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綠色報 第四十期

Page 1


地產之外 ─ 環保霸權 梁靄琪 林景曦

「地產霸權」、「文化霸權」…… 都是港 人耳熟能詳的名詞。相信有不少人近年來亦 有聽聞過「環保霸權」一詞。這時候你可能 想:「係聽過呀,但係『環保霸權』關我乜 事先?由得 啲 環保組織同政府抗議示威下咪 算囉!」這種想法十分普遍,不少人也抱著 「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態度回應它。因 此,要明白「環保霸權」與你何干,首先要 理清何謂「環保霸權」。 「環保霸權」是非理性、教條式的環保主 義。環保誠然應該支持鼓勵,但我們卻應該 唾棄盲目的環保。近二十年,港人對環保 的重視與日俱增,無論是媒體,還是學校教 都讓我們了解到地球暖化將會讓我們經歷

種種災難。我們忽視了環保的重要性,我們 將自食其果,因此我們應改變自己的生活方 式。這樣的推論絕對成立,但錯誤的解讀卻 難免遺禍匪淺。當我們把各個環保爭議一一 羅列,用最批判的目光細細審視,不難發現 我們怎麼由「支持環保」變成「支持環保霸 權」。而環保霸權怎樣以環保之名誤導公眾 呢?具體有三: 一,教條式騎劫環保生活:「一木不能砍, 一屋不能建」 誠然,某部份郊野具有較高保育價值,但這 等同於所有樹木和所有郊野都必須保存嗎? 環保霸權盲目禁止任何郊野開發,一些理性 發展的聲音亦遭到猛烈抨擊,被劃為異端。 以2010年政府計劃擴建將軍澳堆填區為例, 當時計劃建議短期佔用清水灣郊野公園的五 公頃土地,以擴建將軍澳堆填區。因擴建的 部份為斜坡,垃圾可以沿斜坡堆疊,所以佔 用小幁土地能將堆填區壽命大幅延長六年。 而擬被佔用的郊野公園部份,生態價值偏 低,而且因位處偏遠而人跡罕止,相關土地 在堆填區關閉後更可被修復。而其它可行方 案不但成本以倍數提高,亦只能容納小量廢 物。如此具「性價比」的計劃亦因受大力反 對而擱置,顯示盲目環保只會低效益地耗用 過多社會資源。 二,「語言偽術」誤導公眾:可能環保不可 能不環保…… 參考2013年10月4日星島日報有關新界北地區 發展的報導,當中提到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


綠評 總監程詩灝表示「即使計畫開發的地點本身 並沒有生態價值,也可能間接影響鄰近地方 的生態系統 ……生態是一個系統,不能一點 一點去看。」「本身沒有生態價值」也不可 開發的根據,居然是「可能間接影響鄰近地 方的生態系統」!「可能」和「間接」這些 字眼本身可圈可點,可能有影響也可以是「 不一定有影響」,對不對?把「可能間接」 這兩個詞語一同使用,根本猶如廢話。仔細 分析,人類的每一個活動,也「可能間接」 影響到生態環境!我們何不為環保停止生 活?不單如此,很多發展計劃的環境影響雖 小,亦被動輒以「生態浩劫」形容。這些不 設實際,假設性過強,而且的危言聳聽的講 法,採用模棱兩可的字眼取代肯定的資訊, 就是語言的偽術。 三,提出不切實際的建議,干預個人自由 環保觸覺曾狠批無線電視製作的遊戲節目 《大咕窿》,指其是「既不環保又無聊的電 視節目」,更要求無線電視立即永久停播該 節目。時事評論員蔡子強指出要求節目停播 扼殺創作自由,更喻環保觸覺為「環保塔利 班」。環保觸覺又曾建議火鍋店不要在夏日 售賣火鍋,以減少冷氣用電量。「睇電視、 打邊爐」都是港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本無需要為少量的環保成本而放棄發展我 們的電視業或飲食業,要求某節目停播或菜 式停售更是限制了市民的選擇自由。 細心想想,你會否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 環保霸權」的擁護者?

