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萊文訊》第29期2018年12月號

Page 1


目錄| Contents 【論詩煮字,冬日進補】 4 16

焦點事件:2018 太平洋國際詩歌節 焦點人物:葉覓覓

【紙上沙龍:華文文學講堂】 32

許悔之

34

馬翊航

【校園觀景窗:英美系講座】 38

鄭亦真

【冬日影院|電影推薦】 40

去年冬天,與你分別

42

西雅圖夜未眠

43

剪刀手愛德華

【冬日餐桌|飲食品味】

2

奇萊文訊 2018 / 12

44

德式熱紅酒

46

國王餅


編輯序言 又到了歲末時分,到處洋溢著慶祝佳節的溫馨氛圍。回首東華從過去的 中文系至現今的華文系,已培養了不少文壇上新一代的優秀詩人,而這學期 楊牧書房便邀請到我們傑出的校友:詩人——葉覓覓,回來作客。此趟回到 東華,除了創作分享會外,詩人亦帶來有趣的「詩塔羅」與東華的同學們互 動;另外,編輯團隊特別做了一個專訪,期待能薪火相傳,讓創作詩的風氣 延續如漣漪般不斷蕩漾。在校外,置身美麗如畫的松園別館,2018 太平洋國 際詩歌節也如期舉行,詩人們齊聚一堂朗讀詩、分享詩。透過以上兩個專題, 您同樣能徜徉在廣袤繽紛的詩海中。 回到系上,12 月也蠻熱鬧,先是有鹿文化的許悔之社長駕到,再是幼獅 文藝的馬翊航主編來訪;系外,鄭亦真主播受英美系之邀,分享了新聞編譯 的日常。滿滿的冬日大補帖,還需一道甜點來完美收尾。因此最後,我們送 上了「冬日影院」和「冬日餐桌」,不論您是單身一人或已死會,相信皆能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享受。 在寒冷的十二月裡,我們論詩煮字,在扉頁間,用文學、詩歌、電影、美 食熬煮一鍋豐富好料,可以暖暖心、暖暖胃、暖暖身,一起來為冬日進補吧!

周慈恆

No.29

3


論詩煮字,冬日進補|焦點事件

2018 太平洋國際詩歌節 International Poetry Festival 簡介|太平洋國際詩歌節 花蓮,就像是由山風海雨所滋潤出的「詩的家鄉」,孕育了駱香林、楊牧、陳黎、陳義芝 與陳克華等一代代氣質獨具的詩人。自 2006 年起,詩人陳黎策劃以一場得以看見海藍天 藍,聽見蟬聲蛙鳴,感受山風、海波、松濤對話的詩歌饗宴 --- 太平洋詩歌節,多年來未 曾中斷,是松園秋日一場與詩相約的美好聚會,展現東海岸獨特的文學景致。( 摘自官網 )

4

奇萊文訊 2018 / 12


2018 太平洋國際詩歌節 International Poetry Festival

No.29

5


論詩煮字,冬日進補|焦點事件

探索詩之美·圓桌詩會之 壹

●時間 11 月 17 日 星期六 AM9:30 –10:50 ●與會詩人 李珍明(韓國)、沙力浪、金尚浩(韓國)、 侯建州、陳昱文、陳黎、紫鵑、鄭愁予、韓成禮(韓國)

6

奇萊文訊 2018 / 12


2018 太平洋國際詩歌節 International Poetry Festival

撰寫 / 黃立心 微涼的秋日裡,在松園別館展開了為期四天的

詩、宋詞那樣堅固的形式,然而也終究脫離不

詩歌節活動,邀請國內外詩人共同參與。會場

了音樂性與戲劇性;詩人將情緒、思想藉由詩

位於松園別館二樓,向外是綠松,松樹以內是

語言傳達給讀者,而詩語言就如同戲劇語言,

白牆,牆內一片座無虛席,前方座椅圍成半圓,

有舞台、場景,例如〈錯誤〉的江南、三月,

上午 9:30,詩人們陸續就座。

讀者透過反覆品味、咀嚼從而有所領會。

節目由陳黎老師主持,詩人們分別朗讀各自的 選詩。

接下來由花蓮在地詩人陳昱文朗讀圖像詩〈我 們的短視近利〉,這首詩的第一行寫道:「作

首先是任教於國立花蓮農業職業學校的侯建州

文題目:我的志願」,隨後羅列了許多職業名

老師,選擇的是菲律賓詩人和權的作品〈落日

稱,字體大小不一,像醫生、律師,收入和社

藥丸〉,侯建州老師曾服務於菲律賓靈惠學院,

會地位高、受歡迎的職業,字體就大一些;工

他以流暢的菲律賓語朗讀完後,笑稱反正在場

人、售貨員等職業,字體就小得多。這個特點

沒人能聽出是否標準。之後是布農族詩人沙力

在朗讀中以音量大小的不同來表現,並且穿插

浪朗讀的〈黑風暴〉,這是彝族詩人阿索拉毅

商禽〈用腳思想〉的詩句,以嶄新的方式重新

的作品。他解釋這首詩與他之間的關係:作品

演繹了詩人對這首詩的詮釋。

描寫詩人自己的族群,雖然寫作是孤身一人 的,但詩中高山民族對山、對族群的情愫,對

再來是兩位韓國詩人,李珍明女士與韓成禮女

他也有所共鳴。

士。兩位的選詩分別為〈反省 608〉和〈離散 家族—傻瓜箱子把我弄哭〉,以韓文朗讀。

這時,一直遲遲未現身的鄭愁予老師風塵僕僕

李珍明女士表示自己是初次來到花蓮,相較於

地趕到現場,據說鄭愁予老師身體微恙,前一

她出生長大的首爾,這裡很安靜,適合詩人;

天北上就醫,當日早上才匆匆趕回花蓮。他先

她也說明自己的選詩,選自她很欣賞的韓國詩

朗讀了自己最為人熟知的作品〈錯誤〉,帶著

人金英承的詩集《反省》,標題的「608」是

一點口音,時而低迴,時而鏗鏘,詩的聲響餘

作品編號,第六百零八首詩。詩中探討自身存

音繞樑。提到現代詩歌的形式,鄭愁予老師認

在的價值,詩人袒露自己,以乾淨的靈魂批判

為,現代詩即便經歷百年,依然未建立起像唐

他人。

No.29

7


論詩煮字,冬日進補|焦點事件

韓成禮女士的選詩則是韓國詩人金光林的作

還能出去遊玩的日子所產生的懷念之情。

品,標題的「傻瓜箱子」是電視的代稱,詩中 以幽默、諷刺的語句,描寫作者 18 歲脫離北

最後,輪到陳黎老師的選詩,是小林一茶的俳

韓,之後再也沒見過父母,數十年來思念父母

句選,先以華語帶著在座觀眾一同朗讀,再由

的情感被冷凍,當自己偶然看見電視上離散的

日本詩人倉本知明以日語朗讀。「三不五時∕像

人們時,這份情感被解開的過程。

相撲選手般翻滾過來……一陣松風∕初雪──一、 二、三、四、五、六人∕下下又下下,下又下之

現任《創世紀》現代詩編輯的詩人紫鵑,朗讀

下國──涼快無上啊!」詩句簡短,卻正與松園

選詩〈我們回家了〉後,她解釋此詩寫的是在

別館的景致相稱,一陣松風吹來,這場詩的盛

她忙於工作和生活,以及照顧家人時,對以往

宴也暫時告一段落。

8

奇萊文訊 2018 / 12


2018 太平洋國際詩歌節 International Poetry Festival

No.29

9


論詩煮字,冬日進補|焦點事件

探索詩之美·圓桌詩會之 貳 ●時間 2018 年 11 月 17 日 星期六 AM10:50 – PM12:20 ●與會詩人 李進文、卓純華、倉本知明(日本)、張寶云、 曹馭博、葉汐帆(西班牙)、撒韵.武荖、韓昕余(新加坡)

