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訊 第6期

Page 1

滋訊 ◎ 此刊物由澳門關懷愛滋協會裝作,供免費索閱

惠儀 我們一行十一人於7月15日大清早就踏上前往東莞漁夫生命 輔導中心參觀以及深圳第三人民醫院探訪愛滋病患者的旅程。到 了漁夫生命輔導中心,我們得到負責人陳子明先生為我們介紹中 心的服務,幸運地也可以聽到愛滋病感染者的現身說法,讓我了 解到愛滋病感染者以及他們的家屬在感染愛滋病的過程中的感受 和艱辛,如何去面對與接受,在獲得家人的支持下較容易走出愛 深圳第三人民醫院門前合照留影

滋病的陰霾,重新建設有希望和有意義的生活。 到了下午我們到了深 圳第三人民醫院探訪愛滋病 患者,我們帶了一些禮物去 探望他們。那間醫院的設備 以及空間都很好,樓下是門 診部,樓上整層是病房,差 不多住滿了,有住了一段時 間的,也有昨天剛入院的,

細心聆聽中心負責人的心路歷程

當我拿住禮物進到病房向他

東莞漁夫生命輔導中心裏合照

們問好,他們都露出一張張笑臉,在與他們短短的談話當中,了解 到他們的辛酸,尤其那些剛入院的病者,內心充滿著憂慮。也有些 患者表示從剛開始感受到社會人士的歧視到現在已感受到社會的變 化,人們已能慢慢地接受他們,因為他們對愛滋病的認識多了,態 度上也有了正面的改變了。 這次的探訪讓我親身體驗與了解到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對愛滋 病仍存有恐懼對感染者仍持著不少的歧視。所以令我更堅定投入宣 揚預防愛滋病的工作,讓他們得到更大及更好幫助。

澳門關懷愛滋協會

東莞漁夫生命輔導中心負責人 及深圳市CDC領導合照留影

聯絡我們

成立於2007年,致力於在本澳推廣預防愛滋病的宣傳教育,使 電 話:(853)2852-4756 預防知識普及化;協助愛滋病患者獲享公平及人道權益;及去

傳 真:(853)2853-3791

除歧視,提昇社會各界對愛滋病患者的接納與關懷。

通 訊:澳門郵政信箱1927號

本協會服務肉容主要包括熱線諮詢輔導、外展工作及舉辦預防

網 頁:www.macaids.org.mo

教育講座,向不同階層人士推廣安全性行為及預防愛滋病的知

電郵 / MSN:macaids@gmail.com

識,並與不同地區的相關組織互相交流等。

贊助單位:

1


與三巴門街坊會合辦「無毒新世代」活動 - 7月7日於白鴿巢公園 朱古力 能有幸參與這麼大型活動的工作,心裏既緊張又擔心,擔心忙中有錯,擔心自己應付不來,但 深信這一個活動會帶來不一樣的經驗,的確,這一天的經驗令我深刻,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有問有 答的攤位遊戲,問題只是是非題或選擇題,但在過程中讓我們知道的,不是很多人認識愛滋病是什 麼,是如何傳播甚至粗知道如何去預防。例如:愛滋病病人可以從外像看得出來嗎? -- 很多人的答 案 「是」。每當他們答錯的時候,也是我更體認應該全力推動愛滋病預防教育的肯定。

活動正式開始

參加者非常踴躍參加。

參加人數眾多,很熱鬧!

市民專心地觀看易拉架中的愛滋病知識。

健康諮詢站 健強 本協會參與由澳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舉辦的健康諮詢站活動,目的是為在賭場的在職人士提供 一個機會關心及了解自身身體的狀況,檢測內容包括測量血壓、身高體重指數、身體脂肪比,以及 護士根據這些數據,提供專業及健康的建議,從而使他們懂得如何坐而起行地改善自身狀況,如均 衡飲食、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多做運動等等。 我覺得這次活動很有意義,因為很多市民都對愛滋病仍帶有許 多誤解,普遍認為患有愛滋病的人不能與他們同枱吃飯、空窗期的 時間為十年等等,身為學護的我,透過參與是次活動,從解答問題 中不但令他們減少對傳染病(愛滋病、性病及結核病)的疑惑。還能夠 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衛生常識教育,這使我感到十分的榮幸,也是一 個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 2


2012關愛在囚感染者

嘉盈

這次監獄探訪之行使我獲益良多,不但使我 對愛滋病患者的認識加深,還令我對獄中愛滋病 感染者的印象改觀。透過這次探訪,我還發現他 們大部份都對愛滋病的知識有深厚的理解,甚至 比一般市民的知識還要多,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無 知的一群,他們更關心的是治療方面的問題,感 受得到他們對新治療藥物的發明是多麼的渴望, 從對話中也了解到他們對家人的牽掛,和期望社 會人士能減少對他們的歧視。

小小的遊戲帶來了這刻的歡樂!

