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akening#comma 2013 做一位真正的行者

Page 1

, 2013 Be the sparkling one

做個真正的行者

還地球一片乾淨的海洋——專訪 TED 高峰會講者 Cesar Harada 看出來的文化保育——香港青年 日本取經 尋找雨林之心——台灣女孩 壯遊知天命 高中生環島自學


Be the sparkling one

創辦人 / 楊逸帆 adler yang 榮譽顧問 / 朱玉昌 jerry ju 吳祥輝 brian wu 編輯長 / 洪楚君 chujun hong 責任編輯 / 呂葉濤 aaron lyu 核心團隊 / @ 臺灣 taiwan 沈潔伃 joann shen 楊家霈 laura yang 楊逸帆 adler yang 邱靝籐 autumn chu @ 香港 hong kong 呂葉濤 aaron lyu 祝佳麗 julie ju 王鍇軒 kyle wang juliana so @ 中國廣州 guangzhou, cn 黃秋怡 chowji wong 洪楚君 chujun hong

p.4

編輯絮語

p.6

做個真正的行者

p.14 還地球一片乾淨的海洋 p.20 看出來的文化保育 p.26 尋找雨林之心 p,32 走出去,看見更多


圖 / 沈潔伃

對我來說,重點不是出發去那裡旅行,而是出發。我是為旅行而旅行。 最棒的事就是前進。

蘇格蘭詩人、小說家、旅遊作家 羅伯特.路易士.史蒂文森 (Robert Louis Stevenson, 1850~1894) 3


編輯絮語

4


文 / 呂葉濤

圖 / 沈潔伃

「旅行」,一個在各種雜誌報刊談到無話可談的老套話題,一個一說起, 就讓人想到飯店,景點,行程安排的生活話題。已不記得當初編輯部的 同仁們是如何將這一致通過。或許是明晃晃的暑假讓人不知不覺地燃起 對旅行的熱情,這一期《旅行》就莫名其妙地開始編輯。聽著《旅行的 意義》挖掘旅行的深層內涵,一次次網路會議探討雜誌主線到深夜,終 於勾勒出了行動學習版的旅者。怎樣讓旅行的收穫最大,當把受益率這 樣常規的問題放在充滿不確定的旅行身上,一切就開始變得琢磨不定。 漸漸地我們才發現,從一開始,這個問題就不存在。因為旅行的不確定 性,只要真正懷著一顆想要收穫的心出發,就會有期待之外的驚喜。關 鍵的從來只是心態。將近截稿,同伴們直接撂下筆,親自來臺灣大本營 做深度旅遊,踐行我們的理論。臺北市貧富區大對比,南澳自然田採訪 考察,一個又一個的工作坊,10 天的旅行給這期雜誌畫上了一個圓滿 的句號。這次臺灣之旅我們收穫的是重新出發,從雜誌向媒體平台的突 破性轉變。這趟嶄新旅程我們會一路走下去,期待改變,期待驚喜……


做個真正的行者

文 / 呂葉濤 圖 / 朱友寧

一年暑假剛過,旅行的話題不能不談。 如今,中國各地的自助遊人數頻頻飆 漲,竟陸陸續續反超跟團遊。不滿足 於鴨仔似的跟著旅行社走千篇一律的 線路,主宰自己的旅行,成為越來越 多人的需要。人們的旅行意識正在飛 速提升。

的 地 域 尋 覓 新 鮮 的 刺 激。 離 開 自 己 的舒適圈,去法都嗅嗅浪漫,去英倫 看看女王,去威尼斯住住水城,去巴 賽隆納品品人文。出發之時便沒有給 自己定下目標,也不願定目標。就這 麼一路走,一路看,身邊的一切都不 必和原來的世界發生聯繫。不必再旅 途中刻意學到什麼,或許沒有意義就 是旅行最大的意義。但,旅行的意義 僅僅如此麼。

旅行,是人類有史以來的重要活動。 時間有長短,空間有遠近,從最簡單 的遠足,到去看異國風情,旅行的意 義多種多樣。甚至可能如陳綺貞所唱 “ 你 離 開 我, 就 是 旅 行 的 意 義。”

還有另一種旅行,名為探索。定下目 標,走一趟發現之旅,在尋覓中遇見 改變,做一次有個性,有靈魂的旅行。

如果真要給個概括,大多數的旅行都 是讓旅者跳脫出原有的世界,在陌生

6

旅行和旅遊不同,“遊”註定了“旅 遊” 的娛樂性和休閒性,而“旅行”, 走到一個不同的地方,品大千世界, 賞芸芸眾生,不同的人,不同的目的, 有不同的收穫。一切都取決於你的期 望。


