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Page 1

107 工作年報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目錄

03 前言 05 組織與人力 07 技術研發 產品製程研發 製程設備整合 生物資源服務與加值

17 產業服務 營運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 離島食品產業創新升級輔導 食品產業升級輔導 食品品保服務 食品產業分析及知識服務

21 檢驗分析 優化服務品質 厚植檢驗能量 擴展技術研發

23 驗證服務 推動政府驗證計畫 自主驗證服務

25 產業人才培訓 專業教育訓練 產業人才能力鑑定

27 特別報導 31 2018 大事紀要


出 版 者 /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發 行 人 / 廖啓成 編輯委員 / 簡相堂、黃書政、陳姍姍、楊筱姿、盧素珍、羅珮文、陳怡宏、郁凱衡 執行編輯 / 羅瑞娟 網址 / www.fridi.org.tw 設計印製 / 西堤廣告設計有限公司


前言 107 年臺灣食品工業產值 ( 不含菸草製造業 ) 為 6,153 億元,較上年度增加 2.18% ,佔製造業總產 值的 4.4% ( 排名第 8 位 ) 。智慧科技發展、生活模式快速轉換及全球互動合作日趨緊密,臺灣食品產業 以成熟的技術及管理能量,朝向多元及跨業融合與轉化。未來經由創造新世代的角色與價值,鏈結全 球產業鏈,可以為全球飲食需求的安心、豐富及愉悅體驗貢獻力量。 本所因臺灣食品產業發展需求而成立,50 餘年來開發許多臺灣首次、亞洲首見或全球首創的技術 或產品。因應國際食品市場趨勢, 107 年以高質感食品設計製造的新定位與新任務,透過建構食品質 地設計、特色菌種應用、含顆粒食品無菌製程試驗、智慧烹調設備與品質預測技術等平台,開發食品 產業從原料端、製程 / 設備 / 包裝端、通路 / 消費端所需技術。此外,設置高質試製場域,並將此核心 能量擴散至添加物配料產業、製造產業、機械產業、餐飲業、流通產業等,用以帶動健康質感為導向 之食品創新。 食品潔淨標示已成為全球重要趨勢,本所於數年前即大力向各界揭示此趨勢,並投入新概念產品 開發,已有多項臺灣首見的潔淨標示產品上市。 107 年間,持續開發具有仿肉質感的全素植物蛋白肉、 即食沖泡飯、無磷酸鹽重組火鍋肉片、化骨豬腳產品、無人工添加物之蔬果捲、富含甜菜色素的雞肉 乾產品、及生物改質健康麥麩配料等創新與差異化新產品。 另本所南臺灣服務中心持續營運經濟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協助南部地方產業資源整合與創 新發展,並強化食品製程與設備之整合創新,建置亞洲第一個 EHEDG 認證之衛生設計測試實驗室,協 助我國食品機械零組件及設備獲得國際認證,提高附加價值。同時持續深化無菌製程及快速商品化服 務平台能量, 107 年間建立顆粒食品及配方營養飲品等關鍵設備與製程技術,已可對外提供含顆粒飲 品試量產及客製化服務,並協助傳統食品廠跨入高值化營養飲品市場。 在生物資源服務與創新方面,本所生資中心為我國唯一生物資源寄存提供機構,是支撐臺灣生技 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磐, 107 年間持續維運高品質管理與服務,通過多項新版國際認證與評鑑。同時, 因應衛福部開放細胞治療項目,本所獨特優質的細胞資源與服務能量,兼具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 作 (GTP) 相關規範之操作實驗室,有效支援再生醫學與細胞治療領域發展。另近年亦建置我國第一個 針對微生物組產業之服務平台,積極協助推動微生物組學研究。尤其令人振奮的是,近年來導入領先 國際的前瞻菌種鑑定技術及相關服務,協助業者因應國際微生物管理規範變革,有效上市與拓展國際 市場,榮獲 107 年經濟部科專計畫「研發服務卓越獎」肯定。 在檢驗服務方面,本所持續精進與擴增食品檢驗技術能量,提供符合 ISO 17025 檢測服務,為衛 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TFDA) 及 TAF 雙認證實驗室,及衛生福利部認可之化粧品檢驗實驗室,亦是 國際登錄認可之外銷合格檢驗實驗室,提供多項國內獨項的食品攙假鑑別服務。 107 年新增通過成為 第一家取得 TFDA 食品添加物 ( 防腐劑 ) 規格檢測之全項認證;另客製化建置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之 中國大陸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測 (GB) 方法,協助業者產品進入中國大陸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市場。

3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 檢驗分析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在 驗 證 服 務 方 面,本 所 為 因 應 食 品 產 業 品 質 確 保 及 與 國 際 接 軌,於 106 年 成 立 驗 證 服 務 中心,為國內食品產業提供符合 ISO 規範、且專 業公正的驗證服務,並於同年成為符合「全球食 品安全倡議 (GFSI) 」認可標準的國際食品安全品 質驗證 (SQF) 驗證機構。為擴大驗證服務範圍,

107 年間積極爭取獲得澳洲 JAS-ANZ 的認證通 過,成為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FSSC 22000) 之驗證 機構,已協助 3 家業者通過驗證,有助於拓展國 際通路。 此外,本所自成立以來即投入產業技術服務 與專業訓練業務,近年來導入高階食品防護體系, 以結合食品安全、防禦、攙偽及品質等構面,協 助廠商建立完善食品防護計畫,以風險預防思維 與行動,提升外銷競爭力。本所亦於 104 年成立 食品產業學院,精進訓練課程質量及辦理產業人 才認證之能力鑑定服務,已獲證為勞動部勞動力 發展署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 TTQS) 訓練機構, 同時成為國際 SQF 訓練中心。另因應產業對食品 安全管理人才迫切需求,於 107 年優先導入職能 導向課程,並已通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iCAP 職 能導向課程認證,協助食品產業提升人才能力與 競爭力。 歷 經 半 世 紀 的 努 力,本 所 已 成 為 全 球 少 數 兼具食品與生技研發能量之研究機構。 107 年為 本所邁入 50 週年後的第一年,為精進本所發展 策略與方向,於 107 年 11 月舉辦「 2018 食品所 前瞻精進營」,邀請產官學研專家與本所資深研

所長

廖啓成

發人員,就定位、研發、人才、財務等四個構面, 凝聚未來具體推動方向與共識。期許本所同仁持 續推動食品所業務前瞻精進,亦希冀各界先進續 予本所支持與鼓勵,共同為臺灣食品及生技產業

108 年 3 月

發展奉獻心力。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4


組 織 與 人力

董事會

監察人

組織架構

稽核

董事長

所長

副所長 執行秘書

各委員會

會計室

行政室

企劃室

食品產業學院

南臺灣服務中心

技術服務及推廣中心

驗證服務中心

檢驗技術研發及服務中心

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

產品及製程研發中心

人力資源

24.8% 學士 (114人) 6.5% 專科 (30人) 2.4% 其他 (11人)

11.7% 博士 (54人) 54.6% 碩士 (251人)

碩士

學士

博士

專科

其他

合計:460 人(107.12) 5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 檢驗分析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第 19 屆董監事 董事長

謝孟璋

臺灣罐頭食品工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駿瀚生化 ( 股 ) 公司董事長

常務董事

吳天賜

臺灣罐頭食品工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東和食品公司董事長

楊傳國

經濟部技術處專門委員

王忠恕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牧處副處長

陳飛龍

南僑關係企業會會長

曹德風

佳格食品(股)公司董事長

韓家宇

大成集團董事長

李佳峯

經濟部工業局民生化工組副組長

董事

余 華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高級審查官兼科長

郭坤峯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技處副處長

許朝凱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企劃及科技管理組組長

陳冠翰

臺灣罐頭食品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愛之味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 臺灣第一生化科技 ( 股 ) 公司董事長

陳緯霖

臺灣罐頭食品工業同業公會理事、美達食品工業 ( 股 ) 公司執行副總經理

陳敏貞

臺灣罐頭食品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

羅智先

統一企業公司董事長

曹世忠

宏全國際 ( 股 ) 公司集團總裁

孫璐西

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

孫寶年

海洋大學講座教授

顏國欽

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講座教授

陳陸宏

臺灣國際生命科學會會長

蔡弼鈞

臺灣食品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開元食品公司董事長

常務監察人

張斌堂

黑松 ( 股 ) 公司董事長、臺灣區飲料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監察人

曾惠瑾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

林子清

臺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顧問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6