首次監獄探訪的感受

關心她們的身體狀況,做她們健康的小導師

Stella

監獄,向來在我的印象是:冷冰冰的 四面牆。對於一位在囚的愛滋病感染者來 說,這裏的日子也許更加難過。無論甚麼 人在生病時,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懷。更 何況愛滋病,一個需要長期戰鬥的病,靠 的是無比的意志,更加需要別人的支持和 鼓勵。今次有機會透過關懷愛滋協會,與 獄中患有愛滋病的朋友交流,心情既興奮 又緊張。除了希望把愛滋病的知識帶給他 們,也希望藉著交談過程中,了解他們的 內心世界,以及讓他們有正面積極的態度 去面對這個病。整個過程中,令我印象最 深刻的,是他們對我們態度的轉變,由最

初有點忌諱變得放開懷抱,無所不談,甚至到最後和我們依依不捨地道別,這些都令我有點感觸。 歧視,嘲笑,排斥,我想這些都是造成他們不安的原因,這是我加入這個工作的其中一個原因。 因為人們的無知,帶給他們無比而又不必要的痛苦和傷害,希望日後隨著愛滋病知識的普及,讓人 們消除歧視,接納愛滋病患者,讓他們也得到人應有的基本權利──平等、尊重!

WE LOVE, WE CARE, WE ARE THE WORLD. 3


愛之WHATSAPP 電影欣賞會後感 淋 由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邀請本會合作,於8月26日在栢蕙活動中心舉辦「愛之WHATSAPP」 電影欣賞會,向本澳市民推廣宣傳愛滋病的相關知識,活動內容除了播放電影「在一起」外,更 設有展板展覽、有獎問答等環節。 電影播放期間,現場觀眾都非常認真投入觀賞,在影片中,愛滋病感染者在受訪時面孔被遮 掩,有一位小朋友指著投影幕,大聲問她的母親:「為什麼不讓我們看她的臉孔?」她的母親並 沒有任何解釋,只有安撫她趕快安靜。 事實上,大家很清楚知道原因在於愛滋病感染者因社會上歧視目光,而不願意露面,小朋友 的提問亦提醒我們,為何愛滋病感染者不能和其他人一樣,能以真面目示人?即使在公開自己感 染的身份之後,仍然可以得到平等的待遇。小孩天真直率的問題,是否也問到我們的內心深處? 是否能讓我們反醒和正視一下這個問題? 電影前後的問答環節,在場人士表現得十分踴躍,均能回答正確的問題,希望透過是次活動,他 們能進一步暸解愛滋病的相關知識,更能接納和包容愛滋病感染者。

「編織愛。向零邁進」 為響應澳門防治愛滋病委員會主辦2012 年世界愛滋病日系列活動,本協會於9月16日 為會員及義工舉辦了名為「愛。讓我們一起編 」的掛被製作活動,愛滋病紀念掛被是一項以 針線及布片等物料縫製成的創意藝術品。是日 活動是透過電影欣賞及掛被製作,讓參與者增 加對愛滋病的認識,放下歧視,從而提昇對感 染者的的接納。 活動中一眾義工十分投入,以一針一線的 縫製行動表示支持愛滋病工作。 認真聆聽,認識愛滋紀念掛被

學習針法,蓄勢待發!

