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冬季善報

Page 1

冬季號

2 0 1 8

冬季號

2 0 1 8

堪布拉布仁波切/修心七日閉關開示︱︱聰明聽佛法,聽到心坎裡!

謝謝無常帶來的美好 變化讓凡事更有力量。 就如同生命具有生滅的過程,這樣的「變」,反而成就了一種美麗。 就像是季節的變化,成就了四季各異的美景,讓世界更多采多姿。 無常意謂著我們隨時有著無限的可能性、無限的機會, 可以不必再以過去來評估自己。 (本文摘自《為什麼不這樣想?》)

國 內 郵 資 已 付

非賣品 歡迎助印

板橋郵局許可證 板橋字第1749號 雜 誌

堪布拉布仁波切/修心七日閉關開示

聰明聽佛法, 聽到心坎裡! 如果明天不再醒來,你準備好了嗎?/明就仁波切 ●聖地乞丐上學記/菩提迦耶阿難愛心小學 & 慈心孤兒院特別報導 ●


〈善報書摘〉

為什麼不這樣想? ――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作者: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口譯:堪布羅卓丹傑

其實我的生活裡沒有太多關於「認識自己」的 說法,佛法關注的是找出自己的缺點。所謂的缺 點,不是自我本質的缺點,而是負面情緒下展露

會,原本困擾的問題,反而可能開展出新局。

重新啟動慈悲心功能,找到勇敢向前的力量

出的缺點,來自於煩惱的缺點。佛法相信人的本

慈悲的力量,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科學家也

性是善良、光明的,而壞脾氣或惡行就像烏雲,

說,慈悲之心是與生俱來的功能,但在成長的過

遮住太陽的光明本性,使人變得「有問題」。

程中,可能因為一些原因,我們就把這個功能鍵

認識自己不只在於找到自己的良善面,重點在

關掉了。或者也可以說,我們都有語言能力,但

於要找到「真實的自已」,不論那些特質是好是

如果不去使用它,就無法將這個能力發展出來。

壞。換句話說,我覺得認識自己指的不是非得要

如果把一個小孩丟在荒郊野外,完全沒有人可

「找到好東西」才算數,事實上,我們往往是看

以跟他說話互動,這個的孩子長大之後也就像動

到這些黑暗面時,才認識到真實的自己。

物一般沒有語言的能力了。總之,我們每一個人

找到這些黑暗或缺點後,有時會很自責,更可

心中都有這種慈悲潛能,但可悲的是,它被封閉

怕的是想放棄自己,覺得無法面對。所以解決、

住了。慈悲心和語言能力是一樣的,必須經過訓

包容自己的缺點和黑暗,需要一點過程。我想到

練、鍛鍊,它的功能才會被啟動。慈悲心也意謂

一個非常佛教的方法:佛教講究今生來世、相信

著負責任的心。一般來說,責任感一不小心可能

輪迴,從無限久的以前一直到今天,我們可能做

就會變成一種壓力、負擔,但若是經過適當的訓

過不同的人,投生成為不同的生命,做錯的事絕

練,開啟完整的慈悲功能,就能將負擔和壓力轉

對不只有眼前所知的這些,問題可能一大堆,所

化為勇氣和力量,讓自己繼續堅持理想。

以不需要找到一個問題就自己嚇自己。

想要鼓舞自己,堅持理想,就需要更多憐憫心

今生若能認識、了解自己的黑暗面,是一件非

或是慈愛心來支持。外在的事物變化無常,不太

常幸運的事情。把發現到的缺點、黑暗面看成是

可靠,所以人心不能太常依賴外物。我們的精神

幸運的事和改進的機會,我認為這對我自己來說

層面需要滋養和修為,有了慈愛的心,自己心裡

是很大的啟發。我也建議大家,不要把發生在自

也不會感到空虛,如此一來,就算遇到外在困難

己身上的事情看成是單一事件,而是要將「單

和起落,起碼內心世界會有一些生存的意義和空

一」連結到整體(或是更多事情),如此一來,

間,讓我們能持續下去。

會比較容易把單一的問題轉化成改進自己的機

(本文摘自《為什麼不這樣想?》)

(2018年11月眾生文化出版,定價:380元,請洽各大書局、因果福利社)


12月中的智慧林,「月光大手印」下課後,有些人還在落日餘暉中禪修,這樣的畫面,很富有。(攝影/噶瑪次仁嘉波)

【編輯室報告】

做個富有的人

覺」。如果存款數字很美麗當然很好,但「富 有」其實是沒有匱乏感,看得見眼前的美好,滿 足於當下,沒有「求不得苦」,不再永遠追逐下 一個什麼。這種「富有」,更是「富足到能給 予」,不管是慈施、財施、法施、無畏施……

2018年底上廣播節目的時候,主持人應景的問 了一個問題:「請問你的新年新希望是什麼?」 這麼簡單一般的問題,我竟然被問傻了,中間 出現了幾秒的靜默。 相較於以前會給新的一年開出一張願望清單,

所以,要做這種「富有的人」,其實一點也不 容易,光是解決心裡的匱乏感,就要在心上下很 多功夫,這些功夫叫聞思修,叫面對自己的心。 2019年第一本《善報》每一篇開示,都是要幫 大家朝這「富有之路」前進:

年事漸長,已經不做這樣的事了,一來是相信,

一,主題故事,是當代知名的「閉關嚴師」堪

如果習性不改、覺性不增長,什麼新年新希望,

布拉布仁波切,首次在台灣帶領禪七閉關的首日

到年底幾乎都跳票;再來,理論上(意思是並非

開示紀錄,在這場由化育道場主辦,有163人入

一直做得到),心性教法所要觀照的,已經不是

關的禪七中,很多人這才驚訝的發現「禪修不是

一年或一天,而是「當下當下,每個剎那」那鮮

什麼」,初步拆解坐墊上的「自我感覺良好」,

活的心。

避免「禪修,也成為修道上的唯物」。

但我很快的想到,佛弟子是最不怕祈願的,而

二,第二主題故事,是明就仁波切10月來台公

且臉不紅氣不粗的許最大的願:「直到證菩提,

開演講「如果明天不再醒來,你準備好了嗎?」,

願為眾生的覺醒而努力!」但這個勝義版的大

精要的中陰心要開示逐字稿,值得大家復習。

願,還是留著自用好了,在一般廣播節目,還是

三,特別報導「聖地乞丐上學記:阿難愛心小

說點大家聽得懂的人話,所以我在主持人和聽眾

學暨慈心孤兒院的故事」,介紹一位小人物在聖

面前,許了一個願,因為新年是金豬年,傳統都

地菩提迦耶,以免費的教育,幫助種姓底層的首

相信豬是福氣的象徵,所以「我希望做個富有的

陀羅、街頭小乞丐翻轉命運。覺得自己貧窮的

人,也希望大家都成為富有的人!」

人,請來看看:如果能讓三百多個「賤民」孩子

瑪莉蓮夢露說:「我不愛錢,我只是喜歡富 有的感覺。」同樣的,我指的也是「富有的感

上學,這樣的心多富有。 《善報》總編輯黃靖雅 合十

1


2018

冬 網址:https://issuu.com/hwayue

【主題故事】

【特別報導】

堪布拉布/修心七日閉關開示摘錄

4

明就仁波切/「中陰要法」公開演講

聰明聽佛法,聽到心坎裡!

如果明天不再醒來,你準備好了嗎?

聞法的時候,如果只是記住、分析講說者的內容,

菩提迦耶愛心小學&慈心孤兒院特別報導

容易造成我們人與法分離,

聖地乞丐上學記

是沒有辦法學好佛法的。

16

22

那我們應該如何聽法呢? 要去看說法者到底對我的心講了什麼? 同時檢視自己的心、自己的想法, 擷取你要的部分去做修持並生出自己的智慧, 這才是真正聽聞佛法的方式。

【善知識開示】 嘉察仁波切/《了義大手印祈願文》課程六之四 30

阻斷業風輪迴路,禪修覺受自然生 創古仁波切/《修心七要》開示

37

40

修心,做好日常四功課! 噶千仁波切/《恆河大手印》開示

如何讓妄念生起智慧之火?

發行人/孫春華

執行主編/馮淑蓉

發行所/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網址/http://www.hwayue.org.tw

社長/妙融法師

美術編輯/施心華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二段16巷3號6樓

電子信箱/hwayue@gmail.com

總編輯/黃靖雅

文字校對/黃志成

電話/02-8967-1019

郵政劃撥帳號/18268431

封面攝影/黃嘉珍

印務發行/黃新創

傳真/02-8967-1069

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九八六號中華郵政板橋雜字第189號執照登記雜誌交寄

2


【專欄】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開示

46

〈竹清嘉措心要語〉見地得自在

妙融塗鴉牆

68

70

72

心靈雞湯上癮症

明就仁波切/《了義大手印祈願文》複講暨禪修 引導第四堂(六之四)

48

52

座墊上有身,身體裡有心 措尼仁波切/問答篇

練習拜訪內在的空間 慈囊仁波切/「如何在生活中學習禪坐」開示 56

讓心找回自主權,找回內在的幸福 堪布拉布仁波切/岡波巴大師《勝道寶鬘》開示 62

你是改變自己,還是向外求?

【法訊】 藏醫與佛法

一分鐘,教你辨別食物屬性 龍樹藥房

大上山送藥包,傳遞關懷不停歇 眾生書坊.堪布丹傑《恰美山居法》導讀

74

即使生病,也能讓我們修行進步

化育道場

化育書院

◎經典選讀/覺泰法師,時間:3/16、3/23日 ◎心慧讀書會,地點,台化化育,時間3/20日(三)14:00~16:00

◎藏文夜間A班開學,時間3/13日 ◎藏文夜間字母班開學,時間3/18日

3


正確的聽法方式是, 藉著說法的內容去檢視自心, 擷取你覺得有道理的部分做修持, 並且生出自己的智慧; 如果只是一昧分析、強記,就會造成人與法分離。 時間:2018年11月28日~12月4日 地點:華藏教學園區 翻譯:妙融法師、施心慧 攝影:黃嘉珍

4


堪布拉布/修心七日閉關開示摘錄

聰明聽佛法, 聽到心坎裡!

5


阿彌陀佛,晚上好。接下來是為期

佛法告訴我們的方向去思考努力。因

一周的閉關,非常歡喜來到這裡,為

此,如果是以世間法做世間事,這樣

什麼呢?主要的原因是這次的閉關課

還好;但如果我們是以出世間法,也

程沒有收費。

就是佛法去做世間的營生等事情,那

好好聽法,不浪費當下機會

6

罪過是很大的。 佛陀在經典裡說過,金剛乘行者

近來的佛法課程,似乎跟金錢的關

若違犯三昧耶戒,未來必會墮入無間

係越來越緊密,雖然我們可以透過錢

地獄;而在律典裡卻提到:即便殺了

財的供養去積聚福德,但是這些都應

很多的人,都不一定因此墮入無間地

該要建立在信心跟信任上。我並不是

獄。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如

說自己不喜歡錢財,我也是世俗人,

果你違背佛法,罪過是比較深重的;

對於財物多少貪著,但是我們已經在

反過來說,如果你如法、於法相應、

修行、學習佛法了,所以應該盡可能

相合的話,那麼利益是非常大的,甚

如法,要更傾向佛法的方式去思考。

至因此獲得解脫或成就佛果。

佛經裡要我們離貪,尤其對「出

這幾天我們會一方面學習、一方面

家」修行的定義,就是捨棄世間種種

修持,希望各位不要浪費這個機會,

享受。雖然目前我們無法做到、無法

因為如果沒有好好地聞法學習,你不

達到這樣的標準,但是也要盡量朝著

只浪費自己的時間,同時也浪費講說


主題故事

者還有翻譯的時間。

想的是,他講到我的心上什麼,這就

我們常說聞法能消除我們的闇昧愚

是從你的心上去找那個法。這就好像

心的安住法:

癡,這就好像我們需要上學接受教育

有人跟你說:「誒,你的臉這裡髒

「不思過去,不

一樣。所以希望大家在聽法的時候能

了!」這個時候,你關注的焦點要在

思未來」。不要

夠專心,好好的聽法。透過聞法,我

自己的臉上,而不是外在的任何一個

把這個當作只是

們可以生起智慧,之後也才知道如何

對象。

佛教徒的修持,

去做修持。 那什麼是好好的聽法呢?我發現很

因為任何人都不

所謂「初學者」,跟時間無關

希望心不舒服,

多人在聽法的時候做禪修,閉著眼禪

在這座香裡,要講一些關於禪修的

而減少想著過去

修,當真正該修持的時候,心裡又開始

方法。禪修教導有兩個部分:一是身

與未來,心自然

胡思亂想,如此一來,兩邊都沒有真

體的安住;一是心的安住。雖然分為

就能放鬆,心放

的做好。所以希望大家不論在聽法或修

兩個部分,但也無法全然分開,這是

鬆了,就自然能

持的時候,都不要浪費當下的機會。

要視行者的狀態的。

管好心,心就能

聽法不得要領,人與法分離

對於初學者或稍微進階、有體驗 的人來說,身體就是這樣,心就是這

聽法的時候,如果只是去記住講說

樣,不一定可以明確的分辨,而且不

者的內容,去分析他說的內容,這樣

同的時候會有不同的變化,甚至之後

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聽聞佛法方式,這

也會有所變化,所以一切都還是得看

會變成什麼呢?就是你的人跟法是完

修行人自己的狀態。

全分離的,這樣子是沒有辦法真正學 好佛法的。

要特別說明的是,這裡說的「初學 者」,不是以你的修行時間來算的。

那我們該怎麼樣去聽法呢?我們應

因為有些人即便修了很多年,可是事

該要的態度是:說法者對我的心上講

實上並不知道自己在修什麼,並沒有

什麼?也就是藉由這個人的講法,我

真正掌握到修行的要點;反之,有些

們去檢視自己的心以及自己的想法。

人雖然修行時間不是很久,但是很快

因為你想知道你心中的認知是對還是

就能掌握要點,能很快地用上功,這

錯,抱著這樣的心去聽聞佛法,這才

也是有的。所以這裡的「初學者」,

是真正聽聞佛法的方式。

重點是指修行者心上產生了什麼樣的

再強調一次。如果你只是想著說法

改變跟轉化。

者到底說什麼呢?他是什麼意思?他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都知道有三

講什麼?這樣的思考模式,對你的心

乘:小乘、大乘、密乘(金剛乘),

是起不了作用的。就好像我手上拿的

每一乘各有不同的斷除目標。比方小

磬槌,我如果只是思考這個磬槌到底

乘主要斷除、捨棄的是貪,所以叫離

是什麼?有什麼作用?要幹什麼?那

貪;大乘主要捨棄的是嗔恨、嗔心;

麼這個磬槌跟你、跟你的心是沒有任

至於密乘,主要修持的目標是什麼

何的關係!

呢?就是要捨棄及斷除不清淨的感

不論對方講的是什麼,你應該要

放鬆寬廣了。

知,也就是不淨的一種認知跟感知。 7


我們常聽到人生有三毒:貪、嗔、 癡,所以每一乘都各自有特別要去斷 除的對象,小乘主要斷的是貪,大乘 斷的是嗔,到了金剛乘要斷的就是 癡。 這裡要強調的是,修行的好壞並不 取決你做了多少、多久的修持。

修行的好壞,取決心上煩惱的多寡

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身體的姿勢、 身體如何安住。 說到身體的安住,很多人可能心裡 馬上產生害怕、擔心,會認為自己的 腳不好、腰不好等等,所以沒有辦法 做到。最好不要這樣預設,沒做就先 擔心害怕,因為預設也是沒有用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舉例來說,有人

我們可以這樣想:即便腰不好、腳不

即便一輩子都在做小乘的修持,但是

好,也不會因此到監獄、不會因此被

貪慾還是很大,這就表示他沒修好;

打,何必怕呢?

但是有一種人從沒學過、做過小乘

如果一開始就有恐懼害怕的心,

的修持,但是自然而然的貪慾就是很

一開始就不喜歡,很自然就會遠離

少。那我們就要問了,這兩種人,誰

它,就會產生距離。這就像小孩子看

才是真正的修行者呢?我們會說,貪

到害怕的人,自然拔腿就跑;但如果

慾比較少的那位才是修行者。

是喜愛的對象,很自然就會去靠近。

同理,有人一輩子修持大乘,即

所以,關於身體的安住,我們就是盡

便修了一輩子,但是嗔心還是很大;

力去做,一開始要放下擔憂跟害怕的

而有人一輩子都沒接觸過大乘教法,

心。

也沒修持大乘,但他就是沒什麼嗔恨

當我們抱著喜歡的態度,就算後來

心,因此到底是誰修得好呢?當然是

讓我們有什麼不舒服,也能接受,也

沒嗔恨心的人修得好。

不會覺得那麼難受。但是如果你一開

同樣地,很多人長時間修持金剛

始就已經害怕跟不喜歡,那些不舒服

乘,但是充滿邪見,甚至連上師都毀

或難受會馬上發生。比如一開始就預

謗。從這些情況來看,他就是沒有好

設擔憂:「我腰痛」、「我不行」、

好的修持金剛乘。

「我做不到」……一旦開始打坐,那

由此而知,我們可以看到,修行的 好壞,取決於他心上煩惱的多寡,而 不在於修了多久、修了多少。

8

身的安住:七支坐法利益大

種不舒服的感受是馬上生起的。

一旦後悔不開心,善業跑光光

我們都承認有輪迴,也承認有業

所以做任何修持練習,一開始不要

力。有些人也許今生並沒有花很多時

恐懼、害怕。但是這裡要提醒大家,

間修持,但不表示他過去生沒有做,

雖然我們說不要恐懼、擔心,但是也

過去的薰習是能帶到今生的,所以即

不要勉強,畢竟我們不像密勒日巴大

便今生沒有學習,但因為薰習還在,

師,抱持即便死也無憾的堅定修持誓

所以自然而然心上的煩惱就會比較

願。我們往往勉強自己一天、二天、

少,能夠達到法上的成就、成果。

三天之後,就開始後悔,覺得就是上


主題故事

次太努力、太勉強,導致現在疼痛纏

不喜悅,連原本的善業都沒有了,所

身,腳壞了、腰壞了等等。我們的狀

以大家要去平衡調整。

態就是勉強一陣子,之後往往產生後

接著我們要說七支坐法本身。

悔或是怪怨,這樣反而更糟糕。

不論顯或是密的經典,都講到七

所以這裡大家盡力去做,如果實在

支坐法,這是非常普遍的說法。就好

膝蓋、腰、腿等不舒服,後面準備了

像我們常常說禪修的時候,總想要去

椅子,可以去坐。如果你很勉強待在

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我們很難坐在

坐墊上,雖然身體坐著,但你心裡生

吵鬧的地方禪修,由此可知,環境對

起各式各樣的擔心,擔心身體可能受

我們禪修是有很直接的影響。同樣的

不了,這樣子也不算是修行,對吧!

道理,身體對我們也是非常直接的影

所以大家要去調整,不要因為勉強,

響,所以當你把身體的姿勢擺對,對

造成自己任何的後悔跟怪怨,尤其是

我們、尤其是對我們的心,是有很大

後悔。

的好處。

各位都知道,有沒有善業,取決於

一、金剛跏趺坐:七支坐法裡提到

有沒有歡喜、喜悅心,如果你後悔、

金剛跏趺坐,白話就是雙盤,如果做 9


不來,就用單盤,也就是菩薩坐姿。

這裡要注意一件事,當脊椎打直的時

教典說,金剛跏趺坐有非常大的好

候,很多人胸口就往前凸,整個下巴

處跟利益,畢竟因為身體跟心是有關

上揚,如果你變成這樣,其實你的脊

聯的,身體影響我們的心。同樣的道

椎是無法挺直的,真正好的禪修姿

理,外境跟心也是有關聯的,外境也

勢,是下巴要往內收,貼近喉結。

一再影響我們的心,所以教典說,禪 修的時候,如果做得到,最好是金剛 跏趺坐。

部分自然微張,舌尖頂著上顎。 七、眼睛睜開,有助保持清明:一

二、雙手結禪定印:在剛剛講完了

般來說,就是看你的鼻尖前方大約四

腳之後,第二個就是手。手的擺放的

個指頭距離的地方,但是也不用真的

方法,一般就是交疊在一起,大拇指

去量它到底是在哪裡,意思就是不要

大概碰觸到,放在我們肚臍以下四個

看太遠的地方,看鼻尖前方一帶就可

指頭,就是放在你的腿上。

以了。

三、肩膀放鬆:第三是肩膀,肩膀

我們常說眼睛是靈魂之窗,眼根

不要聳起來。當然,也有一種特別的

與我們心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我們

禪修方法是讓肩膀聳起來,但是這不

透過眼睛去看,所以很多的妄念、分

是現在要做的練習。我們就是把肩膀

別念,其實都是透過眼睛產生的。譬

放鬆,手臂不要緊靠著身體兩側,讓

如我們想知道這個人心裡在想什麼,

你的身體跟手臂有些空間,其間的空

往往是看著對方的眼睛,透過對方眼

氣能流通。

睛,你可以知道這個人大概在想什

四、五、脊椎打直、微收下巴:

10

六、唇微張,舌尖頂上顎:嘴唇的

麼,而不會去看對方的鼻子、耳朵


主題故事

等,由此可知,眼睛跟我們心的關聯

一、認出自己的各種念頭;

是很密切的。

二、認出我們心的本質。

那如果我們把眼睛閉起來會怎樣 呢?關鍵就是,你的心會不清明。

關於認出自己的念頭,如果你心不 清明,是認不出妄念的。一旦認不出

舉例來說,當大家睡著的時候,

妄念胡思亂想,那連基本止的禪修都

心清不清明呢?也許我們並不能很確

做不到。這裡要強調的是,初學者一

定睡著的時候,自己的心清不清明,

旦閉上眼睛,就很容易妨害自心,很

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睡覺的時候,

難保持清明。

眼睛是閉上的。比如哄嬰兒睡覺,只

當然,我們現階段是沒有辦法做

要看他眼睛要張不張、要閉不閉的時

到完全沒有念頭,這是不可能的,但

候,就知道他已經是在渾沌狀態了,

是我們要做的是:認出各種的念頭,

光看這個眼睛,我們就知道他快要睡

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關於念頭的部

著。反之,如果他的眼睛睜得大大

分,之後我們還會繼續說明。

的,就知道他是很清醒的。

修行長智慧,不可不知兩要點 如果心不清明,又會怎麼樣呢?這 裡出現另一個問題,我們做修行的目

講到觀的部分,是要認出我們心的 實相或是心的本質,這是觀的目標。 但是,要認出心的本質實相,也需要心 清明,如果連念頭、妄念都看不到, 怎麼能說你看得到心的實相本質。

的是為了增長智慧還是變得愚昧呢?

因此,只有保持心的清明,才能讓

當然是為了要有智慧,那麼我們必須

自己認出各種的妄念,看到這些妄念

具備兩個條件:

之後,才能夠慢慢深入,才能有機會

11


看到心的本質與實相。於是我們說,

貪、嗔又會在這裡體現出來,因此,

讓心保持清明是非常重要的。禪修時

我們要特別的注意。

眼睛睜開,有助我們保持清明。

因此當你認定「只能這樣」的時候,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佛菩薩、成就

其 實 並 不 是 好 的,這 是 一 種 貪 執 的

者、阿羅漢等聖者們的唐卡、塑像,

體現。就好像我們講到信心。對於上

他們或站或坐或躺,各種各樣的姿勢

師,我們也會拿自己心中的認定標準

非常多,但大家可以發現一點,他們

去看他坐姿,如果一直坐在那裡就有

的眼睛很少是閉上的。偶爾有閉眼的

修行;如果上師走來走去就是沒有修

時候,多數發生在他生起極大信心、

行,就是不好。當你心中這樣認定的時

慈悲心或是在思考的時候,但這樣特

候,你就陷入「只能這樣」的問題。

別的情形還是少數。

斷除「只有這樣是對的」貪執心

所以我們要知道,修行是怎麼樣都 可以修的。七支坐法做得好,很好; 但你也要認識:一個會修持的人,走

這裡我要再補充,雖然說在吵鬧的

路也是在修行。當你有這樣的信心,

地方禪修可能會受到影響,但是也不

不論上師做什麼,都可以認識到:這

是絕對必然的。對於某些人來說,在安

也許就是他的修持,他做了不同的挑

靜的地方禪修也許能修得好,但是他

戰。因為看到不同的面向,而你更有

未必有突破,也許在吵鬧的地方,像

了信心。

是城裡喧囂之處,反而可以去試煉他

這就好比《心經》裡說的三輪體

的修持。這就好像我們學騎腳踏車,

空,如果你能認識到沒有佈施者、布

一開始會在平坦寬廣的路上練習,一

施對象也沒有佈施這件事,就表示你

旦有了一定的水準之後,平地騎腳踏

是有智慧的。在這裡,我們就是要去

打坐不能去想舒

車已經不可能再更進步了,就會去找

除執著,遠離「只有這樣才是對」的

服平靜,這就是

比較具挑戰性的環境練習,因為在那

貪執心。因為這樣的心,會讓我們變

一種妄念,有這

樣艱困的環境下,騎車的技術才能更

得非常狹隘。

種想法時,心也

好。對於修行者來說,沒有絕對在靜

就不穩定了,心

處就比較好,在喧囂的地方就不好,

一直在動,動得

這完全取決於修行人自己的狀態。

打破框框,讓心愈來愈寬廣 我們要知道,學習並懂得佛法之

越厲害就越貪

一件事情,我會講正面也會講反

後,我們的心應該要越來越寬廣,一

著,所以打坐不

面,我們兩面都要接受,這樣的想法

旦這樣的力行,你的煩惱會減少;反

能追求平靜,不

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我們只認定

之,如果你只是認定一種方式,只限

要想要什麼,禪

「只有這樣才是好的、才是對的」,

定一個才是對的時候,你的心會更狹

修是不可以有任

也會變成一種貪著。就像我們剛剛講

隘,各種煩惱、問題就會層出不窮。

何追求和貪著

坐姿,譬如七支坐法,可能因此會產

對於一個修行者來說,不會只設定

的,想要平靜什

生一種貪執,這個貪執是什麼呢?就

坐在坐墊上才叫做修行,因為一旦這

麼的,都是不好

是認為:「這樣做的人修行才是好

樣的設限,那麼人生真正能修行的機

的動機。

的,如果不這樣做,修行就不好」,

會是非常少的。所以,我們應該從心

12


主題故事

身體的部分就講到這裡,這是不難 的,但做不做得到是另一回事。

心的安住: 不念過去,不思未來 再來講到心。這次我們有一些基本 的課誦,也就是一開始唱誦的,其中 包括:〈上師祈請文〉、〈金剛總持 祈請文〉……其中就包括一些修持上 的引導,你該做的、該斷的、該修的 等等都有提到。

誰讓我們生起信心,就觀想誰 講到念誦〈上師祈請文〉,舉例 說明一下。即便未來一星期我會在這 裡講課,但是大家在做上師祈請的時 候,心中想的不一定要是我,重點是 你對誰有信心就想誰,但也不要想太 多。比如你可能有兩位上師,該想哪 一位呢?這個部分,之後我們會再詳 細說。總之一開始,你想到哪個就是 那個,不要考慮太多。 其實所謂觀想上師,目的是讓我 們生起信心。為什麼呢?因為上師是 理上轉化我們狹隘、設限的思想。首

我們的引路者,如果沒有信心,未來

先你要認識到,行住坐臥都應該是可

的道路會走得不踏實也會變的比較困

以修持的,修行的定義是,任何時候

難。於是一開始,我們要生起信心,

都能夠去做到的。當你心中有了這樣

如此才能順利且毫不猶豫的走向上師

認定,不論在行住坐臥任何時候,你

引導的道路。

都更願意想去做修持,也就是說,要

這裡要說明的是,你有信心的這

先打開我們的思想,讓自己知道任何

位對象或上師,不需要在乎他的性別

時候都能做修持。

或出家還是在家眾,都不需要太過計

總之,關於毗盧七支坐法,若你做

較。事實上,即便噶舉的傳承,最初

到一個,就是一個好處,做到兩個,

的幾位祖師也是在家眾,比如馬爾巴

就是兩個好處,做到三個就有三個好

跟密勒日巴大師,而像瑪姬拉尊祖師

處……當然,能做好七個,就有全部

或是耶喜措嘉佛母則是女性,所以重

的好處,各位就盡力去做。

點就是,你心中認定是誰,就是相信 13


他,尤其他讓你懂了佛法、讓你改

包含在其中了。舉例來說,如果你只

變,只要讓你有信心的對象都可以去

想著自己的小孩好,但台灣其他的人

想。

都不好的話,事實上,你的小孩也好

另外補充一點。我們剛剛講到的

不了。這種只想到自己,希望自己的

是,如果你要祈請,要祈請你有信

事業、人生順利的祈願,是顛倒的祈

心、讓你知道法、讓你有所轉變的對

願。因此,在思想的訓練上,我們要

象,不論是男女或是出家、未出家都

試著讓自己更寬廣,減少只想著自

可以;但有一點很明確的是,如果要

己、只要自己好的私心。

出家,不論是男眾或女眾,要去依止 的是有戒律的比丘或比丘尼,這一點 是很明確的。

顛倒的祈願,千萬遠離 再來是〈金剛總持祈請文〉,它雖 然很短,但基本的禪修方法、口訣以 及教導要點都在其中,也包括了我們 應該做的好的祈願。

14

導致我們各種不舒服的禍首 講到心的安住方法,在教導上說 「不念過去,不思未來」。乍聽這句 話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滿簡單 的,但是仔細去思考,你會發現其實 它是非常難懂的一句話。 為什麼很難呢?從思想角度去理 解,到底是什麼叫做「過去」?光要

哪些祈願是我們應該要做的呢?

