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聖人聖地

Page 1


版權頁 書名:《印度聖人聖地》 作著:林楚菊 版次:2013 年 3 月 電郵:lamchorkok@yahoo.com.hk 網誌:lamchorkok.blogspot.hk 歡迎查詢、指教或分享心得

i


序言

印度,一個十分古老的地方,擁有的歷史 與文明比起中國還要久遠。印度就像一個風燭 殘年的老人,見證無數世代的興衰,大地一次 又一次的創造與毀滅。走入印度這個國度,你 會感受到一種滄桑與古樸的味道,時間就好像 慢慢地靜止下來,讓你進入古老的時空,體驗 古代人的滋味。 中國內地學者歐東明在他的著作《佛地梵 天──印度宗教文明》中,對有關印度的描述 十分全面: 「印度人對人的靈性有一種特別強烈的 直覺 … … 印度人歷來就有耽於靈性而疏於物 質生活與日常世事的傾向。但是在另一方面, 在整個印度文明中,實際上又包含了各個顯得 相互矛盾的極端現象與特徵:它既有眾生平等 的崇高理想,又有種姓制度與賤民歧視的流俗; 它既信奉徹底慈悲的毗濕奴,也敬畏威嚴暴烈 的濕婆;有不殺生與非暴力的傳統,又曾經有 寡婦殉夫、棄女嬰等惡習;有關於靈性不朽的 ii


信念,又有追求身體轉變的法門;既有毀形移 性的苦行風尚,又有借肉身而成道的享樂主義; 它有神秘主義的超驗直覺,又有經驗主義與邏 輯理性的結合;既具有旨在解脫的人生理想, 又充分地肯定利與欲的世俗追求;既有對獨一 之梵的無限仰慕,又有對一系列神靈的多神信 仰;既有基於直接體驗的虔誠主義,又有注重 儀式的偶像崇拜等等。」 筆者對於印度的認識,可謂所知不多。對 於印度一些可能十分邪門的宗教文化陋習,更 是一無所知。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糊裡糊塗 地在印度旅居數月,體驗了印度人生活的純樸 和對宗教信仰的強烈投入。本書所介紹的聖人 聖地,主要是在印度中部省份馬哈拉斯特拉邦 (Maharashtra)的浦那(Pune)和那格浦爾(Nagpur) 這兩個地方附近的一些家喻戶曉的聖人聖地。 印度馬哈拉斯特拉邦是一個聖人輩出的地方, 單單是在浦那附近,在過去數百年來,已出現 兩位最具影響力的聖人,分別是在阿蘭地 (Alandi)的格里殊哇(Dynaneshwar)和在德於 (Dehu)的杜伽藍(Tukaram),而明君兼聖人濕婆 子(Shivaji),其王宮遺址亦建在浦那市內。他的 師父羅達斯(Ramdas)不單是復興印度王朝的最 大功臣,而且更是復興印度正統信仰的聖人, iii


至今仍然是印度具權威的宗教奠基者。不過, 濕婆子卻首先醉心於杜伽藍,曾希望成為杜伽 藍的弟子,經杜伽藍拒絕和建議下,他才拜羅 達斯為師。 那格浦爾市雖然不像浦那那樣具有悠久 的歷史文化,但卻是聖雄甘地在印度鼓吹以非 暴力手段爭取印度獨立的根據地,在西花關 (Sevagram)的甘地道場,保留了甘地的人生足 跡和他的理想生活──自然、簡樸與潔淨。 1948 年 1 月 30 日,甘地遇刺身中子彈垂 死的一刻,口裡不斷唸誦「羅摩、羅摩、羅摩… … 」 這名字,羅摩(Rama)就是印度遠古的聖人和賢 君。印度人相信他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 「毗濕奴」(Vishnu)的降世,崇拜羅摩就等如崇 拜基督教的上帝,他有著一般人難以達到的德 行,且充滿慈悲和神奇的力量。在那格浦爾最 有名的聖地就是羅摩地(Ramtaek),相傳羅摩和 他的妻子悉多(Sita)以及他的弟弟羅什曼那 (Lakshmana),曾在此短暫逗留,故在此地建造 廟宇,並以羅摩的名字命名此地。 羅摩地是一個出乎意料地舒暢的地方,筆 者原以為上山朝聖,路途一定十分崎嶇和辛苦, iv


早已作了心理準備,怎知道上山不但容易,而 且在山路上不時有可供歇息的巨石,又能眺望 遠處風景,比起在香港郊外行山實在好太多! 到羅摩地遊覽,即使不認識印度歷史文化底蘊, 也可以從表面風光中好好享受。 印度就像一個宗教與神話的博物館,本書 所介紹的幾個聖人和聖地,只是此博物館中的 一些點滴,盼望讀者能在此書中看到印度獨特 與美妙之處。 謹把此書獻給追求真、善、美者,願他們 喜歡這部小小的著作。 2012 年 10 月 22 日

v


目錄 第一章

印度聖人聖地(一) 阿蘭地(Alandi)與德於(Dehu)… . (1)

第二章

印度聖人聖地(二) 甘地道場(Sevagram Ashram)… .(24)

第三章

印度聖人聖地(三) 羅摩地(Ramteak)… … … … … … … … .(45)

第四章

印度聖人聖地(四) 羅達斯(Ramdas)… … … … … … … … ..(62)

vi


印度聖人聖地

第一章

印度聖人聖地(一)

阿蘭地(Alandi)與德於(Dehu) 阿蘭地是印度聖人格里殊哇 (Dynaneshwar, 1271-1293 A.D.)圓寂的地方,而德於則是印度聖人杜伽藍 (Tukaram, 1608-1650 A.D.)出生和成長的地方。兩地均位於 因陀羅因里河畔(Indrayani River),分別距離浦那(Pune)市 約 21 公里及 24 公里。在浦那市乘巴士約一個多小時便可到 達阿蘭地,由於此兩大聖地彼此十分接近,故到了阿蘭地, 就不能不到德於一遊,朝拜聖人的遺跡。

格里殊哇與阿蘭地 格里殊哇是印度推崇備至的聖人,不過在香港即使熱衷 於印度靈性追求的人可能並不認識,也沒有書籍介紹。格里 殊哇,這名字的意思是「知識的主」(lord of knowledge)。 他 15 歲便完成其 9000 行詩的《博伽梵歌》(Bhagwatgeeta) 註釋,此巨著由他在公眾聚會中口述出來,稱為《格里殊哇 尼》(Dynaneshwari),意即「智慧的女神」 。他 21 歲決定圓 寂,進入三摩地(Samadhi),把自己關在山洞內,命人把巨 石封閉山洞口,從此與世隔絕,了結此生。在阿蘭地的廟宇 內正是他三摩地的所在。

頁 1


印度聖人聖地

梵文 Samadhi,音譯「三摩地」 ,有三種意思:第一指 墳墓;第二指境界或階段,那境界是指一切的訴求及需要均 得到滿足,再沒有甚麼想望;第三是指心智狀態,即心智得 到啟迪,再沒有理性和情感之間的矛盾,情緒得到融和。在 印度,聖人的離世,人們不會稱為死亡,而是進入「偉大的 境界」 ,梵文稱為 Mahasamadhi,又譯作「摩訶三摩地」 , 梵文 Maha 即偉大的意思。歷來印度聖人都知道自己何時會 離世,進入摩訶三摩地,即偉大的境界。 直到今日,到阿蘭地拜訪的善信依舊絡繹不絕,有如香 港黃大仙般香火鼎盛。筆者前去拜訪那天,雖不是假日,但 在廟宇內已排滿人龍,等了半小 時才可以進入閘口,朝拜聖人三 摩地的地方。那山洞已不復見, 已建成雲石外牆,牆上有印度文 字和畫像,分別是他的友人納姆 迪瓦(Namdeva, 1270-1350),同 被推崇為聖人;以及他的老師, 即他的兄長尼哇活地(Nivritti); 他的弟弟蘇賓(Sopan);他的妹 妹穆蒂(Mukta)。廟宇前方長有 一株巨大的菩提樹,正是格里殊 哇經常坐下冥想的地方,故此也 在阿蘭地廟宇善信絡繹不絕 建有細小的神像供人參拜。

頁 2


印度聖人聖地

◀在阿蘭地,格里殊 哇三摩地的洞穴已 建有雲石外牆。

格里殊哇短暫的一生,就如一剎那的光輝,化成了永 恆。 在格里殊哇和他的三個兄弟妹未出生以前,他的父親曾 多次希望離開妻子,到深山修行,斷絕一切親屬和人際關係, 成為遁世隱士(sanyasi),以期達到靈性的終極昇進。他的妻 子要求等到他們生兒育女後,丈夫才可以離開,達成他的修 行志願。但多年來他們都沒有兒女,而丈夫遁世修行的心卻 一天比一天濃,妻子再不能忍受丈夫背向的心,有一天,妻 頁 3


印度聖人聖地

子突然說: 「你離開我吧!」於是他的丈夫便到了印度北部 聖地喀什(Kashi)拜聖者為師,他的妻子只好靠著娘家獨個兒 在阿蘭地生活。 她的丈夫到達喀什會見聖者,那聖者問他可曾有未完成 的在家生活,他說沒有。於是他便成為那聖者的弟子,在深 山過著隱世修行的生活。有一次,那聖者離開喀什,遊歷印 度各地。他到了印度中部阿蘭地,在一株大樹下歇息,有一 個婦人前來向他奉上食物,然後向他禮拜。那聖者便祝福她, 祝願她能生下天下間絕頂好的兒女。那婦人說: 「這怎可能 成就呢?我的丈夫已到深山作隱士,我如何能生下孩子呢?」 聖人的祝福是不會落空的,於是那聖者便問她的丈夫是誰, 說話間才發現她的丈夫正是他的弟子,這時才知道他的弟子 還未完成在家的生活,於是他向那婦人承諾會把她的丈夫找 回來,好讓他們重續夫婦的生活,生兒育女,完成在家的責 任。那聖者回到喀什,吩咐他的弟子還俗,完成在家的責任。 那婦人的丈夫果真回來了,不久與妻子生下四名子女, 正是格里殊哇、他的長兄和弟妹。那四兄弟妹到了適當時期, 正是他們接受穿戴聖線的儀式(註 1)。但在阿蘭地沒有一個 婆羅門僧侶(註 2)願意為他們四兄弟妹進行穿戴聖線儀式。 婆羅門僧侶對四兄弟妹的父親說: 「你和你的子女都沒有種 姓,你原本是遁世隱士,遁世隱士並不屬於任何種姓階層, 即使你再還俗,也不能改變這事實。你的子女沒有資格穿戴 聖線,你應接受還俗的懲罰而就此了結生命!」 頁 4


印度聖人聖地

印度古代人的思考方式,對於今日現代人來說,實在難 以理解和想像。那對夫婦極度自責,他們希望一死以償還子 女的清白,使他們回復種姓的身分,好讓他們能穿戴聖線。 兩夫婦果然自殺了!但仍然不能改變任何事實,還是沒有一 個婆羅門肯為他們進行儀式。他們建議四兄弟妹到帕坦 (Paithan)找權威的婆羅門僧侶定斷,由他們決定是否願意為 他們進行穿戴聖線的儀式。 長兄尼哇活地決定帶著兩個弟弟和妹妹到帕坦,找重量 級的婆羅門僧侶。他們駕著牛車由阿蘭地到了帕坦,會見當 地最具權威的婆羅門。那些婆羅門僧侶翻查所有經書及典籍, 都沒有找到遁世隱士還俗的例子,他們不知道如何處理,沒 有一個婆羅門願意聲稱他們四兄弟妹可回復種姓的身分,但 他們十分欣賞尼哇活地和格里殊哇兩兄弟聰敏的舉止。那些 婆羅門問格里殊哇: 「神的靈是否和眾生都一樣?若是的話, 你的靈是否和那牛隻的靈一樣?」格里殊哇回答: 「是。」 有人就向牛隻鞭打,奇怪的是,牛隻所有的鞭痕都在格里殊 哇的背部出現,在場的人都十分震驚。一位長老再問: 「你 認為那隻牛能否像婆羅門一樣背誦《吠陀經》(註 3)?」格 里殊哇回答: 「能。」於是格里殊哇便把他的手掌按在那牛 隻的頭上,那牛隻便以雄厚沉重的聲音背誦《吠陀經》 ,且 有準確的高低音節起伏。那群婆羅門只能肯定此四兄弟妹是 非比尋常之輩,他們一定是十分聖潔的,但他們只能夠立下 狀書證明他們是十分聖潔的人,至於能否進行穿戴聖線的儀 式,他們仍然不能作主。 頁 5


印度聖人聖地

四兄弟妹知道他們穿戴聖線無望,於是他們到了紐華施 (Newase),在供奉商揭羅(註 4)的廟宇內,格里殊哇用印度 中部通行的馬拉地語(Marathi),以唱詩的形式闡述印度經典 《博伽梵歌》(註 5),由善信實智安南爸爸(Satchitanand Baba)筆錄下來。古代的《博伽梵歌》是用梵語寫成,只有 少數婆羅門種姓才懂得梵語,一般人卻沒有能力閱讀,而格 里殊哇用馬拉地語口述《博伽梵歌》 ,是在歷史上首次令公 眾都能夠理解《博伽梵歌》的內容,這是歷史性的突破。 當時格里殊哇只有 15 歲,但他以詩歌形式唱頌的闡釋 卻成為不朽的經典,不僅深受當時人的喜愛,而且直到今日 仍成為對《博伽梵歌》闡釋的權威著作,而格里殊哇、他的 長兄尼哇活地(Nivritti)、他的弟弟蘇賓(Sopan)和他的妹妹 穆蒂(Mukta)在今日已成為印度中部民間崇拜的聖人。 流傳有關格里殊哇的故事,非常不平凡。相傳他擁有超 乎異常的能力,其中有兩件奇事,在阿蘭地附近有兩處廟宇 把這兩件奇事用塑像表達出來。 第一件是有關格里殊哇和他的妹妹穆蒂的雕像,兩人蹲 在一起,妹妹就在格里殊哇的背部燒烤餅。這是由於他們家 境十分清貧,即使是生火用的牛糞餅也沒有,人家又不肯幫 助他們。妹妹穆蒂問哥哥格里殊哇怎麼辦,於是格里殊哇令 自己背部發熱,產生巨大的熱力,妹妹就在他的背部把烤餅 烤熟。 頁 6


