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次
圖版目次 .............................................................................................vii 序
章 ................................................................................................001
▍第一部 福爾摩沙與日本敗者 ▍ .................................013 第一章
明治「敗者」史觀與殖民地台灣─以北白 川宮征台論述為中心 ..................................................015 一、前言 ...........................................................................016 二、佐幕敗者到鎮台神祇―北白川宮形象的更迭 .....021 三、東北朝廷立帝說的虛與實―森鷗外《能久親 王事蹟》中的北白川宮形象 ...................................029 四、台灣神社建構系譜―北白川宮與出雲系神話 之開拓三神 ...............................................................035 五、殖民地台灣媒體中的「北白川宮」形象―明 治「敗者」史觀再現與 1911 年大逆事件..............038 六、結語 ...........................................................................048
第二章
森於菟與其台灣時代(1934-1947) .....................053 一、前言 ...........................................................................054 二、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時期 .......................................059 三、台灣時期的文業―森鷗外的引介與書寫............063
iv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四、台灣與鷗外的遺物 ...................................................066 五、結語 ...........................................................................070
第三章
殖民地台灣的耽美派系譜─永井荷風〈 東 綺譚〉與西川滿〈稻江冶春詞〉的空間美學 .......073 一、前言 ...........................................................................074 二、西川滿對耽美派的接受―從佐藤春夫的〈女 誡扇綺譚〉到永井荷風的〈 東綺譚〉................078 三、近代都市的異次元空間―〈 東綺譚〉的「玉 之井」與〈稻江冶春詞〉的「大稻埕」 ...............083 四、女性分裂的身體―「私娼」阿雪與「藝旦」 抹麗 ...........................................................................090 五、結語 ...........................................................................094
▍第二部 往返台日的戲劇運動與思潮 ▍ ................097 第四章
日本翻案莎劇《奧塞羅》與殖民地台灣─以 《台灣日日新報》在台上演紀錄與劇評為中心.....099 一、前言 ...........................................................................100 二、《奧塞羅》翻案劇的台灣首演 ...............................103 三、其後來台演出的翻案劇《奧塞羅》 ....................... 111 四、結語 ...........................................................................114
第五章
愛爾蘭文學的越境想像與福爾摩沙的交會─ 以「西來庵事件」的文學表象為中心..................115 一、前言 ...........................................................................116
目
次
二、愛爾蘭經驗在東亞的傳播―梁啟超、林獻堂與 「愛爾蘭」記號 .......................................................122 三、作為觸媒與對殖民地經驗想像的「西來庵事件」 ―菊池寬的《暴徒之子》與格雷戈里夫人的 《牢獄之門》 ............................................................132 四、結語 ...........................................................................145
第六章
1920 至 1930 年代的日本戲劇與東亞左翼文藝 思潮─從秋田雨雀、田漢與吳坤煌三者的 越境關係看起................................................................149 一、前言 ...........................................................................150 二、秋田雨雀與小劇場運動―以大正時期思潮為 中心 ...........................................................................152 三、田漢與秋田雨雀―從《咖啡店之一夜》與 《颱風前後》來看 ...................................................156 四、吳坤煌與中、日的戲劇運動―從《戲劇》評 論來看 .......................................................................164 五、結語 ...........................................................................171
▍第三部 易地而居到易 異地書寫 ▍......................173 第七章
台灣詩人饒正太郎與日本昭和時期現代詩 運動 ..................................................................................175 一、前言 ...........................................................................176 二、日本現代詩運動初登場―饒正太郎與台灣詩 人的《椎之木》時代 ...............................................178
v
vi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三、詩風轉變期―詩刊《筆記》與其後....................192 四、饒正太郎的現代詩運動高峰期―詩刊《二十世 紀》 ...........................................................................199 五、饒正太郎之晚期與其挫折―《新領土》時期 ......203 六、結語 ...........................................................................209
