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新芽 2020 年度工作報告

Page 1


02

新芽放送!

08

議會 Open Door:議會預算透明化

03 09 12

回顧合併升格十年,台南的下一步是 ? 光電巨獸吞噬土地-再生能源與環境議題兩難

都市尚未縫合,市民卻被撕裂-南鐵東移案記者會紀要

13

記憶匯流-轉型正義在地推廣計畫

19

從看見到發聲-臺南市兒少權益推廣培力計畫

15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31 33

1945 - 1997 舊臺南市政治記憶採集計畫 迷霧森林:新芽 x IORG 資訊戰講座 媒體曝光與網路經營

新芽挺平權,一起「 鬥鬧熱 」 新芽撐香港:612 活動記事 g0v Summit 2020 @ 台南 新芽講堂

新芽地方政治讀書會 新芽志工團 新芽行腳

2020 台南大事紀 財務報告

台南新芽 2020 年度工作報告( 2020 年 4 月 出版 ) 發

行 | 臺南市台南新芽協會

發 行 人 | 嚴婉玲

執行編輯 | 林建諭、羅嘉華 美編設計 | 羅嘉華 封面設計 | 張書維

VI 設計 | 尤洞豆(洞豆傳媒)

理 監 事 | 嚴婉玲、許慧懿、郭復齊、 曾靖雯、張恆豪、吳展瑋、 高耀威、陳郁玲、林哲瑋、 吳宣瑩、洪敬舒、陳柏勳


新芽放送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2020 一定是歷史上需 要被記得的一年。去年的台南新芽也跟「 歷史」這兩個字息息相關,我們與文化部 合作的 「 1945 - 1997 舊臺南市政治記憶採 集計畫 」及與促轉會合作的「記憶匯流: 轉型正義在地推廣計畫」都是對於歷史的 回顧與審視;特別在「府城春秋-舊台南 市政治記憶文史展」的過程中,許多市民 藉由觀展的經驗,發現歷史河流中的粼粼 波光,不僅發現了以往從未細看的台南, 也從中獲得對於台南未來發展的反饋。 而 2010 年台南縣市合併升格迄今已十年, 舊縣區與市區之間的縫合是否順利?抑或 是加深了彼此的鴻溝?為了理解這些問題 ,我們推動了「升格十年」的專案,針對 「政治」、「人口」、「交通」及「教育 」四個面向,深入了解這十年以來台南有 哪些改變。另外在去年底我們也舉辦了「 升格十年論壇」,讓代表「歷史」的文化 古都開發議題與代表「未來」的台南地區

小海

淨文

嘉華

研究員

執行秘書

社群設計師

青年議題在此處交會 , 也激發了許多思考 與迴響 。 對於議題的關注,仍然是我們的主要工作 項目。我們不僅持續關心台南市議會議事 透明化的進展,針對漁電共生及南鐵案也 多有關注,還參與了 612 挺香港遊行及台 南彩虹遊行,更與 IORG 共同合作,針對 日漸受到重視的資訊戰議題舉辦了多場講 座,也承辦了兒少代表培力計畫,期望以 台南新芽的一己之力,將各種需要被關注 的議題傳遞給更多人,也期望未來能夠吸 引更多人加入,一起共灌溉、齊播種、同 施肥、挺新芽。

台南新芽理事長 嚴婉玲 台南新芽秘書長 林建諭 暨 辦公室全體同仁 敬上

這一年陸續造訪左鎮、新化、玉井、新營等的在地經營團隊,另外為了 讓更多人理解資訊戰、假訊息的背景成因及並進行防範,我們與研究組 織合作持續到各縣市進行分享討論,看似不斷移動奔忙但也充實,切身 體會公民意識的實踐即來自日常生活本身。 在新芽到職來到第二年,練等、打怪、過關是這一年下來的縮寫,也是 誠實面對自己的能耐,看見自己的優劣及不足。在這一年的活動執行中 也遇見許多志工及社群,作為自己接觸公民參與的大起點,期待能看見 更多民眾願意參與公眾事務,在談論自身關注議題時,眼神閃爍發光。 在自介裡總會加上「 aka 新芽辦公室縣民 」,除了想說明「台南市民」 的觀點還有很多種可能,同時也提醒自己要繼續保持這種特殊性。「台 南人」身分認同之旅目前仍在路上,下一站將是「國土計畫」,也希望 未來能遇到更多同行夥伴。


回顧合併升格十年 , 台南的下一步是 ? 文/台南新芽理事長 嚴婉玲

台南縣市合併升格十年,當時市府所提出的城市願景是否已 實現?還是理想與現實終究存在著差距? 2020 年,新芽從

「政治」、「人口」、「交通」、「教育」等四大議題著手 ,製作懶人包讓市民了解十年間台南產生哪些變化,也在 2020 年 12 月 4 日舉辦年度論壇討論「台南是否真的青年宜

居」及「文資與開發應如何共存」。透過回顧十年的討論, 我們試著理解現下的台南,並展望接下來的十年。

以下簡要介紹懶人包與論壇內容,並將於文末提出短評。

3

懶人包摘要


政治

縣市合併後,地方政治制度的變化頗大,從議員層級的席 次減少、增加兩席平地原民議員,到鄉鎮市層級的地方自 治改變,由民選鄉鎮市長改成官派區長,在在都對於原縣 區造成明確的影響與改變。財政方面,台南升格直轄市後 雖獲得更多財源,但財源自籌能力卻是六都最差,若地方 無法創造更多的自籌收入,也將限縮台南未來發展。

人口

台南市的人口在十年間僅小幅成長 3 千多人,仍維持在 190 餘萬人,未如合併時所期待的成長至 200 萬人。然而 ,受到南科的吸力與舊市區飽和的推力影響,整體人口分 佈已有向舊台南市區周邊區域如永康、安南區及南科地區 移動的趨勢。另一方面,在少子女化的影響下,台南已有 15

個行政區邁入超高齡社會,未來高齡者的社會福利規

劃將是政府的重要課題。

交通

縣市合併後交通規劃的視野擴大,大尺度的便捷路網成形 ,使人的流動更加快速。但台南市的大眾運輸仍待改善, 除了公車票價高、路線複雜,再加上與私人運具共用道路 ,無法有效改善交通壅塞的情況。而捷運系統目前預估最 早完成施工的藍線第一期,最快於2025年才可能通車,通

車後是否真能降低民眾對私人運具的依賴,仍有待觀察。 另外,市區停車不便、周末交通壅塞及人行空間不友善也 是當下台南交通面臨的諸多問題。

教育

整體教育環境在這十年間也迎來諸多變革。隨著出生率下 降,整體減班、降低班級人數已是各級學校常態,但受人 口遷移之影響,善化、安南、永康等區域仍有增設新校。 在高中職端,因應升格,台南市原應將各所國立高中職改 隸市立,以便整合市內教育資源,但受教育經費之限制, 台南市遲未完成改隸工作。而近年來,由政府支持學前教 育已是主流,台南市隨著準公共化與非營利幼兒園政策的 推行,教保公共化比率逐漸上升。

4


論壇內容紀要

開島在台南: 青年的生存與生活 台南真的是宜居的城市嗎?住在不同行 政區的青年們,又有什麼樣的感受?