有意義的旅行是有所得的旅行。在這 次旅行後,你醒悟到了什麼,你學會 了什麼,你想改變什麼。你可以去挖 掘矽谷成功背後的故事,可以去探索 封閉小山村貧困的奧秘, 可以去研 究火山帶來的災難和福祉。最重要的 是,這些都是發自你內心的願望。你 想學什麼,於是你通過腳下的一步步 在現實中感受,發現。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真是如此麼? 便真是,百遍所耗費的個人精力和時 間成本又是否符合現代效率科學?也 許是時候讓我們撿起那被遺忘良久的 後半句。行萬里路,到世界這個大學 堂裡找回那個好學求變的自己。

這也可以說是旅行的學習意義。 古 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 和旅行都是學習的方式。一個在書 海,一個在現實。只是讀書一直都被 世人更加重視。古人一向有“惟有讀 書高”的說法,書香門第受人欣羡。 科舉制的形成都和此密不可分。 如 今,讀書依然是學習的主要途徑。兒 郎們背著書包上學堂,一下便是十數 載寒窗。如要讀研讀博出國留學,怕 是二十載都打不住。讀書漸漸成為一 些孩子定義學習的唯一標準,他們也 在這種單一的學習模式下漸漸被磨去 了興趣。

書籍承載的信息量有限,任何篩選, 都反映作者的價值觀。因而,凡是作 品,必然會受制於作者的觀點。讀書 人循著作者的軌跡瞭解知識,難免不 見全貌。再者,學習分:認知,情意, 技能。讀書往往僅限於認知,學到的 東西自然不全面。書呆子的形成大抵 如此。再從生物學看,普通人天生有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 感,只用視覺來學習難免辜負了造物 主的一番美意。科學研究表明, 腦 部發展,超越文字所及,只有多個大 腦功能分區協同運作,才能促進人體 大腦開發。

書籍作為傳統傳承知識的載體,也有 著自己的弱勢。



如今,一些有識之士號召在生活中 學習。旅行讓人在不同的生活模式 中切換,便是其中極有效率的一種。 旅行帶來視野的拓展,給人一種直 接、實際的體驗,讓人發現生活更 多的可能性。

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 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 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 不行,亦遂終身不知。 ” 在很多人看來,待到博覽群書日, 將那些書本內容完全理解後,方去 現實中驗證並無不妥。王陽明卻狠 狠得痛擊了這想法。好一個“故遂 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 早日出發踏入驗證之旅是陽明大師 的號召。

旅行這種學習方式,和讀書是相輔 相成的。,讀書是獲取知識的主要 方式,而旅行讓人看見知識的價值。 明朝王陽明首創“知行合一”之說。 這位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心學” 的集大成者,卻將行放在了極重的 位置。以行來驗證知,在那個社會 動盪、學術頹敗的明朝中期他反復 強調。這點和唯物中的“實踐檢驗 真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陽明先 生將此闡述得十分深刻,便在如今 也有教育意義。

西漢司馬遷壯遊,雖已飽讀文史, 卻執意走遍山川去驗證埋在歷史塵 埃裡的故事。他把古人提供的歷史 知識還原成自己眼中立體具象的存 在,賦予它們嶄新、豐滿的意義。 若不是在驗證後有了立體的觀感, 這位太史公何以將一個個歷史人物 描繪得栩栩如生、有靈有肉,成就 《史記》這部巨著。

“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

9

圖 / 沈潔伃


圖 / 沈潔伃

如今的大陸,多次包攬國際數理化 奧賽的金牌,然則為何這些天才們 漸漸湮沒無聞。沒有驗證。他們熟 讀磚頭厚的理論教材,做過大大小 小無數習題與試卷,但他們沒有親 自去驗證,去重新發掘這些理論的 靈魂。那些所謂的物理競賽、化學 競賽的實驗部分也只是培養出一些 臨時的熟練工。能夠真的將心埋入 理論,從這些理論中獲得感動的人 少矣。沒有一顆不斷驗證知識的虔 誠之心,科研之路終難走出一條前 人未曾開拓的路。

發點。那些所謂的詩興和靈感絕不 是無源之水,沒有厚積談何薄發。 所以,可以這麼看,旅行者都有自 己潛藏的知識寶庫,在旅行的過程, 他們探尋未知,尋找能喚起他們知 識的觸發點,他們在通過離開自己 的活動圈,在新的環境中驗證自己 的知識,並將其昇華。 背上行囊上路,你,準備好了嗎? 換一種心態,換一個位置出發。給 旅行加上目標,帶著心,帶著創意 旅行。這一期我們便採訪了這樣一 群有志青年。他們旅行的目的各不 相同,但殊途同歸的是學習和改變。 尋覓雨林之心的 Coco,探索文化 保育的阿 e,他們心懷期待上路, 因而滿載而歸。