第八章
坂口 子的「台灣書寫」」─「性╱別」、 「再現」與「自我再現」.........................................211 一、前言 ...........................................................................212 二、坂口䙥子的「原住民女性」書寫―〈蕃地〉、 〈蕃婦羅婆的故事〉 ...............................................214 三、殖民地台灣與自我再現―坂口䙥子的〈螳 螂之歌〉 ...................................................................223 四、結語 ...........................................................................234
結
章 ................................................................................................237
後
記 ................................................................................................245
各章初刊一覽 ..................................................................................247 圖版出處 ...........................................................................................249 參考文獻 ...........................................................................................251 索
引 ................................................................................................271
序
章
002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1895 年日本領台後帶動人流產生變遷,1897 年 12 月設立日人 移居新領地的窗口―台灣協會,成為協助日人移居經商的主要機 關。1 因人流、物流變遷,各種文化流變現象均與台灣島上人口結 構發生的變化密切相關。之後日人為了統治之便,開始著手調查台 灣族群結構。領台十年後,竹越與三郎出版《台灣統治志》,將當 時台灣島嶼的人種分布分為四個族群:一、漳、泉二州為主的閩族; 二、來自廣東,通稱客家的粵族;三、與漢族聚居受其同化的原住 民族;四、因漢族進入拓墾而被迫避居山中的原住民族。21940 年 丸山芳登提出針對日本領台後內地人移居的變遷情況調查,指出: 1905 年(明治三十八年)之前的紀錄並不明朗;但與 1905 年當時 比較,在那之前人口更少,更富流動性。台灣總督府於 1905 年 10 月 1 日在台灣舉行第一次國勢調查,當時在台內地人口為 57,335 人,占全人口的 1.91%。十年後 1915 年(大正四年)的調查則為 135,401 人,約為第一次調查人口的 2.3 倍。1925 年(大正十四年) 為 185,401 人,1935 年( 昭 和 十 年 ) 為 270,584 人, 已 經 是 1905 1
〈臺灣協會 の 設立〉,《臺灣日日新報》,1897 年 12 月 10 日。另,日清 戰爭後,清、日兩國締結十一條《日清講和條約》(又稱《馬關條約》), 其中第二條為清廷割讓遼東半島、澎湖與台灣予日本。兩國於日本下關春帆 樓簽訂後,1895 年 5 月 13 日公布,日本依此條約正式領有台灣。本書使用 「領台」一詞,指日台的宗主國與殖民地關係成立,而這最主要始自《日 清講和條約》的簽訂與生效。參照資料庫「Japan Knowledge」,「日清講 和條約」項目(來源:https://japanknowledge-com.autorpa.lib.nccu.edu.tw/lib/ display/?lid=30010zz371930,2021 年 10 月 4 日確認 )。
2
竹越與三郎,《臺灣統治志》(東京:博文館,1905 年),頁 187-189。 竹越原文將閩粵所屬的漢族通稱為「支那人種」,將與漢族聚居受其同化 的原住民族稱為「熟蕃」,將因漢族進入拓墾被迫避居山中的原住民族稱 為「生蕃」。在今日,這些稱謂帶有歧視的意涵,作者修飾文字表現,以 正名後的稱謂表記。
序
章
003
年的 4.37 倍。3 自 1905 年第一次國勢調查起至 1935 年為止,平均 比例每年增加 7,008 人。根據 1935 年為止的國勢調查,約 67% 的 在台日人是由島外移入,在台灣出生者(即灣生)約 33%。4 丸山 芳登指出日本內地人移居台灣的目的:「雖然也存在若干從事農業 開拓的部落移民,但主要依公務以及自由業、商業、工業、水產業、 農業加工業等往來而增加……今後也因資源的開發、與南支方面的 關係等,而有大量人力需求的話,5 不僅大多數灣生將固守台灣, 來自內地的移入者也會隨之增加吧。」6 另,針對領台初期至 1940 年代島上日人人口結構變遷的特徵,丸山如是敘述:「在台內地人 的人口構成,在明治時代猶具有新移民的特徵顯著,之後漸漸脫離 此特徵,最近則與內地大都會地略為類似。」7 由此可知,日本領 台之後,在台日人的農業開拓民並非大宗,主要為輔佐殖民地統治 的公務員,以及隨同利用殖民地台灣水陸資源的產業進入台灣之相 關人員。 從以上先行研究,殖民地時期台灣島嶼族群構成的特徵可歸納 如下:一、台灣人族群由漢族與原住民族構成。漢族包含閩族與客 系,原住民族則依其與漢族同化程度深淺被劃分為兩個集團;二、
3
丸山芳登,〈臺灣在住內地人の人口に關する觀察〉,《臺灣學校衛生》第 8 號(1940 年 5 月 1 日),頁 32。
4
同前揭文,頁 38。
5
1940 年的時間點,日本已經進入十五年戰爭,帝國內部因戰爭動員關係, 更加劇人口移動的速度與頻率。
6
丸山芳登,〈臺灣在住內地人の人口に關する觀察〉,頁 32。
7
同前揭文。
004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在台日人。戰後台灣對日治時期「在台日人」的認識與研究,至今 為止幾乎等同於「內地」日本人的認知,不僅一元化,也均質化了 在台日人。事實上,在台日人不僅依來台時期與移居目的產生差 異,依其職種性別,在日本人共同體及當時殖民地台灣社會整體的 位階也各自不同。此外,灣生以及隨日台通婚誕生的「混血兒」, 更是獨立於台人與在台日人族群之外的「新族群」。殖民地台灣的 文學與文化也依此複雜的族群結構產生更繁複同時重層交錯的現 象。 台灣島內人口結構與族群在日本統治時期發生上述變化後,伴 隨宗主國與殖民地台灣人流與物流在帝國版圖乃至東亞區域當中往 返遷移時,到底產生什麼樣接觸、衝突與流變現象呢? 1895 年日 清戰爭之後,日本出兵接收台灣這塊新領土時,遭遇始料未及的激 烈抵抗,歷時半年才勉強底定。至今為止,這場乙未戰役由台灣歷 史觀點敘述居多,但參與 1895 年乙未戰役的日人集團組織內情, 以及參戰的日人集團對之後渡台的在台日人發生什麼影響,以及 二者之間的關係到底為何,並未有深入探討。日本領台後,隨著 版圖擴張,統治台灣的正當性、定位如何展現,以及面對挾現代 化優勢君臨台灣的「統治者」(他者)時,台灣知識分子對「福 爾摩沙」主體性如何想像,以及在東亞如何尋求連帶與「反殖民」 共鬥的可能性,也是本書另一個問題意識。經過近四十年的統治 後,台人與日人在帝國版圖的流動交錯,產生易地而居的現象, 也催生「易/異地書寫」的文學創作,台、日作家眼中到底映照出 什麼樣的「易/異地」(outlandish)風景?本書的書寫動機從上述 問題意識出發,依日本領台開始的 1895 年開始到 1960 年代的時間
序
章
005
