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4 05

Page 1

進擊的巨人


“奇蹟”典範

“崩壞”典範

被解釋項

為何台灣創下極高長期經濟成長率 為何台灣未來即將面臨經濟與社會的長期 (發展)擺脫邊陲?(台灣/東亞例外論) 危機? (全球後工業國與東亞國家)

國家角色

威權的、自主的、發展導向的

產業結構

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勞力密集與出口 西進中國後企業大型化(“進擊的巨人”)與 導向製造業 本土企業的產業升級(資本密集)造成財團 影響力上升

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衝擊下的失能國家(以及 對發展國家的檢討)

金融與財政 國家引導銀行投資的財政與金融政 銀行私有化與自由化、金改後的”吳辜蔡 策、國有銀行與民間借貸的雙元結 花”體系、外資與法人主導的股市、股東 構、1980年代後以散戶為主的股市 權益為主的上市公司經營方式

社會流動

中小企業與城市新興中產階級崛起,後工業化、產業升級與資本外移之下中小 創下國際研究數據裡最高的社會流 企業存活難、創業率衰退、社會流動停滯、 動比率 青年失業與彈性工作擴張

性別、家庭 儒教傳統下的父權家庭、犧牲女性 少子女化造成性別教育投資平衡、女性勞 (尤其是長女)的教育與歧視女性的 參率高但對女性生育仍有歧視,青年(特別 與人口 勞動市場(低工資與生育後退出勞 是男性)貧窮導致推遲婚育年齡、結婚率生 動市場)、早婚/低離婚率與有效的 育率降低、離婚率升高(父權家庭崩壞)、 家庭計畫(人口紅利) 人口老化(人口負債)

政治衝突與 國民黨威權國家對抗本土公民社會 民主化(與此相關的中國因素與本土認同深 (與此高度相關的省籍或族群衝突) 化)後的階級衝突與世代對抗 社會分化


奇蹟典範為何越來越站不住腳? • 現實挑戰:對未來預測錯誤(或政治失誤) – 其他國家(金磚四國)在不同經濟、社會與文化條件下(只 要加入世界貿易)也能發展 – 原先管/能用的發展策略已經不管/不能用 – 過去正確有效的制度安排遭到(既得利益)政治反撲

• 理論與方法挑戰:錯認因果關係(或學術逆流) – 社會科學過去的研究理論與方法(必然)有錯:因果倒 置、選擇性抽樣與回溯性論證謬誤 – 前一世代的有限理性:資訊不完整而未能預測發展所 潛藏的成本(外部性/風險或不確定性),而這些成本或 風險推遲給未來世代承擔(例如環境風險與人口老化) – 在學術論述公共化上的失敗:新古典經濟學的勝利