技術研發 【產品製程研發】 農產原料商品化加值 果捲產品:利用過熟品或格外品之蔬果原料,導

富含甜菜色素之雞肉乾產品:利用天然色素保

入熱泵乾燥技術,開發新型態水果乾休閒產品,

留技術將甜菜根或火龍果應用至肉製品中,改善

產品可常溫流通,為天然健康無添加之果捲休閒 產品,可協助業者建立產品配方、加工製程和產 品規格。

雞胸肉色澤偏白及肉質乾澀特性。本技術大幅提 高雞肉乾色澤紅色度 40%,同時增加甜菜色素保 留率 23% ,所開發之雞肉乾產品,具天然健康和 潔淨標示概念,符合市場趨勢及消費需求。

滷汁粉末產品:利用乾燥技術製備可常溫流通之 滷汁粉末產品,保留完整滷汁風味。可協助業者

二段式乾燥之麵條:透過熱泵及射頻乾燥技術

建立加工製程和產品規格,同時分析產品品質及 醣化終產物,開發安全美味之滷汁粉末產品,便 於運輸流通,有利推廣海外市場。

應用於麵條乾燥製程中,與單一熱泵乾燥技術相

無添加果捲產品

熱泵及射頻乾燥之二段式乾燥麵 條,縮短 50% 乾燥時間。

7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比,可縮短 50% 以上乾燥時間。射頻乾燥過程中, 麵條溫度達 60℃ 以上,可有效殺滅蟲卵。

滷汁粉末產品

富含甜菜色素之雞肉乾產品

多維纖維素肉之仿肉肌纖維束結構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檢驗分析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食材改質與食品質地設計 多維素肉批次連續製程技 術研發:以溫和及可調控的低 剪切及加熱操作,形成具有較 長剪力流維度的長纖維,及其 垂直流維度的細短纖維,賦予 素肉產品具有仿肉的肌纖維束 結構與質地,無需使用添加劑 進行二次加工,且可直接調理 食用。另可進行組織化植物蛋 白的多維度纖維結構設計及質 地量製,開發創新應用產品。

多維纖維素肉之批次連續低剪切成形操作

多構型麵條配方設計與製程技術:利用構型調 控麵條口感質地特性,開發多元構型中式麵條, 並透過模具構型元件設計,使中式冷水麵糰經擠 壓方式仍維持良好麵體表層結構,烹調損失小於 6 g/100 g,並可縮短水煮加熱時間達 25%。

本技術可客製化設計製造新穎構型、多元質地的 冷水麵條,開拓優質差異化麵食產品與市場價值。 另建置混合實驗儀麵糰流變特性分析技術與肌電 探測儀 (sEMG) 質地量測技術,可掌握麵糰品質關 鍵因素,開發滿足不同質地消費需求的產品。

1

2

3

4

1. 心型中式麵條 2. 多構型麵食加工設備 3. 麵糰流變特性分析 - 混合實驗儀 4.sEMG 咀嚼量測分析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8


麥麩生物改質技術:採烘焙用菌酛, 配合纖維水解酵素,對麥麩預消化處 理,解開難消化纖維,釋出可消化吸 收的礦物質、肌醇及阿魏酸等,增加 麥麩蛋白質的可利用性,且將纖維變 成腸道優質益生元。此種預消化麥麩 可大量加入麵包中,製成之高纖麵包 不僅可維持質地,更可改善適口性, 完整展現麵包美味。

生物改質麥麩,增加麥麩蛋白質及纖維的可利用性。

質地控制技術之開發與應用 食材性配料萃取技術:本技術應用亞臨界水 在高溫 (100℃≤T≤374℃) 及高壓 (1-8 MPa) 環境 下,因介電常數、表面張力及黏度的降低,以 及對基質滲透力之上升,而有助於提昇中極性 成分之萃取效率。本所建構的亞臨界水萃取設 備,應用於植物纖維之萃取時,可較傳統製程 縮短萃取時間 40% 以上,並增加 20% 的可溶性 纖維產率及減少製程中的損失。

食材性配料純化技術:利用物質在高真空狀 態下加熱產生分子間平均自由徑差異,使其中 1

2

不同重量之分子分離,為一種低溫高效率之分 離純化技術。利用此項分子蒸餾純化技術,可 從芝麻素含量 <1.5% 的芝麻油脫餾物中分離芝 麻素,其含量超過 30%。

風味微膠囊製備技術:薄膜乳化技術可使風 味物質在低壓力 (30-40kPa) 條件下通過多孔玻 璃膜,形成 O/W 型乳化液,具有低耗能、乳化 液粒徑均一、粒徑分佈範圍窄且包覆率高等優 點,經噴霧乾燥可製備風味微膠囊。其包覆率 大於 85%,且風味物質仍可保留 90%。 3

1-2. 從芝麻油副產物中分離芝麻素技術 3. 以薄膜乳化技術製備風味分子微膠囊

9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檢驗分析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多重乳化技術之建構及應用: 開發可同時作為水溶性與油溶性機 能性成分的載體,可有效提升機能 性成分的口服吸收率及穩定性。本 年度建立魚油多重乳液 (O/W/O) 系 統及穀胱甘肽和薑黃雙機能性成分 之多重乳化 (W/O/W) 微膠囊系統, 經動物試驗結果顯示微膠囊產品具 有優良護肝功效,可應用於食品、 醫藥、工業、化妝品等領域,協助 業者在保健配料市場開發多樣化具 有特色及競爭力的產品。

乳酸菌包覆技術

潔淨標示產品開發 即食沖泡飯:利用創新的專利微膨發技術 ( 日 本 6362653 號、中華民國 I626895 號與 I630876 號 ) 與微膨發設備 ( 中華民國 M548447 、中國 ZL201720890068.0),可使小顆粒食材快速加熱 而膨發,且可控制食材膨發程度,製造沖泡類或 即食類等非油炸膨發食品。由此開發之即食米飯, 可於微波復水 3 分鐘即可食用,米粒復水快速均 一,且保有米粒完整型態及口感。本技術已移轉 4 家廠商,其中源順食品在 2018 臺北食品展展出 「香菇泡飯」,預期經由口味多樣化,能開拓即食 米穀食品市場。

全素植物蛋白肉:以低剪切定向剪力批次連續 製程創新技術,開發出具有仿肉纖維束質地及口 感的全植物性蛋白質多維結構纖維,本產品可以 直接調理食用,無須添加牛乳蛋白、蛋清蛋白粉 等動物性黏著劑、及品質改良劑等,符合少添加、 健康、及動物蛋白替代的消費大趨勢。

全素植物蛋白肉

無磷酸鹽重組火鍋肉片:透過動植物蛋白質與 多醣類素材之篩選與配方設計,開發磷酸鹽天然 取代物,搭配應用製程調控技術,強化重組肉品 於無添加人工磷酸鹽情況下之結著強度與保水能 力,發展出無磷酸鹽的重組火鍋肉片,產品冷凍 後切片能保持完整不斷裂。

即食沖泡飯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10


多元化高齡適性便利食品開發範例

感測技術於食品製程應用

高齡食品開發

近紅外光感測技術:建立以近紅外光光譜技術 (NIRS) 對食品原料、半成品或產品之非破壞性檢

銀髮友善食品質地區分規格開發:藉由調整食

測技術,達到大量快速、有效鑑別等效果,已應用 於肉鬆食品之檢測,未來可協助業者提高產品與 製程品管檢測效率。

光譜感測應用於食品製程控制標的檢測技術: 跨領域成立食品、光電及資訊研究團隊,針對食品 原料 / 製程 / 產品品質,開發客製化光譜快速監測 系統,導入近紅外線光譜及多變量統計運算技術, 透過建立傳統化學分析 / 感官品評數據與指標光譜 波段的預測迴歸方程式,達到即時檢測目的。已建 立肉腸配方及肉鬆焙炒終點監測參數,可應用於累 積製程大數據,做為智慧化製程開發的基盤資訊。

高齡族群之產品喜好性調查評析 ( 於活力運動班、養護之家 )

11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品質地,可改善銀髮族的營養攝取及體重,並預 防肌少症及誤嚥發生。本年度持續自 106 年起的 研究,整合國際食品質地分級分析方法,建立我 國食品業者開發銀髮餐食適用之質地量測作業條 件。目前已完成固態食品 10 類 53 項食品、半固 態食品 5 類 12 項質地量測,訂定固態、半固態銀 髮友善食品質地區分規格,可供食品業者開發不 同質地產品及品質管理之依據。

