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4 06

Page 1

《台灣要拼什麼樣的經濟?》研討會

強國下的島國經濟之路--從過去與未 來談起 陳吉仲 mayjune@nchu.edu.tw mayjunejulychen@gmail.com


與談大綱  台灣過去經濟發展下的結果  經濟學經濟發展的幾個原則  台灣未來可能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及如何

處理  建議與結語


前言—勞陣  台灣即將面對第三次政黨輪替,然而經濟發展價值並

沒有輪替,執政當權者都是全力拼經濟的唯經濟發展 主義,忽略分配正義與環境永續發展。當社會環境已 逐步脫離傳統依靠cost down為主的競爭力思維,國 家政策卻仍停留於新自由主義及涓滴效應,使得企業 持續依附於國家資源的餵養,並造成階級流動停滯及 貧富差距擴大等社會文明的倒退濟發展模式,這種掠 奪性、削價性的發展模式,所造成的貧富差距擴大、 環境生態的破壞,黑心食品的橫行,將使台灣繼續成 為財團賺飽、勞工窮忙、環境哭泣、只求GDP成長, 不管人民生活品質淪陷的血汗之島。


期待新政府(包括自己)之施政重點  降低貧富差距擴大  減少環境生態破壞

 杜絕黑心食品


台灣過去經濟發展下的結果


所得分配與經濟成長

0.4

經濟成長率逐年下 降,吉尼係數逐年 上升,表示經濟環 境的惡化擴張台灣 所得的差距。

圖表標題

0.38

12 10

0.36 8

座標軸標題

0.34 6

0.32 0.3

4

吉尼係數(gini)

經濟成長率 0.28

2

0.26 0 0.24 -2

0.22 0.2

-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所得差距 500

100

450

90

400

80

350

70

300

60

250

50

200

40

150

30

100

20

50

10

後5%所得 前5%所得 所得差距倍數

0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低收入戶比重 2.00 1.80 1.60 1.40 1.20 低收入戶戶數佔總戶數比率(0/0) Rate of Households (%)

1.00

低收入戶人數佔總人數比率(0/0) Rate of Persons (%)

0.80 0.60 0.40 0.20 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國內生產及要素所得占GDP的比重

60

50

40

30 受僱人員報酬(%)

營業盈餘(%)

20

10

0


經濟成長率與薪資年增率趨勢


家庭所得和消費支出 1995

2000

2005

2010

2014

424,155

470,121

494,488

489,585

564,543

139,736

149,319

153,072

175,857

194,129

27,213

25,399

23,863

22,664

22,832

130,722

148,204

144,110

6.燃料和燈光

16,506

18,486

19,455

7.家具及家庭設備

15,823

12,401

12,233

17,429

18,464

9.保健和醫療

61,271

73,464

93,982

101,089

112,270

(5)教育與研究費

32,884

42,848

47,772

40,054

32,147

最低所得組可支配所得

296,166

315,172

297,694

288,553

317,144

支出與所得之差額

-127,989

-154,949

-196,794

-201,032

-247,399

支出佔所得之比例

1.43

1.49

1.66

1.70

1.78

全台平均基本生活消費支出 1.食品費 4.衣著、鞋、襪類 5.房地租及水費

172,576

163,062 21,639

11.娛樂教育和文化服務


台灣主要環境保護運動歷史  1970年代中期至1985年,議題:飛歌女工中毒案、中部地區

多氯聯苯中毒案、保護關渡紅樹林、保護恆春過境侯鳥、反 對太魯閣立霧溪興建發電廠等。此時期的環運力量是以知識 份子為主,訴求是以生態保育為主、反公害為輔。  1985年6月,台中縣大里鄉反對三晃農藥廠污染的鄉民,以 闖入工廠的直接抗議行動,揭開了台灣地方住民反公害「自 力救濟」運動的序幕;並於1986年4月成立了台灣第一個民 間反公害團體─「台中縣公害防治協會」。  1986年初,鹿港鎮發起反對杜邦設置二氧化鈦廠的運動。  1987年初,新竹市水源里發起反對李長榮化工污染的運動。 ----->這些「自力救濟」事件,對台灣社會產生重大的衝擊, 引發了台灣社會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孰重的省思和辯論, 也喚起了人民的環保意識,為台灣的環運奠定了基礎。


