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88 玉堂佳器-黃民三博士珍藏瓷器專場

Page 1

華輝拍賣行有限­公司

華輝二○一八春季精品拍賣會(二) Fortune 2018 Spring Auction of Delicate Items (II)

黃民三博士珍藏瓷器專場 Important Ceramics Collection of Dr. Min Sam Wong 2018年5月31日(星期四)  上午十一時 Thursday, 31 May 2018 at 11:00 am

Vol.88 黃民三博士珍藏瓷器專場

3 1

傳 真 (Fax) : (852)3904 3780

2 0 1 8

電 話 (Tel) : (852)3904 3490 www.fortuneauctioneers.com

M A Y

香港上環皇后大道中 340 號 華秦國際大廈 G2 6-8 室 Unit 6,7 & 8 on Ground 2 Floor, Hua Qin lnternational Building, 340 Queen´s Road Central, Hong Kong

Fortune


黃民三博士(1896-1986)原名良弼,祖籍廣東 台山,牙醫國際學院 ( 前身為萬國牙科學院 ) 中國 五位發起人之一,香港牙醫學會成立人之一,美國 明尼蘇達大學牙醫博士。1896 年生於加拿大卑斯省, 三歲歸里,就讀當地私塾。1910 年旋赴笈美國,期 間因協助革命黨籌款而認識孫中山先生,因拜服其 “三民主義”之理論,從而展開救國之抱負,並更 名民三。1926 年大學畢業後,開始以牙科醫生身份 回國執業,並設館於廣州大南路。因研發瓷牙之製 作,而引伸對陶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正值當時局 勢動蕩,為接濟周遭親朋,又不惜以重金收購古董 瓷器。經年累月,藏品達到了可觀之數目。1947 年, 黃博士帶同所有藏品舉家移居香港,並開始有系統 的整理及編排。 黃博士雖非專業收藏家,但他對每件藏品都觀察 入微,分析獨到,並悉心保存超過半世紀,歷劫不糜。 時至今日,按其家屬意願,將部分藏品公開拍賣, 以饗同好,使公眾能將之存承,引為佳話!


1001

「大明嘉靖年製」款

青花冰梅纹葫芦尊

清康熙

高 28 cm.

起拍价(港元):  25,000


1002

粉彩无双谱帽筒 二件

清道光

高 28 cm.

起拍价(港元):  40,000


1003 高 36 cm.

起拍价(港元):  30,000

胭脂紅是清代極具劃時代意義和技術含量的彩釉之 一,它是引入西方配釉的方法,在紅釉中加金以低溫 燒成,由於燒製不易,提純困難,頗為名貴,胭脂紅 料與一般青花和粉彩作品相區別,此器通體以胭脂紅

堆胭脂料云龙纹胆瓶瓶 连座

清乾隆

料裝飾,胭脂紅料為釉上彩料,呈現自然的層次,如 同淺浮雕效果,藝術表現力極強。繪飾細膩,勾畫精 湛,龍鱗排布櫛比,體現了製瓷工匠極為高超的技術 水準極脫俗的藝術審美。胭脂紅明妍瑰麗,嬌豔奪目, 襯以白釉為地,對比鮮明,突顯神韻。 此拍品外壁以胭脂紅料繪製雲龍紋圖,畫中蒼龍翻 騰於雲霧之間,俯首下探,龍與龍之間四目相對,氣 勢磅礴。其鬃髪橫批,雙睛怒張,身軀矯健有力,五 爪鋒利無比,視之威風凜凜,與周身雲紋勾連銜接自然, 神威凜然中又見雋雅。整幅畫面極富動感,張弛有度, 扣人心弦,風格凌厲恢弘。

参阅北京匡时国际 2017 春拍 Lot120


1003


1004 高 16 cm.

起拍价(港元):  100,000

「雍正年製」款

仿汝釉葫芦尊瓶 连座

清雍正

雍正朝瓷藝精湛,其中仿造宋官釉汝釉器一項最為傑出,是歷史上 仿汝釉中有代表性的一朝,仿燒宋代五大名窯的色釉達到了與真無二的 程度,雍正帝屢次拿出內府藏宋代原器,發與唐英命其對照仿製,英經 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將汝釉,這種臻至美之釉色成功仿製。此種葫蘆尊 應是清代雍正時期御窯廠創新器型,,除常見仿汝釉外,亦有青花、粉彩、 鬥彩、粉青、秋葵綠釉等品種,有大小不同類型,可見該類製品頗受雍 乾兩朝帝皇之喜愛。 葫蘆瓶造型端莊凝練,唇口外翻,上下腹圓鼓,細腰,臥足,尊內 外滿施仿汝釉,釉質晶瑩醇厚,光華潤澤,大開片疏朗有致,足端露胎 處塗醬色護胎釉型,造型古樸之中又見韻律。尺寸較小,可作陳設觀賞, 又適宜上手把玩,為雍正官窯之雋品。青花書「雍正年製」四字雙行楷 書款。