高舉環保大旗,反對理性發展是否真的就能 拯救地球?縱使大自然是我們珍而重之的資 產,但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的生活裡,發展 是不可制止的。環保並不能凌駕於所有社會 需求上。郊野不一定永遠是郊野;發展亦不 一定不可持續。盲目禁止任何發展不一定是 保護環境,只會淪為一些不仔細研究,盲目 「支持環保的中堅份子」胡亂搶奪話說權的 藉口! 誠如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副主席陳志豪 在一篇評論文章提過,香港縱使擁有七成綠 化地面積,但仍被嘲謔為「石屎森林」的原 因,是因為香港一直保持低度開發土地,使 所有高樓大廈集中在全港僅三成的土地上。 高度集中才是使香港被冠以「石屎森林」稱 號的真正元兇,而不是太少郊野樹木。環保 霸權盲目的信條使焦點模糊,偏離了環保真 正的重點,使得正常的發展受損了,環境保 護方面卻進展有限。 我們要避免成為霸權的幫兇,所以在每一個 環保議題上,我們都不應全盤接受單一的意 見,對已公佈的研究和調查,以及發佈給公 眾的新聞,亦從不同渠道了解它們的可信 性。積累了必要的資訊後,再依照個人的價 值觀小心選擇自己的立場。這樣,才不算是 助紂為虐,成為罪人。 「環保霸權」絕對關你事,關每一個香港人 事!從今天開始,向霸權說不!


國產之外 ── 電動巴 黎耀宗 林景曦

接連出事,速度太慢,載客太少...... 連日來這 些負面消息一個接一個甚至引來傳媒關注, 令原本立意良好的中大校巴純電動化計劃, 蒙上一層利益輸送擦祖國鞋陰影。原本屬於 環保議題的措施演變成國產水準VS學生安 全的疑慮,甚至扯上討好祖國的陰謀論!小 編特別為此明查暗訪,與中大交通部同事, 同學等交流,搜集香港及國內各種電巴的 技術資料,務求在沸沸揚揚熱議的國產陰霾 下,且將電動校巴的焦點,拉回到環境議題 上,剖析電動校巴的利弊與前景。 中大三月引入的兩輛電動校巴,型號為FDG6113EVG,2011年於國內正式登記 。該車由 國內深圳五洲龍汽車公司研發製造,全車包 括電動車必需的發動機、電池、電控系統和 ABS亦都是中國製造。在近年毒奶粉假蛋黑心 餃子散佈各地,中國品質惹起陣陣疑雲的時 機,由兩輛國產車擔起以新能源科技綠化中 大的任務,自然易起爭議;運行首日即出現 故障停駛,就更招來大學繼中大深圳分校後 又一與祖國交心,不惜購買問題產品作利益 輸送的指責。 種種指控和懷疑下,校巴電動化的初衷──實 現低碳校園的目標反而埋沒了。綠色報本著

關注環境的宗旨,針對環保價值以另一視角 撰文再論電校巴。而首先小編就發現到,中 大的環保車輛原來並不始於校巴,電動化進 程早已悄悄開始,同學平日遊走校園,不妨 環顧四周,偶爾會發覺幾輛青綠色電單車不 發出半點引擎噪音地馳騁山城,將EMO物業管 理的職工送往各處服務校園。這些純電動電 單車原名叫eRider,部分更以太陽能充電站充 電,實現真正零排放。 原來改採電力驅動的車輛早已穿梭中大。由 此可見,電動化本身並非失敗之舉,也不是 趕深圳分校潮流的草率計劃,而是個久經實 踐的過程。eRider由2003年開始引入28輛至今 年計劃增購至40輛,已成為本地大學中最大 規模環保車隊,更值關注者,是eRider雖由香 港公司PortaPower營運,其生產廠址也是在大 陸。因為較少和同學接觸而運作良好,所以 一直未引發爭議。這令我們明白,電動化本 身並無問題,問題出在其他地方。 此外,很多同學認為大學不應冒險購買國產 貨,而應該考慮外國已有信譽口碑的產品。 其實,電動車受限於電池壽命和充電麻煩, 目前並未成為汽車減排主力。相較之下日本 車廠的油電混合(HYBRID)技術和歐洲的潔