把這弄清楚,就不太容易;再者從實

就是要好好的利益眾生!大家要知

際執行面來看,完全「不想過去」,

道,「眾生」就是大家的親朋好友都

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要理


主題故事

解、做到「不念過去、不思未來」,

行人,是不是佛教徒,一旦能稍微減

是很困難、不容易做到的。

少對過去、未來的思維,當下就是平

大家可能會有疑惑,「不念過去、

靜、喜樂的狀態,這是馬上就能發生

不思未來,心安住當下」,是不是佛

的事情。對於西方非佛教徒而言,都

教專門的修持方式,是不是只有佛教

覺得這樣的修行引導非常好用,並且

才這麼講呢?事實上,這跟佛教或是

願意去做這樣的練習。因為你的心自

宗教沒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呢?因為

然而然就會比較寬廣放鬆,也比較容

不論是不是佛教徒,大家都有一個共

易管好自心。不用管這樣修行死後會

同的特點:都不喜歡困難以及麻煩,

得到怎樣的結果,這也不是我們要去

更重要的是,我們心就是不喜歡「不

擔憂的,為什麼呢?因為只要能做到

舒服」。

「不念過去、不思未來」,你在此

大家可以發現,造成我們心各種不

刻、當下,就得到好處。一旦你放下

舒服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我們

過去、放下未來,當下你馬上就能快

總是想著過去或擔憂未來。如果你習

樂,當下就能就放鬆。

慣這樣狀況,當下你的情況就是各種 的不舒服。如果你習慣想著過去、想 著未來的時候,你的心就永遠無法平 靜,永遠處在不舒服的狀態當中。

「我是佛教徒」,這個念頭 讓你離佛法愈來愈遠 一般來說,我們習慣一聽到教法,

所以,「不念過去、不思未來」

馬上就有「我是佛教徒」的念頭跑出

不光是針對佛教徒,不論你是不是修

來,事實上,一旦你有這樣的想法或 概念出現,就已經離開佛教了。為 什麼呢?因為佛教是不承認有「我」 的,當你的心裡出現「我是佛教 徒」、「我是什麼」的時候,就表示 你離佛法越來越遙遠了。 這裡也要提醒大家,我們聽法的時 候,不要想「哇~這人說的跟我之前 聽的不一樣,是不是跟其他上師互相 矛盾?或是他說的跟師父說的是一樣 的等等。」我們不要去做這樣的思想 分別。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知跟 想法,所以,大家就放輕鬆的聽法,然 後自己去分辨是否有道理,再去擷取 你要的智慧。重點是,你要擷取你覺 得有道理的那個部分去做修持,並且 生出自己的智慧,這才是重要的。 聽打:徐姮巧 15


16


特別報導

明就仁波切/「中陰要法」公開演講

如果明天不再醒來, 你準備好了嗎? 有些事我們知道它一定會發生,但不太想面對, 如果我們知道如何去面對死亡的恐懼, 而且從中學習,那麼死亡跟臨終, 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探險之旅……

晚上好,歡迎各位。大家知道今 晚的講題是什麼嗎?我想大家都知道 了。今晚主要跟大家談談「中陰」, 中陰主要的教法是教導如何去面對死 亡和臨終。

向死亡學習,從恐懼中解脫 我們常說:「活到最後一口氣,也 要學到最後一口氣,要讓生命開展到 最後一口氣。」如果我們知道如何去 面對死亡臨終,那麼死亡跟臨終就會 成為一個很好的探險之旅。有多少人 喜歡探險?請舉手。如果你喜歡探險 的話,那這樣去面對生死,是非常好 的一個機會。 一般我們總是不太想去面對死亡 這件事,但對死亡的恐懼卻不斷的滋 長,這樣的恐懼總有一天會爆發出 來,不是這樣嗎?西藏文化是會去面 對死亡的恐懼,而且從中學習,這是 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面對這樣的恐 懼並從中解脫出來。 中陰「Bardo」就是「中間」,兩者

時間:2018年10月29日 地點: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之間的意思。 比如你去一個地方,有起點、終

主辦單位:台灣德噶

點、有中間的過程,這個過程就叫做

翻譯:妙琳法師

「中陰」。中陰不只是指臨終,也和

圖片提供:台灣德噶

我們生存的狀態有關。在座有多少人 聽過「六中陰」?這六中陰有三個和 生存相關:生有中陰、禪定中陰和睡 夢中陰;有三個中陰是跟死亡有關: 臨終中陰、法性中陰和投生中陰。 關於活著時的三個中陰,現在你 們想先學哪一個?想聽生有中陰的請 舉手?先聽禪定中陰的請舉手?先聽 睡夢中陰的舉手?好,我們先說「生 有中陰」。 17


一、 生有中陰:接受無常, 認出本質 生有,就是生存、活著的意思, 指的就是從生到死的這段時間。生有 中陰的修持,就是要去明瞭我們整個 生命,就是生命中要做的修持,明白 它的本質,明白自己是誰,都是生有 中陰修持的重點。也許你本來生活好 好的,但有一天突然面對障礙,有問 題了,於是開始思索人生的意義是什 麼?有這樣經驗的請舉手。這時會有 一個間隙產生,這一個空隙是非常珍 貴的,當這個空隙出現,你要做什麼 呢?你必須要面對它。首先你要放下 過去,要去死一次,如果你不去死一 次,不會重生。 人生有的時候會出現一次重大的決 定,有的時候是一種心碎的狀態,或 者出現一個巨大障礙完全擋住去路, 比如失業、生病、失去親愛的人,又 或者反過來,突然達成夢想,一夜之 間變成百萬富翁。當那一刻發生時, 要知道如何與當下在一起,知道如 何放下過去的自己,接受人生是無常 的,接納人生就像海上的波浪、人生 就像股市起起伏伏。

股市百萬作手,「0」的啟發 我要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我已經 反覆講了很多次了。 事情是發生在1988年,那一年馬 來西亞發生金融風暴,我在馬來西亞 的一位做股票的朋友,他是股市作 手,在短短的幾個星期內損失幾百 萬美金,從原本的百萬富翁變得一 無所有,甚至連自己住的房子都抵押 18

出去,所以只能暫住朋友家,睡在沙 發上。他很多做股市的朋友都非常的 慌亂,甚至有的瘋掉。唯獨他好像什 麼事都沒發生,依舊開開心心的過生 活,還在朋友家裡煮東西。朋友問他 還好嗎?他說:「這就是人生嘛!我 從股市賺了這麼多錢,現在這些錢又 回到了股市。」他當下接受這樣的現 實,對吧!他就這樣放下,但放下並 不等於放棄。他繼續再去做生意,幾 年之後他又再度成為百萬富翁。 如果他當下沒有放下,很有可能瘋 掉或是一蹶不振,不是嗎。所以,無 常不表示失去,而是不斷改變,帶給 我們很多的可能和機會。人生充滿各 個方向的,它有很多道路,如果你不 放下過去的經驗、想法,就沒有辦法 過新生活。 所以「生有中陰」就是接受生命中 的各種變化,接受無常,接受每一刻 的死亡。人生就像股市起起伏伏,這 樣的高高低低,這樣的起伏是好的, 對吧!如果股市沒有起伏,那也不可 能賺到錢啊!就好比一塊錢買進,賣 出也是一塊錢,這樣怎麼賺錢?我們 就在人生的起伏當中,不斷去學習與 成長,就可以看到生命的真相。

二、禪定中陰:放鬆, 讓心安住在本然 禪定中陰就是指上座到下座之間, 或者說從入定到出定之間。禪定中陰的 修持,就是如何安住在當下和空隙中。 我們來練習一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 「放鬆」;一種是「進入空隙」中。 好,現在先練習「放鬆」。大家雙 手握緊,放在胸前,拳頭握緊,讓心


特別報導

也緊一下。不用禪修,然後慢慢吸一

這裡有個秘密,你們要承諾不要告

口氣進來,屏住十秒,再吐出去,一

訴別人,秘密就是:這個「進入空

起練習:

隙」,就是我們剛剛一起做的練習,

把背打直,閉上眼睛,吸氣,

放鬆就是進入空隙。我已經告訴你們

持住氣十秒鐘。

怎麼進入空隙,你們也已經經驗了。

吐氣,手放開,放鬆,自然呼吸。

很多人不明白是不是?

再緊握雙手,吸氣,持氣。

當我們放鬆那一刻,就這樣安住

吐氣,手放開,放鬆,就這樣休息著。

下來,那就是空隙了。也就是我們剛

不需要禪修,念頭可以來去,

剛的練習:雙手壓緊~吸氣~持氣~

就是這樣讓心放著。

哈吐氣~放鬆,那一刻我們心安住下

最後一次,雙手握緊,吸氣,持氣。

來,就是這個空隙了。因為在那一刻

哈~吐氣,安住,自然呼吸。

裡,你的心已經放下所有,那一刻沒 有什麼需要去禪修的,不需要禪修什

好,覺得怎麼樣呢?覺得比較放鬆 的請舉手。 接著做第二個方法「進入空隙」。

麼,但是,你沒有散亂、沒有丟失 掉,那裡面有著覺知。 覺知的意思就是,你有著一種存在 19


感,有著一種放鬆的感覺,有一種當

嘛,就這樣坐著,什麼都不做,我怎

下的感覺。你不會像僵屍那般的行屍

麼知道我做對了呢?沒有什麼徵兆,

走肉,你的心很清晰,可以看到、聽

沒失掉又沒禪修,我怎麼知道是這樣

到,但沒有太多執取,有時候我們會

呢?」第二次你可能會有很多想法。

將它稱作「孩童般的心」。

所以對某些人來講,第一次會比較容

舉個例子來說,好比你把三、四 歲大的孩子帶到了博物館,他「看到

易一點;但有些人做第一次的時候就 有點困惑,第二次比較清晰。

一切,但卻沒有執取。」你的心本然

如何將這樣的禪修練習帶到日常

的放著,就是這樣。大概幾秒鐘之

生活裡呢?也許你在辦公室寫企劃、

後,你就忘掉了,又變得像殭屍一

計畫一個新項目,你可以讓自己先思

樣,然後意識到散亂了,又回神,

考,慢慢可能腦袋會不太清晰,就安

又安住著,你沒有丟失,你的心是知

住一下、放鬆一下再去思考,然後再

道的,你也經驗到它,但你卻沒有辦

思考,再放下、再安住……這樣的方

法描述;喔,然後又想到臭豆腐(眾

式會讓心鮮活有彈性,你會有更多新

笑),到了臭豆腐餐廳吃起來了……

的創意冒出來。

喔~接著忽然想起來「我不是應該要

我們一般的狀況是沉溺於過去的想

禪修嗎?」於是再度安住;接著你又

法,固著過去的經驗和方法。但時間

想到「昨天有人要我去做一件事情,

會帶來很多的改變,如果你的想法不

但我忘了。」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只

變的話,就沒有辦法創新。「放下」

要再安住就好了。

可以幫助我們放掉固著的心,帶來新

我們再來練習一次,這次我們不需

的機會,看到新的方向。不只工作如

要屏住呼吸。

此,學習也是一樣。在學習中不時這

背輕鬆的打直。

樣安住一下,學習會更好。開車也是

讓心就這樣本然安住著。

一樣的,如果開車的時候心很緊蹦,

(安住一會兒)

就會經常出狀況,或是轉錯彎或是開 錯路,如果你的心安住在當下,你會

好,做得怎麼樣?這次做得比較好 還是剛剛那次做得比較好?覺得這次 做得比較好,請舉手!覺得之前那次 做得比較好的請舉手! 一般來說,我們的經驗是會改變 的。經驗或覺受和股市一樣是起起伏 伏,不斷的變化,但證悟就像是天空。

看的更清晰,心也會更平和。這就是 禪定中陰的練習。

三、 睡夢中陰:安住在開放 覺知,睡眠即禪修 這是指從入睡到醒來,包括睡眠中 的沈睡和有夢的各種階段。

第二個原因,有人覺得第一次做比較

入睡跟臨終死亡是很相似的。六

好,是因為第二次做的時候,你帶

年前,我閉關初期吃了壞掉的東西,

著某種期待:「哇~就是這個空隙,

得了痢疾上吐下瀉四天,簡直就快要

這就叫禪定中陰?沒有什麼特別的

死掉,到了第五天,整個身體就癱瘓

20


特別報導

燃燒感是火大消融;第四個被吹走的 感覺是風大的消融。接著會有種黑暗 感出現。你會覺得幾乎要無意識了, 有沒有人有這種經驗?很少人有? 接著心會變得很清晰,沒有概念,但 卻沒有散亂丟失,你能意識到自己沒 有丟失,有一種當下感覺。就好像我們 給小孩子糖果,他好開心,但問他味 道如何?但他卻又說不出來,就是這 樣的一種經驗,大概有幾秒鐘,但一 般我們是沒辦法認識出這種狀態的。 那接著發生什麼呢?你會失去意 識,睡著大概15-20分鐘,然後開始 作夢,夢中你有身體、感受、想法。 如果你對禪定中陰很熟練,對這間 隙,我們稱為開放的覺知,你會認得 出來,你就和它在一起,安住在這個 空隙,這就是睡夢禪修。 現在有人想睡嗎?有多少人覺得累 了?任何的想睡、疲倦、不清晰、昏 沉,任何一種都可以,OK,我們來練 一遍。 背脊打直,眼睛閉起來。 在本然的心中安住,安住在這個空隙 (安住一段時間)。 繼續讓心安住在開放的覺知。 如果睡著了很好,如果覺得無聊、 了,身體那時候失去知覺,但很清晰

疲倦、昏沉,都無所謂,

的經驗到四大消融的過程,先感覺到

持續安住本然的心中。

下沉、然後飄移、燃燒、被風吹走。 其實我們每天入睡也會經驗到「四大

好,覺得怎樣?有沒有人安住在覺

消融」。有多少人在入睡的時候感覺

知就睡著了?你在睡覺中,會經驗到

到身體下沉?在水中飄移?像是燒

很短暫的消融歷程,如果你安住在當

著、觸電?感覺到被風吹走?這就是

下,會有種很清晰的感覺,睡眠就會

四大消融的經驗。

變成禪修,睡一個小時就等於禪修一

第一個下沉感,就是地大消融;第 二個飄移感覺就是水大消融;第三個

個小時。(系列一) 聽打:徐姮巧 21


菩提迦耶阿難愛心小學&慈心孤兒院特別報導

聖地乞丐上學記 文/黃靖雅 攝影/殷裕翔

那個「撿小乞丐上學」的師父 如心師和我走在菩提迦耶德噶寺側 門的小路上。 一 排 乞 丐 坐 在 地 上,男、女、老、 幼、盲、殘都有,有些敲著碗,有些大 聲唱著奇聲怪調的「噶瑪巴千諾」或 「嗡瑪尼貝美吽」吸引人注意,幾乎 整排乞丐都向路過行人伸直了手。 其中一個看來六、七歲的小女孩,

這是一個小人物,試圖翻轉

像其他乞丐一樣,反覆用手指著自己

印度種姓底層:首陀羅(Dalit)命運的故事。

的嘴,意思是「給我點吃的、給我點

這個小人物,叫如心法師。

吃的」。

她翻轉的方式,是讓小乞丐免費上學去;

如心師停下來,看著小女孩,用印

有些底層中的底層,沒父沒母的女孩,

度話說:「爸爸媽媽呢?」一旁其他

如心師乾脆成立孤兒院,給她們一個家。

的大人乞丐說:「不在,明天會來。」

這就是印度菩提迦耶

「那好,明天我有話和他們聊聊。」

「阿難愛心小學」(Aanada Vidyapeeth school)和

接著她又低下頭問小女孩:「想上

「慈心孤兒院」(Pindika love and Karuna Charitable Trust)的故事。

學嗎?上學很好,可以學寫字,可以 穿乾淨漂亮的衣服……」

22


特別報導

小女孩抬起頭看著如心師,髒兮

發覺菩提迦耶滿地都是乞丐,因此發

兮的臉上露出害羞的笑,幾乎被黏糊

了一個小願,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幫助

糊的頭髮遮住的大眼睛發亮著,點點

他們,能給他們教育,他們就不會代

頭,輕到幾乎看不出來。

代當乞丐。」

「那明天記得叫爸媽來找我。」

如心師想起她的「小願」。

這是如心師的日常。在菩提迦耶,

但這個小願,要有很強的心臟才

滿地撿小乞丐,說服他們的爸媽,送

能成真。因為對印度社會底層的「不

進「阿難愛心小學」去讀書。

可接觸者」首陀羅來說,很多父母是

有一陣子,到聖地菩提迦耶的法

乞丐,小孩一出生就混街頭,自然成

友間,流傳著一個聽了有點心酸的說

了小乞丐,甚至因為小孩容易引起同

法:「如果你被小乞丐糾纏住,只

情心而要到更多錢,是不可或缺的生

要對著他們說『如心師、如心師來

財工具。一開始,即使上學完全不用

了!』,他們立馬一哄而散。」我聽

錢,父母們還是不肯。

了這個說法,覺得太誇張,有一次在

因此如心師還需要「誘之以利」,

正覺大塔附近被兩三個小乞丐拉住,

勸父母們忍幾年,「等孩子上了學、

打算實驗一下這個傳說,就看著孩子

識了字、會算數,以後有機會找個好

的眼睛,說:「你們認識如、心、師

工作,就不用代代當乞丐了,你們也

嗎?如心師。」結果拉住我的孩子真

不希望孩子繼續像你們一樣在街頭討

的面露遲疑,眼睛裡閃過一些什麼,

飯吧?」如心師常常這樣站在街頭勸

手就鬆開了。

著父母們。

當然這可能是個巧合,我可能剛巧 遇到下課偷偷出來乞討的阿難愛心小

勸父母、拉小孩,如心師的首陀羅 教育之路,是這樣開始的。

學孩子。但就事實面來說,如果最近

在街頭遇到小乞丐,如心師幾乎一

幾年,你年年都來菩提迦耶參加祈願

個也不放過的停下腳步問他們:「想

法會,會很明確的感受到:菩提迦耶

上學嗎?上學很好……」我自己都親

的小乞丐變少了,不到完全沒有,但

眼看過好幾回。這樣「拉小乞丐上

真的少很多了。

學」的日子一天天過去,除了外鄉剛

因為那些街頭行乞的孩子,現在

來的小乞丐,如心師的名字,在菩提

多數被如心師撿進或勸進了阿難愛心

迦耶的小乞丐群中,真可說是「威名

小學,成為三百多個學生裡面的一份

遠播」,傳說被小乞丐纏住報她的名

子,每天穿著學校發的制服、鞋子、

字可以「解纏」,真不是完全誇張。

書包,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上學 去,很少人想再回街頭。

「讓他們受教育, 就不會代代當乞丐」 「幾年前,我來參加祈願法會時,

阿難愛心小學, 甚至沒機會「從零開始」 如心師是位印度籍的拉達克人,在 台灣佛光山出家,回到印度後,沒錢、 沒勢、沒團體奧援,能走到今天,長 23


處就是「沒在怕」和「說做就做」。 有了「想為首陀羅小孩翻轉命運」的 想法後,好像菩薩都會來幫忙,很快

看了心裡都有個問號:教育救得了這 些孩子嗎?這學校還辦得下去嗎?

的,連校舍都找到了。但這個學校,

但這一切,似乎在如心師決定咬牙

如果有機會「從零開始」還好,它甚

找錢,送給孩子們全套免費制服和書

至是從負債開始,想開辦,還得先還

包文具後,開始有了關鍵性的改變。本

清前任經營者欠政府的龐大電費。

來髒兮兮的小孩,開始有衣有褲有鞋

2014年,如心師接手了正覺大塔附

有襪,連頭上綁的髮帶學校都提供,

近一個斷水斷電的廢棄小學。繳清積

孩子們開始養成榮譽感,連本來沒上

欠的25萬盧比電費,修電氣設備又花

學的其他首陀羅小孩,看了都心生羨

了8萬盧比,重新拉了電,接了水,

慕,要求父母要上學。如心師說:

又粉刷了教室等,這樣花光了最初募

「以前孩子早上來,中午就不見了,

來的一百萬盧比。

原來跑回去當乞丐,現在穿了制服就

有了教室,還要有老師,她就請 同樣在佛光山出家,本身就是菩提迦

不會,而且大家都平等,讓孩子有榮 譽感,他們就不會回頭去當乞丐。」

耶當地首陀羅的如日法師當校長,再

於是從本來幾十個孩子開始,幾乎

每個月花八百盧比請了兩位女老師,

年年都翻倍成長,現在已經有三百多

「阿難愛心小學」就這樣開始了。

個孩子了,由13位要付薪水的老師,

那為什麼叫「阿難」?如心師被我

按一般小學的體制,上著正規課,數

問傻,露出一付「不是本來就應該叫

學、英文、印度語、社會科學等一般

阿難?」的表情。她努力想了一想,

學科都教。

說:「阿難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中

現 在 周 一 到 周 六,每 天 早 上 七 點

『聞思第一』,辦學校,當然希望孩

開始上學,孩子們大約七點半可以到

子們好好學習,希望得到阿難尊者加

齊,十點到十點半回家吃飯,接著十點

持而聞思進步。」還有個原因是,所

半到一點半上課。如心師對孩子們下

有的出家女眾都由衷感激阿難尊者,

午有大把時間非常不放心,為了不想

因為當年佛陀住世時,史上第一位出

在街頭再遇到回鍋「上班」的孩子們,

家女眾大愛道比丘尼,就是在阿難尊

決定以後要留孩子在學校做功課,請

者幫忙說情之下,佛陀才應允女眾出

校長如日法師的弟弟來做課後輔導,

家,這也是愛心小學命名為阿難的緣

讓孩子們家庭作業做完再回去。

由之一。

那中間為什麼要讓孩子回家吃飯,

阿難愛心小學在菩提迦耶專收印

「沒有營養午餐嗎?」如心師轉過頭

度種姓底層俗稱「賤民」的首陀羅孩

來張大眼看著我:「沒有錢啊,我也

子,但一開始境況非常困難,連兩個

很希望讓孩子們吃午餐」,別說午餐

老師的薪水都常付不出來,但老師們

了,現在連教室都不夠,還有兩班要

沒薪水也照樣來上課。而街頭撿來的

在臨時搭的茅草棚裡上課。

孩子,自由慣了,還沒養成受約束學 24

習的習慣,所以孩子來來去去,任誰

其實讓孩子回家吃午飯,還有一層


特別報導

用意是「父母們要為孩子們做點事」,不是把孩子丟給別人教養就

❶因為孩子人數成長得太快,上課教

好了,這個過程中,家長們要參與,如果家長不把小孩子打理乾

室不夠用,只好用竹子和茅草搭了一 間臨時教室,兩班同時上課,老師各 在一頭,孩子各上各的,互不干擾。

淨再送出門,比如頭髮不綁好,如心師可是會「退貨」的,要求 回家重綁,意義就是:再窮也要為自己孩子的教養負點責任。現

❷這位英文老師,曾經是一位律師,

在學校每個月還有家長會議,會議中,如心師會用巴利文帶唱三

幫忙辦理成立學校的各種行政申請事 務,自願來這裡教書,在如心師心中 是位真正的修行人。

皈依,接著教家長一點簡單的佛法。

「阿難」有分身,有塊白板就是教室 現在,如心師還另外在離菩提迦耶一個小時路程的鄉下卡希普 (Kashipur)和賓那普利(Binapuri),各成立一個分校。

❸這位教社會和英文的老師,很會唱

歌,像很多印度孩子一樣自幼得了小 兒麻痺症,但個性開朗,不覺得自己 是病人。

25


❶❷ 阿難愛心小學

這兩個所謂的分校,可不是我們想

的二年級學生,都 是印度種姓中最低 層的首陀羅孩子。

像的那種「學校」,她就只是找一間

❸ 八歲的Kavita字

雨的房子,買一塊白板掛在牆上,可

寫得很漂亮,整天 吵著要出家,如心 師說:「等妳讀到 大學一年級,如 果還想出家再出 家。」

有屋頂(不一定有門窗)可以遮風蔽 以寫板書,這就是教室了,請兩個老 ❷

的坐在地上聽講,在沒有機會受教育 的鄉下,這樣的免費教育機會有多珍 貴,從孩子專注聽講抄寫的神情就看

❹ 她是阿難小學幼

稚園的孩子,印度 孩子從小眼睛常畫 眼線,是種祝福, 代表孩子可以長得 大。

師,就開課了。幾十個孩子密密麻麻

得出來。 如心師說:「分校上學也都不用 ❸

錢,下個月也都會發制服,教室也開 始蓋了。鄉下也有人供養地可以蓋教 室。我們沒水就挖井,沒路就修路, 沒電就拉電。」

慈心孤兒院的女孩, 來自「底層中的底層」 ❹

26

在印度,如果有比「首陀羅」更底


特別報導

層的,就是首陀羅的孤兒,女孤兒。 印度女權之低落,舉世聞名,如果一

耶孩子在整個印度中都是聰明的,什 麼都一學就會,包括禪修。

個女孩出身首陀羅,又是個孤兒,就是

有愛的孩子,就會顯露出孩子本來

三種困境集合一身。在街頭找小乞丐上

的嬌憨模樣。我們去孤兒院看那些孩

學的過程中,如心師發現菩提迦耶一帶

子,感觸很深,當孩子們不需要賺取

有不少這樣極弱勢的女孩,是連免費上

自己衣食、不需要保護自己的時候,

學都上不起的,因為他們連父母、連家

那種放鬆的傻樣,真的和街頭小乞丐

都沒有。

那種有時帶著攻擊性的警戒眼神,大

如心師決定成立慈心孤兒院,收養

異其趣啊。

這樣的女孩。她在菩提迦耶現呈荒廢

這些女孩,在「家裡」是叫如心師

狀態、看起來像個倒閉工廠的原拉達

媽咪的,出外才叫師父。如心師由著

克文化中心,租了幾間房間,當成宿

她們叫,她知道孩子就是孩子,感情

舍、教室和廚房,開始收養女孤兒,

上是需要媽媽的。有些孩子下課了會

現在已有11個從兩歲半到13歲的女孩

黏著如心師說:「媽媽,我長大了要

住在孤兒院裡。

賺錢養更窮的人。」

如心師不只收養她們,還讓她們受

她每天讓孩子有半小時「說故事

最好的教育,送孩子去讀每人每個月

時間」,這是來自如心師媽媽在她兒

要2000盧比的漢斯拉吉(Hansraj)英

時的做法,「有什麼話都可以說出

語小學,這在菩提迦耶一帶可是連一

來」。她這也才不意外的發現:首陀

般人家都上不起的貴族學校。她不只

羅孤兒是會被霸凌的,孩子在「說故

要養活她們,而且要讓她們成材。

事時間」會不經意說出:「我們上學

這 些 孩 子 都 五 點 起 床,洗 臉 穿 制

的時候,同學都叫我們坐到交通車後

服,五點半到佛堂先打坐,再做早課,

面」,「剛上學的時候,同學會朝我

用中文、藏文、印度文唱皈依發心,

們丟粉筆……」

六點吃早餐,六點半帶便當等校車來 接上學。下午放學回家後,六點禪修

種姓制度,讓首陀羅相信自己是賤民

十分鐘,六點半玩耍,七點吃晚餐。

不了解印度種姓制傳統的人,一定

一年可以去郊遊一次,去年五月去巴

很難理解首陀羅的困境是怎麼回事。

達那。如心師說,作息很像佛光山。

佛弟子也很難想像:2500年前,佛陀

周六下午四點、周日早上六點,

僧團中四種姓學生平起平坐,平等聞

如心師會帶隊去正覺大塔,打坐、念

法,十 大 弟 子 中 也 有 勞 動 階 層 首 陀

經、講一點因果等簡單佛法,或幫忙

羅;怎麼2500年後,在佛陀成道的聖

信眾供佛衣或供花供水種福田。打坐

地,還階級森嚴,高種姓對低種姓的輕

是如心師教的,教孩子數息法,從1

蔑普遍存在,連在阿難愛心小學,這個

數到21,亂了重來。不只慈心孤兒院

全收首陀羅學生的小學裡都看得到?

的孩子禪修,阿難愛心小學今年八月

儘管1947年印度獨立之後,憲法明

也開始教禪修了。如心師說,菩提迦

令禁止對低種姓人的歧視,但「不可接 27


觸者」至今仍倍受歧視,比如只能從

如心師感慨的說:「一個傳統久了,

事地位卑賤、條件惡劣的工作,孩子

連首陀羅都相信自己真的是賤民,對

在學校必須單獨吃飯,不能在村中公

自己沒信心」,所以有時連阿難愛心

共水井打水,不准進印度教廟宇,不

小學裡的首陀羅老師遇到困難,都會

准進階層較高的印度教徒家中等等。

懷疑這些孩子值得教嗎?如心師說:

印度傳統有四種姓:婆羅門、剎帝 利(王族)、吠舍(中產階級)和首陀 羅,今天已沒有剎帝利,大約分一般種 姓和首陀羅上下兩階層,絕不通婚,

12、13年後你會看到成果。」

法友來得少了,孩子的寒冬到了

硬要突破禁忌會出人命。一般人與首

目前這三個小學和孤兒院不但上

陀羅不同屋,首陀羅喝過的茶杯,要

學不用錢,還給課本、制服、鞋襪、

放砂倒扣表示不潔。首陀羅孩子吃的

綁髮帶、吊掛名牌、文具,所有的費

飯菜,其他種姓的人絕不吃,首陀羅

用,全部靠如心師一個人募款。

孩子打的飯,其他種姓老師也不吃。

如心師在台灣出家,說得一口好中

對這種現象,如心師當然不買帳,

文,連印度話、藏語、英語全都流利,

在她成長的拉達克沒有這種事。她常

穿著漢傳出家眾的僧服,穿梭在菩提

引用安貝卡博士(Dr Ambedkar)的故

迦耶的寺院、街頭和學校之間,是華

事,來鼓勵孩子們上進,這位印度獨

人法友的「疑難雜症處理中心」,從叫

立後的首任司法部長,擁有四個博士

車、換錢、訂房,乃至車禍急難處理,

學位,他就是一個首陀羅孩子,曾到

統統找她。能幹、耐煩的如心師來者

英國留學,讓十萬印度首陀羅信佛。

不拒,有時間就一律幫忙。

如心師用他的例子來鼓舞孩子們,上

因此,今天,阿難愛心小學的護持

學就能改變命運,翻轉命運的機會就

者,也以華人為主,有中國、台灣、

在自己手裡。

新加坡、香港等地華人法友支持。

但種姓困境在印度,尤其在菩提

如心師收到的第一筆華人捐款,是

迦耶,還是個嚴峻的事實。連從校長

2015年時,妙融法師聽說如心師在辦

到全部學生都是首陀羅的阿難愛心小

愛心小學,就在化育基金會在菩提迦

學,也經常或明或暗的上演。如心師

耶祈願法會門口的義賣書帳篷Happy

說,學校裡發生過,首陀羅孩子端飯

garden,放了兩個功課箱,如心法師放

菜給吠舍種姓的老師吃,老師拒吃;

進了第一個100盧比,接著有個中國孩

一起去郊遊外宿時,高種姓的老師拒

子放了一元盧比,第一天就有了幾千

絕和首陀羅老師同房。

盧比。第一年祈願法會結束,募到了

那如心師怎麼處理?她說:「我

28

「我們等著吧,等這些孩子畢業,等

七、八十萬盧比,但馬上用光光。

就去和那位老師說,你的校長是首陀

這樣又過了一年。去年法王在美弘

羅,她拿給你薪水你要不要?」「如

法,未回菩提迦耶主持祈願法會,法

果不和首陀羅住同一間房,那這裡沒

友人數驟減,如心師的捐款數目直線

有你的房間,請自己回家去。」

往下掉,只好自己跑台灣等地拜訪法


特別報導

友。今年﹙2019﹚的祈願法會,法

易引起同情而募到善款……」「我才

王仍未返印主法,看來法友人數會更

不要這樣做!」如心師說:「孩子們好

少,如心師的捐款情況還會更糟,孩

不容易才有了尊嚴和榮譽感,我才不

子們的寒冬恐怕是來臨了。

會為了錢而讓人家可憐他們。」

華人支持愛心小學,那印度當地人 呢?其實印度人都很懷疑幫首陀羅孩 子有意義嗎,菩提迦耶街上的吠舍階

●如心師說,不知 是因為不再流浪街 頭、營養改善了或 天天洗澡,她竟然 發覺育幼院的孩子 漸漸變白了。

「如果辦不下去, 是孩子自己福報不夠……」

層商人,雖然因為如心師可以介紹法

法王「不在家」的噶舉祈願法會,

友給他們,讓他們有生意做,而和如

不可諱言,菩提迦耶有種「百業蕭

心師交情不錯,但絕不踏進阿難愛心

條」的味道,商家生意冷清,更別提

小學一帶的首陀羅居住區,那一片歪

等善款下鍋的愛心小學和孤兒院。我

七扭八斜搭在人家牆腳的帳棚區,是

問如心師:「現在幾百個孩子靠您一

印度傳統上種姓者認定的「不可接觸

個人募款,如果到聖地的法友人數再

者」,腳步都不願跨進一步,更別提

少下去,會不會擔心有一天辦不下

捐款了。

去,孩子怎麼辦?」

如您想護持

有法友看如心師PO出的愛心小學孩

如心師說:「我想法很簡單,不太

子照片,個個乾淨漂亮,「看起來不

會擔心。孩子們有多少因緣福報,我

慈心孤兒院,

太慘呀」,提醒她:「是不是要讓孩

們就能做多少事,我們盡量不浪費每

請洽:

子看起來可憐一點,至少如實呈現他

一分供養,如果有一天辦不下去,至

們過去在街頭行乞的樣子,這樣才容

少我們盡心了。」

https://donate. spgateway.com/ kids/kids

阿難愛心小學和

29


第35屆噶舉大祈願法會.《了義大手印祈願文》課程.第四堂(六之四)

阻斷業風輪迴路,禪修覺受自然生

授課上師:國師嘉察仁波切

都能歇息於心性大手印的實相當中。這是粗分妄

時間:2018年2月23日上午10:00~11:30

念的修持方式,另有細微妄念的禪修方式,方式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法會會場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稍有不同。這些內容在廣本的禪修教本中都有解 釋,各位可以參閱。

大手印的修持,主要有「止」和「觀」兩種方

妄念生起時,不要覺得它不好,只要直觀妄念

式。次第上來說,先從修「止」入手,接著進入到

的本質即可。大手印教言當中有這麼一個比喻:

「觀」,最後進入到最殊勝的修持──止觀雙運。

就像木柴愈多、火勢愈旺一樣,妄念愈多,愈能

止的禪修,讓妄念寂止於實相

夠幫助行者的禪修增長。因此不要覺得妄念不 好,噶舉祖師們也說:「要感恩妄念。因為妄念

首先要講的是「止」的修持,偈言是: 粗細妄念波濤自平寂,平緩心河漸流漸停止, 祈願遠離掉舉昏沈泥,寂止大海不動得穩定。(16)

是禪修的助緣,對禪修是有幫助的。」 現在很多人對於佛陀說的「無分別念」有所誤 解,以為禪修時不可以有任何念頭生起,這樣的 觀念是錯誤的。噶舉祖師以自己實修的經驗告訴

一、妄念濤湧階段: 所謂「粗的妄念」是指凡夫一般會具有的貪 心、嗔心或者對於事物的貪執等。開始修行之

我們的口訣是:「無分別念,不是阻斷妄念,而 是體認出妄念的本質即是實相。」 二、心河平緩階段:

後,同時還會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平常沒有察覺到

一切妄念都從阿賴耶識出生。佛陀說道:一切

的「細微妄念」。很多人都是在開始禪修之後,

世俗輪迴的不淨錯亂,都是由阿賴耶識所生。而

才驚訝地發覺到,自己原來有這麼多細微的妄

阿賴耶識的本質──大手印、如來藏,則是輪涅

念。

一切萬法的根基,這被稱為阿賴耶智。因此,第

如同之前所談到,行者需要具有智慧與方便而 修持,而在持續地修持與保任之後,行者不需要 刻意阻斷妄念,這時候各種生起的粗分妄念,會 自然而然地歇息於實相當中而平息。

二句「平緩心河漸流漸停止」是說阿賴耶識逐漸 安住到實相,也就是阿賴耶智、如來藏中。 第三句提到禪修的障礙:「掉舉」和「昏 沈」。昏沈是指處在一種糊塗、迷惘的狀態,以

行者首先會察覺到,自己粗分妄念持續不斷地

致無法行持善法。有時煩惱過多,也會導致昏

生起。當妄念能夠逐漸自然歇息於實相當中時,

沈。另有一種是行為造成的昏沈,例如吃得過飽

偶而還是會有一兩個不淨的妄念生起,但大部分

或者穿太多。還有一種情況是由於疾病導致的精

的妄念都能平息下來;當修行持續進展,偶爾會

神渙散,以至於昏沈而無法修持、行善。

有一兩個無法歇息的妄念會生起,大部分的妄念 30

初學者需要透過對治法來消除昏沈,譬如將視


仁波切開示

線抬高、朝上方看,或者觀想大日如來等白色明

不清淨的阿賴耶識就會越來越薄弱。偈文的最後

亮的本尊,幫助提起精神。禪修經驗較好的行

一句,用大海做比喻:海上的波浪,是指各種妄

者,只需直觀昏沈的本質,認出實相即可,不需

念,不動的大海,是指阿賴耶識。

要其他的對治法門。然而比昏沈還嚴重一點的, 就是完全昏睡過去,這是需要對治的。 還有一種禪定的障礙是「掉舉」,意即心中掛 著某件執著的事情放不下,心中東想西想,一會

接下來,我們同樣做一分鐘禪修,有經驗的人 可以依照剛剛所說「直觀本質而安住」,沒有經 驗的人也試著靜下來禪修。 (大眾禪修)

兒想到要去哪兒玩樂,一會兒又想去哪裡逛逛,

此處提到禪修時的「泥沼」,也就是障礙,其

一會兒又想做些什麼事情,總之完全靜不下來。

實不只掉舉和昏沈兩種,在註解本當中還提到有

此時的對治法,是將心專注在顏色較深的本尊,

更多的泥沼,以後大家可以多去閱讀了解。

例如不動佛等等藍色或者黑色的本尊。同時眼睛 不要朝上看,視線稍微放低。有修行的人,就和

觀的禪修,重在見到心之實相

之前說的一樣,不需要任何對治法,只要直觀掉

接下來講到大手印的「觀」的修持。其要點不

舉的自性,掉舉就能自然安住到心性實相當中。

在於心的「寂止」,而在於「觀見實相」。每位

三、心海不動階段:

行者的情況不同,有的人適合由止入手,有的人

當行者遠離了掉舉和昏沈的障礙之後,生起昏

適合由觀入手,行者自己也要觀察自己適合哪一

掉等等障礙的不淨阿賴耶識,就會不動而穩定。

種,並依此而入手修持。上師也要觀察弟子而給

一般來說,當行者繼續修持大手印的止觀禪修,

予相應的指導,就像佛陀給予教學的時候,會依 31


照弟子根基而給予不同乘法的指導一樣,大手印 禪修的帶領也是如此。 眾生的妄心都是錯亂的,但每個眾生妄心錯亂 的狀況又各有不同,因此上師需要觀察弟子的情 況而給予個別的指導。一位具有修持覺受和證悟 的上師,能夠清楚知道弟子的問題並準確地給予 指導。另外一種說法是,即使上師自身並不具備 高深的覺受和證悟,但若依照教本,次第地給予 一般性的禪修指導,弟子也會受益。 再再觀照無所觀之心,即能如實勝見無見義, 懷疑是非自然斷除者,唯願自悟無誤自本面。(17) 佛經中常會將心的實相形容為「無所觀」、 「無所見」、「無所聞」,或是「無所修」、 「無所經驗」、「無所得」等等。雖然心的實相 無所觀見,但是如果能夠無造作地安住於自心, 即能勝見心的實相,因此第二句說「如實勝見無 見義」。 過去上師在指引弟子心性時,弟子一開始觀見 到心性時,會見到的是「心性的倒影」。弟子這 時雖然沒有真正觀見到心性,但教本上也說, 這樣觀見到的心的倒影,就跟經論所形容的一

岡波巴大師傳記當中記載,當他跟隨密勒日巴

樣:「無所觀」、「無所見」,同時卻又是「明

尊者學習禪修時,以為自己已經了悟心性。但經

光」,因此弟子會誤以為自己已經了悟了心性。

過一段時間的修持之後,他了悟到了離戲,這時

隨著弟子不斷的精進禪修,證悟力得到開展,那

他才明白之前對於心性的了悟並不全面。我們從

時才是真正見到了心性實相,也才知道:喔,以

過去許多成就者的傳記都可看到類似的記載。

前一開始見到的只是「心性的倒影」這時弟子就 進入了「見道位」。

這裡的重點在於「勝見」,殊勝的觀見,而非 寂止。具備了勝見時,會確認心性實相就是如

依照大手印禪修次第來說,在行者達到「見道

此,不再有任何「這是不是實相」的懷疑或妄

位」之前,對於心性實相只是局部的認識,這個

念。然而就算達到了如此的境界,認識到了心

時候是「大資糧道」的階段。當修持持續開展,

性,這時還是會有非常細微的懷疑。一直要到心

行者心中的妄念自然地開顯、體現為實相,就進

性實相完全開展之後,懷疑才會完全根除。第四

入到「加行道」。講到「加行道」時,按照經論

句祈願自他一切眾生,都能無誤地了悟自心本來

有煖、頂、忍、世第一法四種階位,大手印教學

面目。

傳統上,有時會提到這四種階位,有時也不提。 隨著繼續修持,就會進入「見道」,這時才真實 了悟實相。 32

顯相是心、心即空性,二執自解脫 接著這個偈文,是以上一個偈子提到的勝觀基


仁波切開示

礎之上,更進一步的精修:

心上的柱子相貌都是不同的。如果這根柱子只有

觀察境時無境唯見心,觀察心時無心體本空,

一種相,那就代表只有一個心,而一個人只能有

觀此二時二執自解脫,祈願證悟明光心實相。(18)

一個心,如果這根柱子只有一種相,那就變成不 是幾千人在此處,而是僅有一個人了,這是不合

一、顯相是心: 生活當中的色、聲、香、味、觸等等對境,如 果直觀它們的本質,會知道這一切都只是心的顯

理的。因此一切都是心之所現,換句話說,就是 「顯相是心」。我們安住一分鐘,思維這一點。 (大眾安住)

相,並不實有存在。所謂「顯相是心」有許多不

當眼識在看事物的時候,例如一根柱子,因為

同的解釋,其中「一顯為多」的解釋比較容易了

每個人的心是相異的,因此會經驗到的柱子也都

解。舉例而言,在祈願法會的這個會場當中,現

不同。但如果我看到的、你看到的和第三者看到

在有幾千人齊聚一堂,雖然祈願會場只有一個,

的都是一樣的東西,那就變成我們三個人的心是

然而我們每個人的心上,顯現出的祈願會場的相

一樣的,而且我們還共用著同一顆眼球,這是完

貌卻都是不同的。

全不合理的。以上「一顯為多」的說法可見於無

由於每個人的心都是相異的,因此在每一個相 異的心上顯現出的樣子都不會相同。例如前面這 根柱子,現場幾千人都能看到,而顯現在每個人

著菩薩的著作,同樣在大手印禪修教本當中也多 有引用。 第一句提到「無境」,意思是外境並不實存, 33


一切都是心。每個眾生心上顯現的相貌都不相

論如何觀察自心,心是無法被找到的,所以說

同,但是因為很相似,誤以為是同一個東西。

「無心體本空」。

另外在一些大手印禪修教本中談到,孩童、

三、二執自解:

年輕人和老人所感知到的色相都不一樣。對於

無論是「境」和「心」都非實存,所執的

孩童來說,柱子、圍牆、電燈等等所見之物都

「境」和能執的「心」都不實存,因此第三句

是玩具,對於年輕人而言,\見到這些東西卻是

「觀此二時二執自解脫」。佛陀稱此「遠離二執

工作、責任之事,老人看到的又都是很辛苦的東

之心」為「心性明光」,奇特之處在於「它隨時

西。因此觀察看看,一個孩童、年輕人和老人同

都在覺知,但卻遍尋不到」。佛陀在證悟的那一

樣在觀看某一樣東西時,會是相同的經驗嗎?我

刻,圓滿體現了遍知一切萬法的心性明光。凡夫

們以半分鐘對這一點作觀察思維。

未悟之時,其實此心性明光也一直顯現著,片刻

(大眾安住)

未曾停歇。一個初學大手印的行者,如果具有如

觀察境的方式很多,這裡講到的「一顯為多」 的方法比較容易理解。 二、心是空性: 第二句「觀察心時無心體本空」,向內看自己

此的認知,就算尚未完全開顯此心,也已算是大 手印行者。

止觀雙運,掌握一切萬法實相

的心,看看心是什麼樣子的?是大或小、美或

超越作意此即大手印,亦即遠離諸邊大中觀,

醜?無論如何去觀察,都找不到心。其實心是很

復能總攝故名大圓滿,願得知一盡解一切義。(19)

奇特的:說它「非小」,有時卻可小到進入微

這個偈文接著談到止觀雙運。

塵;說它「非大」,當你想到星星、月亮或太陽

「作意」是指各種「是空」、「是明」、「是

時,心又可以馬上到達那邊,心變得非常廣大。

大」、「是小」的認知。我們現在的妄念、顯相

從距離上來說,我們距離月亮、太陽是非常遙遠

都是錯亂,遠離了實相,因為都是帶有能所二執

的,但心卻可以一想就到,非常的快速。然而無

的意念造作而成。事實上,實相真理本然如是,

34


仁波切開示

從來不需依靠作意而生,這樣超越作意的實相就

點都是不要貪執。佛陀初轉法輪時,就教導弟子

稱為「大手印」。印是印章,意指淨穢一切萬法

要遠離一切貪執,例如告誡比丘們不要貪執法衣

的本質都不離此印,也就是心性實相,因此稱為

和缽。曾經有位比丘,因為貪著自己的缽,結果

大印。

來世投生為蛇。身為佛弟子,一切貪執都應斷

就像之前提到過,由於心性實相遠離各種有

除,甚至對於佛的法身也不能夠貪執;我們應該

無、是非之邊見,甚至不在中間,因為連「中

修持法身,但要不帶任何貪執而修。

間」也落入了一個方位,因此稱為「大中觀」。

一、不執「大樂」覺受

同時它也可以稱為「大圓滿」,因為心性實相包

為什麼修持之後會生起各種覺受呢?無始以

含一切,圓滿涵攝聲聞、緣覺、小乘、大乘、密

來,我們因為無明而輪迴,心續當中充滿了各種

續等等一切萬法。

煩惱,當一個行者開始修持之後,生起煩惱、妄

第四句提到「知一盡解一切義」,知道了一法,

念的根本無明受到了對治,力量大大減弱,因此

就能通曉一切法門,意思是只要了悟心性實相

那些本來依止無明為家的各種煩惱、妄念就開始

這一法,即得通曉一切法義。上根器弟子即是如

到處亂竄,此時覺受就出現了。就像是原本的道

此,他們了悟心性實相大手印,也就了悟萬法。

路崩壞,車子只好繞道行駛,有的急著迴轉,有

然而現今少有上根器弟子,因此中下根器的行

的想要馬上繞道而行,大家橫衝直撞,結果交通

者,就算了解了大手印,還是無法通曉一切法

大亂。

義。雖然大手印實相本身具有通曉一切法義的力

行者在修持甚深大手印法門時,無明煩惱得到

量,但是現代人,也就是中下根器的行者,因為

了對治而改變,原本隨著無明、煩惱運行的業

沒有斷除覆障,因此無法馬上盡解一切義。此處

風,無法依循原本的煩惱之道而行,開始變得混

祈願自己及一切眾生,能夠「知一盡解一切義」。

亂,各種覺受也應運而起。例如有些行者晚上會

業風被禪修打亂了,覺受就生起了

做一些非常混亂或者恐怖的惡夢,經典說:「這 即是業風、煩惱被阻斷的徵兆。」過去如密勒日

無耽大樂持續不間斷,無相明光遠離眾遮蔽,

巴尊者、岡波巴大師、噶瑪巴杜松虔巴等等噶舉

超越心思無念任運成,祈願無勤覺受不間斷。(20)

祖師,都有過這樣的覺受,現代一些修行者也有

接下來是有關禪修時的「覺受」和「證悟」的 祈願。 「覺受」與「證悟」不同,「覺受」是在禪修 時會出現的各種奇特顯相和經驗,例如覺得自己

過類似的經驗。 以上第一句「無耽大樂持續不間斷」談到的大 樂覺受,只是各種覺受當中的一種。 二、不執「明光」覺受

「得到證悟」、「得到成就」等等感覺。如果執

接著第二句「無相明光遠離眾遮蔽」談到,不

著這些覺受,禪定之力就會衰減,因此有經驗的

要執著心性的實相光明,意思是不要有「這是

上師這時候會告訴弟子:「你這只是覺受,不是

光明」或「這是大手印」的執念。在《現觀莊

證悟,因此不要執著。」藉此幫助弟子斷除對於

嚴論》的〈一切智品〉當中提到:「執佛等微

覺受的執著。

細。」意思是對於佛陀、十力、四無所畏的貪

在比較詳細的大手印禪修教本當中,談到更多

執,是屬於比較微細的錯亂和貪執,這些微細的

斷除貪執覺受的方法。當你實際禪修生起了某種

執著也應斷除。密勒日巴尊者的一些弟子,對於

覺受時,可以去參閱了解。

覺受生起了貪著,或者對於心性實相生起誤以為

不僅是大手印法門,任何佛教法門的修持,重

真的大貪執,當時尊者就一再告誡弟子這樣的貪 35


執是錯誤的,一定要加以對治、斷除,這在尊者

如何,每天念誦《四座上師相應法》或做金剛薩

的傳記和道歌當中都有記載。

埵的修持,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三、不執「無念」覺受 再下一句「超越心思無念任運成」提到,一切

莫貪覺受,認出並安住於本覺

心思皆為錯亂,皆由無明所生,帶有能所二執,

貪善覺受執著自解脫,惡念妄想淨歸法界中,

這是我們要超越的。超越心思、自明自證的本

平常心中無取捨得失,祈願證悟離戲法性諦。(21)

智,才是真正遠離了二執的戲論。這一句的重點

之前談到不要貪著覺受,因為對於覺受的貪

是:唯有自明自證的本智才能明瞭大手印,帶有

執,將導致你投生到欲界、色界等天界的果報。

二執的世俗心思是做不到的。

如果貪執強烈,加上沒有好好保任修持,最壞的

這裡提到的「無念」,不是刻意讓自己沒有念 頭,或者阻斷念頭的生起;能夠自然安住在妄念

情況就是會從天界下墮,繼續在輪迴之中流轉。 這部祈願文當中,只是象徵性地提到禪修時會

的體性之中,即是「無念」。

出現的一般覺受,然而因為不同的根器、身心條

四、生起覺受,中斷修持應懺悔

件等差異,每個人也會經驗到一些只會發生在自

第四句說「祈願無勤覺受不間斷」,之前談到 不要貪執覺受,因為貪執覺受會壓制證悟的生

己身上的個別覺受。這時不僅需要有經驗的上師 帶領,自己也要隨時注意,不要貪著這些覺受。

起,行者如果沒有貪執的話,覺受反而能夠成為

不要貪著覺受的方式很多,這裡是透過祈願的

禪修的助緣,增長禪定的力量。所以這裡提到不

方式,幫助提醒我們不要貪執覺受。總之,禪修

需斷除覺受,而是祈願覺受能夠不間斷地生起。

時無論生起什麼覺受,都不要貪著,唯一要做的

當行者生起大手印的覺受和證悟之後,就要無

就是認出覺受本質,讓覺受成為禪修的助緣。

有間斷地去保任修持。如果幾天、幾月完全沒有

最理想的修持大手印,就是日夜精進不散亂地

想到禪修,渙散在俗世的各種紛亂上的話,這樣

修持,不然至少每天要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好

是有罪過的。行者生起了大手印的體悟,接著卻

好修持大手印。不間斷地禪修,最終會幫助行者

放任不管,就如同你請到一尊佛像,卻不好好供

達到一種很好的狀態,就是覺受、證悟的無別。

養照顧,而讓佛像落滿灰塵甚至歪倒在地上一

一些初學大手印的人以為,開顯大手印,意味

樣。所以當你發現自己沒有保任修持,散亂在俗

著會經歷到一些特殊的景象,例如出現光芒、體

世的時候,就要馬上念誦〈三十五佛懺〉、金剛

驗空靈或者見到殊勝莊嚴的景象。其實經驗大手

薩埵百字明咒,藉此懺悔、還淨。

印一點也不特別,那只是體會到自己的心性實

一般來說若你是密乘弟子,金剛薩埵的修持和 百字明咒的念誦,是每天都不能中斷的。依照法

相,僅此而已,然而這種經驗通常無法用言語來 形容。

王噶瑪巴的指示,身為噶舉弟子,應該念誦修持

傳統在教導大手印時,為了避免誤導弟子,

《四座上師相應法》,其中的〈空行淨障文〉,

因此開始時並不會使用「大樂」、「明光」、「無

也就是觀想各色智慧空行放光清淨罪障的那一

念」等等特殊的用詞,而是使用比較普通的用

段,傳統上會說念誦〈空行淨障文〉等同於念誦

詞,例如「明」、「覺」、「本然」、「鬆坦」、

百字明咒,因此,如果每天能夠不間斷地念誦

「不造作」等等,藉此幫助弟子保持謙卑而禪

《四座上師相應法》也是可以的。

修。隨著弟子的修持逐漸穩定,各種覺受和體悟

我們現在修持大手印的行者都有因為渙散而中 斷修持的問題,我自己偶爾也是如此,因此無論 36

生起之後,才會使用特殊的名稱,這樣比較不會 造成問題。


仁波切開示

創古仁波切/切喀瓦尊者之《修心七要》開示

修心,做好日常四功課! 要看透事情的表相,就要把握住世俗菩提心的「我執」與勝義菩提心的「空性」, 這需要在行住坐臥時不斷的訓練自己。

時間:2017年10月5~11日

「迷」,我們要瞭解這些境或顯相,其實是「四

地點:尼泊爾南摩布達創古寺

身」,也就是法身、報身、化身和自性身(註: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文字整編:陳淑燕 聽打;張千金

佛身的四種分類)。「四身」中的「法身」,指 的是最究竟的空性義,它是諸佛菩薩心的智慧本 質;法身會變幻出各種佛陀,也就是說,法身展

一切過患都來自我執 《修心七要》的第三個要點是「一生修持的方

現出來的各種顯相就是佛陀的「化身」;而法身 和化身的合一就是「報身」。法身、報身和化身 的本質是沒有差別的,它們都是「自性身」。

式」,修完四共加行後,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與惡

當你對勝義菩提心的空性有所領悟後,面對

緣,如何轉化成滋養你的菩提道?第一個方法是

各種障礙時,就會瞭解這一切的本質是空性、是

以「世俗菩提心」來轉化;第二個方法是以「勝

「法身」;而一切的顯相,都是空性的「化身」,

義菩提心」來轉化。

你就會知道:經驗到的一切痛苦、過患與障礙,並

第一個方法的偈言是「報應皆歸一,修一切大 恩」。意思是說,我們需要瞭解一切的過患、報 應與障礙,其實是「我執」。報應皆歸一裡的 「一」,指的就是我執,要從消除我執開始,接

不是真實存在的,它們只是夢中景象。而領悟勝義 菩提心的空性智慧後,你已經學會如何轉化。

修行者變農夫的故事

著就能消除煩惱。煩惱消除了,苦也消除了,這

至於「空護為最上」,舉例來說,一般我們為信

時你的信心、精進、禪定也會不斷地增長。「修

眾誦經叫「做佛事」,或者說「做超薦佛事」,

一切大恩」裡的「一切」則是指一切眾生。

這 個 時 候 我 們 會 念 誦《 心 經 》和《 般 若 八 千

瞭解我執後,我們還需要瞭解眾生的功德是很

頌》,這是為了替信眾消除障礙。但要守護自己

大的,所以在遇到過患和問題時,要感恩而不應

或為自己除障的最好方法,其實是了悟空性,或

該怪罪,因為沒有眾生讓我們去幫助、利益他

者說把握住空性義,意思是當你念誦《心經》或

們,我們就不可能出離輪迴痛苦,解脫成就佛

念誦《般若八千頌》的時候,你因此了悟了空性

果。擁有利他的心,才可能達成究竟的果位。

義,就是對你最好的保護,也是最好的除障。

如何以勝義菩提心轉化惡緣?

我們更要瞭解,惡緣或障礙也有可能是快樂、 享受的事,但它們其實阻礙了修持。有一個故

那麼該如何以勝義菩提心來轉化惡緣?偈言是

事,曾有個僧人,因為想有多一點的享受與食物

「迷境觀四身,空護為最上。」「迷境」指的是

而種了許多花與菜,最後,他從修行者變成農

世俗的各種顯相,因為是迷惑的、錯亂的而稱為

夫。所以要看透事情的表相,就要把握住「世俗 37


菩提心」的「我執」與「勝義菩提心」的「空

是有做到,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不是有修

性」,這很不容易,卻是在行住坐臥間的修心練

持到。檢查之後發現有做到,你就會生起歡喜;

習中能訓練自己的。

若沒有做到,你也要去懺悔。同時思考到底是什

行住坐臥的四個功課 把握住「我執」與「空性」後,在修持上可以

麼障礙了你的菩提心?讓你沒做到的煩惱是什 麼?然後去面對它、破斥它,告訴自己明天不再 犯了。

開始更具體的功課。先說明《修心七要》第七個

二境皆應忍:第四個學處是「二境皆應忍」。

要點「修心的學處」中,其中四個在日常的行住

修心時我們會遇到二種境界,一種是快樂,一

坐臥間,不論何時都要去做的學處或說功課。

種是痛苦,它們都會障礙我們修持、修心。舉例

諸瑜伽持一:第一個是「諸瑜伽持一」。「瑜

來說,快樂過頭你會沉迷過度,這時煩惱就愈來

伽」是真實義或究竟義。將心安住在真實義或究

愈強;痛苦一來,你會發現心好像完全無法自主

竟義上,就是不跟隨煩惱、不跟隨妄念而走。但

了,也不再想修持佛法了。所以,不論是快樂也

在這樣的狀態中,有一件事是要一直持有的,所

好、痛苦也好,都要能夠安忍。「忍」就是要把

以叫「持一」。「一」就是利他,永遠要不忘了

握一種覺知,不跟隨快樂也不跟隨痛苦走。能夠

利益他人,任何時候都不離開利他的這一念心。

覺知,就能不因過度的快樂而造惡業,也能不因

遇違緣修一:第二個學處是「遇違緣修一」。

過度地沉溺,或說被自己的痛苦所淹沒而造業,

在修心時偶爾會遇到一些障礙、逆緣,讓我們有

所以覺知很重要。

放棄修心、放棄利他的念心,遇到這些「違緣」

「忍」也包含了祈願。感到快樂的時候,你發

時就要修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是什麼呢?就是要

願眾生能像你一樣得到同樣的快樂,你也發願眾

這麼想:眾生跟我一樣也會遭受痛苦,也會遭遇

生的快樂不要過度,讓他們不要沉溺在快樂中;

到違緣,我現在經驗的痛苦和違緣,就是我承受

感到痛苦的時候,你發願領受眾生的痛苦,讓他

了眾生的痛苦和違緣,眾生因此遠離痛苦和違

們都遠離痛苦。透過「忍」,覺知了苦樂而不沉

緣。換句話說,違緣已被你轉化為修持的法門或

溺、不造惡,你也能發願把它變為道用,祈願眾

轉為道用。

生最終都能離苦得樂,最後都能夠修行正法。這

初後行二事:第三個學處是「初後行二事」。

就回到我們修心的起心動念:為利益一切眾生的

「初」是早上醒來要記得今天最重要的責任,該

發心。習慣會從今生被帶到下半生,甚至是來

做的事是什麼,就是要生起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

世,養成利他的習慣後,不僅是今生,就是下半

提心,而且不壞失,要一直保持著。「後」是晚

生、來世,我們也可以說無憾了。

上睡前要做的事,反省、檢討早上所發的心是不 38


仁波切開示

答:還是要回到你的動機。如果你的動機是為

問答

了溝通,而且是為了幫助對方,那麼你講話就得

在《修心七要》中,雖然有非常多的該做與不

大聲點,可能就得說粗話;如果你的動機有嗔

該做,但只要把握一個要點,就是調伏自己的

心、負面情緒或是要欺騙對方,那麼「刺要害

心、降伏自己的煩惱。當煩惱生起時,不跟隨著

處」或粗話,當然都是不行的。

它走,在覺知中,盡量保持利他之心,做得到的 話,我們得到的暇滿人身就沒有浪費。

調伏己心,累積善的習氣 問:這一輩子學習到的佛法,再下一個輪迴,我

問:如何用慈悲心對待討厭的人?

們還會有這些記憶嗎?

答:所以「取次從自起」很重要。不要一下子

答:當你調伏了你的心,將它轉為道用,即

就把目標放在討厭的人,因為不太容易,可以先

「所遇修道用」,這樣的習慣是會帶到來生的。

從喜歡的人開始練習給予,然後,練習承擔他們

舉例來說,一個人在今生可能嗔心很強,或遇到

的苦,慢慢地才有可能對討厭的人也做得到。不

某件事情時,他用嗔心回應了,來生再遇到這種

過可以先不從人,而從珍惜自己的東西開始。

事情,他的嗔心會更強。相對地,善心也是這 樣,當一個人在來生接觸到修心的教法,因為知

問:跟別人交談時,不能說粗話,又不能好好地

道曾經學過,他就會很容易瞭解、很容易接受,

說好話,說到要害處,怎麼讓別人明白自己在說

所以累積善的習氣,是很重要的。(本文摘自

什麼?是不是說三遍就不用再說了?

《創古法雨》〈系列二,圓滿〉) 39


噶千仁波切/《恆河大手印》開示

如何讓妄念生起智慧之火? 只要我們能夠提起正念,明瞭五毒的本性,那麼分別妄念就像柴火一般,就可以成為增上智慧的火焰。

時間:2016年9月4日 地點:台北萬豪酒店 根本頌中譯:普舟法師 藏中口譯:張昆晟(敦珠貝瑪南嘉) 攝影:殷裕翔

心寬坦,回歸心性大海 「分別經典與宗義」,這裡的「宗義」就是對 於宗派主張的態度。我們要了解,堅持宗派主張 有利也有弊,尤其是在不善加理解宗義或者宗派 主義過度的時候,就會產生一些弊端。比方佛教

聞思沒體悟,無法證得大手印

當中的辯論,這些都是智者之間的辯論,若對於

談咒與談波羅蜜,種種經律與法藏,

真理越辯越明的話是有利的,可是如果只是為了

分別經典與宗義,不見光明大手印。

挑人毛病,好比看你的臉不乾淨,就非得把你清

「波羅蜜」指的是顯宗以及律藏等諸法。這裡 要稍微注意一下,不要拘泥在文字上,表面意思

理一下,看他不滿意就得把他清理一下,在這樣 的情況之下,我們就會產生宗派之間的不和。

看起來好像是說學習、聽聞經、律、論三藏的內

比方說薩迦派跟格魯派如何的不合,噶舉派跟

容並不能證得大手印,但真正意思是說,僅僅聽

格魯派又產生什麼樣的宗派見解的衝突等等,這

聞是不夠的,必須要有體會,之後產生證悟,才

些都不是真正在辯論宗義上面的本懷,我們應該

能夠見到大手印的勝義。因為透過聽聞才能有一

要曉得:「其實這些宗教最終就是要幫助我們的

定的了解和認識,懂了以後則需要進一步的讓它

心」,如果你能夠從這個方面去想宗教的價值跟

成為一種經驗,在有經驗的前提之下,才能夠了

意義的話,我們的心才會寬坦;否則,你只是緊

悟;如果你沒有先懂,就不會有體驗;沒有體

抓著自己宗派都是最好,別人的宗派、信仰都不

驗,就不可能了悟大手印或者見到大手印的真

值得肯定。因為你這樣否定別人的心態,所以即

義。

使你再怎麼肯定自己的宗派,那你的心仍然是僵

就好像那洛巴尊者本身是那爛陀寺的護門班智

化的,仍然是封閉如同冰塊一般,乃至於在宗教

達,已經是這麼樣的大學者,他也是要透過聞

哲學主張的辯論也產生互相批評、謾罵的情況,

法、實修來深化所聞之法,才能夠獲得了悟。同

這都是非常不好的。

樣地,岡波巴大師在學問上已經非常圓滿了,具

我們透過學問的探討去進行宗教的辯論,它的

足了八地菩薩所證悟的境界,但是為了能夠獲得

最終目的是要解開我們心裡的束縛,讓我們的心

體悟以及證悟,他仍然去依止密勒日巴尊者為

能夠越來越寬坦,讓我們如同冰塊的心能夠越來

師,這個就是在了悟、理解之後,進一步的把實

越消融,我執的心能夠透過宗派哲學的主張得到

修的內容加以深化為感悟、體驗,之後才有所謂

融化。如果能夠真的這樣去看待所謂的宗教信

的證悟。

仰,所謂的不同宗派主張的話,那麼就會曉得,

40


仁波切開示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殊勝、有利的,所有 的宗教信仰都是有價值的。

之後,我們才能夠真正的見到心的無二性。 所謂「禪修無二性」產生空性的體會,它的最終

宗教之間所產生的衝突跟紛爭,那是人的問

目的,也就是讓心能夠自然的寬大,當我們的心

題,並不是宗教信仰本身的問題,只要你的心境、

真正自然寬大的時候,就是心真正契合大手印。

心中寬闊的時候,你就可以看到這些宗教、宗派

具體作法就是修持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如果你

自身的價值。當你心胸開闊的時候,就會曉得,原

能夠好好的修四無量心來看待一切眾生的話,那

來眾生真的都是自己的父母,心裡感受就會非常

麼就會見到一切眾生都是珍貴的,看到任何一個

好,因為你不會落入這個是好人、那個是壞人、這

有情你都說:「喔,你多麼的殊勝!」看到任何宗

是這一邊的、那是敵方陣營的種種分別。因為那

教都會認為是珍貴的。用這樣子的角度來看待宗

樣的分別心,會給你的內心帶來很大束縛,它是

教見解跟宗派之間的辯論是非常重要的,否則的

一種排斥感,這種排斥感也是來自於我執。我們

話,這些辯論還有宗義的主張,只會成為導致紛爭

曉得,這種來自於我執的事物,最終都會導致痛

的成因而已,這一點要非常的小心謹慎。

苦,只帶來更多的衝突跟迷亂而已。所以,我們 需要了解的就是,當心寬坦的時候,如同冰塊一 般的我執就會逐漸的消融,回歸到大海的本性,

任何念頭生起,放下不執取 心不作意離意圖, 41


自生自滅似水波,

們說顯宗有大中觀,密宗有大圓滿、大手印,實

意動障起不見光。

際上,它是一件事情的三個名字而已,意思都是

「心不作意離意圖,自生自滅似水波」,此段

一樣的,了解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如果把它加以

講的是大手印真正的要義,是要讓心離一切妄念

分別,就會認為:「喔,好像某一件事情比另外

支配,也就是當任何念頭生起時,只管放下而不

一件事情重要。」然後大圓滿的修行者就會認為

執取,如此一來,任何妄念現起的當下是自解脫

大圓滿特別重要,大手印的修行者就會認為大手

的。而當你直視妄念本性的時候,會看到妄念極

印特別重要,如果總是這樣去作意、分別它們,

為隱微的面向,那個面向就像是水波、漣漪一

那麼無論你再怎麼樣去勤修,最終都不會了悟

樣,如果你能夠直視它的話、能夠認出妄念的本

的。

性,就不會讓它擴展下去。但你若不懂得以正念

為什麼呢?因為你有執著心,只要有執著心,

護持自心、不去直視妄念的本性,那麼妄念會從

就失去正見了。薩迦派〈遠離四種執著〉裡提

非常隱微的狀態逐漸的擴張變成粗大的妄念,妄

到:「若生執著非正見」,如果有任何的執著、

念就會繼續運作下去,而我們的心就不得自主

耽著心,那就不是真正正確的見解了。所以我們

了,這一點是需要加以認識的。

要安住的唯一的實相是沒有分別,並不是隨我們

「意動障起不見光」,就像前一段偈頌:「分

的心意去波動、去分別的。如果你真正的自然安

別經典與宗義,不見光明大手印。」如果你認為

住,它就是本自清淨的本性,你只需要去了解這

事情非得如何才能夠澈見大手印的話,這個就叫

樣本來清淨的本性就可以了,安住在那樣的了解

做「意動」,因為你有特定的意圖,覺得這樣才

當中。安住在那樣純粹、單純的了解當中的話,

行得通,那你最終就會無法了達大手印。比方我

就遠離一切妄念,或者說一切的妄念就自然的平

42


仁波切開示

歇了。否則的話,我們總是侷限在自己的宗派見 解當中,侷限在自己的概念當中,認為「我都是 對的,別人都是錯的!」那麼事情永遠就沒有解 決的一天,我們就沒辦法從煩惱當中解脫出來。