驗證知識為何要推薦旅行這一方 式。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古詩人愛遊 歷山川,激發他們的情感潛能。如 今的創業家坐上巨輪去世界各地考 察,也是去尋找他們知識庫的新激

10



旅行這種事大多是相當累人的。不過有些知識是疲累之後才能親自學到的。 有些喜悅是筋疲力盡後才能獲得的。這是我繼續旅行所得到的真理。 日本作家 村上春樹 (1949~)


13

圖 / 沈潔伃


還地球一片乾淨的海洋

大概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夢想過環遊 世界,Cesar 也不例外。早在 10 歲 時 便 已 向 爸 媽 要 求 離 家 一 年, 希 望 登上法國為 10 歲上下孩子設立的水 上 學 校 Fleur de Lampaul , 在 海 上 邊 遊 歷 邊 學 習, 可 惜 在 最 後 因 事 遲 到, 看 著「 學 校 」 慢 慢 離 港 卻 無

14

文 / juliana so

法 登 船。 幸 好 成 年 後 機 緣 巧 合 登 上 另 一 艘 船 ﹣ ﹣ MV Explorer, 成 為 Unreasonable at Sea 第一屆創業之 旅 11 個社企新創團隊之一,100 天 中在船上學習,從日本、香港、越南 到摩洛哥、西班牙,總共到訪 13 個 國家。


「一開始接觸到這活動,是因為很多 朋 友 同 時 推 薦。 我 和 夥 伴 Gabriella 看了,上網查了他們的導師名單,發 現都是創業經驗豐富、很有實力的人, 所以認真考慮要不要參加。」

Protei 和同行的其他團隊都是從上千 家新創公司中選出來的精英,主辦方 為他們安排了基本的商業課程,而由 於是第一屆舉辦,營運方式仍在摸索 中,因此團隊們也能自由建議他們想 要的課程,主辦方會盡力邀請導師上 船。導師名單包括曾負責 Microsoft Outlook、Yahoo! Answers、 Yahoo! Search 等大型專案的 Tom Chi, 他 的 rapid prototyping 課 程 讓 Cesar 最為印象深刻。二十四名導 師裡,有一半是創業家或連續創業家, 在一對一的咨詢時間裡傳給團隊們不 少心得;而且與一般課程不同,學員 們會得到針對自己公司的建議,獲益 更多。

為 甚 麼 不 是 馬 上 申 請? 原 來 Unreasonable at Sea 收取費用的方 式除了高額團費之外,還有另一個選 擇:收取新創公司的 6% 股權。當時 公司正處於財務低谷,只能選擇讓主 辦者入股,因此 Cesar 和夥伴考慮了 很久,最後被 TED 的朋友說服報名參 加。 註:Unreasonable at Sea 是 Unreasonable Institute 和史丹佛大 學 d School 合辦的海上創業之旅, 主辦方相信「創業家精神能改變世界 (Entrepreneurship can change the world)」,於是邀請了 11 個新 創公司團隊上船,為他們請來經驗豐 富的創業家前輩當導師,並提供商業、 技術等多方面的課程。

100 天的旅程,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 航行,應該會有很多空閒時間無所事 事吧?「其實我們每天要上大概 3 小 時的課,大概 3 到 4 小時寫功課,剩 下的時間還要處理公司的日常事務, 比正常上班還要累。」課程包括建造 產品模型、設計策略、市場營銷、企 業財務管理等等,還有一對一的創業 指導時間。

「我們之所以參加,是為了到不同地 方收集發明者和使用者的意見、認識 可能的合作對象。我想過,即使這些 目 標 無 法 達 成, 也 至 少 會 是 一 個 和 Gabriella 磨合、潛心研究新技術的機 會。」還好他們決定踏上這段旅程, 因為收獲比他們的期望多太多了。

15


而每次當船靠岸,就意味著團隊要 準備參與無數的 networking 活動及 會議。雖然主辦方會為參加者安排與 當地創業家、投資者及政府官員等見 面,但這些活動完結之後的時間要怎 麼運用,就是每個創業團隊各自的安 排了。在跨過赤道的那一晚,Cesar 下了一個決定:要在摩洛哥的卡薩布 蘭 卡(Casa Blanca) 港 舉 行 一 次 Hackathon。 註:Hackathon = Hack + Marathon !本來是軟體工程師聚在 一起編程的短期「編程馬拉松」,後引 申為一星期或幾天內快速解決問題的 工作坊,從建造模型到架立分享公開 資料的網站皆可稱為 hackathon。