台灣主要環境保護運動歷史  1985年興起反核運動,因1979年美國三浬島核電意外事件引發國際反核電運

動,但在台灣只有少數學者的反對聲音,直到1985年政府欲興建「核四」, 才引起許多學界人士的反對,而其預算也因立委反對未能通過而暫緩興建。 其後因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爆炸的重大意外事件,使得反核電的聲浪愈 來愈大,並且逐漸草根化。  反核運動  反核電的學者在1987年開始到核電廠所在地和核四預定地宣揚反核理念。  反公害運動  1985年中期到1988年底:三晃農藥、李長榮化工、台化、台電、中油、生 豐農藥、萬豪皮革、奇美化工、中華紙漿、高銀化工、林園石化工業區等 大小工廠及垃圾場所造成的公害都引起居民的抗爭。  1988年10月林園石化工業區廢水污染海域事件。  1991年底桃園北部四鄉鎮林口火力發電廠污染農作物事件。  1992年5月高雄大林浦居民中油污染。  1993年4月高雄大社工業區空氣污染。  1993年5月核三廠的輻射水外洩、附近之珊瑚白化、魚群死亡。  1993年7月核二廠出水口變形魚出現等事件。  輻射污染事件引發了反對輻射污染的運動。


台灣主要環境保護運動歷史  反對污染性工廠興建運動 

反杜邦:1986年初,鹿港鎮發起反杜邦設置二氧化鈦廠運動,是反對興建新工程的首例。

反五輕:高雄市後勁地區民眾因中油煉油總廠之長期污染,反對在總廠興建五輕。1990年5月後勁地區舉 辦台灣首次公民投票,有六成以上民眾反對興建五輕,然而在經濟部提出回饋方案和遷廠承諾後,9月22 日五輕在鎮暴警察壓陣下動工。

反六輕:台塑擬於宜蘭輕油裂解廠和數十家石化廠(通稱六輕),環保聯盟於1987年11月開始推動反對此龐 大石化工業開發案。1988年5月台塑宣佈六輕將移至桃園觀音,觀音民眾亦發起反對運動。但政府核准六 輕觀音設廠案後,台塑並未動工,而於1990年五輕動工後,重提宜蘭設廠計畫,而引發宜蘭第二次反六輕 運動。後來在經濟部給予多項優惠措施下,六輕轉往雲林麥寮(1992年通過)和海豐地區(1993年通過)。雲 林地區雖亦發起反六輕運動,但六輕定案後,重心逐漸轉移至養殖業者的生計問題。

反濱南工業區運動:1994年東帝士和燁隆提出於台南縣七股濱海地區設置七輕、石化廠和煉鋼廠的「濱南 工業區」開發案。由於該地區具有特殊景觀和豐富漁業資源,以及是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的覓食區,並且 該計畫將耗用大量水資源、排放大量污染物(包括國際管制的二氧化碳),因此引起當地部分居民以及環保 團體的反對,環保團體提出設置「溼地國家公園」的替代方案。

反國光石化運動(八輕) :NGO團體、學術界、藝文界、彰化中學等連署反對興建。


台灣主要環境保護運動歷史  反土地徵收  大浦事件  反美麗灣  中科四期  雲林林內焚化爐  反空污


過去重大食安事件  三聚氰胺事件  毒澱粉事件  瘦肉精事件  農藥殘留  劣質混充米

 餿水油  飼料油混充食用油


為何會產生這三大問題?  客觀上,市場失靈。  主觀上,政府失靈。


經濟學經濟發展的幾個原則  公平 v.s.效率  經濟開發 v.s. 環境保護

 市場機能 v.s.市場失靈


衡量重大決策的兩大經濟指標  效率:最常被引用的效率數字就是GDP,如是否能

保一,但前題是符合市場機能運作下的結果才能達 到效率。  國家近年來的重大決策皆是從效率出發,如簽署自由

貿易協定,因此社會福利皆增加,但是所得差距可能 跟著拉大。  公平:任一決策的改變會增加哪些人、那些地區的

福利? 減少了哪些人、那些地區的福利。如最近電 價上漲或調降的公平性問題。  過去只看效率不看公平,期待未來兩者同時平衡考

量。


跳脫單一指標—GDP的迷思


未來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 貿易自由化: 兩岸貨貿和服貿、TPP、台美或台日等

雙邊FTA。  可能重大開發案: 交通建設、產業專區、能源供給。  各種食品及風險議題: 美豬萊克多巴胺、日本幅射食 品、食品定義與製成、其他食品安全。


如何處理這三大問題  回到上述基本原則: 市場不能失靈、指標要多元、

公平與效率並進。 期待四年目標  在這個國家不該有人挨餓,要吃得飽。  空污、水污及土污數量具體減量。  執行客觀風險評估來確保消費者食安。  農民收入增加、農地可以被保護。


建議與結語  持續對新政府提出具體訴求。  一本初衷和大家共同為我們的理想國奮鬥。


與談完畢,敬請指教!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