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洪敬舒主任認為, 宜居不是只考量房價、物價,還包括工 作與生活能力。從勞動的層面來看,這

十年間雖然高薪工作者的薪資有所成長 ,但低薪工作者的薪資成長幅度卻偏低 ,初級產業(農業)的報酬甚至下降。 此外,台南市的兼業薪資成長比例遠高 於台灣平均,顯示出在台南需要第二份 工作的情形相當嚴重。

新營社區大學執行企劃陳文彥則從原縣 區青年的生活經驗出發,談到合併後雖

,才能使台南向宜居城市邁進。

開發古都? 文化資產與都市規劃的碰撞

可免費參觀許多知名古蹟,但也為新營

台南市區號稱是台灣的文化古都,因為

房子與新建案越來越多;過往在縣府所

跡,也讓當代許多土地開發或都市更新

造成莫大的影響,生活的街道上招租的 在地新營召開的會議,現在幾乎都得往 舊市區的永華市政中心跑,開會成本大 幅提升。不過即使帶來一些不便,陳文 彥也說,從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建設到 鹽水影視園區、後壁歷史文化園區,大 新營地區的文化活動似乎愈受重視。

針對未來十年的台南,陳文彥提及目前 新營社大正與青創、社區、產業等各行 各業的團隊,力圖透過地方創生,打造

宜居的新營生活。而洪敬舒就整體台南 的考量說,未來必須縮減高低收入者間 5

金的成長速度,並減緩人口老化的速度

與不同世代的所得差距、減緩房價及租

市鎮開發得早,留有許多歷史積累的痕 的規劃案,都碰上了文化資產保存的議

題。如 2016 年的運河星鑽計畫與舊魚 市場保存衝突,西港外環道的開發導致 糖鐵鐵軌遭到拆除,諸如此類的案例層 出不窮。

文化資產保存與都市規劃絕不是零和遊 戲,在本次論壇中新芽邀請到華盛頓大 學地景建築系侯志仁教授與古都保存再

生文教基金會顏世樺執行長,分別就國 外與台南在地的經驗,談談在文化資產 和都市規劃相互牽制、拉扯的過程當中 ,該如何建立公民參與的空間,避免官


升格十年論壇講者(由左至右):洪敬舒、陳文彥、顏世樺、侯志仁。

方政策獨斷、少數專家裁定等困局。

為輔助的角色,而往往私人產權碰到文

侯志仁教授說,都市發展中保存的「工

資法並無罰則,因此即使開發商未依循

具」其實非常有限,必須透過「社區組 織」才能推動更全面的思考。他舉西雅

資爭議時,文資審查大多落敗,加上文 文資審查結論,最後開發還是會通過。

圖華埠國際區面對發展衝突的經驗為例

2010 年初期古都基金會發起的米街保

」(SCIDpda, Seattle Chinatown Interna-

街區自治條例。在爭取的過程中,基金

,「西雅圖華埠國際區保存與發展協會 tional District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

ment Authority) 是一個半官方的公法人

組織,委員多由社區居民擔任,此機構 不僅是推動地方發展,更重要的宗旨在 於保存該區的文化與族群特色,在「保 存文化」之上才延伸出當地的開發議題 ,像是交通建設或是博物館的興建等, 透過「開發審議」,民眾向開發商、市 議員等人提出對社區想法,因此,居民 培力也是機構工作的一環。

長期在台南進行文化保存工作的顏世樺 執行長認為,在台灣只要符合法律規定 ,就可以進行開發,因此審查在台灣成

存運動,促成後來台南廣為人知的歷史

會提出包含重新檢討老街開發、提升文 化行政位階、研擬文化首都政策目標等 三項訴求,而市府局處也逐漸意識到台 南尚有許多等待拓寬的道路。後續在基 金會執行老屋欣力的過程中,歷史街區 的概念逐漸成形,經過與市府的討論, 設立「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更在 後來促成全台少見的都市計畫變更廢道 。但由於歷史街區仍是由文化局提出的 業務,並未完全進入都市規劃的架構, 僅能扮演前導的角色。古都基金會認為 ,台南市必須有文化政策的總體規劃, 才能引導台南從文化保存進入到以「文 化治理」為核心的保存概念。

6


總結及展望 從懶人包的整理當中,我們發現合併升 格十年,台南市確實享受到部分升格直 轄市的好處,例如地方政府權限大增,

展的指標,實在令人困惑。

但也面臨因財政能力不足而在諸多面向

新芽在接下來的一年半內,將持續與

福議題,除卻台南為六都人均最低社福

上,臺南會面對哪些改變,我們是否

上捉襟見肘。例如懶人包力有未逮的社 支出的表象外,社福團體為因應市府需 求而勉力支撐甚至入不敷出的經營窘況 才是市民更該理解的困境。另一方面,

2020 年台南在六都中房價漲幅最高, 對青年移居構成明確障礙,市府未能提 7

出解方,還表示這是眾人看好城市發

市民討論在縣市國土計畫核定的基礎 願意接受?又是否可能由下而上地提

出市政願景,對 2022 年的台南市長及 議員候選人許願呢?


議會 Open Door: 議會預算透明化

文/台南新芽前秘書長 吳蕙如

台南市議會在本屆郭信良議長的努力之

議會公佈的預算文件只有 3 頁、決算文

的 line 推播、社群媒體直播會勘等,

卻無法得知預算編列的細節與實際執行

下,更加注重公開透明,像是會議資訊

都是相當不錯的方式,也在 2020 年獲 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評選為全台最透明 議會。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見郭議長 更注重於如何讓更多民眾進入議會空間 ,因此各大節日必定舉辦摸彩活動,光 是電視、手機、自行車等多項獎品的費

用,2020 年估計至少花費 N 萬元,更 不用提大型演出活動、花燈等支出。

本會認為,議會的職責在於監督市府施 政,比起打造一個「透過摸彩方式親民 的議會」,「一個資訊透明且便於民眾 搜尋的議會」才是議會應向前的方向, 如議員出國考察報告、議會預算透明, 都是新芽關注的重點。

新芽曾於 2019 年11月發函台南市議會 ,敦促議會秉持公開透明精神,將議會 預算公開放置議會網站,以利民眾參考

。雖然議會遲未回文,但在 2020 年 3

件只有 2~4 頁,市民只能看到總數, 情形。例如 109 年度的議會預算新增

近 2,600 萬的建築與設備費用與 500 萬 的業務管理費用,但這些新增的費用在 網路上卻看不到細項,反觀市府在網路 上所公布的預算書則有完整說明。當議 員透過完整的預算書審查預算的合理性

