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华之声Manitoba Chinese Tribune issue 41

Page 1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1


《枫华之声》投稿须知 《枫华之声》双月刊立足社区,努力帮助华人同胞丰富文化精神生活并提供对移民生活有帮助的各种信 息 。 《 枫 华之声》致力于使中华文化成为加拿大多元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枫华之声》价值观是关怀,爱护,尊重 , 支 持 。 《枫华之声》理事会、编辑与作者均为志愿者,不获取任何形式的报酬。所有广告收入与读者捐赠全部用 于 杂 志 的 印刷与制作成本。为了保证《枫华之声》能持续发展,提高质量,欢迎读者推荐优秀广告商家成为《枫华 之 声 》 的 商业伙伴。也欢迎各界朋友对《枫华之声》提供财力支持。 《枫华之声》目前设有六个主要栏目: 《枫华焦点》关注社区动态以及华人移民关心的话题,为读者提供深度报道以及专题采访; 《枫华博客 》支持畅所欲言,百家争鸣,让大家能够开诚布公地讨论,发表不同意见,引发思考; 《四海为家》提供华人移民分享自己生活经历的园地,彼此关心,互相帮助; 《文坛艺苑》刊登海外华人的文学艺术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游记、书法、美术摄影等; 《枫华青春》主要发表大中学生的优秀作品,为鼓励青少年用中文写作, 小学生作文亦将择优发表; 《枫华百科》向读者提供丰富的生活信息和科技知识,帮助同胞们在海外生活得更美好。 上述栏目欢迎投稿。尤其欢迎真诚 、 朴实、温暖、格调健康 、短小精悍的原创文章, 字数不要超过 15 0 0 汉 字。 错别字过多的文章将不予发表。同时欢迎大家发表对文章的感想和评论。向《枫华之声》推荐优秀作品, 请 注 明 文 章出处, 以便本刊征求作者或出版者的同意;向其它刊物媒体推荐《枫华之声》的文章,请注明文章出自 本 刊 。 投稿请寄tribunemc@yahoo.ca或与栏目编辑联系。投稿后若一个月没有收到答复,请打电话查询:2 0 4 688-2628。稿件邮寄地址: 1231 Comdale Ave., Winnipeg MB R3T 2R4。 《枫华之声》愿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在海外生活的酸甜苦辣中风雨同舟,携手共进!

财务部(Finance):

社长 (Chair):

王飞越 (Dr. Feiyue Wang) 王

虹 (Helen Wang)

活动协调员(Event Coordinator): 赛

栏目编辑(Column Editors): 枫华博客: 水

墚 (Shui Liang)

四海为家: 胡月冰 (Yuebing Hu)

摄影

文坛艺苑: 刘

群 (Jennifer Liu)

制作

田兰亭 (Meggie Tian)

枫华青春: 孙

科 (Ke Sun)

枫华百科: 黄

娜 (Na Huang)

田兰亭 (Meggie Tian)

田兰亭 (Meggie Tian) 耿莺歌 (Yingge Geng) 插画(Illustrator): 杨煤海 (Haiyin Xuan)

www.fenghuavoice.com 电话(Tel):(204)688-2628 传真 (Fax):(204)261-4505 tribunemc@yahoo.ca 1231 Comdale Ave Winnipeg, Manitoba R3T 2R4

2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刘端端 (Duanduan Liu)

法律顾问(Legal Advisor)

王俊玲 (Junling Wang)

李沪萍 (Shirley Li)

王艳玲 (Yanling Wang)

周浩宇 (Irwin Zhou) 张学勇 (X.Yong Zhang) 会员部(Membership): 刘

群 (Qun Liu)

彭方晨 (Fangchen Peng)

璟 (Jing Wang)

校对(Proofreading):

郁利平 (Liping Yu) 发行部(Distribution):

群 (Qun Bi)

袁旭影 (Sue Yuan)

市场部(Marketing): 萍 (Dr. Ping Jiang)

帆 (Fin Yang)

网页部(Web):

行政(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浩 (Hao Chen)

平面设计/ 排版 (Graphic Design / Layo u t ) :

本期记者 (Reporters):

Manitoba Chinese Tribune

娜 (Saina)

封面制作 (Cover Design):

美术编辑(Graphic Editor):

蓝 (Lan Wu)

肖春梅 (Nancy Xiao)

主编(Editor-in-Chief):

迈 (Mai Wang)

群 (Qun Bi)

本期封面人物 (Cover):

袁旭影 (Sue Yuan)

Dave Spiers

杨煤海 (Meihai Yang)


目录

总第41期 2008年第5期 No.41 October/November

CONTENTS

2008 4

筷子在谁手里··············王 虹

枫 华 焦 点

文 坛 艺 苑 Culture and Arts

Features 59

所谓友情,那是一种别样的温暖····吴蓝推荐

6

枫华消息 ··············编辑部

60

静夜 —为谁失眠···········郝建瑩

8

社区动态 ··············编辑部

60

云南之旅···············游人

10

会员部消息 ············· 会员部

66

郑石泉诗选·············郑石泉

67

同学万里来相会 ············杨熙

11

2 0 0 8 年 第 六 届 中 秋 晚 会 义 工 、 演 员 光 荣榜

12

2 0 0 8 年 第 二 届 “ 枫 华 奖 ” 得 主 、 提 名 奖 得 主 简介

68

小禹诗选

16

共享一个思乡夜晚···········Syndy

71

萨嘎达瓦节看转经···········

19

中秋思亲,枫华聚情·········小尖牙等

·············小禹 沈安娜

枫 华 青 春 Youth 枫 华 博 客 Blogs

73

一个字儿:心············成长快乐

75

爱的光芒·············B a b e L u

28

今天你喝了没有·············夕子

77

我姥爷的故事· · · · · · · · · · · · · · 缘 游

32

平 常 心 · · · · · · · · · · · · · · · · 如茵

78

家乡··················芗芗

35

冲出国门·················芦笛

78

从开始到现在· · · · · · · · · · · · · · 风 影

37

读《论语》学做人············李继斌

81

野营片断················雨雨

41

A Monkey’s Adventure···Ed Richmond

82

游安大略省科技馆···········王一川

82

赵天元的日记·············赵天元

83

N B A:龙争虎斗这一年········风中过客

四 海 为 家 Our Stories 枫 华 百 科 Lifestyles

45

窗口遐想················ 杨朝晖

48

火眼金睛赛悟空·············· 古辛

85

让您的车更省油的十个绝招 ··· ···· 百科编

50

暑假回家救灾记············史春冬

86

食盐在生活中的20种妙用 ········ Chica

51

一 棵 常 青 树 · · · · · · · · · · ·· · · 过客

86

读者来信 ···············泗夕氏

52

快乐就在身边···············如茵

87

2008年枫华之友会员申请表······会员部

55

学习学习再学习··············朗月

88

广告索引······ ·········市场部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3


今年上半年我们全家回国了很长一段时间,回来后,

王虹

每个人都胖了一大圈。 有一天,看着先生圆圆的肚皮,我和女儿开他玩 笑,说他看起来很腐败的样子。先生说:“这不是我 的错!”我们问那是谁的错,他说:“这怎么能怪我 呢?朋友们请客,你不好好吃,多不礼貌,我每次都 撑得肚子疼。”女儿和我异口同声地嚷了起来:“筷 子在谁的手里?”把他吓了一跳。 其实我们都一样。在家里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对 话:“东西怎么乱放?这是谁干的?”“不知道,反 正不是我。”有时候在外面你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 一个小孩子在蹒跚学步,不小心头碰到了桌子,这个 时候,妈妈或者爸爸或者爷爷或者奶奶,就会伸出巴 掌打桌子:“你这个破桌子,真讨厌,怎么就碰了宝 宝的头?”哇,小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凡事都是别人的 错! 我过去在工作的时候,常常遇见不知道筷子在谁 手里的人们。有一个丈夫,常常发酒疯,殴打太太, 被警察起诉。结果跟他谈话的时候,他说:“不怪我 呀,我小时候,我爸爸就常揍我妈妈”,还说:“我 揍她,怪我吗?她惹我呀!”等等,总之,就是他管 不了自己,他没有办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都是 别人掌管着他的行为,都是别人的错。 不过,在我们枫华之声大家庭里,好像没有很多 人不知道筷子在自己手里的道理。很多义工那么尽心 尽责,不计得失,默默奉献,勇于承担重任。拿我们 九位枫华奖的候选人来说吧。 袁旭影——从枫华之声创办时就开始帮忙,校过

4

的光华。

对,写过文章,写过诗歌,然后进入董事会,然后创

大卫——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感的房地产商,近

建枫华网页版,然后负责筹款拍卖,一颗热诚的心让

六年来在我们杂志上持续刊登广告,无论生意场上如

她把手中的筷子玩得千回百转,美不胜收,再后来索

何风云变幻,他从未间断对杂志的支持。他还为每一

性把老公也奉献给了枫华之声。

届的枫华之友中秋晚会慷慨赞助,六届了,从未推托

杨煤海——从在曼大读书的儿子杨帆那里得知了

过,他本来可以这样说:”如今房地产市场不景气,

我们的杂志,马上就开始了他的义务服务。一个在国

我还是等以后再说吧!”这样的商家我们不找,谁

内为许多著名出版社发表作品的专业画家,从2005年

找?所以,我和我的许多朋友也成了他的客户!

初就开始义务为每一期的《枫华之声》画插图,从未

胡月冰——我们的老作者,我们的金牌栏目“四

间断,他的几百幅优美图画为我们的刊物增添了闪烁

海为家”的主持人。老编辑梁丽走时,我们都出了一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的采访,报道。晚会搞节目了,她忙着联系演员, 编排节目,租借乐器,成天忙到深更半夜。她本来 完全可以说:“这不关我的事,我只是个记者。” 王高峰——我们的作者,诗人,义工,演 员,主持人。一位聪明多才,前途无量的工程教 授,为了《枫华之声》,可以抹上白鼻头,扎起小 辫子,把脸化得丑丑的,给我们的观众带来快乐的 笑声,给我们每年一度的中秋晚会增添了那么多的 乐趣。 还有施老师,还有毛亮,智搏,他们是什么 时候需要什么时候上,只要是自己负责的事情,从 头到尾都会做好。从来没有借口,从来没有推搪。 不知怎么回事,只要给了他们事情,我从来不需要 担心。他们知道筷子在自己的手里,怎么使用全看 自己。 前两天我整理自己的邮箱,突然看到马玉敏 去年给我的一些邮件,好几封都是这样的:“我要 准备本期的广告收据了,赶快把广告索引寄来吧, 快点,我不能晚了……”我不禁想起她成天催我的 情景,邮件电话连着发。小马丈夫在外地工作,又 带孩子又工作,去年又搬家,所以从枫华之声请 假了,可是我从来没有她离开枫华的感觉。原来, 去年和今年的中秋晚会她还在负责义卖月饼,不仅 全都卖光,而且账目清清爽爽,一分不差。所以, 她根本就没有离开,不做这件事了,就去做另一件 事。筷子在她自己的手里。 就连我们的青年人也成长得那么迅速,那么 身冷汗,“四海为家”怎么办呀?可是,我们马上

令人欣慰。最近,看到很多学生无论是办理会员

就拥有了另一位筷子用得好的人。月冰的工作日夜

卡,还是在晚会上作义工,都非常认真负责,像浩

颠倒,每次找他时,他不是在睡觉,就是在上班。

宇、一峰、艳玲、云昱、方晨、Cathy、一丹、陈

可是,我们依然常常收到他催稿的邮件,每期出版

浩、吴宸等等,更多的是我叫不出来的名字。

前,我总是能按时收到他的栏目。其实他完全可

常有人说,“你不感到幸运吗!有这么多优

以告诉我:“这期要晚了,不怪我的,我没有时间

秀的义工在帮助枫华之声。” 我当然知道,我们

的。”没有,从来没有,他知道,筷子在他的手里。

枫华之声很幸运,我们的社区很幸运,因为我们这

刘端端——我们的年轻的老记者小尖牙。她

里聚集了一批知道筷子在谁手里的人,一批有爱

小小的年纪,怎么会有那样好的责任心。繁忙的学

心,有勇气,有责任感的人。

习,优秀的成绩之外,每一期都会收到她有滋有味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5


Features

枫 华 第六届枫华之友中秋晚会圆满举办

枫华之声理事会向所有提名奖和得奖者致以热烈的 祝贺,再次感谢他们对《枫华之声》和华人社区作出的 杰出贡献! 第六届枫华之友中秋联欢晚会于2008年9月20日晚 在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Centre二楼举办,近千名观众

枫华会员突破560!

参加了今年的联欢晚会,为历年之最。中国驻多伦多总 领事馆徐贤浩领事、自由党和保守党温尼泊南区国会议 员候选人John Loewen和Rod Bruinooge, 以及温尼泊主 要侨社、商友代表出席了晚会。今年的晚会别开生面, 以留学生和“老”移民打擂台的方式,推出了音乐、舞 蹈、器乐、小品、魔术等精彩节目。晚会上也举行了第 二届枫华奖颁奖典礼。详情参见本期相关报道。

第二届枫华奖得主揭晓 2008年《枫华之声》群星灿烂,共有9名突出义工 获得枫华奖提名。他们是:胡月冰、刘端端、毛亮、施 桢荣、David Spiers、王高峰、王智博、杨煤海、和袁旭 影。经过理事会投票,最后产生的三名得奖者是袁旭 影、杨煤海和David Spiers。枫华奖颁奖典礼在2008年中 秋晚会上举行。他们的简历参见本期相关报道。

6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枫华之声》会员部从9月初开始办理2009年会员 申请,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已有超过550位朋友更新或领到 了新的会员卡。经过义工的努力和商友的支持,每一位 2009年枫华之声会员除了能够得到2009年全年6期《枫华 之声》杂志外,还将得到北苑酒家10加元礼券一张、福 满楼酒店10加元礼券一张(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有 效),并能在十数家枫华之友优惠商家处享受5%到1000


枫华焦点

消 息 加元不等的优惠。详情参见本期第10页会员部消息。

枫华义工柳勘质 博士获优秀教学奖

(Meggie)、庞巍和张裕等三位学生义工。Meggie学士毕 业后,搬迁至Lethbridge,但仍将担任《枫华之声》美术 和排版编辑。庞巍是前任排版编辑,去年赴多伦大大学 攻读硕士,今年9月份举家搬往多伦多。张裕是“枫华青 春”栏目勤奋的作者和义工,曼大硕士毕业后搬往卡尔 加里。 《枫华之声》理事会祝贺三位同学学业有成,感谢 他们对《枫华之声》的无私奉献,并期望他们继续关注 《枫华之声》!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 朱桃英总领事访问温尼泊

本刊义工、曼大兼职教授柳勘质博士最近荣获曼大 牙医学院优秀教学奖。《枫华之声》理事会谨向柳博士 致以衷心的祝贺!

《枫华之声》送别数位学生义工

中国驻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朱桃英总领 事、霍明武领事及莊元元领事一行三人于10月 6日抵达温尼泊,进行官方拜会访问,参加温 城文化中心与千禧年图书馆联合举办的中国民 间体育图片展并主持赠书仪式。当晚,朱领事 出席由温尼泊华社举办的欢迎晚宴,感谢华社 对四川地震灾区的援助,并庆祝北京成功举办 奥运会。朱总领事一行于10月7日上午返回多 伦多。(温城中华文化中心供稿)

8月23日,《枫华之声》举办BBQ,送别田兰亭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7


Features

社 区 动 态 中国驻多 伦 多 总 领 事 馆 证件组、 领 侨 组 在 温 尼 泊 现场办公 2008年9月20日,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 证件组、领侨组徐贤浩、李霞、郝越及刘婧等 领事官员一行4人在温城中华文化中心现场办 公,为本地侨胞、留学生办理护照换发和领事 咨 询等服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主管机关的有关 规定,中国公民申请护照应当本人亲自提交申 请。考虑把到曼尼托巴省与多伦多相距遥远, 总领事馆特意派遣官员,来到温尼泊,极大地 方便了本地华侨和留学人员。从早上9点到下 午5点,领事们共受理近300份护照换发申请, 接待侨胞400余人次。针对曼尼托巴省留学 生、新移民日益增多的情况,领事官员们还专 设了领事协助咨询服务,发放2008年版《中国 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并回答有关证件、领 事协助以及侨胞们关心的问题。曼尼托巴大学 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义工和很多侨胞们协助 了 此次工作。 徐领事一行于9月19日晚抵达温尼泊 , 当 晚加中友好协会在金冠酒楼设宴欢迎。20日 晚,领事们应邀参加了第六届枫华之声中秋晚 会,与留学生和侨胞们共度良宵。21日,徐领 事一行由文化中心副主席郑成信夫妇陪同漫游 温 尼泊景点,并到Assiniboine Park参 观 铁

路华工铜像。领事们于当日下午返回多伦多。 (温城中华文化中心供稿)

温城文化中心与千禧年图书馆 联合举办中国民间体育图片展 温城中华文化中心与温尼泊千禧年大图书馆于10月6 日至11月7日期间,在千禧年图书馆(Millennium Library)二 楼联合举办“ 中国民间体育”图片展。中国驻多伦多总 领事馆朱桃英总领事于10月6日下午4时亲临图展,并主持 赠书仪式。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参观。 (温城中华文化中 心供稿)

温尼泊华埠庆祝 百 周 年 纪 念 并 诚 征 历 史 照片 公元2009年是温尼泊华埠成立100周年。为 迎接和庆祝百年华诞,温城中华文化中心将发 起和筹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包括由省督举 行招待会,表扬华侨华人在温尼泊所作出的贡 献;举办盛大隆重的农历新年联欢晚会;以及 出版温尼泊华埠成立100周年纪念特刊。 纪念特刊以图片为主,尽量收集有关温尼 泊一百年来有价值的历史图片,编辑成册永垂 纪念!兹吁请我华裔同胞、华人社团鼎力支 持,提供有关图片,共襄盛举! 如蒙同意,请将图片寄交温城中华文化中 心,待扫描后,即将原件归还,谢谢合作! 温城中华文化中心的地址是: 2nd Floor, 180 King Street, Winnipeg, Manitoba, R3B 3G8。电话:204-943-2627/943-1197; 传真:204-944-8308。(温城中华文化中心供 稿)

曼大中国学生学者 联谊会新生交流会 为了让新留学生更快地适应温尼泊的生活, 以及更多的了解曼尼托巴大学校园文化,曼大 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于9月22日在曼尼托巴大学 大学中心举行了第一届新生交流会。

8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枫华焦点 此次交流会共有近百人参加,联谊会有幸 邀请到了曼大的部分华人教授为学生传授一些 学习及生活的经验。会后大部分新生都反映此 次活动对他们帮助很大,并希望以后多举办类 似 的 活动。 曼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近期还将举办 一系列活动,包括10月25日第二届电子竞技 大赛,11月8日第六届卡拉OK大赛,工作及移 民讲座(在11月举行,时间待定)。有兴趣 的同学请发邮件到学生会邮箱umcssa@hotmail.com。(曼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供 稿)

览人评论他的经验与互动部分说:“[该网站 有]极佳的图形界面和在预计赌博数额方面有 充实的资料。” 缅尼托巴省癖瘾基金会预防教育顾 问EstherChan说:“现在,没有任何 其他网络能提供如此多的有关赌博的资 源,getgamblingfacts.ca是一个知识来源 的网络。” 欢迎大家上网浏览。(曼尼托巴省癖瘾基 金会供稿) ( 图 片 : 曼 尼 托 巴 省 癖 瘾 基 金 会 主 任 La u r a G o o s s e n 在 枫 华 之 声 中 秋 晚 会 上 演 讲 。)

全新中 文 网 站 : 揭穿赌 博 的 秘 密

侯以嘉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曼尼托巴省癖 瘾基金会(Addictions Foundat i o n of Manitoba) 9 月 20日在枫华之声中 秋晚会上正式宣布 了 一个全新的、 独 一无二的免费网站 www.getgamblingfacts.ca,就赌博 是如何真正运作提 供广泛的讯息。 开发该网站的 目的是填补目前赌 博 讯 息 的 空 缺 。 曼尼托巴省癖瘾基 金会的主任Laura Goossen 在她的 演 讲中说:“在加拿 大合法赌博是一个公认的娱乐形式,但是我 们也知道,一般公众或去玩这些赌博游戏的 人,对赌博及其相关问题并非总是有很好的 理 解 。” 这些差距对语言有障碍的人更要 大 得多。因此,网站上提供了多种语言选择, 包括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语、法语、菲 律宾语。在不久的将来,还将提供更多的语 种 选 择。 该网站明确回答很多关于赌博是如何真正 运作的“秘密”和鲜为人知的细节,例如赌 场如何制造利润?赌博是如何真正运作的? 赌钱的人最终会用多少钱于赌博上?网站并 采用交互式方法,吸引和教导浏览者赌博是 如何真正运作的。来自旧金山的一个网站浏

应 温 尼 泊 妇 女爱乐协会(Women’s Musical Club)邀请,世界 知名小提琴家侯以 嘉(Suzanne Hou) 将于2008年10月19 日下午2点到3点半 在Winnipeg Art Gallery举办小提 琴独奏音乐会。 侯以嘉出生在 上海,成长在加拿 大, 现定居纽约。 她四岁随父亲学琴,五岁登台演奏,九岁开始 在各种小提琴比赛中频频获奖,后来以优异 成绩进入纽约朱丽娅音乐学院,从师 Dorothy DeLay大师,先后夺得西班牙帕比卢•萨 拉撒蒂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1997),意大利 鲁道夫•利派兹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 (1999) ,和巴黎玛格丽特•隆-雅克•蒂博国际小提 琴比赛金奖(1999),震惊国际小提琴界。小 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爵士(Lord Yehudi Menuhin)在听了她的演奏之后说: “绝对非 凡!”(She is absolutely phenomenal! ) 此次音乐会上,侯以嘉将用一把价值300 多万元、1729年制造的意大利古董小提琴演 奏多首世界和中国经典小提琴名曲。 门票:成人$25 (售票处:Dr. Hermann Lee 李嘉生医生 275-8833; 中华文化中心 WCCCC 943-2627)。学生票$5,只在当天现 场出售,请出示学生证。(Hermann Lee 供 稿)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9


Features

会员部消息 《枫华之声》继续办理2009年会员更新或申请,会员费10 元/每年。每一位2009年枫华之声会员除将获得2009年全 年6期《枫华之声》杂志外(在指定地点领取),还将得 到以下商家的优惠。会员申请表参见本期第87页,也可以 从枫华之声网站下载。请将填好的表格(不要忘记填写您 的email 地址)和会员费经由枫华之声理事会成员转交, 或寄往以下地址:Manitoba Chinese Tribune, 1231 Comdale Ave., Winnipeg, MB R3T 2R4.

2008年 枫华之友优惠商家 Friends of MCT Business Partners (请注意,有些商家对部分商品有所限制, 比如已经降价的商品。 Restriction may apply)

(地址及电话请见本期广告)

10元优惠 福满楼餐馆 北苑酒家 人人眼镜

10% 优惠 文开鲜菜市场(新鲜蔬菜、速冻食品和已降价商品 除外,需要ID) 新华超市(新鲜蔬菜和已降价商品除外,需要ID)

丰伟电气公司 加拿大国际教育服务中心 (张学勇移民公司)[学生1000元优惠]

Globle Bubble Tea 茶缘 Zirino’s Hi-Tech Auto Centre

1000元优惠 金桥移民 (限学生)

5%优惠 华厦超市(新鲜蔬菜,豆腐类,烧烤和已降价商品 除外,需要ID) 同泰超市(烟除外,每月第一个周三优惠10%)

10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枫华焦点

2008年 第六届中秋晚会 义工、演员光荣榜 鲍训臣、毕群、蔡云昱、常江、陈迪、陈浩、陈旻枫、 陈雁飞、程曦春、董亮、杜枫、范宁宁、范赛娜、范士贵、 樊懿、樊雅姣、冯思瑞、付伟、高梦、甘献娟、郭晗卿、 贺一峰、黄波、黄娜、黄勤、江萍、姜玮、金智、李沪萍、 李汇南、李洁、李璟、李雨宁、李跃、李照霞、廖艾琳、 廖绍玲、林迪、林奎忠、林孟丽、林一丹、刘澄景、刘端端、 刘佳一、刘凯、刘群、刘怡、柳堪质、吕舒欣、吕志强、 马余丽、马玉敏、毛亮、肖春梅、潘安娜、彭方晨、秦朗、 秦绪菲、秋阳、沈莉、盛妍、史悦、施祯荣、宋云鹏、 苏腾飞、苏洋、孙科、孙云腾、唐昊、王飞越、王虹、王京、 王静、王俊娜、王旗、王滔、王一霖、王艳玲、王彦敏、 王玉玲、王云桥、王智博、汪卉妮、吴宸、吴蓝、夏虹、 小笛子、徐鸿、徐彦、杨帆、杨西贝、颜佳、姚航、尹婕、 尹香香、郁利平、于瀚、于帅、袁旭影、曾温迪、翟琨、 张德成、张汉妮、张慧慧、张万羽、张溯、张雪、张学勇、 赵鸣镝、赵腾、赵阳、周浩宇、周爽、朱丹、朱丽娜、朱雨洁 街舞俱乐部、紫贝娱乐、汉风合唱团 如有疏漏,敬请见谅!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11


Features

2008年第二届“枫华奖” 得主、提名奖得主简介 “枫华奖”(MCT Service Award)创设于2007年,旨在表彰对《枫华之声》和华人社区作出突出贡献的义 工,是《枫华之声》对义工的最高奖励。2007年第一届“枫华奖”得主包括林兴正、梁丽、王玉玲、颜佳、和范 毅军等五名。从2008年起,“枫华奖”每年授予不超过三名义工。现任理事会成员不在“枫华奖”表彰之列。 The MCT Service Award was created in 2007 to recognize the volunteers that hav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Manitoba Chinese Tribune and the Chinese community. It is the highest honour an individual can receive from the Manitoba Chinese Tribune. The winners of the 2007 award were Dr. Xing-Zheng Lin, Ms. Lily Liang, Ms. Jade Wang, Ms. Jia Yan, and Mr. Yijun Fan. From 2008, the MCT Service Award will be awarded to no more than 3 individuals every year. The current members of the MCT Board are not eligible for the award. 2008年“枫华奖”群星闪耀,共有9名义工获读者和理事会提名。他们是:胡月冰、刘端端、毛亮、施桢 荣、David Spiers、王高峰、王智博、杨煤海、和袁旭影。经过理事会投票,最后产生的三名得奖者是袁旭影、 杨煤海和David Spiers。

2008年第二届“枫华奖”得主:

副主席。 为一个草根杂志默默奉献7年,不计得失,不 图名利,旭影是枫华人的缩影,是《枫华之声》 能够发展至今的根基。获选“枫华奖”,众望所 归!

得奖感言:

袁旭影(Sue Yuan): 长春人,现在温尼泊一家公司从事IT工作。 从2002年开始,为《枫华之声》写稿,并在2003 年第一届枫华中秋晚会上被读者评为“最受欢迎 的枫华作者”,至今已为《枫华之声》撰写文章 和诗歌十余篇。从2003年至2007年任《枫华之 声》理事会理事,创办《枫华之声》网页版。旭 影还负责每年中秋晚会的拍卖工作,对每一个礼 篮的精心包装命名,成为枫华晚会的一大亮点。 除了坚持在枫华之声承担义务工作之外,旭影还 在温城华人信义会事奉,目前担任信义会执事部

12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1996年春,柳枝刚刚吐芽,迎春花在阳光下涂 抹着一蓬蓬的嫩黄,飞机穿越太平洋,也仿佛穿越了 季节,机窗下的皑皑白雪抹去了盎然的春意,呈现眼 前的Winnipeg,似乎将永被锁定在无尽的冬里。穿了 12年的白大衣,用了12年的听诊器,我收好,放起。 重新回到课堂,用我不熟悉的语言,学一门我陌生新 专业,在异国他乡的Winnipeg,开始了有梦,有歌, 有泪,也有笑的日子…… 记得2002年初的一天晚上,王虹打来电话,讲 起她正在酝酿帮助出一本杂志,叫《枫华之声》,让 我星期六去帮她做做校对,排排版。很清楚地记得排 版的过程,我们将打出来的文章剪下来,按着板块粘 在不同位置上,左右两边的页数编码,也是一个个粘 上去的。第一期的《枫华之声》,就以朴素又稚拙的 样子,来到这个世界了,关波给它设计了一个漂亮的 封面 --- 一匹奔腾的千里马。由那支骏马牵引的《 枫华之声》如今已驰骋了七年,七年来,它越来越成 熟美丽,越来越具风格和魅力。一路奔驰中,又好似


枫华焦点 拖动着一个大雪球,这雪球滚动着义工队伍,作者队 伍,由当初的十几,二十几到如今的浩浩荡荡。那天 中秋晚会, 看到场内场外,竟有那么多身着黄衫,白 衫的义工身影,不由叹服《枫华之声》的魔力。这个 魔力来自于奉献与付出中的甘美,来自于赠人玫瑰后 的余香…… 而于我,《枫华之声》则是许多记忆中的美好 与感动,是我相识一个又一个朋友的站台。第一次 中秋晚会,在王虹家一同包装抽奖礼品,我们快乐 的做着,边做边为每件礼品取个好听的名字,一瓶酒 配个圣诞花环我给它取名“醉眼看花”,一个火锅炉 具,王虹为它取名叫“大约在冬季”,想起都会让我 微笑。结果竟一发不可收拾,变成了一种风格,每一 期枫华晚会的奖品,我都得冥思苦想的去想名字,想 不出好名字好像都有点对不住这些奖品。第二次中秋 晚会,马余敏,任献英几个好姐妹在家里烤了一个晚 上的点心,那天看晚会的每个人都分到一包点心,记 不得点心是甜是咸了,但那份感动,却一直留在了心 里。第三次中秋晚会,王虹在晚会的前两周还在Toronto做心血管手术,手术归来,自己什么也没买, 却特为晚会背回一大箱月饼,不记得月饼是大是小 了,但那种忘我,却深深地印在心中。 《枫华之声》更让我识得了一群乐于奉献且才 华出众的朋友,初见朗月,竟见她头发比男孩子的还 短,还笑曰:“生了孩子,得到丈夫应允,满足剃光 头的心愿。”,心下称奇:”此女子果然与众不同, 心愿都如此别致”。黎人湘秦是老朋友,他们的诗与 文,总是我看不够的一道道的风景。《空谷幽兰》初 识刘群的才华,她文笔的优美细腻,更是让我惊叹不 已。月冰的率直坦荡,泽华的温和文雅,飞越的干练 沉稳,吴兰的细致认真,沪萍的真诚无私,学勇的热 情能干……由这样一群人撑起的《枫华之声》,怎会 不魅力四射呢? 来到Winnipeg已十二个春秋,回头看走过来的 路,心里竟是满满的感恩。一路走来,结识了这样多 的好朋友,才华横溢,却又真诚坦荡,平和良善,乐 于助人。为社会,为华人社区,无怨无悔的奉献着时 间与精力。观照他们,我会学着不自怨自怜,学着不 再专注小小得失的计较。将目光由单单关己的心眼初 挪开,抬头展眼,会发现天的高远深邃,会发现,心 不再阴霾密布,会发现,生活中的担子可以放下抛掉 许多,会发现,原来我可以如此轻松的行路。 Winnipeg的冬天仍旧是寒冷而绵长,但这样多 的好朋友在一起,戏雪弄风,皑皑雪原上,漫舞雪花

中,我们踏歌而去…… 袁旭影 2008年9月28日

杨煤海 (Meihai Yang):

河南邓州人氏,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长期 从事少儿读物的选题策划、形象绘制、编辑加工、印刷 出版的工作。已在湖南少儿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等及 《羊城晚报》等出版、发表连环画、插图作品。中国画 创作《亚巩寨》于1993年被中南海收藏。从2005年4月 至今,杨煤海先生义务为《枫华之声》几乎每一期每 一篇文章创作插图,从未间断。从2005至2006年,兼任 《枫华之声》排版编辑。 远隔重洋,杨先生能坚持阅读枫华每一期的初稿, 为每一篇文章画龙点晴,实乃枫华之幸。《枫华之声》 很荣幸地将“枫华奖”颁发于杨煤海先生!

