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期 國度復興報

Page 8

8 海外華人

2020 年 1 月 19 日

巴特神學講座

先經驗與神和好再帶給世界

【本報訊】巴特(Karl Barth)公 認是二十世紀最偉大、影響力最廣 的神學家之一。由環球聖經公會主 辦的巴特神學系列講座之一「復和 神學—《教會教義學》的匯合」, 去年(2019)12月13日於香港浸信 宣道會明基堂舉行,邀請香港基督 徒學生福音團契(FES)總幹事蔣 文忠博士(圖,時代論壇提供), 解說巴特神學對教會牧養的重要性 ,及在現今紛亂社會下談「復和」 的意義。

國度廣場

「復和」是神的啟示,也全然是 神的工作。由神的啟示開始,人自 己先去經歷與神復和,然後表達出 來(叫自己與自己、別人與自己、 別人與神和好),但祂不是讓人去 獨自回應。「復和是在十架上『成 了』,不是在世界上,是神與我們 同在了(God with us),故祂今天 仍與你同在,繼續互動。」蔣文忠 解說:「世界和個人歷史要包攬在 基督歷史之中,我被帶到神的面前 ,主客分別扭轉思維,我被牽引( draw)進入它當中。」 那麼,人如何進入基督的歷史 當中?蔣文忠引路加福音廿三章 33-43節闡釋。此段經文中有民眾 與統治者,而基督就是「王」,一 個非常政治性的稱謂。「基督在十 架上作成的一切,是一次性到永遠 的,這客觀的事實會帶來主觀的經 歷,讓人在當中主觀地經歷祂是王 ,帶來復和。」 在這樣全然是神工作主導的復和 神學思想下,蔣文忠強調人的回應

【復興系列】之六六六

衛就拿琴用手而彈,掃羅便舒暢爽 「大快,惡魔離了他。」(撒上十六23) 有人說,大衛與掃羅這段關係是「音樂治療 」(Music therapy)的濫觴。但根據「美國音 樂治療協會」將音樂治療定義為:「音樂治療 是基於臨床證據的音樂介入和使用,由曾經完 成被承認的音樂治療課程之認證專業人員進行 ,在一個治療關係中,達成為個別病人量身訂 造的目標。」所以,隨便聽個音樂,或者詩班 到醫院演唱,不能叫音樂治療。 音樂確有療效,大衛/掃羅的經驗就是一個 古老的案例。 那一年,我們初接教會傳道事工,一切伊始 、百廢待興,加上原本教會就有不少人際問題 ,以及學校工作繁重,繃緊著神經,讓我喘不 過氣來。有一天,我一覺醒來,突然一句經節 一閃而入腦際:「主啊,祢若肯,必能叫我潔 淨了。」(可一40)那是一個長大痲瘋的年輕 人,拗不過疾病帶來的痛苦與心碎,跪在主耶 穌腳前,苦苦哀求。

是見證等候上帝,但「這是既輕省 ,卻沉重和戰兢的,因為神會透過 你做事!故我們要謹慎。」他指出 禱告的生命(life in prayer)就是等 候神所產生的最基本行動,是活在 立約關係中自然流露的行動。「禱 告調教人與神的關係,讓你找回在 主裡的位置,重尋你作為基督徒的 存在,使你再次聚焦十架上。」祈 禱是回轉面向上帝之途,是一項倫 理的行動。「面對不公不義的世界 ,我們的表態就是藉著認信以尋求 祂的心意,禱告正是首要的倫理行 動。」 蔣文忠指出,巴特的復和神學, 是非常具牧養性的,並非一堆教義 而已。他提出五點反思。首先,他 認為禱告的生命就是人回應上帝的 行動,是倫理的基礎。然後,上帝 的國和義,均是人的義作平衡、類 比和對應的參照。第三,人是有限 的,存在既短暫、偶發又次要。「 人的短暫性警愓我們不要常懷緬過 去,人的偶發性則讓我們知道,影

敬拜讚美療法 這經文,竟然盤旋我心頭,使我無法作任何 深入思考,不論是學校研究工作,或教會教導 事工、講台服事,日復一日,足足有半年之久 ,我痛苦已極。外人及家人看我一切似乎很正 常,甚至成果也蠻豐盛,是個成功者。但這經 文日夜纏繞我,我知道,我生病了;也明白, 這景況不是醫生可以救我的。 醫治釋放在那時節並不流行,我們只聽說台 中有一個叫思恩堂,是「靈恩派」的教會(現 在想起來只能莞爾),也許可以幫助我。我們 就電話一撥,請求協助,杜明達牧師根本不認 識我們,竟然一口答應,便委託曾鼎發牧師組 了一個團隊服事我。 我們團坐地板,這個團隊就環繞著我,僅一 把吉他,逕自唱起詩歌來。唱啊唱的,半個鐘 頭不見動靜,而那經節卻一直旋繞我腦際。驀 地,我開口緩緩念出它來,輕柔的歌聲伴著經 文微聲的呼喚,逐漸地,一些過往不堪的罪竟 不期然地一一浮現眼前,我立時認罪悔改,求 主赦免、求主潔淨。

響自己的只是偶發,故要不住更新 領悟,承認自己的限制。」第四, 人在上帝國裡的角色基本上是見 證、回應與祈求。「見證就是見 證神國降臨,見證的角色也讓我 們不看自己過重或過輕。」最後 ,人在上帝國裡的狀態是感恩、 喜樂與自由。 談到現在社會上人們都爭取自由 ,蔣文忠指出「真正的自由是順服 在神的底下。」他解釋,人神關係 是互動的,常見在事奉中。由開始 到結束,中間你要做的,是如何堅 守客觀的事實與主觀的經歷。「在 林後五章17-20節中,神把叫人與 神和好的職事交給人了,但人需要 先經驗這份和好,然後帶給世界。 」這個客觀事實與主觀經歷間遊走 的生命,就是基督徒要窮一生去揣 摩,然後活出這樣的生命。 (本文原載於《時代論壇》1689期 ,已獲《時代論壇》授權轉載,網 址https://christiantimes.org.hk)

◎潘榮隆牧師 罪一條一條的湧出,心、口一條一條的認、 一聲一聲的呼求主來潔淨。就這樣一分一秒的 過去,4個鐘頭竟然不知不覺中溜走(真辛苦這 個有愛心的團隊),大大小小不同的罪,還是 逐一傾倒不止,欲罷不能呢。最後,內人為要 趕回家接孩子下課,只好請求暫停。在返回新 竹的路上,我繼續在車上放著詩歌,竟然還不 斷地看到自己的罪—令人詫異,我這從不認為 有罪的人,居然罪惡滿天、罄竹難書啊!到家 時,詩歌一停止,頓然,腦際清爽,眼前一片 光亮,我的生命從此迥然不同了—我真正重生 了。 雖然,這經驗不符合音樂治療的醫學定義, 但我知道,聖經有關大衛和掃羅的記載是無誤 的,因為「祢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 寶座。」(詩廿二3)主的寶座在哪裡,哪裡 就有祂的同在,哪裡就有主的醫治與釋放。 敬拜讚美,是一種有效的療法(Worship therapy)。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