,而不是簡單用兩三頁文件就通過 6.9 億的預算時,新芽認為,市民也應有得 知完整議會預算內容的權利。

目前全台縣市僅新北市議會有完整揭露 預算書(但為掃描檔,查詢使用不便) ,台北、台中、高雄市議會的預算揭露 形式與台南相同,其他縣市則查無預算 書。根據《政府資訊公開法》第七條, 各縣市議會都應主動公開預算及決算書 ,新芽認同台南市議會公佈預算資料, 但同時也呼籲台南市議會儘速將預決算 書「完整」公布。

月 16 日,議會網站上首次公布議會本

身 105 至 109 年度的法定預算,以及 106、107 年度的單位決算,我們欣見 台南市議會踏出公開預算的重要一步, 但議會公布預算的形式仍有很大的改進 空間。

8


光電巨獸吞噬土地 再生能源與環境議題兩難

在全球朝向非核、低碳的趨勢之中,

設 3 GW 為目標。

政院自 2016 年即制定 2025 年太陽光

在政策鼓勵籌備地面型光電的背景,

瓩)的目標,然而在民間企業紛紛投

保障收購再生能源等誘因,各縣市開

再生能源的開始與應用日漸重要,行

電總設置量 20 GW( Gigawatt,百萬 入地面型光電版設置並進行土地開發 時,各界也反思、質疑對這些建設可 能在既有產業、環境、生態等方面的

衝擊,幾經討論直至 2020 年下半年, 民間團體提倡「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 」程序終於納入相關規範。

早在 2018 年,台南七股從事養殖漁民 北上抗議,批評光電業者因能提供更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高的租金給漁塭地主,排擠既有養殖 戶的續租權,而後農委會要求制定漁 電共生定型化契約,要求保障既有漁 民權益,才稍緩解此予盾,但已可見 廣設「地面型」光電所導致的問題。

太陽光電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型:裝置 於學校、工廠、禽舍及住家上的「屋 頂型」,以及優先架設在地層下陷區 、魚塭、廢鹽田、掩埋場及水庫等等 地點的「地面型」,而漁電共生、農 電共生方案即屬後者。為衝刺再生能 源發電量,政府最初認為可透過大量 公有閒置土地(如鹽灘地、地層下陷 區等)盤點來籌設地面型光電,將地

面型目標設定為 17 GW ,而屋頂型僅

9

文/台南新芽研究員 宋小海

還有台電與光電業簽訂 20 年合約長期 始出現以漁電、農電為名,甚至透過 土地變更「圈地」的現象,也引起地 方居民反彈。例如網路媒體「上下游 」即披露,台南新營、學甲、將軍、 鹽水、柳營、六甲、下營等行政區, 更可看見到假種田、真種電的光電案 場存在。台南新芽也邀請「上下游」 記者蔡佳珊於「新芽講堂」主講,向 民眾分析光電業者為何大量投入地面 型光電的背景,以及中央、地方政策 應加以調整、加強管制的建議。

隨著越來越多事實揭露,2020 年 7 月 農委會召開「農業綠能推動絕不會砍 樹種電,更不會滅漁」記者會,承諾 光電發展將以屋頂型光電優先;針對

農地變更型的光電,面積超過 2 公頃以

上需經農委會同意,2 公頃以下僅允許 夾雜的零星農地可以變更,其餘不准 變更;平地造林地全部檢視,林相地 力差的才做光電;漁電共生則優先於 非生態熱區、無承租戶的魚塭來推行 ;並且均需先經過「環境與社會檢核 」(簡稱環社檢核),才能提專區計 畫。


其中「環社檢核」的概念,乃自 2019

「環社檢核」之標準。同一期間為了呼

部、能源局和光電業者的多次會議確

團體也發起串連「要求政府積極推動屋

年 9 月民間團體即共同提出,並與經濟 認而逐步成形,希望透過事前盤點, 減少不必要的開發。

這套機制由水利署、農委會等土地主管 機關,先利用公開快篩系統,結合內政 部、能源局、特生中心等各機關相關圖 資,迴避生態熱區後篩選公告「低敏感 區」。而後地方政府以「低敏感區」為 基礎,按照環社檢核程序蒐集環境生態 背景資料,並邀集社區居民及在地團體 舉辦課題收集會,進行現況分析及問題 盤點,經過能源局邀集生態、景觀、文

化、社會等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與

NGO 組成的聯席委員會討論確認後, 再進一步公告「潛在光電區」,希望引

籲政府應放慢地面型光電的開發,民間 頂光電」連署。

相對於環社檢核希望事先防範,對於已 經通過審查的光電案場,例如台鹽綠能 主導的漁電共生四案,民間團體也與業 者共同討論生態補償計畫如何進行,以 維護沿海棲地環境之野鳥生物賴以為生 所在,台南新芽協會也參與其中。目前 台鹽綠能的「生態補償」,擬以「公益 信託」的方式,委託會址位於七股頂山 里的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執行,儘管整套 生態補償機制的運作模式還正在協商討 論,但此過程已促使業者對開發行為更 為謹慎,往真正的「共生」方向前進。

導業者到這些較無爭議的區域設置光電 設施。

在 2020 年 11 月,農委會也正式將「 環社檢核」納入法規之中,而經濟部公 告全國「漁電共生先行區」時,即採用

10


台南漁電共生發展大事紀

表格/台南新芽整理

2016年10月

行政院核定「太陽光電 2 年推動計畫」

2017年3月

台鹽公司成立子公司台鹽綠能,配合中央推動漁電共生,包括土地 調查開發、土地取得等項目。

2018年7月

台南七股居民北上抗議,質疑漁電共生業者排擠既有養殖漁民承租 土地權利。農委會其後要求制訂漁電共生定型化契約。

2019年11月

公民團體與台南市議員合作,提出地面型太陽能光電設施審查自治 條例之草案。

2020年2月

民間團體向經濟部提出 NGO 版「環境與社會檢核之委員會及程序、 審查要件」規劃,參與台南漁電共生審查。

2020年5月

台南七股區、北門區共四案漁電共生計畫審查原則通過。

2020年7月

農委會公告修正《農業主管機關同意農業用地變更使用審查作業要 點》,並在 7 月 28 日正式修正的要點中,確定新增第七點之一。除 了為自然地形或其他非農業用地所包圍、夾雜之零星農業用地,或 7 月 31 日前經台電核准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併聯審查意見書,以及經行 政院列管有案之太陽光電專案推動區域外,兩公頃以下的農地依法 都不開放設置太陽光電。 上下游新聞市集「光電侵農」專題報導刊出,揭露台南、屏東等地 光電板瓜分農地的現象。

2020年10月

中華鳥會與包括台南新芽等多個民間團體、學者,聯合聲明反對台 南將軍鹽田光電開發案。 地球公民基金會發起「要求政府積極推動屋頂光電」連署。 農委會修正發佈《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第 29 條,首將「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入法。

