastered onto an uneven surface after repeated wear and tear. Traces of damage reinforce the potential of an image to withstand reproduction and establish its own subjective narrative. 04

cles on the surface of an image are photographed. The original image once again assumes the form of printed matter beneath the new ʻlandscapeʼ, waiting to be rescued again from decay. 05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