淨柴油科技走得更快更完善,是汽車工業的 環保主流。舉區內的電子與汽車科技先進國 韓國為例,遲至03年8月才有首輛純電動公 共巴士OLEV投入服務,由南韓自力研製,並 非購自外國,充電等技術亦高度適應當地需 要,不容易為其他地區,尤其像中大地勢特 別的用家引入。其他國家的電動大客車技術 也未算成熟。 既然外國沒有選擇,那麼購自中國的產品又 如何呢?其實這款FDG6113EVG客車並非藉藉 無名,它是五洲龍公司參與車展比賽的得獎 車型 ,名列國家高新科技補貼名單,經過國 內審查認可。而五洲龍據報為出口港澳調整 過車輛以適應多斜道路,有打進此車國際市 場的決心。另外,此車款是中大的選擇,也 是澳門和深圳市的選擇,經過兩地政府批准 投入公共服務(在澳門被澳巴公司命名為A10 )。有著這些得獎和買家背景,以採購角度 而言中大選擇這款車型,並非沒有根據。如 果說用中國造無可厚非,問題又出在何方呢? 我們認為問題在於作出電動化校巴的決定。 誠然在環保的歷程裡,沒有先行者去嘗試, 就永遠踏不出環保的第一步。綠化車輛始終 是值得肯定的事情。然而中文大學是個教育

eRider 純電動電單車。

電動校巴小檔案 型號 : 充電時間 : 績航距離 : 成本 : 載客量 每公里耗電

FDG6102EVG 3.5 小時 250 公里 每輛約 380 萬; 充電站約 90 萬 : 60 人 : 1.5 kwh

機構,校巴每天接載數千人次往來山坡斜 路,背負著同學的安全和交通需要,並不是 適合的實驗對象,一旦在滿載學生的日子裡 出現問題,輕則阻礙數十人的生活課業,重 則造成意外,不堪設想。在各國的電動大型 車尚處於研發試行階段的時刻,急於一蹴而 就開展校巴零排放計劃,中大校方的決定無 疑野心太大,求成過急。小編下載了一份聯 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IECT)2011年『中 國電動汽車可持續發展報告』 ,清楚指出中 國刻下應投注更多於研究開發,而非投入市 場。這無疑也正是中大電動巴的窘局所在: 操之過急。報告更提醒了我們一件重要的事 ──在技術尚未發達的情況下生產電動車, 所造成的碳排放甚至遠高於傳統汽車,更不 用說中國和香港兩地發電倚賴化石原料,使 電校巴只是僅僅將碳排放轉嫁給發電廠,並 非真的零排放這假低碳的問題了。 目前,校方實在應該更務實地推動校園低碳 政策。從電動電單車的成功經驗,一步步引 伸至校內公務車輛、保安組與物業管理處用 車等,循序漸進。及至未來廠商技術成熟, 市場有足夠選擇和經驗作參考,才推進到載 客量最大,工作最吃重的校巴上,為時未 晚。對於目前已有的兩架電校巴,我們建議 應該選取於假日行駛或作為特別班次及後備 用車,而不宜用作日常校巴使用,並且徹底 檢驗,多作試行,以提供未來有可能引入校 巴的機構分享寶貴的參考數據,我們深信只 要安全穩定,綠色車輛不但能減少使用地區 的廢氣排放,長遠更能帶動香港減少化石能 源發電,創造真正的減碳運輸城市!