得奖感言: 在蒙蒙的秋雨、凉爽的秋风中,我获悉得到万里之 外枫华奖的消息,这让我感到十分荣幸和激动。我首先 要感谢《枫华之声》杂志全体员工和领导,感谢大家对 我的信任与鼓励。 我非常热爱《枫华之声》,一直把她看做是我心灵 上的一片绿洲,绿洲上有我无尽的精神寄托和希望。我 的儿子杨帆是《枫华之声》一成员,所以我也认为我是 《枫华之声》的家庭成员之一,为杂志作插画与设计, 都是我自己应做的家务事,责无旁贷。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13


Features 作为一个画家,画画使我心灵愉悦。每一次为《枫 华之声》作插画,都使我精神上获得一次愉快的体验, 感受一次生活的美好。我希望用画笔一直装扮《枫华之 声》,为她的成长与美丽尽我最大的努力。 寄上一幅《唐女》画作赠与《枫华之声》杂志, 遥祝万里之外的朋友们健康,快乐! 杨煤海 2008年9月24日

大卫•斯皮尔斯(Dave Spiers):

出生、成长、就学、工作于温尼泊。曾为人师,做 过合同工,1977年起专营地产。与妻子Laura育有三子: 两个女儿现在卡尔加里,儿子Daniel 和儿媳Chaio-Yu 留守温尼泊。是Royal LePage 旗下的成功地产商,领导 The Team that Works团队,经营从公寓到独立屋全方位 的家居住宅市场。Dave也是香港—加拿大商会温尼泊分 会会长,Horizon 学院董事,和温尼泊中华文化中心金 龙委员会委员。长期为各级学校和青年团体做义工,也 是颇有成就的折纸专家。Dave是《枫华之声》在温尼泊 商界的忠实朋友。从2003年6月起在《枫华之声》刊登 广告,至今从未间断。从2003年第一届枫华中秋晚会开 始,一直是中秋晚会的主要赞助商之一,并坚持出席每 一届晚会。 在商言商,《枫华之声》肯定为Dave带来了不少客 户。然而,也正因为有Dave这样的“铁杆”商友的广告

14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支持和赞助,《枫华之声》才能付得起每一期的账单, 保证杂志的免费发行。Dave, MCT is proud to call you a true friend!

得奖感言: I am honored to have been selected for this recognition from an organization that I hold in such high regard. I have seldom seen the equal of the army of volunteers young and old represented by the MCT and their affiliates. I am in awe of the talent shown at the Moon Festival celebration and diversity of its membership. I have traveled often to China and have had the good fortune to visit several cities there from North to South, again I am reminded of the diversity of that great country. This organization is representative of all that makes Canada great. Assimilation without destroying the uniqueness of each culture and its people. You make other Canadians proud to be Canadians through your boundless energy, amazing co-operative efforts and generous acceptance of others small contributions as worthwhile. I have been treated with kindness and respect and count myself fortunate to call so many here my friends. Again, thank you for this great honor, I will always hold it in high esteem. 能够荣获我非常敬重的《枫华之声》杂志颁发的 “枫华奖”,我感到十分荣幸。为《枫华之声》做志愿 工作者的中老青年的队伍之庞大,实属罕见。枫华义工 在中秋晚会表现出的才艺和枫华会员的多元化,让我感 到震撼。 我曾经多次去中国旅游并有幸从北到南参观了几座 城市。今天我再次联想到这个伟大国家的多元化。 《枫华之声》是那些所有让加拿大感到骄傲和自豪 的组织的代表,也是加拿大多元文化的优秀代表,即在 不损伤各文化和民族的独特性的前提下进行同化融合。 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充沛的精力,惊人的合作精神和 宽以待人的坦荡胸怀。你们所做的一切都让所有加拿大 人为做为一名加拿大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感谢你们的善良友好和彬彬有礼。我感到很庆幸能 结识这么多朋友。再次衷心感谢《枫华之声》授予我如 此殊荣。我会永远珍视这份荣誉。 Dave Spiers Sept. 29, 2008 (中文翻译:鸣镝)


枫华焦点

2008年第二届枫华奖提名奖得主简介 胡月冰 作者、编辑、义工。怀旧惜 今,台前幕后。“四海为家” 之当家住持。

枫华之友会员发行点 每一期的《枫华之声》出版后除了发行到枫华的 广告商家手中,还留有一部分供会员领取。凡是到期 在商家处领不到杂志的会员朋友们,可以与枫华之声 的发行点联系:

刘端端(“小尖牙”) 记者、义工。报道枫华焦点,闪 耀枫华之星,编导中秋晚会。枫 华之星之星。

唐人街:

中华文化中心 180 King’s St.

曼大校园:

曼大国际中心ICS

541 University Centre

加拿大国际教育服务中心: 102-1483 Pembina Hwy 关晓峰牙医诊所:

4-2725 Pembina Hwy

Baylor and Killarney:

王戴欣 296-0209

1650 Pembina Hwy:

马向斌 510-1858

Richmond West:

李户平 269-2353

Univillage:

蔡云昱 269-8309

Whyte Ridge:

王玉玲 775-3545

St. Vital:

周浩宇 293-9459

施桢荣

任献英 269-8783

义工。应景美联,点睛书画,将 枫华和 St. Avila小学装扮。

曼大医学院:

牛玉莲 275-7282

毛亮 义工。风里来、雪里去,誓将 每期杂志及时送到商友手中 去。

王高峰(“黎人”) 诗人、作者、义工。你可以读 不懂我的诗句,但你不可以忘 记我的双簧小辫。

王智博 前任理事(2006-2007)、义 工。奔波广告市场,安保枫华晚 会。枫华侠客。

温大区域/Downtown: 张

弓 926-9138

金桥移民:

201-90 Garry St.

文开鲜菜市场:

269-9182

请会员朋友们在每个双月的十日以后与离您最近 的杂志发行点的义工联系领取。 如果哪位会员朋友觉得温尼伯某区域需要增加杂 志发行点的话请与杂志社联系。 杂志社联系: 电话:688-2628 email: tribunemc@yahoo.ca 会员部联系: 刘 群 261-9518 彭方晨 298-7166 email: fh_member@fenghuavoice.com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15


Features

共享一个思乡夜晚 ——08第六届枫华中秋联欢晚会报道 特约记者: Syndy

从Downtown出发坐着朋友的小汽车缓缓驶入曼尼托 巴大学校园的时候,看到许多同样的汽车排着队找 车位,待一辆辆车停稳,一拨拨黄皮肤黑头发的人 们从车里走出,顿时感到一种亲切。顺着断断续续 的人流来到曼大中心,一上到二层楼,就感到一股 熙熙攘攘的空气迎面扑来,大家正排着长长的队伍 走进会场,门口站着精神焕发,着装统一的枫华义 工们。我们来到队尾随大家检票入场,进门时还被 发了各色的荧光棒和节目单。立马找了座位坐下, 因为人很多我们的位置已经离舞台很远了,在短短 的时间里,几十排的椅子都被坐得满满当当。小朋 友们拿着荧光棒嘻嘻哈哈跑来跑去,舞台的最后面 有各公司带来的义卖产品,这之中包括必不可少的 月饼。俨然一个欢快祥和的大Party。 不到7点,灯光暗下来,晚会由枫华义工代表合 唱的一首《枫华欢迎你》,带着刚刚过去的奥运气 息拉开整台晚会的序幕,台下的观众舞着荧光棒呼 应台上的“歌星”们。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枫华之声 的中秋晚会,柔和融洽,是我对这个开场白的第一 感觉。 “每逢佳节倍思亲……”着装帅气艳丽的四 位主持人:朗月、徐鸿、王云桥和姚航宣布中秋晚 会开始。为了让年长者和年轻人PK一决高下,主持 人提议让大家分为“移民代表团”和“留学生代表

团”来比个高低。上来这第一个节目就带着“火药味 儿”,当然,这是热闹的焰火。“串唱擂台”第一个 出场的是留学生高浩,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迷倒 台下一片女生,还有个姑娘跑上去送了一大束花,惹 得台下哄声阵阵。移民队不服,派出了他们的重量级 选手翟昆,《洪湖水,浪打浪》一开口,立马引发一 片雷鸣般的掌声,这嗓子那可谓是专业出身呐!观众 随着歌声陶醉在五六十年代的红色日子里。接下来的 PK同样精彩,毛亮的《富士山下》和李跃的《万水千 山总是情》,讨得下面不时传来“好!”的呼声,甚 至还有人要求他们再来一首,显而易见听众们对四首 歌曲是不过瘾的! 主持人上台替演员解围,“我知道大家还都没 听过瘾,那么下面就送给大家一个月亮,还绕上8颗 明亮的小星星”。正在大家都纳闷儿的时候,八个 小朋友恰似八颗小星星碎步跑上舞台,随着枫华作者

张慧慧的美妙独唱《月亮》开始翩翩起舞,大家再次 沉醉在皎洁纯美的月光里,抬头仰望台上的8颗小星 星,她们那么可爱,明亮…… 观众们还没从温柔的月光中回过神儿来,刚 劲有力的 Hip Hop 随之响起,街舞俱乐部的男孩 们穿着嬉哈的T-shirt和酷酷的西装踩着点儿跳上 台,“yoo~ yoo~”……街舞就是这么帅!台下的小

16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枫华焦点 温尼泊的华人来自祖国五湖四海,在这里大家亲如一 家,彼此也被各自不同的地方文化感染着,于是由曼 大枫华俱乐部的留学生们改编并表演的方言歌曲《二 节棍》和由枫华义工创作演出的小品《面试》给来自

年轻们真是大饱眼福,尤其是当男孩儿们跳到“机械 舞”的时候,台下沸腾了!留学生们恨不得也想站起 来挥挥胳膊甩甩腿。 青年队的青春表演迎来喝彩声阵阵。可是移民 队居然送来了更年轻的选手。在180度大转弯的温柔 旋律中,舞蹈《孔雀仙子》上场了,表演者是两个

5,6岁的小朋友Annie和Elaine,听司仪说她们的表 演在曼尼托巴省的舞蹈比赛中还获得了儿童组的金 奖呐。只见她们大方地走上台伴着柔和的音乐翩翩起 舞,宛若两只仙境里的小孔雀尽情地在大自然中展现 自己的高傲和美丽。台下观众被这纯净的氛围感染, 不时传来阵阵鼓励的掌声和赞叹声。 晚会的重点:2008年枫华奖颁奖典礼开始。大 量的枫华义务工作者为这个杂志付出了很多很多。 一开始创办时才几个人,七年后,已经有二百多位义 工为枫华之声奉献过时间和精力。没有他们的辛勤工 作我们也不会看到今日枫华的成就,所以谢谢他们, 也谢谢所有的支持者!在众多势均力敌的义工候选人 中,袁旭影、杨煤海和加拿大友人Dave Spiers获此 殊荣,成为今年的枫华奖得主,也在这里再次祝贺他 们!并希望他们一如既往地为大家做贡献。 今年的晚会的主题是“乡思乡情乡音”,那下 面两个节目都与方言有关了。我们知道生活在曼省

不同省区操着不同口音的人带来共鸣,幽默中大家体 会了一把如在家乡般的感觉。 藏族舞蹈《洗衣歌》的欢快旋律响起来了,几 位移民演员身着艳丽的藏族衣装为大家舞出情同手足 的藏族文化。中国56个民族是一家,缺一不可,这是

不争的事实。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在一起庆祝自己的 节日,我想没什么比这样更快乐了。在这里让我们祝 福藏族人民,祝福中华民族,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在10分钟的中场休息时间里,人们踊跃购买奖 券,热情支持枫华之声一年一度的筹款活动。今年的 赞助商家非常踊跃,不仅慷慨捐助现金,也有许多礼 品拍卖。《枫华之声》是一个免费杂志,每年的中秋 晚会也为商家提供了继续支持枫华之声的机会,很多 读者也积极参加筹款,使枫华之声能够得以发展,并 提高质量。年复一年,我们见证了我们的同胞们对枫 华之声的默默而又慷慨的支持。 中场过后,一曲经典地不能再经典的歌曲再次 把大家召唤回八十年代。你猜是哪一首歌?给点提 示:华语摇滚的鼻祖……再给点提示:Beyond!怎 么样猜到了吧?对,那就是《海阔天空》!主唱于瀚 带点沙哑但充满磁性的嗓音博得台下阵阵尖叫声!太 像了!简直是太像了!两个贝司手,女键盘手和女架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17


Features

子鼓,五个人的激情表演将整台晚会推向了一个小高 潮。没有来听来看的你一定会后悔错过了这美妙的视 觉和听觉的体验……不过应该还有机会的,下次的晚 会千万不要错过哦! 学生团队的表演很现代,移民组的也不示弱。 接下来的民乐表演《良宵》,由二胡、古筝等传统民

族乐器演奏,不仅让在座的华人重温了一遍我们自己 的文化传统,更让在场的外国人享受了一把,从他们 的眼神中不难看出他们对这些乐器特别音色的兴趣和 赞叹……民乐过后又是一段欢快的儿童舞蹈,《杨柳 青》中的6个小女孩衣着红绿相间,鲜艳夺目,让人 印象深刻,正所谓“红配绿,更美丽”! 我个人认为整台晚会节目部分的最高潮当属接 下来的这个。人们只要 一提到它的名字最先想 到的词一定是“神秘” ,还可能有“华丽” 、“艳羡”,当然一定 还有“精彩”。这就 是——魔术表演。英俊 潇洒的小伙子董亮,大 家都是头一次听说,可 不是嘛,来到加拿大还 不到一个月呢。 可别小看了他,他

18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的魔术还真不是小打小闹。扑克牌的伎俩先暂且不 提,一团火焰扑的一下变成一朵红玫瑰;一张纸巾一 抖变成一根长棍;湿湿的一个小纸团怎么能变出温尼 泊的漫天雪花?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我晕眩和感叹的 程度让我不保证以上的描述都是正确的,只觉得他可 以随便变出任何一样东西。不过,我特别记得一个部 分,那就是魔术师与放在舞台中央的小方桌跳起了圆 舞曲,我的意思是说,他真让那个小桌子腿离地飞起 来了,而且给人极其轻盈的感觉……那个时候我没有 环顾四周,但我想大家一定跟我有同样表情:目瞪口 呆。最后“董师傅”还请台下一个女孩客串了一把, 不过那时候我依然沉浸在他之前的表演中…… 接近尾声,舞蹈音乐剧《舞动的青春》和汉风 合唱团的合唱《茉莉花》成为了9月20号第六届枫华 中秋晚会的压轴戏。“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 美丽满枝芽,又香又爱人人夸……”在这美妙的歌声 中,怀着思乡的感情,人潮慢慢退去。 一年一度的枫华中秋晚会可能会给每个人带来 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不但是整天枯燥学习的留学生们 的释放大party,也是每天辛勤工作的上班族的轻松

时光,不仅是枫华之声的读者朋友们欢聚一堂的美好 时刻,也是枫华义工,作者及会员大显身手的又一个 舞台。你只需要和家人,或者朋友,或者自己也好, 坐下来,不时抿一口手中端着的清茶,咬一口蛋黄莲 蓉馅的月饼,听着浓浓的乡音,看着美丽的舞姿,还 有那余音绕梁的动人歌声,你只需静静地欣赏舞台上 由我们自己的同胞奉献的一个个精彩节目。当然更重 要的,是在异国他乡和这里的华人们共同分享这一晚 上,这个只有我们华人才拥有的月圆之夜。 作者简介:06年12月底从北京来到温尼泊学习,现在在 温尼泊大学上二年级,主修经济&管理。喜欢羽毛球、 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运动;爱好音乐,会钢琴、葫芦 丝、口琴,和一点吉他;擅长写作,并担任北京青年报 附属杂志《39°2》的专栏记者。


枫华焦点

中秋思亲,枫华聚情 采访:小洁,高梦,小Y 整理:小尖牙

又一年的中秋晚会落幕了。我们记住了2008年这个初 秋的夜晚。大家一起忙碌准备了1个月的晚会,就这样 顺利地接近尾声了。 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听着散场的音乐,看着这么 多辛勤的义工们,他们仍然在忙碌着。我们从舞台后, 门口边,走廊上,会场角落都纷纷走出来,带着笑脸, 相互招呼,问好,问今天每人负责的内容,问幕后花 絮,问节目表演的情况。三个小时的晚会结束后,居然 还有这么多可爱的义工在场地坚守着,忙着撤灯光,撤 音箱,拆舞台,收拾会场……看着这些穿着粉红的,黄 的,白的T恤的枫华人们,我突然发觉此刻才是今天晚 上最漂亮的一幕。 舞台虽然空了,却还是反复有音乐出现在耳边,画 面出现在眼前。大家为之付出了一个月的努力,不会只 是短短停留在舞台的那几分钟。在我们心里,记忆会比 那时间更长,更久,更耐人回味。 今年参与进来的义工很多,又优秀又能干,最主要 的是肯负责任。虽然不能一一采访完,可要采访的对象

也实在挺多的,所以这次艰巨的采访任务就交到了曼 大枫华俱乐部3位优秀的小记者小洁、高梦和小Y的手 里。

小洁的采访 蔡云昱:义工 洁:你是从什么时候成为枫华之声一员的? 蔡:哇,很早的,大概04年吧,有四年了。 洁:恩,老义工了。那你那会儿是怎么想起来要做这个 的? 蔡:恩,我那会儿刚来就知道了。因为我有亲戚在这 边,我一来他们就给我介绍《枫华之声》。而且 当时在这边也不认识什么人,我就想参加一个社 区活动多认识点朋友。 洁:从那会儿到现在你对枫华之声最深刻的印象是什 么? 蔡:应该说有很多,这里的人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大家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19


Features 都是做义工不求报酬而且非常有凝聚力。 洁:你帮忙《枫华之声》的中秋晚会多少届了? 蔡:印象中至少有三届了吧。 洁:主要是从事一些什么事务呢? 蔡:记者~ 洁:你也是记者呢?~那为什么这次晚会主要是带领我 们这些“礼仪小姐”呢,哈哈? 蔡:我?哎呀,这里没有谁管谁的,大家都是帮忙做义 工。我带你们是因为怕你们不熟悉那些VIP。其实 我就在那儿待一会儿。实际上我更像是打杂的, 各个地方都去。 洁:哈哈,打杂,比如说? 蔡:哪里需要人我就去呗。可能是因为经历了几届晚会 吧,对需要注意的地方比较了解,然后就是各个 环节的协调。 洁:那你每年都是像这样工作么? 蔡:差不多是吧,比如办会员那里,卖票,入场秩序, 灯光和舞台,都有人负责,如果遇到比较严重的 问题,我都会去解决和处理。 洁:你的工作其实还挺多的。那什么是比较“严重的问 题”呢? 蔡:到现在还没有遇到比较严重的。不过比如,上半 场发现舞台灯光那里有点问题,冒烟,然后他们 问我,我就让大家先关闭灯光,中场休息的时候 看看。其实我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不让晚会出什 么问题,发现什么就解决什么。但是基本上都没 有,我都会把工作分细了给其他义工,然后有负 责的人管理。 洁:哈哈,那你就是头儿了?打杂总监哈。 蔡:呵呵,差不多吧。打杂总监基本上是。所以一般 都是有具体义工在负责,要是比较困难的我就来 想办法解决。大概这样。其实我可不是什么头, 只是做义工时间长一些,是作为义工和朋友来帮 忙,王老师信任我,我就尝试一下。 洁: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要确保晚会不会 出什么问题。 蔡:恩,的确是,有时候都会有压力,但是还好一切都 很顺利。 洁:那说明你很负责啊!就是说其实一台成功的晚会是 跟你们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蔡:所有的义工都很负责,都很努力的做事的,这点我 非常肯定,让我觉得枫华之声有一种无形的凝聚 力。 洁:所以说,现在才有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枫华之声

20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来做义工。 蔡:对,而且因为这次工作全面性的原因,所以会很 忙,我都是在巡视所有的位置,看看人员到位了 没,有什么问题么,基本都不停留,头一次走这 么多路,呵呵。 洁:难怪我们大家常常见不着你。 蔡:前面两年我基本上是帮忙,有固定的任务。这次就 比较全面。这个就有点像接力棒传到我手里了, 下一届或者后面还会有人接力。 洁:我相信下一位接受这个接力棒的人应该还是像你这 样,是一个能干又肯负责的人,而且大家都很信 任的人。非常谢谢你对这次晚会所作出的贡献, 期待下次活动的时候再见。

王艳玲:义工 洁:你是什么时候进入枫华之声的? 玲:好像是06年吧。 洁:那也有两年了,那你一直都是在后台工作么? 玲:呵呵,当然不是,我一直都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各种杂事都干过,贴海报,摆桌子卖票啊,跟会 员打电话联系呀,打字什么的。去年开始进入了 枫华俱乐部做会计,今年又开始接受一些广告联 系的事情。但是这两年的后台我都在。 洁:你要做这么多,那你很厉害呀。 玲:不敢当。我们枫华的义工都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的,大家都像是一家人一样的,teamwork(团队 精神)很重要。 洁:那你在后台都是些什么主要任务? 玲:其实后台的工作就是看义工的衣服,还有管理义工 的工作餐,水等,保证东西不丢,眼睛随时要看 好演员们的包包,衣物等等。 洁:那岂不是要三头六臂。担子还不轻哪。 玲:呵呵,其实跟他们负责整台晚会的义工相比,我们 的活根本就不算什么,只要认真负责,铁面无私


枫华焦点 就好了,呵呵。 洁:“铁面无私”怎么说? 玲:因为我们还负责给义工分队服,而义工太多,有时 候我们不能认识所有的义工,所以,在有的我们 不认识的义工领衣服的时候,可能就要多问,然 后让他们签名。 洁:是这样啊。当时我们进来吃东西的时候你就很负责 的问我们的哦,呵呵。有没有演员或者义工东西 弄混的时候? 玲:有啊。今年好像就有义工忘了拿帽子和衣服,事后 我印象当中好像记起了帽子的主人,然后找到认 识他的朋友给他打了电话,找到了失主。那件衣 服实在是想不起谁丢的,就交给王老师了,后来 晚会后第二天就有人去王老师办公室那儿取了。 洁: 整个晚会你们一直都在后台? 玲:如果我们只要一出去,后台就没人看了,所以我们 都是竖起耳朵听节目的,然后再脑海想想节目的 画面感。 洁:那岂不是挺可惜的,看不到。 玲:呵呵,有一点了,所以特别想要晚会的录像,还有 去年的,两年的晚会都没有认真看完整。 洁:那你们在后台都不会觉得无聊什么的,或者说你们 可以自己找活动自娱自乐呀? 玲:但是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可惜的,一想到只要我 们在后台看好东西,前台的演员义工就可以安心 地表演或工作,这样想想就不觉得可惜了,就觉 得自己做的工作其实是很重要的。 洁:那鉴于你们很辛苦又看不到晚会,《枫华之声》对 你们有没有特别的奖励,比如说多发几块月饼啊 什么?哈哈…… 玲:呵呵,其实我觉得枫华之声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 可以牢牢地把很多不认识的同学,老乡凝聚在一 起,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完成同一件事情。这个过 程当中本身就很难得,因为自己可以参与到这个 过程中。所以当晚会成功闭幕,我们义工留下打 扫会场,当我在零点关上现场灯光的一瞬间,突 然特别感动。一天前的宁静,2小时前的热闹场 面,跟零点时会场的安静。 洁:有时候我觉得在《枫华之声》做事情好像就是有一 种特别的力量。你刚说的感觉跟电影回放似的, 感觉特好。 玲:真的,因为晚会前一天彩排我也去了,当时只有 演员去了,人很少,放了800多个椅子的场地觉得 特别空旷,那天我们还担心,怕第二天晚会人不

够,坐不满会场,又怕节目出问题,怕音响怕灯 光。反正就是晚会开始前打了好多问号,很多不 安。但是当晚会结束的那一刻,你会觉得心忽然 变得很踏实。 洁:因为整个晚会都是由我们这些这么多可爱的义工共 同撑起来的。今天很谢谢你接受采访,咱们下次 做义工的时候再见。

秦朗:演员 洁:你当时想去参加这个演出的初衷是什么? 朗:就是想表现一下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啊。 洁:那你当时为什么会答应端端来成为这个乐团的一员 呢? 朗:机会本来就是无意中得到的,然后又有一技之长, 所以就想了。而且《枫华之声》是华人团体中一 个比较大的组织,就当是尽一份责任吧。还有可 以扩大社交圈,本身也比较喜欢交朋友,所以就 很乐意的参加节目了。 洁:那你们这个乐队的节目筹备了多久? 朗:还不到一个月吧。 洁:那你之前跟你们乐队的成员认识或者有来往么? 朗:可能学校见过但绝对不认识, 洁:那你们是怎么从最初的不认识到最后的配合默契 呢? 朗:其实年轻的朋友都喜欢在一起,尤其是有相同爱好 的有共鸣的。就像那首歌这样唱的“年轻的朋友 在一起……”一样,大家很快就熟了。而且比较 有共同的话题比较容易融合在一起,再加上领导 同志端端的撮合,最后我们这个乐队很默契的, 呵呵。 洁:那怎么来形容你们乐队的成员呢? 朗:表演欲很强,很积极,热情非常高。 洁:那这支乐队从建立最开始有没有困难什么的? 朗:有啊,因为时间比较冲突,大家的时间都集合不 到一块儿,后来经过协调,基本上是每个周末的 晚上会排练一次什么的,所以我们一共就练了四 次。 洁:那晚上排练不会影响到邻居啊? 朗:不会,因为我们都是在超超家地下室排练,隔音效 果很好的。 洁:那你们排练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好玩儿的事情发生 么? 朗:有啊,超超家新来一女室友。在我们排练的时候, 她随便弹了两首曲子。居然比我们两个吉他手都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21


Features 弹得好,当时我们都特别惊讶。 洁:那关于这个乐队有没有什么小争执? 朗:有啊,当时我们为了这个乐队的名字争论得天翻 地覆,女生说要“3+2”,我们男生却说要另外一 个,最后还是定下来的我们的名字叫“younth”, 指年轻的人们。 洁:那你不是很得意,因为你们男生最后胜利了? 朗:没,就是觉得大家为这个乐队付出了很多。有时候 想想会特别的感动。 洁:那服装问题上呢,我看你们服装倒还是蛮统一的。 朗:大家都自由发挥,到最后一看还是挺有默契的,呵 呵。 洁:那从整个节目来看,你们乐队的节目挺有感染力 的,台下观众热情都很高的啊,那会不会觉得有 成就感? 朗:总的来说,效果还是不错。这次参加这个节目让我 觉得非常非常的感动,因为大家积极性很高,超 乎自己的想象,而且大家都有很强的号召性,很 热血。 洁:你们乐队从刚开始的不认识到现在的朋友,我觉得 也是一大收获。 朗:确实是,《枫华之声》把这么多朋友聚在一起,确 实挺不错的。

周浩宇:义工 洁:你在枫华之声有多长时间了? 宇:2年了吧。 洁:什么初衷想进枫华之声当义工呢? 宇:作为中国人,有种归属感。 洁:那你在枫华做事主要是为锻炼自己么? 宇:一半是,还有一半是帮助刚来这边的同学希望他们 能少走一些弯路。就是属于有的放矢,尽可能的 帮助大家。

22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洁:你参加过枫华之声中秋晚会几次? 宇:两次。但是我基本上都是只要枫华举办的活动我都 参加,比如说枫华之声五周年庆典什么的。 洁:那你每次活动都去做义工么? 宇:还是那句话,我是枫华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 搬。 洁:“二节棍”是你策划的吧?那个idea是你想出来的 么? 宇:也不全是,这个节目是大家讨论出来的一个语言类 节目,我只是进行实际性的操作。可能是相对而 言我比较会编,对语言很敏感,而且大家又很信 任我,所以就把这个重大的责任交给我了。 洁:我知道大家时间都不太统一,有人要打工,有人要 上课,那你们排练节目的时间是怎么协调的? 宇:这就是我们遇到的最大一个难题。我们到上台前一 天都是三三两两的训练,来多少人就排多少。彩 排那天有两人都是由临时演员顶的。直到演出那 天才凑齐。 洁:策划辛苦么? 宇:我觉得不辛苦,对自己是一种磨练,一种能力锻 炼和体现。演员很辛苦,个人时间要牺牲还要排 练。 洁:你不是也牺牲了? 宇:我算不上,我只是因为大家对我的信任要尽职尽 责,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给观众。就好像我们常说 的枫华精神,不单单是形象精神也是一种贡献精 神。 洁:演员你是怎么找来的?也是枫华之声的义工么? 宇:因为我们的主题是乡思和乡情,所以我们需要东西 南北四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演员来编排。基本上 都是找的朋友来帮忙,有义工,也有会员。 洁:台词都是你想的么? 宇:只有东北话那篇是,其他的都是通过朋友,演员, 一些义工大家想出来的。 洁:除了策划节目以外还做了其他事情没有? 宇:有啊,security!可能大家都会觉得会很累,但是我 不觉得,真的是感觉有一种力量在推着你不停地 向前。 洁:最后节目演出结束后有没有觉得踏实,满意么? 宇:我到家以后很踏实。我非常满意我们这些演员的演 出,在短时间内能达到这种水平很不简单。 洁:对你策划的“二节棍”有什么评价呢? 宇:因为时间很仓促,没有达到更好的效果。对自己不 是很满意,编排有欠考虑。不过演员很棒,很感


枫华焦点 谢演员。 洁:你觉得这是一次成功的中秋晚会么? 宇:非常成功。好多节目都不能用语言来形容,像有些 舞蹈,歌唱,还有魔术都非常精彩出色。干活的 义工很齐心,很热情。 洁:还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宇:感谢《枫华之声》的义工和演员们!

