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季刊118期電子書

Page 1

▼ 專題報導

季刊

118

2014 年 4 月出版

K inmen

【專題報導】

亞洲美展金門登場,各國藝術交互爭輝

亞洲美展金門邀請展,百位藝術家精彩獻藝

駐縣作家黃春明,抵金為學童說故事

浯江書院揭匾.重現書香古風

【文化采風】 愛你一世 ── 歡樂浪漫鬧元宵 石蚵小麥文化季,產業觀光相結合 金門組團登陸進香,宗教交流再添新章 文化走春 走讀金門東北海岸 ─ 金門擦餅的製作與由來傳說 民俗采風 ─ 【美的饗宴】

金門縣攝影家聯展.展現庶民生活美學 國際藝術家聯展,展現異國風情 棠風舞蹈團年度公演 春暖花開舞吟春 ─ 浯江琴韻音樂會,琴藝讓人回味 【閱讀出版】

漂書運動,漂傳書香 閩南傳統建築圖鑑獲獎,文化局出版品再獲好評 【金門「老」故事】 食頭記 天地會起源與金門 回眸家鄉閩南厝風華 金門茶文化 百年金門.春

1


季刊

2


▼ 專題報導

季刊

118

K inmen

2014 年 4 月出版

3


Kinmen目錄 04

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04

亞洲美展金門登場,各國藝術交互爭輝

09

亞洲美展金門邀請展,百位藝術家精彩獻藝

◆ 文/忠信.圖/文化局、忠信

◆ 文/楊威廉.圖/文化局、楊威廉

13

駐縣作家黃春明,抵金為學童說故事 ◆ 文/季偉.圖/文化局

16

浯江書院揭匾.重現書香古風 ◆ 文/陳麗妤.圖/文化局、陳麗妤

19

22

22

慶祝建縣百年,2014年金門馬拉松賽 ◆ 文.圖/許徑

文化采風

愛你一世-歡樂浪漫鬧元宵 ◆ 文/泠忞.圖/文化局、泠忞

25

石蚵小麥文化季,產業觀光相結合

28

金門組團登陸進香,宗教交流再添新章

◆ 文.圖/李金鎗

◆ 文.圖/楊威廉

31

文化走春-走讀金門東北海岸 ◆ 文/陳麗妤.圖/文化局、陳麗妤

35

40

40

4

民俗采風-金門擦餅的製作與由來傳說 ◆ 文.圖/莊 靖

美的饗宴 美的饗宴

金門縣攝影家聯展.展現庶民生活美學 ◆ 文/陳麗妤.圖/鄭碧珍


118 期

金門季刊 2014. 04/NO.

43

國際藝術家聯展,展現異國風情 ◆ 文/賽門.圖/文化局

46

春暖花開舞吟春-棠風舞蹈團年度公演 ◆ 文/董森堡.圖/文化局、董森堡

49

浯江琴韻音樂會,琴藝讓人回味 ◆ 文/君影.圖/文化局、君影

51

54

淺談金門浯江舞蹈團的發展與創作 ◆文.圖/宋興邦 閱讀出版

54

漂書運動,漂傳書香 ◆ 文/君影.圖/文化局

56

閩南傳統建築圖鑑獲獎,文化局出版品再獲好評 ◆ 文/希夢.圖/文化局

58

金門老故事

58

食頭記 ◆ 文.圖/寒玉

63

天地會起源與金門-道宗與創會五祖中的盧若騰與洪旭 ◆ 文.圖/顏炳洳

69

回眸家鄉閩南厝風華-與閩南紅磚文化的人文對話 ◆ 文.圖/楊清國

73

金門茶文化-泉•茗篇 ◆ 文.圖/秋河

78

百年金門•春 ◆ 文.圖/洪春柳

84

84

藝文訊息

活動訊息 ◆ 文/張孝芳.圖/文化局 5


季刊

亞洲美展金門登場

各國藝術交互爭輝 ◆文/忠信.圖/文化局、忠信 「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Asian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是於 1985 年由中 華民國、日本、韓國發起創立,迄今已經辦過 27 屆,其主旨在於增進區域文化傳 統獨特性的理解與互相尊重,並發揚各國現代美術的地位。

6

❶「第 28 屆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在金門縣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開幕。 ❷ 縣長李沃士。 ❸ 開幕剪彩,左起:黃光男、李奇茂、李錫奇、李縣長。


▼ 專題報導

▲台北市金門同鄉會會長李台山。

▲「亞洲美術家聯盟台灣委員會」會 ▲總統府國策顧問李錫奇。 長顧重光。

1985 年 韓 國 國 家 畫 院 院 士 柳 景 埰

二十七屆、2013 年)在泰國曼谷舉行。

教授、日本亞洲藝術家協會日本委員會

亞洲美展共有四次在台灣舉行,除

長秋吉資夫、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第二屆(1987 年)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

教授郭軔,共同組成亞洲國際美術展覽

館外,第九屆(1994 年)也在台北國立

會,日後享譽國際的「亞洲國際美術展

歷史博物館舉辦,第十五屆(2000 年)

覽會」於焉誕生。

在台南新營文化中心,今年的「第 28

第一屆(1985 年)在韓國首爾市的

屆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則選在金門舉

國立現代美術館舉行;第二屆(1987 年)

行。這項享譽國際的美展,在縣政府、

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第三屆(1988

文化局以及金門藝文界、同鄉會、鄉親

年)在日本福岡市國立美術館;上屆(第

等共同努力爭取之下,經過長期規劃布

▼中正國小鼓吹表演。

7


季刊

▲日本作品。

▲台灣李錫奇作品。

展,終於在金門盛大登場,也象徵世界

件作品參展,高水準的畫作獲得兩岸三

藝術走進金門,金門文化走向世界的新

地藝文界好評。 盛大的亞洲美展由「亞洲美術家聯

領域。 「第 28 屆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

盟台灣委員會」會長顧重光宣布後正式

由金門縣文化局和亞洲美術家聯盟台灣

開展,美展作品來自台灣(含金門)、

委員會主辦;協辦單位是台北巿金門同

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日本、韓國、

鄉會,展覽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

泰國、菲律賓、蒙古等九個國家與地區,

段為「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金門邀請

總共一百六十三件,採用不同素材、以

展」,也就是通稱的預展,於一月十八

各種不同技巧表現的繪畫與設計作品,

日在金門文化園區的「游藝館」開展;

讓與會人員大開眼界。

第二階段就是於二月二十四日在金門縣 文化園區歷史民俗博物館開幕的正展。

展,包括老、中、青三代,網羅台灣從

為了讓美展更臻完善,主辦單位還

事現代藝術的工作者,如:亞洲藝術家

特別挑選訓練,組成口才外型均佳的美

聯盟台灣委員會主席顧重光、國策顧問

展天使,為開幕活動更增氣勢,並經由

藝術家李錫奇、國立台師大教授郭軔和

志工訓練,為到訪的參觀民眾提供詳實

馳名國際的水墨畫大師李奇茂等人。金

的解說,讓大家能深入領會每一幅畫作

門當地也有吳鼎仁、黃世團、呂坤和、

的美學精神與意涵。

董 皓 雲、 蔡 儒 君 等 多 位 藝 術 家 共 襄 盛

「第 28 屆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

8

國內有五十四位重量級的藝術家參

舉。

於二月二十四日在金門縣文化園區歷史

在 二 十 四 日 的 開 幕 典 禮 上, 應 邀

民俗博物館開幕,展期至三月二十五日

剪綵者包括:金門縣縣長李沃士、香港

(因應鄉親返鄉掃墓需求,延至四月十

委 員 會 團 長 呂 豐 雅、 總 統 府 國 策 顧 問

日),共有來自 9 個國家與地區的 163

李 錫 奇、 日 本 委 員 會 團 長 宇 田 川、 行


▼ 專題報導

政院前政務委員黃光男、韓國委員會團 長柳熹永、中華畫院院長李奇茂、馬來 西亞委員會團長鍾金

、蒙古委員會團

長 Chadraabal Adiyabazar、台灣委員會 團長顧重光、台灣美術院院長廖修平、 菲律賓委員會團長 Santos、泰國委員會 團 長 Khemchat、 新 加 坡 委 員 會 團 長 林 俊能、台北市金門同鄉會會長李台山等 人。 金門縣長李沃士感謝顧重光、李錫 奇爭取第 28 屆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到

▲蒙古作品。

金門舉辦;他強調,在金門舉辦這項大 規模的展覽,對金門具有重大的意義, 也代表金門對文藝領域的強烈企圖心。 他希望藉由亞洲美展,讓金門在地藝術 與世界接軌,也期盼世界藝術能走進金 門,提昇金門在地藝術。 國 策 顧 問 李 錫 奇 以 畫 家、 策 展 人 的身份向參展的大師們表達誠摯歡迎之

▲台灣黃世團作品。

▲香港作品。

9


季刊

都換不來的價值。他希望金門能以文化 為產業,增加國際性,並在兩岸間發揮 更大的力量。 開幕典禮中,也安排祥獅獻瑞及鼓 吹表演;參展畫家董皓雲則與浯洲樂集 弦樂團表演弦樂四重奏(德佛扎克第四 號弦樂四重奏第一樂章)。 各國藝術家齊聚一堂,展現不同的 繪畫主題、使用素材與表現技巧,讓觀 ▲泰國作品。

眾大開眼界,欣賞到國際級畫作。有的 以寫實畫風,呈現天地人物之美;有的

意;他表示,本屆亞洲國際美術展在金

以創意取勝,彰顯非凡的思想內涵;有

門舉行,對金門有不凡的意義。過去,

的採用不同的繪畫材質,突顯藝術之美

有仙洲美譽的金門不幸成為砲火連天的

的多種可能性。

戰地,並以此名揚世界;如今改以「觀 光立縣、文化金門」,大步邁進世界。 今年是金門建縣百年,他也建議在亞洲 美展之後,能夠另外辦理兩岸交流展, 以彌補這次大陸未參展的遺憾。 臺灣畫壇的當代大師、九十歲的中 華畫院院長李奇茂,希望明年此時,能 在金門舉辦海峽兩岸重量級的書畫展, 他年紀雖大,但願意全力促成。 策 展 人 顧 重 光 表 示, 藉 由 亞 洲 美 展,讓藝術家們不僅發揚本地的藝術走 向, 也 因 為 觀 賞 其 他 地 方 藝 術 家 的 作 品,在相互激盪下,每個國家或地區的 藝術家,又獲得成長。 前行政院政務委員黃光男也有作品 參展,他表示,文藝就是國家的實力, 金門過去以戰爭有名,將來應轉變為以 文化有名。他指出,亞洲美展可以增加 金門的國際能見度,那是一億、二億元 10

▲菲律賓作品。


▼ 專題報導

亞洲美展金門邀請展

百位藝術家精彩獻藝 ◆文/楊威廉.圖/文化局、楊威廉

▲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金門邀請展」由國策顧問李錫奇(左三)、副縣長吳友欽(左四)、顧重光(右二)、 文化局長李錫隆(右一)、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李台山 ( 左二 )、金大系主任李瑞生 ( 左一 ) 等貴賓剪綵。

第二十八屆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首度 在金門辦理,金門縣文化局為慶祝金門縣建 縣第一百年,一月十八日起特別規劃文化 園區游藝館舉行金門邀請展,邀請楊天澤、 洪啟義、洪明燦、黃世團、張國治、翁清土、 李水潭、董皓雲、楊文斌、陳能梨、李沃源、 唐敏達、楊清國、楊誠國、陳添財、翁國鈞、 蔡顯國、呂坤和、王金鍊、歐陽柏燕、盧根、 洪世國等數十位金門藝術家,集結近百樣 書法、西畫、國畫、影像、立體等類別之

▲美展大使。

11


季刊

▲中正國小鼓吹隊表演。

▲參與的貴賓。

▲古箏表演。

精彩作品,做為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的

主的優秀藝術家,集結各類精采作品,

預前展覽,呈現金門藝術創作的風氣與

透過不同的觀點,以藝術方式呈現對金

面貌。

門的觀察和創意想像,作品精彩多元且

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是讓觀眾放眼 亞洲各地當代藝術的發展和最新動向,

12

▲梁哲豪的「變臉」。

豐富,一睹作者創作語言和情感表達, 更能深刻了解金門精彩的藝術風貌。

亦同時探討亞洲地區在全球藝術體系中

「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金門邀請

的本土演藝空間及所扮演的角色。金門

展」由副縣長吳友欽、亞洲美術家聯盟

縣文化局也特別規劃一場金門邀請展,

台灣委員會會長顧重光、金門籍國策顧

以金門本地美術家及金門旅台美術家為

問暨「國家文藝獎」得主李錫奇、文化


▼ 專題報導

局長李錫隆、台北巿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李台 山、金門大學「海邊系」系主任李瑞生等貴 賓剪綵者。開幕安排的節目有:中正國小鼓 吹隊的表演;游秀玲、施心鵬、施心惟師生 的古箏表演;梁哲豪的「變臉」及魔術表演。 副縣長吳友欽表示,「亞洲國際美術展 覽會—金門邀請展」的籌辦,要感謝李錫奇、 顧重光為金門爭取到第二十八 屆的舉辦權。 希望藉由這樣的國際型藝術盛事,積極努 力,讓金門的藝術也能與世界風潮接軌,並

▲董皓雲作品 - 石之境象。

在走向國際時保留住自己的特色。 國策顧問李錫奇表示,預展的作品讓他 感到非常高興與驕傲,更出乎意料之外。他 看了金門美術家們的作品之後,覺得不只是 技法高超,藝術思想也很創新!他覺得一定 要想辦法把金門推展到國際上去。金門的閩 南文化、傳統文化、戰地文化都是金門的優 勢、金門的本錢;金門的藝術可以邁向國際, 與世界藝文脈動接軌,讓金門成為全國最有

▲翁清土作品 - 浴火。 ▼畫家黃世團介紹自己畫作。

文化的地方!

13


季刊

顧重光表示,亞洲國際美術展最初只有華、日、 韓三國的美術家參與,後來已經擴展到十幾國,目前 在亞洲很具有代表性。在第十屆以前,臺灣原本是以 中華民國的名義參與,但第十屆以後,有了大陸美術 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名義參與,因此臺灣改以台灣委 員會的名義參加。 「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金門邀請展」展出作品: 水墨畫-徐心富「亂馬 2014」、呂坤和「更上層樓」、 孫建禎「木棉花」、洪明燦「水抱山村」、陳能梨「秋 意」、吳鼎仁、唐敏達、陳素民等人的水墨、鄭永炎「那 一年之日出」、許文科「憶童年」、楊誠國(1998 ∼ 2001 年間的作品)、李沃源「雲之南」;書法-楊清 國「萬法唯心」、鄭有諒「肉桂」、陳昆乾的隸書中堂、 王金鍊的唐詩、洪啟義、陳添財的書法、楊惠青「無 ▲吳惠民作品 - 箝制。

題」;油畫—陳瓦木「起舞」、李水潭「無題」、翁 明崖「小男孩」、許翠華「悠閒」、張國治「曾經滄海— 山水誌系列 24 號」、翁明哲「微笑的獸」、楊翠華「真 誠」、李婉琪「紅色警戒」、許水富「酒聲」、歐陽 柏燕「家鄉的女人」;影像創作—翁國鈞「遠鄉舊韻」; 竹雕—翁明川「秦雕漢瓦」;水彩—林世英「春燕來 了」、李苡甄的水彩作品、楊天澤「金門赤山角海景」; 複合媒材—李錫奇「本位漢彩」、黃世團「動與洞的 形成」(併合板—鐵板、紙板)、莊雅棟「記憶 • 封 塵」(壓克力、畫布)、翁清土「浴火」、董皓雲「石 之境象Ⅳ」、黃庭超「紀念性建築物:家鄉記憶中的 那片牆」;漂流木油彩—楊樹森「愛宴」;青銅浮雕— 楊春森「童年」;攝影—蔡顯國「前線印記」;水墨 膠彩—陳海贊「瑞雪兆豐年」 「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辦理甄選及培訓的「美 展大使」,在台北「就是愛藝術中心」教學主任謝芷 若的指導下,熟悉會場並練習各種動作,任務是要以

▲楊樹森作品 - 愛宴。

訓練有素的美姿美儀提供專業服務,成為會場另一種 美景。

14


▼ 專題報導

駐縣作家黃春明

抵金為學童說故事 ◆文/季偉.圖/文化局

國寶級作家黃春明今年獲金門縣文化 局聘為金門縣駐縣作家,3 月 25、26 日並應邀到賢庵國小、金鼎國小、古 城國小等地區小學,為小朋友們說故 事,推展悅聽文學,讓地區學子們體 會大師風采,並激發小朋友對文學與 閱讀的喜好。 ▲