校方 ── 專訪中大交通組 早於電動校巴引起熱議之先,中大綠色報已 就電巴邀約校方訪問,將第一手資訊送給同 學。追校巴、趕校巴、逼校巴的經歷,是每 一個中大人的共同回憶,電動巴士在3月5日 悄悄加入中大校巴車隊,確是影響你我的切 身事情。就在這天下午三點,人潮匆匆的一 號校巴站內,我們和保安及交通事務處處長 黃柏年先生、物業管理處技術主任劉炯森先 生及交通處交通助理簡國華先生登上了全車 漆上綠色的新電動校巴上參與試運作過程, 作了簡短專訪。 電動巴投入服務後,首先會在日間在1A線及2 號線,並於夜間在N線試行。在訪問中我們得 知,中大在2011年成功申請環保署的綠色運 輸試驗基金,補貼電動巴和普通校巴的成本 差額。每輛電動巴成本約380萬,獲基金160 多萬資助。適逢有2輛已服役12年的傳統柴 油校巴維護成本將超越添置新車價錢因而退 役,而校方一直希望推動校園綠色運輸,於 是順理成章引入電動校巴。 新購置電動巴雖然車身較短,而且有部份空 間被用作放置電池,但電動巴最高載客量和 一般空調校巴同樣為60人。「坐企位分佈與 傳統校巴有別,電動巴大部份為企位,有40 個,坐位則有20個。」 電池佔電動巴一定體積,入口處的走廊兩旁 的兩個柱體,便是作放置電池之用,甚至電 動巴後半部的地台墊高,底部的空間亦會用 作放置電池。「所以電動巴能夠放置座位的 空間有限,最多能提供20個企位。我們都 留意到減少座位會對同學造成不便,但由於 走廊空間加闊,所以總體而言乘客仍不失舒 適。」 現時中大擁有14輛校巴,加上外判商強記提 供14輛空調校巴服務,整個校巴車隊共有24 輛巴士,換言之電巴數量只佔總量的不足一 成。被問到短期內有沒有添置更多電校巴的

計劃,回應是目前尚未可行:「更多電動巴 意味更多的充電站。現時的充電站在夏鼎基 運動場後,賽馬會研究生宿舍對出的位置。 充電站上建了兩個臨時帳蓬,已佔用不少空 間。而由於電動巴每次充電時間不短,要增 加電動巴就要另覓地方興建充電站,要找可 利用的空地有相當難度。而且每個充電站成 本不菲。」他並透露中文大學會研究將來使 用油電混能校巴接載同學,但相關構思仍在 初步階段。 使用電動巴最具爭議的地方是電動巴的表現 會否遜於普通校巴,他笑指電動巴的規格十 分理想,充電只需要3.5小時,而每次充滿電 後可行駛250公里,以2號線一個循環7公里 計算,這是一個相當理想的數字。在試行首 日,載客並開啟空調情況下,行駛每一轉1A 線的耗電量更少於百分之三,不過當校巴電 量少於百分之40,部份功能如冷氣系統就會 被強制關閉,所以實際上校巴運行時間要比 理論上限短。電動巴理論上可在最斜18度的 斜坡上行駛,經測試電動巴即使在陡峭的士 林路上亦能如常行車。校方指出,「電動巴 使用最新款磷酸鉀技術電池,有別以往的舊 技術,廠商向我們表示在充電次數上沒有限 制。」但具體的情況仍然要在正式運行一段 時間後再能了解。但校方強調,「我對電動 巴在中大的運作充滿信心。」 當日坐上校巴的逸夫書院英文系二年級生 Agnes和和聲書院英文系二年級生Rachel接受了 綠色報訪問,她們對新校巴頗覺新鮮,坐後 感覺優缺參半:『我 哋 見到座位少 咗 ,而且 地台三層設計令企位乘客不願走入去;不過 都算寬敞安靜,行 咗 咁耐都冇見頭頂手挽郁 動,幾平穩,可能因為行得慢啦。』問:『 相比舊校巴有明顯好處嗎?』『唔,目前未 見到好大既優勢。』 後記 訪問在電動巴上進行,行駛時沒有引擎聲 音,相對寧靜,過程不失舒適平穩,偌大的 玻璃窗讓人感覺舒服,但未知是否因司機未 熟習新車性能,所以車速較慢。但就在試行 當日之後,電動巴在運行期間「死火」的報 導就相繼出現,並引起傳媒關注,一時成為 校政焦點。


39th

位於校園本部碧秋樓對面的再生 園,是中大回收廢置物的地方。有別於「啡鋁罐.藍 膠樽.黃廢紙」,園內的七間回收屋分別回收書本、 橫額、鐵罐、玻璃、電器,玩具及禮物。回收物可任 由師生取用,正如英諺所說:"One man's trash might be another man's treasure."