多元高齡食品商品化製程開發:本年度持續深 化多元高齡食品製程與商品化技術平台,整合複 合酵素處理技術、高溫高壓調理技術、配方設計 與飲品調配製程技術,開發可增進咀嚼困難者之 飲食愉悅感,提供高齡者優質蛋白餐食之便利性, 以及符合潔淨標示理念的飲食新選擇,可協助業 者建立對應之製程技術以創造產品特色,有助打 入高齡食品產業市場。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檢驗分析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銀髮友善食品評選:為擴大臺 灣在地農產食材之應用及協助銀 髮友善食品產業發展,本年度持 續辦理第三屆銀髮友善食品評選 活動。共計評選出 27 項銀髮友善 食品,於「2018 臺北國際食品展」 辦理獲獎產品試吃體驗活動及頒 獎典禮,並於「2018 臺灣醫療科 技展」之農業健康館設立銀髮友 善食品專區,進行獲選產品展示 及試吃體驗等推廣活動。

固態與半固態食品質地區分量測

1

2

1. 107.6.27 ~6. 30 於臺北國際食品展辦理銀髮友善食品頒獎典禮 2. 107.11.29 ~ 12.02 於臺灣醫療科技展設立銀髮友善食品專區

【製程設備整合】 顆粒食品關鍵設備與製程技術研發 含顆粒飲品無菌製程技術整合:運用膠體交聯 化製程技術研發創新膠體顆粒產品,透過本所顆粒 飲品超高溫瞬間殺菌平台,以評估顆粒產品之殺菌 耐熱性及流動完整性,並結合液態食品生產設備與

製程優化整合技術,可依業者生產設備進行客製化 製程設計及產品儲藏安定性評估,提供含顆粒飲品 試量產及客製化服務,縮短業界研發時程。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12


含顆粒飲品關鍵設備開發:含顆粒飲品為飲料 產業未來發展趨勢,但在連續生產製程上,如何 突破無菌生產製程中高溫滅菌製程連續輸送時, 仍可保有顆粒完整性,為關鍵的技術瓶頸。本年 度開發一無菌轉子泵,透過動態轉子與泵外殼間 隙的緊密設計,可使顆粒在轉子間移動時亦能維 持管路壓力,同時符合歐洲衛生設計組織 EHEDG 發佈之衛生設計測試方法,達到定位清洗清潔、 蒸汽滅菌以及微生物無菌障蔽的有效性。本技術 可協助業者創造飲品新品項,投入高技術層次與 高價值之無菌包裝含顆粒飲品市場。

調理食品智慧烹調設備與品質預測技術 烹調系統與智慧元件整合技術:為解決目前超 商等末端流通業者在預炸或預烤類產品,僅能利用 微波爐復熱所造成表面麵衣過濕、質地過軟的問 題,本所近年投入研發微波複合能源烹調系統並整 合條碼辨識技術。藉由讀取包裝外商品條碼將產 品資訊透明化並匯出標準復熱條件,以及搭載環境 溫度感測回饋控制技術,目前已可依環境溫度變化 自動調控複合能源 ( 如熱風及紅外線 ) 的功率輸出, 進行可程式化的自動烹調程序。

無菌轉子泵

復熱程序研發,可顯著提升此類型產品復熱品質, 並建立相對應之溫度、色澤、質地與感官品評等品 質關聯數據資料庫,相關成果可作為食品產業智能 化之發展基礎。

調理食品復熱用耐高溫包材研發:建立包材耐 熱性安全測試方法,開發可用薄膜密封、耐烤箱溫 度 (200℃) 之包裝容器,使包裝食品可直接拆封後 於複合烹調機使用,避免現有包裝容器耐熱溫度不 足,導致包裝安全性問題。此項包裝容器可結合微 波吸收與導熱設計,解決食品加熱過程均勻性之問 題,未來亦可拓展應用於國內外包裝調理食品。

調理食品應用複合能源加熱製程與品質關聯:建 構結合微波、紅外線與熱風之複合能源復熱技術標 準測試平台,做為智慧烹調機之調理食品復熱製程 參考。本年度針對烘烤、烘焙類調理食品進行

複合能源智慧烹調設備

13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建立復熱製程品質關聯參數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檢驗分析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生物資源服務與加值】

生資中心大廳及展示室

生物資源中心營運高質化 生物資源中心之品質管理通過多項新版國際 認證:生資中心為我國唯一生物資源寄存機構, 以持續建構國際級生物資源銀行,提供產業多元 服務為目標,積極促進我國生物經濟產業發展。 本年度通過新版 ISO 9001,ISO 17034 之國際認證 及 ISO 17025 年度評鑑,以確保服務品質持續精 進。 本年度受理生物材料寄存共 106 案,協助我國 30 餘家企業及 5 所國外大學 ( 來自日本、義大利、巴 林及中國 ),長期保存共 586 株重要研究資材,顯 示生資中心之保存與管理技術已受到國內外科學 研究社群肯定。本年度亦提供生物資源共 5,270 批次,並完成委託試驗及鑑定等服務案達 1,157 件,積極協助我國生物產業之發展。

生物資源材料保存庫房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14


細胞操作實驗室

拓展多樣化細胞資源與研究,支持細胞治療 產業發展:生資中心近年來不斷拓展細胞庫資源 保存之多元面向,除持續收集保存國內研究單位之 特殊細胞外,並參與「人類疾病誘導型多潛能幹細 胞 (iPSC) 服務聯盟」 ,建立並收存健康與疾病之 iPSC 細胞,目前細胞庫中已達 600 株以上,年度提供更 超過 1,600 株,已成為具多樣化的國際級細胞庫。 鑒於本年度衛福部通過將開放細胞治療之個案治 療,生資中心已自主開發建立貼近臨床需求的各 種幹細胞等資源,並可提供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 良操作(GTP)相關規範之操作實驗室與細胞培養、 儲存及檢驗等各種技術服務,以因應我國細胞治 療產業發展之高度需求。

臺灣多樣化真菌資源之拓展與探索:本年度針 對臺灣多元真菌資源積極收集擴充達 450 株,涵 蓋 105 屬 150 餘種,主要包含臺灣新種真菌、沈香 內生真菌、蟲生真菌、木黴菌及植物病原真菌等類 別。蟲生真菌,木黴菌、病原真菌之拮抗與寄生菌

15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等本土特色資源有利於農業生技產品的開發,結合 植物病原菌測試等對產品功效之驗證,進一步完善 綠色農業研發鏈,維護食品安全。蟲草資源累計收 存達 471 株,包括冬蟲夏草、北蟲草、大小蟬花及 臺灣蟲草等三十餘種珍貴藥用保健蟲草,並進一步 探索其保健機能與潛力菌株開發。

生物資源之產業應用 建置微生物組服務平台,促進我國生技產業 發展:微生物組 (Microbiome) 為國際重要趨勢, 亦是生技產業發展重要方向。本所率先投入研究, 並建構國內第一個針對微生物組產業所建置之服 務平台。本年度持續深化包括關鍵指標菌之培養 保存與檢測、腸道微生物培養與篩選,以及微生 物組生物資訊等三項平台技術,已可對外提供服 務,積極協助我國微生物組學研究與產業發展。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檢驗分析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菇菌產品開發與產業拓展:本年度持續收集食

天然保鮮材料篩選與多樣性產品設計:建立

用菇菌資源,擴大引進羊肚菌、猴頭菇、銀耳與 鹿角靈芝等商用菇種新品系,以充實國內菇菌種 源與產業應用。此外,針對國內最普遍栽培之香 菇品種 921 品系,建立 4 種交配型單核菌株庫,可 用以協助解決香菇菌種退化問題。另建立食藥用 菌之發酵、酵素轉化、萃取、成分分析及配方技 術,協助業界擴展菇菌的加工應用。

拮抗菌篩選技術與芒果發病率分級評斷法等平台, 可擴大應用至其他種類水果之生物防治資材商業 化篩選,縮短產品開發上市時間。另以劑型設計 技術結合其他天然保鮮物質,利用柵欄技術增添 抑菌範圍與保鮮劑附著能力。

此外,以辦理技術研習班方式協助偏鄉發展菇蕈 產業,並透過菇菌產業聯盟交流平台,串連上中 下游業者,拓展菇菌產品外銷。另以廢棄太空包 開發植物病原菌抑制劑、土壤改良劑及動物飼料 等多元化應用,建構菇蕈產業之綠色循環農業生 產體系。

此外,針對拮抗菌之抗菌機制與特性開發天然拮 抗菌產品,可直接以噴灑或浸泡方式處理採收後 水果,提供消費者另一種新穎且安全無毒的選擇。 另篩選適當之醋酸菌纖維素生產菌,藉由生產參 數調整與纖維改質技術,產出具有抗結塊功能之 纖維素,作為食品抗結塊劑的天然替代物。

建立酵母菌株庫與機能性應用平台開發:本 年度持續篩選具商業應用之酵母菌,包括麵包酵 母、啤酒酵母及特殊風味成分之酵母等,以建構 特色酵母應用菌株庫。另建立啤酒與麵包酵母菌 的複方劑型菌酛製備技術,結合酵母菌發酵系統 分析與商用菌酛特性分析,建構完整的商業酵母 菌供應鏈系統,以利我國食品產業創新發展。另 外,本年度亦投入酵母菌生產、萃取及製程優化、 酶水解、轉化及發酵技術之研究,開發天然風味

