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
2022 04
季刊
中華民國111年04月20日出版
200 目錄
願景 : 致力讓人們臉上展現笑容 任務 : 推動全民休閒、運動人口倍增、營造低碳社會 目標 : 日日健行、人人登山、社會健康 Vision : Striving to put smiles on people’s faces. Mission : Sports for all˙Expand exercising community˙Plastic free environment Goal : Daily hike˙A sport for All˙Healthy community 理事長 : 黃一元 名譽理事長 : 陳慶章 榮譽理事長 : 蕭潯龍、翁注賢 副理事長 : 吳一成、葉金川、鄭雅文、林文坤 副秘書長 : 林雪如、陳秀文 辦公室主任 : 李遠勝 秘 書 : 林美淑 幹 事 : 邱美麗 行政組 : 曾士庭(組長)、陳玉堤 訓練組 : 王淳弘(組長) 資訊組 : 陳力仁(組長) 資料組 : 孫筱雯(組長) 國際組 : 丁雲芝(組長)、王佳玲 活動組 : 葉志鵬(組長) 嚮導組 : 黃俊財(組長)、朱文彥 總務組 : 呂玉芬(組長) 財務組 : 許如蕙(組長) 會計組 : 鮑淑貞(組長) 編採組 : 陳秀文(組長) 會籍組 : 馮一心(組長) 法律顧問 : 陳葳菕 山域嚮導資格檢定工作小組 : 召集人黃一元 低碳登山推行委員會 : 召集人林文坤 性騷擾申訴防治小組 : 召集人黃富章 組員 : 洪東海、黃琴惠 發 行 人 : 黃一元 主 編 : 陳秀文 發 行 所 :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地 址 : 台北市朱崙街20號703室 電 話 : (02)2751-0938 傳 真 : (02)2752-4741 網 址 : http://www.alpineclub.org.tw E - m a i l : ctma@alpineclub.org.tw 銀行匯款 : 合作金庫台北分行(代碼006) 帳號 : 054-071-715-264-1 號 戶名: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承 製 地 址 電 話 投稿專線
: 產經網廣告有限公司 : 台北市重慶南路三段1號11樓 : (02)2395-1200 傳 真 : (02)2395-7839 : wendy@alpineclub.org.tw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局版台字第0831號 中華郵政登記為雜誌照碼第3413號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本會已建立多項社群通路,提供與分享 登山健行相關訊息,歡迎大家加好友。
2
3 理事長的話 / 黃一元 ▲ 4 7 8 9
會務活動 本會111.01.01~111.03.31.會務報導 111-1年山域嚮導資格檢定新訓研習會剪影 理事長暨副理事長藏頭詩/陳履安 中華健行111年行事曆
▲ 10 18 20 22 32
專文 【魂斷奇萊五十年大事記】黑色奇萊懸案 / 張文溪 由喜馬拉雅的愛與死---回望印度庇古巴特峰攀登 / 黃一元 回望庇古巴特峰39年后記 / 林友民 挑戰極限的登山敘事與心理-2 / 陳康芬、蘇友瑞 波蘭登山簡史 / 陳履安
▲ 簡章 39 2022 探險與登山論壇 ▲ 40 ▲ 44 46
山野饗宴 從《心向群山》看登山史話 / 黃一元 步步淨心 —《林務局推薦步道系列》之二十八 里龍山 土庫岳之行旅 / 陳淑卿
49 一一一年第二季活動表 64 本會各縣市分會一覽表
溫馨提醒:常年會費繳納 感謝各位山友長期對本會的愛護,讓會務能永續經營,生生不息! 提醒您,敬請撥冗繳納,我們需要您持續的支持與鼓勵!
常年會費:新台幣500元 繳費請利用銀行匯款或ATM轉帳至本會帳號 戶名『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銀行『合作金庫銀行(代碼006)』, 帳號『0540-717-152641』。轉帳後請以電郵通知本會帳號後五碼、 姓名及匯款日期。或親至台北市中山區朱崙街20號703室繳納。
APP
黃一元 2022年2月26日頃接「國際山岳聯盟」(UIAA) 來函關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官方聲明:有關「國際 山岳聯盟」 對在即將在俄羅斯舉辦的「世界攀冰賽」 之官方聲明 2月25日,UIAA 執行理事會決議,基於安 全理由以及維持「UIAA 世界攀冰賽」之純正道義立場, 2021年至2022安排在俄羅斯之兩場比賽全部取消; 同時,「國際山岳聯盟」(UIAA)執行理事會也決議,以最嚴厲言辭譴責任何國家或個人以 集體或個人暴力行為達成解決紛爭之目的,如這次俄羅斯對烏克蘭所採取之行動;「國際山 岳聯盟」 理事長 彼得 繆爾 此聲明已登錄於「國際山岳聯盟(UIAA)官網 https://theuiaa.org/....../statement-uiaa-ice....../ 2022年2月28日再接 「國際山岳聯盟」 (UIAA)轉知「波蘭登山協會 」(Polish Mountaineering Association) 關於俄羅斯入侵烏 克蘭的官方聲明如下: 「波蘭登山協會 」會對「國際山岳聯盟」執 行委員會決定取消在俄羅斯「世界盃冰攀比 賽」表示歡迎。我們也讚賞「國際山岳聯盟」 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明確譴責。但是,我們 認為這些措施是不夠的,波蘭登山者與烏克蘭登山者有密切聯繫與接觸,許久以來烏克蘭登山 者是波蘭攀岩俱樂部的成員,我們經常組織聯合會參加比賽。 面對俄羅斯軍隊對自由和主權領土的空前野蠻入侵烏克蘭,在俄羅斯選手的參與下,不可能在 公平競爭規則的基礎上進行任何級別比賽。當烏克蘭登山者必須保衛自己的家園時尤其如此。 我們呼籲「國際山岳聯盟」管理委員會撤銷「俄羅斯登山聯盟」的成員資格。 「波蘭登山協會 」管理委員會此聲明已登錄於「波蘭登山協會 」官網 https://theuiaa.org/documents/members/UIAA_PZA_EN.pdf 本文出刊時戰事尚未了;深切體認「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3
會務
報導
111.01.01~111.03.31 111.01.08
本會新北市分會於111年1月8日中午12時假 新北市板橋區上海銀鳳樓餐廳舉辦30週年 會慶聚餐聯誼,由本會黃一元理事長率鄭雅 文副理事長及副祕書長林雪如、副祕書長陳
111.01.18. 本會召開第十二屆第三次臨時監事會議,於 111年01月18日下午4時舉行,本次會議採 line視訊會議進行,由黃一元理事長主持。
秀文、秘書林美淑及總務組組長呂玉芬、會 計組長鮑淑貞、訓練組組長王淳宏、溫庭毅 等代表出席參加,並致贈禮金祝賀。 111.01.08 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舉行第十六屆第一次 會員代表大會於上午11時假彰化縣秀水鄉鵝 媽媽餐廳,由林文坤副理事長代表出席。
111.03.02.
111.01.08
本會因監事召集人王清松辭世召開第十二屆
中華山岳協會高峰登山隊於111年1月8日下午
第四次臨時監事會議,於111年03月02日下
6時假台北市富順樓餐廳舉行暮年晚會,由本
午4時30分假體育聯合辦公大樓 7樓703會議
會黃一元理事長代表出席,並致贈禮金祝賀。
室舉行,由黃一元理事長主持。
111.01.15 中華民國山岳協會於111年1月15日中午12時 假台北市晶宴會館舉辦「110年度表揚推行 登山運動有功人員暨成立95週年歲末感恩餐 會」,由本會副理事長鄭雅文及副理事長林 文坤代表出席。 111.01.15. 本會監事會召集人王清松辭世,上午8時30
111.03.02.
分於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舉行告別式,由黃
本會召開第十二屆第十七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一元理事長率登山友到場公祭致哀,並致贈
下午6時30分假體育聯合辦公大樓2樓會議室
高架花籃一對聊表哀悼。
舉行,由黃一元理事長主持。
111.01.25. 本會榮譽理事長蕭潯龍夫人辭世,上午10時 30分於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舉行告別式,由 黃一元理事長率登山友到場公祭致哀,並致 贈高價花籃一對聊表哀悼。
4
111.03.06.
21、111.03.18-20.
彰化縣登山協會舉辦第23屆第2次會員大會
本會辦理「111-1年山域嚮導資格檢定複訓研
暨理事長交接於上午9時30分假彰化市林儀
習會」,上午8時10分至下午21時10分假體育
餐廳舉行,由黃一元理事長代表出席。
署大樓三樓大禮堂舉行,參加人數共61人。
111.03.11.
111.03.20.
內政部辦理「行政院111年1月4日『研商
本會舉辦「111年婦女與親子全民健行登山
山林開放政策執行問題及改善作法第2次會
活動」,前往小溪頭步道登大崙頭山健行-由
議』決議事項」研商會議,111年3月11日上
崗貊登山隊承辦。
午9時30分假內政部營建署601會議室,由本 會資訊組組長陳力仁代表出席。 111.03.11-13 本會辦理「111-1年山域嚮導資格檢定新訓研 習會」,訂於111年3月11日至13日(星期五~ 日)在桃園縣復興鄉金平山南峰舉行,參加人 數共31人。
111.03.20 新北市林口區體育會登山委員會第十五屆第 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會員餐費,新北市林口 區金湯匙花漾會館2樓舉行,由本會林文坤 副理事長率幹部同仁10人代表前往參加並致 贈禮金祝賀。 111.03.13. 本會舉辦「111年婦女與親子全民健行登山 活動」,前往新店和美山步道健行-由台北市 分會承辦。
111.03.20. 宜蘭縣登山會舉辦第十九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上 午10時假宜蘭市金宴翔餐廳舉行,本會致贈 休閒登山背包10個及頭巾10個,予以祝賀。
5
會務
報導
111.01.01~111.03.31 111.03.23
教育部體育署訂於111年3月23日下午1:30分假臺北國泰萬怡 酒店舉辦「2022夯運動in Taiwan國際論壇」,由本會黃一元 理事長代表出席。
111.03.26 中華民國山岳協會 飛鷹登山隊58週年 慶祝大會暨台北市 登山育樂協會26周 年隊慶晚會下午6 時假新上享馬來亞 婚宴會館,本會黃 一元理事長、鄭雅 文副理事長率幹部同仁10人代表前往參加並致贈禮金祝賀。
111.03.26. 本會舉辦「111中 高齡山野健行活 動」前往桃源谷灣 坑頭山步道健行由台北市分會承 辦。
111.03.27. 本會舉辦「111年 中高齡山野健行活 動」,前往九芎根 步道健行-由新北 市分會承辦。
6
111-1年山域嚮導資格檢定新訓研習會 ﹡指導單位:教育部體育署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承辦單位: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山域嚮導 資格檢定工作小組
﹡研習日期 地點 ﹡研習日期 地點
: : : :
第一階段111年03月11日至13日 桃園縣復興鄉金平山南峰 第二階段111年03月18日至20日 體育署大樓三樓大禮堂舉行
7
中華健行111年行事曆 NO.
日期
星期
1
03月02日
2
03月11-13日
3
03月18-20日
4
04月10日
日
5
04月20日
5-1 05月4日
三
內
容
十二屆第十七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111.04.01 地 點
備 註
視訊會議
會務會議
五-日 111-1 山域嚮導資格檢定研習(新訓)
桃園復興
山域嚮導
五-日 111-1 山域嚮導資格檢定研習(複訓)
體育大樓
山域嚮導
北區小聯盟淨山健行-獅山古道(台北市分會)
新竹峨嵋
全民運動
三
會員代表選舉日(北中南三區)
各區會所
會務會議
三
北區分會及幹部小隊聯誼
體育大樓
教育訓練
6
05月14日
六
2022 探險與登山論壇-喜馬拉雅日
體育大樓
海外攀登
7
08月14日
日
北區小聯盟淨山健行-石光古道(新北市分會)
新竹關西
全民運動
8
06月18日
六
第十三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監事選舉
體育大樓
會務會議
9
06月25-26日
720林道
山域嚮導
六-日 111-1 山域嚮導資格檢定考試
10 07月1日
五
第十三屆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體育大樓
會務會議
11 08月20日
六
中華健行五十三周年會慶
台北市
會務活動
12 08月26-28日
五-日 111-2 山域嚮導資格檢定研習(新訓)
桃園復興
山域嚮導
13 09月02-04日
五-日 111-2 山域嚮導資格檢定研習(複訓)
體育大樓
山域嚮導
14 09月18日
日
111年「國民體育日」-富陽生態公園、福州山步道、 北區 中埔山榕樹步道
全民運動
15 09月18日
日
111年「國民體育日」-彰化和美鎮古蹟懷舊
中區
全民運動
16 09月18日
日
111年「國民體育日」-高雄大樹舊鐵橋步道
南區
全民運動
17 10月2日
日
2022 世界健行日-臺北市雞南山自然步道、自強公 園、臺北大縱走第五段文間山、圓明寺
台北市
全民運動
18 10月15日
六
111 全國登山日-彰化田中森林公園
彰化溪州
全民運動
19 10月21日
五
第十三屆第二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體育大樓
會務會議
20 10月22日
六
第23屆全國大專校院登山運動研討會
國立教育大學 學術研討
21 10月29-30日
六-日 111全國登山社團大會師
新北林口
全民運動
22 11月5-6日
六-日 111-2 山域嚮導資格檢定考試
720林道
山域嚮導
23 11月12-13日
六-日
24 12月29日
五
運動i臺灣系列活動-台北市信義區四獸山、九五 台北市 峰、南港山 (台北市分會)
全民運動
第十三屆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會務會議
體育大樓
※ 資料隨時更新,請參閱本會最新一期會刊。
9
▲專 文
【 魂 斷奇萊五十年大事記】
黑色奇 萊 懸 案 期間:民國61年 (1972) 08月18日至12月5日 文、圖:張文溪
編按:張文溪 1980年代海外攀登驍將, 曾任本會理事、活動組長、技術組長、顧問。
攝影 : 張文溪 / 61年奇萊北與主山縱走三人組 背影(左)張敬忠與張公達 10
圖:奇萊北峰 (人物背影張文溪) 攝影 張敬忠 1970年代,玉山和雪山熱門之外,就屬奇萊北峰及連峰縱走,凡路過合歡山的人看到奇 萊北峰會被震住,尤其登山者都會躍躍欲試,理由很單純台灣山岳大多秀麗,昂然獨立山峰不 多,奇萊北峰是在相當短的距離,從谷底拔高超過1000公尺的獨立山峰,十分少見,當時的學 子就這樣想,不過奇萊的進出條件差一大截,這也是容易出事的原因之一。 民國60年 (1971) 清華奇萊山難,七名學生組隊攀登奇萊,那料遇到颱風撤退不及,五名清 華大學核工系同學在狂風暴雨中喪生,隔年民國61年 (1972),東海大學邱高與輔仁大學胡德寧、 李福明三名在校學子利用暑假爬奇萊,奇怪的是三人在山上失蹤,搜索數月,除了民間自組隊上 山協助,動用山青,軍隊,警力,不下百次,上千人次,一無所獲,入冬之後才結束。 我在「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健行登山會」擔任活動組長,當年算極少數爬過奇萊的年輕 人,臨危受命被登山會授命組搜救隊,找了張公達,張元達,汪其桐三人同行,總幹事黃浴沂 自掏腰包,數了100張面額十元台幣給我們四人當旅費,就這樣上山搜救,沒想到這次一待就 是一個半月,下山後在霧社指揮部匯報,被邱高父親邱坤鎔勸留,協助管理民間社團隊伍出入 山,這一留一個暑假就在山上渡過,每天記錄過往隊伍人數及單位,所有紀錄如后。 邱高、胡德寧、李福明三人為「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健行登山會」會員,曾攀登過玉山, 雪山主峰,雪山東峰,大霸尖山,小霸尖山等巨峰,非登山生手,八月十八日向本會提出自行 組隊登山申請書,預定八月二十二日自南投縣仁愛鄉入山,經廬山、屯原、雲海、天池、能高 山、能高越、奇萊保線所、磐石、水濂於二十八日由花蓮銅門出山,如照此計畫不可能發生問 題,但到時未接獲回來報告,本會向各方聯絡亦未獲歸來消息,直至十月四日獲悉他們在奇萊 山失蹤消息後,才發覺他們沒按照原訂路線行動,正當準備搜救之際,又被誤傳他們往大禹 嶺經梨山出山,因此至十一日搜救隊才出發,本會前後動員六隊,總計四十人次,累計費時 四十三天,雖一無所獲,但本會已盡最大努力,搜救人員亦備極辛苦。