2020年11月

11

全國魚塭劃「漁電共生先行區」 ,首次有先行區通過「環境與社會 檢核」審查第一階段。台南市範圍包括鹽水區、學甲區、下營區、 麻豆區、安定區、新市區及安南區部分地區, 面積共 1750 公頃。


都市尚未縫合,市民卻被撕裂 南鐵東移案記者會紀要

文/台南新芽理事長 嚴婉玲

公室主任)、張瑜朋(台南市民)。

鐵東移自救會成立以來,民間與公部

任下屬單位鐵道局蠻橫強拆,並指出

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案自 2012 年反南

門爭議不休,但鐵路地下化工程仍持 續推進,數年內受影響住戶陸續簽下 搬遷同意書,至 2020 年下半年最後幾

戶未簽署的住戶陸續遭強拆,過程中 鐵道局、台南市府及警方被認為有執 法不當及刻意操弄輿論風向的問題。

台南新芽於 2020 年 10 月 13 日邀集台

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時代力量台 南黨部、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台南黨 部共同召開「都市尚未縫合,市民卻 被撕裂」記者會。出席者包括嚴婉玲 (台南新芽協會時任理事)、陳冠娟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台南黨部召集 人)、洪國峰(時代力量台南黨部辦

記者會中呼籲交通部長林佳龍不應放 台南市府不應於網路上以錯誤資訊誤 導民眾並引導市民與抗爭方對立,而 且現場也提出證據證明警方執法過當 ,可惜這些訴求都未獲公部門正面回 應。

南鐵案至今可說已塵埃落定,過程卻 在部分市民心底留下對政府的憤怒與 不信任,台南新芽對此表示遺憾,未 來我們也將持續監督與關注鐵路地下 化完成後公部門對舊鐵道地帶的規劃 與執行,期待未來都市所縫合的不只 是交通與區域發展,更是市民與不同 意見者及執法者的信任與尊重。

12


記憶匯流

⸺轉型正義在地推廣計畫 文/台南新芽專員 鄭韶昀

為使市民瞭解過去威權統治時期的人權

動、主題論壇等各式活動,推廣介紹台

會「記憶匯流─轉型正義在地推廣計畫

行動中心,擴大市民參與,邀請民眾認

侵害事件,本會承辦促進轉型正義委員 」,由在地記憶與人權地景的角度切入 ,以「地方感」做為號召,「將事件置 回其地」,引領民眾深入瞭解在地的政 治迫害事件,以及在地受難者的生活史 及其受難過程。

本計畫透過舉辦三場讀書會、教案工作 坊、人權地景導覽員培訓、三場走讀活

13

南在地的歷史記憶,並以舊台南市區為 識日日身處的環境,進而意識到威權時 期白色氛圍的無孔不入。

三場讀書會與教案工作坊,選讀台南 政治記憶及八、九〇年代民主運動相 關文本,協助教師發掘近用現存於台 南的在地政治記憶,或取得相關史料 ,作為教案素材,而教案工作坊為時


一日,協助參與者產出完整教案,也 安排交流活動與實作課程。

在地人權地景導覽工作坊為期兩天, 透過分組導覽培訓,由參與者自行規 劃、產出三條走讀路線,分別為二二

理相關人物及現有資料、邀集受難者 家屬或相關研究者與會,也希望進一 步邀請在地民眾一同討論,認識「醫 師」這項特定職業在台南的政治想像 與現實感受。

八事件、白色恐怖事件、戰後民主運 動,並邀請有意願進行導覽實作的學 員擔任導覽員。

「白色恐怖下的府城醫者」論壇則梳

14


1945-1997 舊臺南市政治記憶採集計畫 文/台南新芽專員 鄭韶昀

台南新芽於2020年接受文化部國家文

整個計畫內容包含口述訪談、整集地

1997年間,舊台南市地區與地方政治

及相關講座活動,並在九月至十一月

化記憶庫計畫補助,盤點1945年至

活動相關之史料文物,並將其數位化 、公共化,此外更辦理多場活動以擴 大群眾參與,期望將過往對台南市地 方政治之理解,與今日政治想像結合 ,進一步描繪出當代台南市民對地方 政治的未來藍圖。

15

方報刊、徵集相關史料、舉行讀書會 之間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合作「府城春 秋-舊臺南市政治記憶文史展」作為 部分計畫成果的展示。


「口述訪談」一共邀集 12 位受訪者進

「府城春秋-舊臺南市政治記憶文史

李光展、林建農、楊淑芬,也有地方

,於國立臺灣文學館辦理展覽,由文

行訪談,包括了資深在地記者詹翹、 政治工作者及後代蔡世仁、林國維、 張盟宜,還有文史工作者林錫田與周 美華夫婦、連風彥,以及中華日報總 經理嚴伯和、資深市民嚴燦耀等人。 而相關訪談成果已剪輯整理成 40 支口

訪影片,連同相關詮釋資料一併上傳 至國家文化記憶庫。

「地方報章整集」主要以 1960 年代台

南市政府機關刊物《台南市政》為主 ,將過去未曾數位化的內容,挑選具 代表性的 60 篇圖文進行建檔,並撰寫 詮釋資料後上傳至國家文化記憶庫。

而「地方政治史料徵集活動」則搜羅 散落在民間的地方政治文物,同時也 挑選了由中華日報社所提供的資料照 ,最終共有 150 筆資料上傳。其中有

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及文物,也特別 感謝提供大批資料的台南市議政史料

展」則是集結了前述過程之部分成果 學的視角切入,以龍瑛宗、葉石濤、 蔡素芬等作家書寫台南的墨跡為引, 對文獻、文物與影像等史料的展示進 行詮釋。展覽中將台南市的地方政治 變遷與社會景象進行整體性的呈現, 不僅回顧同一個時空背景下的不同歷 史面向,也期許能夠映照出歷史事件 對常民生活所造成的影響。展覽期間 估計超過 3000 人次觀展,不論是外地

遊客或本地市民,都有機會透過這個 展覽發現更多過去所不知道的台南政 治往事,並思考城市的未來。

本計畫亦舉辦了多場活動,除了定期 舉辦地方政治讀書會,也在展覽期間 辦理四場相關講座,邀請有興趣的市 民加入討論台南市地方政治相關議題 、共同思索人民對於地方政治的未來 想像。