新自由主義錯在哪裡? 領域

新自由主義政策

最近經驗證據

台灣的情況

財政與 投資

小國家:減稅才能 增加民間投資

減稅無法提高國 內投資

減稅造成資本加速外 移中國大陸

工資

壓低基本工資、提 高實質工資會增加 失業率

溫和提高基本工 資不會減少就業

工資停滯卻無法吸引 民間投資或外資

貿易

開放貿易Trickle Down,可以減少貧 富差距,開放貿易 可開放社會流動

開放貿易造成國 內貧富差距惡化

開放貿易使所得分配 惡化,導致中小企業 創業困難與階級複製

創新

由企業與市場主導

廠商受金融市場 短期預期制約

廠商寧可追求低工資 也不進行長期創新


18

台灣的平均稅率與民間投資:微弱正相 關,減稅無助於本土民間投資 2004

2000

17

2006 2007 2005

1998

16

1999 2011

2010

2008

1997

1995

2012 1996

2003 2002

1992 2001 2009

13

14

15

1994 1993

12

14

16 賦稅占GDP比重

95% CI 固定資本形成(民間)占GDP比重

18 Fitted values

20


20

台灣的稅收與資本外移:顯著負相 關,減稅加速資本外移中國大陸 18

2000 1992

1993 1995

16

1994

14

1998

1996 1997

1999 2007 2006 2012 2013

12

2001

2008 2005 2011 2009 2004

2010

10

2002 2003

20

40 60 對中投資占對外投資之比重 95% CI 賦稅占GDP比重

Fitted values

80


12

台灣稅收與政府投資:顯著下滑 19931992

10

1994 1995

8

1996 1999

1997 1998 2000

2002 2003 2009 2010 2004

4

6

2001

12

2005 2008 2011 20062007 2012

14

16 賦稅占GDP比重

95% CI 固定資本形成(公部門)占GDP比重

18

20 Fitted values


47000

台灣的平均工資與失業率:基本無關 2003

2004

46000

2000

2001

2007 2006 2005

2002

1999

45000

2011 2008 1998

2010

2012

44000

2013

43000

1997

2009

2

3

4 失業率

95% CI 工業及服務業之平均質實工資

5

6 Fitted values


台灣對中國大陸投資與失業率: 相對顯著正相關,資本外移造成失業


12

台灣政府投資與失業率負相關 1992 1993

10

1994 1995 1996

8

1997 19981999 2000

6

2001 2002 2003 2010

2009

2

4

2005 2008 2004 2011 2006 2007 2012

1

2

3

失業率

4

95% CI 固定資本形成(公部門)占GDP比重

5 Fitted values

6


40

50

對中國大陸開放貿易導致失業與貧窮化

2013 2010

30

2007 2008 2006

2011

2012

2009

20

2005 2004 2003

10

2002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2001 2000

0

1992

.6

.8

1

貧窮率

95% CI 對中貿易依賴度

1.2

1.4 Fitted values

1.6


2001 2002 2009 2003 2010

2011 2005 2007 2008 2006 2004 2012

.33

.34

.35

減稅不僅未刺激投資、造成資本外移, 進一步導致貧富差距惡化

.32

1999

2000 1998 1994 1995 1993 1992

.3

.31

1997 1996

12

14

16 賦稅占GDP比重 95% CI 吉尼係數

18 Fitted values

20


台灣製造業平均員工數,2000~2012 200,000 195,000 190,000 185,000 180,000 175,000 170,000 165,000 160,000 155,000 150,000 145,000 140,000 135,000 130,000 125,000 120,000 115,000 110,000 105,000 100,000 95,000 90,000 85,000 80,000 75,000 70,000 65,000 60,000 55,000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000

2001

2002

前十大(中華)

2003

2004

前十大(天下)

2005

2006

前百大(天下)

2007

2008

2009

前五百大(天下)

2010

2011

前千大(天下)

2012


天下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排行榜中 台灣企業的家數,2006~2012 400 350

355

300

274 250

251

243

237

200

208

189

150 100 50

0

2006

2007

2008

2009

(台+港)家數

2010

2011

2012


台灣前一千大企業所佔的員工數、 營業額與資產比例,1991-2011


台灣中小企業的敗退,1987-2012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銷售額%

內銷產值%

出口產值%

就業人數%


公司平均資本額提高、創業無望 40 35 30 新 25 台 幣 20 百 萬 15 元 10 5 0

平均登記資本額

平均新設立資本額

平均歇業資本額

台灣公司登記資本額的成長,1985-2013


資本集中與產業鏈外移:創業無望 0.14 0.12 0.10 0.08 % 0.06 0.04 0.02 0.00

創業率(=新設公司數/公司總數)

歇業率(=歇業公司數/公司總數)

台灣公司創業及歇業趨勢,1986-2013


三種企業規模巨型化的策略 三星

鴻海

台積電

組織結構

跨國品牌壟斷資本: 垂直與水平整合

無品牌勞力密集 OEM,水平整合

資本與技術密集 OEM,水平整合

雇用人數

約220,000(2012) ,略 低於一半為韓國雇員

129萬人,台灣 雇員6,472人 (2013)

39,267人在台灣 (2012)

資本支出

約120億美元(2013)

7億美元(2010)

90億美元(2013)

平均每人資 本支出

54,000美元

~540美元

265,000美元

營業額佔該 國GDP比例

22%(2013)

22%

4%

毛利率

18%(2013)

2.4%(2013)

32.8(2012)


產業西進:台灣經濟的體外循環 500大集團營收淨額(單位:百萬新台幣) 30000000 25000000 20000000 15000000 10000000 5000000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台灣 中國大陸

東南亞新興市場(緬甸,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泰國)


產業西進:台灣經濟的體外循環 500大集團員工人數 3000000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500000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台灣 中國大陸 東南亞新興市場(緬甸,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泰國)


1000大台商的營業額分布地區 營收淨額(百萬) 12000000 10000000 8000000

6000000 4000000 2000000 0 2004 2005 2006 華北 東北

2007 2008 2009 2010 華東 華中 華南

2011 2012 華西

2013 22


1000大台商的受僱員工分布地區 員工人數 2000000 1800000 1600000 1400000 1200000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0 2004