李縣長致贈文化禮盒。

▲駐縣作家黃春明,抵金為學童說故事。

15


季刊

文化局今年從元月一日起至十二月

黃 春 明 認 為 文 學 來 自 於 生 活, 因

底,聘請黃春明為駐縣作家,是今年金

此,他的作品多以鄉土小人物為主,反

門文化界的大事,文化局希望藉由大師

映時代、社會現象,雖然筆觸輕淡,但

的文學風采感召,讓金門開出更美好的

是感人至深,曾以〈看海的日子〉、〈莎

文藝花朵。

喲娜啦 • 再見〉、〈兒子的大玩偶〉

黃春明今年高齡八十,出生於宜蘭

等小說享譽文壇,並改編為電影。

羅東,屏東師專畢業,佛光大學文學榮

近年來,黃春明致力於保存推廣本

譽博士。當過小學教師、記者、廣告企

土文化,從事鄉土語言教材編寫、兒童

劃、賣便當、記錄片導演、編劇等職。

文學推廣,在家鄉宜蘭帶領子弟兵深耕

近年除專事寫作,更致力於在地社區營

藝文,進行在地傳習。現為黃大魚兒童

造、戲劇編導及文學推廣。曾擔任蘭陽

劇團團長、《九彎十八拐》文學雙月刊

戲劇團藝術總監,北藝大、台藝大、東

發行人、九彎十八拐劇團團長、百果樹

華大學、成功大學、中央大學、宜蘭大

紅磚屋招牌服務生。

學等多所大專院校駐校作家。

黃 春 明 於 3 月 24 日 在 文 化 局 長 李

黃 春 明 是 台 灣 本 土 文 學 大 將, 著

錫隆、金門書院理事長李福井、邱英美

作等身,囊括國內主要的榮譽獎項,作

伉儷陪同下,到縣府拜會縣長李沃士,

品翻譯成多國語文,深受國內外讀者歡

受到熱情招待。李縣長邀請黃大師登大

迎,曾獲台灣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

二膽島看看金門特殊軍事設施,相信可

國家文藝獎、行政院文化獎、噶瑪蘭獎、

以激盪出不一樣的創作靈感。

圖書出版金鼎獎、時報文學獎、中國文

黃春明表示,人生行萬里路、勝過

藝協會文藝獎章、韓國李炳注文學獎。

讀十年書,雖然年歲已八旬,但仍持續

去年底還獲得總統文化獎、全球華文文

向前,他說一路都在學習,任何地方都

學星雲獎貢獻獎等兩大獎。

值得學習。黃春明認為創作要有生活經 驗,也要常與人互動,才能激發靈感寫 作,未來他願盡個人力量獻給金門。 由於在宜蘭推動「悅聽文學」8 年, 透過講古方式,培養小朋友注意力,提 升閱讀興趣。因此這次來金,首次巡迴 金門賢庵國小、金鼎國小、古城國小 3 所國小說故事,推展悅聽文學,激發小 朋友對文學的喜愛。 黃春明認為,閱讀興趣必須從小培

▲黃春明拜會縣長李沃士。

16

養,若不喜歡閱讀,蓋再多圖書館、買


▼ 專題報導

▲精彩故事、生動表情吸引學童聆聽。

▲黃春明到賢庵等國小講故事。

再多書,也沒有用;喜歡閱讀的人,就 算是明天要考試,還是會找時間閱讀。 他這次就是要到學校給小朋友說故事,

▲李幸娟老師講述「短鼻象」故事。

希望激發閱讀、寫作興趣,讓小朋友遠 離電視、電玩。 談到對金門的感受,他說印象最深

黃春明講的是繪本故事「奇妙的蘋

刻的是,唸書時,金門籍的師範學校同

果樹」,他搭配圖片,且以生動易懂的

學,讀書期間、工作都很努力,因為金

敘事方式,讓小朋友聽得投入,一起進

門同學深怕表現不好,減損金門名聲,

入奇妙的童話世界,文學大師與學子零

所以特別認真。金門學子對家鄉的認同

距離的對話,讓現場笑聲、掌聲不斷。

與愛惜,令他十分感動。

黃春明這次來金巡迴金城鎮各國小

3 月 25 日起,黃春明化身為「黃爺

校園說故事,特別搭配布偶、插畫和小

爺」,與搭檔李幸娟老師,巡迴賢庵國

道具,希望透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啟發

小、金鼎國小、古城國小等地區小學,

兒童學習興趣,帶給孩子知識和智慧,

為小朋友們說故事,受到賢庵國小校長

成為未來國家社會棟樑。除了「黃爺爺」

陳為信、金鼎國小校長張峰德、古城國

說故事外,現場也安排李幸娟老師說故

小校長董國正及師生的熱烈歡迎,金城

事,她講述的「短鼻象」,同樣吸引學

鎮長石兆瑉也到場致意。

子的目光。 17


季刊

浯江書院揭匾

重現書香古風 ◆文/陳麗妤.圖/文化局、陳麗妤

▲「浯江書院」揭匾。

通 過 儀 門 走 進 入 浯 江 書 院、 穿 過 廡 廊、踏入講堂,而後是朱子祠。掛滿 宋、至清三代金門先賢的牌匾講堂, 再再顯示金門受朱子之教化及影響深 遠,以致明清以來科舉人才輩出,文 風鼎盛,也印證海濱鄒魯之稱譽。

▲副縣長吳友欽主持。

18


▼ 專題報導

相傳是南宋大儒朱熹,於宋高宗紹興 23 年(1153 年)任同安縣主簿任內,渡海 到當時隸屬同安所轄的金門講學時所創 立,為金門最早的古書院。和元代的金 山書院、浯洲書院及清代的浯江書院, 並列為金門四大古書院。可惜,金門最 早的書院 - 燕南書院後來因故拆除,經 ▲文化局長李錫隆致詞。

文化局於九十四年啟動調查,登錄為文 化景觀,也完成「金門縣燕南書院暨太

書院雖已卸下講學的任務,但國定

文巖寺」重建。其餘皆已告廢,惟浯江

古蹟朱子祠,國學大師錢穆所題之「朱

書院雖然歷經多次翻修,身份的轉換,

子祠」匾額,道光十八年的「浯江書院

迄今仍存留,成了四大書院中碩果僅存

膏火碑記」、「捐克膏火芳名錄」等珍

的一座。

貴文物,更讓浯江書院成為遊客必訪之

根據文獻記載,浯江書院興建年代

境。緊鄰的校園鐘聲迴盪,學子的朗朗

最早可追溯至康熙 26 年 (1687 年 ),清

讀書聲,仍舊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書卷氣

乾隆 45 年(1780 年),黃汝誠先生捐資,

息,也彰顯金門的古樸民風。

將原址的清同安縣通判衙署,改設為書

金門文獻記載,古稱浯洲的金門自

院,成為金門的第四座書院。浯江書院

宋代來曾設有四大書院,其中燕南書院

建築群分為三進,別是儀門,講堂及供

▲儀式現場。

19


季刊

奉南宋理學大師朱熹的朱子祠。書院的

祭祀先賢等。直至民國廢科舉改學制,

東西兩廊各有學舍八間,祠後方亦有敬

書院歷經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定位,包

字亭。而古樸莊嚴朱子祠,因保有傳統

括起初曾為義學,改立學制後為國民學

形 制 與 木 造 架 構 建 築, 被 列 為 國 定 古

校,兩岸對峙時期,又是國軍駐金的兵

蹟。此外,道光 18 年的「浯江書院膏

營,以及爾後的金城鎮公所、社教館、

火碑記」、「捐充膏火芳名錄」,朱子

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等用途。

祠大門上方由國學大師錢穆所題之「朱

而浯江書院現景是民國九十二年金

子祠」三字匾額、孔德成親撰小篆對聯

門縣政府進行重建規劃設計,參考舊圖

等珍貴文物,均吸引遊客到訪,一睹古

及閩南各地書院的形制規模與福建各地

書院的風華。

與朱熹相關事物著手重建,於九十五年

位 於 浯 江 書 院 入 口, 儀 門 上 方 的

落成啟用並開幕,儀門上書有「浯江書

「浯江書院」匾額,自民國 95 年懸掛,

院」、外牆東、西側置學規等朱熹墨寶;

由於歷經風吹日曬,字體斑駁,金門縣

講堂中有朱熹坐姿講學銅像,後懸 ( 太

文化局委外重新雕製匾額,逢今年建縣

極圖說 ) 木刻,講堂內掛滿先賢匾額彰

百年年初換上新匾,由副縣長吳友欽、

顯科甲功名,並佈課桌,宛如重現朱子

教育處處長李再杭、縣府民政處長翁伸

講學。而朱子祠保有原傳統建築形式列

金、文化局長李錫隆與中正國小學童攜

為國定古蹟,浯江書院管理單位為民政

手揭匾,再次彰顯並傳承民俗淳厚,守

局,不定期有文化講座及傳統技藝教學

禮義、重氣節,鼎盛文風和以朱子聖賢

活動,文化局並將豐富在地出版圖書陳

之學為宗的文人氣節。

覽,讓到訪民眾和遊客更能探源金門文

根據金門縣浯江書院重修誌及相關

化史蹟。

文獻記載,書院之名始於唐玄宗,書院

走一趟浯江書院,猶如跟隨前人的

的制度到清朝完備,府縣譜設書院,並

足跡,懸掛於講堂的十八塊牌匾,紀載

且分公立、私立、官民共立,並具補儒

著宋、明、清三代金門先賢的文章德業,

學課之不足、儲書藏經、立人師及學統、

不論是理學名賢(宋小嶝丘葵)、品德 完人(明汶水黃偉)、會元傳臚(明后 湖許獬)、父子進士(明青嶼張鳳徵、 張繼桂)、大海揚威(清後浦邱良功) 或允文允武(明蔡厝蔡復一)、伯爵軍 門(明後豐港洪旭)、海邦著績(清北 山李光顯)等,不難了解金門受朱子教 化的長遠影響,更以此砥礪後人,尤其

20

環顧現今紛亂的社會,更顯其立意深遠。

朱子祠。


▼ 專題報導

慶祝建縣百年

2014 年金門馬拉松賽 ◆文.圖/許徑

慶祝建縣百年! 2014 年金門馬拉松 賽於元月十二日清晨登場,1 萬 5 千 名選手起了個大早,共聚在金門大學 校園,在金門縣長李沃士等來賓鳴槍 起跑,展開全馬、半馬及 11.2 公里競 賽,現場人氣十足,熱滾滾。

▲縣長李沃士頒獎予全馬男子組冠軍肯亞選手塞森. 邦葛依。

▲選手起跑競逐。

21


季刊

22

▲全馬男子組由肯亞選手塞森.邦葛依先馳衝 線奪冠。

▲半馬男子組由金門籍選手何盡平率先抵達終 點封王。

男子全程馬拉松組由肯亞選手

人潮,四處都是選手和民眾,大家相互

Samson Kiptoo Bungei 塞 森 • 邦 葛 依

寒 喧, 互 道 祝 福 加 油, 一 起 迎 接 2014

稱王;女子全程馬拉松組由肯亞女選手

年金門馬拉松賽。

Emily Chepkemoi Samoei 愛 蜜 莉 • 莎

清 晨 6 時 30 分 舉 行 開 幕 典 禮, 由

慕依封后。男子半程馬拉松組由金門好

金門縣長李沃士主持,並與立法委員楊

手何盡平奪冠;女子半程馬拉松組許玉

應雄、內政部營建署代理署長許文龍、

芳稱后。優秀選手的成績更是「破」聲

中華路跑協會理事長曹爾忠、台北巿體

連連,半馬女子組、全馬男子組皆超越

育局長何金樑、新竹巿副巿長游建華、

場地紀錄,除了各贏得獎金外,又另多

361 度公司經理林俊穎、廈門廣電總經

得超越原場地紀錄獎金。

理特助康娟、金酒公司董事長李文選、

金門馬拉松賽愈辦愈火紅,吸引兩

維他露公司副總經理莊正祿、金管處長

岸以及世界各地愛好跑馬拉松賽的朋友

林永發及遠航總經理李承仲、金大校長

爭相報名,很快的秒殺額滿,今年邁入

李金振、副縣長吳友欽、縣府秘書長盧

第七屆金門馬拉松,又適逢金門縣建縣

志輝、教育處長李再杭、縣體育會理事

百年,不僅各地好朋友踴躍參與,金門

長王漢志、各鄉鎮長等共同鳴槍。

本地的軍民大眾也熱絡響應。元月十二

適逢金門縣建縣百年紀念,2014 金

日清晨 4 時許,天空還黑漆漆,氣溫僅

門馬拉松賽特別擴大舉辦,吸引上萬跑

只有攝氏 13 度,即吸引金門鄉親扶老

者參與,其中競賽組計有 3247 人報名,

攜幼魚貫進入到金門大學校園參與健康

有 來 自 11 個 國 家 好 手, 大 會 也 邀 請 3

休閒組,大排長龍辦理報到,領取號碼

名肯亞及一名衣索比亞選手參賽,提高

布及紀念衫 1 份,很多家庭是全家總動

比賽水準。競賽組分為全程馬拉松、半

員,還有旅台鄉親專程返鄉共襄盛舉,

程馬拉松及 11.2 路跑組三組,各地的選

小金門鄉親也起個大早,趕搭加開的早

手,遵循主辦單位規劃的路線行進,也

班船「過海」來參與活動,一萬五千名

有選手志在參加,創意妝扮,輕鬆慢跑

選手和民眾聚集在金大,整個校園湧入

又自拍,也有選手還扛著單位的大旗路


▼ 專題報導

跑,宣傳味十足,也有選手戴著可愛的

半程馬拉松女子組:許玉芳、游雅

寵物一起跑,還有情侶檔、夫妻檔相互

君、陳宇璿、蘇鳳婷、倫藻妮、沈淑珍、

扶持,一起跑完全程,形形色色的選手,

吳澤南、方韻如、楊湞琪、朱美蓓。

加上沿途民眾組成的啦啦隊敲鑼打鼓的

11.2 公 里 男 子 組: 邱 文 濤、 卓 寯

「加油、打氣」,學生志工提供飲料、

毅、 黃 嘉 維、 陳 慶 典、 陳 浣 佑、 楊

礦泉水的服務,讓馬拉松賽行伍壯觀又

懿 傑、 谷 承 宏、 劉 秉 科、 黃 彬 彬、

有趣,也讓選手感受到金門民眾重視響

MURWANASHYAKA THEPOHILE。

應馬拉松活動的熱情。

11.2 女子組:曾怡靜、李怡潔、楊

各組成績依序排名前十名的選手為:

鈴婷、邵雅卿、林于璇、李文、張珊、

全程馬拉松男子組:Samson Kiptoo

王上宜、楊采薇、翁玉柔。

Bungei、Jairus Ondora Chanchima、 何

配 合 2014 金 門 馬 拉 松 賽 舉 辦 的

盡文、何志豐、蘇志濱、黃世昌、白謦

「2014 兩岸大學路跑賽」,計有兩岸三

榕、彭光照、楊晁青、陳建 。

地大學成功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國立

全程馬拉松女子組:Emily Chepkemoi

體育大學、國立彰化師大、金門大學以

Samoei、Taemo Shumye Woldegebriel、

及大陸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福建師大、

謝千鶴、簡培宇、周玲君、凌鴻英、張

浙江師大、澳門大學等數十位長跑菁英

白雪、楊凱婷、吳彥琦、許嬌蕊。

選手熱情參賽,11.2 公里的里程比賽,

半程馬拉松男子組:何盡平、黃文

團體成績,第一名:成功大學;第二名:

良、張家興、楊永均、谷建宏、許仲維、

廈門大學;第三名:福建師大;第四名:

藍凱耀、林豐盛、陳信良、蔡清源。

金門大學。

縣長李沃士頒獎予全馬男子組績優選手並合影。

23


季刊

愛你一世

歡樂浪漫 鬧元宵 ◆文/泠忞.圖/文化局、泠忞

▲鼓吹樂助陣。

今年的元宵節是二月十四日,是千

官尹者江、政戰主任蔡承棟等貴賓一起

年難得一遇的中國元宵節和西洋情人節

點亮元宵節「馬到功成,幸福金門」主

雙節同日,金門縣政府舉辦了「愛你一

題燈,為這場熱鬧燈會揭開序幕。

世」二○一四年元宵情人節燈會,並於

副縣長吳友欽說,迎接 2014 年馬年

元宵節當晚六時三十分起在金城鎮總兵

新春元宵節,今年特別聘請兩岸的燈會

署前廣場盛大舉行開幕儀式,副縣長吳

和燈謎專家組成燈會策畫團隊,以「馬

友欽與到場貴賓共同點亮主題燈啟動為

到功成,幸福金門」為總主題;花燈展

期三天的元宵節系列活動,和鄉親共度

區分為總兵署外廣場和內廣場兩區,外

一個「雙節雙浪漫」的金門幸福元宵。

廣場為「金門鴛鴦馬」大型主燈和副燈

點燈儀式在總兵署前廣場展開,由 副縣長吳友欽主持,並和到場的立委楊

24

▲遊行踩街。

區,內廣場為「走馬燈」文化景點故事 花燈區。

應雄、議員林孫全、金城鎮長石兆 瑉、

吳友欽表示,「馬到功成」主題,

代表會主席陳天成、金寧鄉長陳成勇、

主要是對應「馬年」迎新,緬懷「金門

代表會主席楊萬山、縣府建設處長翁自

恩主公」唐朝陳淵在金門牧馬的事蹟開

保、環保局長楊世宏、文化局長李錫隆,

發功績,導入「駿馬」精神,以「十駿

以及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長林永發、金

奔騰,萬事如意」為意象,象徵馬年人

門地檢署檢察長姜貴昌、金防部副指揮

人成功、百業騰飛,金門經濟與文化發


▼ 文化采風

表演。

▲元宵燈會舞獅

展起飛的意涵。而「幸福金門」主題, 呼應金門連續榮獲全國幸福城市。

▲總兵署

在各式花

燈映照下

美麗極了

立委楊應雄表示,去年小龍年(蛇) 金 門 有 很 大 的 突 破, 今 年 馬 年 更 是 關

他指出,今年的元宵節剛好與西洋

鍵,像是昇恆昌投資將近七十億元,台

情人節為同一天,因此特別選定「金門

開的風獅爺購物街都將於今年開始營

鴛鴦馬」民俗意象做為燈會主燈的設計

運,相信在兩個龍頭企業帶領下,金門

元素,以「傳統元宵年味融入現代浪漫

在政經上一定會有更大的突破,應該他

情懷」為構思,進行各項設計與規劃。

到中央爭取的部分將積極來努力,像是

不僅祝賀鄉親元宵節快樂,也祝福所有

去年把向大陸買水議題已確定,未來發

的夫妻、情侶們情人節快樂。

展需求,電力不足可以開拓性的向大陸

▲副縣長吳友欽等人主持啟燈儀式。

25


季刊

買電,金門很多發展面向,需要大家一 起共同努力,讓金門今年像馬一樣往前 衝,一直往上發展。 金防部副指揮官尹者江說,馬具有 戰鬥力的象徵,金門地區因為陳淵牧馬 而發達,今年又逢馬年,金馬奔騰,相 信金門縣政府所要推動的建設以及促進 觀光各項規劃,都能像戰馬般的向上奔 騰,一切都可以馬到成功。 「情聚總兵署,喜迎鴛鴦馬,歡賞 幸福燈」!縣府文化局在元宵節當晚並 現場發贈馬年手提環保燈,每人一盞;