線開展,從「福爾摩沙與日本敗者」(第一部)、「往返台日的戲 劇運動與思潮」(第二部)、「易地而居到易/異地書寫」(第三 部)三個主軸進行探討,釐清日治時期台日二地交錯流動的文學、 戲劇現象如何浮現上述問題,進而建構有別於過去將日本帝國與殖 民地台灣以絕對的上下關係框架呈現之文學與文化風景。 全書構成分為三部八章,第一部「福爾摩沙與日本敗者」由第 一章至第三章組成。主要從「敗者史觀」探討乙未戰役渡台日人集 團的「敗者系譜」。他們或是明治維新政爭及受權力核心排擠的「敗 者」,如 1895 年登陸台灣死於台南,之後成為日本領台精神象徵 的北白川宮及隨軍出征的森鷗外,或是子承父志,渡台開拓「新天 地」,如森鷗外之子、台灣解剖學先驅森於菟,以及出身會津藩的 東北「敗者」在台日人作家、同時也是戰前台灣文壇重鎮的西川滿, 均屬於此集團。 第一章〈明治「敗者」史觀與殖民地台灣―以北白川宮征台 論述為中心〉從「敗者」史觀重新探討北白川宮在明治維新史的定 位,對照日本的台灣殖民事始―即病歿於台灣征途中的北白川宮 其在台生成的傳說與形象。除了從 1895 年隨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征 討台灣的森鷗外為其撰寫的傳記《能久親王事蹟》,探討北白川宮 形象的生成與史觀差異外,也分析《台灣日日新報》連載的講談〈北 白河宮殿下〉(1911 年 4 月 3 日至 1911 年 12 月 30 日),論述殖 民地台灣如何從「敗者史觀」建構北白川宮形象,即「敗者」史觀 的台灣殖民事始。
006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第二章〈森於菟與其台灣時代(1934-1947)〉則聚焦森鷗外 長子森於菟渡台的動機及其在台事業與活動。森於菟自德國留學返 日之後,1924 年起任職於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1936 年 2 月台北 帝國大學醫學部解剖科成立後,赴台擔任台北帝大醫學部教授。 1945 年日本戰敗,其受到國民政府留用直至 1947 年返日為止。森 於菟在台的事業與活動可說是「克紹箕裘」―除了其父森林太郎 (鷗外)1895 年隨軍來台參與「乙未戰役」,其外祖父赤松良則 早於 1874 年便隨西鄉從道出征,參與「牡丹社事件」。森於菟在 東京帝國大學遭受的冷遇,及與繼母森繁之間的齟齬,也是促使其 遠走台灣的主因。一如其父森林太郎―因與上官的嫌隙,在日清 戰爭勝利後未能凱旋歸國,卻旋即被派遣至美其名為「新領土」, 實為「新戰場」的台灣。本章聚焦台灣時期的森於菟在台北帝大醫 學部,及在台灣文壇彰顯父親森鷗外文業的各種足跡。除了以其醫 學專業投入台灣的殖民事業,在島田謹二與西川滿的期待下,森於 菟在台也致力於彰顯森鷗外文業,則象徵在台日人文壇的「耽美 派」系譜之建構。 第三章〈殖民地台灣的耽美派系譜―永井荷風〈濹東綺譚〉 與西川滿〈稻江冶春詞〉的空間美學〉則探討明治維新「敗者」集 團出身的西川滿如何在台灣文壇建構「耽美派」系譜。東北會津藩 出身的在台日人作家西川滿是日本「耽美派」信徒。「耽美派」始 祖永井荷風因森鷗外的賞識與推薦,得以進入慶應大學任教,之後 佐藤春夫也因心醉於永井荷風而進入慶應大學。1920 年代初期, 佐藤春夫的台灣殖民地之旅,創作出島田謹二譽為「外地文學」傑 作的〈女誡扇綺譚〉。從森鷗外、永井荷風、佐藤春夫到西川滿,
序
章
007
台灣文壇在地的耽美派系譜隱然形成。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與 本章探討的永井荷風〈濹東綺譚〉,以及西川滿〈稻江冶春詞〉三 作,可說是同屬於耽美派系譜之作。本章從比較視點出發,聚焦日 本「耽美派」始祖永井荷風的〈濹東綺譚〉與西川滿的〈稻江冶春 詞〉二作,爬梳二者的美學脈絡,以及西川滿如何承襲這個脈絡, 同時試圖以台灣風土實踐「耽美派」書寫。 第二部「往返台日的戲劇運動與思潮」由第四至第六章構成, 叩問日本領台後,隨著境內人流移動,戲劇現象如何結合地政學與 人種位階問題,強化台灣統治的正當性與展現帝國內部的新秩序。 此外,戲劇思潮的傳播如何喚起台灣知識分子對「福爾摩沙」主體 性的想像與自殖民統治解放的共感,進而在東亞尋求連帶與「反殖 民」共鬥的可能性。在此主要聚焦殖民地台灣與日本帝國、英國殖 民地的莎劇與愛爾蘭戲劇如何越境同時流動,以各種形式「展演」 帝國與殖民地二者間的力學關係。從《奧賽羅》、《暴徒之子》, 到吳坤煌以東京為根據地所參與的東亞左翼演劇人活動,我們可見 日本對台灣如何展演「帝國欲望」,以及所謂「福爾摩沙」主體性 的萌芽乃至東亞左翼演劇人間的「連帶」關係。 第四章〈日本翻案莎劇《奧賽羅》與殖民地台灣―以《台灣 日日新報》在台上演紀錄與劇評為中心〉主要引介第一齣以 「 正 劇」之名上演的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奧賽羅》翻案劇,其於台 灣的上演紀錄與劇評。《奧賽羅》翻案劇是日本「正劇」始祖川 上音二郎在日本演劇近代改良運動的代表作。川上以在歐洲實地 目擊莎劇的原作《奧塞羅》(Othello)為骨幹,委託青年文士江見 水蔭創作劇本。莎翁原作描寫獨立聯邦時期的威尼斯與土耳其發
008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生戰爭,奧賽羅受命對抗來襲賽普勒斯孤島的土耳其軍隊。應川 上要求,舞台背景改寫為日本,威尼斯成為東京,賽普勒斯島則是 日本新領地的台灣澎湖群島之吉貝島(俗稱海賊村),摩爾人將 軍奧塞羅(Othello)則成了新平民出身的台灣總督室鷲郎(Muro Washiro)。此劇是莎劇中展演帝國對外擴張如何牽動人種位階問題 的重要作品,經過川上音二郎翻案改寫的《奧賽羅》在「殖民地台 灣」上演,除了展露帝國欲望,也揭露版圖擴展後日本帝國內部「人 種位階」變動的問題。長期以來,這部作品是否曾在翻案劇舞台的 台灣演出,一直被視為懸而未決的疑問,經過筆者對《台灣日日新 報》戲劇欄的比對與調查,不僅發現此劇在台的上演紀錄;透過劇 評,除了了解台灣在地觀眾對「帝國」如何展演「台灣」的觀感, 藉由「殖民地台灣」的舞台,我們也能看見帝國的擴張與演劇近代 化的相乘關係。 第五章〈愛爾蘭文學的越境想像與福爾摩沙的交會―以「西 來庵事件」的文學表象為中心〉探討愛爾蘭文藝思潮的越境以及在 東亞的傳播、影響與接受。愛爾蘭的文藝思潮傳播到東亞,透過日 本帝國中心向殖民地擴散。愛爾蘭經驗對台灣以及梁啟超發生影響 外,在愛爾蘭文藝思潮的傳播過程中,台灣的「西來庵事件」成為 帝國想像「殖民地台灣」的觸媒,而菊池寬的翻案劇《暴徒之子》 不僅反映愛爾蘭文藝思潮在亞洲的傳播現象,也凸顯日本宗主國必 須借鏡愛爾蘭戲曲才得以完成對殖民地台灣想像的弔詭現象。此 外,愛爾蘭文藝思潮的推波助瀾下,也激發當時台灣人對民族主體 性的想像。 第六章〈1920 至 1930 年代的日本戲劇與東亞左翼文藝思潮
序
章
009
―從秋田雨雀、田漢與吳坤煌三者的越境關係看起〉則聚焦 1920 年代到 1930 年代之間,以東京為根據地所凝聚的左翼文藝思潮逐 漸發酵,之後向外擴散的東亞左翼戲劇運動。在這時期前往日本留 學的中國、台灣的知識分子以東京為根據地,建構連動的人脈網 絡,推動跨域流動的文藝思潮。透過中國的田漢(1898-1979)與 台灣的吳坤煌(1909-1989)的戲劇創作與評論,可知二人在東京 是如何透過戲劇受到左翼文藝思潮的洗禮,也可看出二人在東京交 疊的軌跡。對二人的連帶關係而言,最重要的觸媒可說是日本的左 翼戲劇家、世界語專家秋田雨雀(1883-1962)。「內地」與「殖 民地」之間,伴隨升學、通商、就業等種種因素產生的人流移動, 帝國成為周緣「殖民地出身者」的「接觸地域」(contact zone)8 也可見凝聚於戲劇現象之中。Mary Pratt 以「接觸地域」的概念闡 明行旅書寫與跨文化現象,正可詮釋秋田雨雀、田漢與吳坤煌在東 京的邂逅,同時如何以戲劇為媒介,促成左翼文藝思潮在東亞的擴 散傳播。 此外,透過吳坤煌在東京參與的左翼演劇運動,我們也 看見台灣知識分子如何透過以戲劇為媒介的左翼思潮,在東京這個 「接觸地域」尋求連帶,摸索謀求「反殖民」共鬥論述的可能性。 第三部「易地而居到易/異地書寫」則矚目日本帝國空間裡人 與階級的流動所觸發之「易/異地書寫」文學現象。經過近四十年 的統治後,台人與日人因帝國版圖的流動交錯易地而居,文學創作 也產生「易/異地書寫」的現象。因易地而居而「易地書寫」的台 日作家眼中到底映照出如何的「易/異地」風景?除了探討以日本 8
Mary Louis Pratt, 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London: Routledge: 2007).