印度聖人聖地

走入廟宇內是一所偌大的禮堂,前方正中正是這漆上顏 色的塑像,只看前面不知兩人正在做甚麼,往後面看才發現 妹妹在哥哥背部燒烤餅,十分有趣。

◀格里殊哇與妹 妹穆蒂的塑像 前方,二人一起 蹲下來。

◀塑像後方,妹妹穆 蒂在格里殊哇背部 把烤餅燒熟。

頁 7


印度聖人聖地

另一件奇事就是格里殊哇帶長兄和弟妹坐在一塊石壁 上走動。那塊大石就在阿蘭地廟宇附近的一處,這是一座露 天的廟宇,放在兩米高的台階上,有兩條石梯供上落。這塊 石板平放在地,就如厚厚的長方形大地毯,四兄弟妹的塑像 就在石板上坐成一排,彷彿坐在阿拉伯故事的飛毯上。在他 們對面是另一個塑像,一個有法力的人與一頭老虎。這兩組 塑像所表達的故事是這樣:那有法力的人擁有順服猛獸的能 力,自以為了不起。格里殊哇不屑他的自大心態,於是與三 兄弟妹坐在石板上,石板便啟動起來到達那人的前面,高下 立見。現在這兩組塑像用鐵網包圍,據當地人說,十多年前 並沒有鐵網,人們可以親觸這石板,現在不可以了。

◀格里殊哇與三 兄弟妹的塑像 坐在石板上,有 鐵籠圍著。

頁 8


印度聖人聖地

◀對面的塑像是 一個能降服野 獸的法師與一 頭老虎,同樣用 鐵籠圍著。

到阿蘭地,除了看格里殊哇三摩地的廟宇,還要看紀念 他們燒烤餅和坐石板的兩處地方。

聖人格里殊哇在《格里殊哇尼》的普世禱文 「現在我用言辭來供奉普世主,願祂因此祭品而喜悅, 開懷得要把以下恩典賜給我: 『我希望壞人的邪惡得以去除,對善行的意欲增加;眾 生互相生出靈性上的友誼;邪惡的黑暗得以消散;我們持守 責任,並得以看見黎明;眾生皆能獲得他真心所想。讓一眾 頁 9


印度聖人聖地

聖人──對神有真正誠信者──無休止地把吉祥物灑滿世 間,無休止地會見眾人!聖人就是株株能走動的神聖的願望 之樹,就是活生生的寶石之城,就是甜蜜話語的海洋,就是 無瘕的月亮,就是無熾熱的太陽,無時無刻都如此。最後祝 願人、祖、神三界的所有眾生得到完滿的喜樂,無時無刻地 崇拜原初的神,那神聖的主宰。尤其是在此世間,那些依從 此書《格里殊哇尼》的原則去生活的人得以在可見的世界和 不可見的世界裡獲得勝利。』 對此禱告,那偉大的聖者,那宇宙的主宰說: 『但願如 此,願這成為我施予的恩典!』因著這厚賜,格里殊哇變得 十分喜樂。」 註 1:穿戴聖線儀式,又稱「入門式」(upanayana)。這是印度古代的學 生在教師的許可下,開始學習《吠陀經》的一個儀式。婆羅門的孩子從 8 歲開始,剎帝利的孩子從 11 歲開始,吠舍的孩子從 12 歲開始學習。 但是關於這個開始的年齡還有很多說法。入門式對於印度教徒來說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義,這相當於他們第二次誕生。從此他們便成為了「再生 族」 ,與那些只能有一次誕生經驗的「一生族」(指最低層次的首陀羅與 賤民)完全有別。在舉行入門式的過程中會給他們加戴「聖線」 。 註 2: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印度的種姓制度開始確立。在印度社會, 大致分為四個階層,即種姓。最高層的是婆羅門階層(Brahmin),負責宗 教崇拜;第二是剎帝利(Kshatriyas),屬統治階層;第三是吠舍(Vaishyas), 即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商人;最低下的階層是首陀羅(Sudras),在古代屬 奴隸階層,即今日的勞動階層。 頁 10


印度聖人聖地 註 3:約公元前 2000 年後,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開始大規模進入印度 次大陸,他們創造了與土著文明不同的吠陀文明,反映該文明的文獻就 是後來成為印度正統宗教經典的《吠陀經》 。 「吠陀」是梵文 Veda 的音譯, 意譯為「明」 ,亦即知識,主要是指宗教、哲學方面的知識。 《吠陀經》 又分為四部,即《梨俱吠陀》(Rg-vedas)、 《沙磨吠陀》(Sama-vedas)、 《夜 柔吠陀》((Yajur-vedas)和《阿達婆吠陀》(Atharva-vedas),其中最古老的 是《梨俱吠陀》 。吠陀教主要是一種自然崇拜的宗教,其崇拜的神大都是 周圍世界突出的自然現象的人格化神。 註 4:商揭羅(Sankara)是公元 8 世紀印度著名的宗教哲學大師,對當時 的婆羅門教進行宗教改革,使婆羅門教以全新的面貌出現於世,成為了 今日的印度教。 註 5: 《博伽梵歌》是印度大史詩《摩訶婆羅多》中的一部宗教哲學詩, 除了對印度教的信仰和人生哲學進行闡釋外,也是印度古代諸種文獻中 第一部對印度瑜伽作理論上的區分和闡述。

杜伽藍與德於 從阿蘭地乘車約半小時便到達德於,德於是 16 世紀印 度聖人及詩人杜伽藍出生的地方,他的故居就在因陀羅因里 河畔,那裡建有廟宇供奉和紀念杜伽藍。雖然杜伽藍的廟宇 不像格里殊哇那樣人山人海,但兩座廟宇有如雙生兒般外觀 十分相似。在廟宇前同有一株巨大的菩提樹,同樣是杜伽藍 常坐下冥想的地方,故此在樹下也建成細小的廟宇供人參拜。 由於參拜的人比阿蘭地少很多,反顯得更清幽怡人。

頁 11


印度聖人聖地

▲在德於杜伽藍廟前,杜 伽藍塑像手持樂器,坐在 大鵬鳥之上。

◀杜伽藍廟內的菩提 樹,杜伽藍當年經常 坐下來休息冥想。

頁 12


印度聖人聖地

杜伽藍的一生,充滿傳奇。最動人的愛情故事就是杜伽 藍對神的愛,以及神對他的愛。他所崇拜的神,就是毗濕奴 (Vishnu)的降世,名為維陀拿(Vitthala),或維陀巴(Vithoba), 即克理希納(Krishna)的別號。在印度大史詩《摩訶婆羅多》 (Mahabarata)(註 6)中有關克理希納這位歷史人物的事蹟有 詳細的記載。 註 6: 《摩訶婆羅多》 ,意譯為「偉大的婆羅多族故事」 。它的現存形式, 大約形成於公元前 4 世紀直至公元後 4 世紀。它的萌芽和雛形則更早一 些,很可能是在公元前 10 世紀之後的某個世紀。它是印度古代的一部篇 帙浩繁的文學巨著,篇幅超過古希臘荷馬史詩《伊里亞特》和《奧德賽》 合計的 8 倍,無可爭議是世界上一部最長的史詩。作者傳說是廣博仙人。 《摩訶婆羅多》以婆羅多族的後裔俱盧族和般度族爭奪王位的鬥爭為中 心故事,是一部表現和宣揚印度教神秘教義及其倫理道德的著作。它把 故事放在諸天神參與的場景下來加以敘述,所描寫的主要人物,也都有 著天界的來源,是天神與人相結合的後裔。史詩在文學上的吸引力及其 高妙的宗教思想結合起來,對印度人的生活產生了廣泛和深刻的影響。

印度人相信克理希納是毗濕奴的降生。印度教主要信奉 三大主神,即掌管創造的梵天(Brahma)、掌管進化的毗濕奴 (Vishnu) 和掌管毀滅的濕婆(Shiva)。除三大主神外,印度 教還相信許多神明,例如格涅沙(Ganesha)。而印度教信奉 的神明大多都有配偶,例如梵天婆羅摩(Brahmadeva)與妻子 莎維德麗(Saraswati)、濕婆神(Shiva)與妻子帕娃蒂(Pavati)、 毗濕奴(Vishnu)與妻子拉希什米(Lakshmi)、羅摩(Rama)與 頁 13


印度聖人聖地

妻子悉多(Sita)、維陀拿(Vitthala)與正室盧美妮(Rukmini) 等等,不勝枚舉。 印度教巧妙之處在於能把不同的宗教思想和觀念包容 在自己的體系內。雖然印度教滿天神佛,但印度教又可以容 納一神信仰,並且可以將多神的崇拜以一神的信仰解釋。首 先,印度教的三大主神其實是獨一真神的三個不同形態,而 全能的神可以有不同的形相、角色和化身。中國道教相信太 極陰陽,天下萬物都是以陰陽兩股力量而生成和變化。印度 教對眾神明同樣有陰陽之分。女性的神明就是男性神明背後 的力量,故此印度三大主神梵天婆羅摩、毗濕奴和濕婆,祂 們均有妻子,在廟宇內也是成雙成對地供奉。印度人的家庭 各自有其敬拜的神明,且世代相傳。有些家庭敬拜杜伽 (Durga)女神,有些家庭敬拜格涅沙(Ganesha),而杜伽藍的 家族,世世代代都是敬拜維陀拿(Vitthala)。維陀拿的正室是 盧美妮(Rukmini),在阿蘭地格里殊哇三摩地的廟宇內,以 及在德於紀念杜伽藍的廟宇內,同樣有供奉維陀拿與盧美妮 的塑像。兩個神明的外形是漆黑的石雕像,英俊清秀。在歷 史上,克理希納皮膚黝黑,個子矮小,但相貌英俊。 杜伽藍對神明維陀拿的愛,不像一般人對神明敬而畏之, 而是彷彿對待至親至愛的朋友。杜伽藍一生敬拜維陀拿,一 生創作詩歌讚頌維陀拿。在德於的廟宇內,牆上擺滿油畫, 描述杜伽藍一件一件的事蹟。

頁 14


印度聖人聖地

杜伽藍的家族屬於印度最低種姓勞動階層,但世代從商, 年幼時家境還算富裕。杜伽藍有兩個妻子,第一任妻子身體 十分孱弱,故家人命他多聚一個妻子,兩個妻子各生下兒女。 杜伽藍協助父母經商,但自雙親去世後,他經營的生意大不 如前,經常虧蝕,還欠下一身債。杜伽藍的家境日漸清貧, 加上遇到大饑荒,第一任妻子及其所生的兒子因而餓死。杜 伽藍十分悲痛,他跑到深山,向神明哀求,求就此了結生命。 後來他的親人跑到深山找杜伽藍,多翻苦勸,杜伽藍才回家 繼續生活下去。 杜伽藍的性情只管對神的愛,視所有人都是上天的受造 物般愛他們,無論別人要求甚麼,他都會一一答應。他對世 俗物質沒有依戀,其心不在於經營生意,只是為了生計,無 可奈何,他最喜歡的是敬拜神和頌讚神。當時在他四周的人 多貪婪詭詐,杜伽藍做生意何來不虧損?但他從不把被人欺 騙的事放在心內,他極其單純的本性,令他所愛的神不能不 施行神蹟奇事來保護他。 杜伽藍的第二任妻子性情十分強悍,與杜伽藍剛剛相反, 對神明沒有半點興趣,只顧打理好家庭。她雖然忠誠於丈夫, 但卻常常埋怨他,更憎恨和辱罵杜伽藍所信奉的神,好幾次 氣得要把維陀拿的神像弄毀,卻神蹟般沒有一次成功。

頁 15


印度聖人聖地

由於杜伽藍欠下一身債,沒有人再願意借錢給他。於是 他的妻子便以自己的名義借了一筆錢,給丈夫做生意翻身。 杜伽藍用這些錢買了一大車辣椒,到市集販賣。他一面出售 辣椒,一面高聲唱頌神明的名字。他十分單純,從不想到會 被人欺騙,有些人拿了一袋辣椒,問他可不可以隨手拿多一 些,他任由顧客拿取,結果很多人隨手拿了很多辣椒,不付 分文。杜伽藍對世間一切物質毫不在意,更有人不付錢,拿 了一箱一箱的辣椒就走,說日後會付錢,實質全心欺騙,何 來有回頭,但杜伽藍卻相信他們,任由他們。結果一大車的 辣椒很快賣清光,但他只收下少許文錢,又一次的大蝕本。 不過,他還是十分滿足於這小量的金錢,他用這些錢買了一 點食物便回家去。妻子知道後當然氣得要命,她放聲大罵她 的丈夫和他敬拜的神明,既憤怒又絕望,杜伽藍也無可奈 何。 幾天過後,神奇的事情竟然發生,有一個自稱維陀巴的 人,自稱是杜伽藍的僕人,他逐家逐戶地到了那些拿了辣椒 不付錢的人那裡,按秤稱要他們一一付清所欠的金錢。那些 人起初不願意,說若他能準確猜中辣椒有多重,他們才付錢, 結果那僕人竟然能夠一一說出辣椒的重量,那些貪婪的人只 好服輸,交付欠金。那僕人最後到了騙去一箱一箱辣椒的人 那裡,那人是鎮內有名的大惡棍、敗類,他無論怎樣都不會 付錢。於是那僕人便走到市集中央,高呼若那惡棍不付錢, 他便進行惡毒詛咒的儀式,引頸自盡,詛咒全鎮人不得安寧。 鎮內的人都驚慌起來,他們便揪住那惡棍,要他付錢,不要 頁 16