1004




1005 高 27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0

「大清乾隆年製」款

仿汝釉瓜棱贯耳直颈瓶

清乾隆

瓜棱瓶是宋瓷中常見的樣式之一,宋汝釉是失透釉,釉面厚潤而無 光澤,而乾隆朝仿汝釉釉面玻璃質感強,瑩潤光亮。瓜棱式瓣造型於燒 造極不容易,如稍有不慎會致變形,而此拍品瓶造型規整,色與造型搭 配得宜,自然淳厚卻不失典雅的文人氣質,可見燒造工藝之精,是為乾 隆御窯難得陳設式瓷器。 拍品通體及足內施仿汝釉,釉顯灰白色,通體開釉裂紋,清淡素雅、 釉色輕盈新麗。足邊塗深褐色釉汁,褐色護胎釉,以仿宋瓷鐵足之意。 其腹部以凹凸弧線而組成近似瓜棱式的器形,凸顯秀麗靈巧、輕盈活潑 之感。拍品器形直口,長頸,頸部兩側配置兩貫耳,瓜棱圓鼓腹,圈足, 底書「大清乾隆年製」青花篆書六字款。

参阅伦敦佳士得 2011 年春拍 Lot 313

参阅华辉 S83 期同一藏家汝釉拍品 成交价 190 万


1005


1006 高 44 cm.

起拍价(港元):  30,000

粉彩瓷器開展到雍正期間極為盛行,雍正粉彩在康熙粉彩的基礎上有很大發展, 無論造型、彩繪技法還是紋飾,都達到一定的水準,雍正朝堪稱在粉彩瓷器上最

粉彩故事人物瓶

清雍正

具代表性。 其時景德鎮禦窯廠呈現出全部昌盛的現象,出於雍正帝的喜好和宮廷擺設、使 用的需要,很多燒製粉彩瓷器,並替代了彩色的位置,變成釉上彩的幹流。不管 顏色和描寫技巧都有了長足的前進,而雍正粉彩的顏色具有鮮而雅、粉而柔的特點, 色彩豐富多變,同一種色又有濃淡深淺之分。 本瓶造型似棒槌,又名「棒槌瓶」 ,這種造型始於康熙時,曾風靡一時。雍 正棒槌瓶一改康熙時渾厚古拙之風,代之以輕巧秀麗,是與硬棒槌瓶相對而言, 指雍正時期燒製的一種器形,造型不及棒槌瓶挺拔,故又稱「軟棒槌瓶」 。 此拍品瓶器形稱為軟棒槌瓶, 侈口,束頸,直筒形腹,折肩腹下略收,圈足, 本瓶構圖局部留白,繪畫出主要人物之餘,襯以雍正朝獨特的牡丹花,為畫面 增添一份新鮮感,令人賞心悅目。


1006


1007 高 40 cm.

起拍价(港元):  50,000

琺花又稱“法華”,為元明間山西陶胎琉璃釉彩器, 多以寶石藍為底色再施黃、綠、白等彩,並以壁畫中 瀝粉法凸起勾勒出紋飾輪廓,風格獨特,別有韻味。 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中晚期而盛於明。到了 明代法花彩的用途較為廣泛,到了清雍正以後 便漸漸停造。器型以罐和瓶居多,人物造像 由為出眾,圖案以人物和花鳥為主。其主 要特點是,表面採用堆貼技術,紋飾圖案 富有立體雕塑感,玲瓏華麗。 此拍品以琺花器常見手法裝飾,寶石 藍為底,各彩施於其上,此梅瓶整體構 圖疏密有致,層次感極為豐富;器身凸 起的線條勾勒清晰。而器型富有正德朝梅 瓶風格,呈小圓口、短頸、豐肩、腹部深長。


1007


1008 宽 18 cm.