11
▲專 文
魂斷奇萊五十年大事記: 八月十八日 : 邱高、胡德寧、李福明三人申請,「能高越嶺」入山證件獲准。 八月十九日 : 邱高、胡德寧、李福明三人自台北啟程。 八月二十日 : 邱高等三人宿台中。 八月二十一日 : 邱高等三人遊溪頭。 八月二十二日 : 胡德寧在台中寄明信片給台北的父母。這是他失蹤前最後一封給家人的信。 八月二十三日 : 邱高等三人上午十時通過盧山檢查哨,經雲海抵天池,夜宿「電力公司日 月潭發電廠管理處」「天池保線所」。 八月二十四日 : 邱高等三人上午自「天池保線所」啟程,向奇萊連峰進發,一去不返。 八月二十八日 : 「救國團新店團委會奇萊登峰隊」,由松雪樓往能高山走與邱高等三人反 方向在卡羅樓北方的鞍部發現手電筒,登山杖、汗衫、麵包等登山用品。 九月四日 : 邱高父親邱坤鎔透過警務處向彰化、南投、花蓮三縣市警察局查詢他們三人行蹤。 仁愛分局組成十二人搜索隊。
12
來源 翻拍聯合報19720914 報導
九月五日 : 彰化警局轉發花蓮警局的錯誤消息,謂三名青年已脫困,使仁愛分局撤消搜索隊。 九月九日 : 邱高父親邱坤鎔晚間由台北趕抵霧社, 請求警方協尋。 九月十日 : 由四名員警及五名山胞組成三個搜索隊,上午出發天池過夜。胡德寧的哥哥胡 德銘趕往露社。 九月十一日 : 「救國團新店團委會奇萊登峰隊」,在卡羅樓山北方發現的登山杖,為李 福明母親證實係其子持用。 空軍總部下午四時五十五分,派出一架 HU---16水陸兩用飛機飛臨奇萊山上空協助搜尋。 警務處令警察電台既日起,全天二十四小時播放登山遇難應變注意事項。警務處長周菊村 電令南投、花蓮兩警察局全力協尋。花蓮縣警察局也派出兩個小組自花蓮出動。 清晨有兩個搜救小組入山搜索。一組是「中華全國體協登山會」張文溪、張公達、張元達 及汪其桐四人搜索隊由合歡山入山; 另一組由「輔仁大學」學生及山地青年服務隊組成。 下午二時 ,仁愛分局長蕭世傑率七人搜救小組自霧社出發,晚抵「天池保線所」。 九月十二日 : 搜救人員下午四時在奇萊主峰和南峰的山脊稜線上 ,發現兩件白色汗衫 , 一本灰色筆記薄及一條黑綠色登山繩索 ,證實是邱高等三人所有。警方查清楚三名失蹤青年 的全部登山裝備並傳報天池搜救中心。空軍自清晨五時十分開始至下午三時半,出動四架次 HU--16水上飛繞在盧山、霧社及「天池保線所」間的山域搜索。 九月十三曰 : 有多次山難救援經驗,曾任「陸軍寒訓中心」助教曾龍華,下午由苗栗趕來 霧社 ,自告奮勇參加搜救。搜救人員在主峰底砂石地上,發現尺許大用石子劃寫的字跡 , 可 辨認的有「到此」 及「南」三個字。 九月十四日 : 仁愛分局長蕭世傑深夜趕到合歡山 , 召集三組返回松雪樓的救援人員, 研 討下一步行動。 「中華全國體協登山會」張文溪率領的四人搜救隊返抵霧社,應邱高父親邱 坤鎔請求駐留霧社協助管理民間社團隊伍出入山。「輔仁大學」林樹雄率領的四人搜救小組傍 晚安返霧社。救團團決定捐贈兩百份乾糧給搜救人員。「省政府」主席謝東閔及「林務局」長 沈家銘,允許「森林救護隊」直昇機參加搜尋工作。 九月十五日 : 「林務局」一架S62A型飛機 ,上午八時十分經南投縣霧社飛往奇萊山區搜 尋了一小時。地面搜救小組增為六組, 陸續入山攜帶松枝、獵犬及嚮導山胞。 在卡羅樓山發現失蹤學生棄物的「救國團新店團委會奇萊登峰隊」周廷旺、葉錦文答應邱 高家要求自台北出發。李福明父親由台北趕往霧社。 「台南市登山會」組十人搜救隊入山。隊長楊南郡判斷砂石地上字跡可能與失蹤青年無關。 台北市五大登山團體 ,紛紛採取捐錢或派員參加搜救等行動 , 九月十六日 : 破曉時分,展開可能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一次的奇萊山區搜救行動。 九十餘名搜救人員,包括戰士、警員、登山專家、大學生和山胞 ,分十一個隊開進奇萊西麓。 省府林務局編號 B-13102號直昇機,清晨再度出動,往奇萊山西麓搜尋。一小時後返回。 富有登山經驗的「中華全國體協登山會」張任生 , 趕到松雪樓參加搜救工作。
13
▲專 文
李福明父親李文儒下午四時抵霧社。 兼任台中縣救國團主委的「大甲管理處」處長丘樹森、指示松雪樓主任支援搜救人員。 輔仁大學學生掀起捐款高潮。 九月十七日 : 搜救指揮所上午十時舉行「研判及搜救檢討會, 決定放棄在靜觀、天池一 帶搜尋工作,將主要目標移轉到松雪樓。「中華全國體協登山會」張任生 ,下午抵霧社。 李福明父親返台北,向有關單位及各大登山團體求援。 九月十八曰 : 「中華全國體協登山會」吳秉章 ,清晨率兩名師大學生由大禹嶺入山搜索。 花蓮縣警局巡佐連茂盛率一支五人搜救隊抵松雪樓 ,加入搜救工作。 「林務局埔里林區管理處霧社工作站」,決定派一支六人搜索隊進山。 「國民黨南投縣黨部」表示將盡全力協助搜救工作。 九月十九日 : 有七個組自松雪樓出發搜索塔次基里溪以南、奇萊北峰兩側及托博闊溪以西 地區事宜。 「輔仁大學」林樹雄、高俊人率領的搜索隊,在卡羅樓山北方山腰聞發現可疑足跡。 周廷旺、葉錦文及五名山胞,上午自松雪樓返霧社。 「中華全國體協登山會」郭文良等五人,遍尋奇萊裡山、卡羅樓山、奇萊主山及北峰沿線 東側後,下午返抵霧社。搜救人員在「遠東金礦」廢坑洞中 , 找到一床棉被和兩瓶沒有喝完 的高梁酒。判斷是開礦工人所遺留。 九月二十曰 : 失蹤青年家長宣布懸賞尋找子弟。 「中華山岳委員會」搜索隊一行十二人 , 上午自台北動身。 九月二十一曰 : 「中華山岳委員會」搜救隊下午由霧社經松雪樓進山,攜帶四架對講機。 各搜索單位舉行領隊會議,決定成立警局聯合小組 ,軍方獨立小組,對未搜到的地區續 作重點搜尋。 第三階段搜索隊,南投警方的林珍隊、劉景生隊、花蓮警方的林豐茂隊、軍方的「7404 部隊」、「5104特種部隊」、「中華全國體協登山會」郭文良隊、「台南市登山會」楊南郡 隊、「新竹縣登山會」、「清華大學登山社」等先後返抵松雪樓。 曾龍華搜索隊,上午六時獨率二名山胞入奇萊山區。 失蹤學生家長決定提高懸賞金額,並延長期限。 「台南市登山會」搜索隊在卡羅樓山牛魔角發現一條咖啡色皮帶及一支裹了布條的登山 枚。登山杖研判係山胞所有。 九月二十三日 : 警務處長周菊村特再飭令保安科長張裕華重新擬訂搜救辦法。失蹤學生家 長的懸賞再度提高。 九月二十四曰 : 曾龍華搜索隊,上午十一時在奇萊裏山附近發現邱高等三人的中華體協登 山會會員證、兩根湯匙、一粒喉片、一張省博物館入場券及三雙插在地上指著天的筷子。
14
圖:張文溪(右二) 數度與山青入山,攝影記者余如季(右一),當時使用8mm攝影機 邱高父親邱坤鎔敦請來搜救的林坤輝,早晨率山胞經天池進發。 公路局埔里站司機林秋通、自動邀請四位登山能手組隊向奇萊山兩側搜索。 仁愛分局長蕭世傑下午將警方搜救人員重新部署,分成七個小組。 「台南市登山會」搜索隊發現的皮帶 , 經辨認後並非失蹤青年所有。 警務處督察室副主任劉長泗 (中華全國體協登山會副理事長)、保安科員李百蔭 ,分別往 奇萊山及合歡山建立的據點 ,擔任督導聯絡工作 「陸軍5104部隊」組成機動小組,決定派出五、六百名戰士參加搜山行動。 九月二十五日 : 兩支搜救隊在奇萊山北峰與三號奇萊山莊間的地區聞到濃烈的臭味。 第四階段行動分十五個小組全面展闕 ,動員軍警民一百五十人,以奇萊山東側, 花蓮縣 境岩窟,峭壁森林及草原地帶為主 ,預計十天結束。 花蓮警方第三梯次搜救隊 ,上午九時乘專車往松雪樓。「輔大登山社」搜救隊一行五人 抵霧社。 九月二十六曰 : 南投縣仁愛鄉春陽部落山胞曾涼專、張添技自告奮勇入山搜救。 奇來主峰北北西方散發的濃烈臭味,確定來自一隻山羊屍禮。 「警務處督察室」副主任劉長泗和花蓮縣新城分局警員 ,山胞組成三支搜索隊,由奇萊 山峰東側往太魯閣方向搜索。在天長山搜索的曾龍華隊,轉往花蓮縣境山區推進。 「輔大登山社」社長林樹雄自台北來露社,將再組隊入山。 松雪樓搜救聯絡中心增派七個小組進山,國軍也增員支援。
15
▲專 文
圖 : 奇萊北和主峰聯峰 / 張文溪 九月二十七日 : 林務局長沈家銘指示埔里等區管理處,即指派該局經理組等數調查人員、 航空測量人員,成立一個四十人行動小組 , 攜帶爬岩裝備進入奇萊山區搜索深澗巨壑。 第四階段行動有五個小組返松雪樓。曾龍華小組因三名山胞受傷撤回霧社。 林神輝率領的搜救小組,下午四時許在卡羅樓山區斷崖山谷中的羊腸小徑,發現三塊似有 人坐過的石頭。 九月二十八日 : 「陸軍5104部隊」戰士增派戰士五百餘人,從松雪樓入山。 林務局直昇機上午九時許飛往奇萊山區深澗坑谷搜索。 曾龍華搜救小組一行十一人 ,從松雪樓出發向奇萊主峰東側森林前進搜尋。 仁愛分局石文進領隊在奇萊主峰高地搜尋因為疲勞過度心臟病發作,分局長蕭世傑趕往援 救護送下山就醫。 九月二十九日 : 盛傳失蹤的三名學生被花蓮的四個山胞青年殺害 ,埋屍花蓮與宜蘭縣交 界的樹林深山中 ,經警方查證後認係空穴來風。 九月三十日 : 南投警方與林務局決定搜救工作暫告一段落。搜索各隊人馬分別返天池、合歡 山。搜救聯絡中心自松雪樓撤回霧社。全國山岳協會搜救人員 ,前往山區塌方土石堆搜尋。 埔里鎮青年林明達趕到霧社、志願上山搜索。
16
十月一曰 : 公路局司機林秋童率五人小組 ,進入奇萊主峰東側似天然大石洞搜索。 曾良青小組在天長山附近發現兩人登山腳印 ,且有石頭堆的石堆。 十月二曰 : 「台北果加登山搜索隊」晚間返回霧社。 曾龍華四人搜索小組 , 二日晨冒雨入山。曾良青搜救小組中午抵花蓮新城分局。 十月五曰 : 在南投縣仁愛鄉傳教十八年的美國籍明神父 ,五日率五名山胞由合歡山松雪 樓投入奇萊山區搜尋。學生家長組成六人搜救隙 ,由潘文宗率領。 十 月六日:潘文宗率的五人搜救隊, 向天長山挺進搜尋。 十月七日 ;省警務處長周菊村再令南投、花蓮兩縣警察局研判現況 ,重討步驟和編組 , 繼續全力搜救。邱高同班同學謝桂發,找到邱高等三人登山前的購物清單,其中一項是紅布條。 十月九日 : 霧社王主教明神父率領的搜索小組 ,在奇萊北峰與南稜上發現姻蒂、金陵飯 店火柴盒、奶粉空罐、葡萄汽水空罐等物。 十月十一日 : 「新竹縣登山會」組成的九人搜救隊 ,下午四時抵霧社。 十月十二日 : 「新竹縣登山會」搜救隊上午十一時冒雨從松雪樓出發。潘文宗率領的五人 小組 , 晚間返天池待命。 仁愛分局下午三時召開第五階段搜救檢討會 ,成立二十人加強搜索隊 ,分兩個小組 ,一 組由劉景生率領 , 一組由楊振煌率領,由林復珍任總領隊。 十一月十九日 : 花蓮縣新城分局第六梯次的三個搜救小組 ,下午全部返抵新城分局。 十二月五日 : 邱坤鎔返台北,全部搜尋工作至此告一段落。 三人失蹤了五十年,到今天還是個謎?
後記:抄錄「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登山會」第八期會刊第57頁記載「奇萊山搜救邱高 等三人山難事件本會派員搜救」。有去過三次者,僅將本會搜救各隊芳名詳列如下 第一搜救隊:張文溪、張公達、張元達、汪其桐; 第二搜救隊:郭文良、陳金全、傅國亮、劉開源、李鴻志; 第三搜救隊:吳秉華、曾坤炳、蘇安禮; 第四搜救隊:劉長泗、郭文良、陳金全、徐謙迪、陳國龍、蘇祖文、金以恩、顏金春; 第五搜救隊:洪再恩、潘疑非、吳秉華、張嘉瑞; 第六搜救隊:劉長泗、郭文良、陳金全、張正中、陳德旺、周木勇、江紹國、李基生、 蕭金寶; 後勤聯絡與補給:吳貞會長、黃浴沂總幹事、王振榮、王家興、邱美麗、沈蓉蘭
17
▲專 文
由喜馬拉雅的愛與死--回望印度庇古巴特峰攀登 文:黃一元
楔子: 山的那一邊永遠埋葬了我的三位朋友,這一山容,也是一輩子的記憶。 中央埡口下的突 岬,曾經賭進我們許多青春,但猶有甚者 ,慶榮、仲杰 和 巴桑竟在這兒賭進整個生命,想念 他們,也想念自己逝去的青春。----張銘隆 民國72 (1983) 年,「台北喜馬拉雅俱樂 部」由領隊李淳蓉率隊前往印度北阿坎德邦 (Uttarakhand), 喜馬拉雅Garhwal稜脈,沿岡果垂河 (Gangotri R.) ( 恆河源頭之一)的庇古巴特峰 (Bhrigupanth 6772公尺),抵基地營「溼婆 湖」Lake Kedartal 圖:基地營眺庇古巴特峰。 民國72 (1983) 年10月8日攀登隊長張銘 隆與昂巴桑雪巴 (Ang Pasang Sherpa)登頂,翌 日10月9日第二波攀登,隊員徐慶榮黃仲杰與 昂巴桑雪巴在登頂前失聯39年至今。 其他隊員包括副領隊謝伯宗、張文蓁、 趙咪咪、李淳芳、陳富山、黃國治、陳松 茂、潘惠珠、林康雄、慈仁德姐全隊共14名 還有丹尼斯 (Danies) 印度聯絡官,廚師 一夥。 顧問團隊與後勤人馬包括蔡光隆、張文 溪、吳夏雄、黃一元、應詩澄、黃福來、羅 志典、林友民、黃泰源、陳樹人、蕭宗熙等
18
圖:庇古巴特峰6772m及泰雷莎卡峰 (Thalaisagar peak) 6904m(右) 1980年,美國女子遠征隊首登庇古巴特峰。沿開達冰河上溯庇古巴特峰與泰雷沙卡峰間 鞍部,由南壁登頂。 1983年,台灣隊由西壁經北稜(橫渡東壁)新路線登頂 。
繪圖:張銘隆 (基地營眺庇古巴特峰)
19
▲專 文
回望 庇古巴特峰 39 年后記 文/ 林友民
楔子: 這是個復刻的時代,歲月是無法衝破的圍牆,再堅強的人也都會任由時光的吞食,青春的 記憶永不退色,用激情與韌性紀念那一代人的青春; 謹以此次活動紀念四位在「喜馬拉雅」夢魂喪生的夥伴 : 高克維、徐慶榮、黃仲杰、 Ang Pasang Sherpa 只有懷念與感傷-----張文溪
1983年10月12日,徐慶榮與黃仲杰、雪巴嚮導昂巴桑三人繩隊,印度、庇古巴特峰登 頂(Himachal Pradesh, Brigunpath, 6,712m)前三十分鐘失去了訊息,據信是繩隊墜落,摔落 一千五百公尺深的冰河底部。隔日,消息傳回台北,我銜命將此噩耗帶往徐家。深夜回到苗 栗,召集慶榮幾位結義兄弟,一起到馬那邦向徐媽媽、阿婆說明狀況,也是這麼一句話:「他 失蹤了!」試圖不讓老人家遽然斷絕一切希望,雖然心裡明白那是絕對且殘酷的事實。
20
約兩三個月後,一天早晨我如 往常般在店門口清理著帳棚,徐媽 媽推門而出,正好看到慶榮慣騎的 摩托車上有一隻蝗蟲,她整個人就 崩潰了。客家人有一個傳說:客死 他鄉的人,會幻化成一隻蝗蟲,稱 為無殼芒神,飛回家歸土為安。 不忍日日見到父親眼中的焦 慮,我北上找了一份工作,拋棄了 與慶榮兄的青春誓言。爾後數年, 台北街頭偶然會見到熟悉身影擦 肩而過,好幾回就要忍不住叫了出 來,彷彿他是飄零在世界某一個角 落裡突然現身,驚呼聲被理智壓制 住,心卻似擂鼓般狂跳。 與慶榮相識兩載,一回在加里 山往鹿場大山,渺無人跡的森林裡 一前一後闢路而行,在風美溪兩岸 巨岩夾峙的深谷裡遭逢雷雨,凝視 著大如黃豆的雨珠從天而降,不一 會兒就成暴雨,雷電交加,閃電直 接擊中我們要涉渡的河灣,轟隆聲 中閃光與水花四濺,我驚嚇地瑟縮
圖:庇古巴特峰南壁
在大石旁不敢移步,他卻吆喝著鼓舞我全速前進… 曾經認識這麼一個人,那麼質樸、恬靜,卻在內心藏著對山對自然的無限熱情,說起話像 入世僧般充滿哲思。他的離世,讓我走上人生另一條軌道,他的身影卻縈繞在我心深處。以這 篇短文來紀念徐慶榮這位摯友,與那些在浪潮中青春消逝的登山同伴們。 一元兄原來囑咐我寫一些與1996年埃峰黑色五月相關的題材,思索這個題目,正巧發現 了這篇文章”倖存者” 作者瑪利亞.考菲談到登山者自我期許與登山者親友所承受傷痛之間 的衝突,心有戚戚,遂抽空試譯,與山友們分享這個痛苦的感覺,講出來或許正是一個療傷止 痛的方法!另一方面,作者談到的英、美登山家,背後的故事也是值得有志從事探險活動的朋 友深入了解。
21
▲專 文
挑戰極限的登山敘事與心理-2 —從栗城史多的自媒體現象到夢枕獏《眾神的山嶺》的虛構與真實 1
陳康芬、蘇友瑞 編按: 本篇轉載自110 年22屆全國大專登山研討會
.....接續上期.....