印度聖人聖地

拖累全鎮人,最後那惡棍只好付錢。跟著那僕人又化身成為 鎮長的助手,託人把所有的款項交給杜伽藍,說這些錢是他 賣辣椒賺回來的。杜伽藍感到稀奇,之後鎮內的人對他說那 僕人當眾揚言要自盡,誓要把錢討回來,杜伽藍更大惑不解, 他何來有甚麼僕人?一切一切他知道是他所愛的神為他所 做,他只有感動。 還有一件神奇的事情,是這樣發生的:由於杜伽藍一貧 如洗,他只好替人打工賺錢。有一次,有一個田莊主人命令 杜伽藍看守他的農田,不要被雀鳥啄食,收成的時候會給他 一大袋穀麥作報酬。杜伽藍每天都在農田的看守台上,頌讚 神明。他看見飛來的雀鳥啄食穀麥,他想:雀鳥吃飽便飛走, 從不多取,為何要趕絕牠們?就讓牠們每天吃下所需吧!就 是這樣,到了收成的日子,田莊的主人看見收成大不如前, 十分憤怒,大罵杜伽藍沒有好好看守農田,任由雀鳥啄食, 就把他拉到鎮長那裡,要他作一切賠償,賠償他少了的收成。 杜伽藍沒有辦法,自辯說他有好好看守農田,也好好地看守 雀鳥,牠們每天都吃得很好,從不多取,人們聽到嘩然大笑, 於是杜伽藍又欠下別人的債。 那鎮長說到農田察看,看收成少了多少。奇蹟的事情發 生了,他們到了田莊,看見農田長滿穀麥,甚至比往年多出 10 倍,且看不見任何雀鳥啄食的痕跡。那鎮長作出裁決,他 說這是上天對杜伽藍的施恩,杜伽藍只需償還田莊主人的損 失,多出的穀麥全歸杜伽藍所有。本來杜伽藍的妻子看到家 頁 17


印度聖人聖地

裡滿倉都是穀麥應該喜出望外,但杜伽藍竟把這些穀麥全分 給窮人,沒有多留一點給自己家,他的妻子又一次氣得死去 活來。 在德於西面 6 公里有一座山,稱為班達(Mount Bhandar),杜伽藍曾有一段時間留在山上冥想和敬拜神。現 在這座山建有供奉維陀拿的廟宇,每天都有人唱歌讚頌神明, 廟前有一株大樹,正是杜伽藍坐下冥想的地方。杜伽藍只醉 心於敬拜神,對世俗事務毫不鐘情,即使別人取笑他、欺騙 他,他也不會放在心上,但他的妻子與他毫不一樣。當杜伽 藍在班達山醉心於靈性滿足時,他那既憤慨又忠誠的妻子心 怕丈夫捱餓,每天走 6 公里的路程把食物及水送給杜伽藍, 這是一件極辛苦的事情,一來一回每次都要走 12 公里的路, 不知為何她會有這能耐。她每天都不斷辱罵神明,罵祂把自 己的丈夫弄成這樣,即使她知道有不少神奇的事情發生在丈 夫身上,但她仍不為所動。 德於在因陀羅因里河畔,廟宇就建在河邊,廟宇旁有杜 伽藍的故居。在因陀羅因里河有一件神蹟奇事發生,增添了 這河流的神聖意義。 由於有很多神蹟奇事發生在杜伽藍身上,而且他善待所 有人,又寫下很多讚頌神明的詩歌,每天黃昏都結集了大群 人在德於的廟宇內唱頌。杜伽藍的名聲愈傳愈廣,很多人都 前來追隨他,加入他的樂團。雖然他是最低種姓出身,但有 頁 18


印度聖人聖地

很多婆羅門僧侶前來拜見杜伽藍。每天從黃昏至晚上有很多 人聚集欣賞杜伽藍和他樂團的演奏和歌唱,他們都感到就如 神明已降臨在其中。 有一個十分有名的婆羅門出於嫉妒心,認為杜伽藍出身 自最低種姓,沒有資格寫下讚頌神明的詩歌,更不應該受婆 羅門種姓的人叩拜,聲稱杜伽藍的所作所為破壞了正法 (Dharma),危害印度正統信仰,於是命人找杜伽藍到他面前。 杜伽藍雖然與他所愛的神達到神我合一的境界,且在他身邊 常有神蹟奇事發生,但杜伽藍沒有因此而有半點傲慢。他到 了那自以為是的婆羅門面前,必恭必敬地向他行禮。那婆羅 門說杜伽藍的所作所為違反了正法,於是杜伽藍問他如何是 好,那婆羅門說要杜伽藍把所有創作的詩歌全部扔掉河裡, 從此不准再唱頌。 杜伽藍的單純,沒有人能想像。他想既然上天是這樣安 排,他就不再寫歌和唱頌了。杜伽藍把所有詩歌全部投入河 裡,繼續平靜地過日子,心裡的難過只好默默承受。那婆羅 門看到杜伽藍未曾受到打擊,於是便派人去羞辱杜伽藍,譏 笑他還有意思這樣繼續活下去。杜伽藍受到這些人的譏笑後, 再無法掩飾內心的傷痛。他躲在森林裡絕食,向神明訴苦, 願絕食至死。神蹟的事情又再發生。7 日之後,那些詩歌從 河床浮上水面,且完全乾透,詩歌仍十分清楚看到。所有人 都大為震驚,他們再次擁護杜伽藍,管他那個多事的婆羅門。 杜伽藍一如以往繼續創作詩歌並唱歌讚頌神明。 頁 19


印度聖人聖地

時至今日,這條河流依舊平靜,但這件事情的發生,實 在令人莫名其妙。

▲在德於的因陀羅因里河,正印證當年杜伽藍詩歌浮現出來的奇 蹟,今日河水依舊清澈寧靜。

再說那婆羅門的下場,足見聖人的寬宏大量。那婆羅門 遭受上天的懲罰,一次他沐浴池水中,有如被火燒一樣,全 身燙傷,無法醫治。於是他的弟子建議他找杜伽藍謝罪,求 杜伽藍醫好他。杜伽藍對敵人沒有兩樣,不懂得變臉。杜伽 藍寬恕了他,並為他祈求神明的醫治,結果那婆羅門的燙傷 很快便治好了。那婆羅門痛改前非,對杜伽藍感激不盡。 杜伽藍的名聲傳至在浦那(Pune)的王族濕婆子(Shivaji) 的耳中,濕婆子是一位聖賢明君,他不斷擴展領土,保衛印 頁 20


印度聖人聖地

度人免受穆斯林王朝的迫害。他不但是一位明君,內裡更有 深切的靈性追求,他慕名前去會見杜伽藍,願拜他為師。就 在濕婆子前來當晚,他站在人群中聽杜伽藍的頌讚歌聲,那 時正有穆斯林刺客埋伏四周,趁機刺殺濕婆子。當歌聲四處 響起時,突然所有人都變成濕婆子的模樣,嚇得刺客不敢出 手,濕婆子奇蹟般度過一劫。 歌聲過後,濕婆子向杜伽藍叩拜,願拜杜伽藍為師父, 把他接到王宮去。杜伽藍卻拒絕,建議他找當時另外一位聖 人羅達斯(Ramdas),說他是神猴哈奴曼(Hanuman)(註 7)的 降世,能扶助他保衛印度王朝,趕走穆斯林的侵略,結果濕 婆子拜羅達斯為師,得到羅達斯極大的幫助,振興印度王 朝。 註 7:哈奴曼是神猴,自稱是羅摩(Rama)的忠實信徒,在羅摩與邪魔十 首王羅婆那的大戰中,他伸張正義,支持羅摩。而羅摩是印度遠古時代 的聖君,印度人相信他是毗濕奴的降世。印度人崇拜羅摩,即是崇拜毗 濕奴。而聖人羅達斯(Ramdas)名字的意思,即羅摩的僕人。

杜伽藍的一生,充滿戲劇,有驚、有喜、有悲。小說家、 劇作家也不容易寫下,因為流傳有關他的事蹟實在有點天方 夜譚,今日的人難以想像。他是印度唯一一位聖人未曾經歷 死亡而離開人間,沒有留下屍首。他離開人間的經過,同樣 令人難以置信。一次,杜伽藍得到神明的啟示呼召他上天堂, 天界眾神都想和他在一起,呼喚杜伽藍不用再逗留凡間,於 頁 21


印度聖人聖地

是杜伽藍先問妻子願不願意跟他上天堂,他的妻子說他發瘋, 以為他想到甚麼地方朝聖吧了。她說自己沒有興趣和時間跟 他上天堂,叫他自己去好了。於是杜伽藍走出市集大聲喊叫, 誰人願意跟他到天堂處,便一起去吧!結果大約有 100 個村 民跟著他,大夥眾到了因陀羅因里河畔的大樹旁。杜伽藍坐 在大樹下,那些村民在他面前聚集。在瞬間平靜之中,突然 天空上有一道十分強烈的光射下來,由於光線太猛烈,村民 只能閉起雙眼,不能看得清楚,隱約間好樣看到有一隻巨鳥 從天而降,杜伽藍在強光的引領下坐在巨鳥之上,在天空的 光中消失蹤影。 從此杜伽藍不在世上了,人人都十分懷念他。他的妻子 造夢也未曾想到自己的丈夫真的上了天堂。今日在杜伽藍飛 升天堂的地方,建有廟宇 紀念此事。廟宇就在杜伽 藍的主廟附近,那株大樹 的樹幹有三個小孩子伸 手環抱起來的闊度,在樹 幹四周建有台階和雲石 石壁記載此事。

◀在德於杜伽藍升天所在 的大樹,周圍建造了雲石 外牆,說明當年的事蹟。

頁 22


印度聖人聖地

▲在德於杜伽藍升天的地方,建設了廟宇,在門前兩隻 大象中間,正是杜伽藍像,坐在大鵬鳥之上。

頁 23


印度聖人聖地

第二章 印度聖人聖地(二) 甘地道場(Sevagram Ashram) 2006 年 12 月 17 日,筆者與一個印度家庭同行到位於 接近那格浦爾(Nagpur)市郊的一個名勝,這就是甘地道場 (Sevagram Ashram)。據當地人稱,那格浦爾位於印度全國 的中心位置,在那格浦爾市內建造了一座巨柱,這巨柱正標 示印度的中心點。印度聖雄甘地當年就是選擇那格浦爾,作 為鼓吹印度獨立運動的根據地,取其意是把這運動在印度中 心推展至全國。

◀在那格浦爾市的一 座巨柱,標示印度的 中心點。

頁 24


印度聖人聖地

那格浦爾是一個經規劃發展出來的城市,100 年前還是 遍地農村,現在已建成很多新型的住宅和商業大廈,有寬闊 的馬路、連接全國的鐵路和內陸機場,交通網絡尚算發達。 筆者在香港土生土長,來到那格浦爾短暫逗留,竟有似曾相 識的感覺,因為香港大部分地方同樣是規劃出來的,香港很 多新市鎮的公路建設和那格浦爾新城市的建設十分接近。當 你步入新落成的百貨商場和超級市場購物,你甚至會搞不清 楚自己是否到了深圳新發展的城市。這是現代西方文化全球 化的一個例證,只有在古老的文化下你才可以分辨地域的不 同,現代文化全是西方的物質文明。不過,在這些百貨商場 內,還有很多印度用品和工藝品出售,印度人西化的過程, 始終比中國內地和香港慢。 但願印度人不要學習西方──這是聖雄甘地的強烈意 願。他認為西方物質文明本身就是罪惡的根源,機械的出現, 導致過度生產,手工藝沒落,繼而大量人口失業。他認為靠 人力作業的社會難以對大自然造成嚴重的傷害,正如印度傳 統社會,人民生活簡樸、節儉。而且印度文化極度重視宗教 信仰,絕大部分人熱衷於敬拜神明,從精神文明上獲得滿足, 遠超過對物質文明的追求。甘地甚至認為人類不需要有豐富 的物質生活,手織的粗衣麻布遠比機械大量生產的人造纖維 好。故此甘地主張印度人自己做棉線,自己織布做衣服。在 農業上沿用牛隻和簡單的工具來耕種,人民透過勞動去賺取 生活所需。人類也不應該放眼於全世界,因為人類生下來只 有雙手雙腳,並不是三頭六臂,能飛天遁地,上天已限制了 頁 25


印度聖人聖地

人類的生活範圍,只要每個人甘於在小社群中過著簡單、純 樸的生活,在生活中體驗神的存在,追求靈性價值,他認為 這樣的社會就是最和諧的社會。相反,由於交通工具發達, 貿易發達,各種形式的侵略、剝削和罪惡也因而擴張得更快 更廣,這就是禍根。 甘地追求的反璞歸真,與老子理想的「小國寡民」相當 接近。甘地在他著作中的陳述,在《道德經》中,老子簡短 的文字便完全道出來: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 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 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道德經》八十章) 甘地道場位於西花關(Sevagram),是距離那格浦爾 100 公里的郊區,最早成立於 1936 年。甘地選擇這個地方作為 他實現理想生活和印度獨立運動的根據地,出於他節儉的品 格,因為那裡的地價十分低,他要用最少的錢去成立這道場。 道場內每座房子的建成,都是用最簡單的物料、木材和泥土, 沒有任何修飾和美化,但十分簡約、潔淨,這本身就是美。 我們一團人從那格浦爾乘坐短途火車,大約兩小時車程 便到達西花關。這是最便宜的出行方法,稍為富有的印度人 可以自行駕車,從那格浦爾市出發大約只需 1 小時車程,十 頁 26