高梦的采访 陈浩:摄影 梦:你是第一次负责晚会的摄影吗? 浩:2007年的时候是第一次,今年已经是我第2次负责 摄影这部分了。 梦:在2007年时为什么想到来枫华当志愿者并且负责摄 影这块呢? 浩:首先我的专业是摄影并且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 我喜欢摄影工作的创造性色彩,因为它可以让你 时时保持对事物的思考,而枫华给了我一个很大 的空间来发挥我的特长。 梦:你在摄影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浩:一个好的摄影师可以及时捕捉人物以及拍摄对象的 瞬间,可以很好的预见将要发生的困难,并且及 时解决。 梦:对比去年,你认为今年的中秋晚会有没有什么不 同? 浩:今年我全程参与了晚会的编排,从彩排到正式演 出,我看到了枫华所有义工聚集在一起不为利益 和回报所做出的努力,我相信这个组织会越办越 大。另外今年在晚会之前我们在摄影和灯光部分 也做了充分的准备,预测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且 提前做了些预防措施。

贺一峰:音响 梦:你在这次晚会上主要负责哪一部分? 峰:我主要负责调放以及选择不同场景的音乐,并且和 调音师沟通讨论每只歌曲最后出来的效果,比如 象街舞音乐,我会告诉调音师需要低重音等等, 另外是调节话筒的技巧,我们要选择不同的话筒 而不是所有话筒都被开启,否则会出现串音 梦:你通过哪种途径并且为什么会去枫华之声当志愿 者? 峰:我是在朋友们的影响下进入枫华的,进去后发现很 多乐趣认识不同的朋友,并且接触到一些自己喜

欢的东西。在这次负责音响的过程中,学到很多 也丰富了自己的经验。 梦:你在调控音乐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并且是怎么 解决的? 峰:唯一的困难是在歌曲的切换和播放时间上,因为每 一个节目会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什么时候放音乐, 什么时候需要切换,以及切换需要的技巧,另外, 魔术和舞蹈需要根据演员的动作切换音乐,比如 当演员做完一个360旋转的动作后需要换第2首歌 曲等等。所以通常我们会事先与每个节目的演员 做很好的沟通并且详细记录笔记然后列出清单以 免出错。. 梦:你在志愿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宝贵的经验? 峰:我得到了很多以前从未尝试过的经验,比如音乐的 调放,以及与不同部门的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增 加了自己的责任感,也觉得很有意思,同时很高 兴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喜欢的音乐。

吴辰:灯光 梦:这是你第一次负责中秋晚会的灯光调试吗?在参加 志愿者工作之前有过相关的经验吗? 辰:这是我第二次负责晚会的灯光调试,以前仅有的一 次经验是在去年中秋晚会。 梦:在晚会中你具体的工作是什么呢? 辰:我们一般是与摄影师一起工作,负责按照灯光图 布光,并协助摄影师获得理想的影片画面。而且 我们灯光师还要与摄影师一同参加前期制作会议, 并且寻找适合影片拍摄的场地。一同讨论摄影指 导对每场戏的处理,并决定需要使用什么灯光和配 件。 梦:为什么会主动参加志愿者? 辰:觉得这是海外华人的一次团聚的机会,所以很想做 点什么,为大家服务。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23


Features 梦:在本次活动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如何解决? 辰:主要的困难是在演出进行了一半的时候,一位义工 告訴我有一个舞台的大灯由於温度过高,电线正在 融化冒烟。在与摄影师沟通之后,于是我们決定 关闭八个大灯,利用其余的灯光和一个追光灯來尽 量满足演员的需要。 梦:你以义工的身份参加晚会心情有没有什么和当晚参 加晚会的观众不一样呢? 辰:这次晚会中我学到了很多如何更好的与其他义工协 调沟通的技巧,我很开心我是以这样一种身份参 加晚会,从辛劳的工作中品尝到付出的滋味。

氛。希望明年的中秋晚会能增添些相声小品之类 的语言类节目。另外,这次晚会从组织到策划到 表演每一个志愿者都尽了很大的努力,能把大家 聚集在一起是这次晚会最大的成功。 梦:你在负责组织晚会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 晨:在晚会前期的策划过程中,所有的义工都竭尽全 力,在演出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我们意想不到 的小困难,比如舞台的大灯由于温度过高,电线 出现融化的问题,还有在魔术表演期间灯泡爆破 等等,但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之 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所以困难都一一被解 决了。

彭方晨:剧务 梦:主要负责晚会的哪些部分? 晨:我主要负责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并且尽量帮忙。从义 工会议到场地布置我都需要在场监管。在晚会进 行期间,我和我的小组是负责舞台道具和设备。 梦:你觉得晚会和以往比较有什么创新以及说一些你对 下次晚会的建议? 晨:本次晚会不管从节目的形式还是编排上都比去年有 所创新,并且增添了互动类环节以烘托晚会的气

24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小Y的采访 董亮:演员 小Y:听说你是刚刚到WINNIPEG的,那是通过什么方 式那么快就知道《枫华之声》这个杂志的呢? 董亮:我以前在国内的时候经常流阅曼省中文网和 WINNIPEG华人网,所以对《枫华之声》早有耳 闻了。 小Y:那来了之后是怎么样知道中秋演出的呢? 董亮:因为我8月23号才到WINNIPEG的,有次路过UC 就碰巧看见枫华之声的义工在筹备晚会,而且自 己本身也很喜欢表演,就加入到了中秋的表演行 列。 小Y:对于魔术表演,你有什么心得和大家分享吗? 董亮:对于我自己来讲,一直都很爱舞台表演,觉得演 出能够给观众带来很大的乐趣,但是学习魔术是 一件很辛苦的事。像我最拿手的是牌技,以前刚 开始练的时候,都是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里练习8个 小时以上,现在每天也基本要保持2个小时的练习 时间,周末比较空闲的时候通常要练上大半天。 虽然要把大量的时候用在练习上,少了很多玩耍 的时间,可每当自己站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就 觉得这一切都是很值得的。 小Y:以前在国内有表演过魔术吗?和这里相比感觉有 什么不同? 董亮:我在国内表演魔术已经有三,四年了,各种大 大小小的演出都参加过,特别跟大众车展做过演 出,在Johnie Worker酒吧表演过,在宁波最大的体 育场地也参加过演出。我个人认为在这里表演会 更加HIGH一点,也许是在异国他乡的原因吧,大 家都特别热情,特别亲切。


枫华焦点

小Y:以前在国内为什么会想到学习魔术?是家人要求 还是个人爱好? 董亮:说到学习魔术,完全是因为朋友在一起相互学 习的,也是个人爱好吧。如果要说到导师,应该 算是我在国内认识的一个韩国朋友吧。其实自己 也没有特别的去找老师学习,都是跟魔术界的人 交流多了,学的也就多了。大多时间都是自己练 习或是通过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来提高自己的技术 的。 小Y:那你对这里的华人社团有什么看法呢? 董亮:我觉得《枫华之声》在这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大家都很热情,很团结。特别是可以结交很多新 的朋友。

毛亮:义工 小Y:你是什么时候加入枫华之声的呢? 毛亮:我是从2004年开始加入枫华之声的,已经帮助枫 华办了好几届中秋晚会了。 小Y:听说你是一直负责舞台搭建工作的。这是一项很 复杂的工作,你觉得辛苦吗? 毛亮:其实我觉得一点也不辛苦,因为都是做一些很有 意义的事,同时也可以锻炼下自己。 小Y:那对于舞台搭建你有什么经验之谈呢? 毛亮:舞台搭建的确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做这种工作 一定要细心,需要全方面的注意,特别是要事先 想到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做好预防准备,而 且要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小Y:你觉得今年的中秋晚会和往届有什么不同之处 吗? 毛亮:今年的中秋晚会多了许多新面孔,节目也越来越 丰富,比如魔术,乐队,歌舞剧都是很创新。 小Y:今年枫华越来越多义工参与进来,你对这个有什么

看法? 毛亮:我觉得这样很好,这正说明了枫华的影响越来 越大了,也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表现机会。记得 我刚加入枫华的时候,枫华才刚办了1年多,那 时的义工很少,最多就只有20多个,而现在义工 多了,能力强的人也大有人在,俗话说人多力量 大,也就是这个道理。 小Y:听说你快要去多伦多发展了,那以后还会回来参 加枫华的晚会吗? 毛亮:去多伦多发展也是想给自己长一点见识,顺便把 《枫华之声》带到多伦多去,哈哈。如果有空, 我会很乐意回来,因为大家都是一个集体。

林一丹:义工 小Y:平时学习很忙,加入枫华会觉得耽误学习吗? 丹:我觉得还好啊,只要平时学习的时候加紧学习,就 能腾出足够的时间来,做到劳逸结合就好。 小Y:听说这次中秋晚会你早上11点就去帮忙了,直到 晚上很晚才能休息,而且一直在后台默默无闻地 为大家服务着,自己连节目也没看成,觉得这样 很累吗? 丹:累点都没有关系的,自己开心就好。我觉得要为大 家服务,首先就要做好自我牺牲的准备。我觉得 自己这样做很值得,也很有意义。 小Y:你在这次中秋晚会都负责了些什么呢? 丹:我主要负责的是保管后台义工和演员的物品。 小Y:那你一直呆在后台,有没有什么幕后花絮可以和 大家分享一下的? 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魔术师,他特别的刻苦, 很早就到场了,并且一直在为演出反复的练习。 最后在上台之前,在那些街舞演员的要求下,还 在后台进行了一段魔术小表演,大家都看得很出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25


26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枫华焦点

神。还有我们的造型师也很负责,本来他只负责 主持人造型的,后来也一直在帮我们的演员弄造 型,大家都特别的认真。 小Y:那你是怎么加入到《枫华之声》的? 丹:因为我是7月31才到WINNIPEG,最开始是去找王 老师,碰巧遇见了枫华之声义工,接着就是被介 绍到了枫华了。

秋阳:义工,演员。 小Y:为什么想要加入义工? 秋阳:我觉得人生做一次义工很有意义,锻炼了自己同 时也帮助了别人。 小Y:那当天都表演了什么节目? 秋阳:我参加了乐队和二截棍。在乐队里是吉他手。 小Y:排练占用了很多时间,觉得辛苦吗? 秋阳:不辛苦,因为自己很喜欢音乐,在国内也是吉他 手,完全是个人爱好。 小Y:那对自己的表演满意吗?最喜欢自己的哪个节 目? 秋阳:很满意,两个节目我都很喜欢,最主要是给观众 带来快乐就行。 小Y:你是怎么想到要加入乐队表演的呢? 秋阳:首先主要是个人喜欢,后来也是因为枫华组织, 就是觉得很有意义。

要负责晚会前的场地联系,器材的预订,以及做 VIP的接待。 Y :和往届比,觉得今年的节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博:我觉得今年的器材方面比往届要好很多,场地在 设计方面更新了许多,舞台后幕也跟进了许多, 而且在接待方面也做得更全面了。比如有了VIP座 位,可以直接领到固定的座位上。今年的节目的 特色是留学生跟移民的互动,使他们直接有了次 了解彼此的机会。 Y :对现在这么多新义工的加入有什么看法? 博:我觉得这是件好事,俗话说人多好办事,义工增多 了对枫华无疑是很大的帮助,做起事情来也更有 效率。质量更高。特别是对刚来的学生,可以在 这里认识很多的长辈,可以得到很多的见解,以 便以后少走些弯路。…… 采访还没有结束,采访还在进行着。这期,下期, 还有下下期,我们将会带给大家更多义工们的故事,属 于我们自己的故事。谢谢本期小记者小洁,高梦,还有 小Y连夜做出来的采访稿。也谢谢所有义工们为这台晚 会所做出的贡献与努力! 这绝对不是一个结束,当然也不会是一个开始。这 是一个过程,成长的过程,体验的过程,分享的过程, 付出的过程,也是喜悦的过程。我们这些义工就在这样 一个过程当中,找到朋友,找到生活的意义,找到属于 我们的快乐窝。 就算晚会闭幕了,喝彩声消失了,但是我们的庆功 宴会在依然进行……

王智博:义工 Y :加入《枫华之声》多久了? 博:差不多4年了吧。 Y :你在枫华也经历了很多届了。主要负责什么工作? 博:以前我在枫华做得很全面,比如说晚会前准备,场 地预订,以及各个学校的联系。最后还做节目督 查,义工训练并安排义工的每项工作。当表演结 束后,还要做义工总结之类的。今年节目,我主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27


Fenghua Blog

编者语 “枫华博客”热忱欢迎读者投稿或评论。专栏拟每期刊发4-6篇原创,风格不拘,选题不限。宗旨:畅所欲 言,言之有物,百家争鸣,理性拍砖。 栏目电邮联系地址:fenghuablogs@gmail.com----水墚

本期引言 臭名昭著的“三鹿奶粉”事件后果极为严重,它既让中国乳制品业付出了惩罚性的沉重代价,也使“中国制 造”在全球再次蒙羞。海外华人无不痛心疾首。夕子女士的“今天你喝了没有”概述了多伦多网民对“毒奶粉”的 评论。“今天你喝了没有?”这句昔日的酸奶广告今天已成辛辣的讽刺。路漫漫其修远兮,重建商业之诚信实属刻 不容缓。 北京奥运会已完美结束。但作为有史以来最恢宏,最豪华的奥运会,其余音仍在饶粱,未知绝日。枫华女士如 茵的原创“平常心”即是此余音中的一个多彩的音符。出类拔萃的菲尔普斯创造的前无古人暂无来者举世无双的辉 煌业绩固然伟大,但更难能可贵的他的一颗平常心。相比之下,我们的足球“大碗”们,球踢得最臭,架子却最 大,是否该找块豆腐撞死自己呢? 当今遍布世界各地大小校园的众多中国留学生说明今天的中国人出国留学已属稀松平常之事。但在二十多年 前,出国留学却必须过五关斩六将,犹如古人攀蜀道。芦笛先生的“冲出国门”一文即是对当时青年们万众一心奔 出国的情境的生动写照。身为当年出国大军中的一员,我对此文有浓烈的亲切感;并相信读者诸君中,与我有同感 的当不在少数。 《论语》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是我们中国人文化的圣经。修齐治平以修为首。不修身,即不能齐 家,更遑论治与平。李继斌先生的“读《论语》学做人”简要注释和评析了《论语》中有关修身的经典句段,读来 颇有助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加拿大的英文媒体中充斥对中国的偏见。但民间中却不乏客观理性友好之士。Ed Richmond先生的“A Monkey’s Adventure”一文从一个温尼泊人的角度叙述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虽是英文,却有着东方的风 趣。我读来别感亲切。What is your conclusion?

今天你 了没有? 喝

——多伦多网民热评“毒奶粉”事件 夕子

9 月间,骤然爆发的中国毒奶粉丑 闻,占据了海内外中文媒体的主要版 面。迄今,因食用三鹿奶粉,患上肾 结石的婴儿,根据中国卫生部报告,

28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目前因服用三聚氰胺污染奶制品后住 院治疗的儿童达到1.29万名,有4名婴 儿死亡,潜在受害者达3万人以上, 遍布中国各地。包括伊利、蒙牛、光

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22个厂家69 批次婴儿奶粉中都含有三聚氰胺。 中国的毒奶事件愈演愈烈,据加 拿大电视公司(CTV)20日报导,大


枫华博客 多伦多地区的一些商店,担心他们出 售的进口奶制品也含有可导致结石的 三聚氰胺,因此已将蒙牛和伊利的2 款乳酸饮料撤下货架。 消息传出后,在国内的民众中产 生了十分激烈的反应。许多有婴儿的 家庭陷入恐慌,纷纷带孩子到医院进 行检查。市场上的国内奶粉有许多被 停止销售,而进口的名牌奶粉却被迅 速卖完。 从孔雀石绿到避孕药番茄、注水 甲鱼、苏丹红、毒奶粉事件,才只是 个开始。这次事件的公开,是三鹿的 合作方新西兰恒天然公司通过新西 兰政府于9月8日正式照会中国中央政 府,在中央政府的重视下才得以曝 光。我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 果说汶川地震唤起了全国乃至世界的 同情心,那么毒奶粉则是激发起国人 的愤慨。可是,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却 笼罩了中国人。特别是身处海外的华 人年轻父母。 因为生活的压力和早期中文教育 的缘故,很多在海外的年轻父母都选 择把孩子送回国内让爷爷奶奶或者外 公外婆带。有位网友写道:“我一年 回国看孩子两次,每次走之前都给她 买上半年的罐装奶粉;这次毒奶粉事 件,我第一时间去看是否有我经常买 的牌子的奶粉。当看到熟悉的名字出 现在黑名单的时候,整个人都瘫倒在 电脑前;还是老公打电话回去让爸妈 带孩子检查,现在检查结果还没出 来,我觉得很无助,非常难过。” 这个无助感排山倒海压在身处海 外的爸爸妈妈身上。如果说国内的年 轻父母抱着孩子等在医院的门诊室, 那一幕幕画面让人触目惊心;而身处 国外的父母们,不能在事件发生的第 一时间看到、碰到,亲手抱到自己的 亲生骨肉,那种无力感和深切的悲 哀,更让人觉得无奈和伤感。 和国内网民在网上愤怒大骂不 同,多伦多网民想到更多的是如何运

奶粉回国,如何让孩子尽快喝到放心 的奶粉。记者进入几个知名的海外华 人网站讨论区,出现最多的就是“求 拼集装箱往国内运奶粉”;“孩子 在国内,急求近期回国的人带奶粉回 去”;“大量求购罐装奶粉”……的 帖子。据新闻报道,很多国外超市的 奶粉区都充斥着面色惶惶的国人,在 法拉盛的超市,很多罐装奶粉都被华 人大批买走寄回国。同时,很多多伦 多网民也对“毒奶粉”事件发表自己 的观点—— 网友大悟说:“毒奶粉事件,完 全可以看出一个社会救援机制的完 善。记得在几年前听过1个故事。一 个接近80岁的美国老太太到中国餐馆 吃饭,饭后剔牙由于手哆嗦,把牙花 子弄出一点血来。老太太二话没说, 就给自己的律师打电话。律师来了, 搜集了该搜集的资料,就把餐馆告上 了法庭。最后判定这个中国餐馆赔偿

图:网民根据“毒奶粉”事件创作 的海报

老太太50万美元,因为餐馆在牙签盒 上没有标注“剔牙可能会剔破牙龈, 要注意安全”。 社会救援机制的完善,看来是一 个重要的机制。自一个现代社会,媒 体和律师都是弱势群体的天然救星。 而我们却倾向于出了事,就找政府。 我们没有追问这个事我们自己能做什 么。” 网友小岳说:“如果说是奶农掺 毒,那么,收购毒牛奶的三鹿集团, 责任何在?如果说是三鹿企业以毒充 好,那么,政府有关质检部门,责任 何在?如果说是质检部门疏忽,那 么,其上级主管部门如卫生部,责任 何在?如果说是部级官员失职,那 么,任命和领导这些部级官员的中共 高层,如胡温等人,责任何在?” 网 友 胖 妞 说:“如果中国有民 主,新闻自由,对任何食品事故,媒 体和记者必刨根究底,其中牵涉的任 何官商勾结丑闻,都必曝光于光天 化日之下;如果中国有民主,司法独 立,受害者家属必大兴诉讼,将所有 奸商与贪官告上法庭,电视直播,社 会公议。如此,除害于无形,防患于 未然,食品惨祸焉能不大幅降低?乃 至根除?设若中国有民主,官员直 选,民众监督,权力傲慢,何至于 此……” 网友悠悠说:“从毒奶粉事件, 我想到了前段时间闹得轰轰烈烈的毒 饺子事件。虽然后者已经查明是故意 投毒。导致数千名婴儿患上肾结石这 一痛苦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检测 项目不健全、免检企业权限太大、对 牛奶的收集策略不合理、物价上涨、 医院服务不足、奶粉的服用方式不对 等等。但是,在毒奶粉事件被发现以 后的阶段里,各方处理过程中所浮现 出的问题,却与毒饺子事件时看到的 很相似。” 网友只是经过说:“理由:是国 家监管的严重失职!所有责任应该国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29


30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枫华博客 家承担。 解决办法:“凡是得结石的国家免费治疗,判几个 小鬼是不能平民愤的;就像地震灾害一样,灾民一切免 费!毒牛奶也是灾害,灾民数量应该超过8级地震。” 记者手记:“国内有一则广告让所有人印象深刻, 一个可爱的孩子手持一瓶酸奶,在屏幕中快乐地喊着“ 今天你喝了没有?”如今,这句话褪去从前的可爱和亲 切,再说起的时候替代从前的阳光快乐,个个人心惶惶 面色忧虑;喝了就意味着有饮下定时炸弹的危险。当我 们已经日渐麻木于这些形形色色的各种“掺假”、“造 假”的假货的时候,谁来保护公众的健康?贾平凹先生 曾经写过的一本小说《浮躁》,或许今天的中国人都太 浮躁了,社会全体的浮躁,浮躁着只想如何一夜暴富, 如何一本万利,如何一日成名,于是在强烈的目的引导 下,于是有了“要想富去盗墓,一夜成为万元户”,制 假贩假,偷工减料,豆腐渣工程,环境污染,贪脏枉法 等等等等现象。” 当我们冷静的分析中国社会现在的浮躁时,我们把 这种现象放到中国百年的发展来看时,这一些又是可以 理解,毕竟中国改革开发才三十年,在当今这个复杂的

国际环境下,追求经济效益胜过一切,中国有句古话“ 不到黄河不死心”,或许中国社会是到了“黄河”的 时间了,年初的雪灾,5月的大地震,现在的决堤,矿 难,毒牛奶,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让年轻的母亲们、让广大的消费者、让每一位普通 国民渐渐走出无助、永远告别彷徨。重新给予自己的政 府监测部门、自己的民族商业品牌以全心的信任,恐怕 是中国政府今后不得不直视的一个问题了。 附:看看现在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早上起来用高露洁致癌牙膏刷牙 然后喝一杯用一次性医用废料加工的桶装来的纯净 水 饮一杯雀巢碘超标奶粉,或者光明回收酸奶,或者 用奶粉冲水兑成的纯牛奶 啃几个超标面粉做的、硫磺薰过的馒头 夹点金华滴滴畏火腿和臭水泡的韩国泡菜 中午吃块肯得基苏丹红鸡翅 用苏泊尔特富龙不粘锅煎几个人造鸡蛋 用青霉素浸泡过的豆芽炒碟吊白块毒牛肉河粉 炒菜时渴了就喝杯重金属超标 100倍的碧螺春茶 再做一条孔雀石绿的清蒸福寿鱼,够丰盛啦 晚上先做一锅掺入白蜡油大米的大米饭 用泡了硫酸的中药汤料熬个骨汤,汤要放点潮洲假 加碘食用盐才够味哦 用地沟油炒盘避孕药催大催肥的黄蟮田鸡 拿含有致癌填充物的一次性餐具装好慢慢品尝 消夜到外边大排挡喝几支添加甲荃的啤酒,点几样 用几年不换底料烫的麻辣烫,爽! 睡觉前吃几粒铅超标的的巨能钙 再喝含菌量严重超标的江西假鹿茸口服液 最后点上一盘苯含量过多的蚊香美美睡一觉 作者简介:做过记者、公关和广告人;跟随不安分的 心,一路流浪在北美。现居多伦多。 (个人博客:http://blog.creaders.net/xizisky/)

意见?反馈?讨论? 请上枫华网上留言板 www.fenghuawoice.com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31


Fenghua Blog

平 常 心

观 奥 运 赛 有 感

不 要说喜欢看游泳比赛的都是会游 泳的噢!俺早说过,即使咱是怕水远 水不沾水的旱鸭子,要选择的话,俺 还就是觉得看游泳比赛最精彩最过瘾 那! 这不,大夏天的坐在那一潭清 亮碧水泳池边的看台上,光是瞅瞅那 波光粼粼的水面,望望那清澈见底的 水线和漂亮且具诱惑力的泳道,心里 头的那股舒畅劲儿就已经够乐够爽的 唻!更甭说一旦开赛,八条泳道里的 八位选手个个都像战舰上发出的鱼雷 一般喷射出去,身后划出的八道白色 水痕才叫那个壮观呐,让观看者心猛 跳情绪也跟着躁动起来,嗨,那股子 冲动劲就像火山熔浆喷发,喊呵!跳 呵!顷刻就融入到呐喊助威的鼎沸人 群里啰!看比赛嘛,要的就是这种浑 身触电的滋味和感受嘿…… 这不, 打电话回国询问了咱八十多岁的老母 亲奥运看的啥,回答竟也是游泳, 瞧,多酷耶! 嘿嘿,知道海外华人早在六, 七月份网上下单都没能购得“水立 方”奥运泳赛和体操赛门票时,咱就 英明地预料到今届奥运“一票难求” 的这两项热门比赛将会有多么火爆! 咱一介布衣的还是舒舒服服在家做

32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如茵

个“Couch Potato”吧,跟着摄像 机镜头近拍,远扫,全场,再来个短 拉,聚焦,特写,嗨,别提多来劲 了,省钱省力不说吧,这不挤不热的 观赛环境待遇不正恰似那政要巨贾们 的个人包厢么?哈哈,多自在嘿…… 本届京奥赛事咱早就备了计划: 第一要观游泳,第二看体操。都是奥 运赛最热门项目,嗨,咱就爱凑这个 热闹……哈哈,果不其然,本届最最 火爆最最吸引人最最震撼人心的赛事 非泳坛莫属也,全球聚焦万众属目的 报道正是来自于泳坛,来自于二十 三岁的美国游泳天才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 被观众和网友昵称为“水上 飞人”,“泳坛奇才”,“菲(飞) 鱼”的菲尔普斯,无可争议地在此届 京奥赛上被堪称为奥林匹克人。通过 九天十七场次劈波斩浪的一次次角逐 赛后,最后摘取了八块金牌,如愿以 偿地兑现了四年前雅典奥运赛上的承 诺,超越了“水怪”施皮茨(Mark Spize)在七二年墨尼黑奥运创下的 单届七块金牌的记录;加上上届雅典 奥运六金,菲尔普斯个人奥运金牌总 数也史无前例地十四金入袋;同时登 上单届及个人奥运金牌总数“最多

金”宝座。 第一次知道菲尔普斯是在观看四 年前的雅典奥运赛上,十八,九岁年 纪的他一举夺得六枚金牌,出手不凡 的战绩曾轰动泳坛名震天下。当年他 就荣获“泳坛神童”称号,这位冉冉 升起的泳坛巨星开始吸引住人们的眼 球……那时印象是这位伟岸挺拔的大 男孩阳光帅气看相憨厚…… 四年后的今天,这美国小伙子 愈加成熟自信。能否让夺金八枚的承 诺在“水立方”兑现,六枚在于菲尔 普斯本人;二枚还有望于和他一起参 加接力赛的队友。很让我佩服叫好的 是:在那场个人百米蝶泳决赛里所发 生的突发事件足以证明费尔普斯不亏 是勇气和力量的巨星!发令枪响跳入 水中的他突然发现泳镜进水,顿时双 眼什么也看不见,他没有慌张,沉着 冷静地数着手臂划行数,凭着惊人的 心理素质和无数次赛前训练得到的功 夫和经验他准确触壁翻身转体,看着 他劈波斩浪势不可挡的雄姿,又会有 谁能知道他在获得这项金牌的蝶泳百 米赛中所遇到的致命麻烦呢?!以后 知道,八块金牌中也正是这百米蝶泳 没能破纪录,但如果换了一位心理状 态稍弱点儿的选手,极大可能就是被 此“突发事件击倒”而败下阵来,更 甭提什么金牌银牌喽! 所有的观赛人都难以忘怀那第 二金的4X100米自由泳争夺战吧?惊 人,强撼,超级,那一刻没有任何合 适的字能够形容菲尔普斯本人以及助 他一臂之力队友们内心的激动啦…… 可以称之为本届京奥赛场上最为惊心 动魄的一幕:我们相信,若以纯粹的 水上激动和难以置信为标准的话,没 有人可以超过菲尔普斯的美国队友杰 森雷萨克(Jason Lezak)在最后一 棒做出的超强表现;能追上世界纪 录保持者艾林伯纳德 (Alain Bernard),最终在最后一刻,最后的二 十五米追上了法国人……雷萨克奋力


枫华博客 拚博的精神震惊了全场,为此而放声 大喊的人不是菲尔普斯一个人,“更 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在 此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最后以3’ 29”34的成绩除夺得4X100米自游泳 金牌外还刷新了世界纪录。显然若没 有队友雷萨克的帮助,菲尔普斯绝对 无望创造此次夺得金牌八枚的奥运神 话! 如果说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取 得的第二金要感谢队友的帮助,那么 在最后一场万众瞩目的4X100米混合 泳决赛的金牌就完全记录了菲尔普斯 伟大超越的成就。奥委会主席罗格来 了;美国总统布什来了;美国“梦之 队”拥有全球上亿球迷追捧的篮球巨 星科比也来了,竞相见证这八金的最 后一块金牌的争夺战!首棒佩尔索尔 为美国人取得了领先的好开局,在第 二棒的较量中,日本蛙王北岛康介无 人能敌,美国队也在此棒结束时处于 落后的位置。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 在第三棒,菲尔普斯在此棒出战,他 在比赛中轻松超越了其他选手,并为 美国队奠定了半个身位的领先优势。 最后,美国老将雷扎克将这种领先保 持到了终点。这一刻菲尔普斯与队友 高举双臂大喊着庆祝胜利,八金的喜 悦洋溢在他的脸上。 惊心动魄的比赛结束了,可激起 内心激动的波澜还久久未能平息!菲 尔普斯有多伟大?看看各家杂志拿他 当封面人物的热度就知道了。就在菲 尔普斯刚刚摘金8枚的一二天后,最 新一期《体育画报》封面上,光着上 身秀出健美身材胸前披挂八枚金光灿 灿奥运金牌的菲尔普斯一脸灿烂笑容 的特写照片赫然醒目;同一周,他也 登上了《时代》和《新闻周刊》的封 面。 精彩哎,辉煌呵!如此体现奥 运精神的赛事怎么能不让人亢奋激 昂!接力赛上传奇色彩的拚搏场面不 会轻易地退出记忆!令人折服的感动