館、中華日報社及多位私人文物提供 者,豐富了本次史料徵集的成果。

16


17


18


從看見到發聲

⸺臺南市兒少權益推廣培力計畫 文/台南新芽執行秘書 吳淨文

受台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台南新芽於

2020 年首度接下 「 109 年臺南市兒童及少

年代表公共參與暨兒童及少年權益推廣培 力計畫」,透過培力及提案的討論,帶領 20 位兒少代表由自身角度出發,在一年兩

次由市府召集的「兒少權益促進會」中對 相關政策進行提案,透過兒少表意權的實 踐,讓公部門看見兒少的聲音及需求。

培力計畫於二月以少年代表共識營開展, 在兩日營隊中,引入兒少法及兒童權利公 約課程,並以審議工具及互動遊戲,讓兒 少代表們進行對話及構思提案方向。此外 ,以性別、媒體識讀、學生自治及相關議 題規劃每月的培力講座,也讓兒少代表們 於提案前期能對議題更深認識,並透過每 月的定期聚會,由新芽工作人員帶領閱讀 會議資料、查閱相關法規及協助提案資料 蒐集,並適時引導兒少說出自身困境,歸 納出困境中的政策改進之處,進而能讓提 案回到兒少的觀點、在權促會中說出自己 的在乎及想法。

19


除了協助兒少代表產出提案,新芽也於

題的思辨,讓更多台南的青少年能認識

」,活動對象為設籍或就學於台南市之

不同過往新芽以單場講座進入校園的倡

暑期協助社會局辦理「兒少權益培力營 15 至 18 歲青少年,在兩日營隊中,除 了邀請兒童權利公約相關講師,讓青少 年能認識相關法規及應用至日常生活中 的議題,也透過戲劇、桌遊等活潑的互 動方式,開展出不同於一對多的課程, 讓青少年於課程中能自在表達出對校園 及兒權議題的想法,進而能對話、思考 對議題的行動,實踐兒少自身權益。

在過往,新芽以「培力青春」專案進入 到各大專院校及高中校園中短講、與學

到許多在地議題;此次兒少培力計畫, 議模式,除了延伸至校園外,連結在地 不同的教育資源及各個兒少權益團體如 人本教育基金會、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 促進聯盟、家扶基金會、逆風劇團等, 培力過程中與兒少的長期相處,也讓新 芽有機會在議題上能有不同的視角,思 考台南的公共政策及教育環境等議題。 期待在未來,能延續這些培力的成果, 繼續培育更多的公共事務參與人才,建 構體制外的倡議能量。

生聊聊對於台南的想像、願景及各項議

20


迷霧森林: 新芽 X IORG 資訊戰講座 文/台南新芽研究員 宋小海

2020 年是世界面臨險峻疫情的一年,

,都可見訊息的變形、扭曲,甚至是無

流竄,那些伴隨相關政經事件的資訊操

源又如何有系統性地干擾台灣輿論、我

與此同時,網路上的各式假訊息如病毒 弄手法,嚴重破壞我們對週遭資訊的信 任感,而這些錯誤資訊卻無法像病毒可

們又有什麼工具及方法進行查證。

被口罩阻擋。致力提升公民「資訊判讀

我們除了走訪台南不同行政區,也協助

、學者、資料科學家及公民運動者於

討論,地點分眾除了習於公共議題討論

」的能力的 IORG,是台灣媒體工作者 2019 年組成的民間團體,台南新芽亦 參與共同進行相關研究、推廣工作。

除了資料蒐集、歸納、解析,新芽更在 下半年開始進行巡迴推廣講座,走出網 路、與民眾面對面地討論生活週邊有哪 些假訊息的來源及型態,小至電價計費 、測速照相,大至疫情相關、朝野爭議 中的政策振興劵、萊克多巴胺肉品進口 與否,甚至是國際間如美國總統選舉等

21

中生有。其中來自中國的內容農場等來

IORG 在包括離島等不同縣市進行分享 的獨立書店,我們也進入高中、大學校 園與青年學子討論,並透過地方民意代 表糾團,邀集社區長者分享,也與行政 機關研究課程合作,與公務人員共同思 索,如何應對假訊息的侵擾。這些工作 雖然在每日不斷產生的龐大的假訊息面 前看似杯水車薪,但一旦讓更多人對取 得、分享資訊有所警覺,真實的漣漪將 會逐潮擴散。


媒體曝光與網路經營

文/台南新芽社群設計師 羅嘉華

充滿變動與未知的 2020 年,新芽仍然

「青委會徵選制度」等議題發言表態。

藉由發聲與實際行動來讓議題能夠有更

除了透過新聞露出之方式,新芽也藉由

記憶」並進行策展、舉辦相關座談,或

裡,除了精選在地新聞,針對市議會與

持續努力以不同方式關注著議題,希望 多曝光可能。例如採集「舊臺南市政治 者是協力支持「台南彩虹遊行」,甚至 是到各鄉鎮區與民眾聊聊「資訊戰」;

此外,也共同主辦了「都市尚未縫合 市民卻被撕裂」南鐵案記者會,參與其 他記者會針對「縣市議員財產申報」、

35 次 新聞露出

113 篇 新聞精選 3 篇 專文評論

經營自媒體以爭取曝光機會。過去一年 市政發布數篇專文評論,整理製作議題 懶人包,更嘗試設計互動型貼文讓民眾 能夠更容易獲得議題相關資訊、開啟對 議題的討論。

103223 人次觸及 合計 147256 人次觸及

7 篇 議題懶人包 合計

2 篇 社群互動型貼文

22


新芽挺平權 , 一起「鬥鬧熱」 文/台南新芽執行秘書 吳淨文

第五屆台南彩虹遊行「鬥熱鬧」於 2020 年

12 月 12 日舉行,延續過往遊行工作團隊人

員,由台南新芽與親子共學團、拉酷社、 等在地公民團體「台南彩虹遊行聯盟」協 力合辦。籌備期間,新芽提供團隊夥伴場 地及設備支援,在前導活動及宣傳期間協 力推廣,也於活動當日串連新芽志工團, 參與市集擺攤與民眾互動並共同上街,讓 更多人能藉此機會看見多元的性別光譜及 自我認同。

作為在地公民團體,新芽也於此次遊行短 講中呼籲,地方上仍有許多性別事件及議 題需被看見;無論是《國王與國王》繪本 在台南校園遭回收一事,亦或是校園性霸 凌及性侵問題,都需被更多人看見,性別 平等落實於台南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新 芽期許,地方的性平受害者及不平等事件 越來越少,讓歧視不再,也讓台南這座城 市真正地性別友善。

攝影|Angus_photographer

23


新芽撐香港 : 612活動記事 文/台南新芽前秘書長 吳蕙如

2019 年,新芽曾與台南香港關注組合作,舉辦「 929 我在台南撐香港 遊行」。今年,台南香港關注組選擇於 6 月 12 日運動週年,舉行「 612 台南和你車」、「 612 台南和你唱」活動,提醒台灣人香港的抗爭 尚未結束,也向台灣政府傳達民眾支持援助港人的聲音。