4

大家正在埋頭苦幹中


點滴。分享

愛滋病病患的輔導 鄭詩樂 監事長

然我不是醫護人員,也未能在日常工作接觸那些到醫院求診或跟進的愛滋病病患,但本 人在監獄作囚犯輔導多年,愛滋病囚犯個案跟進多,就來跟大家淺談一下。

社會工作者、又或是我們這個心理輔導專業人員,我們的專業訓練中有很多不同的技巧及理 論,可是囚犯輔導、愛滋病病患的輔導等,莫過於“基本需求”,沒有最最基本需求的達成,更何 談深層的東西呢,如果你知道一點點什麼人生金字塔之類的理論,就是那個金字塔的底部。我接觸 的是愛滋病加囚犯的綜合身份個案,除了了解他們在愛滋病的治療過程中的狀況外,關心他們基本 的健康,讓他們多些去感受、留意及發現自己身體健康上的隨時轉變。 要輔導愛滋病病患,我們也是需要運用同理心,也許你聽過一些反面的意見,病患可能抱怨: 你又沒有感染,你能同理我嗎?答案是:也可以。不過要先裝備好自己,知識加訊息,不斷增加對 HIV應有的知識,以及經常留意全世界對HIV的新訊息,我曾面對一名外籍愛滋病囚犯,他在獄中 可以得到的資訊已是有限,但他比我所知道在地球的另一邊的有關HIV的新訊息新研究更多,在輔 導或與他溝通的過程中,好像反而被他教導了。有時候不論那些訊息關於HIV的幫助有多大,可是 “希望”是愛滋病病患在他的餘下人生中佔了甚重的比例。 說到希望,他們的“希望”有很多的內容,其中有些是他們與家人或朋友的“希望”,總是希 望與家人朋友有什麼樣子的未來,鼓勵他們積極去計劃及去實現他們的“希望”,過程中他們就會 發現自己感染HIV後,人生的意義其實是與正常人是一樣的,反而讓他們更努力及積極主動的繼續 活下去。 愛滋病病患個案的輔導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他們只要一點點小刺激、小挫折,可能又會回到原 點,所以隨時了解他們不同時間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希望極為重要,訓練個案多點自我了解、及主 動表達內心感受,讓輔導員更能隨時幫助他們所需吧。 其實,感染者就好像一塊黏土一樣,輔導人員及幫助他們的人就好像陶藝家,如何將它製作 成一件陶器,就視乎如何拿捏、在如何的環境,但陶器脆 弱,一摔就會破,所以無論在製作過程、不斷的跟進及保 護他們,都是很重要的。

以心陪伴‧ ‧與其同行 5


多一分關懷,多一分希望,請給愛滋病感染者希望的光 愛滋孤兒唱希望 Watoto歌舞迎光明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彰化報導】 2012年5月3日 18:03

Tsia是個烏干達Watoto兒童合唱團的團員,和許多非洲小朋友一樣,因為愛滋病、戰亂和貧 窮,使他們失去父母變成愛滋孤兒,曾經對未來感到茫然。不過,在合唱團兒童關懷事工的協助 下,Tsia的生命重新迎向光明,並隨團來到台灣彰化,透過有如天籟的嗓音、傳統節奏及天生的律 動神經,為愛滋病童歌舞出快樂的希望之聲。

Watoto小朋友們的天籟之音讓現場民眾快樂的手舞足蹈,並抱以熱烈的掌聲與喝彩。 (圖片提供/彰化基督教醫院)

「Watoto」是非洲斯華西里語的「孩子」,而Watoto兒童合唱團是來自非洲烏干達首都坎帕 拉的Watoto兒童關懷事工,目的是為了支持自1983年以來,持續透過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唱,唱出 希望之聲,藉此來傳達非洲孤兒關懷事工的需要。他們的特色是融合了現代曲風、非洲傳統節奏、 色彩繽紛的民族服裝與熱情燦爛的笑容,並用生命和淚水交織成的天籟之音,唱出感恩及盼望。 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周賢彰表示,烏干達是一個很艱困的國家,物產也不豐富,又有內亂、 糧荒,以及愛滋病的親噬,因此造成很多人民死亡而有很多的孤兒。幸好在國際上有很多善心人士 的關心,將他們集合起來,用他們的聲音來鼓勵病患並喚起世界各國來幫忙弱勢族群,來建立家園 及正確的價值觀念,或是讓他們學得一技之長且重新站起來。 Watoto兒童合唱團之前的巡迴演出都為當地帶來許多感動。Watoto兒童關懷事工所需的資金 來源,大都來自世界各地關心這個事工的個人、教會與社區。此次「希望之聲」來台演唱,期程定 在只到5月30日止,有願意認識、關心Watoto事工的社會大眾,可前往Watoto兒童合唱團希望事 工專屬網站http://www.watoto.com/查詢。 6

引用來源: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4720


賣旗籌款活動 本會將於2012年11月11日(星期日)上午 9時30分至 12時30分,下午2時30分至5時在高士德區及板樟堂區舉行 首次的賣旗日。本會今年首次嘗試以新的形式推廣愛滋病預 防教育。 藉着賣旗活動加強澳門市民對本會的認識,而籌得的款 項會用作愛滋病預防教育工作上,希望得到各位的愛心支 持,為預防教育工作出一分力。