38th

當音樂遇上環保,會奏 出怎樣動人的樂章?綠色音樂會前衛而又 充滿實驗性,為市民奉上以環保為主題的 音樂盛宴。綠色音樂會在香港已有四五年 的歷史,只不知道何時才有中大第一次綠 色音樂會呢?

37th

綠色報.回顧

陳駿軒

35th

33rd

慢食是一種飲食哲學,是一場和快 餐對立的食物革命。這個運動主張「美味、潔淨、公 平」:除抱有正確的飲食態度去享受食物外,亦應尊 重土地,以符合永續的原則生產食物,同時關注食物 生產者的權益。

32nd

31st

三年前,三三四改制令學生 人數急增,增加校巴班次以應付驟增的需 求將令碳排放增加。有見及此,校園環境 委員會構思了「樂步健行校園」(PedestrianFriendly Campus),鼓勵同學徒步往來校園 各地。至今,甚至發展為加PE分活動之一 的 Greenwalk。


千里之外 ―― 生活中的環保藝術 鄧迪敏

被你浪費 被你活埋 讓你愉快 讓我瓦解 為你盛放 頹廢中 那媚態 想像有人送你一百個廢鋁罐或是一百疊舊報 紙、一千個廢棄餐具一萬張垃圾紙皮?你會 說送我一堆垃圾你是在找死嗎?但這些垃圾 落入藝術家手中,卻變成藝術瑰寶。 如果我是半張廢紙 讓我化蝶........


外國有不少化腐朽為神奇的例子,藝術家利 用回收的垃圾,製作出一個又一個震撼心靈 的藝術品,並籍此表達環境保護的訊息。 德國藝術家HA Schult利用收集的垃圾,建造 了50個垃圾人雕像。垃圾人的構思是希望人 類反省自己的行為對地球所造成的影響。

美國的紐約藝術家 Chris Jordan,利用了 10 萬 6 千個回收的易開罐拼出一幅畫,這個數目正 好是美國每 30 秒內使用的易開罐數量。人類 每分每秒都製造驚人數量的垃圾,對地球環 境造成極大的傷害,藝術家將此以直觀而又 不失美感的方式呈現,喚醒人們對環境保護 的關注。

或許你會覺得藝術大師的精心傑作,我們又怎能模仿?不需要完美得可怕,其實 只要你發揮少少創意,別人眼中的草,都能夠成為你手中的寶,任何一件垃圾都 可以變成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垃圾廢物,如膠樽,廢紙等,如 果把這些廢料人棄我取,再加點手工,便能創作成一些家中的小擺設,獨特的作 品。這正是環保與藝術的Crossover,把藝術的元素注入環保概念上,令它變得更富 時代感。


回看本港,近年港人的環保意識逐漸提高, 除了一些現有的環保方案外,不少的商店都 開始嘗試把環保的元素注入他們的商品中, 例如服裝飾物,令環保這件事變得不再落 伍,走上時代尖端。有些商店會把棄置的橫 額回收,然後循環再造,製成獨一無二的手 袋和其他 産 品,針對香港的年青市場。這樣 看來又能帶來另一番商機。ECOLS 和 Deja Vu Creation 分別是本港兩間環保概念店: ECOLS 是本港首間環保概念店,於 2008 年創 立,產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環保設計,實行將 環保意念融入藝術、設計,以獨特的產品吸引 大眾,從而喚起他們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生活態 度。 ECOLS 的創辦人參考了外國的環保展,萌生一 個環保 x 藝術 x 設計的理念,更與本地的設計 師合作,打造了本土環保產品設計的市場。