本次活動中,新芽亦提供後援,支援現場活動引導、設備等工作,僅期 望透過微薄的力量,共同支持在運動最前線的香港青年,以及雖身處台 灣、但也深憂香港未來的港人夥伴。

24


g0v Summit 2020@台南 文/台南新芽前秘書長 吳蕙如 、 執行秘書 吳淨文

g0v Summit ( 台灣零時政府雙年會 ) 2020 年首度離開台北、移師台南舉行

伊甸基金會認為民間確實有社會住宅之

12 月 3 日至 6 日期間,歡迎逾 500 位

」不辦理,在無計可施之下,基金會決

,新芽有幸作為共同主辦單位之一,在 關注公民科技、開放政府等議題的朋友 共襄盛舉。

g0v Summit 2020 大會主題定調為「 區域聯防的社群力」,邀請唐鳳政委與 香港公民黑客等人,討論全球疫情、反

需求,但台南市政府卻因「沒經費營運 定買下一棟大林國宅,在一番改建後採 取「只租不賣」的形式,也提供承租戶 各項資源連結,讓社會弱勢族群不只可 用低廉的租金居住,更可積極與社會連 結。

送中運動,開源協作社群在國際合作上

國發會曾將 2019 年宣告為「地方創生

,新芽以「台南合併升格十週年」為主

範區。但經過整年的努力後,左鎮地方

產生的貢獻與凝聚力。而在 12 月 4 日 題,深入探討在地議題。除與升格十年 相關的「台南是否是青年宜居的城市? 」與「文資和都市發展衝突時怎麼辦?

」外,我們也透過 Summit 的投稿稿 件,挑選台南在地的重要議題,一同蒞 會討論。

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區長張盟宜首先分享

25

2012 年時建置社會住宅的經驗。當時

元年」,選擇台南左鎮作為其中一地示 創生團隊卻未見成果。公舘社區的陳柳 足總幹事說,原本期待在地方創生中, 可以為左鎮面臨的水資源法規限制帶來 解套,但一年過去,不但法規未能鬆綁 ,行政程序也是疊床架屋,徒增麻煩。 拾荒流工作室負責人許明揚則指出,地 方創生僅是相關單位一頭熱,就連國發 基金的天使投資方案也不曾為通過地方


創生的團隊提供任何優惠。地方創生是

作室及在地社群共同辦理台南小松作為

的後盾?左鎮團隊的經驗,是地方創生

連結更多關注台南市政議題的民眾,在

否真能作為願意尋找地方 DNA 的團隊 計畫必須重新省思的借鏡。

而台南市的開放政府做得如何呢?曾任 唐鳳政委辦公室的林雨蒼,和大家分享 他協助台南市政府建立「開放政府聯絡

人(PO)」時的經驗。林雨蒼認為, 行政院內的 PO 與台南市的 PO 最大的 差別即是「層級」不同;行政院內的

論壇前導活動,透過開放協作的精神, 論壇前能匯集更多公民的想法,與我們 一起回溯這十年間的市政變化;我們也

在 Summit 籌備期間,串連群眾共同 協力規劃這三天的活動場務事宜,這些 都讓新芽有機會被更多關注公民參與的 群眾看見,也讓我們連結起更多在地的 能量。

PO 團隊直接向唐鳳政委辦公室,但在

另外,談到台南一定會聯想到美食,新

,兩者說起話來的聲量自然不同。此外

海味料理」合作辦理「開源辦桌」,邀

台南市政府裡,PO 屬於研考會的職責 ,在台南市 PO 制度運作起步時,恰逢 研考會趙卿惠主委高升副市長,在業務 交接之際,事情又緩了下來。因此,未 來開放政府聯絡人將如何在台南市政府 內運作,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芽在本次年會中與在地商家「東香台菜 請有愛心總鋪師之稱的蔡瑞成師傅,用 台南的在地食材設計菜單,邀請與會民 眾用辦桌文化作為媒介進一步認識台南 ,菜餚中的農漁食材也引領著大家的舌 尖,一起深入探索台南這塊土地。

在雙年會籌備期間,新芽每月與好想工

26


新芽講堂

升大學!出外好,還是在地好? 2020/7/20 主講|林雨蒼 、 張瑜朋 、 吳昀慶 、 葉萱萱

升大學是人生很重要的轉捩點之一。有的人因為機緣或為 了追逐夢想而出走家鄉,有的人選擇留在自己最熟悉的土 地;有的人在外面繞了一圈以後決定返回家鄉,有的人蹲 了好久決定前往遠方。新芽邀請到四位做了不同選擇的臺 南人,和大家談談他們求學、就業的選擇。

農地種電,破碎的農地?

-上下游「光電侵農」調查報導分享會 2020/9/16 主講|蔡佳珊( 上下游記者 )

光電面板與漁塭、農地共生的問題吵得沸沸揚揚,光電業 者投注大量資本及設施,引發破壞農村產業、生態的質疑 ,而政府 7 月加強管制農地變更,則又引發光電業者批為

「七七事變」,認為不利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新芽於 9 月 16 日晚間舉辦「農地種電,破碎的農地?上下游光電侵農

調查報導分享會」,邀請農業網路媒體「上下游」記者蔡 佳珊主講,使民眾深入了解農電共生的問題所在。

土地狂想曲 -從學甲爐碴案看廢棄物污染之今昔 2020/11/23

主講|晁瑞光( 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 )

2015年台南市學甲區曾在爆出農地非法掩埋爐碴,而今年 又傳出同地點附近農地遭不當丟棄廢棄物,掀起輿論抨擊 ,最後台染之今昔,南市府要求業者限期180天內清除。

由於農地、魚塭回填限制寬鬆,不幸成為這些事業廢棄物

的去處。11月23日新芽舉辦新芽講堂「土地『狂』想曲」 ,從學甲爐碴案看廢棄物汙邀請台南社區大學環境行動小 組研究員晁瑞光帶領眾人回顧台南學甲等地遭到毒害的歷 史,並進一步探討當前的法規限制及產業結構如何使得事 業廢棄物在全台的農地間流竄。 27


新芽地方政治讀書會

2020 年台南新芽共舉辦了 10 場讀書會,選讀書籍均與地方政治相關,文本素材從一般大眾

讀物到學術論文,口訪記錄到名人傳記均有涉獵,切入的面相則有民主運動、地方派系、 重要政治事件及團體等。參與者包括高中生、退休人士、博物館員、一般上班族等等各種 不同年齡、背景的市民。不少與會者表示,新芽的讀書會除了因文本而增加的知識,更有 和不同視角的參與者交流並擴大視野的意義。

地方政治讀書會-詳細資訊 2020/02/16 導讀 曾婉琳

《百年追求卷三:民主的浪潮》第10-13章 ( 胡慧玲,2013 )

2020/02/28 導讀 林宗正

《末代叛亂犯:獨臺會案始末口述訪談》〈 從基督徒的眼睛看問題/林 宗正口述 〉 ( 廖建華、黃佳玉,2019,p.89-110 )

2020/03/15 導讀 嚴婉玲

《記憶與遺忘的鬥爭》第四章〈民主化初期的平反工作〉 (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2015)

2020/05/01 導讀 程天佑

〈 地方的再發現⸺ㅓ民族國家與地方社會之辨證(從1926年中華民國到 2000年台灣)〉( 陳瑞樺,未公開之論文 )