1

成分,呼應國際食品潔淨標示發展之趨勢。

2

1. 天然抗結塊原料 2. 天然保鮮拮抗菌篩選技術

107.11.27 於新竹舉辦菇菌產品開發與產業拓展成果展示會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16


產業服務

107.10.31 總統府何美玥國策顧問參訪嘉創中心。

【 營運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 經濟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 ( 嘉創中心 ) 自 100 年度創設以來,本所接受經濟部指派負責營運 與進駐研發,藉由整合雲嘉南地區產官學研各界能量,期能推動嘉創中心成為我國地方產業創 新發展以及健康保健技術移轉與應用中心。 整合服務能量協助產業發展:本年度總計訪視 廠商洽談服務 120 廠家;舉辦 45 場次之專業技術研 討會 / 訓練班,人才培訓 1,675 人次。另 100 年成立 的「食品安全檢測服務處」,迄今共服務在地企業 269 家次,提供雲嘉南地區之業者更方便、快速的 食品檢測服務。此外,整合進駐法人成立九個研發 社群,本年度共舉辦 19 場社群聯誼活動,提供產業 創新研發資訊,激發創新構想,促進合作商機。

結合法人能量創新產業技術:推動「地方特色 產業需求規劃」,整合四個進駐法人能量,以試驗 工廠和生活實驗場域,提供產業界產品試量產、 生活體驗和商品化的技術服務模式,協助地方產 業技術升級。本年度共計招募 13 家次企業進駐嘉

17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創中心企業實驗室與法人合作研發,提供試量產 服務 47 次,並協助業者申請通過中央及地方政府 研發資源補助共 10 案,總計金額達 935 萬元。

推動學研合作服務在地產業:結合雲嘉地區學 研能量,共同建構與經營「產學研資源整合與服務 平台網站」,協助地方產業運用各方資源,並提供 適切之服務,發展區域產業特色。目前平台可提 供 4 個嘉創進駐法人及 8 所雲嘉大專院校等之服務 簡介與研發成果,並以電子報提高瀏覽率及推動 資訊交流,瀏覽人數已近十萬人次。另簽署斗六 工業區產官學研合作策略聯盟協議,增進交流與 進修訓練等合作。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 檢驗分析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107.9.10 監察院陳小紅監察委員等訪視嘉創中心,本所方繼副所長與南服中心楊炳輝主任說明食品所試驗工廠可提 供之技術服務。

【離島食品產業創新升級輔導】 成立離島產業發展諮詢服務平台:本年度持續 與金門大學、澎湖科技大學及馬祖伴手禮發展協 會等合作,結合中央、法人團隊技術能量與地方 資源,分別於金門、澎湖、馬祖成立「食品產業發 展諮詢服務平台」,蒐集地方產業問題與需求,提 供立即完整的輔導與協助。本年度產業諮詢服務 達 45 件。

「經濟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入選本年度優良智慧 建築作品,食品所榮獲智慧建築貢獻獎。

離島特色食品產業升級諮詢診斷:針對金門、

離島特色食品產業精進與輔導:以離島地方特

馬祖、澎湖等三個離島縣市,組成食品技術專家

色原料產業為重點,評選出具潛力及商機構想之 廠商,協助導入關鍵製程技術,提升離島特色產 業與安全、安心、健康等消費者需求之關連性,本 年度完成輔導案共計 18 件。

輔導團,透過赴廠訪視,協助廠商落實食品產業 自主管理。本年度完成衛生管理訪視與技術諮詢 診斷共 80 家次,並舉辦四場座談會。另藉由講習 活動增進業者對食品衛生安全管理與原料管控, 以及提升生產製程技術,共完成講習活動 7 場次。

含果餡酒心 DIY 巧克力

戰地標語伴手禮巧克力

金門部分進行熟成牛肉、高粱酸白菜牛肉調理包、 酒糟土雞滴雞精、紅龍果乾、蜂蜜醋、海藻香鬆等 商品化等。馬祖部分開發高粱酒心巧克力、大坵 鹿仙貝、洛神花醬、藍眼淚面膜等多項特色伴手禮 產品,並協助馬祖酒廠強化酒品勾調能力。澎湖部 分進行黑糖糕加值、海味即食商品開發、常溫包裝 乳酸高麗菜開發、干貝醬充填設備改善、海鮮醬包 品質管控技術等。此外,協助行銷及拓展離島特色 伴手禮之消費通路,共完成展示會活動 6 場次。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18


107.10.4 美國感官檢測專家進行食品變質篩選研習會

【 食品產業升級輔導】 外銷拓展特色食品原料開發與創新技術整合: 藉由業者諮詢診斷服務,瞭解外銷新南向特色食 品於創新研發階段之核心技術需求,並由專家團 隊提供即時諮詢協助,篩選具外銷潛力廠商進行 深度輔導,以利拓展新南向市場。本年度訪視烘 焙、調理、肉製品、調味品、保健飲品及乳製品等 共計 18 廠次,協助精進魚鬆產品製程、導入酵素 飲品殺菌設備監控、改善含餡料烘焙產品之質地、 建立香辛料中蟲卵與微生物殺菌技術等。

調理食品產業製程技術創新加值輔導:建立產 品製程創新加值核心技術平台,協助產品優化加值 與快速商品化,輔導調理食品產業升級轉型。本年 度共輔導 15 廠次,包括高安定性油脂粉末、擠壓 膨發速溶即食沖泡穀粉、多穀植物發酵飲品、常溫 流通沖泡即食黃金蜆湯品、常溫保存泰式方便醬、 少添加概念中式肉製品、機能性小球藻等產品,以 及以蒸鍍膜技術開發高阻隔性且可透視之包材。

食品產業智慧生產推動:為提升食品製造業之 生產力,藉由諮詢診斷與掌握食品工廠與食品機 械製造業者在 AI 應用之需求,分別協助提高工廠 單機智慧化、導入製程設備智慧化通訊平台、建 立製程管制點即時監測系統、培育食品智慧機械

19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設計開發人才、提升在職人員智慧生產相關職能, 以落實智慧化精實管理。本年度共完成技術諮詢 診斷 33 廠次,培訓 40 人次,並完成生產管理可視 化系統、數位化管理與品質監控系統、與少量多 樣產品自動化設備等共計 5 件輔導案。

【 食品品保服務】 食品工廠食品良好衛生規範輔導:因應國際化 及促進外銷,規劃與推動驗證系統國際化接軌作 業,本年度完成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GHP)、原 料供應商輔導及技術諮詢診斷輔導共 340 廠次;另 協助 34 廠家之產業升級轉型,包括原料供應商管 理、製程合理化、機械化及省力化等。另辦理相關 說明會與訓練班,並提供市場動態及產業重要事 件分析等,協助建置與落實 GHP 規範與製程管理, 提升產業品保能力。 協助食品工廠導入食品防護計畫:本所建立結 合食品安全、防禦、攙偽及品質等四個構面的食品 防護體系,以涵蓋面更廣的風險預防思維與行動, 強化臺灣食品產業整體競爭力,並與國際同步接軌。 本年度架構友善使用的共通性平台,建置內含食 品防禦及攙偽風險要素對應內容等技術資料,及 具模組化選擇產出中文或英文格式的食品防護計 畫書,已協助 50 廠家建立食品防護計畫,因應進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 檢驗分析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口商或認證之需求,有助於移除外銷障礙,爭取 國外訂單。此外,邀請美國食品攙偽資料庫專家 及食品變質感官篩選專家舉辦研討會,另製作 2 個外銷常見問題案例集,供廠商用以預防與因應。

推動與輔導餐飲業實施 HACCP 系統:本年度 協助 105 家餐飲業主動實施 HACCP 衛生評鑑,並 辦理評核人員共識會、業者說明會與衛生安全研 習會。本所以漸進式及依據數據分析結果的查核 重點與不預知的查核方式,進行餐飲業主動實施 HACCP 的現場查核,已使連續 5 年衛生評鑑餐飲 業者無發生食品中毒的通報事件。另以原物料及 製程模組化方式,輔導 73 場次旅館業附設餐廳等 餐飲業自主建立 HACCP 系統。 本年度首次將餐飲業 HACCP 計畫書區分為原物料 及製程兩大類,且將菜餚製備模組化區分為三種 型式,簡化 HACCP 計畫書;另僅針對高風險菜餚 進行烹調溫度量測,以呼應餐飲業菜餚在短時間 內由專業技術人員製備且需推陳出新之特性,獲 得業者與衛生主管機關肯定。