▲現場爆滿的猜燈謎人潮。

夫妻檔或情侶檔同行,只要在鴛鴦馬主 燈前秀情話卡、曬恩愛照片、互說情話 及相互擁抱,並可獲加贈浪漫玫瑰花燈 一對,祝福情人節快樂! 迎 合 民 間 元 宵 習 俗, 加 強 文 化 傳

承,並添增節慶的歡樂氣氛,元宵節晚 間特別由中正國小師生組成遊行隊伍繞 行金城市區一周,在警車開道下,副縣 長吳友欽、議員林孫全、文化局長李錫 隆、中正國小校長張 栢 樾、金城代表會 主席陳天成等人帶領著遊行隊伍,一路 敲鑼打鼓,沿途向民眾拜年,經過寺廟 時也入內上香為地方祈福,城區熱鬧滾 滾。 今年的元宵燈會表演及現場燈謎 會, 從 二 月 十 四 日 起 接 連 三 天 晚 間 舉

▲元宵節主題燈。

行,表演節目特別融入馬年元素,並彰 顯金門文化特色,推出了《風獅爺騎馬》 金門 Style、金門民俗表演《公揹婆》、 《打花草》,《八駿馬》布馬陣、《電 音三太子》和《電音千順神將》、魔幻 花式調酒秀、High 歌 Hot 舞等,陪同鄉 親一同「歡樂鬧元宵」,同時傳承民間 習俗與節慶文化精神,行銷金門文化觀

▲元宵燈會特技表演。

26

光之美。


▼ 文化采風

石蚵小麥文化季

產業觀光相結合 ◆文.圖/李金鎗 2014 年金門石蚵小麥文化季活動於三月 廿九、卅日二天在林厝和平公園紀念園區 與北山出海口熱鬧展開,吸引絡繹不絕人 潮參與剝蚵體驗與品嚐石蚵美食、欣賞民 俗舞蹈表演與魔術秀、體驗麥田風光,整 個傳統聚落內人氣沸騰。縣長李沃士期望 以產業文化為根基,發展石蚵小麥相關文 化,同時透過活動讓產業和觀光相結合行 銷,帶動地方產業的發展。 ▲挑蚵體驗。

▲千人剝蚵活動。

27


季刊

金門石蚵小麥文化季活動開幕儀式

年減少,年長一輩隨著年齡增長體力都

於廿九日上午舉行,電音三太子、天震

不堪負荷,年輕子弟很少加入行列,讓

堂醒獅團的祥獅獻瑞揭開序幕,縣長李

石蚵產量遞減。如今縣政府也尋求相關

沃士、立委楊應雄、縣府秘書長盧志輝、

活動來導入更多遊客參與,如何將石蚵

金防部政戰副主任李清俊、台中市大雅

產值提昇也是縣府積極在努力推動。

鄉農業局蔡局長、大雅鄉農會總幹事、

李縣長說金門小麥種植面積僅次

議員陳滄江、李誠智、台電金門區營業

於台中大雅,而且繁殖的種子也是大雅

處王仁炳處長、金管處林永發處長及金

鄉 農 會 研 發 提 供, 特 別 代 表 鄉 親 感 謝

城鎮長石兆 瑉、金城鎮民代表會秘書蔡

大 雅 鄉 農 會 的 支 持 協 助, 除 種 植 小 麥

木川、烈嶼鄉公所機要秘書方駿洋及縣

外, 也 將 小 麥 相 關 文 化 給 予 提 昇, 並

府各處局、地方機關主管、學校校長也

將早期種植小麥收成過程展現出來讓

前往「捧場」,分享石蚵小麥文化季活

大 家 來 回 憶 體 驗, 期 望 以 產 業 文 化 為

動的熱鬧氣氛,受到活動的主人鄉長陳

根 基, 發 展 整 個 石 蚵 小 麥 相 關 文 化。

成勇、鄉代會副主席李開陣、公所秘書

李縣長提醒金門石蚵美食有很多種

傅仰鑫、鄉代表李正騰等人的歡迎。

料理值得大家品嚐,石蚵之家就在園區

李 沃 士 在 開 幕 時 表 示, 石 蚵 是 金

內,古寧村聚落也有石蚵美食,歡迎鄉

門地區獨特產業,歷史非常悠久,石蚵

親遊客利用春假來訪金門,感受金門小

這項特色產業並由李文俊前鄉長帶頭下

麥風光、領略金門的石蚵美食之美,以

一年一年舉辦,經十幾年來大家不斷的

及金門觀光資源,再次歡迎大家一起到

改進創新、三年前又將小麥文化元素導

金門玩。

入,今年也邁進第十二個年頭。他說,

鄉長陳成勇感謝鄉親熱烈參與讓活

這項產業受到環境因素改變,石蚵也逐

動辦得有聲有色。他說「石蚵」是金寧

▼小麥田遊程。

28


▼ 文化采風

▲石蚵小麥文化季活動開幕儀式。

鄉的特色產業,鄉公所結合縣政府、水

的主題特色外,現場也有提供小麥創意

試所等單位努力行銷石蚵產業,除了要

手工藝親子 DIY、蠔香 XO 醬加工體驗

推廣鮮美甘甜的石頭蚵,傳承石蚵的產

DIY、石蚵美食園遊會、安全蔬果行銷

業文化,落實傳承發揚石蚵產業文化的

推廣、麥田迷宮、拔麥體驗、小麥調製、

實質意義。期盼透過活動來帶動地區觀

擎蚵體驗、千人剝蚵等農漁體驗活動,

光旅遊生機,未來盼望觀光客能從和平

並 提 供 電 瓶 車 導 覽, 飽 覽 擁 有 戰 役 史

廣場出發,搭乘電動車遊覽古寧頭各項

蹟、閩南文化及豐厚生態資源的「古寧

史蹟景點,提升鄉親就業機會,並把觀

頭」。同時各單位政令宣導攤位及四十

光事業推展起來。

多處地方特產業者的園遊攤位,台中大

楊 應 雄 說, 石 蚵 小 麥 文 化 季 在 金 寧生根是有其歷史背景,這項活動在縣

雅鄉農會的農特產品也前來共襄盛舉更 讓活動增色許多。

府與各單位協助下一年比一年熱鬧,金 寧鄉所呈現出的戰役史蹟、閩南文化及 豐厚生態資源等特色在其他鄉鎮都有, 未來應努力將石蚵小麥推廣活化串連起 來,塑造地方產業特色,實質帶動地方 產業的發展。 整個活動除了靜態的歷年成果作品 展示、蚵田生態導覽、小麥親子彩繪、 攝影作品展示等,精彩呈現小麥與石蚵 ▲鎗石蚵小麥季表演。

29


季刊

金門組團登陸進香

宗教交流再添新章 ◆文.圖/楊威廉 金門縣內各玄天上帝、廣澤尊王宮廟 組團赴大陸宗教交流活動,縣長李沃 士與五鄉鎮三十一座宮廟一千三百多 位民眾,三月八日分七航次搭乘航班 通關出境,前往泉州、南安進行踩街 遊行及進香,並到廈門巿朝拜仙岳山 土地公廟福德正神及南普陀寺,藉由 兩岸宗教交流。

30

金門宗教進香團在泉州巿南安踩街到鳳山寺朝聖。

▲沿途熱鬧滾滾。


▼ 文化采風

為弘揚及增進兩岸宗教 文化交流,進而共創兩岸的 良性互動與了解,展現地區 閩南文化內涵與民俗風情, 閩南地區民眾普遍信仰供奉 媽 祖、 保 生 大 帝、 關 聖 帝 君、廣澤尊王等神祇,2011 年至 2013 年相繼組團赴湄 洲、漳州白礁、東山等地辦 理 進 香 活 動, 今 年 則 籌 組 「玄天上帝」及「廣澤尊王」 為主的進香活動,透過活動 傳承中華文化之傳統宗教儀

▲東門公揹婆遊藝隊。

軌。兩岸宗教交流開始是以媽祖信仰做 為前導;後來為了擴大參與,把保生大

等三十一個宮廟的主委或領隊及其團

帝信仰、關聖帝君信仰納入;今年又擴

員。

及玄天上帝及廣澤尊王信仰,都是金門

三月八日先在泉州巿豐澤區踩街

普遍被奉祀的神明,藉以宣傳金門觀光

一公里往真武廟朝拜玄天上帝;三月九

旅遊,吸引人潮,推廣金門觀光品牌。

日在泉州巿南安詩山鎮踩街兩公里到鳳

這次金泉廈宗教交流由縣長李沃士

山寺朝聖朝拜廣澤尊王;這次交流,不

率團,參與者有議長王再生所率的議會

論在泉州豐澤區,或是在泉州南安詩山

團隊、鄉鎮長、鄉民代表主席及浯島城

鎮,大陸方面都是採取封街的方式,讓

隍廟、北門北鎮廟、北山鎮東宮、北山

踩街活動可以順利進行;沿途布置了許

真武殿、林厝保安廟、后湖昭應廟、小

多大型的歡迎布條,而且每隔幾公尺就

西門武孚廟、下新厝鷹龍廟、官澳龍鳳

有軍警維持秩序,還有消防車輛及人員

宮、南塘真武廟、浯坑北極殿、中蘭金

待命。當地民眾扶老攜幼,歡欣鼓舞迎

榮殿、斗門靖海堂、山外英武山廟、夏

接,非常熱鬧,在泉州盛況空前,從沒

興孚濟廟、頂堡廣濟廟、呂厝朝山寺、

有這麼大陣仗的廟會遊行。祭典是由縣

尚義精忠萬古廟、南門天后宮、榜林宏

長李沃士、議長王再生擔任主獻官;議

濟殿、溪邊順境宮、內洋景山宮、陽翟

員、各鄉鎮長及縣府各局首長、各宮廟

會山寺、何厝保安殿、營山營源廟、東

主 委 擔 任 陪 獻 官; 與 獻 者 有 金 門 各 界

堡忠義廟、中堡威靈殿、西堡威震天門、

1,300 多位善信。

峰上浮濟廟、后園代天府、瓊林保護廟

受到發生於大陸地區的恐怖攻擊 31


季刊

事件所致,加上廈門人口太過密集,為 了避免有突發狀況,三月十日到廈門巿 改為單純的參訪仙岳山土地公廟福德正 神;廈門仙岳山土地公宮廟始建于宋代, 俗 稱「 岩 仔 內 土 地 公 宮 」, 廟 址 佔 地 一萬平方公尺,號稱東南亞最大土地公 廟,規模還在繼續擴大中。金門府會還 到廈門南普陀寺參拜,並由方丈則悟師 父接待。南普陀寺是一座有千餘年歷史 的佛教寺廟,在福建和東南亞有很大的 ▲金門府會在廈門南普陀寺參拜。

影響力,李縣長感謝則悟方丈過去對金 門法會的協助,並希望繼續幫助金門佛 教的再提昇。

縣長李沃士、議長王再生與金門縣各宮廟信眾在泉州法石真武廟朝拜玄天上帝。

32


▼ 文化采風

文化走春

走讀金門東北海岸 ◆文/陳麗妤.圖/文化局、陳麗妤 一年之春漫步在金門島嶼上,跟隨雙腳的步履,從空間和時間交錯出的獨 特人文地景中認識金門,相信是許多人少有的經驗。

▲文化局「文化走春」活動。

今年三月一場「金門東北海岸體驗

映入眼簾,內心有莫名的感動,即使卸

之旅」,四點三公里的旅程,經黃振良、

下任務軍事設施、轉型的田墩養殖區、

陳炳容兩位講師引導分析,彷彿重回歷

殘存的鹽堆、佝樓的採蚵阿嬤,在人事

史的現場,一幕幕刻著金門的意象不斷

時空轉換,未如往昔美麗,卻仍繼續訴 33


季刊

▲殘存的鹽堆。

說著這座島嶼上豐沛生命故事,這就是

用渡口擺渡經商往來的景象,若非是兩

金門的獨特魅力。

位老師的訴說,面對大環境變遷,著實

一年之計在於春,很多人用走春給

34

已經深埋在長輩的記憶裡。

自己在一年的開端立下新的目標。金門

西園抗日紀念碑,記載著一段西園

縣文化局行之有年的「文化走春」活動,

村民在日軍侵華抗戰期間,參加福建南

透過文化閱讀的方式,讓民眾在穿過鄉

安「復土救鄉團」和日人角力周旋的史

間巷弄小道或田畝間,深刻認識自己的

實。這道歷史傷疤在數十年後,雖然人

故鄉。歷年來不論是太武山、巡檢司、

事更易不常被提起,但卻未被遺忘。這

古蹟、聚落巡禮,皆是大人小孩認識金

座紀念碑或許具象徵性,但或許又會再

門的良好導引。

讓民眾心中的傷口隱隱作痛。沿著海堤

這一趟「金門東北海岸體驗之旅」,

繼續前進,在西園村郊望見早期殘存的

從位於金沙鎮西團村郊的西園抗日紀念

鹽堆,更讓人想起金門的鹽業發展。鹽

碑出發,在閱讀這一段西園村民對抗侵

業不僅是早期居民賴以維生的產業,鹽

華日人的歷史史實前,轉身面向海,除

場的設立更和金門的發展息息相關。西

了整排綿延成帶狀在北海岸岸際繫成一

園鹽場於一九九五年吹熄燈號,配合文

條防護網的軌條砦外,遠眺對岸金嶝水

建會地方文化館之計畫,文化局活化西

域風光以及對岸的山巒,早期居民在利

園鹽場舊建築群,規劃成西園鹽場地方


▼ 文化采風

路,或孤懸於養殖區內的戰時觀測所, 鄰近砲陣地村落無端承受無情的砲彈的 波及,再再說明了不同時段在這幾個村 落發生的故事。 講到田墩海堤不得不提位於聚落後 方的金龜山,根據黃振良老師的解說, 金龜山的形狀似一隻烏龜,早期因為植 ▲走春也健身。

裁林木無法存活,又其有雲母礦之故顏 色 貌 似 金 色 而 得 其 名, 早 期 就 大 肆 挖

文化館,並於一 O 一年復育鹽場舊址,

掘雲母礦資源,直至國軍砲兵陣地,兩

傳承一千多年的金門鹽業歷史。

岸對峙時期在砲火攻擊下,之後植栽反

從西園經洋山到劉澳,從三獅山經

而生長茂盛而成後來之景觀;而且民間

九女山至雞髻頭(又稱作雞鳴山),除

更有一段龜蛇鬥法的傳說。透過黃老師

了連綿的營舍碉堡和國軍進駐的砲兵陣

以在地人的精闢論述,也讓這趟走春之

地外,國軍也繼慈堤之後填海築堤成田

旅,除了憶起歷史過往、認識地形地貌

墩海堤,堤內也成了海水養殖區(現已

之外,更增添在地人文風采特色。

轉型)。海濱沿線一條條通往海上的缺

常言道砲彈不長眼睛,從活動中老

口或通路,有的是地下小三通民眾走出

師的講述下才知曉,原來每顆落砲是經

來的臨時便道,亦或官方舖設的出海道

過測量的,故對岸也能夠透過測量而攻

▲黃振良、陳炳容兩位講師引導走春。

35


季刊

▲學員認真聽故事。

擊砲陣地,而有「砲找砲」之說法。故 這幾個緊鄰砲陣地的聚落,房屋傷損也

一年一次的文化走春,是否能何多

相當嚴重。用雙腳步行經過這些保壘,

規劃幾場,用更多元的方式導讀金門;

除了藉以記取戰爭的無情、和平的可貴

長期或分季節,使其常態化,可著力於

外,更值得思考這些遺址保存的重要和

培養訓練在地的導覽人力,猶如申登世

現行需突破的困境。

遺需要的民眾由下而上地參與力量,讓

四點三公里的旅程在浦山里六甲

在地人說關於自己的故事,相信能激發

鶯山廟畫下句點,這裡有著宗教與軍事

出更多文化的火花,讓大家深刻認識這

遺址活化保存的代表,碉保閒置再利用

座擁有豐富人文底蘊的美麗島嶼。

加上綠美化,懸掛國旗的衛哨,退下軍 事外衣成了觀光景點。鶯山廟、石將軍 的傳說故事以及早期風靡一時的賽馬風 光;穿越鄉間小路,成遍的小麥田,放 眼望去相當引人入勝,不只讓人貼近鄉 土,也體認農業社會敬天愛物的精神, ▲