印度聖人聖地

分輕鬆便捷。乘坐本地火車,就如返回香港六、七十年代逼 巴士的情景一樣,由於火車內的座位十分少,大部分人都要 站立,而且每一站也有乘客上車下車,整個車廂都擠滿人。 到達西花關火車站後再轉乘出租小車,大約 15 分鐘便 到達甘地道場。那裡環境十分清幽,讓你感受到印度鄉間的 自然美。道場免費供遊人參觀,入內不用付一分一毫,這是 世界絕跡的事情。筆者之前曾到浦那市(Pune)參觀英國人囚 禁甘地夫婦的城堡,在甘地被囚禁的地方設有博物館,內裡 十分細小,也沒有甚麼好看,但需要收費,且外國人和本地 人有不同的收費。但在西花關的甘地道場,不但不用收費, 而且歡迎遊人入內居住,多久隨意,只要他們肯當義務工 作。 在道場入口處有商店售賣書籍、衣服和一些日用品。書 籍全都是甘地的著作和有關他的書。甘地的著作十分廣泛, 從飲食、醫療、政治、宗教、文化和法律,無所不包,足見 甘地不單是一位印度獨立運動領袖,也是一位多產的作家。 據甘地在他的自傳中所說,他自小就是一個不擅辭令的人。 若面對大群人演說,他會十分怯場,這是他早年當律師的經 驗。但他認為有靈性的人應該說話不多,雄辯滔滔只是詭詐 的技倆,他沒有把自己不能多說話的性格看成是弱點,反而 覺得這是上天賜給他的保護,因為他每每要想了很久才把話 語說出來。由於習慣說話不多,且每次說話都經過思考才說 出來,故此不會說錯話,更不會胡說八道。 頁 27


印度聖人聖地

慎言是修身之道,他生下來便慎言,真是難得。雖然甘 地自稱說話不多,但他的著作卻十分豐富,單是英語作品數 目已十分多,他的思想全流露在寫作之中,而不是說話之 中。 在商店內售賣的衣服是由人手織成的棉布製成,手工比 較粗糙;日用品是一些肥皂和洗髮乳,用天然材料製造。商 店內的擺設一點都不起眼和吸引,沒有半點商品化,沒有任 何裝飾吸引顧客,甚麼賺錢、取回成本或捐獻的意味都沒 有。 道場是由一間間簡單的房子組成,房子的屋頂用瓦片砌 成,房子內的牆身全漆上灰白色。咖啡色的屋頂和木樑,襯 上灰白色的牆身,加上屋子外的露天場地全是由泥沙和碎石 鋪設,整個道場就是咖啡色與白色的組合,外觀十分整潔。 我們進入第一所最先建成的房子,內裡除了在牆身高處設置 一些木架供遊人擺放行李和被褥外,甚麼家具也沒有。人們 來到道場只在乎靈性的追求,甚麼物質的需要也是最少最少 的。這個道場曾吸引了很多願意追隨甘地,願意為印度和平 獨立出一分力的人。曾有很多印度人願意捨棄一切,住在道 場支持甘地。

頁 28


印度聖人聖地

▲在甘地道場內供遊人入住的房子內部

另一所獨立建築的房子是甘地的居所,那裡有一些簡單 的家具擺設。甘地的木拖鞋和手杖擺放在房子西面入口的玻 璃櫃內,供遊人參觀。房子的南側是獨立的浴室和廁所,還 有木製的床和按摩檯(massage table)。甘地死後僅存的遺物 亦放在這房子的另一個玻璃櫃內。內裡沒有甚麼貴重的東西, 只有紡織棉線的工具、木盒、眼鏡、玻璃瓶、銀盤、一串念 珠和三隻小猴子擺設。 那三隻小猴子是甘地常用來警戒自己:一隻猴子掩住雙 眼,警惕自己不要看污穢的東西;一隻猴子掩住耳朵,警惕 頁 29


印度聖人聖地

自己不要聽污穢的說話;一隻猴子掩住嘴巴,警惕自己不要 說污穢話。此即出自中國儒家思想,孔子《論語》中所謂: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論語》 〈顏淵篇〉第十二) 據說這三隻小猴子是甘地認識一些來自日本的佛教朋 友所送贈,故甘地誤以為這三隻小猴代表了日本佛教的思 想。

▲甘地居所內的按摩檯和木床

頁 30


印度聖人聖地

▲甘地居所內的擺設

▲甘地居所內的玻璃櫃,擺放了甘地的遺物。

頁 31


印度聖人聖地

在道場上有一處空地,供集體進行祈禱活動,就在甘地 居所的正前方,用短小的木欄圍著整塊空地。甘地每天便在 這禱告場主持祈禱和分享他的思想。他指出這禱告場必須設 在露天廣闊的地方,好讓最貧窮的人也可以到來。每天大清 晨的禱告便在早上 4 時 45 分開始,黃昏的禱告便在 6 時或 6 時半開始。在清晨和黃昏時段的禱告,第一個要唸誦的就是 日本的佛教禱文。甘地雖然十分熱愛印度的文化和宗教,但 他也有普世的宗教觀念。 其實印度教的特點就是能夠包容一切的宗教思想,並能 把不同的宗教觀念轉化為自己的體系內。佛教發源於印度本 土,佛教雖然在印度本土消亡,但其實印度古代的婆羅門教 在進行宗教改革的時候,吸收了佛教的哲學思想,用了一些 佛教的觀點解釋婆羅門教信仰,由婆羅門教發展成為今日的 印度教,故此甘地的普世宗教觀念與印度思想文化一脈相 傳。 在禱告場內除了一開始就唸誦日本佛教禱文外,之後還 會逐一唸誦印度教、伊斯蘭教、波斯教(註 1)、基督教、錫 克教(註 2)和耆拿教(註 3)的禱文,然後再唱頌宗教詩歌。 註 1:波斯教,即索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sm),是公元前 6 世紀在波斯 (即今日伊朗)的宗教,又稱古波斯祆教,其創始人是索羅亞斯德,他曾預 言在他死後數百年間有一救世主會降生,而這正與耶穌出生的時間一 致。 頁 32


印度聖人聖地 註 2 :在 16 世紀印度西北部旁遮普(Punjab)由聖人拿納克(Guru Nanak 1469-1539 A.D.)創始的宗教,主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應團結,以和平、 溫和的方式建立一個超越教派的統一宗教。 註 3:耆那教(Jainism)在印度的起源與佛教同樣古老,其始創人為大雄 (Mahavira 599-527 B.C.),他早於佛祖釋迦牟尼出生,與佛祖為同時代的 人。耆那(Jaina)的意思是「勝者」或「修行完了的人」 。耆那教主張正行, 包括:(1)非暴力(Ahimsa) ─ 不傷害任何生物;(2)誠實語(Satya) ─ 只 說實話且語不傷人;(3)不偷竊(Asteya) ─ 不拿經由不當方法、途徑得到 的東西;(4)純潔行(Brahmacharya) ─ 不沉溺於肉慾的快樂;(5)不執著 (Aparigraha) ─ 完全不粘著人、地和物。

▲甘地道場內的祈禱場,前面有告示牌寫上甘地的說話。

頁 33


印度聖人聖地

◀甘地道場內祈禱 場的告示牌,寫上 甘地要把這祈禱場 設在露天廣闊的地 方,好讓最貧窮的 人也可以到來。

甘地認為人不能沒有神,脫離神的思想和生活是人類最 大的墮落。他對宗教沒有唯我獨尊的思想,他認為全人類都 屬於一個大家庭,應無分國籍、種族和宗教。 甘地道場就是一個靈舍(ashram),入住的人要遵守 11 條規則,包括:(1)誠實、(2)非暴力、(3)貞潔、(4)無佔有、 (5)不偷竊、(6)以幹粗活賺取食糧、(7)控制味覺、(8)無懼怕、 (9)宗教平等、(10)友愛鄰人,以及(11)去除不可接觸階層。 靈舍的最後一條規則是要取消印度社會存在的不可接觸階 層,這是印度社會最低下的階層,受盡凌辱,沒有出頭的希 望。參加甘地領導印度非暴力獨立運動的人,都不可以有階 頁 34


印度聖人聖地

級種姓之分。印度社會幾千年來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階層,最 高級的是婆羅門(Brahmin),掌管宗教事務;第二級是剎帝 利 (Kshatriyas),即統治階層;第三級是吠舍 (Vaishyas) , 即商人階層;第四級是首陀羅(Sudras),即勞動階層;這四 級以外的第五級就是不可接觸階層(Untouchable),即是賤 民。甘地曾說過,他不會參加靈舍內同一階層的結婚禮,他 只會參加跨階層的結婚禮,目的是要打破印度的階級種姓思 想。很可惜,種姓制度的消除意味著有很多人的世襲利益受 到侵犯,其面對的阻力可想而知。雖然在甘地以前,曾嘗試 打破印度種姓制度的聖人,大有人在,但時至今日,印度的 種姓制度依然存在。婚姻嫁娶要門當戶對,婆羅門只會和婆 羅門結婚,父母不會同意子女與出身低下種姓的人士結婚。

◀甘地道場內列 出的 11 條規 則,由聖雄甘地 定下,入住甘地 道場的人必須 遵守。 頁 35


印度聖人聖地

▲甘地道場廚房內的石磨,用來磨麵粉之用。

▲在甘地道場內示範用簡單的工具把棉花紡成棉線

頁 36


印度聖人聖地

在道場的東面有一所獨立房子,曾是一個痲瘋病人的居 所。這個痲瘋病人本是個有學識之士,熟悉梵文(Sanskrit)。 這等於是印度的古文,古往今來也不是人人都懂,只有少數 有學識的婆羅門種姓才通曉梵文。當時在印度,痲瘋是不治 之症,患病的人只有被隔離,被親人離棄,受盡歧視。這痲 瘋病人一心打算自殺,但他想死前去拜會甘地,才死得瞑目, 於是他便躺臥在道場外的路邊,等待甘地經過。甘地看見他, 便和他攀談,勸他不要自盡,還要把他接到靈舍居住,親自 照顧他。 當時靈舍內有好些人均極力反對讓痲瘋病人入住靈舍, 但甘地說若有人反對,可以離開靈舍,這痲瘋病人一定要住 在靈舍內。於是人們便建造了一所獨立房子讓他居住,而甘 地每天都會來照顧他,清理他的傷口。這個痲瘋病人深知道 會負累甘地,打算暗中絕食以了結殘生。兩星期後,他還沒 有死去,而且病程竟然有減退的跡象。據此事例,後來人們 研究發現斷食是對痲瘋病人的其中一種療法。雖然這個痲瘋 病人最終沒有得到完全康復,但他已比預期多活了幾年,而 且他在靈舍內曾當過幾個婚禮的主祭。因為甘地的指示,甘 地的追隨者在靈舍附近的一條村,提供專責收容痲瘋病人的 服務。

頁 37


印度聖人聖地

▲甘地道場內的一所獨立房子,曾安置甘地所照顧的痲瘋病 人,房子門外寫上當年的事。

在道場的東面還有甘地的辦公室,內裡設有電話亭,方 便在德里組織獨立運動的頭目與甘地聯絡。在辦公室內還有 一個大木箱,旁邊擺放著一把很長的木剪刀。這是由於在西 花關村四周都是叢林,會有很多蛇出沒。整個道場的空地都 鋪滿碎石,蛇在碎石上不能蠕動,這可防止森林內的蛇走入 道場,但偶然也會發現有蛇在道場上出沒,這把木剪刀就是 要把蛇捉拿,然後放在木箱內,從不會把牠們打死。到第二 天大清早,便會把捕獲的蛇放回森林。在道場內,從來沒有 人被蛇咬傷。有一次,甘地坐在地上默禱,有一條蛇穿過他 頁 38


印度聖人聖地

的大腿,他還是保持坐姿,示意其他人保持安靜。後來他向 別人透露那時候他只在想,若那蛇咬他,他就死去罷了,至 少那條蛇還生存。

▲甘地道場內甘地辦公室的電話亭

頁 39


印度聖人聖地

▲甘地辦公室內的木箱,上面有告示牌寫上甘地的指示, 把道埸上捕獲的蛇暫時放在木箱內,然後放回郊野。

頁 40


印度聖人聖地

印度教信仰的其中一個核心價值,就是非暴力,梵文稱 為 Ahimsa。它的涵義是指在思想、言語和行為上不傷害任何 生命,並且指以無限的愛涵蓋整個宇宙。聖雄甘地反對英國 的殖民統治,便是以此信念作為鼓吹印度獨立的原則。他曾 在其著作中寫道: 「我相信我所宣揚的訊息是普遍的,我感 到我可經由我對祖國印度的服務奉獻而盡善盡美地完成我 的理想目標。若我能在印度成功達成,則我便可完成我欲向 世界傳遞的訊息。」印度自古以來即具有非暴力的傳統。印 度的三個主要宗教是印度教,以及與它關係密切的耆那教和 佛教,它們均將非暴力視為重要的美德。佛教所講的慈悲, 正是印度教所指的非暴力,耆那教不但與佛教一樣鼓吹不殺 生,更甚者是要對昆蟲等微細生物加以保護。甘地在他的自 傳中透露,他自小就十分害怕殺生和殘害生命的行為,由於 對所有殘暴行為出於害怕,故他希望能盡量避免一切殘暴行 為的發生,所以甘地崇尚非暴力主義。 而甘地也是一個寧死不屈的素食者。由於甘地長期吃素, 甚至奶也不沾,導致蛋白質缺乏,身體變得十分虛弱。醫生 曾多次勸導他要攝取蛋白質食物,至少喝一點奶,但甘地完 全拒絕,無論是牛奶或羊奶,他也不肯喝,寧願身體虛弱至 死,他也不願意殺生或殘害動物。雖然甘地的身體十分虛弱, 但始終能夠生存下去,可見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一般人對 於甘地的執著實在難以理解,但這是印度傳統文化之一,難 怪甘地把那條蛇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頁 41


印度聖人聖地

在道場內還有甘地夫人獨立的房子,這是甘地的追隨者 想出來的主意。他們認為甘地的妻子不能時常和甘地一起混 在眾男士之中,她也需要梳洗、休息的時候,故才想到為她 設置獨立的房子。介紹這房子的導遊說,丈夫常常忘記妻子 的需要,反而是甘地身邊的人看到甘地夫人的需要。 道場的另一邊是學校,沒有開放給遊人參觀。這所學校 並非一般的主流學校,而是實現甘地理想教育的學校。甘地 認為識字不等於教育,教育與工作不能分開。在這所學校內 會教導學生耕種、園藝、牧牛、紡紗、織布,以及手工藝。 回想中國的農村,甘地這樣的教育理念可能更設實際。現在 中國內地農村的父母為了負擔子女的教育,弄到負債累累, 他們以為子女學好英語,考上大學,便能出人頭地,衣錦榮 歸。但真正能出人頭地者有多少人?很多時候,那些農村子 女大學畢業後,由於沒有專長而失業,或只能在城市找一份 不相關的工作,高昂的教育開支根本未能令他們致富,反而 是未富先負債累累。可能甘地反璞歸真的生活理念,更能幫 助中國的農村發展。 走出道場大約十分鐘,有一所甘地的展覽館,擺放了甘 地生平的照片和模型展品,同樣是免費參觀。展品十分簡陋, 沒有精美的製作,但這正好配合甘地只在乎心靈的追求,一 切起居飲食等物質的需要只是最少最少的。甘地道場代表了 甘地簡單而理想的生活,他原本打算在印度獨立以後,便回 到西花關實現他理想的生活,但他到了德里以後,就一去不 頁 42


印度聖人聖地

回來。1948 年 1 月 30 日,甘地在德里廣場上遭刺殺身亡。 印度雖然取得獨立,但問題多多,甘地的退休心願終不能實 現,只留下他的道場,代表了甘地的一切,但不知何時會褪 色,被人淡忘?