食品密閉容器衛生管理與輔導:本年度完成熱 殺菌密閉容器包裝食品製造業調查,建置可供瀏 覽查詢之電子式資料庫,並建立國內罐頭食品製 造業常見 QA 問答集。另完成輔導 15 家罐頭食品 製造業者建立食品安全管制系統,並確認該系統 與生產現場之符合性。此外,追蹤輔導熱殺菌密 閉容器包裝食品製造業,優先輔導生產低水活性 調味醬之食品業者,以及產品水活性未落實管理 之業者的廠區衛生條件,共計 20 家。 同時,進行市售密閉容器包裝之調味醬現況盤查 與研析,共計 208 家業者,並辦理衛生單位共識精 進會,開辦業者說明會及製作調味醬食品製造業 者之標準作業程序書範例,協助業者符合食品安 全衛生管理法等相關規定。

食品供應鏈管理與輔導:本年度共輔導 202 家 經衛福部預告、公告或食藥署指定之食品製造業 者,建立追溯追蹤管理系統(建立追溯追蹤管理制 度、電子上傳非追不可)。另召開專家學者會議, 開辦說明會及電子化上傳作業(含實機操作)講習 班,協助業者建立追溯追蹤系統。

另成立供應鏈管理推動工作小組,蒐集及分析供 應鏈風險及潛在問題,並透過風險性危害抽樣監 控及風險專家會議之評估,研擬各產業風險之管 理措施及解決方法,協助國產大宗農產加工品 ( 包 括冷凍蔬菜、冷凍魚片、魚鬆 ) 之供應鏈管理優 化,以利安心採購。此外,透過試驗研究冷凍蔬菜 之加工品質指標及有效日期依據,可協助業者訂 定有效日期、產銷調節及拓展多元應用。

【食品產業分析及知識服務】 提供食品產業動態研析與產業知識服務:蒐集 與研析政策、法規、新產品、新技術、食品消費及 市場發展趨勢等資料,每月更新食品產業知識庫及 主題社群之產業動態,全年達上千篇。此外,以出 版品、網路專文、電子郵件、座談會、分享會及研 討會等方式,持續推動食品產業知識庫及主題社群 會員制度、ITIS 智網,擴大資訊服務與分享。本年 度舉辦 1 場國際銀髮餐食發展論壇、6 場產業創新 及趨勢研討會,提供超過 15 場食品公會及廠商有 關產業創新趨勢分析等專題演講或諮詢服務。 出版食品產業年鑑及食品產業調查研究:出版 「2018 年食品產業年鑑」,從全球、美國、歐洲、 日本、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等區域產業總論、臺灣 食品及周邊分項產業剖析,到當年各界關注的產 業生態新變革及大數據探究等議題,以圖表為主, 方便閱讀並快速掌握要點。本年度新增烘焙食品、 酒精飲料及乳品等分項剖析。 本年度進行及出版之產業專題包括:乳品、飲料、 豬肉、禽畜調理食品、蔬果加工品等在地產業之 動態發展,以及消費者之生活型態調查與解析, 並推動銀髮友善食品產業鏈鏈結與研究。另進行 新南向國家食品需求調查,並推動與泰國、印尼、 馬來西亞等國之產業合作。此外,本年度強化前 瞻趨勢與跨法人新興研究議題,包括人工慧智慧 (AI)、區塊鏈、感測器等新興科技在食品應用、循 環經濟、智慧零售、智慧精準保健等。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20


檢驗分析 【優化服務品質】

【厚植檢驗能量】

雙認證檢驗實驗室確保檢驗品質:檢驗中心檢

新增檢測服務項目:本年度持續新增檢測服務項

測實驗室為國際品質管理系統認證之食品綜合檢 驗單位,提供符合 ISO 17025 國際規範之檢測服 務,為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TFDA )與財 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雙重認證之實驗室, 目前通過 TFDA 認證檢驗項目共 603 項;通過 TAF 認證共 651 項。 107 年度新增通過新認證項目包 括甲基汞、食品中殘留農藥 (373 項 )、食品中殘留 農藥 (423 項 )、食品添加物規格檢驗之苯甲酸類群 組、包裝飲用水及盛裝飲用水中大腸桿菌群、綠 膿桿菌及糞便性鏈球菌等認證。

目,包括食品中色胺酸、綠原酸、茶多酚、食品中 著色劑 (16 品項 )、 β- 聚葡萄糖 ( 菇蕈類樣品 )、動 物性成分中豬、金線魚成分定量檢驗、鱈屬魚類、 鮪屬魚類及蝦成分定性檢驗,食品微生物中產氣 莢膜桿菌及枯草芽孢桿菌檢驗。針對食品添加物 可提供食品添加物規格全套檢測服務。

衛生福利部認可藥物化粧品檢驗實驗室:為擴 展委託服務廣度,本所已通過成為衛生福利部認 證之藥物化粧品檢驗機構,認證之檢驗項目包括 化妝品中好氣性生菌數、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 球菌及綠膿桿菌。

因應中國大陸頒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管理 辦法」,已建置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之中國大陸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測 (GB) 等 49 項分析方法,協 助國內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業者產品進軍中國 大陸。此外,本年度持續運用本所檢驗能量,進 行中藥材異常物質監測,及校園營養午餐食材的 農藥及重金屬監控預警。

國際登錄認可檢驗實驗室:為協助業者拓展國 際市場,本所積極爭取成為多國登錄之外銷合格 檢驗實驗室。目前已通過認可之國家包括日本厚 生勞動省輸出國公共檢驗機關制度 B 類名單推薦 登錄實驗室 ( 共 492 項 ) ,歐盟認可之外銷水產品 登錄實驗室 ( 共 17 項 ),輸巴西飲料、醋及酒類檢 測認可之登錄實驗室 ( 共 21 項 ),印尼農業部認可 進口印尼之新鮮植物源性產品 ( 包括水果、蔬菜、 穀類、堅豆及茶葉等作物 ) 檢驗機構 ( 共 184 項 ), 外銷新加坡食品順丁烯二酸 ( 酐 ) 檢驗指定實驗室, 國庫署認可出口酒類塑化劑檢測實驗室 ( 共 9 項 )。 實驗室認證輔導:為積極服務產業,因應食安法 及食品安全三級品管原則,本所提供協助食品業 者一級品管自主管理衍生之實驗室建置需求,依 產品特性,提供軟硬體規劃、人員能力訓練,輔導 取得符合國際規範認證實驗室。本年度因應 ISO 17025 2017 改版,提供改版輔導協助業者於期限 內完成新版認證。

21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氣相層析串聯同位素比值質譜儀 - 食品攙偽鑑別技術

精進攙偽鑑別方法:本所在食品攙假鑑別領域例 如果汁純度與稻米等級鑑定等均為國內獨具的服 務,包括純米粉絲與純米穀粉攙假 ( 玉米澱粉 ) 鑑 定服務。本年度持續累積攙假鑑別技術能量,結 合氣相層析 - 離子遷移光譜分析技術 (GC-IMS) 與 頂空氣相層析質譜法 (HS-GC/MS) 等設備,建立雞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 檢驗分析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擴展技術研發】 臺灣食品營養成分及油脂資料庫之維護與發 展:本年度除進行「臺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之 內容補充,以及數據與資料維護之外,並協助衛福 部回覆與處理民眾意見。另,配合國民營養及食 品衛生管理政策需求,本年度持續擴充油脂資料 庫,以供政府法令訂定及修改之參考。

超高效液相層析儀 - 多重分析方法

精樣品之揮發性風味物質資料庫,搭配多變量分 析技術後,完成滴雞精產品攙偽鑑別模型與揮發 性風味物質指標建立,對於市售雞精商品具鑑別 能力。

產品品質規格評估:本所可依業者需求建立特定 產品之品質規格,藉由組成分資料庫建立,找出產 品間組成差異,並配合數據分析,訂出適合做為品 質規格之指標及其合理範圍,協助業者快速評估 產品品質變化趨勢。此外,本年度深化儲存期間 品質評估服務,應用 GC-IMS 技術、化學分析技術 及感官品評分析,建立揮發性風味物質指紋圖譜 資料庫。廠商可依此掌握影響產品劣變因子,作 為產品開發時品質改進之依據,有助於降低生產 工時與成本。

