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入門

Page 1

從零開始的精神分析入門

PHOTO / bombeador


犯下精神異常罪行的人、與不會犯的人,中間有著很大的隔 閡,但這些精神異常犯罪者,與其他人類並無二異。 我們的心中,很可能也潛藏著和精神異常犯罪者一樣的心理 , 只不過是沒有顯露出來罷了。

精神分析便是要找出些所謂「故障的部份」。


從零開始的精神分析 入門 作者:鈴木晶


作者簡介 鈴木晶 一九五二年東京出生,東京 大學文學系畢業。 現任法政大學國際文化學系 教授。著有《圖解弗洛依德 精神考古學》、《從弗洛 依德到榮格》、《閱讀「精 神分析入門」》、《圖解雜 學 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 等書。


Part 1 剖開潛意識世界


荒誕夢境:壓抑 不知其所以然的夢境,表現出了被壓抑的願望 •

人們會在將許多自己也無法諒解的想法或感情藏在潛意識當中。被 壓抑的感情或記憶,雖然能夠忘記,但卻無法消失。由於睡眠時, 這些內容較容易侵入意識當中,此時便會以夢的方式顯現出來。 例如在夢中出現不認識的人、或想不起來名字的人,這些常常都是 在自己身邊的人。而如果潛意識希望這個人死去,那麼就會以對方 「抱著必死的覺悟」這種方式來表現。這些自己也並未察覺的心情 ,在夢裡表現了出來。


玻璃心:情結 為何會因他人的一句話而 受傷害? •

對於他人無意的發言莫名地非常 在意,或是對於被指謫的事情, 沒來由地便怒火中燒,這都和情 結有關。 意識所無法承受、並且壓抑到潛 意識當中的複雜情感,稱作「情 結」。這些令我們無法直視的經 驗,若被壓抑到潛意識深處,也 不代表經驗消失了。

咦?你有 咦?你有 沒有聞到 沒有聞到 怪味? 怪味?

他該不會是在 他該不會是在 說我很臭吧? 說我很臭吧?


多重人格:人格面具 在職場及在家中轉換人格的原因 •

人們戴上符合自己角色的面具,是因為人們知道若總是用真實的面 目生活,那麼會和人起磨擦以及惹來麻煩,這麼一來只會受傷而已 。

擁有好幾種人格,是普通的事情,正因此才能夠扮演各種不同的角 色。不應被先入為主的觀念束縛,只拘泥在同一個角色上面,而是 要有意識地替換自己的面具,這樣才能夠保有健全的精神。


御宅族:退化 成人喜好動畫是因為返老還童? •

退化指人類發展階段當中,中途若產生了糾葛或不安,便會退回到 前面的發展階段。也就是說,人們會回到孩童時期,熱衷當時所喜 歡的事物。

就算沒有遇到什麼衝擊性的大事件,只要是工作壓力超過限度,人 們也會用退化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在職場上打拼的女性,會熱衷於 收集可愛的角色物品,也可說是一種退化吧。


Part 2 心靈是如此崩壞的


電視暴力理論:觀察學習 孩童兇暴是受到電動或電視影響嗎? •

在心理學當中,將人們見到他人行動並且學習,稱作觀察學習。而 這種學習不必透過實際的目擊經驗,透過電動或電影等的間接經驗 ,也擁有同樣效果。 具暴力內容的電動遊戲或電視等,被認為是造成孩童兇暴事件增加 的原因。特別是主角為了達成目標而打倒敵人,這樣的內容被指出 容易帶來負面影響。


行為 懂事的孩子?成年兒童

成年兒童類型

為了成為一家的驕傲而努力讀書或工作。 家族英雄 成績優秀、責任感強,因此得到周圍信賴 。 做出許多不正當、有問題的行為舉止,結 成年兒童是指在機能不全家庭,或是受虐待、夫妻不和的家庭中, 問題兒童 果造成周圍的目光從父母的問題轉移到自 所生長的孩子。 己身上。 扮演滑稽的角色,讓家庭氣氛變得愉快, 孩子們為了不讓雙親討厭,總是察言觀色,並且對他人評價十分在 開心果 消解家庭內部的緊張氣息。在學校則是無 意。這些孩子對自己被人喜愛的感覺非常淡薄,會有自卑感,容易 法定下心、缺乏集中力。 成為缺乏感情表現的人。 照顧喝醉的父親、聽母親發牢騷的角色。 照顧型 在學校也會成為朋友或老師的商談對象, 並且照顧大家。 這些是穩重又不起眼的孩子。會裝作在混 裝作不在 亂的家庭中卻絲毫不受影響。會被認為 「就算不顧這孩子也無所謂」。


Part 3 扭曲的愛‧被壓抑的性


羅莉塔情結 對於幼女及少女擁有性興趣稱為羅莉塔情結。這種狀況的心理背景,一般認為是 對成人女性抱著畏懼及自卑感而產生的。由於對成熟女性無能為力,並且認為對 方不會搭理自己,因此將興趣轉向少女,認為自己對少女能夠掌握主導權。