010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中央詩壇為根據地的台灣詩人饒正太郎如何以現代詩書寫成為日本 現代詩壇的台灣代表詩人,也分析在台日人作家坂口䙥子從戰前綿 延至戰後,從台灣到日本的台灣原住民書寫及當中的性/別觀點。 第七章〈台灣詩人饒正太郎與日本昭和時期現代詩運動〉主要 引介活躍於 1920 至 1930 年代的日本現代詩運動,但幾乎為人所遺 忘的台灣詩人饒正太郎。饒正太郎(1912-1941)是台灣出身、活 躍於日本中央文壇的重要詩人。值得一提的是,饒正太郎初登詩壇 時,與翁鬧及西川滿在同一時期於《椎之木》(第三次)展開創作 活動。之後翁鬧與西川滿不再積極涉入日本中央詩壇耕耘現代詩, 轉戰小說,饒正太郎的創作生涯則與日本現代詩發展進程緊密連 結。在其詩作中,蹈襲當時現代詩主流的「主知主義」與詩精神(ポ イジー),台灣已不再是「前近代」而未開的殖民地記號,而以一 種充滿現代感香氣的姿態出現。他不僅是當時日本現代詩壇重要的 詩人,也是重要的詩刊創設者與編輯。除了創刊現代詩雜誌《筆記》 (カイエ),饒正太郎同時是當時重要詩刊《二十世記》的主編, 一直以來日本中央文壇與地方文壇的「中心(殖民者)╱邊陲(被 殖民者)」的階級結構,難以詮釋饒正太郎的文壇定位。 第八章〈坂口䙥子的「台灣書寫」―「性╱別」、「再現」 與「自我再現」〉除了爬梳坂口䙥子的「原住民女性書寫」與「台 灣書寫」的系譜與定位,也透過其戰後回顧台灣生活的自傳小說 〈螳螂之歌〉,探討坂口䙥子的「台灣」書寫如何顛覆殖民者與被 殖民者之間約定俗成的殖民力學想像。作品中原為被觀看的他者都 成為具能動性的主體,例如以其本人、及楊逵、葉陶夫婦為雛型的
序
章
011
人物關係。其導入性別視點的台灣書寫,則從女性觀點再現「霧社 事件」,及「理蕃政策」衍生的策略婚姻所帶來之悲劇。 結章則回顧本書的主要叩問,總結三部八章的探討。從日本 領台後台日之間人流、物流的流變,觀察所謂「殖民者」╱「被殖 民者」乃至「勝者」╱「敗者」的意識形態,如何在反照帝國權力 結構的鏡像中呈現倒置甚至錯位的現象。這些現象除了在內台關係 史、戲劇、文學各領域呈現移植、抵抗、消長、互補與易位的諸多 複雜面向之外,同時與東亞地域當時政治力學,甚至世界文藝思潮 的流變產生共振現象。
第一章
明治「敗者」史觀與殖民地台灣 ─以北白川宮征台論述為中心
016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一、前言 日本與台灣近代關係始自 1874 年的「台灣出兵」,史上又稱 「牡丹社事件」。日本自 1868 年明治維新之後,便開始近代國民 國家發展的進程,國家在擴張的同時,也進行內外的收編。除了企 圖迎頭趕上世界帝國列強,也積極加入帝國主義競逐遊戲。「台灣 出兵」正可說是日本加入列強競逐的試金石。「台灣出兵」事發原 因起自琉球漁民遭遇船難漂流至台灣恆春半島,其中 54 名遭牡丹 社以及高士佛社原住民殺害。「台灣出兵」發生後,日本開始積極 主張其對琉球主權的正當性,讓前近代以來一直處於中國以及日本 兩大國夾縫之中的琉球王國主權岌岌可危。日本以台灣原住民殺害 琉球漁民為由,對清廷提出抗議。然而清廷將台灣定位為「化外之 地」,讓日本根據近代列強競逐遊戲的基本規則:「萬國公法」, 於 1874 年由西鄉從道率軍對台灣出兵,此乃官方近代史上台日首 次接觸。1 事實上「台灣出兵」的目的,乃企圖消解日本維新後因「廢 置縣」而大量失業的武士階級不滿情緒。「台灣出兵」之前,已有 所謂「征韓論」主張。「征韓論」政爭失勢的西鄉隆盛掛冠求去, 隱遁鹿兒島。「台灣出兵」決議雖有種種緣由,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之一,可說是當時明治政府企圖對心生不滿的西鄉隆盛懷柔。「台 灣出兵」的統帥雖是其弟西鄉從道,西鄉隆盛表面上似乎並未主導 征台戰役,但實質上所有軍隊調度多出自西鄉隆盛之手。21874 年 1
小森陽一,《ポストコロニアル》(東京 : 岩波書店,2001 年),頁 23-25。
2
吳佩珍,〈日本自由民權運動與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以蔣渭水〈入獄 日記〉中《西鄉南洲傳》為中心〉,《台灣文學學報》第 12 期(2007 年 12 月), 頁 109-132。
第一章
明治「敗者」史觀與殖民地台灣
017
台灣出兵之後,士族的不滿不僅未消解,加上當時明治政府未徹底 落實近代國家議會體制,自由民權運動越演越烈,在「明知不可為 而為之」的情勢下,西鄉隆盛率領不滿士族在九州蜂起,於 1877 年爆發明治維新之後最後的國家內戰「西南戰爭」。3 至此,明治 維新後,日本動盪不安的內政情勢告一段落。隨著 1894 至 1895 年 的日清戰爭及 1904 至 1905 年的日俄戰爭分別打敗中國及俄國,同 時依《馬關條約》,清廷割讓台灣,日本得到第一處殖民地。 依照「通史」觀點,上述可視為近代日本流通的主流史觀,即 明治維新之後「奪權」的薩摩、長州二藩所主導之歷史觀點。台日 近代關係史基本上由上述史觀來呈現,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的歷史 脈絡,基本上也由此認定,成為一般流通的論述。但如果回溯日本 領台乃至渡台的日本人,便能發現來自明治維新的「敗者」集團者 眾,是以若採「勝者」史觀看待在台殖民者乃至台日殖民史,恐有 失真之虞。 對日本的近代史觀而言,歷史學家成田龍一曾指出所謂的歷 史,對於創造、支撐國民國家是非常重要的中樞機能。因此,歷史 學也常常難以介入對國民國家的批判。然而,自冷戰體制崩壞,來 自前「日本」帝國殖民地對戰前戰爭責任的釐清與挑戰,正是對支 撐歷史框架的近代國民國家,及以國民國家為理念的戰後日本之詰 問。這些現象挑戰敘述「歷史」的立場,讓至今為止擁有特權的歷 史學地位岌岌可危。因此「歷史」作為敘事觀點的概念被導入緊鄰 的文學領域,並開始受到重視。也就是說,歷史學之外的學問領域 3
同前揭文。
018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開始關切「歷史」,而漸漸動搖「學門」(discipline)的界線,也 重新定義「歷史」的概念。4 省思以上日本近期的史觀變化,再對照目前的台灣研究,可 看出日本領台五十年間的研究史觀,無異是沿用明治維新後,薩長 二藩所主導的「勝者」史觀。從而對當時統治者「日本」的認識不 僅平板同時一元化,在後殖民研究論述上過度簡化日本近代的「國 族主義」,對日本領台五十年間在台日人的文學框架建構,基本上 均視為以日本宗主國為主體的「勝者」史觀之「國民文學」。然 而,重新省視日本統治期的在台日人文學主導者,便會發現多為東 北「敗者」集團出身者,或與東北地域有極深淵源者,西川滿、島 田謹二、5 濱田隼雄 6 等都在此列。不僅如此,如果從「敗者」的東 北史觀出發,觀察當時在台日人的文學創作以及「國民文學」框架 建構的構想與意圖,便能看出有著更複雜的重層及無法還原於「單 一」的日本「國族主義」結構,這與日本領台的時間點―1895 年 前後不無關係。此時,日本的近代國家基礎尚未底定,且所謂「日