2020/05/02 導讀 張辰漁

《黑金:台灣政治與經濟實況揭秘》 ( 陳國霖,2004 )

2020/05/09 導讀 王子碩

《湯德章:不該被遺忘的正義與勇氣》 ( 門田隆將,2016 )

2020/07/24 講者 廖彥豪

〈 重新發現國家中的「社會」:重探台灣戰後農村土改中的黨國、地主 與政商資本網絡 〉

2020/10/31 導讀 羅國儲

〈 論戰後初期臺灣地方政治菁英的延續或斷層-以臺北縣為例 〉 ( 羅國儲,2020 )

2020/11/08 導讀 蘇峯楠

《行走的台南史:府城的過往與記憶》 ( 蘇峯楠,2020 )

2020/11/12 導讀 嚴婉玲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政治參與-以台南地區長老教會為例 〉 ( 汪偉瑞,2003 ) 28


新芽志工團

新芽自成立以來,即嘗試透過粉絲專頁

以關鍵字分享自身與台南的連結,這樣

線上的倡議及新聞統整,我們也致力用

回望檢視我們對議題的掌握及論述,是

互動讓關心台南的公民認識新芽,除了 實體活動聚會,讓更多公民能透過參與 活動及擔任志工之形式,發展出自身對

議題的在乎。 2020 年 6 月,新芽重新 辦理了「志工說明會」,除了讓大家能

的互動也讓新芽能有新的理解視角,並 否更能讓大眾接受;另一方面,也能讓 公民在此環節中,闡述自己的在乎,甚 至認識到更多同樣在乎台南的夥伴。

更近一步了解新芽於當年度將舉辦的活

另外,獨立運作的勞動志工團已持續二

能更貼近觀察台南市民的想法聲音。作

2020 年起著手整理盤點台南市前三年

動及關注的議題,同時也讓辦公室成員 為公民團體,我們知道議題倡議不只是 在線上及辦公室發生,更是透過多方公 民的觀察及「有感」,聚焦並催化議題 的討論,進而促成「行動 」。

年;在熟悉勞動法規後,勞動志工團於 度的勞動檢查違規資料,並準備於新的 一年透過定期彙整,將原先由市府提供 的每月清單,整理為規模龐大之資料庫 ,提供有興趣的民眾及研究者使用。

說明會召開後,每月更透過志工聚會,

雖然 2020 年因疫情關係,實體講座次

民參與的想像;即便不是專業學者或相

較少,但新芽仍在 2020 下半年辦理了

期待用輕鬆陪伴的方式,開啟大眾對公 關背景,公民們也能用自己的方式切入 參與議題,那可能是設計、文字紀錄、 攝影或是與其他人互動,並從過程中增 加投入動機。

而聚會上的輕鬆氛圍,往往能夠引導民 眾說出自身關注公共事務的關鍵。新芽 在今年幾次的聚會,也嘗試帶領民眾,

29

文/台南新芽前秘書長 吳蕙如 、 執行秘書 吳淨文

數相較往年減少,志工能夠參與的機會 四次實體志工聚會。

我們期待能營造出對大眾更友善的討論 空間及機制,而在未來,我們也期待這 樣的聚會,能不只是有互動及聯誼性質 ,也能用公民培力的角色,讓更多民眾 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機會為自己、為自 己腳下的土地及議題發聲。


新芽行腳

文/台南新芽執行秘書 吳淨文

2020年適逢台南市合併升格滿十周年

以及公民平台讓在地發聲的力量。

,期待能蒐集民眾的想法;而踏出辦公

第二個內訓踏查點則是玉井,除了參觀

行政區是否也有和我們同樣關注在地議

所開業的冰果室「喜多冰店」,邊吃水

,新芽以此為主題製作懶人包進行介紹 室、人口稠密的市區後,我們好奇其他 題的青年夥伴,更想知道原縣區的青年 觀點又是如何。

在疫情稍緩的下半年度,新芽選定「原

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也拜訪回鄉青年 果冰、邊聽冰果室的執業青年分享回鄉 的觸發動機,以及談論原縣區的青創經 驗及困境。

縣區」中的幾個行政區域作為內訓地點

新芽作為關注台南在地議題的組織,辦

次「行腳」由左鎮出發,至公舘社區發

少機會接觸到其他區域。今年的「行腳

,實地走訪不同的區域及地方青年。首 展協會進行拜會及共餐,除了與協會交 流及互享經驗,也在「小黃公車」的地

方成果上,看到新芽 2018 年舉辦「在 地醫療與長照論壇暨通用設計松說明會 」後,公部門與在地組織的串接可能,

理倡議活動於人口稠密的市區居多,較 」規劃不僅是拜會及內訓,也是以「看 見、發現」的態度,主動認識更多當地 的生活、文化及經驗;期待未來能走訪 更多區域,串連起更多的公民能量。

30


2020

南科帶動人口成長 善化蓮潭里確定新設國中

台南大事紀

為因應南科周邊區域移居人口之教育需求,經 多種方案評估討論,最終於 12 月初確定在善化 區蓮潭里新設國中,而興建經費由中央專案補 助,後續運作經費由南科管理局協助。

反學甲動保園區掀抗爭 台南市府允暫緩

市府預計在學甲設立動物保護教育園區,反對居民成立 自救會並在 7 月至市府抗議;副市長趙卿惠回應,動保 園區尚在評估階段、並未發包執行工程,且已召開多場 說明會,未來會暫緩速度、多方聽取意見及充分溝通。

學甲農地爐碴案爆發 業者身分引議

學甲農地爐碴案於 2015、2019 年爆發,檢方與市府於 今年 3 月會勘確認。由於郭姓業者擁有民進黨黨職身分 ,議員及網路輿論質疑黃偉哲市長是否因此不敢嚴辦; 黃稱並無此事,另下令業者 180 天內清除。

北 門

台南漁電共生四案 漁業署審查原則通過

農委會漁業署通過位於北門、七股的四個「漁電共生」 專區開發案,四案總面積約 490 公頃,將在魚塭上方立 柱架設光電板發電,預估一年總發電量可達 4.52 億度電

台南首度舉辦國慶焰火 散場規劃差導致塞車

國慶焰火首次在台南舉辦,當晚吸引大批人潮湧入,但 散場時無法順利疏散,引發安平區域路段嚴重塞車。此 一散場規劃問題更引發民眾對市區交通及公共運輸議題 的熱議。

鐵道局突襲拆除南鐵案最後拒遷戶

歷時 9 年多的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抗爭案,交通部鐵道 局中部工程處於 10 月 13 日凌晨 3 點分頭突襲,並強制 拆除最後兩名拒遷戶黃春香和陳致曉的住宅。