三、孤絕冒險—「羽生丈二」的極限挑戰敘事與登山時代的英雄典範 栗城在日本的崛起,一夕之間從默默無名的兼職工作者成為國際級知名登山家,除了他 認真經營網路社群平台與獲得回響的機運,他勤於接受電視媒體訪問、接通告上節目、公開演 講的曝光效應,也成功為他的登山冒險事業,打開一道門。他的積極、活躍、親合力,樂於和 大眾分享他的登山人生經驗,與一年到頭、至少半年以上都在登山現場或是訓練狀態的低調登 山家形象,有很大的不同。在媒體鎂光燈前的栗城,坦言「登山」這件事對他的人生影響,是 他能夠走向挑戰自我、堅持夢想的關鍵。他希望能將自己的經驗分享出去,激勵更多人能有 「向前一步」的冒險勇氣。 栗城的全程直播,正如他自己所期待的共享冒險的同理效應—讓你看到平凡的我正在挑 戰不平凡的夢想!我做到了,你也可以!栗城的登山實錄影像都很難將他是國際級知名登山家 的形象聯想在一起—沒有刻版印象中的運動家身材,沒有攀登高山需要的技巧展現,沒有想 像中冒險家挑戰極限的興奮無懼神情、也沒有電視節目上會看到的登山家面對衝山峻嶺的沉 穩內斂形象……但,弔詭的是,正因為他的條件太平凡了,他為了挑戰高山而忍受的疲累、 痛苦、甚至抱怨的言行影像,對比在景致不凡的冰雪靄靄路上,他真實(非常難看的)的蹣跚 移動……,(即使我們知道他正在朝向超過海跋8000公尺的高峰前去,但心中應該也很自然延 伸……如果我在哪裡,也是這樣吧的聯想)確實很容易喚起平凡人為何要甘於平凡的鬥志,進 而由衷在心中發出他做到了、也許我也可以做到的驚嘆。 但是,我們也不該忽視麥克法倫對登山的事實陳述。他說,在所有的休閒活動中,登山 的特殊之處在於要求某些投入的人以身獻祭。一九九七年夏天,在阿爾卑斯山脈索命的那七周 內,有一百零三人死亡。在白朗峰一帶的山岳,每年平均死亡人數幾乎要達到三位數。某幾年 的冬季,蘇格蘭境內在山上送命的人比在周遭道路上喪生的人還要多(麥克法倫,39-40)。此 外,從極限運動的角度來看,任何極限挑戰運動看似瘋狂、危險的行為,都只是表象,極限運動 比任何一般運動更重視該運動所規定的任何規範、並嚴格遵行,因此,極限運動的本質其實是相 當理性,特別是,極限登峰的挑戰,需要長時間處於不適生存的嚴苛環境,如何調整自己的身心 體能狀態去適應超越人類生存極限的高度與缺氧狀態,需要長時間的規劃與訓練;即使登山知 識、技術、體能、經驗都已經達至巔峰狀態的頂尖登山家,都還有無從預防的天候、雪崩等種種 突發意外。極限高山挑戰的入山準備與相關訓練是登頂的先備基礎,也是人為可以控管與執行
22
的充分條件。最重要的是,在栗城的直播影片與部落格,並未經營他從事高山運 動所需具備的熟悉攀登技術的知識與技巧、調適體能、健全心理準備、儲備判斷 力與經驗、愛護荒野不留痕跡、保存荒野等相關登山原則或內容介紹,只有直播主 的個人登山全紀錄。版主與粉絲的互動也與一般網紅部落格無異。 栗城建立在同理感動的共享冒險的全程直播,事實上無助於正確推廣高山運動; 而對於透過閱讀理解聖母峰的人來說,栗城過於真實、自然的「不太像登山家」的反應, 還有那些途中的喃喃自語,大大衝擊從閱讀知識中得知人類面對嚴峻環境的警戒、崇高、懼 怕……等可能複雜心理的先備認知。栗城熱愛高山的心,不應被質疑,但,看到他實在太不像 (傳統/正統)登山家的直播影像,又該如何解釋他是以何種方式熱愛著「登山」?「山」對他的 意義是甚麼? 他為什麼要一再返回聖母峰? 小說家、也是登山家的夢枕獏在他的高山小說《眾神的山嶺》中,參考了許多真實存在 的日本登家山的事蹟與馬洛里攀登聖母峰的歷史史實,加上自己的親身體會與想像,寫了一個 登山故事,枕獏在〈後記〉剖露自己書寫這個故事的初衷與靈感: 純粹只想寫登山的故事,一個想攀世界第一高峰的男人的故事。 …… 對我而言,故事的中心思想或許就是「西天取經」。 從現在身在之處,到哪裡去取甚麼的故事。 ……我遇見了可稱為喜馬拉雅山史上最大的懸案—馬洛里的失蹤與山難, 而且,這位馬洛里有可能站上了聖母峰頂,留下可窺得真相的線索。 …… 如果寫登山故事,那就竭盡心力一昧描寫「去爬世界第一高山的男人」 這個極為簡單的內容,直到沒有事情可寫為止。(夢枕獏,下479-480) 羽生丈二就是故事中想攀世界第一高峰的男人,還有另一個世界登山歷史傳奇、想攀世 界第一高峰的男人馬洛里。故事敘事圍繞在馬洛里最後一次攀登聖母峰所攜帶的相機與羽生丈 二的關聯,透過攝影師深町誠的調查追蹤,揭開日本兩個完全不同性格、但同是天才登山家羽 生丈二與長谷常雄不為人知的私下較勁往事、以及羽生丈二為何而爬的登山人生故事。 整個故事以1924年6月8日歐戴爾看到馬洛里、厄文挑戰聖母峰、也是最後一次看見他 們倆的身影為引子,啟動1995年攝影師深町追隨羽生丈二的腳步所踏上的自我追尋的登峰之 旅,以及深町「重新發現」羽生的過程,中間不時交錯聖母峰相關世界登山史。深町是羽生挑 戰夢想的見證者,也是最後一個看到他勇敢挑戰夢想身影的人,就像當年的歐戴爾,從山上 八千公尺處的一個優越位置目睹馬洛里、厄文的黑點身影漸漸消失在稜線的雲霧中。深町與羽 生、歐戴爾與馬洛里雙線故事交滙,形成一個寓意指涉相互呼應的鏡像式敘事結構。如同夢枕 獏所自陳,這本小說說的是「一個男人尋求什麼到令人心痛的故事」。(夢枕獏,下479) 就像日本很多年輕登山家一樣,為了兼顧登山/登山訓練、籌措登山基金與生活費,不是 當挑夫,就是打零工,(也有找一份正職的),存夠錢,就去登山。周而復始。羽生也是如此,
23
▲專 文
但羽生打零工的狀況還必須加上性格不好相處,這使他雖然很早因嶄露攀岩天份與高超技巧而 享有盛名,但他「只能」是沒有贊助商支持的獨立登山者。也因此,羽生在日本登山界的發展 未能如另一位真有其人的天才登山家長谷常雄般順遂。兩人不同際遇、但天才情結讓彼此暗視 為最強勁對手,各自展開不讓惶恐的精采挑戰,也讓讀者可以一窺站在第一線頂尖日本登山家 為何能成名的登山履歷;履歷即實力。 羽生一路先導挑戰穗高屏風岩、瀧谷、谷川岳一之倉澤杯狀岩壁……等所有困難的路 線,到攀爬「冬天的鬼見愁岩壁」(位於川岳一之倉澤、難關中的難關的岩壁)一戰成名;小羽 生三歲的長谷也開始嶄露頭角,以獨登更勝一籌。後來長谷將主戰場轉移到歐洲阿爾卑斯山的 山壁。兩人漫長的競技之賽從日本延伸到海外,長谷的輝煌戰績從冬天馬特洪峰北壁、艾格峰 北壁、大喬拉斯北壁,到 1973年以日本聖母峰登山隊員身分,爬到8350公尺;羽生也以自己 的速度與方式接下挑戰,回敬對方;1985年兩人共同參加日本東京山岳協會的遠征隊,長谷 走傳統東南稜路線攻下冬季首登,羽生不滿自己成為二次助攻隊員,直接下山,西南壁路線攻 頂失敗。羽生於此後八年踏上自己一人心繫無氧獨攀西南壁的人生路上。長谷死於1991年10 月挑戰K2(喀喇崑崙山脈的喬戈里峰,廣義喜馬拉雅山系著名14座8000公尺以上高峰之其一, 僅次聖母峰)峰途雪崩。 羽生的故事以”Bisalu sap”之名 (尼泊爾語為毒蛇)繼續發展。直到與深町相遇。深町下定 決心,以隨行攝影師身份,紀錄51歲的羽生最後一次冬季無氧獨攀聖母峰西南壁。過程中, 7600公尺處,羽生負重搭救意外失足而懸掛在普魯士繩上的深町至搭營處;兩人在冰壁上分 道揚鑣,羽生上行,深町下行。羽生未再歸返基地營。深町未經許可登山,需支付尼泊爾政府 一百萬日圓登頂費,十年不得入境尼泊爾。1995年深町在羽生丈人安迦林協助下,從西藏處 走傳統路線,無氧獨攀聖母峰,在北坳岩石處發現馬洛里與羽生屍體;根據羽生留下的筆記文 字,研判羽生在峰頂因氧氣不足,導致視力減退,然後弄錯路線。深町告別羽生,在風雪中踏 出腳步前行。小說敘事最後終止於《岳望》1987年3月號〈喜馬拉雅山的見證者〉歐戴爾專訪 (1987年1月,倫敦)的一段話。 小說除了敘述羽生走向高山、用實際成績、體力、技術、意志力等行動踐履聖母峰西南壁 先峰登頂挑戰的傳奇故事,也一再藉由羽生生命中的不同事件發生,讓羽生不斷回覆「為何而 爬」—既是羽生個人極私密的個人問題,也是他自己對自己登山人生定位的關鍵問題。羽生看似 出人意表、但實際又是脈絡分明的回答,讓我們得以窺探到羽生對於「山」、「登山的自己」、 「山對自己的意義」的理解。 羽生回答如下:6歲第一次和家人爬信州的山,「很愉快」(回程車禍父母、妹妹身亡,他 留下左腳走路拖行為跛的後遺症)、11歲獨爬丹澤山群(從小田急線的澀澤搭公車到大倉,再從 大倉經由大倉山脊,走到海拔一、四九0公尺的塔之岳)「可是,很漂亮」;16歲入青風會「因 為不想被別人瞧不起」、「因為我要做出其他人辦不到的事」;26歲「我們至今把人生賭在 登山上」、「不是為了爬山嗎?如果不去爬山,就跟死了一樣。如果待在這裡,活得像行屍走 肉,不如去爬山死於雪崩還比較好—」、「我就是身為登山者的羽生丈二。不登山的羽生丈二
24
只是垃圾」;51歲與深町對話「我不曉得自己喜歡不喜歡,坦白說,到了這把年 紀,我還是不曉得。」、「不是因為山在那裏,而是我在這裡。因為我在這裡, 所以要登山。」、「我只有登山,我不像其他人,會那個也會這個,而從那些是當 中選擇了登山,因為我只有登山,所以登山……除了第一次的時候之外,我從來不 認為登山很爽。」、「我再也不要和任何人搭檔,我要單獨去爬,就算是失敗還是順 利進行。全部都是我的責任,站上峰頂也是一個人。要放棄、要撤退都是我一個人。…… 死的時候,也是一個人。……我不會替任何人扛行李,也不要任何人替我扛。我不會替其他隊 員剷雪開道,也不要其他隊員替我剷雪開道。」(夢枕獏,上140、136-137、156/159/195、 下201-202、222) 小說家透過情節布局、情感轉折的嚴謹邏輯與錯落有致的節奏,很細膩地刻劃出羽生只 能奮力活出的登山人生,閱讀者因而能由衷接受(欽佩)羽生之於自己登山人生很單純、很誠 實、極端但合理的意志堅持,進而對羽生獻身挑戰的孤絕勇氣與英雄形象,留下深刻而感人的 印象。特別是羽生離開日本登山界,隻身來到聖母峰的國度,因為很清楚知道自己所要挑戰 的極限是甚麼,也在命運機緣安排下,得以透過(偽雪巴人)高山嚮導的工作,讓自己一直能站 在第一線,使自己的身體可以自然適應極端氣候。小說家刻意強調羽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與行 動,而每一個行動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即使孤絕,即使遭遇失敗,也絕對不是泛泛匹夫,羽生 的英雄形象不是建立在成敗,而是一步一腳印用「一生懸命」式的努力、體力、技術、意志 力,突破年齡限制,貫徹到底。 羽生雖然是小說的虛構人物,但羽生故事的合理性在於—他想做、他會做、他能做、而 他真的用一生行動貫徹他的意志;羽生的極端投射出一個挑戰無人履及時代的頂尖登山家在他 所能在的處境下可能會做的事,羽生的孤絕只是性格所驅使的命運,強化了他的(類)悲劇英雄 形象。羽生不是凡人,是天才的意志鬥者!連羽生這類的「英雄」人物,進入眾神的群山國 度,他的回應竟是—「我不曉得自己喜歡不喜歡」、「我從來不認為登山很爽」、「我只有登 山」;對於羽生的回應,我們驟然驚訝中,可以感受到一種嚴肅的謙卑,也隱約中可以發現面 對高山的極限挑戰,羽生不是為了征服自然,也不是為了征服自己,而單純只是為了要在「無 人履及」的地方成為第一個留下足跡與意志的人,他也有這個能力做到,至於命運如何抉擇, 無關他曾經踏過的路徑。這是羽生的追求與行動,也是羽生的純粹與貫徹;小說家藉由「羽 生」讓我們領悟一種道理:當人類試圖挑戰超越人類極限的高峰的「無人履及」,即使失敗, 也會留下一個絕美的身影,啟發後人。馬洛里是他那個時代的英雄人物。羽生是《眾神的山 嶺》中的英雄人物。不管是屬於歷史敘事、或是屬於文學敘事,馬洛里與羽生各自開展的「無 人履及」的追求故事。我們都可名之為「典範」。 在虛構與真實之間探問登山極限的「世界觀」與現代登山冬季先鋒首攀無人履及聖母峰 西南壁之於羽生、無人履及聖母峰之於馬洛里,之所可以名曰「典範」,各自涉及到兩人所挑 戰「無人履及」在世界登山史的發展脈絡所面臨的困難度。對於馬里洛與羽生之於「登山」的 追求,都不是現今登山運動的戶外休閒活動的定位,而更接近挑戰冒險。
25
▲專 文
嚴格意義來說,登山運動出現在十九世紀中葉的西方,一開始的動機出自科學使命,在 這項運動的青春期,每位登山家爬上一座高峰後,在峰頂至少都會拿支溫度計來測量沸點, 十九世紀將要結束之際,阿爾卑斯山脈的所有峰頂都已有人爬上,隘口也已被勘測過;登山家 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更雄偉的山脈,冒更大風險去征服高加索、安地斯、喜馬拉雅山脈群峰— 烏什巴、波波卡佩特峰、南迦帕爾巴特、欽博拉索山、卡茲別克山(麥克法倫,37-38);十九 世紀及二十世紀之交,這些更雄偉的山峰挑戰中,聖母峰最具象徵性。馬洛里就是在聖母峰尚無 人履及時期,創下三次遠征紀錄的登山冒險家;直至一九五三年英國登山隊首次攻頂,一九六四 年中國登山隊攻下最後一座八千公尺的希夏邦馬峰後,世界上已沒有無人履及的高峰;至此之 後,登山家從先峰登頂的競爭,轉移到「路線」,也因此造就每一座高峰都有「更困難的路線」 與「如何用更極限的手法爬上山壁」的「無人履及」的新趨勢(澤木耕太郎,18)。 小說家將羽生設定為51歲從尼泊爾處挑戰「冬季無氧獨登聖母峰西南壁」,不是只有 從想法上提出無人挑戰過的困難度,而是有其歷史根據的推論可行度。真實歷史紀錄顯示, 一九八0年已經有梅斯納從西藏邊完成單獨無氧登頂,以及一九八八年有馬克‧巴塔爾從尼泊 爾邊進攻,但巴塔爾是利用其他進入母峰的隊伍所開的路線,不能算是單獨完成。因此,至 一九九0年代,「冬季無氧獨登聖母峰西南壁」可以被視為尚未被登山家所攻克的新挑戰。進 而更強化了小說家為羽生所創造「51歲仍可在第一線上的世界級登山家」的傳奇形象與典範 的實踐可行度。羽生之死如同馬洛里之死,重點不再於攻頂成功,而在於他們的能力讓他們在 「無人履及」時代中所展現的開拓精神。小說透過深町,表達小說家對於為何創造出羽生這樣 一位日本登山家的形象典範,是有其系譜上的意義: 在近代史中某個時期確實曾經存在過的夢想—以人的足跡踏遍 地球上每一寸土地的全球性運動。 …… 佛蘭西斯‧楊赫斯本。 奧瑞‧斯坦因。 斯文‧赫定。 查爾斯‧格蘭佛‧布魯士。 喬治‧馬洛里。 大谷探險隊的橘瑞超。 河谷慧海。 艾德蒙‧希拉瑞。 各個國家的各種人,徘迴在這世上最接近天空的地方。 那種精神,或者說是運動—的旗手,隨著時代而更迭,或因死亡而離開人世。 恐怕— 深町心想。 羽生丈二這男人是那種精神的最後一名旗手。 至少站在第一線的登山家當中,還置身於那個時代的精神文化中的人,
26
大概也只剩下羽生丈二一個了吧。 …… 說不定雷恩霍‧梅斯納這位超人屬於那種人,但就站在第一線的登山家而言, 梅斯納已經遠離現場了。 羽生丈二仍然站在第一線,仍然對於踏上那座屬於天際的峰頂感興趣; 深町覺得,就這個層面而言,他才是最後一名登山家。 說不定羽生這個男人,是為了替以那種精神爬喜馬拉雅山的登山史合上最後一頁, 而誕生這世上的人。 直村直已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加藤保男也過世了,而長谷常雄也已不在這世上。 說不定從一八00年代開始,代代相傳至今的喜馬拉喜山攀登史, 如今正由羽生靜靜地替它畫上句點。(夢枕獏,上345-347) 深町的感嘆其實點出了一九九0年代之後為登山而登山的運動型登山時代的逝去,隨之而 來的是,資本主義全球經濟化時代的商業化登山行為—正如麥肯法倫所指出的—如今聖母峰已 經成了一座巨大、廉俗、覆滿冰雪的泰姬瑪哈陵,一大塊精心淋上糖霜的結婚蛋糕,任由登山 公司每年隨意操縱數以百計經驗不足的客戶在山壁上上下下。(麥克法倫,40)。聖母峰的「眾 神的山嶺」的聖地想像、與其衍生而來的敬畏與著魔,現今已然成為逐漸消逝的神話。 隨著登山運動的持續發展,登山運動也受到大眾休閒活動的影響,開始更加普及。Stebbins (1982)提出兩種區分類型,一為隨性休閒 (casual leisure),一為深度休閒(serios leisure)。 Stebbins (1997)定義隨性休閒係為立即地、內在地 獎賞,需要少量,或者無需特殊之訓練,即 可享受之相對較為短暫之令人愉快之活動(“immediately, intrinsically rewarding, relatively shortlived pleasurable activity requiring little or no special training to enjoy it.”)。相反地,相較於隨性 休閒, Stebbins (1982)亦揭櫫深度休閒之概念,有其業餘者、嗜好者與志工的系統性之活動 追求特質,參與者不受限愉快動機,而能察覺該項活動本身的充實與挑戰趣味,致力獲致該 活動之特殊技巧、知識與體驗,並視之為終身志業。後來Stebbins(1998a)歸納從事自己喜 愛的休閒活動者會表現出的六種特徵如下:(1)遇阻礙時能堅持到底(perseverance);(2)付出 努力(effort);(3)經由努力追求而有長時期的生涯發展階段( career ); (4)得到持久的利益 (durable benefits):個人從自由選擇的休閒活動投入過程中體會實際持久的利益,如自我表 現(self-expression)、自我實現(self-fulfillment)、增進自我形象(self-image)與自信心、獲 得個人珍貴的經驗(cherished experience)、社會互動等成就感;(5)對自己選擇的休閒有強烈 的認同(identity);(6)能發展出其休閒團體獨特的特質或精神(unique character or spirit): 深度休閒者持續多年的投入後,同好間因為分享彼此的興趣、價值、規範、信念,行為表現相 當而發展出不同於一般大眾的次文化。在這次文化的社交群體中,由於認可彼此獨特的精神, 因而又會加強肯定對所選擇活動的動機(周秀華與余嬪,2005) 其中,第六點「能發展出其休閒團體獨特的特質或精神」是登山運動非常重要的精神, 就推廣角度而言,更勝前述五點。原因在於深度休閒所揭露的個人深層心靈,往往極為期待同
27
▲專 文