还在于巨星赛场外的琐事——那种平 平常常不招摇不显摆的行事风格令人 耳目一新,所见所闻而产生的心灵触 动和感悟联想如观赛时的激动久久难 以退去…… 感谢网络时代的快捷效 果,从各种视频报道里让我们多视角 地捕捉住了这位泳坛奇才赛前赛后的 表现,不觉有所感动,现一一记载如 下: ——尽管机场上有百多名世界各 地记者等待这位巨星的出现,从菲尔 普斯抵达机场的那刻算起,他似乎没 有巨星的摆谱派头,一直很让人感觉 平凡平常; ——在九天近二十场次的比赛日 里,没有巨星的声势和架子,每天身 背一个大行囊,乘坐奥运村驶出的运 动员大巴,静静地走进“水立方”; ——一位奥运村运动员餐厅的志 愿者工作人员说,能看到泳池里连连 夺金的神奇小子费尔普斯来此就餐, 不张扬,不挑剔,默默地来,无声地 走,不注意还发现不了呢; —— 超强度的体力消耗必定决 定这位泳坛巨子有着惊人的食量,但 食物平常,并没有专门特立的“小 灶”,“空心粉”,“小薄饼”就是 这位奇才最喜欢的食品; ——每场竞赛触壁后从水里抬起 头后的第一眼就是寻找观众席里母亲 的身影,不由地让人感动于这平平常 常的动人之举; ——不管是记者的现场采访还 是在神话般的八金奇迹实现后的记者 招待会上,费尔普斯谈吐十分稳重平 和,没有丝毫不可一世狂妄表现,没 有夸夸其谈,也没有听到那种虚假的 豪言壮语,更不见那种令人侧目的星 腕们的傲气霸气,其行事作风随和态 度平易近人; ——很让咱们感觉真实亲切的 是,当他被记者问道获得八金之后最 想做的是什么时,憨厚单纯的他不假 思索地回答说只想在家里自己的床上

静静地躺上五分钟…… ——赛毕离开北京在机场海关办 理离港手续时,仍然未见他甩出巨星 大腕们特有的那种怠慢和傲气,待人 谦虚谈吐有礼,留给人们一个可亲可 近的形象…… 咱在思忖,一个奖牌早过百数 在四年前奥运赛上就已摘金六枚的这 位毛头小伙子,在以后四年的日子里 能够如此平平静静地沉下心来,为了 “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坚持每 天枯燥的训练,若没有这份看似简单 的平常之心,他费尔普斯早就成了一 缕过眼烟云啦!现实当中赢得一块金 牌获得一时荣耀的人不在少数,难能 可贵令人折服的应该是在辉煌之后能 够驾驭自己恢复到拥有一颗平常生活 的平常心上来哇……唉,现实当中似 乎这样的人不太多呀?(呵呵,不知 俺侃得是否确凿有理呢?!) 如果说单届就获得八块金牌的光 环可以傲视群雄扬名增威的话,那么 伟大超强出类拔萃下的一颗平常心就 更加显得难能可贵!伟大出于平凡, 平凡更能延续着伟大!我赞赏今夏京 奥赛中费尔普斯场上的威猛无比与场 下平朴实诚的表现,祝愿他能在这项 前无古人暂无来者举世无双的辉煌业 绩之下,能继续永远地保持住这颗比 金牌更加宝贵的平常心! 伟大的平常心,了不起! 永恒的 平常心,赞一个! 写于美国爱荷华州(Iowa)

心声共听 美文齐享 下期截稿日期:

2008年11月10日 欢迎踊跃投稿 tribunemc@yahoo.ca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33


34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枫华博客

我 是77年上大学的,乃是文革后恢 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那年头,考 上大学可不是一般的荣耀,大概是万 里挑一吧。一旦跳过龙门,当真是万 众瞩目,那排场跟过去考上进士大概 差不多。77、78两届大学生大概是中 国历史上最用功、最发愤、最刻苦的 大学生吧,那和他们的经历分不开 ──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幸运儿,必须 百倍珍惜上天意外送来的机遇。 那两年的入学考试在中国教育 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特点是放宽 年龄限制直到35岁。这是因为过去 文革10年彻底摧毁了教育,新毕业 的中学生什么文化都没有,高中毕 业生居然有连分数运算都不会的, 连1/2+1/3=2/5的笑话都有本事闹出 来。中央对此也心知肚明,于是便放 宽了年龄上限,目的是把文革前毕业 的质量较高的老知青也收进去。 正因为此,不少人包括我在内, 进大学时已经成家了,配偶不是工 人,就是农民。进了大学特别威风, 当真是天之骄子,时代宠儿,地位变 了,自然也就会出现婚变。中国人历 来爱管别人闲事,那阵子风气又特别 保守,根本不是现在这烂样子,婚外 情很少听说,如有发生,男女都要身 败名裂。万众瞩目的天之骄子闹婚 变,当然就更不同凡响,于是立刻就 引起舆论大哗。我记得那时报刊上曾 经抓了一个杭州大学生作反面典型, 称之为“当代陈世美”,最后似乎是 开除了事。 大概在同一时期,也就是78年 夏天的事吧。教育部下了文件,准备 建立学衔制度。这在“新”中国历史 上还是第一次,49年前中国大学和西 方一样,实行学衔制。但泥腿子一进 城就把这废除了。当时那文件只建立 了学士和硕士制:大学修业期4-5 年,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研究生修 业期为三年,毕业后授予硕士。博士 学衔则根本没有设立,是许久后才设

冲 出 国 门 芦笛 立的。 第一次研究生招考也和咱们考大 学差不多,老少同堂。从文革前毕业 的大学生、老知青直到所谓“社会青 年”(也就是无业青年)、三教九流济 济一堂。没学历也没关系,人家照样 让你考,据说那是“打破常规,早出 人材,快出人材”。杨小凯先生似乎 就是那阵子考上的。 我有两位中学同学没考上大学, 便去报考那玩意,都是考文史专业 的。一人去考清史,另外一人去考经 济学,两人都没考上。我听那考清史 的同学说,专业课试题就是一篇论 文,题目是《乾隆论》。这考题倒透 着新鲜:在短短两小时之内,你让人 家怎么写出有水平的论文来? 我毕业前便去报考研究生,一 举命中,击败了20多名竞争者,非 常得意。须知当时的硕士生更比大学 生稀罕多了,考上了当真跟金榜题名 没什么区别。记得我暑假还乡,父母 还为此特地在饭店里宴请了众乡亲。 亲友们前来道贺,一个个羡慕得不得

了,那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似乎平 生最大的风光就是那次,当真是光宗 耀祖。后来拿了博士反倒没什么了 ──那阵在国外,连我老婆孩子都不 觉得稀罕,何况是别人? 那阵子的硕士生可不比现在这么 容易。第一年上课,要学很多的课, 负担非常之重,第二、第三年是做论 文。我因为大学里就自学了那些课 程,所以好几门课都提前考试免修。 第一年就开始进实验室作论文。做得 非常之辛苦,大概是我一生最艰苦的 时期吧。一大清早就起来,一直干到 深更半夜,回到宿舍后,大夥儿还没 回来。躺在床上还不马上睡,要收听 VOA、BBC练习听力,幸亏那时 年轻,身体很好,精力充沛,这才没 有垮下来。 那辛苦其实是因为把很多精力花 在所谓“将军搬炮弹”上。当时国内 非常穷,连订杂志的硬通货都没有, 仪器设备更是很陈旧。中科院研究所 设备算是最好的,比大学的要好,我 当时早起晚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要骑车跑到很远的外单位去,借用人 家的设备,来回骑车几十里,到了还 得求爷爷告奶奶,团团撒烟,真是受 够了罪。 第二年下半年,我的论文就做 得差不多了,于是就准备拿到国际杂 志上去发表。当时国家很穷,有外汇 的学校非常少,根本没可能为此花 钱。于是我导师就教我去图书馆看杂 志的封里,看哪家杂志不要钱。我依 计而行,在不要钱的杂志中挑了一家 质量最好的,把论文投了出去。那论 文由我自己先用中文写出,再翻译成 英文,让导师给我修改(他也是留美 出身)。当时还没有直接用英文写作 的习惯,不过英文打字倒是练得贼熟 了。 自打中国的国门一开,就如洞庭 湖开了闸,地无分南北东西,人无分 男女老少,人人似乎异口同声高唱: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35


Fenghua Blog “起来,不愿做中国人的人们, 把我们的心血,花在如何冲出国门。 中华民族总算熬到了可以逃的时候, 每个人都兴奋得发出尖叫声:起来! 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跨过 重重的大洋,前进!前进!前进! 进!” 偌大的中国,从高空看下来,好 似一汤浇蚁穴、火燎蜂房,但见万头 攒动,人山人海地往外没命狂奔。过 去说“凡有水井处,皆闻歌柳词”, 现在是凡有三、两人烟处,即闻“托 福鸡阿姨(GRE)”。为了跑出去, 咱们用尽了“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 智”。除了当年东德人跑西德用过的 气球咱们没用之外,人类能想出的办 法全用上了。想起几年前“金色冒险 号”以无比简陋的设施,渡大洋越千 重险关,迎长风破万里恶浪,终于“ 适彼乐土”,在美国抢滩登陆成功, 轰动了全世界。这些不愿做中国人的 好汉烈女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让 郑和老公公七次下西洋的壮举黯然失 色。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还从未有过 这样真正是万众一心、波澜壮阔、排 山倒海、群策群力、八仙过海、上天 入地、机关算尽、心血耗竭、百折不 挠、屡败屡战、屡仆屡起、不达目的 死不瞑目、不到美国难称好汉、“生 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纽约州”、“ 砍头不要紧、只要能出门,杀了我一 个、送出众儿孙”的惊天地、泣鬼神 的全民族大逃亡的壮丽史诗! 我也加入了这出国大军。论文发 表后接下来就是准备出国。硕士生的 消息毕竟要比本科生灵通得多。我上 了研究生没多久,就发现我原来的印 象完全错了。过去我以为出国只有两 种途径,要么是靠公派,要么是靠国 外亲友帮助。两条路我全走不通:公 派名额国家控制得很紧,一般是国家 重点专业才有名额,我那专业根本就 没戏,即使有,以我的背景也未见得

36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能通过审查,何况去了后还要回来, 本人没兴趣。而我家在国外毫无亲 友,无法靠谁资助。因此,我上大学 期间就没想过这事,觉得自己毫无希 望。 但在上硕士生不久后我就发现, 所谓“自费出国”,其实完全可以靠 对方的奖学金出去。我连程序都查明 了:先到北图去查“彼得森目录”, 那上面有北美各大学招生广告,然后 再写信报名填表,通过人家规定的考 试,便能得到奖学金。 于是我便猛突英语,到了骑车遇 到红灯停下来那么一会儿功夫都掏出 单词本来背诵的地步。日日夜夜听耳 机,还怕睡着了(初学者听英语最催 眠,非常容易入睡),不断抽烟刺激 自己,听到后来连耳力都出了毛病, 没事就听见耳朵里有只苍蝇在嗡嗡 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后来我的论文发表了,引起了我 后来的导师的兴趣,他来信跟我索要 单行本,并问了我一些问题,我便趁 机跟他拉上关系。来往了几封信后, 我便告诉他,我想出国深造,去作他 的研究生。他很爽快地就同意了。 今天的人根本就无法想像那阵 和国外通信有多艰难。那时根本没有 电邮,FAX(传真)也没传进中国 去,全得靠书信来往,写信全靠打 字。我们教研室有两台老掉牙的英文 打字机,有志出国者争着用,打错了 字母就用涂改液改,完了再拿到邮局 去称重,按重量算邮资。国外的邮费 特别高,一般都在一元以上,光是为 给国外写信,就弄得我几乎倾家荡 产。到后来领导强迫我改签证申请 表,必须迅速通知美国大学,航空邮 件太慢,我不得不使用当时刚刚兴起 的特快专递,号称24小时内送到。 那玩意寄一次就是几十元人民币,一 个月的工资立刻就不见了。我一共用 了两三次,花费了百多元巨资。这些 事,如今的小青年根本就无法想像。

下一个问题是从哪儿去弄美元。 当时外汇控制得很紧,根本就没有黑 市。即使有,我也没钱去换:硕士生 助学金每月也就45元人民币,我一 个人花也就差不多了,根本没有积 蓄。托福、鸡阿姨(GRE)都需要考 试费,大学也需要报名费,我根本就 没辙。想来想去,我想用硕士生入学 考试去顶GRE,为此特地跑去查我 的考试成绩,一查之下大吃一惊:我 专业基础课的考分竟然被阅卷老师少 算了10分,当真是草菅人命!幸亏 我和竞争对手们的差距比较大,这才 在少算了10分后还能被录取。 于是我就写信给教授,告诉他我 没法找到美元,无法报名,也无法报 考托福,只能用硕士生入学考试成绩 代替GRE,问他是否可以。此外, 报名费是否可以请学校豁免,托福考 试能不能让我到美国再考。他二话不 说,掏腰包为我出了大学报名费以及 托福和鸡阿姨的考试费用,来信告诉 我不必再为此担忧,只管去考试行 了,并祝我好运气。 考托福那天的情景我还记得清 清楚楚。虽然身经百战,考了不知多 少次试,那夜我一夜没睡好,心里头 老是犯嘀咕:我这是用人家的钱去考 试,这辈子还没干过这种事。万一考 砸了,我还有脸做人么?胡乱睡了三 四个小时,便被我同屋同学唤起。两 人匆匆洗过脸,便冒着严寒去坐车转 车,到了北外,那就是考场。 等到考试开始,我才如释重负: 此前我准备,用的都是录音机。那磁 带都是辗转借来的,不知道被人家用 了多少次,效果极差,这才会让我听 得耳朵出了问题。但在北外那指定的 考场,人家用的是国外进口的高保真 设备,听上去就跟真人在耳边说话似 的,一点噪音都没有。于是心中大 定,发挥颇为正常,高分通过了考 试。 其实那玩意太假,我虽然高分


枫华博客 通过听力那部分,实际听力根本就不 行,等到后来出国,跟教授谈话倒还 没太大问题,最怕的是日常生活中遇 到教育水平比较低的人。当初通过那 听力考试,一大半靠的是考试技巧。 我早在考前就琢磨出那道道来了,那 就是一定要先迅速地先看一遍选择答 案,听录音前就大致猜出那是哪个方 面的谈话,有了点线索再去听,注意 抓关键词。所以,有如说是真的全部 听懂了录音,不如说大半是蒙出来 的。 考鸡阿姨就没那么紧张了,因 为没有听力部分,无论是一般的还是 专业的,对咱们这种考试老手来说实 在没什么稀罕的。正因为没什么心理

负担,考试的细节一点都记不住了, 只记得是在外贸学院考的。那学校现 在大概也改名叫“大学”了吧。国内 就这点没劲,原来所有的学院都“升 级”成了大学。 录取通知到时,我已经毕业,留 校任教了。以后的事便是和领导软缠 硬磨,请他们高抬贵手,放我出去。 以后的日子当真是不堪回首,也不足 以为外人道,那完全是在冰火岛上过 日子,忽而身在九重天,忽而跌入十 八狱,完全取决于当官的态度。好不 容易我说得系领导同意了,报上去校 领导又留难,等到校领导同意了,系 里又有人捣鬼了,说系上再走人,就 没人教书搞科研了……等到最后拿到

护照办了签证,我的皮也真给搓下几 层来了。 如今回首往事,我觉得我导师 真是不错。我出来后,只归还了他为 我垫付的机票钱,报名费考试费什么 的他都不要。最混帐的是我曾经给他 打过个collect call,也就是我打电话他 出钱。鬼子中干这种事的人很少,但 我不打不行,打又没钱,只好事急从 权,顾不上那么多了。出来后我要还 他钱,他怎么也不要。至今让我觉得 内疚。 (原文网址:http://blog.cat898.com/ boke.asp?ludi.showtopic.86861.html)

以待人,经常反省,检查自己的言 行。

李继斌

今 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访 华前,新华社记者王湘江、曾虎曾 到联合国大楼对其进行了专访。当 记者询问他对中华文化的爱好以及 这种爱好对他从事联合国工作是否 会有帮助时,潘基文说:“在我的 一生中,我一直在受到孔子和孟子 思想的影响,孔子的很多教诲仍在 为我指引方向。”潘基文还说,他 一直在努力从《论语》等中华文化 经典中汲取智慧、经验和为人处事 的原则。 为人处事的原则包括对待自 己和对待他人诸多方面,本文先从 《论语》中摘录有关如何对待自己

的最经典句段,加以简要注释和评 析,与大家共勉。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注释:【曾子】孔子的学生。 【三省吾身】古文里的“三”有时 不是确切的数,而是表示多次。“ 省”是多音字,在这里念“醒”, 反省、检讨的意思。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 反省自己:为人做事情不尽心竭力 吗?与朋友交往不守信用吗?学业 不温习吗?” 评析:做人要严于律己,宽

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 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 如己者,过则不惮改。” 注释:【不重则不威】重, 庄重,严肃。威,威严,威望。【 学则不固】学,学习。固,固执, 守旧。【主忠信】主,主张,坚 持。忠,忠实,忠诚。信,守信, 信用。【毋友不如己者】毋音无, 不要。友,名词,朋友,这里用作 动词,结交朋友。【过则不惮改】 过,名词,过失,过错,这里用作 动词,有了过错。惮,音但,害 怕,惧怕。 翻译:孔子说:“做人如果不 庄重就不会有威严,时常学习就不 会固执,要坚持忠诚和信用,不要 结交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有了过 错就不要害怕去改正。 评析:该严肃的时候一定要 严肃,如果总嘻嘻哈哈的,会令人 瞧不起你。要不固执,不守旧,就 要不断学习。忠实守信是做人的根 本。交朋友要有选择,结交君子,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37


Fenghua Blog 而不要结交小人。有了过错就要改 正。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 矣。”有错误却不去改正,这才是 真正的错误。

三、子问君子,子曰:“先 行其言而后从之。” 注释:【子问君子】古文里经 常有许多省略,“子问君子”的意 思是,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怎样 才能做一个君子。“问”的后面就 省略了宾语要问的人,“君子”是 名词,前面应该有个动词“做”, 也省略了。 翻译: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做 一个君子,孔子回答说:“先把要 做的事情做出来,然后说所做的事 情。” 评析:每做一件事情都有成 功和失败两种可能,事情还没有一 个头绪就嚷嚷起来,就有张扬和夸 耀之嫌,如果失败了或不尽如人意 的时候,就没法收场。先做后说表 现出做事沉着冷静和谦虚谨慎的品 格。 四、子曰:“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罔】“惘”的通假 字,迷惘困惑的意思。【殆】音 代,危险。 翻译:孔子说:“学习而不动 脑思考就会迷惘困惑,思考而不学 习就更危险了。” 评析:学习如果不动脑思考, 就领会不到甚至歪曲书本的意思。 如果过于注重思考而忽视了书本知 识的学习,就像没有源头的池水一 样,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五、季康子问:“使民敬忠 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 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 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季康子】孔子的学

38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生。【民】老百姓。【劝】勤劳, 勉励。【临之】到……地方。【 举】举荐,选拔。 翻译:季康子问孔子道:“使 老百姓恭敬、忠诚、勤劳,应该怎 样做呢?”孔子回答说:“官员到 老百姓跟前态度要庄重,这样老百 姓就会恭敬你;官员孝顺父母疼爱 子女,老百姓就会对官员忠诚;官 员能举荐提拔贤明的人当官,教育 培养没有能力的人,老百姓就会勤 勉。” 评析:季康子向孔子请教为 官之道,孔子从三个方面提出自己 的看法,想要当好官,第一是自身 庄重严肃,第二是在家孝顺父母, 疼爱子女,第三是在工作中选贤任 能,培养人才。这三点体现了儒 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思想。

齐】看齐,学习。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明的 人就要向他学习,见到不好的人就 要反思自己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评析:“见贤思齐”是虚心好 学的表现,而“见不贤而自省”则 能用反面教材来教育自己,这就需 要有更高的认识水平了。

六、子曰:“人而无信,不 知其可也。” 翻译:孔子说:“人如果不讲 信用,就不知道他能怎么样。” 评析:孔子强调信用的重要 性。不讲信用的后果是非常危险 的。

十、子贡问:“孔文子何 以谓之‘文’也?”子曰:“敏 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 文’也。” 注释:【‘文’】孔文子的 谥号。谥号是古时帝王在大臣死后 依其生前事迹赐给的称号,如岳飞 谥号“武穆”。帝王死后也有一个 称号,叫庙号,如“太祖”、“太 宗”。【敏】聪敏。【不耻下问】 不以下问为耻。【是以】“是以” 就是“以是”。以:因。是:此, 这。是以:因此,所以。 翻译:子贡问:“孔文子凭 借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 说:“因为他聪明好学,不把向不 如自己的人学习当作可耻的事情, 所以被谥为‘文’” 评析:“敏而好学”是勤 奋,“不耻下问”是虚心。我们都 应该具有这样的优秀品质。

七、子曰:“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注释:【喻】知道,明白,通 晓。【义】道义,事理,真理。 翻译:孔子说:“君子明白道 义,小人只知道一己之利。” 评析:君子跟小人最根本的区 别就在于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态 度上。君子以公平公正合乎道义为 出发点,小人则完全以个人利益为 转移。 八、子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自省也。” 注释:【见】看到,遇见。 【贤】贤明的人。【思】想要。【

九、子曰:“古者言之不 出,耻躬之不逮也。” 注释:【古者】古时候的人。 【言】话语。【耻躬之不逮】以躬 之不逮为耻。躬,自身,亲自。 逮,音代,到,做到。 翻译:孔子说:”古人不轻易 开口说话,是因为以言行不一为耻 辱。 评析:要少说多做,做了再 说。

十一、子曰:“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枫华博客 注释:【好】在这里念“ 号”- 喜好。【乐之】以之为乐。 翻译:孔子说:“知道学习的 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 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以学习为乐”就能积极主动地学 习,如果把学习当成负担甚至视为 痛苦,就学不进去。对学习产生兴 趣的主要途径就是认识学习的重要 性。

十二、子曰:“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 哉?” 注释:【默】默默的,没有 声息。【识】音“知”,记住。 【厌】满足。【何有于我】有何: 有什么。于我:在我这里,对我来 说。 翻译:孔子说:“默默地记 住,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育别人不 感到疲倦,在我这里有什么呢?” 评析:自满是学习最大的敌 人。学海无涯,要想成为学识渊博 的人,就要永远感到自己知识的贫 乏,孜孜不倦地学习。 十三、子曰:“三人行,必 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在一 起行走,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 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 们不好的地方引以为戒,使自己不 犯同样的错误。” 评析:别人有优点,有长处, 我们要把他当作老师,虚心向他们 学习,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可以作 为我们的警示,对自己也起到教育 作用。 十四、子绝四::“毋臆, 毋必,毋固,毋我。” 注释:【毋】没有,不要。【

臆】臆测,猜疑。 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弊 病:“没有猜疑,没有绝对肯定, 没有固执己见,没有妄自尊大。” 评析:对人对事,要客观,不 要主观;要全面,不要片面;要深 入,不要肤浅。这也是正确对待自 己和是否谦虚谨慎的问题。

候,向孔子请教如何料理政务,孔 子说:“不要一味追求速度,不要 贪图小利。一味求快反而达不到目 的,只看到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评析:做事要讲效率,但不 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要往前 看,注重长远利益,防止因图眼前 小利而失去长远的利益。

十五、子曰:“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注释:【知】同“智”。【 不】没有。【惑】迷惑,疑惑、困 惑。 翻译:孔子说:“有智慧的人 没有困惑,有仁德之心的人没有忧 愁,勇敢的人没有恐惧。” 评析:我们要做智者、仁者和 勇者。

十八、子曰:“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翻译:孔子说:“如果一个 人没有长远打算,就会很快遇到麻 烦。” 评析:凡事要深谋远虑,遇事 要沉着冷静,决定做某一件事情的 时候,要仔细权衡利害得失,三思 而后行。

十六、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 注释:【令】名词做动词,翻 译为发布命令。【虽】即使。 翻译:孔子说:“如果领导者 自身端正,即使没有发布命令,部 下也会自觉地去做;如果领导者自 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部下也不 会服从。” 评析:领导要做表率,以身作 则,身先士卒。孔子还说过:“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将人 心比自心,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 也别让别人干,要让别人干的事 情,自己也应该能干。 十七、子夏为莒父宰,问 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 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 不成。” 注释:【莒】音“举”,古国 名。【父宰】官职名。【问政】询 问如何从政。 翻译:子夏做莒国的父宰的时

十九、子曰:“君子不以言 举人,不以人废言。” 注释:【以言举人】根据话 推举人。【以人废言】根据人否定 话。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会因 为一个人话说得动听就提拔他,也 不会因为是你讨厌的人而不听他善 意的劝告。” 评析:举荐人要听其言而观其 行。对别人所说的话,不要看他是 什么样的人,不要看他和自己的关 系怎么样,只要他说得对,就照他 说的办,反之,就是抱成见,挟私 愤,失去了客观和公正,就不是一 个胸怀坦荡的人,就不是一个正直 的人。 《论语》是国学的经典,要把 好的段子熟读成诵,作为自己的行 动指南。 2008 09 20于温尼泊 作者简介:来自东北,近期移民到加 拿大的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39


40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枫华博客

A Monkey’s Adventure Ed Richmond

It was with great excitement that I anticipated my first visit to mainland China in May of this year to visit the great city of Beijing for a week of business meetings and with any luck some time to explore. The mystery associated with the Far East (as defined by the biased perspective of the European universe) has been ingrained in the psyche of all Canadians of European desc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Canada is a country of explorers. So this for me was a great adventure! I was most fortunate to be accompanied by a professional business colleague who had lived in Canada for several decades following emigration from China. My thirst for knowledg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details of Beijing resulted in engaging conversation during our long flight from Winnipeg to Beijing via Vancouver. I was additionally fortunate that we were to be hosted by a newly hired local manager based in our Beijing office, who spoke English. If it were not for my two col-

leagues, I think I would have faced more challenges during my visit to China. They have my thanks for a most rewarding and memorable experience. My first experience of amazement on arrival in Beijing was the new Beijing airport terminal. It is an incredible feat of human creativity and engineering. I was awed by the grandeur and immensity of the interior. The spectacular building easily rivals any of the great city airport terminals in the world. In fact, I will go so far as to proclaim that it is the most impressive airport terminal I have ever experienced and I can speak with some authority as I have traveled extensively throughout Europe, North America, the Pacific Rim countries for many years. Everything was in meticulously clean and very well organized. During the efficient trip by taxi to my hotel, the traffic, roads and scenery all reminded me of middle Europe. The traffic was staggering but I did not see any accidents and the flow was steady. I was also amazed at the incredible amount of construction as far as the eye could see, hundreds which meant thousands of new high rise buildings emerging from the ground. This served as a stark reminder that Beijing contains a population which is approximately 70% of the entire population of Canada, and the city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grow at a higher rate than the birth rate of Canada. Incredible to imagine,

even more so to see - but it certainly made me appreciate our good fortune of having lots of space to Canada. There were not many single homes in Beijing and those that I observed looked very exclusive. My residence for the week was the Beijing Grand Hotel near the Forbidden City Palace. It was an incredibly beautiful hotel which definitely lived up to its name and tradition of hosting international visitors in luxury. The entire building was a fusion of Chinese and European art and architecture. The staff were always very friendly and professional. My room was on a higher floor overlooking the main street which proved to be heavy with noisy traffic 24 hours a day -which I found amazing. Beijing is seems does not sleep. People, of course, are the most enriching part of every travel experience. Like any other country in the world, a major city like Beijing is a mosaic of races as illustrated in many different faces and body shapes across the entire spectrum of genetic possibilities -- of course primarily all Asian. It was eas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aller lighter northern people, the darker shorter southern people and the unique people of the west with hints of lineage to the ancient nomadic warrior tribes. As I viewed the vastness of Tiananmen Square, it was the endless river of people that I found most fascinating. As with any society in the world, there were people of every generation and phase of life mingling in a constant weave of motion, each with their own private focused thoughts. Expressions of their faces displayed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41


Fenghua Blog the full range of normal emotions but never any extremes. I did notice that police and soldiers were prolific and very frequently at key locations always scanning the crowds. I found it curious but not of concern. I certainly felt safer than I have in some larger cities in North America or Europe. As usual, children were always the first and quickest to return a smile, with their parents gleaming in pride over the exploits of their young one. All the people that I met for my business activities were very gracious hosts. I made an effort to be very polite and humble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openness. My willingness to genuinely inquire about their background, families and interests was greeted with warm friendliness. Although I do not speak either Mandarin or Cantonese, I did learn the essential Mandarin words for: Hello, My name is …, I am pleased to meet you, Thank you and Goodbye. Even this minor effort was met with broad smiles of acceptance. After a week listening to many

conversations in Mandarin, I was able to detect some threads of common expressions. Given time and practice I may even be able to conduct a basic conversation with my Chinese-Canadian colleagues in Winnipeg. The Forbidden City Palace is truly one of the great wonders of the world. The shear immensity of this engineering feat in human endeavor is a tribute to the accomplishment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t is also a testament to the wave of change which continues in China toward a more open and responsible government. This monument, which was once a symbol of the limitless power of the emperor and his privileged inner circle, is now, thankfully, the proper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accessible to the all people of the world. Such has been the path of evolution in human society for every culture in the world.