直接觀照五毒本性 對治煩惱,就如同之前所說:「它必須要按照 眾生的不同根性,採用不同的方法。」比方說在 別解脫乘的眾生、修行者,他們是透過佛陀的話 語,以壓制的方法來對治煩惱。至於密宗,以大 手印來說的話,它是直視煩惱的本身。舉個例子 來說,生起嗔心的時候,如果你具足正念,你心 裡面會有非常明瞭的了別性,會曉得嗔的本性如 何,生嗔者的本性又是如何,僅僅只是單純的保 持著這樣的明性,曉得有這樣的明性在,就對於 了悟或者從對治煩惱上面來講,會產生很大的功 效。如果你能夠提起正念,曉得嗔的本性跟生嗔 者的本性的話,那麼對你來說,生起嗔心的分別 妄念也是非常好的事,它也是有利的,因為它可 以幫助我們轉五毒為五種本來智慧──因為我們 直觀了屬於心識的五毒本性,那樣的本性就是真 正的本來的智慧。 如此一來,即使是生起再多的分別妄念,這 些分別妄念就像是助燃的油或者是柴火一樣, 並不會產生傷害,反倒會增上我們智慧的火 焰。此外還有很多具體的法門,可以告訴我們 如何守護自心免於煩惱,但由於我自身學識不 足的緣故,所以在這邊沒辦法跟大家談太多, 這邊能夠跟大家講的,只是個人自心的一些體 會。在座有很多飽學之士,大家應該盡可能 的就這些義理跟他們請教,我自己本身談的這 些話語,只是我的心得,並不是說我講的非常 重要,重要的是這些來自《恆河大手印》的文 字,大家應該好好的就這裡面文字的道理去做 學習跟薰修,如果有不懂的,就要盡可能的去 請教善知識,這才是最重要的。 (仁波切帶領大家持誦觀音心咒)

你帶著分別念持守戒律嗎? 守戒念頭違誓義, 不住不緣不思義, 不違誓語闇中燈。 「守戒念頭違誓義」,意思是說,依分別念而 持守戒律的話,實際上這個三昧耶是衰損的。這 一點我們要如何來看待它呢?在一般的密法裡面 說到要受三昧耶戒,意思是說必須要抱持著正 知、正念、不放逸的心態去守護自心,免於貪、 嗔、癡三毒煩惱的作用,這是一般三昧耶的要 點。在大手印的教法當中,所要守護的三昧耶主 要是什麼呢?主要是了知煩惱跟本然智慧無有差 別,你如果認為煩惱是過失、煩惱是過患,必須 要加以對治,我必須要降伏煩惱,它跟智慧是不 一樣的──你這樣子想的話,就等於是違反了大 手印的三昧耶戒。可是對於初學者來講,不能夠 以此為藉口說:「那我就不用守戒了,因為煩惱 不需要對治。」對於初學者來講,一定要對治煩 惱、一定要守護戒律,這是根本的,而且應該要 抓住根本的三昧耶戒。所謂的根本三昧耶戒是: 與人相處時,要用和睦、友愛跟互相關愛的心 態,特別是要守護自己的心不能夠離開慈悲心, 這是一定要認識的。 特別是當強烈的嗔心生起時,應該以觀照本性 的智慧去看待嗔心的本性,如此一來,嗔心等的 煩惱分別妄念,將不會對自心產生任何的干擾, 因為煩惱已經轉為智慧,它有非常強大的能力, 這就是所謂的大手印不破不立的境界。但是在行 者還沒有達到以智慧照見煩惱本性的境界之前, 一定要守護自心,免於煩惱的干擾,這是必然要 去執行的道理。 「不住不緣不思議,不違誓言闇中燈」,我們 說禪修是不渙散的安住在所抉擇的見地當中,所 以禪修跟見地是不會脫節的,抉擇見地之後,不 渙散的安住,就是禪修。當你安住在實相的見解 當中的時候,這見解實際上是「無有所住」,沒 43


有能住、所住的差別,這就是「無住」──你不

理,產生了由衷的信解,這個就是不住邊的道

思任何一法,它是超越性,了知心的本性猶如虛

理,就是究竟佛的狀態。

空。如果能夠契合無有所住、沒有任何的思維、

「經藏諸法見無餘」,我們應該要曉得的是

作意,心性如同虛空,那麼就自然的符合三昧耶

「經藏諸法」代表了一切佛陀的話語,佛陀講了

的道理。這樣子來守護三昧耶誓言,就好像是一

那麼多的教法,意思其實都是殊途同歸,都要導

盞非常強燈光的燈火,能夠照亮旁邊的一切黑暗

向究竟唯一的理趣、究竟唯一的道理,這個唯一

一樣,這個就是智慧的力量,能夠焚盡一切實有

的道理談的是什麼呢?一切佛語全部回歸到一個

的執著,就像是我們看到所有忿怒本尊的背後,

主題上面,就是宣說二諦正見。二諦正見的最終

都會有智慧的火焰,它指的就是:自然安住在不

關懷是:「了知佛與眾生是無有差別的」,佛跟

住、不緣、無可超越的真實義境界當中。但是我

眾生在共同基礎本性上面是完全一樣的,也就是

們也要同時曉得,在你還沒有達到這樣的境界之

「輪涅無別的道理」。

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必須的。

沒有菩提心教法,我們的心將由暗趨暗

那麼講到二諦正見的時候,首先是確立世俗諦 當中的因果真實不虛的道理,了解到苦因跟苦果 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況,了解到我執就是造作一切

若離意圖不住邊,經藏諸法見無餘。

痛苦之因,而慈悲是帶來一切快樂的因。由於透

趨此義脫輪迴獄,等持燒毀無明障,

過慈悲的力量,消融了如同冰塊一般的愛我執,

所說即是教明燈。

當愛我執完全不見,就能夠成就無二的智慧,這

「若離意圖不住邊,經藏諸法見無餘」,前面

時候就好像是結冰的海水完全又回歸到海的本

講到了如果我們有所企圖,這個我們最終的追求

體,我們心的本性就契合了佛陀法身,那個如同

通常是什麼呢?通常最終的追求就是實相、就是

大海的本性,就是本來心的本性,就是佛陀的法

佛果。現在我們已經超越了這樣子的追求、超越

身。這樣子的境界,就是真正了知佛與眾生無有

了這樣的意圖,了知心的本性即是佛,當下就是

差別。真正的了義,這樣子的了解,透過禪修可

佛,我們對於心即是佛、當下即是佛的這個道

以完全體會、確認,我們就會在禪修當中曉得佛

44


仁波切開示

跟眾生沒有差別,我們的本性都是完全一樣的, 由於佛跟眾生沒有差別,所以對於了悟者來說, 輪迴不存在、涅槃也不存在。

麼叫做無二性、什麼叫做心的本性。 我們是不可能用文字來抉擇究竟實相的,如果 你能夠透過禪修,真正的契入了無二性、無二的

「等持燒毀無明障,所說即是教明燈。」這裡

智慧的話,那麼就是真正的「教法明燈」,這個

的「等持」,指的是入定的智慧,透過入定的智

就是佛陀所說的一切法當中最為究竟的教法。佛

慧能夠遣除無明。我們現在的狀況是,因為有自

陀所說的一切法無非就是要導向「自淨其意」這

他二元對立的無明心,所以生起煩惱,由煩惱造

一句話,也就是讓眾生體會到「眾生本為佛」的

了業,並且有與業相關的習氣。我們被輪迴六道

道理。當暫時的客塵染污,也就是所謂的二元對

束縛的力量,就是來自於最原始的無明,就是二

立的究竟無明得到淨化的時候,如同虛空一般的

元對立的執著。六道的苦難相,實際上無非就是

佛的自性就展露出來了。我們要了解這一點,就

煩惱展現出來的本來面目,煩惱的自相展現就是

應該要反覆的去串習這個道理,就是心性如同虛

六道的相,說穿了,六道也就是煩惱的本性而

空、心與虛空無有差別。這一個層面,再再的跟

已。假使能夠安住在實相的了悟當中,就能夠完

大家提到了:心如虛空、心與虛空無別,我們應

全的淨化無明,也就不會造業,這時候所造的業

該要反覆的去串習這個,並且反覆地串習無分別

跟造業者本身都不存在,那也就沒有業可言了。

的心性本身能夠展現出無窮盡的報身功德。這個

這個是指在已經澈見實相的情況之下,所以說叫

也是我們需要反覆串習的,所謂的「教明燈」指

做燒毀無明的蓋障。

的就是這個。

我們應該要曉得,無明就是自他二元對立的執

當我們能夠透過世俗菩提心的薰修,成就對心

著,就像是密勒日巴尊者所說的:「見到心性無

性的了悟時,這就是真正的能夠遣除黑暗的教法

二性,即為最殊勝之見。」他這樣一個最殊勝的

明燈,它就是自淨其意最重要的環節。如果我們

見解,就是了解心的本性是無二的,這個就完全

沒有遇到菩提心的教法,我們二元對立的心,

焚盡無明了。如何能夠「了知」呢?自己只能夠

將沒有辦法獲得解決,那麼我們的前程就是從

透過禪修去體會,沒辦法從文字的表面去了解什

黑暗走向黑暗。因此所謂的「教明燈」指的就是 能夠遣除黑暗,指的就是「擁有菩提心教法」的 那個時代。我們說時代分為明劫跟暗劫,所謂的 明劫指的就是有菩提心教法的時代,如果沒有菩 提心的教法的話,那麼我們將無從解決最根本的 無明,也就是二元對立,那個時候就稱為「暗 劫」。這裡「教明燈」的「燈」,是以外在光明 的比喻來做詮釋的,不管你用什麼樣的例子,用 太陽光也好、用燈火的光也好,指的都是同一件 事情,要反映的是內在心性的光明,也就是體性 空、自性明、明空雙運的那個本性。 (系列七〈完〉,本文為摘錄,完整開示將集結 成書,由眾生文化於2019年出版) 聽打:陳俐利、王雅玲 校對:蔣迪珍、陳俐利、蘇品潔、李玲儀 45


竹清嘉措心要語

46

見地得自在

行持得自在

此心遠離生滅與戲論,

樂空緣起顯相視為異,

一切有無所緣皆超越,

此為世俗錯亂之見也,

故云開闊鬆坦與寬廣,

實相性中樂空無別故,

得自主時見地得自在。

行於其中行持得自在。

──密勒日巴道歌〈八自在〉釋論,西元1991年夏 季,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作於「洛磯山佛法中心」。 藏譯中:施心慧

──密勒日巴道歌〈八自在〉釋論,西元1991年夏 季,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作於「洛磯山佛法中心」。 藏譯中:施心慧

Mastery of the View

Mastery of Conduct

His mind is beyond the elaborations of

Conventional distinctions regarding bliss

arising and ceasing,

and emptiness, which are dependently

And is beyond all reference points of

arisen appearances,

existing or not existing.

Only apply in the context of delusion.

Therefore, it is described as "spacious,

Since bliss and emptiness are inseparable

open, and expansive."

in the basic abiding nature,

The attainment of freedom is mastery of

To perform actions within that state is

the view.

mastery of conduct.


仁波切開示

實相得自在 今生來世緣起僅顯相, 惑念所見二者為相異, 實相義中絲毫無差別, 如是了悟實相得自在。 ──密勒日巴道歌〈八自在〉釋論,西元1991年夏 季,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作於「洛磯山佛法中心」。 藏譯中:施心慧

Mastery of the Abiding Na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is life and the next, which are merely dependently arisen appearances, Only exist in terms of deluded concepts. In terms of the abiding nature, there is not even an atom's worth of difference. Realizing that is mastery of the abiding nature.

47


第35屆噶舉大祈願法會.《了義大手印祈願文》複講暨禪修引導第四堂(六之四)

座墊上有身,身體裡有心

上師:詠給.明就仁波切

當你以這麼做,就可以轉化一切成為禪修的助緣

時間:2018年2月23日下午4:00-5:30

和輔助。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大祈願會場 藏譯中:妙融法師 圖片提供:噶舉大祈願法會

身念住+受念住:身受合一、心氣合一 第二堂開始,我們首先一起禪修「身念住」及 「受念住」。請依七支座法坐直,閉上眼睛。 傳承祖師說:「座墊上有身體,身體裡有 心。」要這麼以身念住的方法來練習。讓身體和 感受合為一,讓心和氣合一。這就是教導。

現在睜開眼睛,讓心自然放鬆安住著。

禪修兩種結果:覺受與體證 我們今天從第一堂到現在第二堂,針對「身念 住」和「受念住」,練習了兩次,你覺得哪一次 比較好,覺得第一次好請舉手?覺得這一堂比較 好請舉手? 覺得好或不好,都是禪修覺受。禪修覺受就像 大海波濤不停在改變,昨天、今天不停在改變 著。就像嘉察國師早上所說,禪修之後會有兩種

首先,把注意力放在頭頂上。覺知頭頂的感受。

結果,一種是覺受,一種是體證,覺受是屬於資

接著把注意力放在臉部,覺知面部的感受。

糧道、加行道的修行者;而所謂體證,是屬於登

接下來把心放在後腦勺和脖子後面。

地成就者,體證是離戲、赤裸的,那時就沒有起

接下來把你的心放在身體中央,比如肚子和後

伏的覺受,因為一直處在禪修中,那時覺受就沒

背。

有任何起伏了。

再把心放在胸口。 再把心帶到肚子上。 接下來把心帶到左右手。

大手印三要點之二:不散亂 在「不散亂、無修、不造作」這三個大手印修

再把心帶到雙腳上。

持要點之中,我們之前講解了「無修」。有人會

接下來把心帶到全身,從頭頂到腳底,輕輕覺知

說:那「無修」有什麼用呢?我之前也沒有修

你的全身。

呀,我出生就這樣呀。答案是:因為光是「無

再接下來,覺知到身體的任何感受,熱的感受,

修」沒有用,還需要「不散亂」。不散亂就是保

喜悅的感受,中性的感受,

持正念和覺知,就像牧羊人可以把羊放到山裡,

比如麻麻的,或找不到任何感受。去覺知這些感

讓羊跑來跑去,但他會知道羊到哪裡去了;也像

受。

間諜,知道被他監視的人做好事或做壞事,但不

接著,不論心裡有任何感受,不論是煩惱痛苦,

會去管他。

都去覺知它, 48

所以就好像在做身念住和受念住,不論生起什


仁波切開示

麼都是可以的,生起了煩惱或苦樂,或生起很大

明、無概念,或者是生起昏沈、掉舉,黑濛濛、

的嗔心像火在燒一樣:「這個人老是欺負我,給

亂糟糟,都讓它是本來的樣子,只要覺知,不用

我等著瞧」,這時不需要改變顯相,只要把覺知放

修整。

在這樣的感受上。就像早上嘉察國師教導說:禪 修生起掉舉時,念頭很多時,就把覺知放在念頭 上,這樣一切念頭、一切顯相,都會成為禪修。

疼痛禪修 接著我要教一個特別的禪修,就是痛苦禪修。

只要你能去看去覺知,就不會被煩惱所控制。

它很好用哦。比如說腰痛,現在很多人一定覺得

只要沒去看著它,就會和它合而為一,就像一條

頭痛、腰痛、腿痛、覺得很熱呼吸不過來,有

河,不看著河水就會掉進河裡,被念頭情緒所控

這些不舒服的感受嗎?如果有請舉手。有人沒有

制。當你可以看到河水,表示你不在河裡,一旦

痛苦嗎?這很麻煩哦,痛苦禪修就是要有痛苦當

看著河水表示在河水之外,還可以好好看著它怎

對境,沒有痛苦怎麼辦?就像聲音禪修要製造聲

麼從山上流下來,怎麼轉彎;就像你看電視,就

音,但我有辦法幫你生起痛苦的感受,就是找根

不在電視裡。但你光是看著就好了,不必壓抑,

棒子,開玩笑的,就是按著大拇指和食指間的虎

不必抑制心裡的念頭情緒,就像不必阻止河水流

口。一開始輕輕按著就好,太用力一開始可能禪

動一樣。有時光是想不生氣、想不煩惱是沒用

修不了。

的,唯有靠覺知練習,來調伏自己才行。比如說 我們昨天「不想餃子」的練習中,越不准想餃子

好,現在我們就來練習痛苦禪修。

就越想起餃子,就是同樣的道理。

請大家坐直。

大手印三要點之三:不造作 無修和不散亂,接下來要做什麼?就是什麼 都不要做,就是「不造作」。無論是很喜悅、清

先做一下身念住和受念住的禪修,從頭到腳掃描 覺知一下, 我不一一引導,你們自己掃描覺知。 現在特別針對不舒服的感受,讓心特別去注意 49


它;如果沒有不舒服,就製造一點疼痛。

起討論禪修可能會發生爭論。其實都沒錯,只要

現在把眼睛睜開,讓心自然安住一會兒。

認識到適合自己的狀況就可以了。

針對疼痛禪修,你去看著疼痛,可能有四種體 驗:

睡意禪修 現在又要讓大家做一個選擇。我們說一切煩

一、疼痛不見了:有多少人這樣?這很好,對

惱、情緒、妄念都可以成為禪修。現在你們從早

境不見了但沒有散亂,你有覺知,但沒有對境

坐到現在,應該有兩個困難,一個是很累,一個

了,就直接安住在「找不到痛」的狀態上。

是很昏沈想睡,現在你們希望利用目前遇到的這

二、疼痛跑來跑去:有這種狀況的請舉手?這 也很好。覺知跟疼痛到處跑,表示疼痛的確變成 禪修的輔助。 三、可以清楚看著痛:是這樣的請舉手?很 好,這表示疼痛成為禪修所緣境了。

些困境禪修呢?還是多講一點什麼是覺知?請舉 手,看來選禪修的多。 你們現在覺得累嗎?覺得想睡?這個禪修如果 沒有睡意就修不了了。 當我們快要睡著,心會模糊不清晰,好像在霧

四、更痛了:禪修結果取決於每個人不同性

中走路,全身覺得糊糊漲漲的,就像入睡前那種

格,如果不適合,可以換種方法。如果做了疼痛

昏沈的感受,如果能一直保持覺知這麼入睡,整

禪修,結果是更痛了,你可能對痛有長期經驗,

段睡眠都可以成為禪修。這當然不容易,但一再

對這個禪修有期待和恐懼,如果更痛也可以不要

練習熟悉的話,有一天如果幸運的話,覺知被睡

做疼痛的練習。

眠抓住,你的睡眠就是禪修了。

你覺得以後可以用這種方法禪修的請舉手?這 表示你可以轉化疼痛成朋友了,恭喜!(仁波切拍

先自然安住著,不需要有什麼對境。

手)這樣漸漸的,你就可以轉化顯相成友伴了。

現在閉上眼睛,不管是有睡意的感受,不清晰、

身語意三種人,禪修感受各不同 我們之前說過,禪修的本質和精華,就是一直

昏沈或是無聊等, 不散亂的覺知這些感受。 當我們去看睡意時,如果睡意不見了,就保持在

保持「知道」,但這種「知道」怎麼展現,也取

這種清楚的狀態也可以。

決於不同性格的人。我們之前說有三種修行人:

如果睡意的感受一直在那裡也很好,就一直看著

一種是顏色形狀的人,第二種是語言型的人,第

睡意的感受。

三種人是心意型的人,簡單的說就是身語意三種

如果你覺得快要睡著了也可以,就去看著快要睡

類型:

著的感受。

一、身體型的人:容易想到顏色形狀,比如做

現在把眼睛睜開,讓心自然安住一會兒。

呼吸禪修時,心中可能出現形象,想到呼吸氣息 以什麼形狀被你吸進、呼出。

好,可以了。總的來說,禪修的精華就是覺

二、語言型的人:心裡會出現很多話語:比如

知,至於喜悅、輕安、無概念的感受,就統稱為

「我現在要呼出去了」、「我現在要吸進來了」。

「輕柔的覺受」;另一種「粗重的覺受」,則是

三、心意型的人:心裡純粹是感受,比如感覺

指昏沈、掉舉等的覺受,乃至生起了妄念、情

鼻頭有氣息出入,覺得涼涼的。 這三種人對同一種禪修的感受都不同,聚在一 50

緒、煩惱等粗重覺受。不管哪一種,重點是保持 覺知,心中有一個清楚的知道。就是這樣。


助印 噶瑪巴言教,讓更多人知道! 一滴水,流入大海,怎樣也不會乾涸;

冬季號

就能潤澤有情的心…… 2000年,噶舉教法集結會議上,法王噶瑪巴呼籲應有一

冬季號

2 0 1 8

份教界的雜誌刊物。當時,考慮這種長遠的文教事業所需 的經費以及人力,沒有人有勇氣承擔。

堪布拉布仁波切/修心七日閉關開示︱︱聰明聽佛法,聽到心坎裡 !

》)

品 助印

當我們的點滴之善,流入佛法大海,

2 0 1 8

然而能讓上師歡喜的佛行事業、行誼,是一刻也不能停 的。因此化育《善報》誠惶誠恐地發心承擔,在上師、三 寶的加持,與大眾的發心護持下,幸能不斷成長。我們不 敢忘記,也不會忘記,這份對上師、三寶的責任。因為, 堪布拉布仁波切/修心七日閉關開示

聰明聽佛法, 聽到心坎裡! 如果明天不再醒來,你準備好了嗎?/明就仁波切 聖地乞丐上學記/菩提迦耶阿難愛心小學 & 慈心孤兒院特別報導

國 內 郵 資 已 付

板橋郵局許可證 板橋字第1749號 雜 誌

這就是最好的修持,也匯集大眾對三寶的護持與發心。 法王 噶瑪巴的開示、教示,尊貴上師們的教言,字字 句句,都深烙在我們的內心。我們要讓您的一滴佛法小水 滴,匯集成為法海,讓上師、三寶的加持,在有情的內心 開花、發芽。 以此祈願,噶瑪巴 千諾。

護持 專線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二段16巷3號6樓 電話/02-8967-1019 傳 真/02-8967-1069 劃撥帳號:18268431 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想繼續收到

□我選擇看電子《善報》。

請回信告知!

□我選擇看紙本《善報》。 姓名:﹍﹍﹍﹍﹍﹍﹍﹍﹍﹍﹍﹍

各位敬愛的法友,阿彌陀佛: 感謝您們發心支持《善報》,讓法王 噶瑪巴和各大仁波切的智慧

電話:﹍﹍﹍﹍﹍﹍﹍﹍﹍﹍﹍﹍

甘露,利益更多佛弟子。為響應法王環保呼籲,希望法友多運用網路閱 讀,減少紙張、油墨、黏膠、運輸等資源損耗,您可點上http://issuu.com/ hwayue閱讀。如果您想繼續收到暨典藏紙本《善報》,麻煩您來信告知, 我們希望讓需要的人收到,讓來自十方的護持,發揮最大利益。 如您希望繼續收到紙本《善報》,因道場人力有限,請盡量以email告 知:hwayue@gmail.com,或來信: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二段16巷3號6樓, 化育道場《善報》編輯部收,或傳真:02-8967-1069,並請再次提供您的

地址:﹍﹍﹍﹍﹍﹍﹍﹍﹍﹍﹍﹍﹍ ﹍﹍﹍﹍﹍﹍﹍﹍﹍﹍﹍﹍﹍﹍﹍﹍ 電子信箱:﹍﹍﹍﹍﹍﹍﹍﹍﹍﹍﹍ ﹍﹍﹍﹍﹍﹍﹍﹍﹍﹍﹍﹍﹍﹍﹍﹍ 請您影印,填好後,剪下,黏附於明

姓名、地址、電話、電子信箱。 化育道場 敬啟

信片(或裝入信封)寄回。感恩!


措尼仁波切開示/修持問答

練習拜訪內在的空間 這個「空間」是一個放鬆而開放的空間,沒有執著、抗拒,就是放下,請事情進行。

覺知、放鬆,讓身心找到更多空間 學員:如何認識及鬆開身體的障礙?

鬆」,要有一份信任感。 如果一個強烈的情緒產生,就觀察這個強烈的 情緒,告訴自己:「不要執著這個情緒,放輕

仁波切:首先要覺知自己的身體,用「四念

鬆、放輕鬆」,如此放輕鬆時,就會找到一個空

住」的修持練習,去覺知、練習,就會發現自己

間。但必須知道,這個空間不是來自於外面,不

的身體是否處在平衡的狀態。

是從外面找到空間的。就像手握著兩張面紙,握

四念住的「受念住」,就是感受,專注、覺知感

得太緊,就沒有空間,因為空間不是來自外面,

受,覺知所有的感知、情緒、心情、微細身的感

而是要知道在緊繃當中如何放鬆,就會有空間產

受,如此練習,就會覺知到自己是否太緊繃,是

生。面對自己的念頭、所有的情緒、還有這一些

否有一些情緒障礙,會覺知到自己內在的狀況。

內在的緊繃感,告訴自己、訓練自己:「放輕

很多情形是內在的微細身被阻礙了,但通常我

鬆」。當自己能夠從粗重身就是身體開始訓練,

們卻反應為:「我的感覺不好」。我們常以情緒

自然而然的微細身也會接收到訊號,開始放鬆。

化的方式來表達,因為就是覺得不對,於是以

當微細身鬆解之後,就會找到更多的空間。

「我就是有種不喜歡、討厭的感覺」的方式表

以按摩為例,按摩師要扭轉放鬆客人的頸部

達。此刻,要去觀察,因為這種狀況是來自微細

時,會告訴客人放鬆、放鬆,然後突然一扭,就

身,覺得不喜歡的這種情緒,也會慢慢造成微細

把客人的頸部轉動了。但第二次按摩師要扭轉

身的阻礙,所以首先要去覺知。

時,客人就會不自主地跟著按摩師一起轉動,無

發現內在有緊繃感,就放鬆,如何放鬆,不需

法放鬆。通常第一次的放鬆轉動頸部是最成功

要別人教導,自己就會知道。譬如提著五公斤重

的,如果第二次時客人也能告訴自己放鬆,達到

物時,告訴自己放鬆,就會發現身體會自動調

放鬆的狀況,完全把頸部交給按摩師扭轉,也會

整,雖然還是提著五公斤的重物,但姿勢已經不

像第一次一樣成功的。

一樣了。所以放鬆並不是指放下這五公斤的重

所以,就像這樣,當情緒發生時,讓自己完全

物、不要提了。又例如兩邊各提五公斤的重物,

放下,跟情緒同在。哭泣是沒有關係的,任何情

本來是很緊繃的提著,一旦告訴自己:「我現在

緒、感受發生時,就是放鬆、放鬆的面對。

要放鬆,放鬆」,會發現肩膀整個放鬆,但還是 可以很平衡的提著重物。我們的身體真的是可以

如何在重視紀律與權威的工作環境找到空間?

調整的,可以自我訓練,我們都有這種與生俱來

學員:我的工作非常重視紀律與權威,我的惡夢

的能力。所以我們要開始練習覺知身體,當發

就是工作時大家不聽我指揮,完全無法掌握整個

現身體有部分是緊繃的,就告訴自己:「放輕

工作的狀況。從這個徵相來看,我感覺到自己心

52


仁波切開示

裡有許多事情是阻塞住的,必須慢慢地去陪伴、

性的方面學習,加上修持、練習,讓自己變好,

去努力,請仁波切給我一點建議?

都是非常棒的。很多練習並非要使你成為佛教

仁波切:我覺得你很有智慧、非常真誠,這份

徒,微細身的學習與練習,都不需要成為佛教徒

真誠加上智慧,一定會找到方法。真誠就會有一

就可以學習及練習。又如分析式禪修、止禪、愛

份自律,有迫切感,一定要找到解決之道;智慧

與慈悲、如何在內在找到空間等修持的練習,也

則讓你找到方法。佛陀就是如此,一開始佛陀對

不需要成為佛教徒就可以練習的,這些修持練習

自己的生活不滿意,內在有迫切性、渴望感,於

都非常棒,可以去做,因為這些修持會讓我們的

是開始尋找,佛陀真的想尋找真相,所以找到了

生活更快樂、更進步、更好,我們都有這份與生

真理。先驅總是要花時間去尋找道路,我們跟佛

俱來的權利可以活得更好、更快樂,我們也做得

陀不一樣,佛陀已經幫我們找到道路,可以省下

到,人類就是有這份能力,以現代化的科學,若

很多時間,我相信你一定會找到道路,雖然身上

能達到平衡,會更好。

有許多印記,但你已經找到內在的空間了。有時

很早以前我們是處在一種極端中,藉由科學與

候也許因為一些外在發生的事情,觸動了這些印

教育,幫助我們走到中間(平衡)。因為過度的

記,這需要一段時間去面對,但我相信你可以找

物質發展,現在又偏向另外一個極端,必須試著

到空間冷靜下來。有些人不知如何尋找內在的空

再回到中間(平衡)。現在美國許多學校已經開

間,甚至有些人完全不知有內在空間的存在。你

始教導禪修,因為他們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太偏

知道,你上過我的課了,現在只是需要一再、一

左的時候,就推一下,往右調整,如此左、右,

再的練習,去拜訪內在的空間。

左、右調整,就能回到中間,一定要找到回歸平

不管是佛教或其他宗教,只要能夠在精神、靈

衡的方法,否則可能無法存活。 53


太過在乎是種毒! 學員:什麼是內在的「空」?

法專注,他們也不夠認真,上班都不準時,也不 會很認真的對待一切。我們現在發展出那麼沈重 的科技,希望一切要帶到對的平衡,以至於現在

仁波切:空間是像這樣的──沒有被下一個事

我們幾乎都變成像我手上的面紙,整個緊緊旋成

情所佔據,那兒有個放鬆的區塊──放鬆而開放

螺絲狀:要好好唸書、一定要做好、要準時、不

的空間,事情會到來,但我們沒有去加入它們,

可以做這個……,就像是螺旋鑽,我們的肉身、

沒有去勉強、強加什麼,沒有執著、沒有抗拒,

微細身及心整個都扭曲了,隨時都會崩毀,有一

就讓它來,沒有延遲它的旅程。情緒跟很多的感

些可能已經損壞了,而有些即將損壞。

受到來時,我們沒有去加入它們,像是放下右 手,就讓事情發生著,而那兒有著空間。

放鬆,放鬆吧!我們需要多一些努力,慢慢的 調整回來。也許是瑜伽、氣功、禪修,佛法都

通常的狀況是,當有事情發生時,我們會不斷

行,慢慢地鬆解,就可以好好的握著手上的面

推拒、打壓(仁波切示範:用右手不斷推拒、推

紙,這只有自己知道。如果自己不想改變,沒有

擠、打壓左手),右手非常忙碌,所以此時的放

任何人能幫助你。認真但不緊繃,我們把這兩者

鬆,就是放下右手、放鬆,讓事情進行。

混淆了。

開放、空間、放鬆這些都是有關連的。少一點 「動作、行動」,但事情是持續發生著的。

生起次第觀想本尊,為什麼有助解脫?

知道它的到來,但沒有執取。這是需要修持的,

學員:在本尊修持的生起次第中,觀想不同種子

稱為「放下、自在」的修持。因為大家都過度承載

字的顏色及本尊身體不同的姿勢、手拿法器等,

了,太過在乎是一種毒,太嚴肅了也不健康。

對於我們的修持、心靈的提升或佛法上的解脫,

仁波切示範太在乎:像是握兩張面紙,只需用

如何產生助力?