36

更豐富此行的人文內涵。

佝樓的採蚵阿嬤。


▼ 文化采風

民俗采風

金門擦餅 的製作與由來傳說 ◆文.圖/莊 靖 每當春季期間,濕暖的南風及充沛的雨水滋潤大地,蔬菜生長特 別豐盛鮮嫩,也正是本地石蚵最肥腴的時候。

▲初步加工好的擦餅菜顏色豐富多彩誘人。

俗諺說:「二月肥蚵、肥 韮 菜」也

著季節的更換而改變不同的菜色材料。

會聽到說:「二月二,薄餅祀」繼 韮 菜

擦餅有薄餅、餑餅、婆餅、柒餅,

之後是蒜苗,蒜苗為地方季節性蔬菜的

潤餅等各種名稱,金門因其餅皮製作工

指標,一年到頭有蒜苗就能包擦餅,隨

序,須將調配好的麵糊,放在烤熱的煎 37


季刊

38

盤上擦拭而成,多稱之為「擦餅」閩南

至兩面熟透後擱置旁邊集中販賣。一張

地區常於春節、上元節、三月節、清明

麵皮在短短一分鐘內完成,掌盤者須眼

節、中元節、冬至等節日,以擦餅祭拜

明手快,餅皮落盤時間過久或不足都不

祖先,形成一種傳統習俗文化;金門的

合格,擦拭麵糊就在瞬間,力道經驗決

擦餅製作有地方的特色,其由來更直接

定餅皮的厚薄輕重,餅皮厚薄適中、完

說是創始於金門先賢智慧的傳說。

整無破洞、咬起來軟嫩有延展性即符合

包 擦 餅 一 來 可 以 豐 簡 由 人, 任 選

上選,大眾的口碑就是最佳的評審。現

自家栽種或個人喜愛的菜餚,運用的都

在餅皮用高筋麵粉加上水、鹽、油等調

是當季盛產的蔬菜食材,而且準備時間

和,冰鎮之後使用,餅皮因店家手藝有

充裕,匯集各種烹調技術,聚眾合食起

所不同,厚薄度不一樣,一斤擦餅皮約

來相當便利,在祭拜祖先的菜碗數量也

在二十張上下,售價也在八、九十元之

符合禮節,可算是金門流傳久遠的道地

間。

風味餐。從前都是在歲俗有祭祀時全家

金門地區的擦餅菜材料大同小異,

包擦餅,現在市場上一年四季都可以買

大致上包括豆乾絲、豆腐絲、紅蘿蔔、

到擦餅皮,人們只要興致好有時間,平

豌豆、蒜苗、 韮 菜、香菇絲、菜球、筍

常日子也可以做來招待客人或者自家食

絲、五花肉丁絲、芹菜、石蚵、滸苔等。

用,對於離家返鄉的海外遊子,吃擦餅

所有的食材少數可以搓成細長的乾絲,

更能顯現年節闔家團圓的溫暖人情味。

多數還得都切成細細的絲,講究刀工的

擦餅的製作分為擦餅皮及擦餅菜

路數,注意形體材質的脈絡,切出來的

二部分。擦餅皮一般是向外面的店鋪買

擦餅菜「細、薄、精、美」呈現紅、黃、

來,家家戶戶吃擦餅的大日子,民眾都

綠、白等繽紛色彩,以前新婦剛入夫家,

得要大排長龍等候。是日商家從天亮到

切擦餅菜也是婆婆觀察試驗媳婦賢慧與

傍 晚, 忙 碌 得 無 法 休 息, 早 早 搭 架 起

否的重要考題。處理好的生菜初步經過

攤位,擺上數十個平底煎盤,輪流看管

單樣煎、炒、爆等不同的烹飪,可以分

著上漿起皮,有的打麵漿,有的抹漿擦

碗先供上桌祭拜祖先;等到要包擦餅食

皮,有的負責掀皮及過磅買賣。昔日純

用時,再綜合起來下鍋油炒,略為燜煮

手 工 製 作, 以 麵 粉 調 和 為 主 的 餅 皮 生

至熟爛,有些人會認為第二遍的菜餚會

料,先放入長方形石槽中,用木棍來回

較出味,重覆回鍋自然雜燴出更多各種

反覆搓揉打成麵糊,做餅皮時現場用手

鮮 甜 滋 味, 故 常 分 作 二, 三 次 加 熱 食

截取一塊調勻的麵團,往平底圓形煎盤

用。

抹上薄薄一層麵漿,上升的溫度讓周邊

地方上盛產的石蚵,能增添甘美的

的麵皮開始微微翹起,中間也微起熱泡

鮮味,有些是直接加入擦餅菜,剛下鍋

狀,依經驗判斷輕輕掀起翻面再烤,直

時不能立即翻動,否則容易破肚及引發


▼ 文化采風

腥味。「厚功」的作法是作成「卵膨」

同時餅皮已經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可

有稱雞蛋膨或鴨蛋膨,單獨分開與其他

以推廣用來包貢糖、香菜及其他的傳統

擦餅菜合用,若論材料作法,也不失為

糕餅點心類,增加豐富的美食選項。

傳統的一道功夫菜,首先將豆腐捏碎,

當人們正在享用擦餅時,還會津津

再加雞蛋和成泥狀,灑入攪伴切細的 韮

樂道的說起這項習俗的由來傳說,閩南

菜或蒜苗,最後放鮮蚵、調味即可。煎

金廈地區都相傳擦餅為明代金門蔡復一

卵膨舀油入鍋煎熟,須掌控好火候,一

夫人所創,故最早的名稱也號為婆餅。

則豆腐易生水,熊燄大火會造成乾煎焦

蔡復一(1577 年- 1625 年)字敬夫,

黑,俟皮面略為金黃,香味四液再翻面,

號元履,是同安縣金門蔡厝人,他的先

這一道菜單獨使用,是不用和其他擦餅

祖於宋末由同安蔡厝遷居浯洲太武山山

菜入鍋合炒。包餅皮造成破皮的原因大

兜(即今金門蔡厝)由於少年聰穎過人

致有三,一是擦餅菜過熱,熱氣將餅皮

且博學多才,十二歲時即寫出萬餘言的

撐破,或是擦餅菜過多,撐開餅皮極限

〈范蠡傳〉萬曆二十二年(1594 年)舉

的容量,再則是擦餅菜溢出湯汁過多,

人,明年中進士,年僅十九,給假歸娶,

因過溼而造成破裂。食用時先展開餅皮

授官刑部主事,遷任湖廣參政,繼而升

置於圓盤,用筷子、湯匙分次取菜夾在

任按察使,後來因為得罪貴州總督,推

餅皮上,包成長條形手卷,雙手抱住就

說患病而歸。光宗即位後,蔡復一被起

口食用,帶著微熱的溫度細嚼慢嚥,享

用為易州兵備,後升任山西左布政使。

受各種香脆軟綿菜餚散發的誘人滋味。

天啟二年(1622 年)任右副都御史,並

較講究的吃法會先鋪上滸苔,滸苔又稱

撫郡治鄖陽;五年(1625 年)為兵部右

苔菜,為綠藻門石 蒓 科屬,生長在海邊

侍郎,巡撫貴州,最後病死軍中,享年

潮間帶,略似紫菜卻更加纖細,一般剛

四十九歲。蔡復一卒後葬在同安區內厝

撈的滸苔,撿回來清洗曬乾備用,是高

鎮小盈嶺南側,1982 年公布為福建省縣

蛋白、高膳食、低脂肪、低能量,且富

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 年重修,墓坊匾

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天然理想營養食品

額刻曰:「贈兵部尚書」「五省經略」

的原料。食用時將油酥過後的滸苔,輕

「貴州巡撫」等字。蔡復一曾總督貴州、

壓碾碎灑入餅皮,有特殊的香酥口感,

雲南、湖南、湖北、廣西兼巡撫貴州,

散發出大自然濃郁的海洋美味。在塗抹

才有「五省總督、七省經略」之稱。

餅皮的醬料,有辣椒醬或甜辣醬,以往

相傳擦餅是明代蔡復一夫人所創,

並未加入花生粉,現在已經依照個人口

蔡復一不僅多才且善於用兵,個性耿直

味喜好添加。以前覺得餅皮貴而菜價便

不畏權貴,曾經不畏權貴勢力威逼,御

宜,包的是大卷款式,口味重、油香厚,

審 處 死 石 生。 但 是 也 因 此 招 惹 不 少 麻

目前追求健康養生,少鹽少油的輕食。

煩,有人獻計委以各種艱難任務,故意 39


季刊

以案牘勞形來消磨蔡復一的生命,雖然

(1652 年 ), 享 年 七 十 一 歲, 也 葬 於

蔡復一能力所及使命必達,但是日以繼

同安,同安博物館保存有其出土的墓誌

夜繁忙公務,常常耽誤三餐正常吃飯,

銘,額題〈明 • 蔡復一妻李氏墓志〉。

夫人擔心如此下去,恐怕身體將會消受

隨著金門人的往海外發展,擦餅也

不了。聰明賢慧的蔡夫人便想到一個兩

成為旅居異鄉的思念,清代金門後浦人

全其美的辦法,就將富含各種營養的食

林豪,曾任澎湖文石書院山長,在其編

物,細細切絲烹煮,綜合在一張餅皮上,

纂的《澎湖廳志》曾說:

既不會影響到蔡復一手頭上的工作,又

澎人清明節,家家皆食春餅,其制

能取得食物與體力的補充,屬下推崇夫

以麵粉煎成薄片,如鍋蓋狀,而以魚肉

人的智慧,美其名為婆餅。

雜菜臠切至細,實其中,參與芥醬裹之,

李氏出自名門大家閨秀,祖父李春 芳是同安驛路人,為當時的望族名宦,

或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走過生命

明 嘉 靖 二 十 九 年(1550 年 ) 進 士, 官

旅程的河海山川,回到故里吃起綜合各

至廣東潮州府知府。蔡復一有了功名,

種土生土長的蔬菜食材,全包裹在一張

不久之後就遷居到縣城,故居在同安區

葷素雜陳的餅皮,才是值得回味的百感

環 城 北 路 南 側, 宅 第 始 建 於 明 萬 曆 年

人生。

間,名為素貞堂。李氏卒於清順治九年

▲金門蔡厝是蔡復一的故里。

40

亦名薄餅,蓋本金、廈之俗也。


▼ 文化采風

❶製作擦餅皮有其整套的工序。

❸切成細絲條的豌豆。

❷做好的餅皮分開放置。

❹打雞蛋及豆腐的卵膨用料。

❺加入新鮮海蚵的卵膨材料。

❻炒好的卵膨。

❼將所有的菜匯入拌炒。

❽包擦餅菜要瀝乾湯汁。

❾包好的擦餅。

41


季刊

金門縣攝影家聯展

展現庶民生活美學 ◆文/陳麗妤.圖/鄭碧珍

「它抓得住我」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傳統相機底片廣告詞,伴隨科技的日新 月異,相機數位化以及普及化,降低相機使用門檻和成本,更讓攝影一詞 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會員鄭碧珍精心攝影作品-料羅灣夕陽。

42


▼ 美的饗宴

▲會員作品-姊弟情深。

「金門縣攝影家聯展」於今年初在 文化局展出,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 門縣攝影藝術聯盟承辦的攝影展,六十 件經過篩選的作品,來自金門縣攝影藝 術聯盟二十五位成員平日在生活中的細 心觀察與發現,每一張再熟悉不過的景 物,經過攝影者的用心及構圖,成就一 張張深具張力和影響力的影像作品,能 夠導引你進入攝影的世界中,試著細細 品味、慢慢觀賞,想像每幅作品詮釋的 ▲會員作品-話家常。

意涵,逐步地自然地接觸攝影藝術。 金門縣攝影藝術聯盟理事長陳森照

因此,有愈來愈多的人花時間在生

介紹,「金門縣攝影家聯展」是金門縣

活中觀察,以鏡頭代替雙眼,按下快門

攝影藝術聯盟成員的獻禮。六十件精彩

的剎那,捕捉令人感動的瞬間,並紀錄

作品,由王偲帆、王賢德、王愛君、王

這塊土地上的美好。金門縣攝影藝術聯

翰恩、周志中、洪忠生、洪金池、吳奎

盟二十五位成員,在今年初用六十幅攝

景、李秋金、李博聞、李錫忠、黃天成、

影者的嘔心瀝血之作,傳遞對社會生活

黃獻煜、陳玉真、陳其鋒、陳延鋒、陳

週遭所發現的美好與驚奇,不論是 妸 娜

茂全、陳添財、陳森照、張宏彬、張盟

多姿的美女、淚眼洭洭的童顏、金門的

昇、蔡其萱、蔡卓光、葉如茵、鄭碧珍

四季之美,皆躍然紙上引發共鳴,宛如

等廿五位會員精心創作,內容包括,地

一場影像文化盛宴。

方民俗節慶、經建成果、社會人文、生 43


季刊

▲會員鄭碧珍攝影作品-霧鄉。

44

態保育、人像寫真等,透過攝影鏡頭呈

當人們的閱讀習慣由文字時代進入

現不同角度的金門之美,希望藉此提昇

圖像時代,一張精彩的照片所帶來的張

民眾對攝影藝術的認識與喜愛。

力,比文字更容易引人入勝。隨著網際

「金門縣攝影家聯展」,創金門縣

網路的盛行,攝影影像更能真切的傳達

攝影藝術聯盟成立以來參展人數之最,

及表現時間的當下,於是許多人開始用

除了透過作品呈現前所未有的視野與視

照片寫日記,甚至透過臉書或智慧型手

角外,也是所有攝影者在攝影藝術提昇

機影像軟體等攝影平台向外傳播,不僅

及成長上的體現。展出的金門人物,一

成了最佳的個人行銷利器,對於推展觀

景一物,一磚一瓦,皆是作者平日利用

光的金門而言更是,因此有愈來愈多人

時間,穿梭活動場地、深入鄉野聚落,

透過影片、照片行銷金門,利用攝影作

歷時捕捉拍攝完成,一件件精心創作,

品呈現金門豐厚的人文、自然生態及獨

忠實呈現最能打動人心的美麗金門。

特意象,將金門推向國際舞台。


▼ 美的饗宴

國際藝術家聯展

展現異國風情 ◆文/賽門.圖/文化局 今年春節剛過不久,金門縣文化局就舉辦「心靈的島嶼-國際藝術家聯展」,這項 美展共有七國二十位藝術家九十件作品參展,來自各國不同的國際繪畫風格,讓人 眼界大開。

▲「心靈的島嶼-國際藝術家聯展」,展現異國風情。

「心靈的島嶼-國際藝術家聯

Elena Berezina、Lena Dmitrieff、Rada

展 」 參 展 作 者 包 括: 美 國 John Davis

Tihanovskaya, 中 國 趙 蘅、 傅 靖 生、 章

Carroll,

洲 Fay Salmon、Bridget

荔玲、曹振亞,馬來西亞的王耀麟、陳

O'Leary, 埃 及 Hassan Osman、Maha

凱烜,台灣的吳金原、戴禎英、莊雅棟、

Hassan Osman、Cecilia Feng, 俄 羅 斯

吳可文、許翠華等共九十件作品,都是

45


季刊

▲聯展海報。

配合聯展主題的精心創作。 這 項 聯 展 於 二 月 六 日 熱 鬧 開 幕, 副縣長吳友欽、金門縣文化局局長李錫

GIMA SHABA 吉米代表出席,他特別 介紹哈杉 • 奧斯曼的作品、創作理念 與經歷。

隆、科長周祥敏,金門縣金城鎮民代表

金城鎮代會主席陳天成致詞感謝縣

會主席陳天成,教育處社教科科長許能

政府、文化局和策展人的用心,讓金門

麗、策展人縣籍藝術家許翠華,以及來

鄉親有機會見識到國際級的展出,這是

自埃及的參展藝術家馮孝英,來自台灣

金門人的福氣。

的戴禎英、莊雅棟,來自中國的傅靖生、

現場共有八位藝術家捐贈畫作,包

趙蘅和等出席,吸引不少藝術同好參與

括:埃及馮孝英(Cecilia Feng)-作品

觀禮。

「Transit 蛻 變 」; 埃 及 哈 杉 • 奧 斯 曼

副縣長吳友欽代表縣長李沃士感

(Hassan Osman)-作品「Faustat 1(佛

謝藝術家蒞金展出,他表示,七國二十

士達 1 埃及舊區地名)」;俄羅斯艾倫

位藝術家的優異作品匯聚金門展出,讓

娜 • 貝瑞琪娜(Elena Berezina)-作

金門增添藝術光彩。除這項聯展外,第

品「Apple Three In Blossom 開花的蘋

二十八屆亞洲國際美術展也將於二月底 登場,兩項國際性的美術展覽,將在金 門東西半島相互輝映,鄉親不必出國也 能欣賞到國際級的美術展出。 有 作 品 參 展、 享 有 埃 及 國 寶 級繪畫與雕塑大師之稱的哈杉 • 奧 斯 曼, 因 無 法 來 金, 由 好 友 ▲

46

▲地區藝文界多人出席參加。

策展人縣籍藝術家許翠華捐贈畫 作予文化局局長李錫隆。


▼ 美的饗宴

果樹」;俄羅斯莉娜 • 蒂密特莉伊芙

寄情寫照;戴禎英配合心靈的島嶼,用

(Lena Dmitrieff ) - 作 品「The way

色彩反映心靈深處的聲音、美麗與哀愁;

to paradise 天堂之路」;俄羅斯菈答 •

中國的趙蘅則用蘋果和西藏唐卡結合的

媞哈諾夫斯基(Rada Tihanovskaya)-

油畫,寄以和平、愛情、永恆的追求和

作 品「Children of the Earth. Lulu. 地

象徵。

球 之 子。 露 露 」; 台 灣 吳 可 文 - 作 品 「maternity 母 體 」; 中 國 曹 振 亞 - 作 品「峽江圖 Cruising in Canyon Rivers (Series)」;中國傅靖生-作品「雪馬 飛峽」。 參展藝術家莊雅棟等人也於稍後為

▲參展作品。

與會人員導覽,說明創作精神與理念, 如:莊雅棟以豐富的色彩繪出山水油畫, 以西畫技巧呈現東方山水之美,別有一 番 風 味; 埃 及 的 馮 孝 英, 用 繪 畫 紀 錄 埃及茉莉花革命,反映民眾訴求和平、 自由的心靈呼喚,具有時代意義;縣籍 藝術家許翠華則以一系列走訪美國大峽 谷、暖色系創作的油畫作品,作為時空 ▲參展畫家為與會貴賓介紹畫作。

▲參展人捐贈畫作,由副縣長吳友欽代表接受。

▲參展作品。

47


季刊

春暖花開舞吟春

棠風舞蹈團年度公演 ◆文/董森堡.圖/文化局、董森堡 常年致力於地區舞蹈文化紮根工作的棠風舞蹈團聞名兩岸,並曾參加各項舞蹈大賽 獲得優勝榮銜,該團不僅透過各項舞曲編排展演金門風情,更希望藉由兩岸三地之 藝術文化交流,創作與金門有關之特色舞蹈,讓觀眾們透過金門特色舞蹈的表演, 讓大家更了解金門動人的在地特地與無比精彩的文化生命力!

