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O 2014/15 樂季手冊

Page 53

貝多芬《費黛里歐》 的多元歷史意義 羅基敏 ©T & T Fotografie / Toni Suter

一位打算揭發不法的人士,被壞人發現其意圖。為掩 飾罪行,壞人將正義之士關入牢裡。正義之士的妻子 女扮男裝,來到監獄工作,希望能打聽到丈夫的下落。 壞人打算殺人滅口,千鈞一髮之際,妻子挺身而出, 護衛丈夫,正義終獲彰顯。 這是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唯一的歌劇《費黛里歐》(Fidelio )的劇情,他在「十九 世紀初」於「維也納」以「德語」完成這部作品,時間、 地點、語言與選材,在歐洲史、也在音樂史與歌劇史 上,都有著多元的歷史意義。

1789 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社會動盪不安,許多人 的人生有了重大的改變,這些故事成了文學與戲劇的 題材,一時蔚為風尚。1798 年,劇作家布依(Jean Nicolas Bouilly, 1763-1842) 的 歌 劇 劇 本《 雷 歐 諾 拉 或 結 髮 之 愛 》(Léonore ou L'amour conjugal ) 被 作 曲 家 加 沃(Pierre Gaveaux, 1761-1825) 譜 成 歌劇,在巴黎首演後,甚受歡迎;數年後,同一個劇 本亦成了貝多芬歌劇創作的素材來源。類似的劇情模 式在十八世紀 90 年代的法語歌劇中,屢見不鮮:夫 妻中的一人被壞人囚禁,另一位跋山涉水,想盡方法 打探下落,終於見到對方時,兩人卻同時面臨死亡的 威脅,值此之際,幸有貴人相救,好人獲釋,壞人遭 懲罰。在歌劇史上,將這一類劇情的歌劇稱為「拯救 歌 劇 」( 英 rescue opera; 德 Rettungsoper; 法 opéra de sauvetage),倍受貝多芬推崇的作曲家凱 如 賓 尼(Luigi Cherubini, 1760-1842) 的《 樓 斗 伊 斯 卡 》(Lodoïska , 1791) 與《 兩 日 》(Les deux journées , 1800)為其中佳例。這類歌劇源出十八世紀 後半的法語「喜歌劇」(opéra comique ),經常取

材自當代的法語文學,口語的對白與獨唱、重唱、合 唱等單曲交替,推動劇情進行,是這類歌劇的特色。 貝多芬的《費黛里歐》雖以德語寫作,看似當時逐漸 成氣候的德語「歌唱劇」(das Singspiel),就其取 材與音樂內容而言,實可視為以德語寫的喜歌劇。時 至今日,十八世紀的法語喜歌劇成為歌劇世界的稀有 劇目,亦導致今人理解《費黛里歐》的困難。 十八世紀啟蒙主義的風潮,很早就在歌劇的發展中 顯現。以希臘羅馬題材為主的義語「莊劇」(opera seria)於一家獨大,引領風騷百年後,十八世紀裡, 歌劇取材開始加入市民階級,以有別於莊劇的單一貴 族階級;同時間,各國作曲家開始以其母語嚐試寫作 歌劇,為十九世紀歌劇的多語言發展,打下了基礎。 除了前述的法語喜歌劇與德語歌唱劇之外,以市民階 級 為 主 角 的 義 語「 諧 劇 」(opera buffa) 在 命 名 上 即有別於莊劇,經常有雙名的情形,二者間以「或」 (ossia)相連,是其特點。諧劇中採用拯救歌劇模式 的劇情時,則不時以「半莊劇」(opera semiseria) 標示,由此亦可見當時各種語言歌劇發展的交互影響。 維也納一向為義語歌劇的重鎮,十八世紀後 30 年裡, 在統治者約瑟夫二世的大力推動下,發展德語歌唱劇。 受到法語喜歌劇的影響,德語歌唱劇亦有口語的對白, 以與獨唱、重唱、合唱等單曲交替。另一方面,德語歌 唱劇的音樂中,莊劇、諧劇的影響亦清楚可見,莫札 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魔 笛》(Die Zauberflöte , 1791 年於維也納首演)為一 佳例,他取材童話,成功地融合各個劇種特質,有其 獨特成就,對日後的德語歌劇發展影響至深。《魔笛》 也是貝多芬最欣賞的莫札特歌劇,只是,貝多芬欣賞 的是劇中的道德倫理觀,而不是作品的音樂戲劇特質。

51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