好之間的「對話」;無論造成多麼小眾的私密空間,總是會有一群人來人往的團體,在其中人 人不時地「對話」,滿足他們對「深度休閒」更加深入的期待。但是,栗城透過自媒體傳達登 山冒險的精神,更像是「只有一人」的先驅者,提供了很多感動,但是,沒有任何基於共同登 山興趣的同好成為「同伴」,也缺乏可與栗城的登山理念(或經驗)進行對話的互動,無法促成 登山活動的深度休閒,只是借用了登山的舞台來進行個人自我實現。這使得栗城雖然引起大眾 的注目,但始終在登山界評價不高的原因之一。 相反的,在夢枕獏《眾神的山嶺》的描述中,可以透過羽生如何走向登山的敘事,體現 登山不只是羽生的冒險挑戰志業,而是一群不同職業的人從各種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分享登 山帶給他們的影響與啟發,進而讓讀者注意到登山的深度休閒特質。《眾神的山嶺》雖然是虛 構文學,但其內涵上的具體實踐,不管在日本登山界、或是透過漫畫形式擁有更多大眾閱讀 群,都有其促進第六點「能發展出其休閒團體獨特的特質或精神」的效應,並相信這些人物所 從事的登山行為,不只是體能的挑戰,更是發展出走向高山、與自我對話的純粹精神。這是栗 城在他的自媒體鼓勵「向前一步」的勇氣,但並未從登山的深度休閒的角度,深化內涵經營。 然而,相較於「只要付錢,就可以請當地的雪爾帕人幫你扛氧氣鋼瓶,拉著早就固定好 的繩索,一路爬上山頂去」的商業登山行為,栗城也未「墮落」如此。栗城始終堅持的「單獨 無氧攀登聖母峰」登山,還有栗城成名崛起所伴隨的國際級登山家、冒險家的稱號,都可以看 到栗城在「共享冒險」所主打的「冒險」—不依靠氧氣瓶,讓自己的身體意志挑戰聖母峰登頂 的極限,每一次失敗,他隔年更加勇敢「選擇更難的路線」捲土重來。栗城的冒險行動也帶有 Stebbins認為深度休閒中業餘者、嗜好者與志工的系統系之活動追求朝向專家發展的特徵。 栗城一心想要攀登聖母峰的強烈企圖與挑戰路線的行徑,充分展現出他在共享冒險中所 想要傳達的「向前一步的勇氣」;他的直播行動在他的共享冒險中同時具備兩種身份:直播主 與登山家,而以全程直播記錄他的「聖母峰攻頂挑戰」內容,對他的社群網站閱眾與粉絲來 說,他還有另一個潛在身份—分享他的冒險行動的夢想實踐家。聚匯在栗城身上的這三種身 份,使他在網路社群媒體中,得到相當大的注視,漸漸開啟他的知名度,他也很積極而真誠地 回應社群交流,逐漸建立他的高山冒險事業。但問題是,栗城為何會引起這麼多的爭議?除了 網路極端支持與反對、按讚留言流量的常態現象,栗城與其他自媒體網紅的爭議,有何不同? Blog at the limit紀錄片並未針對栗城與其他自媒體網紅的爭議不同進行探討,但從栗城、 栗城公司職員、合作對象、登山界同儕……等不同角度,進行栗城現象的敘述與訪談。這些描 述與訪談內容都指向栗城集登山家、網紅、夢想實踐家的角色身份與作為有關。從這些敘述、 訪談,沿著栗城,拼湊出栗城從沒沒無聞時期、到家喻戶曉名人的成名軌跡。栗城的熱情、努 力不在話下,但他的成名軌跡也帶出他在重疊登山家、網紅、夢想實踐家三種身份的「非典 型」行為與爭議—作為「網紅」,他去的地方不是一般網紅可以履及的打卡景點,他的直播內 容是「世界高峰攀爬與登頂」;作為「登山家」,他堅持他要「單獨無氧攀登」,也募得許多 企業贊助資源,但日本登山界對此有不同意見;作為夢想實踐家,他以直播自己登山冒險激勵 人心,但他和一般留言按讚流量態度的網紅,區別不大。栗城的多重身份顯示栗城本人無論在
28
哪個角色上,在認同與不認同之中擺盪,顯示栗城的形象與作為,在這些角色定 位上,都不是相當明確。 仔細審理栗城現象,栗城疊合角色的爭議,仍是有跡象可循的脈絡。栗城的多 重身份,不管是來自網紅或夢想實踐家的角色定位,栗城的爭議都與「單獨無氧攀 登」的登山家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然而,偏偏他最重要的「登山家」形象與「單獨無 氧攀登」行為的認證,都與登山界的認知有所落差。隨著他連年挑戰聖母峰失敗,網路也開 始頻頻出現負面聲浪,栗城個人的回應又展現如羽生丈二面對尼泊爾處獨攀西南壁的堅決意 志,即使遭逢切除九根凍傷手指的困境,他仍然要回去!以如此無畏的精神堅持自己的夢想冒 險,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對登山的熱情,由衷肯定他作為一個夢想實踐家的不饒精神,但是,仍 會忍不住想問他,這樣做值得嗎?即使不值,為何還要硬撐下去? 栗城以平凡挑戰不平凡的動機與付出,不應該被否定,但為何只是為了夢想不斷地「向 前一步」的他,會引起這麼多的爭議?對照馬洛里與羽生丈二,栗城生前不斷重返聖母峰,為 的就是要實踐攀上聖母峰的夢想,最後為聖母峰而亡;這個獻身的過程是多麼像,但栗城的爭 議又無法讓人由衷頷首同意!栗城帶來的矛盾,指出他不足作為一個獻身聖母峰的典範的事 實,但他生前的行動與堅持,我們又該如何為之命名?栗城的問題在哪裡? 回顧栗城的崛起,可以說是由社群平台開啟意外成名之路,加上電視媒體的推波助瀾, 讓栗城順勢而享有「國際級登山家」的美譽,自此開創他的登山冒險事業;然而,他的崛起對 比以往日本登山界認定登山家的生態,栗城的條件與成名並不成正比,換句話說,正統登山家 在登山界的「聲譽」來自於實際成績,而不是「個人聲勢」;但栗城的成名方式,剛好反其道 而行。栗城的崛起固然與個人的熱情投入有關,但就像網路其他突然一夕成名的網紅,是社群 網路平台、影音串流所帶來的「群眾發現」的「偶然」結果,加上電視台的傳播效力與栗城的 積極經營。歷程的崛起,代表登山界生態運作之外的一種新興勢力。這個新興勢力所創造出的 「登山家」類型和過去認知不一樣,但是否能形成「新典範」?就栗城生前與死後留下的爭議 與非議來說,尚無可能。栗城缺乏的不是登山家的人格樣態與精神,任何登山家都可以有自己 的人格樣態與精神,但登山家之所以為登山家的「實力」,栗城在登山界並未被普遍接受(不 與置評)。 反觀,小說家夢枕獏透小說敘事所形塑的羽生丈二之所堪稱典範,就是因為羽生丈二所 走過的登山人生—其中包含他如何在登山界獲得認可的成名之路、如何能得到爬喜馬拉雅山的 機會,都可以反映出登山界對於「實力」認可的標準認知與判斷: 「不能沒沒無名、必須成名才行。如果有了名氣,就會有贊助商願意出錢。 簡單來說,要成名就得做沒人做的事。」 …… 無氧單獨登頂喜馬拉雅山的八千公尺高峰—然而,這等於是天方夜譚。不可能辦到。 必須具備強韌的體力、意志力,以及絕佳的運氣。登頂並非一蹴可及,必須累積訓練, 讓身體適應八千公尺的高度,從開始訓練,包含適應和訓練的時間在內,
29
▲專 文 大概需要半年。適應高度的登山不能單獨一個人進行,光是如此, 就要花費時間和資金在攀爬一般的八千公尺高峰。 如果考慮到登山許可及各項準備,要花兩年才能開始訓練。 而且前提是有贊助商。 除非登山家有相當的名聲和實際成績,否則無異癡人說夢。(156,306) 小說家為羽生所設定的登山人生,都有時代有跡可循的真實性,羽生在挑戰尼泊爾處上 山攀爬西南壁之前,以雪巴人嚮導身份獲取不斷入山適應的訓練、數次從西藏處攀登西南壁傳 統路線的熟練,以及羽生多次根據實攀經驗所規劃出來的理論性可行的路線規劃與克服方式, 都可以清楚看到人類在再也沒有「無人履及」峰頂之後,所開啟的另一個黃金登山時代所競逐 的「無人履及」的實質精神。這些登山家用「無人履及」的實際成績與精神所寫下的登山史, 以及他們所開拓出的「典範」形象,某種程度反映出來的事實是,商業型登山活動與更多路線 資源還沒進入聖母峰的初始挑戰狀況,以及「單獨無氧攀登聖母峰」的困難度。因此,栗城所 留下的一個爭議是:以看似登山時代所開拓的「無人履及」精神去挑戰自己實力尚未充分準備 好的「聖母峰」,當意外發生時,是冒險?還是送死?還是他可以因此成為這個時代不屈不饒 終究獻身聖母峰的悲劇英雄?值不值得? 對於這個爭議的各種答案都是見仁見智,是否有意義,也是因人而異。栗城的案例可以 確定的「事實」是:這是一個打破以往傳統/正統登山界生態共識的「新類型登山家」類型, 栗城作為此新類型登山家的先發者,未能形成典範;而讓他趁勢而起的時代媒體力量,也尚未 能顛覆傳統/正統登山界所形成的典範認知;但也徹底翻轉羽生時代以登山實力挑戰「做沒人 做的事才能成名」、才能找到贊助商的程序。 栗城隨著時代媒體趁勢而起,捉住機運,以共享冒險的理念實踐自己的夢想,終其開拓 的是他對自己夢想的冒險挑戰,並非是那種實質性(要有相當實力才能做到)的登山黃金時代的 「無人履及」冒險。他的屢屢失敗,證明了以平凡追求不凡的勇氣價值,但無法讓他因夢想實 踐而留下絕美的身影;他的死亡,不是獻身,只是一個「意外」,比較尷尬的是,這很有可能 是意料之內的「意外」。但是,他以「登山」的「共享冒險」,鼓勵人心,開創自己的登山冒 險共享事業,成功建立起他的知名度,也為日本登山界與一般大眾在兩者不同脈絡理解之下, 帶來「這個登山家很不一樣」的形象與風格經營。
小結:當”Because it’s there.”來到21世紀 登山世界史上兩次黃金時代所開啟的「無人履及」的運動型登山,從山峰攻頂到新路 線、新方法的冒險,到現在的當代,已經發展出成熟的戶外登山運動,講求的是安全性的冒 險,與黃金時代的開創性的冒險已然不同;與馬洛里時代相比,羽生所代表的現代登山家的典 範象徵意義,冒險已經不再是時代的共業,而是個人在技術、經驗、知識的累積過程所設下 的挑戰,而為理想獻身不管在哪一個時代都帶有浪漫的精神色彩,至於栗城個案,未做好回
30
應自己設定挑戰的準備與實力,即使內心感受再多「山就在那裏」的魅惑,一次 又一次追隨前人的浪漫精神,來到聖母峰;共享冒險,鼓勵向前一步的勇氣,如 果無關於無氧單獨登頂之先所需的強韌體力、意志力,以及絕佳的運氣,來到聖母 峰前,就像栗成自己說的話,「不管你在哪裡,東京澀谷都在那裏」—我們所能預 知的是:不是來自「山」的人為意外總是會如影隨形!但也因此,我們更能警醒栗城 登山敘事在當代所留給我們的啟示—我在栗城現象中,我看到了甚麼?如何分析我所看到 的?這些分析給我的啟發是甚麼?—如果我是栗城,我會怎麼做?(而不是代替他去論斷他的 登山人生價值)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會這樣問自己,也會試著讓我的學生思考選擇的重要性與可徹 底而行的對應規劃。就像羽生為實踐他的夢想、來到尼泊爾的後半段人生。如果我和栗城一 樣……當我同時擁有登山家、夢想實踐家(或冒險創業家)、自媒體直播主三種身份,各自身份 對我的意義是甚麼?我最想要甚麼?我的優位順序會如何排列?為什麼?我將如何針對我的優 位排序去做規劃、分配與執行?如果我無法同時做好,我要放棄那些?為什麼?放棄後的我, 還能專心做好哪些事?如何規劃執行?那些放棄的還有其他替代方案嗎?效益是甚麼?……反 之,我所保留的最重要的身份與要做的事,我如何能精益求精、按部就班達標? 這樣的思維方式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在多重身份中,不至於陷入甚麼都想要,但甚麼都沒 做到好的不徹底處境。不徹底是平凡人的正常行為,追求夢想、築夢踏實雖是老生常談,但需 要的徹底意志與行動,也值得我們警示在心。 不管真實歷史中的馬洛里、或是虛構文學中的羽生丈二,這些迷人、動人的聖母峰敘事 都已經是哲人日遠、典型夙昔,但仍然值得我們嚮往,觀之踐行!因之,在折返檢視栗城的爭 議,栗城有他自己的「向前一步」的勇氣與人生,同意或否定,勿論爭議,我們都可以有自己 的「向前一步」的勇氣與人生。大部分的人都應該會同意,不是所有人都能選擇挑戰聖母峰作 為「向前一步」的勇氣,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共享冒險」才能「向前一步」。但是,對於 「登山」運動,願意參與的人都應該想一想,我們在大自然中的責任是甚麼;如果有一天,我 們要走向高山,我們要用甚麼樣的態度與行動,與之共處?不見得要挑戰,也不見得要冒險, 這是屬於個人決志履行範圍的事,但是,只要有「向前一步」的勇氣,絕對可以有屬於我們自 己的高山敘事,至於要不要在網路社群平台分享?如何分享?也絕對是個人的選擇,無關是非 對錯,純粹風格與如何經營問題。 參考文獻 夢枕獏(2009)。眾神的山嶺(初版)。新北市:謬思。 澤木耕太郎(2010)。凍—挑戰人生極限的生命紀錄(初版)。台北市:馬可孛羅文化 羅伯特‧麥克法倫(2019)。心向群山(初版)。新北市:遠足文化。 周秀華與余嬪.(2005). 深度休閒者學習經驗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8(2),297-324。 Stebbins, R. A. (1982). Serious leisure: A conceptual statement. Pacif Sociological Review, 25, 251-272.
31
波蘭登山簡史
波蘭登山簡史
第二輯 聽障詩人陳履安
1897-1903 年之間,非常著名的探險家克拉科夫(Cracow–wa),他在塔特拉山 區爬遍 40 多座著名的山峰,其中包括楓葉峰(Javorovy Stit 2.417m),波普拉德冰峰 (Popradsky Ladovy Stit 2.396 m),黑山(Cierny Stit 2.436m)和鋒利峰(0stry Stit 2.367m)等。 亞努什.奇米洛夫斯基(Janusz Chmielowski 1878–1968)在 1903 年至 1904 年 時任波蘭塔特拉協會(PTT)主席,他是主要的發起人,並且組織領域的塔特拉山脈活動 之一。在 1905 年 1 月他和匈牙利人卡羅伊.霍爾丹教授(Karoly Jordan 1871–1959) 以及高山嚮導克萊門斯.巴赫萊達(Klemens Bachleda 1849–1910),約翰.弗蘭茨 (Johann Franz 1863–1939)和保羅.斯皮茨科普夫(Paul Spitzkopf 生卒年不詳), 聯合波蘭和匈牙利登山隊完成首次冬季攀登喀爾巴阡山脈的塔特拉山最高峰格爾拉赫峰 (Gerlachovsky stit 2.655m)。他們在冬季登山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記錄,這是第一次世 界大戰前,在波蘭境內塔特拉山區領域的主要成就之一。
〔 冬 攀 雪 峰 〕
冬攀雪嶺漫層穹 壯志凌霄唱雅風 登峰寒碧照蒼昊 山在虛無飄渺中
格爾拉赫峰 (攝自網路)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戰 後, 波 蘭 最 優 秀 的 登 山 家 奧 科 洛 夫 斯 基 兄 弟(A 和 M. 0kolowski), 斯 坦 尼 斯 拉 夫 斯 基(W.Stanislawski), 科 羅 薩 多 維 奇(Z. Korosadowicz), 比 肯 馬 傑(W.Birkenmajer), 莫 蒂 卡(Motyka), 薩 維 茨 基(J.Awicki), 奇 瓦 希 欽 斯 基(B.Chwascinski), 貝 爾 納 茲 凱 維 奇(S. Bernadzikiewicz)和許多其他人幾乎都掌握了所有高塔特拉山地區的活動,包括捷克、 斯洛伐克或波蘭。但他們波蘭登山涉足的範圍廣泛,還有摩洛哥、英格蘭、高加索地區、 阿富汗山區、土耳其、格魯吉亞、厄爾布魯士峰、興都庫什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南達德 維東峰的探險方面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相當有成就的。
32
波蘭登山簡史
1934 年 1 月 18 日,波蘭塔特拉協會華沙分會(PTT),由納爾凱維奇.喬德科博 士(Konstanty Narkiewicz–Jodko 1901–1963)領導多拉夫斯基醫生(Jan Kazimierz Dorawski 1899–1975), 卡 爾 平 斯 基(Adam Karpinski 1897–1939), 斯 特 凡. 維 托 德(Stefan Witold Daszynski 1902–1959), 奧 斯 特 洛 夫 斯 基(Wiktor Ostrowski 1905–1992),奧西茨基(Stefan Osiecki 1902–1977)等人,第一次波蘭遠征安第斯 山脈,首次登上南美大陸第八高峰梅塞達里奧山(Mt.Mercedario 6.720m),並且繼 續攀登無數的處女峰,例如阿爾瑪內格拉山(Alma Negra 6.110m),皮科波拉科山 (Pico Polaco 5.950m),塞羅拉梅薩山(Cerro La Mesa 6.180m)和華美達山(Cerro de La Ramada 6.384m),以及通過新路線從東牆登上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山 (Mt. Aconcagua 6.962 m),他們的探險帶來了卓越的成果,超過海拔 6.000 公尺山峰的新記 錄。
〔 異 域 攀 山 〕
首途遠地翻重山 南美峻高歷險艱 攀峰越嶺跋千里 梅塞達里奧山 (攝自網路)
卓立雲岡覽宇寰
1935 年,登山俱樂部是波蘭塔特拉協會的一個分支。由波蘭塔特拉學會(PTT)與 波蘭旅遊協會合併,成立了波蘭塔特拉協會。 1936 年 7 月 7 日 至 9 月 1 日, 由 波 蘭 極 地 探 險 隊, 納 爾 凱 維 奇. 喬 德 科 博 士 (Konstanty Narkiewicz–Jodko 1901–1963) 和斯坦尼斯拉夫.西德萊茨基(Stanislaw Siedlecki 1912–2002),貝爾納茲凱維奇(Stefan Bernadzikiewicz 1907–1939)等三 人,從南到北穿越斯匹次卑爾根島的波蘭探險隊,行進了 850 公里的冰川,完成首次完
33
波蘭登山簡史
整地穿越了著名的斯匹次卑爾根島(Spitsbergen Island)的極地探險,他們為波蘭極地 探險的發展帶來了最傑出的成就。
〔 征 服 極 地 〕
征極遙邁踏寒冰 凍雪嚴風嘯峻嶒 流傳後世垂青史 窮北盡頭就躍登
斯匹次卑爾根島(攝自網路)
到 1936 年底,第二次波蘭探險隊,由四人組成,遠征安第斯山脈,他們攀登幾座 六千公尺的處女峰,其中是那華多德皮希斯山(Nevado de Pissis 6.795m)和那華多德 特雷斯山(Nevado de Tres Cruces 6.630m),被波蘭隊首先登頂。在 1937 年 2 月 26 日,由阿爾弗雷德.甚切潘斯基(Jan Alfred Szczepanski 1902–1991)和賈斯汀.沃 茲尼斯(Justyn Tymon Wojsznis 1909–1965),斯特凡,奧西茨基(Stefan Osiecki 1902–1977),維托德.帕里斯基(Witold Henryk Paryski 1909–2000)成就首次攀 登南美大陸第二高峰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峰,(Nevado Ojos del Salado 6.893m)。
〔 首 攀 名 峰 〕
履步青雲激顯昂 山嵐飄裊吹風翔 峰嶺悠悠連碧宇 綿延百里盡無疆 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峰(攝自網路)
34
波蘭登山簡史
1939 年夏,波蘭開始探索喜馬拉雅山,塔特拉協會高山俱樂部組織的喜馬拉雅山探 險活動,由亞當.卡爾平斯基(Adam Karpinski 1897–1939)率領波蘭第一次喜馬拉雅 遠征隊,攀登印度喜馬拉雅山脈的第一個波蘭七千公尺級的山峰 – 南達德維東峰(Nanda Devi East 7.434 m), 在 7 月 2 日 波 蘭 兩 位 登 山 者, 雅 各. 布 雅 克(Jakub Zygmunt Bujak 1905–1945)和雅努茲.克拉納(Janusz Klarner 1910–1949),成功地登上印 度喜馬拉雅山的南達德維東峰,海拔 7.434 公尺的峰頂,這是當時創造了波蘭的高度記 錄。 在這次遠征期間,波蘭遠征隊領隊卡爾平斯基(Adam Karpinski 1897–1939)和 貝 爾 納 茲 凱 維 奇(Stefan Bernadzikiewicz 1907–1939) 兩 名 登 山 者 於 1939 年 7 月 18–19 日晚上,海拔 6.150 公尺的第三營地,被雪崩襲擊了他們都喪生,這次嘗試以悲 劇收場,但他們的屍體尚未被發現。