◀聖雄甘地 (1869-1948) 享年 78 歲

我們一團人在甘地的道場內參觀,中午坐在大樹下吃自 備的午餐,原來只要環境清幽乾淨,即使沒有金雕玉砌、空 調和美食,感覺也十分舒暢。離開道場,在火車站月台上等 候列車。甘地道場與火車站同樣落後,但一個乾淨,一個污 穢,原來美與醜只是一線之差。在甘地道場內,人們自食其 力,過著簡單樸實、寧靜的生活,這本身就是一種美。

頁 43


印度聖人聖地

▲帶領筆者到甘地道場一遊的印度家庭,在此要深深地感 謝他們對異鄉人的友善之情。

頁 44


印度聖人聖地

第三章 印度聖人聖地(三) 羅摩地(Ramtaek) 2006 年 12 月 15 日清晨,我與三位讀法律的印度學生 到羅摩地(Ramtaek)遊覽。羅摩地距離那格浦爾市(Nagpur) 約 40 公里,坐巴士大約一個半小時到達。羅摩地這地方的 由來沿於羅摩(Rama)。 在印度遠古時代,阿逾陀城十車王有四名兒子,分別是 羅摩(Rama)、羅什曼那(Lakshmana)、婆羅多(Bharata)和設 睹盧祗那(Satrughna)。那四位兒子都是最親密的兄弟,印度 自古以來相信他們是印度三大主神之一毗濕奴的降世。印度 三大主神分別是梵天婆羅摩(Brahma),掌管創造的力量;毗 濕奴(Vishnu),掌管進化的力量;以及濕婆(Shiva),掌管毀 滅的力量。其中毗濕奴有 10 次降世,以匡復正道,而羅摩 便是他第 7 次的降世。 這四位王子雖然同是毗濕奴的降世化身,但以羅摩的力 量最大。在輩份上羅摩是長子,且論資質也在四兄弟之首, 理應繼承王位。但婆羅多的母親誤聽一個邪惡的駝背侍女的 讒言,說若羅摩登上帝位,其兒子婆羅多必會被羅摩剷除, 故設法使十車王傳位給婆羅多,並把羅摩放逐到森林整整 14 年。這便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註 1)的故事。 頁 45


印度聖人聖地 註 1: 《羅摩衍那》是成書於公元前 3、4 世紀至公元 2 世紀之間的印度 大史詩,意為「羅摩傳」 ,傳說作者是蟻蛭。全書共分 7 篇,以羅摩和悉 多的悲歡離合為故事主線,描寫印度古代宮廷內部和列國之間的鬥爭。

婆羅多的母親在多年前在戰場中曾救了十車王一命,當 時十車王承諾給她兩個願望,永不食言。當十車王打算把王 位傳給王太子羅摩,這個被邪惡充昏了的王妃便向十車王提 出了兩個願望。第一是婆羅多繼任為王,第二是羅摩要被放 逐到荒野 14 年。當時,十車王、其餘三位王子和全國人民 均十分愛戴羅摩,人人心中都想著羅摩何時登上帝位。要達 成這兩個願望,對十車王來說,簡直是心如刀割。但羅摩卻 願意成全父王的承諾,願意把王位拱手相讓,且被放逐 14 年。消息公佈後,全國哀傷,十車王因此厄運而心痛至死。 婆羅多從舅舅家返回阿逾陀城,知道此消息和父王的死訊後, 即痛斥他的母親,甚至與她永不相認。這位王妃起初是為了 自己和兒子爭利益,雖然一切如她所願,但她甚麼也得不到, 惡業帶來的只有悔疚和羞愧。 覆水難收,羅摩堅決要離開,他的妻子悉多(Sita)誓要與 丈夫共同進退,他最要好的弟弟羅什曼那也要跟著長兄被放 逐。在旅途中,婆羅多領軍趕上前來苦苦相勸,求羅摩回國 繼承王位,但羅摩不想父親食言,拒絕返回阿逾陀城,婆羅 多只好代為攝政 14 年,王宮的寶座放上羅摩的一雙鞋,表 示只有羅摩才是阿逾陀城的國王。

頁 46


印度聖人聖地

阿逾陀城在現今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而羅摩地 (Ramteak) 在現今印度中部馬哈拉斯特拉邦(Maharashtra), 是羅摩與他妻子和弟弟曾經停留的地方。那裡山清水秀,在 山之巔峰,羅摩曾踏足的地方建成宏偉的廟宇,從山腳處眺 望,整座廟宇儼如堡壘,由巨石建成,廟宇的巨塔有層層疊 疊的雕琢,充滿印度建築美。

▲在山上的羅摩地廟宇,儼如一座堡壘。

印度的冬季十分清爽,雖然陽光仍然十分猛烈,但四周 都是清涼的空氣。那裡眺望滿是翠綠的山脈、農田、密集的 房屋和湖泊,有山有水,自然是寶地。在印度,有些廟宇建 在山頂,這是由於自 10 世紀以後穆斯林王朝入侵印度,推 頁 47


印度聖人聖地

崇伊斯蘭教,肆意摧毀印度教廟宇,故當時僅餘的印度教勢 力把廟宇建在山頂上,以防伊斯蘭教侵略者的破壞。伊斯蘭 教徒雖然難以上山破壞這些廟宇,但他們則會在另一座山上 建設伊斯蘭教清真寺,與印度教廟宇對峙,相映成趣。 那時印度本土居民被伊斯蘭教侵略者壓迫,婦女被凌辱, 婆羅門僧侶淪為沒有尊嚴的神棍,甚至失去對印度教的真心 信仰。在印度教最低落的時候,聖人輩出,羅達斯(Ramdas 1608-1682 A.D.)便是匡扶印度信仰最傑出者,他是印度明君 濕婆子(Shivaji)的師父。濕婆子的王宮在今印度馬哈拉斯特 拉邦浦那市(Pune),濕婆子與羅達斯同是現今印度受推崇的 聖人。濕婆子起初欲拜聖人杜伽藍(Tukaram 1608-1650 A.D.)為師,但杜伽藍建議他另拜明師羅達斯,因羅達斯是哈 努曼(Hanuman)的降世。哈奴曼是神猴,自稱是羅摩的忠實 信徒,在羅摩與邪魔十首王羅婆那(Ravana)的大戰中,他伸 張正義,支持羅摩。而聖人羅達斯名字的意思,即羅摩的僕 人。在《羅摩衍那》記載中,神猴哈努曼是羅摩和悉多最忠 貞不移的僕人。 一年前筆者曾在浦那市拍攝濕婆子銅像,相片中銅像發 出紫光,十分不尋常。聖人的光芒,歷久不衰。濕婆子是當 時有名的明君,有高尚的人格操守,對婦女和弱小會加以保 護。他 12 歲登基的時候,當時有一名寡婦聲稱被權貴凌辱, 且加以迫害,那名權貴,即相當於今日內地的高級幹部,根 本沒有把這名寡婦放在眼內,他認為自己地位崇高,一定可 頁 48


印度聖人聖地

以逍遙法外,但他萬料不到只有 12 歲的國王竟然宣判要把他 的雙手和雙腳斬下來,以懲罰他對這婦人的所作所為。此事 在今日浦那市濕婆子的王宮遺址內有油畫描述當時的情境, 油畫內那權貴的樣子非常驚慌。此外,在與穆斯林軍隊的交 戰中,濕婆子的軍隊曾俘虜穆斯林年輕貌美的婦女,打算獻 給濕婆子領功,但濕婆子卻命令把這些婦女全部安全放走。 在今日中國內地,地方幹部對婦孺的凌辱事件往往能夠逍遙 法外,或輕判了事,真不明白為何內地司法人員的人格操守 會如此低落。他們與印度昔日濕婆子對婦孺的尊重和保護, 簡直是強烈的對比。

◀2006 年筆者在 浦那市拍攝濕 婆子的銅像,銅 像上現出紫光。 頁 49


印度聖人聖地

羅達斯扶助濕婆子反抗穆斯林王朝的統治,保護在領土 上的印度人民。當時羅達斯致力復興印度教,大力推崇神明 羅摩,歌頌其崇高的德行和人格,羅摩的故事再一次被廣泛 傳誦,藉以振奮印度人民,提高他們的道德意識和對印度本 土文化的信仰,返回印度教信仰的真正意義。至今羅摩在印 度各地均受到極大的尊崇和膜拜。 原以為上山的路途甚艱辛,我們穿過村落後,便走在用 石級鋪成的山路上,途中稍稍歇息。我們坐在大石上拍照, 鳥瞰四周,仿如居高臨下。走了不多時便到達山頂,那裡有 一些攤販售賣飾物、玩具、供參拜的糖果、小糕點、椰子和 花束。有一樣東西一定要買,就是印度人稱為 chenna 的小 黃豆。羅摩廟宇那裡四處有很多猴子,牠們通常蹲在廟宇的 塔頂,有大有小,待遊人一踏入廟宇的大門,牠們便會撲出 來討食物,那時只要撒下一些小黃豆在地上,牠們便忙著吃 那些豆,不再騷擾你們,否則便會搶走你們手上的東西,拿 牠們沒有辦法。那些猴子只會吃遊人撒落的小黃豆,不會偷 吃或強搶攤販的食物,可算盜亦有道。 穿過一道一道的城門,我們看到有販子售賣新鮮的蓮花, 有白色和粉紅色,每朵只售一盧布,相等於兩毫港幣,太便 宜。我們買下四朵蓮花,用來供奉羅摩神像。我本想在城門 外手持蓮花拍照,但三五成群的猴子便湧上來搶我的蓮花, 同伴一時情急扔掉整袋小黃豆,被其中一隻猴子拿走,其他 的猴子還要抓我的蓮花。同伴說給牠們吃吧,否則牠們會把 頁 50


印度聖人聖地

我抓傷,那些猴子當場把四朵新鮮的蓮花吃下。我們只好再 買兩朵,匆匆拍下照片,然後把蓮花收藏。

▲我們上山到羅摩地廟宇,途中在巨石上休息,眺 望山下的景色,圖為與筆者結伴同遊的三位印度青 年。

頁 51


印度聖人聖地

▲筆者手持蓮花,在進入廟宇前匆匆拍下。

頁 52


印度聖人聖地

▲在羅摩地廟宇前左方滿是擺賣的販子

那裡有兩座主廟,旁側有一些細小的廟宇。這兩座主廟 分別是崇拜羅什曼那的主廟,以及崇拜羅摩和悉多的主廟。 羅什曼那是羅摩最親密的弟弟,對羅摩一生盡忠,不離不棄。 兩座廟宇的塔頂有金屬製的尖柱,好像避雷針一般。在陽光 下發出金光,遠處可見。廟宇內門前掛下銅鐘,供遊人入內 敲響,發出莊嚴的鐘聲。我們進入羅摩主廟,正值僧人在唱 頌讚歌,僧人手持油燈在羅摩與悉多神像前循環轉動,入內 參拜的人都恭敬地站立,之後僧人把供奉完的糖果和水分發 給每個遊人,他們都一一吃下,並把水沾在頭上。

頁 53


印度聖人聖地

在兩座主廟的後方,沿石級上是一座涼亭,涼亭的塔頂 呈圓拱形,石柱環繞一圈形成一道道的拱門。那是整座堡壘 最高的地方,那裡中心處的地方設有一對細小的石雕腳印, 這是羅摩的腳印,表示他曾踏足此地,腳印上放滿鮮花供奉。 那裡涼風送爽,能鳥瞰整座城堡和遠處景色。

▲羅摩地廟宇塔頂上的金屬尖柱,在陽光下發出金光。

頁 54


印度聖人聖地

▲在羅摩地主廟最高處,建造了羅摩的石製腳印作紀念, 印度人擺上鮮花,塗上紅粉和黃薑粉作崇拜。

在羅摩地的城堡內還有一座用石建成的涼亭,亭內是一 座巨大的石豬,這是印度三大主神之一毗濕奴第三次的降世。 當邪魔把大地拖入海中時,毗濕奴化身為野豬,跳入海中與 邪魔大戰,打敗了邪魔,並用牙把大地拖上來。這座石豬的 體型十分肥大,印度人認為若你的身子能輕易穿過這座豬的 肚腹之下,死後便能上天堂。我們一同四人均逐一試試,把 身子穿過石豬肚腹之下,並拍照留念。城堡內還有長方形的 水池,印度每座城堡都建設這樣的水池,作貯水之用。 頁 55