兩根手指輕輕的抓住就可以,如果太在乎,就會

仁波切:如果單單只是這樣去觀想,是沒有辦

用手緊握面紙,手臂肌肉因緊握而繃緊。要握住

法幫助你解脫的,當中必須要有其他的一些元

面紙,不需要用這麼多力氣的。面紙因為緊握而

素,必須理解「空性」。你觀想的外在色相就是

皺掉了,就像我們的愛變成縐巴巴的。我們的關

空,觀想的是空,但是有顯現,而不是你現在觀

係因緊握而變得縐巴巴。一切都變成新加坡的花

察的都是堅實、堅固的,要如此訓練自己的心,

園,沒有任何自由。

要有這份心的彈性。

握著面紙,只需要輕輕的捏著就可以,當風吹

如果你去執著有一個真實的我,然後又去觀想

來了,就把兩根手指捏緊一點,沒有風的時候,

一個真實的本尊,這兩個是會打架的。首先你必

輕輕捏著就夠了。如果我們太在意、帶著希望和

須要讓「我」這個概念消失。就是你在觀想之

恐懼,就會愈握愈緊,到過度緊繃。而這只有自

前,必須先將「我」消融入空性中,在空性當中

己知道,別人是不會知道的,沒有人能進入你

再次現起本尊,這個本尊是從三摩地顯現的,有

的心、你的身體去暸解你,這稱為「自我的覺

禪定力,當你這樣觀想出來,再祈請真正的智慧

察」,這是非常重要的。自我的了知是很重要

尊進入你觀想的三摩地本尊。

的,否則我們無法進步、改善。覺察到太緊繃

跟演戲是一模一樣的,好演員要演好甘地這個

了,就放鬆;太嚴肅了,就放鬆。放鬆,就有空

角色,必須先忘了自己,才能變成甘地,不然本

間,要用對的力量來掌握。

身的性格會與甘地的角色衝突。首先,觀想自己

我們現在跟古代的問題是不同的,古代的人無 54

完全消失進入空性,然後明光顯現,在明光當中


仁波切開示

做本尊觀想,本尊出現。你需要先有大乘的修 持,也就是空性,再加入金剛乘。 整個本尊的觀想,其實就是空性當中的化現、 顯現,可以說是色的修持,空即是色,色轉變成 本尊,沒有空性,色是沒有辦法顯現的,是沒有 用的,也沒有舞蹈。如果是這樣(沒有空)的情 況下做阿彌陀佛修持,也無法跟阿彌陀佛融合 在一起。所以我們必須先消融,進入空性,明光 顯現,阿彌陀佛出現(也許是阿彌陀佛、也許是 度母或文殊師利菩薩)。首先都必須先消融,無 「我」,再也沒有我們自己的這個外相,然後在當 中再次現起本尊,必須以這樣的方式去做觀想。

如何融合上師瑜伽與本尊修持 學員:關於上師瑜伽與本尊修持,理智上理解上 師和度母是無分別的,兩者的本質是相同的。但 是在實際修持中,要如何融合兩個影像? 仁波切:你想試著融合兩個影像是可以的,但 事實上並不需要這麼做。可以只是單純地以理 解,以提醒自己的方式,知道他們是相同的。所 以不需要把本尊、度母或上師影像混合融合在一 起,這是不必要的。是去改變感知,不需要太緊 繃,就只是提醒自己他們是相同的。 續問:所以這是概念上的,那要如何變成非概念 的?

些時候是這三種都要去改變,去改變影像,改變

仁波切:開始是以概念上的理解,之後在某一

理解,也改變感受。有些人認為生起次第的修持

個點會變成非概念的。但當變成非概念時,也不

就是去改變影像的部分,並不是這樣的。有的是

是說上師或本尊是相同無別的,而我是不同的。

改變理解,有的是改變感受,也有的是三個都要

上師和本尊本質是相同的,但我在下方、是壞

改變。

的,不是這樣的。是上師、本尊和自己的本質都 是相同的,這就是非概念的意義。

一般來說,西藏傳統上認為影像是很容易生起 的,因為人們多用視覺方式,因此修持中有很多

目前有很多不同的修持方法,對法本有不同解

視覺影像的部分。當給予法教時,同時傳遞了加

讀方式,解說上有各種可能性,有一種是試著去

持,會說:本尊融入我們,有白光進入,甘露融

改變影像,另一種是去改變我們的理解,就不需

入明點,虹光融入梵穴進入心間等等,它們非常

要擔心影像的部分。還有一種是改變感受,這就

具體明確且有影像,但是事實上,加持並沒有特

不需要特別去擔心影像和理解的部分。因為感受

定影像,也不需要特定影像。

不必然是影像,理解也不一定會伴隨著影像。有

(本文轉載自「台灣芬陀利迦網站」〈系列二〉) 55


慈囊仁波切/「如何在生活中學習禪坐」開示

讓心找回自主權,找回內在的幸福 如果透過禪修,內心得到自主性,不管遇到外在環境是什麼樣, 內心都能自主的去受用外境的色、聲、香、味、觸。

時間:2018年7月21日

像大約手掌大小(拇指跟食指的長度)最為適

主辦單位:菩提三乘林佛學會

當,眼睛看著眼前的佛像,內心專注在佛像上

藏譯中:張福成 圖文提供:菩提三乘林佛學會

面,內心持續專注後,不要胡思亂想。 觀修所緣對境部分,在《三摩地王經》中開

這些都準備好之後,就要開始打坐觀修。

示:「身體宛若純金色,世間怙主極莊嚴,何者

觀修方式有非常多種,可依「無伴隨思維研究

之心專注此,菩薩彼者即入定。」意思是,準備

分析」及「有伴隨思維研究分析」,區分為:安

釋迦牟尼佛像,他的樣貌是金光燦爛,三十二

住修和觀察修。

相、八十種好,莊嚴無比,以這尊佛像為攝心的 所緣境,內心好好專注在上面做觀修,這就是菩

一、安住修 這是不伴隨思維研究分析的觀修方式。安止 修的形式有很多,這裡說明其中兩種:1.有相安 止、2.無相安止。

薩行止、禪修的方式。 狀況題:昏沈掉舉發生時…… a.掉舉時:學習禪修的時候,觀修的行者,緣 取釋迦牟尼佛的佛像,之後一心專注的做禪修。

(一)有相安止 1.有所依:以佛像為所緣 有一個所緣的對境,心專一在這形相或所緣的 對境上來修安止,這就稱之為「有相安止」。例

假設妄念紛飛,內心胡思亂想,眼睛應該要看著 釋迦牟尼佛金剛跏趺坐的腳,或是腳底下的蓮花 座,視線朝這方向看去,內心也專注在那個地 方,妄念就會降下或去除掉。

如我們以釋迦牟尼佛的佛像為所緣做觀修,以這

b.昏沈時:禪修時,當所緣對境不明晰,內心

佛像當做所緣的對境,我的心專一安住在佛像上

陷入昏沉、昏暗,這時要看著釋迦牟尼佛的眼

面做實修。

睛,還有祂的頂髻,眼睛看著,心也專注在這

準備好一尊佛像,佛像的尺寸大約是手指張開

裡,不明晰、昏沉的狀況就容易排除掉。

拇指到食指的長度。大約是一個手掌的長度,不要 太大也不要太小。將佛像放在自己的前面,內心專 注在佛像的形體上,不要渙散、不要胡思亂想,內 心只專注在佛像上,一心專一安住做觀修。

狀況題:妄念這位「老朋友」…… 打坐觀修時,念頭會出現,妄念也會產生,就 禪修來說當然是一種障礙,但是不能因為有這種

如果有佛像很好,沒有佛像就放法照也可以。

障礙產生,就認為自己無法禪修而灰心沮喪。要

佛像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的原因:太大內心容易

了解內心念頭出現是自然的,因此,在禪修時不

渙散,太小則緣取不易,內心容易緊繃。所以佛

要怕念頭出現,但當念頭出現時,不要去追逐念

56


仁波切開示

頭,即使念頭出現,仍然專注在自己的所緣對境

式去做,而其中主要的關鍵就是要放輕鬆、不要

上,緣取自己的所緣對境,繼續觀修。

緊繃。

在繼續觀修的情況下,有些人就會發現:自己

腿:打坐時雙腳能跏趺坐是最好的,如果不

的妄念、念頭更多了,會有這種感覺,認為自己

能,半跏趺坐也是可以,如果再不能,坐在椅子

打坐禪修後,妄念比以前更多。其實不是,這時

上,兩隻腳放下也是可以的。

候妄念沒有比以前更多,是因為沒有禪修以前,

脊椎:背部要挺直端正。

自己內心的煩惱、妄念出現時,根本沒有察覺,

肩膀:放輕鬆,要像老鷹展翅般放輕鬆,這是

根本就不知道。現在是因為用心在禪修上面,所

最重要的。

以當念頭出現馬上察覺,所以覺得自己的妄念比

眼睛:雙眼微閉。

以前還多,其實並不是。妄念不但沒有增加,其

手:雙手結禪定印,左下右上(左手掌在下、

實是越來越減少。 總而言之,在打坐禪修的時候,內心可以專注 在所緣上面。也許渙散、妄念隨時出現,所以這 時要做適當的調整,這個一定要知道。

右手掌在上交疊),置在肚臍以下的位置,手掌 也是完全放輕鬆。 呼吸:自然的呼吸,不要去控制它,放輕鬆自 然的呼吸即可。 嘴:雙唇微開,禪修時,呼吸的氣息從口出入

「有相止」禪修練習

或從鼻子出入,其實並沒有什麼大的差別。

就前面解釋說明禪修的方式,我們現在練習。

內心的要點:過去的事情不要去回憶,未來的

身體的要點:毗盧七支坐法,照前面說過的方

計畫也不必去想,應該是內心要專注在所緣的對 57


象上,譬如佛像。只有現在心,過去心不可得,

緣取佛像來做禪修,達到安定、專注的效果。後

未來心不可得,內心只有專一安住在所緣的對境

面這個是針對呼吸,數呼吸一心專注,一樣可以

上面。內心一定要有正念,不是馬馬虎虎放鬆,

達到相同的效果,就是內心可以寧靜、安住。

一定要有一個正念去維繫自己的內心。

數呼吸時,氣呼出去時不要去控制呼吸,不需

總之,關鍵重點就是鬆緊適中。從剛開始的止

要花很大的力氣,不要想呼的很長,這些都不

禪安住修,到毘鉢舍那觀禪的觀察修,其實鬆緊

要。就是依平常自己的習慣,自然呼吸的樣子,

適中是非常重要的,身口心三門,也就是身體的

自然的呼氣,之後自然的吸氣。吸氣時不要去控

姿勢、內心、呼吸這三項是完全自然放輕鬆的。

制它,自然輕鬆方式就好。總之,呼出去跟吸進

今天沒有安排具體佛像,但釋迦牟尼佛像大家

來算一次,之後放輕鬆、自然地進行。數呼吸

都見過,就觀想釋迦牟尼佛像在自己的面前,對

時,內心用正念來進行,專注在數呼吸次數,正

這尊佛像進行觀修,一心專住在上面做觀修。這

念維持在上面不要渙散。例如也許算七次,算到

樣逐漸練習成一個習慣,或是以後自己準備好一

七次後又從頭開始,這是一個方式;或者算到

尊佛像也這樣觀修,努力練習之後就會進步。

21次,這樣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就可以。

(大眾禪修)

2.無所依:以呼吸為所緣 第二個次第是數息,數呼吸。身體與內心的關

在打坐觀修的時候,氣呼出去時內心要專注在 氣息上面,專注的同時數數字,如果這二者都顧 及,當然內心就很專注,專注力持續保持,這就 是數息的方式。

鍵要點跟前面一樣,前行次第都是相同的,要緣

氣呼出去時,要停一下下,然後吸進來,稍微

想的對境就是呼吸。呼吸的出息跟入息,是數次

停留一下下,氣吸進來也不是馬上呼出去,要稍

數,一心專住在這上面打坐觀修。前面的方式是

微停一下下,呼吸要用自然的方式。

58


仁波切開示

停的時候,不要做任何改變,就是保持自然的

況,外在對境是六塵──色、聲、香、味、觸、

方式就好了。氣呼出去時也好,吸進來也好,是

法,內在的認識者就是六識,但是平常我們去執

不快不慢的,也不是要很快的呼、很快的吸,也

取外在對境的時候,會依賴於對境,例如色法悅

不是要拖得很久,不是慢慢的呼、慢慢的吸,它

意不悅意,聲音本身悅耳不悅耳,氣味本身是香

有個自然的方式,就是快慢適中,以自然的方式

還是臭,滋味本身是甜還是酸苦辣,觸感是柔滑

來進行。

或是粗糙等,根本識去緣取它之後,會引發意識

數息法觀修的最重要關鍵就是,心專注在氣息

本身貪念、嗔恨等等,就會產生煩惱。

上面還有數呼吸的次數上。如果專一安住,內心

我們內心不由自主,就會受到外在環境的控

就慢慢不會受到念頭的控制。當念頭、想法出

制;受到外在環境控制的情況,色法悅意不悅

現,就慢慢不會受念頭控制。如果內心有一個專

意,眼識去緣取對境色法,意識本身就執著,因

注的能力,沒有受到念頭的控制,漸漸內心的自

為執著,所以貪念、嗔恨就發生了,這種情況就

主性就會越來越強,內心慢慢趨於自主,就能夠

是受制於外境,受到外在對境的控制。一旦受制

專一安住,所以不必有什麼其他的想法。

於外境,就會產生貪念、嗔恨等煩惱,煩惱產生

在還沒有打坐禪修之前,內心本身是無法安住

就會累積不善業,不善業累積之後,不只這一輩

的,所以內心會妄念紛飛,煩惱很多,這時的內

子,甚至下輩子都會帶來很多辛苦,譬如造成四

心是很擾亂的,絲毫都不能安住。所以透過觀

周環境、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辛苦困難。這種

修,就是要想辦法將心安住。

情況之下,外在的五妙欲享用得越多,內心本身 的貪愛就會越強烈、痛苦就越熾盛。

內心自主,不受制於外境 如果內心本身是不能專一安住,就代表內心沒 有自主的能力;如果內心沒有自主的能力,就表 示它是受到控制的。受到妄念的控制,受到煩惱 的控制。如果內心處在受控制的狀態,內心就會

但如果透過打坐觀修,內心得到自主性,不管 遇到外在環境是什麼樣子,內心都能自主的去受 用外境的色、聲、香、味、觸。 所以內心的幸福快樂要怎麼去達成呢?最主要 的方法就是透過觀修來進行。

產生擔心,就會受到很多的傷害,例如出現灰 心、沮喪等情況,然後就會不快樂、痛苦,甚至 形成焦慮症、憂鬱症。

「無所依」數息法禪修練習 現在做數息法的練習。身口心的要點,也就是

為了內心能夠得到自主,為了內心能夠得到寧

身體的要點、內心的要點、呼吸的要點,都跟之

靜,為了內心能夠專一安住,我們要透過觀修來

前說的一樣,做好之後就是數呼吸,呼氣跟吸氣

達到內心的改變,讓內心得到自主的能力。一旦

算一次,現在我們一起來練習數21次。

內心得到自主的能力,將來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逆

(大眾禪修)

緣,不管外在環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心都能自 由自在,因為內心本身有自主的能力。所以這時 它並不需要去觀待外在的環境,不會受制於外在 的環境。 日常外在的對境是五妙欲的對境,就是色、

持續練習,養成習慣就容易了 對初學者來說,用數息的方式來練習禪修,是 容易了解也容易實修的方式。雖然很容易了解, 但是日常實修上,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

聲、香、味、觸,執取心識本身就是眼識、耳

最主要的困難是在於我們多生多世裡,內心的

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平常的情

妄念、煩惱、習氣累積了很多,而且習氣的力量 59


也很強烈。所以要讓內心專一安住,不是馬上就

用、有效果,可能要好好的做練習。每天好好

能辦到的。因此,從觀修方面來說,最重要的是

打坐,也許五分鐘或15分鐘,每天每天打坐觀

一而再,再而三的實修,這是很重要的。

修,觀修主要不是只做觀修,觀修主要是養成習

如果再三的練習,讓它變成習慣,串習成習慣 就容易了。所以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開 示:勤學無難事。如果勤快的學習,再三的去

慣,重點在養成習慣,一定要成為一種習慣。

問答

做,然後變成自己的習慣,那就容易、輕鬆了。

問:數息法裡說,一呼一吸要停一下下,這是什

所以,持續不間斷的做觀修,才會慢慢變成自己

麼意思?

內心的習慣。

答:這裡說停一下,不是花力氣讓呼吸停一

如果能做到這樣,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辛苦困

下,而是氣呼出去會停一下,吸進來會停一下,

難的時候,內心煩惱產生的時候,這時就容易運

自然就會這樣子,不要控制去讓它停更久,也不

用,馬上實行。因為它已經變成習慣了,這時禪

要故意換氣,自然就可以了。當我們氣呼出去的

修的效果就自然會產生。例如專注在釋迦牟尼佛

時候,不要馬上吸進來,可以稍微停一下下,氣

的佛像做觀修,以這樣的方式持續的練習,久而

吸進來也不是馬上呼出去,它也會暫停一下。

久之,內心便能夠得到自主,能夠清澈、明亮且 堅固。當遇到不快樂、焦躁不安的時候,當下進

問:打坐時一念不生會如同沉睡一樣,這樣不好

入自己的觀修:觀想釋迦牟尼佛的佛像,專一安

嗎?所以打坐沒有念頭是不好的嗎?而「正念的

住在自己的所緣對境上做祈請。那時,內心的不

力量」是什麼意思?

快樂,馬上就能止息,最後釋迦牟尼佛化光與自

答:打坐禪修時,不僅僅是單獨沒有妄念這一

己融合,釋迦牟尼佛的心意跟自己的心完全融合

點,而是要明而無妄念,這條件一定要有。舉例

在一起無二無別,這時,佛的加持就會進入自己

來說:如果一個人昏倒了,昏倒的那個時候既沒

的內心,內心的痛苦、困難,馬上消散的無影無

有妄念也沒有念頭,可是內心明晰的能力也沒有

蹤,內心就一定能快樂寧靜。

了,所以不能當做是打坐,打坐禪修沒有念頭是

以數息法的方式努力做觀修,經常做能夠達到

沒有錯的,但是要明晰而無妄念。

好的效果。例如我們有時也會遇到憤怒、生氣、

一般「正念」的解釋就是不渙散。「不渙散」

傲慢、嫉妒等情況,這時候如果能馬上坐下觀

的意思就是指:安住的狀態能繼續持續下去,沒

修,自己的身跟心頓時會輕鬆、寧靜、止息。因

有其他念頭產生。

此,對身心快樂會有很大的幫助。例如有些人很 容易發脾氣,通常遇到這樣情況,他的呼吸也不

問:請問仁波切,數息時發現呼出去的氣比較

太正常,身體也容易發生疾病、不健康。假設正

長,吸進來的氣比較短,需不需要做調整呢?

在發脾氣的人,如果就在當下馬上修數息法,專

答:做數息法的時候,重要的關鍵不是在呼吸

住在自己的禪修上、呼吸上,這時身心就能夠馬

氣息的長跟短上面,最主要是內心專注在上面,

上放輕鬆、寬坦,怒氣很快就能夠止息掉,這時

沒有妄念紛飛,安住之後慢慢達到內心的自主,

身心健康也就不會受到影響。

這是觀修的重點。

因為心中寬坦,自然就容易健康,特別是對容

所以呼吸的氣息長短不必花力氣調整,因每個

易憤怒、生氣的人來說,數息法能夠帶來心中寬

人的狀況都不一樣,只要自然就好,最主要是要

坦,身心健康幫助都很大。但是想要禪修馬上有

專一安住,數息是培養精進的一個方法和工具。

60


仁波切開示

問:請問仁波切,打坐數息時,身體會旋轉、會

問:觀修時,心情已經寧靜,要不要再思維其他

動,這時要讓身體繼續動,還是不要?

的觀修法?例如修皈依、修空性、修皈依上師。

答:不要去理會它,那是太過放鬆的緣故。一

答:平常我們打坐時,前面要做皈依跟發菩提

般禪修的時候不要刻意花力氣緊繃,但是也不能

心,這是非常正確的。當正式進入禪修時,就不

太鬆散。傳承祖師說:「打坐禪修要鬆緊適中,

需要再做這些。至於觀修空性的部分,那就是另

不能太鬆也不能太緊。」所以一開始調整身口心

外一種禪坐的方式。

三門要點時,要鬆緊適中。 釋迦牟尼佛時代,阿難問:「打坐的關鍵要點 怎麼做?」佛問阿難:「會彈琴嗎?」阿難答:

問:大圓滿禪修時,說要安住在生氣的本質上 面,請問生氣的本質是什麼?

「會」。佛說:「琴弦本身要調得很緊還是很鬆?

答:修大圓滿的時候,如果有生氣的念頭生

都不是!因太緊則易斷,太鬆則不成調,太緊或太

起,那時候是看著憤怒的本質,而不是安住在生

鬆聲音都不好聽。同樣地,禪修時要鬆緊適中。」

氣的情緒上面。「安住」的意思是,看著心的本

所以在前行的時候,要調整身口心三門。身體

質,自然放輕鬆,這樣專注的安住。意思就是

是毗盧七支坐法,口的要點是呼吸自然放輕鬆,

「讓心持續放鬆,在看著本質的狀態中」,而不

內心的要點是清淨無妄念,三門關鍵要點都是要

是繼續生氣下去。

鬆緊適中。任何觀修都是鬆緊適中,放鬆的時 候,也不是起心動念花力氣去放鬆,不是這樣

問:請問仁波切,有相觀修時,佛像如何放置,

的,而是自自然然的放輕鬆就可以了。

最適合的高度在哪裡?

所以,如果打坐時會旋轉、會動,可能就是太

答:掌握好打坐觀修的身體要點之後,眼睛放

過鬆弛,一旦過於鬆弛,就會變成放逸,一旦放

鬆,佛像差不多是眼睛順著鼻尖看過去的方向,

逸,禪修的利益就不會產生。但是如果太過緊

那樣的高度就可以。

繃,往往導致妄念紛飛。

(系列二) 61


堪布拉布仁波切/岡波巴大師《勝道寶鬘》開示

你是改變自己,還是向外求? 我們太習慣向外看,覺得問題都出在外在,其實一切都是自心的問題。

時間:2017年10月20日

應該在賢德上師尊前刻苦修行。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攝影:妙願法師

功課做完了,但個性改好了嗎? 以過去來說,現在的我們沒以前年輕,但如果

這一次講的內容,本來都是我們應該去修持實

是以未來來說,今天是最年輕的。從學習的角度

踐的。可以看到,每一組都是從不同的面向去說

來看,我們年齡都不小了,一些觀念已經變壞:

明「應當修持實踐」或「應該要斷除」的十件

一直向外求、執著外在,沒有想過要改變、觀察

事。

自心。做事情的時候,沒有想過這個想法、這麼 做到底對或不對?我們已經習慣這個「習慣」,

應當實行的十件事    1. 進入佛法以後,就不該進入世法的群眾中, 應當如法去修持。    2. 捨離家鄉之後,就不該在外地扎根,應當無 有貪著地去修行。    3. 依止賢德的上師之後,應當心離驕慢,依其 教言而修持。    4. 在聞思上經過一番努力之後,就不該光說不 練,應當對所了知的〔教法〕實際去修持。    5. 獲得證解之後,切莫放逸不理,應當不散亂 地去修持。    6. 自身得到體驗之後,莫入喧嚷紅塵,應當去 修持。    7. 承諾誓言以後,就不該任由身口意放逸,應 當修持三學。    8. 發菩提心以後,就不該尋求自利,應當修持 所思所作皆為利他。    9. 趨 入密乘後,就不該將心口意三門置於凡 俗,應當修持三種曼陀羅。 10. 年輕的時候,就不該漫無目的到處閒晃遊蕩, 62

但卻沒有要改變什麼。就好像學習四不共加行的 時候,跟師父說「已經做好了」,但做好了什 麼?我們只是做皈依大禮拜、念誦金剛薩埵、做 獻曼達、上師相應法等十萬遍,但有沒有人說我 的個性改好了? 培養學習不簡單,培養一個習慣更不簡單。很 多時候,我們太習慣向外看,判斷事情好或壞都 只看表面,覺得問題都是出在外在。以修持的 例子來說:「上師~我不能禪修,因為我膝蓋 痛。」說得好像就是因為膝蓋痛,才導致我們不 能禪修,如果哪天膝蓋不痛了,那就可以禪修了 嗎? 禪修是調整我們的心,而不是外在的東西,包 括我們的膝蓋、身體或任何外在的東西。就像 這裡第十句說到:「不該漫無目地的到處閒晃遊 蕩,應該在賢德上師尊前刻苦修行。」一開始, 我們不知道如何禪修,那麼首先應該多聽聞,依 止賢德的上師之後,應當心離驕慢,依其教言而 修持;在聞思上經過一番努力後,不應光說不 練,應當對所了知的教法實際去修持。


仁波切開示

修』和『頓修』。」這裡的漸次修是指初學者, 應當努力的十件事    1.初學佛法的人,應當努力聞思。

頓修則不是初學者。 《了義炬》29頁:「有些人信心忽高忽低,在

2.在生起覺受之後,應當努力修持。

對治煩惱上時強時弱、智慧淺薄,容易被朋友影

3.在沒有獲得穩定時,應當努力保持寂靜。

響動搖,害怕甚深文義,這是屬於漸次修的人,

4.當掉舉散亂熾盛時,應當努力調伏自心。

所以應不離善巧的上師,有次第的在道上修持,

5.當昏沈熾盛時,應當努力讓自己清醒。

需要積聚福慧兼備的二資糧,不應該過早給予見

6.自心尚未穩固之前,應當努力禪修。

地、修持的指導。」讀完這段,可以確信我們都

7.心於禪定後,應當在後得位上努力。

是初學者。所以,「初學者」跟年紀沒有任何關

8.遭遇許多違緣,應當努力修持三種忍。

係,「因為剛剛接觸佛法,所以就是初學者」,

9. 當欲念貪心非常旺盛時,應當努力用種種嚴

這種判斷是外在的,是錯誤的。

厲的方法予以克服 10.當慈悲心微弱時,應當努力修練菩提心。

初學者要多聞思,先別跑法會 第一句「初學佛法的人,應當努力聞思。」什 麼叫初學佛法的人呢?並不是年紀小的時候學

這裡告訴我們的,初學佛法的人,應該努力去 聞思,而不是共修或多參加法會。並不是說參加 法會不好,沒有這個意思,學習佛法的人,在什 麼階段就應該做什麼事,如果你是初學者,就應 該努力去聞思,這不是我說的,是書裡這樣講 的。

過、接觸過佛法,就不是初學佛法的人,不是這

事實上,所有的修持都是在調伏我們的心。禪

個意思。《了義炬》裡說到:「修行人分為『漸

修和修法,需要不斷學習以及不斷練習,不光是 63


坐在那裡用一些方法禪修。舉例來說,很多閉關

你不再有疑惑,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去努力修持。

的行者在閉關中心學禪修,學到都哭了。他們在

如果你對心和妄念都不了解,就直接做禪修,只

佛學院裡從來沒哭過,為什麼在閉關中心就哭

是顛倒的了悟或者是邪見,因為你並沒有正知正

了?他們在佛學院的邏輯辯論都很厲害,不覺得

見,對心性不了解。

那麼難,但一旦閉關禪修,什麼是心?什麼是妄

第三句「在沒有獲得穩定時,應當努力保持寂

念?如何生起?怎樣的條件之下會生起妄念?妄

靜。」初學佛法的人,聞思修持的時間要多久?

念如何運作?每一個都需要去了解,這跟文字上

幾個月?還是幾年?這句話給了我們一個時間,

是不一樣的,是要去經驗、了解學習的,真的不

也就是在我們沒有獲得穩定之前,應該努力保持

是那麼簡單。

寂靜,讓心不受外界的影響,依靠一個靜處,持

對於頓修的人,《了義炬》說:「〔有些人〕 智慧敏銳,悲心廣大,信心意願堅定,貪著少, 一心向法,特別歡喜甚深文義,這樣的人是屬於 頓修種性。這類的人就算不教導他方便道以及各 種觀想方法,也可以直接給予心性的指引。」 第二句「在生起覺受之後,應當努力修持。」

續地去練習和修持,一旦達到穩定,就可以離開 靜處。 這前三句非常重要,大家應該要背下來,時時 叮嚀自己。

說自己是噶舉派,噶舉論典學了幾部?

這裡的覺受,是指你透過聽聞學習,對心和妄念

初學佛法者的三個次第是:

以及煩惱,有知識上的理解,思維和分析之後,

一,應當努力聞思; 二,生起覺受後應當努力修持; 三,沒有獲得穩定之前,應當保持寂靜。 不管大乘、小乘,任何一個佛法的學習,都需 要這三個次第。 我們說自己是噶舉派的,跟隨了很多的上師, 到底我們學了什麼?如果你都沒有正知、正見, 你可能只會說自己參加過哪些法會。 來台灣之前,我在英國的一個佛學院教課,他 們要學25部論典、11部大手印相關的教典,如 果你是噶舉派弟子,你們學過哪些?大家 可能連經典名稱都沒有聽過,更不用說學 過。目前如果是這樣的情況,請問大家, 噶舉派的教法還能延續嗎?如果你對噶舉 有信心,如果你想護持噶舉,就去供養翻 譯印製教典,只是一味的坐在那裡禪修或 是打瞌睡,這樣根本沒有用處。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自己不是學習藏文那 塊料,但如果你有心,一定可以做到的。 我們可以花兩、三年的時間學習藏文,先 不說為了佛教,就是為了你自己。我們真

64


仁波切開示

的用心、下功夫努力去學習藏文,就好像你學某

派的教法,沒有透過教法降伏貪心、嗔心、癡

個東西,可以花十年持續學習一般,只要有心,

心,你自以為經驗過噶舉教法,反而助你製造對

我們就可以學習藏文,然後把這些教典翻譯成中

立,生起了貪心、嗔心和癡心。所以我們好好去

文,或是學習這些經論,好好去修持。

想一想,應該要改和加強哪個部分。

我們常說自己是噶舉派,但卻沒有看過、學習

第十件應當努力的事情,這裡說一下,禪修的

過噶舉教法,那怎能說自己是噶舉派呢?為了佛

一些方法,對目前的各位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幫

教、為了眾生,我們得靜下心來想一下,哪些事

助,因為如果不在大悲心方便法上修練,就會淪

情最重要,必須優先去做的。

為小乘,所以「當慈悲心微弱時,應當努力修練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想學習佛法的漢人,那麼

菩提心。」

是一大堆的寺院對你幫助大,還是會翻譯藏文的 堪布羅卓丹傑對你幫助大呢?所以大家為什麼不

激勵自己的十件事

走學習藏文這一條路呢?大家可以想一想,到底

1.思維暇滿人身難得,激勵自己聞思佛法。

哪一個更重要。如果你是有心、有想法、有思考

2.思維無常及死亡,激勵自己力行善業。

的人,你就會明白問題出在哪裡。應該改進哪

3. 思維業果不壞的道理,激勵自己捨棄罪業、

裡?把焦點放在哪個方向? 如果沒有真正好好的學習噶舉的教法,沒有降

不善。    4.思維輪迴的過患,激勵自己證得解脫。

伏自心和煩惱,在無知的狀況下,反而會變得更

5.思維輪迴眾生的痛苦,激勵自己修練菩提心。

貪嗔癡。舉例來說,有人批評噶舉派的上師或教

6. 思維眾生的種種顛倒迷惑,激勵自己廣泛地

法,你如果沒學習,馬上就會生氣的反應:「你

聞思。

怎麼可以這樣說噶舉派,你們才是這樣。」這樣

7.思維淨除迷惑習氣的艱難,激勵自己修持。

的情緒化反應,其實更說明你並沒有學習過噶舉

8.思維此惡濁時代煩惱旺盛,激勵自己對治煩惱。

65


9.思維此惡濁時代障緣熾盛,激勵自己忍辱。 10. 思維散亂攀緣、悠悠忽忽虛度人生,激勵自己 精進。

俗凡夫做經懺的人。

別當「光說不練」的法油子 一般來講,智慧是好的,但沒有信心也是不行

十種趨向錯誤的情況

的。信心小而智慧大,容易淪為空談者;信心大

1.信心小而智慧大,容易淪為「空談」者。

而智慧小,容易淪為逞強頑固者──所以智慧和

2.信心大而智慧小,容易淪為「逞強頑固」者。

信心兩者都要大。但如何幫助我們生起信心呢?