▲舞蹈表演精彩。

48


▼ 美的饗宴

▲有舞有歌有劇情。

一月十九日晚間,棠風舞蹈團於假

在這場名「為棠風舞宴-春暖花開

文化局演藝廳舉辦年度公演活動,精彩

舞吟春」的公演活動中,偌大的文化局

的戲碼吸引滿場觀眾前往欣賞,團員們

演藝廳未演先轟動、現場湧入滿座的觀

曼妙的舞姿、玲瓏的身段,以及巧妙安

眾,一系列熱鬧迎春且喜慶的舞碼炒熱

排的舞曲動作,贏得現場現場的滿堂賀

氣場氣氛,舞團並特別邀約老師陳建嘉

采、如雷掌聲不絕於耳,讓現場觀眾大

特地為團員們編排開場舞蹈-鼓韻喧天

飽眼福、讚譽有加。

歡慶年曲目;另外舞團團長邱驛棠也特

棠風舞蹈團由金門婦女權益促進

別為舞團兩位資深團員編排獨舞劇目,

會與金門縣舞蹈協會舞蹈成員組成,在

木蘭卸甲與蝶兒飛舞兩首作品,透過不

金門縣舞蹈協會的輔導下,於民國一百

同的演出方式能對舞蹈藝術有更深刻的

年六月正式成立金門棠風舞蹈團,該團

學習領悟。

同時商請從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畢業,

這場公演活動中,團員們也合力表

同時以多項編創作品獲得獎項的金門子

演了落蕃片段之(望君早歸)以及參與

弟邱驛棠擔任團長一職,並負責為舞團

大陸第七屆 CCTV 電視舞蹈大賽優秀作

編創舞蹈作品,為地區培育更多舞蹈種

品獎作品-高粱美酒舞吟春,甚具文化

子,而這些種子們就在公演的活動中正

深度與在地特色的曲目,讓現場觀眾看

式開花結果了!

的是心醉神馳、頻頻叫好。 49


季刊

▲歌舞喜慶味十足。

舞團團長邱驛棠表示,希望藉由個

藝並重、剛柔相濟。魏晉南北朝以來中

人的努力與團員的付出,帶領舞團演出

外樂舞的大交流以及唐代帝王的重視,

有自己舞蹈風格的舞作,而舞團雖然才

使中國表演性舞蹈空前繁榮。宋元明清

成立短短兩年多,除了舉辦多次大型公

以 後, 中 國 的 表 演 性 舞 蹈 逐 漸 融 入 戲

演外也參加過 舞基隆舞蹈專場、廈門

曲,成為塑造角色、表達情感、展示劇

市文化藝術節、廈門電視台演出、大陸

情的戲曲化舞蹈。該團目前的訓練採科

第七屆 CCTV 電視舞蹈大賽、大陸第九

學化有系統的教學 , 並且不定期舉辦教

屆全國舞蹈比賽等賽事演出,希藉由不

學觀摩,期讓教學系統透明化,同時讓

同的人文、民情、風俗等因素,進一步

家長也能清楚明瞭團員的訓練及學習狀

了解各地域性的舞蹈藝術文化並提倡舞

態,除了獨特的教學系統外舞團也堅持

蹈普及化,同時希望不管成人或孩童都

所有舞作均為自行編創,希望不管成人

能快樂學習舞蹈,期藉由舞蹈找到自信

或孩童都能快樂學習舞蹈,藉由舞蹈找

及舞蹈專長,為金門地區培育舞蹈藝術

到自信及舞蹈專長,並為金門地區培養

人才。

優秀舞蹈人才及提昇大眾舞蹈藝術之欣

而該團在成立後,作品「越人歌」

50

賞水準。

曾榮獲大陸第八屆全國舞蹈比賽優秀表

目前棠風舞團除了非常願意與公益

演獎;「酒鄉情」則獲得大陸第九屆全

活動配合外,目前也積極義務性的投入

國舞蹈比賽組委會特別獎及 CCTV 第七

校園活動,並於中正國小舞蹈社義務指

屆全國舞蹈大賽第十二名。

導學員,邱驛棠期許棠風舞蹈團有一日

邱驛棠指出,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

也能成為金門的雲門舞集,以最精彩的

已經出現了舞蹈,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

演出將金門推上世界舞台,成為金門舞

成一定特色:長袖細腰、飄逸輕盈、技

蹈文化的榮光。


▼ 美的饗宴

浯江琴韻音樂會

琴藝讓人回味 ◆文/君影.圖/文化局、君影 展現學鋼琴孩子演奏技巧與功力,

子學習的家長和老師,讓金門藝文學習

金 門 縣 102 年 鋼 琴 比 賽 獲 獎 學 生, 於

更見成長和素質提升。並期從金城鎮帶

103 年二月二十三日在金門縣文化局演

頭出發,擴及其它鄉鎮,讓金門朝高雅

藝廳登場演出「浯江琴韻音樂會」,主

城市邁進。

辦單位金門縣文化局和承辦單位金門縣

發 表 會 中, 副 縣 長 吳 友 欽、 教 育

音樂協會希望透過鋼琴才藝發表的相互

處長李再杭、文化局副局長黃雅芬、金

觀摩,增進學生交流與觀摩學習目的。

城鎮長石兆 瑉、金城鎮民代表會主席陳

「浯江琴韻」鋼琴發表會參演者主 要以 2013 年金門縣鋼琴比賽各組前三

天成等來賓,也到場為參演學生加油鼓 勵。

名學生為主,每人以鋼琴獨奏表演一至

副縣長吳友欽指出,最近金門美事

二首曲目,吸引近二百位愛樂人士和學

連連,開春第一場音樂會即在文化局揭

鋼琴學生和家長到場聆賞。

開序幕,二月二十四日下午亞洲美展又

金門縣副縣長吳友欽於音樂會開演

將在文化園區開幕揭展,希望大家多接

致詞時,也代表縣長李沃士感謝藝文界

觸視覺、聽覺或肢體表演,來薰陶培養

朋友對音樂的支持和努力,以及陪伴孩

氣質,讓金門從最幸福城市朝高雅城市 邁進努力。 金門縣音樂協會理事長李錫奎也對 於參演學生,經過好幾年努力,在鋼琴 比賽中脫穎而出得獎,並感謝指導老師 和陪伴家長的付出,以及學習鋼琴學生 自己長年的努力。他強調,金門縣 102 年鋼琴比賽初賽後,即接獲家長投書表 示評審不公,即召開理監事會議作成決 議,未來比賽無論初賽或決賽都將遴聘 台灣、大陸頂尖鋼琴老師擔任評審,以

▲文化局副局長黃雅芬(後排左二)、金城鎮長 石兆 (後排左三)、金門縣音樂協會理事長 李錫奎(後排左四)與表演學生合影。

確保比賽公平性。 51


季刊

▲鋼琴比賽獲獎學生上台演奏。

成果發表會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

蘭。國小低年級組,第一名董子言、第

金門縣音樂協會承辦,演出曲目,每人

二名林品彤、第三名羅立剛。幼兒組:

一至二首,合計時間不超過十分鐘為限;

第一名林品辰、第二名賴羿均、第三名

演出順序,高年級三人、幼兒組三人、

陳柔安。

中年級三人、低年級三人、國中組三人。

金門縣音樂協會指出,這些參演者

而 2013 年金門縣鋼琴比賽決賽各

大都自幼習琴,喜歡快樂和音樂玩耍,

組成績如后:國中組:第一名,林育如、

並希望透過鋼琴的學習,涵養氣質,展

第二名王彥博、第三名游昱榕。國小高

現自我的個性和魅力,加上彈奏悅耳的

年級組:第一名張宸瑋、第二名楊庭佳、

樂 曲 能 使 心 情 平 靜, 帶 給 週 遭 的 人 快

第三名歐陽珮榛。國小中年級組:第一

樂,以及共通點的樂愛音樂,是歡迎有

名紀有容、第二名瞿曼如、第三名劉品

更多人來加入學琴行列。

▲副縣長吳友欽等來賓欣賞演出。

52

▲獲獎學生表演情形。


▼ 美的饗宴

淺談金門浯江舞蹈團 的發展與創作

◆文.圖/宋興邦

【浯江舞蹈團】其前身是由國立

藝術團體,而每年所舉辦一次的大型公

藝專舞蹈科及文化大學舞蹈系畢業學成

演節目,均由大大小小不同年紀的舞者,

歸鄉的張慧玲老師(現改名張慧羚),

所排練出各種不同風格特色、型態的舞

召集許多愛好舞蹈藝術表演的夥伴,於

碼結合而成:有可愛風趣的律動舞蹈、

1999 年 成 立 的『 傅 錫 琪 專 業 舞 蹈 研 習

華麗俏皮的民族民俗舞蹈,也有展現威

營』;經過三年的教學相長與亮麗的演

風氣勢的武功舞蹈,及近年來加入的展

出,終於在 2002 年向金門縣政府申請立

現感情、表達內心的現代舞蹈,還有以

案通過,成為解嚴以後金門第一個舞蹈

聲音為主要傳達特色風格的踢踏舞。

53


季刊

跨領域的藝術創作風多年前早已在 台灣的文創產業市場吹起!跟隨世界的 腳步及地球村時代的來臨,文化藝術跨 界思想如預期般的帶領著全國藝術家和 藝術團體,藝術創作者不再侷限在自己 的領域,而是將不同特質的元素及媒材 範疇,作多元化的結合與運用;而金門 浯江舞蹈團從單純的舞蹈作品演出:芭 蕾舞、民族舞、民間舞,近年來藉由現 代舞與各類舞蹈結合,作品也跳脫傳統 束縛並結合新元素,每年的節目製作隨 著時代與潮流,創作舞碼過程中也邁向 跨領域的結合,創作多元、富挑戰性的 舞蹈藝術作品。 帶領金門與台灣、世界接軌正是浯 江舞蹈團身為藝術推廣者與教育者的責 任與任務!多年來舞團以創作在地文化 及觀光特色舞碼為首要與責任;回顧該 團歷年來的作品:結合戰地文化創作的 《高粱美酒》(1999)、《金門小兵》 (1999)、《歡樂漁家》(2002)、《戰

54

鬥》(2005);反映金門早期為了生活,

代」作品─《Value》(2010)、《癮癮

離鄉背井思念故鄉的文化故事《孤燈》

作痛》(2013)、《旅程》(2013);

(2004 原創、2012 改編)、《望春風》

以及其他如結合流行樂曲與重踏舞風格

(2007);結合金門在地觀光特色的《季

的 創 作《Only You》(2011)、 中 國 風

節》(2002)、《花季未了》(2003)、

的樂曲與美式踢踏的相遇《Take Five》

《 夜 空 》(2005)、《 慈 堤 之 美 • 黑

(2011)、結合日本文化、爵士舞、現

色精靈》(2005)、《月 • 光》(2006);

代舞及中國武功之間的衝突與火花《女

結合美式踢踏舞與重踏舞雙重風格的創

忍風暴》(2011)、芭蕾與街舞的對立

作《Girl's Power》(2010); 結 合 手 語

與融合《臨界點》(2011)等。並遠赴

及金門在地社會時事「現代與爵士」動

雲 林(2007)、 澎 湖(2008)、 臺 中

人創作《他們》(2010);結合新世代

(2009)、廈門(2009)巡演,並赴臺

價 值 觀 富 教 育 意 義 令 人 省 思 的「 後 現

北與知名的踢踏舞團「舞工廠舞團」共


▼ 美的饗宴

同製作演出「2012 一瞬之光」活動演出,

術創作與地區特色結合的延展性及多變

多場巡迴演出中更藉由特色舞蹈作品介

性!

紹金門,借以引發更多的震撼與共鳴, 用舞蹈藝術的力量推展金門觀光!

浯江舞蹈團已邁入第十五年了!浯 江舞蹈團依然要繼續用舞蹈呈現熱愛的

2013 年推出的跨領域創作《愛戀金

這一塊土地,舞團的作品要用新時代的

城》—是浯江舞蹈團首度以跨領域舞蹈

方法用力觸擊每個觀眾的心,用表演藝

劇場模式,以現代舞結合國樂傳述的全

術的力量實現金門的「藝術教育」,並

新作品,藉由愛情故事勾勒屬於金城濃

緊緊跟著世界潮流,期能將金門的作品

濃的愛戀情懷,並將金門每年農曆四月

在台灣或世界的舞臺上綻放更耀眼的光

十二日的重要地方民俗「城隍繞境」的

芒、豐富金門當地的舞蹈藝術風格及開

情境融入舞蹈故事中,創造出更多撼動

啟藝術舞台的多重風貌。

人心與視野的感動,讓觀眾看到舞蹈藝 55


季刊

漂書運動

漂傳書香 ◆文/君影.圖/文化局

教育部、交通部、國家圖書館等單位推動「漂書」運動,並與地方政府合作設置漂 書站或圖書分享點,金門縣文化局也配合設立漂書站,讓好書漂傳到各地,書香滿 社會。

什麼是「漂書」?原來「漂書」這 一構思源於歐洲,以分享與互動的概念 出發。愛書人把書本「放漂」到公共場 所前,通常會先貼上寫下提示的書籤, 鼓勵取到書本的人在閱讀後,繼續以同 樣方法把書本再次「放漂」,讓其他人 能取閱,也就是放自己的書漂流、讓書 籍遇見更多知音。 就以地方縣市漂書站來說,傳漂者 向縣市圖書館各分館或設有漂書點之文 化場館領取漂書標章、藏書票;分別將 漂書標章貼在書封、藏書票貼在書籍內 頁;再將完成貼製的書籍放置在各個漂 書站。 而發漂者則可到漂書點選擇喜歡的 圖書;帶著喜歡的書到各地閱讀。或以 手機拍攝藏書票標章上的條碼或登入網 站填寫書號。還能標註漂書旅程或分享

56


▼ 閱讀出版

閱讀心得。且閱讀完的漂書再置放於漂 書點,讓更多人分享閱讀樂趣。 至於<什麼書可以「漂」>,地方 縣市漂書站是規劃以兒童繪本、青少年 讀物、勵志、休閒、文學等類別,適合 大眾閱覽之書籍為主,且無版權問題或 破損、污損、塗鴉等情形,另時效性、 廣告文宣、特定宗教及限制級圖書不納 入漂書範圍。 而為推展「漂書」運動,教育部、 交通部等部會整合所屬機關、圖書館、 觀光遊客中心及交通網絡等資源,並與 地方政府合作設置漂書站或圖書分享 點,讓好書漂傳到各地。 基於 「漂書」的概念源自於歐洲,

▲金門縣文化局配合設立漂書站。

以閱讀分享與互動的概念出發,讓好書 得以放漂,與其他愛書人共享的理念,

鐵局板橋、樹林及瑞芳等十個車站,以

教育部與國家圖書館,以其業務網絡,

及桃園機場公司第一、二航廈均已設置

結合各縣市圖書館,設立漂書站,提供

漂書站(以華文書籍漂向國外為主),

多 種 圖 書, 推 廣 漂 書 閱 讀 活 動; 交 通

邁出帶動「漂書」運動之第一步。未來

部業務職掌涵蓋陸海空交通運輸以及觀

將整合所屬,並與地方政府合作設置漂

光、郵電、氣象等業務,與民眾生活息

書 站 或 圖 書 分 享 點, 讓 好 書 漂 傳 到 各

息相關,為提供民眾多元服務、建構美

地,同時藉由無遠弗屆特性「送書到偏

好生活,積極洽台灣漂書協會與地方政

鄉」,達到書籍流通及分享閱讀資源的

府,共同研商推廣漂書運動,目前在臺

目的。

57


季刊

閩南傳統建築圖鑑獲獎

文化局出版品再獲好評 ◆文/陳麗妤.圖/鄭碧珍

金門縣文化局「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合院)」獲選臺 灣出版 TOP1—2013 年度代表性圖書,這本書是由文化 局專案委託里埕設計工坊編著出版,得獎對致力地區文化 保存的金門縣文化局是一項肯定。