〔 英 魂 〕
氣壯雪峰闖險關 瘦稜岩斷克難攀 南達德維東峰下的紀念碑 (攝自網路)
突遇雪崩奪慘禍 英才長此伴青山
二戰結束後,波蘭登山界需要調整一些時間才能恢復其登山活動。對於政治的原因, 波蘭人無法定期前往阿爾卑斯山和高加索地區活動,直到 1956 年開始恢復正常的登山活 動。但是他們能在短暫的時間內,很快表現出最出色的成績。因為年輕,勇敢大膽的一 代登山者,同時他們在塔特拉山成為尖頂的人物。波蘭人在 1957 年攀登小德魯峰(Petit Dru 3.733m),以及 1959 年大喬拉斯峰(Mt.Grandes Jorasses 4.208m)上的沃克扶 壁(Walker Buttress)。1961 年攀登馬特洪恩峰(Mt.Matterhorn 4.478m)和愛格峰 (Mt.Eiger 3.970m)等。
35
波蘭登山簡史
在塔特拉山(Tatra)攀登,有時山上的情況非常惡劣,當我們採用高山冬季攀登 時,這被證明是一種很好的做法,第一次冬季登山活動的提法:1959 年伊拉特洪峰 (Ylatterhorn),但這次攀登是在 1959 年 4 月間進行的活動,現在不符合冬季攀登的 條件。
〔 遠 翔 群 峰 〕
徐緩霜楓落葉黃 起風騰上超高岡 展翅翱翔奮振翼 登山越嶺求發強
小德魯峰(攝自網路)
1956 年波蘭登山團體經常訪問高加索地區(Caucasus),這給他們提供了很多進 行冰川活動的機會。在這裡也完成進行了一些出色的攀登:如 1961 年赫楚羅夫斯基峰 (Peak hchurovsky)北壁,及 1964 年首先是哥丹頓峰(Ko htantau)西北壁,及第一 個通過所謂的巴拉萊卡(Balalayka)。
〔 北 壁 〕
烏道迢迢去路遙 崔巍峭聳飛雲霄 險峙峻層攀北壁 擎天亙地跳懸超
36
高加索地區(攝自網路)
波蘭登山簡史
1960 年波蘭組織的第一次遠征興都庫什山脈(Hindu Kush),攀登博萊斯瓦夫 (Boleslaw)及奇瓦辛斯基(Chwascinski),引起了歐洲人的注意,對阿富汗這個宏偉 壯麗山脈的奇觀。他們的登山者征服了幾座六千公尺以上的處女峰,並進行了第二次攀 登諾沙克峰(Noshaq 7.492 m)。在隨後的五次探險(1962 年、1963 年、1966 年、 1968 年和 1971 年)期間,波蘭探險隊是率先探索興都庫什山脈的登山活動,高地部分 幾乎所有的山峰被登頂。克拉科夫(Cracow)和耶爾西.瓦拉(Jerzy Wala)準備一張 高山地圖,提供了後來的登山者,並更詳細的探索興都庫什山脈的地理,為波蘭登山活 動奠定基礎。
〔 中 亞 群 峰 〕
遠征中亞尋絕蹤 飄裊煙巒縹緲峰 氣吞河嶽驚寰宇 諾沙克峰(攝自網路)
偉麗群山起臥龍
1961 年 8 月 28 日至 30 日,波蘭 – 英國聯合登山隊波蘭人揚.德盧戈斯(Jan. Dlugosz 1929–1962)與英國人伊安.克勞福(Ian Clough 1937–1970),克里斯. 鮑 寧 頓(Christian John Storey Bonington 1934– ) 和 唐. 威 廉 斯(Don Whillans 1933–1985)等人合力完成首次攀登白朗峰南側的弗雷尼(Freney)中央稜。
〔 英 豪 〕
曠代豪傑露笑容 英名赫赫風鳴松 完就攀岩直削壁 克里斯.鮑寧頓(取自臉書)
歐卓美越騰雲衝
37
38
2022 探險與登山論壇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協辦單位:山河探險協會、喜馬拉雅研究會、雪岩俱樂部 時
間:111年5月14 (星期六) 09:30-17:00
地
點:台北市朱崙街20號三樓會議廳 (體育聯合辦公大樓)
楔子: 這是個復刻的時代,歲月是無法衝破的圍牆,再堅強的人也都會任由時光的吞食, 青春的記憶永不退色,用激情與韌性紀念那一代人的青春; 謹以此次活動紀念四位在「喜馬拉雅」夢魂喪生的夥伴 : 高克維、徐慶榮、黃仲杰、 Ang Pasang Sherpa 劉克襄「探險家在臺灣前言」說:探險便是尋求與研判未知的事物;探險也是社會 的縮影,鼓勵人們去挑戰尋求超越自己,刺激活力,開拓生命的認知。
線上報名:111年04月8日至05月04日, 名額60人,額滿恕不通知。 報名網址:http://www.alpineclub.org.tw/front/bin/form.phtml?Nbr=53 (本活動採實名制,務請線上報名並填寫防疫表單, 恕不接受現場報名) 報名費:學生憑證免費、社會人士500元 (含場地費、保險費、午餐等) 現場繳交。 注意事項及防疫規定 為環境永續,大會恕不提供紙本,可於論壇前二天官網下載(www.alpineclub.org.tw) 。二級疫情室內請保持一公尺社交距離,會場不提供紙杯,請自行攜帶環保杯。防 疫考量,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僅得於用餐期間脫下口罩。大會投保新臺幣三百 萬元之「公共意外責任險」。
39
從《心向群山 》看登山史話 黃一元 編輯 「山是所有自然風景的起點,同時也是終點。」 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 成名之作 《心向群山》 (MOUNTAINS OF THE MIND):人類如何從畏懼高山,走到迷戀登山 「當你翻開麥克法倫傑出的《心向群山》時,時間會短暫停止,亙古的心緒湧現。你會成為時間 之山上的攀爬者,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你闔上書頁時能平安歸來,帶著更深刻的靈魂歸來。」—— 作家/吳明益 在為紀念珠穆朗瑪峰攀登五十週年而出版的所有書籍中,羅伯特‧麥克法倫的《心向群山》脫穎 而出,是迄今為止最具見識、最引人入勝的登山文學之一……該書風格顯示了他既能大膽無畏, 也能詩意縱橫。——《經濟學人》 《心向群山》以探討 人與山的關系為主軸進行歷 史回顧並伴隨者作者散文內 容的書籍。作者麥克法倫是 劍橋的文學院士,書寫過許 多自然寫作的書籍,而這本 是他的早期作品,而在前面 的推薦中也可以看到在台灣 自然寫作中相當出名的吳明 益老師的序言。圖:108年 6月10日台北內湖百岳講堂 K2We2分享會 整本書圍繞在人與山的關係,亦即人觀看山的方式,依照作者的說法,在十六十七世紀 以前人類對山並沒有太大的興趣,而是其後在科學、美學、啟蒙精神、甚至政治與經濟的轉變 後,人對山逐漸發展出新的觀點與審美角度。
在每個章節中,作者都會順著歷史,描
述著與山相關的主題中,人們的觀點是如何的改變。 英國山岳會(Alpine Club)來台參加「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五十週年慶的資深登山家Robert Pettigrew (Bob)以一段話提醒K2We2及所有熱情的登山者。這是一本堆疊的、感性的、富饒而身
40
歷其境的,描述歐洲人怎麼愛上山的歷史書,透過羅伯 特・麥克法倫精緻生動的文字,躍然紙上,看似小說卻 無比真實。 歐洲人講的「登山」,大都是如同阿爾卑斯山那 樣,在覆滿冰雪的岩石尖峰上,穿著冰爪攀登。你必須 有過類似的經驗,才能和這本書的世界建立起連結;否 則,你需要多一點想像力,來幫助你神遊黑白世界,才 不會覺得那些歐洲古人的敘述,過於浮誇。 在17世紀,那個牛頓發表「萬有引力」的時代,歐 洲才真正開始有人用能感動世人的實體型態,來描述山 為他帶來的感觸、感受世界的全新方式。而山也從此, 真正開始,冰河般緩慢地走入歐洲人心中。 在那個時代,人與山的距離之遙遠,17世紀那些被山感動的人們是真正在創作人類所未 知的描述和語句、在建構一個「全新的世界」。當時的歐洲,對山抱有的普遍印象是「險峻山 壁阻擾眼睛自由飽覽、形同沙漠,不孕育生命,且對任何人都毫無用處。」 而這些人們寫下的山中見聞與感觸,漸漸驅使了其他感性的人們跟上他們的腳步去一探究竟, 一股文化正在成形。以十年為單位,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文字作品、從山裡帶回來的記憶、轉述 的圖畫,包含了盧梭在《新愛洛伊斯》中奠定的高山聖域與塑造出的山岳崇拜,就這樣在18世 紀醞釀了近百年。人們愈加熟悉山之後,開始由恐懼與不屑,轉為好奇,甚至嚮往。 就在19世紀,也許是科技到 位、也許是人們對一成不變的都市生 活感到不耐的情緒已無法抑制,追求 山、追求「恐懼的歡愉」、追求崇高 的神聖性與一個「新世界」的嚮往, 匯聚成了一股巨大洪流,爆發傾瀉, 將人們從都市沖往高山,沖向世界, 沖刷到21世紀的崇山峻嶺之中,從 此開啟了人類的大登山時代。 圖:左起 (站立者) 林友民、黃一元、Robert Pettigrew (Bob) 、張元植、呂果果) 1856年,馬特 洪峰首登隊伍發生了重大山難,其中一人至今仍未尋獲,這曾讓英國女皇發布攀登禁令,更有 人直斥登山為「墮落的品味」,更別提也有其他人形容攀登白朗峰者為「心智不健全」了。
41
這160年前的事,竟與台灣的現狀,不謀而合。但這都無法阻止人們走向山中,反而更趨 使人們前往一探究竟。 羅伯特寫出了人類在從自然之中掙扎著逃離,建立都市保護自己過了數百年後,再回到早 已變得陌生的大自然時,會遇見怎麼樣的心境轉折,與那些遭遇險阻,仍前仆後繼的人們。他寫 的,是一個文化形成的過程。 歐洲人,花了3百多年,以無數的文學作品,那些書信、日記、出版物乃至繪畫到後來的影 像,堆疊出了精彩絕倫令人嚮往的山岳文化、孕育出了無數偉大的名字與經典的戶外用品廠牌。 台灣的山,你會發現,「完全跟書中的山不一樣」。確實,我們的山不若阿爾卑斯群峰一 般險惡冰冷,沒有那麼渴望吞噬一切,但無盡的生命力、泥濘與巨石,也讓中央山脈呈現出了 不同於阿爾卑斯的艱難,那份在山中痛苦卻歡愉的感受,是一致的。 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才氣縱橫的劍橋文學院士,專長當代文學,也是英國史 上最年輕的布克獎評委會主席。 網民詩人Aton Lin 108 年6月10日臉書 說:代表英國山岳會(Alpine Club) Bob 來台 參加「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五十週年慶的 資深登山家Bob以一段話提醒K2We2及所有 熱情的登山者。原來那段話的出處來自1865 年馬特洪峰山難的倖存者懷伯爾 (Whymper, Edward)。麥法蘭的《心向群山》的第三章 「追逐恐懼」p.137有全文,也就是照片劃線 的部分。這段引述的背景或許說明了他不解 為什麼一個明明危險至極的征途卻充滿了笑 聲?而那座山上還躺著三位他的友人。 之前讀到上面那章,其實也就呼嚕滾 過。即使那段引述的滾勢就像麥法蘭所說的 差點要了他的命的落石一樣,也因為距離,因 為美感與崇高的恐懼相互稀釋的作用,那段話 就只是諸多關於「追逐恐懼」時相繼滾落、彈 開的語詞之一,並未真正撞擊到自己。直到演 講的現場聽到老邁的Bob以清晰、緩慢、友善
42
的聲調讀出,才察覺那段話急墜的重力撥動了 由倖存與致命這兩端拉緊的繫繩。 且跳開Bob嚴肅的詰問。令人驚訝的 是,150餘年前的這一段警語,竟然被這位 老前輩牢牢記在心上,並隨口背誦而出!
圖:五十週年慶閉幕晚宴(左) Robert Pettigrew (Bob) 的一段感言,讓我們感受到 國際友人溫馨的關懷,對他而言這是一趟 難以忘懷的旅程 (2019年 Bob 88歲高齡), 自倫敦來台參加中華健行五十週年慶,銘感 五內)。 山岳文化究是何物,實不難理解。 登山、閱讀、牢記前人教訓,至少如此。
43
步步淨心
— 《 林 務局推薦步道系列》之二十八
里龍山
里龍山,又稱里瀧山,為中央山脈 南端的延伸,是恆春半島唯一海拔超過 1000公尺的山,擁有大山的氣勢及絕佳 的視野,山頂有顆一等三角點基石,為 台灣小百岳之一,是頗有名氣的中級郊 山,許多南部民眾都會特地安排前來一 訪。里龍山登山口共有南北兩處,民眾 可以選擇由紫竹林龍峰寺旁走一段水泥 土包鋪成之路徑後轉入乾涸石床,再銜 接到水泥鋪面後進入北登山口;或是由 台26線里程4.5K處的南(竹坑)登山口起
44
登,兩條路線至里龍山頂的距離約皆為4
後,就要迎接最挑戰此行最具挑戰性的1.3公
公里。
里。南段後段沿稜陡上,以巨石為階,高低
里龍山地質多為厚層砂岩,不易受到侵
交錯、時而手腳並用、時而拉繩貼壁,頗具
蝕,行走於稜線階梯,可見高聳陡直的山壁
挑戰;而受落山風的影響,步道兩旁皆是低
及巨石林立的地景景觀,十分壯觀;步道沿
矮灌木林,爬坡時須借助盤根錯節的樹根使
途皆有茂密林蔭,北段平緩易行,且在上下
力,才能一步一步地往上至海拔高度1,062
坡路段皆有民間熱心人士架設白色繩索,甚
公尺的里龍山頂。運氣若好,可於山頂遠眺
至於一叉路口設置秘境指示牌誌,晴天時,
牡丹水庫湖光山色,以及遠方北大武山。總
健行者可從此下切至溪谷過溪,仰望陡峭黑
體說來,里龍山步道提供多元的體驗感受,
色山壁後上行,約行至2.5公里、海拔660
從一開始的緩升原始土石路,到渡溪的平整
公尺處,林管處設有巨大的休憩亭以及十數
塊石、陡升的拉繩路段、鋼棧橋、五星級休
張桌椅,不遠處也有水源,山友可以在此泡
憩涼亭,到最後一公里的氣喘吁吁、手腳並
茶聊天、烹煮野餐及閉目養神。待充分休息
用,走起來趣味十足。
圖文/森林育樂組 提供
綠意盎然 榕樹抱石
注意事項:
步道傍著苦苓溪(又稱大石盤溪)而
1. 10~4月間為落山風季節,登山過程中請小 心強風。
行,時而得越過小溪,別有一番趣味。一路 綠蔭遮天,咬人狗、血桐及稜果榕等植物挺 舉著大大的葉片以爭取陽光;榕樹伸展不定 根纏繞糾結的緊緊環抱巨石;森林底層則是 由姑婆芋、各種蕨類及爬藤植物組成。
2. 部分路段需藉由繩索輔助,建議穿戴手套 3. 竹坑線步道小心毒蛇出沒並注意落石。於豐 水季時需涉溪,登山過程中注意自身安全。 4. 雨天過後易造成溪水暴漲,且行走中易造 成打滑危險,出發前請留心天氣狀況。
徜徉潺潺流水之間 貫穿里龍山的苦苓溪將厚層砂岩沖刷鑿 蝕成多樣的溪流景觀,有的以巨石為底,被 流水打磨得光亮滑順,仿若天然的滑水道; 有的則是大小岩塊堆疊,提供小魚小溪棲身 之處;有的因高低落差形成飛瀑及深潭。因 地質為厚層砂岩與礫岩所組成的陸源碎屑沉 積岩,所以還可以在岩石上觀察到有孔蟲、 牡蠣化石及生痕化石等。
交通資訊: 公眾交通 1. 可搭乘9188、9117、8239、1773等四線 公車,在「圓通寺」站下車後,走約3.1 公里至北登山口。 2. 可搭乘9188、9117、8239、1773等四線 公車,在「古苓溪」站下車,走約1.5公 里至南登山口。
山頂好視野 杜鵑伴美景
自行開車:
山頂為一等三角點,視野遼闊,東眺獅
1. 步道北(主線)登山口:國道3號下南州交流 道→台1線往枋寮→楓港→取右往台26線 3.5K-4K里程處→左轉進入「園東庵」牌 樓→循指標往紫竹林龍峰寺→停車於龍峰 寺或里龍山人文紀念館前停車場→步行約 500公尺至登山口。
子、牡丹境內山巒綿延起伏之美,南望核三 廠、龍鑾潭,西覽臺灣海峽海天一色的壯闊 景象,天氣晴朗時,還可遠眺小琉球;3、4 月間,近步道終點處可見杜鵑花繁花盛開的 美景,為山頭增添繽紛色彩。
里龍山步道基本資料:
2. 步道南(竹坑線)登山口: 國道3號下南州交 流道→台1線往枋寮→楓港→取右往台26 線6.5K里程處→見里龍山竹坑登山步道指 示牌後左轉直行到底即抵達登山口。
海拔高度: 200~1,050公尺(高度落差850公尺) 步道長度: 4公里 入山申請: 需要(依照屏東縣登山活動管制自 治條例) 車輛可到達入口 O:小客車 , X:乙類中巴、甲類大巴
裝備建議: 輕裝(帶水及適量糧食)、遮陽帽、手套、 登山杖、防蚊液、水壺、乾糧、個人藥品, 詳情請參閱林務局山林悠遊網之旅遊資訊。
45
土庫岳之行旅 圖:古道今山 文:陳淑卿 日期:110年8月18日星期三 隊長:張福寶老師 領隊:丁秀山老師 學員:黃秋芳、陳淑卿、張金鳳、 王柏堯、劉麗君(共7人)
◎風起 新冠疫情嚴峻,5月15日中午12點開始, 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禁止、減少外出。 歷經三個月的封鎖,終於可以戴口罩外 出了,嚮往已久的深坑土庫岳,召喚著我, 飛奔而來! 早上8:40到達深坑的〝土庫〞公車站牌, 同時寶哥、丁老師、金鳳與秋芳也下公車。 我們五人會合後,即刻啟程。王柏堯劉 麗君夫婦開車,到半山腰會合。
◎老阿嬤 過馬路,穿過整排的店面公寓,後面是 一小塊一小塊各據一方的菜園,翠綠青菜不 受疫情影響,依舊長得蓬勃有朝氣,面向陽 光很有活力的努力生長著。 忽聞坐在老古厝簷下,藤椅上的老阿嬤 說:「上山要走這旁邊的小巷子過去,比較 近!」
但見丁老師趨前,蹲在老阿嬤面前,狀 甚親近的噓寒問暖。原來丁老師每次來土庫 岳,都會跟這位老阿嬤問好聊幾句,老阿嬤 高齡已逾90,身體硬朗、耳聰目明、行動自 如,或許深居簡出的田園生活,有益於長者 的身心安頓吧!
◎烈日 穿 過 竹 林 小徑 , 進 入 土 石 階 梯, 接 著 是有護欄、鋪滿青苔的水泥階梯,彎來繞去 的,或陡或緩,跟著路口的指示牌前進。 放眼望去滿眼都是綠,烈日當空照,汗 水如灑水似的,落在階梯上瞬間蒸發無蹤影。 沿路,全部是修繕完備、安全有護欄的 階梯步道,因為日頭當空照,轉來轉去的上升 階梯,感覺是無止境的階梯,走來氣喘如牛! 寶哥老當益壯,真不是蓋的!終於看見 紅色柱子的涼亭,丁老師宣布大休息。金鳳 拿出一大盒已切塊冰涼的紅火龍果,五壯士 吃得不亦樂呼!感恩啊!清涼解暑,讚!
46
◎5+2=7壯士 越過涼亭,路面寬敞平緩,指示牌標示著〝土庫岳三角點1500公尺〞。王柏堯、劉麗君 賢伉儷自行開車,在此與我們會合,七個人結伴同行! 經過短短的、水泥〝土庫尖橋〞,又一個轉彎,連綿的天梯啊!既來之,則安之。勇敢地 往上走吧! 指示牌寫著:土庫岳三角點1200公尺。轉彎 階梯,再轉彎又是階梯,接著是枕木階梯。越過 木板小橋,走走停停,疫情嚴峻太久沒動,感覺 特別疲憊。終於看到〝土庫岳280公尺的指示牌。 抵達「更寮古道(望高寮站)∕昆蟲生態看板∕ 在地維護專線:南港社區大學林老師」,這路線 也是生態教學的好所在! 〝土庫岳0.1m∕3分鐘〞,耶!加油啊!最後 的上升階梯,快到了!
◎土庫岳步道 平緩的草坪上,兩排木椅子的盡頭是紅色頂 的大涼亭,鮮紅色的柱子很吸睛。 土庫岳(土庫尖),又稱大坪山,海拔389公 尺,是深坑、南港、石碇、汐止的界山,小百岳編 號14。相傳清朝時代在山頂設立瞭望台,由武裝更 夫守衛,稱為〝更寮〞或〝望高寮〞,以防禦原住 民出草及盜匪騷擾。
47
四方型的基點,被半個人高的四方型水 泥牆圍起來,書寫著紅色大字「一等三角點 ∕衛星點∕重力點∕一等天文點」。
下到〝舊莊街二段122巷〞,走出小小 的巷子,柏油大馬路就在眼前! 突然下起傾盆大雨,撐傘也無用,因為
山頂可俯瞰大台北盆地,與林口台北遙
風很大,大雨是斜下,全身淋濕。繼續走大
望,視野遼闊;向東則可遠眺基隆海港,與
馬路半個多小時,於下午一點搭上公車,到
北方七星山、西方大棟山、南方獅頭山分庭
捷運南港站,完成夢寐以求、朝思暮想的〝土
抗禮,是熱門登山路線之一。
庫岳〞行程,全程安全無虞的步道,若是〝天
◎揮汗
涼好個秋〞來走,必定會輕快許多吧!