當時船距離摩洛哥還有大概一個星期 的航程,Cesar 和 Gabriella 只花了 五天安排場地跟宣傳,還在短短的時 間 內 說 服 Microsoft 贊 助 活 動, 特 地從美國請來 Microsoft Kinect 的 原創者之一 Darren Bennett 教授硬 體的設計與整合。 雖然場地和講者都已安排好,到埗的 第一天他們仍然需要東奔西走﹣﹣ Protei 並不是軟件公司,他們要做 的是設計能動的小船,因此零件、電 線都不可或缺。偏偏這些小東西在摩 洛哥不像在亞洲那麼易得,兩人突發 奇想買了些中國製的便宜玩具,拆開 來變成造船的零件。


早上十點開始活動,簡單介紹之後分 組開始快速建構模型,午餐過後小 組各自和導師討論設計細節再發表藍 圖,下午五點就已經造好模型帶到湖 邊測試了。雖然準備時間很短,但參 加人數也有近 40 人,最後完成 4 個 模型。 註:4 組模型都是以膠瓶、膠版和小 零件組成,可以在水上航行短距離的 船,有興趣的話可以到 http://www. cesarharada.com/20130421morocco/ 看 Cesar 寫的文章及看 影片。

創業之旅今年 5 月在巴塞隆拿完結, Cesar 現居於香港,繼續研發產品。 他自言雖然不在海邊長大,但對海 總有種奇特的感情,不能接受住在 離海太遠的地方。在 11 個團隊中, Protei 是唯一一個工作和海洋有關的 公司,也許正因為他對海洋的熱愛, 2010 年才會在墨西哥海岸研究當地 漏油事件,也才剛好發現現有的清理 油污技術只能處理約 3% 的污染,費 時費力又效果不大,最後決心研發新 的技術取代之。


It is actually less risky to take risks when you are young.

18


「現在很多公司營運模式把利潤看得 最重,技術次之,再來才是人和環境, 但(商業)不應該是這樣的。」雖然 沒 有 受 過 正 統 的 商 學 院 訓 練, 但 他 對創立公司自有一套看法。在 2012 年 的 TED Summit 演 講 中, 他 分 享 了 他 的 研 究 成 果 ﹣ ﹣ Open-source hardware project Protei( 註: 把 原始碼公開,線上多人合作的硬件設 計)。Protei 研發的是一種可以拉著 油污吸收物料,無論順風、逆風都可 以以手機 app 控制的小船。他把設計 放到網上後,Protei 吸引了世界各地 的發明者協力合作,大家分享不同見 解,模型也愈做愈完善。

假如還沒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或者迫 於現實要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也不 要想著逃避,所有工作都有其價值, 但價值要由做的人來創造。曾短暫當 過建築工人的 Cesar 現時在香港建起 了自己的工作室,把以前工作所學應 用到生活中。 雖然來港才短短一個月,不過他已計 劃好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在這裡辦一次 hackathon,把 Protei 的技術分享給 更多年青人。而上個月剛在南丫島發 生的漏油事件他也主動關心,還寫文 章請有興趣幫忙的人聯絡他,一起寫 環境評估報告以敦促政府清理油污。 即使每天都很忙碌,但忙的是自己熱 愛的工作,那所有辛苦也就無所謂了。

在他的認知中,環境是最重要的,沒 有環境,人就失去了棲身之地,所以 一個永續的商業模式中,環境應該是 決策的首要考慮因素,然後是人、技 術,最後才是利潤。問到他有甚麼話 想要跟年輕人說,他說:「成年人總 是跟你們說做甚麼、怎麼做才是對的, 但其實管理自己的人生可以有很多種 方法。即使你費盡力氣走了世俗覺得 最有前途的路,對工作沒有熱情的話, 很難表現出色。」

走過許多國家他相信:走出去,你會 學得更快、更了解他人,還會學到意 想 不 到 的 新 知 識。 “It is actually less risky to take risks when you are young.”(與其選擇不冒險,年 輕時多冒一點險其實風險更低。)他 是這麼說的。

Cesar Harada Protei 創辦人兼執行長,曾任麻省理 由 學 院 Senseable City Lab 項 目 組 長、倫敦大學導師,於 2012 年 TED Summit 擔任講者。他也曾參與多個 與海洋研究有關的計劃及組織。 19