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調查研究與

傳」、「我要獻上一朵花」繪本,也曾

出版計畫,為文化局 102 年度計畫案,

入選「臺灣出版 Top100 - 2011 代表性

經上網招標評審由里埕設計工坊獲得承

圖書」。

作資格,作者是李秀秀、陳書毅。

58

「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合院)」

「臺灣出版 TOP1 - 2013 年度代表

一書,以金門閩南合院常見的建築類型

性圖書」是國家圖書館為持續推動全民

入手,從空間、建築藝術、實用價值及

閱讀與選擇優良讀物,推薦給大眾選閱

社會內涵等方面做詳實紀錄,希望能達

並提供各類圖書館建立優質館藏而舉辦

成傳承建築技術、推廣增進大眾對文化

評選。文化局出版的「金門百年庶民列

資產的認同,由下而上共同守護金門珍


▼ 閱讀出版

貴文化資產。

識閩南傳統建築的藝術和實用價值,欣

金門擁有且保存豐厚閩南文化資

賞傳統建築的珍貴,達到推廣人文教育

源,對於閩南建築的保存,縣府相當重

的目標。該書更可作為閩南傳統合院建

視並訂有修復獎助辦法,補助一般建築

築修復之參考資料,協助地區傳統建築

或歷史建築修復。另外,不論是語言、

技術的傳承,喚起大眾對於文化資產的

常民生活、風俗習慣等有形與無形的閩

認同,建立具當代價值的生活觀,促進

南文化,也是金門縣政府推動申遺的重

群眾參與相關守護。

要資源之一。

文化局出版的書刊數量大、種類多

金門地處閩南邊陲,卻因歷史造化

元、品質高,一向深受讀者喜愛,文化

而擁有高密度的傳統聚落和民居建築,

局歡迎民眾逕洽文化局,或是至福州閩

是台灣與福建海西地域間的大地瑰寶。

台書城金門圖書專櫃、台中市五南文化

文化局介紹,「金門閩南傳統建築 圖鑑(合院)」一書,內容包括:金門

廣場、國家書店松江門市等地選購,也 可以透過劃撥郵購相關出版品。

傳統建築術語詞解、導論、十棟經典傳 統合院圖集、傳統合院型歷史建築等。 該書從金門閩南合院常見的建築類型入 手,透過詳實的調查和測繪,並運用建 築圖學的表現將實際環境圖像化,為傳 達其空間思維、建築構件和人文裝飾的 相對關係。出版目的除了推廣給普羅大 眾之外,更有累積於設計者與營建人適 用的第一手資料。 文化局也指出,該書內容從實測、 建築價值以及與民眾社會生活的相關聯 著手,淺顯易懂,搭配各式精緻繪圖, 讓民眾能更加理解閩南合院整體格局和 空間特徵,也能體會到時代變遷思維下 所呈現的造屋理念、真實生活和社會內 涵。而藉由該書,亦能推廣增進大眾認

▲「 金 門 閩 南 傳 統 建 築 圖 鑑( 合 院 )」 獲 選 TOP1—2013 年度代表性圖書。

59


季刊

食頭記

長老酌酒。

◆文.圖/寒玉

農曆二月初七及十月初六,乃是瓊林「做頭」日,出外子孫回鄉祭祖,新婚過後、 輪流「做頭」,亦一起「食頭」,團聚圓桌於宗祠,緬懷祖德,憶過去、思未來, 共創美好的明日…………….。

60

瓊 林「 做 頭 」 一 年 區 分 兩 次, 分

知「食頭」的宗親,而後圓桌共聚首,

別於農曆二月初七與十月初六日,每回

緬懷先祖、共話家常,前後需要一天的

分配「做頭」的頭家有二十位,均是已

時間。

婚的男丁,先行抽籤決定順序,再分兩

瓊林宗祠雕龍畫棟、古色古香,並

梯進行祭禮儀式,從前置作業的打掃宗

有明媚的陽光映照,伴隨著裊裊香煙,

祠、祭禮開始到初獻禮畢,再依名單通

當宗親紛紛來報到,隨即湧來大批攝影


▼ 金門老故事

▲蔡氏祖先牌位。

▲長老淨手。

的人潮。祭禮開始時,七位長老站一排,

農曆二月,金門島鄉之蒜香四處飄

長袍馬褂與莊嚴肅穆的氣氛跟著來,依

溢,做頭前夕,村子總有一股濃郁的「麵

習俗族人在喜獲麟兒,必須於春秋二祭

線盤」飄散,夾雜著海蚵、麵線、蒜仔、

時向「祖厝」執事人員「報丁入族」,

芋頭、雞肉、扣肉、蝦米、筍乾…………

並繳交入族費,如此即正式成為宗族之

等食材的香味,令人食指大動,而這亦

一員,祖厝亦會回贈「紅龜粿」一對。

是瓊林村與眾不同的地方;而十月,因

爾後必須長幼有序,按輩分相稱,論輩

蒜苗稀少,「麵線盤」雖有在筵席上出

不論歲,當祭禮開始時,各角落推派長

現,但總覺少了那一份特殊的味道與感

老參與祭祖,於蔡氏家廟內,依輩分高

覺。

低順序排列。

無 論 二 月 或 十 月, 祭 禮 程 序 都 一

依 俗, 婚 後 必 須 先 向 祖 厝「 報 新

樣,惟獨做頭之人不相同,從首次的「新

婚」,即開始享有在祖厝 「食頭」的

婚頭」,再輪第二次,約莫二十年後;

權利,但亦有「做新婚頭」輪值祭祖及

嚴謹的宗族倫理,輩分何其重要,阿祖、

宴請族人的義務。惟「食頭」所辦的筵

伯公、叔公、阿伯、阿叔,見面的時候,

席,其菜色與一般喜慶的菜色不一樣,

均能相互尊重,絲毫不含糊。

通常不是「四大將」就是「五大將」,

當祭禮開始,鳴鼓三通、奏大樂、

而所謂的「四大將」就是「八斤重的白

鳴炮、主祭就位…………,做頭之人洗

斬雞」、「十二斤重的蒸魚」、「一大

耳恭聽於每個細節,供桌擺滿二十四碗

盤蒜仔炒肉拌麵線」(亦即是俗稱的「麵

菜碗,司儀按程序宣讀,長老依禮俗跪

線盤」),以及「一大碗味鮮料多的菜

拜、晉爵、酌酒、獻爵、叩首、再叩首。

湯」,如果再加上「炊檳榔芋」就是「五

「頭停」祭典約在當天上午十點

大將」,但如此種種,均是昔日「食頭」

半左右舉行,宗親同心協力,以接力的

的習俗,現今已由餐廳接手,在村內烹

方式,將供奉在祖龕內的神主牌位請出

飪,讓輪值的「頭家」方便許多。

來,依序安置在ㄇ字型的三處供桌上, 61


季刊

▲宣讀祝文。

此即為「奉祖出龕」,之後的斟酒、晉

孫真是懂規矩。

包、米粉湯、寸棗、米香湯、羹飯、茗

「頭停」的祭禮完畢,將神主牌位

茶,依序一一奉上;並且旋轉菜碗,好

請回龕內,這亦是俗稱的「進主」,而

讓列祖列宗均能每道都品嚐,鑑賞子孫

經過「初獻」、「亞獻」及「終獻」後,

的誠意到何方。當點燃金紙,裔孫圍繞

「頭停」即告完成;稍事休息後,「二停」

在期間,拜拜求平安,當裊裊香煙上天

的祭禮就要開始,供桌換上新的菜碗,

際,祖宗很得意,不免要稱讚:這些子

頭家亦由另一批人接手,並且在十一點

▼瓊林除夕掃墓祭拜情形。

62

▲長老與頭家。


▼ 金門老故事

▲瓊林除夕掃墓掛墓紙情形。

半舉行,儀式和「頭停」相同,惟一不 一樣的是神主牌位沒有全數「出主」, 筷子與酒杯則是「頭停」五付,「二停」 三付。 緬懷祖先的遺訓,飲水思源的二十 位 頭 家 分 兩 梯 次 進 行 祭 拜 儀 式, 每 回 二十人,每趟約需一個多小時,待長老 擲杯請示過後,列祖列宗已吃飽,祭禮 始告一段落,當裔孫自行參拜後,方能 收菜碗,並將供桌收妥復原,同時打掃

▲除夕掃墓燒金紙。

63


季刊

▲掃墓供品 -- 豬肝一付。

內外環境。接著頭家依排定的名單挨家

碗、白飯………等供品,攜至「豬肝墓」

挨戶敦請諸宗親於晚間到祖厝「食頭」,

祭拜蔡氏先祖,隨後將「鴨卵柑」按名

並且取一對「過頭龜」交給下一棒。

冊逐一送至宗親住處,每一位頭家約需

緊鑼密鼓的祭典之後,緬懷祖先德

送出四十餘份。而所謂的「鴨卵柑」,

澤,匯集宗親力量,晚間六點三十分,

亦即是雞蛋或鴨蛋一個、橘子一顆、荖

每位頭家席開四桌、宴請四十餘人於祖

花一個、風吹餅一片,用塑膠袋裝好,

厝,宗親聯絡情誼,憶過去、思未來,

再分送各宗親;習俗雖繁瑣,則能為瓊

共創美好的明日。

林 這 個 別 具 意 義 的 村 落, 留 下 珍 貴 的

而十月輪值頭家,依規定於除夕當 日需再備妥「鴨卵柑」、三牲、酒、葷

▲瓊林除夕掃墓情形。

64

▲瓊林除夕掃墓分送之鴨卵柑。

歷 史 鏡 頭, 讓 後 輩 子 孫 來 緬 懷、 來 追 憶……………………。


▼ 金門老故事

▲古區太文巖雷達站 - 燕南書院重修前。

天地會起源與金門 -道宗與創會五祖中的盧若騰與洪旭 ◆文.圖/顏炳洳

關於天地會創立背景的考證,素有各 種不同見解,而隨著相關會簿資料的 陸續出現及有心人的耙梳、鑽研,讓 創立於順治八年(1651 年)的說法顯 得更為有力;同時,也更加明確了天 地會的創始人就是曾經在金門古區太 文巖住過、盧若騰的蘭交達宗和尚。

▲古區太文巖供奉的清水祖師。

65


季刊

道 宗 禪 師(1613 ∼ 1701 年 ) 係 漳

師,勤學南少林拳,別立“洪拳",今

州 平 和 縣 琓 溪( 今 縣 城 小 溪 鎮 ) 後 港

已傳遍十多省及南洋一帶,深得南宗禪

村人,俗名張木;道宗的胞兄張要(又

臨濟正宗的真諦。他受具足戒,法名道

名萬禮、九澤、春宇,化名張九官),

宗,法號達宗,又稱無智禪師,在漳州

是鄭成功的著名將領,受封為建安伯。

地區以及金門、廈門二島弘法,自號「雲

道宗聰穎過人,博學宏識,精天文、地

遊野衲」,此外,自從以萬姓結義後,

理、易經、禪學、軍事以及文學藝術等,

尚有萬五、萬雲龍、萬提喜、萬提起、

十六歲時,拜銅山(今漳州東山)苦菜

長林寺五祖、洪二和尚等稱謂在會內流

寺的開山祖明雪禪師的法裔時中和尚為

傳。

▲道宗禪修過的銅山石室。

▲漳州平和縣南勝太極峰(道宗書寫)。

66

▲銅山石室的碑刻 - 仙道皈宗。


▼ 金門老故事

崇禎八年(1635 年)時,道宗住在

一意孤行。此後,父子分道揚鑣,力主

金門古區太文巖時,結識了金門詩人盧

抗清的鄭成功在洪旭等的輔助下,迅速

若騰。這一年,道宗年僅二十二歲,被

壯大,成為南明抗清的最後堡壘。

金門百姓輕蔑地喚為「傲和尚」;雲遊

雖 然 明 祚 氣 數 將 盡, 盧 若 騰 對 明

金門大概也以采風成份居多,弘揚佛法

室依然忠心耿耿;在大規模的軍事對抗

或救國淑世應是後話。而此時,盧若騰

不可得後,遂轉而號召民間義士奮起抗

早已年屆三十五歲卻猶未中舉。屢試不

清。順治五年(1648 年),盧若騰即與

第、齒歲虛長,其心境之鬱苦可想而知;

郭大河、傅象晉等在福建長泰曷山的望

詩書滿腹卻屢躓於科考,報國無門、掩

山寨組織義軍起義;當時,道宗張木早

卷嘆息之餘,登臨太文巖、暫時超脫於

已和其胞兄張要及張士良、張天維、郭

物外,是其消解愁苦的最佳途徑;況賢

義、蔡祿等在自己的家鄉福建平和、詔

聚(彼時名為顏厝)至太文巖不過裡許,

安、雲霄等交界處的山區歃血結盟、「三

沿著官道閒庭信步,片刻即至。客觀上

姓結萬」(意即同以「萬」字為姓),

講,彼時道宗與盧若騰未必有何崇高的

並在民間積極連絡抗清勢力。盧若騰在

淑世情懷,但至少是相濡以沫的落拓知

道宗的協助下,與詔安二都的萬姓集團

己。

起義軍合作,於十一月九日聯合進攻福 盧若騰在與道宗交往二年後中舉,

建漳浦縣城。雖然,望山起義失敗,抗

再四年(1641 年)成進士,時為明崇禎

清勢力並未全然瓦解,而是以更隱密的

十三年,已年過四十一歲。之後,歷崇

方式潛入民間。部分成員轉而投入鄭成

禎、弘光、隆武、永曆諸朝,從最初的

功 麾 下, 成 了 抗 清 大 將, 如: 萬 禮;

兵部主事、兵部武選司郎中兼總京衛武

部分僧道成員則成了以民間佛事為業的

學、外遷寧紹兵備道,再巡撫浙東,最

「香花僧」。

後被唐王加封兵部尚書。1645 年,清軍

道宗雖然身在方外,但有鑒於南明

佔領南京後,鄭芝龍等擁立唐王在福州

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滿清異族在破

即位,被封南安侯。 鄭成功此時雖僅

揚州城後對於平民百姓的殘殺屠戮,參

二十一歲,因為父親鄭芝龍乃東南海上

與萬姓結盟及望山起義,長期和抗清要

霸主的關係,被隆武帝詔賜姓朱,名成

員盧若騰的交往,加上漳浦銅山(今東

功,封忠孝伯,賜尚方寶劍便宜行事,

山)籍吏部及兵部尚書兼佛門同道石齋

掛詔討大將軍印,從此被尊稱為「國姓

先生黃道周的壯烈殉國,使其胸中民族

爺」。

意識的火苗更為熾烈;為了延續這股反

不久,鄭芝龍見南明小朝廷勢將不

清復明的力量,乃有仿效聚義水泊梁山

保,其海盜冒進投機心理頓生,遂前往

好漢的想法。順治八年(1651 年)道宗

福州歸降清廷。鄭成功苦勸,但鄭芝龍

禪師在盧若騰、洪旭、張要、張士良、 67


季刊

▲長林寺遺址碑石被集中保存管理。

▲長林寺遺址現場。

張天維等人的襄助下,在東山銅陵鎮九 仙岩長林寺秘密創建了天地會。 1993 年漳州市東山、詔安等縣陸續 發現了天地會《會簿》以及其他重要文 物史跡。其中,又以東山縣塔嶼東門寺 住持僧釋道裕法師及該縣天地會研究會 會長林友輝先生等人,從銅陵鎮一位香 花僧後裔(即東山縣漁民周炳輝)家中 發現的天地會文件《古來寺贊集》抄本 最為關鍵,這是迄今所發現的最為原始

▲長林寺碑記。

的洪門秘笈,其中的線索對揭開天地會 起源之謎深具意義。

伯),宋正順(洪太歲),張九官(萬

根據《古來寺贊集》中的《花會歌-

九澤),明珠(瀋明),陳攀桂(鄭攀

化蓮堂名稱歌》所載的 36 人名冊,與

柱),合同(方大洪),合海(林大江),

倫敦博物館所藏的抄本《西魯敘事》及

上招(李式開),陳日山(劉望旦),

《西魯序》中所載的名冊頗有出入,而

吉品(張魁),安士(林義),太平(蕭

前者以「化名」及「原名」斜錯並列的

拱辰),月寶(陳天御),占魁(周全

方式呈現,顯然更接近於原生態,也更

斌),榮生(翁求多),陳逢春(余新),

為可信。這份名單內容如下(小括號及

只得(余寬),萬金(鄭道德),茂林

標點為附加):

(楊仗佑),音會(方惠成),原吉(吳 延貴),黃坤山(周洪英),王志高(黃

花會歌(化蓮堂名稱歌) 天申(化名吳天成),火官(忠振 68

志高),元貴(姚必達),青元(傅青 主),三槐(陳引),龍江祠(王船山),


▼ 金門老故事

鄭必得(鄭君達),井利(李式池), 有利(黃昌成),林艮玉(鄭玉蘭), 李漢雲(盧若騰),天良(釋和尚), 珠光明(朱道長),天官(黃南雷)。 由於這份原始名單為手寫,有四人

▲化蓮堂匾。

出現別字,分別應為:瀋明(沈明), 鄭攀柱(鄭擎柱),蕭拱辰(蕭拱宸), 陳天御(陳六御)。花會歌裡的名單托 假為道教設壇做法事時的安壇群。 曾五嶽根據出土史料、與道宗和尚 的往來關係、參與及促成天地會創立的 動機等各方面依據,指出天地會創設起 源背後的「五祖」,極可能是:(1)盧 若騰(2)張士良(3)張天維(4)洪旭 (5)張要。依此,則天地會的「五祖」 中,金門鄉賢竟居其二,即盧若騰與洪 旭,若再含括盧若騰的密友、曾經落腳 於金門古區太文巖寺、同時也是天地會 創始者(掌門人)的道宗禪師及長期踞 金廈為基地與清廷相對峙的延平郡王鄭

▲化蓮堂匾右側 永曆陸年孟夏輪 山盧若驥為。

▲化蓮堂匾左側 長林寺開山住 持僧道宗立。

成功等,就不難理解天地會的起源與金 門(人)二者之間那千絲萬縷的干係。

了天地會創會的格局定位及創會意旨

另 外, 曾 五 嶽 根 據 舊 金 門 縣 志 與

必然會上升到「民族鬥爭」與「國族意

盧若騰的相關詩文而提出與道宗禪師關

識」的高度,從而徹底摒除「民間偶合

係密切的所謂「浯產五雄」(指:盧若

(或烏合)之眾」或「單純經濟互助組

騰、洪旭、周全斌、盧若驥、戴捷)說

織」的可能;而鄭成功的心腹大將洪旭

法,也間接指出了金門這一方水土,在

(1605~1666 年,諱忠藎,號九峰),

天地會起源此一宗重要的歷史公案上所

為明鄭股肱大臣,戶官兼兵官,官至太

扮演的「絕對關鍵」角色。以「絕對關

子太師忠振伯。洪旭長期掌理軍務後勤

鍵」來 形容並未言過其實,盧若騰忠

及情報治理並統理海陸商隊,可謂位高

於明室,矢志抗清的操決,以及他身為

權重,天地會創設過程中籌建多處寺廟

南明重臣遺老的角色,最重要的是他與

會所等所需龐大經費的募集及供養食田

道宗禪師的臭味相親、志同道合,決定

的奉捐,若無洪旭帶頭投入號召,則於 69


季刊

亂世烽煙漫捲的時局裡,天地會的創設

而來,因此更能顯示出其破譯及解碼天

絕對難以實現。

地會源由的價值。由於盧若騰在南明的

在《 花 會 歌 - 化 蓮 堂 名 稱 歌 》 列

角色十分鮮明;與其有過從交誼的文臣

出的名單中出現了盧若騰(化名為「李

武將也不在少數,其與道宗和尚的答贈

漢雲」)及洪旭(化名為「火官」)的

詩,也有力地佐證了道宗創會會首的身

名字可以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在

分,同時也俾於釐清諸多歷史疑雲。當

此前有關天地會的各種版本的會簿或文

然,天地會的起源與盧若騰、洪旭等金

獻中從未出現過,何況它是以本名及化

門諸鄉賢間的關聯,是一個值得關注與

名並列的形式存在、而非僅憑臆度揣測

研究的全新課題。

▲天地會會簿 - 化蓮堂花會歌。

70


▼ 金門老故事

回眸家鄉閩南厝風華 -與閩南紅磚文化的人文對話 ◆文.圖/楊清國

102 年 11 月 23 日, 筆 者 應 邀 赴 金 門大學參加「海峽兩岸紅磚文化研討 會」,才深切瞭解兩岸紅磚文化的優 異,發現了兩岸閩南厝建築的多彩多 姿,紅磚文化反映了閩南民間生活的 傳統風貌與民俗風情。金門的閩南紅 磚瓦厝的建築,更佔有重要的角色, 更具有獨特的人文風景,讓我想我深 愛的家鄉,閩南古厝。

▲故居湖埔 197 號大門 - 四知垂訓。

71


季刊

我的故里 - 金寧鄉湖埔村 197 號,

繪,競相鬥豔,還有那屋頂風獅爺,儼

筆者故居就是一間標準的、美麗的、古

然 不 可 一 世, 鎮 風 制 剎, 多 麼 有 內 涵

樸的閩南古厝(平民屋),建材是紅磚、

呀!