自戀型對象選擇 追求美少年的中年女性,是以過去到現今的自己 ,做為範本,選擇類似對象。因此他們追求的是 「現在的自己」、「過去的自己」、「想要成為 這樣的自己」、或是「曾經身為自己一部份的 人」。也就是說,女性執著於除毛、保養肌膚, 然後想選擇肌膚光滑的男性,這可解釋為他們追 求將自己理想化之後近似的對象。。


不安全感:依附 • •

依附可分為安全的依附、及不安全的依附。 若與戀人的依附是安穩的,那麼就算身處不同地點,也會感到安 心。不安全的依附,分為抗拒型及逃避型。

• 抗拒型的人會感到非常強烈的分離不安,只要見不到依附的對象 ,便會感到不安。

• 逃避型則是雖然很想靠近對方,卻總表現出不在意的態度。若對 方主動追上,可能還會做出想逃走的樣子。


無法從家暴中逃離:共依附 即使滿身傷痛也要互相依存的關係 •

有家庭暴力問題的夫妻,一般看來是加害者對於被害者十分執著。 不過若這兩人處在共依附的關係,那麼被害者其實也很需要加害者 的存在。

例如只要能照顧這個沒有工作又沒有錢的丈夫,妻子便能感受到自 己的存在意義,而且知道自己對於對方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存在, 因此更難以拋下對方。

這樣的共依附關係,不能說是健全的。必須和專家討論,面對問題 ,打破這種周期性。


毆打後的溫柔:暴力循環 不斷重複的暴力與愛情循環 •

循環分為三階段:衝突期→爆發期→平靜期。

簡單來說,虐待者的心中情緒愈來愈高昂,導致爆發,之後感到後 悔而變得溫柔,但一段時間後,又會再度提高情緒,並且重複著同 樣的循環。

由於有這段平靜期,所以很多人遲遲無法逃離,之後妻子漸漸有了 習得無助感,便更加逃不開了。另一方面,丈夫若又累積了憤怒及 壓力,就會再次出手。


Part 4 黑暗之心甦醒時


壞媽媽 •

對嬰兒來說,餵自己喝奶的是好媽媽。 另一方面,肚子餓時大哭卻也不來餵 自己的是壞媽媽。

若幼兒期對壞媽媽的記憶太過強烈, 到了青春期時,這樣的印象還會深植 在心中。表面上這些孩子看來很聽媽 媽的話,但潛意識可能對母親抱著憎 惡及恐懼。

孩子到了不得不自立的階段,若被母 親干涉,便會感到壓力及不安。其中 有些孩子會因為啟動了防衛機制,甚 至對母親發動攻擊。


創傷壓力症候群 周圍缺乏理解更將當事者逼入絕境 •

人們歷經足以改變人格的殘酷悲慘體驗,會因此受到強大的壓力 ,造成心理創傷。

其後便會被各種症狀所苦。包括失眠、不安、失落等等,並在社 會當中自我孤立,稍微有些聲音或氣味,也會引起他們誇張的反 應。

有些人會批評他們「太過嬌縱了」,這其實是不對的。有種看法 認為,自立心愈強、愈積極向前的人,愈容易患創傷後壓力症候 群。 。


現代社會精神分析


熟年離婚:丈夫在家壓力症候群

丈夫退休後,給妻子帶來干涉及管束的壓力。

由於丈夫將家中的一切都交給妻子打理,並且認為妻子會順從自己 ,因此在家中閒著看電視,並任意驅使妻子。妻子感到小細節也被 干涉,甚至無法自由外出,受到很大束縛,反而感到壓力因此身體 不適、或是憂鬱。


把悲傷留給自己:微笑憂鬱症 •

有許多人就算實際上感到痛苦艱辛,在被 別人搭話時,總是會笑著回答。他們想用 微笑來掩飾實際上的不正常。周圍人們也 不會注意到他們的變化,因此擔誤了治療 。

和沒有氣力的憂鬱症狀相較,由於這些人 還留有一些氣力,反而有失蹤或自殺的危 機。

這種症狀的徵兆,是這些人們早上總是動 作遲緩,在家沉默不語。工作上的失誤增 加,並且發言逐漸減少。周圍的人必須早 些察覺才是。


科技上癮:科技壓力症候群 •

隨著機械化發展,科技不安症曾被 視為問題,但最近反而是科技上癮 症的問題愈來愈嚴重。有些人太過 沉溺電腦,甚至連一般的人際關係 都無法維持。 只要命令機器,機器絕對不會違逆 而確實實行,回應也只有是或否, 簡單明瞭。 不過和人的溝通可不能如此。有些 人因科技上癮症,而無法適應和人 溝通,遭社會孤立,喪失社會地位。 也會有失眠、食慾不振、倦怠等等 身體症狀出現。


冬日憂鬱症

一般憂鬱症會引起失眠及食慾不振, 而季節性的憂鬱症則是睡眠時間增加 、早上無法起床、食慾大增導致體重 增加。特別是會想吃白飯或麵包等炭 水化合物、以及甜食。可以說像是動 物冬眠一樣的狀態。 而且他們會無精打采,變得悲觀且自 我否定,思考力及集中力下降,還會 覺得和人相處很麻煩等等。到了春夏 時期則會自然痊癒。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