看出來的文化保育

文 / 呂葉濤 圖 / 朱友寧

在日本這座島國,繁榮的東京和大阪,一座政治中心,一座工商業大城,一座散 發著厚重的歷史氣息,一座處處透著現代化。然而,他們都用各自不同的方式, 將原汁原味的文化完整地保留下來,

20


Uni-Y,香港青年會 YMCA 的一個分支,關注到日本和香港在文化保育方面的差異, 就重點探訪了這兩座城市,發起了一次在文化保育方面的兩地對話。阿 e 是 Uni-Y 此次活動的負責人。 這次活動是阿 e 和他的同事們一起想出的。阿 e 從小對城市文化保育感興趣,經常 在報紙上關注相關資訊。曾和朋友去臺灣和新加坡參觀,學習。通過新聞,他發現香 港一些文化古跡沒有受到政府足夠重視。有些已被拆除,而景賢里和雷生春,這兩個 倖存者政府也沒能投入足夠資源。他們一個代表了舊香港中醫文化,一個是有 76 年 歷史富有中國文藝復興風格的老宅。


此 次 日 本 文 化 保 育 之 旅, 阿 e 他 們就把景賢裡和雷生春這兩個案 例 拿 出 來 和 日 本 的 同 學 們 討 論。 日本同學也把日本很有歷史價值 的 房 屋 介 紹 給 他 們。 他 很 想 在 日 本 瞭 解 到 他 們 先 進 的 解 決 方 法。 日本對待文化古跡的態度積極。大 阪城從前是一個城堡,地處要塞, 戰鬥不斷,於是,政府便重建大阪 城, 並 開 放 給 一 些 市 民 參 觀。 在

商業興旺的大阪為一座古跡辟出 一 塊 空 間 似 乎 是 那 麼 理 所 應 當。 對 比 之 下, 阿 e 反 思: 香 港 應 該 早 點 關 注 一些需要文化保育的 文化古跡,而不是等他們 被破壞,被拆除後再來呼 籲珍視。

在日本,阿 e 意外地發現在日本這 個很發達的國家,一般人的英語卻 不是很好。老的一輩,30 以上的 市民,還有興趣說英文。而年輕一 代則不太懂說英語。 “他們自給自 足,不需要別人的説明。”阿 e 說 起他在日本的感受。在這個英語已 然成為國際語言的時代,又在全球 化的大背景下,不練習說好英文似 乎不智,但卻讓世界人民看到日本 敝掃自珍的態度。不盲目引入外來 資源、文化,著力發 展自己的獨特性,這 種骨氣反而在一衣 帶水的泱泱古國, 中國,漸漸消弱。

22


京都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城市,茶道盛 行。阿 e 一行在日本欣賞泡茶,每 一個手勢,每一個移位都蘊含著古典 禮儀。茶水要轉幾轉,杯底要面對客 人,種種細節都有講究。茶道是中國 傳去的,而最終卻由日本來呈獻給世 界。 日本似乎很樂意向世界展示本土文 化。在日本時,阿 e 他們正巧碰上 生玉夏祭,正在跳民族舞的日本市民 便熱情地將他們拉上臺,一起載歌載 舞。 “我們想把兩個國家的問題聯繫起 來”。這是阿 e 此行的目的,立足點 就在城市規劃和文化保育。如何協調

這兩個方面似乎已經成了現在香港的 瓶頸。各個法定古跡的招標案還需社 會各界的智慧。我們需要更多例如香 港西九龍活化工廈方案的新點子。阿 e 希望這次日本可以成為他們的靈感 源。 談及這趟旅行的收穫,阿 e 很興奮。 他坦言和朋友去臺灣走訪時沒有學習 的心態,而在日本留心聽講解。每天 又有旅程後的團員分享,實在是收穫 良多。在大阪有 YMCA 駐日本的總 部,Uni-Y 和他們合作,找到了一些 有價值卻很難找的去處,打造了一次 深度旅行。 阿 e 他們還打算在之後辦 exhibition, 在 各 個 大 學 做推廣。

23


很明顯的,旅行不只是看風景,而是不歇止地改變我們對於生活的想法,深刻又長久。 美國作家 米莉安.畢爾德 (Miriam Beard, 1901~1983)


25

圖 / 沈潔伃


尋找雨林之心

你瞭解真正的雨林嗎?