紅瓦,泉州石條所建成,型式是燕尾、

回想當年故居因無人居住而倒塌,

馬背交互輝映,飛簷姿態優美,屋脊彩

蔓草叢生,我不得不設法申請政府補助 修復,以免愧對列祖列宗。由於產權與 宗族人共有,我擁有四分之ㄧ產權,必 須 徵 得 新 加 坡 和 台 灣 親 人 的 同 意, 才 能申請修復,他們表示同意修復,但無 法分擔維修費用,能同意我就深表感謝 了。我為節省經費,把屋頂倒塌部分重 建起來,其餘盡量保留原貌。唯有天井 的 紅 磚 地 坪, 因 雜 草 竄 生, 翻 修 破 損 嚴重,不得不改鋪石板,有點美觀,但

▲宗祠屋脊之燕尾。

▲楊氏宗祠。

72


▼ 金門老故事

▲住宅金城四知堂。

美中不足古味,感謝政府補助修復經費

江大學教授楊秉訓裔孫考證,係建於明

一百萬,自已配合款一百萬元,二百萬

崇禎十年(西元 1637 年),迄今已近

整修完成,我滿心歡喜,又為祖先做點

四百年的歷史,期間歷經多次整修,吾

事業。

亦曾參與過兩次,一次原址整修,一次

筆者為彰顯楊家祖訓,還親自製作

擴大重建。第一次民國六十一年六月卅

書寫固定門聯,以為傳家教訓。諸如門

日整修完成,十一月廿六、廿七兩日舉

葉「四知、垂訓」,門聯「芝草無根,

行落成奠安大典。當年筆者適逢選任金

將相無種,人貴自立;流水不腐、戶樞

寧鄉第一屆民選鄉長,我雖是湖峰楊氏

不蠹,民生在勤」(林則徐聯語);橫批:

裔孫後輩,輩份很低的子民,但因職務

「勤儉建家」。每逢新年全家返故居祭

上為「金寧鄉大家長」的名分,承蒙族

祖,我也仿效林總督則徐公的做法,向

人禮遇,安排擔任主祭,接引縣長等長

下一代子孫宣揚祖訓,希望子孫都能慎

官祭拜等要務,備感榮幸。事後宗長楊

終追遠,孝敬祖先,自立自強,勤奮不

志文老師,還囑我以鄉長身分為「奠安

懈,以不負祖先德被。

誌」寫序,並協助「奠安誌」編印工作。

閩南厝最代表的建築,就是「宗祠」

九十六年十月,第二次擴大重建竣工,

或稱「家廟」、「寺廟」、「大厝」,

十一月八、九兩日,舉行落成奠安大典。

故里的「金門湖峰楊氏宗祠」,依據淡

斯時筆者已從公職退休,參與重建工作

73


季刊

較少,僅能以捐獻台幣十萬元,聊表響

所以嘉慶帝賜建閩南大厝三進平房,就

應,也應楊氏宗親會理事長楊永堆之請

是閩南建築所稱的標準「大厝」,鄉人

託代撰「奠安誌」,他並請我提供編撰

稱 - 楊 華公故居為「提督衙」,後倒塌,

奠安誌的目錄,以後編印工作全由旅居

後代無法修復,金門縣政府曾斥資三千

台灣,專精族譜的楊秉訓、楊育瑛負責,

萬,全額為其整修的美侖美奐。

我也沒有再參與了。

浯島楊氏子孫出自姬性,楊氏大始

「湖峰楊氏宗祠」也稱「湖下楊氏

祖乃周宣王姬靜之子尚父公(湖峰楊氏

家廟」。由於古昔有一處「安歧湖」,

始祖為建業公),尚父公因為封「楊侯」

湖下因位於湖之下,湖尾則在湖之尾而

於弘農部,其後子孫遂以「楊侯」而姓

得名。安歧、湖下、湖尾合稱「三鄉聯

楊,楊家堂號為「弘農」,是謂「弘農

鄉社」,共同輪流拜關帝爺,安歧湖今

衍派」。

已成陳跡了。而胡下的村賢以為子孫有

金門楊氏家族,雖以望出「弘農」

居人之下的意味,為了激勵後代子孫為

自居,自稱為「弘農衍派」,但因東漢

人上人,故更名「湖峰」。今日旅外宗

時「弘農衍派」裔孫,有位楊 震先賢,

親,也較喜歡用「湖峰」為名,如新加

學養俱佳,而享有「關西夫子」之譽,

坡湖峰社等。

官拜荊州刺史或太守,當時昌邑令王密

「金門湖峰楊氏宗祠」,走進宗祠

深夜謁見,贈送黃金十斤,楊公不但不

最耀眼的一塊匾額為「提督軍們」,這

接受,反而正色告以「天知、地知、你

是楊氏後代,最引以為榮耀的祖先,江

知、我知」,所謂「四知垂訓」,楊公

南提督 -- 楊 華公。他戰功彪炳,功在

廉潔風範為裔孫景仰,嗣後也有以「四

朝廷,名留青史,嘉慶皇帝時,四年曾

知」為楊氏家族堂號或燈號者,筆者金

頒四道封誥(封誥為皇帝聖旨,用誥命

城新居,就是以「四知堂」為堂號,以

封賜官爵),封誥迄今尚完全保留在其

崇仰效法祖賢,四知堂三字為台灣大書

後裔處,貴賓參觀時,也曾公開展示。

法家楊子雲所書,特以為誌,感念至深。 民國三十八年(西元 1949 年)二月 廿二日,楊姓家族旅居新加坡的華僑, 組織成立「新加坡湖峰社」,從此傳承 家鄉習俗,每年慶祝「湖峰雙忠廟」的 武安尊王千秋大典,「湖峰雙忠廟」係 閩南厝建築典範,其屋脊雕刻之美,嘆 為觀止。「新加坡湖峰社」,祭拜武安 尊王的雙忠廟」,成為楊氏在海外的信

▲雙忠廟。

74

仰中心,也凝集一股重要的團結力量。


▼ 金門老故事

金門茶文化

泉 ‧ 茗篇 ◆文.圖/秋河

▲邀三五好友在山林品茗是件愜意的樂事。

金門傳統的茶文化起源甚早,2001

瓷灶、同安等地區燒製而成,內壁劃花

年太武山海印寺整建,工地挖出一些茶

外飾以篦點,茶托內外飾有蓮瓣紋,造

盞殘片,包括宋代閩南一帶窯口燒造黑

型古樸典雅,這類茶具遠銷東瀛,深獲

釉茶盞及青瓷,推斷是太武岩寺的舊址

日本茶祖珠光和尚的認可與喜愛,後世

遺物。宋代福建茶葉列為主要特產,飲

譽為珠光青瓷。

茶前須先碾碎方可入飲,茶道茶色白宜

古人飲茶講究用水,所謂三分茶七

黑盞,日本人稱之天目盞;金門民間出

分水。陸羽《茶經》曾評說:「其水,

土的茶盞及茶托青瓷器,大多數屬閩南

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 75


季刊

的太武岩寺,祭祀通遠仙翁,山上清泉 汩汩,方外人士不崇禮典,茗茶賞景可 以逍遙忘情,邱葵欣然而有〈題太武山 誼上人石室〉詩云:「接石為巢瓦縫攲, 家風惟有白雲知。連筒遠取煎茶水,種 竹先尋桂衲枝。庵小偏涵新世界,山空 不見舊亭池。清宵一段西來意,林影參 差月上時。」。 明朝洪武年間,飲茶方式發展為芽 茶,即散茶、葉茶,閩南地區的安溪、 泉州、龍溪等亦為重要產茶區,恰好大 大推廣民間茗茶風氣。太武山下山兜村 (今金門蔡厝)出生的蔡復一(1577 年- 1625 年)字敬夫,號元履,平生以飲茶 減壓,年輕時中進士之後走馬上任,忙 碌的官場使他想遠離市囂,另築壺隱山 房避人喧擾,自詠〈壺隱山房〉之一稱: 「出郭塵市疏,近山佳氣上。況此壺中 天,人愜得景廣。卷幔延清扉,空色落 吾掌。澄霽竦黛鬟。時維暮之春,草木 日以長。淨歸茗笱香,翠與琴書晃。微 ▲太武山上的蟹眼泉。

76

風灑然來,即事成新賞。」。

揀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山上清泉為

想必蔡復一應是遍尋山泉品茗之

煮茗首選,古稱仙洲的金門不乏有理想

人。明代時金門已經評定出四大名泉,

之 地。 宋 代 理 學 名 賢 邱 葵(1244 年 -

皆是上選的好水,分別為蟹眼泉、龍井

1333 年)字吉甫,號釣磯,金門小嶝人,

泉、將軍泉、華巖泉等,太武山的泉蟹

為朱熹四傳弟子,不僅學識淵博,且以

眼向來是「泉故噴香迎茗客,石爭呈面

抗節不仕異族著名,我們從他的〈書山

待詩人」,蔡復一登古道題〈九日登太

翁壁〉詩句,可以一探歸隱山林的文人

武山〉詩說:「仙嶼孤懸雪浪春,桑麻

情操,品茗也是雅士的通好,詩曰:「山

舊話課鄉鄰。飲從十日抽身暇,山別多

翁有山癖,盡日對山青。筧水晨煎茗,

年入眼新。小鳥呼名時報客,幽花迷徑

爐香夜頌經。雨畦蔬長甲,風徑竹添丁。

卻依人。雲巖月照香泉好,一酌松風濯

獨有曾遊客,清 癯 似鶴形。」當時金門

世塵。」。


▼ 金門老故事

▲前水頭的將軍泉舊址。

▲散發金門傳統人文詩意的古厝茶席。

居四大名泉之首的蟹眼泉在太武 山,龍井泉在賢聚鄉,將軍泉在前水頭 海岸,華巖泉在金門城南門外。盧若騰 (1600 年- 1664 年)號牧洲,金門賢 聚人,自稱島上泉客,品浯洲四大泉記 曰:「浯之為洲,大海環之,地本斥鹵, 泉鮮清泉,茗飲者病焉。蓋茗之香味,

▲傳統的金門功夫茶泡茶組具。

不得佳泉不發,而島上之泉,非出自石 中不佳。予不能酒,而有茗癖,終日與

名隱,偶過瀹茗賦以表之:「石罅流涓

泉作緣。……蟹眼醇香冽潔,赴喉之後,

涓、幽香自可憐。未經嘗七碗,幾失第

舌吻間尚有餘甘,龍井醇冽,不減蟹眼,

三泉。蹟古僧銘在,源深海眼傳。冷然

所微遜者,蟹眼出於危石,旋湧旋瀉,

逢夙契,欲去更流連。」同時寫將軍泉

汲者必以葉盛之入器,其鮮活之性,毫

〈庚寅九日遊將軍泉試茶〉云:「兜鍪

無所損。而龍井有窟瀨水,水稍停宿,

峰下淺深龕,高興翻從僻處探。石壁湧

故入口始覺遲鈍,若決積淵而挹新液,

開皚雪液,海門流合紫金潭。火試龍團

二泉殆難為伯仲矣。將軍居洲之尾,氣

歌七碗,泉同蟹眼誌雙甘。他日縱有菊

力發洩已盡,冽而不醇。華巖分太武之

花酒,爭似將軍茗戰酣。」明代金門的

支,醇精未散,但庵堂既高於井,而庵

四大名泉,清晚期只有蟹眼泉還能出泉

外稼地復高於堂,人跡所狎,不無飛塵

水泡茶,其餘難得再有文獻描述,金門

所 犯, 遇 久 雨 則 客 水 注 入, 色 同 行 潦

人林樹梅(1808 年- 1851 年)字瘦雲,

矣!」。

在〈太武山十八詠〉之泉蟹眼云:「自

他的〈華巖泉〉詩中附註:浯中佳 泉蟹眼、將軍與華巖而三耳,華巖地僻

拾枯松子,來烹第一泉。鳴鐺浮蟹眼, 如聽伯牙琴。」。 77


季刊

▲金門常飲用的水仙茶葉及茶湯。 ▲宜興朱泥茶壺。

金 門 本 地 不 種 茶 樹, 茶 葉 都 仰 賴 外地進口,明代 17 世紀福建茶葉成為 大宗的出口貨物,金門位於九龍江出海 口,消費的都是經由泉州、廈門茶商加 工分裝的茶葉,自然少不了武夷岩茶及

▲錫製的老茶罐。

閩南茶莊的貨品輸入,所以飲茶習慣、 茶器等具有組合性的多元文化。 清中期潮州、汕頭人往閩南沿海經

青白二色,釉面均呈現開片,有意仿宋

營生意,金門受到潮州功夫茶影響,民

哥窯及青瓷特色,到清代的傳世茶盤,

間開始流行起來,三五好友相約圓桌茶

民間依然喜愛這種器具,說明奉死如生

敘,同時可以彈唱清曲自娛娛人。功夫

的傳統觀念,品茶是人生的何等樂事。

茶忌冷,從淋罐、燙杯、高沖低酌皆講

金門人喜歡選擇福建烏龍茶系,屬

究,茶溫稍降涼馬上倒掉,重新再添熱

於半發酵茶,烏龍茶的溫和,如同個性

茶,場面迅速熱絡,絕不會怠慢。金門

的內斂和保守,認為不傷胃,畏綠茶生

存世的沖泡茶壺,以宜興壺或潮州壺為

冷。老人家口頭上都說喝嶢陽茶,講的

主,使用宜興壺朱泥罐歷史較悠久,潮

是安溪人賣出的茶葉,安溪西坪鄉嶢陽

州老安順茶壺數量最可觀,以其小巧可

村人世代以經營茶葉營生,明代即選多

納於巴掌把玩,多稱之「掌罐」或「小

年生長的武夷岩作為水仙種的原料,嶢

掌罐」從前小康家庭都會備有一套茶

陽的名氣幾乎和成功茶商畫上等號。從

具,準備迎接招待親朋好友,上至文人

種植、生產、製作到銷售都在一條線上,

雅士,下至販夫走卒都離不了它。

產品諸如鐵觀音、曼陀西、鐵羅漢、大

早期金門的土地重劃工程,從明代 78

的墓葬出土不少漳州窯燒造的茶盤,分

紅袍等採製工藝類似而名稱等級不同,


▼ 金門老故事

錫罐包裝保存茶葉,除了飲用、收藏、 饋贈親友也相當體面典雅。 早期後浦、沙美地區商業繁榮,進 貨的管道通暢,從漳、泉、廈等地船舶 可以直接通航,隨著載運民生物品的貨 船送各種茶葉上岸,通達情理的商家把 好茶拿來待客,作為談生意的留客茶, 事業興隆待客好茶的等級自然提升。後

▲廈門嶢陽茶莊早期行銷南洋的票據。

浦南門街原是車水馬龍的商業老街,從 大 多 數 香 氣 幽 長, 多 次 的 沖 泡 仍 有 餘

內地上岸卸貨的商人,最想做的一件事

香。茶品亦如人品,如水仙「平、淡、

可能是就近找間茶館歇腳,所以從航行

清、純」也似良友治世醫人,像水仙揭

金門、廈門交通船退休的船老大,就在

櫫能潤肺,最解喉毒與消痰,不僅能提

南門街上開起茶館,這一忙碌到八○年

神,也適合熬夜的人,安溪茶及泉州泉

代才劃上休止符。

苑茶莊均專營水仙種名茶。道光二十二

古人的開門七件無非是柴、米、油、

年(1842 年)安溪人王擇臣,在台灣鹿

鹽、醬、醋、茶,閩南人將茶稱為茶米,

港從事茶葉買賣,民國十年王擇臣之孫

列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著雅俗不同

王淑景到廈門創立嶢陽茶行,出口生意

的文化層面。回顧歷史,金門曾經有過

蓬勃發展,抗日爆發後,又繁衍至香港,

諸多名泉清流及喜愛茗茶的文人雅士,

接著紅遍台灣,暢銷東南亞、廈門、香

細 數 過 往 風 流, 期 待 茶 文 化 的 風 華 再

港、台灣等地。

現。

近代金門的茶文化都與嶢陽茶有 密切關係,有一款通常可見的鐵羅漢, 屬於大家的共同記憶;以祥興茶葉為 記, 標 榜 真 正 鐵 羅 漢 名 色, 背 面強調:遠年久藏岩茶,生津 止渴解酒,諸君光顧請認,蝠 鹿商標為記。長年睽違家鄉的 歸僑,通常在轉運的途中如香 港、潮州、廈門等海港城市, 買些較好的茶葉回來孝敬長輩 及饋贈親友,嶢陽茶也成為家 喻戶曉的品牌。特別的是加送 ▲嶢陽祥興鐵羅漢。

79


季刊

百年金門 ‧ 春 ◆文.圖/洪春柳 民國元年至今,已過百年,百年來的金門,經歷過盜匪、日本手、戰地前線、單打 雙不打、三民主義模範縣、開放觀光、金廈小三通等時期,蜿蜒走來,逐步成長。 金門人處在這樣時空裡,擁有他們自己獨特的島嶼風情。 百年金門,歷史上的春、夏、秋、冬,金門發生了什麼大事?