長榮外籍生遭擄遇害 市長回應引發反彈

10 月發生長榮大學馬來西亞籍女大生遭隨機殺害案。雖 然在短時間內逮獲凶嫌,但市長黃偉哲對於事發路段路 燈問題及曾有學生受害卻遭警方匿報之回應,引發輿論 反彈。

文化要聞

31

東 區/南鐵工程範圍挖到日治時期轉車台 東 區/南鐵工程範圍內蘇丁受診所拆除 中西區/赤崁文化園區改造工程挖到遺構 中西區/民間發起集資購買湯德章故居 中西區/傳統藝術神轎匠師王永川辭世

鹽 水

學 甲

將 軍

下 營 麻 豆

佳 里

西 港

七 股

安 定

安 南 北區

安平

新 營

中西區 南 區

善 化 新 市

永 康 東 區

仁 德

安平區/大員市鎮考古挖掘出土 南 區/南山公墓文資調查進行中 西港糖鐵經文資審議決定不列冊追蹤 大內楊長利古厝、新市張氏中廳登錄歷史建築 佳里善行寺因範圍未定遲未公告登錄歷史建築

歸 仁


鳳和高中全面停招 新學期全校恐剩 33 學生

私立鳳和高中自 108 學年度起停招國 中部和高中部新生,目前全校剩 76 名 學生,扣除 6 月應屆畢業者,109 學年 度可能僅剩 33 名學生。

集水區降雨近年最少 嘉南明年一期稻作停灌

農委會 11 月底宣布嘉南地區 1.9 萬公頃農田隔年一期稻 作休耕,台南後壁為影響最大區域。南水局強調, 2020 年水庫集水區降雨是近 20 年來最少,夏季平均降 雨量僅往年四成而已。

台南升格直轄市近十年 原民專責機關終成立 後 壁

白 河

多位議員涉詐領助理費遭偵辦或起訴

東 山

柳 營

2020 年,南市議會共有無黨籍市議員谷暮.哈就、國民 黨籍市議員洪玉鳳、曾培雅、李中岑、蔡育輝及無黨籍 前任議員曾順良等 6 人涉及詐領助理費遭到檢調偵辦或 起訴。

六 甲

官 田

玉 井

山 上

新 化

六都住價指數台南最高 議長:青年難安居

楠 西

大 內

關 廟

台南市自 2010 年升格改制為直轄市,而後卻遲未設立 「 原住民族專責單位 」,經民間與議員多次呼籲,直到 今年 10 月南市府終於新設「 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一 級單位做為專責機關。

南市今年第 1 季住宅價格指數為六都最高,但財稅局表 示台南房價所得比仍是六都最低,近 5 年首購族成長比 例更是六都最高。議長郭信良質疑,台南房價看不到天 花板,收入有限的青年若要在台南買房定居恐有難度。 南 化

左 鎮

萊豬零檢出 南市議會三讀通過

台南市議會於 12 月初三讀通過「 台南市食品安全管理 自治條例 」修正案,規定在台南市輸入出、販賣等國內 外豬肉及其他相關肉製品,不得檢出乙型受體素,違者 最高罰 10 萬元,並得按次處罰。

南市重大校園性別事件 監察院糾正教育局

監察院通過兩件南市重大校園性別事件糾正案,包括新 市國小張師遭控性侵及騷擾學生20年,新東國中社團李 師涉嫌要求學生視訊脫衣。教育局表示兩案皆已解聘行 為人並通報為全國不適任教育人員,且主動移送偵辦。

龍 崎

跨區 要聞

台南國土計畫審查 委員籲文化納整體規劃

預計 2021 年公告實施的「 縣市國土計畫 」,台南市草 案規劃於八月審查通過,但被要求檢討現有都市計畫的 計畫人口;此外委員也呼籲應將文化發展納入整體規劃 ,以符合提案計畫之理念。 32


財務報告

台南新芽在 2020 年試圖以與以往不同 方式,思考並探尋在地組織更多的可能 性。今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收益來源來自

5,639,750 元、總支出 5,646,489 元, 短收 6,739 元。

中央補助的「1945-1997 舊臺南市政治

台南新芽自 2016 年成立以來,即將在

織運作的穩固收入,進一步促進新芽組

也呈現出我們的努力與成效,每一筆捐

記憶採集計畫」,除了讓新芽有維持組 織擴張之外,藉由這個計畫的執行,也 讓民眾對台南政治系譜能有進一步的瞭 解,對於新芽促進市政監督與理解地方 政治現況的目標相當有助益,期望這一 個小小的種子能在市民的心底發芽。

2020 年因疫情因素,募款餐會因故取

2021年邁入第五年,從每年的年報中 款都支持我們在台南的各項議題中推進 ,定期定額的捐款更能讓我們有穩定的 後援,堅定地往前邁進,我們期望能在

2021 年達成每月總額 90,000 元的定期 定額捐款,讓台南新芽可以發揮更強大 的能力在地深耕。

消,對於我們的收入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期望閱讀到這份年報的您,可以看見我

款收入,雖然今年台南新芽承辦委託案

南的民主深化盡一份心力,也能成為台

,今年整年我們共短少 365,134 元的捐 及補助案收入較往年多,整年總收入為

們的努力,與我們一起攜手前進,為台 南在地青年關注議題的最強後援!

政治記憶採集計畫

38 %

轉型正義 在地推廣計畫

20 %

資訊戰研究 33

18 %

2020 年度

支出項目比例 (專案別)

市政監督

3%

升格十年專案 其他專案

兒少代表培力計畫

6%

12 %

4%


捐款方式 您可以從以下幾種管道選項,選擇您希望的捐款支持方式。 方法一

線上信用卡捐款

掃描 QR code 或進入短網址進行線上捐款 https://pse.is/3a2p3k

方法二

銀行匯款

銀行:華南銀行(008) 北台南分行

戶名:社團法人臺南市台南新芽協會 帳號:6441 0006 0304

款項匯入後請填寫本表單:https://goo.gl/knNRgb 以利確認款項。 捐款將依法開立收據,供捐款人抵稅。 方法三

郵政劃撥

戶名:社團法人臺南市台南新芽協會 帳號:31639196

款項匯入後請填寫本表單:https://goo.gl/knNRgb

並請於備註事項欄位註明為郵政劃撥,以利確認款項。 捐款將依法開立收據,供捐款人抵稅。

您於捐款過程所提供之相關資料,本會將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 妥善保護捐款人個人資料,僅限使用於本會處理您的捐款之必要程序、寄 送捐贈收據、刊物、電子報及本會相關活動資訊。

捐款人得隨時請求查詢閱覽、複製、補充、更正、停止蒐集或請求刪除。

34


社團法人臺南市台南新芽協會 Tainan Sprout 聯 絡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成功路 29 號 4 樓 聯 絡 電話│ 06 2 2 2 7 9 2 6

電 子 信箱│ info@ t nsprout.org

臉 書 專 頁│ http://f b.com/ tainanspro ut

官 方 網站│ h ttp:// tnsprout .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