撰寫 / 黃立心 圓桌詩會中,詩人朗讀自己挑選的詩,有些是

中運用許多洛夫作品名稱穿插其中。除模仿洛

他們自己的作品,有些是有所感觸、喜愛的作

夫語氣念那句「喂我是洛夫」,李進文亦分享

品,其中不乏經典名作,亦有被埋沒許久的。

了關於洛夫的佚事,如洛夫在簽書會最後一本

相較於第一場,圓桌詩會二主要以新世代年輕

書簽了個讓人莞爾一笑的特別版等,回憶了與

詩人為主,其中有好幾位皆是周夢蝶文學獎的

洛夫之間的往事。

得主。 卓純華朗讀的是零雨的<羅貝托 ‧ 波拉尼奧>, 首先由倉本知明朗讀,是一首古典轉化為當代

零雨的詩由「合理」及「不合理」排列組合而

的作品,作者為日籍詩人井伏尊二,此詩是由

成,詩人認為零雨的詩和波拉尼奧的小說十分

唐代于武陵的<勸酒>「勸君金屈卮,滿酌不

相似,皆忠於靈感。

須辭。花發多風雨,人生足別離。」改編而成, 一開始他請現場的人猜原作時,大家都面面相

寶云老師選了一位華文所學長的創作,她談及

覷。<勸酒>的名氣似乎在日本的名氣高於台

詩的解構表現,分享在東華接觸各路人馬的感

灣。

觸,並表示很喜歡寫詩的那位學長的作品,詩 中苦艾酒這種致幻飲料所表現的意象讓她十分

接著輪到帕麗夏,她說常會想像自己是蒙特萊

驚艷。

<假聲>中的埃斯特琳娜,雖然無法真正變成 她,卻令人沉醉著迷,她十分喜歡<假聲>這

周欣祺選擇了一位網路上的詩友AT的詩

樣帶有魔性,又或者說是神性的口吻,如同咒

M inority,這是一首有關社會議題的詩,詩中

語一般的詩作。

刻劃五感,使人彷彿身歷其境。

李進文臨時起意,放棄原本選擇的詩作,朗讀 自己在洛夫過世後所作的詩<微信洛夫>,詩

10 奇萊文訊 2018 / 12

撒韵.武荖朗讀詩人葉覓覓在丈夫過世後所寫


2018 太平洋國際詩歌節 International Poetry Festival 的你的升日,這首詩是葉覓覓幾經沉澱後的作

思戰爭的罪惡與毀滅。

品,是一種被時間流逝後的痛,是一種流淚過 後的洗滌,也象徵對過去的道別。

曹馭博挑了一長詩卡麗隆,「卡麗隆」意為教 堂的鐘聲,是作者為數不多的長詩。曹馭博曾

知名智利詩人 Vicente Hdidobro 的詩,葉汐

僅帶著這首詩和極少的行李去旅行,在旅行期

帆藉此詩談論詩人及詩的定義。

間常常將此詩拿出閱覽。

韓昕余選擇的陳黎的圖像詩〈戰爭交響曲〉,

這次詩會聽到許多詩人對自己或他人詩作的想

僅以「兵」、「乒」、「乓」、「丘」四字編

法,這些作品及其作者,有些眾所周知,有些

排而成的圖像詩,卻充分的表達了戰爭的衝擊

就連選詩的詩人都不知作者的身分,但透過彼

力和震撼感,韓昕余認為詩的最高境界為其哲

此的分享交流,讓我們在觀看、欣賞詩作時有

學高度,陳黎這首詩描述戰爭的悲劇並使人反

了耳目一新地體驗及感動。

No.29

11


論詩煮字,冬日進補|焦點事件

詩的探險·詩人讀詩第二場 ●時間 2018 年 11 月 17 日 星期六 PM2:300 – PM4:30 ●主持 張寶云 ●與會詩人 李珍明(韓國)、李進文、金尚浩(韓國)、葉汐帆(西班牙)

撰寫 / 劉佳昕 【詩的探險 2】的主持人為張寶云,她不僅是

每個讀者也都是詩人,並不需要去想如何能夠

本系的教授也是一名詩人,因此對現代詩頗有

讓讀者明白其中的意義,因為他們其實都了解

研究。此次參與的詩人不僅分享所創作的詩也

的。以下是他的五首詩:

與表達了各自對詩的看法等等,因此我們可以

1.

感受不同地域在創作上的差異。

魚兒只要一轉身就忘了它身後水族箱的玻璃。 於是認為魚缸是無止境的。相信了它是無止境

葉汐帆,來自西班牙的詩人,目前就任於淡江

的,魚兒用無限的迴旋轉身,將魚缸變得無窮

大學,也曾經多次來到松園別館。張寶雲老師

無盡。魚兒生活週遭,總是無邊無界。

也說到每當自己聽到葉汐帆詩人的朗誦都有一 種迷幻的效果,不知是因長相還是語言, 見到

2.

他總讓人彷彿有置身西班牙的感覺。葉汐帆詩

每次水和石頭的滾動

人說到:「西班牙人都很熱情,但比熱情重要

每次的觸動都滾著魔咒

的是他們很直接,因此我們在詩中很少採用修

體會來自於站在樹梢的角鴞

辭。」所以他認為在〈詩藝〉這首詩中的「形

那藍色的暈眩感的狂喜

容詞,若不賦予生命時,則肅殺」這句話表達

今日雨為了它的勛章回來了

了西班牙的詩人的寫作方式。所以他覺得剛

刷新了草甸上的艸

來到亞洲最難以適應的是亞洲人的含蓄。他認

巫師魚預感了一個雌雄同體的大海。

為自己的詩都是屬於短且輕的詩,但也較為深

是時候 樹 該前進了

奧。葉汐帆詩人的詩都沒有標題,因為他認為

提起它那百年的步伐 城市的人造光

12 奇萊文訊 2018 / 12


2018 太平洋國際詩歌節 International Poetry Festival

3.

血。在樓梯縫間的割者藏了那些年的曙光。要

割者逆夜地划著水

若巫師魚透露蜂鳥們如何用他們的縮小後綴式

海鳥的叫聲

築巢,那現今隱喻的存在就沒有必要。頂樓她

美人魚發情的呻吟聲

的呻吟。也是枉然。

捲曲著蛇尾般的尾巴

水已經在火中

燈籠是雨霧的糧草 減速。丟下划槳 啜一口熱水瓶中的紫草 突發奇想地堅信真實是奇數且重複的 那是首顯純粹的跡象 若唸出水的名字 若坐舵升起那三座仙島 4. 終究要開始,現在就開始,一次 至終 史無前例 將從頭開始 從圓圈的震盪 及魚兒們 開始 5. 有人與她的情人的屋頂私會。伸出腳鐲、卷鬚 或蠑螈引誘對方。夜折曲了錯過過混雜的名。 十二月總結與一個抓痕中,森林在苔蘚下出

金尚浩,翻譯過許多的詩著。20 年以來,都 是在台灣的文學雜誌中介紹韓國的詩,目前關 注的是 50 年代出生的詩人的作品,也陸陸續 續把許多韓國的詩介紹過來。50-60 年代韓戰 結束後,經歷過戰爭的詩人與戰爭前詩人的想 法很不一樣,他們會因為苦境而寫成與眾不同 的詩,這也是為什麼他較為關注那些詩人的作 品。 < 與牠目光相遇了 > 金基澤 詩 / 金尚浩 譯 一時與牠目光相遇了 雖是相當面熟的模樣 卻到底是誰完全想不起來 簡直在陌生的熟臉而慌張 我就一度從牠無法移開視線 牠也似乎暫時思考我是誰的眼神 牠正在翻找垃圾袋 牠進去貓皮裡面

No.29

13


論詩煮字,冬日進補|焦點事件

並已經習慣經久的直立

死亡的問題早已看得通透了。寫詩時的大是死

卻以四隻腳走路顯得有點不自然

亡,副標則是女性,因為韓國是一個重男輕女

牠在翻找垃圾的事就被我妨害而抗議似的

的社會,女性問題一直在縮小,因此決定以此

喵喵,加上感情叫著

為主題。許多人都覺得她的詩有很多想像力,

不料以嬰兒的聲音哭起來的自己叫聲

是自由自在特質的詩人。以下是她的詩:

覺得蠻奇怪而無法忍受似的 迅速地緘口不叫了

<모래밭에서>〈在沙灘〉金尚浩譯

牠像別的貓般不會趕緊跑掉

내가 많이 망가졌다는 것을 我驟然感到自己

被發現自己悲哀動作的模樣就會生氣似的

갑자기 알아차리게 된 이즈음 很破落的最近

低著頭

외롭고 슬프고 어두웠다 會寂寞、悲哀、昏暗

以駝背慢慢地轉身後,好一陣子漸漸疏遠了

了 나는 헌것이 되었구나 我就成為破舊

李珍明,韓國籍詩人,三十五歲歲時因為偶然

찢어지고 더러워졌구나 又成為心碎和骯髒

的機遇踏入文學界成為詩人,但在韓國普遍是

부끄러움과 초라함의 나날 害羞和寒酸相的日

在二十五歲時步入文學界。她是在 33 歲開始

寫詩,那時的她還是個上班族因此寫詩的時間

모래밭에 나와 앉아 모래장난을 했다 坐在沙灘

非常少,但是她在有一天的空閒時間坐在家裡

就玩了沙子遊戲

的沙發上看著從外面照射進來的光線時突然想

손가락 사이로 모래를 뿌리며 흘러내리게 했다

到耶穌是在三十三歲拯救了人類,可是三十三

從手指縫間撒沙子讓它滑落

歲的她還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而已,所以至那

쓰라림 수그러들지 않았다 辛酸尚未低落了

天起她就真正開始了自己的寫作之路。之後她

모래는 흘러내리고 흘러내리고 沙子一直滑落

遇上了一名很好的老師,在寫作的初期給了她

又滑落了

許多的鼓勵,讓她覺得應該認真地寫作。雖然

모래 흘리던 손 저절로 가슴에 얹어지고 滑落

曾有兩次投稿韓國的青春活力獎都沒有得到認

沙子的手不由得放在胸前

可,但她仍不放棄,刊登與文學雜誌的機會重

머리는 모랫바닥에 푹 박히고把頭在沙地深深

獲信心。

地 扎進

珍明早期的作品大多以「死亡」為出發點,因

비는 것처럼祈求似的

為母親在她 19 歲時便逝世了,加上她又是家

비는 것처럼祈求似的

中的長女,必須承擔起父母的角色去照顧弟

헌것의 구부린 잔등이 되어 기다리었다等著成

妹,因此每一天除了睡覺的時間,她都在思考

為破舊而彎曲的殘燈

死亡的問題,經過多年的歷練後,如今她對

모래알들이 말했다沙粒們說聲

14 奇萊文訊 2018 / 12


2018 太平洋國際詩歌節 International Poetry Festival

지푸라기가 말했다草屑也說聲

人應該從生活的內容擷取素材從而運用於寫作 當中。如果遇到讀不懂的詩或者沒有靈感的時

모든 망가지는 것들은 처음엔 다 새것이었다所

候,總覺得是自己的訓練不夠,才導致無法讀

有破落的東西當初都是新的

懂那首詩或者寫出一首好詩,而且寫詩不僅僅

영광이 있었다還有光榮

是寫一首詩,詩本身也需要一種形式,才能更 加具體地展現給讀者。

영광 , 영광 光榮、光榮 새것인 나 아니었더라면 若不是新的我

他認為在所有形式的作品中詩集的性價是最高

누가 망가지는 일을 맡아 해낼 것인가 誰會擔

的,因為詩不同於其他的文學作品,詩是可以

當破落的事宜呢 망가지는 것이란 언제고 변하고 있는 새것이라

重複閱讀的,即使是在許多年後重新閱讀也會

는말 破落的就是隨時會變化的新的意思

有另一種不同的感受。他也贊同瘂弦的說法:

영광 , 영광 光榮、光榮

詩是走在人的前面,如果詩人一直擔心讀者讀 不懂他的詩,那麼詩人就會落在讀者的後面,

나는 모래알을 먹었다 我就吃了沙粒

讀者不會選擇一位這樣的詩人的詩去閱讀。以

나는 지푸라기를 먹었다 我就抓了草屑

下是他的詩:

李進文,現任台灣商務印書館總編輯,曾獲得

狗趴在一旁聽見人的交談

許多的文學獎項。他覺得自己已經寫詩已經蠻

「有收到我寄給你的賀卡嗎?」

長一段時間,所以他認為寫詩或者讀詩都是一

「你是說那一陣一陣的風啊」

種自我訓練,要把自己訓練到很紮實的程度,

「不是。那短訊微信臉書呢?有收到吧!」

而且不一樣的人生經歷會有助於寫詩,許多從

「你是說雲雀夜鶯呀都飛走三十年囉」

事不同行業的人都在寫詩,他們的作品有時甚

「我一直祝你新年快樂都沒收到嗎?」

至出乎我們的意料,雖然不一定是很好的詩,

「你是說那片蘆葦一直枯等舟子的傻樣啊。」

但能開拓我們對詩的眼界。李進文原本念的是

「不是!我是喔你有收到我寄給你的任何東西

商學院的會計系,畢業後從事的職業卻是記

嗎?」

者,也做過電子書和動畫的工作,他覺得這些

「有哦一件寬鬆的春衫。」

經歷都有助於自己的寫作。

「舒服嗎?」 「還好,還適合藝術肥胖的五言絕句。」

李進文認為詩是有限制的,不是絕對自由的,

「你聽不懂我說的?」

是有自己的語言性、規則和節奏,他也認為詩

「懂哦你說你寂寞」

No.29

15


論詩煮字,冬日進補|焦點人物

楊牧書房青年駐校作家

葉覓覓 16 奇萊文訊 2018 / 12


楊牧書房青年駐校作家:葉覓覓

關於 葉覓覓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芝加哥藝術學 院電影創作藝術碩士。以詩錄影,以影入詩。夢 見的總是比看見的還多。每天都重新歸零,像一 隻逆流產卵的女鬼或鮭魚。擅於拼貼別人的 無 關成為自己的有關。標準廢墟控。作品曾獲聯合 文學小說新人獎、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德 國斑馬影像詩影展最佳寬容影片等。育有詩集三 本,《漆黑》、《越車越遠》與《順順逆逆》。 英譯詩選《他度日她的如年》(His Days Go by the WayHer Years),入圍 2014 美國最佳翻譯 書獎詩集類;荷譯詩選《我不知道你不知道我不 知道》,正在誕生中。

No.29

17


論詩煮字,冬日進補|焦點人物

詩人葉覓覓 專訪 採訪 / 周慈恆、黃立心 這個學期,本校的「楊牧文學講座基金」獲得

九十八張相片牌(原本有九十九張,其中一張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贊助,推出全國首

在跟小孩玩耍時遺失了),參與者先在空白的

創的「青年駐校創作計畫」,資助青年作家來

紙片上畫圖並寫下心中的疑問,想著問題並在

到東華駐點創作兩個月,而首先邀請到的即是

兩副牌裡各抽取一張。解牌的過程中,宇宙間

本校校友暨新銳詩人葉覓覓。

無數因緣巧合牽起了這兩張牌與你對話,其中

葉覓覓畢業於東華中文系、創作與英語文學研

有著許多想像、詮釋的空間,也許讓人困惑已

究所,之後在綠島度過一年的實習教師時光,

久的問題,答案就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

並遠赴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學習電影拍攝專 業,對於這次受邀駐校創作,她表示就像是燕

體驗完詩塔羅後,我們談起了駐校作家的種

子歸巢,是一次與當時留在東華的、另一部分

種,因葉覓覓是第一位受邀的青年駐校作家,

的自己交會。

不同於以往中文系的駐校作家需在校開課,而 是來東華駐校創作並與學生聊作品。葉覓覓在

下午兩點半,我們來到位於人社一館的駐校作

東華大學就讀時,不僅有瘂弦、鄭愁予、羅智

家研究室,室內因空曠而顯得冷清,僅有桌椅

成、施叔青、黃春明等著名詩人和小說家,來

與空蕩蕩的櫃子,除此之外就只有窗邊一張躺

擔任為期一年的駐校作家,更有一批作家以全

椅,原來是去年辭世的曾珍珍教授所有。採訪

職或兼職的方式,開設各種創作或研究課程。

開始前,葉覓覓邀請我們體驗了「詩塔羅」,

她形容自己經歷了極為珍貴的黃金時代。

這個活動在她駐校期間的每周三下午於楊牧書 房舉行;事實上,在受邀駐校之前,她已曾多

她認為創作是無法直接教給學生的,並非上過

次在其他場合進行過,我們有幸在這寧靜的時

這些作家的課就模仿他們的風格,因為創作是

刻享受一次更私密而易於貼近內心的版本。

從一個人的生命經歷生長出來的,難以被限制 為某種典型,更無法修改;相較之下,在學生

詩 塔 羅 由 兩 副 牌 組 成, 九 十 九 張 詩 句 牌 與

18 奇萊文訊 2018 / 12

時期,能有機會觀察這些作家的談吐、思考這


楊牧書房青年駐校作家:葉覓覓

些作家與作品之間的關聯,不僅相當有趣,也

說前陣子,我因為腳傷而無法騎腳踏車,也沒

成為她後來創作中很重要的養分。除此之外,

有機車可以騎,移動範圍只能到最近的多容館

她也在文學創作所接受曾珍珍老師所帶領的英

吃飯(多容館是校內的學生餐廳),每次都經

文閱讀密集訓練,過程中她開闊了視野、彷

過一排樟樹,當時即便只有這片風景可看,我

彿跨到了另一個世界。而在東華讀書的這段期

也非常珍惜。眼球轉動的幅度是關鍵。當我拿

間,除了優秀的前輩和師資外,東部的大自然

起相機時,用的是另一隻詩的眼睛去觀察這個

更是對於她的創作影響深遠。她回憶那時在校

世界,我喜歡拍攝在人們眼中非常微小、被忽

外租房,每當早起或是通宵熬夜時總會看到日

略的東西,它們其實是極具生命力與美感的。

出與月亮東升,還有門前那棵相思樹的枯榮; 記得 20 歲生日時,她在崇德海邊發呆,還有

Q2:那麼你在創作的時候,最在意什麼事情?

海巡人員前來關心,以為她要跳海;就連後來

A:當我在創作時,腦袋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的。

選擇實習的學校時,她也故意選了綠島國中,

就是突然很想寫東西,順著流去寫,可以說是

就是想要留在東部,享受被自然包圍的親密

像通靈一樣,或者某種出神的狀態,好像有一

感。以下是我們的訪談:

根天線從身體裡長出來,去接受宇宙的波動, 我把那樣的波動轉譯成詩。我覺得寫詩就是轉

Q1:接下來我們要提問關於創作的問題。請您

譯的過程,所以我沒有任何計畫,就是很直接

分享一下身為一位創作者的日常;會不會特別

的把它寫下來;當然,發想和找字是不可避免

做些什麼事情來獲取創作的靈感呢?會不會覺

的,書寫的過程中,我也會修改句子。當我寫

得生活太過平淡,而去做些瘋狂的事情,以產

完,確定已完成這首詩之後,我就不再修改了。

生好的創作呢?

因為這時我已抵達新的狀態,回不到當時的狀

A:對我而言創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創作,

態了;就像我已經進入第二棟建築物,要如何

它們是分不開的。其實不一定要做瘋狂的事

搬動第一棟建築裡的家具呢?

情,生活是否平淡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它;比如

大家會發現我的詩裡有許多韻腳,其實是那些

No.29

19


論詩煮字,冬日進補|焦點人物

韻會自己來找我的,我沒有刻意押韻。寫作時,

電影,是兩個很不一樣的領域,那是因為在台

我的腦袋會出現許多聲音,每個人寫作的狀態

灣,文學和藝術被分得太開了。我就讀的是芝

都不一樣,也有很多詩人是一定要想得很清楚

加哥藝術學院,這所學校很自由,雖是電影創

才下筆,也會修改無數次,而我所習慣的,就

作所,學生卻來自不同背景,大學未必都是唸

是讓自己在一個最純粹、心無旁鶩的狀態下,

電影出身,不同領域反而可以擦出驚喜的火花;

接收宇宙告訴我的東西,然後把它轉譯成詩,

因此,在美國時我比較認同自己的「藝術家」

我喜歡這種自然的流動。

身分,我不曾感覺自己是電影導演,因為我不 「導」,我鏡頭裡的人事物也沒有「演」。我

Q3:創作時有遇到過瓶頸嗎?要如何克服呢?

把攝影機當作筆,去蒐集各種影像,然後以剪

A:沒有刻意,就沒有所謂瓶頸。假如很久沒

接拼貼的方式呈現。我喜歡把詩句和影像編織

有寫作,像這樣的空白就很好,代表有些新的

在一起,我習慣那樣的手工感,從發想到去拍

東西在靈魂底層醞釀,之後就會浮出來,所以

攝,就跟我寫詩的狀態一樣,腦袋常常也是一

完全不會有「寫不出來」的焦慮。

片空白;我不知道會遇到誰、會拍到什麼,但 我很喜歡這樣直覺性的擦撞,因為常會常有意

Q4:有在生命中有影響你很深遠的作家嗎?