▲浯江夕照。

80

一月

園。它曾是金城的大垃圾場,縣府以最

0101

節省的經費,最親水的概念,歷時三年,

98.01.01 金城海濱休閒公園落成啟用

將它成功轉型為休閒公園。

座落於浯江溪畔的「金城海濱休閒

園 內, 完 全 露 天 的 賞 景 步 道、 賞

公園」,是一座化腐朽為神奇的親水公

景平台,讓遊人可以無遮無攔地縱觀大


▼ 金門老故事

海,海邊的潮間帶動植物,海中的建功

民 國 50 年 代, 軍 民 往 來 高 雄、 金

嶼,海盡頭的小金門、廈門……。導遊

門之間,唯有號稱「開口笑」的登陸艇

常把旅遊團帶來海濱公園看夕陽,橙紅

可搭,台金之間,船行一天一夜 24 小

的落日,映著蔚藍的大海,沒入翠綠的

時,辛苦非常。自從太武輪加入航線後,

山頭,那是一幅金門千年的美景-「浯

船程縮短為 10 小時,民眾赴台,爭先

江夕照」。

搶票。這樣的情況,持續到民國 76 年

0102

遠東民航飛金才結束。民國 87 年 2 月,

90.01.02 金廈小三通破冰之旅 金門縣長陳水在親率縣府各單位主 管、民意代表、社會名流等,一行 192

曾經風光一時的太武輪悄悄地除役。

0111 90.01.11 八二三戰史館移交金管處

名,搭乘太武號、浯江號客輪,浩浩蕩

八二三戰史館位於金湖榕園右側,

蕩,由金門料羅碼頭出發,乘風破浪,

建於民國 77 年,為紀念「八二三砲戰」

直航廈門和平碼頭。

三十週年而建。館內除展示八二三戰役

6000 公尺的金廈海域,因為國民黨 和共產黨的戰爭,隔絕了 52 年!

0105 97.01.05 首屆金門國際馬拉松 民 國 97 年 1 月 5 日, 首 屆 金 門 國 際馬拉松,國內外選手、金門軍民,約 計 2 萬 3 千多人參與。

0107

史料、武器、文物等外,並以現代科技 建有「震撼劇場」,讓參觀者體驗得砲 戰當時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的壯盛,和 彈如雨下、人命如蟻的人間慘劇。

0115 85.01.15 福建省政府遷回金門 福 建 省 政 府 於 民 國 45 年 7 月, 因 戰地政務委員會的設立而遷離金門,客

85.01.07 廈門市文化局局長彭一萬抵金

居台北新店長達四十年。

訪問座談

0116

彭局長開啟了廈門首長訪金先例, 且與金門地區文藝界人士舉行「金廈文 化交流座談」,達成「金廈兩地先組成 對等文化團體以當交流窗口」的共識。

0109 61.01.09 國防部所屬「太武輪」,首航 抵金 該輪可乘載軍民千人,每週航行高 雄、金門二次。

53.01.16 國防部長俞大維夫婦為擎天廳 剪綵揭幕 擎天廳的剪綵,除了國防部長俞大 維夫婦蒞臨外,香港大導演李翰祥帶著 《七仙女》影片,在擎天廳首映,女主 角江青登台表演舞蹈。 擎天廳的完成,不但是金門軍事工 程的一大盛事,也是金門演藝空間的一 大盛事。此後,金門的演藝勞軍,常以

81


季刊

擎天廳為首場或壓軸末場的演出地點。

0119 97.01.19 慈湖解說站、慈湖三角堡啟用 典禮 金管處範圍內的古寧頭區,園區內 擁有戰場遺跡、古厝建築群和豐富的自

董振良導演,金門人演金門事的《單打 雙不打》,首次從金門百姓的角度,來 陳述民國 47 年至 67 年,這段長達二十 年 的 宣 傳 砲 歲 月, 記 錄 下 金 門 百 姓 對 「戰地」原汁原味的集體記憶。

二月

然生態資源。 慈湖三角堡昔稱「烏沙頭」,是一 處古戰場。民國 38 年,國共兩黨軍事

70.02.03 太武山麓花崗石醫院落成

對峙,慈湖三角堡和廈門島隔海相望,

為增強戰地醫療設施,金防部在夏

氛圍肅殺。戰地政務解除,三角堡的地

興建築花崗石醫院,為全世界第一座藏

雷、鐵絲網、壕溝、砲台、軌條砦等軍

於花崗岩下的醫院。

備工事留了下來,成為戰場遺蹟。

醫院於民國 67 年興工,由忠誠部

慈 堤 外 海, 有 水 道 和 慈 湖 連 成 一

隊開其始,虎軍部隊繼其功,班超部隊

氣,形成寬廣的潮間帶。天然環境的豐

竟其成。穿山入石,鑿壁開空,花崗石

美,加上人為干擾的不多,讓慈湖已成

醫院空間計 8800 餘平方公尺,內有醫

為鷺科、鷗科等水鳥的天堂,尢其是成

療區、行政區等,可容納病床千張。醫

千近萬的鸕鶿群,最讓遊客驚艷連連。

院落成,蔣經國總統命名為「花崗石醫

0120

院」,並親撰落成誌。

86.01.20《金門學叢書》第一輯十冊出

0206

39.02.06 蔣夫人率勞軍團蒞金 楊 樹 清 總 編 輯, 金 門 縣 政 府 與 稻

蔣夫人關心戰士在金門備戰辛苦,

田公司共同合作的《金門學叢書》第一

缺 乏 康 樂 抒 悶, 親 率 勞 軍 團 首 次 蒞 金

輯十冊出版。並獲頒第廿二屆圖書金鼎

門。此行除鼓舞士氣外,並帶動起往後

獎。88 年 7 月,《金門學叢刊》第二輯

婦聯會勞軍團年年來戰地的慣例。

十冊再面世。亦獲頒第廿五屆圖書金鼎

0217

獎。 民 國 90 年 5 月,《 金 門 學 叢 刊 》

40.02.17 顧正秋劇團隨台灣各界前線慰

第三輯十冊再推出。合計三輯 30 冊。

勞團抵金門

0123

一代青衣祭酒顧正秋率「顧正秋劇

84.01.23 金門電影《單打雙不打》在金

團」,隨台灣各界前線慰勞團抵金門,

城民眾育樂中心首映

行 程 自 2 月 17 日 至 3 月 4 日, 在 金 門

自由日。黃克全原著,周美玲編劇,

82

0203

掀起半個月的「顧劇團熱潮」。


▼ 金門老故事

顧劇團帶來平劇《坐宮》、《拾玉

的娛樂需求,金門十幾家的電影院如雨

鐲》、《武家坡》、《雙園會》、《蘇

後春筍般地興起。僑聲是當年唯一有冷

三起解》、《汾河灣》、《梅龍鎮》等

氣 的 高 級 戲 院, 經 常 放 映 首 輪 的 院 線

戲碼。演出地點包括中正堂、洋宅、盤

片,假日場場客滿,草綠色的阿兵哥人

山、料羅、珠山、瓊林等聚落。

山人海,帶動消費,故周圍的新商圈有

0226

「金門西門町」之稱。 戰地政務解除,駐軍減少後,金湖

91.02.26 煙火取代砲火,金廈海域夜空 第一次同綻光芒

商圈生意一落千丈,曾走過 40 多年璀

元宵夜。湖下海堤舉辦「金廈同心

璨歲月,帶給軍民無數歡樂記憶的僑聲

慶元宵.兩岸歡慶共此時」活動,金門、

戲院,因虧損連連,也不得不吹下熄燈

廈 門, 首 次 隔 海 同 步 施 放 五 彩 高 空 煙

號。

火,為兩岸小三通後的金廈海域帶來亮

0304

麗的夜空。

41.03.04 蔣中正親題「毋忘在莒」四字

三月

贈與金門 金門鑴銘「毋忘在莒」四字於太武

0301 40.03.01 金城中正堂落成 慶 祝 總 統 蔣 公 復 職 周 年, 金 門 第 一間大禮堂─金城中正堂落成典禮,胡 璉司令官主持,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蒞 會,一同慷慨致詞:「我們一定要光復 大陸河山!」 中正堂在民國 49 年至 52 年,作為 「金城戲院」,每晚人潮熱鬧。後來成 為金門高中禮堂。中正堂宏偉典雅,外 觀全漆以白泥,故有「白宮」之稱,歷 屆金中人也因此稱其高中生涯為「白宮 歲月」。

0303 97.03.03 金門最後一家電影院,僑聲吹 熄燈號 僑聲戲院創建於民國 56 年,那個 年代,戰地娛樂缺乏,為因應十萬大軍

山巔,以激勵士氣。 「毋忘在莒」意取田單復的故事。 戰國時期,齊國被燕國連攻七十二城, 田單以即墨和莒城為反攻基地,再復齊 國。 勒石太武山巔,那時的玉章山路尚 未築成,石雕師傅要扛工具、背材料, 由蔡厝爬山越石,直上山巔,再以簡陋 的鷹架,對抗強勁的山風,一鑿一鑿艱 難從事。此工程由蔡清發、張再興總其 事,結合金門石雕師傅近十人,以四個 月的工作天如期完成。

0307 78.03.07 空大宣布設金門學習指導中心 空大為高等教育兼成人教育性質。 金門空大的設立,為許多高中職業畢後 在金門就業的公職人員,提供了一個在

83


季刊

▲金門中正堂。

職進修的管道。 空大金門學習指導中心校址,先借

在前哨」的情緣。鄧麗君執意以親切的

用金門高中,後遷借莒光山莊,直到民

小型演出,與戰地官兵們同聚歡唱。

國 85 年,才在金城西海路建築了寬敞

0321

的校舍。

89.03.21「離島建設條例」在立法院拍

0308

板定案

80.03.08 鄧麗君.君再前哨

84

「君再前哨」乃延續其十年前「君

條例中的十八條規定:「為促進離

由娃娃歌后到愛國藝人,鄧麗君來

島發展,在台灣本島與大陸地區全面通

過金門勞軍多次,有「永遠的軍中情人」

航之前,得先行試辦金門、馬祖、澎湖

之稱。最具代表性的 3 次,為民國 70 年

地區與大陸地區通航。」

9 月的「君在前哨」,同年 11 月的「離

此離島建設條例的通過,為兩岸小

島外的離島」,和民國 80 年的「君再

三通訂定了法源依據,也提供了離島地

前哨」。

區長期建設的法律保障,是金門歷史性


▼ 金門老故事

的一刻。

因為戰地時期嚴禁民眾水邊習泳, 故金門這一代中、老年人多旱鴨子,作

0329 79.03.29 金門縣立游泳池暨網球場開幕

為金城第一座游泳池,開放之後,不僅

此游泳池佔地上千坪,耗資五千多

是年輕族群愛戲水,中、老年的旱鴨子 更是努力划水習泳,成為游泳池畔的一

萬元。

大特色。

▲擎天廳。

85


季刊

藝文訊息

1-3 月 ◆文/張孝芳.圖/文化局

金門縣文化局網頁 http://web.kmccc.edu..tw 金門縣文化局藝文活動資訊系統 http://www.kmccc.edu.tw/ 金門縣文化局出版品數位典藏 http://ebook.kmccc.edu.tw/ 金門縣文化局整合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 http://library.kmccc.edu.tw/ 金門縣地方文化館資訊網 http://www.jinmenwhg.com9.tw/

金門縣文化局 103年1月藝文活動

86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地點

1

驅山走海金門寫生聯展

1/1-1/21

08:00-17:30

文化局第一、 二展場

2

金門攝影聯盟攝影展

1/1-2/10

08:00-17:30

文化局培基廳

3

2014 第 28 屆亞洲國際美術展-主持 人徵選

1/1-1/11 申請報名 1/12 14:00 徵選大會

文化局演藝廳

4

2014 第 28 屆亞洲國際美術展-美展 大使徵選

1/1-1/11 申請報名 1/12 15:00 徵選大會

文化局演藝廳

5

慈濟 2013 年金門區社區歲末祝福

6

第 28 屆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金門邀 請展

7

103 棠風舞宴-春曉花開舞吟春

1/5

13:30-16:30

文化局演藝廳

1/18-3/25

09:30-17:00

文化園區游藝 館 ( 金門大學 海洋與邊境系 館一樓 )

1/19

19:30

文化局演藝廳


▼ 藝文訊息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地點

8

石怡蔚 V.S 鄭秋美書藝特展

1/23-2/4

08:00-17:30

文化局第二展 場

9

新春年畫展

1/25-2/4

08:00-17:30

文化局第一展 場

10

寒假兒童活動∼「閱讀-讓我們更靠 近」( 二梯次 )

1/25、1/26

09:00-11:40 14:00-16:40

文化局三樓會 議室

《躍馬迎春.觀賞民間傀儡戲》新春 1/31( 初一 ) 特演! 11 傳統藝師 / 蔡遠進傀儡戲揭春表演 ( 除夕、2/10 09:30-12:30 ◇配合光觀公車 ( 台灣好行 ) 到館時 休館 ) 段演出

金門文化園區 歷史民俗博物 館 ( 大廳 )

金門文化園區 1/31-2/14( 除 《賞玩.博物館》新春開大獎!躍馬 歷史民俗博物 12 夕、2/10 休 09:30-17:00 闖關射燈謎,天天加碼好禮送! 館 ( 燈謎區 2、 館) 4館) 《小小畫家 • 玩創意》彩繪金門風 13 師爺特展

1/31-2/14( 除 夕、2/10 休 館)

09:30-17:00

金門文化園區 歷史民俗博物 館(圖書展示 區)

87


季刊

金門縣文化局 103年2月藝文活動 活動名稱

14

15

《微光歲月 - 百年鄉情》金門老照片 故事特展

《人間有福 & 再賞迎神舞會》金門 迎城隍攝影之美特展

日期

時間

地點

09:30-17:00

金門文化園區 歷史民俗博物 館(第一展示 區)

09:30-17:00

金門文化園區 歷史民俗博物 館(企劃展示 區)

1/31- 2/14( 除夕、2/10 休館 ) 1/31-2/14( 除 夕、2/10 休 館) 第一階段 1/31-2/4

《邀您走入博物館 • 驚喜送大獎》 16 新春送好禮 • 天天抽特獎活動

第二階段 1/31-2/14 ( 除夕、2/10

金門文化園區 歷史民俗博物 09:30-17:00 館 ( 大廳、2、 4館)

休館 )

88

17

「心靈的島嶼」國際藝術邀請展

2/6-3/16

08:00-17:30

文化局第一、 二展場

18

金門 2014 元宵燈會

2/14-2/16

09:00-22:00

總兵署 內外廣場

19 金門 2014 元宵燈會-馬年提燈發放

2/14

18:30

總兵署 內外廣場

20

金門 2014 元宵燈會-點燈儀式、踩 街

2/14

18:30

總兵署 內外廣場

21

金門 2014 元宵燈會-燈謎會

2/14-2/16

19:00-21:30

總兵署 內外廣場


▼ 藝文訊息

金門縣文化局 103年3月藝文活動 活動名稱

日期

時間

地點

1

心靈的島嶼-國際藝術邀請展

2/6-3/16

08:00-17:30

文化局第一、 二展場

2

103 年贊助地方文獻出版

2/13-3/31

08:00-17:30

文化局

3

第 28 屆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

2/24-4/10

09:30-17:00

文化園區

4

第 11 屆浯島文學徵文

2/26-4/15

08:00-17:30

文化局

5

第 28 屆亞洲國際美術展覽會按讚活 動

3/8

09:30-17:00

金門大學金沙 校區教學大樓

6

金門縣美術家聯展

3/20-4/16

08:00-17:30

文化局 第一、二展場

7

文化走春(二梯次)

3/22、3/23

08:10-12:00

金門各地

8

旅遊講座:一輩子玩不完的世界遺產

3/29

14:00

文化局 三樓會議室

89


季刊

118

季刊 期

中華民國103年4月 出 版 者/金門縣政府 發 行 人/李沃士 社 長/李錫隆 總 編 輯/黃雅芬 主 編/傅仰添 執行編輯/陳榮昌 發 行 所/金門縣文化局 地 址/893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電 話/(082)323169.328638 傳 真/(082)320431 設計印刷/舜程創意行銷有限公司 電 話/(04)23214125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台誌第2011號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1229號執照登記為(雜誌類)交寄

90


▼ 藝文訊息

91


季刊

92

GPN:200670003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