印度聖人聖地

◀在羅摩地廟宇內 的石製涼亭和巨豬

▲在羅摩地一處的水池,遊人可以在旁歇息,十分寫意。 頁 56


印度聖人聖地

在城堡外還有一個紀念園,紀念印度遠古時代 (Vikramaditya)的詩人(Kalidas Smarak)。那園子十分秀麗, 圍牆上有用不同顏色的石磚砌成的壁畫,以及用梵文和印度 文並列的詩歌。這位詩人的作品是用梵文寫成的,印度人相 信梵文是天神的語言,即使在古代也只有一小撮的婆羅門階 層懂得梵文,一般人都不懂梵文。時至今日,懂得梵文的印 度人也屬少數。

▲在羅摩地廟宇外的紀念園,紀念印度遠古詩人。

▲在紀念園的壁畫 頁 57


印度聖人聖地

離開紀念園,我們走到湖濱,湖畔四周均建成廟宇,美 觀華麗。據說在湖濱建築廟宇有其環保目的。若沒有這些廟 宇,那美麗的湖泊很容易會變成垃圾池,四周的居民會把甚 麼的骯髒物都扔掉在湖內。由於印度人整個文化生活與宗教 分不開,印度人出於對神明的尊重,他們就不會把垃圾扔棄 湖內。那些法律系的學生說,在印度街頭甚麼地方也有細小 的廟宇,或把一些外形像神明的石頭塗上橘紅色,供人參拜, 如此人們就不會在四周扔垃圾和吐啖,有保護四周環境的作 用。印度人只會把親人火化後的骨灰撒在一些神聖的湖泊或 河水內,表示對死去的親人不再依戀,且其靈魂也因神聖的 湖水或河水得以超脫。

▲在湖畔的廟宇

頁 58


印度聖人聖地

這與中國人祭祀先人的習俗截然不同,中國人的祭祀習 俗在今日已成為嚴重的環境問題,在中國內地一些大城市如 上海,墓地已不敷應用,而且用在葬禮上的物資也造成嚴重 的資源浪費,死人和生人一起爭奪地球緊絀的資源。中國內 地政府鼓勵人們實行火化遺體,以及採取薄葬,以減少葬禮 和祭祀造成的資源浪費。 我總是認為中國人拜祖先的習俗並不可取,因為拜祖先 即是拜鬼。祖先的靈魂應該不要再依戀生前的種種而投胎轉 世,開展另一場新生命,或是靈魂得到超脫,與大梵同在。 而不是每年清明、重陽都受子孫的拜祭,這樣既浪費地球資 源,也達不到任何宗教上和道德上的意義。中國人的孝道應 該在父母生前表現出來,人死後一了百了,對死人無了期地 盡孝道是不是很可笑?而且一代一代地延續下去,將來的子 孫要拜祭祖先的數目可以是恆河沙數般多,為何人要對祖界, 或直接說鬼界,那麼重情?在這方面,印度人對逝去先人的 信念和做法有其可取的地方。 在湖濱有船家接載遊人泛舟湖上,我們四夥子在船上吃 下隨身的午餐,十分寫意。在船上用餐後,我們下船坐在湖 濱的石級上泡足,並把吃剩的印度薄餅撕成一小塊用來餵魚, 看見真的有魚兒游來吃食,十分有趣。

頁 59


印度聖人聖地

◀在出租的小舟上 用膳,十分寫意。

回程時,我們在鄉間的餐館喝印度奶茶和汽水,其中一 個同伴特意在販子裡買了一件用香葉包裹著香料的東西給 我吃,叫我把這它一口咬下嘴嚼,看有甚麼特別的感覺,我 感到口裡有強烈的香草和香料味,好像嘴嚼著肥皂一般,吃 完之後,感到口腔異常清潔。印度有一些很好的東西,其他 地方沒有,這是其中一件。之後我們到巴士站等候上車,值 得一提的是,那巴士站的廁所出乎意料地清潔。雖然那裡設 備簡陋,但沒有半點臭味,看來好像有人員定時沖洗和撒下 消毒藥粉。出門旅遊,最害怕就是進入骯髒的廁所。在羅摩 地,卻沒有此問題。 出發前一天的晚上,我的喉嚨感到十分疼痛和乾涸。那 天早上五時許便要起床梳洗,早上只吃下一點印度草藥。那 頁 60


印度聖人聖地

天在羅摩地的旅程,喉嚨的痛楚大大減退,整個人好像充了 電一般精神。回程時,在巴士上開始感到十分疲倦。第二天, 喉嚨不再疼痛了,這真是聖地的山水起作用。 同時,我真要感謝那三名年青有為的法律系學生,他們 知道我作為異鄉人身處那格浦爾(Nagpur),沒有到過當地最 具文化價值的地方羅摩地,他們即義不容辭要帶我一遊,犧 牲了他們一天溫習的時間,使我感受到印度人對他鄉人的友 善之情,這是城市人對任何人充滿戒心之下所無法想像到的 事情。

頁 61


印度聖人聖地

第四章

印度聖人聖地(四)

羅達斯(Ramdas)

公元 1294 年,穆斯林帝國莫臥兒(Mughal)王朝阿拉丁 歇斯王(Allaudin Khilij)成功侵略馬哈拉斯特拉邦 (Maharashtra),本土的馬拉達(Maratha)帝國覆亡。馬哈拉 斯特拉邦受到嚴重摧殘,婦女被凌辱,百姓被殘害。此後的 350 年間,印度本土的宗教和文化受到大規模破壞。莫臥兒 帝國要所有印度人均相信唯一的神,他們堅信先知穆罕默德 (Mohammad)指示他們殘殺所有崇拜偶像的人,印度教徒成 為被砍殺的目標,成千上萬的印度教徒屍骨遍野,印度教的 廟宇和神像被搗毀,印度的歷史文化資產被砍成碎塊,化成 清真寺的樓台。 莫臥兒帝國把馬拉達王族的後裔封為侯爵,臣服莫臥兒 帝國,聽其指令管治地方百姓。在此 350 年間,印度教的尊 嚴蕩然無存,印度教徒甚至相信莫臥兒帝王就是毗濕奴 (Vishnu)的降世,要懲罰印度百姓的罪孽。婆羅門僧侶甚至 為莫臥兒帝王祈福拜祭,但仍然逃不過被穆斯林迫害的厄 運。

頁 62


印度聖人聖地

羅達斯的出生 公元 1608 年,在慶祝神明羅摩(Shri Rama)誕辰的節日, 在奧蘭加巴德(Aurangabad)的一條細小村落湛巴(Jamb), 正是聖人沙馬夫‧羅達斯(Samarth Ramdas)出生的日子。他 的父親穌耶治班(Suryajipant)是當地的村長,是虔誠的印度 教徒,是神明羅摩的忠誠崇拜者。他的兒子在羅摩誕辰日出 生意義非凡,全村民均認定這男嬰是上天給他們的厚賜。穌 耶治班給兒子起名為那羅延(Narayan),這是神明毗濕奴 (Vishnu)的另一個名號。 那羅延自小是一個頑皮好玩的孩子,受眾村民的愛護。 有一次,那羅延走到田間,看到農民正在收割穀麥,田邊正 擺滿一箱箱的穀麥。那羅延對一個村民說: 「我可不可以拿 走一箱回家?」那村民戲言: 「若你拿得動,就把整箱拿回 家去吧!」那羅延二話不說便舉起雙臂,把一滿箱穀麥放在 肩頭上,飛快地走起來。那村民大吃一驚,隨即在身後追截。 那羅延走得愈來愈快,最後回到家中,把一箱穀麥放在母親 面前。那村民跑到來,說那羅延搶走了他的穀麥,那羅延一 本正經地向母親說: 「叔叔說若我能拿得動這箱穀麥,就可 以把它帶回家。」那村民說: 「那羅延真的是力大無窮,非 同凡響,以後不敢跟他開玩笑。」說罷便把那箱穀麥搬回田 間去。有時候,那羅延又會變得十分乖巧,他會替母親打理 家園,把家裡的花園整理得出奇漂亮,人人到來都讚賞花園 的擺設和栽種的植物。 頁 63


印度聖人聖地

在那羅延 10 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為他請來最好的老師, 教導他數學、馬拉地語(Marathi)文法和梵文(Sanskrit)。 一年之後,那羅延已學曉一切,那老師向穌耶治班請辭,因 為他所通曉的,那羅延已全部學懂。他認為那羅延天資過人, 應該到有名的地方,例如喀什(Kashi)或華羅納斯(Varanasi) 尋找更好的老師,更上一層,那羅延不應困在這細小的村落 內。但穌耶治班對老師的建議感到不安,他不想那羅延離開 家人,他希望那羅延能繼承他的事業,成為村民之首,有美 滿的家庭生活,恪守在家的虔誠崇拜。他認為這樣的人生, 乎復何求? 由於那羅延在家裡沒有事可做,他只好和村童四處作樂, 終日在樹間和屋頂間穿梭攀走,與同伴玩捉迷藏,亂吃樹上 的果子,給村民帶來一些滋擾。那羅延的母親每到吃飯時段, 便要四出找尋那羅延,叫他回家用膳。有一次,那羅延的母 親十分生氣,狠狠地罵了那羅延一頓。之後,那羅延整天都 不見了。到了黃昏時分,那羅延還沒有回家,他的母親就開 始著急,家裡所有人都四出找尋那羅延。最後他的母親在家 裡的貯藏室找到他,沒有人想到他竟然呆坐在一堆雜物中, 母親看到他憂心忡忡的樣子,便想到那羅延一定為了母親的 苛責而傷心,但那羅延卻對母親說: 「我為了整個世界而憂 心。」

頁 64


印度聖人聖地

父親逝世 那羅延的父親是虔誠的印度教徒,但他要為政府工作, 有時在重大節日為了出差而不能留在家中作敬拜神明的儀 式。這對穌耶治班來說是人生的最大遺憾,而那羅延也感受 到父親的無奈,在穆斯林政權的統治下,印度人的宗教文化 得不到尊重。 那羅延時而乖巧,時而搗蛋佻皮的個性,不久因著父親 的逝世而改變。他開始不斷思索生命與死亡的問題,宗教信 仰告訴他敬拜神的人死後會返回神那裡,但他看到人們為父 親的死而哀傷,他想:若死去的人會返回神那裡,為何人們 要為死去的人哀傷?死去的人究竟會到那裡去?沒有人能 給他滿意的答案。 自父親死後,那羅延不再頑皮搗蛋了,他變得十分沉默 內向,那時那羅延還未到 12 歲,性情怎可能是這樣的沈默 內向?這令母親十分擔心那羅延的改變,而那羅延的哥哥知 道弟弟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他不會如母親所願過著一般人的 生活,但他不知道如何令母親接受這事實。 穌耶治班死後,那羅延的哥哥恆伽赫班 (Gangadharpant)繼承了父親的事業,管治鄉村,他像父親 一樣,辦事能幹,擁有智慧和學識,深受村民敬重。很多村 民的子弟都拜恆伽赫班為師,向他學習印度傳統文化的信仰 頁 65


印度聖人聖地

和知識。相反,那羅延卻變得愈來愈被孤立,沒有朋友和玩 伴,終日獨個兒沈默不語。 那羅延看到哥哥恆伽赫班身邊愈來愈多弟子,他想到父 親曾說人們有明師指導靈性才會開竅,於是他便要求成為哥 哥的弟子,但恆伽赫班對他說: 「你現在還十分年幼,應該 到其他地方找尋更好的機會。」那羅延感到十分失望。

那羅延的婚禮 那羅延的母親愈來愈擔心那羅延的境況,她希望把孩子 帶回正軌,使那羅延能夠像正常人一般有美滿幸福的家庭生 活,她開始想到要為那羅延籌備婚禮,使他早日成家立室, 但恆伽赫班對母親說: 「若你要弟弟成婚,你將會失去這個 孩子,他是一個十分固執和難以猜測的人。」 對那羅延來說,母親要他成婚,這是繼父親死後的另一 個噩耗。母親每次提到他的婚事,他便生氣,但同時他也同 情母親。一方面他知道母親因為愛他才有這樣的決定,但另 一方面他只醉心於靈性的追求,他只想追求神,獲得人生的 解脫,而不是要組織家庭,生兒育女。他希望為整個社會貢 獻自己,而不是著眼於個人的家庭生活,他希望求得明師, 而不是求得淑女。

頁 66


印度聖人聖地

有一次,母親向那羅延苦苦哀求: 「自你父親離開後, 我的心一直十分傷痛,你可否答應母親,不要令我傷痛?」 那羅延說: 「母親,我把生命交給你,我不會做任何事令你 傷痛。」於是母親便乘勢繼續說: 「那你便答應母親,當新 郎哥吧!」那羅延只有答應,但彼此的對話都只是一場文字 遊戲,那羅延心想: 「我只答應做新郎哥,但我決不會當人 家的丈夫。」他的母親造夢也料想不到兒子的心思。那羅延 的母親喜出望外,同時她又害怕事情再拖延,兒子可能會改 變主意,於是她便立刻打點兒子的婚禮,為他找個新娘子。 他的母親很快便找到合適的人家,那是她遠房親戚的一 個女兒。婚禮就在她娘家處舉行,那羅延自小就常常出入外 祖父的家,他對周圍的環境瞭如指掌,他知道這對他的「計 劃」十分有利,他心裡一直認為他為母親盡最後的責任就是 當新郎哥,也僅此而已。 那時那羅延才剛滿 12 歲,大喜之日,親屬和村民都齊 集婚禮現場。太陽下山,婚禮臺上燃起兩盞燈火。在柔弱的 燈光下,人人目光都看著新郎和新娘,當婚禮主祭高聲說: 「婚禮儀式開始!」那羅延卻大聲喊: 「有蛇呀!有蛇呀!」 嚇得在場人群慌忙亂跑,那羅延就在黑暗中消失了。 當群眾平靜下來時,新郎哥不見了,長輩們都十分憤怒, 恆伽赫班立刻打完場說: 「我家的弟弟真是頑劣,請各叔伯 息怒,不要再理會這男孩,現在大家看如何為新娘子著想, 頁 67