2005 華北

2006 東北

2007

2008

華東

2009 華中

2010 華南

2011

2012

2013

華西 23


1000大台商遷移的原因:剝削低工資 東南沿海 Year

深圳

東莞

最低工資 人民幣

中西部內陸 蘇州

%*

鄭州 %*

成都 %*

重慶 %*

%*

2005

690

574 0.83

690 1.00

480 0.70

450 0.65

500 0.72

2006

810

690 0.85

750 0.93

480 0.59

580 0.72

580 0.72

2007

850

690 0.81

850 1.00

650 0.76

580 0.68

580 0.68

2008

1000

770 0.77

850 0.85

650 0.65

580 0.58

680 0.68

2009

1000

770 0.77

850 0.85

650 0.65

580 0.58

680 0.68

2010

1100

920 0.84

960 0.87

800 0.73

850 0.77

680 0.62

2011

1320

1100 0.83 1140 0.86

1080 0.82

850 0.64

870 0.66

2012

1500

1100 0.73 1320 0.88

1080 0.72 1050 0.70 1050 0.70

2013

1600

1310 0.82 1320 0.83

1240 0.78 1200 0.75 1050 0.66

2014

1808

1310 0.72 1480 0.82

1400 0.77 1400 0.77 1250 0.69


1000大台商純益率(稅前純益/營業收入)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2004

2005 華北

2006

2007

東北

2008 華東

2009 華中

2010 華南

2011 華西

2012

2013


台灣TOP5000製造業裡大型企業與中小 企業的規模與純益率,1995~2012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1.00 -2.00 非中小企業營收淨額(百萬)

中小企業營收淨額(百萬)

非中小企業純益率(%)

中小企業純益率(%)


審視台灣社會變遷:理論的意義 “奇蹟”典範

“崩壞”典範

被解釋項

為何台灣創下極高長期經濟成長率 為何台灣未來即將面臨經濟與社會的長期 • 挑戰台灣既有社會變遷理論的典範 (發展)擺脫邊陲?(台灣/東亞例外論) 危機? (全球後工業國與東亞國家)

國家角色

威權的、自主的、發展導向的

產業結構

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勞力密集與出口 西進中國後企業大型化(“進擊的巨人”)與 導向製造業 本土產業升級(資本密集)提高財團影響力

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衝擊下的失能國家(以及 對發展國家的檢討)

金融與財政 國家引導銀行投資的財政與金融政 銀行私有化與自由化、金改後的”吳辜蔡

策、國有銀行與民間借貸的雙元結 花”體系、外資與法人主導的股市、股東 構、1980年代後以散戶為主的股市 權益為主的上市公司經營方式

社會流動

中小企業與城市新興中產階級崛起,產業升級資本外移壓制中小企業、創業衰 創下國際最高的社會流動比率 退、社會流動停滯、失業與彈性工作擴張

性別、家庭 儒教傳統下的父權家庭、犧牲女性 少子女化造成性別教育投資平衡、女性勞 (尤其是長女)的教育與勞動市場歧 參率高但仍有歧視,青年貧窮導致推遲婚 與人口 視 、早婚/低離婚率與有效的家庭 計畫(人口紅利)

育年齡、結婚率生育率降低、離婚率升高 (父權家庭崩壞)、人口老化(人口負債)

政治衝突與 國民黨威權國家對抗本土公民社會 民主化(與此相關的中國因素與本土認同深 (與此高度相關的省籍或族群衝突) 化)後的階級衝突與世代對抗 社會分化


量化台灣社會變遷:階級結構


量化台灣社會變遷:所得分配 各階級受訪者的相對所得:1992年與2007年的比較,自僱者 = 1


對貧富差距的主觀認知,1997-2009


教育分化 0.7

0.6

0.5

0.4 未上大學 大學 0.3

研究所

0.2

0.1

0 專業人員

事務人員

自營作業人員

技術體力勞動人員 非技術體力勞動人員

資料來源:社會變遷基本調查階層組問卷(1997年至2012年)


主觀階級認同下滑,1991-2009


您是否贊成“人只要肯吃苦就一定會成功


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的 “崩世代” 全球化政商聯盟?

新自由主義政策 與中國大陸經濟整合

資本外移 財團減稅

太陽花運動

創業困難

工資停滯

財政緊縮 青年失業

貧富差距

階級對立

崩世代 少子化


創新福利國家的設想:2016~2040 全球治理:合理管制金融商品與租稅天堂 中國大陸經濟停滯或政治動盪

財團富人增稅

資本回流

創業復甦 創新福利國家: 財政擴張 工資溫和成長 結合產業創新或科技利基、 與未來社會福利(高齡化少子 青年就業 化)的需求、緩和階級不平等 貧富差距減小 提高生育率 階級合作


創新福利國家vs.新自由主義 政策 財政

新自由主義 縮小國家管制範圍 繼續減稅

我們的建議:創新福利國家 擴大國家自主性 恢復稅基、提高富人稅

貿易

建立自由貿易特區 擴大對中國大陸開放

審慎評估產業後果 先推動TPP等對歐美貿易

工資

創造就業、基本工資溫和 成長、擴大內需與消費

創新

持續壓制基本工資與社 會福利 由企業與市場決定

人口

推給家庭與市場解決

國家介入生育與移民政策

國家引導創新、配合未來 福利需求(托育與照護)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