以泰國一種外來水生植物鳳眼藍製成,鳳眼藍 由於生長速度快,又吸入大量水中的氧氣,被 認為是危害極大的入侵物種,因此用來製作傢 俬有助保護當地環境。 由雜誌紙製成的相架。

Deja Vu Creation 的概念是升級回收,將棄置的橫額重新 包裝和加工,注入藝術與設計的元素,創造成獨特的 產品,並希望透過這個理念令大眾重新審視對待廢物 的態度。 ECOLS 尖沙咀彌敦道100號The ONE 6 樓 L607 電話:3106 4918 Deja Vu Creation (Hong Kong) 香港九龍油塘四山街2號油塘工業大廈三座三樓B室 Banner Products.

只要每個人走多一小步,亭園中最後也會開滿花!


玻璃是甚麼? 玻璃的主要成份為二氧化矽(SiO2),因 玻璃的化學特性非常穩定,不容易被生 物降解及產生化學反應,所以會佔用長 時間堆填區的空間。

玻璃回收的問題: 1) 損耗: 玻璃瓶回收和清洗過大約30次後, 會因損耗而必須棄置。

香港情況 香港人每日丟棄 289 公噸玻璃, 不足1%玻璃是會被回收的,其餘 則運往堆填區。

回收資訊 香港回收的玻璃瓶2個主要的用途 1) 按樽制 - 回收玻璃瓶清洗 循環使用 2) 製成環保磚

楊 婷

回收 類別

玻 璃 回 收

鋁 罐 廢 紙 膠 樽 之 外 | |

2) 欠缺經濟效益: 廢玻璃製造玻璃瓶與礦物原 料生產玻璃瓶的成本相差無 幾,差距甚至足以抵消收 集及運輸的成本。部份飲品 製造商在內地設廠,運輸 和回收玻璃瓶的成本增加,令 廠商放棄按樽制及回收計劃 。

可接受回收的玻璃包括: 酒瓶,啤酒瓶,果汁,汽水瓶,礦泉水瓶,醬 油瓶及其他 不接受回收的玻璃: 鏡,藥品及化學品瓶,燈膽光管,玻璃煮食容 具及餐具,強化玻璃,玻璃,水晶,魚缸,香 水瓶等


環保磚 (Eco-Block) 如何製成環保磚? 環保磚利用廢棄玻璃與建築廢物混合而製成。 好處: 1) 減少空氣污染:利用廢棄玻璃與建築廢物 混合而製成,磚面加上二氧化鈦塗層以化解 空氣中的氮氧化物。(能有效減低20%的空氣 中的一氧化氮氣體) 2) 節約天然材料,同時減少固體廢物(玻璃、 建築廢物)。平均每2個玻璃樽可作一塊環保 磚。

環保磚製作流程 把玻璃瓶 壓碎

磨成 玻璃砂

混合碎石、英泥及 其他物料

注模及 養護

製成 環保磚

用作行人路磚

玻璃回收你與我 1) 成為義工 積極參與社區環保教育和廢物回收的計劃,例如「玻璃再生璀璨」計劃。 2) 留意屋苑附近玻璃回收箱,積極回收 香港有38個公共屋邨及51個私人屋苑設有玻璃樽收集服務。 3) 玻璃再用 4) 玻璃回收在中大 中大於十個地點放置玻璃回收箱,而有別一般屋苑綠色或其它的的玻璃回收箱 崇基:康本國際學術園1/F 眾志堂 本部:范克廉樓廣場 再生園 鄭裕彤樓 宿舍:伯利衡宿舍 (UC) 陳震夏宿舍地下(UC) 樂群館 - 梁雄姬樓(NA) 國楙樓(高座)(Shaw) 第十六/十七苑之間走廊