4
成田龍一,《〈歴史〉はいかに語られるか》(東京:ちくま学芸文庫, 2010 年),頁 13-14。
5
島田謹二 1925 年進入東北帝國大學英文系法文學部本科,1928 年自同校法 文學部英文學科畢業,同時擔任該校法文學部副手,1929 年進入台北帝國大 學文政學部成為講師。參照〈島田謹二略年譜〉,收入斉藤信子,《筏かづ らの家》(東京:近代出版社,2005 年)。
6
濱田隼雄早年就讀台北高等學校,之後進入東北帝國大學國文學科,畢業後 返台成為女校教師。東北帝國大學就學期間,曾受教於島田謹二。日本敗戰, 返回東北之後,其作品散見於地方報刊如《河北新報》、《東北文學》,可 知濱田戰後返日之後,仍活躍於日本東北地方文壇。
第一章
明治「敗者」史觀與殖民地台灣
019
本」的國族認同也未臻至成熟。7 而當時在台日人的國族認同,並 無法如此單純地還原還未具體成形及充滿曖昧矛盾的「日本」;從 在台日人的「敗者集團」,也可看出其「國族主義」認同中衝突與 矛盾的複雜性格。8 其中關鍵,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圖 1.1,以下 稱北白川宮)―即幕末時被東北奧羽列藩擁立為東武天皇的「輪 王寺宮」,1895 年死於台灣征戰途中後在台灣的神格化及形象的 建構、複製與傳播,有極為密切的關係。9 由北白川宮傳說以及當 時以東北「敗者」集團在台日人作家所企圖建構的「國民文學」, 都可看出其對於台灣的定義,與明治維新之後「勝者」集團的主流
7
關於日本明治維新前後的國家體制乃至國族認同問題,吳叡人以「敗者」集 團的會津藩出身東海散士柴四朗在 1879 年(明治十二年)開始撰寫,耗時 十年完成的《佳人之奇遇》為例,指出明治初期近代日本國族認同仍呈現渾 沌以及曖昧不明狀態。參照吳叡人,〈「日本」とは何か:試論《佳人之奇 遇》中重層的國∕族想像〉,黃自進編,《近現代日本社會的蛻變》(台北: 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06 年),頁 638-669。1868 年(慶 應四年)發生戊辰戰爭,會津藩被迫陷入對抗薩長軍的危急狀況,家臣男子 依年齡組成親衛隊。其中十六、十七歲男子所組成的「白虎隊」因目擊城下 陷入火海,誤以為藩城鶴之城被攻陷,二十人決心殉主,在飯盛山集體切腹 自殺。其中飯沼貞吉獲救,「白虎隊」當時狀況多根據其證言流傳後世。另, 會津藩遭政府軍攻擊陷入籠城當時,政治小說《佳人之奇遇》作者柴四朗被 編入護衛會津藩藩主松平容保的護衛隊「白虎隊」,但出征時發高燒,並未 實際參與戰鬥。參照松本健一,〈白虎隊士の精神〉,歷史讀本編輯部編, 《カメラが撮られた会津戊辰戦争》(東京:新人物往来社,2012 年), 頁 44-59。
8
以西川滿為例,其自傳對於自己家族來台及因日本戰敗被迫離台都以明治維 新「敗者」史觀來書寫,對於建構近代「日本」觀點也與當時日本內地的主 流意識迴異,即為一例。參照西川滿,《自傳》(東京:人間の星社,1981 年), 頁 2、頁 70。同時參照吳佩珍,〈日人作家的「文學史觀」疑義〉,《聯合文學》 第 328 期(2012 年 2 月),頁 48-51。
9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為明治維新之後的稱謂,幕末時期其身分為上野東叡山寬 永寺「輪王寺宮」公現法親王。除文本引文,以下均稱北白川宮。
020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統治視點差異之處。台灣文壇的日人權力核心所想像的「日本」, 未必與當時內地的宗主國同調;他們在台灣意圖建構的「外地文 學」,也未必等同於「日本文學」。至今為止我們從未對他們「日 本殖民者」的絕對性產生質疑,正是因為我們評價日本的治台史觀 所採取的視角,乃明治維新政爭中的「勝者」史觀―也是近代日 本的主流史觀。10
圖 1.1
10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肖像
吳佩珍,〈日人作家的「文學史觀」疑義〉。
第一章
明治「敗者」史觀與殖民地台灣
021
本章由「敗者」史觀重新探討北白川宮在明治維新史的定位, 對照日本的台灣殖民事始―即病歿於台灣征途中的北白川宮所在 台生成的傳說與形象。除了從 1895 年隨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征討台 灣的森鷗外撰寫之傳記《能久親王事蹟》,論述北白川宮形象的生 成與史觀差異外,也將從《台灣日日新報》連載的講談〈北白河宮 殿下〉,探討當時流通於殖民地台灣的媒體如何從「敗者史觀」 建構北白川宮形象。
二、佐幕敗者到鎮台神祇─北白川宮形象的更迭 回溯日本的台灣殖民事始紀錄,基本上均由當時身任近衛師團 團長北白川宮的基隆澳底登陸開始。依日本的台灣殖民事始解讀, 北白川宮 1895 年 5 月 30 日登陸澳底,「於嘉義南進途上罹患風土 病」,「二十二日入台南城,至二十八日病勢加劇」,11 同年 10 月 28 日於台南駐在所死去(圖 1.2)。爾後台灣情勢底定,總督府建 造台灣神社奉祀北白川宮,成為日本南方鎮守大社。身為明治天皇 的皇叔,死於台灣的北白川宮成為日本統治台灣的精神象徵―台 灣神社的鎮守神祇表面上似乎並無特別的疑點,但卻是沿用日本明 治維新之後的主流史觀檢視台灣的殖民史之故。如果由東北史觀重 新省視明治維新歷史,上述敘事便完全迴異於至今為止由薩摩、長 州於明治維新奪權成功之後所建立的日本近代史觀。隨著日本的近 代史,特別是對明治維新史觀近年的重新評價,北白川宮在明治維 11
台灣教育會,《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事蹟》(台北:台北教育會,1927 年)。 本章引自收錄於佐藤元英監修,《皇族軍人傳記集成 第 3 卷 北白川宮能 久親王》(東京:ゆまに書房,2010 年),頁 140-155。
圖 1.2
北白川宮行軍路線
第一章
明治「敗者」史觀與殖民地台灣
023