想不到的結果。有些日常收集的畫面,最後也

A:我大學時非常喜歡卡夫卡,好想穿越時空

可以在機緣巧合之下,成為新作的一部分,所

去認識這個人。那超現實且荒誕的世界,彷彿

以對我而言,創作與非創作的狀態,其實是沒

跟我心中的小宇宙有些神秘的串聯,所以當時

有界線的。

看了很多他的作品。我覺得他的小說裡滲透出 濃烈的詩的質地。

Q6:在外地留學的經驗,是否有什麼令你印象 深刻的東西?

Q5:可以請你分享一下在國外留學的經驗嗎?

A:在芝加哥時,我去上了幾門底片的課程。

A:一般人可能會覺得從中文系背景突然跳到

我 們 使 用 的 是 十 六 釐 米 電 影 攝 影 機 Bolex。

20 奇萊文訊 2018 / 12


楊牧書房青年駐校作家:葉覓覓

Bolex 很重,上一次發條只能拍 30 秒,而一

心收入來源不穩定?真的有辦法靠創作維生

捲一百呎的底片只能拍三分鐘。我常常把攝影

嗎?

機和腳架放在買菜的購物車裡,搭公車去拍影

A:學生時代,我也會擔心,怕自己最後會

片,有的公車是有階梯的,有時司機還會特別

為了五斗米折腰。我爸媽比我更擔心,雖然

解開安全帶,幫我把器材搬上去,這就像是一

他們跟我擔心的角度剛好相反,他們都是公

種行動藝術。還有,我在那之前從來沒住過會

務員,就怕我不折腰。為了安撫他們,我只

下雪的地方,所以覺得很新鮮,雖然芝加哥冬

好修習教育學程。實習的時候,我還叛逆選

天很冷,但我還是很享受在雪地裡走路,喜愛

擇了綠島國中,去那裡寫我創英所的畢業作

摩娑雪的顆粒。我們學校就在密西根湖旁邊,

品。在綠島很快樂,但是我知道自己無法在

課餘的時候,我喜歡站在十三樓的交誼廳往下

體制內當一名教師。領了教師證,連用都沒

眺望棋盤式的街道與車流,欣賞美麗的湖景。

用,經過一場家庭革命,就出國唸電影了。 那是 2007 年,我非常幸運,由於爸爸做投

Q7:在外地求學的經驗對你的創作有什麼影響

資賺了一筆錢,可以支付我在美國的學費。

嗎?

隔年,發生全球金融海嘯,如果我晚一年出

A:在花蓮的時候,我並沒有實際拍過電影,

國,應該就讀不成了。其實,我只申請兩間

也沒有學過攝影,所以技術方面的東西,我是

學校,芝加哥藝術學院和舊金山藝術學院,

去了芝加哥才學習的。由於我的詩裡原本就有

我一心一意想去芝加哥,竟然順利申請上

強烈的影像感,加入了電影的元素,很多天馬

了。信念創造實相,只要心想加上努力,事

行空的東西就被打開了。那對於我的詩人身分

必會成。

反而是一種強化,而非削減。

「維生」這件事也是一樣的,2010 年回台 之後,我就靠接一些翻譯或影片製作的小案

Q8:問個比較現實的問題,這也是許多華文系

子維生,領創作補助也教一點寫作工作坊,

學生的疑問。身為一個自由創作者,是否會擔

雖然存不了錢,但是我的時間很自由,有大

No.29

21


論詩煮字,冬日進補|焦點人物

片空白可以創作,對我而言,這是金錢買不到

兩個月,雖然沒有充裕的物資,我感覺托拉查

的幸福。老實說,我每年都不知道我的收入在

人一點都不落後,他們自給自足,住在源頭裡

哪裡,也不會主動去找案子,每次存款快見底

面。抵達那樣的地方,就像是回家幫自己的靈

時,就會有案子自動跑來找我,比如這次到東

魂充電,這也是為什麼我選擇雲南的原因。

華大學駐校就是,一個月六萬塊又包住宿,不 用教書,只要負責寫作即可,簡直就是老天爺

Q11:接下來是關於詩塔羅的問題。請問在東

送我的年終大禮。

華進行詩塔羅的過程中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 事情?

Q9:對於將來也想走上創作這條路的學弟妹

A:大部分的學生,問的都是未來和愛情。第

們,有什麼建議嗎?

二場,有十三個人都問愛情,其中有七個是曖

A:順著內在的流動去寫是很重要的,不要太

昧關係。我鼓勵大家把問題和牌卡拍下來寄給

在意是否得獎、投稿會不會上,很多人太在意

曖昧對象,女生們都不願意,男生們比較願意

其他人的眼光,就會忘記自己的聲音。我覺得

試試看,這也是一種追女生的方法吧。另外,

要傾聽自己的聲音,然後把那些聲音寫出來,

來玩詩塔羅的,是來自東華各個系所的學生,

不管別人怎麼說,那就是你的聲音。

很多人平常是不讀詩的。我喜歡邀請他們自己 解牌,當一句詩、一張圖和問題連在一起時,

Q10:結束駐校之後有什麼規劃嗎?

許多的解釋便充滿新意,他們等於是在創造一

A:我前陣子剛拿到雲門舞集的「流浪者計畫」

首新的詩。我的詩都是從日常生活裡長出來

獎助金,我計畫 2019 年秋天,到雲南三個少

的,這也是一種把詩釋放回生活的方法。

數民族的村落,各住三個禮拜,和當地居民一

我跟小孩玩的時候,都會請他們畫圖,意外發

起生活。由於創作《四十四隻石獅子》這部以

現他們畫的圖案跟抽到的圖卡,在構圖上常常

死亡為主題的實驗短片,我去年到印尼偏遠山

有相似之處。因此,我最近發展出來的玩法是,

區拍攝托拉查族人的傳統葬禮,我在那裡住了

請提問者寫問題配一個插圖,竟然得到許多有

22 奇萊文訊 2018 / 12


楊牧書房青年駐校作家:葉覓覓

趣的結果。我的詩塔羅比較像一面鏡子,它反

圖卡,都是生活和旅行隨手拍下的照片,大部

射出提問者潛意識裡的東西。對於未來,表面

分都貼在我的臉書粉絲頁。有一次,有個女孩

上我們茫然不知,或許最深層的自己,早就有

抽到「把臉哭成大海」,圖卡是希臘的愛琴海,

了答案。這是一個從裡面發現、從外面看見的

驚人的是,兩年前,我在臉書貼出那張愛琴海

過程。

的照片,配的詩的最後一句便是「把臉哭成大 海」。透過詩塔羅,我蒐集到許多生命故事,

Q12:那在之前的其他場合進行詩塔羅,有什

初次見面的人,很難一下子就講出內心話,但

麼特別事情或現象嗎?

是,當問題被寫下時,潘朵拉的盒子就被打開

A:去年二月,我去尼加拉瓜參加詩歌節。我

了,有時候,提問者甚至會在抽牌之後激動落

的詩塔羅實驗便是從那裡開始的。我帶了紙和

淚。我的詩塔羅實驗已經進行將近兩年,參與

筆,現場做了一副手寫詩卡,跟很多詩人玩,

者約有一千多人。接下來,我想要用詩的語言

得到許多有趣的回饋。今年十一月,我去馬來

寫一本小書,搭配牌卡出版。我也希望帶進藝

西亞參加文學節,這一次,我多了圖卡,整個

術的領域,來舉辦一場互動式的展覽。

解讀的層次更豐富了。記得在文學節的最後一 夜,趁著作家們喝酒、聊天時,我把詩塔羅拿

題外話

出來,派對的氣氛立刻被炒熱了,大家都很好

Q:之前在美國留學那段時間,會不會因為使

奇對方的問題,牌卡一翻開,所有人就搶著解

用英文導致中文變差,影響到創作的語感?

牌,簡直就是另類的集體創作。在團體裡,總

A:

是會有一張牌重複出現。比如,我曾經去跟一

不會。學校裡還是有台灣學生,我會跟他們聊

群學校的志工媽媽玩,那天有四位媽媽都問跟

天。我平常也會在部落格寫生活札記。在全英

小孩有關的問題,竟然都抽到:「愛我像愛一

語的環境裡,中文顯得更加可貴,反而會衍生

朵野牽牛」,有一張無解牌也出現了五次。夫

出某種革命情感。

妻、情侶或家人,很容易抽到同一張牌。這疊

No.29

23


論詩煮字,冬日進補|焦點人物

《四十四隻石獅子》創作分享會 ●時間 12 月 18 日 星期二 19:00 –21:00

●地點 東華大學人社二館 第五講堂

《四十四隻石獅子》是一支混合了劇情、紀錄和動畫的實驗短片,主題是死亡。 這是駐校作家 葉覓覓得到「高雄拍」一百萬元獎助並擔任編導的作品。除了在 2018 高雄電影節首映之外,尚 未在其他地方放映過。花蓮是葉覓覓的第二故鄉, 她期待聽見石獅子在縱谷裡嘹亮。而此次分 享會也同場加映葉覓覓的影像詩短片:《他們在那裡而我不在》、《被移動的嗎?》、《南無 撿破爛菩薩》。