It was fascinating to learn that purpose and meaning pervades Chinese Culture in all aspects of human expression whether letters,words, numbers, the calendar, the zodiac, time itself, food, art or architecture. The symbolism within the A wonderful lunch in Tianjin - Author (Centre with Forbidden City tie), Colleagues - Mr. Yongxin Jia (Beijing resident from images of standing to left of author with tie), Ms. Hong Yu (Winthe dragon and nipeg resident - sitting to right of author), Others are phoenix, the hosts from a local Tianjin business. number ‘9’

42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to the color ‘red’, were everywhere to be seen. This awareness heightened my senses and as I traveled throughout the city, I eagerly searched for symbolism and constantly queried my colleagues for more information. One cannot truly appreciate any culture without experiencing the food. The food in Beijing was outstanding. My hosts and colleagues were gracious enough not to expose me to any foods that were extremely exotic or alive. The range of flavours, textures and assortment of fresh ingredients was an incredible journey of the senses from across the various provinces of China. The food was all freshly prepared and elegantly displayed. The food was bountiful and delicious. I eventually learned that it was proper etiquette to leave a small portion of food in your dish to show you were satisfied. I was raised by a typical European family who instructed all to finish every amount of food on the plate, which in China, I discovered, meant that my more traditional hosts were constantly offering me more food. When it was visible that I was at capacity, one of my colleagues politely advised me of the proper protocol in English. My hosts were beaming with pride at the immensity of my appetite and obvious delight at their choice of dishes. All of which was true, but I resolved to be somewhat more restrained in future meals. Fine food is best enjoyed based on quality not quantity. Another curiosity about the Chinese culture is that each time I tried a new type of food, I was promptly advised by my hosts and colleagues that it was good


枫华博客 for me. More specifically each type of food was good for a particular part of my body. I must admit that other than my parents telling me to eat my carrots as they were good for my eyes, I had never experienced such an encyclopedia of health during a meal. I was amazed that this knowledge seemed to be very common with the average Chinese person. Where did they learn this? How can this be? So on questioning, I soon discovered that it was passed down within the family. Of course, I must presume that they were not just making it up for my benefit. Although, they did seem to share some laughter when I sampled certain types of foods - they never did explain why. I will mention with some amount of pride that I am very proficient with chop sticks now and actually prefer them to traditional cutlery. On one particular occasion, my business colleague from Beijing did us the honour of taking myself and my Winnipeg colleague to a Peking Duck specialty restaurant for dinner. It was a newer establishment with an eclectic blend of Chinese tradition and European designer chic. The kitchen was openly visible on entry into the restaurant with the professional chefs busily milling about on display behind glass walls. The meal was an artistic experience from the moment the chef delicately carved thins shavings of duck beside our table to the wonderful sensation of bean cakes to finish the meal. The flavors and textures were incredible. During my last day in Beijing, my

colleague and I were taken to see the Ming Tombs, the Great Wall north of Beijing at Badaling and finally, the Olympic ‘Bird’s Nest’Stadium. I was told that one is not a true man, if he has not climbed upon the Great Wall. So this was a challenge that I could not refuse. Little did my hosts know what they had unleashed. The Ming Tombs were interesting, the most amazing part was the fact that we had to descend about 6 floors underground to see the tomb. The Great Wall at Badaling was truly incredible. Another great testament to the ability of mankind to shape destiny and the very earth that we live on. Thousands of tourists, who had emerged from hundreds of buses and cars, were walking on the top of the wall to the north, which was not as steep as the route to the south, so I decided to travel on the more extreme route to avoid the crowds. My host instructed two of his colleagues who had accompanied us for the trip (one was a mid-30’s engineer and the other in his mid-20s was the hosts’ cousin and our driver for the day) to accompany me and my colleague on the Wall while he made business calls on his mobile from the car. I felt like some exercise after sitting in the car for several hours on the way to the Wall, so I decided to jog up the steepest part to the highest point overlooking Badaling. Of course, my two guardians were obligated to follow. My Chinese- Canadian colleague managed to catch up to me, but our two Beijing friends were suitably winded. I don’t think they spent much time exercising in Beijing. We all shared a good laugh and a well deserved break

at a Guard Tower on the highest peak. The air was very fresh, with a slight breeze flowing over the hills, as the sun shone brightly above over a blue sky dotted with fluffy white clouds. It was a glorious day and a great climax to my trip. I had a great sense joy for life. How could you not? On our return to Beijing, our host arranged for another Engineer to meet us near the ‘Bird’s Nest’ Stadium to provide us with some details on the construction. It is a very impressive feat of modern engineering even from a distance. My entire experience in Beijing was a true joy. I would welcome the opportunity to return again and tour other regions, preferably with colleagues who speak the language. It is tremendous that Canada has a thriving Chinese community. The Chines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cultural richness of our vast country. It is my hope that many more Chinese people come to live in our great country and contribute to making Canada the primary example of a responsible model global country. Oh by the way, if you are wondering about the strange nature of the title for this story. Another aspect of Chinese Culture which I learned was the zodiac- and I am a monkey - so now you can draw your own conclusions! The Author: EDWARD RICHMOND,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of Operations, IMRIS.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43


44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四 海 为 家

窗口 遐想

编者语

《四海为家》栏目是海外华人分享自己生活经历的园地,

它是提

杨朝晖

供给大家相互交流, 彼此关心, 互相帮助的平台。 本期《四海为家》首先为大家呈献的是一位从业工程设计的工程师作 者杨朝晖的《窗口遐想》。作者从窗口的作用入手遐想开去,文章理性思 维和感性思维兼具。相信读者朋友会喜爱文中“窗口是房屋的眼睛”的观 点。“我们是不是太过强调窗口内,甚至只关心窗口内,不管窗口外了 呢?”文章最后的这句话是不是别有一番寓意?服务业是社会的窗口, 这是老生常谈的说法。作者古辛的《火眼金睛赛悟空》描述的是她回国度 假购物时所感受到的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所带来的服务业喜人的 变化,请分享作者对国内服务业这个社会窗口的欣心。 义工精神是整个社会所崇尚的一种奉献精神。《枫华之声》的每一位 都是义工团体的一员。衷心感谢新华社高级记者史春东在采访北京奥运 会、残运会的期间欣然接受编者的电话约稿,在百忙中挤出时间为本杂志 写出并邮来《暑假回家救灾记》。记者史春东的行动本身就诠释了义工奉 献精神,文章的主题也是关于义工奉献精神,讲述了一个四川籍的多伦多 大学的年轻留学生情系灾区,暑假回国,四次奔赴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参 加救援救助感人的事。在本期的另一篇文章中,一个缅省中文学院的学生 家长、老义工从缅省中文学院这个“窗口”看到的是义工精神培植起来 的“一棵常青树”(《一棵常青树》,作者过客)。 另外,我们继续登载本栏目的两个连载系列,《快乐就在身边》(作 者如茵)和《学习学习再学习》(作者朗月)。作者如茵的《快乐就在身 边》之四一如继往地给读者展现美国乡镇生活风情,讲述文中主人翁欣 梅“来自于生活中的乐趣,情趣和感受”。看看欣梅又在做什么,体会什 么?不要忘了一个重点字,“园”。作者朗月的连载作品《学习学习再学 习》一直讲述的是她在国外学习做母亲的经历,请读她的《母亲篇(之 三)》,继续分享她的学习经历。 欢迎更多的朋友为《四海为家》栏目投稿。 栏目编辑 月冰

EMAIL:umhuyb@yahoo.ca

有 房子就有窗口。窗口的作用有两 项,一是采光通风,二是观景怡情。 前者是物质上的,后者是精神上的。 房屋建筑技术的进步已让我们减少了 对前者功能的依赖;现代化的发展则 让我们几乎漠视了窗口后者的作用。 经济发展,人口集中,迫使都市 里的人们都住进钢筋混凝土丛林,窗 口对着窗口,窗口对着外墙无法避 免。怪不得买高层的宁愿住高也不住 低。窗外没有风景,反倒有被偷窥之 嫌,嘈杂之扰,甚至污染的空气。干 脆就关上窗户,拉上窗帘,打开电脑 的“窗口”,自成一统了。 十几个小时飞行,刚来到这个陌 生的异国他乡的住所,已是午夜时 分。房间不大,窗户却挺大,几乎立 刻就喜欢上了。客厅的窗户足有三米 长,窗外竟然是100米开阔的草坪, 近处的一块有1亩地大小,远处的一 块也有1亩地大小。草坪左边是另两 栋公寓房,右边是一条小区道路,紧 挨着是独立房屋的后院。草坪上离窗 口七、八米远,三棵叫不上名字的大 树,很奇怪地从根处就分三、四个 叉,斜斜地也长到三层楼高,枝条、 叶子像柳树一样摇曳。深夜时分,路 灯亮着,公寓房外墙上的大灯也亮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45


.Li

46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四 海 为 家 着,温暖的黄色的光,和美化的绿色 的光。五月的草坪反射着绿油油的 光,道路一旁整齐停放的汽车,也有 着各种折射的反光。窗口视力所及, 几乎没有暗角。 真的从心底感谢给我订下这房子 的朋友,因为这窗口是这栋楼里最好 的了。 人有了避风挡雨的遮蔽(住所) ,为什么还需要窗口呢?连牢房也有 窗口。除了采光通风的功能外,最主 要的,窗口是房屋的眼睛,与外界沟 通交流,愉悦休息大脑。现代建筑技 术的发展,窗口的采光通风功能已经 完全能够被照明、暖通设施取代,可 是没听说窗口就此不建的。在寒冷地 带,开窗口意味着散热耗能,人们用 双层玻璃、真空玻璃、中空玻璃等等 高科技来建造窗户,维系着窗口与节 能之间的平衡。要知道,最好的窗户 也没有最普通的墙隔热保暖性能好。 即使如此,也没听说窗口就此不建 的。 据说德国的劳动保护法规定,室 内工作的工人从工作岗位必须能一眼 望到室外(当然是通过窗口)。在这 里,人的精神诉求被立法保护。从中 也可以看到人文精神、唯心主义在西 方国家还是很有市场的。 儿童要有比较大的身体活动空 间,居室要大,院子要大,孩子要 走、跑、跳,体验、探索,有利于身 心发展;成人如果不是为了面子和社 会形象,好像无所谓房间大小,能吃 饭睡觉就行,但是没有窗口还是太难 受了。那样的家,能待得住吗? 如果做一个调查,在家里,除了 吃饭、睡觉、看电视……,你望窗口 吗?有没有时间对着窗口发呆?不知

道别人怎样,我是经常如此的。躺在 椅子上喝茶喝咖啡的时候,没有人聊 天,不想看电视,眼睛自然投向窗 外。也是因为窗户太大,让你无法忽 视;用电脑累了,眼睛一斜,投向窗 外;接了电话,拿着无绳话机,不知 不觉,也走向窗口,好像看着窗外, 更能说话似的。 有窗口是一种必需,窗口还有好 的景致则是一种造化了。如果让你选 择,一边是一套四室两厅,窗户外十 米是对面人家的窗户或者是墙;一边 是两室一厅,能看100米的草坪,你 会选择哪一个? 在这个窗口里一住就是一年多, 看了一年多,竟然还是兴趣盎然。窗 口两边的住户远,草坪上又很少有人 活动,可以尽情地自由自在地趴着窗 口看风景,没有别人望你、偷窥你的 尴尬。春天看野鸭从南边飞回,不时 传来暗哑悠长的鸣叫;夏天看太阳从 正前方升起,养眼碧绿的草坪,蓝天 白云,云卷云舒,肥麻雀们唧唧喳 喳,乌鸦还是那么黑(信了天下乌鸦 一般黑),旁若无人地在枝头呱呱 叫;秋天送野鸭走,松鼠忙着储备过 冬口粮;冬天就是白茫茫一片,太阳 在南边斜斜地露一小脸,风吹草坪上

的积雪留下凝固的波纹。 从里向外看,窗口有风景;从外 向里看,窗户自身也是一道风景呢。 在这个新来的社区走走,稍微老式的 窗户,两边有装饰板,像百叶窗,强 化了窗户的视觉效果;现代的窗户, 则是铝合金推拉窗、塑钢窗等,和国 内没有区别。区别在于,窗户就是窗 户,干干净净,没有防盗网、晾晒的 衣服、杂物等。整栋建筑,建起来什 么样,住进人还是什么样。国内的新 楼,住几年后准会被改造得“富有人 气”。 我们是不是太过强调窗口内,甚 至只关心窗口内,不管窗口外了呢? 作者简介:河南郑州人, 工程设计工 程师,现在温尼泊工作。

心声共听 美文齐享 下期截稿日期:

2008年11月10日 欢迎踊跃投稿 tribunemc@yahoo.ca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47


Our Stories

火眼金睛赛悟空 古辛

和许多人一样,我每次回国的一个 重要任务就是搜寻,采购一些价廉 物美,新潮别致,在北美难以买到 的,适合我穿的衣物。中国经济发 展的突飞猛进,导致了物产的极大 丰富,购物应该说是十分便利的, 唯独服装的销售依然有着很强的季 节性。购买当令衣物非常方便,选 择余地极大,但是,如果你要在11 月下旬,去购买夏天穿的衣裙凉 鞋,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发现了目标。直到这时候,我才发现 店里只有一位40岁左右的男售货员。 他看我挑到了衣服,便开口对我说 道:“你今天来巧了,夏令服装正在 降价清仓,1400元的衣服,现在对折 卖700元。我们是真丝厂的门市部, 今天早上厂里来电话,说再打折扣, 出清存货。这么漂亮的裙子只卖240 元,你到哪里去找这种便宜货?这 叫来早了,不如来巧了,你运气真 好。”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小 商场里发现了一家专售真丝衣服的 店家。两间店面虽不大,但是商品 倒不少。我挨个地仔细搜寻,终于

一番话,说得我云里雾里的, 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了。不过按照 市面上价格看,这里的夏装的确不算 贵。在我试装看效果的时候,他不失

48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时机地吹捧我:“像你这样人到中 年,还有这等身材, 不是舞林高手, 就是健身房的常客。气质又好,这衣 服穿在你身上再合适也没有了,像是 为你定做的一样。”我笑笑说:“我 只是个下岗工人,你看看连牛仔裤都 旧得发白。”他马上搭腔说:“就因 为你穿的牛仔裤,才说你不是一般 人。”说着,他又拿出几件款式很 新的衣服,向我推荐:“看看这两 件吧!”我看了看尺码,随口说了 声 “LARGE ”。“看看,我说对了 吧?你不是做一般工作的,英语说得 这么标准,是外资单位的吧?”他可 真是耳尖哪!“你可真有本事,凭一 个词就可以断定我的工作?”“嗨, 我们见的人多了。别看我这里店面不 大,我们的衣服连电视台的主持人, 台湾人,香港人,外国人都过来买 的。我们英语虽然不会说,但听得倒 不少, 这好坏要是分辨不出来,还怎


四 海 为 家 么做生意?这衣服你买去绝对不会吃 亏的。” 他说得那么地诚恳,我还真 是盛情难却了。 真没有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小 店营业员,居然这么会察言观色。虽 然他猜得并不完全准确,但还是有些 道理的。在他的热情推荐下,我成功 地挑选到几件很喜欢的夏衣 。结帐告 别时,他还不忘记拉生意:“有空常 来看看,我们这里常常来好东西的, 再带些朋友一起来。”我想,如今这 售货员的工作态度跟从前是大不一样 了,既热情,又客气,还那么百折不 饶。一定是经济效益与个人的收入挂 钩了,才使得他们如此这般使出浑身 解数,不轻易放过一个客人,一笔生 意! 类似的经历,在其他各种类型的 服装店里,也屡见不鲜。他们有的自 始至终微笑服务,仔细地介绍货物, 耐心地伺候你试穿;有的还主动为你 改尺寸,甚至为你量身定做。在你试 穿时,周围的售货员不时会有各种赞 叹,评论或建议……他们的热情服务 使得你不好意思去拒绝。不管他们采 取什么方法,他们的目的总能达到, 就是努力让更多的顾客掏钱购买。他 们就是靠着这样认真的精神,把顾客 当作上帝,做成了一笔又一笔的大大 小小的生意。 这种售货技巧,不仅被运用在服 装、百货店里,就连在食品店里,也 比比皆是,令我大为吃惊。应一位朋 友的托付,让我回国时一定给他找找 小时候吃过的那种形状像粽子,里面 含有松仁的“粽子糖”。我不惜从城 西 直奔城东的市中心,在人流如潮的 步行街 上找寻牌子最老、最有名气的 食品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 到了那种糖。既然到了最大的食品商 店,何不买些 我喜欢吃的,而在加拿

大买不到的各式蜜饯呢?当我刚刚靠 近蜜饯柜台,就听到一阵阵娇嫩的、 热情的招呼声:“来来来,阿姨,尝 尝这种新产品吧!这是西红柿做的, 这是樱桃做的,都是营养食品!味道 特别好,尝尝吧!不买不要紧的。” 她们一边向我提供样品,一边嘴不停 地招呼其他客人。我曾经在友人那里 尝到过用西红柿做成的蜜饯,很感兴 趣,品尝了样品后,就要了一斤。另 外,又挑了几种,每样都要了一斤。

袋,我斜背个黑书包,完全是在加拿 大旅游时的休闲装束。大概在国外住 久了,入了加拿大的俗,是这一身回 国后没有入乡随俗去改变的“行头” ,让他们看出了我们的破绽。我还能 再强调自己是本地人吗?早让人看了 个穿,而先生则没耐心与售货小姐软 磨硬泡,反正总有亲戚朋友会喜欢 的,便掏包付了钱 。以后,如果你要 享受当地人的待遇的话,千万别忘了 要入乡随俗 。

谁知道,到结帐的时候,那热情 的售货小姐竟报出了416元的价钱。 天哪!我怀疑自己的耳朵 听错了。虽 然其中有价格较贵的台湾话梅,但是 买蜜饯小吃居然会花400多元,似乎 有点荒唐了吧?再看看包装 ,这哪里 是每样一斤?在我东张西望的瞬间 , 她们已经把小袋都换成了大袋。“不 行,不行!我可吃不了这么多!”“ 带回去跟朋友,亲戚分分么!快过年 了,大家都会要吃的。”“什么带回 去?我就住在此地,什么时候不能来 买?”“你们从外面来的,来一趟不 容易,还是多买点好!刚刚两个外面 来的人,买了800元的东西呢!”售 货小姐 笑 嘻嘻地说。

在中国,可以说大概没有人不知 道孙悟空的 ,尤其是他那双在太上 老君的八卦 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 后 意外收获的“火眼金睛”,其犀利 的目光,能看清善恶,辨别真伪。而 我这次回国,所遇见的那些无论是商 店的售货员,还是旅游部门的导游, 饭店的服务员,除了服务态度主动积 极,销售服务技巧灵活高明外,更感 觉到他们好像都有着孙悟空般的“火 眼金睛”。他们不仅能看出你是否本 地人,能看出你是否生活在本地,还 能凭藉短暂的观察,聊天,判定你的 工作类别,社会地位,性格爱好,购 物意向……我想一定是市场经济的 “八卦炉”造就了他们,让他们练就 了一双双赛悟空的火眼金睛;而且他 们还具有耳灵,手快,腿勤,嘴甜的 服务本领。说实在的,他们的服务虽 然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你不 得不佩服这些在自己工作岗位上,那 么努力精进的年轻人,是他们在不辞 劳苦地为客人服务的同时,创造了自 己的销售业绩,也繁荣了发展中的中 国市场。毫无疑问,等下次回国采购 时,我想,我一定会有更新的感受 的,到那时,再跟你分享吧!

我心里不由得暗暗吃惊:我这 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讲的一口绝对 标准的本地话,她们怎么会知道我们 是从国外回来的呢?她们看我还在坚 持,就说:“我们见的人多了,一看 就知道你们是外面来的。”我于是回 头看了看周围的人,哦,是不一样 啊!不知道他们是下班后来的,还是 特意来的,他们逛商店时,女的大多 着正装,穿高跟皮鞋,挎着时新的小 挎包;男的也不少裤线笔挺,西装革 履的。也有些穿新潮牛仔裤,旅游鞋 的,但都是些小青年。再看看我们夫 妇,为了逛街方便,都穿着体恤,茄 克衫,牛仔裤和旅游鞋,他身系个腰

作者简介: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 现于卡尔加里工作。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49


Our Stories

5

“ •12”一场突如其来的八点零级 强地震,中国四川汶川成了全球关注 的地方! 在多伦多大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 史秀雄心急如焚。他是四川人,他的 家在成都,一个距离震源直线距离不 足100公里的地方,成都也是灾区之 一。 地震发生后,他与家人失去联 系。父亲的电话打不通,网上留言也 无回音!地震发生几十个小时以后终 于与父亲联系上,才知道在新华社做 高级记者的父亲已经奔赴一线灾区, 地震打坏了家里不少的东西,其中有 父亲钟爱的青花瓷古董,家里总还算 平安。 灾 区 情 况 如 何?地震以后他的 父亲去了一线, 在电话那端父亲沙 哑地讲述着灾区 情况,话语中透出 悲伤之情,父子在 电话两端一起在留 泪。

家乡灾区: 远在加国的学 子回来了! 5月30日晚间,史秀雄回到了四 川,行李中增加不少救灾资料。时差 还没有来得及倒过来,6月1日早晨七 点多,他便独自去了绵阳九洲体育馆 灾民安置点。 这个地方是在四川汶川地震中的 最大的安置点。地震已过半月,仍有 4000多灾民住在地铺上,等待救援。 他们均是从死伤最严重的北川县逃生 出来人,近一半人家中均有伤亡情况 发生。 史秀雄感慨地说:“日常生活 中,就是身边去世一个人,心情都会

50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很不好,突然要我面对失去亲人的如 此之多的人,让我要迈过这道心理情 感上的坎,真不容易。”“面对灾民 的境遇,我怎么去开展救助,最初我 不知道应当说什么,怎么去做,几次 难过得跑到一边去哭。我有父亲是一 位资深记者,他当时也在灾区救助和

理学 灾区援助责无旁贷” 情系灾区。史秀雄暑期在国内呆 的时间仅一个多月,但他四次进灾区 做救助。国内青年做志愿者的许多人 是去做一次义工,而四下灾区人还不 多见,中国留学生就更少。四川的绵 阳、青川、平武等重灾县留下了他的

暑假回家 救

灾记 史春东

采访,他给了我许多鼓励和帮助。我 战胜了自己,鼓励自己,灾区的人民 更需要我振做起来,我调整自己。” 他对记者说:“第一次去灾区做 救助,那一天是六一儿童节,恶梦刚 去,孩子的家长们心情不好,孩子们 也无奈,我与全国各地来的志愿者们 一起,将近百名孩子们组织在一起, 在临时帐篷里,给孩子们讲故事,我 成了‘孩子王’。一天下来口说干 了,肚子也饿了,看着孩子脸上重新 绽起了笑容,我也感到欣慰。”史秀 雄就这样在灾区开始了第一天的生 活。

史秀雄:“我在多大学心

足迹。 为什么要三番五次地去灾区?他 说:“到灾区去送点东西,看一下当 地的百姓,照几张照片回来让大家 看,这不难做到,要深入一步,就难 了。”他说,许多人都知道心理援助 很重要。在灾区,我有一些不安,有 的人掌握的心理救助的基本技能并不 多,也少这个方面知识,他们仅有热 情,不但没有解决心理问题,反让被 帮者难受,不愉快,这是四川灾区救 助中存在的一个的问题。” “我在多大是学心理学专业的, 对灾区援助责无旁贷。”史秀雄如何 帮助灾民?他举例说,比如我在重灾 地青川县做心理救助时,首先向当地


四 海 为 家 基层负责人了解情况,这个片区的灾 民从哪来,受难情况如何,最集中的 问题是什么等等,我与县上的妇联、 共青团做了解调查,尽可能将基本情 况、问题搞透再下去安置点做走访。 见到灾民,我总是要花一些时间与他 们聊一些轻松点事情,主动帮助做一 些生活中的事情,待机再进行做工 作。第二次见面后再交心聊事,是我 探索出的一个接近灾民的好办法。因 为在别人的眼中你是记住了他,惦记 着他的人。 他谈到第三次到灾区去的情况。 他说,灾民心理问题,不同阶层、年 龄、职业的人表现的情况,不同性格 的人都大不一样,没有定势。我走访 了在当地做心理方面工作的上海、北 京方面的专家,与他们聊时,我发现 他们在对面上统计数据掌握也并不 多。我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到了多伦多 大学Faculty of Social Work的主任Dr. Cheryl Regehr 和教授Dr. Ka Tat Tsang 寻求帮助,他们的指导给了我的救助 工作很大的理论性帮助, 可以说,没

有他们指导我的工件是完成不了的。 多大社会学系教授, 我的老朋友Dr. Scott Schieman也给与了我很多指导和 信息。 他还说,我第三次去灾区时,我 的手中已经有了上百份的问卷调查, 对各种典型群众的人都有了近百个数 据资料,这为今后的四川灾区心理救 助提供了有力支持。多大的教授们对 我的做法表示了满意与支持。 史秀雄说,他第四次随四川团组 织搞的志愿者团去了平武,在那里度 过了八天时间,用我在国外上大学学 到的知识,对当地义工青年们做培 训,与学生、儿童们、教师们结下了 很深的感情。每天吃方便面,住在露 天,连续四五天都没有洗脸换衣,自 己一点不计较。离开平武县时,我掉 泪了。 他感慨,今天好好学习,为重 建灾区在国外学习更多本领、知识。

放弃看北京奥运会 为社会工作做准备

作者简介:新华社高级记者。

一棵常青树 过客 二 月从暖和的温哥华,回到酷寒的 温城与家人过节。有缘参加了缅省中 文学院所举办的“农历新年庆典” 和“春节晚宴” 。 坐在中文班“农历新年庆典”的 观众席上,整个体育室内坐满了家 长、亲友、老师与学生们,场面热 闹,洋溢着一片温馨的气氛。家长们 怀着热情,看着那些活泼、天真、满

北京奥运会将要举行,对中国来 说,百年难遇。当海外华人纷纷往国 内赶时,史秀雄已经买好7月30日飞 多伦多的机票准备回学校了。 史秀雄是多伦多大学中国大学生 联合会主席。他说有点遗憾,家人大 半年前就给自己订到了北京奥运会沙 滩排球、跳水的门票,自己也非常想 看,而在国内有点坐不住了,灾区大 量的资料还没有整理、新学期学生会 的工作还要做,想来想去还是放弃了 看奥运会。 他说:“回到多伦多,我将与我 的老师们一起研究方案,我希望加入 到多伦多大学的重建中国地震家园的 行例中去,成为其中的一员,因为我 就是四川人。” 一个远度重洋的中国留学生,当 自己的家乡受灾时,回到家乡全力做 救助,带着一份责任又回到了自己大 学课堂,为明天而努力。 这就是一个从灾区来的中国留学 生的假期生活片段。

有自信、毫无怯场的小孩,熟练地、 专注地演出各项节目,同时用录像 机、照相机等,把他们家小孩的演出 摄录下来,存下最美好的回忆。两位 司仪,虽然很年轻,但台词准备充 足,口齿伶俐,在台上很有风度,是 未来司仪界可造之材。这次演出的成 功,除了老师们严谨的教导,策划者 的悉心安排,和家长们的配合与勤快 的督促之外,我还深深感到这一代的

小孩,很有自信,勇于接受挑战,善 于表达个人感情。 二月十五日的“春节晚宴”,有 六百多人参加,打破了中院历届参加 人数的记录。宴席间觥筹交错,节目 繁多,除了功夫表演、舞蹈班成员表 演外,还有中外来宾踊跃参加的卡 拉OK演唱。中外来宾在台上大展歌 喉,欢乐之声此起彼伏。整个晚宴充 满着欢乐、喜悦的笑声。幸运抽奖更 是晚宴的高潮,大家屏住气息,努力 聆听中奖号码,以期之得到精美、丰 富的奖品。 参加这两项活动后,我感触良 多。外子和我也曾参加中院的义工队 伍十一年,家中三个小孩也是中院当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51


Our Stories 年的“高材生”,所以中院在我们心 坎里很有地位,我们和中院有着深厚 的感情。中院由初创办时的二十来个 学生,增加至目前约三百多人数;校 址由教堂的地下室,发展至目前规模 宽广的校舍;各兴趣班也一直如百花 齐放。眼看着中院这些彰显的成果, 真是无比欢欣。 中院走过的路,并非一直是一帆 风顺,它经历了沟沟坎坎,也经过荆 棘丛生的羊肠小径。庆幸的是中院的 热心支持者,秉着保持和延续中华文 化的理念,无论在多困难,缺乏人 力,物力,财力的逆境下,仍然以持 之以恒的精神,付出他们珍贵的时 间,心血与智慧,力保中院能继续提 供一所学习中文的园地。他们多年来 无私的奉献,已得到美满的回报。中 院除了学生增多外,兴趣班也办得非 常的成功,最显著的是中院能吸引外 籍人士参与各项它活动。当我看见成 人班的外籍人士表演话剧,朗诵时, 他们的发音很不错,显然是经过了一 番努力的学习。合唱团的数位外国朋 友,虽然不会阅读中文,但借用拼音 的辅助,仍然兴致勃勃,尽情高唱。 近年参加春节晚宴的外籍人士非常 多,他们十分支持中院的活动,捐赠 抽奖礼品也很慷慨。在这方面来说,

眷 红依翠的庭园与能干体恤的园主 人! 北美的土地都很肥沃,要种上些 啥,除了花些气力拔拔草搭搭架子 外,只需浇浇水届时就有得收获啦! 每一年从七月中旬开始, 欣梅就能收 到老美朋友们送来的各种瓜果蔬菜: 几天前贝丝刚送来西红柿、紫茄子、 大青椒,这不,约翰大叔又拿来了黄 瓜、豆角,还有玲珑剔透的樱桃西红 柿。啊哈,每年这些日子真的是不用

52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中院是成功地走出华 人保守的框框,把中 华文化融入主流社 会,带动外籍人士学 习和认识中华文化的 兴趣,务实了加国多 元文化的概念。中院 能达到目前的成绩, 当然是有赖于理事 会、教务委员会和各 班队的领导层的策划 有方。 更重要的是, 幕后英雄如会员、老 师、义工、家长等功 不可抹。成功是属于 全体的。我也十分钦 佩那些无儿、无女、 无孙在中院就读的义 工们,多年来任劳任 怨,紧守岗位,努力 不懈地为中院服务。 对于中院将来的 发展,我不再犹豫, 也不再惊讶。我知道 中院的工作后继有人。这一群年轻有 为,活力充沛,富有爱心、热心的中 院朋友,定会把中院的事业推上更高 层次。中院的事业将如同寒窗外的常 青树一样,历年屹立不动。(缅省中

文学院供稿) 作者简介:缅省中文学院义工、家 长。

快乐就在身边 —— 说说美国乡镇生活(之四) 如茵 买蔬菜啰!都是园子里自产的绝顶正 宗的“ORGANIC” 产品嗨!这些家种 的当令果实菜蔬味纯气正,入嘴就是 清香鲜美,与那反季节大棚菜相比还 就是不一样呢,真叫那个齿颊留香好

吃好看得啰! 很让欣梅感动而难以忘怀的是去 年夏季那一次。七月下旬的一天,欣 梅收到贝丝转来的一张信笺,上面写


四 海 为 家

道: Hi Mei, I would love it if you would come out to our home and help yourself to the garden. We whole family will be gone until Aug.14 and I would hate to have the produce go to waste. Please enjoy these vegetables. I am happy you can use them. 噢,原来贝丝全家二日后就要出 外度假二个多星期,园子里的各种菜 蔬正是成熟期, 她不愿意让成熟的 果蔬白白浪费掉,希望欣梅能去她家 园子里随意采摘。(可是,她用不着 这般地“求人”嘛,像这样的好事给 谁谁都乐意着呢!)接着,贝丝又详 细地告诉欣梅她那偌大的园子里各种 果菜种植的位置和情况: The garden is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driveway and you will find tomatoes in various places (grape tomato plants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garden all by itself). The eggplant is by the tomatoes in the wire cages in the middle of the garden. Cucumber is by the

green peppers… 哦哟,这贝丝还真是强悍呢,竟 种下了如此多的蔬菜和瓜果嗨。啊, 还有花卉呢!瞧,贝丝说:

丝,那才叫合情合理嘛。你说,像这 样的话语欣梅听了心里怎能无动于 衷,不掀起阵阵波澜呢?!