新時捲入幕府與朝廷之間的政爭,一時之間成為東北朝廷擁立的新 帝,其在明治維新史上被視為叛國謀反的歷史便再度浮上檯面。 由東北敗者史觀重新回顧幕末到明治維新這段歷史,含括明治 維新前後由薩摩、長州的西軍集團,12 以及以仙台、會津藩為首的 奧羽越列藩之東軍所展開的天皇正祚爭奪權過程,乃始於戰後。13 先行研究中,藤井徳行指出戰前使用大量史料,以不偏袒佐幕派或 倒幕派的公正立場蒐集、編述幕末維新史者,首推藤原相之助的 《仙台戊辰史》。14 戰前對於北白川宮被推為天皇,乃至東北朝廷 成立的構想幾乎無人提及,這樣的現象起因日本戰前的尊皇主義, 以及天皇的神格化、皇國史觀等思想壟斷歷史詮釋權。日本戰敗後 由美軍接管,成為實質的殖民地,天皇「神格化」神話崩壞,其權
12
幕府末期,由薩摩藩與長州藩主導之軍力,由至今為止的主流明治史觀來看 多稱為「官軍」。本章由重新省視此一史觀的立場出發,以「西軍」或「新 政府軍」稱之。
13
長久以來被視為禁忌的東北朝廷立帝說,直到戰後才逐漸解禁。提出東北朝 廷立帝說者有以下論文。如瀧川政次郎,〈知られざる天皇〉,《新潮》第 47 卷第 10 號(1950 年 10 月),後收入《日本歴史解禁》(東京:創元社, 1950 年);武者小路穣,〈戊辰役の一資料〉,《史学雑誌》第 61 編第 8 號(1952 年 8 月);鎌田永吉,〈いわゆる大政改元史料をめぐって〉,《秋大史学》 14 號,1967 年 2 月);藤井徳行,〈明治元年 所謂「東北朝廷」成立に関 する一考察〉,收入手塚豐編,《近代日本史の新研究 1》(東京:北樹出版, 1981 年),對此東北朝廷擁立新帝論述都有其主張。相對於薩摩、長州藩在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的「勝者」史觀成為日本近代乃至日本帝國史觀主流者, 近來「敗者」東北的明治維新史觀也漸漸流通,例如 2004 年由專門出版東北 相關史料的歷史春秋社所創刊的《會津人雜誌》,除了介紹日本東北地域的 風土人情,同時也企圖對明治維新史重新進行東北視點的解讀與詮釋,即是 其中一例。
14
藤井徳行,〈明治元年
所謂「東北朝廷」成立に関する一考察〉,頁 222。
024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威受到挑戰。一直以來被視為禁忌的這段幕末政爭明治維新史,在 戰後逐漸解禁。15 其中藤井徳行〈明治元年關於所謂「東北朝廷」 成立之一個考察〉(明治元年
所謂「東北朝廷」成立に関する一
考察)將戰後以來的東北朝廷立帝說,作了清楚的整理與解析。 幕末時,奉幕府之命鎮守京都維持治安的會津藩與薩摩、長州 藩於 1868 年(慶應四年)在京都發生武力衝突,是為「鳥羽伏見 戰爭」。幕府軍敗戰,以薩摩、長州藩為首的新政府軍在戰爭結束 七日之後,對仙台藩下令討伐會津藩主松平容保。東北諸藩對於新 政府軍抱有強烈的不信任感,對於其政權正當性存疑,同時對於新 政府軍要求對會津藩藩主松平容保處以死罪表示強烈不滿,認為薩 摩、長州有公報私仇之嫌。於是同年 5 月 3 日以仙台藩為盟主的奧 羽越列藩正式成立,對此,薩摩、長州為首的官軍發兵征討東北, 是為「戊辰戰爭」。當薩長新政府軍攻打江戶上野寬永寺時,北白 川宮被擁幕軍彰義隊擁立,但薩長聯軍攻入江戶之後於關東各地逃 亡藏匿,最後逃至東北,在平潟登陸,抵達仙台。之後東北諸藩成 立的東北朝廷,擁立北白川宮為帝。16 明治天皇的父親孝明天皇是強硬的攘夷論主張者,對幕末 以來擔任京都守護職的會津藩極為信賴,直到 1866 年(慶應二
15
參照 John Dower, “ Imperial Democracy: Evading Responsibility, ” Embracing Defea t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Inc., 2000), pp. 319-345.
16
百瀬明治,〈奥羽越列藩同盟―その成立から解体まで〉,歷史讀本編輯 部編,《カメラが撮られた会津戊辰戦争》,頁 6-27。
第一章
明治「敗者」史觀與殖民地台灣
025
年)因水痘急逝為止。 17 北白川宮為孝明天皇義弟,18 對於意圖 在東北樹立新朝廷政權的奧羽越列藩而言,乃血統純正之不二人 選。19 對會津藩深表同情而結盟的奧羽越列藩擁立北白川宮為東武 天皇,企圖藉此大義名分對抗薩長主導的新政府軍。20 另,關於「輪王寺宮」(即北白川宮)21 在東北被擁立為帝的 主張,與幕府長久以來的傳說也有密切關係。北白川宮於幕末時承 襲「輪王寺宮」,名為公現法親王。「輪王寺宮」是上野寬永寺代 17
關於孝明天皇的死因眾說紛紜,其遭毒殺的傳說一直以來甚囂塵上。這樣的 傳聞直至日本戰後,病死論及毒殺論兩派仍爭論不休。毒殺論認為,因孝明 天皇主張公武合體,對於尊王攘夷激進派的態度嚴酷,被當時傾向倒幕派的 公卿岩倉具視等視作絆腳石而遭到毒殺。例如韓國遭日本併吞前夕的 1909 年,安重根暗殺時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其中所列舉伊藤的罪狀之一便是「毒 殺孝明天皇」。參照伊良子光孝,〈天脈拝診—孝明天皇拝診日記—〉(1) (2),《医譚》復刊第 47、48 號。轉引自藤井徳行,〈明治元年 所謂「東 北朝廷」成立に関する一考察〉,頁 236。
18
北白川宮為孝明天皇父親仁孝天皇的養子,也是明治天皇的叔父。
19
星亮一,《奥羽越列藩同盟―東日本政府樹立の夢》(東京:中央公論社, 1995 年),頁 70-71。首先提出東北朝廷存在與否論述者,為日本法治史研 究者瀧川政次郎 1950 年於《新潮》第 47 卷第 10 號所發表的〈知られざる天 皇〉。參照藤井徳行,〈明治元年 所謂「東北朝廷」成立に関する一考察〉, 頁 219-226。
20
星亮一,《奥羽越列藩同盟―東日本政府樹立の夢》,頁 70-71。
21
輪王寺原是德川三代將軍家光時代在日光山所建,由當時的天海大僧正 (1563-1643)開始經營,可說是德川幕府的菩提寺。天海大僧正之後的公 海,迎接後水尾天皇皇子尊敬親王為日光門主,第一代輪王寺宮為守澄法親 王。之後直到明治維新為止,共計十三代十二人法親王成為日光門主。「輪 王寺宮」歷代均由幕府指派,皇族出任。「輪王寺宮」是為日光宮門主,常 駐江戶東叡山輪王寺,即上野寬永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還俗前,是最後 一任的輪王寺宮。參照菅原信海,《日本仏教と神祗信仰》(東京:春秋社, 2007 年),頁 165-191。
026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代傳承的住持名號,也是幕府菩提寺日光東照宮的司職者。天台宗 的天海大僧正獲得三代將軍家光支持,得以開山寬永寺。開山之 後,均由京都迎來皇族出任歷代的「輪王寺宮」。據傳,天海獻策 德川幕府,當「西邊諸國發生叛亂企圖夾持天皇時,當奉本東叡山 皇族後裔為今上,進行平定」。22 此被稱為「天海密策」―即幕 府預防朝廷以及西邊大名(諸侯)所採取的對策,在幕府內部及箱 根以東的諸藩暗中流傳。23 瀧川政次郎甚至指出,德川將軍對「輪 王寺宮」尊崇與順從的態度,甚至高於京都的朝廷。日光東照宮的 皇子(宮樣)即東邊的天子,這與日光東照宮即東邊的伊勢神宮, 東照神君即天照神君是相同的道理。24 也因此,「輪王寺宮」被奧 羽越列藩擁為新帝並非歷史的偶然,乃其來有自。 新政府軍底定東北諸藩後,「輪王寺宮」投降謝罪,被下令在 京都閉門自省,獲赦免後復籍伏見宮家,襲名「北白川宮」。25 禁