影片資訊

台灣 Taiwan | 2018 | DCP | Color、B&W | 25min

從第一分鐘到最後一分鐘,從超現實荒謬劇到少數民族的喪葬儀式,從魚塭到廢墟,從女人到 男人,從電話到龜殼,從算命到超渡,從彩色到黑白,從馬聶聶到系統排列,從動物到被動物, 從悲傷到寧靜。葉覓覓導演以影入詩,交錯生與死,每個畫面都把死亡彈響,釋放遼闊的生機。

24 奇萊文訊 2018 / 12


楊牧書房青年駐校作家:葉覓覓

撰寫 / 劉佳昕 葉覓覓從東華畢業後她就到綠島國中當了一年

〈四十四隻石獅子〉對她也有不同的寓意,因

實習老師,實習結束後就決定去讀電影,感到

為她的丈夫和她的公公都是在四十四歲時過世

慶幸的是,她很順利地申請到芝加哥藝術學

的,加上在華人圈裡「四」這個數字也有著代

院。她說自己喜歡把影像和詩結合在一起,因

表不吉利的意思,與「死」有很深的連結。除

為後來就讀電影的關係,導致許多人質疑她是

此之外,因為我們無法永遠都將「四十四隻石

不是之後就不會再寫詩了,但她認為寫詩和拍

獅子」這個詞語念得語音正確完美,就像面對

電影的核心是一樣的,只是藉由不同的創作方

死亡一樣,所以她認為「四十四隻石獅子」就

式呈現,而且各自別有一番韻味。

是代表著死亡。因為親身經歷過生命的轉折, 所以她覺得自己除了可以為他寫詩,也能為他

講座剛開始時,葉覓覓先給我們看了她所拍攝

拍出一部影像詩,作為紀念。

的三部影片:〈四十四隻石獅子〉、〈被移動

葉覓覓也提到了她為了拍一部有關死亡的電

的嗎?〉和〈南無撿破爛菩薩〉。葉覓覓認為

影,所以去年去了兩次印尼。這部影片裡有一

其他創作者可能是先有詩,才有影像,但對她

小部分放入了她在去年前往印尼時所拍攝的影

而言影像和詩是同時發展的。因為在芝加哥就

片。她在印尼體驗了印尼當地人的葬禮,並給

讀讓她發現創作和藝術也可以融合在一起,發

她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如今,她在面對死亡這

展出不同的效果。葉覓覓的影片都採以拼貼式

件事上也有了不同的想法,這是讓她正式地面

呈現,而且演員全部都是素人,大部分為她的

對死亡的開端。

家人和朋友。日常生活中,她喜歡把有趣的事 物拍攝下來,當作以後可能會用到的素材。

〈四十四隻石獅子〉在審核的階段時,曾遭評 審委員質疑她所拍攝出來的影片與當初的計劃

在〈被移動的嗎?〉影片中,葉覓覓特別將「片

案有些不符,因此〈四十四隻石獅子〉曾經過

尾」放在整部影片的中後段,有別於其他人都

多次修改,直到現在大家所看到的版本。另外

是將片尾放在最後面,因為後面的影片對她來

也因為她去了許多與死亡相關的地方,導致自

說富含著不同的意義,其實影片中在建造帆船

己的身體承受太多的負能量,雙腳一直抽筋甚

的人就是她的先生,不幸的是她的丈夫已經去

至到了腳軟無法走路的狀況,直到最近才把身

世了。她也慶幸自己是個創作者,因為這樣便

上的負能量清除。現場葉覓覓與我們分享了這

能夠利用創作將人生中許多重要的部分記錄下

些死亡的事情,讓許多人都對死亡有了新的定

來,然後與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義。

No.29

25


論詩煮字,冬日進補|焦點人物

葉覓覓的詩塔羅筆記 撰寫 / 葉覓覓 上週三開始,我在楊牧書房進行詩塔羅活動,對象是東華大學的師生。 實驗結果非常精彩。 這是我第一次可以這樣投注大量的時間,跟陌生人玩。 之前去講座時,雖然會跟觀眾玩,但是因為人太多,沒有辦法花太多時間聽對方的生命故事,以及 解牌。 上週,三個半小時裡,我收到 39 個問題。 本週,三個小時裡,我收到 37 個問題。 平均每個問題都花了 4~5 分鐘來探討。 (前來占卜的學生絡繹不絕,大家在旁邊等待二、三十分鐘也甘心,毫無冷場。) 最熱門的問題,就是未來和愛情。 上週,有 9 個人問了關於未來的問題,包括:要不要出國唸書?要不要離開花蓮?有 12 個人問了 愛情的問題,包括:什麼時候可以談戀愛?與現任男女朋友的關係? 本週,有 13 個人問了關於未來的問題。有 13 個人問了愛情的問題,特別的是,裡面有 7 個人都 處在曖昧不明的關係裡,等著被告白。 上週,《幼獅文藝》的主編馬翊航到張寶云老師的課堂演講。翊航跟我邀了一篇關於東華駐校的稿 子,演講之後,他特地找寶云老師和一群華文系的學生,來看看我的詩塔羅活動,也參與遊戲。 因此,那天我收到了 4 個問題,都與文學創作有關。 最奇特的是,有兩個問題,詩卡和圖卡搭配得完美無缺,簡直天生一對。 A 女孩問:「生命的方向?」 她抽到的詩卡是「把臉哭成大海」。 抽到圖卡是我在希臘拍到的愛琴海。

26 奇萊文訊 2018 / 12


楊牧書房青年駐校作家:葉覓覓

當時我只覺得,這未免太巧。回家之後,我才猛然想起:2016 年,我在臉書貼出這首詩時,配的 就是一模一樣的圖啊!! B 女孩問:「下週報告會如何?」 詩卡是「臉習當粉嫩的兒童」。 圖卡竟是兩個假娃娃!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華文系大二的學生,胡冠中。這個二十歲的男孩,只畫了一張圖,沒有提問。 他說:「我並不是那麼相信文字,我覺得用問題、答案這樣線性投射,感覺有點單調,甚至是愚蠢。 基於這個實驗,我也想實驗,我想投入非邏輯、非線性的東西進去,像是漩渦還有藤蔓,像是小花 蔓澤蘭……」 被這樣踢館,我還蠻開心的。既然我在做實驗,若是有人可以來實驗我的實驗,那必定會讓我的實 驗有更上乘的效果。 最近,當我跟不會寫字的小孩玩詩塔羅時,我都讓他們直接畫圖,意外地發現,他們畫的圖,常常 跟抽到的圖卡有一些巧妙的相似之處。 所以,由於冠中和孩子們的推波助瀾,本週我做了一個全新的嘗試:除了寫下問題,提問者還要畫 圖,而且可以隨意畫,不需跟問題有關。 果然,得到幾個神奇的對照組。 C 女孩問:「我們最後會走散嗎?」 她畫了兩隻手,中間有三角形碎片。 圖卡是一隻關在籠裡的松鼠寵物,牠兩隻手張開的樣子,跟女孩畫的手,有一些相近之處。 「既然是同一隻松鼠的左右手,就不用害怕走散了。」我說。 A 男孩問:「我未來會成為一位好的心理師嗎?」 他畫了三朵雲,雲底下有一個小人,左右各有一個問號。 圖卡是一位站在田埂上的印尼托拉查人,面對的是左邊和右邊被大雨淹沒的水田,像是站在生死交 界,而他頭上有一大片烏雲。

No.29

27


論詩煮字,冬日進補|焦點人物

D 女孩問:「未來生活會變更好嗎?」 我看她戴著白手套,問她原因為何。 女孩說她有強迫症,潔癖很嚴重。 (所以她隨身攜帶一張摺疊椅,不願坐圖書館的椅子。背包也一直抱在胸前。) 女孩分享了她的生命故事,她希望強迫症可以變好。 我說:「不然這樣吧…. 問問看,為什麼你會有強迫症?」 她同意了。 她抽到的詩卡是「每天都閉著眼睛捐掉三滴水」。 圖卡則是一扇門,上面寫著「南無阿彌陀佛」。 我說:「因為捐掉水的關係,你為這世界帶來潔淨的意念,而你是備受祝福的。」 女孩說:「我最近的確想要修行。」 女孩讀的是心理系,她說她的願望是幫助強迫症患者。我聽了非常感動。 B 男孩畫了兩隻可愛的動物,據說是仿擬某個貼圖。他問的是愛情。 他說,不知道要去哪裡找對象。 我問:「你是哪個系的?」 他說:「華文系。」 「華文系女生不是很多嗎?」 「可是我不喜歡女生啊。」 「喔,明白。」 他抽到兩隻牽水車藏儀式的公雞,公雞的腳都被繩子縛住了。 「哇,兩隻公雞!跟男同志的連結太妙了。」我說。 「對啊,後面還有一隻。」 原來男孩才剛跟前男友分手一個月,還未走出情傷啊。 也難怪詩卡是「我的淚水比較鹹」。 E 女孩問:「跟對方的緣份?」 「也是曖昧對象嗎?」 「沒有,我們在一起一個禮拜了,想知道以後的發展。」