起拍价(港元):  80,000

筆海是文房用具中的一種,其功用與筆筒相近,為插放毛筆之用。

青花淡描故事人物笔海

清康熙

但其直徑比一般筆筒粗很多,體量大很多,故名為“筆海”。這種矮 而粗的筆海,所擺放是筆桿短而粗的抓筆,亦會擺放畫紙或小畫軸等。 淡描青花是用比較淺淡的青料勾勒紋飾線條,就是以比較淺淡的 鈷料在瓷器胎體上勾勒紋飾輪廓,採用淡描青花繪畫,畫面清新淡雅。 而在輪廓裡不加或極少填色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有人認為“淡描青 花”這種技法是由“鬥彩”技法派生出來的,因為“鬥彩”即以釉下 青花勾勒輪廓線後,再在輪廓線內填塗各種釉上彩,從而形成釉下青 花和釉上五彩相結合的彩瓷品種。那麼,在“鬥彩”工序進行到一半 時,即勾勒出青花輪廓線,而不填塗釉上彩,就形成了“淡描青花” 這種形式,所以有人稱“淡描青花”為“漏彩”,就是這個意思。


1008

(背)

(正)


1009

「大清康熙年製」款

墨地素三彩喜鹊登梅笔海

清康熙

宽 20 cm.

起拍价(港元):  80,000


1010

雕瓷镂空岁寒三友笔筒

清康熙

高 14 cm.

起拍价(港元):  60,000


1011 宽 17 cm.

起拍价(港元):  150,000

「大清乾隆年製」款

仿官釉折沿洗 连座

清乾隆

宋代五大名窯始終是明清兩朝官窯追慕效仿的典範,而此仿官釉 折沿洗為清朝仿宋官窯之作,不但承繼了宋官窯的造型端雅,更為難 得的是在洗的口沿和底足上,完美再現了宋代官窯最具特徵的“紫口 鐵足”,此式折沿洗始燒於雍正一朝,乾隆早期繼之,為此時宮廷摹 古藝術之代表。清代雍乾兩朝摹古之風盛行,宋瓷素雅大氣,成為此 一時期官窯慕古之典範。 拍品器施仿宋官釉,質釉豐厚,釉面質感細膩光滑,並見細開片紋, 紋理開片,疏密有致,口唇釉層相對薄而胎色透出成暗色邊。折沿洗, 口外圓唇,淺腹,平底。平底內凹為足,呈深褐色,略有官窯紫口鐵 足的意向,外底寬平滿釉,整器造型古樸,釉色勻淨,為清乾隆慕古 之佳作。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篆款。


1011

参阅香港苏富比 2017 春拍 Lot3672 参阅图中的拍品釉色与本品相似,可资比较


1012 宽 13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

太白尊是一個清康熙時期官窯典型器物,又稱太 白壇、雞罩尊。清康熙官窯典型器物之一,因摹仿詩 人、酒仙李太白的酒壇,故名。又因形似圈雞用的罩, 還有“雞罩尊”之稱。此太白尊口微撇,通體施白釉, 淺束頸,圓肩,腹部漸闊呈半球形,腹外壁塑飾玉璧 狀團螭紋紋,下承內凹淺圈足,足面澀胎,書風精煉, 釉色清潤沉穩。其通體施白釉,釉色微微泛青,釉質 清潤清涼,別有一番情趣。底款以白地青花「大清康

「大清康熙年製」款

白釉雕瓷团凤太白尊 连座

清康熙

熙年製」三行六字楷款。

参阅香港苏富比 2017 春拍 Lot3607


1012


1013 宽 13 cm.

起拍价(港元):  25,000

太白尊是清瓷中最知名的器型之一。太白尊又 称太白坛、鸡罩尊。清康熙官窯典型器物之一, 因摹仿诗人、酒仙李太白的酒坛,故名。又因形 似圈鸡用的罩,还有 " 鸡罩尊 " 之称。红釉其因铜 红烧製过程不稳,红釉烧製丽色难求,康熙红釉 多为文房用具或摆设等小件器物,制作工艺精湛, 著名的“八大码”有菊瓣瓶、柳叶瓶、莱菔尊、

「大清康熙年製」款

豇豆红团龙纹太白尊

清康熙

蟠龙瓶、洗、太白尊、苹果尊、印盒等。 此太白尊口微侈上,短颈溜肩,广腹,形似半 球,凹足。器身罩施铜红釉,呈猪肝红色,釉表 有红色苔点与色晕。腹部浅刻暗花团螭纹三组, 口沿及器内施白釉,底外白地青花「大清康熙年製」 三行六字楷款。