二元的消費 減費之外 ―― 淺談香港 社區二手店 謝嘉閩

完 SEM 喇!退宿時看著眼前大包小包的行李在 犯難惆悵,想著當中有少將來會在家中暗角蒙 塵。宿舍內仍新淨的各種裝飾小擺設﹑電器﹑舊 衣物﹑書籍若棄掉,葬身在堆填區又未免過份浪 費,捐贈到二手回收店卻可以為環保盡一分力, 有效減少本港廢物的數量。 提供二手回收服務的機構很多,但勞資關係協進 會轄下的「社區二手店」就較為進取,不但堅持 環保理念,更兼顧社會責任。二手店早於 02 年 開設,其理念為「惜物環保 資源再分配」,從 市民收集可再用的物品,再以低價售給基層街 坊,減輕低收入家庭的負擔,不少街坊不時愛在 這裡尋寶。令人欣賞的,是他們能夠將綠色消費 帶進基層社區。隨了售賣二手物品外,更會以「 共同購買」的模式向其會員提供天然綠色用品以 及手作食品的訂購服務。


回收後的物品定價 經過實地考察,發現貨品價錢由兩三元至數十元 不等,貨品種類繁多,有文件夾﹑環保袋等。 什麼是「共同購買」? 「共同購買」是這間社區二手回收店的一大 特色。只要成為「生活消費合作社區」的會 員,便可以透過由街坊自組的「共同購買班 組」訂貨,選購一些環保手作製品和食品。 現時可供訂購「共同購買」貨品種類十分多 元化,食物包括土作餅乾﹑糕點﹑醬料和油 鹽等,清潔用品則包括手工肥皂﹑竹碗布, 還有以天然無添加化學劑製作的洗手液﹑洗 髮和護膚用品等等。 「共同購買」的好處 「共同購買」的模式可推動生產者因需求而按 量生產,大大減少因生產過剩帶來的浪費,某 程度上有助減低堆填區的負荷。同學們來年無 論入宿時或者在家中所需用到的生活用品,都 可在這裡進行訂購,實踐綠色生活。


可回收的物品包括什麼?回收方式是怎樣的?

地址:

收集的物品: 衣服﹑鞋﹑袋﹑家庭用品﹑床上用品﹑家庭電器﹑ 文具﹑書籍﹑擺設

社區二手店(總店) 長沙灣元州街267號昌發工業大廈1字 樓B座

回收方法: 大量物品請交往總店,小量則交往任何一間店舖。 亦設上門回收服務,但會根據物品需求、價值及所 花運輸和人力而定。

社區二手店(二店) 深水埗荔枝角道323號地下

小結

二手網路交易平台

這個「互助小社區」,把低下階層和綠色生 活連結在一起。居民透過二手店尋寶,獲得 便宜的物品,然後當自己的物品用舊了,又 可以交往二手店讓給有需要的人,達到資源 循環與再分配。更令筆者喜悅的,是他們能 夠提供一個這樣的平台,讓他們認識綠色生 活。我們深信社區的力量是很大的,本著綠 色的理念,透過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推廣下去。

根據環保署的數字,每年有大約500萬公噸廢 物棄置在本港三個堆填區。廢物數量持續增 長意味著堆填區很快便會達至飽和狀態。其 實許多棄置在堆填區的物品並非廢物,當中 有很多棄掉的物品其實是可以循環再用的。 環境保護署亦為市民提供二手物品交易平 台,旨在推廣可回收再用的產品的交易,減 少需要丟棄到堆填區的廢物。

http://www.iri.org.hk/2nd_shop_team.html 知多一點點 坊間亦有其他機構推出二手回收服務: - 基督教勵行會上門回收服務 - 救世軍平價中心 - 職工盟回收助人中心 - 曙光計劃-曙光社區二手尋寶店

市民成為會員後,可以在該網站輸入有意買 賣或捐贈二手物品的信息,讓二手物品可以 轉贈或售予有需要的人士。所有買賣詳情和 交收方法一律由會員自行安排,如透過電郵 進行聯絡交收等。有興趣的同學可在以下網 址瀏覽: https://wasteexchange.wastereduction.gov.hk/ tc_chi/index.php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