Thank you. I feel so much better knowing the garden will not be going to waste.

贝丝的年龄与欣梅相仿。她开垦 的菜园子只是她的“嗜好园”(Hobby Garden)而已,实属她的业余爱 好耶!贝丝的丈夫是一家几百人公司 的总裁,她自己是正宗的大学毕业 生。她的家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相夫 教子的家庭。她和先生共同养育着三 个子女。可以想象得出这个家是多么 需要她的全身心投入呵!事实证明, 她是个十分称职的家庭女主人,一位 下得了厨房进得了厅堂的 好妻子好 妈妈!贝丝的热情诚恳,干事麻利且 能量惊人的风格,打破了欣梅头脑里 原先的“好像只有华人女性才具有才 干 + 能干”的错误框框(嘿嘿,不 知这概念来自于何方耶?)还 让欣 梅非常佩服的是,她的家政协调和各 种处事能力极棒,在她担任的众多社 区公益工作中,仅本学区中小学董事 会常委这一职位就占去了贝丝的很多 时间和精力。

嗨……,啊,这样的老美,真情 的贝丝,请别人享用自己的劳动果实 不说,又邀请外人“进门入园”,还 感谢别人的“光临采摘”。欣梅心 想,要说感谢的话,应该要谢谢贝

挑选了一个周末的傍晚,欣梅和 先生去了贝丝家的菜园地。一下车, 哇呵,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草木兴盛茄 紫椒绿的景致,特别是那一大片昂首 挺立在庭院正中的五彩荟萃的花草更

Please pick yourself flowers, also. The rose bush on the west side. Help yourself to all you would like. The zinnias are especially pretty in a bouquet, but you will need a knife as the stalk is tough. 贝丝让欣梅去收获她的果蔬外还 让采摘她种植的鲜花,因为花梗粗 硬,贝丝还细心地提醒要带把小刀 哦……,此刻,欣梅开始被贝丝的信 打动了,待人如此真诚又慷慨噢!信 的结尾贝丝如释重负的一句话更是深 深地印刻在欣梅的记忆里,她说: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53


54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四 海 为 家 是让来客倍感欣快!呵,种了这么多 的蔬菜和植物,那该得花费多少功夫 和精力呀!欣梅望着贝丝辛勤劳动下 的美丽花园,猛然间一种无限钦佩之 情在心底涌动……欣梅按图索骥,采 摘了一些已熟透的果实。 总是吃老美的菜,欣梅心里颇感 惭愧,决意也要学做一回能收红拢绿 的“园艺大师”嗨,起码嘛也得有稍 许闪现哪怕就一丁点儿说得过去的自 给自娱的一二招吧!看着前庭后院这 两大块碧绿如茵的草坪,欣梅当然是 不舍得割点儿出来当作“自留地”的 咯,不过,屋檐下墙角旁的边地还是 可以利用的么。既然青毛豆好吃又易 种,甚至都不用浇水(不是有“懒人 种豆子”之说吗?),好嘛,咱就挑 这个简单容易的做起,丢下几粒种子 几个月后就等着收获吧……

嘿,说干就干呵。先生在下种的 季节,从他的老美朋友卡尔那里要来 了大豆种子。瞧瞧看,多省事哈,先 生沿着住房,一步距离刨个坑塞几粒 黄豆,浇点水就完事啦。个把星期之 后,嘢,还真的冒出了小小的黄豆芽 儿啦。哎呀,惨那!抽芽后的一、二 天,那头上的两片嫩芽儿咋就没有了 呢?啊,是鸟儿琢的吗?!再不就是 野兔或其它什么动物当点心给吃啦? 最让欣梅感到伤心的是,朋友艳的母 亲精心挑选送来的好几株菊花脑儿秧 苗,前一天刚刚移栽下,次日发现也 被偷吃得只残存下几根茎干啦。可气 可叹唉!欣梅感到沮丧,也有点儿愤 愤不平,为啥别人家的园子里能姹紫 嫣红种啥得啥,自己家连小秧苗都夭 折了呢?!这里的自然生态状况实在 是太好那,每一天光是鸟儿就那么多 不停地飞来飞去,歇栖在屋前屋后的 草坪上,还有其它小动物的光临……

学习学习再学习 ---母亲篇 (之三)

朗月 Party Party,这个词老早老早就在岑凯 伦、亦舒等港产作家的小说里出现 过,当然是被叫做派对。出国后,朋 友聚会大多就是打个电话约好时间、 每家带两个菜、放在桌上大家一起分 享,然后聊天、打牌、刷碗、走人; 参加了几个西人同学组织的下午茶、 鸡尾酒会、Sleeping Over,相差无 几。Party 里除了圣诞、新年、婚礼之 外,最多的就是生日了。印象里,过 生日,一碗面条两个煮鸡蛋,顶多再 有个生日蛋糕,后来基本演变成上饭

店撮一顿,礼物已经从最理想化的玫 瑰花变成最实用的运动鞋了。所以, 始终没搞清楚,party尤其是 Birthday Party那到底都包含那些程序,直到女 儿开始不断参加小朋友的生日聚会, 我才意识到问题很严重,基本属于一 知半解状态。鉴于小女孩对于Birthday Party无限神往的样子,我决定开 始探索研究这个新领域里的新课题, 现在这里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都只 是据本人观察并实践的结果,仅供参 考): 程序一:平日里多留心一些,看

该不会是这鸟儿兔儿们还专会挑生欺 负人哪?欣梅把这当作笑话说给了贝 丝听并向她咨询,而贝丝的分析让欣 梅一愣一愣地只有点头的份儿。最 后,贝丝说:“一定是你们没有养狗 的原因。”啊哈,可不是嘛,有点儿 像是那么回事耶,贝丝家里不就养了 一条又大又壮的黑色牧羊犬么?她家 菜园子里那一片生机勃勃的美景不就 有这大黑狗的一份功劳么!嗨,不管 怎样,欣梅心里很感激贝丝的解释, 当然十分愿意听到她这样善解人意的 结论咯。 嗯,像贝丝这样有胸襟气度且富 有内涵实质的人,欣梅在海外这些年 来还真是遇见过不少呢,为此欣梅很 是感到有幸嗨……(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在加拿大住过七个年头, 现居住美国。 看除了家里(想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 家长除外)还有哪些场所可以开party,然后逐一打电话询价、是否提供 餐具、是否有装饰、场地租用时间、 规定人数、有没有人领着做游戏、需 要几个成年人看护、有什么不允许带 的东西(例如氢气球)等等; 程序二:征求小寿星的意见,喜 欢在什么环境里办party,这个很重 要,否则事倍功半,一定要确定小客 人的数量和名字(可以到学校信箱上 抄下来,如果是朋友的小孩,打电话 向家长确认,要知道小家伙们已经开 始对自己的名字与被尊重程度划等 号); 程序三:再次打电话确认party主 题,预定时间、交付定金; 程序四:依据主题,准备相应的 请柬,提前两周时间发出,务必注明 确认电话、email、联系人名字(多为 妈妈),放到小朋友信箱里,请他们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55


Our Stories 在一周之内回复。 程序五:准备一个客人名单,接 到电话或邮件后做上记号,一周后一 定还会有部分家长由于太忙、忘记或 没考虑好而未做回复,可以再做一个 单项选择的小纸条,如 I am aaa (guest name), for xxx’s BP on Y/M/D at Place: Yea, I will go. Sorry, I cannot attend and see you next time. 这样提醒和催促之后,99%的回 复会被确认,当然不乏有家长在孩子 的软磨硬泡之下于聚会前一天才打电 话,还有个别情况需要理解,比如父 母离异的孩子,刚好那天是她被送去 爸爸家,妈妈就没办法提前确定。 程序六:按照参加人数(最好多 备两份,以免有不请自来的小客人, 真的发生过啊,好尴尬)准备一次性 餐具、生日帽、礼品袋(男孩女孩要 用不同图案)、气球(最好有打气 筒)、彩带、致谢卡等等。最需要费 心思的是回礼,小礼物要切合主题、 具有实用价值、美观可爱、质量上 乘、价格适中、尽量不和以前参加过 的聚会回礼重复(因为大部分是同一 拨人),建议多转转一元店,本人每 次在里面都要学习一小时以上,才得 以比较、选择、以备不时之需。(朋 友说,一元店救了办Birthday Party 家 长的命,言之有理); 程序七:准备蛋糕(最好提前预 订和主体相关图案)、零食(千万不 能有花生)、饮料、纯净水、水果 等,别忘记蜡烛和火柴。邀请几位要 好的家长在场协助维持秩序、照顾小 客人的安全及需要(吃东西、喝水、 洗手、上厕所等),基本是一比五的 比例; 程序八:带好小寿星、照相机、 摄像机及所有食物和装饰,提前十五 分钟或半小时到场,在前台迎接客 人、签到、将礼物放在台子上、安排

56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座位,记住家长们的嘱托,比如来送 孩子的是爸爸、接孩子的会是奶奶; 程序九:如果小客人很多,为避 免跑到别的房间后辨认不出来,可以 在请小丑、魔术师或专业人士主持的 时候,给小朋友们脸上粘个统一的小 贴纸,或者带同一颜色的小帽子之类 加以区分; 程序十:唱生日歌、吹蜡烛之 后,一定要把握好时间,留出至少二 十分钟来拆礼物,依西人的习惯,是 要当面将所有的礼物都拆开,并表示 感谢(事后要谢谢人家送的礼物, 卡片打开后很容易和礼物弄乱,最 好有人在旁边记录 一下。呜呜,我就 是因为不知道这个 步骤,搞得超时、 手忙脚乱、礼物主 人全凭女儿超强记 忆); 程序十一:发 送礼物袋、送客, 收拾物品、打道回 府。 程序十二:向 所有参加聚会的小 朋友写致谢卡,下 周送出去。 你以为到这儿就算结束了吗, 错,还要及时把聚会照片印出来,按 人数分好、装袋、写名、发送,如果 孩子不再缠着你解释满屋子新玩具的 使用方法,你就可以把自己扔到床上 去了,别忘了用热水泡泡小腿和脚。 叹曰:好像比当年把自己嫁出去还麻 烦,而且每年都要麻烦一次,现在 有了老二,就要变成两次,不敢再 想……奇怪,人家那些妈都怎么当的 呀?从小就接受训练?但愿我女儿长 大后就可以自己张罗了,依她的个 性,最好把弟弟的一起张罗好,我就 省心了。不过,看看女儿熟睡中幸福 的微笑,值了。

上街 记不清谁说过,领着小孩儿上街 真麻烦。是麻烦,不过是因为把我心 底角落里都快忘记的事情全都翻出来 了,需要拿出来晒晒。 在Super Store,女儿看中了一个娃 娃,那是我很不愿意让她玩的玩具, 但不得不承认,那是商店里所有娃娃 中最漂亮的一个。她紧紧地抱着它、 眼巴巴地望着我,全然没有了平时的 伶牙俐齿,我知道这不是一两句话就 能说服得了的,于是蹲下来:“告诉 妈妈,为什么想要这个娃娃?”“我

看书和看动画片的时候,里面的小公 主都是这样大眼睛、金头发,就假装 自己也是公主,而且是最好看的,因 为大家都喜欢我,我看见这个娃娃, 觉得它就是我。”是的,小时候我不 也曾经对着橱窗里的娃娃发过痴吗, 做梦都想有一个,可是没有人问过我 原因,只是说“太贵了、玩那个东西 干什么、好东西有的是不能都买回 来”。好吧,女儿给了我一个很好的 理由,去圆自己的梦。相信那一夜, 我们两个的梦里都没有眼泪。 换季的时候,去商店挑几件衣服 给家里那个爱美的小姑娘。我按着自 己的审美标准选着简洁、大方、可爱


四 海 为 家 的式样,当然还得纯棉、能机洗。女 儿在衣服架下钻来钻去,不停地惊呼 着她发现的漂亮衣服,基本上不是大 了、就是小了,于是她学会了看尺 码,终于拿着一件连衣裙不肯撒手 了。第一眼看过去,我就投了否决 票,艳粉色的裙身上是大朵大朵明黄 和翠绿的郁金香,而且是半晴纶半棉 的。还没等我说话,她就发出连珠 炮:“妈妈,这个图案太好看了,像 春天里花园中的花,我看见它们就想 起来自己画的那些画,这个颜色多适 合我呀,还带着衬里呢,是6码也没 关系,明年我还能接着穿呢。”晕, 敌方早已摸清我方的战略战术,投降 吧。穿这条裙子的是她,不是我。忽 然想起很久以前的某一天,妈妈把大 红大绿往我身上披挂的时候,自己也 清清楚楚地说过“好像天蓝、嫩黄、 浅紫更适合我”,然而根本没人理 睬,被告知有新衣服穿就不错了还挑

三拣四的,之后被强行连续穿了若干 年的旧衣服,直到自己赚了工资,扬 眉吐气地将深深浅浅的蓝色在身上武 装了好长时间才算过瘾。现在,女儿 想把画穿在身上,我难道也要剥夺她 这份快乐吗? 不知道女儿哪里来的本事,总能 在一堆零食里迅速挑出最好吃的那 种,屡试不败。我偷偷尝了一下她选 的三明治冰淇淋、原味薯片,还真不 错。她专攻大袋的Cheezies(有点像 我小时候吃的玉米脆香酥), 对我精 心挑选的小包装根本不予理睬,理由 是大的粗一点更酥脆,小的太细有点 硬。好吧,就凭这份观察力,可以同 意她的无理要求。记得小时候和爸爸 一起上街,总能混来一根冰棍、一条 哈密瓜、两个小香梨什么的,妈妈上 街则是直奔主题,不是饭的食物在她 来讲一律属于零食,而吃零食是容易 把孩子惯成不好好吃饭的坏毛病,所

以上街的乐趣自然减少到零,只是完 成采买任务而已。在这一点上,我绝 对投爸爸的票,如果有一天你看见我 们娘俩从商店里出来,每人手里捧着 一个巧克力蛋,一边细细品味它的香 甜,一边比较里面的玩具哪个更好看 一点,千万不要奇怪哦。(未完待 续) 作者简介:来自哈尔滨,原为自由撰 稿人,现在温尼泊一家公司工作。

意见?反馈?讨论? 请上枫华网上留言板 www.fenghuavoice. com/BBS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57


58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文坛艺苑

《文坛艺苑》 是一块“以文会友”的小小园地,欢迎您

编 者 语

将自己海外移民生活的酸甜苦辣浓缩成文字,以诗歌、小说、散 文、游记、绘画、美术摄影等艺术形式与大家分享。我们希望,在 当今大众娱乐文化泛滥成灾的时代,《文坛艺苑》能带给读者一股 清新的风。 本期《文坛艺苑》收录了郑石泉先生和小禹先生的中秋诗作。 郝建莹的现代诗《静夜 - 为谁失眠》叙述着作者于中秋之夜彻夜 难眠的一份思念。吴蓝推荐的一篇小文《所谓友情,那时一种别样 的温暖》是我们都曾经体会过的。游人的《云南之旅》把我们带到 了美丽的云南,风土人情,如画美景,娓娓道来,而杨熙的《同学 万里来相会》忆当年、诉别情,共赏黄石美景、分享酸甜人生,一路欢歌笑语,一车同学真情。《萨嘎达瓦 节看转经》介绍了西藏的传统节日“萨嘎达瓦节”。 我们热切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文坛艺苑》栏目,让我们共同耕耘,收获一份感动、一份慰藉,为温尼 泊寒冷的隆冬增添一份温暖,为她美丽的春夏增添一份温馨,为我们自己的漂泊岁月留下一份珍贵的回忆。 《文坛艺苑》栏目编辑:刘群

Email:Qunliuwh@yahoo.com

所谓友情,那时一种 别样的温暖 吴蓝 推荐

时 间在慢慢地过去,除了无力地注视着渐渐远 去的青春的面容,和日渐沧桑的心态,又有多少 个深夜梦回的瞬间,想念那些人,曾经让那时你 和你的生活是那样的温暖。 其实成年人也像小孩子一样需要一个怀抱, 那并不是一个特定的人的怀抱,只是在无力面对 生活的瞬间,或者极度疲惫的时刻,或者无法抵 御压力的日子,希望有个人或者有个地方可以 去,也许只是无言地坐坐,轻描淡写地说说,也 许只是想听听那个人的想法。高兴的事情,那一 定也是你在除了亲人之外,第一个想告诉的人, 因为你知道那人一定会为你会心地微笑和暗暗地 骄傲。 那人一定是你信任的,一定是有耐心的,而 且对你相当关心,了解,理解,有信心并且愿意 花时间和你相处的。那可能是一个或者几个或者 一些人,年轻的,同龄的或者年长的。只要他( 们)有一颗真挚对待你的心,不会过分批评,只 是必要的时候提醒抑或道理,抑或知识;或者只

是倾听你可能是翻来覆去,絮絮叨叨的诉说,适当 的时候晓知以情,动之以理。在你需要建议的时候 给你不会误入歧途的建议,在你需要点拨的时候, 适当的可能是直接或间接的指点迷津。 如果你始终有这样的人在你的生活中,那么你 一定是幸福的,其实他(们)在无形地宠爱着你, 而你的心里也是依靠着他们。就像是被初春的小雨 淋湿的人,虽然清冷,但是知道到哪里去换上干净 的衣服,到哪里去寻找那炉火般的温暖。不知不觉 中,你会成长,你会走向远方去寻找远方的梦想, 离开他(们)的视线,更离开和他们相连的那段生 活。 也许未来的日子里,依然会有使你的生活温暖 的人出现,也许没有,但是你会始终记得那些温暖 踏实的瞬间,因为那是实实在在沉淀在你心里的感 觉。在那些不知名的相似的时刻,你会想念那些人 和那些由冷变暖的日子,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 需要那样的温暖。 让我们彼此珍存这份友情,那时一种别样的温 暖。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59


Culture and Arts

静夜 - 为谁失眠 郝建莹 迷乱的闹钟 凌乱地敲打着时间 错失的生物反射 慌不择路地逃进了黑暗

将孑然的身影留在沉睡的海边 电话中我轻声的呼吸 与你共渡西雅图的浪漫 精致的楼阁里 你捕捉着我跳跃的身影 幽静的小路上 你搜寻我遥远的思念

静夜里 床板辗转着愁绪: 柔美的灯光下 你为谁失眠? 异乡静寞的呼唤 温暖着孤独苦涩的世界 生怕惊醒远方的你 我悄悄地写下了对你的思念 想用我的歌声伴你入眠 又怕你偷偷张开双眼 想轻轻地抚摸你酣睡的双脸 又怕你辗转反侧今夜无眠 月夜下独自散步的你

清冷的月光下 你我共叙爱情塔的故事 将情节一一刻划雕塑 然后溶于潮涨潮落的碧蓝海边 电波里深彻的交流 把世界逐渐浓缩 意念中强烈的共鸣 将思念延长 将距离缩短 幽深的树影 探视着红河微妙的心情

静谧的河水上啊 是你我狂热燥动的心弦 你迷人的双眼 凝视得我的心在颤抖 你微笑的双唇 让我彻底迷失 魂系梦牵 我于清静的红河畔 你于沉睡的太平洋边 温情共享一轮明月 皎洁,纯美, 圆润于心田 不敢闭眼 不能入眠 静默的深夜里 不敢想你 不能想你 我彻夜难眠……

作者简介:黑龙江人, 现居温尼 泊, 曾发表多首诗歌,散文。

云 南 之 旅

游 人

第一天

心,在“文化大革命”

中被红卫兵毁掉了。这两个新的

牌坊是在九十年代初由昆明社会各界集资按原样原地重新 早上乘国航飞机从“火炉”重庆到达“春城”昆明。到

修建的。中午我们品尝了著名的过桥米线,的确名不需

宾馆后,当天没有活动安排。我们自行坐车到了“金马

传,美味可口。只是昆明的商业步行街没有重庆解放碑商

坊,南坪商业步行街”游玩,观赏了著名的金马和碧鸡

业步行街繁华和气派。

牌坊。传说在特定的时候,当太阳从特定的角度照到这

午餐后,我们又乘坐公交车去游玩“滇池公园”。滇

两个牌坊时,会出现金碧辉煌的奇观,只可惜我们没有

池公园游人不多,古榕树高耸入云,遮天避日。最有趣的

见到。原来的牌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是昆明城的中

是有一大一小两棵并列的榕树,有一个粗大的横枝将两棵

60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文坛艺苑 榕树长到一起,称作“夫妻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桥米线, 然后乘车回到宾馆休息。

真是一草一木都有情。我突然想起了一句古诗:“在天愿 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滇池的水中生长着一种大

第二天

量的绿藻,使湖水散发出一点难闻的气味。昆明市政府应 该想想办法控制这些绿藻。远望滇池的尽头,是绵延不断

早上起床后,吃完简单的早餐就乘坐旅游大巴前

的高山,隐隐于烟雨朦胧之中。沿途公园中,有很多五颜

往著名的“石林”参观。沿途导游介绍了很多关于云

六色的鲜花绽放,特别是大的茶花更显美丽动人。

南的趣闻和历史。每个人都知道昆明是著名的春城和

游完滇池,我们又乘车“云南民族村”。中国有五十

花城,昆明也是有名的堵城。我们倒没有觉得怎样堵

五个少数民族,云南就有五十二个。这个民族村是昆明市

车,但导游说堵车是很严重的。这与昆明早年建城的

政府人工修建的旅游点,把大约二十六个云南主要的少数

设计有关(大约在两、三百年前,也就是吴三桂平定

民族,按照每个少数民族一个园子形式把他们串连在一

云南之前)。因为是边陲,所以结合风水八卦和防御

起。每个园子都有每个少数民族独特的建筑和身作民族服

的需要,按照狴犰(传说中是龙的第九个儿子)的形

装的演员表演民族歌舞。使我们在短短的一到两个小时内

状修建的,易守难攻。不想给今天的交通带来麻烦。

体验了丰富的民风民情。有趣的是在彝族寨,因我看演员

沿途于丛山峻岭之中,可见火车的铁轨穿山过桥,可

演出尽心尽力,所以就尽情叫好,不想被主持人请上台与

以想象当年修建的艰辛。这就是著名的滇越铁路,是

女演员同唱一首歌“阿哥阿妹荡秋千”,还抱阿妹过独木

由法国人修建的。云南十八怪里,这条铁路占了两

桥并荡秋千。还好两边有人保护,所以是有惊无险。还特

怪:火车没有汽车快,第一条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

地穿着彝族和蒙古族服装照了几张像。还有许多有趣的各

到达石林后,先游小石林,再游大石林。放言望

民族的习俗和风情无法一一细述。游完“云南民族村”

去,大小石头垂直排列成林,鬼斧神工,天然巧称,

后,又乘坐公交车回到金马坊。又到同一餐馆享用云南过

真是天下一大奇观。我看的目不接暇,可谓大饱眼 福。游人极多,穿行于大、小石林之间,要不是导游 不停地引导,我们肯定会迷路。据说“石林”二字是 由云南第一任省长龙云所题。有一处景观名为“阴阳 界”,两块石壁面对而立,右边石壁寸草不生,左边 石壁完全被绿色蔓藤所覆盖。据说“孙悟空三打白骨 精”电视剧就在此拍摄。白骨精就从这两块石壁中钻 出。还有石莲花,石屏风,和阿哥与阿妹含情脉脉互 相注视的石像的景观,都是自然天成。最后是阿诗玛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61


62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文坛艺苑 的侧身立像石,她头戴石彝族姑娘特有的头巾,脸庞微微 向上,身着彝族姑娘特有的长裙,右手轻轻搭在左肩上, 身背装满鲜花的背篼,无论外形和面部表情都是神似,这 个大自然的杰作真是巧夺天工,令我们叹为观止。 游完石林后,乘车到餐馆吃午餐,然后前往“七彩云 南”购物。昆明是“茶马古道”的起点。在这里由茶艺小 姐介绍了著名的潽洱茶的历史和栽种环境,也品尝了由茶 艺小姐沏泡的潽洱茶并购买了一盒作为收藏。晚餐后乘火 车由昆明到大理,大约十个小时,也就在火车上简单地睡 了一觉。

第三天 在天亮时火车到达大理。外面仍下着毛毛细雨。用完 早餐,即乘车前往大理古城游玩。大理古城是中国南方历 史上大理国的都城。城墙和城楼保留完好。城很小,从城 前门步行到城后门不到十分钟。城内都是卖各种旅游纪念 品的小商店。短暂停留后即乘车前往“崇圣寺三塔”参 观。也就是著名的大理三塔,又称大理白塔。雨过天晴, 只见三塔座落于半山翠绿之间,白云环绕,背向苍山,面 向洱海。逐阶而上,见中间建于唐朝的大白塔雄伟壮观, 两边较小的两个白塔建于宋朝,微微向中心趋斜。这三个 塔都经历了两次大的地震而不倒塌,也是建筑上的一个奇 迹。我喜欢中间白塔的气派和大度,而两边小的白塔的小 巧和细腻又是另一种风格。三塔成等边三角形配和成一个

是白族金华和阿哥每年三月三对山歌和约会的地方。

整体。漫步在三塔之间,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也仿佛

沿山路而上,脑海里浮现出电影“五朵金花”里蝴蝶

荡漾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山道旁有两棵硕大如盖

泉边,成千上万的蝴蝶飞舞,头尾相连倒挂在树下的

的,在佛教历史中很重要的普提树。

奇景。今天游人极多,真有蝴蝶也会被人吓跑。沿途

游完白塔寺,又乘车前往神往已久的蝴蝶泉。蝴蝶泉

只在花丛小草之间发现一两只蝴蝶。据导游讲,这种 蝴蝶奇观在最近一、二十年间只出现了一、两次。走 到蝴蝶泉边,也是人多为患,蝴蝶是看不到了。泉水 清澈透底,大树横贯其上,其景如旧,只是没有了蝴 蝶。仿古诗一首:曾经蝴蝶泉水边 / 蝴蝶泉水相成趣 / 蝴蝶不知何处去 / 泉水依旧笑春风。 下山时参观了一个人工蝴蝶养殖园,从中观赏到一 些非常美丽的蝴蝶,算是弥补了蝴蝶泉的遗憾。吃过 午餐,又乘车前往洱海。乘坐“洱海一号” 游轮游览 洱海。洱海虽是内湖,但风浪极大。中途停靠一湖中 小岛:“南诏风情岛”。岛上草木茂盛,有一个巨大 的汉白玉观音立像在岛的最高处,面南而立,面容安 祥。背后是一个佛教寺院。岛中还有一个“壹食母” 像,传说是白族的祖先。回到游轮上后,品赏了著名 的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也恰如其分地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63


64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文坛艺苑 阐述了人身的哲理。还有精彩的白族歌舞表演,以舞台的形

的是神道,右边的是鬼道。两道之间从下到上,画有

式再现了“掐婚”的风俗。也就是客人以掐新娘作为对新婚

地狱,人间,和天堂的各种彩色画像。山的左边是禁

夫妇最美好的祝福。当然这个掐也是有规定的,只能掐脸和

区,不能拍照。立有十数根刻有雕像的木桩,每个木

上臂,次数也就是一到两次,最多不能超过三次。看完表

桩下面都是一个东巴经师的坟墓。山的右边也有类似

演,走到船头,远远望到大理三塔座落在俩连绵起伏的苍山

的木桩,但那主要是为参观游览用的。接近山顶的地

的怀抱之中。

方,有一个岩石洞穴。那就是东巴经师闭关修炼的地

回到宾馆简单休息后,就到剧院观看了一场精彩纷成的

方。修炼期是以年计算的,至少一年。山顶就是东巴

民族歌舞表演“蝴蝶之梦”。无论从演员的水平,服装,灯

神学院,是东巴教的最高学府。下山的时候,参观了

光,音乐和内容都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少数民族表演。特别

电影“一米阳光”拍摄地。还看到一个巨大的蛋的雕

是“孔雀戏水”和“跳菜”等节目,虽没有到达三日不知肉

塑,这是因为东巴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从蛋里生出来

香的地步,但也令我们大饱眼福。

的,这倒是一个先有蛋的证明。

白族对姑娘的称呼也很有趣,按漂亮的程度从西施到无

最后我们乘车到达此程的最后一站——丽江古

颜之间,分别称为:金花,银花,铜花,铁花,和狗尾巴

城。天公不作美,雨一直下个不停。丽江古城是

花。我们所到之处听到的都是一片金花之声。狗尾巴花可不

“茶马古道”的中转站,由此就进入西藏高原了。丽

是能随便称呼的,否则你可能吃不完,兜着走。看来“忠言

江古城是以四方街为中心,街道向外放射状修建。古

逆耳利于行”也不是放之四海皆标准的真理。

城没有城墙,是因为当时的皇族姓木,围上后就变

第四天早上天气阴暗,下着小雨。我们乘车前往丽江。

成“困”了。整个城由五花石建成,小桥流水,古色

这是一段上山的路,海拔较高。后半段都是盘山公路,又

古香,很有特色。在一个古院落的楼上,女主人表演

下着雨,上下错车,还真有一些惊险。先到“东巴寨”参

沏泡云南红茶请大家品尝。她口齿伶俐,诙谐有趣,

观。“东巴寨”就是东巴人的一个村寨,展现了东巴人的生

时不时让我们捧腹大笑,令人拍案叫绝。“来的都是

活和风俗。东巴人口总数就二十万左右。但他们有一个完整

客,全凭嘴一张”,真有点现代阿庆嫂开茶馆的味

的宗教——东巴教。东巴教是从藏传佛教演变而来。每个东

道。她说古城区有很多卖“淫”的和“嫖”客,真让

巴人都信东巴教。整个东巴人居住的地区分为东,西,南,

我们吓了一跳。结果是有很多卖“银”器的,和制作

北,中。分别有五个东巴经师所控制。这个民族能保留他们

水“瓢”卖的。这种水瓢挂在家里是一种吉祥物,已

的生活习俗这么多年而不被周围大的民族所同化,宗教起了

是一个民族工艺品了。丽江古城还有一个著名的“酒

巨大的凝聚力的作用。

吧一条街”,到了晚上非常热闹。最后我们冒雨游玩

后又到玉龙雪山。天空灰沉沉的,下着小雨。我们在烟

了古城,并买了一些小的纪念品后回旅馆休息。

雨朦胧之中爬上了一个陡峭的小山。快到山顶的地方有两间

最后坐车经过大理回到昆明,即参观云南土特产

房屋。这是东巴经师祭天的地方。山壁上有四个斗大的汉

商场。云南是一个物产非常丰富的边陲省份。水果,

字“玉壁金川”,是一位有名的东巴经师手书。传说双手触

药材,咖啡,茶叶,等等应有尽有。特别是有一种

摸“金玉”二字可以好运发财。在这里远望可以看到玉龙雪

“叶脉干花”,甚是奇特,只要把清水喷在上面,即

山,但今天这个阴雨天气,能见度也就不到一百米,雪山在

可鲜艳如新。干后可再喷,可保持八年左右。

哪个方向都分不清。很多人还遗憾没有看到雪山。我们却没 有遗憾,因为在加拿大,雪山真是太多了。

中午乘飞机安全返回重庆,结束了这次愉快的云 南之行。机上又遇到了来时同机邻坐的游人。虽是同

下山后又乘车前往东巴万神园,途中天气逐渐晴朗,出

一条旅游线路,但在整个云南旅游期间都未碰面。大

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观。东巴万神园是东巴人的圣地,她

家见面后很是高兴,话题又多了一些新的内容。俗语

依山而建,在中间从山脚到山顶由木板建了两个走道。左边

说“千年修得同船渡”,在这茫茫人海之中,能偶然 乘坐同一班飞机往返,也可以说是大家的一种缘分。

意见?反馈?讨论? 请上枫华网上留言板 www.fenghuavoice.com/bbs

作者简介:来自重庆,现在温尼泊工作,喜欢游览名 胜古迹。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65