参阅上海匡时秋拍 2017 秋拍 Lot1054


1013


1014 宽 11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

豇豆红创烧于康熙时期,以铜为主要呈色剂,以吹釉方式把铜 红釉分若干次施于胎面,烧制难度大,产量少,多为小件文房用具。 豇豆红的烧成难度大,制作时间短,较郎窑红更难。因此只由官窑 少量生产,以供皇室内廷使用。其器物内白外红。外壁用吹红法吹釉, 再高温烧成,在用还原焰烧制过程中,巧妙地放入一点 空气,使得红色既出,又形成了红釉层次不同 的水渍现象,于铜在各部分的密度不同,

「大清康熙年製」款

豇豆红水洗

清康熙

烧成后呈色各异:有的在匀净的粉红 色中泛着深红斑点,或者红点密集 成片,有的则在浅红色中映而疏 露着绿斑或色晕。 本 拍 品 器 形 口 内 敛, 扁 圆形腹,浅圈足,足沿露胎。 造型精巧,胎质坚实。外 壁施豇豆红釉。器里及足 底施白釉。足内书青花“大 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 书款。造型精美,精巧可人, 釉汁膄厚莹润,为文房之佳 作。

参阅中国嘉德 2010 秋拍 Lot2363


1014




1015

珊瑚红描金开光花鸟大赏瓶 清


1015

高 70 cm.

起拍价(港元):  80,000


1016

粉彩庭园耍乐图花盆

清乾隆

宽 33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


1017

红釉鼓墩 一对

清中期

高 22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


1018


粉彩仿斑竹开光花鸟六角绣墩 一对

清乾隆

1018

高 49 cm.

起拍价(港元):  60,000


天蓝釉竹节纹六角绣墩 一对

1019

高 48 cm.

起拍价(港元):  40,000


青花缠枝莲纹绣墩

清乾隆

1020

高 46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


1021

青花四爱图掛屏 清乾隆


1021

37 ×24 cm.

起拍价(港元):  80,000


1022 43×66 cm.

起拍价(港元):  30,000

元代至元十六年 ( 西元 1279 年 ) 元世祖忽必烈在烈珠山设“浮梁瓷局” 负责为皇家监造御用瓷。明洪武二年 ( 西元 1369 年 ) 朱元璋将浮梁瓷局改 为“御器厂”, 清康熙年间又改为“御窑厂”, 后来御窑厂规模不断扩大 , 建 有衙署、作坊、窑房以及附属的祠、庙、亭、阁等。这是集中了最优秀的人才, 最精湛的技艺,最精细的原材料,最充足的资金,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瓷 器,成为真正的无价之宝。

粉彩唐英婴戏图掛屏

清乾隆

唐英是雍正 , 干隆两朝的督陶官 , 是我国古代杰出的陶瓷艺术家。唐英隶 属汉军正白旗。西元 1728 年,他奉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唐英不仅仅是一 个管理者 , 更是一个陶瓷制作工艺的实践者。他献身瓷艺,以此为乐,锲而 不舍。为潜心研究瓷器制作工艺,他“杜门谢交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 与工匠“同其息食者三年”,成为陶瓷艺术大师。唐英因为兼顾太多 , 分散 精力,于是先后向两次干隆皇帝提出请辞 , 要求辞去“关税官吏”这一让人 欣赏的官职 , 而专司“督窑官”一职。雍正 , 干隆时期的御窑又称 “唐窑”, 就是后世对唐英最大的肯定。


1022


1023

青花刻玉兰竹石图花觚

高 42 cm.

起拍价(港元):  10,000


1024

青花庭园仕女图宝字瓶

高 60 cm.

起拍价(港元):  10,000


1025

窯变釉胆瓶

清中期

高 28 cm.

起拍价(港元):  15,000


1026

钧窯瓜棱瓶

高 35 cm.

起拍价(港元):  15,000


1027

石湾窯变釉大方觚

高 61 cm.

起拍价(港元):  25,000


1028

孔雀绿釉方瓶

清中期

高 45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


1029

墨地素三彩八蛮进宝图天圆地方瓶

高 51 cm.

起拍价(港元):  10,000


1030

龙泉凸瓷云鹤鹿耳凤尾瓶

高 25 cm.

起拍价(港元):  25,000


1031 龙泉镂空瓶座

宽 27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


1032 仿哥釉缕空瓶座

清中期

高 16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


1033 窯变叠石式水仙盆

清中期

宽 21 cm.

起拍价(港元):  30,000


1034 珊瑚红水仙盆 一对

清中期

宽 22 cm.

起拍价(港元):  40,000


1035 珊瑚地仿木纹水洗

清乾隆

宽 14 cm.

起拍价(港元):  10,000


1036 粉彩花卉开光儿童耍乐绣墩 一对

清同治

高 33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


1037

绿釉嵌瓷对联掛屏

84 x 19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


1038

白釉嵌瓷对联掛屏

125 x 22 cm.