印度聖人聖地

她現在才 7 歲,若婚禮不成,恐怕害了她的正當婚事。」在 賓客當中,剛好有個 12 歲的男孩,他早前喪妻,又剛好是 恆伽赫班那邊的親屬,於是在快速協議下,就以此男孩代替 那羅延,與新娘子完成婚禮。 沒有人知道那羅延的去向,他的母親只有終日以淚洗臉, 她後悔沒有聽從大兒子的說話,千方百計要小兒子成婚,現 在她終於失去了那羅延。 那羅延離開了婚禮現場後,他匆匆走到老家湛巴村外圍 的猴神廟,這是他經常出入的地方。有一次,當長兄拒絕收 他為徒,他十分難過地走到猴神廟。在猴神廟內,他腦海裡 只有神明羅摩,羅摩說願意收他為徒,還教他唱頌: 「神聖 的羅摩,勝利的羅摩,勝利、勝利,羅摩!」(Shreeram, Jairam, Jai Jai Ram)猴神廟這地方對他的生命極其重要,他再一次進 入猴神廟,匆匆地向猴神哈奴曼(Hanuman)道別,繼續他的 旅程。 那羅延一直前行,直至到達戈達瓦里河(Godawari),他 脫去新郎哥的服飾,在河邊痛快地沐浴,然後穿上羅摩信徒 的簡便服裝,更給自己命名為羅達斯(Ramdas),意即羅摩的 弟子、僕人。他面向湛巴村的方向向母親道別,雙眼滿是淚, 請求母親寬恕。他帶著沉重的心沿著河走,準備到納西克 (Nasik)過修行的生活,納西克是遠古聖人、賢君羅摩曾踏足 的地方。 頁 68


印度聖人聖地

羅達斯住在那裡?穿什麼?吃什麼?做什麼?一切只 有依靠神明羅摩的安排。

羅達斯苦修 到達納西克後,羅達斯原本打算在這裡度過 12 年的苦 修生活,但由於納西克是聞名的聖地,前來朝聖的旅客絡繹 不絕,羅達斯難以找到僻靜的地方修行,於是他便轉移到附 近的村落達里(Takli)。那裡的村民知道他想在此苦修 12 年, 便譏笑他愚癡。羅達斯請教村民他可以住在哪裡,村民便帶 他到一個地底洞穴,心想這洞穴既簡陋又可怕,一定會把這 小夥子嚇走。看!羅達斯怎樣做:他收集了一些石頭和村民 棄置的磚頭,把山洞改建成一個小房子,於是他就在這小村 的地洞中開始度過他 12 年的苦修。 每天大清晨,他便站在戈達瓦里河中唸經和冥想,到正 午他便會到納西克化緣。由於納西克是馬哈拉斯特拉邦的宗 教文化聖地,當地人都樂於把食物供奉修行的僧人,故羅達 斯可以說不愁吃,不過他每次總會把化緣得來的食物先用河 水沖洗一下,以減淡食物的香濃味道,然後才進食。這是印 度修行的傳統,修行者不應有物慾,對食物應該無所渴求, 不求其色香味。推而廣之,對所有物質都應該是這樣。 羅達斯在河邊逗留至中午,然後他會到納西克的廟宇內 聽四方雲集的僧人講授經典。到黃昏太陽下山,他會返回達 頁 69


印度聖人聖地

里村的地洞內閱讀宗教經典,然後冥想和入睡。羅達斯知道 一個對世間有用的人必須身體強健,頭腦清晰,故此他每天 都會做兩小時的運動瑜伽和六小時的靜坐冥想,而且他會用 大量時間閱讀經典,12 年來都過著如此有規律的生活。 羅達斯從來都不會炫耀自己,他經常提醒自己,要自己 達到最完滿的水平時才可以站出來,否則只是獻醜。多年來 羅達斯只是一個寂靜無聲的修行者,達里的村民很多視他為 瘋子、被鬼怪附身的怪人,小孩子看見他的時候甚至會譏笑 他。面對這些村民的歧視,羅達斯內心痛苦,故此他在達里 村的早年創作了很多哀傷的詩歌。在他最低落的時候,他也 曾想到放棄,回家過好日子,那時他就會祈求神明羅摩賜他 力量堅持下去。 差不多 12 年的日子,羅達斯的身、心、靈變得愈來愈 精進,知識也十分深厚,但他從來都十分低調、隱藏,達里 村的村民也從來沒有發覺自己村子內住了一位超凡的修行 者。

古伽利的死 羅達斯 12 年的苦修生活快將過去,一件事情的發生令 達里村民知道羅達斯的真正料子。在達里村附近的另一條村, 有一個男子名為古伽利(Kulkarni),他突然失去知覺,當地 的醫生說他已死亡。他的家人便抬他到達里村,希望能尋找 頁 70


印度聖人聖地

更好的醫生,證實他是否真的死亡。有些達里村的村民想搞 惡作劇,他們對古伽利的家人說: 「我們村裡有一位年輕的 瑜伽士,他長年靜坐冥想,他的念力可以起死回生。」古伽 利的家人聽到後便立刻把古伽利抬到羅達斯面前。羅達斯對 人體經脈有深厚知識,且能探知人體經脈的運作,就像中醫 師能夠為人把脈。羅達斯檢查古伽利的身體,並為他把脈, 跟著羅達斯說: 「你們是否瘋了?誰說他已死亡?他的脈搏 正常,快拿一根絲線來。」古伽利的妻子便撕破她身上的紗 麗,拉出一根絲線給羅達斯,羅達斯便把絲線放在古伽利的 鼻孔外,給他們看絲線被他柔弱的呼吸所吹動。古伽利的家 人萬分驚喜,羅達斯對他們說: 「把他帶到納西克,找一個 好醫生醫治他,他會痊癒,並且能活得長久。」 古伽利果然痊癒,他的妻子十分感激羅達斯,故此生下 第一個兒子便要把他送給羅達斯。羅達斯給他起名叫奧他 (Uddhav) ,但他說待兒子長大後才前來拜他為師。而奧他 日後即成為羅達斯的第一名弟子,也是羅達斯身邊有名的弟 子。 「羅達斯能探知人的死活,我們窮鄉僻壤的醫生沒有一 個能及他!」村民的說話廣泛流傳,以往譏笑羅達斯的村民 對羅達斯完全改觀,他們開始想認識羅達斯是一個怎樣的修 行者,以往譏笑他的孩子竟然成為他的擁戴者。村民發現羅 達斯熟悉印度大量的宗教經典,地洞內藏了《羅摩衍那》 (Ramayana)、 《奧義書》(Upanishadas)、 《博伽梵歌》 頁 71


印度聖人聖地

(Bhagwatgeeta)以及《梵經》(Brahmasutra)等等的手抄本 和個人評著。人們開始稱呼羅達斯為沙馬夫‧羅達斯 (Samarth Ramdas),Samarth 的意思是全能者,但羅達斯說 只有神明羅摩是全能者,他只自稱羅達斯,即羅摩的僕人。 雖然羅達斯得到村民的讚賞和愛戴,但他沒有沾沾自喜,他 仍然如往常般潛心修行。

與沙哈子會面 馬哈拉斯特拉邦侯爵沙哈子(Shahaji)的嫂子在戈達瓦 里河沐浴的時候被穆斯林軍隊擄走,這個消息傳遍整個納西 克。羅達斯知道後,深深體會到即使是印度侯爵的家人也可 以受到如此對待,千千萬萬的印度平民境況就更加坎坷了。 沙哈子侯爵到納西克與穆斯林軍隊交涉,要求釋放他的嫂子。 到了納西克,沙哈子侯爵聽到人們廣泛傳揚羅達斯這名修行 者,於是他便到戈達瓦里河與羅達斯會面。 沙哈子對羅達斯說: 「濕婆子(Shivaji)是我的兒子,現在 由母親照顧,我不會讓他臣服莫臥兒王朝,他的母親是強悍 的女性,一定能撫養他成為拯救馬哈拉斯特拉邦的勇士,希 望師父能輔助濕婆子成大業。」說時沙哈子侯爵義憤填膺。 羅達斯問他: 「你的兒子濕婆子年紀有多少?」 沙哈子侯爵回答: 「只有一歲半。」 羅達斯說: 「那還要等待很長的時間,那時我會竭盡所能輔 頁 72


印度聖人聖地

助濕婆子收復馬哈拉斯特拉邦。我現在 12 年的苦修快將結 束,我希望在全印度各地建立寺院,每個寺院均有一個主持 來管理。這些寺院要復興印度人民的宗教信仰,印度人民要 抬起頭來。」 沙哈子侯爵立即說: 「師父,待時機成熟,請你到濕婆子的 城堡來,我的兒子一定會厚待你。」 戈達瓦里河印證了他們兩人的說話,為收復馬哈拉斯特 拉邦,重建馬拉達帝國的夢想而並肩努力。 在納西克,羅達斯從四方雲遊的修行者口中知道穆斯林 帝國對印度百姓的種種殘暴行為。羅達斯於是決定遊歷印度 各地,考察民情,並在各處建立寺院,實現他復興印度王朝 的大計。 羅達斯在馬哈拉斯特拉邦各處建立哈努曼猴神廟,他也 曾與杜伽藍(Tukaram)會面,二人惺惺相惜,互相稱讚。羅 達斯再北上至喜瑪拉雅山脈,曾到過克什米爾(Kashmir)。 到 1634 年,他到達印度西北部舒那伽(Shreenagar)與錫克 教第六代教主哈爾哥雲星(Hargovind Singh)會晤。他看到哈 爾哥雲星有近百名近身隨從,且全都配備武器。他感到稀奇, 便問: 「你是宗教領袖,為何像軍隊般裝備武器?」哈爾哥 雲星回答: 「我們配備武器為要保護印度婦孺和百姓免受侵 略者傷害,誰人會去保護那些純良的百姓?除非有人伸張正 義,且是強大有力之士。」羅達斯認為哈爾哥雲星所答甚是。 頁 73


印度聖人聖地

羅達斯在舒那伽逗留了兩個月,之後便繼續他的遊歷。 他看到印度教神廟在各處遭到拆毀,在古吉拉特邦(Gujarat) 和拉賈斯坦邦(Rajasthan),他聽到無數的印度教婦女被擄掠 的悲劇,有些婦女羞愧自盡,有些婦女被賣到海外,無數的 家園被摧毀,印度人在自己的國土內因堅持自己的宗教文化 而要受到極大的虐待。羅達斯深深體會到,除非一個擁護印 度人民信仰的國王能成功建立其王國,否則印度百姓的厄運 便沒完沒了。 羅達斯在阿逾陀城(Ayodhya)、馬夫拉(Mathura)和域達 發(Vrindavan)建立寺院,傳揚神明羅摩的事跡,復興印度 人民的宗教精神。多年以後,他遊歷到喀什(Kashi),在喀什 他夢見一個馬拉達國王加冕的儀式。當他醒來時,他聽到群 眾高呼濕婆子的名字,那時他回憶起與沙哈子侯爵會晤的事 情,他突然想到馬哈拉斯特拉邦正是他實現理想的地方。 他繼續他的工作,在馬哈拉斯特拉邦各處建立寺院,訓 練印度青少年的身體與心靈。他所建立的寺院,除了是一個 宗教崇拜的地方,也是一所體育館和圖書館,鍛鍊青少年有 強健的體魄,且對印度信仰有濃厚的知識。羅達斯認為若人 們因饑餓、軟弱而逃避世界,以宗教信仰尋求慰藉,但仍鼓 吹人們繼續沉淪軟弱,這是宗教上的罪行。真實的信仰是使 人們勇敢面對現實,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神明羅摩的妻子曾 被邪魔羅伐那(Ravana)擄走,羅摩勇救妻子,殺死邪魔。印 度百姓正要學習羅摩的勇氣,而不是接受穆斯林統治者的種 頁 74


印度聖人聖地

種壓迫,甚至認為這是神明的意旨。故此,羅達斯高舉羅摩 的名字,鼓勵印度人民要團結,殺死姦淫擄掠者。除了在馬 哈拉斯特拉邦,羅達斯也在南印度各處建立寺院。 羅達斯同時也撰寫了大量印度教的詩歌,到今日仍然是 家喻戶曉。人們崇拜神明時,便會唱頌。筆者曾聽過今日在 馬哈拉斯特拉邦人們崇拜神明時唱頌羅達斯所創作的詩歌, 感到詩歌十分輕快、優美而莊重,一點也不沉悶,不能不佩 服印度聖人將宗教、音樂與文學結合得如此天衣無縫。

與母親重逢 12 年後,羅達斯在帕坦(Paithan)的一所廟宇內表演詩歌, 當時羅達斯故鄉湛巴的頭目也在參與者當中,他感覺到羅達 斯就是失蹤多年的那羅延,他看到羅達斯額上的疤痕正與那 羅延兒時佻皮弄傷的一樣。表演結束後,那頭目走到羅達斯 面前,說: 「你已成為聖者與師父,在這 24 年來,你知識的 增長實在無與倫比,但恐怕你的母親雲露芭(Ranubai)看不到 你今日的成就,她因失去了愛兒而雙眼哭盲了。」 離開家人 24 年,羅達斯第一次聽到至親的消息,眼淚 不禁湧流出來。於是他便立刻與湛巴村頭目回家探望母親。 回到湛巴,一切依舊,他先到他童年至愛的猴神廟參拜後便 回到家中。他在家裡的後院大聲唱頌宗教讚歌,他的大嫂以 為是僧侶經過,便拿食物出來準備供奉給他。羅達斯進入家 頁 75