下山的路應是輕鬆的,奈何階梯路漫
◎行旅
漫,又是遙遙啊!經過〝椿萱農場〞的大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
門,來到〝更寮古道親山步道∕南深路91巷
容,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
底登山口〞的座標四方石。心情頓時輕鬆起
毫無關聯。知所求,求所得;得所願,願長
來!階梯的路,雙腳顫抖,幸好有丁老師贈
久;人生如戲,戲繪人生。
我的〝黃山紀念〞伸縮登山杖,三點平衡好 許多!
在浩瀚的山林中,我只是一個行旅,一 個過客。宋仁宗時期,常被貶官的大文豪蘇 軾曾說過:「此心安處是吾鄉。」我努力學 習蘇東坡的豁達與隨緣自在!
◎心遠愈知 芳草天涯,參差烟樹。金庸引用清代學 者金纓的話:「各有因緣莫羨人。」更如泰 戈爾的詩:「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 靜美。」是的,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只 有〝走〞出來的美麗。只要可以,就盡量走 到大自然的懷抱,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吧! 謝謝〝古道今山〞的張福寶隊長、丁秀 山總策畫、楊文英嚮導,每周一次帶領大夥兒 倘佯族親們,遨遊浪漫又深情的山林世界! 匆匆一生,感謝曾經走進我生命的每一 個人,因為有您,讓我的人生充滿了瑰麗的 繽紛色彩!您們都是我這一生最珍貴的回憶 〜〜〜
48
中華民國健 行 登 山 會 一一一年第 二 季 活 動 表 本活動表各項活動,係響應教育部體育署推廣全民健行登山活動, 達成「運動 i 台 灣-自發、樂活、愛運動計畫」目標!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會址 : 台北市朱崙街20號七樓703 室 (活動內容如有疑問請向備註所列電話查詢) 一一一年第二季活動表 傳真 : 02-2752-4741 電話 : 02-2751-0938 E-mail : ctma@alpineclub.org.tw 銀行匯款:合作金庫台北分行(代碼 006) 帳號:054-071-715-264-1 號 戶名: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本活動表各項活動,係響應教育部體育署推廣全民健行登山活動,並利
用戶外教學,增加活動知能與興趣,達成「運動樂活計畫」目標! 請下載<電子版活動表>,更方便行動閱讀,下載點有 : 官網 www.alpineclub.org.tw 登山小幫手APP 會址:台北市朱崙街20號七樓703室 (活動內容如有疑問請向備註所列電話查詢) FB粉絲專頁 Line@加好友 電話:02-2751-0938 傳真:02-2752-4741 銀行匯款:合作金庫台北分行(006)054-071715-264-1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網址: http://www.alpineclub.org.tw 第 1 頁 共 14 頁
甲、乙組活動表 日期 編號
目的地
(
4 台南 月 北一後 3 大段半 段 日 縱 走 1112-1
)
4 劍 月 潭 3 山
日
1112-2
4 內水 月 外圳 3 九橋 日 份 溪 1112-3 4 仙日明 月 山新德 3 靈島水 日 洞 庫 宮 1112-4
E- mail: ctma@alpineclub.org.tw
高度 里程 678 13
搭車路線 集合時間 地點 下車地點 車資 08:30 永春捷運站 4號出口
參加方式
捷運板南線 永春捷運站
自理
組 值勤嚮導 別 施建斌 福佳嚮導群
甲
備 註 福佳登山社 0932-256676 陳
自 由
(自行準備行動糧)永春埤濕地公園>豹山溪步道>拇指山>馬蹄型觀景台>妙高台>紫雲街> 糶米公廟>土地公嶺古道>軍功山>中埔山>福州山公園>富陽生態公園>捷運麟光站
7
08:00 捷運劍潭站 2M
捷運淡水線 捷運劍潭站
自理
自 由
陳明德 林晉立 張進忠 陳榮吉 余桂鳳 施小美
甲
新北市分會 陳明德 0939-093-540
劍潭山海拔153公尺,位於台北市士林區圓山風景區,是圓山飯店後山的北稜,也是台北市最接近 市中心的小山,沿著稜脊步道緩緩前行可抵達其他山岳,走起來幾乎是輕鬆自在,在交通便捷上 佔有極大之優勢。 09:00 九份
忠孝復興捷運站搭1062 號公車 九份站景觀台
自理
張淑玲 陳億雯
甲
自 由
崗貊登山隊 吳純峰隊長 0939-640241
山尖古道是昔日聯絡九份與水湳洞之間的舊路,沿途有許多民家,古道又已鋪成花崗石步道,路 況良好。
07:30 民權西路 捷運站 一號出口
大型遊覽車
黃俊財
甲 仙山靈洞宮
900
小蝸牛登山隊 0922-945757黃
報 名
仙山係因傳說半山腰有泉水可治病,民眾上山求取山泉治病,因此將紅毛館山更名為仙山,稱山 泉稱為仙水,並建廟「靈洞宮」加以祀奉。仙山的斷崖絕壁,向為登山者所津津樂道,仙山頂峰 為狹小突出的裸岩,須依賴繩索攀附絕壁方可登臨,山頂視野開闊,還可觀薄霧雲海,眺望美麗
49
第 2 頁 共 14 頁
甲、乙組活動表 日期 編號
目的地
4 忠採金 月 勇石面 9 山場山 日 步步 道道 1112-5 4 象中 月 山華 10 工 日 專
高度
搭車路線 集合時間 里程 地點 下車地點 車資 430 10
08:00 文德捷運站 一號出口
參加方式
文德捷運站往達人女中 轉搭小2公車 碧山巖站
自理
自 由
組 值勤嚮導 別 黃俊財 朱文彥 陳建材 陳文森 林文雄
甲
備 註 小蝸牛登山隊 0922-945757黃
我們搭車上山, 把體力留在山上散步,因為是小公車可能要兩個班次,相差半小時,先到達的人 可以去走走白石湖吊橋,集合後先登忠勇山,然後走忠勇越嶺步道,下切至金龍產業道路,由3.4K 處進入金面山步道;三叉路口,我們走左側步道登頂金面山(剪刀石),然後大家可考慮走大峭壁路 183
08:30 象山捷運 站2 號出口
捷運淡水線 象山捷運站2號 出口
自理
陳兆麟 胡國華
甲
自 由
崗貊登山隊 吳純峰隊長 0939-640241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象山,與附近的虎、豹、獅山並稱四獸山,因為外型似象頭而得此名
1112-6
4 北小六 月 區隊寮 10 聯古 日 誼道 1112-7
4 新獅風 月 竹頭景 10 峨 山 區 日 嵋 健 鄉 行 1112-8 O
4 三五 月 峽寮型 10 尖 日
1112-9
4 向面二 月 天天子 16 山 山 坪 日
1112-10
50
7
07:30 捷運中正紀 念堂站5號出 口
大巴遊覽車 新竹縣峨眉鄉
報名
報 名
李敏雄 洪東海 許世燉 凃重成 鄭玉瑛 陳盛源
甲
台北市分會 李0927-061909
獅頭山是著名佛教聖山,位於新竹縣峨嵋山,山上寺廟眾多,大都建築於岩洞中,因山形酷似獅 子蹲踞狀,故名獅頭山。六寮古道沿六寮溪而上,觀賞溪床上特殊壺穴地形,欣賞壯觀的七星神 木,樹齡約400年的樟樹,同根分差七枝而得名,先民視其為伯公樹土地公廟來祭祀。 07:30 中正紀念堂 捷運站5 號 出口
遊覽車
總會人員
甲 獅山遊客中心
700
報 名
崗貊登山隊 吳純峰隊長 0939-640241
獅頭山佛教聖地,位於新竹縣峨嵋鄉,苗栗縣三灣鄉與南庄之交界
587
09:30 永寧捷運站
捷運板南線轉公車 合作橋站牌
5
自理
張清德 福佳嚮導群
乙
福佳登山社 0932-256676 陳
甲
台北市分會 陳0937-843848
自 由
(自行準備行動糧)過程需垂降、攀繩,路線多元富挑戰性需帶手套 自行開車,騎機車:09:20 玉里商店 捷運永寧站#1 出口> 977 10
09:00 二子坪遊客 服務中心
捷運劍潭站轉公車紅5,260陽明 山總站,轉搭108二子坪下車 二子坪遊客服 務中心
自理
自 由
王林前 陳盛源 羅水成 李素精 邱意雯 吳秋雲
是大屯山的寄生火山,典型的鐘狀火山,山形渾圓,面天山頂有導航用反射板。火山成漏斗狀, 底部平坦長滿清草,多為乾涸狀,但大雨後會積水為水塘,稱為向天池。
第 3 頁 共 14 頁
甲、乙組活動表 日期 編號
目的地
4 親大大 月 子暖安 17 健 坑 圳 日 行步 道 1112-12 4 廣天望 月 照上月 17 禪 山 亭 日 寺 1112-13
4 萬龍東 月 順谷峰 17 寮 山 日 山 1112-14
4 大青 月 稻年 17 埕 公 日 碼園 頭 1112-15 4 福鳶鳶 月 德山尾 23 坑 東 山 日 山峰 1112-17
4 頂風 月 山櫃 23 石 嘴 日 梯 嶺 1112-18
高度
搭車路線 集合時間 里程 地點 下車地點 車資
5
08:00 捷運頂埔站 2M
參加方式
捷運板南線
組 值勤嚮導 別 張進忠 陳明德
甲 捷運頂埔站
自理
自 由
備 註 新北市分會 張進忠 0932-902-525 婦女與親子健行活 動
名額:400名。大安圳賞蝶步道乃以生物多樣性為基礎,營造台灣低海拔最具普遍性的十二斑蝶為 主軸的自然生態環境,推廣寶島的十二斑蝶代表...以青斑蝶六種:淡紋青斑蝶、小紋青斑蝶、姬小 紋青斑蝶、青斑蝶、小青斑蝶、琉球青斑蝶。紫斑蝶四種:圓翅紫斑蝶、端紫斑蝶、斯氏紫斑蝶 430
08:20 新店捷運站
新店捷運站 轉搭(08:40)779公車 日月洞站
10
自理
自 由
黃俊財 朱文彥 陳建材 陳文森 林文雄
甲
小蝸牛登山隊 0922-945757黃
一般遊客大都由承天禪寺方向登往天上山, 安排位於新店安康的日月洞往登天上山,一來是為了 閃避土城承天禪寺的人潮,二來是景觀較佳且不一樣。依路旁廣照禪寺指標進入產業道路,路旁 有座負責運送物資的流籠,流籠前的紅色欄杆步道,就是通往廣照禪寺,步階是舊時砂岩石塊,
7
08:30 東南科技大 學站
公車236、251、660、666、912 、949 東南科技大學 站
自理
自 由
李國存 陳淑慎 陳秋緣 許明慶 蘇德營 林麗華
甲
金字塔登山隊 蕭總幹事 0932782621
龍翠谷山稜超級冷門原始荒涼,經山友除草清理,終於順利找出萬順寮山、龍谷山、龍谷東峰三顆基 點,稜線土徑人煙罕至,野趣十足,有拓荒的感覺,所幸升降高度落差不大,然茅草刺藤倒木難免,部分路 段濕滑,強烈建議穿雨鞋。約3小時步程。(請自備簡餐,飲用水) 08:30 北門捷運站 3 號出口
捷運松山新店線 北門捷運站3號 出口
自理
曾芳美 徐恕
甲
自 由
崗貊登山隊 吳純峰隊長 0939-640241
大稻埕碼頭位於淡水河畔,現今五號水門處(環河北路、民生西路口)。大稻埕的發展歷史,現 今雖然碼頭功能不復當年,但已轉型為民眾休閒遊憩的去處。 301 13
09:00 三峽祖師廟 前廣場
公車702,706,802,908,910,916 三峽老街站
自理
自 由
楊德誠 王林前 廖溫娣 許華鈞 黃國瑞 陳振芳
甲
台北市分會 楊0910-950990
鳶山臨大漢溪旁,山頭形似飛翔的鳶而得名,海拔301米,能俯瞰大台北地區美景的最佳地點,名 列三峽五景之一。 720 10
07:20 劍潭捷運站 一號出口
劍潭捷運站1、3號出口 轉搭小15 擎天崗遊客中 心
自理
自 由
黃俊財 朱文彥 陳建材 陳文森 林文雄
甲
小蝸牛登山隊 0922-945757黃
頂山、石梯嶺步道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東區,全程起伏不大,最高處(石梯嶺)僅八百多公 尺,卻擁有可與高山媲美的遼闊視野與豐富多樣的景觀:沿途有幽靜森林、有繽紛杜鵑、有青青草 原,更有一覽無遺的連綿山峰、可與附近的擎天崗環形步道、磺嘴山及高頂山、魚路等多條古道
51
第 4 頁 共 14 頁
甲、乙組活動表 日期 編號
目的地
4 桃 月 園 24 虎 日 頭 山 1112-19 4 西國格 月 湖姓物 24 山 爺 台 日 廟 山 1112-20 4 二指 月 格南 24 山 宮 日
1112-21
4 永竹水 月 春林磨 24 寮 古 坑 日 溪道古 道 1112-22 4 九溪 月 芎洲 24 宮 山 日
高度
搭車路線 集合時間 里程 地點 下車地點 車資 07:40 板橋火車站 剪票口
參加方式
組 值勤嚮導 別
台北站車次1129,07:47 板橋站車 陳明堂 簡小清 張積豊 張正賢 次1129,07:57 桃園站下車
甲
備 註 台北市分會 陳0937-525755
方惠萍 鄭清吉
自理 統領百貨轉搭 自 12 105公車榮民醫 由 院下 虎頭山是桃園後花園,地勢居高臨下,豐沛綠意,規劃多條步道系統,人行步道,健康步道,櫻 花步道,森林體驗步道,太陽亭步道,梅園步道。提供健行者多樣性選擇。
9
08:30 捷運劍南路 站1號出口
公車214,617,225,801,275至捷運 松山機場站搭文湖線 自理
捷運劍南路站1 號出口
自 由
洪秀蓮 陳素真 陳榮聖 王維君 蔣永寶 鄭明輝
甲
金字塔登山隊 蕭總幹事 0932782621 中高齡山野健行
由劍潭古寺起走,先爬格物台,上稜處有座碉堡,土路步道循稜緩上,沿途展望佳,碉堡位於格物台後高 點,穿越劍南路有續行的稜線山路通文間山、國姓爺廟山,後經內湖路一段91巷續登西湖山出環山路, 行程約4小時。(請自備簡餐,飲用水) 678 8
07:40 捷運公館站 1M
捷運新店線轉530公車 (公車 專用道) 自理
指南宮
自 由
張進忠 林晉立 施小美 許建廷 林溪川 陳榮吉
甲
新北市分會 張進忠 0932-902-525
指南宮步道沿途有造型典雅的石燈籠分列步道兩旁,加上從步道入口的牌坊、途中的終南亭等, 步道的興建起於日據時期。 位於新北市石碇區與台北市文山區交界處的二格山,又名石尖山,為台灣小百岳之一,是二格山
8
09:00 貴子坑水土 保持園區站
唭哩岸站2號出口搭216、223、 汪旺登山隊 602至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站 嚮導 自理
水土保持園區 站
甲
自 由
汪旺登山隊 李0932372105 (天候不佳時情先請 洽詢) 婦女與親子全民健
水磨坑古道與竹林古道,是早年北投山區貴子坑及水磨坑溪流域聚落居民進出北投的要道,隨著 道路的闢建行駛山區的便利性,使得古道逐漸失去利用價值,以至於已經被山區居民遺忘,只有 登山人偶爾會走動。竹林古道又稱「挑炭古道」,顧名思義古道必然是早年山區碳窯燒製好的木 08:00 桃園火車站
轉搭(桃園後火車站) 台灣好行502 號08:30 開的巴士
黃志寬 陳憶雯
甲
自理 大溪經國紀念 自 館,自行開車 由 09:30集合 台鐵松山站07:03,台北站07:10松山站07:15,台北站07:24
崗貊登山隊 吳純峰隊長 0939-640241
1112-23
4 新桃壽 月 竹園山 24 赤 大 日 科溪 山 1112-24 52
463
06:50 台北車站 M8 出口
專車 赤科山
專車費用 報 名
丁順發 林麗峯 福佳嚮導群
甲
福佳登山社 0932-256676 陳
(自行準備行動糧)新竹縣關西鎮赤科山>桃園大溪壽山 時值桐花季>吃桌菜晚飯、回台北(赤科山 H454m/三等三角點/NO:4199)
第 5 頁 共 14 頁
甲、乙組活動表 日期 編號
目的地
搭車路線 集合時間 里程 地點 下車地點 車資 401
0
4 龜四 月 山 30 島 一 日 登高 島地 1112-25
高度
5 軍 月 艦 1 岩
日
1112-26
5 六 月 四 1 三 日 連 走 1112-27 5 三 月 生 1 步 日 道
38
自行搭車 圓山捷運站( 玉門)
參加方式
國光客運1877 (搭車時間約90分鐘) 2000
烏石港遊客中 心
組 值勤嚮導 別 黃俊財
甲 報 名
備 註 小蝸牛登山隊 0922-945757黃 婦女與親子全民運 動
「龜山島401高地」是季節限定的行程,每年只在3月-11月開放,登上401高地才是真的有來龜山島 ★幸運的話,可以遇到海豚跳舞。請搶先報名,由於有名額限制,需要事先申請登錄,若是額滿 還需要等待抽籤結果。全程約6.5小時;回程後預定在烏石港餐廳吃海鮮。此次活動請自行搭車前 192 61
08:00 捷運石牌站 1M
捷運淡水線 自理
捷運石牌站
自 由
陳明德 張進忠 陳榮吉 林晉立 許建廷 余桂鳳 施小美
甲
新北市分會 陳明德 0939-093-540
軍艦岩是大屯火山系最南端的一個山嶺,雖然僅有海拔 192 公尺,但山頭特殊的雪白巨岩猶如一 艘凌駕於綠樹之上的艦艇,登頂後不僅可以遠觀北面的大屯火山群、東望五指山系,並可西眺觀 音山、南瞰淡水河與基隆河蜿蜒穿越的台北盆地,360的景致遼闊宜人。續往丹鳳山,一路平緩好
8
於捷運新店站 轉搭647、650、 08:30 綠5 中生橋頭(國 中生橋頭(國史 自理 自 史館站) 館站) 由
蕭百宏 陳金麟 陳秋緣 陳利雄 蕭木筆 王敏惠
甲
金字塔登山隊 蕭總幹事 0932782621
由國史館旁上登,穿越北宜公路,陡上登崎頭崙山,續走段保線路後沿稜線登六分山;四面頭山,海拔高 度520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三玄宮山,海拔高度478公尺,市63號,建議穿雨鞋。約4小時步程。(請自 備簡餐,飲用水) 09:00 新庄子
淡水捷運站轉乘 862.863.865.867.892公車 自理
新庄子
廖忠山 林鳳賢
甲
自 由
崗貊登山隊 吳純峰隊長 0939-640241
大坑溪三生步道位於三芝大坑溪的溪岸,長2 公里,充滿鄉村田園的風情
1112-28
5 桃復拉 月 園興拉 1 區山
日
1112-29
5 翠仙圳 月 湖跡後 7 生岩山 日 態 園 1112-30
500
06:50 中正紀念堂 站5號出口
專車 復興區
林芯綸 福佳嚮導群
甲
福佳登山社 0932-256676 陳
甲
台北市分會 楊0910-950990
專車收費 報 名
幽靈瀑布 >三龜戲水 >巴稜古道>三民蝙蝠洞>原住民風味餐晚飯、回台北 返回出發地 (早上會附每個人㇐個飯糰㇐個滷味包) 144 7