起拍价(港元):  15,000


1039 粉彩三星贺寿笔筒

清中期

高 12 cm.

起拍价(港元):  15,000


1040 素三彩八骏图水盂

宽 21 cm.

起拍价(港元):  10,000


1041 「玉堂仙馆」款

素三彩雕瓷竹节式笔筒

清道光

宽 13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


1042 素三彩仿生瓷树式龙纹水洗

宽 26 cm.

起拍价(港元):  10,000


1043

红釉仿生瓷树式水洗

清中期

宽 12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


1044

「大明嘉靖年製」款

墨地素三彩云龙纹笔筒

清康熙

高 12 cm.

起拍价(港元):  30,000


1045 豇豆红撇口笔筒

早清

高 14 cm.

起拍价(港元):  30,000


1046

「大清道光年製」款

粉彩西湖十景题诗纹棱口盘

清道光

宽 18 cm.

起拍价(港元):  15,000

1047

粉彩芝兰竹鹿图盘 一对

清乾隆

宽 18 cm.

起拍价(港元):  15,000


1048

「嶰竹主人」款

松绿地粉彩四季花鸟纹格碟 一对

清道光

宽 11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


1049

蓝釉刻八卦帽耳兽足炉

高 23 cm.

起拍价(港元):  15,000


1050 红釉如意纹饕餮三足炉 连座

清中期

宽 23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


1051

钧窯笔掭

宽 11 cm.

起拍价(港元):  10,000

1052

仿官釉笔架

清中期

宽 13 cm.

起拍价(港元):  8,000


粉彩花卉草虫纹文房 一套六件

清同治

1053

宽 5 - 9 cm.

起拍价(港元):  15,000


1054

青花锦地摇铃瓶、绿釉小天球瓶 一共四件

清乾隆

高 6 - 9 cm.

起拍价(港元):  5,000

1055

连五彩花卉双耳瓶

蓝釉哥地青花双耳盖瓶、粉彩花卉纹印盒

清中期

高 6 - 10 cm.

起拍价(港元):  5,000


1056

素三彩四季花卉纹方瓶 连青花鸡心水洗

清康熙

高 5 - 14 cm.

起拍价(港元):  5,000

1057

连黄釉瓷印 三件

雕瓷松节绿釉笔洗、白釉水盂

宽 5 - 8 cm.

起拍价(港元):  5,000


1058

单色釉瓶、水盂、笔洗 一组五件

宽 7 - 11 cm.

起拍价(港元):  5,000

1059

各式笔架印盒 共五件

宽 4 - 10 cm.

起拍价(港元):  5,000


1060 各式煙壶 一组十件

高 4 - 10 cm.

起拍价(港元):  5,000


1061 五彩龙纹玺

宽 13 cm.

起拍价(港元):  5,000


1062 高 27 cm.

起拍价(港元):  30,000

福建德化白瓷因具有溫潤純淨的質感,自明代以 來即享譽中外,其品種繁多,但最精美者當屬各類瓷 塑造像,不僅是傳統製瓷工藝上的突破,更讓中國 瓷塑在全世界大放異彩。拍品和合二仙,其工 藝之複雜、形象之生動,為個中翹楚, 且成對保存,極為難得。

苏加善製 德化和合二仙

蘇加善是清末民初的一位聞名 遐邇的德化瓷雕名家,他傳世的 瓷雕作品並不多見,在傳承千年的 德化窯陶瓷上,在歷代中的名家中可以說

是層出不

窮。 此拍品德化和合二仙,做工精細,衣紋處理及開臉 方式極為寫實,釉色清亮潤澤,儘管局部有窯裂痕 跡,但瑕不掩瑜,仍屬不可多得的德化作品, 背部並鈐有“德化”葫蘆款、“蘇加善製” 篆書方印。



1063

瓷塑素三彩观音佛龛

清康熙

高 24 cm.

起拍价(港元):  20,000


1064

粉彩童子手足情深

民国

高 42 cm.

起拍价(港元):  10,000


1065

哥釉加彩汾阳庆寿

民国

高 38 cm.

起拍价(港元):  15,000


1066

仿官釉寿星

清中期

高 26 cm.

起拍价(港元):  10,000


1067

潘云龙造粉彩锦鸡 一对

民国

高 48 cm.

起拍价(港元):  10,000


1068

粉彩瓷塑鸟

清乾隆

高 21 cm.

起拍价(港元):  10,000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