3. 努力精進卻沒有真實口訣的人,容易走入錯

知道法的珍貴、了解法以及思念上師的恩德,會

誤與歧途。    4. 若之前不在聞思上下工夫,修持就會流入暗 昧之境。    5. 若不在體悟和實證上下足工夫,就會成為油 滑的學佛者。    6. 若不在大悲心方便法上修練,就容易成為小乘。    7. 若不在般若空性上修練,所作所為皆會流入 輪迴道。    8. 若不打趴世間八法的念頭,所作所為皆會淪 為世法緣。

幫你生起信心。 如何讓我們生起智慧呢?好好的聞思學習並且 實踐,透過聞思學習,有了基礎,然後在心中產 生體悟和實證。學佛一開始你可能充滿熱情,但 慢慢地,你對佛法不再那麼相信,所以要多去思 考、聽課,看看閉關中心平時在做什麼。 很多中心負責人是法油子,為什麼會變成這 樣呢?他們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有點信心,也想 做好,但慢慢地對佛法沒了耐心,他們很會說、 也說得很好聽,因為聽過很多法,但聽完之後沒

9. 若對俗家人多有所求,就要看在家人的臉色。

有什麼感覺。所以,初學者有發心、想要學,重

10. 若功德與威力大,心性卻不定,就會淪為替庸

點就是不要走歪了,要踏實的聞思修持。

66


仁波切開示

真的想好好學習,就要觀修,這是很重要的。

減少出國的時間,在海外教學的時間會縮短為兩

舉例來說,閉關中心裡有一位法友來自台灣,

個月。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如果我自己沒有做

他剛來的時候,我就告訴他:「念佛學院的時候

好,將會害到對我有信心的人。

不要作其他雜事,不要被其他雜務干擾,要好好

對我而言,認識再多的人也沒什麼用,因為無

讀書,更不可以募款。」這位學生現在還在閉關

法教太多正法,就好比你們,你們太忙了,我不

中心,現在我們現場課程跟閉關中心連線,他

會拜託你們上課學法,即便拜託了也沒有用,你

也聽得到,目前有位堪布也在教他翻譯《入中

們都忙著世間的事情,卻不用心在佛法上,就會

論》。翻譯經典可以真正幫助他人,他這樣做才

像上面第十句講的「若功德與威力大,心性卻不

真的是利益眾生。

定,就會淪為替庸俗凡夫做經懺的人」。我敢這

所以是佛教寺院對你有幫助大,還是翻譯的堪

麼說,是因為我什麼人都不怕,即便不供養都沒

布對你利益更大?你真想學佛就要好好想想,目

關係。我也沒有想要成名,也無所求。所以有人

標要想遠一點。你如果開始去學習藏文,至少今

要請我去上課,我可以決定要去或不去。

生有一些成果,先不談可以利益到多生多世,這 一世也是有成果的,而不是就這樣過下去而已。

十項容易混淆的事

所以,總結來說,知道法的珍貴、了解法以及

1.信心與慾望會被混淆。

思念上師的恩德,就會對法有信心;而好好的學

2.慈悲與貪愛會被混淆。

習,就能生起智慧。一開始學佛,目標要想得遠

3.「所知本體的空」與「心意造作的空」會被混

一點,穩定長遠的堅持下去,這幾個要點是要把

淆。

握的。一定要想清楚才開始,一定要在聞思上努

4.法界與斷見會被混淆。

力下功夫,如果沒有做你該做的聞思及實修,就

5.證悟與覺受會被混淆。

會淪為油滑的學佛者,對佛法就不再有信心。

6.敦肅大德與詐現威儀會被混淆。

小心「世間八法」泡爛你的初心 我們看第九句:「若對俗家人多有所求,就要 看在家人的臉色。」這句話在密勒日巴的傳記中 有太多的例子,所以不要落入世俗中,沉溺在八 法當中。我們對法的興趣是有的,但往往不知不

7.滅惑與被附魔會被混淆。 8.成就者與騙子會被混淆。 9.利益他人與利益自己會被混淆。 10.善巧方便與諂誑愚迷會被混淆。

學問多了、口才好了,但跟空性還是很不熟

覺落入世間八法中,在裡面打滾到腦子都壞掉

第三項「所知本體的空與心意造作的空會被混

了,對佛沒有信心,下場也不會好的,這真是一

淆。」就好像有些人沒有念過佛學院,他可能聽

件危險的事情。

過空性,對空性有些了解;一旦進入佛學院後,

以我來說,我覺得外在的環境干擾了我,認識的

都在談空性,也學習了大經大論、中觀等等,但

人越多,於是聊天、妄念也變多。修行不進則退,

他對空性理解並沒有變得更好,只是口才變好、

我感覺自己變壞了,覺得這樣會害到更多人,這不

也更傲慢了。這些「所知本體的空」、「妄念的

是開玩笑的,我不想自己繼續退步下去,所以想調

空」,甚至第一次聽到空性跟學過很久的空性,

整自己,想多待在閉關中心裡上課。

我們都還分不清楚差別到底是什麼,都還屬於

目前因為課程的規劃,我一年裡會有九個月在 尼泊爾、三個月在海外上課。但明年開始,我會

「心意造作的空」。(系列五) 聽打:林伊琦 67


塗鴉牆

心靈雞湯上癮症 最近看到一些研究文章,提到了「心 靈雞湯上癮症」。研究中提到,心靈雞 湯能帶給人們短暫的快樂,以及解脫 感,感覺自己讀了或聽了之後,就會變

能各自解讀、各自欣賞。

把佛法當成了心靈雞湯?

得努力,或者達到積極的改變,或者感

在《判斷與決策》(Judgment and

覺獲得了某種獨家秘訣。然而結果是,

Decision Making)文章中,心理學家戈登

無論看再多雞湯文,聽再多雞湯語,都

彭尼庫克指出,有些人更容易接受一些

無法使人擺脫現狀,反而使人越來越浮

偽深刻的空虛言論,而有些人則能覺察

躁不安,於是在雞湯──自我麻痺──

到這些偽深刻言論的問題所在,之所以

現實情緒低落──雞湯,這樣的循環中

能覺察,不是因為懷疑論,而是因為對

重複。現實的困境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於不明確和曖昧語句具有洞察力。

心靈雞湯的公式

讀到這些關於心靈雞湯的研究內容, 我禁不住聯想起各種佛法課程。因為在

還有一些關於雞湯語句的研究發現,

佛法課程的聽聞與學習上,發現不少時

所謂的心靈雞湯,就是把一些當下流行

候,可能有意也可能無意的,講者把佛

的話,做出模糊的修飾,就會變成很勵

法講成了心靈雞湯,而聽者,也把佛法

志的名言佳句。之所以要模糊,是因為

當成了心靈雞湯。

直接的說,就一定會有同意跟反對的一

很多情況似乎有些類似。一些法友上

方,把話說得模糊,每個人都可以依據

癮於佛法的心靈雞湯,無比熱衷的參加

自己的觀點解讀,於是這句話,就自然

各種佛法課程,聽完課後,也確實因為

會有很多人喜歡。

某些話語、某種表達方式、某種氛圍,

於是,把時髦的詞語組織起來,仔細

而感到喜悅滿足與歡喜,好像佛果近在

觀察就算毫無意義,但是也能讓人覺得

眼前,好像成佛並不遙遠,有如身處佛

很深刻。比如說:「生命本是一場漂泊

國世界充滿愛。於是追逐著各種佛法課

的旅行」、「相信自己堅強但不要拒絕

程,只要上課、就想上課、喜歡上課。

眼淚」看起來是不是很有深意呢?然而 這些話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要如何才 能達到、為什麼要達到?達到了有什麼

68

用等等,其實仔細想想,並不明確,只

只聽聞不修持,生命在空轉 然而聽課歸聽課,上課時的喜悅只在


專欄

課堂上發生。回家後,仍然一如既往的 做自己、是自己。至於那些所謂實修、 練習、運用、修持等等實踐與落實的層 面,似乎就不在考慮的範疇。於是乎感 覺上並不遙遠的解脫成佛,始終遙不可 及。不僅如此,甚至是當下的苦惱困 境,也無以解脫。於是一邊在高深的雲 裡霧裡美美地飄來飄去,一邊卻是在現 實處境中水裡火裡痴痴地載浮載沉。 依照著心靈雞湯文的公式,把流行 語湊在一起並加以模糊曖昧化,我開始

三、想方設法的把所聞所學,轉化成

嘗試造句。比如:「不是看不見,只因

自己的行為。畢竟總是聽著他人的故事

沒睜開雙眼」「佛性已然閃耀,何須

與經驗,長不了自己的能耐。最終,做

盡力尋找」,又或者「生與死只是輪迴

到的才是自己的。

中的一次次火花」等等。寫到這裡,我 分心地跑去造句了。發現自己滿有潛能

聽出廢話、排除廢話,腳踏實地

造出各種模糊、曖昧,看起來又很深奧

心理學家彭尼庫克的研究團隊發現,

的佛法心靈雞湯句型。老實說,當我造

類似這樣的心靈雞湯表述,在政治言論、

句時,並沒有思考具體要表達的意涵以

行銷、甚至學術界都很常見,研究團隊

及要傳達何種訊息,只是符合語法結構

補充:「或許了解別人寫下或說出的心靈

的把字詞串在一起。可是,雞湯文造句

雞湯,可以幫助我們自己減少廢話。」廢

的公式不就是要模糊曖昧嗎?能夠造出

話?是的,美好的廢話有其作用,不只娛

這些看起來很高深但是其實很隱晦的文

樂自他,也能起到激勵振奮、營造希望、

句,我竟自鳴得意了起來。

令人喜悅的效果。但是要注意的是,它也

如何戒除佛法雞湯上癮症?

會模糊焦點,並讓我們上癮於追求一次次 更刺激的言語體驗。也許我們該想一想,

如何能不再沈溺於各種佛法雞湯中,

如何能透過聽出廢話來排除掉廢話,又或

不再追逐一次次言語上的慰藉,以至於

者如何從自己開始不說廢話,築夢踏實。

無法腳踏實地,卻又不可登那各種形容

在讀完很多關於心靈雞湯的研究與文

詞堆砌出的美妙境界? 一、聽法時,請帶著真想學習,及想 要在生命中做出一些改變的心理準備。

章後,我發自內心的祈願,希望自己不 要寫太多雞湯型的廢文,也希望自己不 要說太多雞湯型的廢話。但是在親身練

二、找一位行為與所說比較同步的老

習造出了許多雞湯句型之後,我有些不

師(慢慢你會感覺到,一個人說的是否

確定了,因為突然發現,自己有著烹調

就是他信的以及他做的)。

心靈雞湯的潛力。

69


藏醫與佛法

一分鐘教你辨別 食物屬性 以藏醫角度來看,味甜食物屬寒性, 同種食物生長在不同環境,五元素也會有所不同。

教授:達哇醫生

問:在台灣一般都說高麗菜是溫的、對胃很有幫

日期:2013年5月8日

助,而大白菜是寒性的,但您之前曾說高麗菜是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寒性,這讓我很困惑,請您再說明一下。 答:我說的高麗菜是包心菜,硬硬的那個。在藏

問答

醫的角度來講,那是寒性的,特別是腎虛的人,連

問:請問甲狀腺亢進與子宮肌腺瘤的治療,從藏

續吃三天就會有感覺,特別是腎虛嚴重的,不用吃

醫的角度如何調整治療?

三天,吃一次就會腰痠,而且也會明顯的感覺身體

答:關於這個問題,我回答的概念差不多和之 前一樣。我不少病人在香港也在吃藏藥,效果挺好

往下沉,好像有什麼東西在往下拖的感覺,特別是 用高麗菜醃漬的泡菜,那就更嚴重了。

的,關於飲食,跟之前說的概念一樣,沒什麼特別

當然,不同的醫學講寒性的食物都會有不一樣

的,就是導致問題的都要忌口。有的人邊吃藥邊吃

的解釋看法。從藏醫的角度來講,只要你吃的時

導致毛病的食物,病情不但沒獲改善反而惡化,然

候是甜的(甜的元素是土和水),那就是寒。因

後怪醫生開得藥不管用,這樣就不好了。

為甜的形成元素是土和水,而土跟水是寒、重,

我們會在身子虛的時候吃點補品,這時,補法

所以這是以藏醫的理論來講。

一定要小心,特別是你有腫瘤癌症,這樣的狀況

不光是講,以我的經驗,很多的病人都知道這

是不能補,越補會越糟。為什麼說糟呢?是體質

些菜很寒,因為只要下肚就很明顯了,而且高麗

的問題。我們藏醫形容癌症,就好像長在植物上

菜明顯比大白菜甜。蔬果的寒性,也有寒涼程度

的疤一樣,它把所有的營養都吸在那裡,所以越

的不同,而從涼到溫,也是比例的不同,都需要

來越強壯,一旦我們再吃補品下去,就好像在養

我們全面考慮。譬如同一個品種,你栽培在不同

它一樣,所以不能讓它有太多的營養。

的環境,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甲狀腺亢進也是如此,而且說話聲音不能太

舉個例子。印度的咕魯馬拉利是出產蘋果很有

大、太用力,也不要一口氣說太多,這點很重

名的地方,從咕魯馬拉利往裡走是拉達克。咕魯

要。除此之外,藏醫會運用仙人掌外敷法,取鮮

馬拉利這個區域全是森林,所以比較濕冷,翻越

而多汁的仙人掌一塊,剝掉外皮、小刺,搗爛後

山之後,到了拉達克就比較乾冷,草也不是那麼

用薄紗布包好敷在頸部,每日換敷多次,但如果

多。同品種的蘋果種子,種在馬拉利跟種在拉達

你的皮膚出現敏感異狀,那就不適合繼續做這類

克,隨著生態環境的不同,五元素的功效差別就

的外敷。

不一樣。所以即便是同品種的蘋果,馬拉利的蘋

70


法訊

果相較於拉達克蘋果會大一些、水分多一點,口

港也有這類病人,我跟是跟他們談心,讓他們放

感也不同。拉達克的蘋果,吃起來的蘋果味道很

鬆,放鬆對他們的行動或是想法會比較好,凡事

濃。所以環境會影響食物的五元素。又譬如印度

不能強迫,順著他,讓他慢慢去改,不要妄想短

的山羊和西藏的山羊,也有很大的距離。西藏的

時間內就能讓他改變,這就是我的經驗。

山羊就是寒,印度的山羊相對來講溫一些,那是 因為生成環境的影響。 所以,有可能在拉達克種的高麗菜和台灣種的 高麗菜也有區別,這樣去想就對了。

問:骨頭錯位不正,是否是屬於隆病,應該要如 何調整? 答:錯位不等於是隆病,錯位可能是你身體活 動的問題,可能是坐姿、睡姿的問題,這些都是

問:關於自閉、過動症狀的小孩,有什麼方法或

長時間的習慣養成的。所以,你平時就多做一些

是建議可以治療?

運動,可以慢慢矯正這些不良的姿勢。

答:這個問題如果已經發生,就想辦法解決,

譬如坐的時候,如果習慣歪七扭八,慢慢地你

但其實這個問題是可以預防的。之前我曾經講

的脊椎就會傾斜,但這些都是可以改善的。我在

過,懷孕的時候情緒一定要平衡。在西藏地區,

達蘭沙拉時,可能是受環境的影響,因為周邊的

這個自閉症的病例幾乎可以說沒有,因為藏人的

人都是要這樣坐,所以我感覺自己也不知不覺的

心情相對比較平和。

也快變成這樣,所以平時要多留意自己的坐姿。

當然,西藏人也會有壓力、痛苦等,只要是世

再者,平時多做一些運動是很重要的,如果做

間人,都會有這類問題,可是,西藏對這些問題

運動發生拉傷,就代表平常你沒做運動,不管是

比較想得開,譬如只要發生什麼事情,他會說:

肌力、耐力或是身體柔軟度都不夠,稍微動一下

這是我前世造的孽,這是因果,於是就認了,也

就扭傷。所以,任何運動之前,應採取漸進式,

就不會有沒完沒了的煩惱。要是你看得太嚴重,

要先暖身,而且慢慢增加運動量,讓身體逐漸適

想著到底是誰害我、嫁禍給我,這樣就會越來越

應後再做。

複雜、越來越矛盾。尤其是丟了貴重的東西,肯

我們工作上班,每天坐著的時間常常超過6小

定不開心,但如果想:東西丟了會帶走我的一些

時以上,晚上回到家,往往肩膀僵硬酸痛,這就

障礙,撿到的人必須是個窮苦人,那麼心情就會

代表你該去做些運動了。我平時都固定做運動,

比較平衡。你不必去想:東西到底是誰拿的?那

特別是去菩提迦耶參加噶舉祈願法會之前,我會

這個問題又會沒完沒了。所以,懷孕的時候,心

加強運動。因為有一次在布置法會現場畫雪山布

態一定要平靜,不光是你,家人以及親友也有很

景的時候,要爬很高的竹竿,當地印度人非常厲

大的責任,要好好對待孕婦,不要讓她們生氣。

害,就像猴子般一下子就爬上去了,相較我們,

對待過動或自閉症的兒童,我們要有耐心,不

因為平時沒有相關訓練,突然叫我們爬上竹竿在

能強迫他,強迫是沒用的,反而會讓他抗拒,結

架高的布景上畫東西,當下就覺得非常困難,然

果更慘。所以,你盡量不要帶他去太多人的地

後渾身肌肉酸痛。因為這次的經驗,所以隔年去

方,去公園或是環境單純的地方玩玩會比較好。

菩提迦耶前的一個月,我特別加強運動,特別做

另外就是可以給他吃一些藏藥,讓他靜下來,這

些肌耐力的訓練,不僅能提升身體的基礎體能、

類小朋友多半是隆出問題,這個隆是媽媽給他

使關節的穩定性增加,也可以增進神經傳導的效

的,所以留在他的體內不斷發作,這樣的小孩比

率,使得身體機能有效地發揮,也比較不會發生

較危險,所以就只能慢慢讓他接觸人群。我在香

運動傷害。(系列二十一) 71


龍樹慈善藥房

上山送藥包, 傳遞關懷不停歇

路,路面已較之前平坦,沿途不時看到擴建工程 仍在進行著,於是對尼泊爾的未來生起了些許信 心,也默默地為這裡樸實而善良的居民祈禱。

這裡一屋多用,人也身兼數職 我們在時好時壞的盤山路上顛簸著,偶爾有一

圖.文/張琦

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到哪裡。

輛車過去,揚起的灰塵便會把前行的視線完全遮 擋住。四個小時後,我們來到穆代,這是一個非 常簡陋的小鎮,也是來往旅人的歇腳處。穆代到

龍樹藥房上山送醫藥包的活動走出加德滿都

發放藥包的第一站達瑞高達(Daregauda)的蘇爾

後,受到當地社會活動家的肯定,12月我們接

凱(Surkhe)政區,據說只有九公里。沒想到這

受請求,再度前往偏遠貧困山區送上關懷。

一路向下盤旋的九公里,路況是如此之糟,我們

今年六月,尼泊爾山區藥包發放活動順利完 成後,朵拉卡古鎮的社會活動家森達先生非常感

整整顛了一個多小時才到。蘇爾凱村位於山底, 中間有一條溪流穿過,植被豐富、景色美麗。

動,請求我們再度前往兩處偏遠貧困區發放藥

發藥點的後面是一間兩層的房子,據說是這裡

包。雖然我們的資源已經非常緊縮了,但還是答

最大的房子,裡面有五、六間辦公室,一問之下

應了他。

才知原來是政區辦公室,真是一屋多用。

十二月九號,龍樹慈善藥房的藥包發放小組將

屋子是如此,人也不例外。由於村民文化程度

十幾大包藥物裝滿車,一大早就向加德滿都東

低,少數幾位受過教育的居民,各個都身兼數

105公里的穆代(Mude)出發。前往穆代的公路

職,這就是尼泊爾農村的現實。好在一年前有地

前半部分還湊合,後半部分就沒那麼幸運了,這

方選舉,至少產生了民選的領導。兩層樓房旁邊

條路正是我們六月發放藥包回程走的公路,想到

還有一個看起來較新的板房,是一個衛生站,只

上次的經驗餘悸猶存。五個月之後再次走上這條

有一個門衛守著,沒看到有什麼藥物。這裡的村

72


法訊

民住得很分散,附近住戶少,來發藥點等候的村

竟然高達兩萬多步,高居微信朋友圈的榜首,都

民,都是走了好幾個小時的山路來到這裡的。幫

是尼泊爾顛簸道路做的貢獻啊!

我們聯繫政區和通知受助的人,是一個熱心的法

第二天一早出發,路況比前一天稍微好一點,

律系的學生,他幾乎挨家挨戶地跑著進行通知,

雖然灰塵很大,路面較窄,還好一路上沒看到什

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尼

麼車輛,不需要會車,我們一度以為迷路了,還

泊爾的未來。

打電話詢問了好幾次,兩個多小時後終於抵達目

一個醫藥包,足夠家庭一年用量

的地多比村(Dhobi)。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是 兩旁相對集中的簡陋房屋,沒想到在這偏僻的山

在發藥之前,我們像以前一樣,把樣本藥包擺

頭上,竟然還有一個小村鎮,發藥點設在一個山

出來,雖然每種藥的功用和服用方法都寫得清清

區學校。因為跟我們直接聯繫的政區主席臨時有

楚楚,但我們還是當面做了一次講解,並要他們

事去了加德滿都,行前可能沒有交代清楚,事前

回去讓識字的孩子們重新看看。醫藥包的藥品種

沒有聯繫藥包名單村民前來,於是最後集合起來

類多且量大,足夠每個家庭一年的用量,大家拿

的村民,只有名單上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到後都非常歡喜。

值得警愓的是,聽說這裡不時有人來義診,常常

現場來了兩位病人,一個五十多歲的婦女偏

是虛晃一下,發幾片藥、拍拍照就回去了,所以村

癱了二十多年,因為年輕的時候中風沒有得到治

民的觀感很不好。幾個婦女用諷刺的口吻跟我們

療,另一位是六十多歲的婦女,頭部不由自主地不

講著以前義診的種種事情,我們於是立刻打開樣

斷搖晃,屬於肌張力障礙類疾病。兩位患者大老

本藥包,說明我們此行的目的,在聽完醫生的細心

遠過來,但現場並沒有可以治療她們的疾病的藥

解說後,在場的人,瞬間改變了原有的態度。

物,醫生留下電話,希望他們來加德滿都就醫。

整天坐車,手機運動步數破兩萬 活動結束時已經快下午三點,我們坐上車,沿

第二站出現的意外,我們一路上都在討論今後 如何避免。藥包發放,表面看似順理成章的事, 其實背後是很多人合作的結果。哪怕一點點疏 忽,都可能導致偏離預期。

著坑窪不平的石頭山路繼續前行,傍晚抵達朵拉

今年的家庭藥包發放,讓我們滿懷信心,希望

卡古鎮夜宿,準備第二天前往發藥點的第二站

明年有更多的資源讓我們走進尼泊爾山區,走向

──拉美策普(Ramechhap)縣。晚上看手機時

喜馬拉雅的貧困村民,將大家滿滿的關懷,傳遞

發現一件有趣的事,一整天都在坐車,運動步數

給尼泊爾人民。

▲熱心的大學生,前後奔波 協助發藥。

▲醫生一一解說藥包內容與使用方法。

▲美如天堂的鄉村,路況卻顛簸不已。

73


即使生病,也能讓我們修行進步

化育活動報導/眾生書房《恰美山居法五》導讀

(與卡塔仁波切連線,翻譯:比丘尼洛卓拉嫫) 大家吉祥如意。主辦單位希望我來講一下關於《恰美山 居法》的想法,首先我就緣起部分說一下。十六世大寶法 王在美國的時候,希望能將《月光大手印》翻譯成英文, 因此跟薩迦派的德松仁波切說了這一件事情。當時沈家禎 居士就發心助印這本書。之後法王再到美國的時候,德松 仁波切對法王說,恰美仁波切的《山居法》是極為殊勝 的,建議也翻譯成英文。法王聞言之後就說:「好吧,就 翻譯這兩本著作。」當時我也在場,於是心裡想著,一定 要盡我的一份心力,讓這件事情能圓滿完成。 在印度,很多的大成就者、學者著有很多論典,每位都 有各自的重點,而《恰美山居法》說的是什麼呢?這是一 本專門給閉關人提供指導的一本書。所以可以這麼說: 《恰美山居法》是總結所有的經論、所有一切教法跟口訣 的一本書。書裡包括中觀、大手印,及四個密續的教法, 這樣一本書,是非常稀有的。所以,如果能夠依著這本書 來做修持的話,就等於含攝一切教法。 有一句話:「書就好像是一位從來不會生氣的老師。」 隨時有問題,你隨時可以去參考這本書,它從來不會生 氣,而且不會有任何錯誤,你可以一再地去請教這書本。 所以我們一直到成就佛果,都可以依賴這本書來做修持, 它是一本融攝所有教法精華的書。 要教授這本書,應該是一位大學者或大成就者才行。我 自己其實沒什麼學識、也沒什麼功德,但是我懷著利益他 人的發心,所以雖然自覺不夠資格,也就教授了這本書 了。化育這麼有心,同時我也看到非常努力的法友,所以 我也希望能提供小小的貢獻,希望這本書對大家有幫助, 希望大家讀了都能究竟成佛,這是我的一個願望,謝謝大 家。 (以下堪布丹傑繼續導讀) 剛剛是卡塔仁波切開示最短的一次。通常我翻譯的時 候,都是A4紙寫了4~5頁。

主講:堪布羅卓丹傑 時間:2018年09月18日

74

卡塔仁波切也提到,對於想專心一意閉關的人來說, 《恰美山居法》整合了所有的教法,是非常實用的。剛才

地點:化育道場

仁波切提到:「這本書就是不會生氣的老師。」記得當

攝影:周彰

時,我是20多歲的小毛頭,仁波切就是這樣慢慢、慢慢的


活動報導

講,我翻譯到後面就會急、就會沉不住氣。但大

離喧鬧獨處閒居,往空林中在一樹下,或空室內

家可以看到,修行很多時候就是慢慢的做、慢慢

或在山崖或依坎窟,或在草積,或於露地,或向

的講,這本書這樣上完,真是不容易的。

塚間,或屍林處,隨宜臥具趣得支身。如是等處

這本山法,直接翻譯出來就是「山法閉關之親

當可端心,勤修靜慮莫為放逸,勿於後時情生悔

誡」,或者說直接的教授。山法基本上會談到山

恨。此則是我之所教誡。」這裡的山崖,就是山

還有法,大家有沒有聽過天法?樹法?伏藏法?

居法那個山。你可以看到,佛陀當時教完了弟子

所謂樹法,指的是很多的伏藏是在那裡取出來

後,並不是要弟子一直跟在他身邊,而是要他們

的;天法有的是直接在淨觀中顯露出來的法,但

好好找時間去山林裡閉關。

這裡的山法並沒有這些意思。就像卡塔仁波切在 連線直播裡說:「你要去山上、去淨處修法」, 其實這也是佛陀時代告訴我們的。

山居法的「法」,是證法 所謂的法是指什麼呢?之前說過,法寶分為教 法跟證法。教法是三藏十二部典籍,供我們聞思

山居法的「山」,指山崖

修;證法是什麼呢?是我們聽了課,可能學了一

在佛陀《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經典

部論釋、上了空性禪修五次第之後,你真的去

裡,佛陀說:「如是苾芻,如來大師於諸聲聞弟

聞、思、修。即便只是發菩提心也是,就是不光

子所應作者教令疾作,為欲哀愍以大悲心成就利

光只是停留在經論裡,而是你真的在心中將聽聞

益,所應作事我已作訖,汝等作者自可修行,當

到的法實踐,你就真的皈依法了。這個在你心中 75


生起的戒定慧功德,就是所謂的證法,是你實際

其實就是佛陀在律典裡告訴我們:聞法之後要每

去練習它,此論的法,就是屬於證法。

天練、然後不間斷地修持。

佛陀當時告訴所有修持者:「若諸苾芻受持 讀誦、善解其義、謹慎奉行,能令梵行久住不

現代人為什麼要閉關呢?

滅,如是之法便得弘廣,利益有情哀愍一切安樂

談完山法之後,再來是閉關。為什麼要閉關

人天。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

呢?《恰美山居法》裡說:「為了脫生死,唯一

力、七覺分、八聖道,當知此是現法利樂及後世

辦法是見到自心光明。」換句話說,你要了悟自

利樂,應當讀誦受持勿忘。」就是說這些證悟的

己的心性,最好的辦法就是萬緣放下去山居、去

法,能夠利益今生、利益來世,你應該不停地讀

閉關,然後努力精進修持正法。恰美仁波切說,

誦,受持勿忘。我們現在最麻煩的就是都忘了。

閉關獲得成就後,你的目的是教導有緣眾生,也

舉例來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好簡

幫助他們出離輪迴。

單,對吧,但可能常常忘了,甚至念過去都已經

閉關這詞,你可以說它有一點嚴謹,它可以引

無感了,但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

經據典,是佛陀當時要比丘們去山林中勤修;但

意」,是創古仁波切一定要弟子們記得的。我們

同時,你也可以看到現在有很多短期閉關的課

有沒有給自己一點時間,每天自淨其意呢?不

程,參加的人也很多。短期閉關之後,上師會給

管你用任何方法,你有沒有做到呢?如果你做

你一些功課,做完後才可以參加第二階、第三階

到「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基本上四正勤你做

等等。現代人為什麼要閉關呢?以下是三個理

到了,也就是「已生之惡令斷除、未生之惡令不

由。

生、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長」等四個 部分。這些內容指的就是山法。

一、減少焦慮:關於閉關禪修對大腦的影響, 這部分我之後會再提出科學家的數據說明,我覺

在這本書裡,你可能會看到好多新名詞:像是

得正念禪修對現代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減少焦

西藏文化或是密乘裡的一些東西。但所依止的,

慮。偶爾靜下來閉關或用任何方法每天持續練習

76


活動報導

禪修,你的焦慮真的會減少很多。大家覺得自己

散亂的心,是不快樂的心,也發現大腦的預設模

焦慮、不安嗎?會不會?因為現在這個環境很舒

式,是在我們散亂的時候出現。譬如念頭、情

服,我也覺得很舒服,沒有太多不安跟焦慮,但

緒、人際關係、誰喜歡我的臉書貼文等等,一旦

是現代人的不安指數是很高的。

我們不斷的跟自我沾黏在一起,就是不斷的在追

二、認識自己:正念禪修還有另一個好處是:

自我的劇,然後大腦的預設區塊就會一直散亂、

認識自己。現在東西方很多著作都談到這部分,

一直浮現。譬如臉書,可能有些人光看到零留

其中有一位歷史學者繼《人類大歷史》、《人類

言、零分享、零讚都會不安。所以昆士蘭大學研

大命運》之後,最近又推出一本叫《21世記的

究指出:收不到讚和留言的人,他們的歸屬感、

21堂功課》,本本都是超級暢銷書,我在想,

成就感等,明顯較差,這情況就像被社會排斥;

他可能對佛法也有些涉獵。這位作者談到,現代

而收到讚和留言時,人的瞳孔會放大,大腦的伏

人認識自己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你再不認識自

隔核會特別興奮。

己,GOOGLE、大數據、甚至政府,都會比你更 了解你自己。在很多時候,我們的資訊是被操控

現在就在健心房了!