食品攙假資料蒐集及資料庫建立:本所已建置 「食品攙假資料平台」,本年度新增「不合格產品專 區」之功能建置與臺灣邊境檢驗不符合資料之收 集,未來待其他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匯入各國邊境檢 驗不符合資料,可有效連結邊境檢驗不符合資料共 享機制,建構全球性警報系統,有效加強邊境管制 以及提前防範,維護國內食品與藥品之安全管制。 滴雞精產品之原料追溯評估:為使臺灣土雞生 產之滴雞精產品維持高經濟價值,本年度開發可應 用於低雞精原料追蹤追溯之基因檢測技術。針對市 售有色土雞(黑羽土雞及紅羽土雞) 、白色肉雞及生 蛋雞搜尋適合的單一核苷酸多型性 (SNP) 標記,以 定序的方式確認序列統計後,可有效加以區分。

新興生技食品管理及基改穀物運輸散落監控: 協助 TFDA 擬訂「基因編輯技術衍生食品管理原 則」草案、「反向育種技術衍生食品管理原則」草 案及「農桿菌滲入技術衍生食品管理原則」草案, 以利主管機關管理新興生物技術食品。此外,亦 協助農委會進行基因改造黃豆及玉米運輸散落之 調查,以作為基改飼料管理之參考。

開發食品添加物規格檢驗方法:持續進行食品 中添加物檢驗方法開發及確效,並針對食品添加 物規格符合性及食品中食品添加物或非法添加物 進行檢驗,已完成 41 項食品添加物檢驗方法開發 及確效,規格檢驗方法編撰 38 項,規格檢驗方法 修訂 36 項,及檢驗方法之建立與確認 89 種 886 項 次。另開放提供食品添加物規格之全項檢測服務, 協助產業界可完整確認食品添加物規格之符合性, 落實自主檢驗要求。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22


驗證服務

本所提供包括 CAS 優良農產品驗證、二級品管驗證、臺灣優良食品驗證、 ISO 22000 驗證服務、 FSSC 22000 驗證服務及 SQF 驗證服務等多項驗證方案。除 CAS 係由農委會認證、二級品管由 衛福部認證之外,其他驗證服務均符合 ISO 17021,ISO 17065 及 ISO 22003 之要求,並獲得 TAF 的認證,不僅與國際接軌,亦為符合 ISO 規範的驗證機構。為擴大驗證服務範圍,本所積 極爭取成為國際化方案的驗證機構。除 SQF 方案外,本年度亦獲澳洲 JAS-ANZ 認證,成為符合 FSSC 22000 方案驗證機構。

【推動政府驗證計畫】 CAS 優良農產品驗證:本年度執行之重點工作

二級品管驗證:二級品管驗證為 TFDA 依據食品

包括,CAS 標章驗證產品生產廠追蹤查驗共 87 家, 標章驗證產品生產廠 169 廠次之追蹤查驗工作, 以及 290 件產品及原料抽驗,並協助 6 家工廠改 善產品與製程。另辦理現場評核、工作協調會及 業者座談會,宣達相關政策規定,探討產業發展 需求及 CAS 未來方向。

安全衛生管理法所制訂的認驗證作業。本項驗證 作業具強制性,且採民間自主模式進行。本所於 105 年 6 月取得驗證機構資格後,截至本年度累計 通過驗證之業者已達 480 家。

優良水產品驗證制度之推動:本年度執行驗證 水產品生產廠共計 24 家,追蹤查驗 61 場次,及驗 證產品抽樣檢驗共計 105 件。另協助監督驗證產 品生產廠建立食品安全監測計畫、協助廠房設施 及製程文件等軟體進行分析改善、以及執行原料、 半成品及產品風險監控,並舉辦最新食品安全法 規及標章整合業者說明會。

優質酒類認證制度:本年度協助財政部國庫署 新增 3 廠家、 3 廠線通過現場評核,輔導 26 家業 者參與認證、協助審查 28 件新增認證產品案,累 計共 45 家酒品廠家生產線,共計 219 項酒品通過 並維持認證。另針對已獲認證廠線及產品,進行 187 場次追蹤查驗及 120 件市售認證酒品抽樣檢 驗。此外,協助修訂優質酒類認證評審基準 - 共通 規範、高粱酒及啤酒等 3 則基準修訂,並辦理酒品 檢驗技術與製程等專業訓練課程。

拓展農產加工品認驗證規範制度:參考國際農 業管理模式及相關驗證方案內容,新增訂釀造食 品 ( 醋 )、釀造食品 ( 醬油 )、味噌、常溫飲品、休閒 點心、冷凍食品 ( 湯圓 ) 及餡料等 7 項臺灣良好農 業規範 (TGAP) 草案及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辦法 草案內容,並辦理 9 場次政策研擬、教育訓練、規 範審查、業者交流等會議,凝聚各方共識,以供主 管機關施政參考。另探討清真驗證方案 (HALAL) 實施要點,延伸 TGAP 驗證需求,建立標準程序內 容,協助農業經營者瞭解國際市場需求與食品衛 生安全管理趨勢。 臺灣優良水產品教育訓練暨說明會

23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 檢驗分析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驗證中心於 107 年 11 月正式成為 FSSC 22000 驗證機構

JAS-ANZ 稽核員至本所執行認證評鑑

【自主驗證服務】 FSSC 22000 驗證服務:本所於 2018 年申請成 為 FSSC 22000 基金會認可之驗證機構,並於同年 底獲得澳洲 JAS-ANZ 認證通過,成為食品安全管 理系統之驗證機構,已有 3 家業者通過驗證。FSSC 22000 是針對食品製造業所制定,以 ISO 22000 和 ISO 22002-1 之驗證標準為基礎,並推廣至食品產 業鏈製造加工之業者。

SQF 驗證服務:本所為 SQFI 認可之驗證機構, 在全球化趨勢下,GFSI 認可之 SQF 為國內食品業 界拓展國際市場的重要選擇。藉由本所的 SQF 驗 證服務,可協助食品產業的品保制度與世界國際 大廠並駕齊驅,且通過 SQF 驗證的食品產業,也 成為進入國外或國際通路商的一項重要指標。截 至本年底,已有 5 家通過本所驗證。

臺灣優良食品驗證:已獲得 TAF 認證,並通過 ISO 17065 及臺灣優良食品驗證方案,為各類別食 品產業提供驗證服務,目前驗證作業 168 條生產 線, 126 廠家。本項驗證服務已符合國際驗證水 準,未來將積極配合臺灣優良食品驗證方案升級 與國際接軌,協助國內食品企業降低外銷障礙。

ISO 22000 驗證服務:本所於 2010 年獲得 TAF 認證,成為食品安全管理系統之驗證機構,目前驗 證範圍已涵括大部分之食品製造業,並期擴展至 整個食品產業鏈之製造加工業者。本年度累計已 達 30 家業者。ISO 22000 驗證方案於本年發布新 標準,本所亦積極舉辦說明會,期能協助國內廠商 盡快瞭解新標準之精髓。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24


產 業 人 才培訓

107.1.10 於臺北舉行「食品專業人才能力鑑定溝通座談會」

本所自成立以來即投入食品相關專業培訓,為臺灣最具規模的食品專業培訓機構;104 年擴大 成立食品產業學院,以發展跨領域創新學習課程及培育多元人才。另為提升訓練服務品質,導 入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 (TTQS),於 106 年獲證為 TTQS 訓練機構銀牌,同時成為國際 SQF 訓練中心,提供國際化培訓課程。本所更致力提升課程與職能發展結合,辦理之「食品安全管 制系統實務(基礎)課程」及「食品安全管制系統實務 ( 進階 ) 課程」,於本年度通過勞動發 展署之 iCAP 職能導向課程認證。本年度總計開辦 221 班,培訓 6,400 人次。

【專業教育訓練】 產業自主管理及食品防護培訓:本年度辦理源 頭管理及自主管理系列訓練 17 班次、 484 人次; 並製作數位微課程及 APP 行動學習平台,打造混 成式互動學習,協助離島、偏鄉地區微型企業人 才培育。本年度亦辦理食品防護關鍵技術、食品 安全計畫系列課程 13 班、264 人次及國際研討會 4 場次,提升企業因應國際食品安全管理趨勢能 力,拓展國際市場。

國際化訓練:本所為 SQF 訓練中心,講師分別取 得國際食品安全品質機構 (SQFI) 及食品安全預防 控制聯盟 (FSPCA) 認證之專業培訓講師資格,為協 助食品產業接軌全球管理體系,並因應國際法規 規範變動對臺灣食品產業之影響,本年度辦理多 項國際化認證課程,包括食品安全及品質標準 (SQF) 驗證培訓 2 班次、食品安全管制措施資格人 員培訓 (PCQI)3 班次、及良好操作規範認證培訓課 程 (BPCS)1 班次。

食品衛生安全稽查訓練:為加強食品衛生稽查 人員專業能量,培訓各縣市地方衛生局食品衛生 管理與稽查人員,本年度舉辦食品相關法規、食 品安全管制系統、食品中毒調查、實地模擬稽查 等系列訓練課程,共 28 班次、1,169 人次。