22
參照藤井徳行,〈明治元年 所謂「東北朝廷」成立に関する一考察〉第二 節「輪王寺宮の制度的意義」,頁 217-231;長尾宇迦,〈「東武皇帝」即位 事件―最幕末に存在した、歴史に埋もれたもう一人の天皇〉,《歴史読 本》2010 年 8 月號,頁 126。
23
長尾宇迦,〈「東武皇帝」即位事件―最幕末に存在した、歴史に埋もれ たもう一人の天皇〉,頁 126。
24
瀧川政次郎,〈知られざる天皇〉,頁 124。
25
奧羽越列藩同盟敗戰之後,「輪王寺宮」決定投降謝罪,另將兩位執事僧義 觀與堯忍免職。之後義觀被送往東京糺問司接受訊問調查並負全責,供稱「今 春以來一事〔按:指北白川宮由彰義隊擁立,決定佐幕除薩路線〕,非出自 親王本意,皆野衲一人計謀」,之後死於獄中。後世皆以義觀(覺王院)此 番供詞,認定北白川宮出任奧羽越列藩同盟盟主並成為「東武皇帝」,都出 自義觀教唆,而非北白川宮本意。參照藤井徳行,〈明治元年 所謂「東北 朝廷」成立に関する一考察〉,頁 306-308。
第一章
明治「敗者」史觀與殖民地台灣
027
閉解除後,北白川宮懇求明治天皇,允許其負笈德國留學。然而留 學期間與德國女性貴族訂下婚約,明治天皇因而震怒。婚約消息見 報後,北白川宮被迫中斷留學返國。26 之後再度被命令謫居京都, 閉門思過。後來進入近衛局,日清戰爭之際,於 1895 年晉升近衛 師團長。同年 5 月 30 日以守備軍力帶領半個師團兵力登陸台灣, 旋即開始征戰台灣。當時近衛師團被派遣至遼東半島待命,是為了 萬一與清廷戰事擴大,以便進入北京進行守備。然而與清國戰況並 未如預期擴大,清廷提議媾和,隨即於 1895 年 5 月 8 日訂定《馬 關條約》之後,在三國干涉還遼下,近衛師團急遽被命令前往台灣 進行守備。明治政府於 5 月 10 日任命樺山資紀為台灣總督,接著 當時征清大總督小松宮彰仁親王決定派遣北白川宮率領的近衛師團 充當台灣駐屯軍,5 月 16 日征清大總督命令近衛師團等待台灣總 督命令,隸屬台灣總督指揮下,候命派遣至台灣。 日本皇族自明治近代以來擔任軍職已成沿革,但一般將領, 即使是軍階高於皇族出身的軍官,也無法對其肆意指揮調度。因此 北白川宮所統率的近衛師團原以守備狀態駐屯遼東半島,但在台灣 總督樺山資紀的命令下,以半個師團兵力突然受命登陸台灣進行討 伐,急遽進入戰鬥狀態。當時隨行的軍官西川虎次郎於其回憶錄如 此回顧:
26
近期關於北白川宮留德期間與德國貴族的婚約問題,見浅見雅男,〈北白川 宮能久親王―明治帝を激怒させたドイツ貴族との婚約〉,《文藝春秋》 第 89 卷第 3 號(2011 年 3 月),頁 330-332。明治天皇傳記《明治天皇紀》 中也言及此事。
028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日清戰爭的結果,台灣以及澎湖島歸日本所領有。當時我近 衛師團在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殿下的統御下,駐屯遼東半島。 說是師團,但只有半師團兵力,充當遼東半島之守備。然而 突然受命守備台灣,身著冬衣的情況下,緊急趕往台灣。當 然我們當時對於台灣不僅一無所知,同時完全未預期會有戰 爭。運送船被命令於蘇澳灘集合,之後依海軍的通報,決定 了登陸地點。直到那時,才開始有著我們或許無法安全登陸 也未可知的念頭。 27 此段記述之後,西川回憶當時最感苦惱的是:沒有台灣地圖。可知 北白川宮所引領的近衛軍團事前並未被告知將會進入戰鬥態勢,而 且是在毫無作戰計畫以及台灣地理情報的狀況下。北白川宮駐屯遼 東半島時已罹患瘧疾,28 也因此自基隆登陸一路征戰至抵達台南去 世,其滯台時間僅短短數月,之後卻被神格化為當時日本治台的精 神象徵、台灣神社的鎮守之神。29 北白川宮征台事蹟在日本領台五
27
西川虎次郎,〈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殿下の御征戰に從ひて〉,《臺灣》第 7 卷第 1 號(1936 年 1 月),頁 4。
28
台灣教育會,《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事蹟》,頁 20。
29
同時有史料指出北白川宮在抵達新竹時,便在牛眠山中彈身亡;日軍怕影響 士氣,祕不發喪。參照黃榮洛,《北白川宮は新竹で死んだ》,(出版地、 出版者不詳,1986 年),現藏於國立台灣圖書館。近年更有地方文史工作者 進行台灣乙未戰役衝突地點調查,主張北白川宮在此戰役戰死台灣。參照「乙 未 抗 日 歷 史 衝 突 地 點 資 料 庫 」( 來 源:http://cs2nn.nhu.edu.tw/about.html, 2020 年 8 月 3 日確認),以及張健豐,《東武天皇在台灣戰死》(台北:時 英出版社,2016 年)。相對於此,日本乃至戰前台灣所流傳的北白川宮傳記 均記載其在台南因瘧疾加劇病逝,但祕不發喪,將遺體運回東京舉行喪禮。 1908 年所出版的森鷗外《能久親王事蹟》對此過程有詳細描寫,收錄於《鷗 外全集》第三卷(東京:岩波書店,1987 年)。
第一章
明治「敗者」史觀與殖民地台灣
029
十年間,傳記及傳說不斷被複製、再生,於台灣流傳,成為日本統 治台灣的精神象徵。
三、東北朝廷立帝說的虛與實─ 森鷗外《能久親王事蹟》中的北白川宮形象 北白川宮事蹟在殖民地台灣時期的複製與流傳,基本上從 1910 年代,由當時隨能久親王征伐台灣的近衛師團軍官以回憶錄 形式撰寫開始,之後直到 1940 年代戰爭時期,北白川宮神話再次 被動員。30 即使以傳記形式書寫,對於征台戰役之前的歷史一概輕 描淡寫,且均聚焦於滯台期間,即 1895 年 5 月 30 日至 10 月 28 日 期間的征戰經過。31 日本國會圖書館現存相關資料與北白川宮傳記 對其「輪王寺宮」時代,即「明治維新」主流史觀所強調幕末能久 親王隨佐幕派流亡至東北,被認定企圖謀反的歷史,其實都有一定 程度的呈現。然而,檢視北白川宮的台灣征討戰役,便會發現疑點 甚多。此外,北白川宮與東北諸藩敗者及明治新政府之間錯縱複雜 的關係,讓日本 1895 年征台史蒙上陰影。例如,從北白川宮能久 親王登陸台灣時的部屬西川虎次郎隨北白川宮登陸台灣戰役的回 顧,便能發現箇中疑點。32
30
台灣發行、流通的北白川宮傳記,擬之後撰稿再述並進一步調查。
31