文 / 洪楚君 雨林——這片可能被許多人忽視 的綠色存在,這片正在被破壞的 富饒土壤,卻是一名 26 歲女孩 心靈駐紮與矢志維護的地方,她 曾 經 在 自 己 的 facebook 上 這 麼說: 「你從哪裡來?要到何處去?」 幾位人生導師分別這樣問我。 「雨林。」兩者的答案是同一個 詞彙,但意義不同。前者是一份 愛、 約 定 和 熱 情, 後 者 則 是 天 命。 這名女孩就是雨林之心的創辦 者——Coco 陳可萱,她與雨林 的相遇開始於一場旅行。

那一個半月中,除了成功地與百眼雉雞 “見面”,當地人的關懷對 Coco 而 言是更大的感動,她說:「(雖然)我 不是學習生物或者生態相關科系出身 的,但是我在大自然裡,尤其是在那一 個半月中(感受到)那邊的人很樸實, 讓我覺得這片地方是應該繼續保留下去 的,尤其是文化的部份。」其中,最令 Coco 難忘的是與部落裡一位老奶奶的 交往,雖然彼此之間語言不同,只能 通過指手畫腳來表達意思,但是 Coco 總能理解奶奶講的是什麼。或許這已經 超越了語言的局限,變成了兩顆心之間 的溝通。就在 Coco 離開的那一天, 奶奶把一份禮物送給 Coco 後,突然 間 抱 住 Coco 大 哭, 還 對 她 說:「 我 以後可能再也見不到你,可是我希望你 還有機會回到部落,來山上看我。」

2009 年 Coco 參加了一次位於 婆羅洲的生態旅行,那是她與雨 林親密接觸的開始。因為當時的 一個約定,兩年後 Coco 以雨林 志工的身份再次來到了婆羅洲, 在雨林的部落裡與原住民生活了 一個半月。部落裡沒有電、網路 和現代通訊,而且彼此之間語言 不通。儘管如此,Coco 不僅在 部落裡愉快地度過了那段時光, 而且還完成了尋找百眼雉雞的任 務。百眼雉雞是一種尾巴的羽毛 上有著許多像眼睛一樣花紋的鳥 類,因為它非常機敏,所以人們 平常只聞其聲,而不見其影。據 說,部落女子的傳統舞蹈也是模 仿這種鳥類的求偶動作而來的。

這裡說的山,是部落族人的墳墓區。 這份沉甸甸的情意讓人無法不動容。 Coco 當下答應奶奶一定會再回到部 落,而這個約定就意味著部落和雨林要

26


能永遠地保存下去。與奶奶的這個約 定,是推動 Coco 一直走下去的最初 力量來源。

雨林生活大小事 雨林中沒有電、網路和通訊的生活到 底會是怎樣? Coco 直言,缺少這三 者對自己而言問題不大,相比較下, 她更喜歡與不同的人接觸和交流。但 是其中的語言問題的確是一道障礙, 不過可以與有到外面接受教育的年輕 人進行英文溝通,遇到當地年輕人也 不瞭解的問題,還可以請他們擔任翻 譯官的角色。這樣的過程使到外來的 Coco 和當地年輕一輩都能受益。 雨林生活中,吃住問題對於適應能力 不錯的 Coco 而言難度不大,而心理 上的適應才是最困難的。當初來到陌

生又原始的環境中, 因為身邊沒有 語言相通的人,Coco 坦言有時候 會感到非常寂寞,甚 至會寂寞到大 哭,但她邊哭仍邊鼓 勵自己:「這 是自己選擇的道路, 我一定要走下 去。」以此作為一種 情緒發洩和調 適 心 情 的 方 式。Coco 說, 在 旅 行 的路上,都要不斷地 調適自己的心 態,儘管下雨或者跌 倒受傷,都是 路上的一部份,只要 這樣想就不會 有後悔和害怕,也會 發現遭遇的很 多事情都不是大問題。我想,這個 道理同樣適用在人生 路上。如果能 將生命中的意外視為 旅途體驗的一 部份,那麼許多的問 題都能坦然處 理了。