感官檢測技術於食品品質管理應用實務訓練

25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 檢驗分析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食品安全與法規訓練:持續辦理食品安全管制 系列課程,並新增交叉污染防治實務、食品添加 物應用與管理實務、危機處理與風險溝通、過敏 原管理實務、環境微生物監控技術等實務課程。 另針對外銷產業辦理系列國際法規與市場趨勢相 關課程,包括 FSMA 實務、東協食品安全法規暨進 出口實務、穆斯林商機產品規劃策略實務等。此 外,針對微型創業者,辦理滷味製作課程,結合加 工、行銷、包裝設計及衛生法規,並藉由實作及成 功案例分享,讓創業之路更能事半功倍。

【 產業人才能力鑑定】 本年度開辦「食品品保工程師」及「保健食品工程 師」兩類食品產業人才認證之能力鑑定。前者由 經濟部發證,後者與臺灣保健食品學會共同辦理 與發證,並獲經濟部工業局民間產業人才能力鑑 定採認。本年度共辦理能力鑑定 6 場次,北中南離 島共設置 50 處考場,118 間試場,報考共計 7,229 人次。取得授證資格的初級食品品保工程師 515 人,中級食品品保工程師 16 人,保健食品初級工 程師 590 人,保健食品研發工程師 5 人。全年核發 授證 1,087 張證書。 為推廣本項業務,本年度針對學界、業界及獲證 考生辦理 2 場次「食品專業人才能力鑑定溝通座談 會」。另於校園推動大專院校能力鑑定應用合作

旅館內餐飲 HACCP 稽查實地模擬訓練

出版食品品保工程師能力鑑定考科「食品品保概論」 、「食 品科學概論」之參考指引 2 冊

方案,分別與屏科大、輔仁、東海、大葉、中州、 嘉南藥理、澎湖科大、中華醫事科技大學等 8 所大 專院校系所合作,推動在學學生團體報考,並列為 畢業門檻之一;或開辦相關輔導研習營與職能導 向課程,將評鑑主題內容,融入教學規劃。 為掌握獲證者效益,本年度完成 1,174 位獲證者就 業追蹤調查。結果顯示,有 3 成的在職者獲證之 後,獲得雇主調薪獎勵或公開表揚考核加分鼓勵。 另有 9 成以上持證學生畢業初次求職即獲成功就 業,大學學歷平均薪資 28,908 元、碩士學歷平均 薪資 36,395 元。

酒類製品檢驗分析訓練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26


特別報導

107.11.9-11.10 於新北市舉辦 2018 食品所前瞻精進營

【舉辦 2018 食品所前瞻精進營】 為激盪本所未來發展方向並凝聚共識,本年 11 月 9 日至 10 日在北海岸的愛琴海太平洋溫泉會館舉 辦「2018 食品所前瞻精進營」。與會者除所內各中 心資深研究人員外,亦邀請黑松公司張斌堂董事 長、臺大食科所吳瑞碧榮譽教授、車輛中心陳昭義 董事長及中經院陳信宏所長等所外專家與會,提 供發展建言。 首先,由各中心主管針對食品所五大業務的前瞻 精進規劃進行報告,包括整體業務發展,人力分 析與培育機制,以及人工智慧應用、跨域合作與 Microbiome 平台技術等三大科技發展策略等。之 後,由與會專家提供本所未來發展之思考與建議, 並由專家與同仁交流互動。第二天的業務發展論壇 由董事長與所長帶領與會同仁,由財務分析與重點 業務等面向,深入探討本所未來發展方向與策略。 廖所長在會議總結時,以「定位、研發、人才、財 務」等四個構面,提出未來推動的具體方向。在定 位上,食品所以科技服務產業為宗旨,實務上已有 類似「臺灣食品產業的中央研究所」的功能,但如 何聚焦重點領域,並與大、中、小及微型企業等合 作,需有適當區分與策略規劃,並做滾動式檢討。 在研發上,需有從產業需求回推研發規劃和項目 的思考面向;針對區塊鏈、 AI 智慧科技等不同議

27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題應有創新研發與觀點,同時多角度結合學校資 源,以 outside in 的方式導入創新生態系概念與機 制,活化空間的機能及效益。在人才上,可規劃建 立人才培訓專款制度,培育跨領域的介面溝通人 才等。在財務上,應從整體收入、自籌收入以及人 均收入等指標進行評估,提高研發與服務價值。 最後謝董事長以「明天要比今天好,明年要比今年 好」,期許食品所同仁以此理念與態度,推動食品 所業務持續前瞻精進。

【成為國際 FSSC 22000 驗證機構】 本所繼 106 年 9 月,成為臺灣唯一一家自力獲得 符合「全球食品安全倡議 (GFSI)」認可標準的國際 「 SQF 食品安全品質驗證」之驗證機構及訓練中心 之後,又再接再厲於 107 年度成為國際 FSSC 22000 之驗證機構。FSSC 22000 同樣屬於「全球食品安全 倡議」認可之標準,為全球食品通路所廣泛接受的 食品安全驗證方案。FSSC 22000 是以 ISO 22000 食 品安全管理系統驗證為基礎,搭配了 ISO/TS 22002 前提方案及 FSSC 22000 特定要求,將更能滿足食 品業者接軌國際標準,開拓國內外市場的需求。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 檢驗分析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第一家獲得 TFDA 食品添加物 規格檢驗全項認證】

【前瞻菌種鑑定技術建構與產業研 發服務獲高度肯定】

因應食安事件的頻繁發生,政府致力於食品添加物 規格檢驗分析方法之完整建立,以落實食品添加物 之管理,完備食品安全之把關。雖然部分食品添加 物之分析極具難度,食品所檢驗中心基於對政府重 要政策之支持,仍積極致力於建立全套檢驗食品添 加物規格服務,並於 107 年通過成為臺灣第一家取 得 TFDA 食品添加物防腐劑苯甲酸類規格檢測之全 項認證的食品檢驗機構。期待在此基礎上,未來能 提供業者專業完整的食品添加物規格檢驗服務,為 我國食品安全體系的把關貢獻心力。

【通過 iCAP 職能導向課程認證】

本所生資中心領先國際建立食品及生技產業用菌 種蛋白質指紋資料庫,發展商用菌種快速鑑別及 菌株品系鑑定平台,並導入基因體科技發展菌株 安全性評估技術,系統性整合以提升食品安全。 由於技術創新獨特,產業效益顯著,獲得 107 年 經濟部科專研發服務卓越獎殊榮。此項創新技術 獲得科學期刊認可並取得國際專利,運用本項前 瞻鑑定研發服務,已具體協助 15 項益生菌產品取 得國家健康食品認證,並協助 22 家生技藥廠超過 1,400 株環境微生物鑑別,符合國際 PIC/S GMP 優 良製造規範查驗要求。在產業面對國內外管理法 規限制漸趨嚴格之趨勢下,生資中心以一站式及 客製化服務專案,協助微生物產品商品化,解決原 料出口問題,促進產品價值提升與拓展國際行銷。

本所致力於食品產業專人才培訓及訓練服務品質 的提升,繼 106 年獲 TTQS 訓練機構銀牌之後,積 極導入職能導向課程。為確保與精進培訓品質與 成效,特別優先針對其中食品安全管制系統實務 進階與基礎兩項課程,分別於 107 年 4 月與 12 月 精微製造耕耘 通過勞動力發展署 iCAP 職能導向課程認證。本所 領航產業共創價值 食品產業學院將持續開發食品產業所需之 iCAP 職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107 能導向訓練課程,並因應特定企業需求提供客製 化的職能導向課程服務,協助食品產業提升人才 產業創新 價值領航獎 能力與競爭力。

前瞻菌種鑑定技術建構與 產業研發服務

傳導性紡織品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紡織產業綜合

107

107

沈榮津

沈榮津

中 華 民 國1 0 7 年 8 月

中 華 民 國1 0 7 年 8 月

中 華 民 國1 0

生資中心微生物前瞻鑑定技術獲得 107 年經濟部 科專研發服務卓越獎殊榮 剌激響應分子 材料開發及應用計畫(3/3)

2017金屬材料產業年鑑

InSynerger思 科技股份有限

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資訊工業策

107

107

107

沈榮津

沈榮津

中 華 民 國1 0 7 年 8 月

中 華 民 國1 0 7 年 8 月

中 華 民 國1 0

食品產業學院於 107 年 4 月與 12 月通過勞動力發展署 iCAP 職能導向 ( 進階 / 基礎 ) 課程認證 生資中心微生物前瞻鑑定技術研發服務團隊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28