2012年11月18日(星期日)為澳門關懷愛滋協會五週年會慶, 敬請各位會員踴躍參與。

The

y

r a s r e v i n 5th An

2012年 世 界 愛 滋 病 日 「燭 光 暖 我 心」 每年12月1日為世界愛滋病日,為喚 起更多市民認識和關注愛滋病,本協會將 於本年12月1日晚上,在「友誼廣場」又 名為「新麗華廣場」舉辦名為「2012世界 愛滋病日燭光暖我心」活動。希望用燭光 喚起人們關注與支持這個既隱蔽又正靜悄 悄蔓延的問題,同時也紀念那些因愛滋病 而逝世的人。 活動流程: 19:00 ------------------------- 理事長致詞 19:05 - 20:30 --------------- 燃點燭光時間 20:30 - 21:00 ------------------- 拍照時間 21:00 --------------------------- 活動結束

歡迎所有會員、義工及各界人士呼朋喚友 同來點蠟燭,以表示對愛滋病的關注、對 感染者的接納和對我們工作者的支持。我 們期待著您來燃起這愛的光…

7


感謝以下人士贊助「東莞交流學習之旅」:

鄒北記 $1000 梁金泉 $1000 莫麗英 $1000 澳門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愛滋病病毒)/愛滋病感染情況(截至2012年6月) 2012年 (4月至6月)

2011全年 (1月至12月)

1986年�累積 至 2012年6月底

HIV

AIDS

HIV

AIDS

HIV

AIDS

9

3

12

3

232

55

4

1

9

1

261

11

不詳

0

0

0

0

0

0

異性性接觸

5

2

11

2

281

23

同性性接觸

2

0

1

0

42

6

雙性性接觸

3

0

0

0

4

1

共用針具注射

0

1

4

1

68

12

輸血/血製成品

0

0

0

0

1*

0

母嬰傳播

0

0

0

0

1

1

不詳

3

1

5

1

96

23

總數

13

4

21

4

493

66

性別

傳染途徑

*外地輸血感染 HIV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AIDS:愛滋病 資料來源: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

迷思六:使用替代療法來治療或是治癒愛滋?

臭氧、椰奶、維他命C、瑜珈、順式療法、中藥治療等,以上只是一部分由某些自稱為「專家」所表 示可以治癒愛滋的東西或是方式,但是其實沒有一樣是可以讓愛滋病毒消失的。 羅勃(Robert Frascino)醫學博士(18年感染者,The body專欄作家與Q&A解答醫師,前陣子因細菌 感染過世)曾經對此做過最佳的解釋,「簡單而言,替代療法,即以另一種治療方式來取代抗反轉錄酶病 毒藥物治療,而不是在愛滋治療專業醫師的監督下,與抗反轉錄酶病毒藥物治療同時進行的其他補充性治 療,這些是未被許可的治療方式,通常也都是民間流傳的偏方,因此其療效目前都是無效的,而且還可能 具有危險性。」因此當一種治療所宣稱的療效太過完美時,請務必小心。

迷思七:如果妳正在避孕,妳就不會得到愛滋? 愛滋病毒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性行為中,都有可能傳播的機會。避孕主要是避免非計畫性的懷孕, 但並無法避免愛滋病毒或是其他性傳染疾病的傳染。事實上,在最近的一項研究 中指出,避孕藥物與愛滋 感染風險有高度的關聯性。 目前,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及潤滑液是唯一能夠同時有效的避免懷孕且預防愛滋感染的方式。

迷思八:如果你是愛滋感染者就沒辦法生出健康的寶寶? 這可能是到目前為止最讓人感到悲傷的迷思之一,母子間愛滋垂直感染在全球醫療資源較豐富的地 區,已經降到幾近為零的程度,而目前許多積極的方案也正在試著將此一傳染途徑完全地從全世界消除, 同時,有效且容易調適的愛滋治療藥物也讓身為感染者的父/母親能夠看見他們的孩子健康的長大。 這是非常棒的消息,但是,許多愛滋圈外人對此完全不瞭解,或是並不確定是否為真;無論你是男性 或是女性感染者,亦或是你或你的伴侶其中一方為感染者,還是雙方都同為感染者,現代的醫學都能夠讓 你在不會傳染愛滋病毒給你的寶寶以及伴侶的條件下,安全的產下健康的寶寶。

8

(下期待續)

內容摘錄自 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

http://www.lourdes.org.tw/list_1.asp?id=1532&menu1=4&menu2=23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