生態旅行與雨林之心

為了堅守與奶奶的約定,為了使雨林 能長久保留下去,Coco 走上雨林生 態保育的道路。在朋友的支持下,她 成功地創辦了雨林之心,至今已順利 運作了 8 個多月了。雨林之心的目標 是要讓全世界的雨林都能夠永續保存 下去,而現階段著重在雨林的保育與 原住民文化的保存。根據 Coco 的經 驗發現,雨林的砍伐破壞與原住民文 化流失有很大的關係,原住民對自己 文化的忽視,令越來越多的企業進駐 開發。只要能讓原住民重新找回自己 對這片土地的認同感,才有可能減緩 和停止破壞。同時,都市民眾也要走 到雨林中,去認識原住民的生活和文 化,才會知道和承認雨林是需要保護 的,之後才會願意站出來為這片雨林 說話。 因此,雨林之心的第一步是從生態旅 行開始,做到都市人與原住民聯結。 在 Coco 眼中,生態旅行的概念不是 傳統的存在服務性質的旅行,而是親 身參與到當地的文化當中,去和當地 的人和環境交流。為了實現這一點, Coco 帶領著雨林之心設計了一組生 態旅行的活動內容,像是到長屋裡與 原住民交流、到透徹的河川中戲水、 走森林步道看熱帶風情以及到營區生 營火看星空等,這些精彩的活動也希 望看到文章的你能夠給予關注和支 持。

每個人都會追尋旅行的意義,Coco 也對生態旅行的意義做出了回答。對 個人而言,生態旅行會使個人找到自 己對土地的愛,你會開始願意為這片 土地的美好去努力。對社會大環境而 言,Coco 認為生態旅行是社會大眾 環境教育最直接的一種方式,走到大 自然身邊,它自然而然就會教會你一 些東西,去更新你原本的觀念。當然 要收穫這些意義,首先要做便是行動 與付出。 從 Coco 雨林之旅到雨林之心的創辦 與建設,本身就是一段奇妙的經歷, 並且至今未完。回想起這一路,她說 道:「當你生命中有機會來敲門的時 候,在猶豫開不開門過程中真的會感 到害怕。但我是在那個害怕蔓延之前 就先踏門外了。」在切斷自己退路的 同時,也將這個難得的機會拉到自己 的生命中。Coco 抓住了機會,在雨 林之中找到了自己。只要勇於嘗試, 相信你也可以。以此來勉勵正在嘗試 和冒險路上的你們!

28


圖 / 沈潔伃


30

圖 / 沈潔伃


旅行幫助我們找回自己。 法國小說家 卡繆 (Albert Camus, 1913~1960)


走出去,看見更多

文 / juliana so

﹣高中生的環島自學之旅﹣ 說到高中生暑假出遊,大家可能會馬上想 到由社團或大學學系安排、三到五天的營 隊;但是在宜蘭一所體制外學校裡,暑期 活動一向由學生自主,從訂定行程到安排 住宿交通,通通由不足 18 歲的少年們自 行決定。今年宜蘭人文行動高中的暑期活 動之一是台灣單車環島之旅,整整 50 天 以單車代步踏遍福爾摩沙,在旅途上,看 到更真實的台灣。

不一樣的旅行, 看到不一樣的社會 暑假後要升高二的楊逸頎分享在旅途中看 到的,和本來認知不一樣的現實。「你會 聽到別人說原住民現在文化無法傳承了, 但你去到那個地方,當地的人跟你說,在 外面聽到的那些問題其實都還好。」像比 西里岸的阿美族人組成 Paw Paw 鼓樂團, 年輕人留下來講母語、學製衣、玩音樂, 把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傳下去,做的很成 功。

每一次的行動學習之旅由學生提出想去的 地點、敲定行程,參加者可以在行前、途 中或回來後訂報告題目,或是先選多個題 目最後定一個作報告。行前一星期在學校 集合培訓,除了體能訓練外,還要適應大 家共同生活。學生選出來的幹部們負責大 部分的行前準備,幹部職稱參考政府架構, 有行政院長、司法院長、環保局長等等, 「選民」和「民選幹部」得先了解政府的 職務內容,再根據環島團隊需求做調整。 如果行程不在台灣,還會有地導制度﹣﹣ 每個團員負責安排一個地區的共同行程, 如果是個人專題相關的參訪,則由學生自 32 己安排。


雖然可以自由選擇甚麼時候定題目,但有 一定行動學習經驗的同學還是會選擇在出 發前決定。旅行到一半才決定的話,說不 定採訪的機會都過了,完成旅程後更不用 說;這些都是同學們的經驗之談。 像逸頎這次選的題目是原住民文化的傳承 與改變,行前就已決定訪問三地的原住民: 台東比里西岸的阿美族、蘭嶼東清部落的 達悟族和屏東霧台的魯凱族。