的,可口可樂、亞馬遜、百度和政府,爭先恐後

所以,現代人更應該給自己一點時間,下線充

都想駭進你,以前是駭客攻擊電腦,但現在已經

電。譬如每天一早起來或睡前做功課的。《恰美

是駭客攻擊人腦、攻擊人體的時代,我們很容易

山居法》裡有一段提到:「我想要閉關、修持,

就會被操控。

那是太陽出來前還是未出來前好?是中午前還是

三、快樂──不散亂:已有專家學者研究推論 出:「散亂的心,是不快樂的心。」

下午好?或是晚上好?」這些很細節的部分,精 進大海都一一詢問。恰美仁波切回答是:「看你

以上三個是現代人為什麼要閉關的理由,尤其

修的是什麼法?你就在那時候繼續修。」在這個

是焦慮。現在的生活很容易讓我們焦慮,香港

時代,我們會特別照顧身體的健康,會去運動、

曾做過一項研究,一般人光看到手機沒電的圖

調整飲食,但關於自己的心呢?是不是也需要去

案,就會造成極度焦慮。其實我也常常這樣,我

關照呢?而閉關就是在修心,就是在證悟、了悟

相信很多人是這樣的,就是有「無手機恐懼症

自己的心。

(nomophobia)」。

我們在追劇,追自我的劇

關於閉關禪修就是在修心,在《平靜的心,專 注的大腦》裡也有相關的內容。兩位作者研究發 現:「禪修的人,大腦的預設模式區塊,基本上

有沒有人上廁所還帶著手機?看到已讀不回也

是不會運作的,有禪修習慣的人,比較不會跟自

會焦慮,時間愈久你就越想越多。我們不斷、不

我沾黏在一起,即便遇到很多痛苦問題,都不會

斷的被訓練,即便是一刻的等待也無法忍耐。就

跟自我黏在一起。只是發生、結束、發生、結

連追劇,都可以無縫接軌的一部部接著看,因為

束。」

前面的片頭你可以選擇直接跳過,我們連幾秒都 等不了,不斷的在讓自我、煩惱延續。

所以佛教說「我」是煩惱的根源,從大腦的角 度看,「自我」的確造成很多的問題,但透過修

《平靜的心,專注的大腦》一書裡指出:「大

持,我們是可以改變的。基本來說,禪修現在已

腦有一個地區,就是預設模式,一旦我們散亂,

經變成一個顯學了。在《平靜的心,專注的大

預設模式就會出現。」這是心理學家跟神經科學

腦》一書裡,兩位作者覺得,練心就應該跟健身

界教授兩人合著的一本書,他們得到的結論是:

一樣,要成為我們每天例行的工作,即使光是數 77


息的練習,它對於你大腦、對心的改變,都是非

修行人,等於是十年當中每天禪修12小時的行

常有幫助的。我們不斷說閉關很重要,就好像你

者,他們的生理疼痛反應則是呈很深的倒V型:

會去健身房或在家鍛練自己身體一樣,我們對身

在預期疼痛時幾乎沒有大腦活動;疼痛時,有一

體的健康會有一個警覺;同樣地,對心也要有警

個強烈卻短暫的高峰;然後大腦活動很快就平息

覺:不能再這樣重複煩惱了。所以心也是要鍛

下來。也就是在測驗時候,這位行者很平靜的把

鍊、也是要健心,現在我們就在健心房裡啦!

手放在鐵板上,科學家甚至特意的跟他說:「下

修行人對疼痛的倒V反應

一分鐘,你的手就會變得很燙,你的手就會變得 很痛。」但是這位行者的大腦沒有起任何變動,

《恰美山居法》裡還有透過疾病達到突飛猛進

依舊很平靜,但有趣的是,當這位行者被燙到的

的方法。我們一般人說「轉病痛為道用」,書本

時候,生理是非常敏銳的,他們感受到的那個

的第37章裡,這部分講說的非常仔細。這裡有

痛,比一般人敏銳,但很快地,馬上就又恢復平

一句話:「沒有比觀修空性,更加深奧的治療方

靜了。

法了。」這是非常佛法的一句用詞。 一般來說,我們面對疾病時,內心就會告訴自

八分鐘的正念,就能減少分心

己「我病了!」這就是妄念分別的想法。內心會

好,我們再講回突飛猛進的方法。

想著「喔!魔鬼邪祟要來傷害我了!」因此會想

其實每天練習是很重要的。再來一個是,我覺

自己可能有這個病、那個病,這些妄念就會在內

得精進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書中有一章是

心翻騰不已。當有「我病了!」的念頭生起時,

「精進是突飛猛進的基礎」。首先你要從內心的

就直接去看著這些念頭。想著「我病了!」、想

建設開始,如果我們要求自己的覺受跟證悟都能

著「我沒病!」這兩者是一樣的,就是個念頭而

突飛猛進,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精進。一個行者如

已,那麼就只要去看著念頭,看著內心的分別

果實修時非常懶惰,不管他瞭解多少突飛猛進的

念。

方法,都突飛猛進不起來,因為他深陷沉重的惰

在《平靜的心,專注的大腦》裡,作者特別訪

性之中。所以一切方法的最基礎,就是要克服我

問尊者,尊者說:他仍然還是有病痛,但是沒有

們銅牆鐵壁般的惰性,提起正念努力精進實修。

以前的那種焦慮,之後也不會有悔恨跟其他的東

正念禪修可以是某一種禪修方法,或是做本尊的

西產生。因此,兩位作者研究得出,禪修不見得

觀修、數息,都可以增加專注力,改善工作記

會減少生理上的病痛,當你了悟空性的時候,基

憶,有助管理衝動,以現在來說,這是非常重要

本上你不會跟自我連在一起,真正讓我們受不了

的。

的,常常是心裡過度的一種焦慮。

所以有研究指出:「十分鐘的正念,短期內可

兩位作者曾做了一個疼痛的實驗。作者說,一

以克服多工任務對注意力的蝕害,八分鐘的正念

般人在做實驗的前一天就開始擔憂,焦慮就開始

可以減少分心一陣子;兩周十小時的正念,可加

生起:「啊,我明天要去作疼痛實驗」,等到真

強注意力和工作記憶,而且大幅提高研究所入學

正被燙到的時候,他反而沒有辦法覺知到那個

考試的分數。」雖然正念禪修可以迅速提高注意

燙。有趣的是,一般人在碰到加熱的鐵板之後,

力等,但多是短期的利益,這都不是我想講的重

還繼續在擔憂,大腦情緒繼續生起,也就是說一

點,佛教著重於長期的利益,而這則有賴持續練

般人產生類疼痛預期焦慮是非常高的。

習。所以禪修真的不是一蹴可幾的,是必須不斷

書裡提到,相較於有幾十萬小時禪修經驗的 78

的去練習。


活動報導

跟隨上師,要如同蜜蜂採蜜

你與上師的連結是什麼?

《恰美山居法》是恰美仁波切在一生閉關的時

就好比今天是眾生出版社的《恰美山居法5》

候講的,是噶舉很重要的一本著作,也是堪布卡

導讀課程,看到「眾生」這兩個字,我就想到,

塔仁波切在高齡的時候為我們做的開示,它不只

它最早是大家一起發起的一個出版社。當時我才

是知識,對真正修持的人而言,真的是很有用、

小學,就被抓去校對《大般若經》。當年出版社

很重要的精髓。大家接著看39章「佛子應有的

的長輩們覺得讀經很重要,即便讀誦時不了解經

行持」,這裡的重點是噶舉祖師對跟隨上師求法

意,但也達到很好的教化。所以小時候的我只要

的建議:「我們可以親近各種不同的上師,猶如

放學來到化育,就會看到出版社一大堆人在那邊

採蜜一樣,蜜蜂採蜜的時候,他不看那花怎樣,

讀經。所以一看到眾生出版社,我的連結就是:

只要甜就好,採完蜜就飛走。」換句話說,你可

讀經、修持、大家用功的地方。

以有很多的上師。

同樣地,來到化育也是。在化育就想到,之前

但問題來了。現在的人依止上師,有時候是看

創古仁波切與好多上師都曾在這裡為大家上課。

花很漂亮就飛上去了,焦點都不在花蜜上,結果

所以來到這裡,應該要想到曾經在這裡上過的

可能碰到的是一朵假花。其實我們可以想想佛陀

課,憶起上師說過的話,而不是只想到化育這個

的教言:「依法不依人」,這就像蜜蜂採蜜一

建築或是佛像,這些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在

樣,蜜蜂在群花中辛勤的飛舞,是為了採集花

這裡你學的法,有沒有帶回去。化育,就是讓我

蜜,我們跟隨不同的上師學習,是為了求取上師

覺得,這裡不斷有法在帶給大家,不斷有花蜜給

心中的佛法精髓,求到法後,就感謝這位上師,

予大家。

這種感覺很重要。

但對於是否要跟隨那麼多上師,也有另一派的 79


說法。譬如第八世大寶法王及其他上師認為,當

本尊法,一定要修持比自己所承諾的數字還要

弟子對傳法大師的人格特質、法脈傳承、所持守

多。」也就是說,不要承諾太多,如果承諾了,

的戒律、清規都不清楚時,最好不要隨便就跟他

就要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們有法上的連結。所以第八世大寶法王等上師,

有沒有人在做十萬遍四加行的?有沒有想一萬

建議後世弟子:千萬不要輕易的就跟著那麼多不

遍就好的?上兩個月我跟在創古仁波切身邊做翻

同的上師學法。

譯,有弟子問到修持四加行的問題,他們很認

但阿底峽尊者等其他上師也依止那麼多上師,

真,才幾個月的時間,已經做完仁波切給的第一

那是什麼意思呢?第八世法王在書裡也有提到

個功課──一百萬遍的「嗡瑪尼貝美吽」六字真

這部分,翻成白話就是:「你又不是阿底峽尊

言。

者!」也就是阿底峽尊者已經達到證悟的境界,

幫他們翻譯我還滿開心的,雖然他們對佛教的

他跟隨很多的上師,有的是為了接那個法再傳給

正知、正見可能不是很懂,但是他們就是照著仁

其他的人,或者那個法快要失傳了,要去延續那

波切的教導,一步步去修持。仁波切鼓勵他們多

個法脈等等,就算他依止到一位不清淨的上師,

聽課,他們想要修四加行,仁波切就說:「好,

他也不會受到影響,因為他已經到達證悟的境界

傳統上來說,修持四加行不要中斷,你要很清楚

了。

自己能夠做到多少,你就承諾多少。舉例來說,

修行最殊勝口訣:承諾少,修持多

你要滿十萬拜,那不中斷是指,你可以分兩階 段:第一階段可能半年,休息一下,接著再半

接下來是39章的,我覺得最重要的地方──

年。你如果承諾:在這半年裡,一周七天修持六

修行最殊勝的口訣「承諾少,修持多」。當然這

天,你就規劃清楚;或是一天當中要有一座法,

本書所有內容都是很重要的。恰美仁波切在這裡

這都要先想清楚,然後去圓滿它。」所以這重點

說:「不要發心去修我們達不到的儀軌修持,或

就是在這裡,你承諾要做到多少,都要先想清

無法達成的咒語持誦數字。一旦發心要修持某個

楚,這樣會比較好。

80


活動報導

問答 接下來歡迎大家提出問題,或對剛剛內容有什

要我閉關七天。」也就是法王怎麼說,仁波切就 怎麼做。同樣地,卡塔仁波切也是,法王叫他怎 麼做,他就怎麼做。我覺得仁波切這種閉關都有

麼不清楚的,也可以提出來。

一種加持力,跟在他們身邊,你會覺得閉關實修

問:《恰美山居法》裡說的山居閉關,是一定要

的重要性。

去山裡嗎?還是山居其實是一種象徵、比喻?其

實修其實是一件需要勇氣和意志力的事。我常

實指的是寂靜獨處?如果說我就是去不了山裡,

跟仁波切到國外弘法上課,一般隨行喇嘛很多,

那可不可以到寂靜處?我們生活因緣就是在城市

大家忙完回到大通舖,通常就直接躺在那兒滑手

裡,那要怎麼創造我們的寂靜處?

機。我曾看過一個畫面讓我覺得很酷,就是一位

答:剛才卡塔仁波切的直播開示也有提到,真

本來是斜著滑手機的喇嘛突然端正起來,身體轉

的就是要一心到山裡,而且獨修。我覺得這是一

向、面對牆壁,然後打開經典開始他每天的功

個很嚴格的定義。論典裡的山法,的確就是這樣

課。他把布蓋在頭上,靜靜地做著功課,其他人

子。就我們現在人來講,不太可能有那樣長的時

還在玩手機講話,那位僧人給人一種「眾人皆醉

間閉關,但是每天的功課是很重要的,就是你要

他獨醒」的感覺。

找到一個能夠修持的節奏,然後每天修持你的功

這裡的意思是說,修持是需要勇氣的,需要意

課,我覺得這就是閉關最重要的地方。而所謂寂

志力的,即使在混亂的俗世生活中,你也應該要

靜處,法王有一次對年輕人的開示曾談到:「現

堅定修持。我覺得你不要小看你自己想要閉關的

在要找寂靜處並不容易,因為就算到了山裡,也

心和實修的舉動,會影響很多人的,尤其在現

可能還是一樣的吵雜,也還是有手機、上網的干

代,其實可以感動很多人,這更是這本書要傳遞

擾。」

出的一個訊息──這是一個要實修的時代,不管 你用什麼方式。譬如每天在大家忙於滑手機時,

問:這本書又叫做「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

你卻可以放下手機靜下來,反觀自心,或者只是

法」,但因為我們現在都在城市裡工作,每天都

輕鬆地看看大自然,你會發現這就是修持,累積

要上班,如果想要做一點小閉關,請堪布給個建

下來一定是不一樣的。

議,可以如何開始?請問堪布有沒有自己印象深 刻的閉關經驗可以分享。

各位並不孤單,因為我相信在座都是有心想要 實修的人,如果你有一念想要閉關的心,或者有

答:閉關實修是有力量的,甚至只是護關對於

一個實修的動作,即使只是在家裡禪坐幾分鐘,

我們而言,都會是一種鼓勵,是一種說不出來的

或者就是靜下來數息幾分鐘,我覺得都會影響到

力量。

周遭人。實修這種東西是很有力量的,在這時代

舉例來說,在幾個月前,我陪著創古仁波切閉

是非常重要的。

了7天的白度母關。為什麼呢?因為法王突然對 仁波切說:「您年紀大了,壽命上可能會有些障

問:虹光身的成就者是不傳法的嗎?

礙,所以仁波切您要閉關。」於是創古仁波切在

答:這我沒聽說,但我知道歷史記載,恰美仁

那麼忙的因緣之下,就真的抽出了七天去閉關。

波切是虹光身修持成就的,然後他也有在傳法。

其實這過程還發生算錯時間,在規畫閉關的第七

(系列二〈完〉)

天,還答應別人要去其他地方上課,於是仁波切

聽打:徐姮巧

只好跟主辦單位說:「可不可以延後一天,法王 81


台灣地區 ‧郵政劃撥帳號:16941166

眾生小舖

戶名: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因果福利社:http://www.pcstore.com.tw/da_yuan/ 台灣以外地區 (請來信詢問:hy.chung.shen@gmail.com)

報告法王:我做四加行

愛的六字真言 (增訂版)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作者:第15世噶瑪巴.卡恰多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傑、第17世噶瑪巴.鄔金欽列

定價:300元

多傑、第1世蔣貢康楚仁波切 譯者:妙融法師、堪布羅卓丹傑、金吉祥女、施心慧 定價:350元

法王教你做菩薩

崇高之心

──噶瑪巴《佛子行37頌》釋論

──由內而外改變世界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譯者:施心慧

定價:320元

定價:390元

就在當下

深藏的幸福

──108則創造更美好未來心要

──回憶第十六世大寶法王

作者:諾瑪李維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英譯:妙悅

譯者:感恩

定價:399元

定價:500元

因為你,我在這裡

吉祥如意每一天

──第一世噶瑪巴杜松虔巴傳記與教言

──大寶法王口訣日曆

作者:第一世噶瑪巴 杜松虔巴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倫多祖古

定價:280元

定價:350元

大寶法王:千年一願

慈悲喜捨每一天

──17段「乘願再來」的心願

──讓愛無限延伸的365項修練

作者:米克.布朗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施心慧

定價:280元

定價:360元

82


上師之師

大願王

─ ─歷代大寶法王噶瑪巴的轉世傳奇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釋論

原著:勉東倉巴仁波切、八蚌欽哲仁波切、堪千創古仁波切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講述:堪布 卡塔仁波切

譯者:妙融法師

口譯:比丘尼洛卓拉嫫

定價:260元

定價:499元

見即解脫

仁波切說二諦

──尊聖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

──《知識寶藏.二諦》釋論

瑪巴傳記與教言

作者: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作者:報恩

釋論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定價:360元

譯者:陳履安 定價:360元

妙法抄經本2──普賢行願品

大手印大圓滿雙運

隸書寫經:

原典作者:噶瑪恰美仁波切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釋論作者:堪布 卡塔仁波切

鄔金欽列多傑

譯者:噶瑪策凌確準

定價:399元

定價:380元

師心我心無分別──法王教

恆河大手印

你喚醒虔敬心的365則心法

──「大成就者帝洛巴二十九偈金剛頌」釋論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原著:帝洛巴尊者

定價:280元

釋論:第十世桑傑年巴仁波切 藏譯:噶瑪慶烈蔣措 定價:380元

法王說不動佛

放空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從內心深處放輕鬆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作者:堪千 慈囊仁波切

定價:340元

譯者: 堪布羅卓丹傑、 噶瑪慶烈蔣措、張福成 定價:330元

書名:法王說心經

乾乾淨淨向前走

作者: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從〈三十五佛懺〉步上成佛

定價:390元

之路 作者:堪布 卡塔仁波切 譯者:比丘尼洛卓拉嫫 定價:340元 83


修心

請練習,好嗎?

──七種自利利他的「心靈煉

──明就仁波切「開心禪」引導

金術」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

作者:林谷祖古仁波切

譯者:妙融法師

譯者:呂家茵

定價:350元

定價:330元

除無明闇

為什麼看不見

作者:第九世大寶法王

──「看見」的關鍵就在「心」!

噶瑪巴旺秋多傑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講述者:堪布 卡塔仁波切

譯者:施心慧

譯者:比丘尼洛卓拉嫫

定價:360元

定價:330元

恰美山居法1─4

動中修行

──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

──讓世界靜下來,或讓自己靜

作者:噶瑪恰美仁波切

下來?

講述:堪布 卡塔仁波切

作者:創巴仁波切

定價:420元~450元

譯者:靳文穎 定價:280元

直指明光心

自由的迷思

──《大手印指導教本:明現本來性》釋論

作者:創巴仁波切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譯者:靳文穎

譯者:施心慧

定價:340元

定價:420元

願惑顯智

座墊上昇起的繁星

──岡波巴大師大手印心要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作者:岡波巴大師

譯者:施心慧

釋論:林谷祖谷仁波切

定價:390元

譯者:呂家茵 定價:420元

你是幸運的

藏密氣功

──直指快樂修行的道路

──從「以氣修心」到「心氣

作者: 詠給.明就仁波切、

合一」的解脫道

艾瑞克.史旺森

作者: 噶千仁波切

譯者:林瑞冠

譯者:羅鐸仁謙等

定價:360元

定價:360元

84


休息在陰影中

愛與微細身

──「轉煩惱為道用」的六堂課

作者:措尼仁波切

作者: 堪布 卡塔仁波切

口譯: 台 灣 芬 陀 利 迦 翻 譯 小

譯者:金吉祥女

組、施心慧

定價:380元

定價:399元

醒了就好

禪修的美好時光

──擁抱真愛的14段旅程

──噶千仁波切教你禪修「止觀」與「生圓」

作者: 措尼仁波切

作者:噶千仁波切

執筆者:艾瑞克.史旺森

譯者:霍博雅

譯者:林瑞冠

定價:390元

定價:420元

覺醒一瞬間

鍛鍊智慧身

──大圓滿心性禪修指引

──藏傳瑜伽運動的修持

作者: 措尼仁波切

作者:蘿絲泰勒金洲

譯者:連德禮

譯者:爾娟

定價:399元

定價:350元

別上鉤

自心伏藏

──轉「怒火」為「清涼」的6堂課

──明就仁波切365個觀心口訣

作者:佩瑪.丘卓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

中譯:普賢法譯小組、蔣巴.丘卓

定價:290元

定價:290元

帶自己回家

行腳

──藏傳佛法前行修持指導

──明就仁波切努日返鄉紀實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海倫特寇福

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

譯者:妙琳法師

攝影:殷裕翔 文字:黃靖雅

定價:450元

定價:480元

佛陀標準時間

中陰解脫門

──讓當下的無限可能覺醒

──生死之旅一定要記得的6件

作者:舒雅達(Lama Surya Das)

譯者:項慧齡

作者:措尼仁波切

定價:380元

定價:360元

85


當蒲團遇到沙發

虔敬就是大手印〔新修版〕

──拯救你名存實亡的禪修

──《四座上師相應法》實修教導

作者:奈久‧威靈斯

講述:堪布 卡塔仁波切

譯者:項慧齡

原作:第八世噶瑪巴 米覺多傑

定價:390元

定價:350 元

動中正念

第一護法:瑪哈嘎拉

──透過禪修和日常覺知

作者: 確戒仁波切

與自己為友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作者:創巴仁波切

定價:340元

譯者:陳慧梅 定價:380元

菩提心的滋味

彌陀天法

──到彼岸那六條完美的路

原著:噶瑪恰美仁波切

作者:措尼仁波切

釋義:堪布卡塔仁波切

口譯:朱穆金、多傑喇嘛

中文口譯:張福成

定價:350元

定價:399元

金剛亥母實修法

藏密臨終寶典

作者: 確戒仁波切

──藏傳佛教30則還陽實證暨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投生淨土指南

定價:340元

作者:東杜法王 譯者:金吉祥女 定價:399元

四加行,請享用

中陰與破瓦

──校長上菜,祝你修行胃口大開

──如果,明天不再醒來,你準

作者: 確戒仁波切

備好了嗎?

譯者:堪布羅卓丹傑

根本頌:蓮花生大士

定價:340元

作者:噶千仁波切 定價:380元

我心即是白度母

斷法

──「白度母」實修教授

──眾喜之園與施身法釋論

作者: 噶千仁波切

作者:天噶仁波切

譯者:霍博雅

譯者:金吉祥女

定價:399元

定價:350元

86


沒事,我有定心丸

虹光身

──三乘法教.系列六之一別

作者:南開諾布法王

解脫道(上)

譯者:蓮海

作者:邱陽.創巴仁波切

定價:350元

譯者:項慧齡 定價:460元

上師相應法

幻輪瑜伽

原作:蔣貢康楚羅卓泰耶

──毗盧遮那大師所著《日月和

講述:堪布噶瑪拉布

合之幻輪》釋論

口譯:堪布羅卓丹傑

作者:南開諾布法王

定價:350元

譯者:歌者 定價:480元

雪域達摩

無畏獅子吼

──聖者帕當巴桑傑的傳記與教言

──大圓滿之甚深教法

英譯者:大衛默克、喇嘛次仁旺都仁波切

作者:紐修.堪仁波切

中譯者:霍博雅

定價:430元

定價:440元

除障第一 ──蓮師伏藏法「普 巴金剛」暨「金剛薩埵」實修引導

看著你的心──「證悟的老

作者:蓮師、秋吉林巴,頂果欽 哲法王、烏金祖古仁波切等 譯者:英譯中妙琳法師、藏譯中 &審定喇嘛貝瑪 定價:380元

原典作者:巴楚仁波切

活哲學

椎擊三要

──12位大師的「生命復甦術」

──噶千仁波切大圓滿頓悟法

作者:朱爾斯伊凡斯

原典作者:大持明者極喜金剛

譯者:呂家茵

造頌及注釋:巴楚仁波切

定價:420元

開示:噶千仁波切

狗」巴楚仁波切這樣直指心性 釋論作者:堪千 慈囊仁波切 譯者:林生茂(噶瑪慶烈蔣措) 定價:350元

定價:399元

金剛語

老和尚給你兩顆糖

──大圓滿瑜伽士的竅訣指引

──94歲長老仁波切手把手教止觀

作者:祖古烏金仁波切

作者:堪布卡塔仁波切

譯者:連德禮

譯者:陳怡妃

定價:380元

定價:350元

87


歡迎光臨

限時回饋

因果福利社

羊絨圍巾 全面六折 保暖、輕盈的 喀什米爾羊毛圍巾/披肩, 經典素色,實用百搭, 便宜入手,正是時候。 (1000~10000元/條)

尼泊爾手工皂, 買五送一 喜馬拉雅山天然草藥製成, 不含香精及任何添加劑, 特別適合敏感肌膚使用。 (250元/個)


供佛聖品 推薦您具備供養、 環保意義的好香與好爐

簡約風.木質臥爐 美洲黑胡桃木,良好穩定,抗蝕性強, 中等密度,堅韌硬木。 7~8吋 價格1,000~1200元

不丹香,天然無香精 不丹皇室嚴選香品,遵循千年古法, 融合數十種喜瑪拉雅山區珍貴草藥製成。 樹汁黏合,不添加人工香料及助燃物質, 氣味清新宜人,乃香中極品。

山煙供藥香 300元/30支(盒)

不丹極品藥香 300元/30支(盒)

不丹Nado極樂香 400元/30支(盒)

不丹花草香 300元/30支(盒)

更多產品,歡迎來電「因果福利社」02-89671018#16黃師姐 網店網址:http://www.pcstore.com.tw/da_yuan/ 劃撥帳號:19778815 戶名:大願股份有限公司 消費滿1000元免運費 傳真:02-8967-1069


化育文教基金會徵信錄 中華民國107年09月捐款資料

1,500元

企業有公司、裕圓富企業有限公司、卓輝有限

江玉琴、卓遵式、侯瑞華&林錦源、楊勝發、

公司、宇得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480,000元

楊 陽、賴金鳳、鍾小元、蘇育玲

800元

泰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200元

劉保美

450,000元

房麗卿、柯能騰

700元

旺興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100元

彭文蓮

50,000元

呂永光、蕭秋永

690元

中華印經協會

1,000元

葉珍怡

12,000元

王友培、王秀鳳、王秀蓮、王佳芬、王毓婉、

688元

周孝彥

王懷鈞、任偉忠、印皖明、朱純益、吳上康、 吳文琳、吳如瓊、吳建玲、吳錦釵&林軒秀、

楊程皓

10,000元

吳清田、吳麗芳、呂孝蓓、呂悅如、呂劍榮、

660元

沈青娟、林君穎、范雷震

宋俊松、宋俊松、李文秀、李合峰、李叔桓、

李月瑟

8,300元

李幸儀、李致穎、周 平、林文芝、林文津、 林宗材、林怡君、林怡君、林明毅、林翠凰、

600元

三寶弟子

邱 菊、姚德明、施志忠、柯能騰、洪如鴻、

尹乃熾、任秀貞、呂秀玲、李先雨、沈秉澤、

8,000元

洪來春、洪昌宏、唐 銑、徐禎陽、張三妹、

汪西琳、昌艷屏、張金梅、張雅鈴、彭純姬、

桂達彥&莊桐晞&桂朗迦&陳秋燕、張木樹、

楊秀娟、劉綠瑛、謝桂香、蘇景暉、顧嘉展、

張志吉、張秀滿、張順治、張麗華、曹育瑋、

徐珮琪

7,500元

曹晉嘉、梁純淨、梁靜芳、許岳年、許秋月、

(行旅練習帖)新書分享會特別企劃購書者

許梅英、許淑玲、許慧斕、郭俊亨、郭愛俐、

500元

王士潔

5,000元 黃姿燕、趙蓬軒

陳玉貞、陳玉貞、陳秀玲、陳昭蓉、陳素珍、 陳彩芬、陳惠玲、陳睿鴻、彭 佾、彭炎祺、 曾欽一、曾綺屏、游智偉、辜麗芬、黃淑貞、

3,000元

黃淑惠、黃麗英、黃麗容、黃顯智、塗天和、

李安瑜、李偉泰、李毅平、張桂英、陳宇慷、

楊雅蓉、萬宸禎、葉帝余、葉思欣、葉源潔、

陳宏嘉、傅銘輝、楊智鈞、鐘寶釵

葉瀞月、廖玲華、廖淑絹、廖淑絹、廖震元、 熊如瀅、熊瑞玲、劉巡宇、劉鎮誠、蔡明珊、

2,000元

蔡國偉、蔡惠英、蔡蕙聯、鄭永鈴、燕慧珍、

王宏珍、李丙登、周麗霞、林文津、林蘭英、

蕭茗珍、蕭寶惜、謝凱琳、謝瑞祥、簡宏安、

洪稚盈、唐瑞梅、張嘉穎、陳芳蓉、陳盛基、

簡煌石、藍志恒、魏叔琴、羅文華&羅國雄、

陳麗宇、黃淑麗、蔣東安、蔡文能&林月珠&

關慧瑛、蘇尹男、蘇愛婷、顧正琥、許太南&

林明煌&林宏岳&蔡欣蓉&蔡宜穎&蔡心瑜&林

陳燕珠&許雅雯&許重信&吳彬豪&連彗錦&

玉珊&蔡育慈、吳黃金美

吳 濬&許允譯、盧國雄&郭惠玉闔家、寰力

90

丁坤鎮、于翠華、尹乃熾、方仁駿、方天人& 方歆寍、方天人&方歆寍、方淳萱、方莉伶、 王文玲、王文珠、王仙容、王永森、王克仁、 王宏煌、王俊惠&傅文良&王為公&王宣賀、 王建成、王建雅、王美玉、王茂德、王英蘭、 王貞文、王淑蕙、王雪娥、王隆洲、王義光、 王詩仁、王碧華、王碩傑、王蓉華、王燕珠、 王燕珠、古乃思、史楚心、白水旺、白沈明、 白純菁、石永禎、任秀貞、朱育儀、朱育儀、 朱益村、朱純益、朱淑珍、朱慶瑜、江明煌& 江涂純、何阿春、何俊穎、何俊龍、何景輝、 何維孝、余叔錦、余初郎、余珮琦、余楊祥、 余漢民、吳仁氣、吳秀蘭、吳岩弘、吳長娟、 吳建台、吳 玲、吳美嫈、吳惠芳、吳詠儀、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普賢行願品〉

吳鳳玉、吳鳳萍、吳慧姬、吳慧敏、吳嬡琴、

彭秋真、曾文慧、曾功銘、曾孝文、曾奉懿、

300元

呂崇明、巫建龍、李永富、李佳亭、李宗玉、

曾映鈞、曾美鳳、曾梅華、曾頂嘉、曾鳳宜、

朱育儀、周則銘、林美橙、康羽妮、陳美鈴、

李明楓、李明楓&李明君&尤玉梅、李彥承、

曾蘇銘、游亦安、程顯宏、童小鈴、黃子芳、

劉環生、蔡秋風、盧伯竑、盧采伶、盧麗香、

李美照、李素華、李張紡、李淑觀、李智煜、

黃守都、黃安堂、黃芝蘭、黃政富、黃春銘、

謝春園、顏存義、李錦平、沈清標、沈柏憲、

李貴美、李雅雯、李榮俊、李蘭生、沈亦芳、

黃津鈺、黃秋愛、黃書凰、黃素真、黃啟源、

沈煜翔、吳承錦闔家

沈亦芳、沈如蘭、沈瓊姿、周宜靜、周承杰、

黃敏傑、黃莉娜、黃富美、黃種進、黃德舜、

周昭榮、周美麗、周慧玲、昌艷屏、果榮宇、

黃錦鳳、黃瓊葵、黃麗珠、黃耀祥、楊玉瑩、

240元

林友涵、林世民、林台福、林宏諭、林杏枝、

楊兆庭、楊金玉、楊沭芳、楊雪霞、楊雯惠、

李靖宣&李羿寰、李豐榮&陳裔玲

林秀玲、林秀薇、林良美、林佳縈、林佩金、

楊琤茹、楊錦雲、楊豐瑞、溫先儀、溫先慧、

林坤隆、林坤標、林坤緯&林佳融、林坤龍、

溫慧萍、葉士青、葉俊郎、葉淑鈺、葛文盛、

200元

林松德、林俊榮、林恆如、林恆如、林珍貞、

詹石娥、詹東興、詹麗瑩、鄒雪梅、雷悅俐、

林紀屏、林美英、林紘瑞、林紘瑞、林清莉、

廖士欽、廖幼華、廖玟斌、廖國妙、熊梓檳、

林淑文、林淑芬、林淑惠、林湘如、林湘羚、

褚宏文、趙宇修、趙曼萍、趙麗萍、劉文英、

林慈娜、林碧燕、林 鳳、林麗玲、林 美、

劉克偉、劉彤芳、劉秀媛、劉邦弘、劉芳莉、

邵世安、邵瓊珠、邱志良、邱玲美、邱惠敏、

劉芙蓉、劉郁琦、劉娟伶、劉娟美、劉家東、

邱鸞嬌、金瑞芝、俞秋漣、施秀鳳、施俊名、

劉書豪、劉淑貞、劉連英、劉瑞吟、劉瑞明、

150元

施麗玉、柯素情、洪光輝、洪 戎、洪玫英、

劉聖裕、劉聖耀、劉銀河、歐陽富、潘郁仁、

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

洪金德、洪美理、洪若娟、洪偉峰、洪梓軒、

潘郁仁、蔣靜華、蔡育維、蔡宜勳、蔡昆泓、

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

洪掌珠、洪進福、洪鈴雯、洪嘉謙、胡學強、

蔡明雅、蔡明義、蔡金麗、蔡昭珠、蔡美勤、

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

范俊海、倪素娥、孫美升、孫樂平、孫麗婷、

蔡夏明&賴嘉茵&蔡廷為&蔡淳婷、蔡庭容、

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

徐嘉妤、徐嘉妏、殷勝田、翁玉玲、翁銀芳、

蔡國偉、蔡國偉、蔡淑美、蔡淑敏、蔡鳳梅、

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

翁慧貞、翁燕玲、高瑞月、高燕菁、高燕鳳、

蔡慧真、鄭旭昇、鄭俊鴻、鄭國強、鄭惠娟、

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

常 琳、張永興、張玉燕、張白芬、張秀娟、

鄭裕民、鄭緯立、鄭麗玲、鄧士陞、鄧允怡、

呂美鳳&林倩如

張 勉、張茂松、張郁琳、張晉瑋、張國源、

鄧立生、蕭弘清、蕭富聰、蕭華菁、蕭鈺樺、

張涵傑、張雪枝、張順成、張瑞珍、張瑜芬、

蕭澍經、賴育祈、賴明福、賴盈達、賴振華、

100元

張慧敏、張慧婷、張濬源、張耀方、曹麗華、

賴清哲、賴翠蓮、錢翠微、駱金興、謝婉雯、

任秀貞、任怡潔、任祐辰、江美珠、吳東源、

梁美銀、梁清傑&梁心宥、符兆偉、符兆偉、

鍾起惠、鍾瑞貞、鍾賜嬌、韓秀鳳、簡慧玲、

李碧容、林靖汾、施蘭鳳、陳清城、陸秀英、

符湘萍、莊月環、莊素月、莊惠珺、莊智清、

顏存義、顏俊豐、顏銘鴻、顏輝煌&賴珮珍&

黃士銓、黃小俐、黃柏翔、楊博凡、楊博宇、

莊萱琳、許光政、許岳年、許珮瑋、許素華、

顏孝承&顏榕佑&顏猸家、魏一純、魏偉珍、

鄭劉濱&因美娥、蕭天佑、陳清木、陳睿蕙、

許淑靜、許逸蘭、許麗月、許麗芬、郭玉霞、

羅文喬、羅 雲、嚴允寧、蘇天賜、蘇念慈、

羅義傑、羅義欽、羅昱承、吳杜淑芬、張簡元

郭秀貞、郭秀滿、郭素蘭、郭淑卿、郭惠修、

蘇素卿、蘇莉萍、蘇瑞德、蘇麗容、顧正琥、

欽、陳朱時子

郭斐玲、郭麗堂、郭耀宗、陳乃菁、陳子諭、

謝董幼里、蔡陳秀絨、廖徐臺妹、陳周林華、

陳文山、陳台運、陳正慧、陳玉淡、陳玉葉、

siu lam neil tse

陳玉寶、陳白雪、陳吉立、陳君瑋、陳宏志、 陳秀珠、陳秀淋、陳秀鈺、陳佩棻、陳宗緯、 陳念祖、陳怡君、陳芳英、陳采詩、陳金葉、

于子淵、于庭懿、王啟章、艾貽芳、吳水塗、 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 林倩如、徐清華、康麗珠、陳洋鉦、楊秋子、 劉福相&劉怡宣、羅紫萍、羅紫萍、張簡媛 翔、陳林玉葉、羅紫萍&羅高彩敏