印度聖人聖地

裡,他的侄子、侄女緊貼住他們的母親,盯著這個滿面鬍子 的大漢。羅達斯說: 「我不是一個你們不認識的僧人,我不 會吃過食物後而離開。」 年老而駝背的雲露芭正在禮拜神明羅摩,她聽到羅達斯 的聲音就問: 「是誰人?是不是我兒那羅延?」瞎了的雲露 芭在心中和口中不知問了多少次,現在她終於得到答案。她 貼近牆壁走到廚房內,羅達斯也從廚房裡出來,緊抱住母親, 雲露芭甚麼也看不見,於是她便撫摸羅達斯的臉和身軀,但 這個不是 12 歲的小孩,而是一個大漢,臉上還長滿鬍子。 那羅延現在已是一個 36 歲的成年人了,她回想起 24 年前的 種種往事,眼睛滿是淚水,羅達斯也熱淚盈眶。羅達斯把右 手按在母親的雙眼,向神明羅摩祈求。當他放下右手,母親 竟然能看到眼前的一切事物,她真不敢相信自己雙手緊抱著 那羅延,雙眼望著長大了的兒子。 羅達斯在湛巴村逗留了 4 個月,每天念誦宗教經典給母 親聽。雲露芭回想當年兒子離家出走令她十分傷痛,現在因 兒子的一切成就而感到驕傲。羅達斯對母親說: 「在印度境 內,有千千萬萬的母親因為受到莫臥兒王朝的壓迫而傷痛, 我不能留在湛巴村坐視不理。印度的年青人都要像我一樣站 出來,復興國土,為解救印度平民而努力。」現在的雲露芭 已不是當年的雲露芭,她明白了一切,便向兒子說: 「盡心 盡力地把你的生命獻給祖國大地,我只請求一件事,在我臨 終前,請回來看我最後一面,我祈求先喝下你給我的清水後 頁 76


印度聖人聖地

才離世。」羅達斯答允了母親的要求。 羅達斯離開湛巴村的時候,全村民眾蜂擁而至。他們紛 紛在村的邊界目送羅達斯離開。羅達斯繼續展開他的理想事 業,且對母親的承諾沒有落空。當母親臨終前,他果然預料 到事情的發生,匆匆回到家鄉,看母親最後一面。

與濕婆子相遇 1645 年,年僅 12 歲的濕婆子(Shivaji)授權管轄馬哈拉 斯特拉邦一帶的領土。他繼承父親沙哈子的侯爵地位,向莫 臥兒王朝稱臣,而父親沙哈子那時正被莫臥兒王朝軟禁,藉 以保證濕婆子要向莫臥兒王朝盡忠。不過,年幼的濕婆子正 計劃完成父親的理想大業,擺脫莫臥兒王朝的控制,在馬哈 拉斯特拉邦建立真正的馬拉達王朝,恢復他們在 350 年前失 去的國土,印度百姓可以在自己的國土上敬拜神明,不會被 殘害,被迫改信伊斯蘭教。 濕婆子充滿光復國土和復興印度信仰的理想,他十分渴 望得到聖人的祝福和指引。他在浦那(Pune)的時候,久仰在 德於(Dehu)的聖人杜伽藍(Tukaram)。他很想親自拜訪杜伽 藍,並請求成為他的弟子。 在德於,濕婆子與杜伽藍相見,那時杜伽藍知道自己將 不久人世,他對濕婆子說: 「把你的心獻給羅達斯,他是我 頁 77


印度聖人聖地

們的拯救者,他是猴神哈努曼的降世,他會好好指示你一切。 到察發(Chaphal)這地方找他,並拜他為師。」一年半以後, 在 1650 年,杜伽藍果然不在人世。 濕婆子拜別杜伽藍,正要前往察發,途經惠地(Wai)。那 時羅達斯已收到消息,他同樣希望與濕婆子會面,於是便派 兩名弟子到惠地相迎。兩名弟子到惠地遇到濕婆子,把羅達 斯的信交給濕婆子。濕婆子看完羅達斯的信,十分恭敬地把 信按在前額上微微叩頭,並吩咐隨行軍隊立刻起程到察發。 濕婆子十分厚待那兩名弟子,為他們準備豐富的膳食,並派 300 名士兵保護他們到察發。 那時正是 1649 年 4 月,濕婆子與兩名弟子及一眾士衛 到達察發,察發的寺院主持出來歡迎他們。那時濕婆子已十 分急著要拜見羅達斯,寺院的主持對濕婆子說: 「王上,請 不要著急,請先到羅摩廟參拜,享用午膳後,才見師父羅達 斯,否則師父會責怪弟子服侍不周。」濕婆子只好聽從安排。 午膳過後,濕婆子正走到園子裡拜見羅達斯,那時羅達 斯坐在一棵芒果樹下,正創作宗教經文,由弟子筆錄。濕婆 子走近來,羅達斯便站起來歡迎濕婆子。濕婆子正想跪下來 撫摸羅達斯雙腳,以表達最大的敬意,羅達斯卻緊緊握住濕 婆子雙臂,親切地對他說: 「你不用觸摸我的雙腳,你就如 我的兄弟,我們都是印度大地之母的兒子,神明羅摩派你來 拯救印度。」 頁 78


印度聖人聖地

濕婆子回答: 「你比我大 22 年,你是我的大哥,哪有法 規禁止小弟觸摸大哥的雙腳?」於是濕婆子便跪在羅達斯面 前,觸摸他的雙腳。濕婆子站起來,羅達斯再一次緊握著濕 婆子。二人相見,就如兩個身體,但有同一個靈魂,二人共 同為政治與宗教理想而奮鬥。 濕婆子得到羅達斯的輔助,如魚得水。1652 年,羅達斯 帶著幾名弟子藏身在近華倫達嚇(Varandhaghat)郊野濕特 (Shivthar)的山洞內。在這看似與世隔絕的地方,他一方面 完成他的巨著《達斯波》(‘Dasbodh’),意即「僕人的見解」 , 口述他一生的教導,由弟子筆錄;另一方面,濕特山區既偏 僻又十分接近濕婆子的敵軍陣地,憑藉羅達斯各處寺院的通 風報信,以及神秘策劃,1654 年濕婆子軍隊大捷,成功擴張 領土。1659 年,莫臥兒的傀儡被殺。到 1660 年羅達斯才離 開濕特,再回到察發。 羅達斯雖然是濕婆子的靈性導師,也是政治上和軍事上 的謀士,但他從來沒有憑藉自己的身分和功勞去謀求任何權 力和利益,他甚至不准自己的弟子向濕婆子拿取任何報酬及 利益。有一次,他其中一個弟子因有一些小功勞,向濕婆子 求取 11 隻母牛作為報酬。羅達斯知道後十分生氣,對那弟 子說: 「我不想看見你成為貪財好利的奴僕,濕婆子給我半 壁江山作為厚謝我也不要,你現在卻無恥地向濕婆子拿取 11 隻母牛?」羅達斯隨即命人把 11 隻母牛交回給濕婆子。

頁 79


印度聖人聖地

1672 年,濕婆子正式登基,宣佈建立馬拉達王朝,脫離 莫臥兒王朝的控制。羅達斯雖然滿心歡喜,但他沒有借此沾 上任何虛榮。在登基大典上,濕婆子獻給羅達斯 1 萬 1 千枚 金幣,羅達斯立即分發給當地百姓。典禮過後,他便匆匆回 到濕特山洞,隱居兩年,之後返回察發。

羅達斯晚年 濕婆子十分敬愛羅達斯,現在他江山已定,羅達斯則成 為一代宗師,在各地廣設寺院,廣收弟子,他希望羅達斯能 安享晚年,於是請求羅達斯從察發搬到什真高(Sajjangad) 居住。 羅達斯的一生,充滿成就,他就如猴神哈努曼一樣,終 身不娶,不歇息地工作。他所設立的寺院,集教堂、學校、 圖書館和體育場於一身,他所收的弟子,不分男女、種姓及 地位,甚至寡婦,也可以成為他身邊有名的弟子。他要求他 的弟子熟讀經書,有深厚的宗教知識。這些弟子都須要出外 傳道,不能躲在一處耽誤日子。此外,他的思想在今日現代 社會看來是相當進步的,例如他鼓吹印度家庭要少生優生, 集中資源好好培育下一代,大量生育只會令家庭趨向貧窮。 他不但關心印度百姓的宗教信仰,也指示他們建立美好家庭 與和諧社會的道路。他是一位十分入世的聖者,注重培養人 們的心靈和體格。他的近身弟子全都安享長壽,不乏過 80 至 90 歲者。 頁 80


印度聖人聖地

羅達斯的晚年,在寧靜與哀傷中度過。 1677 年,羅達斯知道長兄逝世的消息,曾一度感到哀傷。 1678 年,羅達斯其中一名女大弟子芸娜(Vena),把寺院主持 的職位交給她的弟子,千里迢迢到什真高找師父羅達斯,向 羅達斯表達希望離開這個世界,與大梵結合。羅達斯深深明 白這女弟子要求的是什麼。 就在沒有月光的晚上,羅達斯召喚所有弟子聽芸娜講道, 他說: 「芸娜要回到她原來的地方,你們就傾聽她最後的講 道。」芸娜便開始演說,之後羅達斯為她獻上花環,穿戴在 頸上。眾弟子都在唱歌,讚頌神明。歌聲之後,芸娜慢慢地 走到羅達斯面前。她跪在羅達斯面前,用眼淚為羅達斯洗腳, 那時眾弟子才開始意會到羅達斯之前所說的話。羅達斯神情 變得沉重,眼看他的弟子快要離開,回到她想望的地方,萬 般滋味在心頭。就這樣,芸娜伏在羅達斯的腳下,與世界道 別。 令羅達斯傷痛的事情,一件比一件深。1680 年 4 月 3 日,濕婆子在羅格(Raigad)病逝。濕婆子的死訊令羅達斯變 得十分哀傷,他經常獨自一人留在寢室內,不喝水,不吃食 物,羅達斯的弟子只有哀求師父最少也喝一點奶和吃一些水 果。

頁 81


印度聖人聖地

1682 年 1 月 15 日,濕婆子的兒子深巴子(Sambhaji)繼 位,他派了馬車和軍隊浩浩蕩蕩地到什真高迎接羅達斯到羅 格參加他的繼位大典,但羅達斯拒絕到羅格。他親筆寫了一 封信給深巴子王,叮囑他要好好治理國家,學習他父親的榜 樣,由他的弟子代他參加繼位大典,把羅達斯的信親自交給 深巴子王。深巴子王恭敬地接過羅達斯的信,說一定會聽從 羅達斯的說話。 1682 年 1 月 22 日,羅達斯選擇在此日離開世界,雖然 他晚年因親人、弟子和濕婆子的相繼去世而傷痛,但他從來 沒有患過什麼病痛,故此他的死訊對很多弟子來說是始料未 及的事。羅達斯沒有選擇在察發完結他的生命,因為羅達斯 視察發為崇拜神明羅摩的重要地方,若他在察發逝世,人們 一定會在察發為他建廟,崇拜羅達斯一定會比崇拜羅摩更甚。 羅達斯即使選擇在什真高的居住地逝世,他離世前也千叮萬 囑眾弟子不要在什真高為他建廟崇拜他,他吩咐要把他的靈 堂放在神明羅摩廟宇之下,只有羅摩才是真真正正至高的神。 故此今日在什真高的羅摩廟宇內,有地下室安放羅達斯的靈 堂。人們進入羅摩廟宇內先崇拜羅摩,然後才從樓梯落地下 室瞻仰羅達斯。羅達斯一生對神明都是這樣謙卑,人們稱羅 達斯為沙馬夫(Samarth),意即全能者,但他只稱自己是羅 達斯(Ramdas),意即羅摩的僕人,他說只有羅摩才可稱為沙 馬夫(Samarth) ── 全能者。

頁 82


印度聖人聖地

就在那天,羅達斯臥在床上,他的弟子哀痛得不得了。 羅達斯告訴他們: 「雖然你們不會再看見我的身體,聽到我 的說話,但我只是無形相地遍在整個宇宙之中,你們可從我 的著作《僕人的見解》(Dasbodh)中找到我,不要讓自己哀 傷,浪費你們的精神,要仔細看《僕人的見解》 ,你們一定 能從中找到至聖的道路。」 這是羅達斯留給弟子的最後說話。他的第一個大弟子奧 他(Uddhav)為羅達斯主持火化儀式,再把他的骨灰安放在什 真高的靈堂裡。羅達斯的死訊震動整個馬哈拉斯特拉邦,深 巴子王按照羅達斯的遺願把靈堂建在羅摩廟宇之下。時至今 日,羅達斯仍然是馬哈拉斯特拉邦百姓所敬仰的聖人。

◀猴神哈努曼像,羅達斯 自小所敬拜的神明。哈努 曼是羅摩的忠心僕人,就 如上帝的天使。

頁 83


印度聖人聖地

▲在什真高山頂上羅達斯的故居,羅達斯常常在此山頂漫

▲今日在什真高仍然保存了羅達斯所成立 的寺院,培育印度年輕一代的修行者。

頁 84


印度聖人聖地

▲在察發地底密室內的入口,羅達斯會在這裡靜坐冥想,或與濕婆 子共商機密。密室內有地下隧道通往遠處的地方,以防範穆斯林軍 隊的追捕。

▲羅達斯地下密室的外觀 頁 85


印度聖人聖地

▲在察發濕婆子與羅達斯第一次會面的園子,建設了亭台和 塑像紀念此事。

▲左面是羅達斯,右面包頭者是濕婆子。

頁 86


印度聖人聖地

▲在察發羅摩廟外的一處,建設了兩面巨牌,紀念羅達斯 與濕婆子。

▲在察發羅摩廟外風景

頁 87


印度聖人聖地

▲在察發的羅摩廟外觀

頁 88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