28 奇萊文訊 2018 / 12


楊牧書房青年駐校作家:葉覓覓

女孩整個人冒著閃亮的粉紅泡泡,甜甜的笑容連蜜蜂都會嫉妒。 她抽到「用小孩的高度丈量這世界」。 我請她站起來,我們倆個子一樣高。 我說這是我寫給自己的句子。 她直呼好準,因為她的朋友都覺得她的個性很像小孩。 F 女孩問:「明年 2 月的旅行要去嗎?」 她講了一大段背景故事,聽起來實在是一個相當掙扎的決定。 結果竟然抽到「我就搭乘太空船去旅行」! 圖卡是純淨的嬰兒,我的小姪女星星。 「保持你的初心,不要想那麼多,就去吧。」我說。 畢竟,太空船就是要空空的無負擔哪。 G 女孩抽到「從腹中推擠出隱形的勇氣」,於是哭了。 C 男孩讀的是音樂系,他苦惱地問:「練琴為了什麼?」 抽到「我的眼淚借你」。 我說:「你有沒有想過,琴聲是可以感動人的?不為任何目的的創作,最容易打動別人啊。」 男孩離開的時候,我感覺他籠罩著深深的憂慮。 這六個半小時的遊戲時光裡,我發展出一句口頭禪。 「不然你把牌卡拍下來,寄給他,請他幫你解讀嘛。」 我指的是曖昧對象。 提問者大部分是女孩,她們都不敢。 男孩們倒是躍躍欲試的樣子。 無形之中,我也在用詩塔羅促成一段良緣,或者孽緣。 (但無論成功或失敗,我都不會負責任的嘿。) 謝謝這麼多可愛的大學生和研究生來跟我玩,豐富了我的資料庫。 期待接下來一個月,我們可以擦出更多美麗的火花。

No.29

29


論詩煮字,冬日進補|焦點人物

30 奇萊文訊 2018 / 12


楊牧書房青年駐校作家:葉覓覓

No.29

31


紙上沙龍|華文文學講堂

編輯與美學

許悔之 —

地點:人社一館 第三講堂 主持:李進益老師 ● ● 時間: 12 月 日 ● 3 星期一 14:00 –16:00

東華華文駐校作家 107-1

關於 許悔之 1966 年生,台灣桃園人,國立台北工專(現改制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化工科畢業。曾獲多種文 學獎項及雜誌編輯金鼎獎,曾任《自由時報》副刊主編、《聯合文學》雜誌及出版社總編輯。現 為有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之社長。過去出版的個人作品從童書、詩集、到散文等皆有之。 2017 年起,抄經及手墨作品,應台北「敦煌藝術中心」之邀,陸續參加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上 海城市藝術博覽會等聯展;2018 年 3 月於台北「敦煌藝術中心」舉辦「你的靈魂是我累世的眼睛: 書寫觀音書寫詩 . 許悔之手墨展」。

32 奇萊文訊 2018 / 12


許悔之

撰寫 / 詹心怡 演講開始,許悔之老師以幾個有鹿文化所出版

送給作者的一幅畫。

的書做為範例,分享他如何維持對編輯的興 趣,讓自己在編輯的路上更有價值,並透過這

接著許悔之老師又以林文月《文字的魅力:

些例子解釋身為一位編輯最在意的是什麼?以

從六朝開始散步》為例。這本書後方附了張

及最現實的問題:「當編輯該怎麼活下去 ?」

CD,內容是作家朗讀自己每個階段散文中最重

隨著時代地改變,網路書店興起、線上資訊發

要的片段。許悔之老師說他花了許多工夫在這

達,在搜索與儲存方式改變的同時,這個世代

張 CD 上,其實這張 CD 不是必須,但做了卻

與上個世代的編輯最大的差別是對載具、編輯

會讓整本書更有溫度、更有感情。

工具與意識的不同。 現今這個時代,讀者更加重視書籍的設計與質 他舉例,一本書的構成包含了書名、作者、題

感,視覺上若吸引人,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

目、排版設計等重要元素,不僅如此,但這個

果,因此編輯的角色十分關鍵。許悔之老師以

資訊爆炸的時代,你必須具有更細膩的思維,

蔣勳的《此時眾生》為例,這本書的舊版原為

必須思考:誰會去讀它?讀者是從什麼樣的管

彩色封面,新版改為黑白封面且附贈了蔣勳

道認識這本書?誰適合味這本書寫推薦?該定

「美與肉身的功課」CD,帶給讀者新的感受、

價要多少?由此可見,編輯雖名為「編輯」,

不一樣的故事,這是編輯賦予一本書新的生命

實際上何止是坐在電腦前打打字,它的工作內

的故事。重編一本書要如何讓讀者覺得值得再

容其實相當瑣碎繁雜,因此在生活與理想之

買,正是編輯的一項考驗。

間,必須要找到讓自己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和熱 情。

許悔之老師說,編輯必須擁有想像力,才不會 永遠都做保守的事,但也不能永遠冒險,這不

一本書的封面應該有很多種可能,而作為編輯

僅是做編輯的原則,也是人生的平衡。許悔之

則可以透過一個故事來表達自己的心意以及對

表示,深耕編輯這著角色多年,他卻不覺厭倦,

作者的敬意,讓這個設計變得更有溫度。就以

一直保持著熱忱和喜愛。也許是因為他勇於嘗

林文月的《青山青史:連雅堂傳》為例,這本

試,讓人生及想像力不被限制,所以不管遇到

書的封面是一幅台南府的古圖,許多讀者可能

什麼情況總能以開放的眼光看待、找到合宜的

不知道背後的小故事,其實是當年作家的舅舅

方式面對吧!

No.29

33


紙上沙龍|華文文學講堂

不在那邊唱: 一個非返鄉青年的邊寫邊看 ●時間:12 月 5 日 星期三 14:00 –16:00

●地點:人社二館第五講堂

●主持:黃宗潔教授

一個返鄉之路中斷的,半路出家的菜鳥原住民編輯,可以編什麼?寫什麼?如何以編輯,試探或者 邀約一種對臺灣說話的方式?當前非典型的原住民文學,又提供了我們什麼樣的可能與不可能?

34 奇萊文訊 2018 / 12


馬翊航

關於 馬翊航 一九八二年生,池上長大的卑南族,父親來自 Kasavakan 部落。臺大臺文所博 士,現為《幼獅文藝》主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合著有《終戰 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百年降生:1900-2000 臺灣文學故事》

撰寫 / 李翊熏 馬翊航先生在演講一開始先大致提到在演講中

蓮也有其他形象,有是區、有鄉村,有美好的

希望談及的主題並簡述自己的人生經歷,身為

一面,亦有其陰暗的一面,他希望能透過書寫

原住民創作者、身為同志、身為返鄉青年的自

讓台灣人看見不同的花蓮。

己,對於身分、經驗的協商。 話鋒一轉,馬翊航談起原住民文學。提及接受 有關人生經驗,他提及由於曾擔任過雜誌作家

原住民運動洗禮後返鄉的作家—夏曼 ‧ 藍波安,

和編輯,他體認到截稿日的訂定是編輯和作家

在他的作品《冷海情深》中,述說自己返鄉後

的互相踹測。被追趕論文,看到教授只想跑的

面對的種種挑戰。馬翊航表示希望找出原住民

歲月。還有回鄉寫作後,用舊縫紉機當書桌、

作家非典型的一面,每個人的生平都不同,存

電纜捲做椅子,坐在庭院中寫作。在他的生活

在於課本之外、較少人認識的原住民作家其實

中,觀光團是家鄉的一道特殊風景;反過來看,

還有許多,如利格拉樂.阿女烏,一位原住民

對觀光團而言,在庭院中的他大概也是特別的

及外省混血的女作家,既不屬於眷村也不屬於

風景吧。

部落,且在婦運中卻非主體的,有著多重邊緣 的身分。

馬翊航喜愛文學和精油,他表示回鄉後一直希

望把原住民使用的特殊植物製作成精油並推

接下來的主題圍繞著「青年」,講者以自身經

廣,遺憾因買不起製作精油的機器只得暫緩計

驗建議大家投稿要趁早,並提到自身擔任編輯

畫。令人驚奇的是,在演講後聽講座的同學熱

的《幼獅文藝》,從命名談到當初建立的過程、

心分享買到便宜的小型精油管道給他,作家對

歷史闡述時代及文學史,他主張青年應擁有

同學的分享表示感謝。

「自由」及「平等」,尤其在創作上應有一個 公平、平等的平台,並提到東華有許多優秀的

他講述自己研究花蓮文學的理由,認為不應該

投稿者,不少人曾入選幼獅的專欄。

只有漢人在研究原住民,原住民也能研究漢

之後講者談及勞工文學的變化及自身在勞

人。並談到花蓮被固定化、公式化,除了「花

動體系中的想法及實踐,期望重視並改善勞動

蓮的土會黏人」、「好山好水好無聊」外,花

環境。他認為編輯工作的內容及需求,對生

No.29

35


紙上沙龍|華文文學講堂

活保持好奇心及敏銳的覺察力是絕對不可或

談到台灣早期的《文友通訊》雜誌,馬翊航認

缺的,要能將日常中平常或不平常的事拉道台

為,比起刊物,它更像作家傳閱板或交換日記,

面,讓眾人看見。

一封信在數名作家間寄送書寫。當時鍾理和因 貧困不克北上參語與作家們的聚會,其餘作家

馬翊航以過去企畫的雜誌主題<菲常日常>和

在其經濟困難時不吝於援助的點滴,使他很有

以外籍移工為主角的電影〈台北星期天〉為

共鳴。

例,談「移動」途中可能體會的特殊經歷及其 背後因果,並透露製作雜誌時在移動上享有的

馬翊航一項喜愛突破,但有時也發現自己會自

特權,因為透過採訪會去到一般人去不了的地

我設限,面對身為原住民創作者、身為同志、

方。而對於外籍移工,講者發現人們缺少了解,

身為返鄉青年的自己,這樣的多元身分,常讓

菲律賓語中的「難過」可以表示「孤獨一人」,

他猶疑坦白自身,,憂於只有自己處於微妙的

因此他們喜歡聚集、聊天、熱鬧喧嘩,由此便

獨特中,直到最近他才慢慢地發現那是自己被

能理解他們為何會喜歡聚集在台北車站的大廳

自己侷限了,其實身分地承擔、衝突、曖昧是

了。

正常的,並推薦閱讀小說《絕島之咒》讓人思 考與探討。

接著馬翊航講述自身的創作歷程。《終戰那一 天》是他創作的轉捩點,將戰爭文學這原本僅

最後,講者鼓勵聽眾們勇於去「協商」,不安

視為學術題目的題材變成創作主題,並闡述自

是每個人都有得必然,不需要厭惡或恐懼,透

身對於台灣戰爭文學及其歷史記憶的看法,並

過協商慢慢去找尋平衡。馬翊航的演說讓人開

以吳明益《單車失竊記》談台灣歷史記憶的斷

始思考面對人生的新觀點,或許你以前總覺得

層及修復。講者提到寫論文時閱讀到的資料文

人生是選擇題,但事實上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

本《軍醫日記》,因為戰爭不同於一般日記為

案,是模糊的、無關好壞,亦或是可以共存的。

當日紀錄,而可能是日後所寫,並提到醫生這

同時,他對於「移動」的觀點也讓人有新的體

一職業在台灣史上文壇及政壇上的特殊性,闡

認,學習注意日常中的一切,看到不同的風景

述「留存」在戰爭中的意義。

並以不同的角度探尋、理解。

36 奇萊文訊 2018 / 12


馬翊航

No.29

37


校園觀景窗|英美系講座

5W1H 新聞編譯的工作日常 ●時間:12 月 20 日 星期四 15:00 –17:00

●地點:人社三館 D113

●講者:鄭亦真(中天新聞主播及國際編譯)