如台灣教育會編撰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事蹟》,以及前近衛師團通譯官 吉野利喜馬,《北白川宮御征臺始末》(台灣日日新報社,1923 年)等。
32
參照本章註 27。
030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另,華嚴宗佛學研究者龜谷天尊等所著《北白川宮》傳記,對 北白川宮如何捲入幕末政爭及台灣征討始末也提出疑義。33 龜谷敘 述幕末奧羽越列藩對於薩摩、長州二藩以新政府軍的大義名分對德 川幕府及東北諸藩進行征討,乃是挾私怨報復,企圖代替幕府掌握 政權,因此東北諸藩寧願戰死,也不願坐以待斃。由江戶逃往仙台 的北白川宮便被奧羽越列藩奉為盟主,得以讓東北諸藩師出有名, 與薩長二藩帶領的西軍對抗。34 對於之後北白川宮受命以守備軍力 征討台灣一事的描寫與對台灣總督府的批判,可知當時北白川宮的 處境艱難。其中敘述近衛師團預定於北京原野交戰,並未預料到台 灣將成為主力戰場,因此面對台灣的險峻山路,並未有足夠應對的 運送人伕。近衛師團登陸時僅攜帶三日份糧食,士兵也只帶有二百 餘發子彈。此外,台灣抗日義軍抵抗激烈,台灣總督府早有耳聞, 但處處牽制師團,使師團對於後路守備乃至地理位置及敵情掌握幾 乎完全空白。35 當時總督府雖是行政組織,卻具有指揮守備隊的權 限。從該傳記的字裡行間可讀出,北白川宮率領的近衛師團可說是
33
龜谷天尊又名龜谷聖馨,為明治至昭和時期的佛教學者與教育者。生於 1857 年(安政三年),研究大乘佛教,特別是「華嚴」教理。曾任東京名教中學 校長。著有《華厳大経の研究》、《仏陀の最高哲学とカントの哲学》等。
34
龜谷天尊、渡部星峯,《北白川宮》(東京:吉川弘文館,1903 年),頁 44-46。藤井德行指出,此傳記關於北白川宮親信的執事僧侶覺王院義觀以及 竹林坊曇覺的相關論述,二者時有混淆,故有與史實出入之虞。參照藤井徳 行,〈明治元年 所謂「東北朝廷」成立に関する一考察〉,頁 225。另, 關於北白川宮傳記內容,論及台灣出兵者,除龜谷天尊、渡部星峯的《北白 川宮》與森鷗外的《能久親王事蹟》之外,目前尚未發現其他的詳細記載史 料,故先採用此二文本以供對照。
35
龜谷天尊、渡部星峯,《北白川宮》,頁 82-83。
第一章
明治「敗者」史觀與殖民地台灣
031
台灣總督府的「棄子」。此外,該傳記也暗喻幕末戌辰戰爭北白川 宮為東北諸藩奉為盟主與薩長二藩對抗的恩怨,在明治維新之後由 薩長掌權的情況下,北白川宮為何以皇族之尊卻親身涉險,最後死 於日本的「新領土」―台灣。 另一親王傳記為森鷗外的《能久親王事蹟》。其影響力可從 學術論文及歷史小說書寫頻繁引用該傳記窺見。此外,該傳記對於 日本統治期在台日人作家及文學主導者也影響甚鉅。36 森鷗外之所 以成為北白川宮傳記的作者,是因為其不僅參與日清戰爭,之後也 隨近衛師團移師台灣,參與征討之役。森鷗外的研究者也認為日清 戰爭結束,北白川宮旋即遭到緊急異動,奉命參與台灣征討戰役之 疑點重重。對照戰前島田謹二所撰寫的〈征台陣中的森鷗外〉,島 田仔細爬梳鷗外參與台灣戰役的所有相關資料,如《明治二十七八 年日清戰史》、《明治二十七八年役陣中日誌》,並推斷森鷗外滯 台期間應為 1895 年(明治二十八年)5 月 30 日至 9 月 27-28 日。 但島田也指出,鷗外的日清戰爭及征台戰役日誌《徂征日記》,幾 乎未著墨台灣征戰,不過鷗外登陸台灣參加征台戰役的紀錄卻可由 1908 年出版的《能久親王事蹟》窺見。37 同時並指出,森鷗外雖然 參與日清戰爭及 1895 年登陸台灣戰役,但其作品論及台灣者,除
36
如島田謹二以及西川滿,都對森鷗外極為推崇。島田謹二,〈征台陣中の森 鴎外〉,《華麗島文学志 ―日本詩人の台湾体験》(東京:明治書院, 1995 年)、藤井徳行,〈明治元年 所謂「東北朝廷」成立に関する一考察〉, 以及吉村昭的歷史小說《彰義隊》(東京:新潮社,2010 年)都引用《能久 親王事蹟》,同時論及此傳記的影響。
37
島田謹二,〈征台陣中の森鴎外〉,頁 65-67。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 : 日治時期台日文學與戲劇流變 / 吳佩珍著 . -- 初版 . --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發 行 , 2022.03 面 ; 公分 . -- (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 研究篇 ; 14) ISBN 978-986-350-576-1(平裝) 1.CST: 臺灣文學 2.CST: 比較文學 3.CST: 文集 863.07
111002157
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研究篇 14
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日治時期台日文學與戲劇流變 作 者 叢書主編
吳佩珍 梅家玲
總 監 責任編輯
張俊哲 蔡旻峻
發 行 人 發 行 所 出 版 者 法律顧問 印 製 出版年月 定 價
管中閔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賴文智律師 茂浤印刷有限公司 2022 年 3 月初版一刷 新臺幣 420 元整
展 售 處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臺北市 106319 羅斯福路四段 1 號 電話:(02)2365-9286 傳真:(02)2363-6905 臺北市 100047 思源街 18 號澄思樓 1 樓 電話:(02)3366-3991~3 轉 18 傳真:(02)3366-9986 http://www.press.ntu.edu.tw E-mail:ntuprs@ntu.edu.tw
內頁排版 封面設計
張碧娟 兒日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 104472 松江路 209 號 1 樓 國家網路書店 五南文化廣場 臺中市 400002 中區中山路 6 號 http://www.wunanbooks.com.tw GPN:1011100223 ISBN:978-986-350-576-1 本書已通過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學術審查
電話:(02)2518-0207 http://www.govbooks.com.tw 電話:(04)2226-0330
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