08:30 捷運景美站2 號出口
捷運松山新店線 景美站
自理
自 由
楊德誠 王林前 廖溫娣 許華鈞 黃國瑞 陳振芳
仙跡岩又名景美山,山頂處有一巨石,巨石上有一足跡,相傳是仙人呂洞賓所留,故名為仙跡岩 。海拔雖然只有144米,但四周視野展望極佳,有一顆一等衛星控制點,可眺望大屯山群,南邊的 大桶山和新店溪。台北盆地南端展望極佳。
53
第 6 頁 共 14 頁
甲、乙組活動表 日期 編號
目的地
搭車路線 集合時間 里程 地點 下車地點 車資 859
4
5 台大 月 中坑 7 號 日
高度
1112-31
5 金老水 月 龍鷹尾 8 湖尖潭 日 山 1112-32
5 屈青 月 尺潭 8 古尖 日 道 1112-33
5 銅苗油 月 鑼栗桐 8 雙三花 日 峰角季 山山 1112-34 5 太五 月 極城 8 嶺山
日
1112-35
5 五 月 分 8 山
日
1112-36
54
06:50 台北車站 M8 出口
參加方式
專車
組 值勤嚮導 別 施建斌 福佳嚮導群
乙
備 註 福佳登山社 0932-256676 陳
臺中市后里區 專車收費 報 名 澤民大樟樹
(自行準備行動糧)臺中市后里區澤民大樟樹>頭嵙山H859m>大坑步道5 號→3 號→3-1 號>下乾溪床>返回起點,O 型㇐圈。(含休息需時約5 小時。) +逢甲夜市晚餐自理
08:40 興善宮
捷運昆陽站對面轉搭小3公車 (7:10,8:00) 興善宮
10
自理
自 由
蕭百宏 洪秀蓮 李日凱 李榮華 張香蘭 李志明
甲
金字塔登山隊 蕭總幹事 0932782621
興善宮起登,經大邱田東峰、水尾潭山西北峰、鞍部、水尾潭山、老鷹尖之後下往翠湖賞油桐花,續 經二坑礦場遺址出金龍湖。約4小時步程。(請自備簡餐,飲用水) 222 8
09:00 青潭(新烏) 站對面青福 宮
捷運新店站轉搭644、849、930 汪旺登山隊 嚮導 、綠13 青潭(新烏)站
自理
甲
自 由
汪旺登山隊 李0932372105 (天候不佳時情先請 洽詢)
青潭尖海拔222公尺,位於新店溪直潭壩旁,山形尖聳離登山口不遠,交通便捷且路徑不遠。早年 公路還沒開通之前,新店至屈尺、烏來間依靠渡船及屈尺古道連絡。日治時期闢新路致使古道沒 落,至今僅剩兩小段石階而已,大部分被翻修為柏油路面,少了古味但是歷史的痕跡依然存在, 516
09:50 三義火車站
7:01 台北火車站 2143 區間車 三義火車站
自理
自 由
張清德 郝淑珍 福佳嚮導群
甲
福佳登山社 0932-256676 陳
(自行準備行動糧) 7:01 台北車站搭台鐵2143 次區間車9:40 到三義火車站 2143 次區間車沿途停靠: 汐止、汐科、南港、松山、臺北、板橋、浮洲、樹林、南樹林 三義火車站>三角山B 線步道>三角山H567m>三角山北峰- 雙峰山東峰- 雙峰山西峰> 409 8
07:30 捷運江子翠 站6 M
捷運板南線轉乘公車:231、 245、656、657 四海站
自理
自 由
陳榮吉 陳明德 洪孋娩 曾雪娥 陳錫濱 許建廷
甲
新北市分會 陳榮吉 0910-171-466
太極嶺步道位在土城的「冷水坑休閒公園」內,鄰近土城市區,有環境幽靜的「山中湖」,又有 文筆山、將軍嶺、五城山、太極嶺等四通八達的登山步道,向來都是土城居民登山休憩的後花園 。由於太極嶺附近盛產桐花,太極嶺步道近年也成為「土城五月桐花節」的賞桐路線之一。2012年 757
09:00 平溪線十分 寮火車站
捷運木柵站搭臺灣好行795(木 吳純峰 鍾宜靜 柵平溪線)至十分寮站下車 十分寮站
自理
自 由
甲
崗貊登山隊 吳純峰隊長 0939-640241
五分山位於新北市的平溪、瑞芳和基隆的暖暖之間,名列台灣小百岳,五分山步道沿稜而行,遠 觀有如萬里長城,為壯麗的風景憑添動人的曲線。其中五分山西峰瞭望亭一帶的展望最佳,晴天 時可遠眺台北盆地、基隆嶼、野柳、紅淡山和平溪等地。
第 7 頁 共 14 頁
甲、乙組活動表 日期 編號
目的地
5 十五 月 分分 14 古 山 日 道步 道 1112-37 5 白小 月 匏南 15 湖 港 日 山 1112-38
5 石 月 門 15 山 日
1112-39
5 宜舊 月 蘭寮 15 冷 瀑 日 埤布 1112-40
5 竹 月 子 15 湖 日
1112-41
5 九松 月 寮羅 21 溪 步 日 步道 道 1112-43
高度
搭車路線 集合時間 里程 地點 下車地點 車資 757
08:42 暖暖火車站
台鐵區間車4152蘇澳線(07:48) 轉搭基隆客運603 自理
暖東峽谷
10
參加方式
自 由
組 值勤嚮導 別 黃俊財 陳建材 謝坤助 朱文彥
甲
備 註 小蝸牛登山隊 0922-945757黃
淡蘭古道主線為暖暖、瑞芳、侯硐、越三貂嶺(金字碑古道)至頂雙溪, 接貢寮、越草嶺(草嶺 古道),進入蘭陽平原。暖暖支線則自暖暖東行, 越五分山鞍部,抵平溪十分寮,再越嶺至頂雙 溪,接草嶺古道。這條支線,稱為「十分古道」, 又稱「暖東舊道」。這條古道已荒廢,除登山 90 9
08;30 捷運南港展 覽館6號出口
捷運板南線 自理
南港展覽館站
自 由
鄭玉瑛 吳幸柳 陳美齡 李素精 吳秋雲 張秋月 方惠萍 邱意雯
甲
台北市分會 凃0912-600229
小南港山,屬四分尾山的尾稜,位於南港汐止交界處,展望極佳,與南港山遙遙對望,可眺望台 北盆地四周名山,俯瞰錯綜的高架道路,蜿蜒的基隆河等景色一覽無遺。白匏湖四面環山,風景 優美,汐止區金龍湖外第二大湖,是一處世外桃源。 550
07:50 中壢火車站
台北車站105次南下自強號 (7:00)於中壢站下 自理
中壢火車站
9
自 由
鄭明輝 陳淑慎 陳榮聖 王維君 陳素真 楊淑芬
甲
金字塔登山隊 蕭總幹事 0932782621
石門山又名小竹坑山,因位處石門水庫西側而得此名,海拔高度550公尺,山頂上有一個一等三角點,視 野遼闊無比,天氣晴朗時甚至可以看到台北的101大樓,為台灣小百岳之一。行程約4.5小時。(請自備 簡餐,飲用水) 326
06:50 台北車站 M8 出口
專車 內城國小
專車 報 專車收費 名
林廷穎 陳美均 福佳嚮導群
甲
福佳登山社 0932-256676 陳
(自行準備行動糧)宜蘭員山鄉內城國小化育分校(冷埤登山口)>冷埤下山途中吃行動糧> 舊寮瀑布登山口停車場>舊寮瀑布下山、上車>吃桌菜晚飯、回台北
8
09:00 陽明山公車 總站
陽明山公車總站搭108公車 竹子湖派出所
自理
自 由
陳明德 張進忠 苗莉惠 何銘堂 洪孋娩 許建廷
甲
新北市分會 陳明德 0939-093-540
竹子湖地區包括頂湖、東湖、水尾和海芋商家集中的下湖,由環山道路串連起來,狀似布袋,假 日或海芋季期間,車輛只能順時鐘方向單向行駛,一路可以享受芬多精及海芋之美。愛登山步行 的遊客,過湖田橋後,右轉走東湖到水尾,再左下海芋大道。慢行一圈大約要1個鐘頭,不妨放鬆
8
07:30 捷運中正紀 念堂站5號出 口
遊覽大巴士
楊飛虎 凃重成
甲 松羅步道口
自理
台北市分會 凃0912-600229
自 由
步道依昔日泰雅族獵徑整修成,潮溼雨林般的環境,造就森林植被原始景觀。有很多濕生動植物 在此生長。彷彿置身於亞馬遜。九寮溪源自雪山山脈的野溪匯集而成,水量豐沛,水溫近乎冷泉 ,多處斷層形成壯觀飛瀑,終年潮濕,步道平坦石路,輕鬆好走。
55
第 8 頁 共 14 頁
甲、乙組活動表 日期 編號
目的地
5 灣塗碧 月 潭潭潭 22 山 山 山 日
1112-44
5 文鄭婆 月 間成婆 22 山 功 橋 日 山 1112-45
5 灣塗 月 潭潭 22 山 山 日
1112-46
5 六紫 月 寮薇 22 崙 步 日 山道 1112-47
5 銀 月 河 22 洞 日
1112-48
5 淡海賞 月 水水夕 22 沙 浴 陽 日 崙場 1112-49
56
高度
搭車路線 集合時間 里程 地點 下車地點 車資
10
07:50 新店捷運站 轉搭839
參加方式
轉搭839公車(08:00) 布佬廚房公車 站
自理
自 由
組 值勤嚮導 別 黃俊財 陳建材 陳文森 朱文彥 林文雄
甲
備 註 小蝸牛登山隊 0922-945757黃
近期(2021-10-18)經熱心山友修整的三潭連走路線,山頂登高展望亦有臨溪曲流賞景,郊山行程盡 覽山光水色。塗潭山又名大槓尖山海拔508公尺,三等三角點,山頂視野極佳;灣潭山海拔140公尺 ,青潭水源保護區界59號基石,位於新店渡船頭附近;碧潭山又名大笨山、和美山,海拔152公尺 140 6
09:00 捷運劍南路 站1號出口
捷運文湖線 捷運劍南路站
自理
汪旺登山隊 嚮導
甲
自 由
汪旺登山隊 李0932372105 (天候不佳時情先請 洽詢) 中高齡山野健行
由劍潭古寺循劍南路往上行,於大轉彎處登格物台,北市大地工程處設有解說牌,說明此地復育 原由,預約一片城市森林;格物台後高點有座土路碉堡,土路步道循稜緩上,沿途展望佳。上口 穿越劍南路續行稜線山路通往文間山,由鄭成功山步道,經九蓮寺、婆婆橋步道故宮博物院。全 508
07:50 捷運新店站
捷運新店線轉乘839公車 布佬廚房
8
自理
自 由
何銘堂 苗莉惠 張進忠 林溪川 陳錫濱 陳明德 洪孋娩
甲
新北市分會 何銘堂0932 307 048
塗潭山又名大槓尖山,位於新店區青潭附近,海拔508公尺,有三等三角點,與獅仔頭山遙遙相望 ,山頂視野極佳,山上有二叭子植物園。 灣潭山位於新店碧潭渡船頭附近,海拔141公尺,山頂有兩顆基石,台北區水建會隧三角002小基石
10
頂埔站4號出口轉藍45(7:25) (請 鄭明輝 楊淑芬 08:30 張香蘭 黃世章 準時搭乘,不等下一班) 皇后鎮農場( 林明宗 鍾月鳳 皇后鎮農場(終 自理 自 終點站) 點站) 由
甲
金字塔登山隊 蕭總幹事 0932782621
自三十股路底起登,陡上接紫微環山步道,經六寮崙山西南峰,續行經紫微森林至嶺頂觀景台,下至無 極觀皇宮接紫微聖母步道到行修宮搭車。六寮崙山(大寮地山)基點遺失,其西南峰在步道上,有總督 府圖根補點。步道設施完善,環繞著紫微天后宮後山稜線而行,視野極佳,不含休息約4小時步程。(請 357
08:30 中生橋頭站
新店捷運站搭650 綠5 中生橋頭站
自理
陳文忠 郭耿陽
甲
自 由
崗貊登山隊 吳純峰隊長 0939-640241
歩道的得名,在於途中會經過一處由山壁內凹所形成天然山洞「銀河洞」,以及洞外的一處飛瀑 「銀河洞瀑布」,這兩處地方都已經前人近百年的經營,苔痕歷歷甚具古意,可說是「別有洞天 」。健行至行,除了可感受 11:00 淡金北新
捷運紅樹林站 轉乘輕軌 淡金北新
自理
林秀蘭 福佳嚮導群
甲
福佳登山社 0932-256676 陳
自 由
(自行準備行動糧)淡金北新站(V05) >淡水公司田溪步道>城河公園溪流瀑布區>沙崙路>程 氏古厝>江南大宅花園>福德廟>水管公園賞名鳥>海上皇宮公共區域>藍海橋>沙崙海水浴 場賞夕陽>輕軌沙崙站(V27)
第 9 頁 共 14 頁
甲、乙組活動表 日期 編號
目的地
5 白開白 月 石眼石 28 湖 山 湖 日 山 吊 橋 1112-50 5 清二 月 水尖 29 大 山 日 尖 山 1112-51
高度
搭車路線 集合時間 里程 地點 下車地點 車資 458
5 石五 月 門堵 29 山 南 日 山 1112-54
5 竹 月 子 29 湖 日
1112-55
自 由
甲
小蝸牛登山隊 0922-945757黃
08:00 清化里站
公車231,245,262,656 清化里站
自理
自 由
陳明堂 簡小清 張積豊 張正賢 方惠萍 鄭清吉
甲
台北市分會 陳0937-525755
位於清水大尖山,二尖山,海拔273米,伴走葉財華步道,全程大部分是石階步道,平易好走,五 月正好是桐花盛開季節,滿山白色桐花,很壯觀也好拍。
(
1112-53
自理
黃俊財 陳建材 陳文森 朱文彥 林文雄
備 註
白石湖山為三山最北者,而且是五指山系最高峰,因在白石湖山與開眼山連稜的西側山坡上有出 產白色砂岩的盆地,因而得名。龍船岩、開眼山隱身於台北市內湖區碧山路上。步道由碧山支線 、五路財神廟支線、開眼山支線三條支線構成。其中開眼支線末端,矗立著一塊巨大白石,因外
8
~ )
日
昆陽捷運站轉搭小3公車 興善宮
8
273
5 南公 月 縱嶺中 29 走 段 埔 日 支 土 線 地 1112-52 5 丹志 月 鳳清 29 山 湖
07:40 昆陽捷運站
參加方式
組 值勤嚮導 別
08:30 捷運麟光站
捷運文湖線 捷運麟光站
10
自理
自 由
蕭木筆 王敏惠 陳金麟 宋雪紅 蔣永寶 李志明
甲
金字塔登山隊 蕭總幹事 0932782621
富陽生態公園是都市中的森林祕境,中埔山步道可以從不同視角眺望台北101,中埔山東峰視野遼闊, 整個台北盆地一覽無遺,為淡蘭古道南路的一段,約4小時。(請自備簡餐,飲用水) 117
09:00 捷運丹鳳站
中和新蘆線(新莊線) 捷運丹鳳站
自理
自 由
朱溪源 陳瓊瑛 福佳嚮導群
甲
福佳登山社 0932-256676 陳
(自行準備行動糧)丹鳳山>壽山路>公園牌樓>大榕樹>活力廣場>香花步道>百年土地公> 志清湖>體育園區⾧庚大學>龍華公園,龍華大學>迴龍捷運站。 276 7
07:20 台鐵車站南 三門
台鐵北上(逾者不候)搭7點30 陳榮吉 何銘堂 曾雪娥 許建廷 分 4148次列車(區) 五堵車站(長 安路)
自理
自 由
甲
新北市分會 陳榮吉 0910-171-466
余桂鳳 張進忠
位百福社區之西的五堵南山,又名白匏子湖山,隔著基隆河與北方的下坡山相峙,山麓三面被貨 櫃場包圍。由東登山口上行約五分鐘即可登頂,基石不在最高處。山雖低矮,展望宜人。續前行 約十分鐘下西登山口,經29號電塔,下到縱貫線鐵路邊,可延長行程連走下坡山或石門山。石門山 670
08:30 惇敘工商
捷運石牌站轉搭508.536 公車 惇敘工商
自理
自 由
張淑玲 陳億雯 楊忠意
甲
崗貊登山隊 吳純峰隊長 0939-640241
竹子湖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核心區,海拔約650-670 公尺,其北側為小觀音山、東依著七星山、西 靠臨大屯山、向南則敞開一覽無遺地俯瞰臺北盆地。
57
第 10 頁 共 14 頁
甲、乙組活動表 日期 編號
目的地
6 埤仙興 月 腹跡福 5 山岩山
日
1112-57
6 筆 月 架 5 山
日
1112-58
6 連姑 月 走娘 5 雞山 日 冠 山 1112-59 6 更土栳 月 寮庫寮 5 古岳古 日 道 道 1112-60
6 三鳶 月 峽山 5 彩 日 壁 1112-61
6 金大 月 字粗 11 碑 坑 日 古古 道道 1112-62 58
高度
搭車路線 集合時間 里程 地點 下車地點 車資 08:30 捷運辛亥站
捷運文湖線 捷運辛亥站
8
參加方式
自理
自 由
組 值勤嚮導 別 蕭百宏 宋雪紅 陳榮聖 王維君 陳金麟 黃世章
甲
備 註 金字塔登山隊 蕭總幹事 0932782621
由辛亥路4段188巷上登興福山,下接興隆公園後再由麥田支線登山口登仙跡岩,沿途花木扶疏,經由步 道左下經真修寺出試院路154巷3弄,經考選部往鯉魚山福德宮旁登埤腹山,之後沿景美溪右岸出辛亥 路7段,續行抵萃湖,約3.5小時。(請自備簡餐,飲用水) 585
09:00 雙溪口
木柵線在木柵站下車,轉乘公 車666.795 雙溪口
自理
陳兆麟 Simon
甲
自 由
崗貊登山隊 吳純峰隊長 0939-640241
筆架山位於新北市深坑區與石碇區的交界處,為一處呈鋸齒狀的連峰岩壁,其最高峰為並立的兩 座山頭,因遠看就像是插著筆的筆架,因而被稱為筆架山,無基點。 448
07:40 捷運木柵站
捷運文湖線木柵站 搭795公車 永定里
7
自理
自 由
苗莉惠 何銘堂 曾雪娥 林晉立 施小美 余桂鳳
甲
新北市分會 苗莉惠 0921-910-267
雞冠山,位於新北市石碇區,為幾座的小山頭構成,海拔420公尺,有中華山岳野牛隊的3號基石。 登頂路有三條,最簡單的是從紙寮坑產道起登,約50-60分鐘,也可從中民橋走文山煤礦盤山台車 道起登,約70-80分鐘。第三條路線是從松柏崎山縱走過來,約50-60分鐘。步道原始,但路徑清楚 389
09:30 土庫站
公車660、666、949、795、912 土庫站
8
自理
汪旺登山隊 嚮導
甲
自 由
汪旺登山隊 李0932372105 (天候不佳時情先請 洽詢)
110年前栳寮古道舊名「腦寮古道」,是茶商和村民採樟和製樟腦販賣的古道,「栳寮」則是後來 取諧音所更改的名稱;更寮古道因為在清朝時期作為更夫巡視用的道路而得名,日據時代轉為茶 販運茶往返深坑、南港的交通管道,而今褪去昔日光環,成了大家尋幽踏青的登山路徑。建議於 321
10:00 永福站牌
9:04 捷運頂埔站 9:14 搭公車9103 永福站牌
自理
施建斌 福佳嚮導群
乙
福佳登山社 0932-256676 陳
自 由
(自行準備行動糧)永福>壽山>烏塗窟山>五十分山(午餐泡茶1 小時)>三峽鳶山彩壁> 福德坑山(鳶山) 321m/三等三角點/編號:1103 號>鳶山岩>鳶山銅鐘>中山路文化路口 台北天際線第九段B 級 (行進時間約6 小時含休息1 小時)(加美拍共7 小時) 390 15
08:45 猴硐火車站
板橋車次4148,07:20上車 台北車次4148,07:35上車 猴硐站
自理
自 由
楊德誠 王林前 廖溫娣 許華鈞 黃國瑞 陳振芳
甲
台北市分會 楊0910-959990
大粗坑古道是早期猴硐往大粗坑和九份的聯絡道路,此地早期為採金部落,全盛時期有三千多人 居住在此,順訪不厭亭,金字碑古道,飽覽礦城懷舊,山城賞芒,古道尋幽。
第 11 頁 共 14 頁
甲、乙組活動表 日期 編號
目的地
6 擎絹 月 天絲 12 崗 古 日 道 1112-64
6 明康 月 舉樂 12 山 山 日
1112-65
6 十石 月 分硿 12 畝 子 日 畝古 山道 1112-66 6 康康明 月 樂湖舉 12 山 路 山 日 改隧 道道 1112-67 6 大青牛 月 湖山稠 12 隧 岩 湖 日 道 山 1112-68
6 三瀑 月 貂布 18 嶺 群 日
1112-70
高度
搭車路線 集合時間 里程 地點 下車地點 車資 798
08:30 絹絲瀑布站
參加方式
淡水線捷運劍潭站,轉搭小 15,303 公車 絹絲瀑布站