【推動海外合作交流】 臺泰產業鏈結高峰論壇:配合經濟部工業

臺印尼、臺馬產業鏈結高峰論壇:107 年

局新南向政策,本所延續 106 年在曼谷承辦及開 展的「2017 臺泰產業鏈結高峰論壇」,107 年 6 月 28 日在臺北辦理「2018 臺泰產業鏈結高峰論 壇」,共有將近 600 名臺灣及泰國的代表與會。 會中雙方針對食品生技、紡織、智慧城市及自動 化等四大領域,進行合作標的與機制互動討論, 以及商談媒合,雙方共簽署 9 項的合作意向書, 延伸及深化雙方實質合作關係。

8 月本所在謝孟璋董事長及廖啓成所長的帶領下, 前進雅加達,協助於「2018 臺印尼產業鏈結高峰論 壇」中,辦理食品生技分項論壇。同年 9 月在馬來 西亞吉隆坡舉辦「2018 臺馬產業鏈結高峰論壇」, 本所協助辦理食品醫藥化粧品產業分組論壇。

臺緬產業鏈結高峰論壇:配合工業局亞太產 業鏈結工作展開,本所 107 年 7 月於緬甸仰光辦理 「2018 臺緬食品產業合作暨商機媒合座談會」 ,推廣 臺灣食品加工技術能量,並帶動未來加工設備外銷 潛能與建立後續合作機會。藉此達成雙方產業技術 合作、促進加工設備外銷拓展國際市場及與國際團 體或企業建立相互聯繫管道。

食品所協辦 107.9.19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的「2018 臺馬 產業鏈結高峰論壇 - 食品醫藥化粧品產業分組論壇」

食品所規劃及承辦 107.6.28 在臺北舉辦的「2018 臺泰產業鏈結高峰論壇」

食品所承辦 107.7.24 在緬甸仰光舉辦的「2018 臺緬產業鏈結合作會議 - 食品生技分項」

29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 檢驗分析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食品所承辦 107.8.6 在印尼雅加達舉辦的「2018 臺印尼產業鏈結高峰論壇 - 食品生技分項論壇」

【2018 獲獎獲證】 食品產業學院「食品安全管制系統實務 ( 進階 / 基礎 ) 課程」通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iCAP 職 能導向課程品質認證,期藉由 iCAP 品質認證, 達到課程品質優質化,尋求市場差異化。

生資中心袁國芳主任、產製中心朱燕華主任 榮獲謝成源先生食品科技發展基金會頒發 「謝公成源特殊貢獻獎」,食品所新南向團隊 獲頒「謝忠弼先生創新榮譽獎」。

生資中心「前瞻菌種鑑定技術建構與產業研 發服務」團隊,榮獲 107 年度經濟部技術處法 人科專計畫成果表揚「研發服務卓越獎」 ,107 年 8 月 31 日於新北市舉行之科專首長策略會 議授獎表揚。 驗證中心於 107 年 11 月獲得澳洲 JAS-ANZ 的 認證通過,正式成為 FSSC 22000 之驗證機構。

107 年度臺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各獎項得獎 名單:劉峰齊技師榮獲「食品科技研發榮譽 獎」,張欽宏研究員榮獲「曾桐先生紀念專 利發明獎」,董志宏研究員、呂淑芳研究員、 劉得銓副技師榮獲「食品傑出推廣服務人員 獎」, 107 年 11 月 30 日於臺北舉行之年度會 員大會授獎表揚。

「前瞻菌種鑑定技術建構與產業研發服務團隊」榮獲經濟部技 術處「研發服務卓越獎」 ,107.8.31 於新北市授獎表揚。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30


大事紀要 01/09

1

於臺北舉行第 19 屆第 1 次董監事會議,推舉臺灣 罐頭食品工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駿瀚生化 ( 股 ) 公司董事長謝孟璋先生擔任本所董事長。

03/15

3

福建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倪莉教 授等 6 人參訪。

01/15 經濟部龔明鑫次長訪視。

03/28 於新竹及嘉義舉辦「107 年研發成果績效展示及產 研合作計畫說明會」。(3/27 嘉義、3/28 新竹 )。

01/18 金屬中心林秋豐執行長等 7 人參訪。

02/01

2

衛生福利部何啓功次長、立法院林靜儀委員、鍾佳 濱委員等參訪。

03/29 本所張斌堂常務監察人,及曾惠瑾監察人、林子清 監察人訪視。

04/04 02/02 美國在臺協會農業組組長 Mr. Mark Petry 參訪。

參加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之「2018 馬來西亞國 際清真展(2018 MIHAS)」。 (4/4-4/7)

04/12 駐臺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投資部主任 Mr. Mochammad Firdaus 參訪。

02/02 本所謝孟璋董事長蒞所視察。

31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4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 檢驗分析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04/13

05/30

泰國工業部工業推廣局副局長 Mr. Panuwat

參加於花蓮縣東華大學舉行之「弄巧成卓 - 創新技 術應用博覽會」。(5/30~6/5)

Triyangkulsri 等 5 人參訪。

06/15 工業局呂正華局長等 3 人訪視。

6

04/18 臺灣區釀造食品工業同業公會許嘉生理事長等 6 人 參訪。

06/15 日本長瀨產業株式會社研發中心總經理 Dr. Xiaoli

Liu 等 7 人參訪。

06/21 大陸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翁梁先生參訪。

06/26 泰國 Thail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TDRI), 院長 Mr. Somkiat Tangkitvanich 及資深研究 員 Ms. Saowaruj Rattanakhamfu 等 4 人參訪。

04/27 農委會林聰賢主任委員等 9 人參訪。

05/15

5

中國江蘇省張家港市王松石副市長等 6 人參訪。

06/26 西班牙 AINIA Technology Centre, Mr. Jorge Saludes, Direc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Area 參訪。

06/28 參加於臺中舉辦之「2018 解密科技寶藏展示:眾 力方程式」,展示技術處科技專案包括食材多孔結 構控制技術等 4 項成果。(6/28~7/22)。

05/29 參加於泰國曼谷舉行之「2018 THAIFEX-World of Food Asia 」,同時舉辦 7 場次的聚焦臺灣 - 產業 資訊交流及商談會。(5/29~6/2)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32


06/29 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吉隆坡總部 Mr. Ahmad

Khairuddin Abdul Rahim, Executive Director,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Resource 等 4 人參訪。

07/30 參加於臺東舉辦之「弄巧成卓 - 創新技術應用博覽 會」。(7/30~8/3)

07/31 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海洋與生化工程學院林淵智 院長 3 人參訪。

07/03

7

技術處楊傳國專門委員參訪嘉創中心。

07/03 舉辦「高中生食品安全夏令營」。(7/3~7/5)

07/13

08/07 國家衛生研究院司徒惠康副院長等 4 人參訪。

8

印尼 Dr. Ngakan Timur Antara, Head of the Agency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BPPI),MOI 等 6 人參訪。

08/27 新竹縣邱鏡淳縣長及縣政府農業處邱世昌處長等 15 人參訪。

07/17 於新竹與台富農業生技合作舉辦「原生蔬菜潔淨標 示產品發表會」。

08/2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余華科長及專利及商標審查官 等 17 人參訪。

07/19 參加於臺北舉辦之「2018 臺灣生物科技大展」。

(7/19~7/22)

33

FIRDI 2018 Annual Report


前言 | 組織與人力 | 技術研發 | 產業服務 | 檢驗分析

09/10

9

監察院陳小紅監察委員等訪視嘉創及南創業務。

驗證服務 | 產業人才培訓 | 特別報導 | 2018 大事紀要

11/09

11

於新北市舉行「2018 食品所前瞻精進共識營」。

(11/9~11/10)

09/12 日本食品分析中心佐藤秀隆理事長等 4 人參訪。

11/13 於新竹舉行「107 年食品所創新競賽」複審會議。

09/27 參加於臺北舉辦之「2018 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9/27~9/29)

11/15

10/18

10

紐西蘭植物與食品研究專家 Dr. Pramod Gopal 及 臺灣大學動物科技系客座教授 Dr. Koichi Watanabe 參訪及演講。

泰 國 National Food Institute 董 事 長 Mr. Pramode Vidtayasuk 等 8 人參訪。

11/19 澳洲國家技職教育研究中心利害關係人投入暨國際 總監 Mr. Philip Loveder,參訪交流。

10/25 生技中心吳忠勳執行長等 4 人參訪。

10/27 舉行 51 週年所慶活動。

12/05

12

於臺北舉行「銀領新食代 x2018 銀髮餐食發展論壇」。

12/20 於新竹、嘉義舉行「ISO 22000 與 TQF 轉版重點說 明會」。(12/20 新竹、12/21 嘉義 )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07 工作年報

34


F I R D I 2018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