不只是過客: 走進原住民的生活 因寶抱鼓(paw paw)而為人所知的 比里西岸部落位於台東三仙台,這原 本是成功主要幹道邊的一個小漁村, 居民都是海岸阿美族人,漁業式微後 以旅遊業維生。後來主要幹道開通, 旅人不再在此停留,經濟變差,青年 紛紛離鄉工作,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在 部落裡。要解決部落人口外流、少年 輟學問題該如何著手?寶抱鼓讓阿美 族青年發揮所長,創造了文化傳承和 工作機會;但是到屏東霧台採訪當地 魯凱族部落的時候,發現只剩老人住 在那邊,連小孩都沒有,他們又要怎 麼辦?比較過三個部落的情況,才會 知道原住民文化傳承問題不是單一的 方案可解。「比西里岸是很成功,但 這種模式能不能複製到別的部落,就 要看部落們能不能找到他們獨特的價 值了。」

33


團體旅行,也是個人的修煉

團隊到達蘭嶼時,剛好遇上達悟族人抗 議政府在東清村設預拌型混凝土臨時設 備。48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要建第四座、 佔地 600 平方公尺的混凝土預拌廠, 有必要嗎?其實當地已有三間混凝土預 拌廠,其中一家已停業,大可直接買下 或租用;而當局所指不會影響到居民和 農地也不是事實。而達悟族人保衛家園 的心情,如果不是親自到當地跟他們交 朋友、聊天,大概也很難體會。

「中間會遇到的問題之一是,有時候很 累,大家都不想要去做(已經安排好的 行程)。」人已經在旅途上,又背負同 學們的期望,身為幹部的可不能輕易放 棄。「這時候可能就會有人來精神講話 一下,讓同學們繼續上場。」 對身為行政院長的逸頎來說,如何在勞 累的旅程中把該做的堅持下去,絕對是 一種磨練。出門在外,同學們也要學會 照顧自己,和別人共同生活。為了研究 各自的專題,還得主動聯絡訪問對象, 即使有老師從旁輔助,也不能說是件簡

這是與原住民生計、生活攸關的爭議。 原住民保留地碰上政府以颱風後重建工 程之名興建預拌混凝土設施,土地主權 誰屬,怎麼處理才適當?這些都是逸頎 要觀察、紀錄、思考,最後上台發表的 內容。學生們在蘭嶼待了四天,了解當 地生態、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與壞,帶著 問題離開小島,到達下一站:屏東霧台, 魯凱族的居住地。 魯凱族文化是狩獵文化,學生到訪的部 落在小林村旁,面對八八風災後樹木數 量大減,動物無處棲身,導致獵物減少 的窘境,部落族人開始在不同海拔自培 樹苗,種不同的樹來恢復山林原貌。在 霧台,他們不只與族人深談,也動手參 與種樹工作;短暫停留,卻確實走進村 民的生活。

34

騎著鐵馬從宜蘭出發,走過花蓮看黑潮 文化,台東、蘭嶼、屏東採訪原住民, 到恆春、台南學習台灣歷史,在高雄佛 光山和師父們一起生活三天兩夜,看到 嘉義東石養蚵業、麥寮六輕石化廠對環 境及居民帶來的傷害和不便…走過這一 段旅程,看到很多平時可能不會注意到 的社會問題,認識了很多原本生活毫無 交集的朋友,世界觀靜靜地改變。美國 作家米莉安.畢爾德也這麼說:旅行不 只是看風景,而是不歇止地改變我們對 於生活的想法,深刻又長久。


於接觸未知, 旅行的意義,也許就在 下 書 本, 走 改 變 原 有 觀 念。 暫 時 放 能在學校裡 出 學 校 吧, 誰 說 我 們 只 學習?

行動學習手冊 想要開始行動學習,最重要的不是計劃,而是勇氣。「在勇氣還沒有消失前, 趕快定下來!」 1/ 訂好行程,有多少時間,可以去哪裡?安排住宿和交通。 如果是兩天一夜以上的行程,逸頎建議最好以一到三個人為一組,一個房間可 以塞得下的團員比較好安排。 如果不想離家太遠,單日行程也可以。 2/ 選一個你有興趣的題目,從一個問題開始。 只要從一個你有興趣的問題開始:台北的城市規劃,哪一區做得最好? 甚麼是綠建築?流水席和辦桌有何不同? 3/ 研究這個題目的話,你想要找甚麼資料?訪問甚麼人? 4/ 旅程結束回家整理資料,做成報告。 想和我們分享你的學習成果的話,可以電郵到 awakeningyouedu@gmail. com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 法國小說家、劇作家 維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1802~1885)


37

圖 / 沈潔伃


把 帆說要 逸 人 辦 驚喜。 始。創 與 開 變 新 來改 的全 向,迎 ening k 轉 a 鋒 w A 話 ,正如 點,是 」 終 號 的 逗 旅 名為「 臺灣之 命 期 這一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