自理
組 值勤嚮導 別 郭耿陽 貟少虹
甲
自 由
備 註 崗貊登山隊 吳純峰隊長 0939-640241
絹絲瀑布步道為平等里上擎天崗之古道,擎天崗有一大片牧場,視野極佳,風景優美,擎天崗至 石梯嶺為陽明山縱走之路段。由台北士林經平等里、絹絲瀑布至擎天崗為昔日金包里大路之南段 ,北段為擎天崗經頂八煙至金包里(目前之金山)。 132
07:40 捷運葫洲站
捷運文湖線 捷運葫洲站
7
自理
自 由
張進忠 林溪川 余桂鳳 陳錫濱 何銘堂 許建廷 曾雪娥
甲
新北市分會 張進忠 0932-902-525
康樂山步道起點位於內湖成功路五段黃石公廟對面,步道上林蔭遮天、涼風習習,步道的最高點 也是欣賞大湖公園的最佳據點。途中的橄欖樹、大榕樹無疑都是步道主要的地標,枝葉繁盛、綠 意盎然,當地人稱其為「榕伯神木」。明舉山,又名杮子山,位於內湖大湖公園的東郊,以保有 570
08:30 捷運木柵站
捷運木柵線 捷運木柵站
自理
黃健漢 福佳嚮導群
甲
福佳登山社 0932-256676 陳
自 由
A:7:00 要到木柵捷運站> 7:15 搭795 公車 > 08:30 圳口站集合 B:自行開車,騎機車至灰窯產道>直駛到底約2.7K 畝畝山登山口停車 (自行準備行動糧) 登山口>畝畝山>石硿子古道>石硿子瀑布>回古道登山口 164 10
08:30 葫洲捷運站 二號出口
捷運文湖線 葫洲捷運站
自理
自 由
黃俊財 陳文森 朱文彥 林文雄
甲
小蝸牛登山隊 0922-945757黃
康樂山步道起點位於內湖區成功路五段黃石公廟對面,全縣只有入口約有250公尺的水泥步道,其 他都是泥土步道, 林蔭遮天,最進出口處水源頭福德宮被地主封閉,連同福德宮也被封閉在內。 目前只好從山頂叉路,改走往康湖路(會經過康樂山三角點),下至康湖路左轉,對面不遠處隧道前 105 8
08:30 捷運大湖公 園站1號出口
捷運文湖線或公車617,284,紅2, 內湖幹線(287) 捷運大湖公園 站1號出口
自理
自 由
李國存 李日凱 蕭木筆 王敏惠 李榮華 陳秋緣
甲
金字塔登山隊 蕭總幹事 0932782621
本次連峰自大湖連走大湖山、牛稠湖山、牛稠尾山、青山岩..等峰,大湖山H129m市59號基石,牛稠湖 山H105m礦務課47號基石,牛稠尾山H141m北市三角點54號,青山岩H87m又叫聖明山礦務課1135號基 石,約4小時步程。(請自備簡餐,飲用水) 199 8
07:20 台北火車站 南三門口
台鐵區間車4148車 三貂嶺火車站
自理
自 由
黃俊財 陳建材 陳文森 朱文彥 林文雄
甲
小蝸牛登山隊 0922-945757黃
夏季最清涼的健行路線,全程約4小時。需自備簡便午餐,中途有幾處涉水過溪,沿途綠蔭小徑, 有壯觀的原始瀑布群,以及直聳的攀岩,刺激有趣但無險境,回程至大華轉搭平溪線火車。 (13:26/14:44)
59
第 12 頁 共 14 頁
甲、乙組活動表 日期 編號
目的地
6 猴三下 月 硐貂十 18 越 嶺 分 日 嶺 1112-71
6 尖瓊頂 月 棟仔泰 19 山 湖 山 日 山巖 1112-72
6 聖牛大 月 明稠湖 19 山 尾 山 日 山 1112-73
6 硫泉郵 月 磺源訓 19 谷 里 所 日 步秘步 道徑道 1112-74 6 基大 月 隆武 19 外 崙 日 木步 山道 1112-75 6 和獅 月 美頭 19 山 山 日
1112-76
60
高度
搭車路線 集合時間 里程 地點 下車地點 車資 08:45 猴硐火車站
板橋車次4148,07:20上車 台北車次4148,07:35上車 猴硐火車站
10
參加方式
自理
自 由
組 值勤嚮導 別 許世燉 洪東海 陳左鵬 阮文癸 陳盛源 羅水成
甲
備 註 台北市分會 許0912-562270
從猴硐出發,經柴寮古道,中坑古道,三貂嶺古道,串連三條古道,沿途有瀑布,壺穴,駁坎, 古厝,土地公廟,鐵道,礦村。淙淙水聲伴著翠綠林蔭,清涼宜人,景觀多樣。 153
08:30 泰山巖站
捷運輔大站1號出口轉搭公車 637、638、801、880、883泰山 泰山巖站
8
自理
自 由
蔣永寶 張香蘭 陳利雄 許明慶 黃世章 李志明
甲
金字塔登山隊 蕭總幹事 0932782621
由頂泰山巖(明志學院牆旁)崎頭步道上,南林路南亞林口廠,經山頂公園,蝴蝶步道,瓊仔湖步道,尖凍山 步道,下泰山高中,約3小時半步程。(請自備簡餐,飲用水) 141 8
08:30 大湖公園站 1號出口
捷運文湖線 大湖公園站
自理
汪旺登山隊 嚮導
甲
自 由
汪旺登山隊 李0932372105 (天候不佳時情先請 洽詢)
內湖近郊的一條環形登山路線,從大湖公園出發,可以連登內湖幾座小山,繞一O形大圈後,返 抵大湖公園。大湖山,標高141公尺;牛稠尾山又名牛稠湖尾山,標高141公尺;青山岩又名聖明山 ,標高87公尺;康樂山,標高121公尺。走這麼一大圈,約4個小時,領略了很不一樣的內湖郊山風
8
08:30 捷運新北投 站1 M
捷運淡水線 捷運新北投站
自理
自 由
張進忠 陳榮吉 余桂鳳 曾雪娥 陳錫濱
甲
新北市分會 張進忠 0932-902-525
步道位於北投郵政訓練所正後方而得名,為嶺頭地區農戶出入北投的捷徑之一,於小橋頭豎立著 一石柱上有「造橋寄贈芳名列」,見證先民合力搭橋、篳路藍縷的過往。走在步道,沿途時而可 見民宅古意盎然的紅磚圍牆,還會經過兩旁私地居民種植的菜園和花園,為老少咸宜的散心路線 231
09:00 基隆火車站
台鐵時刻表 台北07:44 松山 07:52 台北08:02 松山08:10 情人湖濱海大 道紀念碑
自理
自 由
黃志寬 曾芳美 陳文忠
甲
崗貊登山隊 吳純峰隊長 0939-640241
從外木山往大武崙的海岸線上,有長約四公里的濱海道路,一邊是綿延不絕的山峰,一邊為廣闊 無涯的大海, 構成一條景致優美的兜風路線。 153 12
08:30 捷運新店站
捷運新店線 捷運新店站
自理
陳瑞麟 福佳嚮導群
自 由
(自行準備行動糧)捷運新店站>灣潭山>和美山>獅頭山>捷運新店站 和美山/153m/三等三角點/No:1005
甲
福佳登山社 0932-256676 陳
第 13 頁 共 14 頁
甲、乙組活動表 日期 編號
目的地
6 坪涉 月 溪水 26 古 趣 日 道 1112-77
6 長十石 月 壽八門 26 成 羅 內 日 福漢尖 山岩山 1112-78 6 鶯 月 歌 26 石 日 步 道 1112-79 6 台東碧 月 北吳山 26 大 大 巖 日 縱學 走 1112-80 6 山石 月 羊碇 26 洞 摸 日 乳 巷 1112-81
高度
搭車路線 集合時間 里程 地點 下車地點 車資 490
08:40 雙溪火車站
參加方式
台鐵區間車 雙溪火車站
組 值勤嚮導 別 林芯綸 福佳嚮導群
甲
備 註 福佳登山社 0932-256676 陳
計程登記 自 由
7:25 台北車站搭台鐵272 次自強號8:29 到雙溪 272 次自強號沿途停靠: 楊梅、中壢、桃園、樹林、板橋、萬華、臺北、松山、汐止 自行開車:烏山路62 號前可以停車 停車費100 元 可以爬山兼玩水的柳杉林祕境步道 395
08:30 長壽山站
永寧捷運站四號出口 轉搭705、706公車 長壽山站
12
自理
自 由
黃俊財 陳建材 陳文森 朱文彥 林文雄
甲
小蝸牛登山隊 0922-945757黃
長壽山:標高197M無基點瀕臨公路畔,皇帝山列最西山峰,其上的元亨堂、慈聖宮,使長壽山聲名 大噪。廟埕可遠眺台北盆地西部及蜿蜒的大漢溪如一幅動人的圖案。成福山:標高241M圖根點乙顆 位於成福、馬祖田界稜上,縱走成福山之無數小山峰,沿稜青山蒼鬱,四季花開風光綺麗。石門
10
07:40 板橋火車站 剪票口
台北車次1129,07:47上車 板橋車次1129,07:57上車 鶯歌火車站
自理
自 由
陳明堂 簡小清 張積豊 張正賢 方惠萍 鄭清吉
甲
台北市分會 陳0937-525755
鶯歌石步道以鶯歌石聞名,循著陡峭的階梯環繞而上,沿途欣賞石壁上的岩洞,景觀奇特,鶯歌 石巨大的形體,如鷹矗立在觀景台旁,視野佳,可俯瞰大漢溪,鶯歌地區,眺望對岸的鳶山。 310 10
07:30 捷運內湖站 2M
捷運文湖線轉乘公車222、247 、267、521、551 金龍寺站
自理
自 由
張進忠 林溪川 余桂鳳 陳錫濱 何銘堂 許建廷 曾雪娥
甲
新北市分會 張進忠 0932-902-525
行程簡介:碧山巖→忠勇山→忠勇山越嶺步道→金龍產業道路→圓明寺步道→鄭成功廟步道→劍 南路→文間山→東吳大學
08:50 石碇站 10
捷運景美站3號出口搭666公車 石碇站
自理
自 由
洪秀蓮 楊淑芬 李日凱 陳素真 蘇德營 李榮華
甲
金字塔登山隊 蕭總幹事 0932782621
摸乳巷古道入口處是在北47線約0.8K的轉彎處,是一條具有百年歷史的古道。摸乳巷古道山路寬闊, 緩緩上行,路況良好。山羊洞是外楒子腳當地地名,據說早期是山羊棲息的洞穴。逍遙洞,其岩壁巨石 約有三層樓高,約4小時步程。(請自備簡餐,飲用水)
祝 健行登山愉快 61
●
活動注意事項 ●
一、甲組:大眾健行路線 乙組:適健腳岳友登山路線。 丙組:艱鉅路線或入山管制需報名並繳會員證身份證。丁組:旅遊路線 二、甲乙組活動請穿長袖、長褲、登山鞋、攜手套、雨具、茶水、午餐及戴帽子。 丙組路線遵照領隊之規定攜帶裝備集合 三、遵守登山道德,請勿踐踏農作物,經過果園時請勿摘取水果,維護本會聲譽。 四、休息或野餐時,隨時將四周環境整理乾淨,果皮紙屑請順手攜下山。 五、吸煙或野炊時,千萬小心火苗,保護山林安全,防止森林火災。 六、各項活動出發前,若遇颱風坍方等不可抗拒之天然災害,將酌情順延或取消。 七、丙組活動行程期間,如遇特殊情況變更計畫所增減之費用,酌情補收或退費。 八、丙組活動如遇物價波動或該次活動人數不足四分之三時,視實際開銷酌情補收或取消活動。 九、登山活動中,應服從領隊及,嚮導指揮,未經同意不得搭乘便車,或私自脫離隊伍自行活動, 如因此發生意外請自行負責 十、丙組活動報名後,若領隊認其不適於參加該活動時,得拒絕參加,費用如數退還。 十一、各項活動報名後絕對準時,逾時不候,並不得要求退費。 十二、丙組活動報名後,因故不能參加,得於出發前五日內徵得同意,始得要求退費。 十三、參加丙組活動,務請參加本會會員。 十四、非本會所安排之行程及未向本會所報備之隊活動,本會恕不負責。 十五、丁組活動歡迎會友參加,加收行政費用50元,于以區別。 ● 入會申請書:請至本會官網下載或逕至本會辦理 會址:台北市中山區104朱崙街20號 體育聯合辦公大樓703室 電話:02-2751-0938
傳真:02-2752-4741
網址:http://www.alpineclub.org.tw E-mail : ctma@alpineclub.org.tw ● 辦公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國定例假日不辦公 ● 會員繳費:銀行匯款:合作金庫台北分行(代碼006) 帳號:054-071-715-264-1 號
戶名: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 低 碳 登 山 」 七 大守則 1. 2. 3. 4. 5. 6.
搭 乘 大眾運輸載具 糧 食 輕食化 裝 備 輕量化 減 塑 減瓶 應 用 現代科技 運 用 大自然光合作用
7. 倡導3R手法: 再使用 (Reuse)、再利用 (Recycle)及減量 (Reduce) 62
丙、丁組活動表 日期 編號
目的地
4 4 臺武梨
月 月中陵山 17 16 合 桃 歡山 日日 山 至 1112-11
4 4 玉
月 月山 23 18 後 五 日日峯 至 1112-16
5 東
月滿 15 步 道 日 1112-42
6 6 藤龍大
月 月枝井津 5 3 森麗瀑 林水布 日日遊漁 至 樂港 1112-56 區
6 6 霞
月 月喀 12 11 羅 古 日日道 至 1112-63
6 6 北
月 月一 21 15 段 日日 至 1112-69
高度 里程 2580
第1頁共1頁
集合時 間地點 06:50 中正紀念堂 站5號出口
參加方式
搭車路線 車資
下車地點 專車 武陵農場
名額 報名
值勤嚮導 報名期限 林芯綸 福佳嚮導群
組 別
備
註
行前會議
丙
福佳登山社 0932-256676 陳
丙
華航登山隊 0916105715周
專車收費
過夜二日遊>武陵農場>桃山瀑布 >宿梨山區>合歡溪步道>天池 賞紫藤花、梨花、李花、蘋果花、櫻花鉤吻鮭 費用含大巴、小車接駁、飯店、桌餐、保險、武陵農場門票 海拔高、溫差大、請注意保暖並行前詢求家醫科關於高山症預防用藥。 3844
另行通知
自行驅車 東埔停車場
40
報名 另訂
8
張以謙 周玉峯
兩個月前
玉山後五峰指玉山南峰、東小南山、鹿山、南玉山及小南山等五峰。玉山南峰:海拔3,844M, 東小南山:海拔3,744M,為玉山南峰主脊旁東伸支稜 峰,沿稜均為淺箭竹草的平緩山坡,起伏不大,山頂為碎石堆積,鹿山:海拔2,981M,為玉山 南峰東伸支稜尾端,西眺玉山群峰,其山下為荖濃溪。 1130
07:00 社教館
遊覽車 三峽滿月圓 森林遊樂區
報名
黃志寬
丙
崗貊登山隊 吳純峰隊長
900
往來於東眼山與滿月圓兩處國家森林遊樂區之間的健行路徑,自海拔870 公尺的東眼山林道終 點開始,屬中低海拔常綠闊葉林的楠櫧林帶,沿途針、闊葉樹林交錯,林相鬱閉,孕育豐富多 樣的鳥類、昆蟲,加上雲瀑、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觀步道。 1864
07:00 民權西路 捷運站 一號出口
大型遊覽車 轉搭接駁車 高雄六龜 另訂
報名
黃俊財
丙
小蝸牛登山隊 0922-945757黃
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位在高雄市桃源區寶山里,面積770公頃,海拔高度介於1500公尺至1804公 尺之間。園區內針葉樹與闊葉樹林相互輝映,林木蒼翠,風光明媚景緻怡人。大津瀑布位於三 地門青葉部落與高樹鄉新豐村交界處附近,185縣道沿山公路2k旁之大津風景區內。山不高,大 約步行20~30分鐘就可以看到瀑布。 1500
07:00 社教館
9 人座小巴士 社教館
報名
陳兆麟 廖忠山
丙
崗貊登山隊 吳純峰隊長
4200
霞喀羅古道又稱作「石鹿古道」,是早期是泰雅族人部落間往來的一條社路,於清領時期開闢 成番地道路、再於日治時期建設成警備道路。
3742 70
另行通知
自行驅車 勝光登山口
報名 另訂
8
周玉峯
丙
華航登山隊 0916105715周
兩個月前
北一段位於中央山脈主脊北端,包含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等八座百岳。一開始穿越美麗杉木林 ,陸續經過審馬陣遼闊的高山草原、走來膽顫心驚的五岩峰細窄稜線、壯觀的一柱擎天陶塞峰 ,站在3742公尺的南湖大山上傲視周遭群峰。續行往稍低一些的中央尖山,山形尖銳如金字塔 ,要登上他可不容易
63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各縣市分會一覽表 地區
編號/名稱
址
電 話/傳 真
理事長 總幹事
花蓮縣
011 花蓮分會
978花蓮縣瑞穗鄉中華路268號
TEL 0932-654-974 FAX (03)887-2589
吳清河 黃鐵騫
台北市
014 台北市健行登山協會
106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251巷 TEL 0927-061-909 11弄4號2樓 TEL 0939-296-012
李敏雄 洪東海
新北市
016 新北市健行登山委員會
220新北市板橋區三民路一段 98號
TEL 0932-902-525 TEL 0939-093-540
張進忠 陳明德
桃園縣
018 桃園縣健行登山委員會
330桃園市桃園區育樂街39號
TEL 0937-971-978 FAX (03)333-0274
宋義雄
新竹縣
021 新竹分會
330新竹市中正路107號5F之4 (竹一大樓)
TEL 0932-289-214 TEL 0935-573-783
陳鳳英 許家榮
苗栗縣
023 苗栗分會
360苗栗縣苗栗市文聖里橫車 路332巷49號
TEL (037)357-572 FAX (037)333-956
徐文禮 邱淑禎
台中市
025 台中市分會
400台中市市府路100號
TEL 0933-451-800 TEL 0921-388-080
洪昭明 李竹華
台中市
028 台中市健行登山委員會
512彰化縣員林鎮厝里湶洲巷 10號
TEL 0920-608-383
江日升
南投縣
030 南投縣健行登山委員會
545南投縣埔里鎮南盛街94號
TEL 0933-578-732
朱志揚
南投縣
031 南投縣健行登山會
558南投縣鹿谷鄉秀峰村仁愛 路146之1號
TEL 0972-070-988 TEL 0932-624-671
林世章 劉浚揮
彰化縣
033 彰化健行登山委員會
508彰化縣和美鎮信義路241號
TEL (04)7550-669 TEL 0919-566-791
林庚壬 李榮全
704台南市北區長榮路四段84 巷13號
TEL 0928-374-028 TEL 0933-297-263
吳一成 林綉桃
813高雄市左營區果峰街3巷 1號15樓
TEL 0933-334-628 TEL 0973-319-059
王 程 許先宏
TEL 0932-990-288 041 830高雄市鳳山區光遠路127號 高雄市鳳山區健行登山委員會 FAX (07)743-3690
呂俊偉 姚俊清
宜蘭縣
044 宜蘭縣登山協會
260宜蘭市泰山路249號4樓
TEL 0930-907-999 FAX (03)931-4890
高芳盛 林永昌
台東縣
046 台東縣登山會
950台東市正氣路202號
TEL 0932-559-776 TEL 0920-752-240
鍾耀漳 王美惠
037 嘉南地區 臺南市體育總會健行登山 委員會 高雄市 高屏地區
64
地
038 高雄市分會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