撰寫 / 詹心怡 演講開始,鄭亦真主播以多則新聞,解說 新聞編譯的工作內容,並分享了當編譯遇 到的各種考驗、收穫和趣事以及她的個人 經驗。 新聞編譯的日常,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挑 戰!翻譯時有幾個困難,如有時因為外國 新聞的對話太快而聽不懂內容,或是新聞 內包含多種語言,不知如何翻譯,這時就 必須得從外電(外國通訊社的電訊)提供 的資訊中來找出關鍵字,才能幫助編譯完 成翻譯的工作。此外編譯必須在最快的速 度,選擇出重要的新聞,並精簡扼要的翻 譯,這不只是在訓練翻譯的速度,更是在 考驗編譯的專業度! 新 聞 編 譯 的 日 常, 每 天 都 有 不 一 樣 的 挑 戰! 你 永 遠 不 知 道 什 麼 時 間 點,CNN 會 出 現『Breaking

編譯除了將新聞翻譯,查證新聞也是關

News』。每當發生突發事件,不論當下是幾點,國

鍵!當編譯接受到了記者在外採訪的訊息

際組立刻大動員,不只是翻譯,還要挑戰速度!必

後,並不是直接盲目的接收,而是得多方

須在最短時間,可能不到三分鐘,精簡扼要的翻譯

查證新聞,因為眼見不一定為憑。同一個

並編輯、報導一則突發新聞。考驗專業度之外,新

畫面可能會有很多種不同的解釋,若茫然

聞編譯最困難的是,面對國際間文化背景大不同,

的跟著輿論走,最後可能變成假新聞。

隨時得要掌握外交與國際脈動才能在短時間內反

作為新聞編譯還有個關鍵,是要將口語的

應,串連突發事件的來龍去脈。

對話精準、傳神地翻譯,如果只是照著

38 奇萊文訊 2018 / 12


許悔之

翻,會顯得無趣、不夠生動。但若能翻譯地貼

圈子,才能建立好良好的關係。

近生活,就會十分吸引人。英編的競爭激烈, 辦公室中英文能力強的同事比比皆是,他們翻

接下來她分享到關於新聞重要的議題:隱私權,

譯出來的內容可能比正規的翻譯更能切中新聞

因為做新聞編譯不只是翻譯新聞事件,有時也

要點。而作為一個編譯,現在要比過去考量地

會使用到新聞畫面。而畫面播出的決定權就在

更多,以往大多是中規中矩的翻譯,但時代改

於編譯者,所選擇的畫面是否會侵犯他人的隱

變,除了專業翻譯,更要加入其他元素,如網

私權也是重要的考量點。

路鄉民用語,必須懂得打進年輕人的心。 作為編譯能學到許多事,如:寫英文 Email 約 另外,鄭亦真主播也特別提到翻譯時要抓到新

訪時,不只是文筆要好,更重要的是「態度」

聞的「重點」。舉例來說,編譯必須將長達一

和「禮貌」;對新聞要公正客觀,切記未審先

個小時的外國新聞,濃縮為一分鐘的新聞,因

判,隨便下定論;選擇的新聞議題應關乎大眾,

此掌握新聞「關鍵」的能力相當重要。再者,

而不八卦小眾;要懂得尊重案發現場。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身為一位新聞工作者, 在製作新聞時,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這

編譯的工作綜合了各種專業領域,各領域他們

則新聞是否能成功抓住觀眾的注意力、讓人願

都得涉略、有所認識,而且做為一位編譯永遠

意看下去。否則再好的內容、信息也只能變成

要有貓一樣的好奇心,若喪失了好奇心,便無

過眼煙雲。

法做好這份工作。另外,大家都知道「態度決 定高度」,編一的態度會決定新聞的豐富性,

接著,鄭亦真主播亦分享了許多她個人的經

也影響了別人怎麼看待這則新聞。演講結束

歷,如:在國外的工作經驗、如何克服對環境

前,鄭亦真分享了一句話:心裡要有一把道德

的不適應、在不同地方當記者的差異等等。她

的尺,把它變成捲尺,要能屈能伸。她勉勵學

還特別提到,在國外工作「道地」的語言非常

弟妹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是面對工作,

重要,因為每個國家說話的方式不同,詮釋新

或者遇到困難時,都要夠能屈能伸,以不同的

聞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必須打入當地的

角度來面對。」

No.29

39


冬日影院|電影推薦

去年冬天,與你分別 去年の冬、きみと別れ 影片資訊 中文名

去年冬天,與你分別

編劇

大石哲也

外文名

去年の冬、きみと別れ

類型

懸疑

其它譯名

去年冬天與你分離,去年冬天與你分手

主演

岩田剛典、山本美月

導演

瀧本智行

片長

118 分鐘

劇情簡介 耶雲恭介(岩田剛典飾)是一名自由記者,與女友松田百合子(山本美月飾)的婚期將近。就 在他一心一意想出版自己的著作之時,恭介關注到一起美麗盲女被「意外」燒死的案件。為了查明 真相,他開始進行採訪調查。該案的嫌疑人正是天才攝影師木原坂雄大(齋藤工飾)。隨著採訪的 不斷深入,恭介越來越接近真相,卻也陷入了無法退出的深淵……

40 奇萊文訊 2018 / 12


去年冬天,與你分別 ★ 推薦人:余育權

★ 推薦人:陳伯翰

欣賞完這部電影後,算是比較晚才開始寫這部

小說串接起故事脈絡的發展,更主導了整部電

電影的影評。看完之後一直處在情緒低落的狀

影的核心,當中一句讓我印象非常深的台詞,

態,其中不完全是電影本身帶來的震撼,更多

是盲眼女友對男主角耶雲最大的願望,說道 :

是因為自己身為一名創作者,總有一種「眼前

「我的願望,就是你能如願出版你想做的書,

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感慨。這部

以及,能讓我得以閱讀」,看到這裡不禁讓我

電影相當於過去所有結局翻轉作品的總整理,

泛淚。

不僅嫻熟地玩遍多種翻轉劇情的招式,還將這

原小說的序言「致兩位 YK,並獻給 AY」,盎

些招式拆解並揉合在一起,打出了神妙絕倫的

在電影的末尾;另以二、三、一章的分敘結構

降龍第十八掌,深深震撼了觀影者的內心。

去重組整部電影,帶出了緊張的懸疑刺激感。

當最後看到那顛覆性的結局時,再度回過頭看,

除了出色的劇情編排外,主角群鮮明的人格特

儘管命運早給過影片中的角色許多暗示,不過

質與背景也是本部片相當吸引我的地方,對於

終究還是要經歷那最後的關口,我們才能充分

人間的猜測懷疑描寫得十分有張力,讓人不知

明瞭命運暗示的到底是甚麼。雖然故事前半段

不覺被那股漩渦所吸引。最後,電影中也用許

我喜歡齋藤工多過岩田剛典,但是到故事後半

多示現的手法去呈現劇情的推移,如攝影師的

部,儘管齋藤工的演技依舊精湛,岩田剛典卻

得獎作品,象徵著在這片黑暗深處藏著真相等,

如一隻浴火鳳凰一樣,徹底綻放角色情緒和演

這部由芥川賞作家中村文擇的推理小說改編的

員本身的演技,混雜狂怒、絕望、深情的濃烈

電影相當精彩,萬分推薦給大家。

情緒,讓正邪對決更加精采。除了精熟的劇情 反轉外,我個人更喜歡的是這部電影對「正邪

★ 推薦人:葉冠廷

一體兩面」的精采隱喻,男記者和攝影者,兩

我比較想定調它是一部純愛電影:愛的極致,

人在追求真實這一點上,都到了「不瘋魔,不

為了所愛之人不惜一切,即使令自己也毀滅。

成活」的程度。也難怪當記者見到那張千辛萬

所以恭介在去年冬天選擇與他最愛的人「分

苦拍下的蝴蝶相片,也同樣被深深觸動了。整

別」,當電影最後恭介說出標題那句話時,心

體而言,這是一部成功揉和詭計、純愛和社會

中真的滿悲傷的。搭配緩緩流露的片尾曲,尾

派的一部作品。一般而言,如果太過偏重詭計,

盤的爽快感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漸漸擴大

就往往必須減低或是曲解角色的情感;而一部

的惆悵感。整體劇情來說非常連貫,除了懸疑、

情感太過濃厚的作品,放入詭計又常常會顯得

純愛外,這部電影裡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

煞風景。可是這部作品做出了完美融合,詭計

描寫得也很精彩。不過我自己是抱持著「殺人

不僅和角色情感相合,角色的強烈情感還反過

者就要有被殺的覺悟」,所以對於整個故事除

來成為推動詭計的關鍵,兩者相輔相成,彷彿

了爽快還是爽快。優秀的演員、優秀的劇本、

渾然天成。建議如果本身喜歡懸疑的題材,這

優秀的配樂及運鏡及畫面,共同構築這部精彩

輩子一定要看過這部電影一次。

的作品,希望更多人能欣賞這部優質的電影!