400元 林秀珍

陳俞儜、陳冠亨、陳威任、陳映文&陳宣瑋&

380元

梁宇芮、陳柔諭、陳珍枝、陳美玲、陳美倫、

黃欣瑤

陳美瑩、陳美鏡、陳香吟、陳家琳、陳素慧、 陳國賢、陳堅誠、陳敏慧、陳清泉、陳勝基、 陳惠如、陳華珍、陳瑞梅、陳鈴如、陳麗娜、 陳麗鳳、陸勝慧、陶道安、傅惠美、彭昇平、

91


中華民國107年10月捐款資料

2,000元

富企業有限公司、宇得國際企業有限公司、佳

王素君、李丙登、洪稚盈、唐瑞梅、陳麗宇、

德興網路(有)、卓輝有限公司

470,000元

黃淑麗、蔣東安、駱香君

800元

銀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500元

劉保美

460,000元

王和元、王劍江、江玉琴、卓遵式、侯瑞華&

740元

漢寶實業(股)公司

140,000元 震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50,000元 中華印經協會

15,000元 湯雅淯

12,000元 張秀禎

林錦源、張禎宸&張達綸&麥狄綸、楊勝發、 楊 陽、賴金鳳、鍾小元、簡素惠、嚴慧心、 蘇育玲

1,200元 房麗卿、柯能騰

1,100元 呂永光、林佳薇、蕭秋永

1,075元 鄭釗茹

1,000元

10,000元

王友培、王佳芬、王毓婉、王懷鈞、任偉忠、

林君穎、范雷震、蘇萃莉

印皖明、朱純益、吳上康、吳文琳、吳建玲、

陳裔玲&李豐榮

700元 彭文蓮

688元 楊程皓

660元 李月瑟

600元 尹乃熾、任秀貞、李先雨、沈秉澤、汪西琳、 昌艷屏、張雅鈴、彭純姬、楊秀娟、劉綠瑛、 蘇景暉、顧嘉展、徐珮琪、羅昱承

吳錦釵&林軒秀、吳麗芳、呂孝蓓、呂悅如、

500元

呂劍榮、宋俊松、宋俊松、李文秀、李合峰、

王士潔、陳廖接

丁坤鎮、于翠華、尹乃熾、方仁駿、方天人&

李叔桓、李幸儀、李金福、李致穎、周 平、

方歆寍、方天人&方歆寍、方淳萱、方莉伶、

6,100元

林文芝、林文津、林宗材、林怡君、林怡君、

王文玲、王文珠、王仙容、王永森、王克仁、

林明毅、林素琴、林翠凰、邱 菊、姚德明、

王宏煌、王俊惠&傅文良&王為公&王宣賀、

施志忠、柯能騰、洪如鴻、洪來春、洪昌宏、

王建成、王建雅、王美玉、王茂德、王英蘭、

5,000元

唐 銑、徐禎陽、桂達彥&莊桐晞&桂朗迦&

王貞文、王淑蕙、王雪娥、王隆洲、王義光、

高明芳、黃姿燕、趙蓬軒

陳秋燕、高愛卿、張三妹、張木樹、張秀滿、

王詩仁、王碧華、王碩傑、王蓉華、王燕珠、

張順治、張麗華、張耀元、曹育瑋、曹晉嘉、

王燕珠、古乃思、史楚心、白水旺、白沈明、

梁純淨、梁靜芳、許岳年、許秋月、許梅英、

白純菁、石永禎、任秀貞、朱育儀、朱育儀、

許淑玲、許慧斕、郭俊亨、郭愛俐、陳玉貞、

朱益村、朱純益、朱淑珍、朱慶瑜、何阿春、

3,000元

陳玉貞、陳秀玲、陳佩儀、陳昭蓉、陳素珍、

江明煌&江涂純、何俊穎、何俊龍、何景輝、

張桂英、郭俊麟、陳宏嘉、傅銘輝、華碧玉、

陳彩芬、陳祥榮、陳惠玲、陳新豐、陳睿鴻、

何維孝、余叔錦、余初郎、余珮琦、余楊祥、

楊智鈞、蔡忠和、鐘寶釵

彭 佾、彭炎祺、曾欽一、曾綺屏、游智偉、

余漢民、吳仁氣、吳秀蘭、吳季樺、吳岩弘、

黃怡文、黃淑貞、黃麗容、黃顯智、塗天和、

2,500元

吳長娟、吳建台、吳 玲、吳美嫈、吳惠芳、

楊雅蓉、葉帝余、葉源潔、葉瀞月、廖玲華、

吳詠儀、吳鳳玉、吳鳳萍、吳慧姬、吳慧敏、

馬兆輝、億宗有限公司

廖珠善、廖淑絹、廖淑絹、廖震元、熊瑞玲、

吳嬡琴、呂崇明、巫建龍、李永富、李宗玉、

劉巡宇、劉鎮誠、蔡明珊、蔡國偉、蔡惠英、

李彥承、李美照、李素華、李張紡、李淑觀、

蔡蕙聯、鄭永鈴、燕慧珍、蕭心怡、蕭茗珍、

李智煜、李貴美、李榮俊、李蘭生、沈亦芳、

蕭寶惜、謝素員、謝瑞祥、簡煌石、藍志恒、

沈亦芳、沈如蘭、沈瓊姿、周宜靜、周承杰、

2,100元

魏叔琴、羅文華&羅國雄、關慧瑛、蘇尹男、

周昭榮、周美麗、周慧玲、易麗華、昌艷屏、

張嘉穎

蘇秀汝、蘇愛婷、顧正琥、葉宥呈、葉征勇、

果榮宇、林友涵、林世民、林台福、林宏諭、

盧國雄&郭惠玉闔家、寰力企業有公司、裕圓

林杏枝、林秀玲、林秀薇、林良美、林佳縈、

8,000元

三寶弟子

3,200元 陳浚明

2,200元 朱蔡柑

92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於嚴淨。~〈普賢行願品〉

林佩金、林坤隆、林坤標、林坤緯&林佳融、

廖玟斌、廖國妙、熊梓檳、褚宏文、趙宇修、

150元

林坤龍、林松德、林俊榮、林恆如、林恆如、

趙曼萍、趙麗萍、劉文英、劉克偉、劉彤芳、

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

林珍貞、林紀屏、林紘瑞、林紘瑞、林清莉、

劉秀媛、劉邦弘、劉芳莉、劉彥德、劉郁琦、

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

林淑文、林淑芬、林淑惠、林慈娜、林碧燕、

劉娟伶、劉娟美、劉家東、劉書豪、劉淑貞、

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

林 鳳、林麗玲、林 美、邵瓊珠、邱志良、

劉連英、劉瑞吟、劉瑞明、劉聖裕、劉聖耀、

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

邱玲美、邱惠敏、邱鸞嬌、金瑞芝、俞秋漣、

劉銀河、歐陽富、潘郁仁、潘郁仁、蔣靜華、

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

施秀鳳、施俊名、施麗玉、柯素情、洪光輝、

蔡育維、蔡宜勳、蔡昆泓、蔡明義、蔡金麗、

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

洪玫英、洪美理、洪若娟、洪偉峰、洪掌珠、

蔡昭珠、蔡美勤、蔡庭容、蔡國偉、蔡國偉、

呂美鳳&林倩如

洪進福、洪鈴雯、洪嘉謙、胡學強、范俊海、

蔡淑敏、蔡鳳梅、蔡慧真、鄭旭昇、鄭俊鴻、

倪素娥、孫美升、孫樂平、孫麗婷、徐嘉妤、

鄭國強、鄭惠娟、鄭裕民、鄭緯立、鄭麗玲、

100元

徐嘉妏、殷勝田、翁玉玲、翁銀芳、翁慧貞、

鄧士陞、鄧允怡、鄧立生、蕭弘清、蕭華菁、

任秀貞、任怡潔、任祐辰、江美珠、吳東源、

翁燕玲、袁桂薰、高瑞月、高燕菁、高燕鳳、

蕭鈺樺、蕭澍經、賴育祈、賴明福、賴盈達、

李碧容、林靖汾、施蘭鳳、陳清城、陸秀英、

常 琳、張永興、張玉燕、張白芬、張 勉、

賴振華、賴清哲、賴翠蓮、錢翠微、駱金興、

黃士銓、黃小俐、黃全利、黃柏翔、楊博凡、

張茂松、張郁琳、張晉瑋、張國源、張涵傑、

謝婉雯、鍾彥廷、鍾昱樓、鍾起惠、鍾瑞貞、

楊博宇、鄭劉濱&因美娥、蕭天佑、陳清木、

張雪枝、張順成、張瑞珍、張瑜芬、張慧敏、

鍾賜嬌、韓秀鳳、簡慧玲、顏存義、顏俊豐、

陳睿蕙、羅義傑、羅義欽、羅昱承、吳杜淑

張慧婷、張濬源、張耀方、曹麗華、梁美銀、

魏一純、魏偉珍、羅文喬、羅 雲、嚴允寧、

芬、張簡元欽、陳朱時子

梁清傑&梁心宥、梁愛玲、符兆偉、符兆偉、

蘇天賜、蘇念慈、蘇素卿、蘇莉萍、蘇瑞德、

符湘萍、莊素月、莊惠珺、莊智清、莊萱琳、

蘇麗容、釋清山、顧正琥、洪金德、洪 戎、

許光政、許岳年、許珮瑋、許素華、許淑靜、

洪梓軒、林湘如、蔡夏明&賴嘉茵&蔡廷為&

許逸蘭、許麗月、許麗芬、郭玉霞、郭秀貞、

蔡淳婷、蔡欣蓉&林月珠&蔡文能&林明煌&

郭秀滿、郭海生、郭素蘭、郭淑卿、郭惠修、

林宏岳、李明楓&李明君&尤玉梅、李明楓&

郭斐玲、郭麗堂、郭耀宗、陳乃菁、陳子諭、

李明君&尤玉梅、顏銘鴻、顏輝煌&賴珮珍&

陳文山、陳文傑、陳台運、陳正慧、陳玉淡、

顏孝承&顏榕佑&顏 家、梁佩君&梁江欽梅&

陳玉葉、陳玉寶、陳白雪、陳吉立、陳君瑋、

陳春福&陳奕晴&陳奕涵、謝董幼里、蔡陳秀

陳宏志、陳秀珠、陳秀淋、陳秀鈺、陳佳琪、

絨、廖徐臺妹、陳周林華、TAN AH KEOW

陳佩棻、陳宗緯、陳念祖、陳怡君、陳芳英、 陳采詩、陳金葉、陳俞儜、陳冠亨、陳威任、 陳映文&陳宣瑋&梁宇芮、陳柔諭、陳珍枝、

400元 林秀珍、盧麗香

陳美玲、陳美倫、陳美瑩、陳香吟、陳家琳、

300元

陳素慧、陳國賢、陳堅誠、陳敏慧、陳清泉、

朱育儀、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

陳勝基、陳惠如、陳朝揚、陳華珍、陳瑞梅、

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

陳麗娜、陳麗鳳、陸勝慧、陶道安、傅惠美、

林倩如、周則銘、林美橙、陳美鈴、郭麗雲&

彭昇平、彭秋真、曾文慧、曾功銘、曾孝文、

曾子恩、劉環生、蔡秋風、盧伯竑、謝春園、

曾奉懿、曾映鈞、曾美鳳、曾 真、曾梅華、

顏存義、李錦平、沈清標、沈柏憲、沈煜翔

曾頂嘉、曾鳳宜、曾蘇銘、游亦安、程顯宏、 童小鈴、黃子芳、黃守都、黃安堂、黃芝蘭、

240元

黃政富、黃春銘、黃津鈺、黃秋愛、黃書凰、

李靖宣&李羿寰

黃素真、黃啟源、黃莉娜、黃富美、黃種進、 黃德舜、黃錦鳳、黃瓊葵、黃麗珠、黃耀祥、 楊玉瑩、楊兆庭、楊志謙、楊金玉、楊沭芳、 楊淑美、楊雪霞、楊雯惠、楊琤茹、楊錦雲、 楊豐瑞、溫先儀、溫先慧、溫慧萍、葉士青、 葉俊郎、葉淑鈺、葛文盛、詹石娥、詹東興、

200元 王啟章、艾貽芳、吳水塗、呂美鳳&林倩如、 徐清華、康麗珠、張天祺、陳洋鉦、楊秋子、 劉福相&劉怡宣、羅紫萍、羅紫萍&羅高彩 敏、張簡媛翔

詹麗瑩、鄒雪梅、雷悅俐、廖士欽、廖幼華、

93


中華民國107年11月捐款資料 50,000元 中華印經協會

36,000元 徐玉豐

15,330元 三寶弟子

10,000元 范雷震

1,500元

700元

江玉琴、卓遵式、侯瑞華&林錦源、陳祥榮、

彭文蓮

楊勝發、楊 陽、劉 妮、劉惠禎、賴金鳳、 鍾小元、蘇育玲

1,200元 柯能騰

1,100元 呂永光、蕭秋永

1,000元 王友培、王秀鳳、王佳芬、王毓婉、王懷鈞、 任偉忠、印皖明、朱純益、吳上康、吳文琳、

8,000元

吳如瓊、吳建玲、吳錦釵&林軒秀、吳麗芳、

王士潔、陳王珠

呂孝蓓、呂悅如、呂劍榮、宋俊松、宋俊松、

688元 楊程皓

660元 李月瑟

650元 孫婉珍

600元 尹乃熾、任秀貞、李先雨、沈秉澤、汪西琳、 昌艷屏、張雅鈴、彭純姬、楊秀娟、劉綠瑛、 蘇景暉、顧嘉展、徐珮琪

李文秀、李文龍、李合峰、李叔桓、李幸儀、

500元

李致穎、周 平、林文芝、林文津、林玄真、

王麗英、周毓芳、張薰卿、張瓊月、盛子麟、

丁坤鎮、于翠華、尹乃熾、方天人&方歆寍、

林玉好、林宗材、林怡君、林怡君、林明毅、

陳思伶、趙蓬軒

方仁駿、方天人&方歆寍、方淳萱、方莉伶、

林翠凰、邱 菊、姚德明、施志忠、柯能騰、

王文玲、王文珠、王仙容、王永森、王克仁、

4,300元

洪如鴻、洪來春、洪昌宏、唐 銑、徐禎陽、

王宏煌、王俊惠&傅文良&王為公&王宣賀、

桂達彥&莊桐晞&桂朗迦&陳秋燕、張三妹、

王建成、王美玉、王茂德、王英蘭、王貞文、

張木樹、張秀滿、張順治、張麗華、曹育瑋、

4,000元

王淑蕙、王雪娥、王隆洲、王義光、王詩仁、

曹晉嘉、梁純淨、梁靜芳、許岳年、許秋月、

王碧華、王碩傑、王蓉華、王燕珠、王燕珠、

葉雲蘭、Hung Suet Yu

許梅英、許淑玲、許慧斕、郭奕辰&郭麗堂、

古乃思、史楚心、白水旺、白沈明、白純菁、

郭俊亨、郭愛俐、陳玉貞、陳秀玲、陳佩儀、

石永禎、任秀貞、朱育儀、朱育儀、朱益村、

陳昭蓉、陳素珍、陳彩芬、陳惠玲、陳新豐、

朱純益、朱淑珍、朱慶瑜、江明煌&江涂純、

陳睿鴻、彭 佾、彭炎祺、曾文瑞、曾欽一、

何阿春、何俊穎、何俊龍、何景輝、何維孝、

3,000元

曾綺屏、游智偉、游智偉、黃淑貞、黃麗容、

余叔錦、余初郎、余珮琦、余楊祥、余漢民、

尹顯慧、張秋美、張桂英、陳宏嘉、傅銘輝、

黃顯智、塗天和、葉帝余、葉倫芝、葉源潔、

吳仁氣、吳秀蘭、吳岩弘、吳長娟、吳建台、

楊智鈞、劉其昌、蔡紹禧、鐘寶釵、Chong

廖玲華、廖珠善、廖淑絹、廖淑絹、廖震元、

吳 玲、吳美嫈、吳惠芳、吳詠儀、吳鳳玉、

fom nee、NAGAYAMA REI、王林素秋

熊瑞玲、劉巡宇、劉貞秀、劉鎮誠、蔡中庸、

吳鳳萍、吳慧姬、吳慧敏、吳嬡琴、呂崇明、

蔡明珊、蔡國偉、蔡惠英、蔡蕙聯、鄭永鈴、

2,000元

巫建龍、李永富、李宗玉、李明珠&李品萱、

燕慧珍、蕭茗珍、蕭寶惜、謝瑞祥、簡煌石、

呂千慧、李丙登、林蘭英、劉德妹、洪稚盈、

李明楓&李明君&尤玉梅、李彥承、李美照、

藍志恒、魏叔琴、羅文華&羅國雄、關慧瑛、

唐瑞梅、莊喨喨、郭俊麟、陳佳芬、陳麗宇、

李明楓&李明君&尤玉梅、李素華、李張紡、

蘇尹男、蘇愛婷、顧正琥、黃語蓁、吳黃金

黃淑麗、蔣東安、駱香君

李淑觀、李智煜、李貴美、李榮俊、李蘭生、

美、盧國雄&郭惠玉闔家、黃宗熙閤家、宇得

沈亦芳、沈亦芳、沈如蘭、沈瓊姿、周宜靜、

國際企業有限公司、卓輝有限公司、裕圓富企

周承杰、周昭榮、周美麗、周慧玲、昌艷屏、

業有限公司、寰力企業有公司

果榮宇、林友涵、林世民、林台福、林宏諭、

800元

林杏枝、林秀玲、林秀薇、林良美、林佳縈、

5,000元

杜金美

3,600元 吳佳蓉

1,650元 邱智賢

劉保美

94

林佩金、林坤隆、林坤標、林坤緯&林佳融、 林坤龍、林松德、林俊榮、林恆如、林恆如、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普賢行願品〉

林珍貞、林紀屏、林素琴、林紘瑞、林紘瑞、

詹麗瑩、鄒雪梅、雷悅俐、廖士欽、廖幼華、

200元

林清莉、林淑文、林淑芬、林淑惠、林湘如、

廖玟斌、廖國妙、熊梓檳、褚宏文、趙宇修、

王啟章、石清陽、艾貽芳、吳水塗、呂美鳳&

林湘羚、林慈娜、林碧燕、林 鳳、林麗玲、

趙曼萍、趙麗萍、劉文英、劉克偉、劉彤芳、

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

林 美、邵瓊珠、邱志良、邱玲美、邱惠敏、

劉秀媛、劉邦弘、劉芳莉、劉郁琦、劉娟伶、

呂美鳳&林倩如、范慶賓、徐清華、康麗珠、

邱鸞嬌、金瑞芝、俞秋漣、施秀鳳、施俊名、

劉娟美、劉家東、劉書豪、劉淑貞、劉連英、

郭麗雲、陳洋鉦、楊秋子、劉福相&劉怡宣、

施麗玉、柯素情、洪光輝、洪 戎、洪玫英、

劉瑞吟、劉瑞明、劉聖裕、劉聖耀、劉銀河、

羅林春霞&羅聯芳、羅紫萍&羅高彩敏、張簡

洪金德、洪美理、洪若娟、洪偉峰、洪梓軒、

歐陽富、潘郁仁、潘郁仁、蔣靜華、蔡育維、

媛翔

洪掌珠、洪進福、洪鈴雯、洪嘉謙、胡學強、

蔡宜勳、蔡昆泓、蔡明義、蔡金麗、蔡昭珠、

范俊海、倪素娥、孫美升、孫樂平、孫麗婷、

蔡美勤、蔡夏明&賴嘉茵&蔡廷為&蔡淳婷、

150元

徐嘉妤、徐嘉妏、殷勝田、翁玉玲、翁美貞、

蔡庭容、蔡國偉、蔡國偉、蔡淑敏、蔡鳳梅、

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

翁惠珍、翁銀芳、翁慧貞、翁燕玲、馬毓穗、

蔡慧真、鄭旭昇、鄭俊鴻、鄭國強、鄭惠娟、

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

高瑞月、高燕菁、高燕鳳、常 琳、張永興、

鄭裕民、鄭緯立、鄭麗玲、鄧士陞、鄧允怡、

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

張玉燕、張白芬、張 勉、張茂松、張郁琳、

鄧立生、蕭弘清、蕭華菁、蕭鈺樺、蕭澍經、

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

張晉瑋、張國源、張涵傑、張雪枝、張順成、

賴育祈、賴明福、賴盈達、賴振華、賴清哲、

呂美鳳&林倩如

張瑞珍、張瑜芬、張慧敏、張慧婷、張濬源、

賴翠蓮、錢翠微、駱金興、謝明政、謝婉雯、

張耀方、曹麗華、梁美銀、梁清傑&梁心宥、

鍾彥廷、鍾昱樓、鍾起惠、鍾瑞貞、鍾賜嬌、

100元

符兆偉、符兆偉、符湘萍、莊玉鈴、莊素月、

韓秀鳳、簡慧玲、顏存義、顏俊豐、顏銘鴻、

莊惠珺、莊智清、莊萱琳、許光政、許岳年、

顏輝煌&賴珮珍&顏孝承&顏榕佑&顏 家、

許珮瑋、許素華、許淑靜、許麗月、郭玉霞、

魏一純、魏偉珍、羅文喬、羅 雲、嚴允寧、

郭秀貞、郭秀滿、郭素蘭、郭淑卿、郭惠修、

蘇天賜、蘇念慈、蘇素卿、蘇莉萍、蘇瑞德、

郭斐玲、郭麗堂、郭耀宗、陳乃菁、陳文山、

蘇麗容、顧正琥、謝董幼里、蔡陳秀絨、廖徐

陳台運、陳正慧、陳玉淡、陳玉葉、陳玉寶、

臺妹、陳周林華

陳白雪、陳吉立、陳君瑋、陳宏志、陳秀珠、 陳秀淋、陳秀鈺、陳佩棻、陳宗緯、陳念祖、 陳怡君、陳芳英、陳采詩、陳金葉、陳俞儜、

任秀貞、任怡潔、任祐辰、江美珠、吳東源、 李碧容、林靖汾、施蘭鳳、莊福生、陳清城、 陳清城、陸秀英、黃士銓、黃小俐、黃柏翔、 楊博凡、楊博宇、鄭劉濱&因美娥、蕭天佑、 陳清木、陳睿蕙、羅義傑、羅義欽、羅昱承、 陳朱時子、張簡元欽、吳杜淑芬

477元 陳季微

陳冠亨、陳威任、陳映文&陳宣瑋&梁宇芮、

410元

陳柔諭、陳珍枝、陳美玲、陳美倫、陳美瑩、

陳佳文

陳美鏡、陳香吟、陳家琳、陳素慧、陳國賢、 陳堅誠、陳敏慧、陳清泉、陳勝基、陳惠如、

400元

陳華珍、陳瑞梅、陳麗娜、陳麗鳳、陸勝慧、

林秀珍

陶道安、傅凱葶、傅惠美、彭昇平、彭秋真、 曾功銘、曾孝文、曾奉懿、曾映鈞、曾美鳳、 曾梅華、曾頂嘉、曾鳳宜、游亦安、程顯宏、 童小鈴、黃子芳、黃玉清、黃守都、黃安堂、 黃芝蘭、黃政富、黃春銘、黃津鈺、黃秋愛、 黃書凰、黃素真、黃啟源、黃細旻、黃莉娜、 黃富美、黃種進、黃德舜、黃錦鳳、黃瓊葵、 黃麗珠、黃耀祥、楊玉瑩、楊兆庭、楊金玉、

300元 多 傑、朱育儀、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 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 呂美鳳&林倩如、呂美鳳&林倩如、周則銘、 陳美鈴、陳國治、陳國治、曾鳳宜、劉環生、 蔡秋風、盧伯竑、盧采伶、盧麗香、謝春園、 顏存義、李錦平、沈清標、沈柏憲、沈煜翔

楊沭芳、楊雪霞、楊雯惠、楊琤茹、楊錦雲、

240元

楊豐瑞、溫先儀、溫先慧、溫慧萍、葉士青、

李靖宣&李羿寰、陳裔玲&李豐榮

葉俊郎、葉淑鈺、葛文盛、詹石娥、詹東興、

願君長壽離病苦, 受用自在與福樂, 來世淨土願相逢, 願君修行利眾生。 ~密勒日巴尊者〈迴向文〉

95


〈善報書摘〉

真好,我能放鬆了 ──三乘法教系列六之二 別解脫道(下) 作者:邱陽.創巴仁波切 譯者: 項慧齡

發展覺知和戒律,可以帶來極大的放鬆、寂靜

簡單,帶來看見無我的可能性

與柔和。我們了解到,這些特質並非不符合自己

「簡單」帶來一種純度。基本上,你是清白且

一貫的性格;我們其實已經擁有這些可能性和潛

光明正大的,不怨恨任何人。吃東西的時候,你

能。我們能使自身從自身中解脫,並且不執著於

懷著正念和覺知而吃;坐在禪修墊上的時候,你

自己所可能擁有的小小把戲。我們了解到,對自

好好地坐著;走路的時候,你就只走路。你生活

己的評價一向低劣,但我們其實能夠做一個端正

在一個充滿覺知的氛圍中。你的世界變得非常簡

合宜、溫柔平和的人。不必勉強地堅持,這只會

單,你因而不需要反思,也不需要反饋。當你不

使我們耳聾、目盲、喑啞。我們可以張開雙眼,

需要回饋的時候,這個「我」就站不住腳而故障

用耳朵傾聽,感受周圍的宇宙。事實上,就究竟

了。這個「我」被解散了,你把自己給開除了,而

的自在而言,我們能夠充分地與世界建立連繫。

「想要」也因為太過陳舊而不再發揮作用。因此,

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這是一種絕妙的覺醒――它

「這個」和「那個」也變得陳舊過時。這是對無我

一直都是如此,現在是如此,未來也是如此。

的基本了解。我認為,與其從哲學的角度來探討

當充滿迷惑的尋常心放鬆之後,就會產生般

無我,不如從修行的角度來了解無我,反而是最

若和無我的體驗。但是,你必須先學習如何停

好的方式,因為如此才能看見無我是可能的。

下來、如何覺得厭煩、如何坐,以及如何出離。

在放下「這個」和「那個」的時候,你不只

如果沒有這些,就沒有般若。它有如某個人要寫

是在把自己縮減為空無。藉由勝妙的戒律,你

詩,卻不曾學習字母。因此,若沒有禪修的體驗

有放下的方式,力量和活力進而從這種放下而生

和覺受,就沒有般若。你無法輕易地躍入般若,

起――不是從「我」、不是從「想要」而生起。

你需要本能層次的體驗。

事實上,因為它不是從「我」、也不是從「想

般若既銳利又柔和,且具戲劇性,它越銳利,

要」中生起,因而擁有巨大的空間和大自在的可

就越柔和。奢摩他和毘婆奢那的修行可以使你的

能性。你能夠成為真正的自由人――澈底且根本

內心產生巨大的力量,使般若更銳利,使你重視

地自由。你能夠感受到絕妙的清新空氣和自在;

學習。你不該害怕成為清晰敏銳的人,反而應該

這是修持奢摩他和毘婆奢那所發展出的正念和覺

要引以為傲。那是你的修行手冊,讓修行者充分

知的結果。因此,般若和自在、正念覺知的修行

且適當地體驗小乘的道途。

關係密切。

(本文摘自《真好,我能放鬆了》)

(2018年12月眾生文化出版,定價:430元,請洽各大書局、因果福利社)


為家人點一盞明燈 化育一年一度的「光明燈」 即日起開始接受登記,經論說:

燃起佛前燈,滅除心頭火, 願此大智慧,照破眾無明。 歡迎善信參與,為來年的光明, 身心的清涼,一同點亮佛前燈。 您可親臨化育道場,或於網路上登記點燈。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奉施燈明,得十種功德: (1)照世如燈。(2)除滅大闇。 (3)得於天眼。(4)得智慧明。 (5)具大福報。(6)命終生天。 (7)隨所生處,肉眼不壞。 (8)於善惡法得善智慧。 (9)流轉世間,常不在於黑闇之處。 (10)速證涅槃。 ※光明燈功德: 個人一年:NT500/闔家一年:NT1000 ※上燈日期:2019年2月19日(正月十五)開始。 ※繳費方式: ●

郵政劃撥(限台灣地區)

劃撥帳號:18268431 郵政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

銀行轉帳方式:

合作金庫(信維分行)帳號:5090717901204 戶名:財團法人化育文教基金會 (金融機構代號:006/SWIFT CODE:TACBTWTP) ※請註明參加「年度光明燈」功德項目、姓名、連絡電話和匯 款後五碼等資料email至hwayue@gmail.com 電話:02-89671019


冬季號

2 0 1 8

冬季號

2 0 1 8

堪布拉布仁波切/修心七日閉關開示︱︱聰明聽佛法,聽到心坎裡!

謝謝無常帶來的美好 變化讓凡事更有力量。 就如同生命具有生滅的過程,這樣的「變」,反而成就了一種美麗。 就像是季節的變化,成就了四季各異的美景,讓世界更多采多姿。 無常意謂著我們隨時有著無限的可能性、無限的機會, 可以不必再以過去來評估自己。 (本文摘自《為什麼不這樣想?》)

國 內 郵 資 已 付

非賣品 歡迎助印

板橋郵局許可證 板橋字第1749號 雜 誌

堪布拉布仁波切/修心七日閉關開示

聰明聽佛法, 聽到心坎裡! 如果明天不再醒來,你準備好了嗎?/明就仁波切 ●聖地乞丐上學記/菩提迦耶阿難愛心小學 & 慈心孤兒院特別報導 ●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