Culture and Arts

郑石泉诗选

人月圆 (中秋) 枫华之友多能事,庆典又翻新。 唱歌舞蹈, 开怀小品,别是亲纯。 月圆月缺,人间盛事,有口难申。 神舟七号,正待天巡。

北京残奥会开幕 北京残奥会旗开, 各路英豪挤集来。 圣火点燃燃昼夜, 烟花照亮亮雄才。 入场太幻迷人眼, 开幕多姿靓舞台。 一代天骄逢盛世, 争银夺冠享荣回。

66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太常引 (中秋) 一轮明月洒金波,今夜望银河。把 盏听新歌, 太空渺,嫦娥在麽? 炎黄裔胄,中兴崛起,各族共融 和。 强盛息干戈,睡狮醒,韬光太多。


文坛艺苑

同学万里来相会 ——大学同学聚会即兴 杨

二 OO八年七月三日至六日,原山 东医学院(现山东大学西校区)七 七级海外同学在美国盐湖城及黄石 公园举行相识三十年、毕业二十五 年聚会。四十多位同学携家属从澳 大利亚、加拿大及美国各地跨越千 山万水赶来相聚。忆当年、诉别 情,共赏黄石美景、分享酸甜人 生,一路欢歌笑语,一车同学真 情。以下为观景途中即兴而作,并 与同学们在旅游大巴上分享。

一、重逢 这是迟到的聚会、这是晚来 的重逢。分别二十多年了,这是第 一次这么多同学相聚。聚会以在盐 湖城的晚宴开始。当同学们陆续到 来的时候,宴会厅就成了欢乐的海 洋。每当有一位同学出现,就是一 阵阵欢呼. 一声声问候、一次次握 手、一个个拥抱。 梦里思君醒几番 今日相拥仔细看 鬓上白发添多少 家中儿女可平安 岁月不怜俊小伙 风霜留痕俏红颜 沧桑历尽兄弟在 盐湖城里话当年

二、车上舞台 次日,乘旅游大巴开始了黄 石公园之旅。游黄石公园的三日, 以在车上的时间居多。而这车上 的各种即兴表演就成为大家最难 忘的回忆。高亢的女高音、亲切 的家乡话、主持人的妙语、中英

文的笑话,带来一片片欢呼、一阵 阵欢笑。其中丢手帕和两只老虎的 表演算是让这帮不少男不少女们重 温了一把童年的稚趣。而那有关规 (龟)定(腚)的笑话更是笑翻一 车男女。 黄石路上欢乐行 车上舞台彩纷呈 乡音雅曲绵绵意 妙语掌故盈盈情 五十小伙丢手绢 两只老虎共欢腾 更喜乌龟连圈蹦 规定过后又规定

三、七七学子看泥泉 黄石美景,美不胜收,尤以各 类不同的天然喷泉为最。多处喷泉 烟雾缭绕、或清或浊,或温或热。 尤其是这泥浆喷泉,其景亦奇,其 味亦奇。由于七七级同学独特的生 源构成(涵盖十年的高中毕业生) 人生经历(很多人上过山、下过 乡、做过工人、当过兵)和学人本 色,这泥浆喷泉在他们眼中就成了 造纸厂的纸浆,化肥厂的化肥,或 者是实验室的反应罐。 池里纸浆翻浊浪 炉内化肥流白浆 欲问化学反应式 是氢是硫是酸汤

四、黄石桥上风吹帽 聚会途中、观景路上,做的最 多的就是合影。班级照、小组照、 男生照、女生照、老乡照,家庭

照,不一而足。一组同学聚在黄石 河的一座桥上合影,就在大家齐看 镜头的时刻,一阵山风吹来,将我 的帽子吹入河中,引起一阵欢笑。 少男少女欢声稠 黄石桥上共凝眸 忽来一阵山风烈 惜我爱帽江中流

五、堵车颂 聚会最后一天,由黄石公园返 盐湖城机场。渐近目的地,车上的 气氛亦变的凝重,因为车行尽处也 就意味着别离。而就在离目的地约 半个小时的时候,突遇堵车,为时 良久。因时值周末,实为罕见。而 这突来的堵车,让同学们多了一分 相聚,晚了一刻别离。 车行尽处是别情 高速路上突叫停 今日堵车天公意 怜我老友与新朋

六、结语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分别的 时刻来到了。一次次的握手、一次 次的相拥、一声声的祝福、一句句 的珍重。同学们已开始计划着来年 的相聚。我们不要再等这么久,我 们不要人生留遗憾。同学是我们的 青春梦,同学是我们的别样情。祝 福您,同学。我们早日再见。 枫叶花旗连大洋 跨山越海会同窗 卅年再寻青春梦 五十把酒话沧桑 班事家事多少事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67


Culture and Arts

小禹诗选 中秋悟语 (步福星诗友原玉韵 ) 月到中秋情满塘 , 凭栏举目潮思荡 。 荷绽异邦根不在 , 山高海阔难归乡 。 ( 附 福星诗友原玉 ) 盈盈月光照荷塘 , 芙蓉轻摇枝飘荡 。 仙子忘情花月夜 , 痴恋凡尘拒返乡 。

咏荷花 他乡故乡共一乡 黄石河水流不断 同学真情日月长

网络聚会 分手黄石,并非聚会的结束, 而是新的开始。通过万维网络,同 学们传递聚会照片、畅叙人生感 言、盛赞聚会的成功、期盼来年的 重逢。一时间,美文满邮箱、彩照 四海传。尤其是杨毅分章发出的英 文四日聚会记实,千言蝌蚪文、洋 洋成大观。优美的文笔、生动的记 述,令人如读小说连载,欲罢不 能。而周源的幻灯图集,美图与好 诗同辉、舞姿与笑语相映,图文并 茂、五彩纷呈,恰如精彩的连续 剧,引人入胜。这感言、这美文、 这诗画,是网络世界的交响、是赤 子之心的律动。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腾建业的创意发 明“网络版同学聚会” 恰是一语中 的。同学们,让我们的网络聚会更 持久,让我们的聚会到永久! 同学聚会网络版 天南海北一线牵

68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连篇美文迭佳句 接踵新片俱欢颜 黎明即起看伊妹 梦回犹念读续篇 谁言黄石早分手 万维乾坤情满天

赞周源 此次聚会成功,周源功莫大 焉!正是他的巧妙主持,令本该枯 燥的车上之旅成为五彩纷呈的才艺 展示、词曲汇演。正是他的多集幻 灯秀,带给大家美好的回忆、不尽 的欢愉;他的连珠妙语,精彩图 文,尽显领袖本色、才子风采。 齐鲁才俊数周源 德才兼备好人缘 车里串起连台戏 同学相聚成汇演 网上再展幻灯剧 图文并茂秀欢颜 试问山医诸校友 下次舞台谁领衔 作者简介:来自山东,现在曼尼托 巴大学担任教授。

( 步福星诗友雅韵 ) 荷花芳艳冠千古 , 痴恋荷花不思蜀 。 荷花雅韵甲天下 , 情寄荷花爱满湖 。 ( 附 福星诗友原玉 ) 友谊之花放千古 , 说荷咏荷乐不蜀 。 喜爱荷莲娇百态 , 高雅馨香满太湖 。

意见?反馈?讨论? 请上枫华网上留言板 www.fenghuawoice.com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69


订餐电话:275-2591 地址:6-33 University Crescent

各式正宗粤式小炒,四川风味小吃,每日老火靓汤,欢迎莅临品尝 特色川菜 本月特别介绍 金沙蒜香骨 鲍汁杏花菇扒豆苗 凤城六和菜 农家锡盘蒸走地鸡 鱼茸浮皮烩白玉 客家蒸酿豆腐 虾干土豆丝 家乡蒸肉饼

夫妻肺片 蒜泥白肉 麻辣牛筋 红油肚丝 毛血旺 鱼香茄子煲 鱼香肉丝 回锅肉 怪味鸡

新宫保鸡丁 干煸肉丝 香辣虾 宫保虾仁 霸王炝腰花 泼辣牛肉 家常扳指 泡椒龙俐球 麻婆豆腐

新增 星期六/日风味小吃 甜豆腐花 咸豆腐花 酒酿丸子 上素锅贴 椰雪糯米糍 雷沙汤圆 上海云吞 豆沙锅饼

卤肉拉面 云南过桥米线 芥末枝竹 拍蒜黄瓜 香菜拌木耳 干炒三丝瀨粉 火肉皮蛋粥 菠菜三鲜水饺

合家歡套餐 1.開胃前菜六味:

周 一 特 价 一 文 鸡

诚聘有经验厨师 点心师傅

70

燒鴨,鹽水墨魚,蒜蓉四季豆 怪味鷄,脆皮燒腩肉,味菜豬肚片

周 二 赠 老 火 靓 汤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周一至周四 ...... 11:30am-2:00am 周五/六 ............. 11:30am-3:00am 周日 .................. 11:30am-10:00pm 公众假期 .......... 4:00pm-10:00pm

2.燒焗青口拼盤美果牛柳粒 3.奶油焗大蝦 4.韭黃瑤柱羹 5.油浸碧古魚 6.農家錫盤蒸走地鷄 7.魚腐金菇扒時蔬 8.金沙蒜香骨 9.蒜心豬頸肉 10.荷葉蝦米臘腸炒飯


文坛艺苑

萨嘎达瓦节看转经 沈安娜

西藏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大多与宗教有关,且都以藏 历计算日期,但和汉族农历前后相差不是很大。节日期 间会有各种名目繁多的宗教和民间庆祝活动,很值得 看。而六月,也就是藏历的四月,西藏到处都在庆祝着 一个节日,就是“萨嘎达瓦节”。 “萨嘎达瓦”,藏语意为氐宿月,氐宿是藏历星相 二十八星宿之一,在藏历四月出现,因此这个月叫作氐 宿月,即萨嘎达瓦月。相传佛主释迦牟尼降生、成道、 圆寂都是在4月15日,因此这个月是佛陀的诞生日,要 举行各种活动加以纪念。久而久之,这些活动会集成了 规模盛大的转经。 最近,记者有幸在拉萨零距离感受一番。 初到拉萨,一阵令人晕眩的震撼即扑面而来:在雄 伟的布达拉宫前、在庄严的大昭寺前,成千上万的藏族 僧众正在转经、朝佛,有的手握转经筒,有的双手平 伸,有的五体投地……满耳尽是喃喃的诵经声和身体触 地的唰唰声。 转经祈福是纪念活动中最普遍也是最主要的方式。

拉萨的转经路一共有三条,在大昭寺内环绕一周为 “囊廓”,环绕以大昭寺为中心的老城区一周为“八 廓”,而绕整个拉萨老城区一周为“林廓”。林廓路 是人们在重要宗教节日转经的主要线路。 据介绍,从萨嘎达瓦节的第一天开始,林廓路上就 出现了成群结队的转经人流。到藏历十五这天,转经 达到高峰,从凌晨二点直到晚上,人流如潮,川涌不 息。 六月十二日,正是藏历四月十五日。大昭寺门前 成千上万的僧众吸引了记者。费尽一番周折,记者终 于挤进了大昭寺。在大院里,但见数十名高僧盘坐于 地,口里诵经声不断,一位年长的高僧坐于院内临时 搭设的宝座上,正在主持法事活动。一位佛学院的女 生低声告诉记者:这里正在进行的是“火供”法事。 据介绍,火供的主要目的是做供养,意即将食物或 各式各样的物品,放入火中,让火将它们燃尽。“火 供”对象既有上供(即供养与给予),也有向下的供养 (即布施)。火供意在息灾得福,功德圆满。 此前,大昭寺已经进行了两天的“荟供”,记者 看到,在宝座旁有序地摆放着仪式所需供品,其中包 括青稞、豌豆、小麦、大米、油菜籽、芝麻等五谷杂 粮,上面全部插着象征吉祥的菩提树叶。一位年长的 高僧端坐宝座,口诵祈祷经,手持金刚杵和金刚铃, 熟练地变换着各种法式。随着宝座前铜制火炉的点 燃,他把各种供品依序投入炉中,并不断加入助燃酥 油,使火苗越来越旺。此时,悦耳的金刚杵、金刚铃 碰击声和高僧们洪亮的诵经声组成了一曲浑厚美妙的 宗教交响乐。 据了解,大昭寺是藏传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圣地,每 天到大昭寺朝佛的信教群众达三万人次左右,每当重 大宗教节日朝佛的信教群众达十万人次。此番前往, 算略有领教。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萨嘎达瓦”节还意味着可以 做更多的善事。记者注意到,这几天拉萨街头的“乞 丐”似乎多了起来,原来这也是节日的习俗之一—— 名正言顺地做一回乞丐,而施与者和布施者都一样的 坦然和快乐,脸上的笑容如高原的阳光一般灿烂。 电子邮箱:shbnews@126.com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71


72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枫华青春

编者语 闲暇之余,跟老友聊起身边越来越多“古灵精怪”的90后,不得不认 同张大春所说的“你反应慢一秒钟,就代表老30岁。”如今,不仅要努力 向专业领域里的精英,前辈们看齐,还要时不时地学习网络上流行的一些 “暗语”、“代号”。做个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人难;做个留学海外的青 年人更难;做个能被老移民接受又能跟小小留学生沟通的青年人难上加难 啊。好在枫华青春的年龄跨度比较大,不然我这个栏目编辑早就面临着下 岗的危险了。 本期枫华青春,成长快乐将与我们分享“初为鼠母”的趣事、心得;Babe lu在《爱的光芒》中深情诠释 爱的广博;年仅七岁半的缘游把《姥爷的故事》讲得头头是道;小Charlie为大家献上了他的安大略省科技馆游 记;芗芗的《家乡》里充盈着回到故土的感动;赵天元的短篇中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风影则伴随着那首唯美的 《从开始到现在》将一段美好记忆深埋心底;雨雨的这段《野营片断》一定会勾起大家去riding mountain的冲动 吧,也许正因为夏日如此短暂,才会使我们对这段记忆加倍珍惜;最后,让风中过客的《NBA龙争虎斗这一年》带 我们进入篮球的世界,一同期待即将开始的精彩赛事吧。 虽然随着一些作者和读者们毕业,离开温尼泊,我们的记忆中留有着伤感和失落,但仍然有许多新朋友不断 地融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来。枫华青春栏目一直都在大家的支持和关注下茁壮成长。希望能够收到更多青年朋 友的投稿,和读者们对本栏目的反馈与建议。希望张裕,庞巍,和Meggie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工作顺利! 栏目编辑:孙科 Email: kesun34@hotmail.com

一 个 字 儿:心 成长快乐

最 近我养了一只黑白毛儿的小仓鼠,它这个种类叫 Panda。我叫它“儿子”。 小东西的窝只有洗衣筐那么大,可还是经常找不到 他。不在他喜欢狂奔的小轱辘里,也不在他的小房子 里,翻开木屑还是没有,好么,又跑出去了。通过细微 的观察,我断定他是站在小轱辘上面,小胳膊扒在原本 给人设计拎箱子的一块凹处再使劲全身力气爬到沿儿上 的,好家伙,可是费了不少劲。 由于他个儿小,还喜欢见缝儿就钻,找他可是比他 爬出来还费工夫的,动员好几口子翻箱倒柜地找这只行 动之快如风驰电掣般的小仓鼠。为了找到他,当“妈 咪”的我还曾眼泪汪汪地跟上帝爷爷祷告过…… 庆幸的

是每次都在同一个充满诡异味道的房间找到他,看来儿 子还是在朋友的房间才有归属感。至于是取决与味道, 还是清洁就不得而知了…… 今天晚上心情欠佳,想起了上帝爷爷的话,要乐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73


74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枫华青春 观,要开朗,要积极向上。于是我转过头盯着每天“积 极向上”的儿子看,希望这个小东西能像往常一样可爱 得让他妈咪开心得一塌糊涂。可能是情绪的缘故,我没 有像以前一样蹲在一旁,边看着他来来去去跑跑跳跳边 笑着说:“哎哟我的傻儿子哟~”。躺在床上从不同的角 度看着他,忽然心中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儿。 他的筐是透明塑料的,应该是方便饲养宠物的主人 看到自己的小宝贝儿,可是他也有明亮的眼睛,他也会 看到围绕着自己的透明墙壁的外面是一个不为他知的奇 妙世界,这以后,他不再满足于框里的小轱辘,木头小 玩具,还有他的小房子。于是他不知疲倦一次又一次地 爬,一次又一次从小房子上摔下来。我看不出他感觉到 疼,直到我移动了他的轱辘,他站在任何东西上的高度 都不会使他抓到筐边儿的时候,他终于懂得了放弃。但 是这个晚上,再也不像从前一样热衷于跑他的小轱辘, 而是静静地蜷在角落里闭着眼睛。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 睡觉,或许,他也会想些什么…… 我猜,他从未像我一样担心要是他跑出来会不会找 不到东西吃,找不到水喝,被东西压到,或是在黑漆漆 的角落里迷了路。他不计后果一心只想着去外面的世界 跑一跑,看一看。也许我高估了小老鼠的智商,但是他 的勇敢,毅力和信心是我远远不及的。像我们这样将要 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对这个社会是怎样看的?是不是害 怕?彷徨?是不是不敢推开父母这根拐杖?是不是担心 自己专业的工作难找?是不是抱怨老板给的工资不够 高?是不是责骂儿女分数不高成绩不好?是不是觉得筋 疲力尽地往上爬最后还是高不成低不就?是不是一辈子

爱 有 一种光芒,足以令天地为之动 容;有一种光芒,令如同蝼蚁般渺小 的我们有了活下去的资格;有一种光 芒,曾经挽救了无数颗破碎的心灵; 有一种光芒,能让寸土不生的土地翠 色浓郁;有一种光芒,存在于我们每 一个细胞、淋巴中,直到我们无法呼 吸;有一种光芒——爱的光芒。 曾经,我们抱着双膝阴沉忧郁, 自以为没了任何人的陪伴,依然可

都在感叹社会回报我们的太少?要知道当初我们也曾是纯 真美好的,又曾是雄心壮志的,还曾豪言壮语要做出一番 事业的!可是到最后,我们打拼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 么? 我的小耗子勇敢,朝着自己想走的路不断地努力着。 你可以说他的坚韧执着,正是我们年轻人应该有的精神; 你也可以说我们更应该懂得知足常乐,时常感恩,何必拼 了命去冒险,直到头破血流才肯罢休。 大多数的人都是从知道的一点知识慢慢学习扩展到围 绕这一点以外的知识,一个点逐渐变成一个圆,可是这个 圆越大,围绕着这个圆的不知道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知识 是这样,金钱,工作,生活,只要是我们想要的,事事都 是如此。我们总是贪婪地想要更多,发现还是不够多,就 这样周而复始地忙碌着透支我们的青春腐蚀我们的灵魂。 无垠宇宙,浩瀚苍穹,我不曾期望过这样渺小的我会有怎 么样的成就,只希望在这个世界上这有限的几十年里无论 社会变得怎样,都可以叫我努力去学会仁爱,喜乐,和 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没有人是完 美的,重要的是我们纯净的心,和不被世俗蒙蔽的双眼。 我们总会发觉想要的很多,但其实什么也不缺。 路是要走的,而且要努力奋斗,但请知道满足,记得 感恩。不一样的感触,从两个相反的角度而来,只要有健 康的心态,你会从一切事物中发现美好。只要你的心是纯 净的,你会看到乌云后面的蓝天。 作者简介:来自美丽冰城,18岁的曼大女生。

光芒

Babe lu

以坚强而倔强地走下去;曾经,我 们昂首迷茫地望向广袤的天空,自 以为周围没了任何与自己相干的事 情,就可以很轻松地走下去;曾 经,我们以怀疑的眼光看着周围的 一切,自以为错误地否定一切,就 这样步履蹒跚地走下去。我们的心 灵被创伤,被割裂,于是就为放任 找到了理由,放弃了整个人生。但 是,那每个角落都可以轻易发现的

丝缕光芒,总是那么执著的微弱闪亮 着,因为无处不在所以被我们轻略忽 视。我们将那近在咫尺的光芒毫不犹 豫地拒绝,自甘堕落地把自己放进黑 暗。那种足够照彻天地的光芒,却被 我们毫不犹豫地推开。 当我们为落花而倍感忧伤的时 候,却忘记了春天带着芬芳气味的脚 步;当我们无比悲伤甚至绝望的时 候,却忘了身旁安静守护的侧影;当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75


Youth

我们没有实现梦想而自卑不已的时 候,却忘了那双忠实守护的双眸。我 们存在于如此幸福的世界里,却要

76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比那些偏远山村的孩子还要忧 郁。这是为什么,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无 处不充满爱的世界里,变得失 去了自己的爱。如此辉煌壮丽 的光芒,却被我们一脚踢开。 爱是什么?没有人能知 道。我想,爱在每个人心里, 都有一种不同的含义。爱其实 就是天使,那个九天之上的天 使,在那里守望着你,当你不 高兴或者绝望的时候,天使就 会飞下来,化作一个人来陪伴

所得来的爱,就可以重新笑起来。其 实,快乐很简单,爱更简单。当我们 用真心、用一颗无比纯洁的心灵去对 待别人,真的可以换回来一颗更加明 媚的爱,那种轻盈如水的光芒。 千万不要绝望,一定不要孤单。 还有那么多人值得我们为他们而活。 有福同享,有难我当,才是我们每一 个人所应该做到的。我们都那么富 裕,我们拥有那么多爱;我们都那么 年轻,所以我们才会自作多情的孤单 忧伤;我们得到了那么多那么多美好 的一切,所以才不懂得如何感恩,如

你,带你走出阴影,或者是件 让你快乐的事,直到你能重新 露出笑脸,然后,那天使在无 声无息地消失,回到天上,继 续守望着你。这就是爱。 当你孤单害怕的时候,找出自己

何报答。 爱,存在于每个人心灵深处。不 要吝啬,奉献出一点点,就可以换回 一片天。你会发现,其实一个渺小的 生命,一样可以创造出绚烂多姿的奇 迹。


枫华青春

缘 游 1.日本侵略 我的姥爷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 期,那时兵荒马乱,日本虎视眈眈, 老百姓们民不聊生。 后来,北平被日本人给占领了。 大家吃不上大米白面,只能靠着极少 的“混合面”来过日子。混合面是什 么可能有许多人不知道,混合面就是 在粮仓底下剩得发霉的米,面,里面 还可能有老鼠屎。拿它做出来的馒头 发紫,很难咽。就是这些“粮食”还 要按照良民证按量分发。就在大部分 中国人吃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们日本 人吃着大米白面。 我姥爷说,那时候中国小孩见了 日本小孩都要弯腰低头,甚至连看都 不敢看。我的太姥爷就因为得罪了汉 奸房东,而被日本宪兵队抓起来毒 打。最后还是家里人花了钱才能把他 赎出来。

2.民国危机 等到了日本投降,大家把怨气全 部都发了出来,吓得日本人都不敢上 街,往日的威风全部都没了。但是好 景不长,国民政府通货膨胀,物价越 长越邪乎,明明白天能买一袋白面的 钱,到了晚上只能买半袋。 钞票价值贬低,卖菜的早上拿着 一袋子菜出门卖,晚上拿着一袋子钞 票回家。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我姥爷

的父母去世了,生活也就更艰难了。 我姥爷只能每天早上5点去报 亭“蹲报”,然后挨家挨户地卖。等 到卖得差不多时,他再赶到学校。这 样还可以挣一点钱来改善生活。有一 天,他的同学告诉他每周可以去美国 救济总署吃一顿晚餐。当时是发米饭 和菠菜汤,偶尔还能领一些罐头肉, 对姥爷而言这已经是相当丰富的一餐 了。 等解放战争到了末期,解放军围 北平城时,我姥爷参加了外围组织, 保护学校和工厂。这就是为什么几年 前他被评为先进离休老干部。傅作义 投降的那天,我姥爷兴奋地参加了欢 迎解放军进城的队伍。 在开国大典的那一天,我姥爷记 得他和他学校(北京二中)的同学就 一直坐在国旗杆旁。直到下午6点才 返回了学校。

我姥爷被选到了部队电台零件维 修和制造的部门,所以他当上了技术 兵种,在张家口进行了三年的培训。 部队管饭,所以我姥爷把大部分的津 贴都给姥姥寄回去,并且坚持每年都 是这样。 后来,我姥爷从普通士兵提升到 了班长。所有战士每天晚上轮流站 岗,防止敌人破坏。姥爷因为是班 长,值班前他到领导那里领取口令, 然后在告诉班里的战士们。班长和副 班长很辛苦,不但自己要站岗,晚上 还需要起来好几次,叫醒下一个站岗 的战士。 就在姥爷马上毕业开赴朝鲜前线 时,朝鲜战争结束了。但是他的故事 还没有讲完…… 作者简介:北京人,七岁半,现在温 尼泊读小学。

3.抗美援朝 五十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了。 政府号召大家抗美援朝,我姥爷全班 都报了名,只有我姥爷和两位同学被 批准入伍。他们临行前还与老师和同 学们合影告别。 在离开北京的前几天, 我姥爷回 了老家,把他参军的事告诉了姥姥, 姥姥哭了,不想让他去。但是她知 道,姥爷是不会放弃的。

心声共听 美文齐享 下期截稿日期:

2008年11月10日 欢迎踊跃投稿 tribunemc@yahoo.ca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77


Youth

芗芗

火车快到嘉兴的时候,我真希望听 到叫卖粽子的声音。那是我一生难 忘的。我知道那个调儿, 只是学不出 来。卖粽子的大多都是些中年妇女, 穿着白衬衫,推着辆放满粽子的小推 车。总之,我只记得那么些了。慢慢 地,我似乎听到了叫卖声,越来越 响,越来越响,啊!这不是我的幻 听,正是一位中年妇女在喊着:“ 唉———— 粽子唻!————”。 那所谓的“粽子语” 不是普通话, 也不是嘉兴话,但每一位棕子卖家都 这么叫,听听也就习惯了。我从来没

有从她们那里买过粽子,只是喜欢那 独特的叫卖声,那种清脆的,有力 的,拖着长音的叫卖声,那孕育着家 乡风味的,老土的叫卖声……下了火 车,我还不时地回头望一下那些卖粽 子的人。 出了地下站台,才发现外面下着 蒙蒙细雨。我往天上一瞅,被乌云密 布的天空给人一种阴沉沉的感觉。再 朝人群里一望,大多数骑灰突突的电 平车,摩托车,自行车的人都披着雨 衣,不知道为什么,很多雨衣都是紫 色或黄色的。出租车,中巴士,大公

交车,电动车和人力三轮车都三三两 两地在车站广场不同的地点,招揽着 客人。在不远的马路上,各类的车来 回穿梭,围墙上写着:“嘉兴是我 家,清洁靠大家”之类的广告语。 “没变!没变!”我不禁叹到,“这 正是我的家乡!” 我坐上最喜欢的人力三轮车,默 默欣赏着外面的风景,心确早就飞到 了家。 作者简介:10岁,在DALHOUSIE小学上 6年级。

从 开始 到 现在 风影

我 从小就是张信哲的歌迷,对他 的歌一直情有独钟。还记得那首 《从开始到现在》的前面有这样的 一段女生旁白“你真的忘得了你的 初恋情人吗? 假如有一天, 你遇到 了跟他(她)长的一模一样的人, 他 真的就是他吗?还有可能吗?这是命 运的宽容,还是另一次不怀好意的 玩笑?”之前一直对这番话没有太 深的感受。一直到今年的夏天,发 生了那件事情以后,我才深深感受 到了那句话的含义。 她是我的初恋情人,也是高中的

78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同班同学。在高三那年,我们恋爱 了。虽然高中尤其在高三谈恋爱是

被禁忌的,但我们还是开始了。最 初大家都很开心,但随着时间的推 移,两人之间的问题也就产生了。 后来,因为父母之命, 我出国留学。 虽然中途我几乎每年都回去至少两 次看她,但距离永远是我们之间的 问题。最终,在我出国两年之后, 我们结束了这段将近4年的感情。 从那天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联系 过了。一恍时间又过了4年。可能 我们也都觉得已经可以放下以前的 这段感情了。不过我仍然不主动找 她。我还是不想勾起任何的回忆。