No.29

41


冬日影院|電影推薦

西雅圖夜未眠 Sleepless in Seattle ★ 推薦人:陳伯翰 這一部在 1993 年出品的美國愛情電影。此片

剛開始以為這是部「認真」談戀愛的電影,其

受到影片《金玉盟》啟發,使用了其主題曲做

實裡頭加了許多笑料,雖然對男女主角間的感

為配樂,其中也有些喬段是在向其經典場景與

情變化未加以著墨,但仍不減其特色與有趣。

片段致敬。劇中湯姆漢克飾演一個中年喪偶、

電影有幾句的台詞,算是在浪漫愛情喜劇中有

育養一小男孩的建築師山姆。小男孩在聖誕夜

些現實清醒的體悟:「唯有你願意去相信,才

時打電話到電台,講了他希望能幫爸爸再找一

能得到你想相信的。對的人終究會遇上,美好

個妻子的願望。小男孩以童言俚語敘述,加上

的人終究會遇到,只要讓自己足夠美好。努力

山姆的嘆息聲,讓梅格萊恩飾演的、即將結婚

讓自己獨立堅強,這樣才能有勇氣告訴我愛的

的安妮聽到,心中有了好感,也對自己當前的

人,我愛他。」、「愛情不是依附,愛情是各

感情有了矛盾的思考。後來歷經小男孩的牽

自獨立堅強,然後努力走到一起。」畢竟,愛

線,三人一番折騰,又峰迴路轉的巧合,在帝

情回到現實中,不會像《西雅圖夜未眠》只耍

國大廈相見,譜成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

浪漫,就能有好的結局。

42 奇萊文訊 2018 / 12


西雅圖夜未眠、剪刀手愛德華

剪刀手愛德華 Edward Scissorhands ★ 推薦人:陳怡芳 自己身心滿是瘡痍,所以把自己隔離在古堡角

到社會的命運。或許我們可以說:這個社會容

落,不讓自己受傷的,更害怕傷害到自己珍惜的

不下他的單純。我非常喜歡裡面的一句台詞,

人。這部令人心碎的黑色童話,狠狠地諷刺了現

當金擁抱愛德華後,對他說 : 「Hold me( 擁抱

實的醜陋,可悲的是,其實很難去怪罪小鎮居民

我 )」愛德華回應 : 「I can’t( 我不能 )」或許

態度的丕變。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碰到相似的情況

對愛德華來說,拿起刀我就無法擁抱你,放下

時,難容異己的我們也許也不會善良到哪去。最

刀我就更無法保護你,而現在的我只能選擇繼

後,愛德華為了保護愛人而殺人時,雖然只是受

續保護你。我想這部電影隱喻了許多現代社會

到原始的衝動所驅使,但也注定他永遠不能再回

的困窘與病態,也是我推薦這部電影的原因。

No.29

43


冬日餐桌|飲食品味

耶誕市集的經典傳統飲料 : 德式熱紅酒 撰寫 / 蔡采蓉 熱紅酒(德文:Glühwein)是德國和奧地利耶誕市集的經典傳統飲料,這種調味酒喝起來非常順口, 小酌一杯是不會醉的,人們可以在飄著小雪花的夜晚手拿一杯熱紅酒,慢慢的遊走在絢麗的市集當 中,同時細細品嚐著甜甜暖暖的幸福感。 筆者去年在德國柏林過冬時也嘗試了這個飲料,沒想到一試成主顧,每逢週末必到城市中的各大耶 誕市集,買上一杯然後啜飲,除了熱紅酒之外還有其他熱蘋果酒之類的口味也都非常順口。按照慣 例,當顧客點了一杯熱紅酒時,攤販會連杯帶酒一起交給你,想要搜集特色杯子的人,就可以在喝 完後帶回家,若不想,則可以拿回去攤位,他們會退回部分的錢,像是押金的概念。筆者還因為友 人想要搜集杯子,而意外獲得了幾杯免費的熱紅酒呢!除了在耶誕市集外,德國的各家超市也都有 販售已經調味好的紅酒,方便民眾直接購買,在十二月這個充滿大大小小聚會的月份,只要開瓶後 加熱,就可以上桌盛杯,讓穿著羽絨衣、帶著毛帽進門的朋友暖個身子。 以下提供基本的食譜,讓讀者在自家也能喝到與耶誕市集一樣的熱紅酒。除了羅列出的材料之外, 還可以因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豆蔻、香草、薑甚至黑胡椒,不同的搭配可以製造出多層次的風味。 雖然熱紅酒是一種隨性的飲料,但是還是有些我們該注意的地方: 1. 不要讓整鍋紅酒煮沸,建議先在鍋內倒入少量紅酒當做調味基底,香料都出味之後再倒入大部分 的紅酒,然後稍微加熱即可,完全沸騰會讓酒精蒸發光。 2. 平價紅酒即可,不需使用昂貴的藏酒。 希望各位讀者能在冷冷的冬天享受熱紅酒所帶來的喜悅!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動手煮煮看吧!

44 奇萊文訊 2018 / 12


德式熱紅酒

● 材料

● 作法:

( 約四到六人份 )

1. 使用削皮刀將柳皮刨下 2,3 片,剩下的柳橙擠汁備用,亦

柳橙 1/2 顆

可切成薄片。

水 3/4 杯

2. 將刨下的柳橙皮放入小鍋中,加入擠好的柳橙汁及三茶匙

砂糖 1/4 杯

糖,以中火加熱。 (糖的份量可依個人喜好增減)

丁香 20 顆

3. 加入香料:丁香、肉桂棒、茴香、(月桂葉、肉荳蔻粉)

肉桂棒 2 條

4. 加入足以蓋過香料的紅酒,以中火加熱約 5 分鐘,直到糖完

茴香 2 顆

全溶化,紅酒滾沸,變成稍微濃稠的質地。

月桂葉、肉豆蔻粉少許

5. 接著加入剩下的紅酒及八角一顆,轉小火直到紅酒變得溫

紅酒 1 罐 (750ml)

熱,香料熱紅酒就完成了!

No.29

45


冬日餐桌|飲食品味

法國人的新年點心:國王餅 撰寫 / 蔡采蓉 國王餅(法語:Galette des Rois),又稱「國王派」,是法國人在每年 1 月 6 日天主教主顯節前 後食用的一種圓形餅狀蛋糕,由千層酥加上杏仁奶油內餡烤製而成。 國王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的農神節,當時的羅馬人在節慶的宴會上將蠶豆放置在糕點 中,再分給奴隸,吃到蠶豆者便成為「一日國王」,可以享受一天的特權。基督教統治歐洲之後, 教會將這一傳統與東方三博士聯繫起來,並將蠶豆換成幼年耶穌的瓷製小像,不過在法語中人們依 然稱它「蠶豆」(la fève)。 時至今日,國王餅中的小磁像不再只有耶穌、題材不一,且店家通常還會搭配硬紙王冠一起售賣。 儘管宗教色彩逐漸淡化,大部分法國人在 1 月初的新年家庭聚會中仍會分食國王餅,他們會讓家中 最小的小孩到餐桌底下,每當大人切一塊,就問一次孩子:要把這塊分給誰呢?而吃到藏有國王小 瓷偶那塊派的人,則可戴上紙王冠,得到所有人的祝福,獲得一整年的好運,而這位幸運兒將負責 準備明年的國王餅,象徵傳承好運。以下附上國王餅的食譜,讓各位讀者能夠在過完聖誕節喝完熱 紅酒後,仍有手作的題材。

● 材料:

● 作法:

無鹽奶油 100g

1. 白糖、杏仁糊與奶油混合,之後再將兩個蛋、杏仁粉、香草精、

白糖 100g

奶油、麵粉、酒與鹽等放入,以打蛋器快速攪至蓬鬆泛白直至拿

杏仁粉 100g

起打蛋器時滴落下來的蛋糊能夠有清楚的摺疊痕為止。

香草精 1/4 匙

2. 將烤箱預熱到約 220 度,再把前述攪拌好的內餡放入圓形派皮

杏仁糊 100g

(或是買好的現成派皮)。

蘭姆酒 1 茶匙

3. 放入戒指或是瓷偶都好,不過記得小心牙齒。

中筋麵粉 2 匙

4. 將另一張派皮覆蓋其上,並用刀片淺淺地畫出交叉橫線,以避

蛋3顆

免因為加熱時因熱漲冷縮讓你的國王餅變成不規則型。

鹽少許

5. 將剩下的蛋打勻,塗抹蛋液在派皮上,讓你烤出的國王餅有漂

現成買好的派皮 2 包

亮的金黃色澤。 6. 放進烤箱囉,烤到表面變成金黃色即可,一般來說 15-20 分鐘 就夠了。

46 奇萊文訊 2018 / 12


國王餅

No.29

47


DECEMBER 2018

N O. 2 9

編製統籌| 周慈恆 執行編輯| 李翊熏 周慈恆 黃立心 葉冠廷 詹心怡 劉佳昕 蔡采蓉 視覺設計| 周慈恆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