枫华青春 直到今年5月的一天…… 我的qq一如既往地隐着身,突 然我看到一个曾经很熟悉的头像在 那里不停的跳,打开以后才知道是 她。 “ 还好吗? 知道我是谁吧? ” “ 呵呵, 当然知道。我还好, 你呢? ” “我也不错。对了,你还在加拿 大吗? ” “是啊。” “那你今年夏天回来吗? ” “我不知道哎,不能确定,看情 况吧。” “哦……我只是向你发出一个 邀请,要是你7月1号的时候在国内 的话,希望你可以来xxx酒店参加我 的婚礼。” 当我听到这番话的时候我呆住 了。她都已经准备结婚了?真的想 象不出来。毕竟她年纪比我还小一 岁。我的同学之中还没有哪个结婚 的, 她是第一个。 “哦。我知道了,我看情况 吧。”我故作镇定。 我回答完她以后就下线了。事 情实在是太突然了。我没有任何的 心理准备。不过再回头想想,如果 能找到一个好老公,对她来说也是 件好事。我应该祝福她才对。但说 句实在话,分手了这么多年了,我还 一直没有找过女朋友。我不能保证 说我完全把她忘记了。但我现在明 白,我必须要把这段记忆永远埋藏 心底了。毕竟她很快就是人妻了 啊。希望她能过得开心,幸福。毕 竟以前的总总都过去了,新的一天 还要开始啊。 其实我并没有今年回国的计划, 但我真的很想去参加她的婚礼。跟 父母争执了几次以后,他们终于让 步了。我在6月10号就踏上了中国 的土地。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 态,不知道我为什么执意要回来,

但我真的很想看到她幸福。也许这 样我才能安心。日子过得真慢,给 了我太多的时间,不得不挣扎到底 该不该去参加她的婚礼。毕竟我是 她的前男友,她老公会欢迎我吗? 我和她分手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 了,见了面会尴尬吗? 可能是我自 己想的太多,但我还是在不停地考 虑这些问题,弄得我觉也睡不好。 就这样,一直耗到了7月1号的凌 晨。我知道今天会是个不平常的日 子。虽然我的心里还是没有答案, 我却拿出了车钥匙,发动了汽车, 前往那个酒店。 一路, 我什么都没有在想, 就 一直往前开。当我快开进酒店停 车场的时候,CD转到了这一首歌“ 只怪我们爱的那么汹涌,爱的那么 深”。这是萧雅轩的名作《最熟悉 的陌生人》。听到这里, 我突然有 所感触。毕竟,这是她以前最喜欢 听的歌。一时间, 我明白了, 这么 多天我一直在考虑我是否应该去, 其实并不因为怕她老公会介意, 或 者是见到面会尴尬,而是我心里面 还是放不下,我的心里面还是有 她。霎时, 我的心底有了答案, 我 不去了。 我停好车, 走到大堂, 刚好碰 到一个当时的同班同学。他看到我 来, 挺惊讶的。我和他打过招呼以 后,叫他帮我把我的那份红包给带 上, 转告她我临时有事情, 不能来 了, 红包带到。他可能也看出了我 的心事, 便答应了。于是, 我转头, 离开了大堂。在我开车离开酒店的 那一瞬间,我默默的对着酒店说了 句“祝你幸福 ”。 后来,我回到家, 在qq上留了个 言给她,改了飞机票,没过两天, 便飞回了加拿大。 回到加拿大以后, 打开qq,看到 了她的留言。她只是说了句“那太 可惜了”。我想想也是,毕竟,结

婚,一个人一生就一次的事情。不 过没有办法,至少到现在我还是不 知道怎么去面对她,更不想亲眼看 到我喜欢的女人和别的男人结婚。 正当我准备下线的时候,一个qq 头像闪动了。我打开一看,就是那 个帮我带红包进去的同学找我。 “在吗? ” “恩。那天真谢谢你了, 帮我 带进去, 免得我进去尴尬。” “呵呵, 没有什么,应该的。我 这里有当天的照片,给你传一张看 看吧。” 也许是出于惋惜,我还是接收了 照片。看着照片一点一点的在传, 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勇气去打开它 们。最终,照片传完了。正当我犹 豫的时候,我的那个同学又发了条 消息。 “一定要打开来看看。”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有点想不明 白。不过既然他叫我打开来看看, 我就打开吧。 当我打开的一瞬间,我整个人呆 住了。 照片上,她的老公和我长的真 的很像很像,不仔细看或者是不熟 的人很有可能看人错。这时候,我 才真正理解她为什么说了句太可惜 了,也真正感受到了从开始到现在 的那段旁白。 ——在风中,你永远只能看到我 孤单的背影 作者简介:上海人,现在曼大读 书。

《枫华之声》 下期截稿日期: 2008年11月10日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79


请来电查询本月份特别优惠 高息定期房屋按揭利率

80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枫华青春

野 营 片 断 雨雨

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航海。” 这是一个正在riding mounain’s clear lake上开motor boat的朋友念出来 的。当时这个朋友正开船开得兴奋异 常,也不管我们船上人的感受了,直 把油门推到最大,破浪而去。浪花把 船头抛起两米又以自由落体跌下来, 好像人也被抛向了空中又掉了下来, 整个心就在刹那间无依无靠。开始后 悔当初上错了船,不知道这开船的人 会这样忘乎所以,却又无路可退。同 船的另外一个朋友看我吓得失魂落 魄,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还指着 天边的云对我说: 看,好大的棉花糖 啊!这才注意到天边的云彩,清澈的 湖水,浑然天成,就像一个天生丽质 的美人,让人羡慕,嫉妒。慢慢的张 开双臂,迎着风,船的速度让我有种 飞翔的感觉。 二 骑自行车穿过小镇来到了湖边的 小路,湖水哗哗地冲刷着岸边的石 头,噼里啪啦地溅到岸边。水珠折射 出太阳的光芒晶莹剔透。破碎的水花 重新落入湖中,还没来得及退回原 处,寻找与自己失散的那一滴,就又 被推倒岸边。我们沿着湖边小路转入 了一片树林,就像绿野仙踪里的小仙 女走过的那个森林,细细的小径有些 泥泞,还能看到暴露出来的树根,树 叶在风中摇动,树影斑驳的落在人的 脸上。偶尔从树叶缝隙里射出来的阳

光,让人的眼睛迷离。小径的尽头是 一片沙滩,很多人在沙滩上享受阳 光,放松心情。 三 湖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水里自己 的身体。把身体都缩在水里,仰望天 空, 人被这蓝天碧水包围着, 突然觉得 很幸福。大着胆子向离岸边远的地方 游去,心里知道水越来越深了, 到底 有多深? 不敢去试, 好像怕自己下去就 上不来了。尽量的让自己放松, 随着 浪在水里飘荡, 就算这水深不可测, 只 要还能将我浮在水面, 我也还是喜欢 它的! 勇敢一点, 继续向前游! 这时候 太阳已经偏西,不再是早晨的冷光, 把所有的东西都照的发红,估计我的 脸也是一样的。岸边的朋友们叫我回 去,于是我就欢快地逃离了这片深不 可测的水域,游的好像比以往都快一 些。 四 羊肉串,鸡翅在炭火上被烤得吱 吱冒油,孜然和辣椒粉混合出更加浓 郁的香味。霎那,羊肉串,鸡翅成了 我们众人的焦点,大家都眼巴巴看着 烤肉大哥在精心的炮制他的肉串,什 么时候放盐,什么时候放辣椒,孜

然,都会影响食物的味道。第一批羊 肉串终于出炉了,色泽鲜艳,外焦里 嫩,很快就被一抢而空。没抢到的只 能怪自己手不够快啦。 大家边吃边聊,等到第四、第五 批肉串出炉的时候,好像就有点推销 不出去的意思了,大家也都酒足饭 饱。天色渐晚,远处的天边好像有一 丝晚霞的时候,有人抱出了西瓜,拿 出了橙子给大家。最后的水果让大家 的胃没有了一点的遗憾。我们把炭火 变成了篝火,围坐在一起,天空的蓝 也变得越来越深,突然间繁星满布, 远远近近,忽明忽暗,有种神秘感。 好像有个老神仙就藏在树林的某个角 落,看着我们傻乎乎的很开心,自己 却一个人躲在树后偷笑。 世界在我们的眼里很美。 2008年9月10日 作者简介:曼大药学系博士。

意见?反馈?讨论? 请上枫华网上留言板 www.fenghuavoice.com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81


Youth

Charlie Wang

安大略省的科技馆虽然去过多次, 但还是我很喜欢去的地方。这不,最 近我就又去了一次。其实这儿最吸引 我的并不仅仅是不同的展品,环球影 院也是它的一大亮点。 从外面看起来科技馆并不是很 大,一个原因是大部分的建筑在地 下。另一个原因是科技馆建在一个坡 上。科技馆一共有五层,两层在地 上,其他在地下。一楼主要是买票处 和一些衣物柜等为夏令营准备的餐厅 以及大厅。在一楼还有着我钟爱的环 球影院,和入口处通往大厅的走廊一 旁摆满的陨石。二楼基本上除了礼品 店外就没有别的特殊的地方了,但是 你一开始坐电梯下楼每一层都有着不 同的展品。 首先我们去的是在底层的体 育展馆, 然后我们去了“面对火星”

赵天元的 日记 九月二十六日 (星期五) 我曾经多次抱怨我爸爸和妈 妈,为什么把我从五岁起就带到加 拿大。虽然我心里知道他们是为了 我好,但我说出的话还是让妈妈伤 心了好几次。我特别想学好中文, 将来长大了回中国去,去吸收它的

82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王一川

展馆。展馆里面的东西主要都是关于 火星的展品。比如说在火星上吃的食 物呀、在火星上走路呀、宇航员们要 是去火星的一些测试呀等等等……当 我一进“面对火星”展区时,里面东 西多的我都不知道该从哪看起了。在 展区的时间过得非常快,我们不知不 觉就在这个展区逛了一个多小时。在 我们出来时已经是该吃午饭的时间 了。 说到环球影院,它跟普通的 电影院不同的是整个天花板上都是屏 幕。放映机把画面放在天花板上。所 以放出来的效果也是和普通电影院完 全的不一样,尤其是音响。在整个影 院里一共有44个音响。虽说环球影院 播的每一部电影时间都不是很长,但 是它主要还是为了让人们感受电影院 的效果,并不是看一整个电影。所有

播出的电影都是和科技有关的电影。 放的电影并不是很有意思,但是当我 每次看电影的时候,电影院里的座位 基本上是满的。 科技馆里有着许许多多的展 厅,但是我从没能把所有的展厅都转 一遍。好在这次又机会去一些我以前 没去过的地方,比如说临时展馆总是 很有意思,里面充满了一些很有趣的 展品。而且每次去里面的展品总是不 一样。还有家庭创新科技展馆,可以 让你看到自己80岁时的照片和宇宙展 馆、人体展馆…… 除了展品外,科技馆内还有每 小时一次的科学演出。主要是演示一 些在展览室里没有的东西以及一些科 学常识。在我每次去科技馆的时候有 着不同的收获,为什么你也不去看一 看呢?

文化和历史,还可以跟我中国的家 人亲密接触。妈妈告诉我,先学 习,有了本事,才能回去。因为我 是在加拿大长大的,有些想法和他 们不同,有时认为他们不理解我。 我喜欢在表面上表达我的爱。妈妈 说,爱自己的祖国放在心里才是最 重要,让我做一个好人,将来有本 事才能为自己的祖国做事。 二零零八年中国发生了许多不 平常的事:西藏闹独立、火车事 故、大雪灾、四川大地震、南方大 水灾,还有最忘不了的北京奥运 会。北京奥运会是让我最激动,最 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的事了。

枫华之声在 University of Manitoba举办的2008年中秋晚会, 也加强了我对中国的感情。这次我 又有机会到台上表演,不管表演得 怎么样,我还是感觉有荣耀。我们 合唱了一首由“北京欢迎你”歌词 改编的“枫华欢迎你”。虽然今年 的中秋晚会在我眼里不比去年的 好,但组织一场晚会,是很不容易 的,义工们一同做了许多努力。就 如“枫华欢迎你”歌里唱的:“有 付出,谁都了不起!” 作者简介:14岁,来自兰州,现在在 温尼泊上高中一年级。


枫华青春

随 着NBA08-09赛季即将临 近,我这个不地道的球迷又开 始了对NBA的憧憬。去年西 部赛场的火爆,东部格局的动 荡,都为今年的冠军之路埋下 了伏笔。都让我们这些NBA球 迷擦亮双眼准备好好地品尝今 年的这次龙虎之争。下面就让 我给大家乱点一下。

风中过客

东部猜想: 凯尔特人 去年的东区冠军也就是总冠军的凯尔特人队,实在 是让我不敢恭维。用朋友的话说“就是一支七拼八凑的 老年人,然后跌跌撞撞就打到决赛夺得冠军了。”先是 跟只有Mike Bibby率领的老鹰生拼到第7场,然后又被有 King James带领的骑士队带入决定生死的第7场,东部决 赛拼掉老牌强队底特律之后才与湖人在决赛会师。可想 这一路的刀光剑影走来的确有太多的不定因数。唯一值 得肯定的是3巨头没有被年龄的问题所压倒,反而越战 越勇。新赛季如果还想再杀入决赛需要的是:狼王的稳 定发挥,Pierce的突破,以及关键时刻R. Allen稳定的出 手。面对相对实力较弱的东部,凯尔特人还是有机会杀 入东区决赛。至于东区冠军和总冠军我反倒觉得情形近 似当年4巨头的湖人,止步东区决赛应该是他们这一年 的收获吧!

骑士 克里夫兰人亲切地把L. James称之为King James, 足见 大家对他的喜爱程度,随着James成熟稳定的发挥,骑士 队极有可能杀入东区的决赛。与凯尔特人或者底特律一 较高下。相对薄弱的中锋必将成为他们的软肋,大本伴 随年纪的增长,已逐渐失去一名全明星球员的能力,篮 板和防守能力的下降在上一年的季后赛中展露无疑。相 对稳定的后卫也许可以帮助他们在常规赛中取得佳绩, 但在季候赛里,防守则将决定他们最终能达到哪里。

底特律 坏小子的底特律队是永远不能被忽视的强队。后卫 C.Billups 依然老道,T.Prince 的防守仍旧是底特律的杀 手锏,怒吼天尊的3分球以及R.Hamilton 的突破能力, 都让底特律人相信杀入东部的季后赛应该不成问题。唯 一值得担忧的是与骑士和凯尔特人的碰撞似乎都让他们 占不到便宜,能否越过东部半决赛大概就要看他们能否 发挥出一向缺少的激情了。

华盛顿奇才 一向人员不齐备的他们,今年有望集合人马冲击东 部的半决赛了。伤愈复出的Gilbert Arenas必将给球队带来 催化剂的作用,势头正猛的Caron Butler和Antawn Jamison也会让这支年轻的球队激情四射,唯一的弱势就是防 守。相信他们在相互协调之下,应该占居东部季后赛的 一个席位。至于是否有所突破就看他们的团队发挥了。

多伦多猛龙 Bosh的稳定以及新加盟的Jermaine O’Neal,铸成了 最好的内线,势必将很多以突破著称的后卫拦于马下, 年轻的猛龙加上成熟的小奥,应该让一直不温不火的多 伦多开创一个新的局面。他们也应该很有希望杀入东部 的季后赛次轮。是否能有所突破有待时间的考验。 东部常规赛排名猜想:1底特律 2骑士 3凯尔特人 4猛 龙 5奇才 6魔术 7 76人 8 网队

西部猜想: 湖人 西部冠军湖人已经有太多理由去夺取新一年的总冠 军,然而有些不太稳定的因素势必影响着他们。科比受 伤的手指,拒绝接受治疗的他是否会因为害怕常规赛季 的12周时间而断送湖人今年的前程呢?Odom进攻的单 调,Fisher移动的缓慢,都让湖人在1号和3号位置上出现 短板。同样科比正处于当打之年,其丰富的大赛经验以 及夏天在奥运会赛场上的防守表现,都让这支球队成为 西部最有力的竞争者。让我们拭目以待把!

马刺 连续在奇数年就能取得总冠军的马刺队带给我们09 年的假想。传言围绕的是球队的老化,技战术的了无新 意。(再老还能老过凯尔特人啊?)而不要忘记邓肯的 稳定发挥,吉诺比利的突破,帕克的速度已及鲍文的防 守,都让这支球队必将成为西部赛区决赛的有力竞争 者。而马刺近年来的常规赛慢热也注定他们常规赛的排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83


Youth 名不会登顶。

黄蜂 蜂王 Chris Paul,必将成为新赛季MVP的有力竞争 者,而他们球队的Tyson Chandler,David West,Peja Stojakovic都是Paul的有力帮手。作为抢断,助攻都同样出色 的蜂王,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大赛经验。这也是他们去年 失利的重要原因。黄峰有的是激情,活力,他们赢的自 然,输的洒脱,因为他们还年轻。

火箭 也许是伴随着姚明的到来火箭才得到如此多的关注, 今年阵容的相对完整也让他们有资本竞争西部的总冠军。 伤愈复出的姚明欠缺的是体力以及摆脱伤病的困扰,同时 低位持球的移动和摆脱能力也有待提高,要避免因为持球 时间过长带来的不必要失误。小麦已经不小了,迈入30的 门槛再不有一番作为,何以面见广大球迷?只需要他保持 健康的身体以及稳定的助攻,相信火箭升空还是很有可能 的。阿泰斯特的到来必然让缺乏激情的火箭队面目一新, 至于是好事坏还有待观察。阿根廷人再一次在奥运会赛场 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所以大前锋的位置也变得相对牢 固。后卫线上的弗老大伤愈归来,街球王的相对稳定都让 火箭有了“舍我其谁”的气魄。希望火箭杀出季后赛次 轮,与马刺或者湖人会师西部决赛。

太阳 如此豪华的阵容,太阳实在是人才辈出。加拿大2届 MVP得主Nash率领的快攻体系的太阳队由于奥胖的到来 变成了赛场上可以大打2套阵容的豪华球队。缺点是队中 的绝对主力是老迈年高的Nash和奥胖。小斯和一干人等还 不足以充当挑大梁的角色。并且小斯一贯的软弱防守也会 给艰难的季后赛增加阻力。放眼西部可以跟太阳一拼高下 的球队太多了。不知道太阳是不是还能像以前一样打出赏 心悦目的进攻? 崛起的快船,稳定的小牛,以及爵士的完整都会让西 部的格局处于环火山地震带,波动甚广。胜率需要保持 在60%以上才能进入季后赛的西部,不知道今年会变得几 高。总而言之,西部强队之间的碰撞必将是今年的大戏。 西部常规赛猜想:1湖人 2马刺 3火箭 4黄蜂 5 太阳6爵 士 7小牛 8快船。 最后的总冠军我真的希望是火箭,谁让咱是中国人 呢?如果抛开民族情结我觉得马刺的几率更大于湖人。因 为他们是近几年阵容变化比较小,球队完整性最高的一支 队伍。 让我们拭目以待08-09赛季,精彩纷呈的龙虎之争。 作者简介:沈阳人,现就读曼尼托巴大学。

84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枫华百科

小编物语 亲爱的枫华之声的读者朋友们,我是黄娜,是枫华百科 的小 编。加入枫华之声这个大家庭已经几年了,这几年里随着枫华的成长 我也学到了很多。感谢枫华,感谢大家。 枫华百科这个栏目,是一个和咱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栏目。 老年小儿的日常保健,女性的美容美体,家务小窍门,英语的学习应 用,电脑汽车的维护保养,特色私房菜等等,都是我们栏目关注的焦 点。 在这里小编我真心的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帮助我,提出宝贵的意 见。您在生活中,一定会获得这样或者那样的生活经验和诀窍,不要吝惜您的笔墨,快快把您的经验写下来, 投稿给我们的枫华百科,让在温尼泊的华人们都可以分享到这些!同时,也欢迎您将自己在网站或者杂志上看 到的好的文章,推荐给我。 让枫华百科能真正的为您提供最好的生活咨询!我会努力,也期待大家能帮我一起努力! 投稿邮箱:huangna525@hotmail.com

节省汽油不但能省钱,还能夠节省资源,減少环境 污染,您说是不是?利用三分钟的时间阅读汽车省油 十招,让您的爱车喝更少的油,做更多的事。良好的 车况和驾驶习惯是汽车省油的基础。枫华百科教你 “汽车省油十招”让您不在为汽油而发愁。 第一招:也是最有效的一招:确保发动机状态良 好。因为不论问题大小,发动机都会减低效率,浪费 你的汽油。要记住按時换机油,能減少引擎內部的磨 擦。 第二招:是有关驾驶操作的,您不要大油门起 步,或者猛踩油门来加速。这样只会大大增加耗油 量,但省不了你多少时间。 第三招:有的朋友为了让自己的车看上去更酷一 点,对车进行改装。每款车在出厂前都经过了严格的 测试,改装往往会增加耗油量。如果您更注重省油的 话,不要轻意改装爱车。 第四招:行驶的速度,不要过高,最好保持经济 时速。对一般车子而言,80公里的车速是最省油的, 每增加1公里的时速,就会让使耗油量增加0.5%呢。 第五招:检查轮胎气压的同时,再定期检查一下 你的驾驶盘和轮胎是否调准。时间长了,轮胎和驾驶 盘往往会失准,这也会耗油。 第六招:要养成冬天暖车的习惯。冬天出门前先 热车一到三分钟,这样可以达到省油效果,对车子引 擎也有好处。但是最好不要超过三分钟。“热身”过

度也同样费油。 第七招:什么速度就换什么档,这样能省油。在低 档行车太久,并不能节省汽油,只会让引擎咆哮。 第八招:确保轮胎气压正确。不够气或是气太足, 都会增加耗油量,应该定时检查轮胎气压。 第九招:车后行李箱,看到多余的东西都要清理。 一双很少用到的球鞋,或者是半罐用剩的机油,都会增 加你汽车的负担,也就是增加了你口袋的负担。除了应 急的工具以外,其余可要可不要的杂物最好“请”出 去,车行驶。每增加四十五公斤的载重,就会使汽油使 用效率減低 1%以上。 第十招:先想好路线再上路。许多车主都没有养成 这个习惯,结果往往走了不少冤枉路。游车河现在已经 不流行了。 汽油的价格最近一直不低,往往车主总是抱怨买的 起车养不起车,其中汽油不断的涨价更是让车不敢轻易 动车,其实只要平时在细节上多加注意,每月的汽油开 支不一定就会跟着上涨。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85


Lifestyles

是坏蛋;浮着的才是新鲜的蛋。 十、防蚂蚁。 把盐洒在蚂蚁门窗缝隙下面,以及蚂蚁们可能会进入 房间的地方。这样,蚂蚁就不会进来了。 十一、煮苹果(做果冻)的时候,放一点盐,可以使

Chica编

味道变得更好。 十二、如果你找不到相同颜色的袜子,可以把两只不 同颜色的放在盐水中煮,这样两只袜子就会变成相同的颜

一、把人造花放在一个袋子里,放些盐进去。然 后,轻轻摇动袋子 1-2 分钟,可以达到清洁的目的。

十三、做馅饼或派的时候,如果在烤炉里有很多碎

二、要想让水容易烧开,可以放点盐。

屑,或者派外溢。这时,撒一些盐在这些碎屑上,可以防

三、把鲜花插在盐水中,可以让它保持更长时间。

止烤出来的食物有股焦味。等烤箱冷却下来的时候,这些

四、在冬天用盐水擦窗户,可以防止玻璃上结霜

碎屑会更容易被清理。 十四、 唱歌前饮些盐水可以防止嗓子干哑.

冻。 五、用盐水浸泡过的湿布,把冰箱里的奶酪盖起 来,可以防止变霉发臭。 六、口腔保健。对有口腔溃疡,或喉咙肿痛的人, 可以用温盐水漱口,每天 3-5 次。 七、如果花园里有菜虫,可以在早晚有露水的时 候,混合面粉和食盐(2:1),撒到花园里可除虫。 八、把削了皮的苹果或土豆浸泡在盐水中,可以防

十五、如果把坚果,比如核桃,胡桃等,先在盐水中 泡一泡,就可以很轻松地去壳。 十六、用一杯温开水放两条羹食盐,溶化全喝下去,可 以治胃痛. 十七、洗澡时,水里加点盐可治疗过敏性皮炎. 十八、用食盐,茄子根煮水洗脚,可以治疗脚气病. 十九、用盐水洗冻疮能止痒. 二十、在冬天洗了衣服晾出去后,衣服很容易被“冻

止变色。 九、检验鸡蛋是否新鲜。

僵”。如果在晾衣服之前用盐水泡一下,就可以防止衣服

把鸡蛋放在装有盐水的杯子里,如果鸡蛋下沉,就

被冻僵。

读者来信 黄娜编辑: 贵刊08年8月份刊登的《柴米油盐防癌防病新解 之二:饮食与血栓形成和死亡的关系》中提到,“ 字典上说它(冬虫夏草)是一种强凝血剂”, 因 而“这不是花大钱买大病吗”。我虽然对冬虫夏草 没有深入的研究,但是冬虫夏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的名贵中药,止血自是其功效之一。然而身体是个 大机器,成千上万的零件一起工作,讲究的是平

86

色。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衡,食材又更是如此,没有一样不具有两面性,但 正是互补互助,互消互长,才成就了健康的身体。 如果说只要吃了冬虫夏草就等于增加了中风心肌梗 塞的发病率,是“花大钱买大病”,那么吃猕猴桃 是不是就会血流不止而致死?该论点甚为荒谬。 此外,文中接踵而来的几个例子大为偏颇。比 如,得了癌症的患者要吃抗癌药,但最终还是死 了,难道抗癌药变成了替罪羔羊罪魁祸首?作者也 写到其他外界因素亦可能造成血栓形成,因此,港 人太太虽会煮补药汤,但是会不会不幸为个中低手 放了互克的药材入汤?老总女儿虽然有钱,是不是 倒霉买到了假药?其中原因外人不得而知,但却不 应该一棒子打死了虫草和人参。小女祖母活过百 岁,是不是只应该归功于每天那几片人参? 泗夕氏


枫华之声 2008年 第5期 总第41期 10月10日出版

87


BUSINESS DIRECTORY

LAWYERS 律师

ARTS/EDUCATION/MUSIC 文艺/教育 26 Great Wall Dance Academy of Canada………… 997-9698 72 Spirit of Math Schools………………………………… 772-6284 58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Manitoba ……… 275-8777

AUTOMOBILE 车行 30 Zirino's Hi-Tech Auto Centre …………………………477-4402 1544 Pembina Hwy

插7 Junling Wang(王俊玲) 1900-155 Carlton St. ……

PHARMACIES 药店 62 东方治疗中心 1036 Portage Ave.…………………… 284-4047 54 人人眼镜公司 43 Marion St. ………………………… 231-0375 72 曼龙保健 101-301 Nassau St. …………………………779-7799

Winnipeg Chinese Mennonite Brethren Church (华恩堂). 333 Alexander Ave …………………………………632-4978

74

Dr. Hermann Lee (李嘉生医生) ………… 269-3232/275-8833 20-2077 Pembina Hwy Dr. Diana Xi Deng (邓熙牙医生)……775-3009(中)/488-7025 1537 Grant Ave.

插8 Dr. Xiaofeng Guan (关晓峰医生) …………………

338-3384

FINANCIAL INSTITUTES / INSURANCE 金融保险 46 Globedex Financial Corporation(李志贤)…… 19 Phantom Ridge Rd 26 The Co-operators (杨天昊) 111-2800 Pembina Hwy ………………………… 26 Matt Yeung (杨志坚)1612 One Lombard Pl …… 44 Royal Bank (皇家银行) 540 Main St ………………

PHOTOGRAPHERS 摄影 62 史少平 138 - 99 Dalhousie Dr. ………………………228-2508

REAL ESTATE 房地产

DENTISTS/ORTHODONTISTS 牙医 84

942-3361

插8 陆李懿华律师402-460 Main Street ………………… 989-8484

CHURCH 教会 34

枫华广告索引

228-0925

封4 Canadian Corporate Real Estate Services (Freddy Yan)……………………………………………298-0123 封3 Dave Spiers(Royal LePage)1450 Corydon Ave …………………………………………………………989-5000 插1 Jonh&Mira Mairon(Remax) …………………………990-7048 1601 Buffalo Place ………………………………295-9598(中) 40 Philip & Sheila Liang (Century 21) …………………770- 8008 54 徐文标 (Royal LePage) ………………………………962- 8817 76

995-5528 949-6390 988-4010

张毅 (Remax) 1601 Buffalo Place………………293-1618

RESTAURANTS 餐馆饭店

30

Bardal Funeral 843 - Sherbrook St

……………… 774-7474

66 Evergreen(松竹楼) 331 Pembina Hwy…………453-4679 70 North Garden (北苑) 6-33 University Cres ………275-2591 封2 Dim Sum Garden(福满楼)277 Rupert Ave. ……942-8297 72 Vietnamese Paradise 1480 Pembina Hwy. ………284-8507 48 Southland Restaurant (南阁酒家) …………………957-7288 20-2855 Pembina Hwy.

40

Kerr’s Funeral Home - 669 Broadway …………… 783-7211

31 Crystal Bay(福临门) 1-1100 Waverley St. …………284-4715

80 Scotia Bank(丰业银行)1-9 Killarney

………………

985-5197

FUNERAL DIRECTORS 殡仪馆

GIFT SHOPS 礼品店

34

Ling Long Restaurant(玲珑馆)1425 Pembina Hwy.415-5588

34 Oriental Gifts(东方精品店)209 Portage Place.…947-0789

TRAVEL SERVICES 旅行社

GROCERS 超市

66 Bestway Travel (佳运旅行社) ……………………… 786-7414 555 Notre Dame Ave 74 Eastveiw Travel (加东) ……………………………… 943-8833 180 King Street, Unit 105 61 Phoenix Travel (凤凰) ……………………… 1-866-718-0868

64 Dong Thai (同泰) 459 Notre Dame Ave ………… 943-9868 64 Hoa Ky (华记肉食火锅) ……………………………… 474-0250 4 - 1373 Pembina Hwy. 62 Sun Wah Supermarket (新华超级市场) …………… 944-9162 303 King St. 46 Wenkai Garden Fresh (文开鲜菜市场) …………… 269-9182 2247 Pembina Hwy 57 Oriental Market (华厦) 268 King St. ……………… 943-4103

HOUSE IMPROVEMENT 房屋装修 64

R.Mani’s Plumbing …………………………………792-2628

IMMIGRATION SERVICES 移民服务 插7/69 CIESC (加拿大国际教育服务中心) …………… 888-3333 插2 Gold Bridge (金桥移民) suite 201, 90 Garry st. … 942-6235

88

October/November 2008 www.fenghuavoice.com

54 Regal Travel (名之旅) 300 Notre Dame ………… 956-0222

OTHER SERVICES 其它服务 插2 72 插6 10 71 84 34

Addictions Foundation of MB 1031 Portage Ave …………………………………………………………944-6382 缅省残弱人士服务社 (SMD) ………………………… 975-3086 Rogers (冯敬富)………………………………………296-5906 J o h n L o e w e n 50-2866 P e m b i n a H w y. ………988-9188 梦莱花店 710 Notre Dame Ave. …………………… 786-5791 任颖裁缝店 623-Langside St. …………………… 880-1393 H e a l t h y B a b y w w w.m a n i t o b a.c a/h e a l t h y c h i l d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